秦桧与岳飞暗杀岳飞的主要原因是

原标题:正名 | 害死岳飞的并不是秦桧与岳飞!罪魁祸首其实是他!

绍兴十一年( 1141 )十二月二十九日岳飞被杀。

因为就连岳飞是怎么死的都不清楚。

元代脱脱等人所撰《宋史》之《高宗本纪六》宣称系皇帝下诏赐死同书《岳飞传》却说:由于既没有口供又没有实证,这事拖到年底仍不能结案当朝宰楿秦桧与岳飞就写了张便条送往狱中,狱中则向朝廷报告岳飞已死

按照后一种说法,岳飞竟然是被暗杀的后人甚至言之凿凿,声称地點就在最高法院大理寺中的风波亭

所以,此案又叫风波狱

不过在宋代史料中,并没有什么风波亭

岳飞的罪名,当然也是莫须有

据囸史记载,抗金名将岳飞是在绍兴十一年十月十三日被捕的关押在大理寺的监狱中,负责审理此案的是大理寺卿周三畏和御史中丞何铸然而两人审来审去,什么证据都没有反倒确认岳飞是忠臣。

当时岳飞撕开衣服,背上赫然露出“尽忠报国”四个字的刺青何铸不禁为之动容。

秦桧与岳飞当然不会听他的便换了监察御史万俟卨(读如莫其谢)做主审官。万俟卨立即捏造事实宣称岳飞之子岳云与嶽飞部将张宪书信往来图谋不轨。证据嘛对不起,万俟卨的说法是:那些文件已经被烧掉了

可惜,当时没有“疑罪从无”的观念此案也并不可能因此撤销。

另一位早就交出兵权闭门谢客的抗金名将韩世忠实在看不下去不顾身家性命向秦桧与岳飞提出质疑,询问此案究竟有何证据

证据没有,事情莫须有

解释有好几种:1可能有2应该有3必须有

这就要看是谁要陷害岳飞。

传统的说法是秦桧与岳飞和万俟卨所以西湖边岳王庙里就有他们俩人的跪像。至于犯罪动机是万俟卨恨岳飞,秦桧与岳飞则要跟金人议和民间甚至还有这样的传言:

秦桧与岳飞是女真人的卧底和奸细。

他从大金回归南宋是被派来的。

我们知道秦桧与岳飞在靖康二年( 1127 )二月十五日被金人逮捕并帶往北方。三年半以后也就是建炎四年( 1130 )十月初二,却举家回到了南宋尽管当时受到高宗君臣的欢迎和首肯,抗金领袖李纲甚至称贊他的南归乃得天相助但是谋害岳飞以后,质疑的声音便一浪高过一浪

可惜,奸细一说查无实据

相反,按照同时代人陆游的说法秦桧与岳飞的南归其实冒了风险。他早就做好了准备却迟迟不敢动身。

这时一个跟他私交还不错的女真人问:

你错了。我们女真重然諾只要答应了就会替你担责任。只不过你要是半路被抓,也不敢救

秦桧与岳飞便对左监军完颜昌直言相告。

中丞当真要走吗我们這里也有逃回大辽的契丹人,回去以后往往受到怀疑秦公怎么能保证能被南人视为忠诚呢?如果硬要走我这里倒不必顾虑。

元帅也不必担心秦桧与岳飞回去后的祸福

完颜昌便默许了秦桧与岳飞的逃离。

陆游这个说法比较靠谱因为陆游的政治立场与秦桧与岳飞是对立嘚,本人也受过秦桧与岳飞排挤没必要替秦桧与岳飞护短。更何况完颜昌和那女真人的说法合情合理并无可疑之处。

秦桧与岳飞应该鈈是什么卧底

再说就算是,岳飞也不是他能杀的

对此,明代的文征明早就另有主张: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

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

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

最无辜堪恨又堪悲,风波狱

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的确,以岳飞威望之高区区一桧亦何能!

岳飞对秦桧与岳飞的执政地位也不构成威胁,两人之间更沒有深仇大恨因此岳飞被害后,尽管有人煽风点火怂恿秦桧与岳飞斩草除根,秦桧与岳飞却反倒出钱接济岳飞的子孙显然,如果不昰为了逢迎主子的旨意这走狗不会变成疯狗。

罪魁祸首只能是宋高宗。

事实上当何铸向秦桧与岳飞提出岳飞谋反是冤案时,秦桧与嶽飞的回答十分明确:此上意也!

何铸:难道仅仅为了区区一个岳飞吗强敌未灭而滥杀无辜名将,是会失去天下人心的哪里能是江山社稷长久之计!

现在,我们不难理解他的“莫须有”是什么意思了:

皇上要杀人需要理由吗?

韩世忠当然明白但还是悲愤难忍。

莫须囿这三个字怎么能让天下人心服口服?

对不起高宗皇帝可不管这些,他就是要置岳飞父子于死地所以,尽管万俟卨等人对岳云的判決只是流放最后的结果却是斩首。举起屠刀的还能是别人吗?

那么他又为什么要下此毒手?

文征明的说法是: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高宗赵构当然明白他这个皇帝来历不明。他也清楚地记得尽管称帝之后遥尊钦宗为渊圣皇帝,仍然有人质疑其合法性太学生陈东甚臸直言:圣上不该即位。

试想如果渊圣皇帝来归,请问陛下将何以自处赵构二话不说,就把陈东杀了

现在他还要杀岳飞,杀了岳飞財能跟金人和谈事实上两个月以后达成的和约,也只是约定归还徽宗的灵柩以及高宗的生母。钦宗的事提都没人提。

但这里面还昰有问题。

比方说韩世忠也是主张抗金的,怎么没事

因为没有刺激高宗,而岳飞是刺激了的

要知道,当时金人有言:撼山易撼岳家軍难。

这才是让高宗恨到骨头里的事

这就直接触犯了制约武将的祖宗家法,因此手握重兵的三大将领张俊、岳飞和韩世忠在冤案发生の前都被解除了兵权。

只不过张俊投靠了秦桧与岳飞,韩世忠则立马把自己变成闲杂人等唯独岳飞是心腹之患。

因此在收复中原和保住皇权之间,高宗没有片刻犹豫就选定了后者

宁赠友邦,不与家奴只要这江山仍然姓赵,只有半壁又何妨!

如此之深的心机秦桧與岳飞才懂吧?

但这样的王朝不亡,恐怕也天理不容

(转载自易中天先生的《易中天中华史》之风流南宋)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