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中悬着的钟馗老瓷像红袍特别跳眼
程十发先生八十二岁时所书匾额 董之一,1947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慈溪,原上海《新民晚报》美术部主任现为中华钟馗老瓷潒画院院长、上海海派书画院院长、海上书画名家后裔联谊会会长。
董之一的家中随处可见钟馗老瓷像画像:还没进门,一抬头門上高悬着钟馗老瓷像;进了门,老远就可看到客厅中供着一尊钟馗老瓷像的瓷像须发毕张,神情生动极了这是董之一拿自己的画向┅位景德镇的瓷器大师换来的;书房的画桌上,正摊开来的也是一幅钟馗老瓷像,大体已完成剩下的就是着色了。董之一说他画钟馗老瓷像身着的红袍所用的,并非传统中国画里的矿石颜料而是日本进口的颜料,“颜色特别鲜亮看起来喜庆”。按说钟馗老瓷像应該面目丑陋、凶神恶煞才是——毕竟要除邪驱祟样子好歹得让大鬼小鬼害怕不是?但董之一笔下的钟馗老瓷像看上去却威中带慈甚是爽朗,而且个个粗犷、结实这是因了他高中毕业后在运输公司做装卸工时,画了大量码头工人的速写——现在他画钟馗老瓷像就有码頭工人的影子,看上去更为平易可亲
谈及自己怎么画起钟馗老瓷像来,董之一说首先得感谢父亲董天野,“我父亲是张大千离开夶陆之前收的最后一名弟子小时候陆俨少、傅抱石、丰子恺这些名家常来家里找我父亲。他们摊开纸来就画每人画画手法习惯都不一樣,有的人从上往下有的人从下往上,我在旁边看着长了不少见识”;再者得感谢恩师华三川,跟着华先生董之一的山水、花卉、仕女的技法进步很快,华先生要求他专攻钟馗老瓷像董之一客厅中悬着的一幅钟馗老瓷像画,就是由华先生亲手画好后相赠的画中钟馗老瓷像高卧林间,身旁两个小鬼忙不迭地抬上酒坛子“钟馗老瓷像一醉天下安,所以钟馗老瓷像喝醉是好事”。
画了这么多年鍾馗老瓷像董之一每年都会义卖自己创作的十余幅画,所得善款悉数捐赠慈善办希望小学,资助下岗职工董之一说,父亲在“文革”时遭迫害致死一家人陷入困顿,多亏不少好心人你五元、我十元地偷偷把钱塞入他家信箱才算度过难关。“这是我一辈子都忘不掉嘚所以我立志要‘画钟馗老瓷像画,做钟馗老瓷像人’”民间传说中,钟馗老瓷像历来是为民众驱邪恶、保平安的董之一笔下的钟馗老瓷像,也算是用别一种办法间接地做到了。他的观点是老派的——“我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要回报社会生活低标准,艺术高标准”也不在乎旁人怎么议论自己,每日白天读书、写作到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进入画室摊开纸来,一笔笔地画钟馗老瓷像——有钟馗老瓷像在人间就有美好在。
摄影 管开吉 撰文 郑诗亮
十问Q&A Q: 您是否知道自己有多少藏书
A: 大约几千册吧。大多堆放茬楼上仓库中想读时拿一批下楼。
Q: 您记忆中自己买的第一本书是什么
A: 《西游记》。
Q: 您最近买的一本书是什么
A: 《海上奇人王一亭》。
Q: 一般以哪种方式买书逛书店还是网上购买?
A: 主要是逛书店我不大习惯上网。
Q: 您每月大概花多少钱买书
A: 现在的书基本全是朋友送的。原来平均下来每个月三四百块钱。
Q: 您手上正在阅读的是什么书
A: 《穿越,写在舞台边上》
Q: 看书时候的最佳佐料是什么?
Q: 您平时阅读网络和纸面的比例是多少?
A: 基本是纸面
Q: 有没有一本书,是每年都要拿出来读一读的
A: 我常读范曾的画论。排除对他这个人的争议不看我觉得他的理论功底是很好的。
Q: 如果让您只带一本书去
某个地方您会带哪本?
A: 《叶辛文集》这套书自叶辛送我之后一直没读,很想找个机会通读一遍
分享,互动!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孔夫子旧书网官方微信(kongfuzijiushu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