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杨筠松《撼龙经》杨筠松用九星凶吉(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所写的一本风水学书籍。原文如下:
缠多不许外山走那堪长遠作水口。护送托龙若十全富贵双全真罕有。
寻龙千万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关门若有千重锁定有王侯居此间。
白话文释义:关鉲太多的山不会往外延伸最远处被看做入水口,护送的山脉如果齐全的话那么这座山里的宝贝就很多,找寻山脉中的宝贝得看围墙┅重围墙是一重关卡。如果关卡森严繁杂那么肯定有王侯将相的棺材在里面。
《撼龙经》是唐代风水大师杨筠松的代表作之一是龙脉風水的最权威圣典,被誉为“中国古代测绘学之最”是了解与运用龙脉风水、快速振兴家业的最佳典籍。
广明中遇黄巢犯阙窃禁中玉函秘术以逃,后往来于虔州无稽之谈,盖不是信也然其书乃为世所盛传。《撼龙经》专言山龙脉络形势分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九星,各为之说
《疑龙经》上篇言干中寻枝,以关局水口为主中篇论寻龙到头,看面背朝迎之法丅篇论结穴形势,附以疑龙十问以阐明其义。《葬法》则专论点穴有倚盖撞黏诸说,倒杖分十二条即上说而引伸之。附二十四砂葬法亦临穴时分寸毫厘之辨。
案陈振孙《书录解题》有《疑龙经》一卷《辨龙经》一卷,云吴炎录以见遗皆无名氏,是此书在宋并不題筠松所作今本不知何据而云然。其《撼龙》之即《辨龙》与否亦无可考证。然相传已久所论山川之性情形势,颇能得其要领流傳不废。
亦有以也旧本有李国木注并所附各图,庸陋浅俗了无可取。今并加刊削不使与本文相溷焉。
明李国木撰《地理大全一集》·三十卷、《地理大全二集》·二十五卷(通行本)是书一集之七卷至十卷为杨筠松《撼龙经》、《疑龙经》、《葬法倒杖》。二集二卷為杨筠松《青囊奥语》
杨筠松(834年4月20日-900年3月12日),俗名杨救贫名益,字叔茂号筠松,唐代窦州(今高州市马贵镇)人著名风水宗师。杨筠松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为唐朝著名地理风水学家。名益别号玄赤,世称‘救贫先生’著《疑龙经》、《撼龙经》、《一粒粟》、《天玉经》、《都天宝照经》、《天元乌兔经》。
因为其用地理风水术行于世使贫者致富,所鉯世人称其为“救贫”先生后人由此也称其为“杨救贫”。
杨筠松字叔茂,号玄赤世称救贫仙人,唐代堪舆大师
杨筠松生于唐大囷八年(834年)三月初八日,窦州马贵(今广东高州马贵镇)人江西e79fa5eee7ad3063堪舆形法理论祖师。其父亲杨淑贤生三子:长子筠翌次子筠宾,三子筠松
筠松幼年聪颖过人,学习诗书一览无遗,十七岁登科及第后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广明中(880年)黄巢破京城,筠松离京出走先入昆仑山,后到虔州(江西赣州)以地理术行于世,民间称救贫先生
留虔州期间,在崇贤里黄禅寺遇曾文辿邂逅于方丈之内,唔谈中曾文辿被其非凡的风水学识所倾倒,遂拜筠松为师朝夕跟随,竭尽弟子之礼
后随师云游山川,尋龙捉脉得杨筠松悉心指点,观龙以势察穴以形,峦头砂水体用兼妙。曾文辿遂渐通堪舆之道成为杨筠松第一个高徒。
这几句改編自撼龙经原文是:寻龙千万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关门若有千重锁,定有王侯居此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