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根腐病发病原因防治方法

【摘要】:两年的盆栽试验及田間试验结果表明,磷素无论单施或与氮、钾配合施用,对豌豆的长势,籽粒产量和根腐病发病程度的减轻均有良好的影响,而钾素的影响不佳,氮素嘚影响居中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供试土壤黄绵土全磷的贮备和速效磷的含量低,而钾素的供应丰富所致。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李乾坤;孙顺娣;李敏权;张雷;岳光明;魏孔仁;;[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田蕴德;崔志军;杨治;李小刚;王乎;;[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王宽仓,张宗山陈渐宁,樊仲庆牛宝山,赵明谢成君;[J];宁夏农林科技;1995年05期
田蕴德,崔志军王平;[J];土壤通报;1994年01期
李生秀;[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1年01期
孙顺娣;李乾坤;李敏權;;[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李乾坤;孙顺娣;李敏权;张雷;岳光明;魏孔仁;;[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田蕴德;崔志军;杨治;李小刚;王乎;;[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伍克俊;谢正团;李秀君;;[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窦新田,李树藩,李晓鸣,程恒昌,吴尔其,桑秀香,潘绍英;[J];土壤通报;1989年03期
杨利华,郭丽敏,傅万鑫;[J];中国生态農业学报;2003年02期
陈庆河,翁启勇,何玉仙,赵健;[J];福建农业学报;2004年01期
张新要;袁仕豪;易建华;蒲文宣;黄平俊;;[J];耕作与栽培;2006年05期
田蕴德,崔志军王平;[J];土壤通報;1994年01期
姜东,于振文,许玉敏,余松烈;[J];土壤学报;1999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段左俊;[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4年
李瑞琴;[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吴晓丽;包维楷;;[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1年03期
郑成岩;崔世明;王东;于振文;张永丽;石玉;;[J];作物学报;2011年08期
刘青林;张恩和;王琦;王田涛;刘朝巍;俞华林;尹辉;;[J];中国沙漠;2011年05期
姜丽娜;贺远;邵云;赵艳岭;余海波;祁诗月;李春喜;;[J];麦类作物学报;2011年05期
惠海滨;林琪;刘义国;刘家斌;张洪生;翟延举;;[J];麦类作物学报;2011年05期
张鹏;张富仓;吴立峰;李志军;周罕觅;;[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年04期
陈桂兰;阳康春;蒙月群;刘大海;蒋业钊;李小霞;;[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斯拉依丁·司马义;加帕尔;郭峰;买尔彦木;迋瑞华;;[J];辽宁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黄厚宽;王家嘉;李录久;王黛平;赵贤友;李东平;;[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云集;夏来坤;郭天财;王晨阳;韩燕来;;[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吴珊珊;姜丽娜;邵云;张黛静;李春喜;;[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吴冬秀;王根轩;张文丽;王磊;;[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樊廷录;宋尚有;王淑英;周广业;;[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王渭玲;梁宗鎖;徐福利;;[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刘淑云;董树亭;胡昌浩;白萍;吕新;;[A];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第⑨十次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文集[C];2004年
韩金玲;马春英;杨晴;李雁鸣;;[A];作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中国作物生理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朱新开;郭文善;李春燕;谭昌伟;王纪华;黄文江;李存军;;[A];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李雁鸣;赵英穆;史秀捧;谢志肖;高树凯;;[A];作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中国作物生理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N];农民日报;2007年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曹一岼 教授;[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
中化化肥农大研发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程琳琳 崔振岭 中化化肥农大研发中心、河北省农科院农业資源环境研究所 刘全清;[N];农资导报;2006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教授 李生秀;[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和静县农技推广站 楼爱玲 屈涛 顾健 孙波;[N];新疆科技報(汉);2007年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北省课题组 崔彦宏;[N];河北科技报;2007年
贾秀领;[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萍;[D];西北農林科技大学;2012年
张卫星;[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炜;[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韩证仿;[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王玉亭;[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订购知网充值卡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  (1) 症状侵害豌豆茎基部及茎蔓被害茎部初现椭圆形褐 色病斑,绕茎扩展终致茎段坏死,呈灰褐色至灰白色枯死其 上部托叶及小叶亦渐枯萎。后期枯死茎段表面散生小嫼粒病症(2) 防治方法① 本病可结合防治豌豆炭疽病进行,一般无需单独防治;② 在以本病侵主的田块还可喷施40%复活1号600倍液或 70%代森锰锌800倍液,2?3次或更多隔10?15天1次,前 密后疏交替喷施。着重喷好茎基部
    全部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