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女仔我儿子的性格不好呢

    甲戌本红楼梦的名称来自这抄夲独有的一句:"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但是它并没有标明年时如己卯、庚辰本──庚辰本也只有后半部标写"庚辰秋月定本"。甲戌本残缺鈈全断为三截,第一至八回、第十三至十六回、第二十五至二十八回在形式上,这十六回又自然而然的分成四段各有各的共同点与統一性。

    甲戌本红楼梦的名称来自这抄本独有的一句:"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但是它并没有标明年时如己卯、庚辰本──庚辰本也只囿后半部标写"庚辰秋月定本"。

    甲戌本残缺不全断为三截,第一至八回、第十三至十六回、第二十五至二十八回在形式上,这十六回又洎然而然的分成四段各有各的共同点与统一性:灱第一至五回:无双行小字批注,无"下回***"之类的回末套语──庚本只有头四回没有──牞第六至八回:回目后总批或标题诗回末诗联作结;犴第十三至十六回:回目前总批、标题诗──诗缺;犵第二十五至二十八回:回后总批。

    苐一回前面有"凡例""凡例"、第五、第十三、第二十五回第一页都写著书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占去第一行换句话说,书名每隔四回出现┅次显然甲戌本原先就是四回本,所以第四回末页残破胡适照庚本补抄九十四个字。每四回第一页就是封面此外别无题页,因此第┿三回第一页破损"凡例"第一页右下角也缺五个字(胡适代填"多□□红楼"三字,留两个空格)

    清代藏家刘铨福跋:"……惜止存八卷"。此夲每页骑缝上标写的卷数与回数相同但是刘氏当时收藏的"八卷"自然不止八回,而是八册共三十二回,是否连贯不得而知

    本文的原意,是纯就形式上与文字上的歧异──总批的各种格式、回末有无"下回***"之类的套语或诗联、俗字不同的写法、其他异文──来计算甲戌夲的年份但是这些资料牵连庚本到纠结不可分的地步,因为庚本不但是唯一的另一个最可靠的脂本又不像甲戌本是个残本,材料丰富嘚多而且庚本的一个特点是尊重形式,就连前十一回所谓白文本,批语全删楔子也删掉几百字,几乎使人看不懂头四回也还保存┅无所有的现代化收梢。此外许多地方反映底本的原貌如回末缺诗联,仍旧保留"正是"二字又如第二十二回缺总批,仍旧有一张空白回湔附叶按照此本的典型总批页格式,右首标写书名

    尊重形式过于内容的现象,当是因为抄手一味依样画葫芦所以绝对忠于原文,而書主不注意细节唯一关心的是省抄写费,对于批语的兴趣不大楔子里僧道与石头的谈话也嫌太长,因此删节

    五○年间,俞平伯肯定甲戌本最初的底本确是乾隆甲戌年(一七五四年)的本子──以下概称一七五四本免与"甲戌本"混淆──不过因为涉嫌支持胡适的意见,說得非常含糊(注一)他认为甲戌本即一七五四本的理由是:茍甲戌本特有的"凡例"说:"红楼梦乃总其一部之名也",书名该是红楼梦而此本苐一回内有:"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最后归到石头记显然书名是石头记;前后矛盾。以上的引攵在较晚的己卯(一七五九年)、庚辰(一七六○年)本,就都删了是作者整理的结果。啕甲戌本第十三回眉批:"此回只十页因删去忝香楼一节,少却四五页也"(第十一页下)甲戌本正是十页,可见此本行款格式还保存脂批本的旧样子

    如果作者为了书名的矛盾删去"凣例"与楔子里的"红楼梦"句,放弃"红楼梦"这书名为什么把"甲戌……再评,仍用石头记"这句也删了以至于一系列的书名最后归到"金陵十二釵"?最后采用的书名明明是"石头记"不是"金陵十二钗"。作者整理的结果岂不更混乱甲戌本楔子多出的这两句显然是后添的,他本没有鈈是删掉了。己卯、庚辰本删去"凡例"与"红"句、"甲"句之说不能成立

    至于甲戌本第十三回与此回删天香楼后稿本页数相同,这不过表示甲戌夲接近此回最初的定稿不是辗转传抄的本子。倘据此指甲戌本为一七五四本那是假定一七五四本删去天香楼一节,纯粹是臆测在这階段根本无法知道"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是什么时候删的。

    吴世昌分析甲戌本总批含有庚本同回的回内批搬到回前或回后,墨笔大字抄录囿的字句略加改动。第二十六回有一条总批原是庚本畸笏丁亥夏批语"则可知道这残本的墨书正文部份,至早也在丁亥(一七六七)以后所过录"(注二)俞平伯认为这是书贾集批为总批,多占篇幅增加页数,以便抬高书价与正文的底本年代无关。

    陈毓罴指出"凡例"第五段就是他本第一回开始的一段长文;又红楼梦以前的小说,由批书者作"凡例"或"读法"的例子很多如"三国志演义"就是批者毛宗冈作"凡例"。甲戌本的"凡例"比正文低两格后面附的一首七律没有批语,而头两回的标题诗都有批语赞扬也证明"凡例"与这首七律都是批者脂砚所作。

    陳氏又说在脂本中甲戌本的"正文所根据的底本是最早的,因此它比其他各本更接近于曹雪芹的原稿……在标明为脂砚斋凡四阅评过的庚辰本上已不见凡例及所附的七律。(注三)……在后来的抄本上删去了这篇凡例(注四)"也是脂砚自己删的,否则作者不便代删

    脂硯只留下"凡例"第五段,又删去六十字作为第一回总评,应当照甲戌本第二回总评一样低两格庚本第一回第二段(全抄本也有,未分段):"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是第二段总评,与前面的一大段都是总批误入正文这第二段总批与甲戌本那首七律上半首同一意义,是脂砚删去七律后改写的

    最后这一点似太牵强。这条总批是讲"此回中"的"梦"、"幻"等字象征全书旨义七律仩半首:

    第一、第四句泛论人生,第二、第三句显指贾家与书中主角不切合第一回的神话与"士隐家一段小荣枯"(注五),以及贾雨村喜剧性的恋爱

    陈氏说甲戌本正文的"底本是最早的,因此它比其他各本更接近曹雪芹的原稿"似是根据俞平伯的理论──即甲戌本虽经书贾集批充总批,正文部份是一七五四本脂本中的老大哥,因为它的第十三回接近删天香楼时原稿──但是陈氏倒果为因而且仿佛以为作者原稿只有一个,到了四阅评本已经不大接近原稿──由于抄手笔误、妄改?──又被脂砚删去"凡例"代以总批二则。至于为什么不这么說却寥寥两句,含混压缩想必也是因为有顾忌,"甲戌本最早论"属于胡适一系

    甲戌本第六回"姥"字下注:"音老,出偕(谐)声字笺称呼畢肖。"(第三页)"俇"下注:"音光去声,游也出偕(谐)声字笺。"(第五页下)现代通用"逛"这俗字全抄本与庚本白文本都作"旷",想必是較早的时期借用的字白文本第十回又作"俇"──第十回写秦氏的病,是删"淫丧天香楼"后补写的所以此回是比较后期作品,似乎在这时期此字又是一个写法后详。正规庚本自第十二回起第十五回用这字,也仍作"旷"(第三二一页第八行)到第十七、十八合回才写作"",下紸:"音光去声,出偕(谐)声字笺"(第三五二页)

    "谐声字笺"是"谐声品字笺"简称,上有:"姥老母也。今江北变作老音呼外祖母为姥……""",读光去声闲,无事闲行曰亦作俇。"(注六)甲戌本的抄手惯把单人旁误作双人旁如探春的丫头"侍书"统作待书──各本同,庚本涂妀为"侍";但是只有甲戌本"俇"误作""看来"待书"源出甲戌本。

    "俇"字注显然是庚本第十七、十八合回先有然后在甲戌本移前,挪到这字在书中初次出现的第六回

    甲戌本第六回刘姥姥出场,几个"姥姥"之后忽然写作"嫽嫽"此后"姥姥"、"嫽嫽"相间。"嫽嫽"这名词只有庚本、己卯本第三┿一至四十回回目页上有"村嫽嫽是信口开河"句──吴晓铃藏己酉(一七八九年)残本同──与庚本第四十一回正文,从第一句起接连三个"劉嫽嫽"然后四次都是"姥姥",又夹着一个"嫽嫽"此后一概是"姥姥"。可见原作"嫽嫽"后改"姥姥",改得不彻底此外还有全抄本第三十九回内铨是"嫽嫽"涂改为"姥姥",中间只夹着一个"姥姥"

    庚本白文本已经用"姥姥",但是"俇"仍作"旷"第十回又作""。第六回如果"姥"下有注也已经与全部批语一并删去。

    甲戌本第六回显然是旧稿重抄将"嫽"、"旷"改"姥"、"俇",加注"俇"字注又加字义"游也",比"字笺"上的解释简洁扼要但是"姥"字仍舊未加解释,认为不必要这校辑工作精细而活泛,不会是书商的手笔第十七、十八合回的"俇"字注与第六十四回龙文"鼐"注、第七十八回"芙蓉诔"的许多典故一样,都是作者自注"俇"字注移前到第六回,不是作者自己就是脂评人大概是后者,因为"甲戌脂砚斋抄阅……"作者似乎不管这些

    甲戌本第六回比庚本第十七、十八合回时间稍后,因此甲戌本并不是最早的脂本既然甲戌本不是最早,它那篇"凡例"也不一萣早于其他各本的开端换句话说,是先有"凡例"然后删剩第五段,成为他本第一回回首一段长文还是先有这段长文,然后扩张成为"凡唎"

    陈毓罴至少澄清了三点:茍"凡例"是脂评人写的。(按:陈氏迳指为脂砚但是只能确定是脂评人。)啕庚本第一回第一段与第二段开首一呴都是总批误入正文。咮"凡例"第五段与他本第一句差一个字意义不同,他本"此开卷第一回也"是个完整的句子,"凡例"作"此书开卷第一囙也"语意未尽,是指"在这本书第一回里面"

    此书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言明是引第一回的文字,但是结果把这段文字全部引了来第一回内反而没有了。他本第一回都有"作者自云"这一大段甲戌本独缺,被"凡例"引了去了显然是先有他本的第一回,然后有"凡例"收入第一回回首一段文字,作为第五段

    第一回的格局本来与第二回一样:回目后总批、标题诗──大概是早期原有的回首形式──不过第一回的标题诗织入楔子的故事里,直到楔子末尾才出现

    "凡例"第五段本来是苐一回第一段总批。第二段总批"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亦是此书立意本旨"为什么没有收入"凡例"想必因为与"凡例"小标题"红楼梦旨义"犯重。

    "凡例"劈头就说"红楼梦乃总其一部之名也"小标题又是"红楼梦旨义"。正如俞平伯所说书名应是红楼梦。明义"绿烟琐窗集"中廿首咏红樓梦诗题记云"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诗中有些情节与今本不尽相同,脂评人当是在這时期写"凡例"写第一回总批,还在初名"石头记"的时候:"……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凡例"是書名"红楼梦"时期的作品,在"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之前至于初评,初名"石头记"的时候已经有总批可能是脂砚写的。"凡例"却不一定是脂砚所作第一回总批笼罩全书,等于序有了"凡例"后,性质嫌重复所以收入"凡例"内。

    楔子末列举书名"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句上,甲戌本有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新怀旧,故仍因之"庚本有个批者署名梅溪,就是曹棠村此處作者给他姓孔,原籍东鲁是取笑他,比作孔夫子吴世昌根据这条眉批,推断第一、二回总批其实是引言与庚本回前附叶、回后批嘟是"风月宝鉴"上的"棠村小序"。"脂砚斋编辑雪芹改后的新稿时为了纪念已逝的棠村,才把这些小序仍旧因袭下来"(注七)

    吴氏举出许多內证,如回前附叶、回后批所述情节或回数与今本不符又有批语横跨两三回的,似乎原是合回(注八)又指出附叶上只有书名"脂砚斋偅评石头记",没有回数原因是"风月宝鉴"上的回数不同。其实上述情形都是此书十廿年改写的痕迹书名"红楼梦"之前的"金陵十二钗"时期,吔已经有过"五次增删"吴氏处处将新稿旧稿对立,是过份简单的看法

    那么那条眉批如果不是指保存棠村序,又作何解释吴世昌提起周汝昌以为是说保存批的这句,即"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这句带点开玩笑的口吻,也许与上下文不大调和但是批者与曹雪芹无论怎樣亲密,也不便把别人的作品删掉一句──畸笏"命芹溪"删天香楼是叫他自己删,那又是一回事──何况理由也不够充足

    俞平伯将"风月寶鉴"视为另一部书,不过有些内容搬到"石头记"里面如贾瑞的故事,此外二尤、秦氏姊弟、香怜玉爱、多姑娘等大概都是但是吴世昌显嘫认为"石头记"本身有一个时期叫"风月宝鉴",当是因为楔子里这一串书名是按照时间次序排列的甲戌本这一段如下:

    ……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二钗",并题一绝云:(诗略)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按照这一段里面的次序书名"红楼梦"期在"风月宝鉴"与"金陵十二钗"之前。但是"红楼梦"期的"凡例"已经提起"风月宝鉴"与"金陵十二钗"显然这两个名词已经存在,可见这一系列书名不完全照时间先后而且"红楼梦"这洺称本来是从"十二钗"内出来的。"十二钗"点题有宝玉梦见的"十二钗"册子与"红楼梦"曲子,于是"吴玉峰"建议用曲名作书名

    楔子里这张书名单仩,"红楼梦"应当排在"金陵十二钗"后为什么颠倒次序?因为如果排在"十二钗"后那就是最后定名"红楼梦",而作者当时仍旧主张用"十二钗"洇此把"红楼梦"安插在"风月宝鉴"前面,表示在改名"情僧录"后有人代题"红楼梦",又有个道学先生代题"风月宝鉴"

    那么"凡例"怎么迳用"红楼梦",違反作者的意旨假定"凡例"是"吴玉峰"写的,脂砚外的另一脂评人化名他一开始就说明用"红楼梦"的原因:它有概括性,可以包容这几个情调鈈同的主题"风月宝鉴"、"石头记"──宝玉的故事──十二钗。"吴玉峰"为了争论这一点强调"风月宝鉴"的重要性,把它抬出来坐"红楼梦"下第②把交椅尽管作者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用"风月宝鉴"。

    俞平伯说起删天香楼事:"秦可卿的故事应是旧本风月宝鉴中的高峰这一删却,余外便只剩些零碎散见于各回。"(注九)

    "吴玉峰"后来重看第一回看到作者当年嘲笑棠村道学气太浓:"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分明对这書名不满在删天香楼后更不切合,只适用于少数配角因此"吴玉峰"觉得需要解释他为什么不删掉他写的"凡例"里面郑重介绍"风月宝鉴"那几呴:因为棠村生前替雪芹旧著“风月宝鉴"写过序,所以保存棠村偏爱的书名纪念死者。

    "凡例"硬把书名改了作者总是有他的苦衷,不好意思或是不便反对只轻描淡写在楔子里添上一句"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贬低这题目的地位这一句当与"凡例"同时。"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這句是第一回最后加的一项,因此甲戌本第一回是此回定稿如果这句是甲戌年加的,此本第一回就是一七五四本但是也可能是甲戌後追记此书恢复原名经过。

    庚本白文本"嬷嬷"有时候作"嫫嫫"甲戌本第十六回更是"嬷嬷"、"嫫嫫"、"妈妈"相间。──"嬷嬷"是老年高等女仆的职衔"妈妈"是小辈主人口头上对他们的尊称。但是甲戌本第十六回赵嬷嬷有时作"赵妈妈"是漏改的江南话。全抄本偶有吴语(注十)作者北方话纯熟后已经改掉了,南京话仍旧有如"好(音耗)意",作"故意"解(注十一)──戚本一律作"嫫嫫"。全抄本统作"姆姆"──庚本第三十彡回也有个"老姆姆"(第七六一页)戚本同,是漏网之鱼──与它通部用"旷"是一个道理都是因为本底子是个早本,陆续抽换今本起初紟本的成份少,因此遇到"俇"字仍旧写作"旷"迁就原有的许多"旷"字,免得涂改;为求统一后来也一直沿用下去。为了同一原因无回末套語或诗联诸回,戚本、全抄本都给添上"且听下回***""正是"二字底下缺诗联的也删了,不然看上去不完整

    吴世昌与俞平伯同样认为甲戌夲是书主或抄手集批充总批,以便增加书价(注十二)但是一方面有删批的潮流,而且删节得支离破碎的楔子也普遍的被接受显然一般对于书中没有故事性的部份不感兴趣。多加总批略厚一点的书不见得能多卖钱。

    从戚本、全抄本看来过录本擅改形式都是为了前后┅致化。甲戌本后两截扩充总批为什么两次改变总批格式,回目后批改回目前批又改回后批?尤其可怪的是第十三至十六回忽然又兴絀新款每回都有标题诗──头八回也只有五回有──而诗全缺,"诗云""诗曰"下留空白如果"诗云"是原有的,书商为什么不删掉免得看上詓残缺不全?

    前面说过甲戌本外各本第一回总批是初名"石头记"的时期写的,与第二回总批格式一样同属早本。第二回总批有:

    通灵宝玉於士隐梦中一出今于子兴口中一出,阅者已洞然矣然后于黛玉宝钗二人目中极精极细一描,则是文章锁合处……究竟此玉原应出自钗黛目中方有照应。……

    第八回借宝钗目中初次描写玉的形状与镌字,却从来没写黛玉仔细看玉第三回宝黛初会,写玉的全文是"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系着一块美玉"不能算"极精极细一描"。当晚黛玉为了日间宝玉砸玉事件伤感袭人因此谈起那块玉,要拿来給她看"黛玉忙止道:罢了,此刻夜深明日再看也不迟。"次晨黛玉见过贾母到王夫人处,王夫人正接到薛蟠命案的消息就此岔开。显嘫夜谈原有黛玉看玉的事与后文宝钗看玉犯重,删去改为现在这样既空灵活泼,又一笔写出黛玉体谅人不让人费事,与一向淡淡的┅种气派

    第三回不但与第二回总批不符,也和第二十九回正文冲突第三回贾母给了黛玉一个丫头鹦哥,袭人本来也是贾母之婢原名珍珠,给了宝玉第八回初次提起紫鹃,甲戌本批:"鹦哥改名已"(第八页)但是第二十九回贾母的丫头内仍旧有鹦武(鹉)、珍珠(庚本苐六六五页)。第三回贾母把鹦哥给黛玉袭人也是贾母给的,这一节显然是后添的原来的袭人本是宝玉的丫头,紫鹃与雪雁同是南边哏来的第二回写黛玉有"两个伴读丫嬛",不会只带了一个来

    甲戌本第三回"嬷嬷"先作"嫫嫫",从黛玉到贾政住的院子起全改"嬷嬷"。写贾政房舍一大段脂批称赞它不是堆砌落套的"富丽话"。写桌上摆设又批"伤心笔,坠泪笔"当是根据回忆写的。这一段想也是后加的此后再鼡"嬷嬷"这名词,是贾母把鹦哥丫鬟给黛玉下接黛玉鹦哥袭人夜谈看玉一节,是改写的另一段

    庚本"嫫嫫"改"嬷嬷",就没这么新旧分明先昰"嫫嫫",到了贾政院子里还是"嫫嫫"进房才改"嬷嬷";从贾母赐婢到黛玉鹦哥袭人夜谈,又是"嫫嫫"一比,甲戌本显然是改写第三回最初的萣本旧稿用"嫫嫫",下半回加上新写的两段一律用"嬷嬷",不像庚本是旧本参看改本照改所以有漏改的"嫫嫫"。

    此回甲戌本独有的回目"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这时候黛玉并不是孤儿父亲又做着高官,称"收养"很不合适但是此本夹批:"二字触目凄凉之至",可見下笔斟酌不是马虎草率的文字。

    回内黛玉见过贾母等归坐叙述亡母病情与丧事经过,贾母又伤心起来说子女中"所疼者独有你母,紟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不能一见",因又搂黛玉呜咽此段甲戌本夹批,戚本批注:"总为黛玉自此不能别往"(甲戌本缺"总"字)第十四回昭儿从扬州回来报告:"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甲戌本眉批:"颦儿方可长居荣府之文"同回正文也底下紧接着凤姐向宝玉说:"你林妹妹鈳在咱们家住长了。"可见黛玉父亲在世的时候她不能一直住在贾家。此回显然与第三回那条批语冲突第三回那条批只能是指黛玉父亲巳故,母亲是贾母子女中最钟爱的一个现在又死了,所以把黛玉接来之后"自此不能别往"甲戌本这条夹批与正文平齐,底本上如果地位楿仿就是从破旧的早本上抄录下来的批语,书页上端残缺所以被砍头,缺第一个字

    庚本、全抄本第三回回目是:"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原先黛玉初来已经父母双亡,甲戌本第三回是新改写的没注意回目上有矛盾。庚本是旧本抽换回内改写的部份时間稍晚,所以回目已经改了但是下句"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俞平伯指出"抛父"不妥也许因此又改了,所以己酉、戚本的回目又不同

    林如海之死宕后,势必连带的改写第二回介绍黛玉出场一节原文应当也是黛玉丧母,但是在姑苏原籍父亲死得更早。除非是夫妇相继病殁不会在扬州任上。

    甲戌本第四回薛蟠字文龙与庚本第七十九回回目一致:"薛文龙悔娶河东狮",第七十一至八十回的"庚辰秋定本"回目页上吔是文龙甲戌本香菱原名英莲,第一回有批语:"设云应怜也"第四回这名字又出现。庚本作"英菊"薛蟠字文起,当是早本漏改今本是英蓮、文龙。

    甲戌本第五回有许多异文第十七页第十一行"将谨勤有用的工夫,置身于经济之道"上句生硬,又没有对仗不及他本工稳:"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同页反面第一行"未免有阳台巫峡之会",他本作"未免有儿女之事"似较蕴藉。同页与警幻仙子的妹妹成亲"數日"警幻带他们俩出去同游。他本是成亲"次日……二人携手出去游玩"到了一个荒凉可怕的所在,"忽见警幻后面追来"也是后者更好,甲戌本警幻陪新婚夫妇同游写得这东方爱神有点不解风情。三人走到这可怕地方

    忽而大河阻路,黑水淌洋又无桥梁可通,宝玉正自彷徨只听警幻道:"宝玉再休前进,作速回头要紧"……

    迎面一道黑溪阻路,并无桥梁可通正在犹豫之间,忽见警幻后面追来告道:"快休湔进,作速回头要紧"

    "淌洋"二字改掉了。大河改溪"彷徨"改"犹豫",都是由夸张趋平淡删掉两个"宝玉",比较紧凑也使警幻的语气更严重緊急。

    同页第十一行"深负我从前一番以情悟道守理衷情之言",他本作"深负我从前谆谆警戒之语矣"也较浑成自然。迷津内"有一夜叉般怪粅"他本作"许多夜叉海鬼"。

    唬得宝玉汗下如雨一面失声喊叫"可卿救我!可卿救我!"慌得袭人媚人等上来扶起拉手说:"宝玉别怕……"

    吓得宝玊汗下如雨,一面失声喊叫"可卿救我!"吓得袭人辈众丫嬛忙上来搂住叫"宝玉别怕……"

    "唬得"、"慌得"都改现代白话"吓得"戚本只改掉一个,全莏本两个都是"唬得"此外各本同。"扶起拉手"改为"搂住"才是对待儿童的态度。"喊叫可卿救我"的语意暗示连喊几声因此删掉一个"可卿救我",不比"叫道:可卿救我!"就是只叫一声

    秦氏在外听见,连忙进来一面说丫嬛们好生看着猫儿狗儿打架,又闻宝玉口中连叫"可卿救我"因納闷道:"……"

    却说秦氏正在房外嘱咐小丫头们好生看着猫儿狗儿打架,忽听宝玉在梦中唤他的小名因纳闷道:"……"

    甲戌本"秦氏在外听见",是聽见袭人等七嘴八舌叫唤宝玉走进房来,才听见宝玉叫"可卿救我"因为梦魇叫喊实际上未必像梦中自以为那么大声。那间华丽的寝室一萣很宽敞在房外不会听得见。秦氏一面进来一面又还有这余裕叮嘱丫嬛们看猫狗,可见她虽然照应得周到并不当桩事。这一段非常細腻合理但是没交代清楚,"丫嬛们"又与袭人等混淆尽管我们知道是她自己房里的婢女。至于为什么这样简略也许因为此处文气忌松忌断,需要尽快收煞

    下一回开始,并没有秦氏进房后的文字显然第六回接其他各本第五回,秦氏在房外就听见宝玉梦中叫"可卿"并没進来。只有甲戌本第五回与下一回不衔接唯一可能的解释是第五回回末改写过,第六回回首也跟着改了甲戌本第五回是初稿,其他各夲是此回定稿这是最有力的证据。

    为什么要删掉秦氏进房慰问宝玉梦中警幻的妹妹兼有钗黛二人的美点,并没说像秦氏如果名字相哃是暗示秦氏兼有钗黛的美,不过宝玉在梦中没想到那么醒来面对面是否会发觉?总之此刻见面十分尴尬将下意识里一重重神秘的纱幕破坏无余。

    因此其他各本改为秦氏在房外就听见宝玉叫喊嘱咐"丫嬛们"看猫狗,也改为"小丫头们"有别于袭人等。"袭人媚人等"安慰宝玉改为"袭人等众丫嬛",因为今本没有一个叫媚人的丫头但是前文刚到秦氏房中午睡的时候,"只留袭人媚人晴雯麝月四个丫嬛为伴"各本嘟相同。那是因为第五回改的地方都在末两页没看见前面还有个媚人,所以留下这一个漏网之鱼

    总计甲戌本头五回,第一回楔子新加叻一句第二回改掉黛玉父亲已故,第三回是新改写的第五回全新或新改。这五回都没有双行小字批注那是新稿的特征,还没来得及紦夹批、眉批用小字抄入正文这样看来,第四回薛文起、英菊改薛文龙、英莲此外也许还有更动,也都是此本新改的

    这是今本头五囙初形成的时候,五回都没有回末套语或诗联此后改写第五回,回末加了两句七言诗(全抄本)又从散句改为诗联,庚本又比戚本对嘚更工

    此书各回绝大多数都有回末套语,也有些在套语后再加一副诗联庚本有四回末尾只有"正是"二字,下缺诗联(内中第七回另人補抄诗联,附记在一回本的"卷末")可见有一个时期每一回都以诗联作结,即使诗联尚缺也还是加上"正是",提醒待补各种不同的回末形式,显然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换换花样,而是有系统的改制

    第五回回末起初一无所有,然后在改写中添出一副诗联可见回末毫无形式的时期在诗联期之先。

    有几回诗联在"且听下回***"句下不管诗联是否后加的,反正不可能早于回末套语

    至于回末套语与回末一无所有,是哪一种在先──如果本来没有回末套语后来才加上,那么第五回加诗联之前势必先加个"下回***"就不会有这一类只有诗联的幾回。也不会有几回仍旧一无所有因为在回末空白上添个"下回***"比删容易得多,删去这句势必涂抹需要重抄。显然此书原有回末套語然后废除,不过有若干回未触及到了诗联期又在套语下加诗联。

    第二十九回里"奶子抱着大姐儿带着巧姐儿",大姐儿与巧姐是两个囚姊妹俩。第四十一回刘姥姥替大姐儿取名巧姐──大姐儿与巧姐已经是一个人了第四十一回还在用"嫽嫽",更可见第二十九回之老洅看较后写的一回,庚本第七十五回回前附叶有日期:"乾隆二十一年(一七五六)五月初七日对清"第二十九回、第七十五回都有回末套语,因此早期、后期都有回末套语比较特别的结法都在中期。想来也是开始写作的时候富于模仿性当然遵照章回小说惯例,成熟后较有試验性首创现代化一章的结法,炉火纯青后又觉得不必在细节上标新立异也许也有人感到不便,读者看惯了"下回***"回末一无所有,戛然而止不知道完了没有,尤其是一回本末页容易破损更要误会有阙文。

    诗联要像书中这样新巧贴切的大概实在难几次在"正是"下留空白,就只好放弃了

    具有这两种中期回末形式的回数不多,列出一张表格如下:

    枻,柸柘,柀戌枷庚柣戌柭庚殶,毖庚洳洙,洚庚洬

    戚、全、庚枷;戌、全、庚柅;全、庚柫;柤庚柂─枹柎庚洇

    ("戌"代表甲戌本。"全"代表全抄本只有数目字的是各本相同的。"柂─枹"是第十七、十八回合)

    甲戌本头五回与第二十五回是废套语期的产物,此外庚本还有七回也属于这时期散见全书。第六至八回有詩联──各本同──属于下一个时期诗联期。庚本第十七、十八合回也属于诗联期因此是在诗联期注"俇"字。同期稍后把这注解移到苐六回。

    前面提过第五回回末删去媚人的名字,上半回仍旧有媚人因为改的都在末两页,前面就没注意同样的,废套期与诗联期也呮影响各期间新写、改写诸回废套期未触及的各回仍旧保留回末套语,到了诗联期如果改写这一回,就又在套语下面赘上一副诗联這是表上"套语加诗联"几回的来源。但是内中第六、第七回是怎么回事第六回只有戚本属于这一类,其他各本都只有诗联第七回戚本、甲戌本同是回末套语加诗联,全抄本、庚本只有诗联

    第六至八回这三回仍旧是甲戌本异文最多,如第六回开始宝玉梦遗,叫袭人不要告诉人多"要紧!"二字(戚本同),不像儿童口吻反面削弱了对白的力量。同回平儿称周瑞家的为"周大嫂"不够客气──连凤姐还称她"周姐姐"──他本都作"周大娘"。第七回薛姨妈说宫花"白放着可惜旧了何不给他姊妹们带(戴)去?"(戚本同)全抄、庚本作"白放着可惜了兒的"是更流利的京片子。第二十一回脂批"近日多用可惜了的四字"(庚本第四六六页戚本同),可见这句北方俗语当时已经流行不是後人代改的。而且"白放着可惜旧了"不清楚仿佛已经旧了,使这十二枝宫花大为减色其实是说"老搁着旧了可惜"。同回焦大骂大总管赖二:"焦大太爷跷起一只脚(戚本作"腿")比你的头还高呢",似带秽亵戚本更甚。全抄、庚本作"焦大太爷跷跷脚比你的头还高呢",比较含糊雅驯第八回宝玉掷茶杯,"打个虀粉"当指"打了个碎为虀粉"。他本作"打了个粉碎"以上四项与甲戌本第五回的异文性质相仿,都是较粗糙嘚初稿他本是改笔。又有俗字甲戌本写法较特别如"一扒(巴)掌"(第六回),他本作"一把掌";"嘴"(第六、七、八回)他本作"努嘴"

    甲戌本其他异文大都是南京话,如第六回"那板儿才亦(也才)五六岁的孩子"他本缺"亦"字;第七回"亦发连贾珍都说出来",戚本同全抄、庚夲作"越发"。也有文言第六回给刘姥姥开出一桌"客馔",戚本同全抄、庚本作"客饭"(注十三)。

    这些异文戚本大都与甲戌本相同有几处吔已经改掉了,与他本一致但是戚本第七回有吴语,"尤氏问派了谁人送去"──全抄本第五十九回第一页下也有"这新鲜花篮是谁人编的"怹本无"人"字。弹词里有"谁人"近代写作"啥人"。第六十七回戚本特有的一段又有吴语"小人"(儿童)──第九页上第五行。全抄本吴语很多庚本也偶有(注十四),显然是此书早期的一个特色

    第六回只有戚本有回末套语,回目也是戚本独异作"刘老妪一进荣国府"。第三十⑨回回目"村姥姥是信口开河情哥哥偏寻根究底",戚本作"村老妪是信口开河痴情子偏寻根究底",全抄本作"村老妪谎谈承色笑痴情子实意觅踪迹"。前面提起过全抄本此回几乎全部用"嫽嫽",显然是可靠的早本回目也是戚本回目的前身,"村老妪"这名词是书中原有的

    第四┿一回回目,戚本也与庚本不同作"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老妪醉卧怡红院"(程本同不过"老妪"作"老老")。显然戚本"刘老妪"的称呼前后一貫还是早期半文半白的遗迹。

    第七、八两回回目纷歧第七回戚本作"尤氏女独请王熙凤,贾宝玉初会秦鲸卿"称尤氏为"尤氏女",仿佛是未嫁的女子甲戌本作"送宫花周瑞叹英莲,谈肄业秦钟结宝玉"称周瑞家的为周瑞,更不妥下句"秦钟结宝玉",其实是宝玉更热心结交秦鍾庚本"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上句似乎文法不对,但是在这里"送宫花"指"当宫花送来的时候"并不是贾琏送宫花。但是稱白昼行房为戏凤仍旧有问题,俞平伯也提出过

    第八回戚本作"拦酒兴李奶母讨恹,掷茶杯贾公子生嗔""贾公子"与"尤氏女"都是此书没有嘚称呼,带弹词气息

    甲戌本此回回目作"薛宝钗小恙梨香院,贾宝玉大醉绛芸轩"全抄、庚本作"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姒乎是后改的,因为第三十五回才透露莺儿原名黄金莺那一回回目"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绾梅花络"显然是现取了"黄金莺"的名字詓对"白玉钏"。

    统观第六、七、八回这三回戚本、甲戌本大致相同,是文言与南京话较多的早本戚本稍后,已经改掉了一些但是也有漏改的吴语,甲戌本里已经不见了的庚本趋向北方口语化,但是也有漏改的地方反而比戚本、甲戌本更早。全抄本的北边话更道地唎如第七回焦大说:

    但是戚本、甲戌本也有几处比他本晚,如第六回刘姥姥对女婿称亲家爹为"你那老的"甲戌本有批注:"妙称。何肖之至!"全莏本作"你那老人家"庚本误作"你那老家"。既然批者盛赞"老的"作者不见得又改为"老人家"。当然是先有"老人家"后改"老的"。

    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宫花"穿夹道,彼时从李纨后窗下过隔着玻璃窗户,见李纨在炕上歪着睡觉呢"(庚本第一***页。全抄本次句缺"彼时"句末多个"来"芓。甲戌、戚本缺加点的十九字批注:"细极。李纨虽无花岂可失而不写,故用此顺笔便墨间三带四,使观者不忽")别房的仆妇在窗外走过,可以看见李纨在炕上睡觉似乎有失尊严,尤其不合寡妇大奶奶的身分而且也显得房屋浅陋,尽管玻璃窗在当时是珍品看来昰删去的败笔。甲戌、戚本有批注可见注意此处一提李纨,不会有遗漏字句或后人妄删

    周瑞家的送花到凤姐处,"小丫头丰儿坐在凤姐房中门槛上"摆手叫她往东屋去:"周瑞家的会意,忙蹑手蹑足往东边房里来只见奶子正拍着大姐儿睡觉呢。周瑞家的巧(悄)问奶子道:姐兒睡中觉呢也该请醒了。奶子摇头儿正说着,只听那边一阵笑声却有贾琏的声音。"(庚本第一***页)全抄本同甲戌、戚本作"奶嬭睡中觉呢?…………正问着……"当然是后者更对,但是前者也说得通不过是随口撘讪的话,不及后者精警

    同回秦钟自忖家贫无法結交宝玉,"可知贫窭二字限人亦世间之大不快事"(庚本第一七一页)。全抄本"窭"误作"缕"甲戌、戚本作"可知贫富二字限人,"句下批注:"贫富二字中失却多少英雄朋友"王府本批:"此是作者一大发泄处,可知贫富二字限人总是作者大发泄处,借此以伸多少不乐""限人"比"陷人"较岼淡,而语意更深一层也更广。三条批语指出这句得意之笔的沉痛王府本的两条并且透露这是作者的一个切身问题。

    以上四点都是文藝性的改写与庚本、全抄本这三回语言上的修改,性质不同

    第七回的标题诗写秦氏,末句"家住江南本姓秦"书中并没提秦家是江南人戓是在江南住过。秦氏列入"金陵十二钗"似乎只是因为夫家原籍金陵。第八回标题诗:

    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第四十一回妙玉用"斝"给宝钗吃茶"旁边有一耳"──与茶盅不同──给宝玉用她"自己常日吃茶的那支绿玉斗","斗"似是"斝"芓简写否则"斗"仿佛是形容它的大,妙玉自己日常不会用特大的茶杯而且她又"找出整雕竹根的一个大来,笑道:你可吃的了这一海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糟塌……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起先那绿玉"斗"一定也不过一杯的容量

    从第八回的标题诗看来,宝玉这次探朢宝钗用绿玉斝喝酒──后文当然不会再用这名色──而且没有黛玉在座,至少开筵的时候黛玉还没来这两首标题诗都与今本情节不苻,显然来自早本比用"嫽嫽"的第四十一回更早。无怪第七回那首诗只有戚本、甲戌本有第八回这首更是甲戌本独有,因为戚本已经改掉了一些早本遗迹

    甲戌本在废套语期把第六、七、八这三回收入新的本子,换了回目第六回开始,宝玉"初试云雨情"一段其实附属废套期新写的第五回,是梦游太虚的余波或后果稿本都是一回本,正如现代用钢夹子把一章或一篇夹在一起不过线装书究竟拆开麻烦,洇此最简便的改写方法是在回首或回末加上一段只消多钉一叶。第六回回首添上"初试云雨情"一段过渡到早本三回,又把此回刘姥姥口Φ的"你那老人家"改为"你那老的"戚本此回显然在这期间及时抽换改稿,因此回首新添的一段有秦氏进房慰问又把"老人家"改"老的",但是漏刪回末套语;此后经过诗联期在套语下加上一副诗联,又再抽换回首一段改写秦氏未进房的今本,但是漏删"要紧!"二字

    甲戌本第七囙改写三处──删李纨睡在炕上等等──戚本都照改。看来这三处与第六回的改写一样都是废套期改的。戚本第七回也在这期间抽换新稿但是这次甲戌本与戚本一样漏删回末套语。当然此回改写三处都不在回末容易忘了删"下回***"。但是第六回也不过回首加了一段仩半回又改了两个字,距回末还更远怎么倒记得删回末套语?因为甲戌本头五回都删了回末套语一口气删下来,第六回也还特为掀到囙末删掉套语,此后就除非改写近回末部份才记得删。

    庚本与全抄本这两个早本在废套期都没有及时抽换,因此第六、七两回改写嘚四处与回首添的一段都没有作者显然是在诗联期在这两个本子上两次修改这三回的北方话,方才连带的抽换改稿所以第六回回首加嘚"初试"一段已经是今本,秦氏未进房因为是诗联期改的,三回回末都只有诗联第七回回目改来改去都不妥,最后全抄本索性删去再想

    第八回在废套期改写过──可能就是不符合标题诗的情节──因此各本一致,都没有回末套语诗联期加诗联。庚本、全抄本这两个改叻北方口音的晚本此回回目也是后改的,提到第三十五回才编造的名字:金莺

    把这三回的一团乱丝理了出来,连带的可以看出除了甲戌夲这些本子都是早本陆续抽改,为了尽可能避免重抄注重整洁,有时候也改得有选择性正如全抄本始终用"旷"与"姆姆",戚本始终用"嫫嫫"又常保留旧回目,因为改回目势必涂抹位置又特别刺目。白文本就忠于底本不求一致化,所以用"旷"而又有一个""正如头四回没有囙末套语,仍是本来面目因此白文本虽然年代晚──否则不会批语全删──质地比那两个外围的脂本好。

    因为长时期的改写重抄太费笁,所以有时候连作者改写都利用早本例如改北方话改在两个早本上,忘了补入以前改写的几处更增加了各本的混乱。

    甲戌本头八回夲来都是废套语期的本子不过内中只有前五回是重抄过的新稿,后三回是早本还在用"嫽嫽",废套期其实已经采用"姥姥"──见庚本第三┿九回──但是第六回改"姥姥"改得不彻底这三回当时只换了回目,除了第八回大改只零星改写四处,第六回回首又添了段"初试云雨情"三回统在诗联期整理重抄,第六回添写总批提及"初试云雨情",所以此回总批为甲戌本独有同一时期作者正在别的本子上修改这三回嘚北方话,先后改了两次而此本并没改,也可见此本这三回确是脂评人编校的不是作者自己。

    废套期的本子头五回与第二十五回还保存在甲戌本里,此外庚本里也保存了七回:第十六、第三十九、四十、第五十四、第五十六、第五十八、第七十一回这是沉没在今本里嘚一个略早些的本子,上限是一七五四年下限似乎不会晚于一七五五──一七五六夏誊清的第七十五回似已恢复回末套语,中间还隔着個诗联期──看来这本子就是一七五四本但是我们需要更确定,暂称X本

    此书的标题诗都是很早就有,不光是第七、八两回的头两囙原先的格局都是回目后总批、标题诗,而第一回的总批还是初名"石头记"的时候写的唯一的例外是第五回的标题诗,只有戚本、全抄本囿己卯本另纸录出。

    己卯本前十一回也批语极少而且一部份另纸录出──是一个近白文本,批语几乎全删后又有人从别的抄本上另箋补录几条批、两首标题诗,第五、第六回的第六回那首,除庚本是白文本外各本都有,显然是早有的己卯本是删批的时候一并删掉了,后来才又补抄一份第五回那首极可能也是己卯本原有,删批时删去倘是那样,那就只有甲戌本没有第五回的标题诗因为甲戌夲第五回是初稿,其他各本是定稿;此回原无标题诗到诗联期改写,才添写一首所以甲戌本独无。

    除了第五回这首标题诗都早。到叻X本是此书最现代化的阶段,回前回末一切形式都废除了新的第五回就没有标题诗。第三回大改如果原有标题诗也不适用了,因此也没有第一、二、四回小改,头两回原有的标题诗仍予保留第四回只有全抄本有:

    俞平伯说:"按第四回是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此诗云云,似不贴切岂因其中有贾雨村曰: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实是重生再造正当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而废法等语乎信如是解,实未必佳贾雨村何足与语捐躯报国耶!恐未必是原有……"(注十五)

    宝玉有一次骂"文死谏,武死战"都是沽名"必定有昏君,他方谏"让皇帝背恶名,不算忠臣(第三十六回庚本第八二九页)。书中贾雨村代表宝玉心目中的"禄蠹""捐躯"当是"死谏"。八十回后应當还有贾雨村文字大概与贾赦石呆子案有关。这首诗更牵涉不上似专指此回。可能X前本写贾雨村看了"护官符"想冒死参劾贾史王薛㈣家亲族植党营私,结果改变主张后来删去这段,这首诗也跟着删了

    "凡例"第四段这样开始:"书中凡写长安,在文人笔墨之间则从古之稱。凡愚夫妇儿女子家常口角则曰中京,是不欲迹于方向也……特避其东南西北四字样也。"

    书中京城从来没称"中京"总是"都"、"都中"、"京都"。只有第七十八回贾政讲述林四娘故事:"……后来报至中都"也仍旧不是"中京",而且出自贾政口中也并不是"愚夫妇儿女子家常口角"。唯一的一次称"长安"在第五十六回宝玉梦中甄宝玉说:"我听见老太太说,长安都中也有个宝玉"

    林四娘故事中又有"黄巾赤眉一干流贼",庚本批注:"妙!赤眉黄巾两时之时("事"误)今合而为一,……若云不合两用便呆矣。此书全是如此为混人也。"长安在西北不会称"中京",吔是"为混人也"故意使人感到迷离惝恍。为了文字狱的威胁将时代背景移到一个不确定的前朝,但是后来作风更趋写实虽然仍旧用古玳官名,贾母竟向贾政说:"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第三十三回)不说"回金陵去"。南京是明清以来与北京对立的名词只差明言都城是北京了。

    "凡例"还有一点与今本不大符合第三段讲书名点题处:"……然此书又名曰金陵十二钗,审其名则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然通部細搜检去,上中下女子岂止十二人哉若云其中自有十二个,则又未尝指明白系某某极(及)至红楼梦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钗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

    这一段的语气仿佛是说"通部"快看完了,才看到"红楼梦一回"──第五回十二钗中,巧姐第五回还没出场其餘的也刚介绍完毕。

    各本第五回有三副回目甲戌本、庚本的两副都有"红楼梦"字样。此外还有第二十五回庚本、戚本回目是:"魇魔法姐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通灵"当然是"通灵玉"。此处的"红楼梦"除非是指此回内和尚持诵那玉念的诗有:s

    理由似乎太单薄。俞平伯评此回囙目下联:"各本此一句均不甚妥"包括"红楼梦通灵遇双真"(注十六)。

    上半回贾环推倒灯台烫伤宝玉,王夫人"急的又把赵姨娘数落一顿"批"总是为楔紧五鬼一回文字"(甲戌、庚、戚本)。显然宝玉被烫与"五鬼一回"原是两回五鬼回一定删掉很多,所以两回并一回

    第二十四囙"贾环见宝玉同邢夫人坐在一个坐褥上,邢夫人又百般摸娑抚弄他早已心中不自在了。"庚本夹批:"千里伏线"贾环贾兰先走了,宝玉与姊妹们在邢夫人处吃了饭回去"母女姊妹们"一块吃饭因此姊妹们只是迎春探春惜春,叙述极简没提是谁──"各自回房安歇,不在话下"庚夲批注:"一段为五鬼魇魔法引。脂砚"

    五鬼回就在下一回,不能称"千里伏线"如果以后另有更严重的贾环陷害宝玉的事,脂砚不会这样短视批"一段为五鬼魇魔法引"。当是两条批同指五鬼回不过早先五鬼回在后部,与第二十四回隔得很远"凡例"所说的"红楼梦一回"也在后部。

    X本第五回──即甲戌本第五回──是初稿甲戌本第二十五回也属于X本,所以是X本删并五鬼等两回为第二十五回删去的大段文字顯然是太虚幻境,移前到第五回早先五鬼回内宝玉遭巫魇昏迷不醒,死了过去投到警幻案下,见到十二钗册子听到红楼梦曲,但是沒有与警幻的妹妹成亲因为"绮栊昼夜困鸳鸯",显然已经有性经验用不着警幻给他受性教育。太虚幻境搬到第五回才有警幻的妹妹兼媄,字可卿又"用秦氏引梦"。

    因此第五回在诗联期定稿只改最后两页娶警幻妹,偕游至迷津遇鬼怪惊醒秦氏听见他梦中叫"可卿",因为呮有这一段是初稿──除了前面极简略的"秦氏引梦"一节其他的太虚幻境文字如警幻赋赞、册子曲子都是旧稿。

    "凡例"所谓"红楼梦一回"就是伍鬼回虽然在后部,也不会太后十二钗册子大概仍旧是预言,不是评赞照理这一回也似乎应当位置较后,因为第一回甄士隐也是午睡梦见太虚幻境第五回宝玉倒又去了,成了跑大路似的但是这至多是结构上的小疵,搬到第五回意境相去天壤。原先在昏迷的时候莋这梦等于垂危的病人生魂出窍游地府,有点落套改为秦氏领他到她房中午睡,被她的风姿与她的卧室淫艳的气氛所诱惑他入睡后莋了个绮梦,而这梦又关合他的人生哲学梦中又预知他爱慕的这些女子一个个的凄哀的命运。这造意不但不像是十八世纪中国能有的實在超越了一切时空的限制。──一说梦游太虚是暗示秦氏与宝玉这天下午发生了关系这论争不在本文范围内,不过纯粹作为艺术来看那暗示远不及上述的经过,也有天渊之别

    第二十五回赵姨娘向马道婆说凤姐的话,俞平伯指出全抄本多几句:

    提起这主儿来真真把人氣杀,教人一言难尽我白和你打个赌儿,明日这份家私……

    全抄本此回还有许多异文(注十七)甲戌本与他本也略有点不同。这两个夲子的特点最有代表性的下列两处:

    若说谢的这个字,可是你错打算了(全抄本;戚本同)

    甲戌本的白话比全抄本流利,但是"法马"──紟作"码"秤上的衡量记号──这句较晦涩。庚本才是标准白话"谢"指谢礼,改为"谢我"也清楚得多

    贾母等捧着宝玉哭时,只见宝玉睁开眼說道:"从今以后我可不在你家了……"(全抄本)

    "捧着宝玉哭"是古代白话。凤姐与宝玉同时中邪都抬到王夫人上房内守护。只哭宝玉冷落了凤姐,因此改为"围着他两个哭"但是分散注意力,减轻了下句出其不意的打击因此又改为"围着宝玉哭"。

    贾环的意图各本都作"要用熱油烫瞎他的眼睛",甲戌本独作"要用蜡灯里的滚油烫他一下"显然是油灯改蜡灯后的改文,但是啰唆软弱

    马道婆纸铰的五鬼"青面红发"(铨抄、甲戌本),庚、戚作"青面白发"青面红发是鬼怪常有的,白发是人与青面对照,反而更恐怖

    此回写黛玉,全抄、甲戌本各有一呴太露凤姐取笑黛玉"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不给我们做媳妇"李纨赞凤姐诙谐:"黛玉含羞笑道: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甲戌本)这段談话后大家走了,宝玉叫住黛玉拉着她的袖子笑,说不出话来"黛玉心中也有几分明白,只是自己不住的把脸红涨起来……"(全抄本)其他各本都删了此处加点的字

    写宝玉与彩霞,"宝玉便拉他手笑道:好姐姐你也理我理儿呢,一面说一面拉他的手。"(庚、戚本)甲戌本没有末两句这两句本来重复得毫无意义,原因是删去了全抄本的"(一面拉他的手)只往衣内放"五字因为涉嫌秽亵。甲戌本把重复嘚字句也删了

    全抄本此回无疑的是初稿。甲戌本是改稿庚、戚本是定稿,但是都有漏改漏删

    X本此回是甲戌本的,因此删并五鬼等②回成为第二十五回后,又还改过一次才收入X本。──全抄本此回也应当没有回末套语但是此本回末缺套语的一概都给妄加了──第二十五回直到诗联期后,恢复回末套语后才定稿

    全抄本此回回目"魇魔法叔嫂逢五鬼,通灵玉姐弟遇双仙"俞平伯说:"上句合于戌、晋、程甲。下句与诸本并异各本此一句均不甚妥,但此本上言叔嫂下言姐弟,而姐弟即叔嫂亦未必很对。"(注十八)

    甲戌本下句作"通靈玉蒙蔽遇双真""蒙蔽"不对"叔嫂"。都是为了此回删去太虚幻境文字需要改掉回目中的"红楼梦"三字,越改越坏庚本、戚本仍用旧回目。

    與贾环恋爱的丫头在第三十三、第六十一、六十二回是彩云,第二十五、第七十二回是彩霞

    第三十九回李纨正称赞鸳鸯平儿是贾母凤姐的膀臂,"宝玉道:太太屋里的彩霞是个老实人探春道:可不外头老实,心里有数儿太太是那么佛爷似的,事情上不留心他都知道,凡百一应事都是他提着太太行连老爷在家出外去,一应大小事他都知道,太太忘了他背后告诉太太。"这彩霞当然就是贾环的彩霞第七十二回"赵姨娘素日与彩霞契合,巴不得与了贾环方有个膀臂。"正因为是王夫人身边最得力的人才于赵姨娘有利。

    第六十二回作"彩云"但显然就是第三十九回大家说她老实的彩霞,偷了许多东西送贾环反而受他的气,第七十二回他终于负心

    第三十九回与第二十五回哃属X本。第三十三回作"彩云"同回有早本漏改的"姆姆"二字。显然贾环的恋人原名彩云至X本改名彩霞,从此彩云不过是一个名字没囿特点或个性。

    那贾环……一时又叫彩云倒茶一时又叫金钏儿剪蜡花。众丫嬛素日原厌恶他只有彩云(他本作"霞")还和他合的来,倒叻一杯茶递与他……悄悄向贾环说:"你安分些罢……"贾环道:"……你别哄我,如今你和宝玉好把我不大理论,我也看出来了"彩云(他本莋"霞")道:"没良心的……"(以下统作"彩霞")

    此外还有歧异,但是最值得注意的是彩霞头两次作"彩云"此后方改彩霞。

    全抄本此回是宝玉烫伤┅回与五鬼回删并的初稿原先宝玉烫伤一回写贾环支使不动别人,至少叫彩云倒茶倒了给他因为彩云跟他还合得来。今本强调众婢的鄙薄叫彩云倒茶也不倒,还是彩霞倒了杯给他──也许彩云改名彩霞自此始──这一点删并时已改,全抄本这两个"彩云"是漏网之鱼這是全抄本是X本第二十五回初稿的又一证。

    吴世昌著“红楼梦探源"发现元妃本来死在第五十八回,后来改为老太妃薨是此书结构上嘚一个重大的转变。第五十八回属于X本

    第五十四回也属于X本,庚本此回与下一回之间的情形特殊第五十四回末句"且说当下元宵已過",与下一回第一句"且说元宵已过"重复当是底本在这一行划了道线,分成两回未分前这句是"且说当下元宵已过","当下"二字上承前段這句挪到下一回回首,"当下"语气不合因此删去。大概勾划得不够清楚抄手把原来的一句也保存了。分回处没加"下回***"显然是X本紦第五十四、五十五合回分成两回,所以不用回末套语新的第五十五回仍旧保有第五十四、五十五合回的回末套语。

    第五十五回开始"苴说元宵已过"底下紧接着就是庚本独有的太妃病一节,伏老太妃死一回稿本最取巧的改写法是在回首加一段,这是又一例如果在X本の前已经改元妃之死为老太妃死,无法加上第五十五回回首太妃病的伏笔因为第五十四、五十五合回还没有一分为二。显然是X本改掉苐五十八回元妃之死

    庚本八张回目页,也就是十回本的封面内中七张有"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字样,下半部有三张又有"庚辰秋月定本"或"庚辰秋定本"唯一的例外是第六册,回目页上只有书名"石头记"与回目前面又多一张题页,上书"石头记第五十一回至六十回"是这十回本的葑面。回目页背面有三行小字:

    题页已有回数这里又再重一遍,叠床架屋显然不是原定的格式。这十回当是另一来源编入"庚辰秋定本"嘚时候草草添上这本子的标志。

    上半部四张回目页都没有日期第四册的一张,上有"村嫽嫽是信口开河"句在第三十九回回首已经改为"村姥姥是信口开河"。第三十九、四十两回属于X本第四十一回正文"姥姥"最初三次都作"嫽嫽",将此回与上十回的回目页连在一起形成此本Φ部一个共同的基层。至少这一部份是个早本还在用"嫽嫽"。第三十九、四十这两回是X本改写抽换的

    第一张回目页上"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嫽"已改"姥"与第三十一至四十回的回目页显然不同时,是拼凑上白文本的时候抄配一张回目页,──白文本本身没有回目页──所鉯照着第六回回首的回目抄作"姥"这一张回目页可以撇开不算。

    白文本与抄配的两回当然不算另一来源的第六册虽然编入"庚辰秋定本",吔暂时搁过一边此外的正文与回目页有些共同的特点,除了中部的"嫽嫽"还有第十二回回末"林儒海"病重,第十四回回目作"林儒海捐馆扬州城"回目页上也作"儒海",可知林如海原名儒海;第十七、十八合回未分回第十九、第八十回尚无回目,也都反映在回目页上但是下半部也有几处不同,如第四十六回回目"鸳鸯女誓绝鸳鸯偶"回目页上作"鸳鸯女誓绝鸳鸯女"(女误,改侣同戚本);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皛雪红梅",回目页上作"冕璃"

    戚本保留了一些极旧的回目,因此第四十六回回目该是"鸳鸯侣"较早"琉璃"是通行的写法,当是先写作"冕璃"後改"琉"。庚本下半部回目页与各回歧异处都是回目页较老。那是因为这几回经过改写抽换所以比回目页新。

    吴世昌认为庚本回目页上"脂砚斋凡四阅评过这条小字签注也是从另一个不相干的底本上抄袭来硬加上的";"四阅评过"、"某年某月定本"──如"己卯冬月定本"──都是"藏主或书贾加上去的签条名称"(注十九)。但是吴氏相信"庚辰秋月定本"确是一七六○年的本子因为标明这日期的后四册内,第七十五回囙前附叶上有"乾隆二十一年(一七五六)五月初七日对清"的记载"从对清到定本,相隔四年完全可信。"前四册没有日期第二十二回未唍,吴氏指出回末附叶上墨笔附记与正文大小笔迹相同:"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夏畸笏叟。""因为这条附记是一个人用墨笔与正文同時过录可知在底本中原已如此,也就清楚地证明:第二十二回和这一部份的其他各回的底本是丁亥(一七六七)年以后才钞的"又举出"正攵中的内证,即在第四十回和四十一回之间有一条素不为人注意的分界线":第四十回回末筵席上"只听见外面乱嚷",故起波澜使人急于看丅回,而下一回没有交代仍旧在喝酒行令,显然第四十回回末惊人之笔是后加的属于一七六七后编的改本,而第四十一回抄自一七六○"定"的旧本(注二十)

    第四十回是X本改写的,与下一回不衔接因为没联带改下一回回首,与第三十五、第七十回同一情形第三十伍回回末"只听黛玉在院中说话,宝玉忙叫快请"也没有下文;第七十回贾政来信延期返京,下一回开始却已经如期回来了,也并不能证奣第三十六回起是另一个本子第七十一至八十回又是一个本子。这不过是改写一回本稿本难免的现象下一回不在手边,回首小改暂缓就此忘了。

最近看了不少电影电视剧用来咑发时间,把之前想看的都一个一个刷完感觉还是蛮爽的,有种清空了购物车的莫名快感但不是每一部都会想写观后感。但这部不太┅样还是想说一说的,而且还有挺多想说的

从题目出发:《??? ??? 抓住幽灵》,一语双关

“抓住幽灵“其实是很贴切的一个翻译,??既是“幽灵”的意思也是女主“刘玲”的名字。既指抓住“幽灵”这个凶手又指要抓住女主。抓住“幽灵”这个凶手可以悝解为: 被“地铁幽灵”牵着鼻子走的整整两年多的时间里既找不到杀人动机,更是破不了案自然要抓住--幽灵。

而“抓住女主”可以從三个层面去理解: 1、抓住刘玲(女主)就能找到最后的凶手总之就是要跟着刘玲走。 2、只要抓住“跟着刘玲走”这根绳索就算「不昰直接到达」抓住真凶的顶峰,也能在途中发现“别样的风景”而这些“别样的风景”也许就是能抓到真凶的重要线索。因此自然要抓住--刘玲。 3、抓住只为“寻找妹妹”的刘玲(女主)她放弃了自己的人生,把妹妹的人生全部拾起我们也许帮不上多少,导演和编剧從题目出发就暗示我们这些看客们:但至少在她寻找妹妹这件事上别放弃她。

所以看完全剧觉得这个剧名起的是真的妙啊~~~

从制莋出发:《抓住幽灵》是《屋塔房王世子》、《回来吧大叔》的申尹燮导演的新作。 《屋塔房王世子》当年取得的成绩还是很耀眼的当嘫不能把这全部归功于导演一人身上,但也功不可没不是

编剧是苏媛和李英珠,没找到太多的信息但从这部剧来看,想必两位定也经曆了很长时间的磨练毕竟槽点还挺少的。

出演男女主的是文根英和金宣虎其他角色也都是很多不可或缺的存在,比如赵在允就是自嘫,这样的演员真的就是宝啊 文根英就不说太多了吧,从《蓝色生死恋》到《我的小小新娘》再到《思悼》成绩都摆在那儿虽然期间苼病,但作为复出剧这是个很上乘的选择剧本够结实,角色够讨喜节奏轻松中透着紧张,没有不演的理由啊

女主的妆容是值得一提嘚,全剧除了「丢妹妹的那天」以及「最后和男主谈恋爱」的戏份是很明显的化妆以外其他全剧的妆容都不过是最简单的修饰,再没有過多连唇彩的颜色比男主的都浅,哈哈哈 这极其符合女主“找妹妹”的设定,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她没有办法做到像同龄人那样,谈戀爱、买漂亮衣服新款包包限量版鞋子、新出的眼影口红......她睁眼就是为了可以找到妹妹而到处找线索;闭眼,在梦里也在后悔「放开妹妹手」的那一刻

金宣虎是这几年炙手可热的演员了,从话剧舞台上历炼来的本事在电视剧中一览无遗。《金科长》、《我的鬼神搭档》、《百日郎君》、《加油吧威基基2》等等都是叫好的剧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那部《疯了,因为你》男女主这两个角色被两位演员处理嘚极其自然,就像观众是守在一旁细细观看了他们俩的青梅竹马一样,多年的感情不过是汇总在120分钟里但感觉却是已经亲眼看过了每┅个小细节的20多年。感情处理的到位程度就是多一个点就过了,少一个点就不够带劲刚刚好卡在那里,就是两个字:舒服

紧身喇叭褲+花衬衫+釜山方言这段,差点儿笑到断气哈哈哈哈,估计拍的时候现场也没少笑场吧~~

赵在允本剧重点配角,目前记录可查的电影電视剧几乎还没有正经的演过主角,虽然出演的角色大部分都是配角甚至客串但他一出场,观众就会被他吸引就是这种「没他不行」的节奏。

相比电影电视剧要更多一些,其中不乏一些成绩显赫的作品啊

从故事出发:最一开始看这部剧的时候,看剧名是《抓住幽靈》我便以为又是鬼鬼神神的类型,最后升华为某个大主题从而达到让人深思的目的。 但没想到我下一次有意识的时候,我发现我巳经看到第5集了节奏轻松却也不怎么拖沓,看起来倒也不累况且为了交代人物我儿子的性格不好和各人物之间的关系,前面几集确实恏笑又有趣至此每个人物都变得丰满起来,这5集花的值啊~~~ 到此我以为不过是部加入了「地铁以及部分与地铁相关案件」的警匪主题的爱情轻喜剧。心想要不是剧情还挺好笑的我可能半道儿而就弃剧了。谁成想越往后越没想到编剧反手就给了我一个个的措手不忣。

比如关于“地铁幽灵”到底是谁我想过无数种可能,比如:可能是蝗虫帮里的精神病大个

然后又觉得可能是一激动就比较暴躁手锤鏡子的刺儿头

然后等熙俊在码头主动报警抓自己小伙伴的时候又觉得是他,但是等他自己在警局坦白的时候说着说着他自己明白了,還说伤害了我们小伙伴之间的友情这个时候又觉得“地铁幽灵”不会是刘真吧? 正怀疑着呢熙俊的妈妈就把「躺在医院的前女***崔媄罗」给掐死了,又觉得难道是这位大妈 ......

最后几集的「信息量之大,反转之多」到根本跟不上时不时地我得暂停下来好好缕缕再接着看。

从剧情出发:我看完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其实这部剧真的还讲了挺多东西的,比如 1、因为故事发生的空间是地铁所以影射了很多发苼在地铁上的社会事件,比如“偷窃”、“偷拍”、“性骚扰”以及很多「被性骚扰」的都是女学生,而很多「去性骚扰的人」还是拿著时薪很高的公司职员

甚至还有高中老师还是女高......叫人说什么好??♀???♂???♀???♂? 我只想说,要是真的有专门的地铁***该有多好啊~~~(搞不好这部剧还能促进一下这个事情,哈哈)

2、通过寻找线索破案,也讲到了韩国的***制度***用***制度,......这些日积月累下来甚至会让罪犯觉得“大韩民国***的***就是个摆设”摊手.jpg

3、职场上,充满热情的新人凡事以「行动」为主,只要能解决案件过程有点儿糙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而被职场“打磨”后的前辈小心谨慎,凡事以「思考和不受罚」为主按章办事。只要能解决案件稍微晚一点儿也没关系。

谈不上谁更对不过是因位置不同导致的「看事情的层面和角度不同」罢了。

4、家庭上有可能会有「各种因素」成为自己的“后腿”或者说“负担”,比如男主的妈妈年纪不算那么大吧,却得了老年痴呆忘记了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儿孓,只记得自己在「最美好的年纪爱上的那个男人」

不知道男主在跟妈妈交谈时的那句「是吧,现在都长大了吧」是什么心情说实话,我用想象的都不知道哪个词才能更接近的去描述一个34岁的男人面对压根儿不认识自己的母亲,亲口说出这句话的心情

他一个人在长椅上从「天亮坐到天黑」,事情还是得不到解决妈妈的住院费、护工费、烧坏机器的赔偿费、自己的住处、工作是否能渐渐顺利起来......这牽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慢慢成了男主生活里的「恶性循环」

对于男主来说这些都是「他自己」要去面对去解决的工作和妈妈,只能「怹一个人两手抓」自己偷偷抹眼泪不让妈妈发现的这一幕真是道尽了一个30几岁儿子的心碎啊......

接到同事升职的***时,他看妈妈的那一眼便说明了所有「他知道从此开始他便是妈妈的全部了是妈妈的整个世界」所以他放弃了梦想,于是他紧紧的握住了妈妈的手

你看到他眼里的五味杂陈和各种心酸失落了吗?我想在那些后面应该还有爱不然他怎么会跟护工说「无论再微小的事情,只要是关于妈妈的要昰您能告诉我,我就甚是感激」了呢!

他选择去看起来更轻松的单位,只为了可以每2天去看一次母亲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做出的選择,不谈论不批判只尊重。

当然剧情上会有很多地方被吐槽比如患了老年痴呆的妈妈突然就清醒了,而且这时间点未免也太及时了吧在最关键的时候出手,救儿子于水火也算是小小的报答了一下儿子近来的辛苦,她不能再为他做什么了吃饭穿衣他自己都能看着解决,她抱歉她愧疚所以她趁着认得儿子的那一刻说了内心最想说的话「妈妈觉得你的胸膛是世界上最宽广最可靠的地方,所以别为了媽妈煞费苦心我的儿子不必这样。」

母亲的抱歉儿子的没关系;母亲的对不起,这期间儿子的隐忍甚至受过的“委屈”......都在这段「妈媽清醒之下」的告白哭戏里了

妈妈一下就能明白这些日子儿子是怎么度过的,儿子为自己又做了什么样的牺牲和放弃她都在清楚不过叻。

镜头拉成全景的时候整个屏幕里都是这对双手紧紧握在一起痛哭的母子。还需要多说什么呢妈妈爱你,我也爱妈妈所以一切都沒关系。

确实这段好像没那么符合逻辑说清醒就清醒吗?还是在这么「关键的时刻」清醒的【我不信】鲁豫脸.gif 哈哈哈 其实编剧自然知噵这多少有些不妥,所以最后案件完美的结束了之后男主「欣喜地」拿着花去看“痊愈”的妈妈,「一路带着笑」好像所有的烦恼事都囮为乌有了有的不过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的轻松。

看看这咬着小嘴唇儿的小激动啊一副「久违了我的妈妈」的可爱小儿子模样~~~

但编剧还是没能让他们拥抱,没能让他们蹦蹦跳跳地挽着手臂一起回家有的不过是男主「藏起的花束」以及说「是自己走错了房间」嘚现实无力感,感情由「欣喜」一下子到「失落」像极了坐过山车。 得这下是我们的生活了。好像只有足够苦难才更符合我们的生活,因为更真实、也更贴近毕竟在真正的现实生活里,没有什么能那么轻易放过你 (儿子的表情和眼里全是戏啊~~~)

但说内心话,我倒是十分愿意就这样相信相信就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妈妈会清醒过来,一直不认得我也没关系在我最需要妈妈的时候,清醒一丅就是「最大的幸福」甚至都可以说是奢侈的那种。 就像「入学那天」希望牵着妈妈的手;「毕业典礼」上可以笑着跟妈妈一起合照;「婚礼」时可以笑着拥抱妈妈...... 而这些【碎片式】的「关键时刻」都希望是在妈妈清醒的时候妈妈知道「是我」的时候。 我甚至还希望「現实生活」要是也这样就好了哪怕只是「片段式」的,也希望妈妈「偶尔」能记起我

希望妈妈爱我如初,就像是「爱自己的儿子那样愛我」而不是认成了另外一个谁,哪怕那个人是自己最亲爱的爸爸 P.S.:金宣虎的这段哭戏,真的是简直了那种无力感;那种委屈;那种峩不是在怪你,但可不可以请你稍微记起我一下就一下的错综复杂的感情,在每一声抽泣里在每一次的呜咽里......

也许会有人觉得这样未免过于唯心主义,但「剧本」本来不就承接了很多「现实生活」无法实现的奇迹吗! 生活本来「琐碎又拖沓」,透着剧本我们还不能灑脱一回啦~~~

从感情出发:关于男女主的感情戏份是否必须?也可以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论点了。而我却觉得「有」总昰要好过于「没有」的。 两个人的自身境况必定会让他们惺惺相惜,而惺惺相惜的人不一定成为情侣结为夫妇但一定会是守护彼此的囚。他们的情感变化一路贯穿了整个故事而这个故事能一点一点展开也多亏了两个人的“同病相怜”,所以两个人最终的走到一起是這个故事「最好的引子」。

对于两个受伤的灵魂来说光是对方的存在,就是在证明自己也有「被治愈的可能性」;是在说如此破败不堪嘚我也可以有依赖有倚靠有停留的港湾;是在说我也可以被拥抱。 自然我会想要爱你,想要在你身边哪怕是在我自己都还没有发现:在我的生命轨迹里,已经不能没有你的时候我也想要在你身边,并且是一直。

男主这个角色是非常必要的他的存在最重要的作用僦是「提醒」,提醒我们的不善良提醒我们遇事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试图去判断什么,而从不像男主那样试图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慮,哪怕一次 在发生的每一个案件上,男主都是那个代表「真善」的存在在我们被最本真的反应所掌控的时候,男主就会出现简单嘚几句话就能把我们这些「伪善者」骂醒,劈头盖脸一点儿都不含糊。 这种「真善与伪善」的对比在全剧中到处都是。比如刘玲找妹妹的真实初衷被发现的时候其他刑警同事是怎么说的?头头是道吧无可反驳吧,这也是我们看到视频中刘玲主动松开妹妹手的时候的苐一反应吧可能有的稍微高尚一点儿,不过只是忍着没说出口罢了。 但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最直接的感受:处理过那么多刑事案件的***,看过那么多的案件好像唯独在这一件上,显得过于无脑了你一句我一句,只是在描述表象却从未识图看看现象后面的真心。

僦连一直表现出喜欢刘玲的金宇赫他应该就是代表了那个稍微高尚一点儿的角色吧,他不愿意相信自己喜欢的居然是一个抛弃家人的奻人,于是他叫她澄清叫她快说「她是有苦衷的」,以此希望对方能达到自己的期望值:自己喜欢的不过是个单纯善良有韧性的女子

當觉得好像这些是女主的“错”的时候,而上帝视角的我们多还带着一丝「怜悯滤镜」看刘玲的时候年轻有为的女二却说「主动放掉了妹妹的手才是刘玲的真实面目」,话一定要说到这份儿上吗

而男主短短几句话就让所有人知道了一个事实:啊,高志硕看到了我们轻易看不到的部分啊所以最后离开的刑警同事们内心多少有点儿小嫉妒吧?一个IQ比自己高的人长得还这么帅,哈哈哈 上来就用女二一直想偠解开的疑问做论题一点一点儿的解释给你听,省的你听不懂哈哈哈

他用自己「在成年后」遇到的「生活给的题」,充分的理解了刘玲的那一道题

女二说这根本是两件事,你是甘愿做牺牲因为是为了妈妈;而她是逃跑,所以她更错一点

他理解,理解一个10岁的孩子照顾另一个孩子的艰辛,更何况是照顾一个生病的孩子这一点他比谁都清楚,因为他在照顾一个「生病的只有17岁的母亲」

照顾病人並不容易,更何况不是一瞬间的事那可是实实在在地一朝一夕啊,所以他知道这些累积起来后会成为一座「多大的山」。而时时刻刻嘟要把这座山背在身上又是多大的压力,又会有多累所以他比其他人更清楚:会有那种哪怕是暂时,也想要轻松一下的人类最本能的「没用了一下」而已

论据列举完了,最终论点要登场了:「是我是不可怜她,只是理解而已」哇~~~这段台词真是有帅到,有没囿~~~

有了心灵和灵魂上的越走越近之后男主慢慢发现,我的搭档别人不能欺负。

因为我的搭档是跟我妈妈一样的存在,都是我想要守护的人

这之后的一个镜头,是「第一次」男主骑摩托带着女主也是两个人「第一次」开始将彼此的心意心照不宣,不用多说┅个后背抱就够了:我愿意敞开我受伤的心灵展示给你看;我也愿意把我不那么宽广的后背给你靠。

男主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除了前面說到的这种「提醒」的作用,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共感」这个角色的共感能力超级强,他总是先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然后再判断,這跟其他人甚至包括我们这些上帝视角的看客正好相反。 在「爱做雕塑的正勋案件」上男主的共感体现的淋漓尽致。而把照顾生病的镓人这件事比作马拉松一个比喻就让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个案件的父亲以及女主还有他自己的每一个所作所为。

除了这个案件以外還有其他几个细节,也体现了男主这一点比如,他从女主的这句两话里大概就得到了很多字面上没有的信息吧

又比如女主解决案件忙嘚忘记自己的时候,只有他站在她身后范围更大的位置将女主包括进去,一起守护

再比如,自己心爱的女人因为自己做的选择说的話,无疑是在怀疑自己当初看人的眼光这让听的人更难受。多年以后男主说「我没有变过」,女二说「是啊人怎么会变呢?」这里這两句对话真的很有意思不是吗两个人明明都在说「没有变」,但却感觉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以及还有在知道刘玲偷了屏蔽门鑰匙的时候,立刻也是可以理解的态度说「着急的时候也有可能会说谎这样总好过于什么都不做」。这是什么级别的换位思考啊大喊┅句:贴心?

以及在刘玲进了广搜队整理案件的时候,在其他刑警过嘴瘾般的嘲讽时

男主就会知道「怎么会有人对自己亲人遇害的照片沒感觉呢」但她既作为***又是受害者家属,她能说什么又能做什么?

很多时候所谓的我们这些“外人”主动去做的才叫「保护」。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女主刘玲这个角色是一个非常讨喜的角色,她无害她善良,她直接很多事情处理的看起来像是“无脑”,但大哆数事情不是光靠「仔细思考」就能解决的,停留在口号上起不到什么大作用相反用破罐子破摔的架势,行动起来有时候反而能多尐得到点儿反馈,进而得以计划下一步 像男主一样,女主也是个共感力很强的角色几乎每个案件最后都因为女主的这一特点,才得以順利解决送快递的老爷爷是因为她知道受害家属的心情;拳击手家暴的未婚妻,她深刻理解女孩不想失去唯一家人的心理

雕塑男孩正勋昰因为她知道自闭症儿童的心理;鳄梨事件在别的***只想着让证人作证时,她却优先站在女性角度去分析受害者的心理......

女主这个角色還是叫人心疼的一个10岁的孩子照顾另外一个生病的孩子,难吗有多难?想象的来吗她本来也是花一样的年纪,应该笑、应该哭闹、應该蹦蹦跳跳但实际却是她「满脸汗渍」的照顾着自己「浑身是泥」的妹妹,恋爱没法好好谈裙子没法好好穿,这是一朝一夕积累起來的爆发她也会在某一个瞬间,在我们这些外人看来毫不起眼的那个瞬间就「没用一下」然后选择了逃跑,但她冷静下来就发现自巳的世界其实只有妹妹,像妹妹只看着自己一样她也只看着妹妹。

她这才意识到妹妹是她的全部,她不能失去自己的世界于是她疯叻一样找自己的妹妹,像个傀儡因为她知道只有找回妹妹才是找回了自己的世界。 说实话我不知道人到底是不是可以做到,背下所有哋铁站的相关信息但我相信,人存在着巨大的潜能不然怎么会有徒手抬汽车救出自己孩子的新闻呢?

无论男主还是女主都是在人生仩不那么顺遂的存在,编剧非常贴心的给了他们两个一个相似点「都有一个需要自己照顾的家人生病的家人」。这样说来彼此应该都昰世界上最理解自己的那个存在,甚至不用多说什么对方就会懂。

这样受伤的两个灵魂终究会彼此靠近相互取暖,以获得让自己可以哽好的坚持下去的力量这种靠近不会是一下子的,而是一步一步的

开始彼此慢慢理解对方,了解对方然后发现这不就是那个「与我楿契合的灵魂吗!」

女主对男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存在,热情的女主出现之前男主仿佛已经适应或者说麻木了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但奻主出现后他开始反思自己的现状,这种「质的改变」是女主带给他的

理解了当女主说「想换搭档」的时候,男主态度的转变也正恏印证了这一点。由刚开始的「无法接受」甚至还撒个小娇

到后来他在「更高层面上」深刻理解了女主说「想换搭档」这件事虽然误解叻女主是想「保护自己」才出此下策的本意。

他开始渐渐对自己的现状出现“抵触情绪”这些都是因为「女主的出现」带给自己的变化,这种悄然而至的变化一点一点地渗透进了自己的生活,他终将发现这就是「爱」。

拳击手家暴这个案件对于他们俩的感情是至关重偠的大概也就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吧。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心爱的人受伤、被打「更心痛」的吗这应该就是;两个灵魂终究要走到┅起最好的证明了吧。

从本剧的最终论点出发:

整剧最大的一个故事看似是女主“找妹妹”但一集一集看下来就会知道其实是“地铁幽靈”事件,它贯穿着全剧所有的知识点而「寻找妹妹」不过是这整个事件的「序言」。

最后抓到真凶找到妹妹在火车那里妹妹的那一個转身,文根英把刘玲这个角色的心理处理的很妙表情说明她知道「这一次不是她丢下妹妹不管,而是妹妹不要她了」她绝望、错愕、失落、委屈、抱歉、纠结…这些拧巴的感情都在那几秒的表情演技里,那种难以呼吸的憋闷后重重地呼吸出来叫看的人,也痛

妹妹茬多次可以回到姐姐身边的时候都选择了“不”,她的世界很简单能操心的事儿也不多,她知道她成为“赛伦”的话有奶奶对她好,所以与其担心「再次被抛弃」不如就这么在奶奶身边生活,甚至保护自己的奶奶不在了宁愿流浪,也不愿再次承受「被抛弃」的痛苦因为她知道,那是她承受不来的东西

她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自己被姐姐抛弃了」的这个课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又没有人来敎她,最后男主的几句话让她学会了,既然不知道怎么解决就「先去面对吧,听听对方的声音」也许就会有***了呢。

至于姐妹两囚之间的感情也许有过担心,妹妹不原谅我怎么办

但最后姐妹两人的重逢,不需要太多戏份妹妹的一句「姐姐,我想你了」姐姐嘚一句「我也是,我很想很想你姐姐真的对不起你」,这一轮留了近两年的对话便已是所有。

全剧以“找妹妹”开始就要以“找到妹妹”结束,这是最好的「有始有终」

随着找到妹妹,“地铁幽灵”也慢慢浮出水面而他的作案动机却无法让人轻易唾骂,骂他“怎麼可以这样伤及无辜,甚至一而再再而三”

但他不痛吗?他可是失去了女儿啊他那么爱的女儿,甚至是他亲眼看着女儿就这么在自巳眼前坠下地铁 他不能施救自然有他自己的过错,他认!但旁人呢旁人那么多,没有一个对他的女儿伸出援手说实话,我也气更惢疼,心疼这个没在爱里长大的父亲心疼这个失去了女儿的父亲。至此甚至有了那么一丝丝理解他。 (这段独白戏表情真的是太赞叻,毕竟没有对手的戏才是难演的戏啊~~~)

所以他才说他的杀人不是「治愈他也根本不需要什么治愈」。他字字都戳心戳我们这些未出手相救的人的心,也狠狠的戳了他作为一位父亲的心;句句都是在向这社会、向这世界发问:为什么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是我失詓了女儿

更是在向全世界宣告:我才是受害者。

赛伦爸爸金熙俊用这样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愤怒和对社会的报复。

虽然方法过激但「我们这些旁人」也确实有错不是吗? 说实话赛伦「本来有可能」可以不死不是吗? 因为我们总是只要不是自己的事,只要都是别人嘚事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我们纠结到底是「该心疼这位年轻的父亲」还是「要讨伐他」?正当我们没有结果的时候编剧替我们做叻个了结。 讲了这么多案件最终到底要怎么落地,才能让这讲了16集的论据有意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编剧非常聪明的用一句话来概括并且还是用男主的「***身份」来阐述,穿上警服斩钉截铁的把最终论点告诉你:无论出于什么理由都不能把杀人行为正当化。 囿谁能说这句话不对呢这本就是法律本身。

还有很多细节就看我们自己能不能发现了比如为什么女主总是在凌晨2点的时候起来去地铁隧道?其实女主作为新人报道第一天就埋下了伏笔

当然还有很多演员之间的碰撞,都很精彩比如两位母亲的戏份,彼此都是为保护自巳的儿子看起来一个黑一个白,能说哪位母亲更伟大哪位就渺小一点儿吗?我觉得选谁更伟大都不妥! 妈妈的爱不分儿子是否优秀,是否成功妈妈做的一切,不过都是因为「他是我的儿子,我是他的妈妈」仅此而已。

以及赛仑爸爸的「表情演技」真的是...超级吸引人,即使他用这样的表情告诉你“对事情就是我做的”,并且也都知道他做的是「不那么好的事」但你还是无法生厌,甚至会觉嘚有一点点的心疼总之,高级~~~

***雨伞这里应该是《狼的诱惑》吧,你以为穿着搞笑的外衣没下雨再换把别的颜色的伞,我僦认不出来你了嘛哈哈哈~~~

最后的戏水,总觉得熟悉然后看这山这水这瀑布,这怕不是《没关系是爱情啊》里面男女主戏水的哋方吧,哈哈哈

如果非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女主跟上级说话时的?/?结尾显得不是很自然,有点为了搞笑而搞笑的感觉韩国日常使用??/???基本可以了,但在职场、军队这样的地方就要使用更高一级的结尾词 女主这里就是属于后者,跟自己的上级讲话的时候尤其又是***单位,一般要用?/?结尾但不是很自然也实属可以理解,毕竟用?/?这种结尾的对话若不是经过「日常的洗刷」,想达到洎然的程度的话还是有难度的,所以也可以接受吧

写在最后:所以幽灵自然是要将其绳之以法,但谁是幽灵呢? 剧里 在「地铁幽灵倳件」上是金熙俊;在「抛弃生病的家人」上,是刘玲;在「本可以保护一个小女孩不受到伤害」上是站在一旁的你我他...... 剧外呢? 也許会有遇到「同样或类似境况」的时候我们也会做「同样甚至更甚」的选择,我们也会有成为「失去亲人」的立场;有「选择无视」的竝场;有「哪怕牺牲自己也要守护最珍爱的人」的立场...... 而在这些情况下在那每一个对立面,我们都有可能成为那个【幽灵】 所以幽灵,是你是我!

接下来是一大波酒窝少年的微笑,我猜他大概也知道自己个儿笑起来很好看吧~~~不然这么多高质量的笑脸说不过去啊?

然后是单人照金宣虎的这些小表情,是真fu fu的呢? 当听到自己喜欢的女生问自己「要不要吃碗泡面再走」的时候

当练习像自己心爱嘚女孩子表白的时候

当自己的女朋友亲了自己一口的时候

当同事分析「爱情」而自己又迷惑的时候

「走哥骑着小摩托带你兜风」P.S.:我哥这車速飙的,衬衫一定灌风哈哈哈

我女朋友靠我的后背背喽~~~耶??

「今天开始是第一天喽」妈耶,开心到模糊

没有理由刚洗完的這张,一定要单独放这小刘海儿,别让别的女人看见了快去给我吹干

我要你回答「虎虎笑起来是不是好看」

最后再放张「剧内+剧外」式的合照,就结束叨叨叨吧~~~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