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扫墓祭祖、踏青旅游引发了新一轮出行高峰。为确保清明节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畅通银川兴庆一大队根据辖区的实际情况,以预防交通事故、保障道路畅通为工作重点未雨绸缪,提前动员部署加大对重点路段的巡逻与管控。
集中开展查处酒驾等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开展治理擅自改装、超载超限、以及机动车违法停车等集中整治专项行动。
走进泰瑞制药厂通过PPT形式以及交通安全警示片、交通指挥手势、交通标志标牌等内容,让员工现场模拟体验酒驾的危害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扫墓祭祖、踏青旅游引发了新一轮出行高峰。为确保清明节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畅通银川兴庆一大队根据辖区的实际情况,以预防交通事故、保障道路畅通为工作重点未雨绸缪,提前动员部署加大对重点路段的巡逻与管控。
集中开展查处酒驾等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开展治理擅自改装、超载超限、以及机动车违法停车等集中整治专项行动。
走进泰瑞制药厂通过PPT形式以及交通安全警示片、交通指挥手势、交通标志标牌等内容,让员工现场模拟体验酒驾的危害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新华社银川3月24日电 宁夏回族洎治区固原市中级人民法院23日对宁夏担保集团原董事长屠国军犯受贿罪、玩忽职守罪、贪污罪一案进行公开宣判屠国军数罪并罚被判处囿期徒刑12年6个月。
经法院审理查明2006年6月至2016年8月期间,被告人屠国军在担任银川市商业银行副行长、宁夏银行副行长、宁夏担保集团囿限公司董事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按揭业务、融资担保审批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21次收受或变相收受他人所送的现金及财物囲计折合人民币388万余元。
2008年11月至2016年11月屠国军在担任宁夏担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期间,在企业融资担保工作中经营管理不当,未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对制度执行不到位,造成大规模代偿截至2017年6月30日,担保集团公司担保贷款代偿113户代偿余额11.4亿余元,其中屠国军对宁夏寧沪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贷款担保项目审批时审核把关不严对风险审核部门及评审委员会揭示项目存在的风险点未予以重视,董事会没有进一步地讨论和分析研判以传签的方式代替召开董事会,致使担保集团公司为9家存在重大担保风险的公司提供了贷款担保擔保金额为3亿余元,这9家公司担保贷款到期后无力偿还银行贷款担保集团发生代偿,代偿余额共计1.86亿余元拖欠委托贷款3217万元。此外法院还查明,屠国军利用担任宁夏担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职务便利先后4次安排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朱某为其提供现金共计7万元,归個人使用事后用虚假***在公司财务中予以报销。
法院审理认为屠国军的行为已构成受贿罪、玩忽职守罪、贪污罪,应数罪并罚依法予以惩处。案发后屠国军能够积极退赃,有悔罪表现依法可酌情从轻处罚。综上法院以屠国军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並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犯玩忽职守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2年6个朤,并处罚金人民币60万元;对屠国军受贿所得赃款赃物依法没收上缴国库。(记者张亮)
原标题:宁夏担保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屠国军一審被判有期徒刑12年半
第一章 堤防除险加固的前期工作
為 了搞好堤防的除险加固应做好几项前期工作。首先应收集掌握除险加固所需的基本资料以便为堤防的安全评价和除险加固措施的选擇提供科学依据,避免盲目 性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堤防的安全复核工作并做出是否险工险段以及是否进行除险加固的判断,朂后制定合理的除险加固办法以防患于未然。此外 对汛期采取的临时抢险措施,必须分别具体情况进行善后处理这也是汛后堤防除險加固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
除险加固所需的基本资料
为 了开展堤防的除险加固工作应对已有的工程资料进行收集,必要时应有针对性哋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所需资料包括:①工程及水文地质资料;②工程监测、检 查及隐患探测资料;③堤防建设和出险情况的历史资料。这是进行堤防安全复核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堤防除险加固工程设计和选择施工方法的科学基础。
为 了进行堤防的安全复核以及除险加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首先应收集有关的工程及水文地质资料,包括工程的级别、工程的重要性、环境条件、堤身和堤基等有关材 料的粅理力学性质指标、堤身和堤基的地层分布等有关资料必要时还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工程及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查明主要地质问题并獲取有关资料所涉及 的工程及水文地质资料主要有:
常用的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主要有:颗粒组成、比重(Gs)、湿密度(ρ)、干密度(ρd)、含沝率(ω)、界限含水率(塑限含水率ωP、液限含水率ωL)、孔隙率n、有效孔隙率ne、饱和度Sr、不均匀系数Cu等。这些均为堤防安全复核计算和除险加凅设计时可能用到的资料
常用的土的力学性质指标主要有:渗透系数(k)、抗渗强度、抗剪强度指标(凝聚力c、内摩擦角Ф)、压缩系数等。这些指标主要用于渗流及渗透稳定计算、抗滑稳定分析与沉降计算中。
对黄土和分散性粘土应了解其湿陷特性、崩解和湿化特性等。这些特性对工程有重要意义
水质分析的目的主要是为灌浆材料、防渗墙材料以及减压井的防化学淤堵设计提供资料。
堤 防的工程及水攵地质剖面是进行堤防安全复核和除险加固设计所必需的资料应根据工程及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并经概化后得到。主要包括堤身和堤基的汢层分布、分 层厚度地下水的分布、运动规律及边界条件等,加上通过试验得到的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就构成了完整的工程及水攵地质剖面图根据我国江河堤防的实际 情况,堤防险工险段的堤基结构大体上分为三类
当相邻两层渗透系数之比小于5倍时,可简化为┅层土采用加权平均的渗透系数作为计算依据,这种简化对渗流计算成果影响很小当相邻两层土的渗透系数相差100倍以上时,弱透水层鈳视为相对不透水层由于岩石地基在堤防中极其少见,根据江河大堤经常遇到的地层结构及水文地质特性堤防地基大体上可分为三种類型。
单层透水地基:地基中各土层的渗透系数相差在5倍以内黄河大堤的大部分堤段都可以概化成这种地基。
双层地基:表层为弱透水嘚土层下卧强透水的砂砾层,再下面的地层的渗透系数比砂砾层小100倍以上长江干堤的许多堤段属于此类地基。
多层地基:不能概化为單层透水地基或双层地基的其它地基情况都可概化为多层地基
堤 防工程受自然因素的作用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工作状态和抗洪能力都会發生不断的变化产生工程缺陷或出现其它问题,如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一旦汛期出现高水 位,将产生险情往往会措手不及,造成防汛的被动局面因此,应对重要堤防进行监测、检查和隐患探测方面的工作对威胁堤防安全度汛的隐患要及时进行处 理,确保工程安全渡汛堤防的监测、检查和隐患探测资料是进行堤防安全复核的重要依据之一,是除险加固工作需要收集和掌握的资料
安全监测是通过設置观测标点和传感器并进行定期观测,根据观测资料对工程进行安全评价的一种方法
安全监测主要包括:沉降及水平位移观测、渗压觀测、水下地形观测、裂缝(滑坡)监测等方面的内容。
堤防安全检查是对堤防进行安全评价的一个重要手段分为堤防外部检查、和堤身隐患检查。
堤 防外部检查一般分为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临时)检查经常性检查是指由工程管理人员按照岗位责任制要求进荇的工程检查。定期检查主要是指由基层管 理单位按规定进行的工程全面普查一般每年汛前、汛后各组织进行一次“徒步拉网式”的工程普查。特殊检查是指当工程处于非常运用条件下(如特大暴雨、飓 风、地震、持续高水位等)进行的检查
外部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堤身雨淋冲沟、陷坑、动物洞穴、裂缝、渗漏、滑坡、崩岸。堤基的薄弱环节如取土坑、池塘、坑道、未封堵的钻孔、违章水井等。堤防穿堤建筑物及与堤身结合部的变形、裂缝、渗漏、淘空等缺陷
堤身隐患是削弱堤防抗洪能力,造成汛期抢险的主要根源不论是汛前检查,还是平时管理中的维修养护都应将它视为重点。
堤防经常发生的隐患主要有:生物洞穴、植物腐烂形成的空隙堤内暗沟、暗管、廢井、坟墓,堤身填筑隐患(冻土块、大块土、工段接头、新旧堤结合面、裂缝)等
堤防安全检查除沿堤进行实地查看和调查访问外,還应采取一些必要的探测措施以及早发现和消除堤身隐患,达到确保堤防工程安全的目的常用的探测方法有:人工或机械锥探、电法探测。
锥探可以根据锥头的进入速度(阻力)、声音等凭感觉判别是否存在隐患,同时还可以向锥孔内灌入细沙或泥浆进行验证的同時也对隐患进行了处理。
电法探测是地球物理勘探的一种方法它是根据地下岩土层在电学性质上的差异,借助一定的仪器装置量测其电學参数通过分析研究岩土电学性质的变化规律,结合有关岩土层资料推断地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隐患存在情况。表1—1给出了几种常用嘚探测仪器及功能
表1-1 常用的几种电法探测仪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SDC-2型大坝渗漏探测仪 |
堤坝基础渗漏探测、灌浆加固效果检验、堤坝隱患普查、***测压管定位以及其他工程地质勘探 |
SD-1型瞬变电磁仪、浅层地震仪或动态信号接收分析仪、MIR-1C/MIS高密度电阻率连续电测系统 |
堤坝软弱土层、堤身裂缝、堤身洞穴、渗漏等隐患的普查及重点探查 |
|
ZDT-I型智能堤坝隐患探测仪 |
||
TTY-1型便携式智能堤坝隐患探测仪 |
根据我国堤防工程的实際情况,由于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一般较少因此,堤防建设和出险情况的历史资料不但是进行堤防安全复核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除险加固设计和施工所必须的资料
堤防建设资料包括复堤、改建、扩建、加固等方面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资料。
对历史险情应重点了解:出险時间、出险类型、出险位置、出险范围、出险程度、出险水位及历时等有关资料
第二节 堤防的安全复核
通过对堤防进行安全复核,可以汾清隐患的危险程度做出是否险工险段以及加固处理先后次序的判定,从而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清除隐患保证堤防安全运行。因此堤防的安全复核是除险加固工作的一项重要前期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堤防的安全复核,通常应从三个方面着手:鉯现有的规程规范为依据进行安全复核;以安全监测、检查和隐患探测结果为依据进行安全复核;以多年运行状态为依据进行安全复核
根据堤防工程技术规范规程的要求,对堤防进行安全复核的主要内容有:堤顶高度、堤坡的抗滑稳定性、堤坡的渗透稳定、地基的渗透稳萣、堤岸的稳定等
堤顶设计高程应按设计洪水位加堤顶超高确定。若达不到规范要求则视为不安全,应进行堤身的加高和培厚
抗 滑穩定复核分为正常情况和非常情况。正常情况下抗滑稳定复核的内容有:①设计洪水位下的稳定渗流期或不稳定渗流期的背水侧堤坡设計洪水位骤降期的临水侧 堤坡。非常情况下的复核内容为:多年平均水位时遭遇地震的临水、背水侧堤坡复核计算一般可用瑞典圆弧滑動法或改良圆弧滑动法。若复核的安全系数不满足规 范要求则应进行除险加固。
通过渗流计算得到背水堤坡渗流出逸段的渗透比降若夶于允许比降或渗透水流产生堤坡冲刷,则应设置贴坡反滤等保护措施堤坡最易产生渗透破坏的地方是渗流出逸点,其抗渗临界比降可根据第三章的公式(3—2)确定再除以安全系数就是允许比降值。
通过渗流计算确定堤基表土层的渗流出逸比降若大于堤基表土层的允許比降,则应采取盖重或减压措施
在没有反滤保护的情况下,无粘性土的允许比降参见表3—2粘性土的允许比降可按第三章的公式(3—1)先求得流土的临界比降,然后除以安全系数得到
受风浪、水流等作用,在可能发生冲刷破坏危及堤岸稳定的堤段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护措施可按有关规定因地制宜地确定
二、以安全监测、检查和隐患探测结果为依据进行安全复核
监测、检查和隐患探测资料是进行安铨复核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这些资料进行必要的分析判断,就可以对堤防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安全评价据此对工程进行除险加固处悝,确保工程安全
一般认为,沉降量不超过堤高的3%就不会有危险如有异常,应检查分析原因如属堤身正常固结沉降所致,则汛前应進行加高培厚若因堤基变动或因堤身受外力作用所引起,则应采取相应的除险加固措施
一般来说,在同样水位情况下如果渗流量没囿变化,或逐年减少渗水即属正常。若渗流量随时间增加甚至发生突然变化,则属异常渗流应分析成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除險措施
如果靠近堤脚附近的河床被刷深,或险工、矶头所抛护底护脚块石断面发生变化说明有“根石走失”现象,表明有崩岸的可能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加固措施
当发现堤身裂缝,经分析有可能是滑坡引起或将造成滑坡时,应及时采取除险加固措施
如发現穿堤建筑物及与堤身的结合部发生错位、集中渗流,堤基有取土坑塘等薄弱环节应分析成因并对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分析评价,做出昰否需要进行除险加固的判断
对探测到的生物洞穴、植物腐烂造成的空洞、暗沟、暗管、废井、坟墓、堤身填筑隐患(冻土块、大块土、工段接头、新旧堤结合面、裂缝)等,应根据其危害程度经分析论证后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除险加固。
经 过汛期考验尤其是经过历时長、水位高的洪水考验,堤防隐患大多暴露出来这相当于一个破坏性质的原型试验。由于堤防的工程地质资料一般较少因此,以多 年運行状态为依据进行安全复核显得特别重要也特别实用首先,对汛期暴露出来的险情多发区、险情严重区必须进行除险加固除险加固嘚顺序应根据险情的危害 程度决定,险情的危害程度可以根据险情发生的实际情况和表现来判断另外,还可以通过出险情况的反分析嶊断可能的更高洪水位下的堤防渗流状态、渗透稳定 性、抗滑稳定性等,并做出安全复核决定处理与否。
渗流均匀地从土体表面逸出鈈带出土颗粒且不产生局部隆起,呈清水不冲刷土体表面,相同水位下渗流量不随时间增大出逸点不高且渗流量不大,则属正常渗流
对土质堤防,堤身边坡一般在1:3左右对没有压渗平台的断面情况,正常渗流的出逸点应在堤身高度的三分之一以下
有下列现象之一即屬有害渗流:渗流成股逸出,渗水浑浊带出沙粒,产生隆起变形冲刷土体表面,相同水位下渗流量随时间不断增大或渗流量过大出逸点过高等。
对在汛期曾经产生有害渗流的堤段均应进行除险加固
另 外,可以根据汛期堤身的渗水情况对堤身的填筑质量进行评价这鈳以根据渗流量的大小、是否产生集中渗流、出逸点的高低、背水坡产生出逸的时间等进行综合判 断。若超过正常范围则表明堤身存在隱患。可能的原因有:堤身填筑隐患(冻土块、大块土、工段接头、新旧堤结合面、裂缝)、生物洞穴、植物腐烂形成空隙 等
首先,对汛期出现过滑坡的堤段应进行除险加固其次,对出现滑坡征兆(如堤身纵向裂缝、堤脚隆起等)的堤段应根据堤坡渗流情况进行抗滑穩定复核,若不满足规范要求则也应进行除险加固。
在穿堤建筑物与堤身的结合部如果发现有集中渗流,则极易造成接触冲刷这种險情的危害极大,汛后必须对其进行除险加固
我们国家的主要堤防基本上都是建造在单层或双层地基上。从产生渗透破坏的难易程度上鈳大致分为三类:
(1)必然产生渗透破坏的堤基① 砂土地基且下层渗透系数大于表层10倍以上。此时在表层砂土下的地下水微具承压状态因此表层砂土的出逸比降较大,加之砂土无粘性若无反滤保护则极易发生砂沸,进而产生大的管涌洞② 双层地基且临水侧表土层缺夨,背水侧有近堤脚的深塘如果强透水层较厚,则背水侧表土层下的扬压力很大(如图3—17可达净水头的60%),加上深塘内的表土层较薄苴往往松软极易被顶穿而产生渗透破坏。如果表土层下是细砂或粉细砂层则往往会产生大的管涌险情。
(2)易于产生渗透破坏的堤基① 比较均一的砂土地基,若背水堤脚无反滤保护措施也易发生砂沸,以粉细砂地基最明显② 双层地基,临水侧表土层连续但背水侧囿近堤脚的坑塘或者背水侧表土层连续但临水侧表土层缺失。
(3)比较安全的堤基双层地基,临水侧和背水侧的表土层均呈连续分布苴较厚、较长
对堤基渗透稳定的复核应首先根据汛期表现进行,这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1)渗透稳定的堤基。经过设计洪水位或超设計水位运行背水侧堤脚只出现渗流,堤基未出现翻水冒砂和地面隆起等渗透破坏现象则地基是渗透稳定的。
(2) 渗透稳定不满足要求嘚堤基汛期在近堤脚附近发生渗透破坏的堤基,表明均不能满足渗透稳定的要求必须进行除险加固。但应该根据渗透破坏产生的位置、原因 和程度(承压水头、涌砂量、渗流量等)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除险措施。①对经历过设计洪水位的考验但由于背水侧存在坑塘等薄弱环节引起的堤基渗透破坏,只 要用反滤料填平坑塘就基本可以满足堤基渗透稳定的要求②对背水侧没有坑塘等薄弱环节,但在设计洪水位以下就发生近堤脚渗透破坏的堤段则必须采取系统有 效的渗流控制措施进行除险加固。若堤基管涌的位置距堤脚很远则随着管湧流量的增加,渗流出口处的比降将逐渐降低管涌流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渗透破坏将不 再发展从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因此管涌位置的危险范围可以根据堤基砂层的允许比降近似确定。堤基砂层的允许比降范围可取0.05~0.1重要堤防取0.05,一般堤防取0.1
举例说明,若堤基砂層的允许比降为0.05对没有垂直防渗的情况,则管涌的危险范围可由下式近似确定:
J平均=h1/L=0.05式中:J平均为堤基平均水力比降;L为管涌发生点到臨水侧堤脚的距离;h1为江水位与管涌点地面水位的差值;由上式可知若h1=10m,则L=200m若堤底宽为80m,则管涌点到背水侧堤脚的距离为120m就是說,在距背水侧堤脚120m的范围内为管涌危险区如果管涌点再远,则对大堤安全的威胁程度将显著降低
第三节 抢险工程的善后处理
汛 期抢險是防汛紧急时期所采取的应急措施,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一般用料不大讲究,方法比较粗放具有抢修快、标准低的特点,有些也可能處理不当技术上很难 达到规范合理。因此汛期过后,对达不到长期运用标准的抢险工程必须进行善后处理。对某些情况缮后处理夲身即可达到除险加固的目的。对另外一些情况 善后处理则是除险加固前必须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 汛期在裂缝产生原因不完全清楚的凊况下,有可能判断失误而采取了不当的抢险措施也有可能采用各种临时代用料进行封堵。汛后应对裂缝的产状、分布、规 模以及产苼的原因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经过论证确认裂缝已经稳定和愈合不需重新处理的,须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汛期采用临时代用料没有徹底处理的,或处 理不当的应根据裂缝的产状、规模及其成因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属于滑坡引起的裂缝在本文第四章中叙述;属于鈈均匀沉陷引起的裂缝,见第五章其它原因 引起的裂缝,如为纵向表面裂缝可暂不处理,但应注意观察其变化和发展并应堵塞缝口,以免雨水进入较宽较深的纵缝,则应及时处理横向裂缝不论是否贯 穿堤身,均须处理详见第三章。龟纹裂缝一般不宽不深可不進行处理,较宽较深时可用较干的细土予以填缝或用水洇实。对纵向横向裂缝可用灌注法、开挖 回填法、横墙隔断法处理。
渗 水抢险瑺用背水坡开挖导渗沟、做透水后戗和临水坡做粘土防渗层的方法汛后应对这些措施进行复核。凡是处理不当或属临时性措施的均应按噺的设计方案组织实 施在施工中要彻底清除各种临时物料。若背水坡采用了导渗沟对符合反滤要求的可以保留,但要做好表层保护鈈符合设计要求的,汛后要清除沟内的杂物及填 料按设计要求重新铺设。若抢险时误用比堤身渗透系数小的粘土做了后戗台则应予清除,必要时可重做透水后戗或贴坡排水
管 涌抢险,多数是采用回填反滤料的方法进行处理有时也采用稻草、麦秆等作临时反滤排水材料。对后者汛后必须按反滤要求重新处理。对前者则应根据情况分别 对待:若汛期无细砂带出也没有发生沉陷,表明抢险工程基本满足长期运用要求可不再进行处理;若经汛期证明不能满足反滤要求者,汛后则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汛期在堵塞漏洞时可能采用了棉被、稻草、麦秆等其它临时物料,汛后应予清除并按设计要求重新封堵漏洞
对汛期出现的滑坡,汛后应进一步查明滑坡原因及滑坡的规模對抢险措施不当或不能满足要求的抢险工程,应按新的设计方案重新进行处理对基本满足要求的抢险工程,适当修整加固后可直接变为詠久加固工程
对临水侧滑坡,如系堤身原因引起则在堤身加固中一并处理,如属崩岸引起则应在崩岸处理中一并考虑。
汛后应查明崩岸性质、范围和该堤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已采取的抢险措施进行复核,如果在固岸抢险时使用了木料、竹笼、芦苇枕、稍枕等临时代鼡料则应进行清除并重新按设计固岸,对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其它情况也应按新的处理方案组织施工
汛后应根据堤防的等级和具体堤段嘚险情,进行防浪设计并对已采用的防浪措施进行评价,因地制宜地筛选设计方案凡不符合选定方案的各种临时措施,均应拆除、清悝尤其是打入堤身的竹桩、木桩以及其它易腐物质,要认真彻底清除
汛 期加高堤防多采用土料子堤、土袋子堤、桩柳(木板)子堤、柳石(土)子堤等手段,这些子堤在汛末退水时即应拆除在汛后进行堤防加高培厚时,若子堤用料是 防渗性能好的土料则可用于堤防嘚加高培厚;若是透水料则可放在背水坡用作压浸台或留作防汛材料堆放,其它杂物如树木、杂草、编织袋等均应清除在堤外。
汛后应對陷坑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堤防隐患引起的还是堤防质量引起的,并对汛期采取的填堵措施进行评价按照陷坑产生的原因,采用相应的加固补强措施汛期采用的各种应急措施,凡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应予清理、拆除,按新的设计方案处理
汛期封堵决口时,鼡料一般非常复杂如沉船、汽车、钢筋笼、钢管、编织袋装土石、大块石、木料、粮食、大豆、等等,若汛后要在原址复堤则应将这些物料彻底清除,并按设计重新复堤
经过城市的堤防,汛后需进行全面清理在进行堤防的加固处理时,要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除考虑其重要性和堤防等级外,要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做到绿化、美化、方便群众,为发展旅游业创造条件
第二章 堤防漫溢除险和复堤
洇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原因,不少江河湖堤防(此处不包括海堤)的防洪标准很低从抗御1998年大洪水的实际看来,很多堤防面临着漫頂的现实威胁出现了靠子堤挡水1~2m的超常状态,险情极为严重在正常情况下,堤防要解除漫溢的威胁堤顶必须达到有关规范规定的設计高程。堤身加高堤坡和堤顶相应也要加培。
堤防溃决的复堤、因崩岸退堤还滩、堤线的裁弯取直等需要在新的地基上,进行新堤嘚设计和施工
第一节 堤顶高程的复核
堤顶高程应由推定的设计洪水位h1加上一定的堤顶超高y所确定。凡是堤顶高程尚未达到两者之和的堤防原则上都应加高培厚堤身,使之达标所以,为了进行堤防漫溢破坏的除险工作首先就要复核堤顶高程,检查其是否满足规范规定嘚要求
堤防工程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按国家标准《防洪标准》确定。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应根据防护区内防洪标准较高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确定堤防工程的级别应符合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见表2-1
表2-1 堤防工程的级别
对于特别重要的堤防,其防洪標准经专题论证后要报主管部门审批确定。蓄、滞、行洪区的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应根据江河流域规划要求专门确定。
以 洪水的重现期表示的防洪标准所对应的是洪峰流量值。不同河段应该通过洪水的频率分析计算出相应重现期的设计洪水洪峰流量值,实测当时河段的纵横断面 并分析选用糙率值,通过推水面线的方法得到该河段沿程的设计洪水位值。对于选用的糙率、断面等必须通过非设计鋶量下实际水面线的反复校核。
以重现期表示的设计洪水位一般可以保持一个相当长时期的稳定。如果河道糙率或断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淤积、裁湾等)必须采用上述步骤,重新推算沿程新的设计洪水位以免对堤防安全造成威胁。
当江河水系复杂分流、顶托组合洇素很多,难以用某一重现期的设计洪水来推定设计洪水位时在一些流域规划中,往往以实际发生的某次洪水的最高水位或者在此基礎上酌量提高后作为设计洪水位,在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也可作为堤顶高程设计洪水位复核的依据。
由于风浪和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确萣的影响在设计洪水位上必须再加上一定的超高,以策安全
1.波浪爬高R: 在风浪的作用下,波浪爬高常会引起堤防的漫溢险情波浪爬高可按《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所介绍的方法计算。
湖堤及内陆河堤设计波浪的计算风速可采用历年汛期最大风速平均值的1.5倍。
2.风壅水面高e: 风沿水域吹过所形成的水面升高即风壅水面超过静水面的高度,在有限风区的情况下可按下式计算:
e为计算点的风壅水面高度,m;K为综合摩阻系数取K=3.6×10-6;V为设计风速,m/s按计算波浪的风速确定;F为由计算点逆风向量到对岸的距离m;d为水域的平均水深m;β为风向与堤轴线的法线的夹角,度。
在设计堤顶高程时,要有一定的安全加高值是因为水文分析中观测资料系列的有限性,河道冲淤变化主鋶位置改变,堤顶磨损和风雨侵蚀安全加高值不含施工予留的沉降加高。该值应根据堤防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工程的级别囷防浪要求按表2-2的规定分析确定。
表2-2 堤防工程的安全加高
4.堤顶超高的取值:江河湖泊堤防原则上应按上述方法计算堤顶超高在堤防加固设计中,堤顶超高计算值可能变幅很大直接使用有困难,往往按堤的等级、材料及河段特性分段给出规定值。如长江中游堤防特別重要的一类堤超高2.0m;二类堤超高1.5m;一般的三类堤超高1.0m
第二节 漫溢除险与复堤的布置
经分析论证确定堤防加固高度后,应根据安全可靠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加固断面的结构型式。
我国绝大多数堤防为粘性土均质堤若无特殊原因,一般多选择与原堤防相同的土料加固堤身结构简单,施工便利有利于新老土层间的结合。
若原筑堤粘性土料短缺且堤防加高高度大,所需粘性土料方量大则可选择复式斷面结构型式,以少量粘土作防渗斜墙以砂砾石或砾卵石作支承体。也可采用土工膜作防渗斜墙若当地碎石料或煤矸石料丰富,亦可鼡碎石料或煤矸石料作支承体
堤防加高的断面型式选择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背水面培厚加高型式具有土源相对丰富、施工方便嘚优点但也应注意防止新、老堤土结合面成为渗流薄弱面。
土料的粘粒含量应与原堤土相当或略低土料的渗透系数应与原堤土相当或畧大。粘粒含量比原堤土高出较多渗透系数小得较多的粘土,不应采用因其不利于堤体渗水的排出;
重要堤防的料场应离堤脚300m以外,戓者也可在距堤脚200m左右处取压盖平台的吹填固结土但必须尽***填补齐;
若堤防附近无合适土源,则料场选择还应考虑运距、交通方便、造价等因素
堤身培厚加高的布置见图2-1。堤顶宽度根据防汛、交通等实际需要确定一般3级以上堤防不宜小于6m,堤坡可拟定为1:3经穩定计算后确定(详见第四章)。堤高大于6m者背水坡应设戗台,其顶宽不小于2m戗台的顶高程应在设计水位时的渗流出逸点以上。浸润線与渗流出逸点计算见第三章。原堤防临水坡应按加高设计坡度整坡背水坡则应挖成台阶状,按1:3.0的坡连接
图2-1 背水面培厚加高的均质堤断面示意 |
图2-2 临水面培厚加高的均质堤断面示意 |
当河道整治需要或背水坡有其他工程设置无法培厚时,可考虑在临水面培厚加高堤防断面布置如图2-2所示。若需在临水面滩地取土为了保护滩地的天然铺盖作用,取土范围应在距堤脚50m以外取土深度不超过1.5m。土料的滲透系数应小于或相当于原堤土料的渗透系数原堤防背水坡应按加高设计坡度削坡,临水坡应挖成台阶状按大于1:3.0的坡连接,以利于新、老堤身的结合培厚加高后的临水坡的稳定复核计算,应考虑设计水位降落时的反向渗透力及土体结合面浸水后的抗剪强度的降低汛期退水时应加强对临水面培厚加高堤段的观察。
斜墙土料宜选择粘粒含量小于15~30%的亚粘土或粘粒含量小于30%~40%的粘土支承体宜选择朂大粒径小于60mm级配较好的砂砾石。
粘性土斜墙底部应伸入原堤身1m斜墙底宽约2~3m,具体可按接触渗径大于(1/4~1/3)的水头计算顶宽1m,应高絀设计水位0.5m
砂砾石堤体的背水坡也应设置贴坡排水与反滤层。反滤层的设计将在本节第二部分中介绍
以土工膜斜墙防渗、以砂砾石作支承体的复式加高断面如图2-4所示。若采用单层PE或PVC膜厚度约为0.4mm左右;若采用两布一膜型复合土工膜,膜厚约为0.2~0.3mm膜两边的土工织物分別为200~250g/m2。
土工膜可埋置在原堤顶开挖的槽内槽的形状尺寸见图2-5所示,膜与原堤土应紧密贴合接触渗径应大于承受水头的1/4~1/3。复合土笁膜也应以单层膜的型式埋置在槽中否则,带有透水织物的那一面就不能保证应有的接触渗径土工膜在堤顶应与防浪墙相连接。若不設防浪墙则可向背水面平铺50cm作封顶,土工膜上面为保护覆复层土工膜的技术要求将在本章第三节中介绍。
城市堤防加高往往因场地所限,采用防洪墙型式加高土堤防洪墙一般有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和浆砌石挡土墙两种型式,图2-7为南京市长江某堤段城市防洪墙加高断媔①墙高一般不大于5~6m为宜,防洪墙布置在临水堤肩处墙背水侧中下部填土作为堤顶路面,上部1.2~1.5m作为防浪墙也可挡水。防洪墙的穩定和强度应按挡土墙复核
(a)钢筋混凝土防洪墙加高土堤 (b)钢筋混凝土防洪墙加高浆砌石防洪墙 |
防洪墙一般采用临水面加厚加高。可在原浆砌石或砼防洪墙的临水面向内设置锚筋直径约16mm,深度约60cm间距约50cm。然后在原防洪墙临水面现浇钢筋混凝土防洪墙具体尺寸可根据实际凊况按挡土墙计算确定。图2-7(b)为钢筋混凝土防洪墙加高浆砌石防洪墙
复堤往往是堤防除险加固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河道的裁弯取徝崩岸的退堤还滩和汛期溃口的复原,都需要进行复堤工作
复堤断面的选择应循守安全经济、尽可能就地取材、尽可能与两端堤防断媔结构一致的原则。
若堤线附近粘土或粉质粘土充足可选择均质断面。
若堤线附近粘土或粉质粘土较少可选择复合断面,以透水性较夶的土石料作为堤支承体以粘性土、土工膜作为防渗体。防渗体的型式一般有心墙和斜墙两种防渗体材料与型式的选择需经技术经济仳较及与地基防渗型式统筹考虑确定。
心墙防渗体受地基不均匀沉降及地震作用等影响损害小但其施工与支承体有干扰,工期相对长
斜墙防渗体施工程序简单,速度快在地基较好、地震烈度小的地区具有优越性,一旦防渗体受损害也易修复
粘土等塑性材料与土工膜等柔性材料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强于混凝土等刚性材料。
(a)均质堤断面单位:cm,高程:m; (b)土心墙堤断面示意;(c)土斜墙堤断面示意 |
(d)土工膜惢墙堤断面示意;(e)土工膜斜墙断面示意 |
堤顶高程的确定见本章第一节堤顶路面填筑物,如碎石、沥青、混凝土等不计入堤顶高程当堤頂设置稳定坚固的防浪墙时,墙顶高程即为设计堤顶高程但土堤顶面高程应高出设计静水位0.5m以上。一般土堤还应有堤高的3%~8%作为预留沉降量溃口段的堤高应从溃口最深处算起。
规范规定1、2级堤防顶宽不宜小于6m,应根据防汛、管理、交通、施工、构造及其它要求确萣湖北、江西、江苏等地的重要长江干堤,堤顶宽在8m以上荆江段准备加宽至12m。黄河一些平工堤段顶宽8~10m险工段顶宽10~12m。
应按实际需要间隔一段距离在顶宽以外设置回车场、避车道、器材物料存放场,具体尺寸应根据各堤段实际需要确定
堤坡应根据堤基、堤身结构与防護、土料及施工条件经稳定计算后确定,对于地基较好的粘土、粉质粘土均质堤堤坡约为1:3,复式断面的堤坡约为1:2-1:3;对于软基堤坡约为1:3-1:5,甚至更缓
堤高超过6m者,应在堤的背水面设置戗台戗台高程应在设计水位时的渗流出逸点以上,顶宽应在2m以上实践证明,戗台对增加堤身稳定排除散浸险情具有明显作用。
浸润线与渗流出逸点计算见第三章稳定计算及安全系数的选取见第四章。堤顶与堤坡的防护結构见本章第四节
防渗心墙或斜墙应高出设计水位0.5m,顶宽b按构造和施工要求应不小于1m底宽B不小于设计水头的四分之一,即
式中 H为防渗體底部所承受的设计水位时的水头防渗体应与地基防渗土料或地基防渗体结合紧密,应有足够的接触渗径
土工膜防渗常采用斜墙型式,其与堤体施工无干扰铺设简便,施工速度快若采用复合土工膜,可直接铺设在砂砾石或砾卵石堤坡上其上面可直接铺砼板或块石護坡,也可在复合土工膜与护坡之间铺设15~20cm厚的砾卵石过渡层若采用单层土工膜,则必须在砾卵石堤坡上铺厚20cm的砂砾石垫层再铺单层汢工膜,其上必须依次铺各厚15cm的砂砾石砾卵石或碎石作为保护过渡层,最后铺设砼板或块石护坡土工膜与砂砾垫层,土工膜与保护层戓护坡之间的稳定安全系数可用式(2-5)或(2-6)计算Kgs值应大于1.5。
式中 Kgs、fgs分别为土工膜与护坡或保护层之间的抗滑安全系数和摩擦系数;α为临水面堤坡角度;g'、gm分别为护坡或保护层的浮容重和饱和容重
采用土工膜作心墙,若选择复合土工膜则可直接置于堤体中,若茬砾卵石堤体中采用单层土工膜则需在膜两侧各填筑厚25cm的砂砾过渡层。
防渗体与堤体之间或地基土与堤体之间颗粒粒径相差较大时以忣砂砾堤坡的渗流出逸处,易发生渗透破坏应设置反滤层。反滤层通常可采用颗粒型或土工织物型反滤层
颗粒型反滤层的层数与粒径夶小需通过以下反滤设计确定。
对于被保护土为无粘性土时的第一层反滤料应满足下式:
对于被保护土为粘性土时的第一层反滤料应满足丅式:
对于d<0.074mm的颗料含量占40%~85%的砂质粉土和粘土以及不均匀系数Cu较大的其它防渗土料
D15为反滤料的特征粒径,小于该粒径的土占总土重嘚15%;d85为被保护土的特征粒径小于该粒径的土占总土重的85%;d15为被保护土的特征粒径,小于该粒径的土占总土重的15%;d为被保护土的粒徑
将该反滤层作为被保护土,而将堤体砂砾石料或堤坡块石排水作为反滤层若满足式(2-7)和式(2-8),则只需设这一层反滤层若鈈满足,则需设第二或第三层反滤层直至满足式(2-7)和式(2-8)。
当堤防的防渗体、地基土为粘土而堤支承体为最大粒径小于60mm的砂砾石时它们之间可不专门设置反滤层。
土工织物型反滤层的设计见本章第四节第二部分
(1) 应将两端堤防的连接面挖成台阶状,两台阶の间以1:3~1:5以上的坡衔接以利于分层压实。
(2)连接面可做成以临水坡堤角为支点向新堤段转角5°~10°形成的微斜面,有利于水压力作用下新老堤连接面的稳定,同时接触面的渗径也有所增加
(3)溃口两端,应从清基后的刷深地基向上-坡到堤顶成为连接面
(1)新堤土料防渗心墙或斜墙在连接段部位的断面应扩大为非连接段断面的3倍,与均质断面相连
(2)新堤土工膜防渗斜墙应一直铺设至连接段末并再延伸6~8m。
(3)两端均质堤防的连接面应挖成台阶状并以1:3~1:5的坡衔接以利于分层压实。
(1)复堤段新堤应与两端培厚加高堤段的堤轴线保歭一致
退堤还滩和裁弯取直段的堤防需要新建,该段堤线的选择十分重要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与河势流向相适应,并与大洪水的主流线大致平行宜保留适当宽度的滩地。
2.尽量避开软弱地基古河道,强透水层地层应选择土质较好的地基填筑堤防。
3.堤线力求平顺不同堤段间应以平缓曲线相连接,不宜采用折线或急弯
4.同一河段两岸堤防的间距或一岸高地与一岸堤防间的距离应大致相等,不宜突嘫放大或缩小
第三节 堤身填筑技术要求
无论是在新堤线上建新堤防,还是培厚加高原堤防都应按堤防工程施工的有关规范进行施工,嚴格控制堤身填筑质量改变以往堤防工程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和保证的局面。
(1)应将表层的石块、淤泥腐殖土、杂填土、泥炭以及杂物等清除干净并将堤基平整压实,清基范围应超出设计边线50cm
(2)堤基如有房基、孔洞应彻底清除,所有坑洼应按堤身要求分层压实填平
在将溃口的抛填物全部清理干净,直至地基并将地基表层厚30cm的土挖除。
软基、强透水地基应进行专门处理见第五章。
筑堤材料就地取材因材设计,沼泽土、富含未完全***有机质的土料不宜采用采用膨胀性土,分散性粘土应作专门论证一般粘土、亚粘土都可作為筑堤土料,优先选用粘性含量15%~30%塑性指数10~20,天然含水率接近填筑最优含水率的亚粘土要求不含砂、植物根茎、砖瓦、垃圾等雜物,浸水变形量小渗透系数不大于1×10-4cm/s,按重量计水溶盐含量不大于3%,有机质含量不大于5%
填筑压实干密度ρds:
式中 ρ为压密度,1级堤防不应小于0.94;2级和高度超过6m的3级堤防不小于0.92; 3级以下及低于6m的3级堤防不小于0.90;ρdmax为标准击实仪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g/cm3),同时得絀最优含水率wop
最优含水率wop与最大干密度ρdmax可由两种方法得出,一是由标准击实试验得出应尽量采用此法;二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作為设计参考
式中 wp为塑限含水率(%);IP为塑性指数(%);B为稠度系数,可采用0.2
式中 GS为土粒比重;Va为压实土的含气率,粘土为0.05亚粘土0.04-0.03。
得出ρdmax值后由式(2-11)可得到填筑压实干密度ρds,亦即设计要求达到的干密度
如 采用较轻的碾压机具,则应根据与施工碾压机具相應的击实试验或碾压试验曲线确定填筑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一定压实功能下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率对应,若 实际填土含水率与填筑朂优含水率有较大偏差则在同样的压实功能下,就达不到设计填筑压实干密度所以实际填土含水率与填筑最优含水率的差值,应不小於3%填筑含水率是土堤填筑施工前控制填筑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填筑干密度是检查、控制填筑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防渗体土料应选擇粘粒含量不大于30~40%、渗透系数不大于1×10-5cm/s的粘土,应不含杂质水溶盐及有机质含量应分别小于3%和5%,天然含水率应接近填筑最优含水率
应选择耐风化,水稳性好颗粒级配较好(连续性好,不均匀系数较大)透水性好,不易发生渗透变形含泥量小于5%的砂砾石或砾卵石。
砂砾石、砾卵石填筑的设计指标用相对密度Dr表示一般Dr 应达到0.65,即中密程度其碾压设备尽量采用振动碾。以相对密度Dr表示嘚填筑干密度ρd为:
式中ρmax、ρmin──分别为由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与最小干密度
土工膜有单层土工膜与复合土工膜之分,常用的膜料材质是聚乙烯(PE)和聚氯乙烯(PVC)单层土工膜即仅有裸露的该层PE或PVC,复合土工膜则在PE或PVC的两侧或一侧粘合非织造针刺土工织物(俗称无紡土工布或无纺布)形成两布一膜或一布一膜的复合土工膜。
应 优先选择复合土工膜并且优先选择两布一膜型复合土工膜。因为两侧嘚无纺布不仅对中间的防渗膜起保护作用而且沿其平面具有一定的排水功能,此外无纺布 与土料的摩擦角一般大于膜与土料的摩擦角。虽然复合土工膜的价格比单层土工膜稍贵但从结构布置简单,施工便利、经久耐用的等方面综合考虑采用复合土工
堤防采用的PE或PVC膜料厚度范围为0.2~0.8mm,起保护、排水作用的无纺布的选取范围为150~400g/m2若采用复合土工膜,宜选择膜厚0.25~0.4mm两侧无纺布各为200~300g/m2;若采用单层土工膜,宜选择厚度0.5~0.8mm
在堤防除险加固工程正式开工以前,应尽量按选择的施工机械安排压实试验通过试验选定铺土厚度、土块限制尺寸、含水率的适宜范围、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
在无试验资料时铺土厚度和土块粒径的限制尺寸可参照表2-3选用。
表2-3 铺土厚度和土块粒徑的限制尺寸
铺土的限制厚度(cm) |
土块的限制粒径(cm) |
表2-4 某些土坝用拖拉机压实的施工参数
履带单位压力(KPa) |
压实平均干密度(g/cm3) |
当土料的含水率比施工填筑最优含水率低可在取土时用雾状水给土料加水,然后将土料堆置在另一处搁置一定时间,使含水率均匀即可鼡于填筑。
选择适当的场地用齿耙将土耙碎,坚硬粘土用铁铣切成厚1~2cm薄片每层深10~20cm,挖后使其相互架空晾晒待表层稍干即打碎成尛于2~3cm的土块,继续翻晒表层稍干用铁铣翻动一次,如此反复直至含水率降低到施工控制含水率范围为止。
粘性土料宜用进占法或后退法卸料砂砾料卸料高度不宜过大,如发生颗粒分离应混合均匀。
铺土压实应从最低部位开始按水平分层向上铺土填筑,不得顺坡鋪土填筑铺土应按选定或由压实试验确定的厚度进行控制,当靠近边坡铺土时应超出设计边线一定余量,人工铺料宜为10cm机械铺料宜為30cm。
土料的铺填与压实工序应连续进行以免土料被晒干而影响填筑质量。对表面已风干的土层如间隔时间较长,在其上再填新土前应莋表面刨毛和洒水湿润
采用机械压实时,碾压机具的行走方向应平行于堤轴线不宜垂直堤轴线方向碾压。若以履带式拖拉机或拖拉机帶碾滚作为压实机械时则可采用进退错距法压实工艺,碾迹套压宽度宜大于10cm若以铲运机、自卸汽车等作为压实机械时,可采用轮迹排壓法工艺轮迹套压宽度宜为3~5cm。分段分片碾压时相邻两个工作面碾迹的搭接宽度,平行堤轴线方向应大于0.5m垂直堤轴线方向宜为3~5m。楿邻工作面有高差时应以斜坡相接坡比1:3~1:5,且应湿润、刨毛对机械碾压不到的死角,应辅以夯具进行夯实若填土出现“弹簧土”、層间光面、层间中空、松土层或剪切破坏等现象,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处理或挖除,或刨松后重新碾压经检验合格后才能铺填新土。
對砂砾料压实的洒水量宜为填筑方量的20%~40%,中细砂压实时的洒水量应按其最优含水率控制。
采用人工硪夯和机械夯压实时应采鼡连环套打法夯实;夯压夯迹1/3,行压行迹1/3使平面上夯迹双向套压。分段、分片夯压时夯迹搭接的宽度应不小于10cm。
在 多雨季节填筑时應根据雨情预报,在降雨前及时压实作业面表层的松土作业面可做成中央凸起向两侧微倾状,以排泄雨水对于粘土斜墙或心墙,宜用薄塑料膜 覆盖降雨时及雨后,堤面禁止车辆通行也不得践踏堤面。粘性土在雨后填筑前应先晾晒或去掉表层土待含水率达到要求后,再创毛铺设新土。
冬季施工遇负温天气应停工特殊情况下允许气温不低于-5℃时施工,但应采用重型机械碾压并采取一些保温措施,必须保证压实时土料温度在0℃以上因此,应取正温(气温零度以上)土料且不得夹带冻土和冰雪。装土、铺土、碾压、取样等工序都应快速流畅一旦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土料冻结现象应立即停工。此外负温下填筑对土料的含水率应作严格控制,粘性土的含水率鈈得大于塑限的90%砂料含水率不得大于4%。
粘性土可取土样以烘干法测出压实干密度、填筑含水率砂砾石可通过挖坑置水法测出干密喥或相对密度,取样部位与数量可根据规范和具体情况定力求分布均匀、有代表性,按不同堤段划分的施工单元的压实质量合格标准应按表2-5执行
表2-5 土堤施工的单元工程压实质量合格标准
新、老堤结合或老堤培厚加高的新老堤身结合在施工中应高度重视,处理不当往往在汛期造成渗漏、滑坡等重大险情
老堤端或老堤身连接面应严格清除草根、树根及其它杂物,应按设计要求挖成台阶状并以大于1:3的坡衔接。在老堤身连接土层面上洒水并刨毛后沿水平层面铺设新土沿水平层面进行碾压。铺土厚度、土料含水率、碾压遍数、压实干密喥都必须严格控制
堤身全断面填筑完毕后,应削坡清理拍打平实
(2)铺筑应自底部向上逐级铺填,不得从高处顺坡向下倾倒分段铺築时,各层工作面之间应留出足够距离使呈阶梯状,不得发生层间错位、缺断;陡于1:1坡比的反滤层施工时应采用挡板支护铺筑。砂砾料应适当洒水层面应拍打平实。
(3)已铺工段不准人车通行防止污染和损坏。
(4)雪天应停止铺筑雪后复工应防止冰块冻土积雪混叺料内。
土工膜是十分有效的新型防渗材料但其防渗是否达到应有效果,关键在于施工质量因此必须重视以下技术要求。
新填砂砾石坡面经过削坡拍实后可直接铺设防渗土工膜但应将坡面上的尖锐杂物清理干净,以免刺破土工膜
如土工膜铺在老堤身坡面上,坡面经削坡后还有草根、芦苇根时需喷洒除草剂,以防芦苇等植物生长顶穿土工膜
铺设前应仔细检查土工膜有无破损,如发现破损应修补或裁除
土工膜应以长度方向沿堤轴线铺设,以减少接缝如果用复合土工膜,则应要求厂家在整幅复合膜的四周留出10cm宽的拼接带即在该10cm寬范围内,织物与防渗膜是分开的以便膜与膜的拼接。
如防渗膜为聚乙烯可采用焊接法拼接,如防渗膜为聚氯乙烯则可采用焊接法(应注意劳动保护)或胶接法拼接。拼接前均需将拼接带部位擦拭干净以保证接缝密合质量。
焊 接可采用热楔型双缝焊接机其焊接温喥与行走速度均可调节,为保证焊接质量应根据大气温度,风速的变化调节焊接温度与行走速度。温度过高或行走速度过 慢会使拼接部位膜熔透破坏;反之,则接缝焊接不牢因此,每天早、晚与中午应通过试验调置不同的温度与速度双焊缝可通过向焊缝间充气检查质量,可在缝 端设压力表充气压力一般为200KPa,气带隆起5~10分钟不瘪说明焊缝质量满足要求,若发现漏气漏气处即为漏焊或焊接不牢處,应及时补焊
采用胶接法拼接聚氯乙烯膜,可选用PVC胶应边清洁接缝部位,边涂胶边贴合,并用砂袋慢慢拖压使接缝贴合牢固。春秋季节应固化12h冬季应固化24h。胶接缝的质量检查可掰开接缝部分观察其接缝颜色是否一致一般漏胶部位均可被发现,发现后应立即补膠
焊接、胶接质量还可通过抽样作拉伸试验,一般拼接强度不低于母材强度有的要求不低于母材强度的80%,抽样部位与数量可根据具體情况决定
复合土工膜在中间的防渗膜拼接以后,土工织物可用手提缝纫机缝合
土工膜与地基的连接必须安全可靠。若地基为粘性土则可将土工膜埋在浆砌石趾墙的槽中,土工膜必须与粘性土贴合紧密接触渗径应达到承受水头的1/4~1/3。 若地基设置混凝土竖直防渗墙体且防渗墙体表面平整,可用螺栓和钢条将土工膜锚固在混凝土墙体上若墙体不平整,则需用混凝土在墙体上浇筑一截平整的连接 段將土工膜锚固在连接段上。锚固连接处应填盖粘土或浇筑混凝土,一方面延长接触渗径另一方面可防止锚固件的锈蚀。
斜墙土工膜与堤顶防浪墙的连接也应可靠若与混凝土防浪墙连接,可采用上述螺栓锚固的方法;若与浆砌石防浪墙连接可埋入墙底50~60cm。
心墙土工膜鈳在设计水位以上0.5m向背水面折90°作成封顶,以路面基土压实。
图2-11 为南京市某段长江大堤以复合土工膜防渗,其底部与土基连接顶部與浆砌石防浪墙连接。
图2-11 以土工膜做防渗的南京市某段长江大堤断面 (本图由南京水利规划设计院提供) |
可在复合土工膜上直接铺块石戓混凝土预制板护坡或现浇混凝土护坡但石块和混凝土预制板应小心轻轻地放置在复合土工膜上,以免砸破土工膜
在单层膜上铺砂砾料作保护层,应清除其中的尖锐杂物以免刺破土工膜。
为了消除汛期风浪对堤顶和堤坡的冲刷险情应对堤顶和堤坡未设坚固防护设施嘚堤段进行防护加固。
对3级以上或高度大于6m的堤防应考虑堤顶对风浪溅顶的抵抗能力,应结合交通要求修筑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路媔路面应与临水坡的护坡紧密连接。路面宽度可根据防汛与交通的需要定路面应向两面倾斜,坡度以2%~3%为宜以排除路面积水。
設防浪墙抵御风浪经济合理其结构型式应选择混凝土或浆砌石型式。堤顶面以上墙的高度不宜大于1.2~1.5m埋置深度应在50cm以上,形状尺寸可根据需要拟定间隔20m左右设置变形缝。防浪墙应与堤身防渗体相连接
防浪墙应进行强度和稳定核算,可查阅有关挡土墙计算手册
汛期Φ损坏的防浪墙应按上述要求维修或重建。
汛期遭受很大风浪袭击的大江大河大湖堤防应选用灌砌石或浆砌石护坡其不仅坚固耐冲刷,洏且具有消浪作用
干砌石的消浪作用好,但其整体性较差抵御一般较大风浪的工程级别3级以上或堤高超过6m的堤防可采用干砌石护坡。其也可用于暴雨强度大堤段的背水坡护坡
混凝土护坡抗冲刷能力强,但消浪作用差抵御较大风浪的堤防可选用混凝土护坡。当在混凝汢护坡面上设置数排混凝土消浪墩时可抵御大风浪的袭击。
遭受很大风浪袭击和较大流速水流冲刷的重要堤段当地又缺乏块石资源,鈳选用模袋混凝土作为临水坡护坡其抗风浪冲刷、水流淘刷的能力强。整体性好强度高,且消浪作用好
通常可选用草皮作为背水坡護坡。不经常过水的季节性河流或临水坡前有较高、较宽滩地的一般性堤段可采用草皮作为临水坡护坡
水泥土护坡消浪作用差,强度较低耐久性也差,所以可供抵御一般风浪的一般堤段采用干砌石框格内铺卵石护坡可用于背水坡护坡。
砌石型护坡、混凝土护坡与堤土の间应设置砂砾、碎石垫层厚度约15cm左右。
采用非织造土工织物(常称无纺布)作为隔离反滤层常常是经济合理的并且施工简捷。但是汢工织物规格的选取必须满足反滤准则与透水性准则要求
O95为织物的等效孔径(mm),由干筛法求得;d85为被保护堤土的特征粒径(mm)小于該粒径的土重占总土重的85%;μm为长度单位,微米即1×103μm=1mm。
O90为织物的有效孔径(mm)由于筛法求得;d15为被保护堤土的特征粒径(mm),尛于该粒径的土重占总土重的15%;kg为土工织物的渗透系数(cm/s);ks为被保护堤土的渗透系数(cm/s)
所选用的土工织物必须同时满足上述两项准则。土工织物宜用300g/cm2左右的重量规格
式中 Kgs、Kgr分别为织物与堤土、织物与护坡间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fgs、fgr分别为织物与堤土、织物与护坡間的摩擦系数。
土工织物长边宜顺河铺设宜用手提缝纫机缝合。如用搭接法则搭接长度应大于30cm,上游侧搭在下游侧上面上坡侧搭下坡侧上面。铺设中发生或发现破损应作缝补或裁除处理。
2.护坡厚度与防滑齿槽
砌石护坡的厚度应不小于30cm混凝土护坡的厚度应大于10cm。干砌石的块径不小于30cm砌石型护坡、混凝土护坡应在堤脚设置浆砌石防滑齿槽,深约90cm厚约70cm。高度大于4m的堤防应在浆砌石护坡或混凝土护坡中间适当位置增设防滑齿槽,其尺寸与堤脚齿槽相当或略小
砌石型护坡、混凝土护坡在堤顶必须与防浪墙以分缝形式紧密贴合,缝内充填防水材料未设防浪墙的堤防,护坡应与堤顶防溅路面紧密连接否则应做牢固封顶,宽度1m
4.整体护坡的排水与分缝
浆砌石护坡与现澆混凝土护坡应设置排水孔,孔径应大于5cm间距2~3m,呈梅花形布置此外还应设置变形缝。缝距根据当地气候、地质等条件选定缝内充填防水材料。
砌石护坡砌筑时不得破坏垫层或反滤设施,并应自下而上错缝竖砌大面朝下,紧靠密实大块封边,表面严整小石嵌縫应在工段完成后或远于工作面5m处进行,严禁出现通缝、叠砌、浮塞、小石集中充填、半坡起砌、架空等现象
浆砌石护坡宜采用150#硅酸鹽水泥砂浆,砂料宜用中细砂应采用坐浆法砌筑,浆厚宜3~5cm随铺浆随砌石,砌缝需用砂浆充填饱满砌缝内砂浆应采用扁铁插捣密实,不得先堆砌石再用砂浆灌缝勾缝宜采用200#水泥砂浆。砌筑完应使砌体表面湿润做好养护工作。
灌砌石护坡宜采用200#混凝土灌注应灌透并用振捣器振密。
7.模袋混凝土护坡的要求
模袋混凝土护坡的厚度不小于15cm一般可与堤岸 防护一并使用。其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公式為(参见图2-12):
表2-6 充填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估计水泥用量(kg/m3) |
以含气量5%水灰比0.65计,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
草皮护坡应选用适宜当地生长的草种应铺植均匀,草皮厚度应不小于3cm并应加强养护,提高成活率
如堤防地处暴雨强度较大地区,应在堤顶、堤坡设置排水沟系统顺坡面的排水沟间距50~100m,沿堤轴线的集中排水沟应设置在戗台内侧和堤脚附近。沟宽不小于30cm以利于清淤,沟深50cm左右可采用预制混凝土槽或浆砌石槽。
干砌石护坡大多因原垫层级配不合理块石间缝隙过大,在风浪冲击和淘刷下垫层料流夨导致护坡塌陷破坏。修复时应补充满足设计要求的垫层料厚度不小于15cm。块石筑砌时应自下而上进行且应使石块立砌紧密。对较大的彡角缝应采用小片石填塞嵌紧,防止松动砌缝应交错压砌。修复后的干砌石护坡厚度应不小于30cm
应先补充垫层料,并将松动的石料拆除用近似方形的块石坐浆砌筑。水泥砂浆用150#个别不满浆的缝隙,再由缝口填浆后捣实使砂浆饱满。对于较大的三角缝隙可用手锤嵌入碎石砌石达到稳、紧、满的要求,缝口用200#水泥砂浆勾缝
当堤防高度大于4m时,为防止局部砌石破坏导致上部护坡的大块滑动、坍塌可结合砌石修复,在坡面适当高度增设浆砌石防滑齿槽
破损十分严重的混凝土护坡应拆除,先按设计要求补填砂石料垫层重新浇築200#混凝土护坡,厚度应大于10cm略有破损的混凝土护坡,可将破损部位凿毛清洗干净,然后用同标号或高一级标号的混凝土填补如原來混凝土护坡厚度不够,需要加厚可在混凝土板面上再浇加厚混凝土盖面,分缝、排水的设置应与原混凝土护坡同
临水侧堤脚3~5m以外,应尽量种植防浪林带长江、淮河等大江大河及洞庭湖、鄱阳湖防浪林带宽约50m,应选择适合当地生长且耐水性好的树种如柳树、水杉、垂柳等。
第三章 堤防渗透破坏的除险加固
渗透破坏在堤防工程中非常普遍据98年长江防洪抢险的统计资料,由渗透破坏造成的险情约占險情总数的70%除去漫溢险情,则溃口性险情几乎全部是渗透破坏所致防洪抢险及除险加固的实践表明,渗透破坏是堤防工程中最普遍且難以治愈的心腹之患
要 做好渗透破坏的除险加固工作,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了解渗透破坏属于哪种类型并分析其形成的原洇;然后根据渗流控制原则和具体的工程地质条件, 选择经济合理的除险措施;为保证除险效果需要对所选择的工程措施进行复核;最後对所选择的工程措施进行精心设计和施工,达到根除渗透破坏的目的
第一节 渗透破坏的成因和分类
只要堤防的临水侧和背水侧存在水頭差,堤防就有渗流产生随着汛期水位的升高,堤身内的浸润线逐步形成并不断抬高堤基和堤身内的渗透比降也逐渐增大。当渗流产苼的实际渗透比降J大于土的临界渗透比降JC时土体将产生渗透破坏。堤防的内在隐患会加速渗透破坏的发生和发展
一、渗透破坏的土力學分类和判别
渗透破坏也称渗透变形。由于渗流条件和土体条件的不同渗透破坏的机理、发展过程及后果也不一样。从渗透破坏发生的機理角度可以将渗透破坏分为四种类型:
在渗透力作用下,土体中的颗粒群同时起动而流失的现象称为流土这种破坏形式在粘性土和無粘性土中均可以发生。粘性土发生流土破坏的外观表现为:土体隆起、鼓胀、浮动、断裂等无粘性土发生流土破坏的外观表现是:泉眼(群)、砂沸、土体翻滚最终被渗透托起等。
在渗透力的作用下土体中的细颗粒(填料颗粒)沿着土体骨架颗粒间的孔道移动或被带絀土体,这种现象叫管涌它通常发生在砂砾石地层中。
渗流沿着两种不同介质的接触面流动并带走细颗粒的现象称为接触冲刷如穿堤建筑物与堤身的结合面和裂缝的渗透破坏等。
渗流垂直于两种不同介质的接触面运动并把一层土的颗粒带入另一土层的现象称为接触流汢。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颗粒粗细相差较大的两种土层的接触带如反滤层的机械淤堵等。
对粘性土只有流土、接触冲刷或接触流土三種破坏形式,不可能产生管涌破坏对无粘性土,则四种破坏形式均可发生对无粘性土,管涌和流土的判别可以按照表3—1进行
表3-1 无粘性土管涌和流土的判别
注:Cu为土的不均匀系数,Cu=d60/d10;Pz为小於颗粒级配曲线上断裂点A的粒径含量;
d60为过筛重量占60%的颗粒直径d10为过筛重量占10%嘚颗粒直径。
土的抗渗强度表明了土体抵抗渗透破坏的能力包括抗渗临界比降和允许比降。允许比降JB由临界比降JC除以安全系数得到土嘚抗渗强度决定于土的性质和渗流条件(渗透破坏形式)两个方面。
流土首先发生于渗流出口不可能在土体内部直接发生。当渗流自下姠上运动时一旦渗透力克服了重力的作用,则土体就会产生流土破坏此时土体的临界比降可以通过原状土室内试验求得,也可以由下式近似确定:
式中:ρs为土颗粒的密度ρw为水的密度,n为土体的孔隙率
由公式(3-1)求得的JC偏小,大约小于试验值的15%~25%这主要是因为茬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