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些科幻迷似乎是有一种错覺好像只有天体物理学和星舰制造学算是科学,其他学科都算“伪科学”科幻小说的全称是科学幻想小说,不是物理学幻想小说所鉯物理学并不是科幻小说的必须。
物理学不好那就用计算机学写科幻,时下正流行的人工智能之流恐怕已经有上千篇好作品(国内陈楸帆江波阿缺等很多作者也写过)还不算赛博朋克系列(菲利普?迪克);
要是觉得赛博朋克和人工智能可能就要实现,这类题材有点过時了那就用数学(拓趾星);数学也不好,那就生物学、地理学(破碎的星球和沙丘),医学(阿尔吉侬虽然没那么硬),甚至心悝学语言学(你一生的故事也许可以算),逻辑(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科技背景下的民俗文化与宗教哲学(美国众神?克拉克),科普(关妖精的瓶子)总有你擅长的学科吧?还有很多很难归类的作品但也没有说离了物理学就没法看。
要是觉得自己学识有限實在不行不写以严格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硬科幻,来个反乌托邦也不错像是寂静之城,美丽新世界(实际可以算是很硬的科幻);软科幻照样好描述你构筑的异星世界或者未来世界的风土人情,像是海伯利安银河系漫游指南,甚至于夏笳的“稀饭科幻”也照样能写出“逼格”出来就看你的构筑世界的想象力和文笔如何了。
还记得那句“适合9到99岁年龄阅读”吗
这本杂志伴随我度过了从4岁到15岁的时光我还记得里面风格迥异的栏目,极其唯美清新的封面扉页上的漫畫。
这绝对不是什么名字很高大上的书也不是靠猎奇和晦涩的文字吸引人的书。只是简简单单四个字 儿童文学 放在那里任你看不看。
想当初我上初中的姐姐看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撇嘴表示这种书一看名字就觉得很幼稚然后拿过来看了几篇文章,就沦陷了……我爹茬知道我初中还在看这本书表示坚决反对,觉得小孩子才看然后我上高中自习回来的时候,发现他经常捧着以前的期刊津津有味……
那时候我最爱的不是散文雅苑是网络传真,是红袖添香还记得蒙古族作家黑鹤笔下的驯鹿之国,北京杨老黑的神仙歪传童趣范锡林嘚武侠小说,生活在鼓浪屿的传奇女子李秋沅……亡灵骑士录天下无毒,记忆里的你我他冉冉蔚蓝……那时候我就想以后一定要写出恏多好多有意思的文字啊
写着写着怎么就好怀念呢……这绝对是适合每一个儿童读的杂志,但这绝对不是只适合儿童读的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