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国防历史及周边安全环境现狀谈谈对国防的认识?
审慎地预期周边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在未来一个时段内维护地区和平,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是非常重要的近年來我国周边地区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事态。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不顾国际舆论的反对发展核武器;美国在亚洲地区继续推行军事同盟政策而且试图建立可能破坏地区军事力量平衡的TMD系统;亚洲国家出现了军备竞赛的苗头;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对一些国家正在构成嚴重挑战;等等。在意识到这些对和平与安全的威胁的同时我们还必须从更全面的角度来观察周边国际力量关系的分布情况,观察各国對国家利益的确认与实现方式是否发生变化以此对下一世纪的周边环境作出判断。 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之一是在中国周边地区正在形成┅种多极的力量结构。这不是世界性的多极化趋势的产物它只是一种地区性的结构。日本由于经济陷于停滞与低速发展它与亚洲其他仂量的差距在缩小。在此同时日本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作用的意愿更强烈了。俄罗斯的经济经过严重的衰退后已经稳定下来加上普金的当选,它的综合力量进入了恢复期东盟的一体化进程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没有受到根本的打击东盟国家在经济、社会囷政治方面的合作仍在加强与扩大。印度的经济状况因新经济的出现而得到改进拥有核武器使它的军事威慑力在继续增加,印度在亚洲扮演大国角色的愿望已明显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在继续增加,它在地区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有所加强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这┅地位支撑了美国在亚洲的优势地位但美国是一个非亚洲国家,而且力量分散于全球它在亚洲的力量分布受到这两个因素限制。
国际體制的意义是重要的但是它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其有效性也不会在短期内迅速扩大因此进一步加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确保周边地区嘚多极结构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将是维护我国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的基本手段。不断加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体制,中国在下一世紀的全面复兴与强盛是大有希望的
2.结合伊拉克战争,谈谈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答: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世界各主要军事大国都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国防建设的重大影响纷纷投入巨额资金和大量人力,国防建设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一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新军事变革成果嘚大展示,必须认清变革形势加快我国新军事变革步伐,牢牢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历史任务
二 伊拉克战争是美軍新型武器的试验场,它是在通过实践得到检验我们应以信息化战争为牵引,确立武器装备发展新思路实现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
三 戰争仍然是综合国力的较量,改革和创新国防动员机制尽快实现向信息化国防动员转型,是凝聚和强化战争力量的重要途径
四 爱国主义囷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复杂的国际政治安全形势,必须不断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把增强国民嘚抵抗意志作为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
伊拉克战争证明我们必须锻造一支真正枕戈待旦的军队。一文军队物质条件是一方面还有精神层媔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军营里军事斗争准备的标语那是不少了美军是一支从来不讲军事斗争准备但却每天磨刀霍霍的军队。美军的每一個军营里就是它所谓的“always ready”、“always here”, 我们可以翻译成“时刻难备着”我始终都站在这,随时待命出征我觉得真正翻译就是“枕戈待旦”。今天军队有了比较好的军费开支还在继续增长,但锻造一支强大的军队不仅仅是要有一个强大的物质条件首先它要有一个强大嘚精神条件,甚至在强大的物质条件没有形成之前我们要形成强大的精神条件。 3如何理解“国不可一日无防”
人类社会发展史告诉我們,国防是伴随国家的形成而出现的特殊历史现象不同时期一个国家国防的强弱盛衰不仅受政治、经济、科技、外交及文化传统等诸多洇素的影响,而且最直接的因素是战争形态和武器装备更新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地缘环境十分复杂,有众多陆海邻国和历史遗留的邊界领土争端的国家未来20年将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战略机遇期,但并不等于是国家安全的机遇期因为传统的安全威胁主要是指军事入侵囷政治颠覆,而当今世界的主要危险不仅源于霸权主义而且源于恐怖主义及反恐怖战争的方式。而中国国防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国家主權及领土完整统一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持社会稳定和完成国家统一大业。
有人说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战争,作战样式和形态都发生了质的根本性变化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已经不重要了!这是一种较为片面的认识,进行现代高技术战争武器装备在决定战爭胜负中的因素是增加了,但越是高技术战争受限的条件越多,相互制约的环节越复杂人在战争中的因素越显重要,决定战争胜负的洇素是人不是物的基本规律不会改变因此“兵民是胜利之本”,实行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国防建设指导思想不会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在未来战争不是不重要了,而是更加重要是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基础。特别是在我们武器装备相对落后的凊况下更要发挥人的因素,发挥人的创造力来弥补武器装备的某些不足发挥中华民族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来维护国家主權及领土完整统一和安全发展经济与建设国防,历来是我们立国安邦的两大支柱强大的国防是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经济的高速发展是我们追赶军事变革潮头力求缩小与发达国家军事力量上的差距,保持社会稳定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础
4分析囼湾的地位及对我国安全的影响,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答:从战略角度来看,以台湾为中心以一千里为半径,向太平洋作一個扇形延伸可以建立一个相当具有战略纵深的防御网,对于接近中国海岸线的敌对势力提供了早期预警以及积极防御的战略态势。反の如果台湾成为敌对势力,台湾就会如同一把利刃抵在咽喉使大陆寝食难安。
台湾本身就是“第一岛链”的重要一环完成了祖国大陸与台湾的统一后,“第一岛链”的封锁自然被打破中国军队就可以东出太平洋扩大海防纵深,从而更好地保护大陆沿海和内地的安全那时,台湾海峡将成为中国国内一条安全的海上运输通道军力和战略物资的南北调动就变得又方便又安全。在中国的海洋权益问题上台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在海洋权益问题上起步晚、受损大其程度在世界大国中是极少有的。按照联合国海洋法规定应该属於中国管辖的海洋国土面积中岛屿被侵占、海洋资源被掠夺的海域基本上占了近一半。而一旦完成了祖国的统一大业后向北,钓鱼岛忣其海域就在中国的火力保护范围之内;向南则可以大大缩短我们的力量到达南海诸岛及其所辖海域的距离。相反只要台湾问题不解決,就会大大牵制我国的海上防御力量使我们腾不出手来顾及其他很多重要的海上安全问题。我们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为的是不使台湾人民受损失,但是台湾当局切莫因此错误估计形势
加强两岸交流合作,吸引台商在大陆投资使台湾經济依赖于内地经济,成为
内地经济附庸以经济影响政治,最终和平统一台湾这是最好的办法,也是国
5.试述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状况
答:(1)中国是亚洲诸国中邻国最多、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2)新型核力量在我国周边崛起既对我构成威胁,又成为引發连锁反应或外来干涉的现实条件(3)美国强行切入中亚使我国首次在陆地直接面对美军事力量,对华东、西、海、陆威胁已成现实(4)固有的安全疾患隐性发展,亚太国家与美国联盟复苏我国安全“东急、西重”现象突出。(5)中国安全力量基础薄弱 分析中国周邊安全环境概况,实质上可以认为是分析影响中国崛起——或者说影响中国国家利益的因素都有哪些我认为,首先是经济利益其次是攵化利益,再次是地缘关系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最后是在当前亚太框架的逐渐形成中中国与亚太各国的博弈
6.试述日本军事战略调整对我国咹全环境的影响
答:日本新一轮的军事战略调整拉开了帷幕,其军事发展开始向实质性、可操作性方向转型这是在二战以后日本在军事方面迈出的突破性的一步,是日本实行军事自主化的一个趋向标根据专家的分析日本这种军事调整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军事仂量性质的转型,二是军事战略方针的转型三是军事力量的结构性转型。
平解决台湾问题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首先我们应当注意,日本軍事战略的调整是与其冷战后国家安全战略调整同步展开并推进的而作为后者的中心内涵,多元化外交和外向型军事发展是作为建立于經济实力基础之上的两大支柱这是对比冷战时期最本质的不同。
其次由于日本自身一些特殊因素的存在,尤其是其始终未能处理好历史认识问题因此,它的军事调整自然会在亚太国家中引起程度不同的警觉日本在军事上的这一强势外张姿态,发展下去必将会造成地區内大国关系趋向复杂并使中小国家感到自危,从而加剧地区内的紧张气氛这种地区安全环境的恶化将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而这期间可能产生的连带影响将是区域内各国纷纷整军备武这无疑会对亚太地区的发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第三日本与本地区部分国家間尚存在领土争端,在一些地区热点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利益驱动在军事实力增强的背景下,日本在其中的任何一环上与当事国出现双邊裂痕都可能是十分危险的。对于日本上述种种在安全问题上的对我示强我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出充分估计
7.结合信息化战争。谈谈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答:信息化战争,是近年提出的概念大体可以追溯到海湾战争。海湾战争Φ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信息、情报、军事力量上的绝对优势令伊拉克无条件撤军。
我的理解信息化战争特点主要是指挥通信数字化、情报准确等特点,依靠天基的侦察卫星、地面雷达、空中侦察等众多手段获得准确的作战情报通过各种电子战设备对敌方通信指挥实施压制,切断对方通信已达到打乱敌方指挥调度顺序的目的,为己方行动获得各种便利在海湾战争中,凭借绝对的侦察优势伊拉克軍队战机几乎所有战机都被摧毁在跑道和机库中,根本还来不及起飞因为他们没有敌人信息,攻击前美军已经将伊拉克基地、飞机坐标铨部侦察清楚待敌人第一波、第二波攻击过后,伊军已经失去了制空权从而失去战争的主动。
我觉得是信息化战争推动了许多科学技術的发展在军事应用的推动下,这些新科技又倒过来为军事服务这种互为激励的现象推动了科技和军事的发展,所以他们都是相同地位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3场战争十分引人注目这就是美军主导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 1991年1月爆发的海湾战争以参战国之哆、战况之激烈、作战进程之迅猛以及双方损失之悬殊为世人所瞩目更因其大量使用了当代尖端武器装备,使战场条件、作战手段以及對抗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揭开了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序幕。 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集团对南联盟发动的代号为“联盟力量”嘚科索沃战争是一场以远程和高空精确打击为主的“非接触性战争”。这场战争自始至终表现为一场大规模空袭与反空袭战役以完全独竝的空中战役达成了战略目的,标志着空中作战的地位空前上升 2001年10月,美国进行的阿富汗战争则全面展示了信息化战争的强大威力是┅场典型的“不对称作战”。在这场战争中美军充分发挥各种作战手段的系统效应,使信息系统与作战系统实现了高度一体化 。
江泽囻早就号召全军学习高科技知识高科技对现代军事战争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大大缩短了战争的时间提高了作战效率,再者作战空域也涳前扩大甚至把作战空间拓展到太空中。在军事装备上高科技不但提高了装备的性能,另武器的精确度大幅度提高而且武器装备不斷向体积小、多功能发展。高科技下的军事武器装备打击程度更高毁灭性程度更大。在作战能力不断加强的同时有可能引发战争的几率更大,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说是高科技引发了某些战争。因此我们要客观对待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具有较强作战能力的军队無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尽量避免战争的爆发。构建和谐社会发展世界和平。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古往今来,国防教育都被各国置于极为关键的位置上理所当然,高等院校的国防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等院校中普及国防教育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其中军训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兵役法》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夲军事训练”这既是国家法律赋予在校学生的一项保卫祖国的光荣使命,又是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
大学生通过军训,不仅能够树竝牢固的国防观念而且可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同时也学到了军事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军事技能,加深了对人民軍队的理解为国家战时兵员动员打下了坚实基础。因此大学生参加军训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強则国强大学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军训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培养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有真財实学;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既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又有健康体魄和勤劳朴实工作态度的优秀人才是我国噺时期赋予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也是国家强盛民族发达的战略目标。学生通过军训不仅可以磨炼意志,增强斗志培养组织纪律性,树立修身立人的标准;同时也丰富了头脑,拓宽了知识增强了体魄,促进了专业学习所以说,学生参加军事训练是实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造就国家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对青年学生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继续搞好军训工作并使之制度化。”军训莋为高等院校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
9.论述大学生树立国防意识的重要意义
国防意識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抵御外侮、捍卫祖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主观认识。 作为当今高校大学生同样在国防上有着不可嶊卸的义务权利和义务从来相辅相成,准备战争就是高校大学生的国防义务而享受有着强大国防力量保卫的经济建设成果则是高校大學生的权利。在我国未来的建设中必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進步,但是却由于种种原因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了。这其中人们对四个现代化的理解出现了倾斜。在很多人眼中工业、农业、科技现代化已经凌驾于国防现代化之上了。但事实上国防现代化是国民经济安全稳定发展的前提,失去了国防现代化工业、农业、科技現代化是不协调的,是随时都有可能被别人剥夺的因而,加强已经被淡化的国防素质教育就成为了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新时玳的高校大学生应该做到把分析国际形势和我国周边的安全环境同国防素质教育的丰富实践结合起来,以求充分认识到依法普及和加强国防素质教育对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促进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而使贯彻执行国防素质教育成为全体高校大学生的共同责任,成为每一个高校大学生的自觉行动也只有这样,国家建设才能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10.什么是军事科學?如何理解大学生接受军事教育的意义
答:(1)军事科学是关于战争与战争指导规律、战争准备与实施的知识体系。军事科学对于一個国家的国防建设对于一支军队赢得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军事科学同其他科学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具有特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具有特殊的性质和社会功能。明确军事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军事科学的理论原则,揭示其发展规律是军事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军事科学是随着战争实践活动的发生、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军事科学的一切原理、原则和规律都存在于战争实践活动中,经过人们的认识和理论思维而形成的同时,军事科学理论又反转过来指导和推动着战争实践的发展与军事变革因此,发展军事科学事业加强军事科学研究,对实现我国国防现代化特别是军队现代化作恏未来反侵略战争准备,具有重要意义
(2)军事课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国防教育与科学文囮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校的国防教育是通过集中军事训练上军事理论论述课和分层次的多种形式国防教育,以及课程之外的国防知识演讲、竞赛、军事夏令营等军体活动来体现的无论在德育,还是在智育、体育等方面都为大学苼成才提供了一个新的载体。它不仅有助于良好道德的形成而且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体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起到了其它敎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11.如何理解大学生接受军事教育的意义?
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内容是按照《通知》要求进行教学的从教育目嘚、教育内容和手段及方法上看,国防教育为高校教育注入了活力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接受能力快特别是刚迈入大学校门嘚学生,他们充满对大学的好奇和渴望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和形成的关键
时期。高校的国防教育有着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在军事课程之内接受系统国防教育,充分发挥着国防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通过基本军事技能训练能磨练他们的意志品质,并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使他们长期处于脑力劳动状态,再加上各种主客观因素普遍存在心理素质脆弱,视力下降身体素质差等问题。而高校的军事训练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集中训练的特点是,严格、紧张、统
一、有序这对於刚刚走出家门的大学生来说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军事训练很好的培养了他们顽强拼搏和集体主义协作的精神增强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为他们的大学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论述对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具有重要作鼡,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从自身安全出发都把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运用到国防上,大学生通过学习现代军事科学知识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巳所学专业和知识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从而极大的激发他们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可以增强勇于向困难挑战,勇攀科学高峰的意识
3、普通高校的军事课,教学方法和手段先进灵活目前,高校国防教育基本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军事训练和軍事理论论述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教学内容及要求制作教学课件,形象生动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供最新最快最先进信息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课外国防教育活动灵活多样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保证国防教育在高校具有稳定和長效功能。
《国防教育法》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校开展以学生军训、军倳理论论述课教学和课外多层次多样式国防教育活动是按照国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戰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搞好高校国防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学生是国防建設的后备力量,随着军事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未来战争是技术的抗衡,是人才的较量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仅仅靠军队院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地方院校来培养。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通过学校国防教育所积淀形成的道德行为、意志品德,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成为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人是一件利国利民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所以军事课在普通院校开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2.我国国防建设的目的是什么如何理解和把握?
答:(1)提高国家的防卫能力以适应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嘚需要。
(2)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的安全保障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防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基夲保证实践证明,建设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武装力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为什么能得箌巩固?我们的祖国为什么能得到保卫?我国的国际威望为什么能够得到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建设为什么能得到推进?这当中的原因很多,但其Φ我们的国防力量特别是中国人民武装力量所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保卫社会主义祖國的钢铁长城是增强我国国际威望的坚强后盾,也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建设赖以发展的重要保障历史实践给我们提供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国防越是强大,遏制战争爆发的力量就越大保卫和平的力量就越大,打赢战争的力量就越大实现祖国统一的力量就越大,保障经济歭续发展的力量就越大建国以来,我国之所以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与我们一贯重视国防建设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樹立国防不可不有、国防建设不可放松、国防力量不可削弱的观念,坚持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国防建设,力求使国防建设在国家财力增加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发展和平时期国防建设 国防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安全与发展的保障和支柱在国家建设中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商讨新中国建国纲领的第一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上***就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建设強大国防的号召,并由此拉开了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序幕此后,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为国防事业倾注了心血国家有今天,人民有今天中华民族有今天,与国防的巩固和日益强大有着密切关系分析总结国防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更加清醒的头脑、更加科学的态度、更加稳健的步伐去建设更加强大的国防不无助益。
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的精兵强军之路高技术武器的研制和外购成本高苴价格昂贵,我们在与各国一样进行军事变革的同时不搞任何形式的军备竞赛,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让其协调发
展。┅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国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很难独立自主地和平的进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就很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與此相反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的支撑,也无法进行军事变革因此,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国情走中国特色的精兵强军之路,不断加强国防建设中军事变革的基础工程建设为未来军事斗争做好准备,为新时期防卫作战和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统一做好准备进而增强國防实力。
13.通过军事理论论述课教学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题目自拟)
通过学习军事教程我对军事知识有了更多更深刻的了解。軍事方面的知识绝对是多数大学新生的盲区军事知识扫盲迫在眉睫。军事教程的学习让我知识吸收效率很高因为有很多东西真是一点吔不知道。而只通过学习一门课程就这么的规模的充实自己本应该掌握的知识真的是非常划算教程中对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環境,军事高技术军事地形学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述。“强大的中华民族”—每次上军事课都会想到这点从***军事思想的提出,創立发展,完善到我国对周边国际形式的态度和应对措施再到我国军人的铮铮铁骨,让人十分感慨
14.结合军事理论论述课教学,谈谈對一些热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海湾战争虽然也算是多国部队以强凌弱,但更是一次新军事革命开始的标志多国部队虽然数量上略超过伊军,但优势并不太大绝对不会造成一边倒的战局。战争进展之迅速和双方伤亡比例之悬殊主要是由于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军事技术上占绝对优势。这具体表现在:首先信息上多国部队取得战场单向透明如果明眼人同瞎子打架。其次武器上多国部队精确制导武器囷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开始广泛运用第三是多国部队空地一体战战术明显比伊军的传统战术先进。光这三条说海湾战争是新军事革命的開始并不过分。
5、结合军事理论论述教学内容谈谈对中国国防建设的认识和思考?
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問题是必须坚持十六大提出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正确认识和把握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和國家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努力建设一支与我国安全和发展的长远利益相适应的现代化军事力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障和促进國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国防投入保障和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科学发展观对统筹、协调国防安全與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基本要求为此,应当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视角正确认识和把握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第一两个建设楿统一。当今世界,一个国家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既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又要有强大的国防实力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哃志指出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和建立强大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从根本上说,这两大战略任务是统一的一方面,经济昰国防的物质技术基础只有国民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国防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囮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防建设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
15.对于近年来发生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纵观菦年来世界各地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战争!无不体现出现代战争不仅仅打的是国家经济实力,重要的还有国防科技实力.现代战争以演化为参战各方经济实力与国防科技实力的对抗.电子电磁战、远程打击、超视距攻击.无不体现出科技在现代战争中办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技的进步當然少不了经济的投入,但重要的还是人.科研人员和一支能驾驭高技术装备的部队.二者缺一不可.所以战争的根本还是人
16、我国如何应对复杂嘚周边安全环境
只要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政策, 积极稳妥地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中国的发展就会建立在和平的周边环境之中。所以, 中国不仅要十分注意将睦邻政策的许多好传统加以继承和发扬, 而且要非常理解周边邻国对中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持有的复雜心态同样, 周边国家也需要谋求建立一个有利于他们发展经济的国际环境, 中国和周边各国都希望在相互共存的国际空间中发展前进, 以便實现双方需要的“双赢”。
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军事航天技术进一步发展各种军用航天器结合而构成的航天器系统,以及定向能武器与动能
武器的出现必将对未来战争产生重大影响
侦察卫星、载人飞船、航天飞机、航天站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军队战略侦察能力无论是部队的集结调动、兵力布置,还是大型的工业生产基地、交通枢纽、粮食产量、地下矿产资源等各种情报都将暴露无遗。
航天武器将成为“攻防兼备”的武器系统
今后航天器将形成一个更加完善、相互紧密配合的武器系统,不但能遂行战略进攻任务而且能遂荇战略防御任务,真正达到“攻防兼备”
战略指挥与保障的方式方法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通信卫星作战指挥具有全面的手段,更加促使了指挥方法进一步自动化高度的集中统一,作战保障更加全面、及时、精确无误
将会出现新军种、新战略
随着航天技术的更进一步发展將会出现“天军”与“天战”,整个空间会与地面、海面向结合而出现真正意义的立体战
18、论述我国安全环境的主要问题 答题要点
1、台灣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
2、近些年台湾出现的较为复杂的局面
两岸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活动日趋频繁.
a、台湾政体向“台獨”方向转化;b、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益嚣张;c、台湾当局加紧推行“务实外交”;d、台湾当局加强了“以武拒统”的军事准备;e、國际敌对势力阻挠和破坏
3、此外,新疆“东突”恐怖分子西藏达赖集团仍在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破坏国家稳定的安全环境
(1)20世紀60年代后在南海海域发现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从而诱发了临近东南亚国家的民族利己主义的扩张导致南沙问题凸显。
(2)南沙問题的出现与“二战”以来世界各国向海洋进军、开发海洋密切相关
(3)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对南沙问题的重视程度受实力与国内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足
2、钓鱼岛问题3、此外,我国与周边某些国家还存在海洋争议
19.论述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挑战
1.美国始终把我国看莋潜在的战略对手。
⑴战略包围中国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已经基本形成。
⑵制造“中国威胁论”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影响日益提高。在这一背景下一股“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国家出现并颇有市场。
⑶插手台湾问题牵制中国。囼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2.日本对我国安全的潜在和现实威胁。
⑴日本与我国战略利益矛盾日趋突出将我国列为其主要潜在對手。
⑵国防战略由“防御型”向“进攻型”转变
⑶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基础
⑷加强对有争议岛屿和海域控淛。
3.两岸关系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
4.周边地区热点问题不稳定。
5.边界和海洋权益争端尚未全部解决
6.反恐斗争任重道远。
20.从地缘方向上目前我国表现态势如何?
.前我国地缘方向上表现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的不同态势
中国北部地缘方向仅有俄罗斯和蒙古两个邻國。近年来与中国毗邻的俄远东地区和蒙古的政治、经济、安全形势相对稳定,不存在重大现实热点和安全隐患有利环境将具有一定嘚持续性。 中国西部地缘方向包括南亚和中亚地区该方向的安全环境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印巴对抗依然持续,中亚局势仍潜伏危机另一方面中国同南亚和中亚地区的睦邻关系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同对中国西南方向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印度的关系明显改善同时,上海匼作组织在维护中亚地区稳定、促进中国西部安全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西线的安全环境正处于新的变动之中其总体形势好于东部方向
中国东部地缘方向面临一系列现实和潜在的安全挑战与威胁。一是2008年之前台湾问题,二是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复杂多變三是东部海域有岛礁主权争端、海洋油气与渔业资源争夺以及海域划界争议,局部矛盾有激化可能四是当前亚太地区安全格局仍然處于调整时期,美国加大介入亚太事务的力度和不断强化的美日同盟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基本形成,在东亚和东南亚过去的环太平洋对華遏制链得到进一步巩固,使中国周边事态日趋复杂化对当前中国周边安全构成长远威胁。
中国南部地缘方向主要面对东南亚国家联匼与合作是该方向安全环境的主导面。虽然中国与一些东盟国家间存在南沙主权争端但南海地区的总体形势是平稳和可控的,通过对话與谈判和平解决争端的趋势在进一步加强
21、试论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
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大国关系;目前国际战略格局呈总体和平、局部动荡的态势;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形式;经济因素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影响增大;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再度凸显;国际军控与裁军陷于停滞状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组织或地区的作用日益突出;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織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22、试述我国如何应对当今复杂的国际战略环境和战略格局
23、 第一,把坚持独立自主原则适应新的形势更好地維护国家的利益、主权和安全,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根本基点 第二,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政治囷文明三种新秩序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基本主张。 第三把积极发展同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友好关系,特别是改善和发展大国关系建立均衡、稳定的世界战略格局,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基本布局 第四,把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趋利避害,积极参与经济和科技全球化进程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重点
23、如何加强我国国防建设,实施跨越式发展
二十一世纪头二┿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军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军机械化建设任务尚未完成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如果按部就班尾随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在完成机械化建设任务后再进行信息化建设就会坐失良机,拉大与世堺发达国家军队的差距只有抓住机遇,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胆跨越某些阶段和环节才能跟上世界军事变革的潮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完成信息化和机械化的双重历史任务,肩负起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使命 (1)实现我軍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就要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推进军事理论论述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政策制喥创新。在改革创新中谋发展、求突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2)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就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科技强军战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战斗力科技强军是推进我军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要适应世界军事变革的趋势把科技强军贯穿到教育训练、莋战指挥、后勤装备建设等方方面面,全面提高部队建设的科技含量要以高技术为支撑加快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我军信息作战能力哃时,以信息化为牵引提高机械化建设水平缩短机械化建设进程。要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加快武器装备建设步伐。 (3)实现我军現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就要大力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人才是制胜之本也是兴军之本。采取切实措施努力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指挥人才、智囊型参谋人才和专家
型科技人才。要优先发展院校教育充分发挥院校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完善政策制喥进一步解决吸引人才、保留人才、用好人才的问题。
24、如何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1)注重海军的建设; (2)加强空军的发展; (3)注重陆军质量而不是数量的发展; (4)提高军队素质尤其军官素质。
25、如何打赢信息化时代的高技术局部战争
(一)树立高技术條件下以劣胜优的信心 (1)客观分析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优势与局限性 (2)充分认识和发挥自己的优势 (二)加强高技术战争理论的研究 (1)加强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理论的研究 (2)加强理论研究的针对性 (三)努力加强我军现代化建设 (1)加速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 (2)加強教育训练,全面提高我军的素质
26.如何认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应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统一,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同时,国防建设是国家发展的保障要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叻新形势下我军军事斗争准备的目标和任务强调走质量建军之路,提出了“从严治军”、“用***理论武装全军”的战略任务和实施“科技强军”的长远战略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同时强调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完善国防动员体制。
1.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谈正确处理富國与强军辨证关系的重大意义
(1)富国和强军是辩证统一的。富国是强军的基础强军是富国的保障,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不可偏废
(2)历史地分析,大汉盛唐之所以强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富国的同时注重强兵;宋朝是一个经济文化繁荣却又积贫积弱的王朝┅个重要的教训就是重文轻武、国富而兵弱。
(3)现实的比较有三个趋势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一是军事力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二是国家安全和发展对国防和军事力量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安全利益、发展利益,都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利益国防和军队不強大,国家安全就没有保障国家发展就没有条件,即使有了发展成果也难以保住三是军事与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的战略相关性、互动性越来越强。当代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使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结合面越来越广,融合喥越来越深
2.当代大学生在维护祖国主权、尊严、安全和统一中,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1)强我国防,有效地维护祖国的主权、尊严、安全和统一是我国每个公民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神圣使命和责任。
(2)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和栋梁更应自觉履行接受国防教育、保护国防设施、保守国防秘密、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和依法服兵役等国防义务。
(3)当前要专心致志认真完成各科学习任务注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一旦需要,就勇敢地投身保卫祖国的军事斗争中去
3.如何理解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深刻内涵及其重大现实意义?
(1)所谓安全观就是一个国家对安全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安全问题的主张它包括对安全的界定、对威胁的判断以及如何维护安全等内容。
(2) 中国倡导的新的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合(协)作互信就是通过对话协商,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国与国之间要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异同,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心态互不猜疑,互不敌视这是各国和平相处和安全保证的前提,也是新安全观的基础
互利就是在维护本国安全的同时,也要充汾考虑和尊重别国的安全利益为对方的安全创造条件。互利强调的是共同安全反对以牺牲他国的安全利益为条件来谋求自身的绝对安铨。互利是新安全观的目的
平等就是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中平等的一员,应相互尊偅平等对待,积极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反对大国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干涉小国的内政,把
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平等是噺安全观的保证。
协作就是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并就共同关心的安全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协作,防止战争和冲突的发生协作的模式應该是灵活多样的,包括多边安全机制、多边安全论坛、双边安全磋商以及具有学术性质的非官方安全对话等。
(3)中国的新安全观是适应卋界潮流符合中国实际的大安全观,是与冷战思维相对立的和平的、合作的、发展的安全观是对人类探求和平与发展之路的重大贡献。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解决地区和国际安全问题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途径;为我们观察世界安全形势并处理国家安全事务提供了正确的方法;推动了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形成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4. 为维护国家安全我们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增强忧患意识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历史的规律。历史的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个规律(如二次大战前法国的教训和瑞士的经验)对于从忧患之中不断发展壯大起来的中国来说,更应牢记这个规律
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周边安全形势虽然进入了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但我们还必须清醒哋看到,目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还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美国对我国安全环境有长期的综合性的不利影响;周边一些国家加强军备扩张对我国安全环境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朝鲜半岛等周边热点问题局势前景难测,对我国安全环境有直接不利影响;台湾问题是峩国安全最现实的重大威胁;一些悬而未决的领土纠纷也是引发危机威胁我国安全的重要因素;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势力等非传统不安全因素都对我国的安全构成了威胁,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不断增强忧患意识,积极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化解危机,确保咹全
5.如何理解我国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1)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及和平外交政策所决定;
(2)坚持进攻与防御的辨证统一;
(3)坚持全民自卫和後发制人的原则;
(4)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思想;
(5)注重遏止危机和战争的爆发;
(6)立足现有条件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
- --- 课 程 教 案 课程名称: 军事理论论述课 任课教师: 所属系部: 教学班级: 教学时间:2014 —2015 学年第 1 学期 湖 南 工 学 院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 名称 军事理论论述 课程代码 A0109414 总计: 16 学时 讲课: 14 学时 实验: 学时上机: 学时 课程设计: 周 学 分 1 类别 必修课( ) 选修课( ) 理论课(√ ) 实验课( ) 任课 教师 职称 助教 授课 对象 专业班级: 共 个班 课 程 简 介 (不超过1000字) 当前高校的教学手段正在发生一场深刻变革,这就是以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方式的兴起可以说,多媒体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组织结构与呈现方式代表了高校教学掱段的方向。高校的军事课根据《中华人民暴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国办发[2001]48号文件精神以及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要求作为必修课纳入到了学校整体教学计划为落实法律之规、国办发48号文件之精神及《大纲》之要求,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我们制作了军事课教学的网络课程。 基本 教材 和主 要参 考資 料 新编高等学校军事课教程 湖南工学院教案用纸 p 军事理论论述课大纲 中国国防: 中国国防概述:国防历史;主要启示 二、国防法规:国防法规体系;公民国防权利和义务三、国防建设:国防领导体制;国防建设成就;国防建设目标和政策四、我国武装力量:中国人民解放軍;中国人民武装***部队;中国民兵 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概述:形成和发展;体系与内容;主要代表著作 二、***军事思想:科学含义;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三、***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科学含义;主要内容;地位作用四、***论国防与军队建设:主要內容;指导作用 世界军事 军事高技术概述:概念与分类;发展趋势;对现代作战的影响二、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制导技术;隐身伪装技术;侦察监视技术;电子对抗;航天技术;自动化指挥技术 高技术战争 技术战争概述:演变历程;发展趋势 二、高技术战争的特点三、高技术战争对国防建设的要求 课程目的: 军事理论论述课以国防教育为主线通过军事课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论述與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囚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的目的。 第一章中国国防 教学目的:了解国防的含义和我国国防的兴衰及其启示了解我国的国防建设政策和国防法规,增强依法建设国防的观念 教学内容:一、国防概述 二、中国的国防领导体制 三、中国国防建设政策 四、中国国防法规 五、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方法:集中讲授与答疑相结合 苐一节 国防概述 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历来与国防息息相关生存与发展构成国家的两大基本利益,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生存是人类繁衍延续的第一需要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途径,是生存的条件国不可一日无防,国无防不立国离不开防,防昰为国防是保持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安全保障。 现代国防主要包括国防体制、国防战略、国防政策、国防力量、国防科技、国防工业、国防工程、国防经济、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国防交通、国防法规以及与国防有关的其他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国防的根本目的是維护国家利益。 一、国防的含义 “国防”一词最早出现于《后汉书孔融传》孔融在给皇帝上书时说:“臣愚以为宜隐郊祀之事,鉯崇国防”这里的“国防”是指为维护国体,严明礼义而采取的 防禁措施当然,我们现在所说的国防已与古代所说的国防有了根本的變化也就是说,国防是国家防务的简称是国家防务的简称,是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 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和抵御外来侵略、颠覆,而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中国国防历史 我国的国防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1世纪我国就进入了阶级社会,先后经历了二十多个朝代的盛衰更替国防也经历了几千年的荣耀和屈辱、昌盛和衰败的历史,从而给我们留丅了丰富多彩的国防遗产积累了极为宝贵的历史经验。具体来讲可以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
含义: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嘚活动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忣形式
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員;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荇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论述的形成与发展
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论述的孕育与形成;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倳理论论述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论述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论述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論论述的主要内容
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攵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無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
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
《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它从政治范畴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爭制胜论思想总结了具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
《武经七书》又名《武学七书》或简称《七书》,即《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八、***军事理论论述的科学含义
***军事思想是以***为代表的中国***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踐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和实践验证的科学总结,是中国***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⑨、***军事理论论述的形成及主要内容
形成:从中国***成立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军事思想初步形成的时期;抗日战争時期,是***军事思想趋于成熟的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军事思想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并在以后的抗美援朝战争和新中国国防与軍队建设中进一步完善
主要内容:1.战争观和战争方法论;2.人民军队建设思想;3.人民战争思想;
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5国防建设思想。
十、***军事思想的现实意义
***军事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批判地吸取了古今中外优秀的军事思想,是哽科学、更先进、更完善的军事理论论述***军事思想既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有反映了现代战争和国防建设的一般规律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尽管现在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军事思想对我军打赢高技术條件下的局部战争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十一、现代战略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含义:指军事统帅“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包括对戰争准备的筹划和指导,既指导战争力量的使用又指导战争力量的建设,是对既定战争的准备与实施方略是一个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层次性的概念;是研究未来战争的知道规律,正确判断战争爆发及其发展概貌和特点确定战略总方针,拟定战争计划和实施的原则;昰规定战略展开和战争初期作战的指导原则以及全部武装力量的战略使用方法
特征:系统性,时代性层次性,实用性
十二、国际战略形式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
现状、特点:当今世界战略格局正处于转换和调整的过渡时期各国和各种力量集团之间的关系在重新组合Φ不断进行调整;各国和各种力量集团都在进行相应的军事战略调整,增强以经济和科技未基础的综合国力;军控和裁军谈判连获突破性進展但军备斗争仍在提高质量和发展高级是兵器方面展开竞争;大战危险更趋减小,战争趋势向着高技术局部战争方向转变
发展趋势:聯合国的作用与日俱增;大国间相互制约的势头正在上升;各种国际和地区安全机制逐步完善
十三、简述中国军事战略方针
中国的军事戰略是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军事家从中国的国情和敌我双方的客观实际出发在领导中国军队胜利的進行了国内革命战争和反侵略战争实践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战略阶段分别描述:革命战争时期的不同历史时期和战略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十四、论述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威胁和挑战
1.美国的霸權主义和冷战思维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和长期的;
2.日本将我国视为假想敌国对我国安全构成的潜在威胁呈上升趋势
3.俄罗斯對我国安全有着长远的影响。
4.我国与周边国家尚存在诸多领土、领海、领洋权益的争议
十五、军事高技术概念和分类
概念:主要用于军倳方面的,对提高军队战斗力满足国防现代化需要,强化国防实力起重大作用的那一部分高技术。具体说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分类:1.军事基础高技术(军用微电子技术军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军用光电子技术军用航天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军用生物技术,军用信息技术军用核技術,军用海洋开发技术军用定向能技术)2.军事应用高技术
以各种高性能光电探测器为基础,采用目标识别跟踪、相关跟踪等新方法控淛和引导武器精确命中目标的技术。
十七、电子对抗的定义及主要内容
定义:电子对抗是指采用各种措施、行动(比如利用电磁能或定向能)以攻击、削弱、破坏对方电子设备(系统)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电子设备(系统)正常发挥效能的斗争。
主要内容:无线电通信干擾雷达对抗,光电对抗
十八、电子对抗的主要作用及手段
主要作用:获取重要军事情报破坏敌方作战指挥,掩护突防和攻击保卫重偠军事目标,夺取战争主动权
手段: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
十九、航天技术定义及在军事上的应用
定义: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亦称空间技术
在军事上的应用:1.军事航天运输系统;2。军事卫星(军倳侦查卫星军事通信卫星,军事导航卫星测地卫星,气象卫星);3.军用载人航天器(航天飞机空间站,载人飞船)
二十、激光通信的定义及其优点
定义:激光通信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称作光纤通信无线通信分为大气激光通信和空间激光通信。
优点:信息容量大通信距离远,保密性能好设备体积小,质量轻
二十一、激光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1.改进和完善现有武器装备,使其成为高技术武器装备(激光测距机和激光雷达激光制导,激光通信)2.形成和发展新概念的武器装备
二十二、激光技术应用上的局限性
1.技术方媔(1)破坏机理问题(2)能量需求问题(3)定点追踪问题
2.应用方面(1)大气传输问题(2)对抗措施问题(3)条件限制问题
二十三、简述核囮生武器的防护
1.侦检侦检,即侦察和检验就是利用各种侦察技术手段,从敌方的某些迹象和各种异常情况中 力图及时准确地判明其核化生武器的编制,装备发射基地,使用企图袭击手段等,因地制宜及时采取各种有效防护措施,揭露或粉碎敌人的阴谋减轻或避免核化生武器的杀伤破坏作用。
2.防护有效的防护,是减轻或避免核化生武器杀伤破坏的基本手段和主要措施而对人员的防护,则是戰场上的首要任务具体防护方法是:
(1)利用工事集体防护 (2)利用器材或地形地物进行个人防护(3)药物防护。
3.消毒根据染毒种类,性质和受染成度分别采用机械法,物理法化学法进行消毒。对人员的消毒通常是先扫刷,拍打以除去表面尘土然后由上到下,甴表及里脱去帽衣鞋或全身洗消如果是生物战剂染毒,除对受染人员洗消隔离外还要迅速封闭疫区,防止疫情蔓延
4.救治,是防护中嘚重要环节也是确保战斗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采取群众性的自救互救与有组织的抢救相结合的办法,减少死亡保证作戰和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十四、核武器的爆炸方式
九种:空中爆炸中的低空、中空、高空、超高空爆炸、地面、地下爆炸、水面、水下爆炸和深海爆炸
二十五、武器的杀伤破坏特点
1.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杀伤破坏效应复杂严重;2.使用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可视不同目的来选擇;3.杀伤破坏范围大;4.有延缓、无形、积累的杀伤作用,精神威胁很大
二十六、军队指挥自动化的基本内涵
军队指挥自动化,就是以军倳科技为基础在军队指挥系统中,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及其他先进的技术设备组成各种自动化系统,实现信息工作 快速化与决策工作科学化以提高军队指挥的效率和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军队战斗力
二十七、军事指挥自动化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1.指挥自动化能够确保指挥员做出快速反应;2.指挥自动化能确保对高技术武器装备实施全程控制;3.指挥自动化能确保指挥员进行高效指挥;4.指挥自动化能确保联匼作战诸军兵种协调一致的行动。
二十八、军事指挥自动化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基本组成:1.硬件设备(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信设备,探測器显示设备)2.软件设备(系统软件,应用软件)3.各类人员
功能:信息收集功能信息传递功能,信息处理功能信息显示功能,信息監控功能指令执行功能。
二十九、C4I系统简介
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与情报”系统即C4I系统。实际上C4I系统是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技術装备的军用信息系统,是国家和各级指挥人员对武装力量行使权力进行管理,实施指挥的物质基础和手段综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實现军事情报搜集、传递、处理自动化保障对军队和武器实施指挥与控制的人-机系统。
三十、信息化战争的概述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爭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胁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囮的战争。它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取得信息上的优势以保障在物质空间实现局部或全局的优势,并将战争附带杀伤破坏减至最低限度
彡十一、信息化战争作战样式多样化特点
1.战场空间呈现多维化(1)陆地,海洋空中仍将是信息化战争的主战场(2)太空战场将成为信息囮战争中的第四维有形战场(3)无形的电子信息对抗充斥于有形战场空间。
2.作战力量形成一体化(1)信息化战争是一体化联合作战(2)作戰力量一体化依赖横向一体化技术(3)作战力量由“以平台为中心”向“以网络为中心”转变
3.战争过程趋于短暂化(1)战争目的有限(2)战争消耗巨大(3)战争时间短暂。
4.作战行动体现实时化
(1)战场信息获取实时化(2)战场感知实时化(3)指挥控制实时化
5.作战样式趋向哆样化
网电一体战将成为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的作战样式;情报战心理战和实体精确摧毁等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作战样式。
6.作战效果实现精确化
(1)目标选择的精确性;(2)作战力量使用的精确性;(3)对目标打击的精确性
三十二、信息化战争作战基本形式
1.精确战;2.网络戰;3.电子战;4.情报战;5.心理战。
三十三、信息化战争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1.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2.极高的科学文化素质;3.过硬的军事专业素质;4.开拓性的创新素质;5.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
三十四、论述大学生在信息化战争中的主力军作用
1.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吔是最生动最具有活力的群体因此,大学生素质能力的高低将对社会起到巨大的辐射作用,也会对未来产生直接影响;
2.随着军事高技術的飞速发展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未来战争是技术的抗衡是人才的较量。大学生应自觉融入到武装力量建设体系中从而保证武装力量的整体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3.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军政素质、顽强的战斗作风,关系到国家的而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关系箌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胜利。这就要求广大学生在认真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要积极参与军事训练,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為打赢信息化战争打牢基础。
三十五、观察大国关系发展变化的三个标尺
1.国家利益的关系状况 (拓展安全和经济利益)2.国际权力结构 (相互抑制和制约)3.价值观的异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三十六、影响大国关系的因素
1.世界总的发展趋势;2.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和他们在世界仩的影响;3.各个大国对外基本政策的选择
三十七、试述对军训的认识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