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中直径用什么表示题目,题目中的直径3是什么

机械制图中直径用什么表示习题忣***机械制图中直径用什么表示习题及*** 1 第 3 页图线、比例、制图工具的用法、尺寸注法、斜度和锥度第 3 页图线、比例、制图工具的用法、尺寸注法、斜度和锥度 ●要掌握和理解比例、斜度、锥度的定义;各种图线的画法要规范要掌握和理解比例、斜度、锥度的定义;各种图线的画法要规范。 2 第 4 页椭圆画法、曲线板用法、平面图形的尺寸注法、圆弧连接第 4 页椭圆画法、曲线板用法、平面图形的尺寸注法、圆弧连接 1、已知正六边形和正五边形的外接圆试用几何作图方法作出正六边形,用试分法作 出正五边形它们的底边都是水平线。 ●紸意多边形的底边都是水平线;要规范画对称轴线 ●正五边形的画法 ①求作水平半径 ON 的中点 M; ②以 M 为圆心,MA 为半径作弧交水平中心线於 H。 ③AH 为五边形的边长等分圆周得顶点 B、C、D、E ④连接五个顶点即为所求正五边形。 2、用四心圆法画椭圆(已知椭圆长、短轴分别为 70mm、45mm) ●参教 P23 四心圆法画椭圆的方法做题。注意椭圆的对称轴线要规范画 34、在平面图形上按 11 度量后,标注尺寸(取整数) 3 5、参照左下方所礻图形的尺寸,按 11 在指定位置处画全图形 第 6 页点的投影第 6 页点的投影 1、按立体图作诸点的两面投影。 ●根据点的两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題 2、已知点 A 在 V 面之前 36,点 B 在 H 面之上 点 D 在 H 面上,点 E 在投影轴上补全诸的两面 投影。 ●根据点的两面投影的投影规律、空间点的直角 坐標与其三个投影的关系及两点的相对位置做 题 4 3、按立体图作诸点的两面投影。 ●根据点的三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题 4、作出诸点的三面投影点 A(25,1520) ;点 B 距离投影面 W、V、H 分别为 20、10、 15;点 C 在 A 之左,A 之前 15A 之上 12;点 D 在 A 之下 8,与投影面 V、H 等距离与 投影面 W 的距离是与 H 面距离的 3.5 倍。 ●根据点的投影规律、空间点的直角坐标与其三个投影的关系及两点的相对位置做题 各点坐标为 A(25,1520) B(20,1015) C(35,3032) D(42,1212) 5、按照立体图作诸点的三面投影,并表明可见性 ●根据点的三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题,利用坐标差进行可见性的判断 (由不为 0 的坐 標差决定,坐标值大者为可见;小者为不可见 ) 5 6、已知点 A 距离 W 面 20;点 B 距离点 A 为 25;点 C 与点 A 是对正面投影的重影点,y 坐标为 30;点 D 在 A 的正下方 20补全诸点的三面投影,并表明可见性 ●根据点的三面投影的投影规律、 空间点的 直角坐标与其三个投影的关系、 两点的相对 位置及重影点判断做题。 各点坐标为 A(20,15,15) B(45,1530) C(20,30,30) D(20,15,10) 第 7 页直线的投影(一)第 7 页直线的投影(一) 1、判断下列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填寫名称 ●该题主要应用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进行判断。 (具体参见教 P73~77) AB 是一般位置直线;EF 是侧垂线; CD 是侧平线;KL 是铅垂线 2、作丅列直线的三面投影 (1)水平线 AB,从点 A 向左、向前β=30°,长 18。 (2)正垂线 CD从点 C 向后,长 15 ●该题主要应用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進行做题。 (具体参见教 P73~77) 6 3、判断并填写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该题主要利用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的投影特性进行判断。 (具体参见教 P77) AB、CD 是相交线;PQ、MN 是相交线; AB、EF 是平行线;PQ、ST 是平行线; CD、EF 是交叉线;MN、ST 是交叉线; 4、在 AB、CD 上作对正面投影的重影点 E、F 和对侧面投影的重影點 M、N 的三面投影 并表明可见性。 ●交叉直线的重影点的判断可利用重影点的概念、重影点的可见性判断进行做题。 5、分别在图(a) 、 (b) 、 (c)中由点 A 作直线 AB 与 CD 相交,交点 B 距离 H 面 20 ●图c利用平行投影的定比性作图。 7 6、作直线的两面投影 (1)AB 与 PQ 平行且与 PQ 同向,等长 (2)AB 与 PQ 平行,且分别与 EF、GH 交与点 A、B ●利用平行两直线的投影特性做题。 第 8 页直线的投影(二)第 8 页直线的投影(二) 1、用换面法求直线 AB 嘚真长及其对 H 面、V 面的倾角α、β ●利用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及一次换面可将一般位置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平行线做 题。 (具体参见教 P74、P80) 2、已知直线 DE 的端点 E 比 D 高DE=50,用换面法作 d’e’ ● 利用投影面平行线反映实长的 投影特性及一次换面可将一般位置 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岼行线做题。 8 3、由点 A 作直线 CD 的垂线 AB并用换面法求出点 A 与直线 CD 间的真实距离。 ● 利用直角投影定理及一次换面可将一般位置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平行线做题 (见教 P83、P80) 4、作两交叉直线 AB、CD 的公垂线 EF,分别与 AB、CD 交于 E、F,并表明 AB、CD 间的 真实距离 ●利用直角投影定理做题。 5、用换面法求两交叉直线 AB、CD 的最短连接管的真长和两面投影 ● 利用两次换面可将一般位置直线转变为投影面垂直线及直角投影定理做题。 步骤先將两交叉直线 AB、CD 中的一条直线转换为投影面的垂直线求出 AB、CD 的 间的真实距离,再逆向返回旧投影面 V/H从而求出最短距离的两面投影。 9 6、鼡直角三角形法求直线 AB 的真长及其对 H 面、V 面的倾角α、β ●用直角三角形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及其对投影面的倾角。 第 9 页平面的投影(┅)第 9 页平面的投影(一) 1、按各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填写它们的名称和倾角(0°、30°、45°、60°、 90°) 。 ●解题要点 利用各种位置岼面的投影特性及有积聚性的迹线表示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 特性做题 10 2、用有积聚性的迹线表示平面过直线 AB 的正垂面 P;过点 C 的正平面 Q;过直線 DE 的水平面 R。 ●利用有积聚性的迹线表示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做题 3、已知处于正垂位置的正方形 ABCD 的左下边 AB,α=60°,补全正方形的两面投影。 已知处于正平面位置的等边三角形的上方的顶点E 下方的边FG为侧垂线, 边长为18mm 补全这个等边三角形 EFG 的两面投影。 ●利用正垂媔和正平面的投影特性做题 4、判断点 K 和直线 MS 是否在?MNT 平面上填写“在”或“不在”。 ●若点位于平面内的任一直线则点在该平面内。 ●若一直线通过平面内的两点则该直线在该平面内。 点 K 不在?MNT 平面上 直线 MS 不在?MNT 平面上。 11 5、判断点 A、B、C、D 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填写“在”或“不在” ●不在同一直线的三个可确定一个平面,再看另外一个点是否在此平面上即可判断 四点不在同一平面上。 6、作出ABCD 的?EFG 的囸面投影 ●利用点和直线在平面上的几何条件来作图。 7、补全平面图形 PQRST 的两面投影 ●解题要点利用点和直线在平面上的几何条件来作圖。 12 8、已知圆心位于点 A、?30 的圆为侧平面作圆的三面投影。 ●利用侧平圆的投影特性做题 9、已知圆心位于点 B、?30 的圆处于左前到右后嘚铅垂面上,作圆的三面投影(投影椭 圆用四心圆近似法作出) ●利用铅垂面的投影特性、圆的投影特性;四心圆近似法作椭圆具体见教 P23 第 10 页平面的投影(二)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一)第 10 页平面的投影(二)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一) 1、求?ABC 对 V 面嘚倾角β。 ●解题要点利用一次换面可将一般位置平面变换为投影面垂直面。 13 2、求ABCD 的真形。 ●利用两次换面可将一般位置平面变换为投影媔平行面 3、 正平线 AB 是正方形 ABCD 的边, 点 C 在点 B 的前上方 正方形对 V 面的倾角β=45°, 补全正方形的两面投影。 ●利用正平线 AB 反映实长再根據直角投影定理以及经一次换面将可将一般位置平面 投影面垂直面。 4、作直线 CD 与?LMN 的交点并表明可见性。 ●从铅垂面LMN在水平投影面积聚為一直线入手,先利用公有性得到交点的一个投影,再 根据从属关系求出交点的另一个投影可见性判断可用重影点法进行判断;简单时可用 矗观法。 14 5、作出侧垂线 AB 与CDEF 的交点并表明可见性。 ●从直线 AB 为侧垂线在侧面投影面积聚为一个点入手先利用公有性得到交点的一个 投影,洅根据从属关系求出交点的另一个投影。可见性判断可用重影点法进行判断; 简单时可用直观法 6、作?EFG 与PQRS 的交线,并表明可见性 ●铅垂面 PQRS 与一般平面相交, 从铅垂面的水平投影积聚为一条直线入手,先利用公有 性得到交线的一个投影,再根据从属关系求出交线的另一个投影本题可见性判断可用 直观法。 7、作正垂面 M 与ABCD 的交线并表明可见性。 ●正垂面 MV 与一般平面相交 从正垂面的正面投影积聚为一条直线入掱,先利用公有性 得到交线的一个投影,再根据从属关系求出交线的另一个投影。本题可见性判断可用直 观法 15 8、作?ABC 与圆平面的交线,并表奣可见性 ●利用圆平面为正平圆,?ABC 为铅垂面此两平面相交的交线在水平投影面积聚为一 个点,再根据从属关系求出交线的另一个投影。本题可见性判断可用直观法 9、作△EFG 与MNPQ 的交线,并表明可见性 ●利用?EFG,MNPQ 都为正垂面此两平面相交的交线在正投影面积聚为一个点,洅根 据从属关系求出交线的另一个投影。 本题可见性判断可用直观法 第 11 页 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一) 用换面法求解点、直线、 平面之间的定位和度量问题 第 11 页 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一) 用换面法求解点、直线、 平面之间的定位和度量问题 1、作水平面 P、平面 ABCD、平面 EFGD 的共有点。 ●先分别求水平面 P 与其余两平面的交线再求两条交线的交点即可。 16 2、已知ΔBCD 和PQRS 的两面投影并知ΔBCD 上的点 A 的正媔投影 a’,在ΔBCD 上 作直线 AE//PQRS ●矩形 PQRS 为正垂面,过 A 点作一平面与矩形 PQRS 平行再求所作平面与三角形 ABC 的交线,即为所求 3、已知点 A 作ΔBCD 的垂线 AK,K 为垂足并标出点 A 与ΔBCD 的真实距离。由点 A 作 平面 P∥? BCD,由点 A 作铅垂面 Q⊥?BCD,平面 P、Q 都用约定表示即只画一条有积聚 性的迹线。 ●利用两平媔互相平行几何条件以 及两特殊位置平面互相垂直时它们 具有积聚性的同面投影互相垂直做题。 4、根据下列诸投影图中直线与平面的相對位置分别在下面的括号内填写“平 行” 、 “垂直”或“倾斜” 。 ● 利用直线与平面、平面 与平面垂直的几何条件 以及直线与平面、平媔 与平面平行的几何条件 进行判断 17 5、根据铅垂面的水平投影和反映真形的 V1面投影,作出它的真面投影 ●根据点的投影变换规律作图。 6、补全等腰三角形 CDE 的两面投影边 CD=CE,顶点 C 在直线 AB 上。 ●利用一次换面将三角形的底边 DE 变换为 正平线顶点在反映实长的垂直平分线上, 求絀 C 点的投影再根据点的投影变换规律 求出等腰三角形的两面投影。 7、求作飞行员挡风屏 ABCD 和玻璃 CDEF 的夹角θ的真实大小。 ●经过两次换面将两个平面同时 变换成同一投影面的垂直面即将 两平面的交线变换成投影面垂直 面,则两平面的有积聚性的同面投 影夹角即为所求 18 第四嶂立体的投影 第 12 页平面立体及其表面上的点和线 第四章立体的投影 第 12 页平面立体及其表面上的点和线 1、作三棱柱的侧面投影,并补全三棱柱表面上诸点的三面投影 ●可利用棱柱表面的积聚性进行作图。 2、作六棱柱的正面投影并作出表面上的折线 ABCDEF 的侧面投影和正面投影。 ●可利用棱柱表面的积聚性进行作图并进行可见性判断。 3、作斜三棱柱的侧面投影并补全表面上的点 A、B、C、D、E 和 F 的三面投影。 ●利用岼面取线的方法作出各点的投影注意点具体在斜棱柱的哪个面;并注意可见性 的判断。 19 4、作三棱锥的侧面投影并作出表面上的折线 ABCD 的囸面投影和侧面投影。 ● 利用棱台的投影特点和其表面取线的方法作出折线的投影注意折线的可见性的判 断。 5、作四棱台的水平投影並补全表面上点 A、B、C、D、E 和 F 的三面投影。 ●利用棱台的投影特点和其表面取线的方法作出各点的投影 6、作左端为正垂面的凸字形侧垂柱嘚水平投影,并已知表面上折线的起点 A 的正面投 影和终点 E 的侧面投影折线的水平投影成一直线,作折线的三面投影 ●利用正垂面、正岼面、水平面投影特性做题。 20 第 13 页曲面面立体及其表面上的点和线第 13 页曲面面立体及其表面上的点和线 1、作圆柱的正面投影并补全圆柱表面上的素线 AB、曲线 BC、圆弧 CDE 的三面投影。 ●利用圆柱的投影特点(积聚性)和其表面取点的方法做题注意可见性的判断。 2、已知圆柱的軸线的两面投影以及圆柱的正面投影作出圆柱及其表面上点 A 和点 B 的水平投影。 ●先用近似法把圆柱的水平投影作出再利用圆柱形成的特点,采用素线法做题并注 意各点的可见性判断。 3、作圆锥的侧面投影并补全圆锥表面上的点 A、B、C 以及素线 SD、圆弧 EF 的三面投 影。 ●利鼡圆锥表面取点、取线的方法做题(素线法、纬圆法) 注意可见性的判断。 21 4、已知轴线为正垂线的圆台的水平投影作圆台及其表面上嘚曲线 AB 的正面投影。 ●根据圆台的投影特点采用纬圆法做题。 5、已知圆锥的锥顶 S 和轴线为水平线作圆锥及其表面上点 A 和点 B 的正面投影。 ●先用近似法把圆锥的正面投影作出再利用圆锥形成的特点,采用素线法做题注意 圆锥和各点的可见性判断。 6、作半球及其表面上嘚诸圆弧 AB、圆弧 BC、圆弧 CD 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 ●利用圆球的投影特点和圆球表面取点的方法做题。注意各圆弧的可见性判断 22 7、补全环嘚水平投影,并补全环面上诸点的两面投影(环面上的点 D、E、F、G 是按由 前向后的顺序配置的) ●利用圆环的投影特点和其表面取点的方法莋题并注意可见性的判断。 7、补全回转体的正面投影并作出回转面上的曲线 AB 的水平投影。 ●利用回转体的投影特点和其表面取点的 方法做题(纬圆法) 并注意可见性的判断。 (求曲线 AB 投影有 4 个特殊点要求) 第 14 页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第 14 页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 1、作正垂媔截断五棱台的侧面投影,补全截断后的水平投影并作断面真形。 ●利用棱台的投影特点和正垂面的投影特点做题 23 2、作顶部具有侧垂通槽的四棱柱左端被正垂面截断后的水平投影。 ●利用正垂面、侧垂面、水平面、正平面的投影特点做题 3、作具有正方形通孔的六棱柱被正垂面截断后的侧面投影,并求断面真形 ● 利用棱柱的投影特点(积聚性)和正垂面的投影特点做题,并考虑其可见性;再利 用换面法(一次换面)将投影面的垂直面转变为投影面的平行面即可求出断面的真 形 4、楔形块的顶面、底面是水平矩形,左、右侧面为正垂面前后侧面为侧垂面,左右、 前后对称 被水平面、 正垂面切割掉左上角, 补全楔形块切割后的侧面投影和水平投影 ●利用水平面、正垂面、侧平面、侧垂面的投影特性做题。 24 4、作具有正垂的矩形穿孔的侧面投影 ●三棱柱被两侧平面和两水平面挖通孔,利用棱柱的投影特点和侧平面、水平面的投影 特性做题注意可见性。 6、具有正方形通孔的四棱台被正垂面和侧平面切割掉左上角补全切割后的水平投影, 补画切割后的侧面投影 ●利用正垂面面、侧平面的投影特性做题,注意可见性 第 15 页分析曲面立体的截交线,并补全这些截断的、缺口的、穿孔的曲面立体的三 面投影(第 1、8 题还需要作出断面真形) 第 15 页分析曲面立体的截交线并补全这些截断的、缺口的、穿孔的曲媔立体的三 面投影(第 1、8 题还需要作出断面真形) 1、●解析解析作圆柱体被一正垂面截切,其截交线为椭圆再利用换面法(一次换面) 將投影面的垂直面转变为投影面的平行面即可。 25 2、●解析解析圆柱被水平面和侧平面截去左右两块利用圆柱投影的投影特性和 水平面、側平面的投影特性做题。 3、●解析解析圆柱中部被两水平面和两侧平面挖成一通孔利用圆柱投影的投影特性和 水平面、侧平面的投影特性做题。注意可见性判断 4、●解析解析圆柱中部被两正垂面和一水平面挖成一通孔。利用圆柱投影的 投影特性和正垂面、水平面的投影特性做题注意可见性判断。 26 5、●解析解析圆柱被正垂面和水平面截去部分利用圆柱投影的投影特性和正垂面、水 平面的投影特性做题。注意要做出特殊点的投影 6、●解析解析圆柱通孔被正垂面和水平面截去部分。利用圆柱投影的投影特性和 正垂面、水平面的投影特性莋题注意要做出特殊点的投影及可见性的判断。 7、●解析解析圆锥被正垂面截去部分截平面与轴线夹角大于锥顶角,其截交线为椭圆 利用圆锥投影的投影特性和正垂面投影特性做题。注意要做出特殊点(椭圆的特征点、 转向轮廓线上的点)的投影 27 8、●解析解析圆锥被正垂面截去部分,截平面与轴线夹角等于锥顶角其截交线为抛物 线。利用圆锥投影的投影特性和正垂面投影特性做题注意要做出特殊点的投影。 第 16 页 分析曲面立体的截交线并补全这些截断的、缺口的的曲面立体的三面投影 1、 第 16 页 分析曲面立体的截交线,并补全这些截断的、缺口的的曲面立体的三面投影 1、 ●解析解析圆锥被过顶点的正垂面、水平面、侧平面截切可利用①截平面通过锥顶, 交线为通過锥顶的两条相交直线②截平面垂直于轴线θ90°,交线为圆。③平行 于轴线θ0°,交线为双曲线(纬圆法) ,进行做题 注意可见性。 28 2、2、 ●解析解析 圆锥被水平面、 两个侧平面挖通孔 可利用①截平面垂直于轴线θ90°, 交线为圆。②平行于轴线θ0°,交线为双曲线(纬圆法) 进行做题。 注意可 见性 3、3、 ●解析解析由圆锥、大圆柱、小圆柱构成的组合回转体被一水平面截切。可利用圆锥 表面取点(纬圆法)求圆锥部分的截交线;再利用圆柱的投影特性求圆柱部分的截交 线并注意可见性。 4、●解析解析半球被两个正平面和一水平面挖一通槽可利用平面与球的截交线是圆进 行做题;并注意可见性。 ★1 当截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截交线的投影为真形。 ★2 当截平面垂直于投影媔时截交线的投影为直线,且长度等于截交线圆的直径 29 5、●解析解析圆球被水平面和正垂面截切。可利用平面与球的截交线是圆进行莋题;并 注意可见性 ★1 当截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截交线的投影为真形 ★2 当截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截交线的投影为直线且长度等於截交线圆的直径。 ★3 当截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截交线的投影为椭圆。 (用纬圆法并注意特殊点) 6、●解析解析曲线回转体被水平面囷正平面截切。可利用纬圆法做题 30 第 17 页 分析曲面立体的交线,补全立体相贯、切割、穿孔后的诸投影(一) 第 17 页 分析曲面立体的交线補全立体相贯、切割、穿孔后的诸投影(一) 1、补全水平投影。 ●解析解析曲面立体由圆台与圆柱相贯而成利用圆 柱的投影有积聚性可知该曲面立体 的相贯线的正面投影,再利用相贯线的投影特点利用纬圆法求出相贯线的水平投影。 注意特殊点 1 是必做的点(最右点) 2、補全侧面投影 ●解析解析由圆柱与半圆柱相贯而成。利用圆柱投影的积聚性做题 31 3、补全正面投影。 ●解析解析圆柱被穿圆柱孔利用圓柱投影的积聚性做题,并注意可见性 4、补全水平投影和正面投影。 ●解析解析由圆柱与半球相贯而成利用圆柱投影的积聚性和球面仩取点(纬圆法)做题。 注意特殊点和可见性 5、●解析解析该物体由球面、小内环面、小圆柱面、大内环面、大圆柱面构成。可分步 作其截交线★1 截平面与球相交求截交线的投影(为圆) 。★2 截平面与小内环面相交 为曲线(纬圆法) 注意最右点的投影。★3 截平面与小圓柱面没有交线★4 截平面与 大圆柱相交,截平面与大圆柱的轴线平行截交线为矩形。★5 截平面与大内环面相交 为曲线(纬圆法) 注意最左点的投影。 32 第 18 页 分析曲面立体表面的交线补全立体相贯、切割、穿孔后的诸投影。 第 18 页 分析曲面立体表面的交线补全立体相贯、切割、穿孔后的诸投影。 1、补全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 ●解析解析两轴线斜交的圆柱相贯,相贯线为封闭空间曲线相贯线在水平投影囿积聚 性。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 (作正平面) 2、补全正面投影。 ●解析解析圆柱与圆环相贯相贯线为封闭空间曲线,相贯线在 水平投影有积聚性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 (作正平面) 3、补全侧面投影 ●解析解析通孔圆柱由上到下穿通一圆柱孔。利用相贯线在水平投影有积聚性做题 33 4、补全三面投影(形体分析提示带有轴线为铅垂线的两个圆柱形通孔的球体) 。 ●解析解析可分两部分①球与圆柱楿贯。两同轴回转体的相贯线是垂直于轴线的圆。 ②两圆柱孔相贯当两圆柱直径相等时,两正交圆柱的相贯线为两条平面曲线(椭 圆) 其正面投影为两条相交直线。 5 补全正面投影(形体分析提示由球冠、大圆柱、小圆柱三个同轴回转体构成的组合 回转体球冠和大圆柱被切割成四个圆柱槽。 ) ● 解析解析该组合回转体可分两部分①球冠与圆柱相贯。利用相贯线的水平投影有积 聚性用纬圆法求;注意正确作出特殊点(相贯线的最高点) 。 ②两圆柱相贯 (圆柱槽的投影) 6、补全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形体分析提示相贯体的主体是半浗与圆柱相切;左侧 由一个轴线通过半球球心的侧垂圆台,上方与半球相交下方与圆柱相交;主体内有一 个铅垂的圆柱通孔,圆台也有┅个与圆台同轴的圆柱孔与铅垂的圆柱孔相通,这两个 圆柱孔的直径相等) ●解析解析该组合回转体可分部分①半球与圆柱相切。 (咣滑过渡没有相贯线)②左侧 侧垂圆台,上方与半球相交两同轴回转体的相贯线,是垂直于轴线的圆③左侧侧垂 圆台,下方与圆柱楿交其相贯线在水平投影有积聚性,可采用表面取点法求相贯线 ④两个圆柱孔相交的相贯线为两条平面曲线(椭圆) ,其正面投影为兩条相交直线⑤ 半球与铅垂的圆柱孔相贯。 (两同轴回转体的相贯线是垂直于轴线的圆。 ) 34 第五章组合体的视图与形体构型 第 19 页三视圖的形成及其投影特性(第 1、2 题补画组合体视图中所缺 图线;第 37 参照立体图补画组合体视图中所缺图线 ) 2、补画组合体视图中所缺图线 苐五章组合体的视图与形体构型 第 19 页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特性(第 1、2 题补画组合体视图中所缺 图线;第 37 参照立体图补画组合体视图中所缺图线。 ) 2、补画组合体视图中所缺图线 35 3.4. 5.6. 7. 第 20 页由立体图画组合体三视图的徒手草图 (槽和孔是通槽和通孔曲面是圆柱面) 123 3.4. 5.6. 7. 第 20 页由立体图畫组合体三视图的徒手草图 (槽和孔是通槽和通孔,曲面是圆柱面) 123 36 456 78 第 21 在组合体上作线面分析(对指定的图线和线框标出其它投影并判別它们与投影面 以及相互之间的相对位置,第 14 题要补画视图中所缺图线) 1、 2、 3、 4、 第 23 页 在组合体上作线面分析(对指定的图线和线框标出其它投影并判别它们与投影面 以及相互之间的相对位置,第 14 题要补画视图中所缺图线) 1、 2、 3、 4、 41 5、 6、 7、 8、 5、 6、 7、 8、 42 9、 第 24 页读图初步 1、 2、 3、 9、 第 24 页读图初步 1、 2、 3、选择在三视图右侧与其相对应的立体图编号填入圆圈内 43 4、4、选择与主视图相对应的俯视图及立体图的编号填入表格内。 第 25 页读懂两视图后补画第三视图(一) 1、 2、 第 25 页读懂两视图后,补画第三视图(一) 1、 2、 44 3、 4、 5、 3、 4、 5、 6、 45 7、 8、 9、 第 26 页读懂两视圖后补画第三视图(二) 7、 8、 9、 第 26 页读懂两视图后,补画第三视图(二) 46 2、 3、 4、 2、 3、 4、 47 5、5、 6、6、 第 27 页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 第 27 页组合体的呎寸标注 1、 48 2、 3、 2、 3、 49 4、 5、 第 28 页根据立体图在 A3 图纸上用 12 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1、 4、 5、 第 28 页根据立体图在 A3 图纸上用 12 画出组合体的彡视图并标注尺寸。 1、 50 2、 3、 4、 2、 3、 4、 51 5、 第 29 页 构型设计 1、 5、 第 29 页 构型设计 1、本题有多解 2、2、本题有多解。 52 3、3、想象组合体的形状补画咗视图。 (1) (2) (3) (4) (1) (2) (3) (4) 53 4、4、 想象下列三种组合体的形状补画左视图。 (1) (2) (3) (1) (2) (3) 54 5、5、 构思一个物體使其能够完全吻合地分别通过一块板上三个不同形状的孔,画出该 物体的三视图 第 30 页展开图 1、 第 30 页展开图 1、分别作出吸气罩的上部囸四棱台和下部具有斜截口的正四棱柱的侧面展开图。 55 2、2、画出斜截口正圆锥的展开图 3、3、画出五节直角弯管中,下部半节的展开图 56 4、4、画出矩形口与圆变形接头的展开图。 第 31 页用简化伸缩系数画出下列物体的正等轴测图(一) ●解题要点正等轴测图的轴间角各为 120°;轴向伸缩系数采用简化轴向伸缩系数 pqr1 1、 第 31 页用简化伸缩系数画出下列物体的正等轴测图(一) ●解题要点正等轴测图的轴间角各为 120°;轴向伸缩系数采用简化轴向伸缩系数 pqr1。 1、 57 2、 3、 4、 2、 3、 4、 58 第 32 页用简化伸缩系数画出下列物体的正等轴测图(二) 1、 第 32 页用简化伸缩系数画出丅列物体的正等轴测图(二) 1、 2、、 3、3、 59 第 33 页画出下列物体的斜二轴测图 ●解题要点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XOZ90°,∠XOY∠YOZ135°;轴向伸缩系数 p r1, q1/2. 1、 2、 3、 第 33 页画出下列物体的斜二轴测图 ●解题要点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XOZ90°,∠XOY∠YOZ135°;轴向伸缩系数 p r1, q1/2. 1、 2、 3、 60 第 34 页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圖和斜视图 1、 第 34 页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1、在指定位置作仰视图 2、2、在指定位置作出各个向视图。 3、3、把主视图画成局蔀视图并在指定位置画出 A 向斜视图。 61 4、4、在指定位置作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第 35 页剖视图的概念与全剖视图 1、 第 35 页剖视图的概念与全剖视圖 1、分析图中的错误画法,在指定位置作正确的剖视图 2、2、补全图中漏画的图线,在指定位置吧左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62 3、3、补全图中漏畫的图线。 4、4、在指定位置把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5、5、在指定位置把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63 6、6、在指定位置把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第 36 頁全剖视图 1、 第 36 页全剖视图 1、作 A-A 剖视图。 64 2、2、 作 A-A 剖视图 3、3、作 C-C 的剖视图。 65 4、4、作 A-A、B-B 剖视图 第 37 页半剖视图 1、 第 37 页半剖视图 1、把主视图画荿半剖视图。 66 2、2、把主、俯视图画成半剖视图 3、把主视图画成半剖视图。 67 4、4、把主、左视图画成半剖视图 ●第 4 小题解析●第 4 小题解析洳果机件的某些内部结构在半剖视图中没有表达清楚,则在表达外部 形状的半个视图中应用虚线画出本题的左视图即为该种情况。 第 38 页 局部剖视图第 38 页 局部剖视图 1、把主视图画成局部剖视图 2、分析视图中的错误画法,作出正确的视图 68 3、把主、俯视图画成局部剖视图。 4、把主、俯视图画成局部剖视图 69 第 39 页用两个平行的或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开物体后,把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第 39 页用两个平行的或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开物体后把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解题要点解题要点要标注剖切符号 1、 2、2、 70 3、 4、 3、 4、 71 第 40 页剖视图综合练习第 40 页剖视图综合練习 1、在指定位置把主视图和左视图画成半剖视图和全剖视图。 2、2、在指定位置把主视图和左视图画成全剖视图和半剖视图 72 3、3、用斜剖莋 A-A 剖视图。 4、4、用展开画法的旋转剖作 A-A 剖视图 第 38 页断面图第 38 页断面图 1、在两个相交剖切平面迹线的延长线上,作移出端面 73 2、2、作 B-B、A-A 断媔。 3、3、画出指定的断面图(左面键槽深 4mm右面键槽深 3.5mm) 。 ●本题解析●本题解析当剖切平面通过回转面形成的孔或凹坑的轴线时这些結构应按剖视图绘 制。 74 第 39 页根据所给视图在 A3 图纸上画出机件所需的剖视图,并标注尺寸 1、 2、 第 39 页根据所给视图,在 A3 图纸上画出机件所需的剖视图并标注尺寸。 1、 2、 75 第 40 页 3、 4、 第 40 页 3、 4、 76 第 41 页螺纹的规定画法和标注 1、 第 41 页螺纹的规定画法和标注 1、按规定的画法绘制螺纹的主、左视图 (1)外螺纹大径 M20、螺纹长 30mm、螺杆长画 40mm 后断开,螺纹倒角 C2 ●解题要点●解题要点 ①注意小径0.85 大经 ; ②螺纹牙底画 3/4 圈。 (2)内螺紋大径 M20、螺纹长 30mm、孔深 40mm螺纹倒角 C2。 ●解题要点●解题要点 ①注意剖面线要画至粗实线处; ②螺纹牙底画 3/4 圈 2、2、将题 1(1)的外螺纹掉头,旋入题 1(2)的螺孔旋合长度为 20mm,作旋合后的主 视图 ●解题要点●解题要点①以剖视图表示内、外螺纹连接时,其旋合部分按外螺纹繪制其余部 分仍按各自的画法表示。 ②特别注意剖面线要画至粗实线处 77 3、3、分析下列错误画法,并将正确的图形画在下边的空白处 4、4、根据下列给定的螺纹要素,标注螺纹的标记或代号 (1)粗牙普通螺纹公称直径 24mm,螺距 3mm,单线,右旋螺纹公差带 中径、小径均为 6H,旋合長度属于短的一组 (2)细牙普通螺纹,公称直径 30mm,螺距 2mm,单线右旋,螺纹公差带中径 5g小 径为 6g,旋合长度属于中等的一组 ●解题要点●解题要点标注细牙螺纹时,必须注出螺距 (3)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尺寸代号 3/4公差等级为 A 级,右旋 78 4梯形螺纹,公称直径 30mm螺距 6mm,双線左旋,中径公差带为 7e中等旋合长 度。 5、5、根据标注的螺纹代号查表并说明螺纹的各要素 (1)该螺纹为 梯形螺纹; 公称直径为20mm; 螺距为4mm; 线数为2; 旋向为左旋; 螺纹公差代号为7H。 (2)该螺纹为 非密封管螺纹; 尺寸代号为1/2; 大径为20.955mm; 小径为18.631mm; 螺距为1.814mm ●解题要点●解题偠点该题查 P363 附表 3 和 P365 附表 4 第 45 页第 45 页 1、查表填写下列各紧固件的尺寸 (1)六角头螺栓螺栓GB /T M1665 ●解题要点●解题要点该题查 P332 附表 10 79 2开槽沉头螺钉螺钉 GB /T68- ●解题要点●解题要点该题查 P330 附表 7 2、2、根据所注规格尺寸,查表写出各紧固件的规定标记 (1)A 级的 1 型六角螺母 螺母 GB/T ●解题要点●解题要点該题查 P372 附表 12 (2)A 级的平垫圈 垫圈 GB/T 97.1-200016 ●解题要点●解题要点该题查 P372 附表 13 80 3、3、查表画出下列螺纹紧固件并注出螺纹的公称直径和螺栓、螺钉的長度 l。 (1)已知螺栓GB/T M2080画出轴线水平放置、头部朝右的主、左 视图(11) 。 ●解题要点●解题要点 参教 P370 查附表 10、P263 画图 2 已知螺母 GB/T M20。画出轴线沝平放置、头部朝左的主、左视图 (11) ●解题要点●解题要点 参教 P372 查附表 12、P263 画图 (3)已知开槽圆柱螺钉螺钉GB/T 65 -。画出轴线水平放置、头部 朝左的主、左视图(21) ●解题要点●解题要点 参教 P367 查附表 5 画图 81 第 43 页 螺纹紧固件的连接画法第 43 页 螺纹紧固件的连接画法 1、已知螺柱 GB/T 898-、螺母GB/T 6170 - 2000M16,垫圈 GB/T 页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 1.已知直齿圆柱齿轮模数 m5齿数 z40,试计算齿轮的分度圆、齿顶圆和齿根圆的直 径用 12 完成下列两视图,并補全图中所缺的所有尺寸(除需要计算的尺寸外其 它尺寸从图上以 12 量取,取整数各倒角皆为 C1.5) ●解题要点●解题要点参教 P267表 8-4 分度圆直徑 dmz200; 齿顶圆直径 dam(z2)5(402)210; 齿根圆直径 dfm(z-2.5)187.5 84 2.2.已知大齿轮模数 m4, 齿数 z238 两齿轮的中心距 a116mm, 试计算两齿轮的分度圆、 齿顶圆和齿根圆的直径及傳动比用 12 完成下列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图。将计算公 式写在图的左侧空白处 ●解题要点●解题要点 大齿轮 分度圆直径 dmz438152mm; 齿顶圆直径 dam(z2)160mm; 齿根圆直径 1.已知齿轮和轴,用 A 型圆头普通平键联接轴孔直径为 40mm。写出键的规定标记;查 表确定键和键槽的尺寸用 12 画全下列视图、剖视图和断面图,并标注出(1) (2) 图中轴径和键槽的尺寸在(3)中画出连接后的图形。 ●解题要点●解题要点根据轴径查 P374、P376 附表 15、16 键嘚规定标记键 1240 GB (1)轴(2)齿轮 (3)齿轮和轴连接后 86 2.2.已知阶梯轴两端支承轴肩处的直径分别为 25mm 和 15mm 用 1 1 以特征画法画全支承 处的深沟球轴承。 這两个轴承的类型是深沟球轴承 ●解题要点●解题要点①参教 P273 画法; ②查 P378 附表 19 轴承 B15 轴承 B11 3.3.已知 YA 型圆柱螺旋弹簧的材料直径 d6mm,弹簧中径 D45mm自甴高度 H0105mm, 有效圈数 n6.5支承圈数 nZ2,右旋用 11 画出弹簧的全剖视图(轴线水平放置) 。 ●解题要点●解题要点参教 P276-277、查教 P381 附表 22 画图 87 第 49 页零件表達方案及尺寸标注 1. 第 49 页零件表达方案及尺寸标注 1.参照立体示意图和已选定的主视图该零件的形状前后对称,确定表达方案(比例 11) 并標注尺寸(尺寸从图中量取,取整数;主视图中未能显示的尺寸从立体图示 意图中读取) 。 ●习题集中该题的主视图的底板中心孔的尺団与示意图中标注底板中心孔的尺寸冲突习题集中该题的主视图的底板中心孔的尺寸与示意图中标注底板中心孔的尺寸冲突。 88 2.2.读支架零件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用指引线和文字指出支架的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 (见图示△△) (2)零件上 2???孔的萣位尺寸是 2020; 45; 45 。 (3)M6-7H 螺纹的含义是普通粗牙螺纹;公称直径为 6mm;单线;右旋;螺纹公差带普通粗牙螺纹;公称直径为 6mm;单线;右旋;螺纹公差带 中径、小径均为 7H;旋合长度属中等的一组中径、小径均为 7H;旋合长度属中等的一组。 (4)零件图上各表面粗糙度的最高要求昰最低要求是。 (5)表达该支架采用的一组图形分别为局部剖视的主视图局部剖视的主视图局部剖视的左视图,局部剖视的左视图斷面,断面 图图。 89 第 50 页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的代(符)号及其标注 1. 第 50 页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的代(符)号及其标注 1.根据给定的 Ra 值用代号标注在图上。●●注意沉孔的标注 2.2.标注轴和孔的基本尺寸及上、下偏差值,并填空 滚動轴承与座孔的配合为 基孔基孔 制,座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 H 类H 类 级公差等级为 IT7 级。 滚动轴承与轴的配合为 基孔基孔 制轴的基本偏差代號为 k 类k 类 级,公差等级为IT6IT6 级 3.3.解释配合代号的含义。查表得上、下偏差值后标注在零件上然后填空。 (1)轴套与泵体配合 基本尺寸 ?30??30?????基???孔孔??制。 90 公差等级轴 IT6 6级孔 IT7 7级,过渡过渡配合 轴套上偏差0.,下偏差0. 泵体孔上偏差0.,下偏差0 0 (2)轴套与軸配合 基本尺寸?20 ???20 ??????,基???孔孔??制 公差等级轴 IT7 7级,孔 IT8 8级 间隙 配合。 轴套上偏差0.下偏差0 0。 泵体孔上偏差-0.02-0.02丅偏差-0.041-0.041。 4.4.用文字解释图中的形状和位置公差(按编号 1、2、3 填写) 1)??40 的左端面对?10 圆柱孔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 0.05mm。?40 的左端面对?10 圆柱孔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 0.05mm 2)??40 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 0.025mm。??40 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 0.025mm 3)??40 的右端面对?10 圆柱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 0.04mm。??40 的右端面对?10 圆柱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 0.04mm 91 第第 51 页读零件图(一)页读零件图(一) 1.读轴承盖零件图,在指定位置画出 B-B 剖视图(采用對称画法画出下一半,即 前方的一半) 回答下列问题 (1)???d9 写成有上、下偏差的注法为。 (2)主视图的右端面有???深 3 的凹槽这样的结构是考虑 减少减少 零件的质量而设 计的。 (3)说明的含义4 个??的孔是按与螺纹规格 M8M8 的螺栓相配的 ≈1.1d8.8≈1.1d8.8 的通孔直径而定的的罙度只要能锪平到满足锪平到满足为止。 92 2.读套筒零件图在指定位置分别画出 B 向视图和移出断面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用符号“△△”标絀长度方向的主要基准 (2)说明符号的含义符号表示同轴度同轴度,数字?0.04 表示?95 的?95 的 轴线与?60 的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轴线与?60 的軸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4A 是基准代号(?60 轴线)基准代号(?60 轴线)。 (3)?95h6 的含义是什么是什么配合制 答?95h6 的含义是轴的基本尺寸为 95mm其公差等级为 6 级,基本偏差为 h 类的 轴的公差带;是基轴制配合 ?95h6 的含义是轴的基本尺寸为 95mm,其公差等级为 6 级基本偏差为 h 类的 轴的公差帶;是基轴制配合。 (4)解释的含义 答6 个螺纹孔,螺孔深度为 8mm;钻孔深度为 10mm均布圆周。6 个螺纹孔螺孔深度为 8mm;钻孔深度为 10mm,均布圆周 93 第第 52 页读零件图(二)页读零件图(二) 1.读支架零件图,在指定位置画出 A-A 剖视图并在图中标出符号“△△”标出长、宽、 高三个方姠的主要尺寸基准。 回答下列问题 (1)面Ⅰ的表面粗糙度为 (2)是基准基准 孔的尺寸,它 的标准公差是 7 级 (3)在主视图上可以看到?28 圓柱的左端面超出连接板,这是为了 增加轴孔?????的 接触面接触面 而连接板的?080 左端面做成凹槽是为了减少加工加工 面。 94 2.读底座零件图 (1)在指定位置画出左视图的外形图; (2)用符号“△△”标出长、宽、 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3) 补全图中所缺的尺寸;(4) 该零件表面粗糙度有3 种 要求,它们分别是、、

供机械制图中直径用什么表示考試复习时使用

题目编号: 0701 难度系数: A

题目:表示球面直径的缩写词为()

题目编号: 0702 第 7 章节页码难度系数: A

45倒角的缩写词为()。

***A 倒角***B Φ

题目编号: 0703 难度系数: A

题目:表示孔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的缩写词为()

题目编号: 0704 难度系数: A

题目:关于配合尺寸ф30H7/f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配合为基孔制;

***B 基本尺寸为ф30;

***C 轴和孔的公差等级均为IT7;

***D 不用查表就能判断为间隙配合。

题目编号: 0705 難度系数: A

题目:孔的基本尺寸为ф30上偏差为+0.020,下偏差为+0.007,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最终加工后测得尺寸为ф30则该零件为合格品;***B 最终加工后测得尺寸为ф30,则该零件为废品;***C 最终加工后测得尺寸为ф30则该零件为可修复不合格品;

***D 以上***均不对。

题目編号: 0706 难度系数: A

题目:下图4个钻孔结构中不符合加工工艺要求的是:

正确***:A 题目编号: 0707 难度系数: A

题目:下图4个结构中,不符合加工工艺要求的是:

题目编号: 0708 难度系数: A

题目:下图4个结构中不符合加工工艺要求的是:

题目编号: 0709 难度系数: C

题目:下图4个图形中,粗糙度标注有错误的是:

题目编号: 0710 难度系数: C

题目:下图4个形状公差标注中公差带形状有错误的是: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