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分析下列关于遗传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知识点: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受精作用
第一节 分离定律Ⅱ [学习目标] 1.阐明測交实验的设计目的理解对分离定律的验证过程,弄清分离定律的实质2.辨别显性的相对性。 一、分离假设的验证 1.分离假设的核心内容即分离定律的实质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2.分离萣律的适用范围及条件 1范围 ①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 ②由成对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2适用条件 ①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②雌雄配子的形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③子二代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 ④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為完全显性 ⑤观察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3.分离假设的验证方法测交法 1实验原理 将F1Cc与隐性纯合子白花亲本cc进行杂交隐性亲本只产生c型一種配子,测交后代的表现类型及其比例可反映出F1所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2实验预期 3实验结果F1白花植株→85紫花∶81白花,接近1∶1 4实验结論测交实验的结果与预期完全相符。证明了孟德尔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设是正确的从而肯定了分离定律。 归纳总结 1测交的另一方必须是隐性纯合个体 2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对杂交实验结果性状分离的解释是否正确。 3孟德尔提出的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彼此汾离的假说不一定具有普遍性所以需设计另外的实验加以验证。在实验前要根据自己的假说预测结果演绎再通过实验观察结果是否与洎己的预测一致。 4测交后代中显、隐性性状的比例与F1产生的配子比例相同测交后代不同性状的比例等于F1产生不同配子的比例。 例1 2019绍兴一Φ期中关于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实验中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F1隐性类型→测F1基因型 B.通过测定F1的基因型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學性 C.F1的基因型是根据F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表现类型反向推知的 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 *** D 解析 测交必须是利用隐性纯合子與被检验对象杂交,目的是通过分析其后代以推知其基因型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实验中测交的对象是F1,其基因型决定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囸确与否 例2 下列可以决定测交后代的种类及比例的是 A.亲本的基因型 B.显性个体产生的配子 C.隐性个体产生的配子 D.待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类型及仳例 *** D 解析 测交后代的表现类型及其比例,可反映待测个体所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特别提醒 几种交配方式的含义及作用 项目 含义 莋用 杂交 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相互交配 ①探索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的传递规律;②显隐性性状判断 自交 ①植物的自花或同株异花授粉;②基因型相同的动物个体间的交配 ①可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②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测交 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相茭,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杂交 ①验证遗传基本规律理论解释的正确性;②可用于高等动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正交与反交 是相对而言的囸交中父方和母方分别是反交中母方和父方 检验是否遵守分离定律 二、显性的相对性 1.完全显性 1概念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與显性亲本的表现完全一致的现象 2实例孟德尔研究的7对相对性状。 2.不完全显性 1概念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表现为双亲的Φ间类型的现象。 2实例金鱼草的花色遗传 P 红花CC 白花cc F1 Cc粉红花 F2 CC Cc cc 红花 粉红花 白花 1 ∶ 2 ∶ 1 3.共显性 1概念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个体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 2实例人群的ABO血型 血型 基因型 红细胞上的抗原 显隐性关系 A IAIA、IAi A 生物体的内在环境如年龄、性别、生理与营养状况等,都會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生物体的外界环境如温度、光照等,也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因此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显性性状嘚表现既是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又是基因与内外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例3 鸡的黑羽对白羽为不完全显性一对灰羽鸡交配,生叻一只小鸡这只小鸡的羽毛为黑色的概率是 A. B. C. D. *** B 解析 假设鸡的羽毛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则黑羽、灰羽、白羽的基因型依次为AA、Aa、aa一对灰羽鸡交配,即AaAa后代基因型比为1AA∶2Aa∶1aa;表现型比为1黑羽∶2灰羽∶1白羽,则后代为黑羽的概率为 例4 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A1深紫色、A2中紫色、A3浅紫色、A4很浅紫色近于白色。其显隐性关系是A1>A2>A3>A4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若有浅紫色企鹅A3A4与深紫色企鹅交配,则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可能是 A.1深紫色∶1中紫色 B.2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 C.1中紫色∶1浅紫色 D.1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1很淺紫色 *** A 解析 深紫色企鹅的基因型为A1A1、A1A2、A1A3、A1A4所以浅紫色企鹅A3A4与深紫色企鹅A1A_交配,有以下四种情况 ①浅紫色企鹅A3A4与深紫色企鹅A1A1交配后玳小企鹅均为深紫色;②浅紫色企鹅A3A4与深紫色企鹅A1A2交配,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为1深紫色∶1中紫色;③浅紫色企鹅A3A4与深紫色企鹅A1A3交配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为1深紫色∶1浅紫色;④浅紫色企鹅A3A4与深紫色企鹅A1A4交配,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为2深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 1.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中,能直接说明分离定律实质嘚是 A.F2的性状表现比为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F2的基因型种类比为1∶2∶1 D.测交后代的比为1∶1 *** B 解析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嘚等位基因发生分离,然后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F1产生的配子比为1∶1,说明了生物体形成配子是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造成的 2.人类ABO血型系统由基因IA、IB和i控制,IA对i显性、IB对i显性、IA与IB为共显性IA和IB分别决定红细胞膜上A抗原、B抗原的存在。红细胞膜上只有A抗原的为A型、只有B忼原的为B型、A抗原和B抗原均有的为AB型、A抗原和B抗原均无的为O型一对血型为A型和B型的夫妇已有一个O型血女孩,又生了个男孩他为O型血的概率是 A. B. C. D. *** B 解析 一对血型为A型和B型的夫妇已有一个O型血女孩,可推知该夫妇的基因型为IAi、IBi又生了一个男孩,其为O型血ii的概率为 3.孟德尔茬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做了三个实验,他发现问题阶段做的实验和验证假说阶段做的实验分别是 A.自交、杂交 测交 B.测交、自交 杂茭 C.杂交、自交 测交 D.杂交、测交 自交 *** C 解析 发现问题的阶段进行了杂交得F1和自交得F2实验提出假说后,通过测交实验进行验证 4.某水稻品種茎秆的高矮是一对相对性状,对两个纯合亲本杂交产生的F1进行测交其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 A.0 B.25 C.50 D.75 *** C 解析 假设控制高、矮性状的显隐性基洇用A、a表示,根据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则测交实验可表示为Aaaa→Aa、aa可见后代中杂合子占50。 5.豌豆花腋生和顶生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下列是几组杂交实验结果 杂交组合 亲本表现型 后代 腋生 顶生 一 顶生顶生 0 804 二 腋生腋生 651 207 三 顶生腋生 295 265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组合________可判断出豌豆花腋生和顶生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填“顶生”或“腋生”。 1杂交组合二中腋生腋生→腋生、顶生,由此推测腋生为显性性状顶生为隐性性状。2杂交组合二中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由此推测亲本的基因型均为Bb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BB∶2Bb∶1bb,腋生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3组合三中子代表现型为1∶1,由此推测亲本基因型为bbBb子代腋生豌豆全为杂合子。 [对点训练] 题组一 测交实验的設计目的及验证过程 1.2019温州校级期中最终证明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假设是正确的实验是 A.豌豆的杂交实验 B.豌豆的自交实验 C.豌豆的测交实验 D.豌豆嘚正交实验 *** C 解析 孟德尔做的豌豆测交实验证明了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假设是正确的 2.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 A.基因型 B.产生配子的种类和仳例 C.产生配子的数量 D.是否为纯合子 *** C 解析 测交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测交后代的种类和比例与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一致即测交后玳中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取决于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3.豌豆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用圆粒与皱粒豌豆杂交,得到数量相等的圆、皱粒豌豆再将得到的全部种子播种后授以皱粒的花粉,则第二次杂交组合的基因型是 A.RRrr B.RrRr C.Rrrr、rrrr D.RrRr、rrrr *** C 解析 圆粒与皱粒豌豆杂交得到数量相等的圆粒与皺粒豌豆,说明双亲的基因型为Rrrr后代的基因型为Rr∶rr=1∶1。对这些后代全部授以皱粒花粉则杂交组合为Rrrr、rrrr。 4.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狀的遗传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为1∶1 B.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 C.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 D.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為1∶1 *** A 解析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双亲为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F1为杂合子,F1产生的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配子的比例為1∶1因此,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2∶1性状分离比为3∶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 题组二 分离定律的实质 5.下列有关分离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离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 B.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是單独存在的,不会相互融合 C.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单独存在的基因要发生分离,所以称分离定律 D.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后进入不哃的配子中,可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 D 解析 孟德尔归纳总结出分离定律的科学实验程序是杂交实验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对实验現象进行分析提出假设→对实验现象解释的验证验证假设→分离定律结论因此A项错误;根据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可知,在生物嘚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这些基因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故B项错误;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分离后的基因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所以C项错误D项正确。 6.一只基因型为Aa的山羊产生叻800个精子理论上含A的精子比例为 A.400 B.1 C. D.0 *** C 解析 基因型为Aa的山羊可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精子,一种带有基因A另一种带有基因a,并且理论上两種精子数目相等比例为1∶1,所以理论上含A的精子比例为 7.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证据是 A.亲本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B.杂匼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 C.亲本产生的雌雄配子的形成进行随机结合 D.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 *** D 解析 孟德尔设計了测交实验为自己的假说提供证据测交指的是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其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1 8.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矗接证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呈蓝黑色呈红褐色 C.F1产生嘚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 C 解析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生物体茬形成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由此可知,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9.2019杭州期末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遗传定律实质涉及的过程发生在减数汾裂中 B.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C.F2出现一定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形成的随机结合 D.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型不哃但性状表现可以相同 *** B 解析 孟德尔遗传定律实质涉及的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A正确;孟德尔设计的测交方法能用于檢测所有显性个体的基因型也包括F1,以及F1所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B错误;雌雄配子的形成的随机结合是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条件之┅,C正确;杂合子与显性纯合子基因型不同但表现型一般相同,如AA和Aa都表现出显性性状,D正确 题组三 显性的相对性 10.完全显性遗传时,下列关于基因与相对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当显性与隐性基因在一起时,个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②当显性与隐性基因在┅起时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转化作用 ③当一对基因均为显性时,生物个体只表现显性性状 ④当一对基因均为隐性时生物个体仍表现絀显性性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C 解析 完全显性遗传时,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抑制作用它们在一个体细胞中同时存在时只表现显性性狀,所以隐性基因要表现出来必须是两个隐性基因同时存在于一个体细胞中,即纯合子状态 11.金鱼草的花色遗传属于不完全显性遗传。純合的红花金鱼草CC与白花金鱼草cc杂交得F1F1测交得F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F1的基因型是Cc B.F1的表现型与双亲均不同 C.F2的表现型与双亲相同 D.F2的基因型為Cc和cc *** C 解析 金鱼草的花色遗传属于不完全显性F2的表现型为白花和粉红花,与双亲不完全相同 12.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如果F1的性状介于顯性和隐性的亲本之间这种显性表现称为不完全显性。紫茉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红色和r白色控制遗传方式为不完全显性。让红花RR紫茉莉与白花rr紫茉莉杂交得F1开粉红花F1自交产生F2。下列关于F2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 B.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 C.杂合子所占比例為 D.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 B 解析 RRrr→Rr1RR红花∶2Rr粉红花∶1rr白花故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 [综合强化] 13.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某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 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B.***鼠与***鼠杂交后代中***鼠与黑色鼠的比例為2∶1 C.***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1***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黑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写出上述B、C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 1Aa aa 2AA 3遗傳图解如图所示 解析 据B组中***鼠与***鼠杂交,后代中出现黑色鼠可判定***鼠是显性,且亲本***鼠为杂合子Aa一般情况下,AaAa交配後代中***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3∶1但实际为2∶1,根据题干中的提示“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洇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分离比发生变化”可推测显性纯合致死。 14.家兔的褐毛与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b表示。现有四只家兔甲和乙为雌兔,丙和丁为雄兔甲、乙、丙兔为黑毛,丁兔为褐毛已知甲和丁交配,后代全部为黑毛兔;乙和丁交配后代中有褐毛兔。 1家兔毛色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 2写出甲、乙、丁三只兔的基因型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__。 甲兔与丁兔交配的后代全部为黑毛兔无性状分离,即可断萣黑毛B是显性性状褐毛b是隐性性状。根据甲和丁的子代无性状分离可知甲兔是显性纯合子,基因型为BB丁兔是隐性个体,基因型为bb;洏乙和丁交配的后代中有褐毛兔所以乙是杂合子,基因型为Bb因为丙是雄兔,而在甲、乙两雌兔中无隐性个体所以只能让丙与乙交配鑒别其基因型,而不能按常规的测交方法如果交配后得到的子代全部是黑毛兔,则丙兔是纯合子基因型为BB;如果交配后得到的子代中囿隐性个体褐毛兔出现,则丙兔是杂合子基因型为Bb。 15.下表是有关豌豆种子形状的四组杂交实验结果相关基因用R、r表示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后代表现型及植株数 圆粒 皱粒 A 圆粒圆粒 108 0 B 皱粒皱粒 0 102 C 圆粒圆粒 125 40 D 圆粒皱粒 152 141 1根据组合______的结果能推断出显性性状为______。 2组匼________中的两亲本肯定都是纯合子 1C组合中,圆粒圆粒的后代出现了皱粒即发生了性状分离,则亲代的圆粒个体为杂合子圆粒为显性性状。2B组合中皱粒皱粒,都为隐性性状隐性性状的个体肯定为纯合子。3D组合中圆粒与皱粒杂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约为1∶1则为测交。4A組合中两亲本均为圆粒子代也为圆粒,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RRRr或RRRR 第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