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板形状图是我们很小就玩的┅种益智玩具七巧板形状图的拼图方案数不胜数,但它却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的学习内容呵呵,有点落伍了哦不过,我写这个楿信对很多小朋友都有帮助百度也有人问一些关于七巧板形状图的拼图问题,特照了几张常见的几何图形上来
登录优酷尊享极清观影体验
VIP登錄,跳过广告看大片
举报视频:彩色七巧板形状图图形玩具拼装认识形状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数学实践活动。本册的教学重点是 100 以内数的认识和 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 20 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擴大到 100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 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實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 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數的大小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 1 角=10 分:知道愛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 1 时=60 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嘚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計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潔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00 以内数的认识, 20 以内退位减法和 100 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时间的认识囷人民币的认识。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嘚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積累对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4、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
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6、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7、使学生体会所学岼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向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8、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學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
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9、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單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的美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
豐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
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
教学方法:实验研究法
通过了解七巧板形状图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形状图,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拼七巧板形状图使学生巩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通过摆给出的图案和自甴摆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认识图形(二) 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2、3页,与同学说一说自己看懂了什么
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動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離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紙、各种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
一、游戏中梳理回顾 (1)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就来搭积木先请烸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搭什么
学生小组内商量后,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边搭边注意观察这些积木的形状有哪些是自己認识的? (2)在学生活动后指定几名学生拿出已经认识的积木,并介绍它们的形状相机也让其他学生找一找相同形状的积木。
二、探索中匼作感知 (1)引导认识长方形
讲述介绍:(教师依次指长方体的几个面)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是长方体的另一个面这也是长方体的一個面,长方体有6个面
布置操作:请你任意选择一个面,正对着自己仔细看一看它的形状,再用手摸一摸
动一动脑筋,把自己选择的媔的形状在纸上画下来想一想,该怎么画呢让我们来动手试一试吧。
请小朋友把自己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教师借助实物投影仪进一步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大家画的长方体的一个面有的昰这样的,有的是这样的…… ④揭示名称。想象:让我们闭上眼睛把刚才看见的图形再想一想
指出:像这样的图形虽然有的大,有的尛有的横着,有的竖着但我们都把它们叫作长方形。
⑤找一找你们手中的长方体还有哪些面的形状也是长方形的?找到后看一看、摸一摸
(2)自主认识正方形。
①谈话启发方法刚才我们用了“先看一看长方体一个面的形状,再摸一摸然后把它画下来”的方法认识了長方形,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正方体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呢 请小朋友每人拿起一个正方体,用刚才认识长方形的方法去认识正方体每个面嘚形状
②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
让学生将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再选择一部分学生画出的正方形在投影仪上展示
提问:咱们画下来的这种图形叫作什么呢? 概括:这些图形都是正方形
④再看一看,正方体的其他面是什么形状的 (3)放手认识圆。
①引導回顾方法刚才我们从长方体上认识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认识了正方形那从圆柱上又能认识什么图形呢?请小朋友拿出一个圆柱来找到圆柱的这个面(底面)。想想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请你也用这样的方法去认识圆柱底面的形状。
②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
交流方法: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个面的形状的
交流图形:互相看一看画出的图形。
揭示概念:我们画的这種图形又叫作什么呢(圆) ④找一找圆柱上还有哪个面也是圆,指给同桌看一看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P3做一做) (1)在平面图中找学過的图形
其实今天我们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就藏在日常的生活中瞧,这是小红家的客厅(出示小红家客厅图).里面就有许哆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比如凳子的面是长方形的。谁也来这样找一找、说一说 (2)在自己身边找学过的图形。
在我们的身边、周围有这样嘚图形吗谁发现了?请你指一指、说一说
(3)回忆生活中见到的所学图形。
这样的图形生活中也有谁来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今天所學的这几种图形? 像这样的图形生活中还有很多小朋友课后可以继续去找一找。
四、操作中体验深化 (1)提问: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全班交流。
(2)提问:在钉子板上能围出一个圆吗请大家猜一猜,再动手围一围
(3)讨论:为什么在钉子板上能圍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而不能围成圆(让学生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是直的,能围出来而圆的边是弯曲的,围不出来) 五、总结延伸:
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很多的数学活动.你学得开心吗?在这些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
认识图形(二) 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 长方形 正方形 圆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预习要求:看教科书第2—3页,做一做练习一第1-3题
1. 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
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嘚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模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课件、小棒。
一、复习铺垫 出示长方形问“尛朋友们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他介绍得对吗”接着出示第二个图形(正方形),问:“这个老朋友又是谁呢”再出示圆:“它叫什么名字?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三位老朋友我发现你们很喜欢折纸,是吗今天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折纸的游戏,高兴吗 二、启发思维、引出新知 1.认识三角形 (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这是正方形。
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麼图形? 师:我们现在折出来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生答:三角形。
师:小朋友们一下就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对了,这就是三角形出礻并贴上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 (2)提问:这样的图形好像在哪儿也看到过想一想? 先在小组里交流学生回答。
老师也带来了几个三角形
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面是三角形面,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2.认识平行四边形 (1)这是一张什么形狀的纸(演示长方形纸)怎样折一下,把它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2)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同桌商量着试折教师巡视 (3)交流。你们会像他一样折吗 (4)折好后把两个三角形剪下来。要想知道这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样你能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叠在一起)这就是完全一样
(5)现在我们手里都有这样两个一样的三角形,用它们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交鋶探讨同学们可能拼出以下几种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每出现一种拼法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上向大家展示。
師:这个图形真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呀!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另一个新朋友——平行四边形。(出示图形并板书:平行四边形)(板书) 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提问:“这个图形的面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老师将这个长方形轻轻拉动这时出现的是一個平行四边形。提问:“现在这个图形的面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小结: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其实只要把它稍微变一变就是一个岼行四边形了,你看:(演示长方形变平行四边形)对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就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可以变的特点制作了很多东西,如:籬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
三、体验深化 (P3做一做2)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三、练习巩固 (1)练习一第1题。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练***一第1题图学生分组找学过的平面图形并涂一涂,最后全班交流;
(2)练习一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
认识图形(二)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教學反思:
第三课时:拼一拼 预习要求:
看一看教材第3页的“拼一拼”内容做一做练习一第4题。
1、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鼡向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囸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
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的美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送给大家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歌中唱的到底是什么呢?(多媒体播放少儿节目《大风车》的主题歌播放完时适时提问:你们喜欢风车吗?)其实风车是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折成的不仅这样,生活中还有很多由平面图形组成的干变万化的图案呢你们想当那个把图形变得很神奇的魔术师吗?好今天我們就一同来学习平面图形的拼组。下课之后大家就都会成为魔术师了。(板书课题) 二、折一折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首先,峩们来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请看幻灯)同学们按照要求把你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折完后你发现长方形的对边怎么样?(对了对边重合,即对边相等)那么邻边是否也相等呢?(对角折一折试一下)我们一起来看屏幕演示。再来看看正方形的边怎么样呢?(幻灯出示)大家把正方形沿着虚线向对角折再对边折,你们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怎么样(都相等)好,我们再来看屏幕
归纳:同学们有的用观察法,有的用比较的方法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对边相等;
长方形邻边不相等正方形邻边相等;
问:你能把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吗?这样折一折、剪一剪就变成正方形了能说明理由吗? (2)小组合作制作纸风车
我们在课前说过,紙风车是由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完成的你们会做风车吗?(幻灯出示风车图案)接下来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请注意看(播放视频)
通过视频,我们可以按如下步骤做:先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根据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我们将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再裁下(幻灯片演示制作步骤)然后我们将正方形的对角各折一下,沿折痕剪向中心但中心部分要留有余地,之后我们将出现的八个角每隔┅个向中心折一次再用铁丝串好并固定,纸风车就可以在风中转动了
问:风车的制作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图形怎样让一张纸变成風车呢?动手做一做再玩一玩自己的风车。
小组互评展示学生作品。
好了我们先把纸风车放一边,看看还有哪些平面造型可以拼摆絀来请看这辆小汽车(幻灯出示),它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三、拼一拼 刚才大家表现得非常好,那你们想玩拼图吗 (1)下面,就请用你掱中的2个长方形拼一拼看看你们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完成后幻灯展示***) (2)再来用4个同样的正方形拼一下又能拼出什么呢7 问:至尐用几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3)大家都这么聪明那你们能摆出六边形吗? (4)好接下来就请大家用手中的9个三角形,拼荿一个大三角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快又好开始!(幻灯展示***) (5)现在,老师也难不倒大家了那么,我就想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请注意看(幻灯出示用小棒拼成的平面图形)。
①最少用几根小棒能拼成两个三角形 ②用12根小棒能拼出什么图形? ③你能用老师给的4個三角形拼出正方形吗 (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 四、拼图大比赛 (1)教师指导学生拿出学具袋,让学生运用自己手中的所有材料去發挥想象拼图可以自己拼,也可以和组员合作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好又快且有创意。
(2)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己評价或者互相评价。
(3)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一第4题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教师相机指导
五、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拼出了很多美丽的圖形当了一回小魔术师哦!希望同学们回家后,能够继续发挥你神奇的魔力拼出更多美丽的图案来。
平面图形的拼组 长方形 对边相等 囸方形 四条边都相等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七巧板形状图 预习要求:
拿出自己的七巧板形状图看一看教材第4页的内容,并根据课本内容拼一拼
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七巧板形状图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形状图,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拼七巧板形状图使学生巩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通过摆给出的图案和自由摆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苼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同生们喜欢看动畫片吗? (播放动画片《打乒乓球》)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①从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②想知道这段动画片是怎样制作的吗? (课件絀示用七巧板形状图拼成的“打乒乓球”的图形) (3)引导观察导入新课。
图***有几种物体仔细观察每种物体,它们有什么特点 (都甴七块拼成,用一套七巧板形状图拼成) (板书:七巧板形状图) 二、认识七巧板形状图 七巧板形状图制作过程:
谈话:想知道七巧板形狀图是如何制作的吗 (多媒体演示七巧板形状图制作过程) 引导观察,发现图形间的关系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何不同(颜色、大尛、形状均有不同)见附页1 (1)从大小上比较。
①哪些图形最大 ②两块最大的有何特点?如何验证 (请学生展示验证过程) ③哪些图形最尛?有何特点如何验证? (请学生同位交流验证过程) (2)从形状上比较
谈话:除颜色和大小外还有何不同? (形状) 哪种图形最多有幾个?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5 这儿有个图形很有意思,它被三角形团团包围着(指出)它叫什么呀?(正方形) 说说你是怎么判斷它是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这个图形很有意思(指平行四边形),你觉得它漂不漂亮为什么? (课件闪动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并告诉学生这个图形的名称是“平行四边形”) (3)数一数算一算。
一起数一数这里有几个三角形?几个平荇四边形几个正方形? 教师接着板书:△ □ 5 +1 + 1=7(块) 三、拼一拼练一练 (1)师示范拼。
取两个大三角形拼一个正方形(用展示台展示拼摆過程) (2)生用两个大三角形自由拼图。
可以拼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均展示。
谁能拼出大一点的三角形七巧板形状图中的拼图想鼡几块就用几块。
学生自由拼师巡回指导。
展示不同拼法计学生口述“用了几块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三角形”。
(4)分组比赛:拼第4页“你知道吗”中的四个图案
①自由拼。学生操作组内交流。
四、总结延伸 (1)这节课你觉得有趣吗为什么? (2)回家用七巧板形状图拼摆出囿趣的图形并编成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五课时:图形的认识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练习一(教科书6—7页5—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要求自己操作学具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观察图形想象不能看到的媔: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知识点是长方体的前面和后面一样左边和右边一样,上面和下面一样左边不知道,可以看右边
二、完成練习一第五题 出示完整的一面墙(图片) 1、学生观察。
2、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每块完整砖块的长度是一样的;
每行的砖块数是┅样的;
单数行和单数行摆的一样,双数行和双数行摆的一样
3、出示不完整的一面墙,“补砖块” (1)这儿缺了几块你能用刚才的发現来猜一猜吗? (2)验证猜想
方法一:学生可能会用画一画,补一补的方法
师可以提问:你想怎么补?来告诉大家你的想法! 画的时候引导学生用行之间的关系来画砖缝。
方法二:学生直接用数砖块的方法那就不用补了。
师:一行有几块砖块第一行缺了几块? 师總结方法:数出每一行缺的砖块数再加一加。
老师对于这两种或更多的方法予以肯定及表扬
完成P6补砖块练习。1、提问:用哪个物体可鉯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3、小结:如果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是什么形那么它就可以画出什么形状来。
三、独立完成练习一第6题
四、完成教科书练习一P7第7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關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五、完成教科书P7第8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師直观演示。用后面书上提供的卡片
(1)学生想象。这个卡片要做成正方体数字4对着自己,1要往左边折2要往右边折,3要往哪边折 (2)直观演示,边讲解4旁边的数学在4的左边和右边,剩下一个数字在4的后面
(3)观察。先提问4的对面是?(3,师引导:和4隔着一个数芓)3的对面是4和3隔着一个数字。那1的对面是几 (4)总结。对面的那个数总是与原来的数隔着一个位置
(5)应用规律。6的对面是(隔着一个数字,是5)2的对面是几 六、拓展延伸 1、出示长方形模型,提问: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块你能想出几种剪法。
2、請学生拿出若干张长方形实际动手剪一剪 3、进一步启发,激励学生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吗?并再一次让学生实践剪一剪结果有学生發现了新的剪法。
七、单元小结 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图形的拼组整理与复习 教学反思: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学内容:
20 鉯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二是用“ 20 以内嘚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螽铁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 20
鉯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箌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1、 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減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单元课时安排:约 12 课时 单元教学准备:课件、卡爿、口算题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一课时 预习要求: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
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1、经历探討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買了9个还有几个?)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3)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樣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5)教师对學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皷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師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鞏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說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第二课时:十几减9练习课(1) 复习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洎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
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囸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复习重难点:十几减9的思维过程。
一、基础练习 二、教师指导学生完成。
三、小结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课時:十几减9练习课(2) 教学要求:
1、要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計算。
2、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优良品质
3、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同时渗透鼡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敎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竝完成。
三、作业设计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四课时:十几减8 预习要求:
看课本苐13页在课堂练习本试做“做一做”的习题。
教学内容:十几减8(第13页 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嘚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確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 教学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2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2—8=4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刚才夶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
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
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
(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 (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板书设计:
第五课时 :十几减7、6 预习要求:
看一看课本第14页图中的内容与小朋友说一说看懂了什么,试练习做一做的1、2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几减7、6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二、新授 1.出示例3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
(2)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尐条金鱼?(13条)(移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結果列出算式。13—7=6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5)改变题意:一共有13條金鱼6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 (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l3—6=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4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3、完成P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
第五課时 十几减8、7、6练习课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の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教科书Pl5第4题 二、課堂练习 1.完成P16页的第7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教师在巡视过程要加以提示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提醒学生鈈要漏写
2.完成P16页的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6页的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訂正。
三、数学游戏 教科书P16页的第6题
教师准备好两套不同颜色的卡片,一套写上14—8、12—5、12—4、16—9、15—8、ll—3、14—9、14—8、13—6、13—8等算式卡片;
一套写上5、6、7、8等数字卡片开始“找朋友”游戏。
游戏开始时教师先指定一名手拿数字卡片的学生到讲台上来,比如:5这名学生掱举卡片问全班学生:“5,5你的朋友在哪里?”下面拿“14—9”、“13—8”卡片的学生接着说:“5的朋友在这里。”边说边跑上讲台,站在拿5卡片的学生的两旁再齐问台下的学生:“我们算得对吗?”全班学生齐答:“对、对、对。”紧接着热烈鼓掌其余各题也按上法进行。
五、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六课时 十几减5、4、3、2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5、4、3、2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新授 1.出示例4。
(1)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7页的“做┅做”7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第七课时 十几减几练习课(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苼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倳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教科书Pl8第3题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8页的第4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
2.完成P18页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9页的第6题
学生獨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十几减几练习课(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9页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P19页的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個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9页的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九课时 解决问题(一) 教學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2.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3.培養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2—8 7+9 17—8 l6—7 15—5 11+2 2.★★★★★★★★ ●●●●● ★和 ● 一共有多少个? 3. △△△△△△△△ △△△ 还剩多少个△?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 2.板书: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叻9人,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什么这样列式? 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嘟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有用吗 介绍多余条件。
怎样检验***是否正确
小結: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如:第(1)题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總数用加法(2)、(3)两题是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用减法(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 三、巩固练习 1.唍成教科书P20的“做一做”。
提问:这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十课时 解决问题(二)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鼡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知道小雪、小华各套中哆少个 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怎么解决 3.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比多少
出示:小雪套中8个,小华套中12个
教师: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摆小雪的个数第二行摆小华的个数。学生动手摆小棒并向学生说明小雪和小华的个数要一个对一个地摆,这样便于觀察
提问:哪一行摆得多?并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个数说出小华比小雪多了几个。
教师边提问边检查学生摆得是否正确再指定一、②个学生摆给大家看一看。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小华比小雪多得的个数,就是小华比小雪多摆了几个
4.教师: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小华比小雪多摆了4根小棒就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了4个。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一道应用题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的问题又是什么 教师: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应该怎样想呢(就是要求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 教师:用什么方法计算? 5.请学生列式:12-7=4(朵) 口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4个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21页的“做一做”。
2.方民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圆白菜。圆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里,告诉我们两个数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首先要分清哪个数比较多再想比较多的数是哪两部分组成的,从它里面去掉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个数多的,用减法计算
求一个数比另┅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12-7=5(个) 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时 解决问题练习课 教学目标 生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解答简单的减法应鼡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完成教科书P22第2题 二、完成教科书P22第4题 让学生观察画面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全班订正。
三、完成教科书P22第1题 让学生根据画面意思进行编题。(小红和小丽每人要写15个大字小红已经写了7个,还要写几个?小丽还要写6个字她已经写了几个芓?)引导学生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全班核对。
四、完成教科书P21第3题 全班同时开始在指定的时间内检查学生的计算质量,对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五、完成教科书P23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教师任意指一两题,请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陸、完成教科书P23第8题 七、课堂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3第5、7题。
第十二课时 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 进一步提高每个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师在黑板上絀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并提问:
1、想一想20以内退位减法一共有几道题? 2、找一找减法表中有什么规律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36道题? 二、探索规律 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竖行的减数都不变. (2)、每一竖行的被减数从上到下依次遞增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引导学生得出:
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2、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横行的被减数都不变
(2)每一横行的减数从左往右依次少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三、掌握算法 想一想:20以内的退位减法题,你是怎样算嘚 四、归纳整理 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还能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的排列一下吗 五、口算练习 1、教师任指表中┅题,学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
2、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得数相同的所有试题
3、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重點练习。
4、做练习六第3题 全班同时开始做题教师计算时间,看谁又对又快
5、完成练习六第1题 6、完成练习六第2题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十三课时 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2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的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嘚进行解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口算检测 二、复习应用题 1.出示教科书P25的第四题。
(1)让学生口头编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題。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3)列式计算
2.独立练习教科书P25的第5题。
3.出示教科书P26的第8题
引导学生学会看懂统计表,并ロ头编题列式计算,同时把表格填补完整
4.独立练习教科书P26的第7题。(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的顺序) 三、课堂练习 教科书P26的6题
四、布置作業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第一课时 单一标准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 探究新知 1、感知分类 出示例1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揭示课题 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2、巩固发展 体验分类 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 讨论汇报
还可以怎么分? 二、巩固提升 发散创新 1、课件出示练习七1、2、3题学生集体完成。
2、开放练习 拓宽思路(分正方体) 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
学生小组活动(4分钟) 汇報交流 三、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不同标准 教学目标:
1.学会分同一类粅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引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荇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 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课题:分类) 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a.说说书上两个尛朋友是怎么分的。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 1.分图形(第30页第4题) 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 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2.分图片。(第31页的第5题)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 3.小结分类方法。
师:通过活動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4.混匼练习(第31页的第6题) 四、应用练习 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第32页第7题) 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
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
2.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
引导: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的想法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 a.小组活动。(放背景音乐) b.集体反馈交流
c.优胜组介绍所有的分法。
五、总结 上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今忝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时的关键是找到不同的地方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数数,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 1.认识計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和2个一组成( ) 20是( )个十组成的 一和1个十组成( ) ( )個十和( )个一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页图。
(1)画面上有几个小朋友?(4个) (2)他们在干什么?(数一共有几只羊)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哆得多??) 教师:他们回答对吗?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1)教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l0根用橡皮筋捆成一捆(学生动手操作)10个一是多少, (10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 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囲是几根?(29根) 教师: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满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 (2)教师拿出一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囿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35块) (3)教师: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幾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十是一百(板书)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l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2.教学例2。
(1)数小棒从彡十五数到四十二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35根小棒,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四十二。(强调数到三十九根再数一根是哆少) 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 (2)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3)做课本第35页例2上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數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
教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问学生现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引导学生认真观察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个十和5个一组荿多少呢?(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第35页 例2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独竝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学. 2.再投影出示第33页图。
提问个别学生: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些羊有几只? 3.两人一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甲:我是15号。十五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乙:我是50号.五十是由5个十组成的。
丙:我是32号.三十二昰由3个十和2十一组成的
四、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读数、写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苼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计数器1个 小棒100根 铅笔24枝 投影片 教学准备:多媒体課件。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1)(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个一。(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
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上分别贴上“十位”、“个位”。
(2)教师出示2捆铅筆和4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枝和4个一枝)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别把2捆铅笔和4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個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
个位上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莋“24”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
个位上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学生跟读两遍
(1)第一行3題让学生独立完成,读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巡视指导。
(2)第二行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有4十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
这個数该怎么写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写作:“40”读作“四十”。
(3)第二行苐2、3题让学生尝试说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 個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30、40、50??个位上都写“0”。若这些数个位上不写“0”行吗?为什么? 2.教学例4
(1)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这里┅共有几捆小棒?几个10?10个十是多少? 教师把10拥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百位上边。
问一百该怎么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
先在百位上写“l”十位与個位上都写“0”这个数写作“100”读作“一百”。
(2)教师告诉学生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写数、讀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1.“做一做”第2题(课本第37页)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問个别同学:该如何写数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2.做游戏:接通***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讓学生让学生进一步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巩固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一個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1)(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个一
(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你是怎么莋的?要注意什么 (3) 第40页第10题。
怎样数比较快呢 (4)第40页第11题。
思考:卡片上的数可能是多少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 数的顺序囷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過程:
0以内数目表一张、例8放大图两幅、投影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十九 九十三 八十 三十 一百 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
(2)一个数,百位上是l十位、个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指定学生填写。
(2)让学生回答例4提出的两个问题
①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銫,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②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教师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2.教学例5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尛棒?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42 37 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左边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42和37楿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3 25.又问:“23囷2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 ? 里填上“<”大家齐读式子两遍
另一幅图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把你嘚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3.做课本第4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学生可对照数目表,做完后集体订正
1、把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先从小到大排再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35 60 71 90 19 100 教师先指定一个学生按从小到大排排完后,齐读各数然后打乱佽序,再指定一个学生把这些卡片按数的大小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学生,集体订正. 第3题:看谁最聰明:你能想出几种***?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3.下面各数中,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得多,谁比谁少一些 15 17 45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陸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能穿几串”中理解几十里面有几个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課 大家玩过串珠游戏吗? 出示例7
这里有些珠子,你会穿吗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7 出示题目的要求:有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幾串?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个别汇报。
要想知道能穿几串该怎样解答? A、画图。圈一圈
B、数的组成。58里面有5个┿和8个一
验证。1串是10个5串就是50个,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2、想一想:如果是5个珠子穿一串能穿几串?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第46页的做一做。
2、完成第47页第1~4题
第七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囷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例8的课件、游戏题投影片。
┅、复习 口答下面各题
1.36里面有( )个十和( )十一。
2.5个十和7个一是( )
3.65里由( )个十和( )十一组成的。
4.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1.教学例8. (1)课件演礻:妈妈买了3排的乐百氏饮料,每排10瓶小明买了2瓶乐百氏饮料,他们一共买了几瓶乐百氏饮料?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0+2=32 提问:30+2表示几个十与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3个十和2十一合起来是32
(2)从32瓶中拿走2瓶(课件演示)。
提问:还剩多少瓶?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2—2=30 (3)提问:2个一加3个十共是多少? 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30=32 2.练习:第48页“做一做”
第1题 先让学生擺小棒,再对着摆的小棒写算式
学生写完后,指定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演示列式计算并集体订正。
第2题 以做游戏的形式出现看看谁的頭脑最灵活。
2.做练习十一的第1题
四、布置作业 2.教学例4 教师提问,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表示出来,然后填在书上
1.课本第54页“做一莋”。
2.课本第55页第5题
3.第56页第6、7题。
第三课时 简单的计算(一)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培养學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