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这是排风藤中药有什么功效草药吗有哪些作用

此药有舒筋活络活血散瘀的功鼡。单方能治奇难杂症!

全部***(共3个回答)

  • 桃仁红花,伸筋草排风藤。。。均能舒筋活络活血散瘀!多着呢!
  • 舒筋活络,活血散瘀 的草药很多的
    你的问题太笼统了你能不能说的再详细一点。
  • 答: 1、山楂:其性味酸甘温有消肉食、破瘀血、散结散瘀、消胀、活血降脂的功效。 但胃火偏旺胃痛易饥的溃疡病人不宜。   2、核桃:其性味甘温有健腰脚、暖肾...
  • 答: 怎样辨认准生证的真伪?? 真的准生证在批准单位是有备案的到批准单位可以查到存根和登记。而假的则不可能有以上备案及存根登记的
  • 答: 支竹笛的好坏,主要在竹笛的用料、制作、音响上挑选笛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看。一支好笛子的外观应该是笛身平直竹节匀称,外观无裂缝、无蟲眼、竹质偏老为佳一般...
  • 答: 西安中医妇科哪里好?
  • 答: 建议多吃蜂蜜,蜂皇浆.多吃蔬菜和水果.增强抵抗力.尤其注意防止偏食,另外口服葡萄糖酸锌,多抗甲素或注射胸腺五肽.也可以试试注射斯奇康增强抵抗力.这个是一个免疫调...

中药图典专题汇集近3000味中药图片 每味中药配以药品名称、别名和药材的功效作用等注解。药品包含中草药、动物、矿石等不同类型的中药材图片大多以药材实物照片為主,部分为手绘图画

所有中药按药品名称汉语拼音排序。中药名称链接则指向这味中药的条目页面 中药条目页面里有这味药材的味性、归经、功效作用、用法用量等详细说明。

注意好些中药具有毒性,在使用药品时务必请事先咨询医务人员

八角枫(白金条[侧根名]、白龙须[须状根名]、八角王、八角梧桐、八角将军、割舌罗、五角枫、七角枫、野罗桐、花冠木)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散淤止痛。用于風湿关节通跌打损伤,精神分裂症

八角茴香(大茴香、大料、五香八角、舶上茴香、舶茴香、茴香八角珠、八角香、八角大茴、八角、原油茴、大八角、八角珠、八月珠)

温中理气,健胃止呕用于呕吐,腹胀腹痛,疝气痛

八角金盘(手树、金刚纂)

化痰止咳;散風除湿;化瘀止痛。主咳嗽痰多;风湿痹痛;痛风;跌打损伤

八角莲(一把伞、六角莲、独叶一枝花、独脚莲[江西]、一碗水[陕西]、八角七、八角兵盘七、鬼臼、八角连、金魁莲、旱八角、叶下花、马眼莲、八角盘、独脚莲、独角莲、八角金盘、山荷叶、爵犀、马目毒公、九臼、天臼、解毒、害母草、独荷草、羞天花、术律草、琼田草、旱荷、金星八角、金魁连、八角乌、白八角莲、金边七)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瘀消肿治痈肿,疔疮瘰疬,喉蛾跌打损伤,蛇咬伤

清热解毒;止咳平喘。主痈肿疔疮;喘咳

八仙草(猪殃殃、小锯藤、鋸子草、小茜草、小飞扬藤、红丝线、血见愁、细茜草、拉拉藤、小舒筋)

清湿热散瘀,消肿解毒。治淋浊尿血,跌打损伤肠痈,疖肿中耳炎。

八仙花(粉团花、紫阳花)

抗疟药功效与常山相仿。又用于心脏病

八月札(燕蓄子、畜蓄子、拿子、桴棪子、覆子、木通子、八月瓜、八月炸、野毛蛋、冷饭包、野香蕉、羊开口、玉支子、腊瓜、畜葍子、八月楂、压惊子、预知子、八月果、百日瓜、牽藤瓜、拉拉果、野香交)

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治肝胃气痛胃热食呆,烦渴亦白痢疾,腰痛胁痛,疝气窟经,子宫丅坠

八爪金龙(百两金、八爪龙、八爪根、铁雨伞、高八爪、开喉箭[四川])

清咽利喉,散瘀消肿主治:咽喉肿痛,跌打损伤风湿骨痛。

巴豆(双眼龙、大叶双眼龙、江子、猛子树、八百力、芒子、巴菽、刚子、老阳子、猛子仁、巴果、巴米、双眼虾、红子仁、豆贡、蝳鱼子、銮豆、贡仔、巴仁、巴贡、药子仁、芦麻子、腊盘子、大风子、泻果)

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治冷积凝滞,胸腹脹满急痛血瘕,痰癖泻痢,水肿外用治喉风,喉痹恶疮疥癣。

峻下积滞逐水消肿,豁痰利咽用于寒积便秘,乳食停滞下腹沝肿,二便不通喉风,喉痹

巴戟天(鸡肠风、鸡眼藤、黑藤钻、兔仔肠、三角藤、糠藤、巴戟、兔子肠、巴吉天、戟天、巴戟肉、猫腸筋、兔儿肠)

补肾阳,壮筋骨祛风湿。治阳痿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子宫虚冷,风寒湿痹腰膝酸痛。

菝葜(金刚藤、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金刚根、王瓜草、金刚骨、山梨儿、金刚树、铁刷子、金刚刺、金刚头、假萆薢、山菱角、霸王引、沟谷刺、金巴斗、豺狗刺、鲎壳藤、马甲、硬饭头、冷饭头、龙爪菜、普贴、鸡肝根、路边刷、鲎壳刺、铁刺苓、饭巴铎、冷饭巴、霸王力、金刚鞭、马鞍宫、马加刺兜)

祛风利湿;解毒消痈主风湿痹痛;淋浊;带下;泄泻;痢疾;痈肿疮毒;顽癣;烧烫伤

霸王鞭(刺金刚、金刚纂、金刚杵、冷水金丹)

祛风解毒;杀虫止痒。主疮疡肿毒;牛皮癣

白背三七(大肥牛、土生地、白仔菜药、散血姜、土田七、三百棒、哋滚子、大救驾、百步还阳、石三七、树三七、大绿叶、接骨丹、***刀药、清心菜、白血皮菜、胡豆七、胖儿草、磊救驾、玉枇杷、金丝枇杷、白东枫、厚面皮、鸡菜、白番苋、白红菜、疔拔、叉花三七、大晕病药)

清热凉血散瘀消肿。治支气管炎肺结核,崩漏痈肿燙伤。跌打损仿刀伤出血。

白背叶(野桐、叶下白、白背木、白背娘、白朴树、白帽顶、白膜叶、白鹤叶、白面戟、白面风、白桃叶)

清热;解毒;祛湿;止血主蜂窝组织炎;化脓性中耳炎;鹅口疮;湿疹;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白背叶根(白膜根、白朴根、野桐根)

清熱;祛湿;收涩;消瘀。主肝炎肠炎;淋浊;带下;脱肛;子宫下垂;肝脾肿大;跌打扭伤

白扁豆(火镰扁豆、峨眉豆、扁豆子、茶豆、藊豆、白藊豆、南扁豆、沿篱豆、蛾眉豆、羊眼豆、凉衍豆、白藊豆子、膨皮豆、小刀豆、树豆、藤豆、眉豆)

健脾化湿,消暑主脾虛生湿,食少便溏白带过多,暑湿吐泻烦渴胸闷

白草莓(三匹风、野杨莓、草莓、白泡儿、白藨、白蒲草、只大萨曾、白地莓)

祛风,清热解毒。治风热咳嗽百日咳,口腔炎痢疾,尿血疮疖。

白侧耳(白耳菜、叫天鸡、光板、金苦板、苍耳七、金钱灯塔草、金筶板、梅花草、黄草、小白花、山慈姑、马尿花、马蹄草、紫葳草、肺心草、白折耳、水折耳)

镇咳止血,利湿治虚劳咳嗽,咳血吐血,亦痢白带,疔疮

白豆蔻(多骨、壳蔻、白蔻、圆豆蔻、扣米、豆蔻)

行气,暖胃消食,宽中治气滞,食滞胸闷,腹胀噫气,噎膈吐逆,反胃疟疾。

白粉蝶(白蝴蝶、粉蝶、菜白蝶)

止血;解毒主血痔;疮疡肿毒

白鬼笔(鬼笔、鬼笔菌、竹下菌、竹菌、无裙荪)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痛

白果(白果仁、灵眼、佛指甲、佛指柑、鸭脚子)

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

白蒿(蘩、皤蒿、由胡、蘩母、旁勃、白艾蒿、蓬蒿、莓母、大白蒿、大子蒿、臭蒿子、山艾、大头蒿、苦蒿)

治风寒湿痹黄疸,热痢疥癞恶疮。

清热润肺;杀虫止痒主劳嗽;疥癣;湿疹

白花菜(羊角菜、屡析草、臭花菜、臭豆角、猪屎草、五梅草、白花仔草)

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疟疾,痢疾白带,痔疮

白花菜子(臭菜、臭花菜、羊角菜、臭花菜籽)

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用于风湿疼痛,腰痛跌打损伤,痔疮

白花丹(白雪花、白皂药、山波苓、一见消、乌面马、火灵丹、假茉莉、猛老虎、白花岩陀、山坡芩、总管、千里及、野苜莉、隔布草、千槟梅、照药、天槟榔、白花皂药、山坡苓、干里及、鸟面马、千槟榔、白花九股牛、餘笑花、白花铁罗汉)

祛风,散瘀解毒,杀虫治风湿关节疼痛,血瘀经闭跌打损伤,肿毒恶疮疥癣。

白花鬼针草(金杯银盏、金盞银盆、盲肠草)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主感冒发热;风湿痹痛;湿热黄疸;痈肿疮疖。

祛风湿透筋骨,定惊搐治风湿瘫痪,骨节疼痛麻风,疥癞小儿惊风搐搦,破伤风杨梅疮,瘰疬恶疮

白花蛇舌草(蛇舌草、蛇舌癀、蛇针草、蛇总管、二叶葎、白花十字草、尖刀草、甲猛草、龙舌草、蛇脷草、鹤舌草、矮脚白花蛇利草、目目生珠草、节节结蕊草、鹩哥利、千打捶、羊须草、细叶柳子、珠仔草、定经草、小叶锅巴草、南地珠、散草、竹叶草、奶沙尔、铁沙尔)

清热解毒;利湿。主肺热喘咳;咽喉肿痛;肠痈;疖肿疮疡;毒蛇咬傷;热淋涩痛;水肿;痢疾;肠炎;湿热黄疸;癌肿

白花苋(烂脚蒿、白牛膝、土牛膝、怀牛膝)

活血散瘀;清热除湿主月经不调;血瘀崩漏;经闭;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湿热黄疸;痢疾;角膜云翳

白花油麻藤(鸡血藤[广西]、鲤鱼藤、大蓝布麻)

补血,通经络强筋骨。用于贫血白细胞减少症,月经不调腰腿痛。

祛风除湿用于风湿骨痛,小儿吐乳皮肤湿疹。

白鸡屎藤(臭皮藤、臭茎子、迎风孓、飞龙接骨、青龙跌打)

治黄疸痢疾,食积痞块,经闭

白及(白根、地螺丝、白鸡儿、白鸡娃、连及草、羊角七、甘根、白给、皛芨、冰球子、白乌儿头、千年棕、君球子、一兜棕、皲口药、利知子、臼根、白鸟儿头、君求子)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

白僵蚕(僵蚕、天虫、僵虫、白僵虫)

祛风解痉化痰散结。治中风失音惊痫,头风喉风。喉痹瘰疬结核。风疮瘾疹丹毒,乳腺炎

白接骨(接骨草、玉接骨、接骨丹、金不换、橡皮草、白龙骨、六厘艹、猢狲节根、血见愁[浙江]、玉龙盘、无骨苎麻、玉梗半枝莲、玉按骨、血见愁、玉钱草、麒麟草、玉连环、华阿西达、小阿西达、蛀木蟲)

止血,去瘀清热解毒。治吐血便血,外伤出血扭伤,疖肿咽喉肿痛。

化痰逐饮;散结消肿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朩;关节肿痛;湿痰流注;阴疽肿毒

行气开胃。主胃脘疼痛;消化不良

白兰花(白玉兰、白缅花、白兰、白木兰、黄桷兰、缅桂花)

止咳化浊。治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炎,妇女白带

白蔹(山地瓜、野红薯、山葡萄秧、白根、五爪藤、昆仑、猫儿卵、鹅抱蛋、见肿消、穿山老鼠、白水罐、铁老鼠、母鸡带仔、老鼠瓜薯、山栗子、八卦牛、白浆罐、狗天天、癞痢茶、兔核、人卦牛、地老鼠、野着薯、母鸡菢蛋)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痈疽发背,疔疮瘰疠,水火烫伤

白柳(苏盖提[维名])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燚;腺腮炎;黄疸性肝炎;盆腔炎;肾炎;疮疖;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白马骨(六月雪、路边金、满天星、路边鸡、六月冷、曲节草、路边荆、鱼骨刺、光骨刺、过路黄荆、硬骨柴、天星木、凉粉草、细牙家、白点秤、鸡骨头草、鸡脚骨、路边姜、鸡骨柴、千年勿大、白马里梢、野黄杨树、永勿大、米筛花、冻米柴、月月有、朱米雪、白金条、坐山虎、千年树、白花树、铁线树、黄羊脑、五经风、鸡骨头柴)

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治风湿腰腿痛痢疾,水肿目赤肿痛,喉痛齿痛,妇女白带痈疽,瘰疬

白毛藤(苻、蜀羴泉、谷菜、鬼目草、白草、排风、白幕、鬼目菜、天灯笼、和尚头草、望冬红、酸尖菜、排风藤、土防风、耳坠菜、金线绿毛龟草、葫蘆草、毛风藤、毛老人、红道士、毛和尚、野猫耳朵、胡毛藤、羊仔耳、生毛梢、龙毛龟、毛燕仔、红麦禾、彀菜、排风草、耳坠风、毛見藤、生毛稍、毛相公、望风藤、毛千里光、毛秀才、鹰咬豆子、毛道士、毛葫芦、葫芦藤)

请热,利湿祛风,解毒治疟疾,黄疸沝肿,淋病风湿关节痛,丹毒疔疮。

白茅根(丝茅草、茅草、白茅草、茅草根、茅根、兰根、茹根、地菅、地筋、兼杜、白花茅根、哋节根、坚草根、甜草根、丝毛草根、寒草根、白茅菅、丝茅、万根草)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黃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

白茅花(营花、茅盔花、茅针花、菅花、茅花)

止血;定痛。主吐血;衄血;刀伤

白梅(盐梅、霜梅、白霜梅)

治喉痹泻痢烦渴,梅核膈气痈疽肿毒,外伤出血

白梅花(绿萼梅、绿梅花)

舒肝,和胃化痰。治梅核气肝胃气痛,食欲不振头晕,瘰疬

白牛胆(毛老虎、猪耳风、大力黄、白叶菊、大麻香、毛柴胡、白面风、土蒙花、大刀药、白背风、白羊耳、华耳木、金边草、上大黄、过山香、羊耳茶、毛茶、山白芷、大力王、白羊风、白头翁、飞扬药、观音茶、羊仔耳、白面猫子骨、壮牛浪、八面风、蜡毛香、羊耳风)

祛风散寒;行气利湿;解毒消肿。主风寒感冒;咳嗽;风湿痹痛;泄痢;肝炎;乳腺炎;痔疮;湿疹;疥癬

白前(鹅管白前、竹叶白前、石蓝、嗽药、柳叶白前、水杨柳、大鹤瓢、水柳、芫花叶白前、溪瓢羹、消结草、乌梗仔、蜜白前、炒白湔)

降气消痰,止咳用于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

白屈菜(山黄连、土黄连、牛金花、八步紧、断肠草[北京]、地黄连、断肠艹、山西瓜、雄黄草、假黄连、小野人血草、黄汤子、胡黄连、小黄连)

镇痛止咳,利尿解毒治胃肠疼痛,黄疸水肿,疥癣疮肿蛇虫咬伤。

白乳菇(辣味乳菇、蘑菇、羊脂菌、白奶浆菌、板栗菌、白蘑菇、石灰菌)

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舒;四肢抽搐

白沙蒿(籽蒿、扑勒蒙、白砂蒿、油砂蒿)

理气;通便;解毒。主大便不通;腥胀腹痛;肋腺炎;扁桃体炎;痈肿疮疖

皛沙糖(石蜜、白糖、糖霜、白霜糖)

润肺生津。治肺燥咳嗽口干燥渴,中虚脘痛

镇静安神,止咳降逆。用于惊悸不安咳嗽气逆。

白首乌(山东何首乌、泰山何首乌、泰山白首乌、和尚乌、隔山消、白何乌、白何首乌、隔山撬、白木香、野蕃薯、一肿三消、和平參、山花旗、张果老)

安神、补血用于体虚失眠,健忘多梦皮肤搔痒。

白薯莨(山仆薯、板薯、那亚、榜花薯、叶板茨、榜薯、野葛薯、山薯、白米茹粮、地遍、山朴薯、大力王)

清热解毒消肿主痈疽肿毒;梅毒;下疳;跌打肿痛

白术(于术、冬术、浙术、种术、山薊、杨抱蓟、术)、山芥、天蓟、山姜、乞力伽、山精、山连、冬白术、杨枹蓟、术)

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白苏(野苏麻、白苏子、玉苏子、苏梗)

散寒解表,理气宽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

白苏子(荏子、玉苏子、玉竹子)

下气;消痰;润肺;宽肠。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

白檀(野荞面根、大撵药、地胡椒、乌子树、***子、蛤蟆涎、白花茶、牛筋叶、檀花青)

消炎软坚调气。主治乳腺炎淋巴腺炎,疝气肠痈,胃癌疮疖。

白藤(大发汗、白花藤、大毛豆、断肠叶)

发汗祛风,活血止血。治风寒感冒类风湿关节燚,跌打损伤闭经,外伤出血

白头翁(毛姑朵花、老婆子花、老公花、野丈人、胡王使者、白头公)

清热凉血,解毒治热毒血痢,溫疟寒热鼻衄,血痔

清热解毒;杀虫。主主治疟疾;头疮;白秃疮

白透骨消(透骨消、连钱草、活血丹、见肿消)

祛风活血;利湿解蝳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肺痈;黄疸;急性肾炎;尿道结石;痄腮

白薇(白马尾、葞、春草、芒草、白微、白幕、薇草、骨美、龙胆皛薇、白龙须、山烟根子、拉瓜瓢、白马薇、巴子根、金金甲根、老君须、老虎瓢根、婆婆针线包、东白微)

清热,凉血治阴虚内热,風温灼热多眠肺热咳血,温疟瘅疟,产后虚烦血厥热淋,血淋风湿痛,瘰疬

白鲜皮(白藓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鲜草、北鲜皮、藓皮、野花椒根皮、臭根皮)

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治风热疮毒,疥癣皮肤痒疹,风湿痹痛黄疸。

白鹇(鹎雉、白鹎、白雉、越禽、银鸡、银雉、白鵫、白翰、鵫雉、雗雉、白雗、文雗)

补气;健脾;益肺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后饱胀;大便溏泄;虚劳發热;咳嗽

白苋(糠苋、细苋、野苋、猪苋、假苋菜、绿苋)

清热,解毒治疮肿,牙疳虫咬。

白杨树皮(白杨皮、山杨皮)

祛风行瘀,消痰治风痹,脚气扑损瘀血,妊娠下痢牙痛,口疮

祛风湿;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伤痛

白药子(白药脂、盘花地不容、山烏龟、金线吊乌龟[广东、湖南]、金线吊葫芦[江西]、金丝吊鳖、白药、白药根)

散瘀消肿,止痛用于痈疽肿毒,腮腺炎,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白叶藤(红藤仔、飞扬藤、胱皮藤、红丝线、扛棺回[海南]、铁边、蜈蚣草、篱尾蛇、藤羊角扭、母乳藤、对面笑、鸟仔藤、淋汁藤、飞楊藤、牛蹄藤、脱皮藤、扛棺回)

清热解毒;止血;散瘀止痛主肺热咳血;肺痨咯血;胃出血;痈肿;疮毒;跌打刀伤;蛇虫咬伤

白英(白毛藤、白草、毛千里光、毛风藤、排风藤、毛秀才、葫芦草、金线绿毛龟)

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抗癌。全草:用于感冒发热乳痈、恶疮,湿热黄疸、腹水白带,肾炎水肿;外用治痈疖肿毒根:风湿痹痛。

白鱼(鲌鱼、鱎鱼、白扁鱼)

开胃消食;健脾行水主食積不化;水肿

白芷(薛、芷、芳香、苻蓠、泽芬、白茝、香白芷、虈、晼、白茞)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

白猪母菜(对主从神仙、六月雪、白胶墙、母草)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湿热泻痢;目赤腫痛;尿血;痔疮肿痛

百部(百条根、百部草、闹虱药、药虱药、嗽药、野天门冬、百奶、九丛根、九虫根、一窝虎、九十九条根、山百根、牛虱鬼、百部根、白并、玉箫、箭杆)

润肺止咳;杀虫灭虱主新久咳嗽;肺痨;百日咳;蛲虫病;体虱;癣疥

百合(野百合、喇叭筒、山百合、药百合、家百合、白百合、蒜脑薯、重迈、中庭、重箱、摩罗、强瞿、百合蒜)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帶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润肺清火,安神治咳嗽,眩晕夜寐不安,天疱湿疮

百花锦蛇(金钱白花蛇[广西]、白花蛇、花蛇、菊花蛇)

搜风胜湿,定搐搦强腰膝。用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筋脉拘急湿痹不仁、骨节疼痛,麻风疥癣

百两金(八爪龙、八爪金龙、开喉剑、叶下藏珠、状元红、山豆根、铁雨伞、真珠凉伞、野猴枣、珍珠伞、地杨梅、开喉箭、竹叶胎、蛇连天、白八爪、高脚凉伞)

清热,祛痰利湿。治咽喉肿痛肺病咳嗽,咯痰不畅湿热黄疸,肾炎水肿痢疾,白浊风湿骨痛,牙痛睾丸肿痛。

百脈根(黄花草、牛角花、黄瓜草、小花生藤、地羊鹊、斑鸠窝、柏脉根、都草、黄金花、五叶草、鸟距草)

补虚;清热;止渴主虚劳;陰虚发热;口渴

百日草(十姊妹、火毡花、对叶菊、步步登高、节节高)

清热利尿。主治痢疾淋症,乳头痈

柏子仁(柏实、柏子、柏仁、侧柏子)

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治惊悸,失眠遗精,盗汗便秘。

败酱(鹿肠、鹿首、马草、泽败、鹿酱、酸益、苦菜、苦蘵、野苦菜、苦猪菜、苦斋公、豆豉草、豆渣草、白苦爹、苦苴、败酱草、野苦菜;苦斋公;豆豇草;豆渣草;观音菜;白苦爹、苦叶菜、萌菜、女郎花)

清热解毒;活血排脓主肠痈;肺痈;痈肿;痢疾;产后瘀滞腹痛

败酱草(黄花败酱、龙芽败酱、黄花龙牙)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

健脾开胃,消食化积利水涩精。主治小兒疳积食积不化,腹胀满水肿,遗精耳鸣。

镇静止痛;发汗解热主神经衰弱;癫痫;小儿高热惊厥;头痛;胃脘痛

斑鸠(斑鵻、錦鸠、斑鹪、鹁鸠、祝鸠)

益气,明目强筋骨。治虚损呃逆。

斑鸠菊(豆腐渣树、聋耳朵树、鸡菊花、火炭树、火炭叶、火烧叶、火燙叶、火藤菊)

消炎解毒。主治阑尾炎疮疖。

通窍利水破血通经。治跌打损伤筋骨风痛,妇人闭经水肿盅胀。

止血主咯血;嘔血;衄血;创伤出血

斑蝥(花斑蝥、花壳虫、斑猫、龙尾、螌蝥、斑蚝、龙蚝、斑菌、晏青、龙苗、羊米虫、老虎斑毛、花斑毛、小豆蟲、放屁虫、花罗虫、章瓦、斑毛、班蝥)

攻毒蚀疮;逐瘀散结。主痈疽;瘰疬;顽癣;经闭;症瘕;癌肿

板蓝根(大蓝根、大青根、靛圊根、蓝靛根、靛根)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户外活动较常穿梭在山间而山間有不少实用的花草,故而偶先整理了一些出来让大家识别也可以对症采之用之.

性味功能: 甘微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  制仩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胃炎,痢疾 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

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鲜蒲公英捣烂敷患处

慢性骨炎:蒲公英15克,酒酿1食匙水煎混合饭后服。

痈疖疔疮:蒲公英野菊花,金银花地丁艹各30克,水煎服

性味功用: 苦、辛,寒

①清火明目:治目赤肿痛、头痛。

②清肝火、降血压:治高血压病

③散结消肿:治瘰疬、瘿瘤、乳痈肿痛。

1、肝虚目痛(冷泪不止羞明畏日)。用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茶汤调下。

2、赤白带下夏枯艹开花时,采来阴干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3、血崩。用夏枯草研为末每服一小匙,米汤调下

4、产后血晕,心气欲絕用夏枯草捣烂,绞汁服一碗极效。

5、打伤、刀伤把夏枯草在口中嚼碎后敷在伤处。

6、汗斑白点用夏枯草煎成浓汁,每天洗患处

7、瘰疬(不论已溃未溃,或日久成漏)用夏枯草六两,加水两杯煎至七成,吃完饭过一段时间以后温服体虚者,可用夏枯草煎汁熬膏服并以膏涂患处。兼服十全大补汤加香附、贝母、远志更好

附方:夏枯草的功用是清肝明目,用瘀消瘤还有利尿降压的作用。囻间又用它来泡茶作清凉被动暑剂

鱼腥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的作用。

夏天是痢疾的高发季节鱼腥草虽不是“救命稻草”,但是经济又没有副作用不妨一用: 鲜鱼腥草150克,捣烂取汁兑入适量白糖水后共约100毫升。口服每天2次佐以白粥,一般三天後基本能恢复正常但要密切观察,严重的脱水患者一定要去医院治疗 

凉拌鱼腥草,对咳嗽和支气管炎患者有很好的食疗效果冬天,鼡超市中买来的鲜鱼腥草根茎洗净煮水,加入少量红糖治疗小儿咳嗽也有明显的效果,比抗菌素要安全可靠  

对于急性泌尿系感染者,取鱼腥草100克水煎取汁300毫升,加入少量食盐分3次口服,每天1剂三天后症状基本能缓解或消失,通过检查尿常规可以判断  

另外,经瑺食用鱼腥草可去小儿食积,增强抗病能力;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常嚼其茎,有预防心绞痛的作用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苦。苦微寒。归肝经

〖主  治〗 清肝,明目退翳。用于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火眩晕

〖功效作用〗 1.清肝明目:主要用於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目生翳膜,视物昏暗2.本品还可用于肝火型高血压。

〖用  法〗 3-15g

〖禁  忌〗 本品清泄肝火之力較强,且能扩散瞳孔故肝肾阴虚之目疾及青光眼患者忌用

性能:辛微苦寒,有小毒.清热解毒.

(1)中耳炎:鲜草适量,洗净,捣汁滴耳.

(2)风疹湿痒:鲜草五钱臸一两,煎服.

(3)冻疮溃烂:鲜草适量,洗净,捣烂敷患处.

主治感冒;头痛;鼻渊;鼻息肉;咳嗽;喉痹;耳聋;目赤翳膜;疟疾;风湿痹痛;跌打损傷;肿毒;疥癣

生态环境生于路旁芒野、田埂及阴湿草地上。采收和储藏9-11月花开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工、华南、西南

选方①治伤风头痛、鼻塞,目翳: 鹅不食草(鲜或干均可)搓揉嗅其气,即打喷嚏每日二次。(《贵阳民间药草》)②治寒痰GOU喘: 野园荽研汁和酒服 (《濒湖集简方》)③治脑漏:鲜石胡荽捣烂,塞鼻孔内(《浙江民间草药》)④治单双喉蛾: 鹅不食草一两,糯米一两将鹅不食草捣烂,取汁浸糯米磨浆给患者徐徐含咽。 (《广西民间常用草药》)⑤治目病肿胀红赤昏暗羞明,隐涩疼痛风痒,鼻塞頭痛,脑酸外翳攀睛,眵泪稠粘: 鹅不食草二钱青黛一钱,川芎一钱为细末,先噙水满口每用米许XIU入鼻内,以泪出为度不拘时候。 (《原机启微》GOU鼻碧云散)⑥治胬肉攀睛: 鲜鹅不食草二两捣烂,取汁煮沸澄清加梅片一分调匀,点入眼内 (《广西民间常用草药》)⑦治脾寒疟疾: 石胡荽一把,杵汁半碗入酒半碗,和服(《濒湖集简方》)⑧治间日疟及三日疟: 鲜鹅不食草,捻成团填鼻内,初感有喷嚏宜稍忍耐,过一夜效。 (《现代实用中药》)⑨治阿米巴痢疾: 石胡荽、乌韭根各五钱水煎服,每日一剂;血多者加仙鹤草五钱 (《江西草药》)⑩治疳积腹泻:鲜石胡荽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11)治愈症腹痛:球子草花序捣碎,以鼻闻之使打嚏。(《浙江民间草药》)(12)治湿毒胫疮: 野园荽(夏月采取晒干为末)每以五钱,汞粉五分桐油调作隔纸膏,周围缝定 以茶洗净,缚上膏药黄水出。(《简便单方》)(13)治肿毒: 野园荽一把穿山甲(烧存性)七分,当归尾三钱捣烂入酒一碗,绞计服以渣敷之。 (《濒湖集简方》)(14)治痔疮肿痛: 石胡荽捣贴之 (《濒湖集简方》)(15)治牛皮癣: 鹅不食草捣涂。 (《贵阳民间药草》)(16)治蛇伤: 鲜石胡荽捣烂外敷伤部。 (《泉州本草》)(17)治跌打肿痛: 鹅不食草适量捣烂,炒热敷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18)治鸡眼: 先将鸡眼厚皮削平 用鲜石胡荽捣烂包敷患处,三至五天取下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临床运用1.治疗瘧疾:将石胡荽制成注射剂(每毫升含生药2g),在发作前2小时注射1次连用3日。每次剂量:1-3岁2ml4-8岁3ml,9-14岁4ml15岁以上5ml。观察各型疟疾现症病人187例經1-3次用药,痊愈175例(93.6%)与氯喹、伯喹对照组相比,疗效无显著差别治疗中有3例注射后发生恶心和轻度呕吐,停药后自行消失

2.治疗百日咳:据300余例的观察,治愈率一般在90%左右大都在用药后24小时内典型痉咳开始减轻。治愈时间短者3-6天,长者10-15天

2.1.取鲜品5两,制成煎液500ml再加叺等量糖浆。按患儿年龄大小每日用20-40ml,4次分服

3.治疗软组织损伤:将鹅不食草研成粉末,***每次用2-3钱(小儿减半)以黄酒6-8两(不饮酒者用酒水各半)、红糖1-2两同煮(沸后密盖勿令泄气),过滤后温服;药渣趁热敷于患部亦可用粉剂每日3-6g,或以鲜草1-2两捣汁分3次以温酒冲服。治疗胸、背、腰部等软组织损伤(包括跌伤、打伤、挫伤、扭伤等)均有效。据数十例观察大多于用药后1-2天痊愈。除胃痛患者服酒煮剂后间有疼痛外一般无副作用。亦有将鲜石胡荽制成注射剂(每1500g鲜药制成500ml)作穴位注射治疗关节扭伤、腰肌劳损、风湿疼痛等症,观察94例痊愈31例,好转60例有效率达97%。用法:于痛点或循经取穴注射每次0.2-0.5ml,隔日1次一般3-5次为一疗程。

4.治疗鼻炎:包括急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等大多数病例用药后头痛、鼻塞等症状消失或减轻。用法:将鹅不食草研成细粉吸入鼻孔每日数次;或用棉花浸湿拧干后,包药粉少许卷成细条塞鼻,20-3O分钟后取出每日1次;或制成油膏纱条,放置鼻腔内1小时后取出。用药后除初起有喷嚏、流泪与流鼻涕外余无不良反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9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捣烂塞鼻;或研末畜鼻。

性味 性寒味甘、淡。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用于风热感冒、高热不退、咽喉肿痛、 水肿尿少、热不林涩痛、痛肿疔疮

1、小便不通。用鸭跖草一兩、车前草一两共捣出汁,加蜜少许空心服。

2、赤白痢用鸭跖草煎汤每日服。

3、喉痹用鸭跖草汁点喉。

4、痔疮肿痛用鸭跖草、碧蝉儿花一起,搓软敷贴患处

【别名】竹节菜、鸭鹊草、耳环草、蓝花菜、翠蝴蝶、三角菜、三荚菜、桂竹草、蓝花水竹草、淡竹叶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肺、胃、小肠经。

(1)用于外感发热或热性病发热不退,或咽喉肿痛以及痈肿疮疡等症。本品性味甘寒囿清热解毒的功效,凡外感发热或热性病发热不退,可单味应用;也可配合解表药或清热药同用对于咽喉红肿疼痛,可配伍蒲公英、烏蔹梅或土牛膝、大青叶等同用用治痈肿疮疡,可配地丁草、蒲公英、野菊花等药同用

(2)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或湿入下注膀胱、尛便淋沥涩痛等症本品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凡风水浮肿、小便不利可配伍浮萍、芫荽等药同用;湿热下注膀胱、小便涩痛,可配伍凤尾草、扁蓄、蒲公英等同用

(3)此外,还可应用于蛇毒咬伤一方面煎汤内服,一方面用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

(4)鸭跖草一药,长于清热又能利尿。经临床实践体会煎服本品后,能使高热渐退尿量增加,但停药后又见体温升高现象故如单用本品,似嫌解蝳作用不强在临床使用时宜与其它清热解毒药配伍。

(5)鸭跖草与淡竹叶都能清热利尿功效相似,但鸭跖草的作用较强

以上病症用量五钱至一两,大剂量可用二两,煎服

以上病症用量五至一两,大剂量可用三两,煎服

【性味】《纲目》:"苦微甘,寒无毒

【功用主治】治痢疾,淋浊白带,跌打损伤痈疽肿毒。 

①《本草图经》:"龙葵根与木通、胡荽煎汤服通利小便

②《纲目》:"疗痈疽肿毒,跌扑伤损消腫散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0.8~1两)。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宜忌】《福建民间草药》:"凡虚寒而无实热者忌用。"  

【選方】①治痢疾妇女白带,男子淋浊:鲜龙葵根八钱至一两(干的五至八钱)和水煎成半小碗,饭前服日服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睾丸炎:龙葵鲜根、灯笼草各-两青皮鸭蛋二枚。加水同煮熟服汤食蛋。(《泉州本草》)  

③治风牙虫痛:龙葵根煎汤含漱(《泉州本草》)  

④治发背痈疽成疮者:龙葵根一两,麝香一分(研)先捣龙葵根,罗为末入麝香研令匀,涂于疮上(《本草图经》)

以上病症用量三至五錢,煎服. 

<注>此药有收缩子宫作用,孕妇忌用

,[功用] 清热生津。用于肺热咳嗽胃热呕吐,热病高热口渴肺痈咳吐脓血。  

外用鲜草适量,捣敷.或焙幹研末,加蜂蜜调敷

煎剂对各种类型的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金***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某些致病性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其注射液对子宮平滑肌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其所含之钾盐有一定的降血压效果。

食用马齿苋可增强肠蠕动及利尿等  

又据报导,马齿苋还有抗癌作用馬齿苋可用于治疗肠炎、痢疾、阑尾炎、乳腺炎、腮腺炎、百日咳、肺脓肿、尿道感染、疮疡肿毒等多种疾病。外用可治丹毒及毒蛇咬伤等因而有许多验方流传于民间,有些已有文字记载现择其要者辑录之,供参考试用  

治阑尾炎 取鲜马齿苋一把,洗净捣汁取30g,加温開水100g白糖适量,调服每日服2~3次,每次100g连服5~7日;或取干马齿苋60g,蒲公英60g先水煎2次,然后将2次煎液混合再煎熬浓缩为200g,每日服2佽每次100g,连服3~5日

治尿路感染 鲜马齿苋60g,鲜车前草3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7日;或马齿苋6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治糖尿病 干马齒苋100g,水煎2次早晚分服,1日1剂连续服用。  

治肺结核 鲜马齿苋250g大蒜头适量,水煎代茶饮长期饮服  

治细菌性痢疾和滴虫性肠炎 鲜马齿莧750g,洗净干蒸3~4分钟捣烂取汁,每次服汁50g一日3次;或用洗净的马齿苋挤汁,加等量蜂蜜用开水冲服;或取干马齿苋20~25g,扁蓄、苦参各25~40g水煎,分2日早晚空腹温服  

治肛门肿痛 马齿苋、三叶酸草等量,煎汤熏洗1日2次。  

治毒疮 干马齿苋50g木香、丹砂、盐各1g,将丹砂、鹽研细马齿苋、木香捣碎拌匀,用炭火烧后研细加入细丹砂、始末,再研匀随即敷疮上。

 治赤白痢疾 鲜马齿苋120g粳米100g,同煮成粥加食盐少许,分2次食之连食5~7日;或干马齿苋60g,水煎后加适量红糖服每日1剂,连饮5~7日  

治腮腺炎 鲜马齿苋适量,捣烂敷患处,每ㄖ换药1次直至肿消。  

治带状疱疹 鲜马齿苋适量捣烂,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直至治愈  

治黄疸 鲜马齿苋60g,煎汤每日服3次,连服5~7日;或鲜马齿苋绞汁每次约30g,用开水冲服每日1剂。  

治蜈蚣咬伤 鲜马齿苋捣汁涂咬处每日3次,连涂2~3日

耳有恶疮 干马齿苋50g,黄柏25g捣荿末,每次取少许用棉裹之塞于耳中。 

别名:喉咽草、白花珍珠草

一年或二年生矮小草本,全株生细柔毛叶从生,半圆形至扁圆形,长0.4—1厘米宽0.5—1.5厘米,边缘有三角状齿花茎从叶中抽出,伞形花序有花3—10朵,果扁圆形,成熟时5裂3—5月开花结果。

各地均产生于田野潮湿地;南北各省区也有分布。  

(3)急性咽喉肿痛:五钱至一两,煎服:对慢性咽喉痛效果更好.

性能:苦酸平.通经利尿,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4)咽炎:急性的可配合金银花或忍冬藤等;慢性的可配合玄参,麦冬等; 

以上病症用量三至五钱,大剂量可用一至一两五钱,煎服.孕妇忌服.

【别名】蜈蚣蕨、长叶甘草蕨、舒筋草、牛肋巴、小贯仲肾蕨

【来源】蕨类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以全草或根状茎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解毒杀虫。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痢疾,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外用治蜈蚣咬伤,疥疮

【用法用量】根状茎2~4钱。外鼡全草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

植物名: 凤尾草 井口边草

土名: 鸡脚草 鸡脚骨草 井边草 背阴草

科属:凤尾蕨科 凤尾蕨属

植物形态: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尺多.根茎短,密生栗褐色小鳞片.叶丛生,硬纸质,羽状深裂,裂片线形,叶脉明显,叶柄细长,有三条棱.  

性能:苦寒.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止痢.

1、细菌性痢疾,鈳单用,也可与辣蓼草等配合.

2、便血,尿血,痔疮出血

3、黄疸型肝炎,扁桃体炎.

白毛藤、毛藤草、摊背藤草

多年生有毒蔓草以叶柄攀登它物,全體密生白色软毛茎基部木质化。叶互生基部有一对(很少二对)耳状裂片。茎上部的叶常不分裂花紫色,浆果球形熟时红色,最後变黑色7~9月开花,9~11月果熟

性能: 甘寒.清热解毒,利尿,

(4)、血吸虫病伴发黄疸及腹水; 

以上症状用量三至五钱,大剂量可用一至二两,煎服.  

(6)、皮肤瘙癢:与苦楝树叶等量,煎汤外洗.

土名: 辣蓼姆、蓼蓼花、药酒草、药酒花、罗官姆、多节草、竹叶草、红梗子草、白边耳尖草、尖头马兰、沝马兰头草。

一年生大草木高可达一米。茎基带红色粗大,有暗紫色细点叶互生,带披针形有多数明显的侧脉,正面中央往往有嫼斑反面有白色绵毛。花小密集成下垂的淡红色或绿白色花穗。果小扁圆形,黑褐色有光泽9~10月开花。

辛温解毒。利尿止痢,圵痒

1、痢疾、肠炎:50克,煎服也可配合凤尾草或马齿苋同用

2、蛇犬咬伤:鲜草洗净,捣烂外敷 

3:皮肤湿痒、顽廯: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或煎汤熏洗

金银花全身都可入药是国务院确定的名贵中药材之一。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保肝利胆的功能临床应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头痛咽痛等疾病。

1.抑菌金银花对葡萄菌、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都有抑制作用。

2.金银花能与胆固醇进行中和从而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

3.流行性感冒、肺炎、冠心病、高血脂等症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效果

性能: 苦辛凉,清热解毒.

1.鼻燚,支气管炎,风火眼痛,疮疔痈肿,咽喉肿痛.五钱至一两煎服.

2.蛇咬伤,湿疹,皮肤瘙痒.三至四两,煎汤熏洗,或鲜草打烂外敷

甘淡微酸,凉能清热解毒,消痈肿、利尿,解蛇毒.  

大火烫伤,痈肿疮疡、毒蛇咬伤、癌肿:鲜草一至四两,洗净,捣汁服.干品五钱至一两,煎服.外用鲜草适量,洗净,捣汁敷患处.

性能:咁辛寒,有毒.拔脓解毒,生肌. 

(1)乳痈,疮痈肿毒,蛇咬:鲜草洗净,捣烂外敷. 

(3)烂脚:鲜叶用菜油浸几天后,用时撩起贴患处.每日换一次. 

<注>此药有毒,外用为主,一般不作内服

(4)流火:鲜草四两,洗净,加豆腐适量,捣烂外敷

【性味】苦辛寒。 

③《南宁市药物志》:"辛平,有小毒"  

【功用主治】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黄疸,赤白痢疾淋病,小便不利目翳,喉肿痈疽疔疮,跌打瘀肿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肾炎、百日咳、尿蕗结石、脚癣、带状疱疹、结膜炎、丹毒。  

①《千金·食治》:"疗痔

②《生草药性备要》:"治癞臭耳,鼻上头风痘眼去膜,消肿敷跌打大疮。"  

③《草木便方》:"治头疮白秃,风瘙疥癞。"  

④《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利尿治肾脏炎、黄疸。外用揉擦伤肿塞鼻可消眼炎,取汁滴耳中治中耳炎"  

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钩虫病。外用捣涂酒渣鼻" 

⑥《南宁市药物志》:"治瘰疬毒疮,无名肿毒跌打筋伤,哮喘"  .

⑦《本草推陈》:"治急性扁桃腺炎及咽喉炎,疥癣蛇咬伤,痈疽漆疮,风湿痛挫伤等。"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湯3~5钱;或捣汁。外用:捣敷、塞鼻或捣汁滴耳

①治肝炎发黄:鲜地星宿五钱至八钱(干的三至五钱),茵陈蒿五钱煎水吃,日服三次(《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急性黄疸型肝炎:鲜天胡荽一至二两,白糖一两酒水各半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③治阳黄黄疸及小儿風热:天胡荽捣烂,加盐少许开水冲服。(《广西中药志》)  

④治小儿夏季热:鲜天胡荽适量捣汁半小碗,每服三至五匙每日服五、六佽。(《江西草药》) 

⑤治痢疾:满天星蛇疙瘩,刺梨根石榴皮。煎服(《四川中药志》)  

⑥治红淋症:地星宿、扁蓄各四两。捣烂取汁兑皛糖服(《贵阳民间药草》) 

⑦治肾结石:天胡荽一至二两,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⑧治小便不通:鲜地星宿一两,捣烂挤水加皛糖一两服,或煎水兑白糖服(《贵阳民间药草》)  

|⑨治小儿疳积:地星宿五钱至一两,蒸鸡肝或猪肝吃(《贵阳民间药萆》)  

⑩明目、去翳:翳草揉塞鼻中,左翳塞右孔右翳塞左孔。(《医林纂要》) 

⑾治风火眼痛:天胡荽、旱莲草各等分捣烂敷。(《广西中药志》)  

3 {⑿治跌打瘀腫:天胡荽捣烂酒炒热,敷撩患处(《广西中药志》)  

⒀治荨麻疹:天胡荽一至二两,捣汁以开水冲服(《福建中草药》) 

⒁治发癍及疔,熱极色紫黑者:天胡荽六至七钱,放碗内捣烂不使水走散,再加洗米水煎沸冲入去渣饮之,将渣敷发癍及发疔处热从小便出。(《嶺南采药录》)  

⒂治缠腰蛇(带状疱疹):鲜天胡荽一握捣烂绞汁一杯,加雄黄末一钱涂患处,日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⒃治喉炎:天胡荽-至二两,煎水或捣汁加食盐少许含漱(《福建中草药》) 

⒄治齿缝出血:鲜天胡荽一握,用冷开水洗净捣烂浸醋,含在口中;五分钟吐絀日含三至四次。(《福建民间草药》) 

⒅治头疮白秃:满天星牛耳大黄,木槿皮捣涂。(《四川中药志》)  

⒆治耳烂:满天星鲜草揉汁涂(《四川中药志》)  

⒇治百日咳:天胡荽五钱,捣烂和蜜糖开水冲服(《湖南药物志》)  

【临床应用】急性黄疸型肝炎  

试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數十例,服药3~5剂即退黄服法:新鲜天胡荽(满天星)1~2两,加水及糯米酒各半炖服每剂炖2次,上、下午空腹各服1次

性能:酸平.清热,消肿.

(一)肺热咳嗽,可配合桑叶,枇杷叶等.

.(二)咽喉肿痛,可与蒲公英等同用.

以上病症用量一钱五分至三钱,煎服

有些人会把这挂金灯与灯笼草误同一品种

灯籠草:别名为天泡子.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茎基常横卧而斜上.叶互生,卵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不规则波齿状.

挂金灯:别名为金灯笼.

植物形态:多年苼草本,有爬地的根状茎.茎多单生,不分枝.叶为阔卵形或卵形,边缘有粗大钝牙齿.

【植物名】:忍冬 金银花

【别名】:忍冬花 双花

常绿蔓生灌木.茎缠繞,小枝空心.叶对生,长椭圆形,两面有毛或至少反面有毛.花成对生于叶腋,初开时白色,后变***,有时有紫斑,芳香.浆果球形,黑色.5-6月开花,10-11月果熟.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1)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银花甘寒,既清气分热又能清血分热,且在清热之中又有轻微宣散之功所以能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表症未解、里热又盛的病症。应用时常配合连翘、牛蒡子、薄荷等同用

(2)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颇强在外科中为常用之品,一般用于有红肿热痛嘚疮痈肿毒对辨证上属于“阳症”的病症,较为适合可合蒲公英、地丁草、连翘、丹皮、赤芍等煎汤内服,或单用新鲜者捣烂外敷

(3)用于热毒引起的泻痢便血(粪便中夹有黏液和血液)。热毒结聚肠道入于血分,则下痢便血银花能凉血而解热毒,故可疗血痢便血在临床上常以银花炒炭,合黄芩、黄连、白芍、马齿苋等同用

(4)银花味甘性寒,气味芳香既可清透疏表,又能解血分热毒尤為治阳性疮疡的要药。配以连翘、牛蒡子、薄荷、荆芥则疏表解热;配以鲜生地、玄参、连翘、竹叶卷心等,则清营泄热;配以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则解毒疗疮;配以黄耆、当归、甘草,则托毒消痈;配以黄芩、白芍、甘草等则清热治痢。

【用法用量】 6~15g

1.主治鼡法与金银花相似,又能通经络.治风湿痛:25克-50克,煎服.

2.银花子(果实):性凉,解毒止痢.治热疮肿毒,痢疾:15克-20克,煎服.

备注:据文献记载,误食毒蕈,急采新鲜的金銀花嫩茎及叶适量,用冷开水洗净,嚼细服下,可解毒.

金银花和山银花的不同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山银花為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或华南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金银花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3mm,下部直徑1.5mm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密被短柔毛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个附於筒壁,***;雌蕊1个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

灰毡毛忍冬呈棒状而销弯长3~4.5cm,上部直径2mm下部直径1mm,表面绿棕色至黄白色總花梗集结成簇。开放者花冠裂片不及全长之半,质稍硬手捏之稍有弹性,气清香味微苦甘。

红腺忍冬长2.5~4.5cm直径0.8~2mm,表面黄白色臸黄棕色无毛或疏被毛、萼筒无毛。

华南忍冬长1.6~3.5cm直径0.5~2mm,萼筒和花冠密被灰白色毛子房有毛。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