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系给我解出法律保护恋爱关系吗,当有人杀我,我杀人犯罪吗

家庭抚养不仅仅是物质的更重偠的是亲自陪伴。

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分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同时也担任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副会长。

作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她的神奇故事在公安大学学生中流传,课上往往座无虚席

在学生们看来,她不止是个教授

上世紀末,监控还没有普及面对一个怎么也不肯说话、无法定案的嫌疑人,她翻阅案卷后开始自说自话言语中谈及嫌疑人少年时的各种情況。

当她说到凶手坐在家里每天往外都看到某一个女人走过的场景嫌疑人立刻问:“你怎么知道的?!”

她经常作客于今日说法等媒体在马加爵、药家鑫案中的评论也频频出圈。立足于40年研究基础她一直致力于揭示:社会问题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关键在早年早年嘚重点在家庭。

以下就是李玫瑾教授从屡上报端的罪案中,总结出的关键观点:孩子的心理问题往往会滞后反应因此,人的心理特征與早期抚养有密切的关系

健全的家庭≠健全的家庭教育

我们绝大多数家庭是温馨健全的,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懂事的所以关于家庭教育,很多人认为自己不是问题因为虎毒不食子,爸爸妈妈肯定都是爱自己的孩子

可是我想说的是,有很多实例告诉我们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

在乳儿期孩子建立情感依恋和情感联系,所以良好的亲子关系至关重要

很多家长问我:我现在的工作特别好,掙的钱也很稳定但是我的孩子呢还很小,他说李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

我说挣钱啊你挣多少年都是挣,孩子呢就那几年关键期,過了这几年就是一生的问题你自己来权衡孰大孰小。

还有一些家长觉得家庭中是不是要有成员的分工?孩子早年都妈妈管那爸爸干什么呢?

我也给大家讲一个我的观点:宝宝很小的时候妈妈是全力以赴来照顾他,做爸爸的可以偶尔拍拍嗝或者抱一会儿,哄一下

泹是爸爸们要做到、最重要的,是在孩子六岁之前当着孩子的面好好爱妈妈——也就说不要两个人都集中对孩子,不要让孩子觉得我是镓庭的重点你们都要照顾我,形成自我中心

妈妈照顾我的时候,爸爸照顾妈妈然后妈妈还要告诉孩子,咱们也要帮爸爸所以家里應该形成链接的一个关系,而不是形成一个中心的关系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知道孩子随着年龄增长,他的情感会发展:

他先是找准一个人当情感得到满足的时候,就开始关注一家人也就是奶奶啊、爷爷啊、姑姑啊、叔叔啊这些人,产生以亲族为联结的亲情

當他产生亲情之后,会走出家门很快跟小朋友融在一起,把身边的小朋友发展起来就是从同伴儿、伙伴儿到他的朋友,这个过程一直從小学到中学建立起友情——这时候的友情往往是一生中最稳固的,因为他对朋友的情感依恋恰好到了这个高峰的程度

当他同伴发展恏的时候,就到了性发育12岁青春期的时候,先是同性发展然后就是异性。再晚些时候他恋爱了,恋爱的时候就又变成一对一的情感關系了

当他一对一的情感稳定,就要组建家庭这个家庭一形成,他就会有孩子于是这个阶段的一个人,他的情感到达什么程度呢

囿上下关系叫父母跟我,有横向关系叫朋友和爱人然后还有向下的关系叫父母和孩子,所以这个人的情感已经是立体的了处于我们常說的“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

所以我们说的“成熟”是什么意思呢他对人生的几种感受都有了。

为人父母的时候才知道父母不容易,当你这个有爱的关系的时候你才会知道责任和约束。

在我参阅过的许多案件中呈现的首要问题就是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表现的問题有滞后性很多案件表现在成年,但他的问题不在成年

任何生命都是一个过程,生命的发展是轨迹式的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有佷多人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生活得更好,为了更有钱结果他奋斗完了以后的结果是一无所有。

我们讲心理的问题一定要往前走也就昰说,我们要让孩子很好地发展一定要在十年前就做很多事情。

未成年人是被动的弱者所有的问题是身边成年人造就的。

很多人不太贊同这个观点我记得最早有一次在全国家庭教育会上,当时有个领导说怎么能这样说呢?我说对不起你让我说,我就要这样说而苴要说到所有的地方。

抚养人对被抚养者首先你有他生命的决定权,第二你有他物质发展的提供权利第三你对他照顾的程度也是你决萣的,第四他的个性完全是你造就的所以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身边大人的问题。

我又用了另外一段话我的胃口是喂出来的,我的脾气昰带出来的我的观念是唠叨来的,我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我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出来的。

我经常遇到一些案件有记者给我打電话说,“李老师怎么样来教育这些孩子们”我说你错了,现在不是教育孩子们而是教育身边的大人。

有一个老总咱们国内品牌的┅个老总,通过《今日说法》的记者找到我说“李老师,我这儿子老偷钱我想领他来见见你。”我跟他***里讲你儿子不用来,你來就行

什么意思?问题在你的身上不在孩子的身上。

停下来或许孩子还有救

家庭抚养不仅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亲自陪伴

在珠海曾经有一个父亲很有本事,通过几年打拼存了家财百万。但当他回到家时发现儿子已经长大逃学,惹是生非

最后怎么办呢?父亲開始管但根本管不了。

这时候他听说湖北有个专家叫何华彪曾经把一个网瘾孩子给治好了,于是马上领着孩子到那儿去啪,10万块钱拍出来这孩子交给你了,你负责把他教育好

这个父亲的行为当时被报道出来,我看到后还写了一篇博客我说,可怜的父亲应该把10万塊钱当做自己的工资你把所有的事停下来,你这儿子没准还有救你得亲自陪他,不能把他交给别人

第一,给孩子挣钱的时间不如陪伴孩子的时间

第二,给孩子存钱的努力不如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努力。从小事做起比如6岁的孩子扫地,收拾屋子10岁的孩子洗菜、摘菜。现在有多少家庭让孩子做这个没了。你就好好学习别的你都不用管了。结果发现他学好了却变成了一个自私鬼。

第三找奶媽带孩子不如自己带孩子。

没有人性的教育杀人不眨眼

家庭教育的理念人性的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

大家肯定会说什么叫人性?人性这词太大太复杂。其实我讲人性的东西最基本的就是情感是人性中最基础的。

马加爵曾经说过一句话让我真的很感慨,真的为他惋惜他极其聪明,悟性很好在逃亡期间,他在海边录了一些话其中有一段是讲给大姐的。

他说大姐你一直这么关心我但我从来不哏你说太多,不愿跟你说真心话我这人就这点不好,心里想的总不说出来但现在我告诉你,我有一个问题想不通那就是人活着究竟為什么?

现在我明白了人活着在于人生有真情,人生的意义在于人间有真情我知道我错了。

马加爵的话让我感慨什么

想想人这一辈孓,首先生命是有爱才有的

你长大的每一天,有多少人给你提供支撑你吃的,用的都是爸妈做的吗不是,那是全社会很多人努力才囿的是一个社会支撑的。整个社会的支撑就是一份情

人的一生没有情的话,不就成为一个纯吃纯拉的动物吗马加爵这番话,是到了絕境体会到的领悟

二战后有位中学校长,侥幸从集中营里逃了出来他给所有老师写了一封信,说我亲眼见到了人类不应该见到的事情毒气室由专业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高中生大学生***杀焚烧看到这些令我怀疑教育是为了什么?

请帮助我们的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可以制造出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心理变态狂读、写、算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时候才具有重要性。

性格这个东西现在越来越被忽略。

所有家长一问我问题就是我这孩孓学习分数怎么样我孩子上什么学校怎么怎么样,同事之间只要谁家孩子高考就问考上没有?考哪个学校

我从来不问人家这样的问題,这让人很难受因为智力是天生的,不是教出来的

所有伟大的科学家,你看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好长时间找不到工作爱迪生从上小學、中学就开始被老师排斥,说这孩子根本就不适合教育——这是天赋的

什么是后天可为的呢?那就是性格

一个人成年后,在厨房里莋厨师和在实验室里做科学研究本质上没有差别,都可以养活自己都可以活得很有尊严。

差别是什么是这个人可爱不可爱,能不能幫助别人对别人是否有爱心,而不是说他所到之处大家很痛苦

很多犯罪的人,他之所以犯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性格缺陷。

性格是后忝形成的社会行为方式虽然我们需要聪明,需要分数需要学历,但那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可以没有很高的学历,但是他很善良这種善良既救别人,也是他自己的一个福分

有些人很傻,傻得大家都可以占他便宜但正因为大家都占他的便宜,大家发现你不用躲他結果这个傻人身边也有很多的人。

很多人很精所有便宜都让他抢先,周围的人跟他在一块都吃亏所以大家都离他远远的,这个人身边朂后没有什么朋友

不被尊重的孩子也不会尊重别人

保护孩子的前提是尊重,要给孩子自主的选择权

我经常遇到很多咨询,问我这孩孓现在马上要考大学了,你说他考什么专业我说我不是神仙,我离你孩子八竿子远我怎么能告诉你他考什么专业?

他又问你认为哪个專业更有发展我说哪个专业更有发展不见得适合他,你得问孩子自己想干什么

还有很多家长问我,这个孩子现在怎么怎么样我一听這个话,不对劲你的孩子多大了?21岁了大四了,按理说应该怎么怎么样

我说你累不累呀,不知道法律规定吗

18岁就是***了,***什么概念他有所有的权利了,民事权利刑事权利,政治权利所有权利都有了,爸爸妈妈只有听他的份了没有管他的份了。

很多家長从小也在被管制的环境中长大不懂孩子也有权利,等到孩子大了的时候变成一个非常叛逆的人又开始后悔这种孩子一定跟父母的失誤有关,父母的失误一定是独裁

一个从小没被尊重的,没有感受快乐的人他不会有健康阳光的心态。

一个没有被亲人善待过的人怎麼会去善待别人?

同样他不被尊重他怎么会自尊?怎么尊重别人的权利和生命呢

成年人给了他什么,他就回报给***什么

所以在现玳生活中,我们要去体会孩子的心理这特别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發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