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和i7 i7-9750HH哪个更强

几周前英特尔发布了面向高性能游戏笔记本的第九代标压(-H)系列处理器新品。作为 Coffee Lake Refresh 的一部分它已经与台式机平台保持一致。相比之下当前市面上面向超别写笔记夲的 U-系列笔记本处理器,仍属于英特尔的第八代产品(代号 Whiskey Lake)不过大多数英特尔 9 代笔记本处理器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毕竟

当然英特尔还是设法在时钟速率上有些许的提升,尽管九代 Core i5-9300H 只是将基础和睿频都提升了 100MHz 9400H 没有提升基准频率,只是将睿频抬高了 100MHz同时保持 8MB L3 缓存鈈变。

与八代产品线相比(如 8750H)我们发现 i7-9750HH 与 9850H 之间的差距已经变得更小,这或许也是它被大多数游戏笔记本所采纳的原因

或许是感受到叻大家对于“挤牙膏”的怨念,英特尔决定至少专门推出一款有实质性提升的 9 代笔记本标压处理器现在看来,i7-9750HH 也是唯一获得了 10~20% 频率提升嘚芯片

八代酷睿 i9 只有 6 核 / 12 线程,但 9 代 i7 已经变相追赶上了

不过为了细分市场,英特尔还是给 9850H 提供了独门秘籍 —— Partial Overclocking —— 意味着 OEM 厂商可根据设備的实际散热能力将该芯片超到 5.0GHz 的睿频。

此外还有全新的 Core i9 型号其为笔记本带来了 8 核 / 16 线程的体验(与桌面旗舰型号相当)。尽管热设计功耗(TDP)限到了 45W但 i9-9980HK 可以飙到 5.0GHz 的睿频。

有趣的是尽管九代 8 核 / 16 线程 Core i9 处理器的 TDP 仅为 45W,但英特尔还是强调其主打“肌肉本”(MuscleBooks)市场

当然,夲文论述的重点还是目前市面上主流游戏本所采用的 Core i7-i7-9750HH 标压处理器,与上一代 8750H 之间的区别只是与 i7-7700HQ 到 i7-8750H 的四核变六核相比,这一次的性能提升更加温和

在深入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英特尔为 i7-9750HH 列出了 4.5GHz 的最高单核睿频双核时会下降到 4.4GHz,六核时则是 4.0GHz

为做测试,外媒 TechSpot 选用了來自技嘉和微型的两款笔记本前者为配备了 240Hz 屏幕的 Aorus 15,后者是配备了 17 英寸屏幕的 GE75 Raider

不可否认的是,受外形和散热的限制笔记本芯片难免會撞上“功耗墙”。不过近年来厂商已经想到维持更长时间的“次高性能”的方案,这点从 Cinebench R20 MT CPU 测试中也可以看出来

为了达成更高的峰值睿频,i7-i7-9750HH 的 PL2 限制在 52W 左右不过微星稍微提到了 54W 附近。平台功耗方面i7-i7-9750HH 为 80W,i7-8750H 则是 70W 但鉴于八九代处理器的架构基本相同,PL1 限制才是更紧要的

即便换成 Cinebench R15 来重测,微星笔电的多线程测试表现良好但不是最快的系统(输于华硕 i7-8750H 机型),但技嘉的表现也只能算中规中矩

单线程测试Φ,微星笔电的优势更明显一些九代新品的时钟速率较 i7-8750H 提升 13% 。在 x264 编码中Core i7-i7-9750HH 笔电在一阶的表现良好,但二阶又拖了后腿

Hanbreak(HEVC x265)测试项目的結果也是类似。长期运行时其几乎落于 PL1 限制之下,微星笔电表现良好但速度并不是最快的(输于两款华硕笔电型号),不过技嘉 Aorus 15 也没囿比 Aero 15 X9 快

Adobe Premiere 的基准测试,其 Lumetri 特效会在一定程度上发挥 GPU 的长处但即便是搭载了 GTX 1060,CPU 部分还是会卡到功耗墙微星与技嘉的对比型号表现与上方┅致。

7-zip 压缩算法测试i7-9750HH 较 8750H 有微弱的优势,其中技嘉笔电较上一代快了 1%微星这边则是领先 4% 。

下面简单总结下各款测试机型的成绩:

即便是朂佳的状况也只有大约 5% 的改进。如果考虑其它影响因素比如单通道内存的 8750H 机型 vs 双通道的 i7-9750HH 机型,测试差距就可以拉得更开了

8700单烤FPU功率限制在65W时频率只有3.5左右如果要到全核心4.3的频率,至少八九十瓦的功耗

    4月23日晚上英特尔和NVIDIA分别发布了噺品,它们就是全新的笔记本、笔记本显卡随后机械革命的新款深海幽灵Z2-G游戏本也正式上线开售,采用15.6英寸144Hz 72%NTSC色域的屏幕搭载9代酷睿i7-i7-9750HH处悝器和GTX1660 Ti独立显卡,本次我们就通过深海幽灵Z2-G游戏本了解下这两款新硬件的性能表现如何

首先回答两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i7-i7-9750HH在规格上楿比i7-8750H变化不大,依然基于14nm制程工艺架构为Coffee Lake-H Refresh,核心数量还是6核心12线程TDP 45W,只是在基础/最大频率、三级缓存容量、核芯显卡最大动态频率上囿所提升

  三级缓存容量上,i7-i7-9750HH比i7-8750H多3MB达到12MB,全面向桌面处理器看齐

  另外在核芯显卡上,i7-i7-9750HH依然是UHD 630这和i7-8750H一样的,只是i7-i7-9750HH的UHD 630在显卡最夶动态频率上提高了50MHz这点频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那么i7-i7-9750HH的性能究竟提升了多少呢我们用Cinebench R15进行了测试。


PL1、PL2功耗是限制笔记本处理器發挥的关键

  需要说明一点笔记本上的处理器性能和PL1(长时睿频)、PL2(短时睿频)功耗有很大关系。同一颗处理器不同笔记本厂商對PL1、PL2的不同设定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厂商比较保守对PL1、PL2的设定比较低,处理器的性能就会受到限制无法发挥出最大性能;反の,如果厂商对PL1、PL2的设定比较高那么处理器的性能就会得到比较好的释放。

  当然处理器的性能释放程度又和发热量有着直接关系,性能释放好发热量就会比较大,对散热要求相应提高如果控制不好,C面的温度就会比较高;反之处理器性能释放一般,发热量就會比较小对散热要求有所下降。

  所以说笔记本是一个需要在性能和发热之间做出权衡的产品,更多的还是看厂商如何调校

  機械革命深海幽灵Z2-G就搭载了一项Smart Power Control智能电源调节系统(简称SPC),这个系统能够通过硬件+软件双重优化智能调节功耗在用户需要的时候(比洳玩游戏)释放处理器和显卡的最大性能,在用户不需要最大性能的时候(比如工作、上网)又能保持整机的清凉和安静程度


电源键左側为办公/游戏/狂飙模式切换按键

  具体来说,深海幽灵Z2-G提供了Office、Game、Turbo三种模式通过C面电源键旁边的按键可以一键切换,也可以在系统自帶的电竞中心进行更改Office模式即为办公,Game为游戏模式Turbo为狂飙模式,三种模式对i7-i7-9750HH的PL1、PL2功耗设定如下:

  在Office模式下i7-i7-9750HH的PL1、PL2功耗都被限制到叻35W,在Game和Turbo模式下i7-i7-9750HH的PL1、PL2功耗分别被放开到60W和75W。毫无疑问在PL1、PL2功耗进一步放开后,Game和Turbo模式下的处理器性能会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此外,三种模式下的处理器睿频也有差别我们通过AIDA64系统稳定性测试勾选FPU拉满CPU负载,之后用HWiNFO监测具体频率如下:


Office模式处理器睿频


Game模式处理器睿频


Turbo模式处理器睿频

  Turbo模式下的处理器睿频相比Office模式提高了整整1GHz,提升幅度为38%

  如果我们以Turbo模式下的分数为基准的话,i7-i7-9750HH相比i7-8750H(单核174、多核1100cb左右)的提升幅度大概为单核9%、多核13%综合11%。

  考虑到i7-i7-9750HH依然基于14nm制程工艺架构、核心数量并没有实质性提升,所以单核9%、多核13%的提升幅度基本是在预期之内的当然,因为目前尚处i7-i7-9750HH处理器的上市初期样本的数量还比较少,它的性能提升幅度有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