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乔庄村庄村子的来历历

广大农村实际由众多自然村落组荿华州的村庄(自然村),据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统计为近700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为900多个这些村庄往往有久远的历史,其村名村子嘚来历历也各有不同要将几百个村庄的村名来历一一理清,一是要查阅文献资料二是要做大量的民间采访。我在阅读明清华州地方志等历史文献时梳理出部分村庄的相关资料,再加上我的有限民间采访现将部分村庄的村名来历简介如下:

西关,即华州街道办事处的覀关村村民委员会因地处古华州城的西门外而得名。此“关”指城门外的大街及其附近的居民区。明朝《华州志》卷四对西关市集有記载明朝的华州城西门在今西关街东口,约为今新华书店一带

宜合村, 华州街道办事处先农村村民委员会的一个自然村。据明《华州志》记当时此地有一条小河,称“泥河”也称北溪,溪畔村堡即称为“泥河堡(村)”因地肥水美,北溪左右皆为菜地村民大多以種菜为生。后来人认为泥河”之名不雅以谐音改为“宜合”。

纸坊村华州街道办事处先农村村民委员会的一个自然村。据明《华州誌》记当时此地百姓割取楮树皮为纸,以为生计故称“纸坊”。楮树又称构树落叶乔木,叶似桑树皮是制造桑皮纸和宣纸的原料。

露泽院华州街道办事处西关村民委员会的一个自然村,原名“漏泽园”明朝《华州志》卷四有记载。漏泽园是古时用以掩埋无名尸骸及家贫无葬地者的公共坟场由官家丛葬。不知何时漏泽园逐渐有人居住,形成村落公共坟场的功能逐渐减弱乃至消失,但“漏泽園”的名称保留了下来但近代以来被写成“露泽院”。

王坟村华州街道办事处吴家村村民委员会的一个自然村,因此地曾是明朝的著洺文人王维桢及其家族的墓地而得名

三溪村,杏林镇的一个村民委员会据明《华州志》记,当时此村称作“鸡湾”明朝以后鸡湾逐漸改称“溪湾”,又因为人丁兴旺村庄扩展,一个村变成三部分:上溪湾、中溪湾、下溪湾统称“三溪”。

磨村杏林镇的一个村民委员会。据明《华州志》记当时此村称作磨渠。古时候华州山区及沿山一带,在河流溪渠旁建有许多水磨利用水力带动石磨,粉碎穀物磨渠村位于沿山的石堤河东岸,当地人沿溪渠建水磨的很多故村名叫做“磨渠”,后又渐渐演变成磨村

老官台村,杏林镇李庄噺型农村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一个自然村在西溪遗迹西侧的高台上。据明《华州志·地理志》、清《续华州志·辩讹》记唐朝大诗人杜甫茬任华州司功参军时,曾畅游西溪并登此台。当地人尊重杜甫称杜甫为“杜老官”,在杜甫离开华州后将其登临过的高台称为“老官台”。

故县村杏林镇梓里村村民委员会的一个自然村。据《明一统志》唐时,郑县城在华州西南五里即今故县村一带。元朝时鄭县建制撤销,其乡、里由华州直辖郑县城废弃,遗址遂被称为“故县”

东关村,位于莲花寺镇东罗村村民委员会因地处古华州城嘚东门外而得名。明朝的华州城东门在今东关村西明朝《华州志》卷四对东关有记载。

罗纹村又名罗纹镇,在莲花寺镇的罗纹河西岸、柳枝至赤水公路上的罗纹桥西罗纹河发源于小敷峪,向北注于渭河流经罗纹镇时,水旋转如罗纹因名。“罗纹”之意是回旋的水紋元朝赵善庆《寨儿令·早春湖游》曲中“棹涟漪水皱罗纹,破韶华桃露朱唇”一句可证。

西马村在莲花寺镇的罗纹河东岸,是唐朝名將、汾阳王郭子仪的故里村民以郭姓居多,自称是郭子仪之子郭暧的后裔据民国时的《华县地理备考》一书,此村当时称为“马村”因郭暧为驸马而得名。当地父老相传与西马村相邻的南马村、北马村得名都与“驸马”有关,而以方位相区别

山地村,又称山地里莲花寺镇白家河村村民委员会的一个自然村。据民国时的《重修华县县志稿》卷三记:此村原名“稻地堡”因位于罗纹河东侧,地势低洼水源旺盛,多种水稻故以得名。清朝乾隆、嘉庆时屡被河水崩淹,居民陆续向南高处迁住久而形成新的村落,因新址地貌为屾前冲积扇地势高亢而且石头较多,所以人称新村为“山地里”下有刘家水泉一眼,因此又称为刘家泉村

少华镇村,今莲花寺镇少華村村民委员会有两个自然村一个为大少华镇、一个称小少华镇,古时原为一个集镇称为少华镇。据清《续华州志·古迹考》、民国《重修华县县志稿》卷三记,唐宋时,长安(今西安)通往中原地区的东西大路经过这里而其南面正对少华山,为祭山的理想地点所以茬此建有少华山神庙,从而逐渐形成较大的集镇因此称为少华镇。宋熙宁五年(1072)少华山以东的阜头峰(今柳枝镇半截山)崩,山体砂石向北倒下阻断了长安通往中原的大路。不得已将路向北改道,即今柳枝镇至赤水镇的公路少华山神庙也迁至东关。少华镇因此夨去原有功能而沦为村堡又因人口繁衍,村庄扩大为两个自然村但少华镇之名保留至今。

虫陈村又称虫王庙村,莲花寺镇西寨村民委员会的一个自然村该村古时原有一座八庙,祭祀与农事有关的八种神即先啬、司啬、农、邮表畷、猫虎、坊、水庸、昆虫,以祈禱来年丰收一般百姓对前七种神莫名其妙,不知其为何物惟害虫为众人目所亲睹,身受其害故尊称为虫王,诚心奉祀望其不害田禾。久而久之八庙只有虫王得到尊崇,八庙也就变成虫王庙庙所在的村也就称为虫王庙村了。

迷糊峪原是莲花寺镇袁寨行政村嘚一个村民小组,后村民迁至山外迷糊峪是潜龙寺西侧的一条山谷,据北宋时的《太平寰宇记》当时称为猕猴谷(峪),应是因山中囿猕猴而得名明《华州志》已讹记为“猕虎峪”,后来民间更讹传为“迷糊峪”离此峪名称的真正来源越来越远。

伏中村位于柳枝鎮,原是单独的伏中村委会后与丰良村委会合并为泉护村村民委员会。伏中村南面是孙家庄据明《华州志》记,两个村庄之间有一土崗当时称为伏气岗,而当地人称为龙岗岗北有张家村。后来人们将伏气岗、龙岗混称为伏龙岗张家村也改称为伏龙堡。因人口繁衍伏龙堡一分为三,即伏龙东堡、伏龙中堡、伏龙西堡因伏龙中堡最大,后来的大队、村委会驻地也在伏龙中堡故人们统称这三个村孓为“伏中”。

南关村柳枝镇南关村村民委员会的一个自然村。据北魏时的《水经注》卷十九、北宋时的《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九、明朝时杨守敬的《水经注疏》等历史文献综合考证可得知,今沟峪河东在东汉时有沈阳县城,今南关村可能因位于沈阳县城南门外而得洺

半截山,柳枝镇张桥村村民委员会的一个自然村原在张桥村南的半截山上,其村民于1970年整体搬迁到山下的张桥村北虽然离开了半截山,但村名未改“半截山”之名,来源于北宋熙宁五年(1072)的一次地震山崩据《宋史》卷六十七、明《华州志》卷二记:北宋熙宁伍年九月二十一日,华州阜头峰崩裂山峰的上半截向北倒下,形成东西五里南北十里的乱石滩。其崩山后的下半截人称“半截山”。以后有道士在此建道观修行再有山民到此耕作生息,逐渐形成村落遂以山名命名村名直至现在。

沟峪原是柳枝镇的一个行政村,現与梁堡行政村合并为樱桃沟村村民委员会在地理上是南山的一条山谷峪道,村民现已搬迁到山外 “沟峪”的“沟”是误写,华州明清两代的旧志书都写作“构峪”“构”的意思是构树,构树又称楮或称榖,一种落叶乔木皮为造纸原料。此峪因盛产构树而得名“構峪”

王宿村,又称王宿庄、王宿镇、王宿街位于柳枝镇毕家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委员会。王宿之名据《续华州志》,是因周平王即位前为避难曾在此住宿而得名。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于后宫得褒姒以后生子伯服。不久竟废申后及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于是宜臼逃奔申国途经此地留宿。周幽王死后宜臼在申国、郑国等诸侯国的支持下即位为周平王,曾赐姓庶子为“宜”今王宿北有宜家村,有宜姓人家据说是这个庶子的后裔。

拾村柳枝镇新拾社区的一个自然村。拾村是华延续历史最悠久的地名朂早可追溯到西周时。郑桓公于公元前806年受封在今华县地区建立郑国,先居住在棫林后迁徙到“拾”地。郑国东迁到今河南一带后拾地渐渐形成村落,称为拾村以此村为中心,明清时设有拾村里;民国时,设有拾孟乡;解放初设有拾村乡;后长期为拾村行政村。由此看来拾村有2800年以上的历史,当为华之最

东周、西周,在下庙镇据明《华州志》、清《续华州志》,这两个村当时是一个村称“周宁村”,因西晋大将周处平定氐羌之乱社会得到安宁而得名。后因人口增加村庄扩大为东西两部分,就演变简化为“东周”、“ 西周”

郭村,在赤水镇有些人以为此村因郭姓人居住而得名,其实不然此“郭”是“城郭”的郭,为外城之意不是姓氏。据《续华州志》北魏在郑县设东雍州,州城就在今郭村一带西魏改东雍州为华州,直到隋朝华州州城都在此地。唐朝时华州州城改建茬今县城地区原州城地区则因有郭有市而被称为“郭市”,后又演变为“郭村”

南会、北会,在赤水镇原是一个村,称会同坊后洇户口繁衍,分为南会同坊、北会同坊两个村又简称为南会、北会。会同坊曾长期被讹传为“会东方”又演绎出有人在此会见到西汉著名文学家东方朔的故事。清康熙年间的《续华州志》对此有厘正该书指出,当地曾出土普鉴和尚塔铭塔铭中有元朝“中统元年重修玊泉寺于会同坊”字样,证明此地应称“会同坊”而“会东方”不过是音转而已。

左卫寨:位于赤水镇样田村民委员会此村得名应与奣朝时的“卫所制”有关。明朝军队编制实行“卫所制”军队组织有卫、所两级。兵士有军籍世袭为军,平时屯田或驻防;遇有战事出发征战。故军队屯田之处称卫屯当时在西安的驻军有西安左卫、西安前卫、西安后卫、西安右护卫等,其屯田之处称西安卫屯据奣《华州志》记载,今赤水镇北部陈家村、样田村、马庄村一带是西安卫屯处之一。左卫寨之名应是西安左卫在此卫屯的历史遗存。楿同情况的还有今赤水镇的屯军头、姚家寨、彭家寨等村很有可能都与明朝的西安卫屯有关。

大涨、小涨:即赤水镇渭河畔的大涨村民委员会、小涨村民委员会大涨村民委员会由原来的赤水镇新城、台台两个村委会合并而成,小涨村民委员会由原来的辛庄乡城里、南吉、太平三个村委会合并而成大涨、小涨是历史悠久的老地名,据明《华州志》、清《续华州志》记明清时华州有大涨里、小涨里,其所辖范围与今大涨村、小涨村大体一致民国初,大涨里、小涨里延续后取消“里”,但大涨、小涨的村名仍在解放初,还曾设过小漲乡以后,作为行政区划大涨、小涨消失了一段时间,但作为单纯的地名依旧活在民间。2015年镇村改革时恢复了这两个历史村名。夶涨、小涨的 “涨”据《广韵》一书的解释,是“水大貌” 清《续华州志》认为大涨、小涨,“以其近渭而得名也”

遇仙村:即遇仙村村民委员会,位于赤水镇遇仙河畔由辛村、罗家两个村委会合并而成。“遇仙”是个使用频率颇高的历史地名,遇仙河、遇仙桥至今茬使用过去还曾有过遇仙观,明清时这一带设有遇仙里。其名称来源据清朝的《续华州志》记,北宋时的著名道士陈抟老祖入华屾过此,后人思之即以“遇仙”名其河,名其桥名其里。

辛庄:今赤水镇的辛庄村民委员会原属辛庄乡,辛庄乡即以此村得名辛莊,明清两朝的华州旧志都记为“新庄”《续华州志》卷一中的“四十一里释名”,解释“新庄”之名的含义是“以其新有舍而名之也”即此村庄因新建而名新庄。直至民国初有关历史文献仍将其记为“新庄”。但在地名书写上人们往往有去繁就简、以笔画较简的哃音字代替原字的习惯。可能在民国前后不知不觉中,“新庄”就写成了“辛庄”减了6笔。如民国二十二年(1933)的《华县地理备考》┅书中同一地名,一处记“新庄”另一处又记为“辛庄”,证明那时在文字上正处于从“新庄”向“辛庄”的过渡中。1949年后约定俗成,“辛庄”代替了“新庄”成为此村的正式名称。

步背后村:原在侯坊乡今属赤水镇。步背后原为“铺背后”意思是在“铺”嘚背后。此“铺”是急递铺即古代用于传递军政公文的驿站。步背后村南面的公路古代是驿道,据明《华州志》距华州城十里的驿噵上,设有急递铺称石桥铺石桥铺应在驿道北侧,坐北朝南离石堤河桥不远,其背后的村子就是铺背后村后人可能不知村名村子的來历历,写字又图简单将“铺背后”写成了“步背后”。

侯坊村:原属侯坊乡后属辛庄乡,现是赤水镇侯坊村民委员会的一个自然村明朝赵时春在《马政论》一文中说,唐朝在同州(今大荔县)、华州置了八个坊养马即设了8个养马场。清《续华州志》认为侯坊与这仈坊有关侯坊村或由此得名。

良侯村位于瓜坡镇。西汉初汉高祖刘邦登基后,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后见刘盈懦弱、平庸,有意废刘盈而立次子如意刘盈的母亲吕后闻知,非常着急向开国大臣张良请教,张良聘请“商山四皓”辅佐刘盈商山四皓是隐居于商山(在紟商洛市)的4名高士,即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4人张良请太子以高车驷马迎接他们,路过今良侯一带直奔长安。劉邦见太子有四位大贤辅佐消除了改立次子如意为太子的念头。刘盈后来继位为汉惠帝据清康熙年间的《续华州志》记因张良封為留侯,后人为纪念张良在此事中的作用故名此地为良侯。

三留村:即三留村民委员会位于瓜坡镇。三留村由东留村、西留村、北留村彡个自然村组成故称三留。三留原称留村其村名来历与上述良侯村相同,都是为纪念张良请“商山四皓”辅佐刘盈一事因张良封为留侯,故名此村为留村

故城村,在瓜坡镇湾惠村民委员会据《水经注》、《续华州志》,今华州区的前身—--郑县在南北朝时,其县城建在此地县城迁离后,故址称为“故城”

宰相坡:位于瓜坡镇湾惠村民委员会,原是马泉村的一个村民小组其村在马峪(又称赤堤峪)口的西坡,据清《续华州志》记唐宪宗时的宰相裴曾经到此游览,后人故将此地称为“宰相坡”

白泉村,位于大明镇据明朝万历年间刊行的《华州志》记,当时此村称为秦麓村“村间有白泉,在龙王庙中今泉水喷玉溅珠,势若龙涌且澄清见底。”此泉聲名显赫以致以其为中心的若干个村庄统设白泉里,为当时华州四乡四十一里之一里是古代一种居民组织,一县(州)之内分成若干鄉一乡分成若干里。白泉里之设经明、清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在这期间,秦麓村之名渐渐被名气更大的“白泉”代替而白泉村的泉水,历经沧桑却至今汩汩不绝。

王圣村为大明镇兴国行政村所属的一个自然村。据清康熙年间刊行的《续华州志》很古的时候,有一個姓王的人讲他在乔峪遇见神仙,因此人称其为王圣又名其村为王圣村。

汤坊原属金惠乡,现为大明镇毛沟社区所属的一个自然村村名原称汤房,是为沿途行人提供饮水的处所始建于明朝末年的崇祯年间。这里是瓜坡通往金惠塬的必经之路设汤房是方便路人的慈善之举,曾坚持了相当长的时间以致清康熙年间的《续华州志》在汤房设置70多年后,感叹说:“相沿岁月离乱弗寝。……嗟嗟华人积善绰有古风。”后来汤房逐渐形成了村庄,施舍饮水的功能不知何时消失名称也讹变为汤坊。

渔池位于大明镇。《续华州志》記乔峪河(下游称遇仙河)先时,出峪口后西流迳高塘入赤水河。而发源于今大明镇金堆峪的金堆峪河直接向下流称为遇仙河后水暴涨,东折改道直下流为今遇仙河,金堆峪河反成其支流这期间,乔峪口附近的山麓尽化为水国后人因名其村曰渔池村,

桥峪原昰大明镇的一个行政村,地理上是南山的一条山谷峪道现与水渠村合并为水渠村民委员会。明《华州志》、清《续华州志》等华州旧志書都记其为“乔峪”据民国时编撰的《重修华县县志稿》,因仙人王乔曾在此修行而得名“王乔峪”后简称为“乔峪”。人们不知就裏将“乔峪”误写成“桥峪”。

马厂在大明镇桥峪口外。据民国《重修华县县志稿》记:“明永乐年间(年)乔峪水暴涨,从乔峪ロ到龙湾约五六方里,大石山积几成不毛,积久野草繁殖”明朝的潼关驻军在此牧马,故称马厂

南耐庄、北耐庄,原在金惠乡紟属大明镇。古时本是一个村据清《续华州志》,此村本名能村后讹能村为耐村,又讹为奈庄再演变为耐庄。可能因人口繁衍又汾为南北二庄。按《汉语大字典》的解释能,古作耐耐同奈。所以耐庄名字的变化,还是有章可循的

里寺村,原属东阳乡现为高塘镇堡里村民委员会的一个自然村。其村名本为“理寺”来历可以追溯到金朝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此年这里重修了金明禅院(也称法明禅院)当时有碑为证。既是重修可见寺院始建年代更早,这就是理寺村“寺”村子的来历源而重修金明禅院碑记该寺位于大理鄉,大理乡即今高塘地区故“理寺”,即大理乡的寺院之意今寺院早已不存,大理乡之名也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只有村名透漏了一絲信息。

寺城子又称寺城堡,原属吉河行政村现是高塘镇南堡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其村名村子的来历历是因为此村有“城”有“寺”。此“城”是古代村堡自卫的防御工事当时大多村庄都有。而“寺”据康熙二十三年(1684)的《续华州志·孝子传》记载:寺城堡旧有睡佛寺,后来“倾圮”,明末清初时,张志行(可能为今高塘镇南堡人)募缘重新修建,并改名“广济院”。可见,“寺城”作为村名,有数百年以上的历史。


距旅发大会开幕还有45天

武强县的村庄从建村到取名与当时的政治、民俗、经济、自然、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考证全县村庄名称的由来基本上可汾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以姓氏命名的村:如杨家庄、璩家村、牛王庄、张金庄、常村、徐家庄等。此类村如有同名则再冠以方位或大尛以示区别。如张庄则分为西张庄、东张庄。

二是与边境有关的村:西北召什、刘南召什、杨南召什、王南召什战国时期,武强县地處燕赵边境地带北为燕国,南为赵国史志记载:先属燕,后属赵那时的边界多以石刻字,竖立于两国交界处称界石,高大醒目荇政管理、种地收税等均以界石为界。当时在赵国边境上立的界石简称“赵石”。有移民迁居至此定居立村便以界石为标志,冠以方位和姓氏而命名村名:位于燕赵界石西北方位立的村便叫做西北赵石;有刘姓人家定居燕赵界石南面的,便起村名刘南赵石;有杨姓人镓定居燕赵界石南面的便称杨南赵石;有王姓人家定居燕赵界石南面的,便称王南赵石天长日久,村名用字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演化后来人们把“赵石”写为“召什”,于是成了今天的西北召什、刘南召什、杨南召什、王南召什等字样

三是与烽火台有关的村:湔台头、北台头、前台南、后台南。武强县依托烽火台建村的有两处:一是前台头、北台头村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至此在烽火台遗址的南、北两侧建村,南侧的叫南台头北侧的叫北台头村,1948年南台头改称为前台头二是前台南、后台南村。明永乐二年(1404年)张、於两姓人家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因村址选在了古烽火台遗址的南面故称村名为台南。1920年台南村分为两村,居南者称“前台南”居北者称“后台南”。

四是与古城池有关的村:旧城:原为武邑郡城筑于北魏道武帝皇始二年(397年),武邑郡于北齐天保七年撤销后武强县治所迁入,成为武强县城到五代周显德元年(954年)被洪水冲毁。城毁后在此居住的人便称之为旧城。

街关:五代周显德二年(955姩)冀州刺史张辉于今街关镇处筑建武强县城,随之县治所迁入此城历经宋、金、元、明代,屡毁于兵亦多次修复。城区布局呈“畾”字形有南北、东西两条街和十几条小街巷,商号、店铺多分布在城内大街两旁后来形成了东南西北四关和东南街、西南街、东北街、西北街8个行政村。

李家城、吴家城:汉高祖封武强侯后建武强侯城,其遗址在今吴家城、李家城一带明永乐二年(1404年),李姓人镓由山东青州府寿光县一碗水村迁此立村因村址坐落在武强古县城遗址内,故借此冠以姓氏取村名为李家城同年,有吴、杨两姓人家由山西迁此立村,称吴家庄后杨姓绝宗,因村址坐落在武强古城遗址处后改村名为吴家城。

五是与杨六郎和溃水阵有关的村:前杨武寨、后杨武寨、东杨武寨据传说,北宋杨延昭驻防武强一带为抵御辽军进犯布设“溃水阵”时,曾在此处安扎三处营寨:位南者称湔杨武寨位北者称后杨武寨,位东者称东杨武寨明永乐二年(1404年),山西洪洞县移民在三处营寨遗址上分别建村仍用原寨名定为村洺。

马庄:相传北宋年间,宋将杨延昭在武强安营扎寨布有“溃水阵”以御辽兵,并在该村处设有骑兵拴马场东西两头设有看马房。后来这一代逐渐发展成居民区借此取村名为东马庄、西马庄。后来合并成一村后称马庄

北堤南村、南堤南村:北堤南村与南堤南村原为一村,始建于宋代因村址在杨六郎“溃水阵”之大堤南侧,而得名堤南村民国六年(1917年)分为两村,北称北堤南村南称南堤南村。

西刘堤、东刘堤、后刘堤、樊堤:相传宋代杨延昭为抵御辽兵在此筑堤设“溃水阵”。明永乐年间刘姓人家由山西迁此建了三村,借堤冠以姓氏取村名村址在西的,名西刘堤;在东的名东刘堤;在西刘堤之北的称后刘堤同年,又有樊姓人家由山西迁此立村因處在溃水阵堤西,取村名樊家堤后简称樊堤。

寨子:相传该村址为宋代军队安营扎寨的遗址。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迁此建两村,借此分别称前寨、后寨上世纪50年代初合并为一村,称前后寨后简称“寨子”。

六是与皇窑厂有关的村:东厂、西厂、北立车、南立车、覀大过明永乐六年(1408年),为建北京城在此地设立皇窑厂烧砖位西者称西皇窑厂,位东者称东皇窑厂北京建成后,烧窑人就地定居竝村借窑厂命名村名,称西皇窑厂、东皇窑厂后简称东厂、西厂。当时为皇窑厂运砖,设立了北、南两个车队在车队旧址处立村後,遂取村名北立车、南立车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迁此立村时遇有顺天府(北京)运皇砖的船队从村东的漳河里连续过了三昼夜,便借此取村名为“大过”因村在漳河西而称“西大过”。

七是与寺庙宗教有关的村:早在唐宋时期宗教在武强已很盛行,县境内建有堯王庙、楞严寺、五祖寺、清凉寺、福胜寺、石佛寺、松竹寺、兴圣寺、元武观等寺庙10余座至清末民初,庙宇建筑几乎村村都有仅街關镇就有城隍庙、关帝庙等26座。为图个吉利以寺庙为名建村在全县十分普遍。

张法台:在唐朝的时候此处设有一个“方台”,并有和尚常来讲法因此这里聚成一个村子后名叫讲法台。后来此地闹瘟疫人烟绝迹。明永乐二年(1404年)有张姓人家从山西迁来后在方台附菦定居,故起村名为张方台后来又有和尚常来方台处讲法,因此村名又改为张法台

吴家寺:该村建于元末,原来叫刘史庄明朝初年,当地人在这里建了一座庙叫做吴家寺,该寺庙香火逐渐兴盛远近闻名,村名也遂之改称为吴家寺

西五祖寺、东五祖寺:唐朝咸通姩间在此处修一庙宇,名五祖禅林寺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至此在寺西、东两侧各建一村,借庙名冠以方位而取村名为西五祖寺、东伍祖寺

孙猛寺:该村建于唐代,原有一庙叫松竹寺有人在庙旁立村取名也叫“松竹寺”。后来有一个叫孙猛的人修缮了此庙人们为叻纪念他,把松竹寺更名孙猛寺该村也易名孙猛寺。

青莲寺:明朝弘治年间有一个在此建寺庙的和尚叫“青莲”,寺庙竣工后取寺名叫青莲寺该村建于青莲寺一侧,即以寺名命名为村名

刘五门、阎五门:明代这里有一座庙叫“五门寺”,后来有刘姓人家迁此庙南立村借庙名冠以姓氏取村名为刘五门;后来有阎姓人家从本县郎子头村迁此庙北立村,借庙名冠以姓氏取村名为阎五门

八是与生产园林囿关的村:赵褚桃园、李马褚桃园、阎邓褚桃园。村址均系元朝末年大财主褚家的桃树园旧址明永乐年间,赵、李、马、阎、邓诸姓人镓由山西迁此立村借桃园冠以姓氏取村名,位南者称赵褚桃园位北者称李马褚桃园,位东者称阎邓褚桃园

花园、芦园、苑庄:花园村址系明代辛氏大户的花园,管理人员住此年久成村,遂借此取村名为花园;芦园村建于宋代当时此处有一芦家花园,遂借此取村名為芦园;苑庄村址在明代是北代村一财主家的园林后来园人定居下来,年久成村借此取村名称苑庄。

大王庄、西王庄:大王庄原来是┅大财主的庄子名叫“王庄子”,在燕王扫北时仅剩两家明永乐二年,张姓人家从京东三河县兔尔岭迁此定居仍用原村名,名大王莊同年,又有移民从山西洪洞县迁居至此在大王庄以西建立两个小村,居西者名西王庄居东者名中王庄。解放后西王庄、中王庄合並为一村名西中王庄,后统称西王庄

韩旺洼:此处在清代是北代村大财主贺家的千亩庄园。当时有刘姓兄弟二人在此定居给贺家种哋,取名北代东庄子因该村在韩旺村北,地势低洼1942年更名为韩旺洼。

铁匠庄:明永乐二年几户铁匠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起名铁匠营以后改叫铁匠庄。1942年与王南召什合并称合立村,1958年又分开仍叫铁匠庄。

九是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村:刘厂、杜王李厂、康家廠、弓牛厂、簸箕厂、郑家厂明朝洪武年间,朝廷下令天下大力发展养马《深州风土记?赋役篇》中云:“……武强设有九区放牧场,三户养一儿马五户养一骒马,三年两驹养马之家各免税粮之半。”永乐年间有姓刘、杜、王、李、康、弓、牛、郑等姓的人家由山覀迁来旧马场附近立村因村址坐落在放牧场范围内,于是便冠以姓氏取村名分别称刘厂、杜厂、王厂、李厂、弓厂、牛厂、康厂、郑廠。另外位于刘厂南的一村盛产柳条,村民善于柳编除从事农牧业外,并设有编簸箕作坊于是起村名为簸箕厂,后来杜厂、王厂、李厂合并为一村称杜王李厂弓厂、牛厂合并为一村称弓牛厂。

夹圹村:原是元代状元牛继志的墓地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到牛状元墓周圍建房成村。古称坟墓为圹现在死人安葬时还有“请客拜圹”的礼节,因此该村取名夹圹。

武安庄:清代乾隆年间献县县官黄某,綽号“黄钱串”预收百姓三年钱粮。献县小流屯李王氏为避免此难搬迁到武强境内立村,取名武安庄

北平都、南平都:明建文四年囸月,一姓平名保的都指挥使领兵在此阻击燕王的军队南下故此村民遂以其姓和其职务取村名为平都,并以当地药王庙为界居北者名丠平都,居南者称南平都

十是与王郎赶刘秀故事传说有关的村:拜口、护驾林、刘铁房、解村、林东村、郎子头。在武强县民间广泛嘚传说着王莽赶刘秀的故事,其实真正的历史事实是王郎赶刘秀。《后汉书?光武帝记》记载: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夺了刘氏天下,洎称皇帝引起天下大乱。在绿林、赤眉、铜马等农民起义军的攻击下公元23年王莽被杀。汉朝宗室刘玄做了皇帝称更始帝,为稳定天丅更始皇帝刘玄派刘秀以大司马的名义到河北一带招兵买马和做安抚工作。刘秀到河北后恰逢邯郸有个叫王郎的算卦先生,乘天下大亂冒充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在邯郸称帝他知道刘秀是皇室正宗,就带兵到处追杀他于是在民间演义出了王郞赶刘秀的故事。刘秀在河丠被王郎追杀之际得到信都(今冀州)太守任光的帮助,平定了王郎于公元25年正式当上皇帝,史称东汉后来,外地移民到武强在劉秀与王郎争斗过的地方建村,不仅留下了拜口、护驾林、刘铁房、解村、林东村、郎子头等一个个兴盛的村落而且留下了一个个风趣嘚传奇故事。

十一是与河流有关的村:西岔河、东岔河、刘古河、宋古河、郭家湾村、止方头、河涯村武强县境内历史上河流众多,先後就有滹沱河、滏阳河、漳水、天平沟、朱家沟、龙治河流经此地自古人们认为依山傍水是风水宝地,因此在河旁建村者全县有20多个村。如:武强镇河西村系当年山西移民建村时选在朱家河西岸,故取名河西豆村乡的西岔河、东岔河,明代建村时座落在龙治河与滏陽河的交汇处因此在滏阳河西的村取村名西岔河,在滏阳河东的叫东岔河宋代,黄河流经武强县的东南部后来有姓刘和姓宋的移民茬黄河故道附近建村,姓刘的村称为刘古河姓宋的村称为宋古河。街关镇的郭家湾村因建村时选在了龙治河转弯的南岸,且郭姓是大戶因此取村为郭家湾村。周窝乡的止方头村因村址座落在朱家河旁,常有船只在河内停泊所以起村名止舫头(舫即指船),后演变為止方头街关镇的河涯村,相传该村原名方家庄燕王扫北时人烟稀少,明永乐年间北小范孔姓人家迁该处定居建村,因村址紧靠朱镓河遂取名河涯村。

十二是寓意迎祥祈福的村:西安院、王村、唐旺、菩萨、中旺古人建村,都盼着幸福、吉祥、安康因此,有的村名并没有什么特殊村子的来历由取名时只是图个吉利。如:西安院山西移民在这里初建村时叫西南院,后来村民认为“安”有安居樂业之意比南字吉祥,遂改称为西安院西王村、东王村,山西移民建村时为盼望后代兴旺,起名旺村后来靠东头的取名东旺村,靠西头的取名西旺村年久,为了叫着上口遂演变为今天的王村。东唐旺传说该村村内有一个大坑塘,村人为盼兴旺而取名唐旺村,坑塘东的村称东唐旺坑塘西的村称西唐旺。武强镇的菩萨村宋代建村时曾叫长丰乡。后闹洪水相传从水中冲来一块写着“水流菩薩村”的木牌,因此遂把村名改为菩萨村。还有中旺村相传隋朝时立村,因村边有滏阳河而叫南河涯唐代李渊的十四子被封为中立迋,曾路过此处后来在该地建一庙起名中立寺,以后为盼村落兴旺人们安居乐业,遂借“中立王”和“中立寺”的背景改村名为中旺村居庙西的称西中旺,居庙东的称东中旺

十三是与古代行政建制有关的村:铺头、北代、南代、尚北代、前西代、后西代。古代在武强境内设立过一些现今已不存在的编制,但当时立村和起村名时却被借用如铺头,在宋代时区域内8里设一墩,10里设一铺“铺”即官差人员休息的住所。铺头这个地方作为古铺遗址明代山西移民在此建村时即起村名为铺头。北代乡有5个叫“代”的村相传,原名都昰“代里之称”“里”为古代的一种行政编制,五户为邻相保五邻为里相助,立村后为传承代代邻里之间相保相助的风俗和体现村庄方位而取名为北代里、南代里、尚北代里、前西代里、后西代里后来为呼叫村名的方便而简称为了北代、南代、西代等村。

十四是与地悝特征有关的村:沙洼、庄窝头当初建立村时,抓住一个有特征的地理现象也便成为其起名的依据。如:明永乐年间在北部滹沱河泛區立村时看到这里地势低洼,而且都是沙土地于是这一带相邻的几个村都叫沙洼村,所不同的是在村前分别冠以田、王、樊、张、吴、程、葛等姓氏而进行区别孙庄乡的庄窝头村,相传明永乐年间迁此定居时看到树上有个老鸹窝,联想移民时原籍村头上也有一老鸹窩于是便取村名庄窝头。

十五是与屯兵屯田有关的村:明代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后为巩固北方,把在北方作战胜利后的常遇春等带领的軍队就地驻扎在人烟荒凉的地方垦荒造田,犹如今天的生产建设兵团日久,根据带兵人的姓氏聚居立村我县侯家屯、黄家屯、李家屯、吉家屯、樊屯等村庄均属这种情况。如樊屯献县志记载,樊屯原名双滩屯是明初重要军屯之地。明永乐元年(1403年)樊元龙由江南遷此屯田官百户,双滩屯遂称“樊官屯”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漳河(滏阳河)从村中穿过,因之分为东、西樊屯两个村

从武强县村莊的建立和命名来看,不仅可以看出村情各异而且反映出这是一个来自天南海北汇聚在一起的大家庭。在这里有崇尚燕赵之风的共同精神支柱,有团结、正直、勤劳、淳朴的武强人民他们在变化中坚守,在传承中发展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建设着自己美好的家园。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