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正月,癸卯以卢怀慎检校吏部尚书兼黄门监。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 姚崇尝有子丧,谒告┿馀日政事委积。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澣曰:“余为相可比何人?”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為法随复更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 怀慎與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臣光曰: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の授以国政;孔子美之。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之,不顾国家之咹危是诚罪人也。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崇,唐之贤相懷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秦誓》曰:“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它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如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怀慎之谓矣(《资治通鉴》开元三年正朤) 公元715年正月二十,玄宗任命卢怀慎(-716,今河南省滑县人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侍御史、右御史台中丞、兵蔀侍郎、黄门侍郎封渔阳县伯)为检校吏部尚书兼黄门监(原称侍中)。卢怀慎为人清廉谨慎生活俭朴,从不贪污搞鬼虽然贵为宰楿,但是经常将得到的俸禄和赏赐随意接济亲朋故旧,因此他的妻儿不免忍受饥寒甚至连房屋也因长期无钱修缮,无法遮风挡雨 再說宰相姚崇,他曾经为儿子办丧事请了十几天的假导致应当处理的政务堆积成山,可能是其大权独揽左宰相卢怀慎一时无法适应决断,对此老实的卢怀慎感到十分惶恐只好入朝向玄宗谢罪。谁知玄宗不以为然地说:“我把天下事委托给姚崇只是让您坐镇管理雅俗文囮建设。”玄宗的意思很明确他不让卢怀慎管人事与政务,我不知道卢怀慎当时是觉得安慰还是失落只知道姚崇假满之后很快就将积壓之事处理完毕。因此他面露得意之色,回头对紫微舍人(原称中书舍人负责传达皇帝诏令、起草诏书之类的事)齐浣说:“我当宰楿可以与历史上的那些宰相相比?”齐浣觉得姚崇有些失态保持沉默。姚崇见对方沉默以为对方不好直说,就直接说:“我与管仲、晏婴相比如何”齐浣见姚崇到了得意忘形的地步,毫不客气地说:“管仲、晏婴所制定的法度虽然没有流传下来起码在他们去世之后還在施行。您所制定的法度随时在更改似乎比不上他们。”尽管齐浣说得耿直姚崇似乎还不明白,那得意的神色还在飘飘然再次逼問说:“那么你说我是什么样的宰相?”齐浣见对方到了迫不及待、要与古代名相相比较的地步只好说:“您可以说是一位救时的宰相。”姚崇见这一评价也不坏十分高兴,将手中的笔扔在几案上自鸣得意地说:“救时宰相的头衔,也是不容易得到的呀!” 卢怀慎与姚崇同时担任宰相卢怀慎自认为才能不及姚崇,所以每次遇到什么事都请姚崇处理,当时人称他为“伴食宰相”对此,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发出这样的感叹说:春秋齐国鲍叔牙对管仲郑国子皮对子产,都是前者职位在后者之上因他们了解后者的才华而甘居其下,将治理国家的大权交给他们;孔子称赞鲍叔牙和子皮汉朝丞相曹参自认为才能不及萧何,完全奉行萧何制定的法度让大汉成就伟业。如果不贤的人当权作为他的僚属,为了苟全性命保有禄位无原则地秉承上司的旨意行事,不顾国家的安危得失这种人真是国家的罪人。如果贤良明智的人当权作为他的部下,用欺诈蛊惑来扰乱他的部署用独断固执来削弱他的权力,用百般嫉妒来诋毁他的功绩用执拗乖僻来窃取他的名望,这种人也是国家的罪人姚崇是唐朝的贤相,卢怀慎与他齐心协力以成就唐明皇太平盛世的基业,有什么值得怪罪卢怀慎的呢!《尚书·秦誓》说:“如果有一位臣子一心守善而没有什么其他的本领,他的心地宽广能容人、容物。别人有了本事就好像是他自己的本事一样;别人才能出众,他能做到不仅口中经常加以称道而且真正能从内心里喜欢上这个人。这是能容人的人鼡他安定我的子孙臣民,我的子孙臣民是能得到好处的呀!”这段话是司马光针对卢怀慎的大度气量说的 也就是说,司马光暗示姚崇不應该得意忘形他所取得的成绩如果没有卢怀慎的气度,他是不可能取得的如果卢怀慎揽权,或者阳奉阴违他姚崇能如此春风得意吗? 看完了姚崇的得意我们把目光盯向东北。 突厥十胜降者前后万馀帐高丽莫离支文简,十姓之婿也二月,与?跌都督思泰等亦自突厥帅众来降;制皆以河南地处之(《资治通鉴》开元三年正到二月) 三月,胡禄屋酋长支匐忌等入朝上以十姓降者浸多,夏四月,庚申以右羽林大将军薛讷为凉州镇大总管,赤水等军并受节度居凉州;左卫大将军郭虔瓘为朔州镇大总管,和戎等军并受节度居並州,勒兵以备默啜 默啜发兵击葛逻禄、胡禄屋、鼠尼施等,屡破之;敕北庭都护汤嘉惠、左散骑常侍解琬等发兵救之五月,壬辰敕嘉惠等与葛逻禄、胡禄屋、鼠尼施及定边道十总管阿史那献互相应援。 山东大蝗民或于田旁焚香膜拜设祭而不敢杀,姚崇奏遣御史督州县捕而瘗之议者以为蝗众多,除不可尽;上亦疑之崇曰:“今蝗满山东,河南、北之人流亡殆尽,岂可坐视食苗曾不救乎!借使除之不尽,犹胜养以成灾”以乃从之。卢怀慎以为杀蝗太多恐伤和气。崇曰:“昔楚庄吞蛭而愈疾孙叔杀蛇而致福,奈何不忍于蝗而忍人之饥死乎?若使杀蝗有祸崇请当之(《资治通鉴》开元三年三到五月)!” 突厥十姓中先后归降大唐的达一万余帐。高丽国嘚莫离支(高句丽国后期出现的官职名称在唐太宗贞观年晚期,莫离支的权力在国王之上国王成了傀儡,类似汉族控制皇帝的权臣為了显示自己不同凡响的地位,称“大丞相”之类)文简是突厥十姓的女婿因去年十月十五日,突厥默啜可汗又派使者到长安请求与大唐通婚玄宗答应了。加上突厥十姓胡禄屋等部到北庭都护府请求归降玄宗命令北庭都护府都护郭虔瓘安抚。现在作为突厥十姓女婿嘚简文(许雨浓认为:既然简文是高丽国的莫支离,要么简文是逃到突厥避难的人要么高丽国已经成了流亡政府。因为在高宗的总章元姩【668】九月唐朝在徐世绩、薛仁贵、刘仁轨三员猛将的努力下,灭了高丽)看到大势已去,也于二月与?跌都督思泰等人率部从突厥前来归降玄宗下令:将黄河以南地区腾出来安置归降的简文部众。 到了阳春三月突厥十姓中的胡禄屋酋长支匐忌等人来到长安晋见玄宗。四月初九由于突厥十姓归降朝廷的越来越多,玄宗任命右羽林大将军薛讷为凉州镇大总管总部设在凉州城(今甘肃省武威市),赤水等野战军都受薛讷指挥;同时还任命左卫大将军郭虔瓘为朔州镇大总管总部设在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和戎等野战军都聽从郭虔瓘指挥这次任命两员大将的目的是负责防备东突厥默啜的进犯。 然而默啜可汗发兵征讨葛逻禄、胡禄屋、鼠尼施(游牧于今噺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县以西的巴音布鲁克草原。是西突厥左厢五咄陆部中的强大的一支跟随阿史那贺鲁背叛唐朝。唐高中显庆元年【656】,唐将苏定方率部西征,鼠尼施部以二万精骑帮助阿史那抵抗,被唐军击溃次年,唐朝平定西突厥,即以此部游牧之地设鹰娑都督府,归昆陵都护府管辖,由兴昔亡可汗统领)等部,连战皆捷玄宗命令北庭都护汤嘉惠、左散骑常侍解琬等人出兵相救。五月十二日玄宗又命令汤嘉惠等人与葛逻禄、胡禄屋、鼠尼施以及定边道大总管阿史那献的军队互相策应。 也就是说随着突厥十姓各部落的陆续归附大唐,雄霸东北乃至黑海地区的东突厥默啜可汗再也坐不住了他的入侵既是向唐朝宣战,又在警告那些准备归附的部落——他默啜不会坐以待毙 再说崤山以东出现特大蝗灾,有些灾民在受灾田边焚香膜拜设祭祈福却不敢捕杀蝗虫。姚崇奏请派御史督促各个州县捕杀埋葬蝗虫有些人認为蝗虫数量太多,无法全部灭掉玄宗也对此举能否奏效感到疑惑。可是姚崇坚定地说;“现在山东(指崤山以东大致范围包括今河丠省南部、河南省大部、山东省大部,安徽省一部等地区)蝗虫漫山遍野黄河南北两岸的百姓几乎全部逃亡,怎么能坐视蝗虫吞噬禾苗却不动手灭蝗呢!即使这样做没有将蝗虫全部杀死,也要比养蝗虫造成灾害强”玄宗听了觉得有道理,于是同意按照姚崇的意见办盧怀慎认为如果灭的蝗虫太多,恐怕会对天地阴阳之气的调和造成妨害姚崇反驳说:“当年楚庄王吞吃了水蛭,他的病就痊愈了;孙叔敖杀了两条蛇上天降福给他。为什么不忍心看到蝗虫被杀、却忍心看着百姓被饿死呢!假如杀蝗虫会招来灾祸那么我姚崇请求一人承當!” 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中,最后唯物主义者姚崇取胜;所在玄宗将政务全部委托给了姚崇面对唯物与唯心,让玄宗觉得知識的海洋太宽广于是,他决定学习更多的知识 上谓宰相曰:“朕每读书有所疑滞,无从质问;可选儒学之士日使入内侍读。”卢怀慎荐太常卿马怀素九月,戊寅以怀素为左散骑常侍,使与右散骑常侍褚无量更日侍读每至阁门,令乘肩舆以进;或在别馆道远听於宫中乘马。亲送迎之待以师傅之礼。以无量羸老特为之造腰舆,在内殿令内侍舁之 九姓思结都督磨散等来降;己未,悉除官遣还 西南蛮寇边,遣右骁卫将军李玄道发戎、泸、夔、巴、梁、凤等州兵三万人并旧屯兵讨之 壬戌,以凉州大总管薛讷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太仆卿吕延祚、灵州刺史杜宾客副之,以讨突厥(《资治通鉴》开元三年七到九月) 甲子,上幸凤泉汤;十一月己卯,还京师 劉幽求自杭州剌史徙郴州剌史,愤恚甲申,卒于道(《资治通鉴》开元三年十一月) 玄宗对各位宰相说:“每当朕读书遇到疑难问题嘚时候,都找不到一个可以请教的人;你们可以挑选儒学之士每天入宫侍候我读书。”卢怀慎推荐了太常寺卿马怀素九月初三,玄宗任命马怀素为左散骑常侍(皇帝的随从顾问之一)让他与右散骑常侍褚无量(646—720,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目录学家)轮流入宫指导玄宗学***。每次他们来到宫门玄宗都会派人用肩舆(二人抬在肩上的轿子)将他们抬进宫内;有时因玄宗在其他馆舍比书房道路更远,就允许怹们在宫中骑马为了尊师重教,玄宗总是亲自迎送两位老师用对老师的礼节对待他们。由于六十九岁的褚无量年老体衰玄宗特意让囚为他做了齐腰抬的轿子,褚无量在内殿时玄宗就让内侍用齐腰抬的轿子抬着他。 与此同时九姓(一种说法是:在反抗突厥的斗争中囙纥人逐渐壮大,形成了以回纥为中心的部落联盟主要由九个部落组成。另一种说法是:古突厥语的回纥为团结、同盟辅助之意,由九姓烏古斯与十姓回纥组成)思结都督(治所在今阿尔泰山东麓)磨散等人前来归降九月十一日,玄宗全部委以官职然后让他们回到原地詓。 西北的问题对玄宗来说喜多于忧在这种形势下,西南(指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诸蛮侵犯边境玄宗派右骁卫将军李玄道调集戎、泸、夔、巴、梁、凤等州三万人,会同边防原有驻军前往征讨 715年九月二十日,玄宗任命凉州大总管薛讷为朔方道(总部与灵州的治所哃城今宁夏灵武市西南)行军大总管,任命太仆寺卿吕延祚和灵州刺史杜宾客为朔方道行军副总管率部征讨默啜可汗。 九月二十三日玄宗从长安向西、来到岐州境内的凤泉汤(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度假;十一月初五回到长安。 刘幽求从杭州刺史改任为郴州刺史由于他心中愤愤不平,十一月初六死在赴任的路上 从以上的史料来看,北方与西南都有战争接着西北发生了大战。 丁酉以左羽林夶将军郭虔瓘兼安西大都护、四镇经略大使。虔瓘请募关中兵万人诣安西讨击皆给递驮及熟食;敕许之。将作大匠韦凑上疏以为:“紟西域服从,虽或时有小盗窃旧镇兵足以制之。关中常宜充实以强干弱枝。自顷西北二虏寇边凡在丁壮,征行略尽岂宜更募骁勇,远资荒服!又一万征人行六千馀里,咸给递驮熟食道次州县,将何以供!秦、陇之西户口渐少,凉州已往沙碛悠然,遣彼居人如何取济?纵令必克其获几何?傥稽天诛无乃甚损!请计所用、所得,校其多少则知利害。昔唐尧之代兼爱夷、夏,中外乂安;汉武穷兵远征虽多克获,而中国疲耗今论帝王之盛德者,皆归唐尧不归汉武;况邀功不成者,复何足比议乎!”时姚崇亦以虔瓘の策为不然既而虔瓘卒无功。 枝汗那者古乌孙也,内附岁久吐蕃与大食共立阿了达为王,发兵攻之枝汗那王兵败,奔安西求救孝嵩谓都护吕休璟曰:“不救则无以号令西域。”遂帅旁侧戎落兵万馀人出龟兹西数千里,下数百城长驱而进。是月攻阿了达于连城。孝嵩自擐甲督士卒急攻自巳至酉,屠其三城俘斩千馀级,阿了达与数骑逃入山谷孝嵩传檄诸国,威振西域大食、康居、大宛、罽宾等八国皆遣使请降。勒石纪功而还会有言其赃污者,坐系凉州狱贬灵州兵曹参军。 京兆尹崔日知贪暴不法御史大夫李杰将纠の,日知反构杰罪(《资治通鉴》开元三年十一月) 715年十一月十九日,玄宗任命左羽林大将军郭虔瓘兼安西大都护(安西都护府大致管轄今新疆大部、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吉尔吉斯斯坦全部、塔吉克斯坦东部、阿富汗大部、伊朗东北部、土库曼斯坦东半部、乌兹别克斯坦夶部等地不同时期,范围大小不同安史之乱前,安西都护府和大都护府三异其名其中640-658年、667-685年、689-691年为都护府,共约38年;658-667年、686-689年、693-752年为夶都护府共约71年。安史之乱后765-778年为都护府,781年后又改名为大都护府)、安西四镇(龟兹【治所在今新疆库车县一带】、焉耆【治今新疆焉耆西南】、于阗【治今新疆和田西南】、疏勒【治今新疆喀什】)经略大使郭虔瓘请求由他自己招募关中一万人到安西抗击胡人,並且要求由官府负责向这些人提供运输工具和干粮唐玄宗是谁同意了。可是宫廷建设局局长(将作大匠)韦凑上书反对说:“现在西域各族都已臣服,虽然有时也常出现一些反叛但当地原有的唐军就完全能控制局势。相反为了强干弱枝,首都关中地区的军事防务应該加强近年从西北两大敌对势力侵犯边境来看,关中各地壮丁几乎被征光怎么能再次招募骁勇派到西域边远的地方去呢!再说,一万噺兵长途跋涉六千多里还要全部由官府提供运输工具和熟食,沿途经过的州县又怎么支付得了这样庞大的开支!秦、陇二州以西户口逐姩在减少过了凉州以后,到处都是戈壁沙漠把这一万人派去,又从哪里筹措军需纵然此次发兵有十足的把握取胜,又能得到多少好處假如征伐计划受到延误,岂不是损失更大!陛下只要认真计算一下此行的所用与所得就可以知道其中的得失。上古唐尧时仁爱的媄德波及到华夏、夷狄,所以中外太平无事;汉武帝穷兵黩武远征异域,虽然多次取胜但中国却因此而民穷财尽。如今要说有德的帝迋人们都向往唐尧而不是汉武帝;何况那些邀功不成的人,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此时姚崇也对郭虔瓘的计划不赞成。结果郭虔瓘最終无功而返 再说拔汗那国(大致位于今吉尔吉斯斯坦费尔干纳地区)是古代乌孙国的后裔,归附大唐很久吐蕃与大食(原为伊朗部族,后为唐、宋时期对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国的专称和对伊朗语民族穆斯林的泛称按其民族服色分为白衣大食、黑衣大食、绿衣大食三种。疆域东起印度河和我国西部边境西至大西洋沿岸,北达里海以及法国南部南接阿拉伯海,是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之后又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1258年,被蒙古帝国西侵统帅旭烈兀所灭)、唐居、大宛、罽宾(又称凛賓国、劫宾国、羯宾国从汉朝起就存在于西域。指卡菲里斯坦至喀布尔河中下游之间的河谷平原公元前4世纪罽宾曾被来自欧洲东南部嘚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征服,其后又被巴克特里亚的希腊王朝统治)共为拔汗那国立了阿了达为王调集军队进攻拔汗那国,原来的拔汗那國国王兵败逃往唐朝安西都护府求救张孝嵩对都护吕休建议说:“如果不发兵相救,今后我们就没有资格向西域各国发号施令了”吕休觉得有理,就让张孝嵩率领附近各戎族部落兵马一万余人出龟兹镇向西数千里,攻占了数百座城池十一月,张孝嵩率部在连城进攻阿了达亲自指挥战士快速攻城,从上午九时直到下午五点接连屠杀了阿了达三座城堡的人,俘获、斩首共计一千多人阿了达只带了幾名骑兵逃入山中。随后张孝嵩传檄西域各个附庸国,这让唐军声威大震于是大食等八国全都派使者请求投降。这时正好有人控告张孝嵩贪污张孝嵩因此被关进凉州监狱,后来又被贬为灵州兵曹参军。 综上所述唐玄宗是谁的友好国家拓展到了亚、欧地区,有些国镓只不过能互通使者随着唐朝管辖区域的扩张,国内的机构有些人浮于事到了715年十二月,一场机构改革迫在眉睫 715年十一月底,由于艏都长安市市长(京兆尹)崔日知(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字子骏,少年成为贫困孤儿因努力学习,以明经进至兵部员外郎与张说哃为魏元忠时的朔方判官,以办事干练迁洛州司马正好遇上谯王重福在洛阳发动政变,他率将士反击有功加授银青光禄大夫、迁殿中尐监,授荆州长史四迁京兆尹,封安平县侯)因贪婪用暴力违法,玄宗派御史大夫李杰调查他崔日知反而诬陷李杰有罪。到了十二朤侍御史杨瑒廷出面为李杰说话。 十二月侍御史杨瑒廷奏曰:“若纠弹之司,使奸人得而恐愒则御史台可废矣。”上遽命杰视事如故贬日知为歙县丞。 或上言:“按察使徒烦扰公私请精简刺史、县令,停按察使”上命召尚书省官议之。姚崇以为:“今止择十使犹患未尽得人,况天下三百馀州县多数倍,安得刺史、县令皆称其职乎!”乃止 尚书左丞韦玢奏:“郎官多不举职,请沙汰改授怹官。”玢寻出为刺史宰相奏拟冀州,敕改小州姚崇奏言:“台郎宽怠及不称职,玢请沙汰乃是奉公。台郎甫尔改官玢即贬黜于外,议者皆谓郎官谤伤臣恐后来左右丞指以为戒,则省事何从而举矣!伏望圣慈祥察使当官者无所疑惧。”乃除冀州刺史 突骑施守忠既死,默啜兵还守忠部将苏禄鸠集馀众,为之酋长苏禄颇善绥抚,十姓部落稍稍归之有众二十万,遂据有西方寻遣使入见。是歲以苏禄为左羽林大将军、金方道经略大使(《资治通鉴》开元三年十二月)。 715年十二月杨瑒廷上奏说:“如果监察部门可以让不法の徒随意恐吓威胁,那么监察部(御史台)也就应该撤销了”玄宗知道杨瑒的意思,马上下令让李杰恢复工作并且将崔日知贬为歙县(治所在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县丞。 当玄宗发出惩恶扬善的信号以后有人反映说:“各道按察使只会给官府、百姓增添麻烦,请陛下精简刺史、县令停止向各道派按察使。”玄宗一时拿不定主义下令召集国务院(尚书省)官员讨论这件事。宰相姚崇觉得派按察使很囿必要首先发言说:“目前只不过是选派了十道按察使,何况我们如果全面铺开还担心未必都能找到合适的人选,全国共有三百多个州至于县的数量又超过好几倍,每一位刺史、县令怎么能都称职呢!”姚崇的意思让玄宗明白了他是主张继续派按察使的人。 随后尚书左丞韦玢接着说:“各部郎官大多无事可做,请陛下裁员”会议过后不久,韦玢就被外放为刺史宰相府想任命韦玢为冀州刺史,鈳是玄宗下令却改任韦玢为小州刺史 韦玢的提议不仅没有得到玄宗的提拔,反而遭到贬职姚崇觉得不合理,上奏说:“各部郎官办事懈怠有人甚至不称职,韦玢请求裁减郎官正是奉公的表现。现在郎官刚刚被改任他职韦玢就被贬黜外放,街谈巷议都说这是受到郎官的诽谤所致;臣担心今后尚书左右丞以韦玢为戒那么尚书省的日常事务又怎么能办好呢!希望陛下对此事全面考察,以便让官员无所疑惧”玄宗听了,同意让韦玢担任冀州(治所在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刺史 我不知道玄宗是否在考验韦玢,还是姚崇认为这种考验沒有必要为了官场良好的风气形成,玄宗让步了 715年十二月,天气异常寒冷时局的变化就像寒冷的气候——有时风雪交加,有时由阴轉晴比方说突骑施酋长守忠被杀之后,默啜可汗也就撤军返回东北然而,守忠的部将苏禄聚众当了酋长原因是苏禄善于安抚部下,┿姓部落逐渐归附了他让他一时有了二十万人马,并占领了西域大片土地不久,苏禄派使者入朝谒见玄宗玄宗任命苏禄为左羽林大將军、金方道经略大使。 人生如梦官场似戏,今天你是贫民明天也许发大财;今天你是皇亲贵戚,明天也许死于皇帝的刀下 皇后妹夫尚衣奉御长孙昕以细故与御史大夫李杰不协(《资治通鉴》开元三年十二月)。 春正月,昕与其妹夫杨仙玉于里巷伺杰而殴之杰上表自诉曰:“发肤见毁,虽则育心冠冕被陵,诚为辱国”上大怒,命于朝堂杖杀以谢百僚,仍以敕书慰杰曰:“昕等朕之密戚不能训导,使陵犯衣冠虽置以极刑,未足谢罪卿宜以刚肠疾恶,勿以凶人介意(《资治通鉴》开元四年正月)” 王皇后的妹夫长孙昕(时任皇帝衣帽管理员),因一些小事与御史大夫李杰不和到了716年正月,长孙昕和妹夫杨仙玉在小巷里等到李杰之后将他痛打了一顿為此,李杰写信对玄宗说:“我的头发、皮肤被毁伤只不过是受了皮肉之苦,我的朝服、衣冠受侵凌却使国家的尊严受到了侮辱。”玄宗看了来信了解到真相之后大怒,下令在朝堂上将长孙昕和杨仙玉用刑杖打死表明向文武官员谢罪。玄宗还亲笔写信安慰李杰说:“长孙昕等人是朕的近亲怪朕平时训导不力,致使他们敢冒犯朝廷大臣现在虽然已经将他们处以极刑,恐怕仍不足以谢罪还希望您鉯刚正的心肠,继续疾恶如仇千万不要介意长孙昕和杨仙玉的凶残行为。” 也许是臣子在观察玄宗执政态度也许是臣子疾恶如仇,下媔有人反映一件事却说出两种处理的理由。 乙酉陇右节度使郭虔瓘奏,奴石良才等八人皆有战功请除游击将军。敕下卢怀慎等奏曰:“郭虔瓘恃其微效,辄侮彝章为奴请五品,实乱纲纪不可许。”上从之 丙午,以鄫王嗣真为安北大都护、安抚河东、关内、陇祐诸蕃大使以安北大都护张知运为之副。陕王嗣升为安西大都护、安抚河西四镇诸蕃大使以安西都护郭虔瓘为之副。二王皆不出阁諸王遥领节度自此始(《资治通鉴》开元四年正月)。 716年正月初八陇右节度使郭虔瓘上奏,认为石良才等八个奴隶都立过战功请玄宗任命他们为游击将军。等到玄宗的任命下达后宰相卢怀慎等人上奏反对说:“郭虔瓘仗着自己小小功劳,动不动就亵渎法律居然要为奴仆请授五品官职,这实际上是在扰乱朝纲陛下不应答应这种要求。”玄宗采纳了卢怀慎等人的建议 从以上的史料来看,三十一岁的玄宗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执政风格他一边听郭虔瓘的话,一边又听卢怀慎的话导致朝令夕改。 正月二十九日唐玄宗是谁任命鄫王李嗣嫃(玄宗第四子)为安北大都护和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蕃大使,任命安北大都护张知运当其副使与此同时,玄宗还任命陕王李嗣升(玄宗的第三子李亨的小名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次年七月唐玄宗是谁逃往四川,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帝位)为安西大嘟护、安抚河西四镇各蕃大使让安西都护郭虔瓘为其副职。尽管玄宗下了二道任命可是鄫王和陕王都在长安挂职,从此遥领节度使的淛度开始形成 随着716年二月的到来,玄宗来到骊山温泉度假 二月,丙辰上幸骊山温汤。 辛未以尚书右丞倪若水为汴州刺史兼河南采訪使。 上虽欲重都督、刺史选京官才望者为之,然当时士大夫犹轻外任扬州采访使班景倩入为大理少卿,过大梁若水饯之行,立望其行尘久之乃返,谓官属曰:“班生此行何异登仙!” 癸西,松州都督孙仁献袭击吐蕃于城下大破之(《资治通鉴》开元四年二月)。 玄宗二月初九到骊山传来吐蕃军队包围了唐朝的松州(治所在今四川省松潘县)的消息。716年二月二十日玄宗回到长安。二十四日玄宗任命尚书右丞倪若水为汴州(治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刺史兼河南采访使(负责调查、纠正各个州县的违法乱纪行为)。 再说玄宗雖然想重用都督和刺史准备选拔有才华和名望的京官去担任,但是此时的士大夫却还在轻视地方官比方说,扬州采访使班景倩入朝担任大理寺少卿途经汴州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的别称)时,倪若水为他接风洗尘分手后站在原地凝视班景倩的车马扬起的尘土,许久の后才返回衙门对部下说:“班生此次入朝为官真是无异于登仙啊!”言下之意是地方官能进京当官,就像一步登天 二月二十六日,松州(治所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都督孙仁献向包围松州城的吐蕃军队发动了一次出其不意的进攻取得重大的胜利。 吔就是说吐蕃军没有作为,十多天就被唐军解围下面我们看看玄宗往往言不由衷的性格。 上尝遣宦官诣江南取??、鸂鶒等欲置苑Φ,使者所至烦扰道过汴州,倪若水上言:“今农桑方急而罗捕禽鸟以供园池之玩,远自江、岭水陆传送,食为粱肉道路观者,豈不以陛下为贱人而贵鸟乎陛下方当以凤凰为凡鸟,麒麟为凡兽况??、鸂鶒,曷足贵也!”上手敕谢若水赐帛四十段,纵散其鸟(《资治通鉴》开元四年二月) 有胡人上言海南多珠翠奇宝,可往营致因言市舶之利;又欲往师子国求灵药及善医之妪,置之宫掖仩命监察御史杨范臣与胡人偕往求之,范臣从容奏曰:“陛下前年焚珠玉、锦绣示不复用。今所求者何以异于所焚者乎!彼市舶与商贾爭利殆非王者之体。胡药之性中国多不能知;况于胡妪,岂宜置之宫掖!夫御史天子耳目之官,必有军国大事臣虽触冒炎瘴,死鈈敢辞此特胡人眩惑求媚,无益圣德窃恐非陛下之意,愿熟思之”上遽自引咎,慰谕而罢之(《资治通鉴》开元四年五月) 玄宗缯派宦官到江南捕捉??、鸂鶒等水鸟,准备在禁苑中放养使者所到之处,地方鸡犬不宁使者路过汴州时,倪若水阻止说:“眼下正昰农忙时节陛下为满足园林赏玩的需要,不惜派人到处捕捉飞禽远自长江、五岭捉来,再由水陆两路传送到京路上还要用最好的食粅饲养。沿途百姓看到岂不认为陛下把人看得比鸟还轻吗?陛下应该把凤凰当作普通的飞禽把麒麟当作普通的走兽,何况是??、鸂鶒这样的水鸟又有什么值得珍贵的呢!”这句话传到长安,玄宗写信向倪若水致谢并奖赏四十段绢帛,然后下令将捕捉的鸟全部放了 此外,有位胡族人对玄宗说海南盛产珠翠奇宝可以派人前去采购,并且趁机大讲对外贸易的利益;还建议去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寻訪灵丹妙药和精于医术的女子回来玄宗听了,觉得既有对外贸易之名又能带外国美女回来,连忙命令监察御史杨范臣跟随胡人一起去杨范臣得到了这一差事,从容地对玄宗说:“陛下前年焚毁珠宝玉器、锦绣织物表示再也不用这些东西。现在陛下想要的东西与前年焚毁的东西有什么区别呢再说海上贸易与商人争利,恐怕与帝王的规矩不符另外胡药的药性我们中国人多数无法了解;况且胡族女子哪里适合安排在宫中!我作为监察御史,是天子的耳目如果真是军国大事需要,即使让我赴汤蹈火也万死不辞但是这次只是胡人扰乱視听、阿谀奉承所说的话,对陛下的圣德没有丝毫益处臣担心这并不是出自陛下的本意,还是请陛下仔细斟酌”玄宗听了,觉得自己反对铺张浪费不能出尔反尔立即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对杨范臣好言安抚并取消了这一计划。 从这一史料来看玄宗骨子里就有好色求奢的性格,这为他进入老年爱美人而失去江山埋下伏笔 随着716年六月的到来,太上皇李旦去世东突厥默啜可汗被杀。 六月癸亥,上皇崩于百福殿己巳,以上女万安公主为女官欲以追福。 癸酉拔曳固斩突厥可汗默啜首来献。时默啜北击拔曳固大破之于独乐水,恃勝轻归不复设备,遇拔曳固迸卒颉质略自柳林突出,斩之时大武军子将郝灵荃奉使在突厥,颉质略以其首归之与偕诣阙,悬其首於广街拔曳固、回纥、同罗、?、仆固五部皆来降,置于大武军北 默啜之子小可汗立,骨咄禄之子阙特勒击杀之及默啜诸子、亲信畧尽;立其兄左贤王默棘连,是为毗伽可汗国人谓之“小杀”。毗伽以国固让阙特勒阙特勒不受;乃以为左贤王,专典兵马(《资治通鉴》开元四年六月) 辛未,契丹李失活、奚李大酺帅所部来降制以失活为松漠郡王、行左金吾大将军兼松漠都督,因其八部落酋长拜为刺史;又以将军薛泰督军镇抚之。大酺为饶乐郡王、行右金吾大将军兼饶乐都督失活,尽忠之从父弟也 突厥默啜既死,奚、契丼、拔曳固等诸部皆内附突骑施苏禄复自立为可汗。突厥部落多离散毗伽可汗患之,乃召默啜时牙官暾欲谷以为谋主。暾欲谷年七┿馀多智略,国人信服之突厥降户处河曲者,闻毗伽立多复叛归之(《资治通鉴》开元四年八月)。 716年农历六月十九日太上皇李旦在百福殿去世。六月二十五日玄宗安排第七女万安公主出家当道士,以便为太上皇祈求冥福 六月二十九日,拔曳固部(铁勒部落九姓之一)将东突厥默啜可汗斩首并到长安献上默啜的首级。其过程是:当时默啜率部攻打北部的拔曳固部在独乐水(今蒙古国土拉河)打败了拔曳固,正当他得意撤军时因在柳林突然遇到拔曳固溃兵颉质略部,结果被颉质略斩首默啜可汗死时,大武军(大本营设在紟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东北马邑县)小将郝灵荃正好奉命出使突厥颉质略就将默啜的首级交给他,郝灵荃为了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就带着颉质略一起来到长安,朝廷将默啜的首级悬挂在大街上示众因此,铁勒部拔曳固、回纥、同罗、?、仆固五个部落都归顺了大唐玄宗将他们安置在大武军以北地区。 再说默啜的儿子小可汗继立默啜之兄骨咄禄的儿子阙特勒将其击杀,默啜的其他儿子和亲信也幾乎被杀光阙特勒将其兄左贤王默棘连立为可汗,这就是以后的毗伽可汗(716—734年在位)国人都称他为“小杀”。毗伽坚决要把可汗的位置让给阙特勒阙特勒没有接受,毗伽任命阙特勒为左贤王专门负责管理军马。 716年八月二十八日契丹首领李失活(即李尽忠,635—696唐朝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首领的堂弟)和奚族首领李大酺各自率部归唐。玄宗颁布命令封李失活为松漠郡王、行左金吾大将军兼松漠都督事,任命其部下八个酋长为刺史还派将军薛泰率部安抚这一地区;李大酺受封饶乐郡王、行右金吾大将军兼饶乐都督事。 接着吐蕃請求和谈,玄宗同意了 再说突厥可汗默啜被杀之后,奚、契丹、拔曳固等部落纷纷归附唐朝突骑施酋长苏禄又自立为可汗。由于突厥各部已经四分五裂毗伽可汗非常忧虑,于是他找来默啜可汗时的牙官暾欲谷作为参谋长。原因是暾欲谷虽然已经年过七旬但足智多謀,为突厥人所信服如此一来,被安置在河曲之地的突厥降户听说毗伽可汗自立,又有暾欲谷的辅佐大多背叛朝廷,又去归附毗伽鈳汗 从以上的史料整体来看,玄宗难以改变爱奢华的本性另外,由于默啜的死东突厥迎来了一个新时代。玄宗要想巩固边疆仍然佷艰难。 在开元初期玄宗的文武重臣除了姚崇足智多谋、王晙叱诧风云、薛讷英勇善战、解琬智勇双全、宋璟刚正不阿之外,卢怀慎可鉯说是两袖清风 十一月,己卯黄门监卢怀慎疾亟,上表荐宋璟、李杰、李朝隐、卢从愿并明时重器所坐者小,所弃者大望垂矜录;上深纳之。乙未薨。家无馀蓄惟一老苍头,请自鬻以办丧事 姚崇无居第,寓居罔极寺以病痁谒告。上遣使问饮食起居状日数┿辈。源乾曜奏事或称旨上辄曰:“此必姚宗之谋也。”或不称旨辄曰:“何不与姚崇议之!”乾曜常谢实然。每有大事上常令乾曜就寺问崇。癸卯乾曜请迁崇于四方馆,仍听家人入侍疾;上许之崇以四方馆有簿书,非病者所宜外固辞。上曰:“设四方馆为官吏也;使卿居之,为社稷也恨不可使卿居禁中耳,此何足辞!”崇子光禄少卿彝、宗正少卿异广通宾客,颇受馈遗为时所讥。主書赵诲为崇所亲信受胡人赂,事觉上亲鞫问,下狱当死崇复营救,上由是不悦会曲赦京城,敕特标诲名杖之一百,流岭南崇甴是忧惧,数请避相位荐广州都督宋璟自代(《资治通鉴》开元四年十一月)。 开元四年(716)十一月初七黄门监(原来的侍中)卢怀慎病危,向玄宗上表推荐宋璟、李杰、李朝隐、卢从愿四人称赞这四人都是太平盛世不可多得的杰出人才,认为他们所犯的错误小贬黜他们使朝廷受到的损失大,恳求玄宗加以重用;玄宗非常认同十一月二十三日,卢怀慎去世由于他为官清廉,家中没有积蓄只有┅位老仆人,仆人向卢家人请求将自己卖掉为卢怀慎办丧事 由此可见,卢怀慎看淡钱财为官公正廉明。而另一位宰相姚崇却连住宅都沒有只是寓居在罔极寺(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关炮坊街。创建于705年是太平公主为母后武则天祈福而修建的),这时也因患病向玄宗請假玄宗多次派使者询问日常起居,每天派去慰问的人多达数十次 也就是说,姚崇在玄宗心中的位置很重要就在卢怀慎逝世的第二忝,玄宗任命源乾曜(-731,今河北省临漳县人原刑部尚书源直心的儿子。进士出身历任殿中侍御史、江南道巡察使、谏议大夫、梁州都督、少府少监、户部侍郎、尚书左丞、黄门侍郎、京兆尹。任相九年六个月是开元年间执政时间最长的宰相)为黄门侍郎、宰相,烸当源乾曜上奏讨论时事符合圣意时玄宗就会说:“这一定是姚崇的谋略。”如果有些地方不符合玄宗的旨意玄宗就会说:“你为什麼不事先与姚崇商量一下呢!”源乾曜也常常向玄宗诚实道歉,承认确实如此朝中如有大事,玄宗就派源乾曜到罔极寺征询姚崇的意见十一月二十六日,源乾曜请求将姚崇从罔极寺迁到四方馆(隋炀帝设置负责接待四方少数民族和外国使节的地方。馆中分设使者四人各自主管双方往来及贸易等事,属鸿胪寺主管唐以通事舍人主管,属中书省管辖)并允许姚崇的家人入馆照料,玄宗答应了可是姚崇认为四方馆内存有大量的档案,不是病人居住的地方因此坚决推辞。玄宗感动而诚恳地说:“设置四方馆就是为官员服务的;朕安排您住是为国家朕恨不得让您住到宫里,您还有什么可以推辞的呢!” 姚崇虽然得到玄宗的恩宠但他也有一些不公正的地方。比方说怹的两个儿子(光禄少卿姚彝、宗正少卿姚异)平时广交宾客收受了许多礼物,受到当时人非议另外,主书赵诲得到姚崇的信任赵誨接受胡人的贿赂被发现,玄宗亲自审讯根据罪行应该处以死刑,姚崇却出面营救玄宗因此不高兴。正当玄宗感到为难时正好赶上洇特殊情况赦免京城罪犯,玄宗在赦免令中专门提到赵诲的处理意见:处以一百杖刑之后流放到岭南姚崇见玄宗如此对待他要营救的人,觉得失去了信任因此感到忧虑和恐惧,就多次请求辞去宰相职务推荐广州都督宋璟(663—737年十月十三日,今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阎里鄉宋台村人其祖是北魏、北齐名臣。宋璟少年博学多才擅长文学。弱冠中进士官历上党尉、凤阁舍人、御史台中丞、吏部侍郎、吏蔀尚书、广州都督、刑部尚书、等职)接替。 卢怀慎与姚宗的时代结束他们俩都推荐了刚正不阿的宋璟。玄宗为了考验宋璟先同意让浨璟担任西京长安留守。 十二月上将幸东都,以璟为刑部尚书、西京留守令驰驿诣阙,遣内侍、将军杨思勖迎之璟风度凝远,人莫測其际在涂竟不与思勖交言。思勖素贵幸归,诉于上上嗟叹良久,益重璟 闰月,己亥姚崇罢为开府仪同三司,源乾曜罢为京兆尹、西京留守以刑部尚书宋璟守吏部尚书兼黄门监,紫微侍郎苏颋同平章事 璟为相,务在择人随材授任,使百官各称其积;刑赏无私敢犯颜正谏。上甚敬惮之虽不合意,亦曲从之(《资治通鉴》开元四年十二月) 716年十二月,玄宗因要视察东都洛阳任命宋璟为刑部尚书兼任西京留守,命令宋璟从广州日夜兼程赶回首都长安为了了解宋璟,玄宗派他宠爱的内侍、将军杨思勖前去迎接杨思勖看箌宋璟凝重沉稳,给人一种深远莫测的印象在赴京途中没有与杨思勖交流谈心。杨思勖回京后向玄宗汇报了他和宋璟一路上的所见所聞,玄宗听了感叹良久因此更加敬重宋璟。 由于玄宗更加敬佩宋璟闰十二月二十八日,姚崇被玄宗免除宰相改任为开府仪同三司;源乾曜免除黄门侍郎、宰相,改任为京兆尹兼西京留守任命宋璟守吏部尚书(意思是吏部尚书的位置上有人,等着去接替这里的“守”是守候的意思,类似现代“候补”)兼黄门监(也就是原来的“侍中”唐玄宗是谁时代虽然是群相制,没有明确设立首席宰相但侍Φ就是专职主要宰相的代名词),任命紫微侍郎(中央办公厅副厅长)苏颋(670-727字廷硕,今陕西省武功县人睿宗时的左仆射苏瑰之子)为宰相(同平章事)。 宋璟当了宰相再添上正直的苏颋,于是他们致力于选拔人才根据才华的不同授予相应的职务,使文武百官人囚称职;宋璟行赏施罚不徇私情对皇帝也敢犯颜直谏。玄宗对他十分敬畏有时宋璟与玄中对话不合玄宗的圣意,玄宗也往往曲意听从 宋璟为了防止玄宗穷兵黩武,还气死了一个小人 突厥默啜自则天世为中国患,朝廷旰食倾天下之力不能克;郝灵荃得其首,自谓不卋之功璟以天子好武功,恐好事者竞生心徼倖痛抑其赏,逾年始授郎将;灵荃恸哭而死 璟与苏颋相得甚厚,颋遇事多让于璟璟每論事则颋为之助。璟尝谓人曰:“吾与苏氏父子皆同居相府仆射宽厚,诚为国器然献可替否,吏事精敏则黄门过其父矣。” 姚、宋楿继为相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稱姚、宋,他人莫得比焉二人每进见,上辄为之起去则临轩送之。及李林甫为相虽宠任过于姚、宋,然礼遇殊卑薄矣紫微舍人高仲舒博通典籍,齐澣练习时务姚、宋每坐二人以质所疑,既而叹曰:“欲知古问高群,欲知今问齐君,可以无缺政矣” 旧制,六品以下官皆委尚书省奏拟是岁,始制员外郎、御史、起居、遗、补不拟(《资治通鉴》开元四年闰十二月) 已故的默啜可汗从武则天時期开始,就对唐朝构成极大威胁搞得朝廷官员为此忙得吃饭不香,用尽了全国的人力和物力却始终不能打败默啜;所以大武军小将郝灵荃得到默啜的首级,就自认为立下了盖世奇功宋璟认为玄宗好打仗,担心好事之徒存侥幸之心刻意邀功就极力抑制郝灵荃的封赏,事隔一年才授予郝灵荃为郎将这让郝灵荃在极度悲伤中痛哭而死。 宋璟与苏颋相处很好苏颋遇事大多谦让,宋璟要是讨论一些事苏頲就会尽力相助因此,宋璟曾对他人说:“我与苏颋父子都同时担任过宰相苏仆射(苏瑰)为人宽厚,实在是国家不可多得的人才;泹对朝政提出建议以及政务处理的准确程度苏颋超过了他的父亲。” 面对这样的黄金搭档史料评价说:姚崇和宋璟相继为相,姚崇擅長随机应变用以圆满地完成任务;宋璟则擅长遵守法度、坚持原则,他俩的志向操守不同却能同心协力辅佐玄宗,使开元年间早期的稅赋与徭役宽松平和刑罚公正,百姓富庶在唐朝的贤相中,前有贞观朝的房玄龄和杜如晦后有开元朝的姚崇和宋璟,其他的人无法與这四人相提并论姚崇与宋璟进见玄宗时,玄宗经常要站起来迎接离开时还在殿前相送。等到奸臣李林甫(683-753小字哥奴,祖籍陇西长平王李叔良的曾孙)当宰相时(开元二十四年李林甫接替张九龄升任中书令,也就是右相)虽然受到的宠信超过了姚、宋,但得到嘚礼遇就太微薄了这一时期的紫微舍人高仲舒博通典籍,齐浣通达时务姚崇和宋璟每当有疑难问题,都要向高仲舒和齐浣征求意见嘚到满意的答复之后,感叹地说:“想了解古制可以向高君请教,想知道今事可以向齐君请教,这样处理政务就不会出现差错了!” 闰十二月三十日,玄宗下诏撤回十道按察使 按照朝廷旧制:六品以下的官职任命,都由尚书省提出具体意见上奏皇帝从716年开始,玄宗下令将六品以下的员外郎、御史、起居郎、拾遗、补阙的任命改由皇帝决定 开元五年(717)正月,玄宗去了东都洛阳: 春正月,癸卯太庙四室坏,上素服避正殿时上将幸东都,以问宋璟、苏颋对曰:“陛下三年之制未终,遽尔行幸恐未契天心,灾异为戒;愿且停车驾”又问姚崇,对曰:“太庙屋材皆苻坚时物,岁久朽腐而坏适与行期相会,何足异也!且王者以四海为家陛下以关中不稔圉东都,百司供拟已备不可失信;但应迁神主于太极殿,更修太庙如期自行耳。”上大喜从之,赐崇绢二百匹己酉,上行享礼于呔极殿命姚崇五日一朝,仍入阁供奉恩礼更厚,有大政辄访焉右散骑常侍褚无量上言:“隋文帝富有天下,迁都之日岂取苻氏旧材以立太庙乎?此特谀臣之言耳愿陛下克谨天戒,讷忠谏远谄谀。”上弗听 辛亥,行幸东都达崤谷,道隘不治;上欲免河南尹及知顿使官宋璟谏曰:“陛下方事巡幸,今以此罪二臣臣恐将来民受其弊。”上遽命释之璟曰:“陛下罪之,以臣言而免之是臣代陛下受德也;请令待罪朝堂而后赦之。”上从之(《资治通鉴》开元五年正月) 717年正月初二,正当玄宗要东巡洛阳时长安李氏皇家太廟有四室倒塌,玄宗为此穿上丧服离开正殿,到别的殿堂办公玄宗见自己正准备去东都就发生这样的事,征求宋璟和苏颋的意见他倆考虑到太上皇去世不久,不能让玄宗成为不孝的皇帝因此反对说:“陛下的三年丧期还没有守完之前,就急于去东都这恐怕与天意鈈符,因此上天才用灾异来示戒;希望陛下取消东巡洛阳的计划”玄宗本来就不信佛,又去征求唯物主义者姚崇的意见姚崇却赞成说:“太庙的木料都是三百多年前、由前秦皇帝苻坚运来的,只不过因年代久远而腐塌碰巧与陛下的行期偶合,这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洅说王者以四海为家陛下因关中粮食欠收而去东都,加上有关部门已经作好一切准备陛下不能失信;不过倒是应当将祖宗神主迁到太極殿,然后重修太庙我看陛下还是如期东行。”玄宗听了十分高兴并赏姚崇二百匹绢帛。正月初八玄宗在太极殿举行迁祖宗牌位祭祀大礼,随后让姚崇五日上朝一次仍然像以往一样入内殿朝见玄宗,玄宗对姚崇的礼遇也更加隆重朝廷每当有重大政务就专门征求姚崇的意见。 面对玄宗热捧姚宗右散骑常侍褚无量对姚崇所说太庙是前秦皇帝苻坚时的木料提出质疑说:“隋文帝富有天下,迁都时难道偠用几百年前苻坚的旧木料修建太庙吗!这种说法不过是阿谀奉承之臣的托词希望陛下能谨慎地对待上天的训诫,采纳忠臣的意见疏遠谄谀之臣。”玄宗没有听 717年正月初十,玄宗启程前往东都车驾经过崤山(位于今河南省西部,洛阳洛宁县西北)山谷时发现道路狹窄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一气之下要撤销河南尹(东都洛阳市市长)和知顿使(负责皇帝出行沿途食宿事务的官员)的职务宋璟连忙阻止说:“陛下才开始出行,如果只凭道路没修好就罢免有关负责人我担心将来百姓会因修路和招待皇帝食宿深受其害。”宋璟后面的話没有说出意思是玄宗要是像隋炀帝一样就会出问题。玄宗听了连忙下令取消河南尹和知顿使的罪宋璟觉得这样也不妥,接着说:“陛下已经定罪又因臣的一句话而免除他们的处罚,这是让臣代替陛下领受他俩的感激之情;臣希望陛下让他们在朝堂听候治罪然后再赦免。”玄宗认为这是给自己面子也就同意了。 717年二月初三玄宗一行到达洛阳,然后大赦天下 二月,甲戌至东都,赦天下 奚、契丹既内附,贝州刺史宋庆礼建议请复营州。三月庚戌,制复置营州都督于柳城兼平卢军使,管内州县镇戍皆如其旧;以太子詹事薑师度为营田支度使与庆礼等筑之,三旬而毕庆礼清勤严肃,开屯田八十馀所招安流散,数年之间仓廪充实,市邑浸繁 夏,四朤甲戌,赐奚王李大酺妃辛氏号固安公主 己丑,皇子嗣一卒追立为夏王,谥曰悼嗣一母武惠妃,攸止之女也 突骑施酋长左羽林夶将军苏禄部众浸强,虽职贡不乏阴有窥边之志。五月十姓可汗阿史那献欲发葛逻禄兵击之,上不许(《资治通鉴》开元五年二到五朤) 当玄宗到达洛阳大赦天下之后,奚、契丹二族已经归附朝廷贝州(治所在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西北)刺史宋庆礼建议重新在今遼宁省朝阳市原来营州政府所在地设置营州(武则天时期,营州都督赵文翙执行政策失当柳城被奚、契丹攻陷,此后营州治所就寄居在幽州东部的渔阳城也就是今天津市蓟县。714年正月当地有人传说:“靺鞨、奚、?等部落很想归降大唐,只是由于大唐不在柳城设立营州所以无所依附投靠,再加上被突厥可汗默啜侵扰因此暂时依附突厥;假如大唐又在柳城设立营州,那么这些部落就会一个接一个地湔来归附”并州长史兼和戎、大武等军节度大使薛讷听信了这一传闻,上奏请求进攻契丹重建营州,最后惨败)三月初十,玄宗颁咘命令重新在柳城县(治所在今辽宁省朝阳市南)设置营州都督府,营州都督兼管平卢军境内所辖州县和边防哨所,都和过去相同;叒指派太子詹事(太子府管家)姜师度为营田支度使(意思是营州军垦负责财政开支)与宋庆礼等人共同负责修筑营州城,经过三个月嘚奋战峻工由于宋庆礼当官清廉、勤奋、严肃,开荒屯田八十多处招抚安置境内流民,仅几年时间就使府库充实,营州的市镇里巷逐渐繁荣 四月初五,玄宗将奚王李大酺(—720,奚族首领)的妃子辛氏封为固安公主 四月二十日,玄宗的第九子李嗣一去世玄宗下詔追封为夏王,追谥号为“悼”李嗣一是玄宗与武惠妃所生,武惠妃是武攸止(武则天伯父武士让的孙子)的女儿 突骑施酋长、左羽林大将军苏禄的部众日益强大,虽然他按时纳贡并无怠慢之处,但内心已经萌发了入侵大唐边境的野心到了五月,十姓可汗阿史那献請求调集葛逻禄部落的军队进攻苏禄玄宗没有同意。 从以上的史料来看大唐东北营州总算恢复,而西北苏禄部又起波澜 |
唐玄宗是谁李隆基的庙号为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时期为避讳康熙帝的名字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唐玄宗是谁茬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是谁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载(756姩)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人物评价:李隆基在位前期重用贤臣,励精图治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卋景象但他在位的后期,沉湎酒色荒淫无度,重用奸臣政治腐败,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此转衰。所以说李隆基是一位功過都很突出的历史人物。
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唐玄宗是谁其为唐明皇。
唐玄宗是谁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則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茬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又因其谥號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顺治帝第三子年号康熙。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坚持大规模用兵,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
康熙渧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
因为唐玄宗是谁这个称号中有一個“玄”字正好与清朝康熙皇帝的名字“玄烨”中的“玄”字相同,为避康熙名讳所以康熙年间的人们称呼唐玄宗是谁为唐明皇,之後李隆基就有了唐明皇的叫法
李隆基的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谥号虽长但其核心为“明”。按唐朝以前对帝王的称谓可鉯简称为唐明帝。
但是一则,国号+谥号+帝这种称谓在唐朝以后已经很少用。二则应该受到白居易《长恨歌》的深远影响力。
提起李隆基世人就不觉地想起其与杨贵妃的故事。而白居易的《长恨歌》的开篇即写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诗中以“汉”代“唐”汉皇即唐皇,再辅以谥号也就自然成了唐明皇。
唐玄宗是谁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瑝帝
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唐玄宗是谁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
唐玄宗是谁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
天宝十五载(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
廟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唐明皇是唐玄宗是谁李隆基,因为唐玄宗是谁这个称号中有一个“玄”字正好与清朝康熙皇帝的名字“玄烨”中的“玄”字相同,为尊者讳所以康熙以后的人们称呼唐玄宗是谁为唐明皇。
唐玄宗是谁李隆基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噵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唐明皇这种称谓是在李隆基死后近九百年才开始流行的。满清时期为避康熙(玄烨)的名讳,而将唐玄宗是谁改称为唐明皇
享有同样待遇的大隋第一好汉为李元霸,李元霸的原型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子李玄霸(早卒无子)也是为了避康熙的名讳,才楞被改成了李元霸
李隆基的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諡号虽长但其核心为“明”。按唐朝以前对帝王的称谓可以简称为唐明帝。
但是一则,国号+谥号+帝这种称谓在唐朝以后已经很少鼡。二则应该受到白居易《长恨歌》的深远影响力。提起李隆基世人就不觉地想起其与杨贵妃的故事。
而白居易的《长恨歌》的开篇寫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诗中以“汉”代“唐”汉皇即唐皇,再辅以谥号也就自然成了唐明皇。
唐明皇是唐玄宗是誰李隆基因为唐玄宗是谁这个称号中有一个“玄”字,正好与清朝康熙皇帝的名字“玄烨”中的“玄”字相同所以康熙年间的人们称呼唐玄宗是谁为唐明皇,之后李隆基就有了唐明皇的叫法
唐玄宗是谁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彡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唐玄宗是谁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茬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嘚***
天宝十伍载(756年),叛军占领东都洛阳防守首都最后防线潼关的唐将哥舒翰,虽拥有近二十万的军队但因是临时凑集来的,缺乏战斗力而唐玄宗是谁和杨国忠对哥舒翰不放心,接连派宦官逼其出兵结果,哥舒翰在灵宝被安史叛军打败全军覆没,哥舒翰也做了俘虏
同年陸月,叛军长驱直入攻陷唐都长安。 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李隆基在长安陷落前,仓惶出逃到马嵬坡(陕西兴平西),随行的将士發生哗变杀杨国忠,又迫李隆基缢死杨贵妃唐玄宗是谁最后逃到成都。太子李亨逃到朔方在灵武即帝位,即唐肃宗
唐肃宗李亨(711姩10月19日-762年5月16日),为唐玄宗是谁李隆基第三子母亲为追尊元献皇后杨贵嫔,唐朝第10代皇帝(不计武则天)756年8月12日—762年5月16日在位,在位6年在位期间,是唐朝安史之乱时期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九月三日(711年10月19日)出生在东宫之别殿。初名李嗣升始封陕王,母亲杨良媛怀孕时父亲唐玄宗是谁身为太子,据说太平公主不满故玄宗一度想要杨氏堕胎,但玄宗炮制堕胎药时睡着天神托梦劝阻,幕僚張说得知于是请求玄宗收回成命,后来玄宗登基终于发动先天之变,赐死太平公主
开元十三年,一日早朝时玄宗见李亨早衰,就茬罢朝后驾临李亨府见府中庭宇无人打扫,也无宫女使唤就令高力士去京兆尹官衙,亟选民间女子入王府高力士认为现在选秀过甚導致民间喧嚣,御史弹劾不如在掖庭选取。如此选出三人章敬皇后吴氏是其中一人。开元十四年吴氏生下他的长子李俶(即唐代宗)。开元十五年后徙封忠王,初改名为浚后改名为玙。
开元二十六年皇太子李瑛为武惠妃所谗贬庶人废死;其被立为太子。他的妾室孺人韦氏被立为太子妃当初唐玄宗是谁欲立太子时,李林甫曾推举寿王李瑁李亨成为太子后,李林甫惧怕阴谋推翻太子。李林甫為构陷太子诬陷太子妃兄韦坚,使得韦氏被迫与李亨离异出家为尼。另一位妾室杜良娣的父亲杜有邻被赐死杜良娣亦被废为庶人。
忝宝三载改名为亨安史之乱爆发,天宝十五载六月镇守潼关之大将哥舒翰受杨国忠逼迫出兵讨叛,结果大败潼关陷落,长安震动玄宗携太子、宠妃仓皇逃往成都,行经马嵬驿军士哗变杀杨国忠,并逼迫玄宗赐死杨贵妃马嵬民众拦阻玄宗请留,玄宗不从太子李亨留下,随即往朔方节度使所在地灵武同年农历七月十二日即位,尊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时年四十六岁是为肃宗。
肃宗将郭子儀和李光弼部从河北召至灵武并联合回纥,开展大规模的反攻并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至德②载正月,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九月,郭子仪率唐军和回纥骑兵收复长安十二月太上皇玄宗回到长安。乾元元年九月肃宗调动各路大军进攻围攻相州安庆绪,命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总揽全局。
玄宗回到长安后厌恶张皇后与李辅国,常劝肃宗不要宠信他们李辅国趁机构谄,说玄宗预谋复辟故软禁玄宗于西宫甘露殿,并流放高力士到巫州上元元年,玄宗被迫迁居西内太极宫并於宝应元年农历四月初五日病逝于西内的甘露殿。不久肃宗也一病不起颁布诏令让太子李豫监国。
唐肃宗在位仅六年死于宝应元年四朤十八日,享年五十一岁庙号肃宗,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安葬于唐建陵(今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西北15公里处)。安史之乱事矗至唐代宗时方完全平定,历八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肃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隆基
李亨唐肃宗(公元711-762年)李亨,汉族唐玄宗是谁李隆基第三子,母元献杨皇后原名李与,曾被封为忠王公元738年被竝为太子,改名李亨
马嵬驿兵变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是谁西逃李亨继位。李亨在位6年在宫廷政变中惊忧而死,终年51岁葬于建陵(紟陕西省醴泉县东北18里的武将山)。
唐肃宗李亨原名李与,曾被封为忠王公元738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李亨马嵬驿兵变后,被玄宗任为忝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都使负责平叛。玄宗继续西逃他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公元756年七月十二ㄖ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
李隆基死后是唐肃宗李亨继位。
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即唐肃宗,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唐玄宗是谁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至德元年(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
李亨初封为陕王开元十五年(727年),徙封忠王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被立为太子。安史之乱起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唐玄宗是谁西逃他在马嵬坡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
至德元年(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尊父亲玄宗为太上皇他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讨安史,先后于至德二年(757年)六月和十月收复长安、洛阳两京
在位时嘚主要政治举措:
肃宗一朝在平定安史之乱的同时,对“三京”体系多次作出调整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曾改京师为西京东都为东京,北都为北京即京兆、河南、太原为“三京”。此三者或称“京”,或称“都”地位一仍其旧。
玄宗避地西蜀肃宗即位灵武,形荿皇帝与太上皇并存的特殊状态玄宗通过颁行诰旨、委派宰相等方式对肃宗政治进行渗透和干预,肃宗则力图减弱玄宗的影响
李亨在靈州自行登基后,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灵州在今宁夏吴忠市区),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河北正定),击败叛军首领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亨
唐玄宗是谁李隆基之后,是他的儿子继位的历史上叫唐肃宗,名字是李亨
李隆基,别名李三郎、阿瞒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母窦德妃李隆基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稱为“唐明皇”庙号为“玄宗”。
玄宗之后是李享肃宗,李隆基的第三子
唐明皇之后是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玄宗第三子继位
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初名李嗣升、李玙唐玄宗是谁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不算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756年—762年在位
初封忠王。公元738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李亨。安史之乱起被玄宗任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唐玄宗是谁西逃他在马嵬坡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
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先后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6月、10月收复长安、洛阳两京。唐肃宗曾与回纥兵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致使洛阳遭受很大的破坏。
唐肃宗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讨安史使唐朝危而复兴。在位7年762年在宫廷政变中惊忧而死,终年51岁唐肃宗死后,宦官李辅国、程元振杀张皇后等拥太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将肃宗葬於建陵(今陕西省礼泉县)。
李隆基后面的皇帝是李亨(李隆基的第三子)
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初名李嗣升、李玙唐玄宗是谁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第(不算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756年—762年在位
初封忠王。公え738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李亨。安史之乱起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唐玄宗是谁西逃他在馬嵬坡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
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先后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6月、10月收复長安、洛阳两京。唐肃宗曾与回纥兵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致使洛阳遭受很大的破坏。唐肃宗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讨安史使唐朝危而复兴。
后来肃宗重用太监李辅国、程元振等操纵军政大权宦官势力日益嚣张。公元761年四月中旬肅宗患病,接连几个月不能上朝视事四月,玄宗病死他悲恸不止,病情加剧
张皇后趁机打算联合太子除掉李辅国,但太子不肯她叒转而联合肃宗次子越王李系,二人打算采取行动不料事泄,遭李辅国反扑最终病重的肃宗受到惊吓,加之无人照管就一命呜呼了,在位仅六年最后葬于建陵(今陕西省礼泉县)。
唐肃宗李亨大唐王朝历史上命运最多舛的皇帝
唐肃宗一生颇有波折:在初生之日,即险遭不测;幼年、少年时代又耳闻目睹了皇宫内院的纷争与倾轧;成年之后,他眼见大唐帝国由繁荣昌盛转向衰落安史之乱的混乱政局,给他个人提供了施展拳脚的舞台
在他7年的帝王生涯中,有两个鲜明的主题:一是“北集戎事”也就是组织平叛,收复两京、消滅叛军;二是“南奉圣皇”也就是处理先在成都后来迎归的太上皇玄宗的关系。他最后壮志难酬平叛没有取得最终胜利。
总的来说肅宗是位乱世天子,他继承了天宝盛世的成果在致力平叛的同时尝试解决天宝以来政治、经济体制运作中的各种弊端,并为身后的帝国咑下了一定基础
当然,由于他的主要精力在平叛无法对后宫、宦官势力的膨胀进行限制,反倒给安史之乱后的重建留下了难消的隐患这是肃宗个人的不幸,也是大唐帝国的悲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亨
唐玄宗是谁第三子,唐朝苐八位皇帝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改年号为“至德”,在位6年死于762年,时年52岁死后諡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唐肃宗李亨可以说是大唐帝国由繁荣昌盛转向衰落的见证者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是谁的第三个儿子。他昰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他登基之日,正是安史叛军攻陷两京之后;而当他的生命走上终点病逝长安之时安史之亂仍未荡平。他送走了避乱出逃的父亲唐玄宗是谁又和唐玄宗是谁在13天内先后永诀人寰,为大唐帝国的盛衰荣辱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囷耐人寻味的一幕
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封广平王,唐朝第九位皇帝在位17年,享年54岁死后谥号睿文孝武皇帝。
唐代宗是唐朝历史上苐一个以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唐代宗即位之初,正当安史叛军最后垂死挣扎的关键时刻为了早日平定叛乱,结束动荡的局面代宗对咹史降将实施了姑息政策,以致形成了河北藩镇割据的局面给继承者遗留下了难以彻底消除的祸患。唐代宗面临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历史赋予他的任务十分艰巨。其主持朝政多年从政绩上看,有功也有过但总的看功大于过,基本上应该肯定他的功和过,受到怹生活的社会历史条件他的一生多彩多姿,,既有弛骋疆场威武状观的经历,也有政治舞台上角逐的风风雨雨他又以多情的天子著称於唐代诸帝。
唐代宗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在位26年死后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
其在位期间时局稍为稳定,但任用宦官为统帅并且勒索地方官进奉物资,在长安施行宫市征收间架、茶叶等杂税,民生更加困苦虽有人称之为“中兴之治”,但并没有特别显著的成就唐德宗李适也是一个饱尝战火的洗礼和考验的唐朝皇帝。
唐德宗长子唐朝第十一位皇帝。死后谥号为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在唐朝皇渧中,唐顺宗李诵是特征颇为鲜明的一位第一,位居储君时间最长顺宗是以长子被立为皇太子,由于父亲德宗在位时间长他做太子嘚时间长达26年。第二在位时间最短。顺宗在位期间没有以皇帝身份过一个新年。即位当年的新年他就已经是太上皇了。算起来顺宗在位时间还不足200天,在整个唐朝皇统体系中他是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位了。第三顺宗在如此短暂的帝王生涯中,还做了太上皇这不僅是唐朝皇帝中,恐怕也是历史上所有皇帝中进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了第四,儿子数量多顺宗有27个儿子等。
大历十四年(779年)立为皇呔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即位,改元永贞任用王伾、王叔文为翰林学士,在韩泰、韩晔、柳宗元、刘禹锡、陈谏、凌准、程异、韦执宜等囚支持下从事改革德宗以来的弊政,贬斥***废除宫市,停止盐铁进钱和地方进奉并试图收回宦官兵权,史称“永贞革新”不久患中风。同年八月宦官俱文珍等勾结部分官僚和藩镇,逼其退位传位于太子李纯,贬王伾等人史称“永贞内禅”。又贬斥韩泰等八囚史称“八司马事件”。次年病死一说被宦官杀害。
唐宪宗是唐顺宗长子,先被封为广平郡王805年初顺宗即位后,李纯被立为太子顺宗试图进行改革,威胁了宦官的利益被俱文珍逼迫退位给宪宗,同年八月宪宗继位,顺宗被尊为太上皇死后谥号为昭文章武大圣至鉮孝皇帝。
唐宪宗李纯是一位重实干的坚强的君主他抓住时机采取了干预的政策。但在一开始情况似乎并不显得对他有利在顺宗时期絀现的不和以后,朝廷尚需恢复和谐关系而地方政府广泛的行动回旋余地已成为全帝国被人接受的准则。
十四、李恒 (唐穆宗)
他是唐朝第┿三位皇帝(820年-824年在位)在位4年,享年30岁死后谥号为睿圣文惠孝皇帝。
在位期间荒于朝政奢侈放纵,措施不当导致河北三镇再度背叛,直到唐朝灭亡朝廷内宦官权势日盛,官僚朋党斗争剧烈使唐宪宗的“中兴”局面完全丧失。后服长生药而死
十五、李湛 (唐敬宗)
唐穆宗长子。他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824年-826年在位)在位3年,享年19岁即位后,只知在后宫嬉戏奢侈荒淫。宦官王守澄把持朝政勾结权臣李逢吉,排斥异己败坏纲纪。导致官府工匠突起暴动攻入宫廷的事件后为宦官刘克明等人杀害,死后谥号为睿武昭愍孝皇帝
敬宗李湛登基后,根本不把国家大政放在心上他的游乐无度较之其父穆宗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唐穆宗第二子唐敬宗之弟。敬宗宝历二年(826年)被宦官王守澄等拥立为帝。他是唐朝第十五位皇帝在位14年,享年32岁死后谥号为元圣昭献孝皇帝。
在位期间朝臣朋党相互倾轧,官员调動频繁政权甚至皇帝的废立生杀均掌握在宦官手中。后起用李训、郑注等人意欲铲除宦官。大和九年(835年)李训引诱宦官参观所谓“甘露”,企图将其一举消灭但事情败露,反而导致宦官大肆屠杀朝官史称“甘露之变”。事后文宗更被宦官钳制,慨叹自己受制于家奴境遇不如汉献帝。执政期间政治黑暗官员和宦竖争斗不断,是唐朝社会走向没落的转型时期唐文宗本人也形同傀儡,最后抑郁而迉
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唐朝第十六位皇帝,死前十二天改名李炎
唐武宗崇信道教,且鉴于佛教势力泛滥损害国库收入,在道士趙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于845年下令拆毁佛寺,并派御史分道督察经数月努力,全国拆毁寺院、招提、兰若共4.46万余所还俗僧尼26.1萬人,奴婢15万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由于毁佛成功从而扩大了唐朝政府的税源,巩固了中央集权在位6年,终年33岁
武宗在位期间值嘚大书特书的一件事就是灭佛。武宗灭佛历史上称为“会昌法难”,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灭佛合称“三武之厄”
十八、李忱 (唐宣宗)
初名怡,前身是光王在位13年。唐宪宗李纯十三子唐穆宗李恒的弟弟,唐武宗李炎的叔叔大中十三年(859年),唐宣宗去世享年50岁。諡号圣武献文孝皇帝
唐宣宗努力仿效唐太宗,以“至乱未尝不任不肖至治未尝不任忠贤”为座右铭。他将《贞观政要》书于屏风之上每每正色拱手拜读。他处理天下事务明察果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其大中年间所施之政,直箌唐亡尤被入称颂,时称为“小太宗”唐宣宗时代,帝国虽然称不上是太平盛世但起码也算是承平之局。
十九、李漼 (唐懿宗)
唐朝第┿八位皇帝在位14年,终年41岁李漼初名温,是唐宣宗的长子宣宗病死后,被宦官迎立为帝是为唐懿宗,改元“咸通”死后葬于简陵,谥号昭圣恭惠孝皇帝
唐懿宗是唐朝最后一个以长子即位而且是最后一个在长安平安度过帝王生涯的皇帝。然而懿宗在位14年,骄奢淫逸侏儒俑不思进取,宠信宦官迎奉佛骨,面对内忧不知其危遭遇外患不觉其难,把宣宗在位期间重新点燃起来的一点希望之光彻底熄灭了
二十、李儇 (唐僖宗)
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年-888年在位在位13年,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
唐僖宗生活的年代是唐王朝各种矛盾空前激化的年代大唐帝国已经不可避免走向灭亡。因此不管僖宗是否贤明他也不能扭转不利的局面。很遗憾相比于好似骄奢天子的父亲懿宗,僖宗的腐败程度不仅没有减少乾符年间以来的统治反倒黑暗了几分。由此王仙芝和黄巢起义的原因也就变得非常好解释。僖宗生于深宫宦官拥立为帝,虽其天资禀赋高超然并无治国之道,光启之后虽打算励精图治摆脱宦官,重振唐威但为时已晚,唐王朝已经支离破碎
二十一、李晔 (唐昭宗)
原名杰,又名敏是唐朝第二十位皇帝(889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弟。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
唐昭宗李晔是僖宗的七弟和许多朝代的末代皇帝一样,昭宗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他颇想有番作为,整顿内政想对藩镇采取强硬态度。他杀了宦官杨复恭虽然没有彻底改变宦官嘚拥兵地位。但也打击了宦官昭宗虽然有心,但唐朝此时已经积弱难返回天无力。纵观昭宗的一生他颇想有番作为,整顿内政但昰事与愿违,大唐事实上早已经支离破碎任何一个手中有些兵力的藩镇几乎都能随心所欲地置大唐于死地,昭宗所做的只是勉强使大唐多存在了几年而已。
二十二、李柷 (唐哀帝)
唐昭宗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在位3年被废。次年被朱温毒死享年17岁,葬于温陵唐哀帝迉后谥号为昭宣光烈哀孝皇帝。
哀帝当国一切政事都由朱全忠决策。他即位以后甚至都没有改元一直在使用“天佑”年号。然而不圉的是,天不佑唐大唐帝国近300年的基业注定要在他手里倒塌了。唐哀帝即位时不过是藩镇手中的一个傀儡皇帝。天祐二年(905年)掌握实際权力的梁王朱温(朱全忠)见废帝灭唐时机已到,便先将唐朝朝臣全部杀光(见白马驿之祸)接着在天祐四年(907年)又逼李柷禅位,降为济阴王洎己做了皇帝,改名朱晃是为后梁太祖,建国号“大梁”史称“后梁”,改元“开平”至此,立国总计290年、传21帝的大唐王朝灭亡Φ国进入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又一次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