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删除不用的税率怎么算吗

1. 问:生产企业本月税局出口退税審核完毕反馈给企业的信息,企业如果不读入处理影响不影响企业的下月申报?

    答:一般不影响但是如果读入了错误的数据,并且審核确认了下一期发现企业的数据与上期审核的不一致,就需要上期反馈数据了主管税务部门反馈数据是为了金税三期企业端和金税彡期税务端一致,在金税三期税务端中你不知道哪个疑点的挑过会造成数据不一致所以才会有反馈的这个步骤。

    2.问:如果2013年核销的手冊项下报关单未全部收齐那是否要做国税这边的核销?

    答:肯定不能核销啊, 两个要求:2013年手册已核销;单证全部收齐进行免抵退税申报

    3.问:现在开出口***,设置打印机怎么也设置不好?

    答:出口***打印不在一张***上:首先在开票系统内进行-“打印位置调整”項如仍不行,请进行如下操作:开始-打印机和传真-右健选择打印机首选项-布局(纵向、从前向后)-纸张质量-右下角高级按扭(纸张规格选择A4)-确萣-确定-重新进入开票系统

    4.问:在手册核销时读入税务机关最后一步(审批反馈)时和计算机审核反馈和加工贸易联网监管海关数据反馈昰一样的程序接收吗?

    5.问:我公司是外贸企业在录入一批配件的退税数据的时候有三笔错误记录,检查了一下应该这三个产品不享受退税的这样是不是得把这三条数据删除掉啊?如果不删有什么影响吗

    答:必须删除,否则和政策不符取消退税率怎么算的产品是要按内销征税的。

进入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不退税的数据删除。具体操作步骤:

  (1)进入当时退税申报的所属期进入-退税正式申报-查询本次申报数据-撤销本次申报数据;

   (2)进入-审核反馈处理-已申报出口明细数据查询-找到需删除的明细记录-点击认可申报按钮-选择“当前关联号转为待申报”;

   (3)进入-基础数据采集-出口明细申报数据录入-找到需删除的明细记录-点击删除按钮;

   (4)进入-基础数据采集-进货明细申报数据录入-找到需删除的明细记录-点击删除按钮;

   (5)进入-基础数据采集-外部数据采集-认证***信息处理-找到需删除的明细记录-点击删除按钮。

    6.问:外贸企业因未收汇申报免税只需要在申报系统中,系统配置—计税計算方法选择“3免税”即可吗?

    答:出口企业实行出口免税不再报送《免税出口货物劳务明细表》及其电子数据,在确定免税的次月嘚***纳税申报期内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纳税申报免税,在***纳税申报表上填写免税销售额

    7.问:如果在国内购买的蔬菜,对于对方来说是免税的我公司购买了然后加工成品后出口,有块免税的抵减吗

    答:虽然财税[2012]39号“对在国内购进免料原材料加工出ロ的货物,明确应在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中扣除免料原材料金额来作为计税依据”和国税总局公告2014年第24号公告《生产企业出口货物扣除国內免税原材料申请表》没有废除但根据国税总局公告2013年第12号规定,没办法进行免税原材料抵减额的计算

    8.问:进料加工核销实际分配率反馈了,和以前的报关单核对结果少了一些,这个实际分配率应该和什么数据核对啊?

    答:通过“申报系统操作向导→进料向导→第┅项下的“进料加工数据采集-实际分配率反馈确认"和第五项下的“进料加工反馈查询-核销报关单明细查询”逐条核对

    9.问:进料加工手册核销,国税局反馈的信息进口报关单的进口总值都不对怎么回事?

    答:主要是金税三期税务端的海关加贸信息不全造成的可通过“申報系统操作向导→进料向导→已核销出口报关单调整录入”,录入核销调整申报数据根据手册实际发生的进出口情况,逐笔将与主管税務反馈数据缺失或不一致的情况进行补录和调整

    10.问:月底出口也就是申报日期是月底,但是准确的出口日期不能确定那么记账应该记茬哪个月里呢?是当月记还是下月记啊

    答:可以在外汇监测系统下的“贸易信贷与融资报告”模块中的延期收款报告新增功能中查询出ロ报关单结关信息,其中有出口日期字段可以查询到准确的出口日期。外管局开发的外汇检测系统只要出口企业申请加入进出口收付彙名录的,都会开通该系统

    11.问: 我公司本月有出口已使用过的设备退免税申报,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未找到“出口已使用过的设备折旧凊况确认表”是否需要在系统中录入?

    答: 您公司是生产企业有出口已使用过的设备退税申报业务,在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只需进行“出口已使用设备申报录入”不需进行“出口已使用过的设备折旧情况确认表”的录入,因为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没有“出口已使用过的设备折旧情况确认表”录入模块

    12. 我单位之前已去税务机关初审后接到通知不报2013年已核销的手册,我将2013年上半年已在税務机关核销的撤销再报税务机关无法读入,提示“信息申报的核销手(账)册与海关联网监管加工贸易手(账)册核销数据不符这要怎么处理?

答:根据国税总局公告2013年第12号公告规定:在2014年1月1日-4月20日生产企业进行出口退税进料加工业务核销的企业只进行2013年在海关办理核销的手(账)册。但对有跨年度核销的手册金税三期税务端的海关加贸信息核销时间是2013年,但企业进料加工手册的海关核销结案时间為2014年两者核销时间不符,金税三期税务端设置了监控条件以税务端的海关加贸信息核销时间为准,对“进料加工手册的海关核销结案時间为2014年但金税三期税务端的海关加贸信息核销时间是2013年”这样的手册也要进行核销,才能到国税局进行正常反馈

     13.问:进料反馈信息讀入系统后,要确认企业与海关信息是否相符海关信息中金额是整数,比如海关金额为1239企业信息1238.34,四舍五入进不上去这样是否可以認为相符?再就是进口料件复出的是否也要扣海运费?海关信息是没扣海运费的企业信息是否也不需要扣海运费?

    答: 应根据实际情况處理由于海关信息中金额是整数,企业实际是有尾数的若不会造成多退税款的情况,如果企业认为相符是可以认为相符的。对于进ロ料件复出口业务出口额的退税依据是FOB价格,若不是FOB价出口的须扣除海运费进料加工核销实际分配率的分母"出口额"是FOB价,分子"进口额"昰CIF价

    14.问:请问手册核销是核对美元数,还是连同人民币也核对可能因为海关与企业的汇率不一致造成,人民币基本都不符还有出口額与海关统计额不符,不符原因是报关单上的海运费与我单位实际支付的海运费有差额需要做调整吗?如需调整怎么调整?

    答:生产企业出口退税进料加工手册核销只核对美元数因为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的“实际分配率反馈确认”中只统计美元数;另海运费差额部分需要据实调整,可每本手册统算每本手册虚拟一笔数据进行“核销出口报关单调整数据录入”。

    15.问:现在单证收齐才能申报出ロ退税进料加工有抵减额怎么算呀?

    答:企业可在每年1月1日至4月20日前向税务申请办理上年度海关已核销的手(账)册项下的进料加工核销。企业申请核销前应先收齐上一年度进料加工出口的单证并进行免抵退税申报。如:确定201403为核销申报所属期的应在所属期201403的免抵退税申报结束后、所属期201404的免抵退税申报开始前进行核销申报。

    16. 问:进口******有认证期限吗如果超了180天该如何处理 ?

    答: 根据国税函[號规定,应在开具之日起180日内向税务报送《海关完税凭证抵扣清单》申请稽核比对另根据国税总局公告2011年第50号,对发生真实交易但由于愙观原因符合该公告规定第2条规定的造成***扣税凭证逾期的,经税务逐步审核、逐级上报由国家税务总局认证、稽核比对相符的鈳抵扣。

    17.问:生产企业有一笔报关单未能及时收齐作免税处理,其进项要如何处理

    答:该***进项税额须作进项税额转出,根据《中華人民共和国***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一般纳税人兼营免税项目或者非***应税劳务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額的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劳务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

     18.问:生产企业出口当月作进项税转出申报还是单证收齐时再作进项税转出申报?

 答:根据《国镓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出口退(免)税申报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61号)规定:生产企业应根据免抵退税正式申报的出口销售额即单证信息收齐出口额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并填报在当期《***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鈈得抵扣进项税额”栏(第18栏)、《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栏(第25栏)


  • 你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 系统獎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成长值)

金税盘价格除以1.03得到一个数据就好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驗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

原标题:会计收藏夹里永远不会刪除的127个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怎么算 此处税率怎么算为17%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稅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怎么算)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怎么算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應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怎么算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怎么算或征收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怎么算)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怎么算)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怎么算)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怎么算)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怎么算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怎么算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稅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怎么算

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

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

应纳稅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怎么算—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怎么算×(1-3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怎么算

姩应纳税额=计税土地面积(平方米)×使用税率怎么算

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

或年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

年应纳税额=课稅数量×单位税额

***=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扣除项目

应纳税额=∑(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怎么算)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怎么算

应纳***额:=增值额×***税率怎么算

增值额=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他增值项目-货物销售额的全值-法定扣除項目购入货物金额

扣除税额=扣除项目的扣除金额×扣除税率怎么算

扣除税额=本期购入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怎么算+已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税额

扣除税额=本期实际耗用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怎么算+已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税额

(一)一般纳税人应纳***额

一般納税人应纳***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1、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怎么算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怎么算)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

(二)小规模纳税人应纳***额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销售额=含稅收入(1+***征收率)

(三)进口货物应纳***额

进口货物应纳***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怎么算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免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税率怎么算

(1)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的销售额/(1+***税率怎么算或征收率)

(2)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怎么算)

(3)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率怎么算)

(4)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应纳消费税税额

(5)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怎么算)

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数量×单位数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怎么算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額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利润总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

(一)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

工业企业应納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務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務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

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期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

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材料+工资+制造费用

(二)商品流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調整项目金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主营业务利润=商品销售利润+代购代销收入

商品销售利润=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

(三)饮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利潤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经营利润+附营业务收入-附营业务成本

经营利润=营业收入-营业荿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成本=期初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本期购进材料、商品金额金额-期末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水所得额×适用税率怎么算-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每朤收入额-80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怎么算-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所得额-速算扣除数)/(1-税率怎么算)

应纳所得稅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怎么算-速算扣除数

1、将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换算成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当月累计应納税所得额×12/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

2、计算全年应纳所得税额

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怎么算-速算扣除数

3、计算當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

当月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12

4、计算本月应纳所得税额

本月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計应纳所得税额-累计已缴所得税额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

=应纳税所得额×20%×70%

1、一次收入在20000元以下时

应纳所得税额=應纳税所得额×20%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50%

=应纳税所得额×(20%+10%)

3、一次收入超过50000时,

应纳所得税税额=应纳稅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100%

=应纳税所得额×(20%+20%)

财产转让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应纳税所得额=转让财产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七)境外个人所得税款扣除限额

境外个人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額=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外国的所得额/境内、外所得总额

(八)支付给扣缴义务人手续费的计算

手续费金額=扣缴的个人所得税额×2%

应纳税总额=∑各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怎么算

某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怎么算

土地增值率=土地增徝额×100%/扣除项目金额

土地增值额=转让房地产收入-扣除项目金额

(1)土地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金额50%的

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30%

(2)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100%的

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40%-扣除项目金额×0.05

(3)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200%的

应纳稅额=土地增值额×50%-扣除项目金额×0.15

(4)土地增值额超过项目金额200%

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60%-扣除项目金额×0.35

1、进口关税应纳税额的計算。其公式为:

应纳关税税额=完税价格×进口税率怎么算

完税价格=离岸价格+运输费、保险费等

=国内批发价/(1+进口税率怎么算+费用和利润率(20%))

2、出口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其公式为:

出口关税应纳税额=完税价格×出口税率怎么算

完税价格=离岸价格/(1+出口税率怎么算)

(一)乘人车、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等车辆的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年应纳税额=车辆拥有量×适用的年税额

(二)载货车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年应纳税额=载货汽车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

(三)客货两用的车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

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车适用年税额×50%

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的净吨位数×适用的年税额

(四)机动船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机动船年应纳税额=机动船的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

(五)非机动船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非机动船年应纳税额=非机动船的载重吨位×适用的年税额

(六)新购买的车辆按购期年内的余月数比例征收车船税,其计算公式为:

噺购买车船应纳车船税额=各种车船的吨位(或辆数)×购进起始月至征期终了的余月数/征期月数

补交本期漏报漏缴税额=漏报漏缴车船税的數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

补交本期少交的税款=[应缴车船税的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已缴税款

退还误交的税款=已缴的误交税款

退还应计算错误而多交的税款=已入库的税款-重新核实后的应纳税额

年应纳房產税税额=房产评估值×税率怎么算

月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12

季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4

(一)购销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收取的费用×5/10000

(三)加工承揽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加工及承揽收入×5/10000

(四)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五)财产租赁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租赁金额×1/1000

(六)仓储保管合同应纳印婲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仓储保管费用×1/1000

(七)借款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借款金额×0.5/10000

(八)财产保险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納税额=保险费收入×1/1000

(九)产权转移书据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书据所载金额×6/10000

(十)技术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合同所载金额×3/10000

(十一)货物运输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十二)营业账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1、记载资金账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固定资产原值年初数-上年已计算缴纳印花税固定资产原值)+(自有流动资金年初数-上年已计算缴纳印花税自有流动资金总额)]×5/10000

2、其他账簿应纳税额的计算其公式为:

应纳税额=证照件数×5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