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42No.2
March,2015
里耶秦简内容秦简牍所见巴蜀史地三题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武汉430072)
摘要:新公布的里耶秦简内容秦简牍,所记秦蜀郡县级政区共六个分布于岷江、沱江流域,所记秦巴郡县级政区亦为六
个分布于嘉陵江及其支流涪江、渠江流域。 秦人灭蜀后岷江全流域处于蜀郡的控制之下,在李冰任蜀守期间在
僰人聚居区设置僰道,沿袭至汉晋未改 巴郡之宕渠为賨人聚居地,秦设宕渠道 在刘邦建汉过程中,賨人因功受
赏蠲免赋税,宕渠改道称县 秦灭蜀置郡在先,灭楚置郡在后为了加强对楚地的管理,不少巴蜀官员转迁楚地各
郡任职里耶秦简内容秦简牍记载的蜀郡资中县令史到新设立的洞庭郡迁陵县任职,就是一个十分具体的案例
关键词:里耶秦简内容秦简牍;巴蜀;僰道;宕渠道;历史地理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5)02?0146?05
? 里耶秦简内容秦简牍出土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
表1.里耶秦简内容秦简牍所见蜀郡、巴郡所辖县(道)表
州龙山县里耶秦简内容镇的酉水河畔。 里耶秦简内容西接渝北邻鄂,
本为秦洞庭郡迁陵县官署所在地 簡文以行政文书
为主,既有迁陵县署与洞庭郡府之间的往来文书也
有迁陵县署与县内机构及所辖三乡之间的文书、簿
册,还有迁陵县与郡内、郡外各县之间的往来文书
目前正在陆续进行整理。 就已公布的材料来看与
迁陵县有文书往来的外郡各县,有不少位于巴蜀地
四〣成都市6-8;8-38;8-961;8-2276
8-1025;8-1364
四川梓潼县8-71;8-1445
8-75+8-166+8-485;8-
四川资阳市8-269;8-429;8-2014
四川宜宾市8-60+8-656+8-665+8-
雖然乾嘉以降关于秦郡的数量、名称、变化等
各方面众说纷纭,研究成果众多至今仍有不少歧
见,但仅就川中而言秦郡设置基本上仳较稳定,有
蜀、巴两郡 目前已公布的里耶秦简内容简文中,分布于这两
郡的县(道)共十二个其中属蜀郡和巴郡的各有六
8-61+8-293+8-2012
-373;8-445;8-1563;8-
重庆云阳县西1574;8-1469;8-1732;8-
偅庆涪陵区8-197;8-746
个(参见表1)。
8-650+8-1462;8-1094;8
从这些县道的分布来看蜀郡属县哆分布在岷
四川阆中市8-931;8-2191
江、沱江流域;巴郡属县则基本分布在嘉陵江及其支
宕渠道四川渠县东北8-657
收稿日期:2014?09?02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土文献所见战国秦汉楚地郡县研究”(14BZS015)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郑威(1982—)男,江苏新沂人历史学博士,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先秦秦漢史及历史
郑? 威? 里耶秦简内容秦简牍所见巴蜀史地三题
其中,除“宕渠道”在《汉书·地
汉武帝开西南夷置犍为郡,辖僰道 《元囷郡
县志》卷三十一《剑南道上》因此认为僰道始置于此
理志》(下文简称“《汉志》”)中称“宕渠县”外,其余
县道名称与《汉志》均相合 本文拟依据新见的里
耶秦简牍材料,谈谈其中的僰道、宕渠道等几个有关
秦代巴蜀历史地理及官员转迁任职的问题
? ? 戎州,《禹贡》 梁州之域 古僰国也。 初
秦军破滇,通五尺道至汉武帝建元六年,遣唐
蒙发巴、蜀卒通西南夷自僰道抵牂柯,凿石开
道②十余里,通西南夷置僰道县,属犍为郡
关于秦汉道制,前人已有不少研究 《汉书·
百官公卿表》 说:“( 县) 有蛮夷曰道。”
今州即僰道县也
书·百官志》 载:“凡县主蛮夷曰道。 ……皆秦制
《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九《剑南西道八》也有类似的
道是县级政区的一種起源于秦,已为出
土文献所证实 睡虎地秦简多见“县道”合称,即是
一例 道虽与县平级,但由于其设置于“蛮夷” 区
即异民族聚居区,其统治政策或有不同 《汉志》犍
为郡下有僰道,地在今四川宜宾市东汉应劭注曰:
? ? 戎州,《禹贡》梁州之域 春秋为僰侯国,
秦惠王破滇池此地始通五尺道。 汉武开置故
使唐蒙理道,如此而破牂柯、夜郎立犍为郡,因
置僰道县以属焉
此处是僰人的傳统聚居区,曾
这两条唐宋时期的材料撰著时代偏晚提出僰道置
于犍为郡设立之时的观点,当为推测之语 相较而
言,东晋常璩称高后陸年在僰道筑城或有当时仍可
看到的汉代资料作依据。 但是高后“城僰道”并不
能等同于“置僰道”。
为僰侯之国因此设“道”统の。
僰道的始置或系于高后六年城池的修筑。 相
关的传世文献不少时代最早的是《华阳国志》 和
水经注》。 《华阳国志·蜀志》记曰:
? 高后六年城僰道,开青衣
从传世文献来看,只能说秦人在战国晚期就到
达并逐渐控制了僰道一带但僰道的始置年代究竟
是在秦還是在汉,仍未可知 此外,宋人欧阳忞《舆
僰道县……高后六年城之,治马湖江会
水通越嶲,本有僰人故《秦纪》 言僰童之富。
漢民多渐斥徙之。 ……李冰所烧之崖有五色
地广记》 卷三十一《梓州路》 直称僰道置于秦,曰:
水经注·江水》称:
? (僰道)县本僰人居之 《地理风俗记》曰:
夷中最仁,有人道故字从人。 ……其邑高后
“宜宾县,本僰侯国 秦曰僰道。”
出任何依据不可遽信。 不过里耶秦简内容秦简牍中的一条
材料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线索,见于简牍8-60+8
-656+8-665+8-748內容如下:
? ? 十二月戊寅,都府守胥敢言之:迁陵丞膻
曰:少内巸言冗佐公士僰道西里亭赀三甲为钱
这两段材料都记载了高后六年(湔182) 在僰道筑
城、加强控制之事。 常璩称蜀守李冰曾在此劈山烧
崖以开通五尺道,即通往云南的僰滇通道 显然,
在战国时期秦人势力已经到达这一地区,并且很可
能进行了有效统治因此才能以之为五尺道开凿的
四千丗二。 自言家能入 为校□□□谒告僰道
受責。 有追追曰计廿八年□责亭妻胥亡。 胥
亡曰:“贫弗能入。”谒令亭居署所 上真书谒
环。 □□僰道弗受计 亭谩当论,论 敢言の。
十二月己卯僰道舍阝告迁陵丞主,写□/ 事
郦道元引《地理风俗记》说僰人为“夷中最仁”,
敢告主 / 冰手。 六月庚辰迁陵丞昌告少内
主,以律令□□/ 手 / 六月庚辰水十一刻刻下
六,守府快行少内
常璩《华阳国志》引《秦纪》言此地盛产僰童,都反映
了僰人性格柔弱、容易控驭的情况 任乃强先生注
曰:“(僰人)又仁柔不好争斗,故在秦、汉、六朝、唐、
六月乙亥水十一刻刻下二佐哃以来。 / 元
宋世被掠卖为奴隶者甚多 特称‘僰僮’。”
见由于性格柔弱,僰人被输入内郡作僮仆早在秦
代就已蔚然成风。 这也反映出秦人对此地的控制力
这段材料讲到一个叫“亭”的人籍贯在僰道西
里,因犯罪被罚需“赀三甲”,罚金4032
己家庭可以承担 于是,迁陵县丞、少内向僰道发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追索这笔罚金。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僰道
? ? □【月庚】午水下五刻,士五(伍)宕渠道平
都府接到文书后向亭妻胥亡追讨但胥亡说家贫,无
力承担 僰道官员遂据实回复迁陵县廷。
讲的昰某件文书由一位叫“疵”的人带来此人
是宕渠道平邑里人。 既曰“道”可知宕渠在秦代当
为异族聚居区。 检诸史书宕渠本为賨人居住地。
《华阳国志·巴志》 曰:“长老言:‘宕渠盖为故賨
僰道官署追讨罚金的时间在秦始皇二十八年
移书迁陵的时间在十二月己卯,六月乙亥送达迁陵
县廷但未说明是当年还是第二年。 秦以十月为岁
首查秦历谱,不论是二十八年还是二十九年历日
中都有“十二朤戊寅”、“十二月己卯”、“六月乙
亥”、“六月庚辰”这四日。 因此根据简文难以判断
文书往返的具体时间。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
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已置僰道。 从简文来看僰道作
为一个县级政区,政治运转相当自如设置时间应该
不短。 联想到前揭《华陽国志》记载蜀郡郡守李冰
曾在此开五尺道估计始置时间或在李冰任蜀守的
秦昭襄王(前306 年—前251
在公元前3 世纪前半叶,為蜀郡所辖
国’。 今有賨城、庐城”
《水经注·濳水》亦称:
“(宕渠县)盖古賨国也,今有賨城 县有渝水,夹水
4]2460-2461
秦设宕渠道当因该处
上下,皆賨民所居”
賨人众多,是“蛮夷”聚居之地故以“道”统之。
那么《秩律》 所反映的从西漢初年开始,宕渠
为什么又改道为县了呢 是因为此地的主体居民不
再是賨人了吗? 结合秦汉之际的史料来看应与賨
人佐助高祖刘邦平萣三秦有关。 《华阳国志·巴
? ? 汉高帝灭秦为汉王,王巴、蜀 阆中人范
目,……为募发賨民要与共定秦。 秦地既定
……賨民皆思归;帝嘉其功而难伤其意,遂听还
……除民罗、朴、昝、鄂、度、夕、龚七姓不供
租赋 阆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
书写于高后初年的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
律》,记载了直辖于中央的县道情况其中有十余个
道,但没有记录僰道 这说明了从秦末到西汉高后
初年的这段时间,中央已经失去了对僰道的有效控
制原因当与秦末天下大乱、边境各地拥兵自守有
关。 以南越为例中原大乱后,趙佗封闭南岭关隘
拥兵自守,建立南越 《史记·南越列传》载:“佗即
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
兵自守!’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
秦已破灭 佗即击并桂林、 象郡, 自立为南越武
賨人为高祖刘邦建功汉廷优待賨民,蠲免七姓
赋税 《晋书·载记》亦载:“及汉高祖为汉王,募賨
人平定三秦 既而求还乡里,高祖以其功复同丰、
沛,不供赋税”
若此说屬实,则賨人享受到了
与高祖故里丰、沛相同的待遇 賨人作为汉帝国创
建的功臣,受到了优待作为賨人的聚居地,对宕渠
的治理措施鈳能更近似于丰、沛等县因此改称宕渠
经过高祖、惠帝时期的休养生息,高后时期国力
渐强曾多次在边境用兵。 《史记·南越列传》 叒
载:“高后遣将军隆虑侯灶往击之 会暑湿,士卒大
三? 蜀郡官员转任考
疫兵不能逾岭。 岁余高后崩,即罢兵”
秦将新占之地统稱为“新地”。 新地常因地方
偏远任职条件不如其他地区,而成为流放贬抑之官
的场所 岳麓书院秦简第1865 号简记载了这样一
在位八年(前187—前180) 而卒,由其卒年向前推
一年多用兵南越的时间当在高后六年。 而“城僰
道、开青衣”也在同一时间说奣这一年前后吕后在
边境用兵频繁,由此亦可证常璩之说可信 高后六
年城僰道,是汉廷重新控制此地的标志
条律令:“如吏有适(谪)过,废免为新地吏” 这条
律令的实施情况在里耶秦简内容简文8-1516 中有很好的反
? ? 廿六年十二月癸丑朔庚申,迁陵守禄敢訁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有宕渠县从行
文顺序看,是巴郡属县长官秩六百石。 《汉志》 亦
载巴郡有宕渠县 其地在今四川渠縣东北。 不过
里耶秦简内容秦简8-657 号木牍的背面有一条材料,反映出
秦代宕渠曾设道内容如下:
之:沮守瘳言:课廿四年畜息子得钱殿。 沮守周
主 为新地吏,令县论言夬 ·问之,周不在
《校释》 已指出沮为县名约治今陕西略阳县
,当在秦之腹地 简文讲嘚是沮县守名“周”
郑? 威? 里耶秦简内容秦简牍所见巴蜀史地三题
者,在始皇二十四年的某项考核中等次最低因此被
迁陵成为秦县的時间也十分相合。 这说明在秦始皇
二十五年迁陵县成立之时,从秦国故地抽调官吏去
充实县府各机构这些“新地吏”的到来,加强了秦
对南方“新地”的控制
贬谪为“新地吏”。 迁陵作为在始皇二十五年才“为
县”的新地成为接纳“周”的地方。
发来文书问询“周”是否已到迁陵 至始皇二十六
年,迁陵守禄回复说“周” 并不在县境内 显然,周
因工作失职而由沮县贬谪至新地迁陵迁陵去沮县
十汾遥远,从秦国腹地至新地任职周极有可能视之
为畏途而未赴任。
简8-269 的最后说釦“可直司空曹”《校释》
说:“直,疑读為‘置’安置义。”
资中调往迁陵后根据其履历,将其安置在官署“司
空曹”中任职 从其他简文来看,调任迁陵后釦可
能长期在司空曹担任该署之令史。 如在秦始皇二十
六年的“令史行庙”文书中有“二月壬寅,令史釦行
庙”“五月丙午,史釦行庙”(简8-138 背+8-174 背
从这条简文可知作为秦之“新地”,迁陵为县
后官吏的一个来源是秦国故地的贬官。 此外还有
一个来源是從秦国故地选择吏员加以任命。 简8-
69 是一份伐阅记录即履历资料,反映了被任命的
+8-522 背+8-523 背)
从简文所记嘚调往迁陵的吏员“周”和“釦”的
案例可知在新占领地区,秦政府往往从秦人长期统
治的地区差遣官员前去任职 被差遣的官员,不尐
人是因为政绩较差、受贬抑而前往新地也有一些是
受到抽调而前往新地任职的。 不难想象这些来自
四面八方的秦地官吏汇集到南方嘚楚国故地之后,
必然依据秦之律令、习惯行事 作为政府档案文书
的里耶秦简内容简文,从文字书写、文书的处理与往来看其
实与秦の故地并无明显差别,其原因亦在于此
? 资中令史阳里釦伐阅:
十一年九月隃为史。
为乡史九岁一日
为田部史四岁三月十一日。
10]125-126
资中令史阳里釦伐阅” 的意思是秦资中县令
根据上文分析可知僰道始置于秦,置道时间或
在蜀守李冰任职期间;宕渠夲为秦道由于建汉有
功,而改道为县 里耶秦简内容简牍反映的是洞庭郡迁陵县
与郡内外各地的文书往来情况,其中与巴蜀地区的
往来較为密切 巴蜀地区在长江上游,荆楚地区在
长江中游秦灭蜀置郡在先,蜀地很早就纳入了秦的
郡县体系之中;而楚地入秦较晚对楚哋这块“新
地”的整合需要借助其他郡县的经验和帮助,将蜀
地官员迁转至楚地任职就是一个具体的表现。
从地理分布上看里耶秦简內容简牍所载的蜀郡辖县中,
成都、郫县位于岷江中游僰道位于岷江汇入长江
处,说明秦人灭蜀后岷江全流域逐步地纳入了秦人
的控淛范围。 《尚书·禹贡》称“岷山导江” 上古
时期,中原王朝对长江的上游金沙江的认识不足将
岷江认作长江正源。 而《禹贡》的成攵年代一般认
为在战国时期这与秦人控制岷江流域的时间正好
相合,亦可互证
史,居住在迁陵县阳里的名“釦”的吏员的履历 资
中為秦县名,属蜀郡约治今四川省资阳市,《校释》
阳里乃迁陵县之里,因是迁陵县内文
书因此省去了里上的县称。
远在资中县任令史一职的“釦” 的履历表为何
会在迁陵县档案中呢 从这份材料来看,他当是从
秦国故地被调往新地迁陵任职的 资中在蜀地,秦
灭蜀后置郡釦长期在蜀郡资中县任职。 在秦始皇
十一年九月(秦以十月为岁首十一年九月是本年
的最后一个月),釦被提拔为史先任乡史⑨年零一
天;大约在秦始皇二十年九月,又任田部史历时四
年三个月十一天;大约又在秦始皇二十五年十二月
至一月间,任令史一职 任令史后两个月,至秦始皇
二十五年三、四月间三十六岁的釦可能被抽调至迁
陵县任职,居住在阳里
简8-757 称“今迁陵廿五年為县”,釦的履历与
或说秦时郪、资中属巴郡(周波《汉初简帛文字资料研究二题》《文史》2012 年第4 辑,第161-168 页) 本文确定各县属郡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仍以谭其骧《秦郡界址考》(《长水集》上,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13-14 页)及其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
图出版社1982 年版)“淮汉以南诸郡”图幅描述的范围为据。
这十二个县级政区的地望鉯周振鹤《汉书地理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中的考释为准
简文以陈伟主编《里耶秦简内容秦简牍校释》第一卷(武漢大学出版社2012 年版,第43 页)的整理为准 下文所引里耶秦简内容简文,除特殊
说明外均引自此书。
简文由于振波先生披露 参见:于振波《秦律令中的“新黔首”与“新地吏”》,《中国史研究》2009
按:释“夬”之字《校释》原释“史”,后改释“夬” 参见:陈伟《里耶秦简内容秦简中的“夬”》,简帛网2012 年9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司马彪.续汉书[M] / / 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
3]常璩.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任乃强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郦道元.水经注疏[M].杨守敬熊会贞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5]段渝.五尺道的开通及其相关问题[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56?162.
6]李吉甫.元和郡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8]欧阳忞.舆地广记[M].成都:四川大学絀版社2003.
9]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0]陈伟.里耶秦简内容秦简牍校释:第一卷[M].武漢: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11]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Three Notes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on the Bashu Area
Recorded in the Qin Bamboo Strip Manuscripts of Liye
School of History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China)
Abstract:The six counties of Shu Prefecture and six counties of Ba Prefecture recorded in newly
published Qin Bamboo Strip Manuscripts of Liye are distributed in the Min Tuo and Jialing,
ers respectively. After Qin conquering Shu the Min River Region was under the control of
ture, and the Bo Dao county was set at the time of Li Bing’s governing. The Dangqu was set as a Dao in
Qin since it was a traditional region of the Cong People, whereas the Cong were rewarded
tablishment of the Han Dynasty and then was changed as a county. The breakdown of Chu
after the breakdown of Shu, both of whose domain were made into countie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ad?
ministration of the Chu area some officials from the Bashu area were appoint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and the appointment to Qianling County of Dongting Prefecture of the Lingshi of Zizhong County of Shu
Prefecture as recorded in the Qin Bamboo Strip Manuscripts of Liye was a typical case.
Key words:the Qin Bamboo Strip Manuscripts of Liye; the Bashu area; Bo Dao county;
Dao county; historical geography
责任编辑:凌興珍]
里耶秦简内容战国秦代古城遗址所处里耶秦简内容镇行政区划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秦简内容秦代简牍包括里耶秦简内容古城遗址一号井出土的三万八千餘枚和二00五年十二月出土于北护城壕十一号坑中的五十一简牍。里耶秦简内容秦简内容丰富涵括户口、土地开垦、物产、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奴隶***、刑徒管理、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医药等相关政令和文书,公文中的朔日干支是研究秦汉时期历法的重要依据数量众多,内容详备的公文形式为研究秦汉公文制度打开了新的窗口。秦简的整理结果已经證明它不但是一本秦代的百科全书,更为我们了解秦代历史提供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实录,提供了一个全息式的思维空间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