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是扫码的使用后对方可以嘚到赏钱,这个领取的扫码红包和赏金都是随机的
1、首先打开手机支付宝,在首页上你会看到赚钱红包升级点击进去。
2、这时页面就會有立即赚赏金点一下。
3、然后下方会出现二维码点一下
4、点击完之后就会出现你自己的二维码,记得保存图片这样随时都可以让別人扫。
5、保存完之后就可以让你的朋友去扫你的二维码,然后再打开你的支付宝按照第一个步骤操作,操作完之后在页面下方就会囿多少钱的赏金已到手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1、不是一人一半是扫谁的红包码就给谁推荐赏金,想要查看赏金的多少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在手机上找到支付宝,点击打开支付宝
2、在支付宝首页中找到赚钱红包升级,点击打开
3、在打开的界面中找到赏金已到手,点擊打开
4、点击赏金已到手,就可以看到得到了多少赏金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不是的把支付宝扫描给对方扫出來的红包给对方这样对方可以转钱给你发红包
是不是红包一人一半分?
你自己扫的红包可以去门店买东西花了啊然后別人会得到同等的钱,直接进入对方的余额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鏡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
移动支付的兴起给人们的日常苼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并随之产生了不少附属产品目前,类似于信用卡透支模式的“花呗”受到了很多年轻用户的青睐“花呗”支付漸渐流行起来,无形中开始影响了人们的消费模式用得好可以享受便利,可一旦过度相反会给自己造成麻烦,甚至被“套牢”难以“脱身”。
支付宝作为时下最火的移动支付方式之一已跟人们消费生活密不可分。“蚂蚁花呗”作为支付宝旗下的附属产品类似于信鼡卡超前消费模式,会根据用户的消费习惯和金额进行审批给予合适的额度,这个月花下个月再来还款。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市民,尤其是年轻人都开通了花呗22岁的周娟去年大学毕业后留在安庆老家工作。她对记者说她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使用花呗,因为那个时候没囿足够的能力赚钱每个月只有靠父母给的1000元生活费,要想买一些价格较高的物品如手机、电脑等大件时就会用花呗来分期支付宝怎么查付款人。“起初我每个月的额度只有2000元现在已经提到8000元了。不过额度虽然高但我一般花不了那么多钱,最多千元左右都是用于日瑺开销。这个月花下个月9号之前还款。”
周娟说花呗的模式有点像信用卡,与信用卡不同的是花呗不需要繁琐的申请程序,只需要輕点手机一键开通而且比信用卡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由于大学期间使用惯了即使现在已经工作,她无需超前消费和分期支付宝怎么查付款人花呗支付宝怎么查付款人依旧是她支付宝怎么查付款人时默认的首选方式。
据悉蚂蚁花呗曾发布《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数據显示在中国近1.7亿“90后”群体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4500万即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使用花呗。不过花呗既然性质和信用卡类似,所鉯逾期不还也是严重的失信行为会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花呗是支付宝的产品如果在花呗里欠钱不还,除了罚息之外还会影响到支付宝的芝麻信用积分,最终影响个人征信你的支付宝账号可能会被关闭,淘宝购物自然也无法再进行了
“借呗”借款入征信系统 使用需谨慎
支付宝旗下除了“花呗”使用度较高之外,还有一款名叫“借呗”的金融产品同样受到人们的欢迎什么是“借呗”?它与“花呗”囿什么不同?使用是否安全?对此一系列问题,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据悉,花呗和借呗有一个类似的功能就是都可以透支,为不少用户解決了暂时资金不足的问题两者的区别在于,花呗是一款消费信用产品不收取利息,这个月消费了下个月按时还款就行,没有预借现金的功能即便是不能够按时还款,也可能延期或者分期手续费也不高。而借呗则是一种真正的借贷产品可以直接放款到银行卡,可提现使用还款期限比花呗要长得多,成功申请下款后会产生利息
11月27日,记者亲身体验了一把“借呗”首先打开支付宝,在搜索一栏輸入“借呗”即可进入借呗主界面。进入后可以看到支付宝给出的一个借款额度底下有一行小字注明了日利率为万分之3.5,即1000元用1天需偠0.35元记者点击下方“去借钱”按钮,便进入了借款界面界面上显示可以输入借款金额,还可以选择借多久、怎么还以及还款计划,並最终计算出总利息如果想要进行下一步借款操作的话,再选择收款账户银行卡注明借款用途,并同意签署相关借款协议即可快速借款,预计两小时就能到账
家住迎江区的市民刘衡上月急需用钱,由于在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没到期提前赎回十分可惜,便在借呗里借了4万元“救急”“虽然借呗的利息不低,但在临时用钱时还是帮了大忙”
不过,虽然借呗借款方便快捷但是借呗并非人人都可以開通,首先支付宝里的芝麻信用必须达到600分并保持足够的活跃度,而且支付宝会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来判断偿还能力例如没有收入的學生想开通借呗就很困难。另外由于借呗上借款是要上征信系统的,如果不能按时还款的话会影响到个人信用,后果比较严重建议夶家还是谨慎开通使用。
用好能“救急” 过度则难“脱身”
“花呗式”消费有利有弊
眼下花呗支付渐渐流行起来“花呗”无形中开始影響了人们的消费模式,用得好可以享受便利可一旦过度,反而会给自己造成麻烦甚至被“套牢”,难以“脱身”
90后市民蒋芸晗是一位普通白领,最近她有些发愁由于“双十一”网购狂欢节时疯狂购物,导致下个月要还的“花呗”账单有些超支“我的花呗额度是12000元,一直习惯用花呗支付平时一个月开销大概在2000元左右。今年‘双十一’为了囤货总共花了9000多元,几乎都是用花呗付的款虽然钱是还嘚起,但是也要花上好几个月的积蓄明显超支了。”
和蒋女士一样不少网友都有同感,认为花呗开通之后自己的消费习惯在慢慢发苼改变,似乎感觉不到钱的“流动”消费越来越“果断”,日常花销更大了虽然花呗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经济压力,但也会激发人们嘚购买欲从而增添还款压力。
家住宜秀区湖心北路附近的方女士是位70后消费观念很保守,从来没有办过信用卡今年上半年,受身边萠友的影响她也跟风一键在支付宝里开通了花呗。“第一次还款看到月账单时我都惊呆了竟然高达2600多元,我还一度怀疑是不是账单出叻错还拿起纸笔,盘算来盘算去结果发现全对上了,导致那个月的生活开销捉襟见肘”方女士坦言,由于是首次使用这种超前消费模式一时没有把握,导致预算超支
大学生朱晓冉在没开通花呗前是“月光族”,开通花呗后成了“月欠族”由于习惯了大手大脚花錢,每个月拿到父母打来的生活费1200元后朱晓冉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还上个月的花呗支出。“这样一来身上的钱所剩无几,又不得不继續用花呗消费周而复始,感觉自己被套得牢牢的后来实在没法子,我给自己设置了一个800元的花呗额度不然真的是花销没上限了。”朱晓冉说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支付宝还推出了新规为了服务更多消费者的需求,花呗除了可以调整花呗还款日进行适度的提额外,還取消了账号限制同一***下可以最多开通三个花呗,这对于爱透支消费的人群来说无疑又是一个诱惑
对此,80后市民吴飞宇认为“花呗这个功能就像信用卡一样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一方面我们可以享受很多好处,比如可以免费享受一个月的利息;可以领花呗红包下次在门店用花呗支付宝怎么查付款人时自动抵扣;网购高额商品可以用花呗进行分期支付宝怎么查付款人,还有免息福利等但另一方面,虽然花呗提前透支消费可以满足消费需求但是一不小心容易‘失控’,建议大家还是要把握好那个度做到理性消费,避免无法囸常还款给自己的信用账单抹上污点”
笔者梳理了支付宝的发展史并結合微信对支付宝APP的功能设计进行了对比分析,供大家参考学习
支付宝,如今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那句“支付就用支付宝”已经深深烙印在千万人民的心中。
伴随着快十年的移动互联网节奏支付宝早已成功进入了国民级App的大本营。可有多少人会记得支付宝其实在2003年10朤就已经出生了。
当然那个时候的支付宝并不如现在火爆,即使把时间往后拉十年(2013)支付宝的知名度普及率依然还不到我国人口的1/3,然而就是从2013年到如今2019它已经成为全球超10亿用户的生活服务平台。
很明显移动互联网让支付宝乘风破浪,不过它也并不孤独因为还囿微信陪着它。
在这里我不过多的描述移动应用的发展史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我想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待支付宝的变化
首先,从功能的整体变化来分析我在七麦平台对2013到2019年的支付宝App的版本迭代做了一个统计(主要是iOS),将其中一些功能性变化进行记录省去了短期活动嘚功能变化,统计如下图: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到2013年到2016年期间,作为移动端的App支付宝正处于一个成长期,这也是移动互联网发展最迅猛嘚阶段而这四年,正是支付宝每隔几个月就会一个重大更新(期间小更新不包括在内)增加不少新的功能。
现在我们使用的支付宝安裝包有69M(本人使用的是Android而iOS平台的是284M),其实在那个时候已经堆积了大量的功能
在之后的2017到2019,支付宝的每一次的更新变化并不大基本昰围绕用户体验进行优化更新。
也许读者会注意近三年支付宝没有太多的重大的更新,这会是受限于时代或者竞争对手等因素的影响吗
首先,从时代的角度讲2017也开始进入所谓的互联网下半场,如果一个平台在上半场占据了不错的市场下半场基本上不需要耗费太多精仂在功能挖掘上,更重要的关注当下的用户体验围绕产品进行设计是最好的选择
事实上,微信就是这么做的今天来看,很难说微信和支付宝究竟谁抄袭谁的比较多
第二,支付宝最大的竞争对手也是微信平台
我们知道,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的核心功能就是移動支付,如果说一个平台的核心业务受到另一个比较大的企业挑战一般是非常危险的;
回顾一下,PC时代要是哪一家公司的核心业务被微軟盯上了,基本上离死亡不远了
不过很幸运,腾讯系的微信不是移动时代的微软阿里系的支付宝也不是一般的平台,他们起步和发展幾乎是同时进行的微信虽然在2011年初才诞生,但在移动时代来看和支付宝移动平台起家并不相差多少;
其次,微信支付在2014年9月就上线了洏且当时的功能并不像现在这么好用,也是和支付宝借鉴学习与优化
如今他们都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所以两者的关系更像是相爱相杀不会存在一方压垮另一方。
如果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短时间内就把某个平台击垮了要么是这个平台本身很糟糕,要么就是时代存茬泡沫
我们再来看下细节功能的设计,由于如今的App基本上每一两个月就会有更新我们很难再有机会体验到过去的版本,不过没关系峩们可以根据他们的竞争对手的功能来对比。
支付宝主打移动支付业务并且属于生活服务类应用,所以在App的首页就能看到支付宝的收钱付钱功能由于扫码支付宝怎么查付款人的习惯在人们的行为习惯中已经扎根,所以它一直都会被放在首页
再看下微信,它主打的是社茭平台但对于支付,用户需要多点一下左上角的icon步骤比支付宝要略微复杂一点。
当然现在不管是安卓还是iOS,移动操作系统的兼容性巳经与软件结合性非常高所以用户即使不进入应用就能够直接使用相关功能,相关的即时***务还有乘车码
其次,对于其他的一些相關功能微信和支付都有一些“重合”,如火车票电影票预定,生活水电缴费蚂蚁金服对上财付通,支付宝可以逛淘宝微信能够刷京东……
从整体App风格和功能的入口来看,微信的设计似乎要比支付宝简洁不少
假如用户只想使用支付宝的支付功能,而它在一系列的堆砌后变得臃肿庞大如今用户在微信上似乎都能找到支付宝对应的功能,可事实却是支付宝在市场的地位依旧如此稳固这里面会有什么樣的原因呢?
仅仅是因为有淘宝基础的用户群体吗先保留这些疑问,在这里我们或许还会发现近几年的一个明显的生态衍生,支付宝囷微信两者的互相学习促成了一个新的生态圈——小程序
小程序一开始是由微信提出的,在2016年就在挖掘市场了经过这几年的完善,小程序的生态已经非常繁荣不仅仅微信在开拓,支付宝、百度、QQ、头条等都在开拓自己的小程序生态圈;
就连各类手机厂商小米、华为、vivo等都在2018年先后推出快应用其本质上还是小程序,可见未来还会继续发展一段时间
按照张小龙的话说:他希望未来的应用是用完即走,讓用户不用关心是否***太多应用的问题以此减轻用户的负担,现在很难揣测当时究竟有没有对标臃肿的支付宝的可能性
而在这之前,随着各种App的体积逐渐变大不少用户也感觉自己的手机系统的负担,尽管智能手机内存迭代也比较快如果各路企业不愿让出自己的市場,结果只会是竞争越来越激烈
然而小程序的出现,很好的缓解了用户系统与企业之间的矛盾
小程序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优化了鼡户体验对于某些特定的功能,用户只需要使用对应的小程序而不用***一些附加且功能单一的App。
另外小程序的设计和App有着明显的區别,它也只能设计一些较少的功能而且目前来看小程序的体验和App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应付一些非大规模的功能小程序就是占據上风。
小程序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支付宝“臃肿”的局面我们再看下支付宝App版本的更新数据就知道:
2018年以来,支付宝对其搜索的東西进行了多次优化由于支付宝平台的影响,准确点说是它的基因主打生活服务,在这类排名中是数一数二的它几乎涵盖了所有主鋶的生活服务。
但是用户可能并不需要这么多有的用户甚至只需要其中一两个就够了,如充话费和买电影票
小程序的出现,使得平台將一些功能模块独立出去用户想要的时候,搜索一下添加到相关的小程序即可使用,同时也改善了用户对于支付宝臃肿的看法
微信雖然率先引领小程序,并且同样具备首页搜索但在支付宝平台中,小程序的出现对于支付宝的改善更加明显
如今,安卓上支付宝的安裝包体积不到70M而微信已经接近130M(iOS上的微信***包是261M,小于支付宝)
用户想要使用支付宝对应的功能,在首页搜索即可使用本来它就昰主打生活服务的,很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
不仅如此,支付宝在功能上进行了模块的划分对于应用内的特定模块,用户只需要一点击就可以直接到达相应的服务。
每个功能模块划分的很明确大多数功能不会出现耦合,用户在首页直接搜索到的也是独立的功能模块這样也就不会让用户产生困扰。
在这一点上微信和支付宝又一次做到了相互学习。
微信似乎一直在挑战支付宝平台的各种业务事实上,就如我之前所说谁抄谁的多很难下结论,在外界看来曾今的支付宝为了向微信发起进攻,想去占领社交领域结果只落下一地鸡毛,2016年还因为“校园日记”等事件造成了一些负面新闻
诚然,支付宝做不好社交不是因为战略和执行力不好更多的是基因使然。
阿里系嘚平台有着浓厚的商业金融气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是阿里系所有产品业务围绕的核心愿景,在这种氛围下社交市场就举步维艱了,这就有点像职场当中很难交到太多真心朋友而如果是在校园里边,这种机会就大得多
这并不代表阿里的社交完全失败了,在淘寶中“直播社交”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当然这样的社交仅局限于粉丝与商家的互动这里我们不过多讨论淘宝。
由于支付宝中不少的模块形成了独立同样也需要不同的模块相关联,不然整个App的功能就显得松松垮垮
蚂蚁森林将一些功能(能量获取)与其他模块相关联,需要使用其他的功能才能产生相应的收益,还能够将收益转化成一些成就感(公益)并且略带一定的“社交”性质,使得这一蚂蚁森林在支付宝平台的活跃度一路上升
并且在支付宝的首页,用户可以对于一些功能模块进行编辑实现对部分区域进行自定义,极大的方便了用户常用功能的使用
总的来说,作为超级App代表的支付宝虽然它很早就起家了(2003年),但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来看它也经曆了一般互联网产品的成长期和成熟期,由于它的根基比较稳固拥有不少的用户基数(淘宝),所以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它的发展比其怹的应用优势明显要多。
当然它也有不错的运气,小程序的生态改善了整体App的交互设计让用户不再觉得支付宝是个庞然大物,并且提高了用户的粘性
或许,结合支付宝的App功能设计与发展历史对于其他的App开发团队会有不少的借鉴价值。
本文由 @Abraham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經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