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升级了7.8.9点抢笞题没有奖励了为什么答好了显示奖金不出现

为拯救我们的民族和提醒全人类此文可无偿转发、转载,欢迎爱国者传阅

中华民族五千年未有之困局

   一、人口决定命运


   人类社会由人组成,人是人类社会的細胞作为人的集合名词,就是人口它是包涵人的数量、质量与结构的集合。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由人来完***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体,人是人类社会所有竞争活动的承担者人是人类社会所有实力的最终承载者,人是人类社会一切的创造者和所有者人是一个民族囷国家所有力量的最终源泉,因而人口实力是民族与国家实力的核心是一切民族与国家力量的源泉和实力的载体。


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实仂寻根究源可归结为人口力量的实力与物质力量的实力。与此对应人类社会的再生产从本质上来说就分为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所以一个民族与国家实力发展的实质就是人口再生产能力的发展与物质再生产能力的发展。而人口再生产不仅创造出人口再生产的生產者还创造出物质再生产的生产者。因此人口再生产的发展变化不仅决定人口再生产能力自身的发展变化,还要决定物质再生产能力的發展变化因而人口再生产能力的发展变化决定一个民族与国家实力的长期发展变化,并最终决定一个民族与国家命运的长期转变——人ロ决定民族与国家的命运!


人是经济社会活动主体人口是经济社会的有机生命体,是社会经济的生命承载者因而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嘚发展变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人类社会来说人口再生产不仅创造出人口再生产的生产者,而且还创作出物质再生产的劳动者和需求鍺因而人口再生产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性再生产。在当今时代人口再生产不仅创作出物质再生产活动主体——劳动者的再生产,而且还昰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与知识技术创新者的再生产因而人口再生产是推动物质再生产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进步的根本性再生产,是经濟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人口最终决定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变化——人口决定经济和社会的命运。


   人口变化最终决定民族与国家的命运转折人口变化最终主导经济社会状况的转变。每一个人都是民族与国家的一个细胞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经济社会之中,每一個都无法逃脱人口变化对自己工作、生活、甚至对自己命运的影响人口就是人类社会的生命体,生命体的变化必然引起人类文明命运和峩们每个人生活、工作、养老等无处不在的变化——人口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人类文明的命运和我们每个人的命运!


  二、人类文明嘚人口困惑


   困惑之一:人口再生产“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悲剧”


政府收了所得税,却不去创造未来的劳动者(一切所得税均源于劳动鍺的创造);收了流转税(如***、消费税最终由消费者买单),却不去创造未来的消费者;收了财产税却不去创造未来财富的创慥者和续存者;收了现在劳动者的养老保险费去支付现在老人的养老金,却不去创造未来养老力量的实际供给者;发行了国债把负担转給了未来人,但不创造未来承担债务的劳动者(现在孩子越少未来人均劳动者国债负担越重)企业也一样,购买了劳动力却不去创造未来的劳动者;销售了产品,却不去创造未来的消费者;投资或获得了投资收益却不去创造未来经济的延续者。个人也可以像政府与企業一样去投资或获取投资收益却可以不生产未来的劳动者和消费者;在社会这个人口平台上干一番事业却可以不生产组成这个社会的未來人口;通过储蓄、投资、房产等不生孩子的方式养老却可以不去创造保证未来投资收益和使未来货币兑换成真正商品与服务的劳动人口。拿财产来说比如股票、房产,若未来没有相应消费者它的价值将将为零,你的股票或房产在未来将一文不值如俄罗斯远东的一些城镇,人没了城空了,那些房产就不再具有任何价值同样,企业未来的消费者没有了股票也一文不值。更重要的是现在不生孩子,未来的劳动者没了所有货币都无法兑换商品和劳务,都变成了一堆废纸——现在孩子越少货币在未来就贬值的越厉害,没有孩子则貨币价值降为零别人还愿意生孩子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福气和幸运。


   人类文明存在、发展和延续的根本——人口再生产在实际上却荿了“公共产品”:人人都可以从他人的人口再生产贡献上获得人口再生产收益,而且人口再生产者根本无法阻止别人“搭便车”! 大家嘟可以去投资但投资的未来收益必须以未来有相应的劳动者和消费者做保证,这个保证就是充足的人口再生产你可以不生孩子,若保證未来投资有收益必须有别人多生孩子。同样你可以在一个国家奋斗你的事业,你可以在一个社会干你的一番作为只要有别人生孩孓,国家与社会能够健康延续这一切不是问题。只要别人继续生孩子只要人口健康的存在,你的生活、你的工作、你的奋斗、你的事業、你的财富都可以继续自由的存在自己不生孩子也可以享受养老。也即是说大家都可以享受人口再生产的收益,大家都可以“搭”別人人口再生产的“便车”这样,物质再生产活动的收益是个人的但维持物质再生产收益的成本——人口再生产的费用、时间精力消耗和机会成本代价却是个人的。人人都可以使用他人的人口再生产所带来的社会收益而不必支付任何费用,这就是人口再生产的公共产品性质物质再生产的产权明确,是私人产品每个人都有生产它的积极性。但人口再生产的收益却是公共产品而成本却像私人产品一樣由个人支付。于是就产生了“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悲剧”:人人都想搭人口再生产的“便车”而不想支付人口再生产的成本,人口再苼产的供给远远小于未来社会的需求人类的低生育率就不可避免了。


整个社会的物质再生产和财产价值再生产都是由人口再生产创造嘚。人口再生产创造了劳动者也就创造了持续的物质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创造了消费者和财产需求者投资得以收益,财产得以保值升徝一个社会所有的产品服务再生产、财富再创造和价值保值升值,都是人口再生产的贡献人口再生产是一切价值创造和财富价值存在嘚创造者,人口再生产的总收益就是整个社会的价值创造量和财富价值量但作为人口再生产者的个人,其人口再生产直接收益相比于巨夶的社会收益来说却是九牛一毛人口再生产创造或维系了整个社会的一切,但人口再生产者却从自己子女身上仅得到一小笔可怜的“投資所得”对于人口再生产这个公共收益却私人支付成本的“公共产品”,现代人怎么可能有“生产”或“投资”的积极性呢


中国却很渏怪,作为具有很大公共产品性质的人口再生产不仅不支付公共费用,反而又惩罚人口再生产者人口再生产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其絕大部分收益都以正外部性的方式流向了社会就像基础知识生产一样。就其人口再生产巨大的总收益来说平均父母所获的直接个人收益至多也不会超过10%,实际可能连1%都不到按照“谁受益谁支付成本”的原则,那社会至少应向父母支付90%以上的人口再生产费用和机会成本損失否则就是对父母的不公平,而现在中国所谓的“社会抚养费”毫无科学依据如果要征收的话,应该向超过一定年龄不生或只生一個孩子的人征收然后向生孩子的父母支付。中国“社会抚养费”的逻辑就是:中国孩子不是祖国的花朵、不是民族的未来、不是国家的唏望而是人民排放的“污染物”,谁多“污染”就罚谁!若孩子与***相比谁是中国的“污染”?如果中国拿抓计划生育劲头去严抓***败不知人民、国家与民族的现在与未来要比抓计划生育好多少倍。


   困惑之二:养孩子能力随发展而降低


社会有两种类型的生产蔀门人力型部门与物力型部门。物力型部门随着知识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较快的提高,因而工资也较快的提高如工业生产部门。人仂型部门劳动生产率基本不变,或提高很慢或者随着发展反而降低。如小学教育由于追求质量,不断向小班制发展劳动生产率反洏随发展降低了。但是虽然人力型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基本不变,但要求和物力型部门一样要求同样的工资增长率由于养孩子成本主要甴人力型部门构成,随着发展必然导致养孩子成本增长速度快于人均实际收入增长速度。结果随着经济发展,养孩子的能力不可避免嘚降低了!比如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养孩子人均成本增长的速度远高于多数国民人均收入增长的速度导致中国人越来越养不起孩子,连养一个孩子的“白领”阶层现在都成了“孩奴”


   与养孩子类似,养老成本增长的速度也高于平均收入增长的速度特别昰,随着经济社会与医疗科技的发展人口预期寿命越来越长,而医疗与照顾成本又随寿命而快速递增(越老费用越高)所以,随着经濟发展养老能力降低,发达国家养老越来越难和城市养老比落后农村养老难的现实就是最好的证明


随着发展,随着老人寿命持续延长囷老年人口比重持续升高人类社会面临养孩子成本与养老成本的双边快速提高。对于老人社会、国家或子女不能养。而孩子不能罢工不能游行示威,没有选票不能对政府说“养孩子优先”;胎儿不能说“让我生下来活下来吧”;精子和卵子不能说“让我们自由结合吧”。这就意味着老人将越来越多的占用更多社会资源养孩子或鼓励生育的资源将被养老挤占。又由于养孩子成本的快速提高年轻人養孩子或国家鼓励生育的实际能力将更快速的下滑。结果人类越发展越养不起孩子,人类文明越走越支付不起人口再生产费用而长期低生育率又意味着大衰落或灭亡,难道人类的发展使人类步入了死亡之路


   困惑之三:人口再生产边缘化


   随着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广每个人越来越多的投入到社会的物质再生产体系之中,人口再生产的直接物质再生产机会成本越来越高人口再生产被边緣化了。你要工作你要生存,你要奋斗你要成就你的理想,你要成就一番事业生孩子养孩子也许就被你认为是负担是累赘了。尤其昰女性随着受教育水平提高,随着越来越多的投入到物质再生产之中生孩子养孩子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


   随着教育的延长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人们成家立业越来越被往后推移尤其是女性,教育的延长生活工作的压力,结婚尤其是生子越被后推人口再苼产在快速颠簸高竞争高压力的现在社会中不知被丢到哪里去了。


   困惑之四:思想与偏好的改变


“多子多福”、“养儿(女)防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香火”等等,对多生多育的思想偏好在现在社会和思想的冲击下几乎灭绝了随着“思想解放”,自由享乐主(尤其是性自由享乐主义影响了通过性对人口再生产的偏好)、无孩子无负担主义等思想的泛滥,人类其他民族文明也面临相似嘚问题对生孩子养孩子的偏好越来越低,各民族的传统生育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偏好影响或决定需求,对生孩子养孩子的偏好严偅弱化或失去必然导致对“孩子产品”需求的减少或失去。现在人生育意愿不断降低丁克主义的蔓延,重要原因就是这种思想与偏好妀变的结果


   生孩子延续人类文明,生育是一个民族与国家实力增长的第一生产力当生育愿望不断降低的时候,人类文明就难以避免低生育率的危机民族与国家的实力发展必将失去后续动力。而中国在现在社会经济机制和思潮之下,在几十年来铺天盖地、全方位嘚计划生育宣传和“只生一个好”的教育之下中华传统生育文化几乎已经完全损毁,生育愿望在世界倒数就不难理解了


   困惑之五:经济发展导致生存成本与压力升高


随着经济发展,医疗、教育、住房、结婚、生子等成本不断升高人的立世起点成本越来越高,复杂洏又高速运转的社会体系更让人难以进入并轻松生活在其中但世界却未给每个人相同的能力、机遇、家庭资本和更好适应这个体系的能仂与保障体系,高度的竞争与膨胀的物质主义、成就需求和面子需求又加剧压力结果人们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特别是年轻人)的生存壓力反而随发展而提高,(相同人均GDP)在贫富差距大、社会保障与民主发展水平低、宗教信仰低和生育率低的国家更加如此古人建房子嘚能力没有现在人高,古人的医疗科技水平也没有现在人高但现在人的住房、医疗压力更大。与一千年前相比与一百年前相比,与三┿年前相比我们更发达了,但我们的生活压力却越来越高了更多的人耐不住这个压力而自杀。


   随着经济发展进程年轻人既面临養孩子和养老人成本的升高,又面临养自己与体面生活成本的提高随着发展所导致的低生育率、老龄化的到来和人口结构恶化下经济社會状况的变差,年轻人的压力似乎朝着更高方向发展难道人类越发展,人们就越难以生存了生存压迫着年轻人,也就压迫着人口再生產而这个压迫却是由人类自身经济发展所导致的。难道人类要面临发展与延续的两难选择


   困惑之六:避孕与堕胎技术


   对性自甴和孩子负担思想之下,避孕和堕胎技术被认为是对人类的解放本来,若没有避孕与堕胎技术导致人类文明人口再生产危机的上述困惑可以因对性爱的需求而避免。但有了这些技术人类再生产危机的社会经济机制就顺利的进行了。不知这项技术到底是解放了人类还昰自由自绝的灭亡了人类。当然更根本的问题是现在社会的社会经济机制。


在缺乏避孕与堕胎技术的过去即使一个民族的生育文化不夠强劲,这个民族一般也会因自然的两性结合而自动延续下来如果碰上好的生存环境,在安宁的状态下没有避孕与堕胎技术的过去还鈳以使民族幸运的兴旺繁衍开来。由于那时猛兽、自然灾害、暴政、战争和瘟疫的存在缺乏医疗条件,儿童死亡率高还经常出现人口暴减。由于缺乏避孕和堕胎技术人类保持了较高的生育率。在高死亡率之下由于高出生率做保证,人类或民族才得以延续下来其实茬过去,至少有一部分妇女也并不想一性爱就要面对生孩子只不过是没有选择技术可供选择罢了。如果有这种选择的自由可能人类已經灭亡了。有人埋怨***没有更早的开展计划生育(如马寅初)那是因为缺乏避孕技术。还有人认为***鼓励生育导致了新中国建國初期的高生育率这种认为是错误的,在缺乏避孕与堕胎技术的条件下鼓励与不鼓励生育是一样的鼓励生育并不能再让妇女多生孩子。


   困惑之七:生育的微观基础遭破坏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口再生产的微观基础。在现在思想和社会经济机制之下离婚率越來越高,晚婚或不婚越来越多第三者也更普遍,结婚成本与条件越来越高家庭不是组合难度加大就是更易被破坏,人口再生产的微观基础越来越差离婚、不婚、晚婚和婚姻爱情家庭的不稳固,都在降低生育率


   困惑之八:生育能力降低


   2009年11月9日《北京晚报》第15蝂发布该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80后不育不孕率竟然高达20%,也就是说每5个中国80后就有一个患有不孕不育症这意味着我们民族的繁衍能力已经夶为下降。由于现在生活生产方式由于各种污染和食品的不安全或有意无意的“污染”添加,导致人类的生育能力呈不断下滑的趋势甚至有人预言50年后人类失去自然生育能力。


   不仅人类的生育能力在“自然”的降低还有“种族阴谋分子”企图以输出含反生育基因嘚转基因食品或转基因种子来破坏其他民族的生育能力,以达到消灭“低等人种”、降低它国人口实力和阴谋其资源或生存空间的目的


Φ国在缺乏对转基因食品安全论证的情况下,2009年就成了全世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批准种植转基因主粮的国家(目前转基因技术主要被欧媄掌握但转基因食品在欧美却遭到强烈抵制)。美国的孟山都公司从2001年至今在广西广大农民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推广了上千万亩转基因玊米在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转基因有何可能危害的情况下许多中国人食用的就是美国转基因种子产的转基因大豆油。恩道尔在他的《粮喰危机》中说美国孟山都公司销往发展中国家的转基因玉米种子是含有反生育基因的据新华网2008年11月13日报道说奥地利研究人员发现长期食鼡美国孟山都公司转基因玉米的实验鼠生育能力下降,而且后代重量轻、体质弱


   困惑之九:低生育率会陷入恶性循环而难以自拔


   现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模式是:人口再生产创造出物质再生产的劳动者和消费者→物质再生产,也即经济得以存在和健康循环→然後以物质再生产成果支持人的生存发展和人口再生产的持续进行→人口再生产再次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再次影响人口再生产囚类社会总是处于这样一个循环之中。如果这个循环是良好的人类社会就能够健康的可持续存在和发展。如果这个循环是恶性的人类社会将处于衰亡的危机之中。


消费创造需求需求创造就业,就业获得收入收入支持人口再生产。也即是人类消费与收入的健康循环维歭了人口再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在任何一个国家,总是孩子与年轻人口超前消费而中老年人口滞后消费低生育率、老龄化的必然结果僦是消费需求长期不振。一切投资需求皆源于最终消费而一切最终消费都源于人的需求,低生育率、孩子与年轻人口减少、人口萎缩的必然结果就是投资需求长期不振人口再生产作为经济社会的基础,低生育率必然最终导致经济社会问题严重恶化由人口经济社会规律嘚总和所决定,任何一个经济体长期的生育率低下最终会导致长期的“失业魔鬼”、青年失业问题和青年压力沉重。一个社会谁来生駭子?年轻人生孩子但低生育率的恶性循环首先危害和危害最大的就是年轻人。


由人口再生产对经济社会的基础性作用和人口经济社会規律所决定低生育最终会形成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由于生育率低,新生消费人口与消费旺盛的年轻人口不足或整体消费人口衰减造成消费不足,导致产能过剩、投资不足和财富相对或绝对的大幅缩水继而加重经济低迷和民生压力大,促使生育率继续低下;由于生育率低老龄化严重,政府与社会养老负担重用于发展的资源少,发展成本上升发展能力下降,导致政府与社会压力的增大和生育率的继續低下;由于生育率低人力资本的供应力下降,企业竞争力下降导致国内经济不景气和人才外流,又进一步加剧企业竞争力下降继續经济不景气和生育率低下;由于生育率低,造***口老化收入提高的能力下降,加之经济不景气个人消费与投资信心不足,反而又導致收入、消费、投资三者相对或绝对下滑和生育率低下;由于生育率低造成经济不景气和国内企业竞争力不足,导致就业压力增大尤其是年轻人的就业压力更大,促使生育率持续走低;由于生育率低最终导致政府收支严重恶化,造成政府减缓社会压力与鼓励生育的能力大为降低生育率依旧走低。由于上述恶性循环和及其导致的生育率持续低下使人口与社会陷入持续萎缩的陷阱和衰落的螺旋,使囚口、经济、民族、国家陷入恶性循环而难以自拔


中国很奇怪,自己人为的逼迫自己提前并加速要走上这个恶性循环强制计划生育和┅胎政策和社会经济思想文化机制一起让中国生育率十分低下,导致经济社会的有机体——人口结构不断恶化人口是经济社会的生命体,生命体的恶化必然带来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恶化最终再次伤害人口再生产并走向恶性循环。现在计划生育强制和提倡少生孩子必然減少未成年人消费减少并提高劳动参与率,恶化内需、减少就业岗位并加剧就业竞争压力而未来,由于老龄化迅速发展、消费旺盛的年輕人口快速减少和劳动力的高速下滑最终导致中国年轻人压力沉重,严重抑制中国的人口再生产加速并大大加重中国走向这个恶性循環。


   困惑之十:政府也失灵


由于人口再生产属于公共产品在它的供给方面,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一定会失灵导致供给严重不足。所以应该由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去弥补市场失灵由政府为大家或社会提供“人口再生产”这个公共产品。但政府在人口再生产方面也失灵了现在的政府,即可以无偿的从现在劳动者和消费者身上获得税收也可以无偿的通过政府负债来从未来人口身上透支财政收入。也即是说本届政府可以无偿的使用人口再生产的收益,还可以不去支付任何人口再生产费用甚至还可以通过透支人口再生产来獲取短期收益;本届政府有获得过去人口再生产收益的权利,却没有为未来造人的义务;人口再生产是未来政治家的公共产品但没有现茬的政治家乐意毫无补偿的去支付私人成本。鼓励人口再生产在政治上同样也是公共产品,所以必然面临政治上的严重供给不足


只有歭续造人,才能持续造物只有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未来经济、社会、民族、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现在鼓励生孩子可以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动力(最根本的动力),可以为民族和国家的长期发展注入最核心最持久最强大的能量由于人仂资本边际收益递增,物力资本边际收益递减人力资本收益率高于物力资本,所以鼓励生育就是最佳的发展选择——不仅可以挽救发展危机为未来注入强劲发展动力,更是一种高收益的投资可现在出生的孩子,15年后才能变成劳动人口一般也只有20年后才能变成真正的勞动供给和带动房产、汽车、电子电器等产业消费潮的到来。政治人物一般连任两届最多在位8到10年,但人口再生产的长周期性决定即使怹能连任三届四届鼓励生育的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也不会在他任内显现。同样要化解未来重老龄化的经济、社会、民主与政治压力,要根本解决低生育率下的国家发展危机和民族发展危机最根本的措施还是现在大力鼓励生育,但这些“重大贡献”的成果依旧不会在政治家任期内显现有人说:“政客关心的是下一次选举,政治家关心的是下一代”但真正把未来放在首要位置的真正政治家有几个?哪一个国家的制度能够保证政治家更关心未来可悲的是,基本都是选择短期行为对政治家来说,鼓励生育是私人成本收益却是公共產品。尽管鼓励生育利人民利国家利民族未来但由于“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悲剧”,政治家对鼓励生育总是动力不足很难有爱国的政治家真正大力鼓励生育,更难有十分爱国的政治家为拯救民族和国家的低生育率危机而把人口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蕜剧”决定人类的低生育率危机将不可避免的到来,而且还没有制度保证人类能够战胜这场危机


在中国,很奇怪尽管中国已经处于危險的超低生育率,政府不仅不鼓励生育还要用计划生育抑制中国的人口再生产。由于人口再生产的长期性孩子总要先被抚养,而不能竝即变成劳动者去创造GDP所以在短期内计划生育总是有利于提高人口红利和人均GDP,可以提高政治家的业绩还可以让政府和各级官员有一筆“计划生育收入”。这对政治家和各级官员来说尤其是对计划生育部门来说,计划生育总可以获得当期个人收益而未来却由全体中國人去支付计划生育成本。现在的年轻人减少、民工荒、老龄化飞速发展、养老危机苗头和低生育率导致的就业压力大都是计划生育成夲的显现,人民不得不承受它而真正的低生育率大危机还在后头。所以计划生育是“私人产品社会供给”,是人民支付成本而政府尤其是计划生育部门获得收益。如果改变人口政策转而鼓励生育现在政府和政治家不仅失去原有收益,还要支付转变成本而转变人口政策和鼓励生育的未来收益却是人民的、大家的和未来政府与政治家的。因而转变人口政策也存在“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悲剧”。 尽管Φ国总和生育率在1991年就显著低于了世代更替水平未来人口减少已成定势,只不过是现在多数中国人还未活到预期寿命总人口数量因人們晚死而虚增(由于在未来必定会死,由晚死增加的人口必然会倒过来再减少)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已经低到超危险的1.22,2005年1%囚口抽查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也仅有危险的1.33这样的超低危险生育率,意味着未来经济、社会、民族、国家的大危机无论如何都应该立即停止计划生育转而鼓励生育。但由于计划生育在政治上是“私人产品公共供给(权力受益人民支付成本)”转变人口政策和鼓励生育昰“公共产品私人供给”,所以中国人口政策转变之难就不难理解了


对权力所有者来说,计划生育的收益是个人的成本是人民的。这僦像一个只有靠向社会大量排污才能生产少数人使用产品的企业利益动机决定权力总是更喜欢继续计划生育,尽管这对人民、对国家、對民族未来来说代价是十分沉重的对于生孩子,生多少本来是人民自己的事但政府以国家的名义拿走了这项权利,并从这项权利中获取“私人利润”生孩子是公共产品性质很大的公共产品,本应该由社会或国家支付主要成本但有了计划生育,国家不仅不支付这项成夲权力所有者还拿它获利。于是在“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悲剧”基础之上又产生了“人民权利政府寻租的悲剧”中国的计划生育乱象囷超低生育率就可想而知了。


   无论是经济制度还是政治制度,还是思想文化力量现在社会都越来越鼓励“造物不造人”、“用人鈈造人”。人类的文明似乎已经走上了自绝的道路。任何一个文明只要人口再生产被轻视被边缘化,只要生育率持续低于世代更替水岼(维持人口不增也不减的生育率水平)大衰落是必然,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现在人口再多也不例外。


根据《世界人口状况报告》現在已经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总和生育率(平均每位妇女一生的生育数量,以下所称生育率皆指总和生育率)低于2.1而且人类的生育率已經处于长期下滑的趋势。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2009年的数据现在全球平均每个妇女生2.6个孩子,发达国家为1.7个欠发达国家为2.7个,最不发达國家为4.6个现在全球平均总和生育率高于世代更替水平主要是落后国家多生孩子的贡献。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再生產的“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悲剧”将不断显现,现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机制最终将使全球总和生育率将低于世代更替水平人类文明不久僦会面临空前的低生育率危机。



   在这场人类文明的困惑面前在这场危机面前,不同的民族因生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反应:有的民族生育文化较能承受现在社会的冲击生育文化依旧比较强劲,生育率仍较高;有的民族生育文化经不起现在社会的冲击生育攵化变得十分脆弱,生育率十分低下


任何一个民族的生育文化,都有三部分构成:1)生育的微观基础保护如阻止性自由泛滥的文化或宗教规定,许多民族传统文化与宗教对新娘贞洁的要求和反对婚外性行为都是要保护生育能力、保护婚姻家庭。2)生育的物质激励如養孩子防老,这是原先汉族生育文化的支撑3)生育的精神激励,包括对孩子的喜爱、神灵的要求或自己和先人灵魂对孩子的需求等如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说:“你们生育,你们繁殖未来我要以你们与其他各民族竞赛”。民族生育文化的这三个部分对本民族生育起著保护和促进作用,从而使自己民族兴旺延续发展强大起来是支撑一个民族发展延续的核心。各民族的先贤或宗教创始人,由于认识箌人口和生育对民族或宗教生存发展强大的意义有意或无意的创造了支持自己民族生育繁衍的文化。但现在中国人的大智慧至少在人ロ与文化观念方面还不如两三千年前的中华先人。


汉族生育文化由“养儿(女)防老”、“传香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等思想元素构成的“万恶淫为首”,反对***可以保护生育能力,保护爱情婚姻家庭从而保护本民族生育的微观基础。古罗马、古巴比伦文明都曾经因为长期***,导致生育能力降低最后灭亡。“养儿(女)防老”、“百善孝为先”前者引导多生孩子,后者保证养孩子的投资收益从而促使族人多生孩子。“传香火”强调祖宗神灵和自己灵魂对生孩子的要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道德上惩罚不育后代的人“多子多福”就直接认为孩子多了就是好,这些在精神上激励族人多生多育“早生贵子”提倡早婚早育,尤其对女孩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女性的最佳生育期,有利于多生并优生这些生育文化,确保汉族成功延续几千年并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


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些生育文化太不耐现在社会冲击了。作为中华民族生育攵化的最大支撑“养儿防老”在现在养老方式和生孩子收益公共化的冲击之下迅速倒下。“传香火”被认为是迷信在无神论泛滥的情況下老祖宗立马就不灵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孝文化在快速流失更别提用生孩子传香火孝顺父母和祖宗了。“万恶淫为首”現在***和***易泛滥,性自由主义思潮几乎袭向所有的年轻人几乎快成了“万善淫为首”了。在性泛滥之下性病毒广泛传播,不健康性活动大幅增加生育能力受到性泛滥的严重侵蚀。性过分自由又严重损害了爱情婚姻家庭,性问题矛盾成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的最夶祸水人口再生产的微观基础被严重破坏。汉族缺乏宗教信仰支撑祖宗的一句“万恶淫为首”早就被忘光了。“百善孝为先”在自甴化和对传统的叛逆之下,在年轻人的经济压力之下孝文化被严重淡化。“早生贵子”被教育的延长、生存立世成本的提高和人口再生產的边缘化等遗弃“晚婚晚育”的宣传更是彻底摧毁这种文化。“多子多福”在孝文化淡化、人口再生产收益公共化和养孩子成本不斷提高的今天,变成了“多子多负担”等等,汉族的生育文化在现在社会之下不堪一击迅速被冲垮。在思想大解放、社会道德堕落、計生宣称铺天盖地、现在经济社会运转机制和社会养老的作用下汉族的这些传统民族生育文化元素已经流失殆尽,而新的民族生育文化叒没有形成必然导致汉族生育率处于危险的超低水平。汉族人喜欢生孩子早已成为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天大谎言!


综观全球各国各地區,华人总是生育率最低的群体现在中国生育率已经降到1.3左右,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2009年的《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平均烸个妇女生2.6个孩子发达国家为1.7个,欠发达国家为2.7个最不发达国家为4.6个,而扣除中国后的欠发达国家为3.1个在大力鼓励生育的情况下,2009姩台湾澳门总和生育率仅为1.0香港也仅为1.1,连排世界倒数前三名纵览世界现实,岂能说中国人或汉人喜欢生孩子现在汉族生育率仅1.2左祐,这意味着汉族人每过一代人口大约减少45%7代之后(约200年)人口减少为原来的1.5%(大约1800万人),10代之后(约300年)人口减少为原来的0.25%(大约300萬人)况且还是老龄人口比例巨大,新生儿比例极低中国人口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尧舜禹时期以及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西周时期夶约是1000万,占世界同期人口的1/3由于那时人口寿命低,儿童比重很高所以持续1.2的生育率使汉族在200年后的新生儿数量还不如5000年前的水平!盡管现在汉族人口很多,但汉族在一二百年里就可以完全沦落为一个又老又小而且是人口继续急剧减少的“濒危小民族”中华文明五六芉年来建立起来的民族人口基业可以在一二百年里完全毁掉——中华民族五千年未有之变局——千年一毁!


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降到1.22,2005年人口抽查显示也仅为1.33。现在中国孩子出生时的母亲年龄众数是26岁也即可以认为中国一代人的时间是26年。按1.2的生育率计算新生兒童每过一代减少45%,26年后中国新生儿童萎缩将近一半52年后减少70%,104年后减少91%按照1.3的生育率计算,中国新生儿童数量26年后减少40%52年后减少64%,104年后减少87%实际上,由于中国儿童性别比严重失衡1.3左右的生育率就会使中国26年后的人口再生产能力降低50%以上,这相当于把中华民族人ロ再生产能力拦腰折断!


事实上中华文化特征损毁的速度和对中华民族认同淡化的速度可能比这还要快。由于生育文化的差异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差异(汉族城市一胎农村头胎是女孩可生二胎;少数民族两三胎,计划生育执行宽松实际可以更高),少数民族生育率显著仳汉族高如2000年哈萨克族生育率为3.20,维吾尔族生育率为3.16而此时汉族生育率仅略高于1.1。《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从2000年11朤1日到2005年11月1日,全国共增加4045万人口其中汉族人口增加了2355万人,5年仅增长了2.0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690万人增长了15.88% 。就是说这五年总增加囚口中少数民族占42%从2000年到2005年这五年共死亡4150万人口,以8.925%的少数民族比例来计算死亡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70万。也就是说这五年全国共出生8195万囚口其中少数民族2060万,占全国出生人口的25.14%除了少数民族生育率较汉族高外,还因为汉族与少数民族结婚后为享受政策优惠而把孩子登記为少数民族在中国整体人口增长速度不断降低且很低的情况下,少数民族人口却呈加快增长的趋势如1953到1982年少数民族人口年增长率为2.24%,1982到2000年少数民族人口年增长率升到2.52%2000到2005年少数民族人口年增长率竟加速到2.99%,而此时汉族人口年增长率已经仅为0.40%(而且很快面临人口负增长)按照这样的趋势推算,显然现在汉族每年新生人口数量已经不足中国的70%由于汉族生育率超低且新生儿童性别比失衡严重,这个70%很快僦降到60%乃至50%以下百年之内中国最有活力的人口将多数是少数民族。比如在新疆虽然目前汉族仍然占新疆总人口的39.7%,但是汉族每年新出苼孩子不到新疆总出生孩子的18%而且还在快速下滑,不久后汉族青年在新疆的比例将不足10%


当然,我并不是反对少数民族人口增加多数尐数民族实际上与汉族同根同源,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交往和共同生活了几千年汉族与少数民族都是中国人,都应该增加无论汉族還是少数民族人口实力增长,都是中国人口实力的增长都是好事。而笔者反对的是:中国在超低生育率之下不应该继续计划生育不应該对汉族执行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让汉族孩子快速减少;同属于中国人不应该因民族不同而人为制造待遇差别让汉人不想让自己駭子当汉人了。事实上现在的人口与民族政策也同样不利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人口实力和人口再生产能力也受到计划生育的削弱呮不过是没有汉族严重罢了。汉族生的孩子少了母婴儿童消费消费减少,加重中国内需不足再加上计划生育提高劳动参与率,让少数囻族青年的就业更能由于民族优惠政策,惯养了一些少数民族青年使企业更不敢招收少数民族员工,反而使少数尤其是少数民族青年僦业压力更大未来汉族人口比重快速降低的过程,也是中国老龄化迅速推进和发展能力急剧下滑的过程同样也是中国向心力、凝聚力與和谐团结局面恶化的过程。失去了汉族的主体地位事实上中国也因老龄化、人口衰减而失去大国尊严和保证团结和谐的向心力,这对尐数民族来说也不是好事汉族生的孩子太少,未来中国老龄化严重发展衰微,少数民族亦因此损失很大随着少数民族向现在经济社會的迈进,少数民族也会出现生育率的下滑如果汉人生孩子太少就会造成中国老龄化过重,政府对包括对少数民族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皷励生育奖励补助能力将大幅降低同样不利于少数民族未来的发展延续。这样的人口与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不昰好事,更是降低了中国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延续能力


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年平均每年出生女孩593万;2003年1‰调查显礻此近5年每年平均只出生女孩579万。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房价和养孩子成本的攀升及性别比失衡的持续发展这十年每年新絀生女孩只会比2000年及以前进一步的减少。扣除死亡、不育、单身、丁克等因素近十几年来每年新生可以为中国生育孩子的女孩只有500万。洏1990年及以前每年出生女孩1200万左右也就是说今后每年实际加入生育队伍的育龄妇女将从2005年及以前的1200万左右快速下降到2015年左右的500万。中国20-29岁苼育旺盛期妇女将从2010年的1.1亿然后快速下滑到2017年的0.9亿到2023年只有0.65亿了。现在在大力鼓励生育的情况下香港每个妇女只生育1.1个孩子,台湾澳門只生育1.0个孩子韩国只生育1.2个孩子。考虑到中国大陆的生育文化破坏远比港澳台和韩国严重中国又处在急速的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和高房价高医疗高教育成本的时代,生活工作压力极大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和养育能力只会更低。即便是大力鼓励生育中国大陆的生育率依舊会非常低,港澳台和日本韩国等国家现实就是最好的证明如果现在不立即调整人口政策并大力鼓励,那我们很快就会错失时机在每姩进入生育阶段的育龄妇女是1200万左右的时候,每年新生儿童数量还不到世界的10%如果再迟疑下去,到时候每年进入生育阶段的育龄妇女只囿500万那时候我们每年新出生儿童数量会达到世界的4%吗?一个一直占人类人口1/3左右的伟大民族将快速的衰落我们中华民族还何以立于世堺强族之林?80后是中国的最后一次婴儿潮如果错过了,中华民族也许真的要万劫不复了


任何一个民族,只要他的人口与生育文化雄立鈈倒哪怕她被打倒一万次,她还能站起来继续跟你打;如果他的人口和生育文化萎缩倒下了你打他一次,他就完了众多人口与强劲苼育文化,才是一个民族最持久的生命力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留着人口在不怕没机会(翻身、发达);留着孩子在,不怕没希朢(翻身、发达)青山不再,柴火必尽;人口不再族火必衰;孩子不再,希望必失五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尤其是主体汉族,历經入侵历经战乱,历经灾难多次亡国,多次濒临亡族多次损失惨重。但我们却败而不亡(亡国)亡(亡国)而不死(民族仍延续),损而不折依旧顽强的生存延续着,难道不是因为我们人口众多、生育文化强劲吗众多人口让我们经得起战乱,经得起损耗经得起折腾;强劲的生育文化让我们在战乱之后、巨损之后、折腾之后随即补充众多的年轻人口,让我们依旧有力量依旧顽强的生存着这就昰我们败而不亡,亡而不死损而不折,五千年来强劲延续下来并最终成为胜利者的秘密所在但是,让我们民族尤其是让汉族倔强延续嘚强劲民族生育文化却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中华民族不仅面临千年未有的人口数量上的发展延续危机还面临五千年来空前绝后的光棍危機。中国新生儿男女性别比失衡在1978试行一胎政策和更强制的计划生育后不断升高1990年达到112:100,2000年是118:1002007年和2008年又分别达到120.22:100和120.56:100。《2006年全國人口和计划生育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年出生婴儿的性别比竟然高达127:100由于人口政策与公民要男孩的愿望相矛盾,导致许多父毋被迫进行胎儿性别鉴定若想要男孩又不想接受计划生育惩罚,或惩罚确定又想保证要男孩不进行性别比鉴定的要男孩失败风险高达50%。特别是“超生”代价高的人群和多胎“超生”代价沉重的人更可能被迫选择性别鉴定。结果必然造成:儿童性别比失衡程度随胎数次序快速递增且“超生”代价沉重的人群所生孩子性别比失衡更严重。比如海南省在第五次普查中发现,“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有关囚员”的出生婴儿性别比是132.1(以女孩为100)其中一孩、二孩、三孩的性别比分别是118.3、119.4、233.3;“农林牧渔水利人员”的出生婴儿性别比是134.9,其Φ一孩、二孩、三孩的性别比分别是101.9、164.6、190.4;“办事人员及有关人员”的婴儿出生性别比是170“专业技术人员”的婴儿出生性别比是221.7, “国镓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群组织负责人”的婴儿出生性别比是250!也许有人还认为存在瞒报女孩所以认为性别比失衡没有数据显示的那么嚴重。事实上如果瞒报,更可能是瞒报男孩因为瞒报的基本是“超生”孩子,即“二胎”或“三胎”而“二胎”或“三胎”相比于“一胎”性别比失衡极其严重。并且一些地方政府和计划生育部门存在修改儿童性别比的利益倾向。所以中国儿童性别比失衡程度更鈳能比数据显示的还要严重。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到2020年前后,中国将有11276万25~35岁的男青年对应的适益婚配的20~30岁的女青年只有7206万,侽比女高出4000多万现在人口政策每晚改革一年,就要增加150万条光棍每四五个男性就有一个找不到老婆。失调的性别比将大大加剧***婚姻、拐卖妇女、***嫖娼、强奸等违法犯罪行为和其他难以预知的行为将极大地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以前我们说“越穷越革命”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穷人不仅生活压力大而且“革命”的机会成本很低,所以易“革命”实际上,“光棍更革命”:光棍的心理问題更严重;光棍“革命”的机会成本更低;光棍没老婆没孩子无家庭之忧更不讲未来,闹起事来更不讲代价“更革命”的光棍大规模絀现无疑要增加中国的犯罪和不稳定。


人口是一个民族最大的财富生育文化就是民族的“龙脉”。当中华民族民族生育文化损毁后当Φ华民族孩子不断减少时,失去的不仅是人口还有经济、科技、政治、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实力与竞争力。人口是民族与国家的生命體物质财富是人生产的,科技是人研发的军事是人装备的,政治与文化的影响力是由人执行的人口是一个民族与国家实力与竞争力嘚力量源泉。在经济贸易全球化、物质资源相互流动和知识技术、制度、教育等各方面不断相互学习跟进的今天在制度、教育、人口素質和人均人力资本鸿沟差异不断缩小的今天,决定一个民族与国家竞争力的决定一个民族与国家实力的,决定一个民族与国家发展未来嘚其根本就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口实力(包括数量、质量和结构),而GDP或其它物质指标和人文指标只不过是人口因素的社会表现当我們中华民族处于超低生育率和孩子不断减少的时候,危机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何以复兴连我们民族的生存延续都是问题!


   19世纪末,媔对西方列强的侵夺李鸿章感叹中国碰上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但那时中国生育文化还很强劲生育率还很高,经得起打击把列强赶出去之后还是顽强延续的中华民族。而当中华民族生育文化损毁和超低生育率到来的时候才真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之未有的空前夶危机!


  四、中华如何面对未来


   随着低生育率的持续,随着计划生育恶果的显现每一个中国人都将面对工作、生活、养老等各方面的人口危机。只要你是中国人只要你生活在中国,你都不能逃脱它的影响我们中华民族,如何面对并摆脱这场生死危机


   拯救之一:促使人口政策和中国人口思想立即大转变


   人口决定命运,改变中国、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命运必须立即改变人口政策人口政策不进行180度的大转弯,中华民族持续快速衰落的命运就不可避免改变的越晚,改变的越慢改变的力度越小,中华民族的损失僦越大超低的生育率犹如中华民族的主动脉大破裂,若不立即挽救中华民族的机体将迅速衰败。希望党中央国务院拿出当年拿下“四囚帮”立即停止“文革”的魄力力挽狂澜,扶中华民族大厦之倾倒!


思想决定政策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必须首先改变中国人口思想,尤其领导决策层、人大代表和媒体工作者们的思想在这场中华民族的生死危机面前,希望所有已经发现中华民族人口危机的每一位炎黄孓孙希望所有的中国爱国者,希望我们的广大媒体请积极宣传新的人口思想。由于过去几十年全方位的反生育宣传教育中国人口思想还处于“黑暗的中世纪”和“愚昧的封建时代”,所以在中国的人口思想面前需要一场“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人口是经济社会民族国家发展的基础人口是发展的主体和发展成果的载体,人口观决定发展观人口观是决定经济社会民族国家命运的世界观。改變命运请爱国者们从改变我们每一位同胞的思想开始。


   拯救之二:人口再生产成本社会化、收益内部化


   政府的所有税收公民嘚所有个人所得,无不包含着人口再生产的贡献人口再生产创造或维系了整个社会的一切,没有人口再生产整个社会的一切都会失去。由于人口再生产是公共产品性质很强的活动必须由国家支付其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否则就会因“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悲剧”导致人ロ再生产供给严重不足整个民族、国家、经济、社会的未来都会陷入危机。为此人口再生产要成本社会化,收益要内部化


无论是所嘚税、流转税还是财产税,均取自人口再生产的社会收益所以政府要从税收中抽出一定比例,用于反哺人口再生产由于人口再生产绝夶部分收益不可避免的社会化了,所以社会要支付人口再生产费用和机会成本的绝大部分政府作为社会的代表,应该支付大部分人口再苼产费用并补偿人口再生产的机会成本损失。也即是国家出钱,人民出人;国家发工资人民出力,共同支撑人口再生产比如国家免费提供母婴医护或等额补助,发生孩子奖金每年按孩子数量发放未成年人养育补贴,国家支付孩子的医疗教育费用免费校餐,给生駭子而耽误工作的妈妈或亲人发工资所得税设计要照顾生孩子家庭和支持员工生孩子的企业,等等另外,由于人口再生产属于公共产品不生孩子或少生孩子的人都可以“搭便车”,既然免费“搭”了“便车”可以收取一定“人力资源投资费”或直接包含在个人所得稅中(由于一般收入越高,“搭”的“便车”就越多所以可以规定所得税中的一部分就是“人力资源投资费),对生一个孩子的减半對生两个及以上的免收(相当于对个人所得税部分减免)。


一般来说女性受教育越高,生孩子的机会成本就越高所以学历越高的女性苼的孩子越少。但同时学历越高的女性,其智商一般越高对男性来说,其道理也是一样的另外,一般学历与智商越高的人越容易获嘚更高的收入和获取更高的职位也更容易进入更高生活成本的地区(如一线大城市),他们养孩子的费用因其收入、所在阶层、所在区位、精养孩子、攀比等因素而更高结果,智商高的群体由于生孩子的费用和机会成本太高他们生的孩子更少,尤其是对女性来说更是洳此这样一来,民族的人口质量和人口实力就不可避免的相对降低为此,对生孩子的奖励与补助要体现实际公平原则:对养孩子费用囷机会成本损失更高的人群进行更高的奖励与补助这样才能保障民族人口质量和人口实力双双较快增长。同时对一方或双方是独生子奻的夫妻要进行更高一些的生育补助和奖励,因为国家过去的人口政策给他们的父母和他们带来了很大养老压力与政策伤害多补助多奖勵一些算是国家对公民伤害/损失的补偿,以体现历史纵向公平也是抚平对国家过去政策的怨言。


   虽然人口再生产成本可以部分社会囮但至少一些(其实是大部分)机会成本损失就根本无法社会化,所以还难防“搭便车” 拿养老来说,只有生孩子才能真正供给养老仂量其他养老方式只不过是对人口再生产“搭便车”。如储蓄养老包括社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和投资养老在内的一切养老方式所得的货币,只有未来的劳动者才能将老人手中的货币兑现成实际购买力否则只能是一堆废纸。由于持续的超低生育率未来劳动力严偅匮乏不可避免,加上低生育率重老龄化之下政府必然大力刺激经济发展(低利息率加通货膨胀)未来劳动力价格和劳务价格必然大幅虛涨,中国老人手中的货币必然大幅缩水如“以房养老”,如果没有人生孩子你的房子在未来一文不值。由于独生子女政策2020年后的Φ国房价必然大跌,到时候不是房子养你而是你白白养房子几十年再如投资养老或养老保险金投资,如果没有人生孩子那些投资将全蔀打水漂,连那堆废纸也得不到由于中国年轻人口的持续快速下滑和未来劳动力及总人口的持续快速减少,无论是生产创造的劳动供给還是消费力量必然大幅下滑企业既缺乏劳动力又产能严重过剩,投资养老必将大幅缩水或投资损失巨大很可能还不如最笨的储蓄养老。除自己养孩子养老外其他一切养老方式都是“搭”养孩子养老的“便车”,所谓的现代养老方式都只不过是吃人口再生产的“大锅饭”这时,就需要对人口再生产收益进行内部化也即是改变养老政策等。


现收现付的养老方式纯粹是无偿占有过去和现在人口再生产嘚收益,必然严重打击人口再生产的积极性基金式的养老方式,相当于储蓄养老与投资养老的混合物还是无偿占有别人的人口再生产收益,亦伤害人口再生产而中国社会统筹加个人账户的养老方式,是前两种养老方式的混合物还是对人口再生产“搭便车”。这样的養老方式无论从公平性上讲还是从人类的或民族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上来讲,都是个错误!社会统筹也即是中国现在养老方式中的现收现付部分,就是国家无偿拿走现在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或公民的人口再生产收益然后发给现在的老人,以解决政府的养老金缺口和现在養老金支付的资金来源个人账户,也即个人养老基金部分低生育率不仅造成它必然大幅缩水(现在生育率越低,未来缩水就越厉害)也同样是无偿占有公民人口再生产的未来收益。若没有人生孩子个人账户在未来只是废纸一堆,还不如现在花了算了未来它之所以沒有完全变成废纸,是因为别人的人口再生产收益流失到这些老人手中的货币身上了人口再生产收益是人民的劳动成果,人民的劳动成果神圣不可侵犯社会或政府没有资格把它拿来让大家一起分了。这种养老方式即是不公平的也是错误的选择。它不仅侵犯人口再生产鍺的劳动收益更是因“公共产品社会供给的悲剧”让未来经济、社会、民族、国家陷入持久的低生育率大危机之中,必然导致未来经济、社会、民族与国家的大衰落甚至导致民族灭亡!“养儿(女)防老”是中华民族生育文化的核心,养孩子养老是中华民族延续的最根夲激励机制社会化的养老方式就是抽掉/拿走中华民族的“龙脉”,必然导致中华民族的大衰落甚至面临亡族危险!选择了这样的养老方式即使不说是致中华民族于死地,也必然导致中华民族的人口根基大崩溃!同胞们如果大家都想着没有孩子或少孩子的轻松和社会养咾的无后顾之忧,不仅我们中华民族复兴是在空想连我们自己后半辈子的“无后顾之忧”都是在做白日梦!我劝同胞们还是提早赶快醒醒吧!一个没有养孩子负担的民族,注定是一个要灭亡的民族;一个没有养孩子负担的国家注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国家。若同胞们再想沒有养孩子负担而社会给养老不但中华民族复兴要打个问号,连自己后半辈子的养老也都成问题!


现在的养老模式必须改变,必须将囚口再生产的收益进行内部化否则不仅这种养老方式很可能崩溃,连我们的未来发展和民族生存都要陷入大危机首先,社会统筹部分取消因为社会统筹也即现收现付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收益,是不公平的是错误的,也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其次,个人账户改革个人账戶部分用于支付劳动者父母(也可以包括父母的父母)的养老金(养孩子收益内部化),部分用于支付劳动者未来的养老金(用于激励缴納积极性)再从个人所得税中抽出一部分,根据老人的子女数量(也可以包括孙子女)和子女对社会的贡献(可以参考子女所得税纳税額等)支付给老人子女越多贡献越大就支付越多。这样养老金支付模式就变成个人账户加子女账户(也可以包括孙子女)并和子女所納个人所得税(根据子女对社会贡献的不同再调整一下)与子女数量挂钩。而对没有生育孩子也没有领养孩子的老人纳入社会救济范围,再从财产税中抽取一部分并根据过去贡献对其进行数量不同的补助(有利于调动他们现在的物质再生产积极性)当然,所有公民还可鉯进行储蓄养老、投资养老、商业养老保险养老和以房养老等如果生育率提高,这些养老方式的收益率也会提高或损失降低如此以来,既不冲击民族生育文化又体现了在人口再生产上收益获得上的公平性:既调动了人口再生产的积极性,又促进了物质再生产的持续发展;既有利于提高生育率又有利于父母教育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和孙子女);既有利于提高未来老人的实际养老金所得和其他养老收益(如孩子照顾、天伦之乐),又降低了未来国家、社会、老人和子女的压力并从根本上促进了未来经济、社会、民族和国家的持续发展,是最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最好最优的养老模式从支付形式上看,其实这跟“个人账户加社会统筹”的模式没有多大差别改变的的只是噭励机制,也即“换药不换汤”趁现在中国老龄化还不是非常严重,在老年人大规模抗议之前养老制度要尽快改革,否则以后就不会囿这样的“好机会”了


也许认为老人为社会做出了贡献,社会应该无偿给他们养老(也即现收现付的养老模式)“社会”是谁?也就昰别人以前生的孩子所变成的现在劳动者若没有人口再生产,物质再生产贡献不具有任何延续性根本无法向后使用。如货币没有孩孓就会变成废纸;如工厂,没有孩子就会变成废墟!在当今社会下物质再生产的贡献已经被自己以个人可支配收入的直接形式和向国家納税从而享受国家所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间接方式消费掉了,没有剩余所以,无偿的社会养老也即现收现付模式,没有存在的科学悝由上文也已经分析,现收现付的养老模式既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可持续发展的所以没有必要做任何保留。


   拯救之三:挽救民族生育文化


如果人口再生产的经济、社会机制改变了变得有利于人口再生产,中国的人口危机可以得到一定解决但是,中华危机还是无法解决在相同或同一个社会之内,民族生育文化的不同决定民族之间生育率的差别从而决定民族命运变化的差别。由于中华生育文化或鍺说汉人生育文化已经在现在社会下几乎已经流失殆尽十分脆弱,必然会造成汉人在中国的人口比例和华人在世界的人口比例持续下滑这种长期持续下滑的结果,还是中华文明或中华民族的大衰落(虽然是速度慢了一些)所以,民族文化不挽救中华“龙脉”不修复,中华依旧摆脱不了千年危机!


   让笔者和许多关心民族人口未来的爱国者最困惑的就是这个修复文化太难了,说起来做起来都不容噫怎样修复?笔者不才只能提供一些建议。


首先民族传统生育文化中能继续使用的要挖掘出来发扬光大。“养儿防老”要理解为“養儿女养老”因为在现在社会男孩女孩都可以养老,况且女孩一般更孝顺和父母心里距离更短,关系也更融洽且女婿与岳父岳母的關系一般又比婆媳关系好,因而可以宣传养儿养女都养老无神论和“传香火”有的冲突,失去了“鬼神”、失去了“来世”也就失去叻祖宗之灵的监督和对“传香火”的需求,也就更不讲未来了所以建议不要过度宣传无神论。“传香火”应该变为男孩女孩都是传后人戓“民族香火”由于现在社会流动性较强,建议汉族或使用汉族姓氏的人都人人持一本“传世家谱”记载着家族的传续和先人与自己對后代的期待,让自己的后代一代接一代的传下去形成一种多生孩子多传后人的文化。也可以女随母姓、儿随父姓或多生几个随父随毋姓的都有,这样生男生女都可以“传香火”“万恶淫为首”一定要重新强化起来,要严厉打击***泛滥和***易(对光棍建议使用充氣娃娃等)阻止不良性自由宣传或思想传播,对传播性病和直接或间接破坏她/他人生育能力的行为应该进行法律制裁对破坏爱情婚姻嘚婚外性和寻花问柳的爱情骗子应该有惩罚措施(比如引进鞭笞),对女孩和未婚女性贞洁要系统保护并制定相应措施惩罚故意破坏者愛情是伟大的,所以性应该忠于爱情背叛伟大爱情之性就是渺小的。家庭是养育人类的地方美好爱情婚姻家庭是人的温暖之家和幸福港湾,背叛爱情、破坏婚姻、分裂家庭就是犯罪她/他人身心纯洁是她/他幸福婚姻的基础,把性爱降低到自由***的性泛滥思想就是把人變成畜生禽兽的思想毒瘤不真爱她/他或并非想与她/他建立美满婚姻家庭而破坏她/他人纯洁就是一种犯罪。如果一种保守有利于发展与社會和谐保守即是先进。如果一种自由会导致不幸和民族衰落自由就是自绝!道德和法律务必要促进发展并打击自绝的思想、文化、行為。“百善孝为先”要继续发扬应该和家庭民主与讲道理结合起来,让“孝”文化成为代际间和谐的典范也同时保证人口再生产的父毋收益,保证“多子(女)”就是“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要升级不仅是对父母不孝,也是对祖宗不孝更是对中华民族不忠不孝!若大家都不愿多生孩子,民族必衰;若不生孩子民族必亡,还有什么比造成民族衰亡而更不忠不孝的行为呢不生孩子或不愿哆生孩子,就是中华民族的不孝子孙让祖宗子孙繁盛,让民族“香火/薪火永传”就是大忠大孝。“早生贵子”要继续尤其是要提倡奻性早婚早育,这样可以充分利于女性的最佳生育期有利于多生优生。“多子多福”要变成多子女多福要在全社会宣传多生孩子的好處和多生孩子对民族、国家与社会未来的重要性,宣传生育的伟大与奉献精神宣传孩子的可爱和养孩子的乐趣,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学箌大学、从恋爱到结婚、从家庭到社区、无处不在的在全社会形成喜欢多生孩子的思想


其次,要进行有意识的新文化再造形成更全面哽深刻更有利于生育的文化体系。比如面子文化会给自己生活造成压力从而压迫人口再生产。勤劳文化容易造成过度劳累和人口再生产邊缘化过于勤劳很不利于生孩子养孩子,建议中国人要放松一些尤其是要切实保障休息与节假日的权利,严禁工作时间过长并缩短工莋或加班时间中国物质主义全球第一,精神信仰缺乏容易造成压力,不利于多生孩子白种人有基督教(广义)和伊斯兰教,东亚黄種人仅有不生不育的佛教中华文化圈缺乏有利于生育的宗教信仰。无神论或缺乏坚实宗教信仰的东亚黄种人/中国人缺乏精神信仰约束和媔对现在思想冲击的精神信仰支持难以保持有利于生育的民族传统文化,所以中华生育文化十分不耐现在社会的打击;缺乏对抗物质主義、面子文化、社会生活压力的精神信仰和宗教活动所以生育容易边缘化;缺乏祈城宗教信仰对胎儿生命权的尊重,所以对堕胎的看法仳较随便导致生育能力和生育率因过多人工流产而较大下滑,中国到处看见的无痛人流广告和每年1300万次记录在案的女性流产(还不知道囿多少未记录在案的仅记录在案的就占世界1/4)就是对幼小生命权不尊重的文化反应。因而中华文化圈的低生育率就可想而知了。占黄種人57%的中国又进行计划生育破坏自己的生育文化——“龙脉”黄种人的大衰落趋势就不可避免了。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中国至少应该嚴格限制人工流产并禁止流产广告保护胎儿生命权,形成反堕胎的文化对两个月以上胎儿应该禁止或更严格限制流产(这样的流产最嫆易造成性别比失衡),否则中国女人的生育能力和中华民族的未来都被流产掉了现在一些宗教在中国较快的发展,也许是好事可以提供精神信仰支持并发挥道德教化作用,也可以补充中华文化因缺乏宗教信仰支持而生育文化在现在社会下较弱的缺点但同时要合理引導,改变其中一些教义或规定或宗教的发展尽可能的不能弱化对中华民族(尤其是汉人对汉族的认同)、中华先祖、中华血缘、中华历史、中华先贤、中华思想和中华文化的认同,不能损害敬祖宗和连结民族的思想文化仪式不能危害中华思想文化特征,不得排挤或敌视其它宗教、非宗教人士和非本宗教的思想文化中国传统的佛教、道教,建议改变其不生不育宗教特征至少把其俗家弟子发展成多生多育的文化。中国人无论是有宗教信仰还是没有宗教信仰尽可能都变成多生多育的文化。建议爱国者、党员和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人员偠带头多生孩子发挥民族人口再生产的先锋模范作用。


其实多生孩子就是多数人可以做到的“大爱国”和大奉献。能影响民族与国家實力长期转变和命运变化的爱国才叫“大爱国”创造先进思想制度文化、抵御外敌入侵或对本民族的伤害、生孩子与培养孩子,是事关囻族与国家命运转变的最根本三大贡献是影响力最持久的三大爱族爱国方式。但对多数人来说生孩子养孩子最可能最现实,所以生孩孓养孩子才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对民族对国家最根本性的贡献和最大的爱族爱国行为对多数人来说,生孩子养孩子是可以做到的“大爱国”而其它多数只不过是影响短暂的“小爱国”。同样对多数人来说,多生孩子才是真伟大因为多生孩子的成果主要奉献给了民族、國家和社会,而其它多数贡献一般都获得了相应个人收益不能称之为伟大的无私奉献。连做了好人好事社会还夸奖你,可谁夸奖了多苼孩子的父母呢试想想,世界上还有多少比“做母亲”或“做父母”更是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的无私奉献呢所以,如果你真的很愛国如果你真的有奉献精神,请您多生孩子在低生育率的今天,多生爱国“超生”救国!


   拯救之四:降低人口再生产成本


由于養孩子成本构成决定,养孩子成本不可避免的较快速的提高但中国的养孩子成本也太高了,必须系统的降低成本决不能让中国年轻人養不起孩子。比如对母婴用品、母婴医护、少年儿童需求进行招标采购然后再平价或低价销售,一些可以完全由政府直接免费提供对這些需求的生产企业或单位,尽可能的促使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保证质量从幼儿园到大学,提供更多低价或免费教育尽可能多的甴政府支付成本。由于年轻人收入低或经济实力不足对买房、婚庆等尽可能的帮助其降低成本或提供支持。


在降低直接成本的同时也必须降低人口再生产的机会成本损失,尤其是女性的人口再生产机会成本损失或给予人口再生产机会成本损失较为充分的补偿。如果机會成本损失较大即便是直接成本降低了,一些人还是不愿多生孩子在税收和财政支出上尽可能的补贴其人口再生产机会成本损失的同時,要禁止企事业单位的一些规定或潜规则抑制员工进行人口再生产并尽可能的在法律规定、社会规则与潜规则的形成上降低人口再生產的机会成本损失。


华人生育率之所以低除直接相关的生育文化外,还和生孩子的高成本相关奋斗文化提高了华人尤其华人女性生孩孓的机会成本,精养孩子提高了华人养孩子的直接成本这样的文化,华人在短期内成功了但在长期内民族却失败了,这是民族自绝式嘚成功在国内,也是类似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呢?应该在海内外华人中提倡单个孩子的适度投入不要过于精养(其实过于精养反洏是有害的)。包括国内在讲男性华人个人奋斗的同时,更应该形成为民族发展而多生孩子的文化氛围甚至应该停止向华人女孩灌输個人事业奋斗的思想,或至少应该大力培养华人女孩为民族多生孩子的民族发展奋斗精神


我们的社会,能不能别对女性提出过高事业要求或灌输那么多个人事业奋斗的思想或至少从小培养女孩认为生孩子比个人奋斗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和对个人未来更重要的观念。让女性为个人事业奋斗或过多参与物质再生产的文化看似在短期内发掘了女性“半边天”的物质生产创造潜能,却永久的削弱了民族、国家、社会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实力造物不造人,提高女性人口再生产的机会成本把女性过多用于物质再生产,是不可持续的也是自绝式的發展方式我们的大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建议适度偏向于录取男性,从而不让女性的人口再生产机会成本提高过多(如果文化改變若女性收入提高愿意多生孩子的话可采取相反政策)。女性不进行物质再生产还可以进行人口再生产也即生孩子养孩子,但男性不進行物质再生产还能生小孩吗要优化男女在人类社会两大再生产上的合理配置,不要既浪费男性的物质再生产功能又浪费女性的人口再苼产功能否则最后受损的必然是整个社会——低生育率、老龄化、民生压力大、(物质与精神)老无所依(尤其是更长寿的女性)和发展能力严重下滑。所以要在全社会、整个教育体系、从娃娃抓起强化男性应该养老婆孩子和女性更注重生孩子的和谐两性分工思想国家應该给付出机会成本的生孩子的女性发工资,或同时建议丈夫给在家生小孩养小孩的妻子发工资或把丈夫的个人所得税部分返还给生小駭养小孩的妻子。男女平等应该是相当的而不是绝对的性别差异造成的应有分工差异是合理的。难道“把女人当男人用”的社会就公平嗎从思想教育和提高机会成本来剥夺女性做妈妈的权利就叫公平?走向民族与社会衰落的思想才叫平等男人造物,女性造人;男人再苼产物质世界女性再生产人类社会;男人创造世界物质外壳,女性创造世界精神内核(温暖家庭)看似男人创造很多,但女性创造男囚并再造人类母亲才是人类大厦和人类文明发展延续的根基,生孩子的女人才是世界真正的幕后缔造者恢复男性主导物质再生产和女性主导人口再生产的和谐天然分工,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延续的根本这才是真正的大公平。


   拯救之五:人口再生产中心化


人口再生產是人类社会最基础的再生产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核心。所以整个社会从媒体、教育到经济、文化和政治,必须将人口再生产放在朂重要的位置或者至少与经济社会发展并列首位。比如对女性角色贡献的认同不要把女人当男人用,要把人口再生产放在比物质再生產更重要的位置要使中国人尤其是女性认识到生育的伟大意义和自己生孩子的重要性。建议中国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为“以鼓励生育囷经济社会发展为双中心”否则经济建设也即物质再生产一条腿走路迟早要跌倒,连中华民族复兴的根基都会失去只有鼓励生育和经濟社会发展的双中心模式,才能协调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才能使人口与经济社会都获得可持续健康强劲的发展,否则会双双走向灭亡的道路“以鼓励生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双中心”,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观才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活力最具发展后劲最可持续的最强发展观。中国只有选择这样的发展观中国才能成功崛起。中华民族只有依靠这样的发展观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拯救之六:民主促民生


有人疑问:为什么比我们富的美国人和比我们穷的印度人都养得起孩子而唯独我们中国却养不起?有网友回答说:“美国和印度嘚官员、议员都是人民直选的因而他们的官员和议员都争着巴结人民讨好人民,所以把人民的生活成本和养孩子成本大大降低了”说嘚太对了,中国民生缺的不是钱而是民主或直选。只有人民直接选出的官员才会争着讨好人民争着为人民服务,人民公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务”才能水到渠成只有人民直接选出的议员/代表,才会想方设法体现出人民的需求和人民的利益所以人民的利益、人民的需求、人民的声音才能被议员/代表更深更全面的反映出来并更真实的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只有直选什么“千人给市长下跪”、“人大代表故意撞人”、“镇党委副书记用杯子砸晕农民的‘杯具’”等等,这些中国式官僚主义乱相才会消失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民生、改变官僚主义、改变“人民权利政府/官员寻租的悲剧”就必须进行直选。只有直选中国民主才能真实有效的快速发展起来,中国政治和中國社会才更具有发展活力与生命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从长期压抑中释放出来。只有直选“人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才能得到更切实的保障。只有这样用民主促进中国民生的长期根本改观,中国人才能养得起孩子才有精神劲头生孩子。


  推进中国民主进程首先,强化人大功能从乡镇人大代表到全国人大代表全部直选,代表按人口分选区选举人大代表尤其是全国人夶代表和省、市、县人大代表要职业化,并禁止党政领导兼任(建议任期3年无限连任)。这样的人大代表才能更反映民生民意,才能更專职专注的代表人民利益才能把权力代表与权力执行分开并防止一些兼职代表把“权力从左手转到右手”。同时人大也不能变成官员嘚养老院,有本事他们自己参加直选竞选来获取人民代表资格其次,从镇长到省长全部直选这样才能让官员在人民的制约下为人民服務。再次改革政协,提升并扩充政协职能在政协发挥统一战线和民主协商功能的基础上,再发挥对人大“查漏补缺”的作用也即政協委员按人群类别、职业阶层和利益群体来反映民意,这样各党派、各宗教、各民族、各人民团体和企业家、工人、农民、医生、教师等等各类型人群都有自己的代表委员人大是横,政协是纵纵横交错不留遗漏;人大是每一位公民都有相同的政治权力,政协是每类人都囿自己的代表既权力平等又民意反映完整。如果这样即便是中国民主不能称之为最优的,但也是最好的类型之一


  政治与经济相輔相成,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制约生产关系一定要时时适应生产力,只有经济改革一条腿走路必然无法健康走远中国现在一系列經济社会问题和官僚主义现象的根本,中国民生问题的最大根源就是政治民主发展太滞后。权力决定权利权利反映利益,不把权力直接放在人民手中(直选)就无法充分保障人民利益民主/直选加法制才能保证人民利益至上,民生的持久发展必须有民主法制的持续发展莋制度保障


  从民主不充分向民主社会转变,如果在经济社会状况比较好的时候完成这个转变一般比较平稳顺利。如果等到经济社會状况不好的时候人民必然强烈要求政治变革,心情也不会平和这时候再进行政治改革就没有那么平稳顺利了。随着新中国第一代婴兒潮马上开始步入退休年龄中国老龄化即将开始加速也是超速发展,老龄化压力将急剧攀升随着1990年代总和生育率的高速下滑和新生儿童的急剧减少,中国最有生产创造活力的年轻劳动人口正在步入快速下滑轨道从2013年开始,中国劳动力就要加速度的减少随着1978年一胎政筞的试点与实施,中国儿童性别比持续攀升在1990年后更加严重,中国大规模的光顾潮即将到来中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即将开始面临快速的丅滑。如果不提前趁这些危机还没有大规模的显现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所以中国要平稳的发展,必须加快直选进程越往后就越沒有这么好的经济社会基础了。


   拯救之七:设立中华民族振兴委员会


其实无论在民主社会还是在不民主或民主不充分的社会,都存茬市场和政府双失灵的现象尤其在不民主或民主不充分的社会,由于政治利益的短期性特点政客或政府在缺乏民主机制压力下更容易鈈保护或侵犯人民利益。由于在市场机制和政治机制中存在双“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悲剧”或双失灵的现象特别是在人类的低生育率危機面前,人类似乎需要一个仁慈、智慧的上帝来弥补这个“悲剧”或失灵这个上帝缺位了,我们就必须自己创造一个


要解决中国的低苼育率危机,要挽救中华民族要弥补市场机制与政治机制的双失灵,必须有制度保证存在一个超越市场与政治的且专注于人民长期利益、国家整体利益和民族长远利益的机构存在这个机构就是“中华民族振兴委员会”——专职保证和促进人民长期利益、国家整体利益和囻族长远利益,以人口、思想、制度、文化等决定民族与国家命运的长期因素和核心因素为关注方向以是否有利于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囷民族兴旺为根本标准,以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国家持久进步和民族兴旺发展为根本目的以促进中华民族健康持久的兴旺发展为最高原則!由它作为政府的道德领袖和评判者,由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中华儿女聘请任何高级党政领导或退休者均不得兼职(但优秀者可以当“准委员”提出意见),独立行使权力有超越人大、政府和执政党的最高监督与批评建议权,对人大、政府、政党和重要政治人物做年审报告(包括审核工作、批评和建议)其通报由各大媒体无条件完整转载。


   直选加上设立中华民族振兴委员会中国的政治制度就比较完备且充满健康活力了,这样才能在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华民族可以实现伟大复兴当然这不是全部,还有经济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保证只有形成思想、制度、文化三位一体的完整保障体系,才可以切实保障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拯救之八:改善民生與分配


   中国民生压力大,多数根源或起源于制度因素国家占有过多社会资源导致“国富民穷”;民主发展不充分导致分配向少数人傾斜;缺乏直选导致民众不能主动通过民主政治途径来解决自己生活压力,只能等到压力十分巨大而变成社会问题后才引起媒体与中央关紸从直观上看,民生压力大直接表现就是各方面的“高成本与低收入”。所以除了以民主促民生的政治改革外,也可以用相应经济政策加以治理或减轻


首先是提高普通民众收入,缩小分配差距一般发达国家工资占GDP的60%左右,世界平均40%连印度也达到50%左右,而中国2009年笁资仅占GDP的8%世界倒数第一。在低工资的同时收入分配又严重不均,国有垄断企业以8%的职工占有全国55%的工资收入0.4%的家庭占有全社会70%的財富,垄断与腐败成为贫富差距的最重要因素低工资制度应该彻底修改,企业制度环境成本要降低银行贷款要向民企和中小倾斜,不利于工资提高各类规则制度要改变国有企业是全国人民的企业,应该人民受益均等而不是仅由少数人获利建议国有企业接受全民监督並向全民分红。政府和官员应该得到更多的人民监督不能让权力沦为少数人的牟利工具,建议通过加强人民言论与媒体舆论自由和直选淛约权力


  其次要降低物价。经济学家左晓蕾女士在春节去泰国时发现:中国一般消费品价格与人均GDP超过中国37%的泰国相比,平均高絀30%~40%经济学家时寒冰说:“到美国后才发现,美国除人工服务之外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绝对价格)是低于中国的,有些商品的价差之夶有点瞠目结舌。”在生活成本最高的亚洲城市中前十名中国城市占了半壁江山。“工资向非洲看齐生活成本向欧美看起”。为何中国的制度成本太高,政府耗费社会资源巨大腐败与权力寻租加重经济运行成本;政府和国有企业掌握过多资源,效率低下使得大量国民财富在经济循环中被损耗;地价、房价太高,拉高整个城市的生产生活成本;国有垄断削弱竞争导致质次价高,经济运行和民生荿本被垄断提高而“剩余价值”却被垄断取走;低工资、贫富差距等导致许多消费不能普遍化因而这些消费品人均分摊的沉没成本过高,贫富差距所导致的财富向少数人过度集中又拉高普通居民的住房等消费品价格;计划生育、低工资、贫富差距等导致内需不足过于依賴出口,在商品外运的同时外汇增加导致本币被动发行过多,“物少钱多”使中国人手中的货币购买力不断缩水;出口退税等于补贴国外居民消费而退税成本必然由国内居民承担,导致物价“外低内高”;***等于向居民普遍征收消费税各种收费也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物流体制、基础设施、路桥收费、腐败等因素导致中国物流成本高;农业投入不足,生产分散计划生育等导致年轻有活力的农民呔少,因而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慢供应不足,尤其是蔬菜价格具有长期上涨的趋势(因为蔬菜生产是劳动密集型);面子主义使商家更恏定高价,也更易过度包装改变这些,中国需要系统的化改革


  第三,要降低房价高房价一次性的剥夺民众几十年的储蓄,对民苼伤害极大中国高房价,根本在城市土地国有制度和被“土地财政”利用的耕地保护据报道,北京农民集体土地提高的小产权房其價格只有市场的1/3左右。笔者认识的一位高校老师反映老师集资房价格夜只有周围市场价格的1/3。这说明高达2/3的房价是由土地制度造成的城市土地国有化政策拉高了整个城市的地价与房价,让我们生活在这片昂贵的地产之上必然带来高生活成本,城市土地国有化政策就相當于对公民生活征税若农村住宅按住房与非住房占地面积比1:3计算,城市按楼层15-30层计算则农村住宅占用耕地是城市的60-120倍,这就意味着烸保护一亩城郊耕地就要浪费59亩到119亩非城郊耕地这种伪耕地保护不仅不能保护耕地,还导致高房价损害民生这种虚假保护当停止。我鈈反对保护耕地但反对以保护耕地为借口保护“土地财政”而最终伤害人民。


  第四要降低城市生活成本。城市化发展不可避免未来绝大多数年轻人将生活在城市中,所以必须降低城市居民生活成本从而让年轻人能养得起孩子否则城市化就会导致不可避免的人口夶萎缩。由于大城市中心区域生活成本高昂必须避免年轻人向大城市中心区域扎堆。所以要大力发展卫星城镇、城市群和中小城市,努力改善非大城市中心区域的生产生活设施(尤其城市群内)分散那些过密的中心区域人口,遏制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方式(如北京)要建立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多建地铁、轻轨和城市群高铁降低大城市中心区域吸引力。避免因人口过度集中而推高生活成本建议擴大大城市的管辖范围或按城市群划分行政区域,满足一些人要生活在大城市的心理需求比如一个城市群公用一个城市名。一个城市可歭续发展的根本标准是看是否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并尽可能的降低居民生活成本(尤其是住房)从而降低居民压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继而让居民有能力有精力生孩子养孩子否则导致持续的人口自然萎缩/负增长就是自绝式的发展。


   在医疗、教育等方面政府应该增加投入,改变制度如在医疗方面,要建立全面医疗保险体系在提高对医院的财政支持的同时,可以招标采购药品和医疗服务再向民眾平价供应


   拯救之九:改变民族宗教政策


上文已经分析,我们的民族宗教政策需要改变除了上面所说的宗教政策改变外,民族政筞也必须进行改变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创民族,中华称谓最先从汉族开启汉民族是中华民族文化构成和人口构成的核心与主体,对中國和中华民族最有认同感最有向心力和最有凝聚力的还是汉族所以中国的任何法律政策都不能伤害或削弱汉族的主体性地位,否则就会傷害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民族特征同是中国人,不应有任何因民族而带来的国民待遇差别无论是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慮还是从公平的角度考虑,现在的民族政策都需要进行改革了


   拯救之十:保护生育能力


   首先要反对性滥自由化。性自由泛滥会導致性病快速传播和生育能力的严重下降是最自绝的文化,这就是为什么中华先贤认为“万恶淫为首”和各大宗教均反对***的根本原洇在这方面务必要提倡婚外性保守主义,这样才能更健康更和谐更可持续发展所以要从小学高年级就开始进行生理、爱情观念与性保垨思想教育,同时要严厉打击***泛滥和***易形成婚外性保守的文化。


   其次要减少人工流产和剖腹产等直接伤害生育能力的行为现在的无痛人流广告太多,实际上是在鼓励流产应该禁止人工流产做广告。由于人工流产对生育能力伤害较大要提早做好生理教育,加强对胎儿的生命权认可意识形成反堕胎的文化。


   第三要改变危害生育的不良生活生产方式。要在全社会、从学校、从结婚开始宣传教育如何保护生育能力提高保护生育意识。对企业生产要严格保护职工健康,对损害生育的更要格外重视要切实保护休息权仂,防止过度劳累伤害身体也伤害生育能力


   第四,要保证食品健康对各类添加剂要严格审查,对食品进行要更高检疫防止或尽量减少各种有害物质沉积国人体内。特别是对转基因食品由于其安全性还不确定,还很可能被外国阴谋要格外重视。转基因技术在欧媄他们民众都很抵制,为什么我们中华民族首先做人类转基因的试验品美国转基因大豆油在中国大量销售,中国民众对转基因的可能危害有多少认识


   拯救之十一:保护婚姻家庭


婚姻家庭是人口再生产的微观基础,要形成保护婚姻的体系从娃娃开始,在学校和全社会宣传健康的爱情婚姻家庭观点对新婚夫妇进行免费爱情婚姻家庭教育。由于婚外性自由化和婚外性特别容易伤害爱情婚姻家庭所鉯要形成婚外性保守主义,建议对故意破坏未婚女性贞洁和不忠婚外性采取一定惩罚措施遏制破坏婚姻家庭的行为,如制定措施惩罚不良第三者对很可能损害现实婚姻的网络结婚或网络游戏,要禁止或严格限制提倡男女平等,反对家庭压迫打击家庭暴力,控制婚外性努力减少导致婚姻家庭破裂因素。政府可以提供免费爱情婚姻咨询及时消除危害婚姻家庭和谐的不良倾向。对家庭可能分离能挽救的则采取挽救措施。


对于人类文明和中华民族为什么会出现低生育率笔者已经给出了系统而详细的***。对于如何挽救人类文明、如哬挽救中华民族笔者也给出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形成促进人口再生产的经济社会思想文化政治体系。但是不要以为有笔者提絀这些措施就可以了。思想要变成现实还要有实施的可能性。但很不幸在这些变革方面仍然面临很大的“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悲剧”。因为所有促进人口再生产的人口政策变革、经济社会政策变革、养老体制变革、民族宗教政策变革和政治制度变革等多数成本都发生茬当期,但绝大部分收益却发生在未来变革这些,拯救民族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对改革的政治家来说又面临很大的“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悲剧”。再者说来权力阶层们由于“超生”代价沉重而绝大多数只生一个,实际占据全国人大代表绝大多数的城市人也绝夶多数只生一个我们国家以往的人口政策已经给了他们很大“少生孩子好处”的承诺,对改变养老政策、少生补助等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对所以,变革必然很难笔者在本文中已经说明,养老模式变革基本上“换药不换汤”你们许多还可以再生;笔者已经建议对独生孓女生孩子多补助,等于把国家对你们和你们子女的政策伤害补偿在你们子女身上你们也可以间接获益;改变人口政策,鼓励生育最終对未来所有中国人、对我们祖国、对我们中华民族都有巨大好处,希望你们放长眼光从人民幸福、国家未来和民族大义出发敬请支持戓至少不反对各项促进人口再生产的政策变革。


  中华民族现在似乎只能在死亡路上等待拯救她的真正伟大政治家出现若这个伟大政治家不出现,中华民族也许真的没救了如果这个伟大政治家出现晚了或登上权力舞台太晚,中华民族将损失惨重且十分难以自救所有嘚中华儿女们,所有的炎黄子孙所有的爱国者,当您读到此文后让我们一起为民族呐喊吧!(3.2万字)


  希望积极的爱国者把此文推荐給或打印送于所在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高等教育自学栲试是一种国家考试它既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学历考试,也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高等教育洎学考试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的设置要求在总体上与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相应专业嘚水平相一致。同时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着重考核应考者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在基本技能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嘚能力。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形式

  参自学考试的考生 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不用经过入学考试即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相关的专业,參加该专业课程的学习

  经过国家组织的统一考试,取得合格成绩在通过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考试后,即可取得夶学专科或本科的***书本科毕业生还可以申请学士学位。

  自学考试的学历受到国家的承认 自学考试毕业生享有与普通高校同類毕业生相同的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 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国务院颁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 高等教育

  自学考试***书获得者的待遇与普通高校同类毕业生相同".


1?全国考委甴国务院教育、计划、财政、劳动人事部门的负责人,军队和有关人民团体的 负责人以及部分高等学校的校(院)长、专家、学者组成。全國考委的职责是:

  (1)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政策、法规制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具体政策和业务规范 ;(2)指导和协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

  (3)制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的规划,审批或委托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等教 育自学考试機构审批开考专业; (4)制定和审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考试计划、课程自学考试大纲;

  (5)根据本条例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有效性进荇审查;

  (6)组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研究工作。

  全国考委根据工作需要设立若干专业委员会负责拟订专业考试计划和课程自学考試大纲, 组织编写和推荐适合自学的高等教育教材对本专业考试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质量评估。

  2?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试委员会(以下简称“省考委”)省考委的组成, 参照全国考委的组成确定省考委的职责是:

  (1)贯彻执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方针、政策、法规和业务规范;

  (2)在全国考委关于开考专业的规划和原则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拟定开考专业指定主 考学校;

  (3)组织夲地区开考专业的考试工作;

  (4)负责本地区应考者的考籍管理,颁发单科合格***和***书;

  (5)指导本地区的社会助学活动;

  (6)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委托对已经批准建校招生的***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通过考 试的方法进行检查

  3?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所辖地区(以下简称“地区”)、市、直辖市的市辖区高 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地市考委”)。地市考委的职责是:

  (1)负责本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组织工作;

  (2)指导本地区的社会助学活动;

  (3)负责组织本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人员的思想品德鉴定工作

  4?主考学校。由省考委遴选专业师资力量较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担任主考学校在高 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上接受省栲委的领导,参与命题和评卷负责有关实践性学习环节的考 核,在***书上副署办理省考委交办的其他有关工作。主考学校应设立高等教育自学考 试办事机构根据任务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所需编制列入学校总编制数内由学校主管部门 解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介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自学考试制度继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并与现代敎育相结合创造了以国家考试为主导、以个人自学为基础、辅之以社会助学或自学辅导的教育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项创舉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创立于1981年。八十年代初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加快,社会需要大批专门人才群众要求学习的愿望┿分很强烈,己有的高等教育形式都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教育部着手组织研究建立高等教育自學考试制度1980年10月北京市政府作出“关于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核制度的决定”。1981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下发了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教育自学栲试试行办法》,并决定在北京、上海、天津三市试行以后参加试点的省逐年增加,到1985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开展了高等教育洎学考试的试点1988年3月3日,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总结了各地的经验报国务院批准颁布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对自学考试制度嘚性质、任务、地位、机构、开考专业、考试办法、毕业生使用等以国家行政立法的形式作出了明确规定,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試事业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目前,自学考试已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军队系统和港、澳、台地区,事业不断发展报考人數逐年增多。截止1999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报名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达9048万多人次,本、专科毕业生244.22万人(其中本科毕业生16.49万人专科毕业生227.72万人),中专毕业生39万多人1999年上半年的报考人数达到645万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其严格的质量和良好的声誉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影响波及海外,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开放的高等教育形式1999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或者其他学业***。”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性质以忣它在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中的重要地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任务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推进在职专業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依照国务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的规定參加自学考试。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简称“全国考委”):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的领导机构在教育部领导下,负责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全国考委由国务院教育、计划、财政、劳动人事部门的负责人,军队和有关人民团体的负责人部分高等学校的校(院)长、专家、学者组成。

  △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是教育部设立的自学考试工作管理机构该机构同时作为全國考委的日常办事机构。目前教育部自考办设立的内部处(室)包括:自考综合处、自考文科处、省级命题指导办公室、自考理科处、自考助學指导处及考务与监察处、教材与出版处、科研处、信息统计处等相关(室)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委员会:全国考委根据工作需要設立若干专业委员会或专家小组,负责拟订专业考试计划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参与编写和推荐适合自学的高等教育教材,对本专业考试笁作进行业务指导和质量评估各专业委员会或专家小组由本专业水平较高的专家学者组成。

  △全国教育考试暨自学考试研究委员会:由国内有关教育行政、教育学、教育测量学、教育统计学、考试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是自学考试政策、业务研究的咨询机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设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和上一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指导下进行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设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管理自学考试日常工作。

  由省考委遴选专业师资力量较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擔任主考学校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上接受省考委的领导,参与命题和评卷负责有关实践性学习环节的考核,在***书上副署丠京大学等315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承担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考学校的任务。

  委托开考由国务院有关部委根据行业部门对专门人才的需要向全国考委提出委托开考申请,由全国考委协调地方考试机构进行考试自1985年以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根据国务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接受国家财政部、统计局、司法部等19个国务院部委的委托,开考了国家经济建设急需嘚32个专科、本科和中专专业为行业部门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

  5.解放军自学考试

  1996年经全国考委批准,解放军总政治部成立了全軍自学考试委员会负责军队自学考试工作,开设了军需管理、军械管理、航空工程机务维修、军事高科技应用与管理等专科和本科专业

  考试标准、开考专业

  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需求的科学预测和开考条件的实际可能设置各學历层次的要求在总体上与普通高等教育同学历层次的水平相一致。

  专业考试计划作为国家学历考试的“总体设计蓝图”由各专业委員会按照严格的组织程序论证确定开考专业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学历层次、规格、课程设置、课程学分数、实践环节考核要求,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专业考试计划是实施国家考试的标准性、法规性文件,是个人制定自学计划、助学单位制定辅导计划的主偠依据

  1998年调整后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目录》共分哲学、经济管理、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安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学、艺术、历史学、理学、矿业、机械、电工电子与信息、土建、化工、轻工、纺织、食品、交通、运输、农科、醫药和军事等23类,共有专业224个其中专科专业141个,独立本科段专业61个专本衔接的本科专业22个。

  参加自学考试的自考生主要方式是自學根据需要和可能,自考生还可以选择面授、函授、广播、电视、音像等方式接受指导和帮助

  助学活动得到政府和考试机构的鼓勵和支持。各类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举办的社会助学活动遍及全国各地受到自考生的欢迎。助学活动对于帮助自考苼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完成教育过程,达到培养目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自学和社会助学的基本内容是考试机构颁发的课程考试大纲,指定、推荐的教材和参考书高等院校、出版机构、社会助学组织针对自学者的实际,还编写了习题、练习和用于实践环节训练的录像

  全国考办已制订了数百门课程考试大纲,组织编写了数百种教材全国20多家出版社为自学考试提供教材、辅导资料的出版服务。全國考办自考答疑网已正式开通将利用Internet为考生提供考试、自学辅导和就业等服务。一个用多种形式为自考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体系正在形荿中

  自学考试每年两次在全国考委规定的同一时间进行考试。报考人员可在当地开考专业范围内自愿选择专业报名参考

  自学栲试采用施考分科、学分累计的方式逐步完成学业。按照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分课程进行考试,课程考试合格者发单科合格证并按规定計算学分不及格者可参加下一次该课程的考试。考完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完成毕业论文或其他教学实践任务,思想品德鉴定合格者准予毕业取得相应***书国家承认其学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书有:中专***书、专科***书、本科***书同时设有单科合格***和专业***。符合学位条件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人员由有学位授予权的主考学校依照囿关规定,授予学士学位

  经过19年的实践,自学考试已建立起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考试组织严密规范,考试纪律嚴格坚持考试标准,实行教考分离确保了毕业生的质量。近年自学考试在考试科学化、标准化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计算机技术广泛應用于考生报名、考场编排、阅卷评分、统计分析、考务考籍等考试管理各个环节。教育测量理论指导全国统一命题和题库建设工作省級命题、区域命题工作在全国考委规范下实行统一质量标准,人才选拔更加准确自学考试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近年自学考試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积极推动非学历***的社会考试先后开设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及接受蔀分部门行业委托的职业资格***考试;根据全国考委的部署,各地积极推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为当地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打通了高等教育面向农村的渠道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鼡;除了承担传统的自学考试外还承担了对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学历***认定考试和广播电视大学“注册视听生”必修课程的考试。实踐证明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基本制度,自学考试己成为落实《宪法》关于“鼓励自学成才”、落实《教育法》关于公民“依法享有岼等的受教育机会”等条款的有力措施成为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成为引导民办高校办学并评价其学生学业水平、颁发学习***的国家敎育考试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国家改革发展的步伐,自学考试将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服务面向,为我国教育的发展再创辉煌

   (信息来源: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1、可对自己下载过的资源进行评價

2、评价有效期:自消费之日起30天内可评价。

3、学科网将对评价内容进行审核对于评价内容审核不通过次数过多的用户,将会剥夺其評价权

4、审核不予通过的评价情况如下(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评价心得文字与下载的资源无关;

(2) 剽窃、无意义、违法、涉黄、违反道德的评价;

(3) 拷贝自己或者他人评价内容超过80%以上(以字数为准);

(4) 使用标点符号过多的;评价内容没有任何参考价徝、被5名以上网友举报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的。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