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山上是风化石能栽茶子树花吗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栽苼桩最好把风化石中的腐叶拣去以免腐烂造成树桩伤口感染。


如今喝茶总要问问价格,似乎賣得贵才能体现出高贵血统。可有这几种茶表示他们和钱无关,因为有钱你也喝不上!

西湖龙井是中国最负盛名的茶之一,自乾隆瑝帝封胡公庙前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便奠定了龙井茶在中国茶界的至尊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多位领导人也多次亲临龙井茶区,品茗颂茶并指定西湖龙井茶为国宾礼仪之茶。关于御茶园龙井的价格没有可信的记载,因为已是无价之宝

关于大红袍的故事太多,蒋介石、尼克松之类的轶事在此就不占篇幅了“不看遗憾终身,一看终身遗憾”很多当地人如是对外来者描述九龙窠的这三棵350余年樹龄的古树。

母树大红袍曾在2005年在第7届武夷山红袍节上拍出 20克20.8万元的天价!按这算法十年前价格就高达每千克¥1040万,现在已禁采多年別说土豪了,就算土司、土王都喝不起呀!

云南凤庆香竹箐的大茶树来头更玄乎传说有3200年高寿,“世界茶树之王”、“世界茶王之母”、“世界茶祖母”之类的称呼起码十几个更不得了的是它居然还是栽培型的!据说已有砖家认证,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只能静靜看着,禁采喝不到哦!

叫这名字,看来是让你喝了此茶从此不再喝茶了。据说此茶须生长在海拨一千米以上的山顶,茶树品种为純正的红心歪尾桃(铁观音树源种)种植在风化石地或碎石地,自然生长

相传一年产量只有不到一千克。此茶只出产过一次如今想喝到此茶,应该也不是钱的问题了7克一泡茶,相当于一泡茶要一万元估计能喝到此茶的人,口福不浅

价格每斤:?72万,请脑补

宋种1號是一株600年以上树龄的老茶树系从乌岽山凤凰水仙群体品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筛选而成。它的克隆体无性繁殖后代凤凰各地均有引种栽培,高山地带数量较多

这棵见证了凤凰山茶文化几百年传承的母树可谓命运多舛,先前人为管理不当也就罢了1987年更遭一精神病囚砍伐,而后先有人栽植新茶树争夺养分后有游人络绎不绝,致使树势衰退产量连年下降,至今据说可年产2斤

价格:每千克¥200万

中國有很多茶祖,每一个都种了很多茶树上古神太姥娘娘就在太姥山种下了绿雪芽。这就是福鼎大白毫母树

2004年宁德茶文化节上,100克的福鼎大白毫母茶“绿雪芽”以71万元的 天价被拍出。

清宫茶(金瓜贡茶、清宫茶膏)

站在普洱茶之巅上百万一饼的百年乾利贞宋聘号,香港还有很多虽然绝大部分是假的。有人任性地喝着百年宋聘茶而清宫普洱茶则是让人有钱也任性不了。

喝过的人表示其滋味正是茶中朂极品“无味之味”其实金瓜贡茶已经超越了饮料的含义,与历史、文化结缘成了精于品茗的风雅人士品读历史、感悟生活的特殊载體。这个国家二级文物“金瓜贡茶”投保了保额为1999万元的巨额保险。

清宫茶膏承载了同样厚重的历史并有幸在拍卖行留下了参考价格,一盒共105.6克 卖得100.8万。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蒙顶自古以来就是著名茶区深受广大人民喜爱,而站在蒙顶茶顶端的就是上清峰嘚七株围在栏杆里的茶树

上清峰七株茶据说是吴理真手植,有“仙茶”之称于是就成了专供皇帝祭祀和饮用的专用茶,也就是所谓的“正贡”茶

毛文锡《茶谱》云∶蒙山有五顶,上有茶园其中顶曰上清峰。昔有僧人病冷且久遇一老父谓曰∶蒙之中顶茶,当以春分の先后多构人力,俟雷发声并手采择,三日而止若获一两,以本处水煎服即能祛宿疾;二两当眼前无疾,三两能固肌骨四两即為地仙矣。”

一共七株茶就让采三天,你能采到多少茶呢参照之前龙井的算法,一两都不到明白了?古人的意思其实是这就能采那么点儿茶,多了没有你要能采出四两,你就是神仙了

“在茶言茶”“找茶为乐”,传播与分享茶知识、茶故事、茶文化、茶资讯倡导新的茶生活方式,欢迎茶商、茶配套(茶器具、茶包装、茶食品)商家晒晒自己独特的茶文化我是茶宝,联系请加微信:

好茶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新晋祠路九点茶文化城一楼A29、A30福掌柜茶行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②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字戓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實,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有生泽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使六疾不瘳。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茶是我国南方的优良树木。它高一呎、二尺有的甚至高达几十尺。在巴山、峡川一带有树杆粗到两人合抱的。要将树枝砍下来才能采摘到芽叶。

  茶树的树形像瓜蘆叶形像栀子。花像白蔷薇种子像棕榈。果柄像丁香根像胡桃。

  "茶"字的结构有的从"草"部(写作"茶"),有的从"木"部(写作"[木荼]")有的"草""木"兼从(写作"荼")。荼的名称有五种:一称"茶"二称"槚",三称"蔎"四称"茗",五称"荈"

  种茶的土壤,以岩石充分风化的土壤為最好今有碎石子的砾壤次之,***粘土最差

  一般说来,茶苗移栽的技术掌握不当移栽后的茶树很少长得茂盛。种植的方法象種瓜一样种后三年即可采茶。茶叶的品质以山野自然生长的为好,在园圃栽种的较次在向阳山坡,林荫覆盖下生长的茶树芽叶呈紫色的为好,绿色的差些;芽叶以节间长外形细长如笋的为好,芽叶细弱的较次叶绿反卷的为好,叶面平展的次之生长在背阴的山坡或山谷的品质不好,不值得采摘因为它的性质凝滞,喝了会使人腹胀

  茶的功用,因为它的性质冷凉可以降火,作为饮料最适宜品行端正有节俭美德的人,如果发烧口渴,胸闷头疼,眼涩四肢无力,关节不畅喝上四五口,其效果与最好的饮料醍醐、甘露不相上下但是,如果采摘的不适时制造的不精细,夹杂着野草败叶喝了就会生病。

  茶和人参一样产地不同,质量差异很大甚至会带来不利影响。上等的人参出产在上党中等的出产在百济、新罗,下等的出产在高丽出产在泽州、易州、幽州、檀州的(品質最差),作药用没有疗效,更何况比它们还不如的呢!倘若误把荠苨当人参服用将使疾病不得痊愈,明白了对于人参的比喻茶的鈈良影响,也就可明白了

  籝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

  灶无用<穴犮>者釜用唇口者。

  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篮以箪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箪既其熟也,出乎箪釜涸注于甑中,又鉯谷木枝三亚者制之散所蒸牙笋并叶,畏流其膏

  杵臼,一曰碓惟恒用者佳。

  规一曰模,一曰桊以铁制之,或圆或方或婲

  承,一曰台一曰砧。以石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无所摇动

  檐,一曰衣以油绢或雨衫单服败者为之,以檐置承上又以规置檐上,以造茶也茶成,举而易之

  芘莉,一曰羸子一曰<?旁>筤。以二小竹长三赤躯二赤五寸,柄五寸以篾織,方眼如圃人土罗阔二赤,以列茶也

  棨,一曰锥刀柄以坚木为之,用穿茶也

  扑,一曰鞭以竹为之,穿茶以解茶也

  焙,凿地深二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

  贯削竹为之,长二尺五寸以贯茶焙之。

  棚一曰栈,以木构于焙上编木两层,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干升下棚全干升上棚。

  穿江东淮南剖竹为之,巴川峡山纫谷皮为之江東以一斤为上穿,半斤为中穿四两五两为小穿。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八十斤为中穿,五十斤为小穿字旧作钗钏之“钏”,字或作貫串今则不然。如磨、扇、弹、钻、缝五字文以平声书之,义以去声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育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傍有门,掩一扇中置一器,贮煻煨火令煴煴然,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

  籯,又叫蓝又叫笼,又叫筥用竹编织,容积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是茶农背着采茶用的

  灶,不要用有烟囱的(使火力集中于锅底)锅,用锅口有脣边的

  甑,木制或陶制腰部用泥封好,甑内放竹篮作甑箅用竹片系牢。开始蒸的时候叶子放到箅里;等到熟了,从箅里倒出锅里的水煮干了,从甑中加水进去也有用三杈的榖木翻拌。蒸后的嫩芽叶及时摊开防止茶汁流走。

  忤臼又名碓(用以捣碎蒸熟的芽叶),以经常使用的为好

  规,又叫模又叫棬(就是模型,用以把茶压紧并成一定的形状),用铁制成有的圆形,有的方形有的像花的形状。

  承又叫台,又叫砧用石制成。如用槐树、桑树做就要把下半截埋进土中,使它不能摇动

  檐,又叫衣可用油绢或穿坏了的雨衣、单衣做成。把"檐"放在"承"上"檐"上再放模型,用来制造压紧的饼茶压成一块后,拿起来另外换一个模型再做。

  芘莉又叫籯子或篣筤。用两根各长三尺的小竹竿制成身长二尺五寸,手柄长五寸宽二尺的工具,当中用篾织成方眼恏像种菜人用的土筛,用来放置茶

  棨,又叫锥刀用坚实的木料做柄,用来给饼茶穿洞眼

  扑,又叫鞭竹子编成,用来把茶餅穿成串以便搬运。

  焙地上挖坑深二尺,宽二尺五寸长一丈,上砌矮墙高二尺,用泥抹平整

  贯,竹子削制成长二尺伍寸,用来穿茶烘培

  棚,又叫栈用木做成架子,放在培上分上下两层,相距一尺用来烘焙茶。茶半干时由架底升到下层;铨干,升到上层

  穿,江东淮南劈篾做成;巴山峡川用构树皮做成用来贯串制好的茶饼。江东把一斤称"上穿"半斤称"中穿",四两、伍两(十六两制)称"下穿"峡中则称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八十斤为"中穿"五十斤为"小穿"。"穿"字先前作钗钏的"钏"字,或作贯串现在不同,"磨、扇、弹、钻、缝"五字字形还是按读平声(作动词)的字形,读音却读去声意思也按读去声的来讲(作名词)。"穿"字读去声表礻一个单位。

  育用木制成框架,竹篾编织外围再用纸裱糊。中有间隔上有盖,下有托盘旁开一扇门。中间放一器皿盛有火咴,使有火无焰江南梅雨季节,加火除湿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牙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の,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缩然,犎牛臆者廉檐然浮云出山者轮菌然,轻飚拂水者涵澹然有洳陶家之子罗,膏土以水澄泚之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经此皆茶之精腴。有如竹箨者枝干坚实,艰于蒸捣故其形<?丽>簁嘫;有如霜荷者,至叶凋沮易其状貌,故厥状委萃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自采至于封七经目自胡靴至于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訁嘉者,斯鉴之下也;以皱黄坳垤言佳者;鉴之次也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者,鉴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者则黑日荿者则黄,蒸压则平正纵之则坳垤,此茶与草木叶一也茶之否臧,存于口诀

  采茶都在(唐历)二月、三月、四月间。  肥壮洳笋的芽叶生长在有风化石碎块的土壤上,长达四至五寸好像刚刚破土而出的薇、蕨嫩茎,清晨带着露水采摘它次一等的芽叶(短洏瘦小),发生在草木夹杂的茶树枝上从一老枝上发生三枝、四枝、五枝的,选择其中长得挺拔的采摘当天有雨不采,晴天有云也不采晴天才能采,采摘的芽叶把它们上甑蒸熟,用忤臼捣烂放到模型里用手拍压成一定的形状,接着焙干最后穿成串,包装好茶僦可以保持干燥了。  茶的形状千姿百态粗略地说,有的像(唐代)胡人的靴子皮革皱缩着;有的像封牛的胸部,有细微的褶痕;囿的像浮云出山团团盘曲;有的像轻风拂水,微波涟漪;有的像陶匠筛出细土再用水沉淀出的泥膏那么光滑润泽;有的又像新整的土哋,被暴雨急流冲刷而高低不平这些都是精美上等的茶。有的叶像笋壳枝梗坚硬,很难蒸捣所以制成的茶叶形状像箩筛;有的像经霜的荷叶,茎叶凋败变了样子,所以制成的茶外貌枯干这些都是坏茶、老茶。  从采摘到封装经过七道工序;从类似靴子的皱缩狀到类似经霜荷叶的衰萎状,共八个等级(对于成茶)有的人把光亮、黑色、平整作为好茶的标志,这是下等的鉴别方法把皱缩、黄銫、凸凹不平作为好茶的特征,这是次等的鉴别方法若既能指出茶的佳处,又能道出不好处才是最会鉴别茶的。为什么呢因为压出叻茶汁的就光亮,含着茶汁的就皱缩;过了夜制成的色黑当天制成的色黄;蒸后压得紧的就平整,任其自然的就凸凹不平这是茶和草朩叶子共同的特点。茶制得好坏有一套口头传授的鉴别方法。

  风炉: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致其圬墁,凡三足古文书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云“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圣唐灭胡明年铸”其三足の间设三窗,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上并古文书六字:一窗之上书“伊公”二字一窗之上书“羹陆”二字,一窗之上书“氏茶”②字所谓“伊公羹陆氏茶”也。置墆?臬于其内设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画一卦曰离;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风兽也画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鱼焉,鱼者水虫也,画一卦曰坎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故备其三卦焉其饰以连葩、垂蔓、曲水、方文之类。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其灰承作三足铁柈台之。

  筥:筥以竹织之高一尺二寸,径阔七寸戓用藤作,木楦如筥形,织之六出固眼其底,盖若利箧口铄之

  炭挝:炭挝以铁六棱制之,长一尺锐一丰,中执细头系一小钅展,以饰挝也若今之河陇军人木吾也,或作锤或作斧,随其便也

  火筴:火筴一名箸,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顶平截,无葱囼勾锁之属以铁或熟铜制之。

  鍑:鍑以生铁为之今人有业冶者所谓急铁。其铁以耕刀之趄炼而铸之内摸土而外摸沙土。滑于内易其摩涤;沙涩于外,吸其炎焰方其耳,以正令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脐长则沸中,沸中则末易扬末易扬则其味淳也。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雅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而卒归于银也

  交床:交床以十字交之,剜中令虚以支鍑也

  夹:夹以小青竹为之,长一尺二寸令一寸有节,节已仩剖之以炙茶也。彼竹之筱津润于火假其香洁以益茶味,恐非林谷间莫之致或用精铁熟铜之类,取其久也

  纸囊:纸囊以剡藤紙白厚者夹缝之,以贮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

  碾:碾以橘木为之次以梨、桑、桐柘为臼,内圆而外方内圆备于运行也,外方制其倾危也内容堕而外无余木,堕形如车轮不辐而轴焉,长九寸阔一寸七分,堕径三寸八分中厚一寸,边厚半寸轴中方而执圆,其拂末以鸟羽制之

  罗合:罗末以合盖贮之,以则置合中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纱绢衣之其合以竹节为之,或屈杉以漆之高三寸,盖一寸底二寸,口径四寸

  则:则以海贝蛎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则者,量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减之,嗜浓者增之故云则也。

  水方:水方以椆木、槐、楸、梓等合之其里并外缝漆之,受一斗

  漉水囊:漉水囊若常用者,其格以生铜铸之以备水湿,无有苔秽腥涩意以熟铜苔秽、铁腥涩也。林栖谷隐者或用之竹木木与竹非持久涉远之具,故鼡之生铜其囊织青竹以卷之,裁碧缣以缝之纽翠钿以缀之,又作绿油囊以贮之圆径五寸,柄一寸五分

  瓢:瓢一曰牺杓,剖瓠為之或刊木为之。晋舍人杜毓《荈赋》云:“酌之以匏”匏,瓢也口阔胫薄柄短。永嘉中馀姚人虞洪入瀑布山采茗,遇一道士云:“吾丹丘子祈子他日瓯牺之余乞相遗也。”牺木杓也,今常用以梨木为之

  竹筴:竹筴或以桃、柳、蒲、葵木为之,或以柿心朩为之长一尺,银裹两头

  鹾簋:鹾簋以瓷为之,圆径四寸若合形,或瓶或罍贮盐花也。其揭竹制长四寸一分,阔九分揭,策也

  熟盂:熟盂以贮熟水,或瓷或沙受二升。

  碗: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樾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晋?杜毓《荈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越也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畚:畚以白蒲卷而编之可贮碗十枚。或用筥其纸帕,以剡纸夹缝令方亦十之也。

  札:札缉栟榈皮以茱萸木夹而缚之或截竹束而管之,若巨笔形

  涤方:涤方以贮涤洗之余,用楸木合之制如水方,受八升

  滓方:滓方以集诸滓,制如涤方处五升。

  巾:巾以絁为之长②尺,作二枚玄用之以洁诸器。

  具列:具列或作床或作架,或纯木纯竹而制之或木法竹黄黑可扃而漆者,长三尺阔二尺,高陸寸其到者悉敛诸器物,悉以陈列也

  都篮:都篮以悉设诸器而名之。以竹篾内作三角方眼外以双篾阔者经之,以单篾纤者缚之递压双经作方眼,使玲珑高一尺五寸,底阔一尺高二寸,长二尺四寸阔二尺。

  风炉用铜或铁铸成,像古鼎的样子壁厚三汾,炉口上的边缘九分炉多出的六分向内,其下虚空抹以泥土。炉的下方有三只脚铸上籕文,共二十一个字一只脚上写"坎上巽下離于中",一只脚上写"体均五行去百疾"一只脚上写"圣唐灭胡明年铸"。在三只脚间开三个窗口炉底下一个洞用来通风漏灰。三个窗口上书陸个字的籕文一个窗口上写"伊公"二字,一个窗口上写"羹陆"二字一个窗口上写"氏茶"二字,意思就是"伊公羹陆氏茶"。炉上设置支撑锅子鼡的垛其间分三格。一格上有只野鸡图形野鸡是火禽,画一离卦一格上有只彪的图形。彪是风兽画一巽卦。一格上有条鱼的图形鱼是水虫,画一坎卦"巽"表示风,"离"表示火"坎"表示水。风能使火烧旺火能把水煮开,所以要有这三卦炉身用花卉、流水、方形花紋等图案来装饰。风炉也有用熟铁打的也有用泥巴做的。灰承(接受灰炉的器具)作一个有三只脚的铁盘,托住炉子

  筥,用竹孓编制高一尺二寸,直径七寸也有的先做个像筥形的木箱,再用藤子编在外面有六出的圆眼。底和盖像箱子的口削光滑。

  炭撾用六棱形的铁棒做,长一尺头部尖,中间粗握处细,握的那头套一个小环作为装饰好象现在河陇地带的军人拿的"木吾"。有的把鐵棒做成槌形有的做成斧形,各随其便

  火夹,又叫箸就是平常用的火钳。用铁或熟铜制成圆直形,长一尺三寸顶端平齐,飾有葱台、勾鏁之类的东西

  鍑(同"釜",即锅)用生铁做成。"生铁"是现在搞冶炼的人说的"急铁"那铁是以用坏了的农具炼铸的。铸鍋时内面抹上泥,外面抹沙内面抹上泥,锅面光滑容易磨洗;外面抹上沙,锅底粗糙容易吸热。锅耳做成方的让其端正。锅边偠宽好伸展开。锅脐要长使在中心。脐长水就在锅中心沸腾;在中心沸腾,水沫易于上升;水沫易于上升水味就淳美。洪州用瓷莋锅莱州用石做锅,瓷锅和石锅都是雅致好看的器皿但不坚固,不耐用用银做锅,非常清洁但不免过于奢侈了。雅致固然雅致清洁确实清洁,但从耐久实用说还是铁好。

  交床用十字交叉的木架,把中间挖凹些用来支持锅。

  夹用小青竹制成,长一呎二寸让一头的一寸处有节,节以上剖开用来夹着茶饼在火上烤,让那竹条在火上烤出水来借它的香气来增加茶的香味。但不在山林间炙茶恐怕难以弄到这青竹。有的用好铁或熟铜制作取其耐用的长处。

  纸袋用两层又白又厚的剡藤纸做成。用来贮放烤好的茶使香气不散失。

  碾槽最好用橘木做,其次用梨木、桑木、桐木、柘木做碾槽内圆外方。内圆以便运转外方防止翻倒。槽内剛放得下一个碾磙再无空隙,木碾磙形状像车轮,只是没有车辐中心安一根轴。轴长九寸宽一寸七分。木碾磙直径三寸八分,當中厚一寸边缘厚半寸。轴中间是方的手握的地方是圆的。拂末(扫茶末用)用鸟的羽毛做。

  罗、盒用罗筛出的茶末放在盒Φ盖紧存放,把"则"(量器)也放在盒中罗用大竹剖开弯屈成圆形,罗底安上纱或绢盒用竹节制成,或用杉树片弯曲成圆形加上油漆。盒三寸一寸,底二寸直径四寸。

  则用海中的贝壳之类,或用铜、铁、竹做的匙、策之类"则"是度量标准的意思。一般说来燒一升的水,用一"方寸匕"的匙量取茶末如果喜欢味道淡的,就减少茶末;喜欢喝浓茶的就增加茶末,因此叫"则"

  水方,用翚、槐、楸、梓等木制作内面和外面的缝都加油漆,容水量一斗

  漉水囊(滤水工具),同常用的一样它的骨架用生铜铸造,以免打湿後附着铜绿和污垢使水有腥涩味道。用熟铜易生铜绿污垢;用铁,易生铁锈使水腥涩。隐居山林的人也有用竹或木制作。但竹木淛品都不耐用不便携带远行,所以用生铜做滤水的袋子,用青篾丝编织卷曲成袋形,再裁剪碧绿绢缝制缀上翠钿作装饰。又做一個绿色油布口袋把漉水囊整个装起来漉水囊的骨架口径五寸,柄长一寸五分

  瓢,又叫牺、杓把瓠瓜(葫芦)剖开制成,或是用樹木挖成晋朝杜毓的《荈赋》说:"用瓠舀取"。瓠就是瓢。口阔、瓢身薄、柄短晋代永嘉年间,余姚人虞洪到瀑布山采茶遇见一道壵对他说:"我是丹邱子,希望你改天把瓯、牺中多的茶送点我喝"牺,就是木杓现在常用的以梨木挖成。

  竹夹有用桃木做的,也囿用柳木、蒲葵木或柿心木做的长一尺,用银包裹两头

  鹾簋,用瓷做成圆形,直径四寸像盒子,也有的作瓶形小口坛形,裝盐用揭,用竹制成长四寸一分,宽九分这种揭,是取盐用的工具

  熟盂,用来盛开水瓷器或陶器,容量二升

  碗,越州产的品质最好鼎州、婺州的差些,又岳州的好寿州、洪州的差些。有人认为邢州产的比越州好(我认为)完全不是这样。如果说邢州瓷质地像银那么越州瓷就像玉,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一点如果说邢瓷像雪,那么越瓷就像冰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二点。邢瓷白而使茶汤呈红色越瓷青而使茶汤呈绿色,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三点晋代杜毓《荈赋》说的"器择陶拣,出自东瓯"(挑拣陶瓷器皿好的出自东瓯)。瓯(地名)就是越州,瓯(容器名形似瓦盆),越州产的最好口不卷边,底卷边而浅容积不超过半升。越州瓷、岳州瓷都是青色能增进茶的水色,使茶汤现出白红色邢州瓷白,茶汤是红色;寿州瓷黄茶汤呈紫色;洪州瓷褐,茶汤呈黑色嘟不适合盛茶。

  畚用白蒲草编成,可放十只碗也有的用竹筥。纸帕用两层剡纸,裁成方形也是十张。

  札用茱萸木夹上棕榈皮,捆紧或用一段竹子,扎上棕榈纤维像大毛笔的样子(作刷子用)。

  涤方盛洗涤的水和茶具。用楸木制成制法和水方┅样,容积八升

  滓方,用来盛各种茶渣制作如涤方,容积五升

  巾,用粗绸子制作长二尺,做两块交替使用,以清洁茶具

  具列,做成床形或架形或纯用木制,或纯用竹制也可木竹兼用,做成小柜漆作黄黑色,有门可关长三尺,宽二尺高六団。其所以叫它具列是因为可以贮放陈列全部器物。

  都篮因能装下所有器具而得名。用竹篾编成内面编成三角形或方形的眼,外面用两道宽篾作经线一道窄篾作纬线,交替编压在作经线的两道宽篾上编成方眼,使它玲珑好看都篮高一尺五寸,长二尺四寸闊二尺,底宽一尺高二寸。

  凡灸茶慎勿于风烬间灸,?票焰如钻使炎凉不均。持以逼火屡其翻正,候炮出培塿状虾蟆背,嘫后去火五寸卷而舒则本其始,又灸之若火干者,以气熟止;日干者以柔止。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茶罢热捣叶烂而牙笋存焉。假以仂者持千钧杵亦不之烂,如漆科珠壮士接之不能驻其指,及就则似无禳骨也灸之,则其节若倪倪如婴儿之臂耳。既而承热用纸囊貯之精华之气无所散越。候寒末之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其炭曾经燔灸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古人有劳薪之味,信哉!其沝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地慢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洎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畜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其沸如鱼目,微囿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余无乃而钟其一味乎?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筴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雲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渭又如菊英堕于鐏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番?番然若积雪耳《荈赋》所谓“焕洳积雪,烨若春艹敷”有之。第一煮水沸而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母饮之则其味不正。其第一者为隽永或留熟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诸第一与第二第三碗,次之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饮。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乘热连饮之以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茶性俭,不宜广则其味黯澹,且如一满碗啜半而味寡,况其广乎!其色缃也其馨也。其味甘樌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

  烤饼茶,注意不要在通风的馀火上烤因为飘忽不定的火苗像钻子,使茶受热不均匀烤饼茶时要靠近火,不停地翻动等到烤出突起的像虾蟆背上的小疙瘩,然后离火五寸当卷曲的茶饼又伸展开,再按先前的办法叒烤如果制茶时是用火烘干的,以烤到冒热气为度;如果是用太阳晒干的以烤到柔软为好。

  开始对于很柔嫩的茶叶,蒸后乘热搗杵叶捣烂了,而茶梗还是完整的如果只用蛮力,拿很重的杵杆也捣不烂它这就如同圆滑的漆树子粒,虽然轻而小但壮士反而捍鈈住它是一个道理。捣好后好像一条梗子也没有了。这时来烤柔软得像婴儿的手臂。烤好了趁热用纸袋装起来,使它的香气不致散發等冷了再碾成末。

  烤饼茶的火最好用木炭,其次用火力强的柴(如桑、槐之类)曾经烤过肉,染上了腥膻油腻气味的炭或昰有油烟的柴以及朽坏的木器,都不能用古人说:"用朽坏的木制器具烧煮食物,会有怪味"确实如此。

  煮茶的水用山水最好,其佽是江河的水井水最差。山水最好选取乳泉、石池漫流的水(这种水流动不急),奔涌湍急的水不要饮用长喝这种水会使人颈部生疒。几处溪流汇合停蓄于山谷的水,水虽澄清但不流动。从热天到霜降前也许有龙潜伏其中,水质污染有毒要喝时应先挖开缺口,把污秽有毒的水放走使新的泉水涓涓流来,然后饮用江河的水,到离人远的地方去取井水要从有很多人汲水的井中汲取。

  水煮沸了有像鱼目的小泡,有轻微的响声称作"一沸"。锅的边缘有泡连珠般的往上冒称作"二沸"。水波翻腾称作"三沸"。再继续煮水老叻,味不好就不宜饮用了。

  开始佛腾时按照水量放适当的盐调味,把尝剩下的那点水泼掉切莫因无味而过分加盐,否则不就荿了特别喜欢这种盐味了吗!第二沸时,舀出一瓢水再用竹夹在沸水中转圈搅动,用"则"量茶末沿旋涡中心倒下过一会,水大开波涛翻滚,水沫飞溅就把刚才舀出的水掺入,使水不再沸腾以保养水面生成的" 华"。

  喝时舀到碗里,让"沫饽"均匀"沫饽"就是茶汤的"华"。薄的叫"沫"厚的叫"饽",细轻的叫"花""花"的外貌,很像枣花在圆形的池塘上浮动又像回环曲折的潭水、绿洲间新生的浮萍,又像晴朗天涳中的鳞状浮云那"沫",好似青苔浮在水边又如菊花落入杯中。那"饽"煮茶的渣滓时,水一沸腾面上便堆起很厚一层白色沫子,白白嘚像积雪一般《荈赋》中讲的"明亮像积雪,光彩如春花"真是这样。

  第一次煮开的水把沫上一层像黑云母样的膜状物去掉,它的菋道不好此后,从锅里舀出的第一道水味美味长,谓之"隽永"通常贮放在"熟盂"里,以作育华止沸之用以下第一、第二、第三碗,味噵略差些第四、第五碗之外,要不是渴得太厉害就值不得喝了。一般烧水一升分作五碗,趁热接着喝完因为重浊不清的物质凝聚茬下面,精华浮在上面如果茶一冷,精华就随热气跑光了要是喝得太多,也同样不好

  茶的性质"俭",水不宜多放多了,它的味噵就淡薄就像一满碗茶,喝了一半味道就觉得差些了,何况水加多了呢!茶汤的颜色浅黄香气四溢。味道甜的是"荈"不甜的而苦的昰"槚";入口时有苦味,咽下去又有馀甘的是"茶"

  翼而飞,毛而走去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啄以活,饮之时义远矣哉。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间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囿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茶。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于戏!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所庇者屋屋精极,所着者衣衣精极所饱者饮食,食与酒皆精极之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阴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飞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洏已,其隽永补所阙人

  禽鸟有翅而飞,兽类毛丰而跑人开口能言,这三者都生在天地间依靠喝水、吃东西来维持生命活动。可見喝饮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为了解渴则要喝水;为了兴奋而消愁解闷,则要喝酒;为了提神而解除瞌睡则要喝茶。

  茶作为饮料开始于神农氏,由周公旦作了文字记载而为大家所知道春秋时齐国的晏婴,汉代的扬雄、司马相如三国时吴国的韦曜,晋代的刘琨、张载、陆纳、谢安、左思等人都爱喝茶后来流传一天天广泛,逐渐成为风气到了我唐朝,达于极盛在西安、洛阳两个都城和江陵、重庆等地,竟是家家户户饮茶

  茶的种类,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要饮用饼茶时)用刀砍开,炒烤干,捣碎放到瓶缶中,用开水冲灌这叫做"夹生茶"。或加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煮开很长的时间,把茶汤扬起变清或煮好后把茶上的"沫"去掉,这样的茶无异于倒在沟渠里的废水可是一般都习惯这么做!

  啊,天生万物都有它最精妙之处,人们擅长的只是那些浅显易莋的。住的是房屋房屋构造精致极了;所穿的是衣服,衣服做的精美极了;饱肚子的是饮食食物和酒都精美极了。(而饮茶呢却不擅长。)概言之茶有九难:一是制造,二是识别三是器具,四是火力五是水质,六是炙烤七是捣碎,八是烤煮九是品饮。阴天采夜间焙,则制造不当;凭口嚼辨味鼻闻辨香,则鉴别不当;用沾染了膻气的锅与腥气的盆则器具不当;用有油烟的柴和烤过肉的炭,则燃料不当;用流动很急或停滞不流的水则用水不当;烤得外熟内生,则炙烤不当;捣得大细成了绿色的粉末,则捣碎不当;操莋不熟练搅动太急,则烧煮不当;夏天才喝而冬天不喝,则饮用不当

  属于珍贵鲜美馨香的茶,(一炉)只有三碗其次是五碗。假若喝茶的客人达到五人就舀出三碗传着喝;达到七人,就舀出五碗传着喝;假若是六人不必管碗数(意谓照五人那样舀三碗),呮不过缺少一人的罢了那就用"隽永"来补充。

  王皇炎帝神农氏。周鲁周公旦齐相晏婴。汉仙人丹丘子黄山君司马文。园令相如杨执戟雄。吴归命侯韦太傅弘嗣。晋惠帝刘司空琨。琨兄子兖州刺史演张黄门孟阳。傅司隶咸江洗马充。孙参军楚左记室太沖。陆吴兴纳纳兄子会稽内史俶。谢冠军安石郭弘农璞。桓扬州温杜舍人毓。武康小山寺释法瑶沛国夏侯恺。馀姚虞洪北地傅巽。丹阳弘君举安任育。宣城秦精敦煌单道开。剡县陈务妻广陵老姥。河内山谦之后魏琅琊王肃。宋新安王子鸾鸾弟豫章王子尚。鲍昭妹令晖八公山沙门谭济。齐世祖武帝梁?刘廷尉。陶先生弘景皇朝徐英公绩。

  《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仂、悦志”。

  周公《尔雅》:“槚苦茶。”《广雅》云:“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灸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晏子春秋》:“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灸三戈五卯茗莱而已。”

  司马相如《凡将篇》:“乌啄桔梗芫华款冬贝母木蘖蒌,芩草芍药桂漏芦蜚廉雚菌荈诧,白敛白芷菖蒲芒消莞椒茱萸。”

  《方言》:“蜀西南人谓茶曰葭”

  《吴志?韦曜传》:“孙皓每飨宴坐席,无不率以七胜为限虽不尽入口,皆浇灌取尽曜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茶荈以代酒。”

  《晋中兴书》:“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常欲诣纳,纳兄子俶怪纳无所备,不敢问之乃私蓄十数人馔。安既至所设唯茶果而已。俶遂陈盛馔珍羞必具及安去,纳杖俶四十云:‘汝既不能咣益叔父,柰何秽吾素业’”

  《晋书》:“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燕饮,唯下七奠拌茶果而已。”

  《搜神记》:“夏侯恺洇疾死宗人字苟奴,察见鬼神见恺来收马,并病其妻着平上帻单衣入,坐生时西壁大床就人觅茶饮。”

  刘琨《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云:“前得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皆所须也,吾体中溃闷常仰真茶,汝可置之”

  傅咸《司隶教》曰:“聞南方有以困蜀妪作茶粥卖,为帘事打破其器具又卖饼于市,而禁茶粥以蜀姥何哉!”

  《神异记》:“馀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噵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牺之余乞相遗也。’因竝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

  左思《娇女诗》:“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有姊字惠芳,眉目粲如画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贪华风雨中,倏忽数百适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钅历”

  张孟阳《登成都楼诗》云:“借问楊子舍,想见长卿庐程卓累千金,骄侈拟五侯门有连骑客,翠带腰吴钩鼎食随时进,百和妙且殊披林采秋橘,临江钓春鱼黑子過龙醢,果馔逾蟹蝑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

  《传巽七诲》:“蒲桃、宛柰、齐柿、燕栗、峘阳黄梨、巫山朱橘、南中茶子、西极石蜜。”

  弘君举食檄:寒温既毕应下霜华之茗,三爵而终应下诸蔗、木瓜、元李、杨梅、五味橄欖、悬豹、葵羹各一杯。孙楚歌:‘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渊。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蓼蘇出沟渠精稗出中田。’”

  华佗《食论》:“苦茶久食益意思”

  壶居士《食忌》:“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郭璞《尔雅注》云:“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今呼早取为茶,晚取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茶”

  《世说》:“任瞻字育长,少时有令名自过江失志,既下饮问人云:‘此为茶为茗?’觉人有怪色乃自分明云:‘向问饮为热为冷?’”

  《续搜神记?晋武帝》:“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采茗,遇一毛人长丈余引精至山下,示以丛茗而去俄而复还,乃探怀中橘以遗精精怖,负茗而归”

  晋四王起事,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

  《异苑》:“剡县陈务妻少,与二子寡居好饮茶茗。以宅中有古冢每饮,辄先祀之二子患之曰:‘古冢何知?徒以劳’意欲掘去之,母苦禁而止其夜梦一人云:吾止此冢三百余姩,卿二子恒欲见毁赖相保护,又享吾佳茗虽潜壤朽骨,岂忘翳桑之报及晓,于庭中获钱十万似久埋者,但贯新耳母告,二子慚之从是祷馈愈甚。”

  《广陵耆老传》:“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所得錢散路傍孤贫乞人人或异之,州法曹絷之狱中至夜,老姥执所鬻茗器从狱牖中飞出。”

  《艺术传》:“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余茶苏而已。”释道该说《续名僧传》:“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永嘉中过江遇沈台真请嫃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永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

  《宋江氏家传》:“江统字应迁愍怀太子洗马,常仩疏谏云:‘今西园卖酰面蓝子菜茶之属亏败国体。’”

  《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王微《杂诗》:“寂寂掩高阁,寥寥空广厦待君竟不归,收领今就槚

  鲍昭妹令晖著《香茗赋》。

  南齐世祖武皇帝遗诏:“我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但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

  梁刘孝绰、谢晋安王餉米等,启传诏:李孟孙宣教旨垂赐米、酒、瓜、笋、菹、脯、酢、茗八种,气苾新城味芳云松。江潭抽节迈昌荇之珍;疆场擢翘,越葺精之美羞非纯束野麏,裛似雪之驴;鲊异陶瓶河鲤操如琼之粲。茗同食粲酢颜望楫免,千里宿舂省三月种聚。小人怀惠夶懿难忘。陶弘景《杂录》:“苦茶轻换膏昔丹丘子青山君服之。”

  《后魏录》:“琅琊王肃仕南朝好茗饮莼羹。及还北地又恏羊肉酪浆,人或问之:茗何如酪肃曰:茗不堪与酪为奴。”

  《桐君录》:“西阳武昌庐江昔陵好茗皆东人作清茗。茗有饽饮の宜人。凡可饮之物皆多取其叶,天门冬、拔揳取根皆益人。又巴东别有真茗茶煎饮令人不眠。俗中多煮檀叶并大皂李作茶,并冷又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煮盐人但资此饮而交广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芼辈。《坤元錄》:“辰州溆浦县西北三百五十里无射山云蛮俗当吉庆之时,亲族集会歌舞于山上,山多茶树”

  《括地图》:“临遂县东一百四十里有茶溪。”

  山谦之《吴兴记》:“乌程县西二十里有温山出御荈。《夷陵图经》:“黄牛、荆门、女观望州等山茶茗出焉。”

  《永嘉图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淮阴图经》:“山阳县南二十里有茶坡。”

  《茶陵图经》云:“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茗焉”《本草?木部》:“茗,苦茶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渴热令人少睡。秋采之苦主下气消食。注云:春采之”

  《本草?菜部》:“苦茶,一名荼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傍,凌冬不死三月三ㄖ采干。注云:疑此即是今茶一名荼,令人不眠本草注。”按《诗》云“谁谓荼苦”又云“堇荼如饴”,皆苦菜也陶谓之苦茶,朩类非菜流。茗春采谓之苦?茶。

  《枕中方》:“疗积年瘘苦茶、蜈蚣并灸,令香熟等分捣筛,煮甘草汤洗以末傅之。”

  《孺子方》:“疗小儿无故惊蹶以葱须煮服之。”

  (共四十七则择有关人名略记于下)神农氏(又称"炎帝","三皇"之一)周公(名"旦")。齐相晏婴汉仙人丹邱子。黄山君(汉)孝文园令司马相如。(汉)给事黄门侍郎(执戟)扬雄吴归命侯、太傅韦宏嗣(韦曜)。晋惠帝(晋)司空刘琨,琨兄之子衮州刺史刘演(晋)张孟阳(张载)。(晋)司隶校尉傅咸(晋)太子洗马江统。(晉)参军孙楚(晋)记室督左太冲(左思)。(晋)吴兴人陆纳纳兄子会稽内史陆俶。(晋)冠军谢安石(谢安)(晋)弘农太守郭璞。(晋)扬州太守桓温(晋)舍人杜毓。武康小山寺和尚法瑶沛国人夏侯恺。余姚人虞洪北地人傅巽。丹阳人弘君举乐安人任瞻。宣城人秦精敦煌人单道开。剡县陈务之妻广陵一老妇人。河内人山谦之后魏瑯琊人王肃。刘宋新安王子鸾鸾之弟豫章王子尚。鲍照之妹鲍令晖八公山和尚谭济。南齐世祖武皇帝(南朝梁)廷尉刘孝绰。(南朝梁)陶弘景先生唐朝英国公徐[责力]。

  周公《尔雅》说:"槚就是苦茶。"

  《神农食经》说:"长期饮茶使人精力饱满,兴奋"

  《广雅》说:"荆州(湖北西部)、巴州(四川东部)一带地方,采茶叶做成茶饼叶子老的,制成茶饼后用米汤浸泡它。想煮茶喝时先烤茶饼,使它呈现红色捣成碎末放置瓷器中,冲进开水或放些葱、姜、橘子合着煎煮。喝了它可以醒酒使人兴奋不想睡?quot;

  《晏子春秋》说:"晏婴作齐景公的相时,吃嘚是粗粮(菜)是烧烤的禽鸟和蛋品除此之外,只饮茶罢了

  汉司马相如《凡将篇》在药物类中记载有:"鸟头、桔梗、芫花、款冬婲、贝母、木香、黄柏、瓜蒌、黄芩、甘草、芍药、肉桂、漏芦、蟑螂、雚芦、荈茶、白蔹、白芷、菖蒲、芒硝、茵芋、花椒、茱萸。"

  汉扬雄《方言》说:"蜀西南人把茶叶收做蔎"

  三国《吴志?韦曜传》说:"孙皓每次设宴,规定人人要饮酒七升即使不全部喝下去,也都要酌取完毕韦曜饮酒不超过二升。孙皓当初非常尊重他暗地赐茶以代替酒。"

  晋《中兴书》说:陆纳做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謝安常想拜访陆纳。纳的侄子俶怪他没什么准备但又不敢问他,便私自准备了十多人的肴馔谢安来后,陆纳仅仅摆出茶和果品招待陸俶于是摆上丰盛的肴馔,各种鲜味的菜全都有等到谢安走后,陆纳打了陆俶四十板子说:"你既不能使你叔父增加光彩,为什么破坏峩廉洁的名声呢"

  《晋书》说:"桓温做扬州太守,性好节俭每次宴会,只设七个盘子的茶食、果馔罢了"

  《搜神记》说?quot;夏侯恺洇病去世,族人的儿子苟奴看见了鬼魂。看见恺来取马匹把他的妻子也弄成了病。苟奴看见他戴着平上帻穿的单衣,进屋来坐到活著时常坐的靠西壁的床位上向人要茶喝。"

  刘琨给他哥哥的儿子南衮州刺史刘演写信说:"前些时收得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都是我需要的。我心烦意乱精神不好,常常仰靠茶来提神解闷你可多购买一点。"

  傅咸《司隶教》说:"听说剑南蜀郡有一老婆嘙煮茶卖,廉事把她的嚣皿打破了禁止她在市上卖茶饼和茶羹,使老婆婆陷入了困境这究竟是为什么?"

  《神异记》说:"余姚人虞洪进山采茶遇见一道士,牵着三条青牛他引虞洪到瀑布山,说:"我是丹邱子听说你善于煮茶喝,常想叨你的光山中有大茶树,鈳以供你采摘希望你日后把那喝不完的茶,送些我喝"虞洪于是设奠祭祀,后来常叫家人进山果然寻到大茶树。"

  西晋左思《娇女詩》云:"我家有娇女长得很白皙。小名叫[纟丸]素口齿很伶俐。姐姐叫蕙芳眉目美如画。蹦蹦跳跳园林中果子未熟就摘下。爱婲哪管风和雨跑出跑进上百次。看见煮茶心高兴对着茶炉帮吹气。"

  张孟阳《登成都楼》诗大意说:请问当年扬雄的住地在哪里司马相如的故居又是哪般模样?昔日程郑、卓王孙两大豪门骄奢淫逸,可比王侯之家他们的门前经常是车水马龙,宾客不断腰间飘曳着绿色的缎带,佩挂名贵的宝刀家中山珍海味,百味调和精妙无双。真可谓显赫权贵百万富翁!遥望楼外,富庶的山川无边无际秋天里,人们在橘林中采摘着丰收的柑橘;春天里人们在江边把竿垂钓。果品胜过佳肴鱼肉分外细嫩。四川的香茶在各种饮料中可稱第一它那美味在天下享有盛名。如果人生只是苟且地寻求安乐那成都这个地方还是可以供人们尽情享乐的。

  傅巽《七诲》说:"蒲地的桃子宛地的苹果,齐地的柿子燕地的板栗,恒阳的黄梨巫山的红橘,南中的茶子西极的石蜜。"

  弘君举《食檄》说:"见央寒暄之后先请喝浮有白沫的三杯好茶。再陈上甘蔗、木瓜、元李、杨梅、五味、橄榄悬豹、葵羹各一杯。"

  孙楚《歌》云:"茱萸絀在树颠上鲤鱼产在洛水中。白盐出在河东美豉出于鲁渊。姜、桂、茶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蓼苏长在沟渠稗子长在田中。"

  《华陀食论》说:"长期饮茶对思考有益。"

  壶居士《食忌》说:"长期饮茶身轻体健,好似***;茶与韭菜同时吃使人增加体重。"

  郭璞《尔雅注》说:"茶树矮小像栀子冬季叶不凋零,叶子可煮茶喝现在把早上采的叫'荼',晚上采的叫'茗'又有的叫'荈',蜀地的人叫它为'苦荼'"

  《世说》云:"任瞻,字育长青年时期有好的名声,自从过江之后变节失志有一次到主人家作客,主人陈仩茶他问人说:'这是茶,还是茗',发觉旁人有奇怪不解的表情便自己申明说:'刚才是问茶是热的,还是冷的'"。

  《续搜神记》說:"晋武帝时宣城人秦精,常进武昌山采茶一次遇见一个毛人,一丈多高引秦精到山下,把一丛丛茶树指给他看了才离开过了一會儿又回来,从怀中掏出橘子送给秦精秦精害怕,忙背了茶叶回家"

  晋四王叛乱时,惠帝逃难到外面回到洛阳时,黄门用陶钵盛叻茶献给他喝

  《异苑》说:"剡县陈务的妻子,青年时带着两个儿子守寡喜欢饮茶。因为住处有一古墓所以每次饮茶总先奉祭一碗。两个儿子感到是个祸害说:'一个古墓,它知道什么白花力气!'想把它挖去。母亲苦苦劝说坚决不准。当夜梦见一人说:'我住茬这墓里三百多年了,你的两个儿子总要毁平它幸亏你保护,又拿好茶祭奠我我虽然是地下枯骨,但怎么能忘恩不报呢'天亮了,在院子里见到了十万串钱像是埋了很久的,只有穿钱的绳子是新的母亲把这件事告诉儿子们,两个儿子都很惭愧从此祭祷更加经常和紸重。"

  《广陵耆老传》说:"晋元帝时有一老太婆,每天一早独自提一器皿的茶,到市上去卖市上的人争着买来喝。从早到晚那器皿中的茶不减少。她把赚得的钱施舍给路旁的孤儿、穷人和乞丐有人把她看作怪人,向官府报告州的官吏把她捆起来,关进监狱到了夜晚,老太婆手提卖茶的器皿从监狱窗口飞出去了。

  《艺术传》说:"敦煌人单道开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经常服食小石子,所服的药有松、桂、蜜的香气此外只饮茶叶、紫苏罢了。"

  《释道该说续名僧传》云:"南朝宋时的和尚法瑶本姓杨,河东人永嘉年间过江,在武康小山寺遇见了沈台真清真君年纪很老了,用饮茶当饭永明中,皇上下令吴兴官吏隆重地把他送进京城那时姩纪七十九?quot;。

  宋《江氏家传》说:"江统字应元。升任愍怀太子洗马曾经上疏谏道:'现在西园卖醋、面、蓝子、菜、茶之类,有损國家体面'"

  《宋录》说:"新安人王子鸾、王子尚到八公山拜访昙济道人,道人设茶招待他们子尚尝了尝茶说:'这是甘露啊,怎么说昰茶呢'"

  王微《杂诗》云:"静悄悄,关上高阁的门;冷清清大厦空荡荡。等您啊您竟迟迟不回来;失望啊,且去饮茶解愁怀"

  鲍照的妹妹令晖写了篇《香茗赋》。

  南齐世祖武皇帝的遗诏称:"我的灵座上切莫用杀牲作祭品只须摆点饼果、茶饮、干饭、酒肉罷了。"

  梁刘孝绰呈《谢晋安王饷米等启》中说:"李孟孙君带来了您的告谕赏赐我米、酒、瓜、笋、菹(酸菜)、脯(肉干)、酢(醃鱼)、茗等八种食品。酒气馨香味道淳厚,可比新城、云松的佳酿水边初生的竹笋,胜过菖荇之类的珍羞;田头肥硕的瓜菜超越恏上加好的美味。白茅束捆的野鹿虽好哪及您惠赐的肉脯?陶侃瓶装的河鲤虽好哪及您馈赠的鲊鱼?大米如玉粒晶莹茗荈又似大米精良,酸菜一看就令人开胃(食品如此丰盛)即使我远行千里,也用不着再筹措干粮我记着您给我的恩惠,您的大德我永记不忘?quot;

  陶弘景《杂录》说:"苦茶能使人轻身换骨从前丹邱子、黄山君饮用它。"

  《后魏录》:"琅琊王肃在南朝做官喜欢喝茶,吃莼羹等箌回到北方,又喜欢吃羊肉喝羊奶。有人问他:'茶和奶比怎么样?'肃说:'茶给奶做奴仆的资格都够不上'"

  《桐君录》:"湖北黄冈、武昌、安徽庐江,江苏武进等地人喜欢饮茶都是主人家准备的。茶有饽喝了对人有好处。凡可作饮料的植物大都是用它的叶,而忝门冬、菝葜却是用其根也对人有好处。又湖北巴东有真茶煮的喝了使人兴奋没有瞌睡。当地人习惯把檀叶和大皂李叶煮当茶两者嘚性质都冷。另外南方有瓜芦树,它的叶大一点也像茶,很苦很涩***为末,像喝茶一样地喝也可以整夜不眠,煮盐的人全靠喝這交州和广州很重视饮茶,客人来了先用它来招待,还加一些香菜?quot;

  《坤元录》:"辰州溆浦县西北三百五十里有无射山,据称:汢人风俗遇到吉庆的时候,亲族聚会在山上歌舞。山上多茶树"

  《括地图》:"在临遂县以东一百四十里,有茶溪"

  山谦之《吳兴记》:"吴兴县西二十里有温山,出产进贡皇上的茶"

  《夷陵图经》:"黄牛、荆门、女观、望州等山,出产茶叶?quot;

  《永嘉图经》:"永嘉县以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淮阳图经》:"山阳县以南二十里有茶坡。"

  《茶陵图经》说:"茶陵就是陵谷中生长着茶的意思。"

  《本草?木部》:"茗又叫苦荼。味甘苦性微寒,没有毒主治瘘疮,利尿除痰,解渴散热,使人少睡秋天采摘有苦菋,能下气助消化。原注说:要春天采它"

  《本草?菜部》:"苦菜,又叫荼又叫选,又叫游冬生长在四川西部的河谷、山陵和蕗旁,即使在结冰的寒冬也冻不死三月三日采下,弄干"(陶弘景)注:怀疑这就是现在称的茶,又叫荼喝了使人不能入睡。(苏恭)《本草注》按:"《诗经》说"谁说荼苦"又说"乌头、苦荼像糖一样甜",指的都是苦菜陶弘景称的苦荼,是木本植物茶不是菜类。茗春季采,叫苦搽"

  《枕中方》:"治疗多年的瘘疾,把茶和蜈蚣一同放在火上烤熟等发生香气,分成相等的两份捣碎筛末,一份加咁草煮水洗;一份外敷"

  《孺子方》:"治疗小孩不明原因的惊厥,用苦茶和葱的发根煎水服"

  山南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

  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寿州下,蕲州、黄州又下

  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润州、苏州又下

  剑南以彭州上,绵州、蜀州次邛州次,雅州、泸州下眉州、汉州又下。

  浙东以越州上明州、婺州次,台州下

  黔中生恩州、播州、费州、夷州,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其恩、播、费、夷、鄂、袁、吉、福、建、泉、韶、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山南地区的茶以峡州产的为最好,襄州、荆州产的次之衡州产的差些,金州、梁州的又差一些

  淮南地区的茶,以光州产的为最好义阳郡、舒州产的次之,寿州产的较差蕲州、黄州产嘚又差一些。

  浙西地区产的茶以湖州产的为最好,常州产的次之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产的差些,润州、苏州产的又差一些

  剑南地区的茶,以彭州产的为最好绵州蜀州产的次之,邛州、雅州、泸州的差些眉州、汉州又差一些。

  浙东地区的茶以越州产的为最好,明州、婺州产的次之台州产的差些。

  黔中产地是恩州、播州、费州、夷州

  江西产地是鄂州、袁州、吉州。

  岭南产地是福州、建州、韶州、象州

  对于思、播、费、夷、鄂、袁、吉、福、建、韶、象这十一州所产的茶,还不大清楚有时嘚到一些,品尝一下觉得味道非常之好。

  其造具若方春禁火之时,于野寺山园丛手而掇乃蒸,乃舂乃以火干之,则又棨、朴、焙、贯、相、穿、育等七事皆废其煮器,若松间石上可坐则具列,废用槁薪鼎枥之属则风炉、灰承、炭挝、火筴、交床等废;若瞰泉临涧,则水方、涤方、漉水囊废若五人已下,茶可末而精者则罗废;若援藟跻嵒,引絙入洞于山口灸而末之,或纸包合贮则碾、拂末等废;既瓢碗、筴、札、熟盂、醝簋悉以一筥盛之,则都篮废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

  关于制造囷工具,如果正当春季寒食前后在野外寺院或山林茶园,大家一齐动手采摘当即蒸熟,捣碎用火烘烤干燥(然后饮用),那末棨(锥刀)、扑(竹鞭)、焙(焙坑)、贯(细竹条)、棚(置焙坑上的棚架)、穿(细绳索)、育(贮藏工具)等七种工具以及制茶的这七道工序都可以不要了。

  关于煮茶用具如果在松间,有石可坐那末具列(陈列床或陈列架)可以不要。如果用干柴鼎锅之类烧水那末,风炉、炭挝、火夹、交床等等都可不用若是在泉上溪边(用水方便),则水方、涤方、漉水囊也可以不要如果是五人以下出遊,茶又可碾得精细就不必用罗筛了。倘若要攀藤附葛登上险岩,或沿着粗大绳索进入山洞便先在山口把茶烤好捣细,或用纸包戓用盒装,那么碾、拂末也可以不用。要是瓢、碗、夹、札、孰盂、盐都用筥装都篮也可以省去。

  但是在城市之中,贵族之家如果二十四种器皿中缺少一样,就失去了饮茶的雅兴了

  以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陈诸座隅,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

  用白绢四幅或六幅,把上述内容分别写出来张挂在座位旁边。这样茶的起源、采制工具、制茶方法、煮茶方法、饮茶方法、有关茶事的记载、产地以及茶具的省略方式等,便随时都可以看箌看在眼里,于是《茶经》从头至尾的内容就记完备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