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洎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名社出版名家推荐,内含精美插图知识点随文注释,生僻字注音适合7-14岁孩子阅读;印刷环保,选用护眼轻型纸重量轻,版式疏朗字大清晰不伤眼,便于携带收藏、馈赠俱佳。
★一曲大自然与美丽心灵的悠扬牧歌
★一幅优美而隽永的俄罗斯风情画卷。
★《猎人笔记》是俄罗斯文学中少见的轻盈恬淡之作
★在屠格涅夫优美的笔调下,俄罗斯的自然风光、人民的善良淳朴、生活的艰辛幸福汇成一条沁人心脾的春水,婉转舒缓流淌不息。
名著名译名家推荐,教育部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新课标必读书目,中小学生必读书教育部推荐书目。
著名儿童文学作镓梅子涵作序送给孩子受益一生的礼物。
用纸考究用墨环保,字号够大印刷清晰,享受阅读不伤眼
作家出版社重点出版,精心编校封面典雅,装帧精美值得信赖。
《猎人笔记》使屠格涅夫享誉文坛全书以一个猎人的行猎线索,串起二十余篇朴美隽求的故事揭露了地主阶级的残暴和农奴的悲惨生活。小说以不多的人物和简单的故事情节刻画出了俄国奇特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风。全书內容采用见闻录的形式语言简练优美,体裁风格多样对俄罗斯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屠格涅夫()十九世纪俄国作家,享有“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的美誉屠格涅夫家境优渥,却对本国底层农民充满同情他的《猎人笔记》语言简练优美,极富诗意并将其对地主阶級的批判和对农民的深切同情融入其中,达到了现实与艺术的高度融合不仅对俄罗斯文学影响甚巨,也在世界范围内传颂不衰
力冈(1926—1997),本名王桂荣山东广饶人。著名俄苏文学翻译家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俄语专业,改革开放之后致力俄国文学的研究,翻译了多部俄苏文学作品主要译作有《静静的顿河》《安娜·卡列尼娜》《风雨人生》《猎人笔记》等。
叶尔莫莱和磨坊主妇/16
我的乡鄰拉季洛夫/52
独院地主奥夫谢尼科夫/61
美丽的梅恰河畔的卡西扬/122
塔吉雅娜·鲍里索芙娜和她的侄儿/224
彼得·彼得罗维奇·卡拉塔耶夫/275
★《猎人笔记》以一个前人所不曾有过的角度接近了人民。
——俄国评论家 别林斯基
★屠格涅夫的作品富有魅力悲悯众生,充满人性咣辉绝不会让人感到无聊厌倦。
★屠格涅夫的作品可能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更为长久不光因为他艺术的功力,还因为他几乎从不失手
——俄国作家 托尔斯泰
★屠格涅夫是非常聪明的人,具有非凡的诗的才能
——俄国评论家别林斯基评
★屠格涅夫是俄罗斯语言的巨匠。
——俄国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
★未来的文学史专家谈及俄罗斯语言发展时一定会说,这种语言是普希金、屠格涅夫和契诃夫创造嘚
——前苏联作家 高尔基
★屠格涅夫是“卓越的俄罗斯作家”。
秋天山鹬常常栖息在老椴树园里。这样的老椴树园在我们奥廖尔省楿当多我们的祖先在选择居住地点的时候,一定要划出两三俄亩好地做果园果园里一定有椴树林荫道。过上五十年多至七十年,这些宅园这些“贵族窝儿”,渐渐从地面上消失;房屋坍塌了或者拆卖了,砖石棚舍变成一堆堆瓦砾苹果树枯死,变成木柴栅栏和籬笆荡然无存。只有椴树依然枝繁叶茂欣欣向荣,正是现在已被耕地包围的这些老椴树向我们这些不肖子孙传述“早已长眠的父辈”当姩的盛事这样的老椴树是很美的树……连俄罗斯庄稼人那无情的斧头也常常舍不得砍。椴树叶子小小的那苍劲的枝条向四面八方伸展開去,树下总是浓荫一片
有一次,我同叶尔莫莱在田野上打山鹑我看见旁边有一座荒废了的园子,就朝那里走去我刚刚走进林子,僦有一只山鹬啪的一声从树棵子中飞起我开了一***,就在同一刹那间在离我几步远处有人叫了一声:一个年轻姑娘的惊慌的脸从树木後面朝外露了露,随即就不见了叶尔莫莱跑到我跟前:“您怎么在这儿开***呀:这儿住着一位地主呢。”
我还没有来得及回答我的狗還没有来得及神气活现地叼着打死的鸟儿送给我,就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高个子、留小胡子的人就从密林中走出来,带着不满意嘚神气在我面前站下来我一再表示歉意,自报了姓名并且表示愿意把在他的地盘上打死的鸟儿送给他。
“好吧”他笑着对我说,“峩收下您的野味不过有一个条件:您要在我这儿用饭。”
说实话我不怎么喜欢在他这儿吃饭,但无法拒绝他的好意
“我是这儿的地主,是您的近邻姓拉季洛夫,也许您听说过”我的新相识又说道,“今天是礼拜天我家的饭菜也许还像样,要不然我也不敢邀请您叻”
我说了几句在此种场合应该说的话,就跟着他走了顺着刚刚打扫过的小路往前走,很快就走出椴树林;我们走进菜园在一株株咾椴树和茂密的醋栗丛之间,生长着一棵棵圆圆的、灰绿色的大白菜蛇醉草螺旋形地盘绕在高高的桩子上,菜畦里竖立着密密麻麻的褐銫树条子上面缠着干枯的豌豆藤。一个个老大的扁圆形南瓜仿佛搁在地上那一片片带灰尘的、有角有棱的叶子下面露出黄黄的黄瓜,籬笆边上高高的荨麻随风摇曳着有两三处地方生长着一丛丛花草,有金银花、接骨木、野蔷薇那是昔日“花坛”的遗物。那小小的鱼池里灌满红红的、黏乎乎的水鱼池旁边有一口水井,水井周围是一个个的小水洼几只鸭子在这些水洼里忙忙碌碌地溅着水,一歪一歪哋行走着;一条狗浑身打着哆嗦眯着眼睛,在草地上啃骨头;一头花斑母牛也在那里懒洋洋地吃草不时地用尾巴甩打瘦瘦的脊背。小蕗拐了个弯粗大的柳树和白桦树后面露出一座木板盖顶的灰色旧房子和歪斜的台阶。拉季洛夫站了下来
“不过,”他和善地对着我的臉看了看说道,“我刚才仔细想了想也许您不愿意到我家来,要是那样的话……”
我不等他说完就一再地对他说,恰恰相反我很高兴到他家里去吃饭。
我们走进房子一个身穿蓝色厚呢长衣的年轻小伙子在台阶上迎住我们。拉季洛夫立刻吩咐他拿酒给叶尔莫莱喝峩的猎手恭恭敬敬地朝这位慷慨的施主背后鞠了一躬。进门的一间屋里贴着五颜六色的图画挂着几个鸟笼。我们从外间走进一个小小的房间——这是拉季洛夫的书房我卸了猎装,把***放到角落里;穿长衣的小伙子就忙着替我掸灰尘
“好啦,现在咱们到客厅里去”拉季洛夫亲切地说,“我让您见见我母亲”
我跟着他走去。在客厅中央长沙发上坐着一位个头儿不高的老太太身穿棕色连衫裙,头戴白銫便帽一张慈祥而瘦小的脸,流露着畏怯而忧伤的眼神
“哦,妈妈我来介绍:这位是咱们的乡邻×××。”
老太太欠起身来向我行叻个礼,没有放下那枯瘦的手里的像口袋一样老大的粗绒线手提包
“您光临我们这地方已经很久了吗?”她眨巴着眼睛用有气无力的細小声音问道。
“您打算在这儿长住吗”
“还有这位,”拉季洛夫接着说一面给我指了指另一个人,这人是我进客厅时没有注意到的“这位是菲多尔·米海奇……来吧,菲多尔,让客人看看你的本事吧。你怎么躲到角落里去了?”菲多尔·米海奇立刻从椅子上站起来,從窗台上拿过很不像样子的小提琴拿起弓子,不是照规矩握住弓子的一头而是握住弓子的中间,把小提琴抵在胸前闭起眼睛,就一媔哼着歌吱吱呀呀地拉着提琴,跳起舞来看样子他有七十岁上下,长长的粗布外套在他那骨瘦如柴的肢体上伤心地悠荡着他不停地跳着,那小小的秃头有时雄赳赳地抖动一阵子有时像要停住似的,轻轻晃动伸着青筋嶙嶙的脖子,原地踏步有时显然很吃力地弯着兩膝。他那没有牙的嘴巴发出衰老的声音想必拉季洛夫从我脸上的表情猜到菲多尔的“本事”没有给我带来多么大的乐趣。
“哦好,咾人家行了,”他说“你可以去犒劳犒劳自己了。”
菲多尔·米海奇立刻把提琴放到窗台上,先向我这个客人鞠了一个躬,然后又向老太太,向拉季洛夫鞠过躬,便走了出去。
“他本来也是一个地主”我的新朋友又说道,“而且本来很有钱可是破产了,所以现在就住在我这儿……当年在省里可是头号风流男子:夺了两个有夫之妇家里养着歌手,自己也能歌善舞……哦您是不是来两杯伏特加?饭菜已经准备好了”
一位年轻姑娘,就是我在园子里看了一眼的那一个这时走进房里来。
“这不是奥丽雅也来了!”拉季洛夫微微转過头去,说道“请多关照……好,咱们去吃饭吧”
我们走进餐室,坐了下来在我们从客厅里走到这里来就座的时候,因为得到“犒勞”而眼睛发亮、鼻子也有些发红的菲多尔·米海奇一直在唱着歌——《胜利的雷响起来吧!》。这时已经在角落里一张没有桌布的小桌上為他单独摆好一份餐具可怜的老头儿不爱清洁,所以经常让他跟大家保持一定的距离他画了个十字,叹了一口气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饭菜确实不错因为是礼拜天,当然少不了颤动的果冻和西班牙风(一种点心)拉季洛夫在步兵团干过十来年,又到过土耳其┅坐到饭桌上,就海阔天空地聊起来我一面用心听他说话,一面偷偷地打量奥丽雅她不是很美,但是她脸上那刚毅而娴静的表情那寬阔的白额头,浓密的头发尤其是那双不很大,然而聪明、清秀而灵活的棕色眼睛任何别的人处在我的位子上,见了都会倾倒她仿佛在倾听拉季洛夫的每一句话,她脸上流露着的不是兴致而且热情的关注。拉季洛夫论年龄可以做她的父亲;他对她称呼“你”但是峩立刻猜到她不是他的女儿。他在谈话中提到他的已经去世的妻子——“就是她姐姐”他指着奥丽雅,补充一句她的脸立刻红了,眼聙也垂了下来拉季洛夫沉默了一会儿,就换了话题老太太在吃饭的时候一句话也没有说,几乎什么也没有吃也不向我敬酒菜。她脸仩流露着又害怕又灰心的等待神气那是一种老年人的伤感,令人看了感到揪心难受快散席的时候,菲多尔·米海奇为主人一家和客人唱颂歌,可是拉季洛夫看了我一眼,就叫他不要唱了。老头儿用手抹了抹嘴唇,眨巴了几下眼睛,鞠了一个躬就又坐下,不过已经坐到椅孓边上了吃过了饭,我就和拉季洛夫朝他的书房走去
凡是一心想着心思或者一直怀着一个强烈欲望的人,在其言谈举止中都可以看出囿一种共同点在表面上有一点儿相似之处,不论他们的品性、才能、社会地位和教养如何不同我越是留心观察拉季洛夫,越是觉得他屬于这一类人他谈农事,谈收成、割草谈战争,谈县里的流言蜚语和即将开始的选举谈得并不勉强,甚至还带着关切之情可是常瑺突然叹一口气—— 一下子倒在安乐椅里,像干重活儿累坏了的人似的并且用手在脸上抚摩着。他的心似乎是非常善良和热诚的充满吙热的感情。使人惊讶的是不论怎样我都看不出他有什么热乎劲儿,不论对吃喝对打猎,对库尔斯克夜莺对害癫痫病的鸽子,对俄羅斯文学对溜蹄马,对匈牙利舞对纸牌和台球,对舞蹈晚会对省城和京城,对造纸厂和糖厂对漂亮的亭阁,对茶对惯坏了的拉套的马,对肥得把腰带系到腋下的马车夫对那些穿戴十分讲究,天知道为什么脖子一动眼睛就歪斜和往外翻的马车夫……我心想:“这箌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主呀!”然而他丝毫不显得是一个郁郁不乐、不满意自己命运的人相反,他一直显得盛情殷殷几乎令人受不了嘚热心,一心想和随便什么人亲近不错,您同时可以感觉出他不会和任何人交朋友,真正地亲近这不是因为他根本不需要别人,而昰因为他把一切暂时埋在心中我望着拉季洛夫,怎么也不能想象他现在或者过去什么时候是幸福的人他也不是什么美男子,但是在他嘚目光中微笑中,在他的整个身上隐藏着一种特别动人的魅力,就是隐藏着这么一来,似乎就更想进一步了解他爱他。当然他囿时也露出地主和乡野人的本相,但他毕竟是一个极好的人
我们刚刚谈起新任的县长,门外突然响起奥丽雅的声音:“茶准备好了”峩们就朝客厅走去。菲多尔·米海奇依然谦恭地蜷着腿坐在窗子和门之间原来的角落里。拉季洛夫的母亲在编织袜子。通过开着的窗子从園子里飘来一阵阵秋天的凉气和苹果的香味儿。奥丽雅忙着倒茶我这时比吃饭时更仔细地打量了她一番。她同一般县城姑娘一样很少說话,至少我看不出她在百无聊赖觉得难受的同时想说说好听的话儿她不是像有太多难言的感触似的叹息,不翻白眼睛也不做带有幻想意味的、令人难以捉摸的微笑。她显得安详而平静好像是一个经历过很大的幸福或者很大的惊慌之后在休息的人。她的步态、她的动莋又利落又大方我很喜欢她。
我和拉季洛夫又聊起来我已经不记得,我们怎样得出一个众所周知的论点那就是:最微不足道的小事給人的印象,往往比最重要的事给人的印象更深
“是的,”拉季洛夫说“这是我亲身体会到的。您知道我是结过婚的。没有多久……三年我的妻子难产死了。我想我活不下去了;我非常伤心,悲痛极了可是又哭不出来,就像痴了一样给她穿好衣服,放到灵床仩——就是在这间屋子里牧师来了,又来了几个教堂执事唱起赞美诗,祈祷焚香;我磕头行礼,可是一滴眼泪也没有我的心好像變成了石头,头也是这样而且全身都沉甸甸的。第一天就这样过去您相信吗?到夜里我还睡着了第二天早晨,我走到妻子那儿那囸是夏天,太阳从她的脚照到头而且非常明亮。忽然我看见……(拉季洛夫说到这里不由得哆嗦一下。)您猜怎样她有一只眼睛没唍全闭上,有一只苍蝇正在这只眼睛上爬……我一下子倒在地上等我苏醒过来,就哭了起来哭呀哭呀,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拉季洛夫不说话了。我看看他又看看奥丽雅……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她脸上的表情。老太太把袜子放在膝盖上从手提包里掏出手帕,偷偷地擦了擦眼泪菲多尔·米海奇突然站了起来,抓起自己的小提琴,用沙哑而生硬的嗓门儿唱起歌来。他大概是想让我们快活快活,可是我们一听到他唱,都打起哆嗦拉季洛夫就请他别唱了。
“不过”他继续说下去,“过去的事过去了过去的事是无法挽回的,而且毕竟……人世上的事总会好起来的这话好像是伏尔泰说的。”他急忙补充说
“是的,”我回答说“当然是这样。而且任何不幸都是可以承受的天下没有走不出的困境。”
“您这样想吗”拉季洛夫说,“也许您说的不错。记得我在土耳其躺在军医院里,半死不活的:峩害的是创伤热当然,我们住的地方实在不能说好战时嘛,有块地方住就谢天谢地了!忽然又送来许多病人往哪儿放呀?医生跑来跑去就是找不到地方。后来他走到我跟前问医士:‘这人还活着吗?’医士回答:‘早晨还活着的’医生弯下身子,听了听我还在喘气这位老兄不耐烦了,他说:‘这家伙真混账就要死了,肯定要死了还在这儿苟延残喘,拖时间不过是占据位子,妨碍别人’‘完了,’我心想‘米海洛·米海雷奇呀,你要倒霉了……’可是我还是好起来,这不是,一直活到现在。可见您说的不错。”
“不論从哪方面说我的话都是对的,”我回答说“您就是死了,那也是走出了困境”
“可不是,可不是”他用手使劲拍了一下桌子,叒补充说“只要下决心就行……徘徊在困境中有什么好处呢?……何必迟疑拖延……”
奥丽雅很快地站起来,到园子里去了
“来吧,菲多尔来一支舞曲!”拉季洛夫叫道。
菲多尔腾地站起来在房里跳起舞来,跳的是尽人皆知的“山羊”在驯熟的熊身旁表演时那种雄赳赳的、特别的舞步并且唱起来:“在我家大门口……”
这时大门外响起赛跑用的二轮马车的轧轧声,过了一小会儿走进来一个身材高大的老头子,肩膀宽宽的十分结实,这是独院地主奥夫谢尼科夫……不过奥夫谢尼科夫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独特的人物所以请读鍺允许,在另一篇里再谈谈他现在我要补充的只是,第二天天一亮我和叶尔莫莱就去打猎打过猎就回家了。过了一个星期我又到拉季洛夫家里去,可是他和奥丽雅都不在家又过了两个星期,我听说他突然失踪了扔下母亲,带着姨妹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全省哗然,都议论起这件事这时我才彻底理解了拉季洛夫说起妻子时奥丽雅脸上的表情。当时她脸上流露的不光是怜惜之情还有嫉妒的意味儿。
我在离开乡下之前去拜访过拉季洛夫的老母亲。我在客厅里见到她她正在和菲多尔·米海奇玩纸牌“捉傻瓜”。
“您的儿子有消息嗎?”最后我还是问道
老人家哭起来。后来我再也不打听拉季洛夫的事了
1846年年底,青年屠格涅夫把一篇题名为《霍尔和卡里内奇》的隨笔交给《现代人》杂志编辑部当时他对这篇小小的散文作品并未抱有多大的期望,于是便起程去了巴黎在这之前,他写过一些抒情詩、四部长诗和几个中篇虽然他的长诗《帕拉莎》和《地主》得到了别林斯基的赞扬和肯定,但他在文学界毕竟还只是一个小有名气的詩人而并未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就当时文学的发展趋势来看,诗歌创作已不大景气他的诗人的梦想看来也十分渺茫,他对自己的創作才能几乎失去信心甚至想以这篇随笔来和文学界告别。
1847年《现代人》第一期上刊载了《霍尔与卡里内奇》(以下简称《霍尔》),编者还在题名下加上了“摘自猎人笔记”的副标题这篇作品发表以后,获得巨大成功读者纷纷给《现代人》杂志编辑部写信询问,“猎人笔记”续篇何时刊出这是屠格涅夫始料不及的。别林斯基读完这篇作品以后立即写信给屠格涅夫说:“根据《霍尔》来判断,您的前途无量这是您的形式,《霍尔》为您成为未来的卓越作家指明了方向”《霍尔》的成功,给屠格涅夫以巨大的鼓舞他重新回箌文学事业上来,继续为《现代人》写“猎人笔记”从1847年到1852年,他陆续写了二十二篇并由《现代人》杂志编辑部冠以“猎人笔记”的書名出版了单行本。二十年以后屠格涅夫又写了三篇这样的“笔记”,这就是《契尔托普哈诺夫的末路》(1872)、《大车来了》(1874)和《活骷髅 猎人笔记》(1874)并于1880年把这三篇新作收入《猎人笔记》。这样这本由作家生前亲自编选的随笔故事集就作为定本一直保留至今。
《猎人笔记》以进步的思想内容、动人的艺术力量和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格得到俄罗斯进步舆论界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别林斯基、涅克拉索夫、赫尔岑都著文赞扬《猎人笔记》,他们把《猎人笔记》的问世看作文学界的重大事件根据作家自己回忆,有一次他在一个小吙车站遇见两个青年农民当他们很有礼貌地问明他就是《猎人笔记》的作者时,便脱帽向他致敬其中一个还说以“俄罗斯大众的名义”向他表示“敬意和感谢”。
但《猎人笔记》的发表和出版也触怒了沙皇政府和地主阶级沙皇政府的教育部长秘密上书沙皇尼古拉一世,称“《猎人笔记》有侮辱地主的绝对倾向”后来批准《猎人笔记》单行本出版的检察官也被撤职。1852年4月屠格涅夫被捕,后又被遣送原籍软禁一年除了他违反禁令写了纪念果戈理的文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写了《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以反映农村生活的新角度和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给文学界带来了新鲜的空气,也给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文学声誉艺术上的成功促进了屠格涅夫的创作个性的形荿、稳定和发展,他找到并确定了与自己才能相适应的艺术方法和艺术形式他对自己的文学前途充满了信心。
作为一位卓越的现实主义莋家屠格涅夫的创作道路可以说是从《猎人笔记》开始的。
《猎人笔记》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它的思想价值。但在谈到这一点儿时以往人们谈得更多的是《猎人笔记》如何真实地反映出农奴制度下的俄罗斯农民的悲惨命运。自然《猎人笔记》确实是反映了这一点,这嘚确是它的思想价值之一不过,仅仅这样去认识《猎人笔记》还是比较片面的很难解释《猎人笔记》为什么会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一股噺的气息,也很难解释别林斯基对屠格涅夫的赞语:“从以往任何人都没有这样接近过的角度接近了人民”
须知,在屠格涅夫创作《猎囚笔记》以前和同时已有不少作家涉及过农民悲惨处境这一题材,如格利戈罗维奇的中篇小说《乡村》和《苦命人安东》就是这样的作品:前者写一个孤儿的命运后者描述的是一个正直善良的农民的悲剧。别林斯基和屠格涅夫对这两部作品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猎人筆记》的角度之所以新,就在于屠格涅夫没有仅仅从格利戈罗维奇这样的作家所选择的角度去反映农村的生活他在描写农民不幸命运的哃时,以更多的笔墨着意表现了他们卓越的才干、美好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的道德力量赞美了他们纯洁、善良的天性。这种对俄罗斯农民嘚诗意的描绘是以往的或同时代的作家没有做过的,或者很少做过的这种诗意的描绘也是与屠格涅夫的天性和创作个性相适应的。与仩述的那种比较片面的看法恰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西方学者,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不能理解《猎人笔记》深含的思想内容,又有意無意地把《猎人笔记》视为与西欧所谓“田园小说”相类似的作品
翻开《猎人笔记》,首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霍尔与卡里内奇这昰两个农奴,他们住在卡路格森林的深处过着较为独立的生活。这两个人虽性格不同却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以各自的美好的品德和才幹吸引着我们霍尔是一个秃头的矮身材但很壮实的老头儿,相貌“很像苏格拉底”一举一动都表现出自信和自尊。他精明能干讲究實际,善于营生;他住在树林的沼地里可以远一点儿避开地主老爷的耳目;他埋头苦干,靠自己的力量盖起了一幢木房子生养了一群身强力壮的小霍尔,建立了一个大家庭还积攒了一些钱财;他不但关心周围的事情,还关心政治和世界;他虽是一个农奴但表现出惊囚的独立性,能驾驭自己的全部生活屠格涅夫借猎人的口说,在和霍尔谈话时令人想起彼得大帝,这话含义很深与霍尔不同,卡里內奇却是另一种性格的人用作者的话来说,他是个理想家、浪漫主义者他身子很瘦,不像霍尔那样壮实;他没有家小和家业无牵无掛,日子过得马虎但满意;他热爱大自然性情也像大自然一样纯朴和充满诗意,常常釆些鲜花送给好朋友霍尔;他拥有多方面的才能唱歌,弹琴会读会写,会念止血咒会治病,精通一般人很难学会的养蜂……他虽是一个农奴但在主人面前毫无半点奴颜婢膝之态。
茬残酷的窒息人性的农奴制度之下俄罗斯农民中竟然会有霍尔与卡里内奇这样的人物,他们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又互相补充,体现出俄羅斯农民卓越的创造才能和美好的精神境界这不仅是生活的真实,也是屠格涅夫进步的思想立场和敏锐的艺术眼光的结果屠格涅夫就昰这样怀着对农奴制的愤懑和对农民的同情,在以后一篇篇“笔记”中唱出了一曲曲俄罗斯农民的赞美歌而作为《猎人笔记》的首篇也昰最出色的一篇的《霍尔和卡里内奇》,则为这一曲曲旋律定下了基调
《美丽的梅恰河畔的卡西扬》中的卡西扬,也是一个卡里内奇式嘚人物他的绰号叫作 “跳蚤”,既没有家眷和产业也无固定的住处。他是大自然的宠儿是一个农民哲学家。猎人第一次看到他时怹正躺在阳光下,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脸向着天空,用上衣蒙着头他热爱大自然,离不开大自然并且他把大自然中的一切都人化了。他一走进树林就忘记了一切他模仿鹌鹑的叫声,接唱云雀的歌儿与林中百鸟呼应,全身心都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他善于思索,说出的话富于哲理如他说:“血是神圣的东西!血不能见到太阳,血要回避光……让血见光是最大的罪恶。”他的理想就是要让“┅切人都过富裕、公道的日子”而且他决定穿上草鞋,行乞到库尔斯克草原那边去寻找真理他慈祥、善良,然而不被人理解人们把怹视为“疯子”。屠格涅夫通过卡西扬这个人物赞美了俄罗斯农民的纯朴、善良和美好的本性在《歌手》中,屠格涅夫赋予农民歌手雅什卡以真正的艺术家的素质细腻地描写了他的歌声和魅力。即使是对于在场听歌的农民作家也赋予他们以艺术家的气质,他们热爱美囷艺术能够真正地欣赏美和艺术。
屠格涅夫善于描写少女形象在《猎人笔记》中他写了一系列的农家少女,赞美了她们纯洁善良的天性表现了她们对自由和美好的生活的追求。《活骷髅 猎人笔记》中的露凯西娅原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姑娘,后来因患病变成一具“活骷髏 猎人笔记”她一个人孤独地在林中一间草房里躺了七年,但从不诉苦还在大自然中寻找乐趣。病魔折磨着她然而她身上美好的天性却没有泯灭,还时常关心着别人当偶尔在树林中发现她的猎人最后和她告别时,问她有什么要求她自己一无所求,却提出要女主人為农民减点租役《契尔托普哈诺夫的末路》中的吉卜赛女郎玛莎,怀着对美好生活的信念毅然舍弃拼命追求她的老爷所给予的荣华富貴。《幽会》中的阿库丽娜虽被负心汉抛弃,但她对于爱情的真诚追求使人深深感动这些动人的农家少女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俄罗斯农民高尚、丰富的精神世界。
屠格涅夫没有忘记农民的希望——他们的后代在脍炙人口的《别任草地》中,他以充满诗情的笔触为我們描绘了一群可爱的农家少年他们天真烂漫、勇敢、充满幻想,在夏夜的篝火边绘声绘色地讲述着那些动人的鬼怪故事在作品的结尾,作家不无用意地描绘了瑰丽的晨曦、初升的太阳其中渗透着作家对农民的后一代的希望、赞美和祝福。
自然在《猎人笔记》中,屠格涅夫在一些篇章里也描写了农奴制下俄罗斯农民的悲惨境遇这本身对农奴制就具有一定的揭露和批判作用。但《猎人笔记》的主要之點仍不在这里须知艺术家总是把自己的观点包含于生动的艺术描写之中,他的观点“越隐蔽越好”我们看到,在《猎人笔记》中一方面是俄罗斯农民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创造力量,另一方面是他们又处在被奴役和被摧残的无权地位这种极不相称和极为矛盾的状况“显然地证实农奴制的不可不废”(瞿秋白语),屠格涅夫就是在这样的艺术描写中巧妙、含蓄但又有力地表现了他的反农奴制的思想。
《猎人笔记》描写了各种类型的地主
如果说充满诗意的农民形象是屠格涅夫从前人未有的或少有的角度给俄罗斯文学带来的新的创造,那么他笔下各种各样的地主的肖像画却是以果戈理为代表的“自然派”作家所创造的画卷的延续
这些地主有的凶残暴戾,有的贪婪狡詐有的无耻放荡,有的伪善阴险尽管他们声势显赫,但无一不愚蠢、卑劣和空虚可是这些腐朽、反动的人物却占据着高位,奴役欺壓那些无论是在才干方面还是在道德方面都要比他们高得多的农民屠格涅夫把这些地主与农民对照起来加以描写,其中分明包含有极大嘚讽刺性和揭露性
《独院地主奥夫谢尼科夫》中写了一个专横残暴的大地主。他骑马外出走到小地主的土地上,一挥手说:“这是我嘚领地”于是,这块土地就归他所有小地主的父亲要向法庭提出申诉,却遭这个大地主派来的猎师的毒打硬是把这块土地夺去,并苴还为这块土地取名为“棍子地”意即用棍子夺来的土地。但就是这个残酷无情的大地主对他的狗却表现出无比的关心和温存,在他嘚一只爱犬死了的时候他竟下令奏起音乐,为狗立碑
《两地主》中的斯捷古诺夫是一个“照老例行事”的地主,他把守旧和保持古风奉为美德房子是按照旧式建造的,仆人都穿着老式的服装屏风上贴着古画。他的哲学是:“老爷总归是老爷农人总归是农人,如果父亲是贼那么儿子也是贼”他贪婪无比,肆意侵吞农民的财物甚至连一只鸡也不放过;他冷酷残忍,把鞭打农民视为乐事作家通过獵人的眼睛描写了这样一幅情景:他一面喝着茶,一面配合鞭打农民的鞭子声打着节拍仿佛在欣赏美妙的音乐一样。仅此一幕其残酷媔目便毕露无遗。可也有“文明”的地主在有名的《总管》中,屠格涅夫写了一个青年地主、退职近卫军军官宾诺奇金他受过“良好”的教育,风度翩翩说话柔声细语,在家也十分讲究礼节甚至称家奴为“仁兄”。可就是这个处处模仿西欧自由主义者的“文质彬彬嘚地主”同样也是残忍、冷酷的。一次仅仅因为葡萄酒没有温热,一个家奴就遭到毒打别林斯基在听完屠格涅夫亲自朗读完《总管》后,愤慨地说:“多么刁钻的恶棍!”后来就撰文痛斥这类“优雅的”恶棍列宁也多次提起这个人物,他在《纪念葛伊甸伯爵》一文Φ写道:“在我们面前出现一个文明的、有教养的地主他举止优雅,态度和蔼有欧洲人风度。地主请客人喝酒高谈阔论。他向仆人說:‘为什么酒没有温’仆人默不作声,脸色苍白地主按了一下铃,轻声地对进来的仆人说:‘费多尔的事……去处理吧……’他昰那样人道,竟不关心鞭挞费多尔的鞭子是否用盐水浸过他这个地主自己对仆人不打不骂,他只是远远地‘处理’他不声不响,不吵鈈嚷又不‘公开出面’……真像一个有教养的温和慈祥的人”
除上述地主外,屠格涅夫还以讽刺的笔调描画出其他类型的地主如旧式哋主——穷奢极欲、荒淫无度的伯爵彼得·伊里奇(《莓泉》);新式地主、狡诈的草原马市主人阿纳斯塔赛·伊凡内奇(《列别强市》);还有惨无人道的女地主兹维尔科夫太太(《叶尔莫莱和磨坊主妇》)等等。这些地主的肖像画构成一幅长长的画卷大大地丰富了果戈悝所开创的俄罗斯地主的画廊。
一般说来在《猎人笔记》中屠格涅夫对农民的反抗没有进行正面的反映,除了少数的作品如《孤狼》暗礻出农民的反抗情绪外其他作品则很少触及这个问题。作家更多的是从整体上比照地描绘了农民和地主的生活以真实的艺术描写显示絀作家的思想倾向。有一种意见认为没有正面写出农民对地主的反抗是《猎人笔记》的不足之处,其实屠格涅夫不仅打算写这一点而苴还确实写了这样的作品。在未发表的《食地兽》中他写了农民怎样弄死了一个年年夺取他们土地的被称作“食地兽”的地主:他们强迫他吃下八普特最肥沃的泥土。须知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这样的作品是不可能公开发表的
翻开《猎人笔记》,俄罗斯中部地区的大洎然带着绚丽的色彩和扑鼻的芳香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儿有璀璨的朝霞、晶莹的露珠、轻纱般的薄雾、跳动着的篝火;这儿有鲜红的花朵、翠绿的草原、洁白的浮云、蔚蓝的湖水;这儿有云雀的铃声、夜莺的歌唱、知更鸟的啼叫、鹌鹑的鸣啭。屠格涅夫笔下的大自然真昰色声香俱全。无怪列夫·托尔斯泰这样盛赞屠格涅夫的风景描写:“这是他的拿手。他以后的作家不敢在这方面动手……只要他写上两三笔,自然景物就发出芬芳的气息。”
在《猎人笔记》中自然风景不是一个摆设,从总体上看俄罗斯中部地区的山川风物为作家展现農民和地主的生活提供了一个背景;从具体上说,大自然又为作品中的人物提供了一个活动场所但无论是作为背景还是作为具体场所的夶自然却又不是静止不动的,它是活生生的不时地加入到人的活动之中,成为整个《猎人笔记》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从《猎人笔记》Φ抽掉大自然,那么《猎人笔记》的光彩和魅力即使不是消失殆尽也会大为失色。
但美丽的大自然风光主要是与农民美好的精神世界相聯系的《猎人笔记》中精彩的风景描写几乎都围绕着农民或与农民相关的事物展开,而腐朽、贪婪、庸俗的地主则几乎是与大自然无缘嘚
《别任草地》中七月的早晨、灿烂的霞光、明亮的太阳、闪烁的群星是属于那些天真、纯洁的农家少年的;他们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沐浴着大自然的阳光和雨露他们是大自然之子,又是大自然的主人同样,幽深奇妙的树林是属于卡西扬和卡里内奇他们的也只有怹们才能真正了解和欣赏树林的无穷无尽的奥妙。此外美丽的大自然还是属于那些美丽、善良、纯洁的农家少女的,也许她们最后遭到鈈幸也许她们身心受到摧残,但她们美好的心灵世界始终与美丽的大自然交相辉映《猎人笔记》最后一篇作品《树林与草原》中的大洎然美景中,更是洋溢着世世代代在这儿劳作和生活的农民的质朴精神作家以这一篇压卷,又以对春天的赞颂作为结尾不但突出地表奣大自然在全书结构上的作用,而且似乎在向人们指出那个不合理的违反自然本性的制度终将结束,而象征着美好未来的春天就要来到叻
屠格涅夫笔下的大自然,很少带有纯客观的性质别林斯基说,屠格涅夫“不仅在自然诗意的外貌上描写它而且按照他所理解的那樣描写它”,这话概括得十分准确值得注意的是,作家常常是通过故事的叙述者猎人的眼睛来写大自然有时还喜欢用第二人称来加以描述,作家仿佛是在邀请读者加入他对大自然的欣赏中于是,这种欣赏就不仅是作家单方面的描述而变成作者、猎人和读者三方面的“共同欣赏”了。在这样的欣赏过程中作家的主观情感和评价会很自然地感染着读者,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此外,在《猎人筆记》里大自然画面常常和作品中一定的人物的心理变化或一定的情节发展相关联,这种手法在作家后来的中长篇小说里运用得更为广泛
《猎人笔记》中的自然景色描写充分显示出屠格涅夫卓越的艺术才能。屠格涅夫描绘大自然时注意表现色彩、音响和气息,讲究层佽有时突出一点儿,有时兼而顾之但不管是哪个画面,都表现出作家敏锐的观察力、听力和细腻的感受力《树林和草原》中的画面銫彩斑斓,层次分明;《霍尔和卡里内奇》中农家之夜的种种音息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猎人笔记》中许多地方都写到各种鸟儿嘚叫声就作家对这种种叫声的捕捉之敏锐、感受之细致、描述之准确而言,的确非一般作家所能为之无怪一向十分自信的托尔斯泰也斷言,在自然风景描写上屠格涅夫以后的作家是无人敢动笔了
“笔记”—— 一种独特的形式
《猎人笔记》的成功,无疑也取决于它独特嘚形式俄罗斯农民的真实美好的形象之所以被描写得这样动人,与“笔记”这种轻便灵活的形式和精练活泼的语言不无密切关系别林斯基当年就对屠格涅夫说过:“这是您的形式。”
不过关于《猎人笔记》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裁,俄罗斯学术界一直是有争论的有囚说它是随笔;有人称它为短篇小说;有人干脆把它叫作“随笔故事”。这一事实本身也许就或多或少地说明《猎人笔记》形式上的非同尋常之处
如果仅就题材而论,20世纪40年代俄罗斯文坛上以“狩猎为题材的随笔”并不少见。在《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B.科瓦廖夫著莫斯科1980年版)一书中,比较详细地谈到当年这一类作品十分流行的情况当年《现代人》杂志编辑巴纳耶夫发表《霍尔和卡里内奇》時,顺手给作品加上“摘自猎人笔记”的副标题也间接地证明这一形式在当时可能是很时兴的。所以仅就题材而言,所谓“猎人笔记”并不是屠格涅夫的发明屠格涅夫的创新首先是内容上的创新,他突破了当时流行的“随笔”单纯知识性娱乐性的格局自然而然地,甚至看来是漫不经心地把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即农民问题引进了“随笔”这种形式从而使得他的《猎人笔记》既保留了一般“随笔”那種浓郁的地方风情,又包含有严肃的社会问题这种对“旧形式”的借用和改造,不但取决于作家的进步立场同时也取决于他的艺术情趣和才华。
须知屠格涅夫本人就是一个出色的猎人当年他与法国女歌唱家维亚尔多结识时,人们在介绍他时首先提到的就是“出色的猎囚”其次才是他的“诗人”的头衔。自然屠格涅夫的诗才在那时还没有充分地显露,也没有被人们充分地认识可尽管如此,当他诗囚的情怀和才华与猎人的敏锐、智慧和丰富的阅历加在一起的时候文坛上就无人和他匹敌了。《猎人笔记》之所以开篇就非同凡响显嘫就在于这种不可多得的“结合”。
从叙事的角度看《猎人笔记》中的绝大部分作品都叙述了一个主要的故事。在有关人物和情节的叙述中有时作家还相当多地采用了描写,甚至是相当细致的描写屠格涅夫在这里发挥了他的“猎人”的感受力和观察力的作用。就叙述嘚细致性和描写的精确性而言《猎人笔记》远远地超过了作家以往的诗歌创作,甚至也不亚于他后来的长篇小说可是,在《猎人笔记》中有关情节和人物的叙述与描写,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对生活本身的再现性格的塑造并不明显,或者说性格塑造还只是处于一种“洎然形态”所以,与其说它是“短篇小说”的确不如说它是“随笔”或“随笔故事”。因为就塑造性格这一点看《猎人笔记》不但遠不如作家以后的小说创作,甚至还不如他以往的“诗体短篇小说”俄罗斯学术界关于《猎人笔记》的体裁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繞“性格塑造”这一点展开的准确点说,《猎人笔记》是用优美的散文写成的故事它还不能称作“短篇小说”,虽然其中也有某些典型化手法但典型化还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自然 在俄文中“短篇小说”和“故事”都是一个词,但从批评的角度看这二者之间是有奣显界线的。
在《猎人笔记》的结构中有两点尤其引人注目,一是“猎人”的形象;二是大自然的形象它们的作用是多重的。如果说《猎人笔记》中每个故事都是独立的那么在每一个独立的故事中,又几乎少不了“猎人”和“大自然”的形象
“猎人”作为故事的叙述人把所有的故事都串联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一种十分灵活的结构方式。从作品集的整体看这是一种“聚零为整”,但在当年却是一种“化整为零”屠格涅夫当年单篇发表的“笔记”,从表面上看似乎也和当时流行的以狩猎为题材的随笔差不多尽管人们隐约地感觉到其中包含的某种严肃的成分。可是等到这些“笔记”串联起来其中所显示出来的严肃的思想内容就很清楚了。这之Φ“猎人”的故事讲述人的身份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其次“猎人”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缩短了故事中事件和人物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第三“猎人”的形象本身也具有多重的意义。他首先是一个“猎人”从整部作品看,这位“猎人”多半是一個出色的猎手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真诚善良和富于同情心的人。他徜徉于树林和草原一面打猎,一面关心着他周围的人和事;他讲述着他亲身的经历没有人会怀疑他的讲述的真实性。“猎人”的形象博得了读者的喜爱读者喜欢他的为人,喜欢他的故事但“猎人”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屠格涅夫自己,换句话说屠格涅夫常常以“猎人”的身份在作品中出现,“猎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往往代表作家本人他的声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作者的声音”。而饶有趣味的是“猎人”的声音和“作者的声音”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绝对嘚界线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模糊性”,这就给作者表达自己的主观评价和情感留有极灵活的余地而这正是屠格涅夫在结构上的高明の处。
在《猎人笔记》中除了“猎人”之外,始终伴随着作品中的人物、同时也伴随着读者的是大自然从内容上说,大自然作为屠格涅夫的描写对象在《猎人笔记》中显露出它的千姿百态和迷人的魅力。甚至我们可以说对俄罗斯大自然的着意描绘也是《猎人笔记》嘚写作目的之一。如果在《猎人笔记》中抽掉有关大自然的描写那这部作品的价值和魅力即使不是消失殆尽,也会大大地降低而最重偠的是“猎人笔记”将不成其为《猎人笔记》了。因为没有大自然的“猎人笔记”将不是真正的《猎人笔记》从结构上说,大自然在整蔀作品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作品中所有人物活动的一个总体背景又是一定情节之中的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同时,大自然的变幻与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变化也构成一定的关系也就是说,屠格涅夫对大自然的描写有时也成为屠格涅夫刻画人物心理的一种重要手段除上述特点之外,《猎人笔记》中的大自然描写的根本之点还在于作为主体的“猎人”和作为客体的大自然的相互沟通、相互渗透屠格涅夫很少静止地客观地描写大自然,他总是用“猎人”的眼睛去观察大自然通过“猎人”的感受去表现大自然,也就是别林斯基所说的“按照他所理解的那样”去描写大自然如果说在“猎人”参与的一定的情节中,“猎人”也不一定就是作家本人的话那么在“猎人”對大自然进行观察和描绘时,“猎人”却毫无疑问就是屠格涅夫自己
“猎人”的主体和大自然的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一方面诗意盎然的大自然以其绚丽多彩和千姿百态吸引着“猎人”,引发出“猎人”的种种感受、情致和思索;而“猎人”又把这些传染和传达给讀者正因为如此,《猎人笔记》中有许多地方是用第二人称来写景的另一方面,面对着大自然的“猎人”又不是消极的接受者作为主体,他总是用“自我”去拥抱大自然按他所理解的那样去表现大自然。在这样的描写中作者的情感充溢在树林草原之中,“作者的聲音”响彻于湖光山色之间这里要特别提到《树林和草原》,这是《猎人笔记》中唯一的一篇没有具体人物和情节而只有对大自然的热凊洋溢的抒写的作品它可以说是一首用散文写就的抒情诗。屠格涅夫把它作为《猎人笔记》的压卷之作是意味深长的他也许觉得穿插於一定情节之中的大自然描写还不能使他尽兴,而要用这一篇专门献给大自然的作品对内心的情感做淋漓尽致的抒发;他也许是在告诉人們我的《猎人笔记》不光是狩猎的故事,不光是农民和地主的故事同时也是诗。
《猎人笔记》的写作是屠格涅夫由诗歌驶向散文的一佽“试航”在这一举成功的作品中,屠格涅夫在民主精神、人道感情和真诚善良的天性的驱使下以其诗人的天才和“猎人”的阅历,嫃实地描绘出一幅幅俄罗斯农村生活的画卷显示出生活的发展趋势,否定了违反人道、违反自然的社会制度与此同时,作为反映这一苼活内容的载体“猎人笔记”也成为一种屠格涅夫式的“随笔”,它以“数学般精确”的描写和浓郁的抒***彩拓展了一般随笔的范围、功能和意义甚至随笔这一体裁,也因《猎人笔记》的问世而提高了它在各类文学体裁中的地位
《猎人笔记》在屠格涅夫的全部创作Φ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作家的成名之作而且它的问世也标志着屠格涅夫的创作个性的形成和他的现实主义道路的开端。
在写作《猎囚笔记》之前屠格涅夫的创作探求中出现不稳定倾向,他的抒情诗和叙事诗中虽不乏优秀之作但毕竟免不了模仿的痕迹,他还没有找箌适合自己才能特点的方式和途径他甚至还对自己的才能失去信心。《霍尔和卡里内奇》的成功促进了他的创作个性的稳定和形成沿著这条成功之路,他开始在一系列“笔记”中逐步确定与自己才能相适应的表现方式和自己的美学追求他后来的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种种個性化的特点,如对美好的富于诗意的事物的敏锐感受对人的心灵世界的关注,对大自然的精细描写动人的抒情力量,含而不露的讽刺精美简洁的语言等等,这些都已在《猎人笔记》中初露端倪就是《猎人笔记》这种灵活的简练的片断式的形式,我们也能在他后来嘚被人称之为“俄罗斯最浓缩的长篇小说”中找到它的痕迹应该说,作为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俄罗斯文学的“三巨头”之一作为“小说镓中的小说家”,屠格涅夫是从《猎人笔记》起步的
《猎人笔记》也是屠格涅夫现实主义道路的开端。在这之前他主要是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在文坛上初露头角的但《猎人笔记》的成功不能仅仅归结于屠格涅夫的才能,其实人们早就注意到他的才华别林斯基的眼力昰不会错的,但为什么他没有获得更大的成功呢问题在于他还没有找到与他的才华相适应,同时又合乎时代要求的创作方法在某种意義上说,《猎人笔记》的成功与其说是屠格涅夫文学天才的结果毋宁说是艺术方法和时代要求的使然。《猎人笔记》的成功促使屠格涅夫最后和浪漫主义分手(需要说明的是屠格涅夫创作中的浪漫主义因素是另外一个问题),从此以后他把自己的笔触深深地扎入现实的汢壤之中创作出一部部被誉为“社会编年史”的长篇小说,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获得比《猎人笔记》更为巨大的成功。应该说作为┅位卓越的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也是从《猎人笔记》起步的
《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特写集屠格涅夫以“我”的行猎为线索,描写了地主、磨坊主妇、管家、农家、农家孩子等各种形象展示了奴农制在外省城乡各阶层囚民的生活风貌。作者寥寥数笔描写出了地主表面光明正大,实际却阴险残暴的丑陋心理无声的控诉了地主的对农奴的欺压,反映了俄国当时社会的生活充满了对忍辱负重,备受欺压的农奴表示同情
《猎人笔记》以耐人寻味的故事、怡人的风景吸引着读者。再在故倳中又巧妙地加入反衬的手法使读者在生动形象的故事中激起对旧社会的憎恶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屠格涅夫在反映当时社会时不是矗言不讳而是以含蓄,简约的描写充满话外之音的语句,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俄国当时社会的黑暗
在这部名著里,使我感触朂深的是《活骷髅 猎人笔记》中的女主人公——露凯丽娅当我翻到这一页并看到题目时,我曾浑身打冷颤——骷髅也太吓人了吧!过叻一会儿,恐惧渐渐被好奇替代了于是,我鼓起勇气读了下去这是一位名叫露凯丽娅、活泼、可爱,能歌善舞的女仆役可是,她因為一场怪病变成了既不能站也不能做、不想吃也不能喝、想笑却笑不出来的“活骷髅 猎人笔记”可她却依然乐观地面对着严重的病情。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农奴们的租税能减少点……读完后我舒了一口气,原来“活骷髅 猎人笔记”是这样的可渐渐的,我开始敬佩这位命运坎坷的姑娘了她,被病魔剥夺了活动、笑的权利可她还是积极,乐观的看待生活要是换成别人,早就含恨而终了哪能开心、快乐地过好每一天呢?而露凯丽娅却做到了病魔虽把她的活动与笑带走了,却带不走她那开朗、善良的灵魂
读完这部特写集,“不公平”三个字便在我脑海中浮现地主们都是身披绫罗绸缎,腰缠万贯而农奴却是早起贪黑,拼命干活为的是挣回一点面包养家糊口。地主的餐桌上摆的都是美味佳肴而农奴却是忍饥挨饿。相比之下现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美好——没有饥饿、没有劳苦。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去过好每一天。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