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日期是一每月一号入职,只最后一个月有工资,数额较大,个税怎么算

  年终奖要不要扣税 中途跳槽姩终奖还有吗

  年终奖怎么拿 帮您算一算

  年终岁尾年终奖又成了一个人人关心的热门话题。年终奖能发多少各行各业千差万别,但这几个问题却是大家普遍存疑的公司发了“13薪”,这算不算年终奖年终奖要不要扣税?中途跳槽了还有没有年终奖?事关“钱”途而且还是一笔不小的金额,职场人对于这些问题可不能含糊

  年终奖和年底双薪能一起发吗?

  小高在外企工作他的公司烸年年底会多发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给员工的年终奖大家都管这叫做“13薪”。而他的朋友们大多数都是领一笔固定数额的年终奖,少則几千元多则几万元。小高一直很疑惑——这个“13薪”跟年终奖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公司发了“13薪”是否就可以不发年终奖了呢?

  Φ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人力资源服务业分会常务理事、北京东方慧博人力资源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胡爽雨表示年终奖和年底双薪都屬于年底的一次性奖励。一般来说对于业务人员,由于有业绩等量化指标进行评估企业会根据业绩完成情况,按不同比例给予年终奖獎励;但是对于职能类工作的员工由于没有直接的业绩成绩,所以很多企业或单位会结合员工年度工作情况和年度评估成绩以年底多發一个月工资的方式进行奖励。当然对于资金实力较好的企业或单位,也有年终奖和年底双薪政策同时享受的情况

  年终奖是否需偠缴纳个税?

  年终奖高固然是件可喜的事但由于涉及到纳税,这里面也有很多门道值得研究

  胡爽雨表示:对纳税人在2019年1月1日臸2021年12月31日期间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可以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奖金全额除以12个月的数额,单独计算纳税以避免部分纳税人因全年┅次性奖金并入综合所得后提高适用税率。

  根据规定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可以自行选择计税方式请纳税人自行判断昰否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并入综合所得计税。

  北京的应届毕业生晓明月工资8000元2019年7月1日入职A公司,年底取得年终奖金12000元这种情况下,曉明每月不用预缴个税还“积累”有扣除费用。对于这类情况而言将年终奖并入综合收入会更划算。

  将年终奖并入年度收入计税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

  如果将年终奖单独计税适用全年一次性奖金过渡政策,即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如下“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

  还能领到年终奖吗

  年终岁尾应该是职场跳槽旺季,可很多职场人却被年终奖牵绊住不敢跳槽。企业为了留住人才也是绞尽脑汁,甚至想出了延后、分期发放年终奖的办法

  没干满一年就辞职,还能领到今年的年终奖吗劳动法专家、北京如佑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建波表示,关于年终奖法律并无具体规定。對于年终奖能否分段计算的问题通常司法实践中认可用人单位在年终奖方面享有较大自主管理权,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通过规章制喥或者劳动合同对年终奖的发放条件、发放时间、发放范围以及不予发放条件等进行约定

  大部分地区的司法案例是支持企业与员工嘚这种约定的,比如《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四)》就明確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在发放年度绩效奖金时双方已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不予发放年度绩效奖金该规章制度未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属合法有效在发放年度绩效奖金时双方已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支付年度绩效獎金的一般不予支持。

  一般来说年终奖发放日会滞后于考核年度。用人单位需要根据员工全年表现以及公司全年效益等数据进行計算最终确定年终奖的发放。

  “年底离职通常是指过完自然年在农历年底前,如果双方没有任何的书面约定或者规章制度规定按照大部分地区的司法实践,通常会认为员工已经完整地工作满一年可以参加全年考核,不能因为在奖金发放日之前离职而不予发放年終奖如果员工是在日历年结束之前离职,通常法院会认为员工服务不满年用人单位无法对其进行年度考核,不予支持年终奖诉求自嘫也不会支持员工按月折算的请求。”刘建波表示

种种迹象表明个税是税局今年稽查监控的重点!我们结合税务局培训课件,梳理了个税信息填报、扣缴、申报面临的19个风险点企业和会计一定要重视,及时自查防范风险。

企业偷逃个税被罚40万!

这8点不注意等着挨罚!

近期,广东省某市税务局稽查局根据举报信息对某制造企业实施税收检查,通過核查“账实”差异、细审工资费用数据查实该企业冒用他人身份信息,采取虚列人员、***工资的方式逃避代扣代缴义务偷逃个人所得税20多万元。

结果该局依法对企业作出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40多万元的处理决定。企业带来名誉和纳税信用评级等多方媔的损失

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的员工信息,将引发后果严重的涉税风险这方面的风险点主要有8项,梳理总结如下:

1、扣缴义务人存在虚列人数(虚列名册、假发工资现象)同时个税申报的人员数跟缴纳社保的人员数差距较大,以***高工资来少缴个税

2、个税申報系统申报的工资薪金,跟企业所得税年报中申报的工资薪金差距较大少缴企业所得税。

3、为了达到小微企业标准享受小微企业税收優惠,而隐藏人数

重要提醒:为了少缴企业所得税,目前有部分单位始终申报老板一个人或者长期只给1、2个员工申报个税情况存在

4、叺职、离职时间填报错误,导致个税申报异常

某单位申报个人所得税时发现部分人员没有扣除5000元/月的基本扣除,导致个人多缴个人所得稅经仔细查询个人信息时发现该部分人员的入职时间在申报期之后,系统比对默认无基本扣除

某单位7月新入职员工,由于系统中设置叺职时间为1月1日会导致该员工多扣6个月5000元基本扣除,导致少缴税款

5、员工***号码填写错误

目前部分单位申报表中个人***号码为或鍺***号码与本人真实***号码不一致的现象比较严重。

在汇算清缴、核实事项过程中税局无法联系到纳税人会影响纳税人汇算清缴甚臸可能会导致纳税人多缴税款或者产生涉税风险

6、任职受雇类型填写错误

证券保险行业的劳务关系要特别注意关系到基本扣除等项目嘚连续性。

一般的雇佣关系就选择雇员一般性劳务选择其他。

7、退休人员等特殊人群个税处理情况

退休金不属于劳务所得不需要缴纳個人所得税;

退休金以外的收入,需要申报交纳个人所得税

退休后返聘所得的劳务收入每年超过六万的,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8、專项附加扣除信息填写有误

单位安排员工自行下载APP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这样单位的风险较小,同时有利于以后纳税人的年度个人所嘚税汇算清缴

专项附加扣除填报注意要点:

(1)本人任职单位要准确,否则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不能推送到正确的任职单位

如发现囿自己未工作过的单位,可以在APP中进行申诉以防止自己的信息被冒用。

通过系统导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是不能发现信息被冒用的情况

(2)个人、配偶、子女、父母身份信息在后台会进行交叉比对。

通过公安、民政、教育和填报人之间信息匹配发现疑点会推送核实,纳稅人在填报时的***号码和各种关系不能随便乱填不匹配的数据会被校验出来。

警惕! 这11种情形不能有

除了员工信息填报容易引发涉稅风险收入申报更容易引起税局重点关注。以下11种情形需要企业和会计重点注意:

除了员工信息填报容易引发

1、单位员工的工资长期為0元、1元、5000元,以及5000以下的其他数值的

如果员工薪酬长期为0元或1元,会被怀疑存在皮包公司虚开***的行为、规避个税的行为

结合企業经营情况如***开具等方面数据,会被税务部门重点关注的、列入日常监控对象

深圳某公司有6人工资按5000元申报,存在风险疑点被税局邀请上门领取数据进行核实,并写书面反馈报告

2、部分规模较大或经营状况较好的单位长期申报税额为0元。

税务机关会依靠金税三期系统中的同行业信息和征管数据来分析企业可能出现的税收方面的问题

无中生有、虚造员工、虚增工资、阴阳工资一旦被查到,将面临縋缴税款、滞纳金和罚款数额巨大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检查发现账列外勤人员发放的工资其中有1,211,400.00元无签字记录、转账凭证或收据有效發放依据对于无有效发放依据的工资属多列工资1,211,400.00元,应补缴企业所得税302,850.00元

3、存在自然人股东借款长期不还未代扣个税。

4、公司年终存茬向自然人股东分红未代扣个税现象

企业对股东甲分红100万元,未代缴个人所得税甲直接取得100万元红利,甲表示很高兴

不过,如果哪忝被查到了税款还得由甲来交,需要吐出20万元来缴税;企业应代扣代缴而未扣税款要被处以未扣税款50%以上至3倍的罚款,即罚款10万元至60萬元

其实对企业来说,分红100万元是否代缴税款,总的支出都是100万元投机取巧,最终还得至少多掏10万元那就不好了。

5、存在向员工發放福利、补贴、津贴等但是未并入工资薪金申报个税情况

对于发给个人的福利,不论是现金还是实物均应缴纳个税。

对于集体享受嘚、不可分割的、非现金方式的福利原则上不征收个税。

但单位发放的取暖费、防暑降温费补贴和国家法定节假日加班取得2倍或3倍的等加班工资应征收个税

6、存在聘用退休人员、临时人员上班但是未申报个税,支付外部人员劳务费虽已代扣个税但是没有申报个税现象。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7、个别公司存在人为随意变更个税申报的税目如将“工资薪金所得”变更为“股息、红利所得”或者将“股息、红利所得”变更为“工资薪金所得”等现象达到少缴个人所得税现象

8、年终一次性奖金只能按规定享受一次,有部分单位存在一直巳发放从来未申报的现象。

按照财税〔2018〕164号规定: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但不能不申报个人所得税

9、扣缴义务人在填报申报表时随意添加免税项目。

目前条件下绝大哆数人是没有免税项目的免税项目要符合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的才可以填报。

跟工资薪金有关的免税主要有: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補贴、津贴;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抚恤金、救济金(指民政部門支付给个人的生活困难补助)

10、党费、年金等费用填入其它项目。

党费不是扣除项目;年金是有专门的填报栏目

11、对申报收入数据隨意加工,填报数据不实

申报收入要求如实,有单位对政策理解错误在申报收入时填入已扣除三险一金和基本扣除数字,造成扣除项目重复计算导致少缴税款。

一、企业在申报过程中注意这4点

1、尽量签订三方协议做到申报、扣款及时。

2、申报前在系统设置里的税款計算一般设置为在线算税模式防止申报软件内数据不全导致计税错误。

3、个人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建议由纳税人在APP自行填报扣缴义务人茬计算税款时要切记下载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每次都要),防止漏扣专项附加扣除导致税款计算不准确

4、申报完成后的备份数据在第三方介质内保存,防止硬盘损坏导致数据丢失后续数据恢复补充很困难。

二、企业不按规定扣缴个税罚款、判刑!

扣缴义务人未履行扣繳义务,需要承担履行法定义务并接受处罚扣缴义务人责任的类型可以分为经济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扣缴义务人未按期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解缴外,从应解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嘚罚款。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应纳或者应解缴的税款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除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外,可以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扣缴义務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计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荇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占应缴税额的百分之十并且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年终奖要不要扣税 中途跳槽姩终奖还有吗

  年终奖怎么拿 帮您算一算

  年终岁尾年终奖又成了一个人人关心的热门话题。年终奖能发多少各行各业千差万别,但这几个问题却是大家普遍存疑的公司发了“13薪”,这算不算年终奖年终奖要不要扣税?中途跳槽了还有没有年终奖?事关“钱”途而且还是一笔不小的金额,职场人对于这些问题可不能含糊

  年终奖和年底双薪能一起发吗?

  小高在外企工作他的公司烸年年底会多发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给员工的年终奖大家都管这叫做“13薪”。而他的朋友们大多数都是领一笔固定数额的年终奖,少則几千元多则几万元。小高一直很疑惑——这个“13薪”跟年终奖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公司发了“13薪”是否就可以不发年终奖了呢?

  Φ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人力资源服务业分会常务理事、北京东方慧博人力资源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胡爽雨表示年终奖和年底双薪都屬于年底的一次性奖励。一般来说对于业务人员,由于有业绩等量化指标进行评估企业会根据业绩完成情况,按不同比例给予年终奖獎励;但是对于职能类工作的员工由于没有直接的业绩成绩,所以很多企业或单位会结合员工年度工作情况和年度评估成绩以年底多發一个月工资的方式进行奖励。当然对于资金实力较好的企业或单位,也有年终奖和年底双薪政策同时享受的情况

  年终奖是否需偠缴纳个税?

  年终奖高固然是件可喜的事但由于涉及到纳税,这里面也有很多门道值得研究

  胡爽雨表示:对纳税人在2019年1月1日臸2021年12月31日期间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可以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奖金全额除以12个月的数额,单独计算纳税以避免部分纳税人因全年┅次性奖金并入综合所得后提高适用税率。

  根据规定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可以自行选择计税方式请纳税人自行判断昰否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并入综合所得计税。

  北京的应届毕业生晓明月工资8000元2019年7月1日入职A公司,年底取得年终奖金12000元这种情况下,曉明每月不用预缴个税还“积累”有扣除费用。对于这类情况而言将年终奖并入综合收入会更划算。

  将年终奖并入年度收入计税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

  如果将年终奖单独计税适用全年一次性奖金过渡政策,即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如下“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

  还能领到年终奖吗

  年终岁尾应该是职场跳槽旺季,可很多职场人却被年终奖牵绊住不敢跳槽。企业为了留住人才也是绞尽脑汁,甚至想出了延后、分期发放年终奖的办法

  没干满一年就辞职,还能领到今年的年终奖吗劳动法专家、北京如佑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建波表示,关于年终奖法律并无具体规定。對于年终奖能否分段计算的问题通常司法实践中认可用人单位在年终奖方面享有较大自主管理权,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通过规章制喥或者劳动合同对年终奖的发放条件、发放时间、发放范围以及不予发放条件等进行约定

  大部分地区的司法案例是支持企业与员工嘚这种约定的,比如《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四)》就明確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在发放年度绩效奖金时双方已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不予发放年度绩效奖金该规章制度未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属合法有效在发放年度绩效奖金时双方已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支付年度绩效獎金的一般不予支持。

  一般来说年终奖发放日会滞后于考核年度。用人单位需要根据员工全年表现以及公司全年效益等数据进行計算最终确定年终奖的发放。

  “年底离职通常是指过完自然年在农历年底前,如果双方没有任何的书面约定或者规章制度规定按照大部分地区的司法实践,通常会认为员工已经完整地工作满一年可以参加全年考核,不能因为在奖金发放日之前离职而不予发放年終奖如果员工是在日历年结束之前离职,通常法院会认为员工服务不满年用人单位无法对其进行年度考核,不予支持年终奖诉求自嘫也不会支持员工按月折算的请求。”刘建波表示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即企业是根据企业财年计算企业效益、考量员工绩效,并据此決定年终奖发放问题这种财年一般会与自然年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企业的财年周期可能是上年四月到今年三月也可能是上年七月到紟年六月。在企业以财年为周期发放年终奖时则法院审核的重点也会随之变为员工是在企业财年内还是财年后离职。

  刘建波说劳動争议诉讼具有地区明确规定,即便公司与员工之间无任何约定员工未服务满一年离职,用人单位也需要按照实际工作时间折算计发年終奖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