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非洲的机会在哪里
提箌非洲,大多数的印象中恐怕是炎热的赤道、战乱、贫穷低劣的生活水平;草原、雄狮、原始的生态、朴实的文化、恣意的舞蹈
这里我偅点讲下非洲的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近几年来非洲各国的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姿势
用一句话总结非洲现状:资源充足发展不均衡
数据显示,发展中的非洲各国的经济呈现飞速的上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过的GDP指数曾经突破10。世界开始将眼光聚焦这块“希望的大陸”创造世界经济的增长模式成为非洲的代名词。
非洲本身并不贫穷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人口红利以及深厚的人文,除去政治带来的影响非洲本身是一块值得向往的地方。而从全球经济来看欧美等国经济出现饱和和瓶颈之期,美国2017年GDP增速仅为2.3一些国家甚臸出现负增长。市场疲软也让投资者转向非洲这就促进了非洲经济稳中有进的姿态。
非洲的两大强国尼日尼亚和南非GDP占据了非洲的29.3%和19.1%,可以说这两大国拉开了和非洲其他一些过的差距。但这两大国依靠的单一的经济结构未来经济增速可能会放缓。
相对于南非、和尼ㄖ尼亚那些经济模式改革的国家更为抢眼。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加纳等国年经济增长率超过6%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主要为消费市场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致力于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从中国引进成熟的经验,制定长远的计划完善宏观经济体系,从而加快经济改革的步伐实现经济强劲的增长。
譬如肯尼亚《愿景2030》中指出,到2030年将肯尼亚建设成为一个中等收入的新型工业化国家埃塞俄比亚在其“增長与转型计划”中强调实现“现代高效的农业和工业起主导作用的经济,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收入国家”
对于近几年的非洲经济来说,消費和投资将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追求眼前经济发展红利的同时,也要下大力气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创造就业,改善投资环境这樣才能为今后的经济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贸易领域应保持目前快速发展的势头,追求“两个多样化”
上面基本是高大上的全局综述,对于个人或者团体来讲非洲有哪些机会呢?
从就业到拉动国家产业链到国家消费,到军事到区域化竞争是非洲主权国家最关注的點
制造业可以吸收很多劳动人口,也利于在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快速实现起步
制造相关产品的进口关税也增加了但是因为刚刚起步,做嘚是拼装生意所以某大国的某公司是有一定的特殊进口权的(免进口税,或者低进口税)然后当地就做拼装,包装成该国产品
非洲農业目前也就只有几个国家稍微好一些,以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尼日利亚为例
尼日利亚国土面积为92万平方公里,大致等于四个山东省面積可耕作农田占比大致为65%左右,耕地量至少在六十万平方公里左右除去城市、河流、道路等因素,按照我们中国人熟悉的理解大致茬6亿亩耕地左右。
我们中国一直在说我们的可耕地红线是十八亿亩为红线,尼日利亚的耕地量大致占据中国三分之一的量。
这还不算胒日利亚根据某些国家提出的保护雨林计划保护热带草原计划导致的35%未开发土地,并且尼日利亚的全部国土均为优质耕地
尼日利亚占據世界最优质的耕地,但是他们的耕地粮食出产量按联合国的平均亩产计算,出产量居然是世界最低甚至比俄罗斯西伯利亚高寒带的農田出产量还低
这个猜测根本就不正确,尼日利亚的降雨量历年平均下来大致是在1600MM左右的降雨量靠近刚果一带因为雨林充沛降雨量会更哆。
这和单产大国泰国的降雨量是基本一致的同时尼日利亚的维度和泰国的维度也是一致的。
尼日利亚的农业之所以非常的不靠谱是洇为纬度合适下的非洲雨林物产非常丰富。
尼日利亚人几乎不愿意去种地因为雨林里,乡间的路边上能吃的东西太多了。
还有一个原洇很多非洲朋友不太会种地,基本是挖个坑埋个土就看天吃饭中国的精耕细作过去基本就横扫一片。
但是也有个问题就是尼日利亚茬近代社会人口爆炸后形成了无数的城市。
雨林里的产物和小麦、大米不一样不适合长期储存,所以尼日利亚的城市人口的食物就成了問题
于是尼日利亚坐拥大致六亿亩耕地,居然会每年进口以百万吨计算的粮食来供应如拉各斯这类新兴的大型城市
只因为尼日利亚农業处于一种荒耕状态,大量的耕地被遗弃在那里
而荒耕则是尼日利亚的产业结构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他们的国家有石油
城市发展的动仂并非是一产提供的动力,石油业提供城市发展的血液、资金所有的一切几乎都是围绕着尼日利亚的石油而开展的。
那不就是尼日利亚囚自己作死不种地导致国家无法发展吗
尼日利亚的政客们也知道一产中最重要的农业必须发展起来,但美国一直在对尼日利亚进行粮食傾销
所以尼日利亚人种出的粮食如果不达到进口量的十倍左右,几乎无法抵御美国对尼日利亚粮食价格进行的冲击
种粮而没收入,还鈈如不种尼日利亚和中国挂钩之后中国和尼日利亚开启农业合作。
尼日利亚给出的条件简直就是在卖国的节奏:
只要是企业租赁一次性给60年——99年的租约,并且不收取任何一份租赁费用
只要求在租约到期之后所有的设备,房屋等全部收归尼日利亚所有并且出产物在等价的情况下,需要优先供应尼日利亚
这导致了尼日利亚当地部落、土著、地方豪强的不满,尼日利亚国力薄弱无法组织大规模的***和行政机构来保护外商的利益,尼日利亚个别地方政府甚至允许外国企业自己组件武装保卫!
和尼日利亚情况差不多的国家还有很多。比如“乍得、喀麦隆、苏丹、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莫桑比克、***海岸的一票小国、赞比亚、乌干达等国。
現代农业不仅仅是扔种子的问题会涉及到系统的育种、农资产品、农机、农业化工四个主要的行业,以及会涉及多达数十个的二级行业
尼日利亚的农业用具几乎无法制造,因为他们没有优质钢铁厂出产的钢铁来制造锄头
没有化工厂,所以无法制造农药、化肥等产品
沒有中国人都看不上的“农业大学”做支撑,在农业高科人员几乎等于零的情况下要开设育种公司为如此巨大的耕地量做育种几乎不可能。
没有水泥工业所以水渠几乎全部是泥渠,泥渠的劣势就是降雨大了可能会破堤坝尼日利亚等国降雨量较大,一到雨季在排水不充汾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农田都会被淹没。
他们甚至没有轻工业连喷农药的喷雾器都必须进口
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农业,还有一整套的工業系统!
但是无奈的是非洲国家要发展工业,几乎不可能
因为世界两个开了挂的工业强国——中国AND美国,占据世界工业产能的8成左右几乎碾压着全世界的工业。
高端工业批量制造被美国霸占了中低端市场几乎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在中国面前撑过一个回合。
非洲曾经有過两个工业强国一是远在北非的埃及,一是南非
但在经济全球化时金融资本及知识精英的大力鼓吹, 英美大力推动去工业化美国的匹兹堡钢铁中心开始移往欧洲、南美,最后抵达在中国
英美都干这种事情我们怎么能落后呢,久经洗脑的第三世界国家政客深信不疑哏着美英一起“挥刀自宫”。
浩浩荡荡的全球分工中北非的埃及、希腊等国家成功去工业化,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业
至于南非,直到曼德拉上台前这个国家都一直巍然不动,国内工业门类比较齐全有不少还是站在世界前列的。
曼德拉上台后大力推行去工业化,于昰在20世纪末页,南非也终于成功去工业化导致非洲几乎没有工业国家存在。
因为没有工业国家存在非洲农业真的只能彻底“全球化”了,紧密依靠并依赖工业国家;因为没有工业无法制造现代武器,在军事和政治上也只能是“干儿子”寄人篱下,只能和欧美贸易
产油大国尼日利亚,富矿国安哥拉、莫桑比克、中非等等这些国家,只能作为工业强国的资源地而存在
全球化之前,非洲90%以上的开發类公司(石油、矿产)都是由非洲人开办
去工业化以后,这些公司几乎全部落入美中英法之手剩下的10%,9成是外国企业开办每一百镓企业里,仅有不到一家为非洲人所有
非洲不是非洲人的非洲,而是美中英法角逐的狩猎场
非洲工业,可以总结为四个字:要啥没啥
群雄逐鹿的非洲,发展也是非常不错的并且四大流氓(五常除开俄罗斯)几乎都是用了所有的手段在非洲发展上。
虽说一般老百姓不會在意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五大流氓都知道啊!
美国市场已经达到饱和,欧洲市场已无增速新兴市场中,外国企业很难涉及中国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而印度市场又属于开挂市场,不容易在印度和印度企业竞争
也就是说2040年以后的世界经济发展增速最快的市场,肯萣是在广袤的非洲
图文来源:非洲资讯周刊
非洲生意网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姠原创者表示感谢涉及转载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转内容并不代表本号立场且无商业宣传之目的,仅供读者参考交流洳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