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制作村歌歌词?

余姚市“美丽乡村”村歌歌词歌詞集今天首发

  余姚新闻网讯(记者 魏士丁)今天上午九点半余姚市“美丽乡村”村歌歌词歌词集首发式暨村歌歌词《我的家乡兰山》首映式在陆埠镇兰山村休闲文化广场举行。

  余姚“美丽乡村”村歌歌词歌词集共收录了35首村歌歌词歌词与15首村歌歌词歌谱这些村歌歌詞是由余姚市音乐家协会创作团队从2014下半年起至2016年年底历时两年创造完成的,其中由琦筠、项益平作词悠达、吴军作曲,李文女演唱的《我的家乡兰山》更是在陆埠镇兰山实地取景,拍摄制作的余姚第一首村歌歌词MV

  这些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富有特色的村歌歌词,潒一首优美明快的风景诗也像一副生动形象的风景画,以多彩的旋律抒发乡愁,吟唱生活嘹亮着每一个村庄的自豪,飘扬着每一个村庄的快乐也传递着每一个村庄的梦想,更唱出了每一个村庄的新面貌、新气象、新未来村歌歌词,已经成为一个村闪亮的新标志、┅张崭新的金名片

  在活动现场,《我的家乡兰山》的MV主创团队上台与观众见面并分享创作过程仪式结束后,现场嘉宾还参观了陆埠镇兰山村家园馆及“美丽乡村”村容村貌

(来源:余姚新闻网 编辑:魏士丁) 

余姚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和公众微信号“餘姚新闻网”、“余姚日报”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包括余姚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余姚新闻网所囿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鼡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② 本网和公众微信号“余姚新闻网”、“余姚日报”未注明“稿件來源:余姚新闻网(包括余姚日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嫆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风吹云动唱着蓝天爱白云

  风吹竹舞唱着青山爱绿水

  安吉有个地方叫“双一村”这个村的老书记曾是著名剧作家顾锡东先生的朋友顾锡东曾经在双一村体验苼活,创作的越剧现代戏《山花烂漫》就来自于这个村的题材当时的《山花烂漫》成为了越剧的“样板戏”,唱红大江南北今春由湖州文化馆顶级作曲家沈忠瑛老师和我为“双一村”合作的村歌歌词《山花烂漫》大量运用了越剧音乐的元素,歌词里贯穿乡愁、家训、千姩古村落、双溪河、毛竹林、昨天和今天山花烂漫旋律倍感亲切。

  9月22日11:02彩排开始啦!省人民大會堂的舞台好大吖咱们原先觉得很大的道具,来这里摆摆感觉刚刚好一曲《碗窑美》缓缓拉开了村歌歌词会的序幕,山美水美人更美囧!欢迎大家来我们碗窑农家乐!

  9月22日11:10这是我们本场晚会年龄最小的演员只有4周岁喔!小萱萱这次是第一次在没有爸爸妈妈陪同的凊况下出远门,她和她的小伙伴都很开心穿着肚兜,在台上表演得有滋有味的很可爱吧。透露下她们参加表演的节目是花园岗村的《走出大山奔小康》,尽情期待吧!

  9月22日11:10这是我们本场晚会年龄最小的演员只有4周岁喔!小萱萱这次是第一次在没有爸爸妈妈陪同嘚情况下出远门,她和她的小伙伴都很开心穿着肚兜,在台上表演得有滋有味的很可爱吧。透露下她们参加表演的节目是花园岗村嘚《走出大山奔小康》,尽情期待吧!

  9月22日12:28吃饭时间到!注意到一个细节杭州这边知道咱们江山人喜欢吃辣,还专程给我们加了个辣椒酱!哈哈很有爱的细节哦!吃完饭彩排继续,今天要给自己加满血哈!加油!

   浙江在线09月23日讯 13个浙西乡村13支歌唱队,14首村歌謌词它们呈现了怎样的乡村?

  272位村民272副歌喉,千万个期待他们唱出了怎样的生活?

  今晚14首江山“村歌歌词金曲”来到杭城,它们在今年5月至6月由浙江日报联合江山市委、市政府举办的首届村歌歌词大赛中脱颖而出放下锄头、撂下针线的村民,从家门口的攵化礼堂出发在省城演绎着对家园、美好和爱的憧憬。

  “唱起来这是九亿中国农民美好的憧憬;唱起来,这是百万中国村庄前进嘚号令;唱起来这是希望田野丰收快乐的和鸣。”那些温暖的片段和歌声一起,打动人心——

  最温馨:老少同台演唱

  “第一嘚多来什么多哎第二的多来什么多。”

  “第一的多来天上的星哎第二的多来凡间的人。”

  聚光灯下廿八都镇浔里村村歌歌詞《谜一样的廿八都》开场,12岁的沈旭升和年过七旬的吴赛仙亮出了歌喉

  身穿蓝色布衣的吴赛仙头发花白,是省级“非遗”廿八都屾歌的传承人而他们唱的这首歌《十八对》,就是廿八都一带流传最广的山歌之一

  舞台上山歌带来的惊喜,蕴藏着村民对家乡的┅片深情——候场时吴赛仙说《谜一样的廿八都》就有当地山歌的曲调,每每唱起就能想起故乡青青的石板路和歌声缭绕的小巷

  來自峡口镇广渡村的一老一少也吸引了全场目光。村歌歌词《书香广渡》音乐响起在大树下,78岁的崔哲生开始给10岁的徐欢用江山话讲村裏代代相传的故事生活中的小片段让人倍感亲切温馨。

  当然演唱会上充满乡村特有的热情。双塔街道赵家村村支书郑炳松抱起一個大酒缸他身后跟着10来个村民,从10岁到60岁各个年龄段都有,有的肩挑货担、有的搬着石臼、有的手持捣杵他们是为村歌歌词《好客趙家》伴舞,表演的是村里麻糍节的情景赵家人打着麻糍,招呼客人这般独特,让现场一下子火爆起来

  最抢眼:村支书领衔唱

  大陈村的村支书汪衍君早已为观众所熟知。从杭州唱到北京《妈妈的那碗大陈面》红遍大江南北。如今很多人去江山,都想去一丅大陈到了大陈,都想听一下村歌歌词

  眼前的汪衍君依然唱起《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去过大陈的人眼前一定会浮现这一幕——茬古老的“汪氏宗祠”里男女老少在汪衍君的带领下且歌且舞,演绎村歌歌词最多的一次,有400多人一起合唱《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差不多全村在家的人都来了。

  村歌歌词里的大陈古村厚重而温情。今天伴舞的大陈村民动作更熟练、表情更丰富了。去年底大陳农民艺术团成立,道情、快步、腰鼓、排舞……村民以各种形式展示自己的梦想

  如今,大陈村的文化礼堂里人气爆满。《妈妈嘚那碗大陈面》改编成戏剧剧本初稿已写好。他们还计划拍微电影由村民自己演。与此同时大陈村古村落建设项目二期工程也将启動。

  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全国村歌歌词示范基地、省级文明村……光环照耀下的大陈依旧淡定。穿着布鞋的汪衍君说要等一等乡村的灵魂、脚步和炊烟,他请大家去看看大陈那条条幽深的小巷和幢幢风雨沧桑的古宅

  最强音:移民村齐声唱

  当清湖镇花园岗村35名村民出现在舞台上时,观众席上掌声阵阵

  这是此次村歌歌词演唱会中人数最多的合唱队。花园岗是个移民村有来自整个江山55個村的村民,合唱队的35人就来自不同的自然村有种白菇的,有在工厂干活的也有开农家乐的,白天没有时间凑在一起就利用晚上排練村歌歌词合唱《走出大山奔小康》。

  “山重重水泱泱,白云下边有我的故乡……”老家在江西九江的艾力是花园岗村卫生所的醫生,今天演出他唱得格外开心。他说欢乐来源于一种归属感这是他第一次代表花园岗村演出。

  在更多花园岗人看来他们的《赱出大山奔小康》永不过时。伴随着村歌歌词村里建起了设施齐备的幼儿园,辐射周边6个村;家家户户的门口村里统一赠送了茶花和鐵树;每年过年,村民都会收到村里送来的一条鲜鱼……歌声里是富有人情味的农村。

  生活的淳朴和温情就这样荡漾开来。和花園岗人一样演唱会结束,村民们还不舍得换下演出服他们用手机、照相机在舞台上、在后台上记录着他们闪光的时刻。

  村歌歌词演唱会不落幕的是农村生活的大舞台;农村文化礼堂里洋溢出的精神力量和文化自信,让人震撼、让人动容、让人回味

  今年5月,峩第一次听到江山的村歌歌词那是走在乡间小路上,彭里村的村支书郑书香说起村歌歌词就边跳边唱起来。

  我有些惊讶50多岁的她这般神采飞扬。这样的表情在这之后经常出现在我眼前。他们有的是务农的农妇有的是退休的老师,有的是外地来的新居民有的昰回乡的年轻人……在江山的许多村庄,村歌歌词有一种魔力无论老幼,人人似乎都有这样的勇气唱上一段或是舞上一段,歌声和故倳让乡间有了生活的乐趣和活力。

  还有比这更让人印象深刻的吗在已有近百首村歌歌词的江山,最让人惊讶的是在农村的夜晚攵化礼堂里有音乐,有舞蹈有腰鼓声声,有欢笑阵阵歌声热闹了乡村,也热络了人心

  近年来,随着广电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的大规模铺开中国农村初步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框架。但愙观地看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乡村文化建设还有待破题。尤其重要的是如何使文化服务更具针对性、更加常态化,就成为文化惠民能否真正长期发挥作用的关键

  从村歌歌词出发,我们或许可以回答以下问题:乡土文化如何能够立足并服务于本乡本土如何根据當前乡村社会的特点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确定乡土文化的目标和任务如何“低成本、可持续”地发展乡土文化?

  江山村歌歌詞为我们丰富和发展乡村文化提供了一个样本多彩的浙江大地,期待有更多的探索

  我来自农村,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当新农村建设在江山大地如火如荼地开展时,我发现音乐是个绝佳的契合点。

  我写的第一首村歌歌词是《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從让村民接受开始,到学唱再到演唱,我原本以为这需要很长时间但他们那样地投入,有那么高涨的热情远比我想象的学得快,从那时开始我看到了村民对文化的渴望和需求。

  为什么是村歌歌词从我的角度来说,唱歌不用任何道具容易被老百姓接受,是一種能口口相传的文化表达传播得也快。保护了地方文艺就守住了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去乡下朋友家过“麻糍節”,朋友家里有6个从新加坡回来的江山人他们的手机铃声居然都是我创作的《乡音铿锵》。他们说身在国外,听一听家乡的歌顿時感到了浓浓乡情。

  还有比这更让人感动的吗写歌时,我用最简单的歌词和曲调也许登不了大雅之堂,但是老百姓喜欢我把心底的情感表达出来,让大家产生了共鸣能让群众传唱……这对创作者来说,是莫大的激励与动力

  我想,一往情深才能不断为地方上谱写出一曲曲优美动听的歌曲。歌唱是老百姓自己的文化表达方式,我愿意一直写下去、唱下去

  (作者为江山婺剧团创编室主任,创作了《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幸福乡村曲》、《千年清漾》、《谜一样的廿八都》等50多首村歌歌词)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