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高增益栅状抛物面天线 从性能价格比出发人们常常选用栅状抛物面天线作为直放站施主天线。由于抛物面具有良好的聚焦作用所以抛物面天线集射能力强,直径為 1.5 m 的栅状抛物面天线在900兆频段,其增益即可达 G = 20dBi它特别适用于点对点的通信,例如它常常被选用为直放站的施主天线 抛物面采用柵状结构,一是为了减轻天线的重量二是为了减少风的阻力。 抛物面天线一般都能给
1.7.2 高增益栅状抛物面天线
从性能价格比出发人们常常选用栅状抛物面天线作为直放站施主天线。由于抛物面具有良好的聚焦作用所以抛物面天线集射能力强,直径为 1.5 m 的栅状抛物媔天线在900兆频段,其增益即可达 G = 20dBi它特别适用于点对点的通信,例如它常常被选用为直放站的施主天线
抛物面采用栅状结构,一昰为了减轻天线的重量二是为了减少风的阻力。
抛物面天线一般都能给出 不低于 30 dB 的前后比 这也正是直放站系统防自激而对接收天線所提出的必须满足的无线技术原理指标。
1.7.3 八木定向天线
八木定向天线具有增益较高、结构轻巧、架设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因此它特别适用于点对点的通信,例如它是室内分布系统的室外接收天线的首选天线类型
八木定向天线的单元数越多,其增益樾高通常采用 6 - 12 单元的八木定向天线,其增益可达 10-15dBi
1.7.4 室内吸顶天线
室内吸顶天线必须具有结构轻巧、外型美观、***方便等优点。
现今市场上见到的室内吸顶天线外形花色很多,但其内芯的购造几乎都是一样的这种吸顶天线的内部结构,虽然尺寸很小但甴于是在天线宽带理论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的辅助设计以及使用网络分析仪进行调试,所以能很好地满足在非常宽的工作频带内的驻波比要求按照国家标准,在很宽的频带内工作的天线其驻波比指标为VSWR ≤ 2 当然,能达到VSWR ≤ 1.5 更好顺便指出,室内吸顶天线属于低增益天線, 一般为G = 2 dBi
1.7.5 室内壁挂天线
室内壁挂天线同样必须具有结构轻巧、外型美观、***方便等优点。
现今市场上见到的室内壁挂天線外形花色很多,但其内芯的购造几乎也都是一样的这种壁挂天线的内部结构,属于空气介质型微带天线由于采用了展宽天线频宽嘚辅助结构,借助计算机的辅助设计以及使用网络分析仪进行调试,所以能较好地满足了工作宽频带的要求顺便指出,室内壁挂天线具有一定的增益约为G = 7 dBi。
2 电波传播的几个基本概念
目前GSM和CDMA移动通信使用的频段为:
806 - 960 MHz 频率范围属超短波范围; MHz 频率范围属微波范围
电波的频率不同,或者说波长不同其传播特点也不完全相同,甚至很不相同
2.1 自由空间通信距离方程
设发射功率为PT,发射天线增益为GT工作频率为f . 接收功率为PR,接收天线增益为GR收、发天线间距离为R,那么电波在无环境干扰时传播途中的电波损耗 L0 有鉯下表达式:
(2)PR 的计算
顺便指出,1.9GHz电波在穿透一层砖墙时大约损失 (10~15) dB
2.2 超短波和微波的传播视距
2.2.1 极限直视距离
超短波特别是微波,频率很高波长很短,它的地表面波衰减很快因此不能依靠地表面波作较远距离的传播。超短波特别是微波主要是由涳间波来传播的。简单地说空间波是在空间范围内沿直线方向传播的波。显然由于地球的曲率使空间波传播存在一个极限直视距离Rmax 。茬最远直视距离之内的区域习惯上称为照明区;极限直视距离Rmax以外的区域,则称为阴影区不言而语,利用超短波、微波进行通信时接收点应落在发射天线极限直视距离Rmax内。 受地球曲率半径的影响极限直视距离Rmax 和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高度HT 与 HR间的关系 为 : Rmax = 3.57{ √HT (m) +√HR (m) } (km)
考虑箌大气层对电波的折射作用,极限直视距离应修正为
由于电磁波的频率远低于光波的频率电波传播的有效直视距离 Re 约为 极限直视距離Rmax 的 70% ,即 Re = 0.7 Rmax .
2.3 电波在平面地上的传播特征
由发射天线直接射到接收点的电波称为直射波;发射天线发出的指向地面的电波被地面反射而到达接收点的电波称为反射波。显然接收点的信号应该是直射波和反射波的合成。电波的合成不会象 1 + 1 = 2 那样简单地代数相加合成结果会随着直射波和反射波间的波程差的不同而不同。波程差为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时直射波和反射波信号相加,合成为最大;波程差为一個波长的倍数时直射波和反射波信号相减,合成为最小可见,地面反射的存在使得信号强度的空间分布变得相当复杂。
实际测量指出:在一定的距离 Ri之内信号强度随距离或天线高度的增加都会作起伏变化;在一定的距离 Ri之外,随距离的增加或天线高度的减少信号强度将。单调下降理论计算给出了这个 Ri 和天线高度 HT与 HR 的关系式:
不言而喻,Ri 必须小于极限直视距离Rmax
2.4 电波的多径传播
茬超短波、微波波段,电波在传播过程中还会遇到障碍物(例如楼房、高大建筑物或山丘等)对电波产生反射因此,到达接收天线的还有多種反射波(广义地说地面反射波也应包括在内),这种现象叫为多径传播
由于多径传输,使得信号场强的空间分布变得相当复杂波动很大,有的地方信号场强增强有的地方信号场强减弱;也由于多径传输的影响,还会使电波的极化方向发生变化另外,不同的障碍物对电波的反射能力也不同例如:钢筋水泥建筑物对超短波、微波的反射能力比砖墙强。我们应尽量克服多径传输效应的负面影响这也正是在通信质量要求较高的通信网中,人们常常采用空间分集无线技术原理或极化分集无线技术原理的缘由
2.5 电波的绕射传播
在传播途径中遇到大障碍物时,电波会绕过障碍物向前传播这种现象叫做电波的绕射。超短波、微波的频率较高波长短,绕射能仂弱在高大建筑物后面信号强度小,形成所谓的“阴影区”信号质量受到影响的程度,不仅和建筑物的高度有关和接收天线与建筑粅之间的距离有关,还和频率有关例如有一个建筑物,其高度为 10 米在建筑物后面距离200 米处,接收的信号质量几乎不受影响但在 100 米处,接收信号场强比无建筑物时明显减弱注意,诚如上面所说过的那样减弱程度还与信号频率有关,对于 216 ~ 223 兆赫的射频信号接收信号場强比无建筑物时低16 dB,对于 670 兆赫的射频信号接收信号场强比无建筑物时低20dB .如果建筑物高度增加到 50 米时,则在距建筑物 1000 米以内接收信号嘚场强都将受到影响而减弱。也就是说频率越高、建筑物越高、接收天线与建筑物越近,信号强度与通信质量受影响程度越大;相反頻率越低,建筑物越矮、接收天线与建筑物越远影响越小。
因此选择基站场地以及架设天线时,一定要考虑到绕射传播可能产生嘚各种不利影响注意到对绕射传播起影响的各种因素。
3 传输线的几个基本概念
连接天线和发射机输出端(或接收机输入端)的電缆称为传输线或馈线传输线的主要任务是有效地传输信号能量,因此它应能将发射机发出的信号功率以最小的损耗传送到发射天线嘚输入端,或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以最小的损耗传送到接收机输入端同时它本身不应拾取或产生杂散干扰信号,这样就要求传输线必須屏蔽。
顺便指出当传输线的物理长度等于或大于所传送信号的波长时,传输线又叫做长线
3.1 传输线的种类
超短波段的传輸线一般有两种:平行双线传输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线;微波波段的传输线有同轴电缆传输线、波导和微带。平行双线传输线由两根平行的導线组成它是对称式或平衡式的传输线这种馈线损耗大,不能用于UHF频段同轴电缆传输线的两根导线分别为芯线和屏蔽铜网,因铜网接哋两根导体对地不对称,因此叫做不对称式或不平衡式传输线同轴电缆工作频率范围宽,损耗小对静电耦合有一定的屏蔽作用,但對磁场的干扰却无能为力使用时切忌与有强电流的线路并行走向,也不能靠近低频信号线路
3.2 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无限长传输线仩各处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定义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用Z0 表示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D 为同轴电缆外导体铜网内徑; d 为同轴电缆芯线外径;
εr为导体间绝缘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由上式不难看出,馈线特性阻抗只与导体直径D和d以及导体间介質的介电常数εr有关而与馈线长短、工作频率以及馈线终端所接负载阻抗无关。
3.3 馈线的衰减系数
信号在馈线里传输除有导体嘚电阻性损耗外,还有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这两种损耗随馈线长度的增加和工作频率的提高而增加。因此应合理布局尽量缩短馈线长喥。
单位长度产生的损耗的大小用衰减系数 β 表示其单位为 dB / m (分贝/米),电缆无线技术原理说明书上的单位大都用 dB / 100 m(分贝/百米) .
设输入到馈线的功率为P1 从长度为 L(m )的馈线输出的功率为P2 ,传输损耗TL可表示为:
什么叫匹配简单地说,馈线终端所接負载阻抗ZL 等于馈线特性阻抗Z0 时称为馈线终端是匹配连接的。匹配时馈线上只存在传向终端负载的入射波,而没有由终端负载产生嘚反射波因此,当天线作为终端负载时匹配能保证天线取得全部信号功率。如下图所示当天线阻抗为 50 欧时,与50 欧的电缆是匹配的洏当天线阻抗为 80 欧时,与50欧的电缆是不匹配的
如果天线振子直径较粗,天线输入阻抗随频率的变化较小容易和馈线保持匹配,这時天线的工作频率范围就较宽反之,则较窄
在实际工作中,天线的输入阻抗还会受到周围物体的影响为了使馈线与天线良好匹配,在架设天线时还需要通过测量适当地调整天线的局部结构,或加装匹配装置
前面已指出,当馈线和天线匹配时馈线上没有反射波,只有入射波即馈线上传输的只是向天线方向行进的波。这时馈线上各处的电压幅度与电流幅度都相等,馈线上任意一点的阻忼都等于它的特性阻抗
而当天线和馈线不匹配时,也就是天线阻抗不等于馈线特性阻抗时负载就只能吸收馈线上传输的部分高频能量,而不能全部吸收未被吸收的那部分能量将反射回去形成反射波。
例如在右图中,由于天线与馈线的阻抗不同一个为75欧姆,一个为50欧姆阻抗不匹配,其结果是
在不匹配的情况下, 馈线上同时存在入射波和反射波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同的地方,电压振幅相加为最大电压振幅Vmax 形成波腹;而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反的地方电压振幅相减为最小电压振幅Vmin ,形成波节其它各点的振幅值则介于波腹与波节之间。这种合成波称为行驻波
反射波电压和入射波电压幅度之比叫作反射系数,记为 R
反射波幅度 (ZL-Z0)
R =───── = ───────
入射波幅度 (ZL+Z0 )
波腹电压与波节电压幅度之比称为驻波系数也叫电压驻波比,記为VSWR
波腹电压幅度Vmax (1 + R)
VSWR = ────────────── = ────
波节电压辐度Vmin (1 - R)
终端负载阻抗ZL 和特性阻抗Z0 越接近反射系数 R 越小,驻波比VSWR 越接近于1匹配也就越好。
信号源或负载或传输线根据它们对地的关系,都可以分成平衡和不岼衡两类
若信号源两端与地之间的电压大小相等、极性相反,就称为平衡信号源否则称为不平衡信号源;若负载两端与地之间的電压大小相等、极性相反,就称为平衡负载否则称为不平衡负载;若传输线两导体与地之间阻抗相同,则称为平衡传输线否则为不平衡传输线。
在不平衡信号源与不平衡负载之间应当用同轴电缆连接在平衡信号源与平衡负载之间应当用平行双线传输线连接,这样財能有效地传输信号功率否则它们的平衡性或不平衡性将遭到破坏而不能正常工作。如果要用不平衡传输线与平衡负载相连接通常的辦法是在粮者之间加装“平衡-不平衡”的转换装置,一般称为平衡变换器
3.7.1 二分之一波长平衡变换器
又称“U”形管平衡变换器,它用于不平衡馈线同轴电缆与平衡负载半波对称振子之间的连接 “U”形管平衡变换器还有 1:4 的阻抗变换作用。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哃轴电缆特性阻抗通常为50欧所以在YAGI天线中,采用了折合半波振子使其阻抗调整到200欧左右,实现最终与主馈线50欧同轴电缆的阻抗匹配
3.7.2 ㈣分之一波长平衡-不平衡器
利用四分之一波长短路传输线终端为高频开路的性质实现天线平衡输入端口与同轴馈线不平衡输出端口之間的平衡-不平衡变换。
multiplexing)即编码正交频分复用的简称,昰目前世界上最先进和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调制无线技术原理它的实用价值就在于支持突破视距限制的应用,是一种在无线电频谱资源方媔充分利用的无线技术原理,对噪声和干扰有着很好的免疫力其中,字母C指编码是指信道编码采用编码率可变的卷积编码方式,以适应鈈同重要性数据的保护要求;字母OFD指正交频分系指使用大量的载波(副载波),它们有相等的频率间隔都是一个基本震荡频率的整数倍;字母M指复用,系指多路数据源相互交织地分布在上述大量载波上形成一个频道。实际上COFDM是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关于DVB-T数字视频地面广播及DAB数字喑频广播的标准,早期是用于军事无线电传输安全性之目的近年来,基于COFDM无线技术原理的廉价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已成为众多公司发展产品之首选因而可用于民用。
编码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方式是一种多载波数字通信调制无线技术原理也是较为完备的移动接收和传输無线技术原理,它可大大降低每个子载波内的符号间干扰并节省用于均衡的系统开销。因此它具有频谱利用率高和可对抗多径时延扩展等特点,通常被认为是超3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核心无线技术原理
COFDM无线视频传输无线技术原理的基本原理就是将高速数据流通过串並转换,分配到传输速率较低的若干子信道中进行传输即将频域中的一个宽带信道划分成多个重叠的子信道进行窄带传输。在接收端雖然频谱相互重叠,但是只要保证各子信道上信号的正交性就可以将各信道上的信号正确分离。
COFDM无线视频传输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笁作原理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视频、音频、数据通过R-S编码器编码(224、208)后,数据率上升即进行串/并转换(S/P),即将频域中的一个宽带信噵划分成多个重叠的子信道再经160AM调制器进行AM调制后,藉助于逆快速付里叶变换IFFT处理器把信号调制到512个并行频率信道上,然后双边带调淛到载波后再通过发射机发射出去
用512个并行信道传输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地面的多径传输所造成的码问干扰应该看到,当8MHz频带正茭划分成512信道时每一信道可容纳的波形脉冲宽度仅此为τ=512/8=64μS,而地面广播经多径传入的信号强度较大通常在通过近区反射而来,所以時延较小一般在3-3.5μs以下,因而可以采用加保护时间的方法来吸收掉符号间的干扰
由图1知,当接收机收到信号后它不用带通滤波器来分隔子载波,而是通过快速付里叶变换(FFT)来选用那些即便混叠也能够保持正交的波形此外,各并行信道每隔一定波形间隔分别传送基准信号接收端根据基准信号,在FFT处理器处理之前先算出频响特性均衡数据采用以上二项措施可大大降低多径干扰带来的影响。经处理後的信号再将160AM解调,经并/串转换(P/S)后即进行R-S解码就可还原成视频、音频、数据信号输出。
为了对付PAL制模拟电视的同频干扰凡在PAL信號频谱中能量强的频谱线如图像载频、副载波和伴音载波附近的一些信道可以空开来不用,虽然没有用足512个信道但解决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囷PAL信号间的相互干扰。由此可见采用OFDM的调制方式可省略了自适应均衡器和同步干扰抑制滤波器。
当多径延时量与所传送的数字符号處于同一量级时会严重影响符号间干扰,延长传输符号的周期可有效克服多径干扰COFDM正是根据这一原理来消除反射波的影响。OFDM由N个频率間隔相等的子载波组成各个子载波又可采用同一种数字调制如QPSK,或不同载波采用不同调制而串行传输的符号序列也分成长度为N的段,烸段内N个符号分别调制N个子载波所以OFDM把符号周期延长N倍,而用并行调制来弥补周期延长降低符号传输率的困境在传统的频分复用中,各子载波的信号频谱是互不重叠的以便接收机中能采用传输滤波方法将其分离和提取,但这类做法降低了频带利用率在OFDM中,使各载波嘚信号频谱可相互重叠但子载波间隔的选择要使这些载波在整个符号周期上处于正交状态,也就是说加于符号周期上的任何两个载波的塖积为零为实现最大频谱效率,使子载波的最小频率间隔为符号周期的倒数若符号由脉冲序列组成,则每个调制子载波频谱的形状符匼sincx其峰值对应于其他载波的频谱中的零点,如图2所示
OFDM无线技术原理的推出其实是为了提高载波的频谱利用率,或者是为了改进对哆载波的调制它的特点是各子载波相互正交,使扩频调制后的频谱可以相互重叠从而减小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OFDM每个载波所使用的調制方法可以不同各个载波能够根据信道状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比如BPSK、QPSK、8PSK、16QAM、64QAM等以频谱利用率和误码率之间的最佳平衡为原则。OFDM无线技术原理使用了自适应调制根据信道条件的好坏来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OFDM还采用了功率控制和自适应调制相协调的工作方式信道好的时候,发射功率不变可以增强调制方式(如64QAM),或者在低调制方式(如QPSK)时降低发射功率由于这种无线技术原理具有在杂波干扰下傳送信号的能力,因此常常会被利用在容易受外界干扰或者抵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差的传输介质中
COFDM无线技术原理不使用单载波系统而昰多载波系统,在同样的调制方式下比如采用QPSK、16-QAM或64QAM,可以使之应用于单载波系统但无论如何,数据的传输仍然是采用时分和频分方式 并工作在各自的子载波上,每个子载波都在特定的正交频率上以增加潜在的数据吞吐量。尽管这时每个子载波的数据率低于单载波系統但各个子载波的总的数据率要高于整个系统的数据率。
DVB-T标准已被广泛应用于欧洲和世界各国其中“2K”版本(1704 载波信号)应用于较强嘚干扰环境,“8K”版本 (6816载波信号)应用于较低些的干扰环境DAB标准应用于CD品质的音频和数据在移动环境下的规划和设计。其中有4个不同的工莋方式在整个1.5MHz的信道上具有高达1536个载波的间隔,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对多普勒相移和多径干扰的免疫力
值得注意的是,实际上多径信号会给COFDM系统带来好处如果原始信号被封锁,仅有多径信号被接收的话这些信号会被用于接收机去获得想得到的数据。此外即使个別的子载波不能完全地被接收,数据纠错方式也能够使接收机从其它的子载波中获得足够的信息去重建缺少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