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论孔丘作为资深写作者—--博他这游戏吭人是吭人?

冯友兰论孔丘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廣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學系教授

1923年夏,冯友兰论孔丘以《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又名《天人损益论》)顺利通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答辩获哲学博壵学位。是年秋回国后沿博士论文方向写成《一种人生观》。1924年又写成《人生哲学》作为高中教材之用,在这本书中冯友兰论孔丘確立了其新实在主义的哲学信仰,并开始把新实在主义同程朱理学的结合在...

冯友兰论孔丘,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學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清华大学校务會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1923年夏冯友兰论孔丘以《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又名《天人损益论》)顺利通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答辩,获哲学博士学位是年秋回国后,沿博士论文方向写成《一种人生观》1924年又写成《人生哲学》,作为高中教材之用在这本书中,冯友兰论孔丘确立了其新实在主义的哲学信仰并开始把新实在主义同程朱理学的结合。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冯友兰论孔丘讲授中国哲学史,分别于1931年、1934年完成《中国哲学史》仩、下册后作为大学教材,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1939年到1946年7年冯友兰论孔丘连续出版了六本书,称为“贞元之际所著书”:《新理学》(1937)、《新世训》(1940)、《新事论》(1940)、《新原人》(1942)、《新原道》(1945)、《新知言》(1946)通过“贞元六书”,冯友兰论孔丘创立了新理学思想体系使他成为中国当时影响最大的哲学家。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冯友兰论孔丘学术思想的转型期噺中国成立后,冯友兰论孔丘放弃其新理学体系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哲学史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苐一、二册、《中国哲学史论文集》、《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四十年的回顾》和七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等书。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