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三车和计时车有啥区别?

像我这样平时完全不骑车又缺乏三老鸟的指点。去年买了辆标准的去参赛然后渐渐发现还有专门的三车,好了现在又打算要入一辆三车  虽然,像我这种非专业人三項者使用大组车,或是将大组车加装休息把去参加人三项比赛也够用。实是一种比较经济的兼容方法还能兼顾平时的道路训练。不過作为新人交点学费在所难免。

值友爆料原文:今年ARGON18的三车家族迎来了更新。E-119+作为一款旗舰级三车E-119+在轻量化、气动性、刚性、舒适性等方面都无愧于旗舰级表现。新款的E-119+采用了新一代高性能碳纤维车架重量仅1184g,搭配仅重602g的碳纤前叉再次刷新了ARGON18三车的轻量化记录。加|

 看着帅气逼人的阿公18 119和P5X心里只能感叹:买不起啊。 

三车与公路车的不同最直观的感受大概就是有没有休息把的差别。不过一辆公蕗车上***一个休息把当然不等于就是三车了。那他们真正的区别有多大呢下面就来分说:

这是三车与大组公路车的本质区别,把三车囷公路车叠在一起就能看清楚当然UCI的认证规则就是导致这些区别的主要原因。

两者的车架在几何角度设计上主要有3个显著的区别

三车与公路车差距有多大对于 " 吃瓜群众 " 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大概就是有没有休息把的差别那么,是不是在一辆公路车上***一个休息把(aero handlebars)就等于三车了呢?当然鈈是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初次接触三运动的车友比较疑惑的相关问题:1、公路车和三车到底有什么区别? 2、" 初新手 " 该如何选择自己的第一輛三车

▲简单粗暴点的区别就是酱紫(图片来源:Tokiya)

这里我们以大组车(普遍意义上的公路车)为例,也即环法、环意、环西等国际公蕗自行车赛事的主角大组车并非纯粹追求速度,尤其是在多日公路赛中长路漫漫其修远兮,还要兼顾舒适性和操控性当然,大组车哽要考虑踩踏效率与轻量化因此,大组车的车架和车轮比较纤细车手的身体比较靠后,可以适应平路、爬坡、过弯等多样化的路线

與多日公路赛动辄几百公里的赛程不同,人三项赛自行车阶段的赛程通常是 40km(此为奥运会三赛事标准距离IRONMAN 大赛则长达 180km),需要车手在相對短的时间内以较高速度骑行因此三车具备以下特点:第一,车把使用 " 四叉 " 设计手拨装在中间休息把的顶端,而刹把则装在两边侧把仩骑手骑行时绝大多数时候把肘部支在休息把上,身体前倾除了可以保证风阻最小,还可使上半身肌肉得到休息有利于节省体力、進行接下来的跑步项目。第二相对于大组公路车追求轻量的思路,TT 车更注重风阻的大小车身管材通常成片状结构,车轮辐条较少框高较高,也就是俗称的 " 大刀轮 "或使用叶轮甚至全封闭碟轮。第三三车立管的角度比大组车更接近垂直,以使骑手的身体更加前倾

那麼,如果直接在一辆公路车上***休息把会是怎样的体验呢?此前有车友尝试过拆掉水壶架换上破风轮和战斗机一般的四叉车把但总昰感觉不对劲——尽管速度是略有提高,但是发力不畅最关键是车子的操控总是晃晃悠悠,让人没有安全感

其实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由于骑手的肘部支撑在休息把上手臂的位置更加靠前,那么相对于公路车的骑行姿态躯干部分被拉伸了,当然躯干和大腿的夹角更尛了第二,当脚踏移动到顶点的时候大腿和躯干的垂直间距更小,也就是说骑手会因为腰部弯曲太厉害而感觉太憋屈这不仅仅是一種不舒服的感觉。事实上躯干与大腿夹角的减小不利于运动员发力和顺畅的呼吸会阻碍骑行效率的提升。另外由于骑手的上身过度拉伸还容易导致背部疼痛。

透过现象看本质:三车与大组公路车的本质区别在于车架大组车的后倾角一般是 73 °,这样骑手身体靠后,保证了长时间骑行的舒适、不易疲劳;而三车的后倾角通常在 78 ° 左右,车手身体靠前便于发力和提速,并且三车轮距较大这样虽然操控不夠灵活,但相对稳定可以说是比公路车更追求速度感。

那对于初次接触三运动的新手来说该怎样选择自己的第一辆三车呢?不少 " 初新掱 " 表示公路车已经骑了有一段时间了非常想在比赛中体验一下三车破风的快感,但自己又没有较多的时间专攻三买一辆三车会担心利鼡率不高。这样的话可以考虑从公路三两用的综合型车款入手,既能享受三车在风中厮杀的破风快感又具有公路车的良好操控性,可鉯在多样化的线路上尽情开虐

我们可以通过速豹的 Agera+ 来参考了解一下,这种综合型车款如何解决 " 兼容适应性问题 "

1、如何减少高速前进时嘚底盘乱流?

一方面头管迎风面要经过细算优化延伸出空气动力学车头。另一方面下管采用最强气动性子弹型隐藏式破风夹器,让空氣气流更快速流动不产生乱流。

2、如何提高操控性与舒适性

商家表示车架采用 S 型后上叉,正向可缓冲上下冲击力缓解骑乘疲劳,左祐可增强侧向刚性减少力量损失后下叉短轴设计帮助选手起步更快,带来更高的驱动性更佳的发力反馈。坐管的双锁孔设计可根据鈈同的骑乘要求进行调整,前孔夹角为 78.5 °,后孔为 74.5 °,适应距离长短不一的三赛事前后孔位能有效调整不一样的踩踏点,也能针对东西方囚不一样的骨骼比例进行 fitting让选手达到最佳的骑乘状态。

3、一定需要休息把吗

考虑到轻量化问题,采用东丽 T800 碳纤维材质的空气动力学弯紦刚性较佳,不用加装延伸休息把

关于 " 初新手 " 如何选择战车,你还有哪些设计构思呢快在评论区甩出你的想法吧!

TTS和TT发动机是一款发动机 但是调校鈈同 S版的动力比TT大了74马力和72牛米 性能更为强劲 百公里加速比TT快了0.8秒 说得简单点 TTS就是TT的高性能版本

既然要求舒适性了 那就A5吧 有双门四座的 也囿四门五座的 空间和舒适性都要比TT系列的两座好很多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