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会不会影响新美奇英国微电子怎么样的供应链?

英国民众2年前闹剧般的投票脱欧後脱欧时间一再延迟,甚至议会曾提议再次投票不论英国人民怎样视投票如游戏,凡是和英国有业务往来的供应链人却不能只做看热鬧的吃瓜群众作为专业人士,你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什么是脱欧的两种情况?

英国的原计划是于2019年4月12日晚11点退出欧盟 但英国脱欧适鼡的《第50条》被同意延期,以便有更多时间与欧盟达成脱欧协议此次延期将持续到10月31日。

在2019年10月31日之前英国仍将保持在欧盟单一市场,进口和出口将继续受欧盟规则的约束但是,如果英国议会没能顺利按时通过脱欧协议英国的默认法律将是在没有达成协议的情况下退出欧盟。因此和英国有进、出口业务的供应链人必须为所有可能的结果做好准备,包括可能的无协议脱欧

供应链人应准备好应对可能的两种情况:

有退出协议:过渡协议将从英国离开欧盟的那一刻起生效,直至2020年底(如果延长则延长),在此期间英国企业将能够根据现有安排自由进出口。在这段时间之后有待谈判的贸易协定的条款将生效。这可能包括引入新的关税、海关申报和文件

无协议脱歐:如果没有退出协议,英国将于2019年10月31日离开欧盟并适用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也就是硬脱欧货物将接受清关和检查,而英国向欧盟国家发送的货物和欧盟国家向英国发送的货物预计将征收关税

按照目前的谈判进度来看,英国主流媒体预估无协议脱欧可能会是大概率事件。作为专业人士该为这两种情况做哪些准备呢?

1.了解无协议脱欧对你的业务的影响

英国政府已经通知出口商和进口商,如果無协议脱欧贸易商应该了解关税和消费税可能会对他们的业务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如果英国将在2019年10月31日立即离开欧盟但没有对和欧美嘚贸易关系达成协议,那进出口将遵守世贸组织规则贸易商需要提前了解进出口货物的现行规则和条例,其中许多规则和条例在脱欧后適用

number)是欧盟进出口货物的企业的注册和识别号。如果英国在没有达成协议的情况下离开欧盟贸易商将需要一个英国的EORI编号才能从英國进口或出口。如果要在欧盟和英国之间进行贸易发货人和接收人都需要在各自国家注册一个EORI。

3. 和进出口业务关联方达成对国际贸易術语的一致理解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商业文化和语言,业务双方要确保有一份明确的书面合同以及对部分术语明确的备注,尽量降低误解《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或《国际贸易术语》是一系列在国际商业交易中广泛使用的商业术语。

?谁安排和支付运输费用

?谁负责為货物投保以及谁支付保险费

?谁办理海关手续谁付款

其中部分内容是必须基于合同的界定,而术语本身是没有明确很多操作细节的仳如港口卸货后,送到港口内的指定仓库的短驳费用、仓库的临时存储费用它既不是卸货费,也不是港口到目的地的运输费哪该谁来負责操作执行呢?谁又负责费用结算呢

一份合格的用于通关的产品描述主要包括:HS CODE、产品描述、原产地、货值

HS CODE :是Harmonized System的简称,通常称为HS代码是用于对产品进行税收和关税分类的数字列表。该系统被200多个国家使用覆盖98%的贸易货物。HS代码的前6位数字的定义是国际通用标准当對货物进行分类后,世界各地的海关当局都可以识别货品的大类属性

如果商业***和其他装运单据上没有包含HS代码,则不仅会延迟清关并且可能造成不正确的关税和***。如果无协议脱欧英国和欧盟之间贸易的货物的清关规则将遵守WTO(世界贸易组织) 规则下的第三国的凊况。每批货物都需要一张商业***用于评估货物是否可以进出一个国家,需要什么样的控制同时确定关税和税收。

5.明确是否需要特殊的执照和***

企业可能还需要申请出口许可证或提供证明文件以从英国进口或出口特定类型的货物。

6. 英国进出口商应考虑开设延期账號

欧洲的一些国家会提供一个延期账户贸易商可以更高效、经济地通过该账户支付关税。延期账户是贸易商在当地海关授权的账户应繳关税可以在预定的到期日直接支付给主管部门。

做好以上的基础准备后专业人士也放松一下角色转换为吃瓜群众吧。推荐欣赏部电影《脱欧:无理之战》(Brexit: The Uncivil War)影片探索这场数据驱动的政治运动。英国公投脱欧可谓是现代史上最具争议的政府公投,没有之一

在大数據分析的驱动下,你看到的信息是各类APP和网站推送给你的你的判断也必然因此受影响。You are what you read. 这句古老的英文谚语算是一语成谶所谓的“人嘚自由意志”,在大数据时代还真的存在吗

 2016年6月23日英国民众公投决定英国脱離欧盟英国脱欧对英国的“实体经济”企业及同英国存在贸易往来的跨国企业会产生哪些潜在影响?本报告概述了可能受影响的业务领域

虽然公投结果已决定英国将退出欧盟,但这并不会立即改变英国同欧盟或世界其他地区的关系:根据《里斯本条约》第50条规定英国囿两年时间协商退出欧盟的具体条款。但英国也可能寻求其他脱欧流程或其他时间表此前也有传言声称,英国将加速某些政策的改变唎如及早实施移民限制。本次脱欧公投以及相关不确定因素已然在金融市场引起即时反应并将在“英国脱欧之路”明朗之前持续影响各類商业决策。
企业不但需要应对英国脱欧带来的即时影响同时还需要了解英国脱欧可能对企业经营带来的中长期影响,从而制定应对方案本报告探讨了英国脱欧对金融服务业之外的其他业务领域产生的若干问题。本报告并无意包罗所有相关问题;如需进一步信息敬请閱读本报告最后一页的“后续信息和建议”。
英国正式脱离欧盟时(下称“英国脱欧”)大概有五种作为替代其欧盟成员国身份的方案。英国可以考虑挪威模式即留在欧洲经济区(EEA)及欧洲自由贸易区(EFTA)内;或参考瑞士模式同欧洲国家签订一系列双边协议;或效仿土耳其模式加入欧盟关税同盟。但我们认为英国不太可能模仿前三种模式第四种模式也是最为可能的方案,是英国尝试与欧盟谈判并达成全面深入嘚自由贸易协定(FTA)但如果这一方案未能实现,英国同欧洲的关系将恢复到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设定的框架内(虽然在此情况下具体的贸易条款仍然需要重新协商)

英国脱欧的公投结果已对企业财管带来了一系列需要注意的短期现实问题,同时还将产生潜在的长期影响许多企业已经在努力应对外汇汇率波动的影响,尤其是那些收入计价币种和借款/负债计价币种并不相同的企业有担保货币对冲安排的企业可能会被要求追加保证金,以覆盖“逐日盯市”(mark-to-market)的风险敞口这可能将同时耗竭企业的现有授信额度。
在公投进行前我们曾碰到某些茭易纳入了涉及英国脱欧的具体条款,但这并非普遍情况众多企业的财务年度或半年度截止于6月30日,因此可能需要在6月30日对各类财务承諾进行测试企业需要核实财务承诺测试时使用的借款外汇币种的汇率基准(虽然大部分会采用相关期间的平均值进行测试,从而能平滑波动有些可能确实采用了即期汇率)。
        企业应当考虑其短期至中期需求英镑贬值可能反过来影响利率以及英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从而間接影响企业信用评级市场波动可能对流动性造成影响。

英国脱欧会产生潜在但深远的税务影响多年以来,英国和欧洲大陆的业务依賴于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以及商业实体的自由设立自英国脱欧之时起,这些将不复存在我们估计,即便英国和欧盟签订自由贸易协萣也无法恢复到此前水平。因此企业可能需要着手考虑,现有的集团架构及税务筹划在多大程度上依赖欧盟法律例如,尽管除英国外的几乎所有其他欧盟成员国均对股息征收预提税欧盟法律规定子公司向母公司分派的股息免于缴纳预提税。英国脱欧后免税待遇很鈳能将不复存在。尽管英国同若干其他欧盟成员国签订有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能降低预提税税率,但全额免征预提税的协定很少因此,如果集团企业的总部位于英国但在欧洲大陆设有子公司派发的股息可能需要缴纳10%(一般而言)的预提税;而这是一项绝对成本,而并非仅仅是现金流成本对于某些集团公司而言,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也需要缴纳预提税
        集团企业如果将面临显著的额外税务成本,可能需要考虑重组甚至考虑进行“税收倒置”重组,以将集团总部所在地迁出英国

英国脱欧时,出口将面临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推高英国從欧盟进口商品的价格,并增加英国向欧洲出口商品的实际成本我们预计英国将尝试同欧盟谈判并同欧盟约定相关优惠,但这些可能无法(或者至少无法完全)在英国脱欧前到位
欧盟同非欧盟国家签订有五十三项贸易协定,英国作为欧盟成员国也是相关协定的缔约国渶国脱欧后,无法确定这些贸易协定是否仍然持续英国和协议对方可能约定修订协议,或者必须谈判新协议或者重新退回世界贸易组織框架下的权利地位。贸易协议的谈判可能会旷日持久企业需要考虑这一情况对业务的影响(尤其是对企业供应链的影响),并且从企業业务的角度考虑自由贸易协定需要涵盖哪些内容并同其所在国政府沟通。企业可以讨论通过行业或贸易协会组团的方式展开游说此外,集团企业需要考虑重组供应链甚至重组集团架构,以尽可能减少关税的整体影响

企业需要考虑英国脱欧是否会对企业签订的合同Φ任何条款造成影响,例如涉及非法性、市场干扰以及重大不利变更等条款企业需要审查商业合同是否考虑到现有立法制度(例如长期外包协议,如果其定价所反映的商业风险需要考虑影响欧盟区域的现行雇佣法律或限制性承诺)

大量欧盟成员国公民在英国各个行业就業,同时也有大量英国公民在欧盟各成员国就业英国同欧盟签订的任何脱欧协议中需要解决上述人员继续就业的权利问题。就此而言囿可能针对这些从业人员引入“不追溯既往”的制度,允许其继续就业此外,一旦英国脱欧人员出入境流动方面会有新的安排。企业需要考虑公司内可能受影响的人员
        英国雇佣法律中很大部分源于欧盟法律,包括产假和陪产假、劳务派遣员工的权利以及业务转让时员笁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英国脱欧,在英国政府决定修改这些法律之前这些法律仍将继续有效。

欧盟法律为众多监管制度提供了一個框架例如产品标准、许可框架和公共采购规定。大部分欧盟规定是通过出台相应英国法律的方式在英国得以实施;英国脱欧后这些歐盟规定可能在初期将继续适用,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变化而那些在英国直接适用的欧盟法律法规将需要被替代。公投之后英国各政府蔀门将需要拟定所需进行的法律变更并公开征询意见。这可能需要动用政府内部大量资源从而令其无暇顾及企业和消费者面临的其他众哆问题。企业应当考虑哪些监管对业务而言特别重要以及企业是否已做好准备来理解这些征询意见并提出建议。
企业需要考虑其是否可鉯仅凭英国相关许可证就可以在欧洲市场开展业务金融服务行业无疑将受到影响,但某些其他行业可能也不例外例如英国电视行业从渶国向欧盟转播电视节目将会受到影响。此外目前英国企业可直接在其他欧盟成员国的法院启动程序,要求执行其市场进入权而欧盟許可证制度未来可能对英国企业采取区别对待。
        如果企业的业务依赖于在其他欧盟成员国获得公共项目合同,那么需要考虑:在英国脱欧后企业是否要改变竞标方式。

自2018年5月起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将取代原《数据保护法》(DPA),从而变革欧盟的数据保护机制因此数据保护法律可能会导致特殊挑战:
目前还无法确定,在英国正式退出欧盟之前《一般数据保护条例》是否已经在英国实施,抑或英国政府昰否会选择不适用该条例但无论如何,在英国正式退出欧盟之后《一般数据保护条例》不会在英国适用。因此英国需要决定是否仍然適用《数据保护法》或颁布新数据保护法律届时,欧洲委员会必须决定是否将脱欧后的英国视为欧盟个人数据的“适当”目的国。若歐洲委员会的决定为否而企业需要在欧盟和英国之间共享个人数据,则需要采取合规措施(如集团内部合同等)以继续转移数据
企业洳果在英国和欧盟均有业务经营,在英国正式退出欧盟后将无法享受《一般数据保护条例》下有关数据保护规则执法的所谓“一站式”便利(即,在多个欧盟成员国设有业务的企业仅受其主要业务所在地监管机构的数据保护监管)而将受到多个数据保护监管机构的监管。
        另一方面英国脱欧后,相较欧盟的数据保护机制而言可以想见英国的相关监管规定会更为宽松,因此英国企业能更容易地将个人数據转移至其他地区使企业在英国开展业务事实上更加容易。
        已经批准的“有约束力公司规则”(允许集团内部在全球范围内在转移数据)可能将不会受影响且事实上有助于从欧盟向英国转移数据。但可能需要重新考虑在英国脱欧当时进行中的申请程序

目前尚不清楚,渶国脱欧后目前通过欧盟单一权利(例如欧盟商标、欧盟注册外观专利、补充保护***(SPCs)、受保护的原产地名称(PDOs)或地理标志(GIs))获得的保护昰否以及将以何种方式在英国继续保留。有可能将设立这样一种制度即在不丧失优先权的前提下,将某些现有欧盟单一权利转换或变换為国家权利但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会涉及哪些转换或变换程序,以及现有的哪些权利可以获得此项资格客户可能需要评估,当前是否需偠从稳妥角度出发提交英国知识产权注册申报尤其是目前仅作为欧盟商标受到保护的核心品牌。此外企业关于知识产权注册、续展和強制执行的策略应当立即考虑未来英国脱欧的情况。
英国脱欧公投可能对欧盟单一专利和欧盟统一专利诉讼系统产生重大影响至少会对噺体系的实施造成进一步延误。目前英国国家专利和指定英国为受保护法域的欧洲专利应当不会受到英国脱欧的影响;但如果欧盟统一专利诉讼系统生效则相关诉讼可能会受到影响。

英国环保法律很大部分源于欧盟立法如果英国脱欧,相关立法将继续生效适用直至英國决定修改为止。英国脱欧后如想继续维持同欧盟的贸易关系,仍需遵守欧盟环境法律的某些规定英国继续遵守国际法律的义务可能會对英国的法律修订产生额外限制。
        法律修订很可能是渐进过程企业需要跟进政策变动和法律修订的提案,评估拟议修订对企业业务可能产生的影响

英国和欧盟适用的竞争法实质上非常类似,而且大多数跨国企业规定其合规政策必须遵守最严格的全球标准但是,英国退欧将导致英国无法享受兼并控制方面的欧盟“一站式”审查便利目前而言,并购交易触发的反垄断申报可以提交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或欧盟委员会中任何一个机构审查但如果未来并购交易触发反垄断申报,则可能需要二者分别审查这将导致成本增加、时间变长和所需资源增加。

如企业存在公开交易的证券英国脱欧对企业的一些潜在影响可能属于内部信息/价格敏感信息,需要在确定后立即向企业所处市场公告无论在英国还是其他地方。公告需要符合规定标准企业在组织尽职调查以及相关职务汇报关系时需要考虑相关规定。如企业有任何疑问建议寻求财务和法律咨询。

在经过今后两年或更长时间的谈判后英国完全有可能与欧盟达成建设性的正面和解,使大哆数商业活动在尽可能少受干扰的情况下继续开展但也有可能英国同欧盟无法达成和解,这将严重影响英国企业进入欧盟统一市场此外,目前还无法完全排除英国最终不会脱离欧盟这一可能性因此,企业需要针对各种可能结果未雨绸缪,直到事态明朗化

加载中,請稍候......


这有一篇专门的对口文章解读先看这个链接的文章,有一些术语解释可以方便理解

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落定英国要跟欧盟Say 拜拜了。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医疗器械行业来说,英国脱欧对CE***、总部在英国的公告机构如BSI以及在英国的授权代表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奥咨达董事副总经理Dr.Chao Xu于第一时间为您帶来独家解读

23日,英国将举行“脱欧公投”最新民意调查显示,留欧和脱欧的支持率不相上下这将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决定英国与歐盟关系的关键时刻,成为摆在英国面前的重大选择正如英国《卫报》文章对英国发出疑问:“是作为一个有联系的、包容的国家,还昰成为一个愤怒的小孤岛”

这不仅使英国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也可能将撬动欧洲的政治版图更是对人们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所導致的社会失序的一次考验。

近年来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债务危机、恐怖袭击、难民潮等问题随之蔓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国民眾对欧盟的态度。英国极右翼政党独立党借此迅速壮大主张脱欧,而且被越来越多英国人所接受与此同时,执政党保守党内部也部分倒向“脱欧派”

“脱欧派”认为,自从1975年英国在退出欧共体公投中选择留下后就失去了话语权,欧盟自那时起也发生了改变对成员國进行了更多的控制。

随着在野党势力增强保守党内部分化,以及英国与欧盟“过节”渐多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所在的保守党民意支歭率开始下滑。2013年为了捞取更多政治资本,平息脱欧争执卡梅伦承诺如果其领导的保守党赢得2015年大选,将在2017年底前举行脱欧公投其實,从近期卡梅伦的公开言论来看他显然是反对脱欧的。但脱欧声音愈演愈烈恐已超出他当初预期。

而另一方面“留欧派”认为,歐盟成员国身份对英国有很大的帮助一旦离开欧盟,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将受到损害两派观点针锋相对。

这次公投竞争激烈民调呈现拉锯战,英国是去是留恐要到最后一刻才能见分晓。

接近公投之日前“脱欧派”势力崛起,但受6月16日工党女议员考克斯疑遭“脱歐者”***杀事件影响“留欧派”支持率回升。

《每日电讯》报委托ORB所作的民调显示留欧阵营支持度上升到53%,赞成脱欧的则下滑至46%

《泰晤士报》委托YouGov所作的民调则显示,脱欧阵营支持度44%稍微领先留欧阵营的42%。

而中国专家则认为“英国脱欧”的可能性比较小。中国人囻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认为公投通过的可能性不大,就算是通过退一万步,欧盟也可以紧急地进行磋商确保英国能够留在歐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冯仲平认为,长远利益应该是留下来对英国好留欧派可能占多数。

脱欧对全球产生啥影响

一旦脫欧成功,英国和欧盟自然首当其冲不过,这也绝非简单的欧洲内部事宜无论英国此次公投结果如何,都将对全球产生影响

首先,偠解决的是英国与欧盟如何相处的问题英国和欧洲是最重要的伙伴,而且英国对欧盟贸易和投资的依赖程度高于欧盟对英国的依赖程度在要求“分手”之后,双方关系如何处理

其次,英美特殊关系将面临挑战美国人会问:不能有效对欧盟施加影响的英国还像过去一樣有用吗?除欧美之外英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也将面临不同程度的调整。

另外脱欧恐将使全球金融市场陷入动荡。国际货币基金警告英国若脱欧,将对经济生成负面和实质的冲击带来的感染作用可能波及全球市场。总之一句话英国脱欧将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嚴重倒退,势必影响全球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央广网报道

对中国贸易影响有限 金融领域压力更大些

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蝴蝶扇扇翅膀也能引起滔天巨浪更何况英国脱欧这么大的事件。对于中国来说影响在所难免。

在欧盟内部英国仅次于德国,是中国第二大贸噫伙伴中行分析报告显示,对中国而言如果英国退出欧盟,中国将失去一个在欧盟内部推动中欧自由贸易的重要力量不过,英国仅占到中国出口的3%占比仍然较低。因此英国脱欧对中国的影响不确定,总体以间接影响为主

目前,伦敦已成为最具活力和最重要的人囻币交易中心和离岸人民币市场之一如果英国决定退出欧盟,伦敦作为全球顶级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或面临挑战这对人民币的国际化囷中国资本“走出去”多少会有些影响。

总体来讲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经济体而言,尽管英国脱欧的直接经济影响比较小但基于脱歐带来的风险偏好的恶化,在短期内会对各国资本市场产生负面冲击

当然,英国脱欧对于中国人来说也不是没有一点好处如果脱欧,渶镑汇率势必大跌那对于去英国留学和旅游的人来说,算是一大利好总体而言,我们还是乐见一个“统一的欧盟”脱欧只会使欧盟囷英国的力量受损,削弱未来全球经济的增长显然,这对中国经济是不利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