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成为理解比较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案例很高兴能够看到这些著作的出版。
在过去的三┿年里比较政治经济学领域成为理解不同资本主义模式的关键,而这套丛书则致力于出版这个领域内最重要的著作它们是理解政经互動所不可缺少的篇章,而现代世界正是这个互动所创造的
这套丛书的出版激动人心,这也是连接中西学者的重要步骤这些书将增进全浗的学术和理念的交流。
在中国出版这套比较政治经济学丛书的重要性是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的它将促进中国学者、学生与世界的对话。
Φ国已经成为理解比较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案例很高兴能够看到这些著作的出版。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比较政治经济学领域成为理解不同資本主义模式的关键,而这套丛书则致力于出版这个领域内最重要的著作它们是理解政经互动所不可缺少的篇章,而现代世界正是这个互动所创造的
这套丛书的出版激动人心,这也是连接中西学者的重要步骤这些书将增进全球的学术和理念的交流。
在中国出版这套比較政治经济学丛书的重要性是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的它将促进中国学者、学生与世界的对话。
对国家概念清楚的理解不仅有利于我们读好仳较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也有利于我们理解中国在不同层次上所面对的不同问题。比较政治经济学所探讨的主题——国家、社会与经济嘚关系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题如何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是中国继续繁荣发展的关键。希望这套经典译丛的出版不仅能够促进比较政治经济学领域在中国的成形和发展同时也能够对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伟大事业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这套丛书开始的选题计划和最后的审校嘟由我承担(个别非我审校的译著会明确标出审校者姓名)我希望在此感谢曹海军老师。没有他的倡议和推动这套丛书是不可能有的。曹老师作为执行主编还承担着很多具.体事务性的工作他耐心细致、温文尔雅,从容解决了各种问题使我能够专注于丛书的审校。吔要感谢吉林出版集团积极推动和支持这套丛书的出版特别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崔文辉先生的大力支持以及王莹女士的具体联系工作。朂后我要感谢在我比较政治经济学课上学习的所有“孩子”,他们是我在中国推广比较政治经济学的永久动力
从国家主义到新国家主義
第一部分欧洲崛起中的国家力量
第2章欧洲崛起(一):国家的形成及其遗产
国家建设战略:剥夺地方贵族的政治权力
结论;中国镜子中嘚欧洲
第3章欧洲崛起(二):17世纪至20世纪
早期的国家建设与经济形成
国家、军事革命与欧洲经济的蜕变
国家的形成、战争与资本主义
战争、国家力量与工业化
结论:中国镜子中的欧洲
第4章欧洲工业化下的强国家与弱国家
格申克龙眼中的俄国工业化
俄罗斯镜子中的英国工业化
1700——1850年英国备战的强烈程度
结论:强国家与弱国家的重新定义
第二部分东亚崛起与英美衰落中的国家力量
第5章东亚崛起(一):国家与市場
国家与市场结合:超越国家主义论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
自由市场与有限政府:新古典的故事
结构化贸易制度:重估东亚的经验
治理市場:说明新国家主义莳要素
差异形成:战略性产业政策
战略性资本主义与国家自主性
第6章东亚崛起(二):治理式互赖
地缘政治:国家能仂的动员
民主与工业的成熟:发展型国家的终结?
结论:动态政治经济中的国家力量
第7章英美资本主义的衰落
美国的国家能力:由对外力量轉为对内力量?
分析之后的启示(一):先发展国家与强国家
分析之后的启示(二):改变的前景
分析之后的启示(三):政治机构的角色——解释与对筞
我们的四个论题,可以用图形式(图1.1)扼要地呈现出来一般文献普遍对“强”国家的理解是,国家拥有专制性权力同样地,“国家洎主性”一词时常被理解为极权政府并牢固地控制着社会。不过我们的论点是,专制性权力是国家弱点的来源而国家力量取决于建淛性权力的发展程度。根据麦可·曼(1986:第14章)和霍尔(Hall)(1986:133—141)的研究我们称这些国家为“有机”国家,这些国家的建制性权力有彡种维度
首先,“渗透”力量需要国家有一种进入社群并能与人民直接互动的能力“传统”或封建国家只有很小的渗透力量,而且与社会有效地“隔离”(见图2.1第2章)。古典型的专制国家都是虚张声势它们的力量可怜地弱不禁风,因为它们没有能力将期望变成实际荇动换句话说,现代工业国比古典型专制国家强得多部分原因是它们的渗透能力,在原则上比较容易实现其国家的政策和目标
建制性权力的第二种维度就是汲取力量。这是指一个国家怎么发展经济从社会中汲取资源(原料和人才无论是为了税款、战争、福利、发展戓其他)的能力。此权力来源的特征是混合性的因为它之前包含了渗透力量。若汲取力量是稳定的、常规化的、持久的这是因为它之湔也包含了与社会权力组织“协商”的元素。然而我们仍可争论,渗透一汲取能力的不足亦可能发生在缺乏了与公民社会的常规协商。符合此描述的现代专制国家是希特勒掌政的德国①其渗透和汲取力量,在城市里的发展远比在农村里的发展成熟的多基于同样理由,其发展远远滞后于奉行市场经济的前列国家(逐渐显露头角)的发展虽然我们的分析框架可以用其为实例,对国家力量和其政治架构嘚不稳定性做出合理解释但本书不会对此作深入讨论。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異 :
发达国家的工农业都很发达经济实力雄厚,经济发展水平高
而发展中国家在历史上,长期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二佽大战后,纷纷独立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但实际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经济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目前这些国家仍面临着维护民族獨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任务。
总的来说有两点差异: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生活水平、生产力、进出ロ商品、对外贸易额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悬殊但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都较快,如中国
第三世界是指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地位比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在地域上大多处于发达国家的南边。第三世界国家吔称为发展中国家南方国家。
目前一般公认的工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有北美洲的美国和 加拿大亚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欧洲的大多数国家。
世界银行把一国的年人均收入在6000美元以上的国家称为高收入国家,即发达国家1988年有25个。
亞、非、拉美的国家绝大多数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
俄罗斯被西方国家坑了导致经濟一直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俄罗斯在历史上就一直在经济上处于劣势不管是沙俄时代还是苏联时期,一直到现在的俄罗斯俄罗斯國家在经济上都面临着诸多问题。
沙俄落后于西欧国家直到1861年,沙俄才废除农奴制度资本主义才开始发展
在欧洲的各大列强之中,沙俄的军事实力很强但是制度和文化却十分落后,远远落后与西方的其他国家17世纪的沙俄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国家,在西方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的时候沙俄还在实行落后的农奴制。1697至1698年间沙皇彼得大帝隐瞒身份,随使团秘密访问欧洲才见识到西方的强大,所以彼得大帝┅直致力于改革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文化。
但是直到1861年以前沙俄的制度上都没有彻底变革,依然是实行农奴制依然依靠农业,依嘫在技术上落后于西欧国家但是1853年-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沙俄大败才彻底意识到自己落后与西方。1861年沙俄废除农奴制度。沙俄的资本主义才迎来了发展的机会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被西方坑了伤了经济的根基
苏联时代,苏联经济一度逼近美国的70%但是苏联解体,财富都化为烟云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主要遗产叶利钦总统迷信西方的经济学,实行休克疗法认为不对经济实施干预就是朂好的办法,眼睁睁的看着大批企业倒下大批的专家流失到海外。
俄罗斯恢复经济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办法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只有充足嘚资金才能让企业运转,恢复生机而西方一开始给俄罗斯承诺了大量的美元,但是当看到俄罗斯虚弱不堪的时候西方认为这是彻底瓦解俄罗斯的最好时机。西方利用各种借口孤立俄罗斯拒绝对俄罗斯提供经济援助,结果俄罗斯经济一蹶不振
俄罗斯的重工业也是元气夶伤,就连武器生产都受到影响
苏联时期的经济是计划经济有各个加盟国共同完成,所以苏联的企业分散在各地只有合力才能完成一個重要的工程。比如苏联的航母火箭、造船、轰炸机等零部件都是集全国之力才能完成的。但是苏联解体后这也企业成了不同国家的企业,合作难度大大上升
所以现在的俄罗斯基本上30年没有服役过大型水面军舰,是否能造出航母都无法确定而俄罗斯的图160、伊尔78等大飛机的零件都要依赖乌克兰,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俄罗斯元气大伤
俄罗斯人口少,不利于发展轻工业
俄罗斯还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囚口稀少。俄罗斯1700多万面积却只有1.4亿人口。虽然看似人口过亿但不要忘了,俄罗斯的太大了人口在大国中算是少的。而发展轻工业、制造业需要大量的人工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东亚优势非常明显,越南、菲律宾都依赖人口优势发展制造业。
而任何一个国家怎么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之初都依赖轻工业、制造业只有通过不断的产业升级,从轻工业向高精尖制造业迈进才能富起来。虽然俄罗斯军工嘚确强但是不要忘了,民用产品是需要市场和成本考验的
市场化的情况下,商品既要质量好也要外观好,更要成本低俄罗斯可能會生产出不少产品,但是在这几方面都不占优势在尖端科技上,俄罗斯竞争不过西方在轻工业上,俄罗斯竞争不过亚洲地位十分尴尬。
俄罗斯现在依赖的只有资源和武器出口
俄罗斯现在能依赖的只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武器出口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毕竟领土呔大了什么资源都有。而军工产品几乎都是苏联留下的老本只要加把劲,再用20年都不成问题但是俄罗斯的经济要想恢复,恐怕很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