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人民的军队眼看著要打到中国来了,我们如果不出头人民就没好日子过了嘛。”张富清回答
张富清第一次选择为人民而战,是在1948年3月 这之前,張富清曾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充当了两年多的杂役在瓦子街战役中,被“解放”的他没有领遣散费而是主动要求加入解放军。
“共產党的军队仁义、讲规矩是真正为劳苦大众打仗的军队,参加解放军就是为自己打仗为人民打仗。”张富清说起往事依旧慷慨激昂叺伍4个多月,作战英勇的张富清选择坚定地跟党走:加入中国*** 至今他还记得,入党介绍人是连长李文才、指导员肖友恩
1954年12朤,张富清从文化速成学校毕业后有多种选择:留在大城市海阔天空;回陕西老家,可以方便赡养老母当组织找他谈话时,他当即决定響应党的号召去鄂西山区最偏远、最困难的来凤县。这是他人生的第三次重要选择
“我是一名党员,党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麼,战场上死都不怕苦点怕什么?”谈及当年的决定张富清至今依然态度坚定。
妻子孙玉兰原以为丈夫到了来凤为当地贫穷面貌的改善做点贡献,就能回大城市或者老家去却没想,这一去便是一辈子
1965年,张富清从来凤县原三胡区调往原卯洞公社当时来鳳县有“穷三胡富卯洞”的说法,三胡区的老百姓常常要吃救济粮而卯洞公社因为有码头、船厂、林场等社办企业,条件相对较好
本以为生活会有所改善的孙玉兰,却没想到丈夫又一次作出了“一名***员的选择”他主动要求分管条件最苦的高洞片区,扛着铺蓋卷上了山 张富清一年到头忙着带领高洞的村民们修路、抓生产,一连几个月不着家
大儿子张建国还记得,有一次他上山给父亲送饭菜走到天黑还没赶到地方,只得投宿在村民家中
为党分忧,为人民谋幸福是任何时代的***员都应有的选择。95岁的张富清坚定地认为在人生的诸多岔路口,他选择了最应该走的那条路——跟着党走
“我们是人民的军队眼看著要打到中国来了,我们如果不出头人民就没好日子过了嘛。”张富清回答
张富清第一次选择为人民而战,是在1948年3月 这之前,張富清曾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充当了两年多的杂役在瓦子街战役中,被“解放”的他没有领遣散费而是主动要求加入解放军。
“共產党的军队仁义、讲规矩是真正为劳苦大众打仗的军队,参加解放军就是为自己打仗为人民打仗。”张富清说起往事依旧慷慨激昂叺伍4个多月,作战英勇的张富清选择坚定地跟党走:加入中国*** 至今他还记得,入党介绍人是连长李文才、指导员肖友恩
1954年12朤,张富清从文化速成学校毕业后有多种选择:留在大城市海阔天空;回陕西老家,可以方便赡养老母当组织找他谈话时,他当即决定響应党的号召去鄂西山区最偏远、最困难的来凤县。这是他人生的第三次重要选择
“我是一名党员,党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麼,战场上死都不怕苦点怕什么?”谈及当年的决定张富清至今依然态度坚定。
妻子孙玉兰原以为丈夫到了来凤为当地贫穷面貌的改善做点贡献,就能回大城市或者老家去却没想,这一去便是一辈子
1965年,张富清从来凤县原三胡区调往原卯洞公社当时来鳳县有“穷三胡富卯洞”的说法,三胡区的老百姓常常要吃救济粮而卯洞公社因为有码头、船厂、林场等社办企业,条件相对较好
本以为生活会有所改善的孙玉兰,却没想到丈夫又一次作出了“一名***员的选择”他主动要求分管条件最苦的高洞片区,扛着铺蓋卷上了山 张富清一年到头忙着带领高洞的村民们修路、抓生产,一连几个月不着家
大儿子张建国还记得,有一次他上山给父亲送饭菜走到天黑还没赶到地方,只得投宿在村民家中
为党分忧,为人民谋幸福是任何时代的***员都应有的选择。95岁的张富清坚定地认为在人生的诸多岔路口,他选择了最应该走的那条路——跟着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