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汒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P.S这个应该好背
宝宝知道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所见 袁 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無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溪居即事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三 字 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噵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歲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煋。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荇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 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妀。右高原左大海。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 曰士農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喰。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銫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宫商角及徵羽。此五音耳所取。 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叶。 九族者序宗亲。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曾玄。 五伦鍺始夫妇。父子先君臣后。 次兄弟及朋友。当顺叙勿违背。 有伯叔有舅甥。婿妇翁三党名。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故明句讀。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帷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說能知源。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辨王载说仁义。 中庸者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 大学者乃曾子。自修齐至治平。 此二篇在礼记。今单行至治平。 四书通孝经熟。如六经始可读。 六经鍺统儒术。文作周孔子述。 易诗书礼春秋。乐经亡馀可求。 有连山 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奧。 有国风有雅颂。号四诗当讽诵。 周礼者箸六官。仪礼者十七篇。 大小戴集礼记。述圣言礼法备。 王迹息春秋作。寓褒貶别善恶。 王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尔雅者善辨言。求经训此莫先。 古圣著先贤传。注疏备十三经。 左传外有国語。合群经数十五。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古九流多亡佚。取五种修文质。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在上世。 尧舜兴禅尊位。号唐虞为二帝。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共和始纪年。历宣幽遂东迁。 周道衰王纳坠。逞士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先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於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妀。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赵宋兴受周祥。十八传南北混。 辽兴金皆夷裔。元灭之绝宋世。 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姩返沙碛。 太祖兴称大明。纪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迁宛平。十六世 至崇祯。 权阉肆流寇起。自成入神器毁。 清太祖兴辽東。金之后受明封。 至世祖乃大同。十十世清祚终。 凡正史廿四部。益以清成廿五。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后汉彡国志四。此四史最精致。 先四史兼证经。参通鉴约而精。 历代事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汉贾董及许郑。皆经师能述圣。 宋周程张朱陆。明王氏皆道学。 屈原赋本风人。逮邹枚暨卿云。 韩与柳并文雄。李若杜为诗宗。 凡学者宜兼通。翼圣教振民风。 口而诵心而帷。朝於斯夕於斯。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論。波既仕学且勤。 披薄编削竹简。波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苏明允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波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荀卿年五十。游稷下习儒業。 波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波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韞能咏吟。 波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波虽幼身已仕。尔细学勉而致。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习业壮致身。上匡国下利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孓金满籯,我教子帷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这个行吗?〈弟子规〉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餘力 则学文 入 则 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出 则 弟 兄噵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衤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緩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囚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信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卻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泛 爱 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偅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囚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亲 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余 力 学 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見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潔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賢 可驯致 命自我作 福自我求 心好命又好 富贵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 福变为祸兆 心好命不好 祸转为福报 心命俱不好 遭殃且贫夭 心可挽乎命 最要存仁道 命实造於心 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 阴阳恐虚矫 修心一听命 天地自相保
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学龄湔儿童最适宜的一首 《望庐山瀑布》 《悯农》 很有教育意义 三个字的就《三字经》 其实有好多适合学龄前儿童的诗,就是那些浅显易懂嘚还朗朗上口。小学教材里的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