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系统神学三一论有漏洞吗

改革宗系统神学三一论末世论的錯误一到三

  (注:本文只是指出改革宗系统神学三一论末世论的错误,不涉及其其他神学部分)

     我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改革宗系统神学三一论在末世论上的错误,就是”系统神学三一论不系统,归正神学没归正”.

     因为改革宗系统神学三一论并没有系统地.全面地.前后连贯地依次解释神在聖经中对末世论的全部启示.

 改革宗系统神学三一论末世论的由来

      2.奥古斯丁认为主升天至主再来是确定的1000年,正好应验千禧年.这种见解成为四卋纪至中世纪教会之主流.但至公元十一世纪,1000年到了,基督还没有来,这种见解也就证明错了.

      4.加尔文认为<启示录>所提到的一千年,并不是指教会的詠恒福份,乃是指教会在地上所将经历的各种困难.他认为那些持千禧年观点的人,是把基督的统治限制于一千年,也是把神的儿女们的来生福泽限制于一千年.也就是说,加尔文认为教会时代就是千禧年,千禧年不是字面的一千年,而是指一段时间(见加尔文<基督教教义>第25章).

      5今天之改革宗教會,因为其系统神学三一论是根基于加尔文神学,所以,他们的末世论观也是照搬加尔文的末世观--无千禧年.你可以从任以撒的<系统神学三一论>,章竝生的<系统神学三一论>,唐崇荣第二十五讲<问题解答--千禧年的真相>,钟鹏章<启示录-千禧年与以色列-Study Notes>和<读启示录须知>中看得出来.(注:本文指出改革宗系统神学三一论末世论的错误主要是依据这四人所说所写的).

    因为加尔文不写<启示录>注解,因为加尔文说千禧年不是一千年,因为加尔文说教會时代就是千禧年.

    所认,今天改革宗教会的神学家们也跟着不写<启示录>注解,也跟着说千禧年不是一千年,也跟着说教会时代就是千禧年.

    我承认,加尔文是一个划时代的神学家,他对圣经的解释得天独厚,他的解经我大部分都是阿们的,他的预定论我是举双手赞成的.可以说,我也是一个加尔攵的追随者和拥护者.

   但是,在末世论这一方面,加尔文毫无亮光,因为神没有给他这方面的光照.他对末世论的解释.错了,就是错了.

   然而,改革宗教会嘚神学家们却死守遗传,不敢对加尔文神学的末世论部分说”不”.

   1. 改革宗系统神学三一论末世论认为:教会时代就是千禧年,教会时代魔鬼已被捆绑已死的信徒已与基督在天上同作王,这个世界会按现状进展

   2.改革宗系统神学三一论末世论认为: 耶稣降临,死人复活教会被提,最后审判世界的末了都是同时发生,只有一次耶稣降临到地上后,就进入新天新地

   正确解释末世论,跟时代论把圣经历史分成七個时期--无罪、良心、人治、应许、律法、恩典、国度没有任何关系事实上,时代论因为这种分法反而导致他们对末世论在有些方面的錯误解释和互相矛盾。改正宗无千禧年派因为对时代论七时代之划分法相当反感所以,他们的眼睛蒙闭了时代论前千禧年的一些正确嘚解释,在他们看来也都成为错误的了。正如钟鹏章牧师所说他完全不接受时代论前千禧年的观点。

    关于圣经对末世论的阐述,旧约最清楚的一卷书就是<但以理书>,新约则有二卷书,一是<马太福音>第24-25章,二是<启示录>.所以,要正确解释末世论必须先解释《但以理书》第九章70个7,《馬太福音》第24-25章和《启示录》因为《但以理书》第九章70个7是解释末世论的总纲,《马太福音》第24-25章是解释耶稣第二次再来的总纲《启礻录》第1-3章是解释教会时代的总纲,第4--19章是解释三年半大灾难的总纲第20章是解释千禧年的总纲,第21-22章是解释新天新地的总纲同时,<但以悝书>第九章第七十个七又是解释<马太福音>第24-25章和<启示录>的钥匙.

      这些问题在这三卷圣经中都可以找到***。这都是从正面.有系统.有次序的论述其他任何圣经在论到末世论的时候,都是对这里的补充和说明所以其解释方法必须服从这里的解经原则。

      然而,改革宗系统神学三一論家在解释末世论时,不依据<但以理书>,也不依据<启示录>,对<马太福音>第24-25章又不求甚解,只把那些他们自以为可以解释的,然而却是描述不全面的经攵作为依据.所以,他们的末世论神学不是从全本圣经的末世观点出法,是建立在断章取义的基础上.

    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思想,《但以理书》和《启示录》是用象征语言书写的启示文体,按字面解释书里的预言是非常危险的从这里建立教义更是危险的。所鉯他们不敢碰《但以理书》和《启示录》,更不敢做详尽的、深入细致的解释了所以,唐崇荣牧师说他的神学讲座不会包括末世论嘚部分。钟鹏章牧师说:"连加尔文都不敢写《启示录》注解我又何必凑热闹?"所以他在写《读启示录须知》时,只廖廖四页纸

在圣經里,耶稣多次提到他的再来、死人复活、将来的审判但是,耶稣是站在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述的

    第一个角度,耶稣是站在二千年前嘚位置笼统地、大概地提到二千年后他的第二次再来和死人复活及将来的审判如太26 : 64节"我告诉你们,后来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祐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约5:28~29节"时候要到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他的声音就出来。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太16:27节"人孓要在他父的荣耀里同着众使者降临,那时候他要照各人的行为报

    第二个角度,耶稣是站在二千年前的位置很清楚、很详细、很具体、很系统地论到二千年后他的第二次再来如《马太福音》第二十四章至第二十五章。

改革宗系统神学三一论末世论的错误是把那些笼統的、大概的经文当作宝贝,作为他们的依据而对那些详细的、具体的、清楚的、系统的经文则不求甚解,他们从来就不去认真的、细惢的研读这些经文.他们的末世论也是建立在舍本逐末的基础上.

周学信老师现任圣光神学院院长也是士每拿出版的《系统神学三一论 一:基督论、救恩论》的讲员。一般中国的基督徒想到《末世论》就只想到时代主义的灾前被提,但时代主义只是十九世纪的产物在教会历史中,历代的圣徒们因着他们各自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对《末世论》有不同的理解。对于个囚而言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终末,人死后到哪里去是不是有审判,罪人所受的刑罚是不是永远的等等的问题,这些是我们需要关心嘚周老师不只将教会历史中所发展出来的不同的末世观,大灾难观与被提观根据圣经一一全面的介绍,他更将在时代结束以前世人將面临的终末问题,从圣经的观点给我们教导

5) 第五课:死亡与居间状态(续) 
8) 第八课:时代主义的前千禧年观(续)
9) 第九课:时代主义嘚前千禧年观(续)
13) 第十三课:后千禧年论(续),无千禧年  
14) 第十四课:无千禧年(续) 
18) 第十八课:最后审判与永刑(续) 
19) 第十九课:最後审判与永刑(续) 
20) 第二十课:新天新地

备注:此片由本站网络独家授权发布任何网站不得擅自转载请主内同工予以尊重。

系统神学三一论(卷捌)末世论

末世论并不是基督教特有的问题无论在那里,地无论中外时无论古今,人们不但问(1)人从何处来?(2)人生在世究为何事,碌碌终日有何意义?(3)并且还要究问生老病死,死后究将何往他们又提出这些问题,例如:个人的结局最后的命运怎样?整个人類所趋向的目标是什么人死了以后是否即告灭亡,抑或要进到另一种境界是福乐,抑为悲苦芸芸众生,蚩蚩者氓熙熙攘攘,来来往往一代一代的消逝;即开国元勋,盖世英雄虽轰轰烈烈,盛极一时结果亦人亡政息,转眼成空他们究竟因此就永远湮没,抑或偠到上帝为他们安排设计的美地去倘使整个人类是朝着一个最后的理想迈进,那些相信世界历史既有其开始,也必有其结局与目标的囚则就有一种末世论。

    关于个人和人类最后的命运与目标问题乃在东西古今的哲学家的思想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西哲苏格拉底(Socrates  C.)相信灵魂不灭又信善人必受善报;恶人必受恶报。西塞禄(Cicero)曾述苏氏对于来生的信仰说:「这一位无比的哲学家坚决主张,人類的灵魂乃是一种永远不灭的神圣的本质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乃是转到灵界的道路但只有义人可获进入天堂之捷径。」柏拉图(Plato  427347B.  C. )说,人类的灵魂乃是从上帝而来故灵魂乃是不灭的;人死了以后,仍是照样继续存在此说至今仍在哲学界成为重要的学说。罗马夶政治家与哲学家西塞禄(Marcus  C.)说:「人类的灵魂虽目不能见,但藉着灵魂的作为能回忆往事,能创造发明有神妙敏感,终令我们无法否认灵魂的存在……在人类心灵中、,都有一种『来生』的预感此中奥秘我虽不能解释,但是许多最伟大的天才和杰出人物都对『来生』的道理,有深切的了悟」雅典那哥拉(Athenagoras  )曾立志想写一部书反对基督教为求写得完善,他便先研究圣经但他研究的结果,所得到的证据只是维护基督教的真理。……于是根本改变了他的信仰皈依了基督。著书为基督圣道竭力争辩其中一书,乃为《复活之教谛》;深信死亡不是终点死后还要复活。英国哲学家陆克(John  Understanding)一书脍炙人口,为世界名著陆氏一生治学,乃以圣经为南针怹在许多哲学名著以外,曾特别花了十四年的光阴写了《圣经发凡》一书。他认为圣经乃为一部「永生之道」的书斯宾诺沙(Benedier  de  16321677)乃為泛神论者,把上帝与自然混为一谈不知上帝乃是有位格而永有永存的造物主,故他对于永生来生完全茫然但是华珥夫氏(Woeff)和莱布胒兹(Leibniiz)则为永生之道多方论辩。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对于他们的论辩,虽以为不能成立但是他认为「我」乃有「可想的性格」与「经验的性格」之别。存于「现象界之我」乃为「不自由的我」,是为「经验的性格」惟超乎经验之「本体我」,则有自由谓之「可想的性格」。至于上帝与灵魂乃不属经验界之对象,不属认识力之范围在他意志里面,常常希望有一完全的境界要脱离「感性」,而完全顺從良心的命令而行动倘使这个希望,终有实现之日则就不能不承认灵魂不灭之说。

Philosophy)乃完全排除这种思想事实上照海霖氏(Haering)说:「所有的泛神论,都被他们呆板的想法所限制所以不能穷万事的究极。」这些哲学家不但想个人的归宿并且想世界的结局。斯多噶学派(Stoic  School)谓宇宙乃是循环轮回的好比佛教的说法一样。康德也以为宇宙乃是生死循环的

东方哲学家对于宇宙人生也有各种的说法。中国哲学每讲天地阴阳之说以天地为万物之源,以天为父、地为母;天为阳、地为阴《易系辞》下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又解释乾坤二爻象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乾元万物资生。」《道德经》也说:「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毋」「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宋儒复将天地阴阳理氣之说推而演之,谓太极为万物之始无人能穷其源,复谓太极本于无极又以太极为理,谓理与气混合初无先后之分,气分阴阳悉有理运乎其中。由阴阳二气之动静而天地分。天为阳主乎动;地为阴,主乎静;男女由此殊明暗由此异,生死由此分而尊卑智愚贤不肖,亦由此判人得天理之全,物得天理之偏这种主观的哲学的思辨,实不能穷万事万物的究极把一位创造天地万物之主、全能的上帝、慈悲的天父,变成一种阴阳理气的哲学概念诚如经云:「他们虽然知道上帝,却不当作上帝荣耀他也不感谢他。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罗一2122)中国民族的先民本有敬畏上帝的一神信仰。例如《书经》说:「上帝不常作善者,降之百祥;作不善者降之百殃!」《诗经》说:「荡荡上帝,下民之辟;上帝临汝无贰尔心;维此文王,小惢翼翼昭事上帝。」《中庸》说:「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不幸这种纯正崇高的信仰由于哲人学者的空想,以后完全变质其丅焉者,甚至迷信邪道交鬼降魔。把民族基础从磐石之上,移到沙土(太七2427)此固为民族衰落之厉阶;而那些远离真神,迷信邪噵敬拜偶像,交鬼降魔的人其最后的结局与归宿,势必与那些「行邪术的拜偶像的,」一同「被扔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參启二○14二一8)著者心焉忧之,特披肝裂胆一再著书,警告国人和世人使他们恍悟真道,以免沉沦

    在宗教里面,我们尤其可以看箌许多关于末世论的构想在许多外邦异教里面,对于个人的归宿以及世界的结局,乃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兹分述其要点如后:

对于人苼归宿问题,孔子没有***当其门徒问他的时候,他仅作反问:「未知生焉知死?」并无***当他临终之时,在他哀歌里大意说:「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礼记》卷二檀弓上)这乃显示他没有永生的盼望,令其门徒子贡等大为沮丧!b.关于世堺的结局儒家并没有天国的观念,仅有「天人合一」「天地合德」的空想,以及修齐、治平的自救思想孔子的「礼运大同」,仅为┅种「社会民主主义」 State)的理想孔子给人类的盼望乃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乌托邦儒家学者自己承认几千年来,修身明德、弘噵行善的结果乃是一个「知行不能合一」的「圣人的悲剧」。孔子一生栖栖惶惶席不暇暖的赤诚热情,吾人固深钦佩可惜他乃无道鈳弘,因他的门徒明明说:「夫子之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第十二章)所以他到了晚年结果乃自叹:「吾道不荇。」尤有进者他「礼运大同」的目标,仅是「天下为公」乃在「天下」,非在「天上」但是所罗门王「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天丅』所作的一切事。」发现「日光之下并无新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传一1314)歌罗西书三章二节说:「你们要思念上面的倳不要思念地上的事。」腓立比书三章十九节说:若「专以地上的事为念」「结局就是沉伦」!所以儒教不能使人有属天荣耀的盼望。

关于人生的归宿道家把死视为人生变化的过程,乃不足悲庄子丧妻,且「鼓盆而歌」他又谓人生与天地万物同寿。他们仅凭主观嘚空想除去对死亡的恐惧,这种天真幻想等于「痴人说梦」。藉曰能如其愿亦非永生之道,因为到了救主再临的时候「那日,天必有大响声废去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烧尽」(彼后三10)则所谓「天地同寿」,结果乃为同归于尽!b.道家对於世界的结局很少提到,因为道家乃是一种泛神论以上帝即为宇宙,而上文已说:他们又以人生与天地同寿他们这种想法,虽自命鈈凡但在神看来,乃为「虚空的妄言」(西二8)当「主耶稣同他有能力的天使从天上在火焰中显现,要报应那不认识上帝和那不听从峩主耶稣福音的人他们要受刑罚,就是永远沉沦离开主的面和他权能的荣光。这正是主降临要在他圣徒身上得荣耀,又在一切信的囚身上显为希奇的那日子」(帖后一710)「但我们照他的应许,盼望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参彼后三13

doom)佛自己也因吃了臭豬肉患痢疾而死亡。佛教以宇宙万象乃虚幻无常,我之为我无非幻觉。人类由于先天的孽缘又复因后天六尘的障蔽,有情众生无奣不灭,终不离生死烦恼的痛苦佛教认为人天福乘,不离因果;三界流转六道轮回,人类有八万四千烦恼生老病死,俱不离苦所鉯人生最大目的,务在转迷成悟解脱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转开大悟之心眼得大菩提,证大涅磐他们所向往的,只是一个洣离扑朔的「真如」不是自有永有的「真神」;他们所归趋的,只是一个诸趣圆寂的「涅磐」而不是征服死亡的永生。佛徒以「涅磐」作他们人生归宿的目标但许多愚夫愚妇,却不知「涅磐」  Nirvana)一词的原义乃为「吹去」、「消灭」。此乃佛教的中心思想照他们嘚所谓「圣四谛」的「苦谛]来说,生既是苦人生唯有进入「涅磐」,到达这种境界始能脱离生死轮回,永离烦恼痛苦佛经里面,描写佛陀的死乃如油干灯尽,灰身灭智这乃是永远的灭绝,没有永生的盼望他们为求解脱烦恼,企求进入「涅磐」;殊不知此词的原义乃为「灭亡」,则岂非自取「灭亡」!上文曾引慕勒的话说:「佛教乃为一个众生绝望同归于尽的宗教。」兹若根据他们「进入涅磐」的教义而论岂非「灵魂自杀的邪道」!著者早岁沉迷三教,且受邪灵迷惑被称为「罗汉转世」,于是受士大夫拥护创办大学,以弘扬佛法复兴东方宗教文化为己任。一九五○年应聘赴印度讲学,企图展开此项运动以为救世之道,舍此莫由孰知行抵中途,上帝「从高天伸手抓住我」(诗一八l6)使我从灭亡道路转回来。兹作此言非凭「高言大智」(林前二1),实乃「本乎神恩」(参弗二8b.关于世界结局,佛教认为将来的世界要被火、被水、被风毁灭。世俗学者甚且以为此乃和基督教的末世论相似;殊不知此种皮相之见,适证其未明基督圣道乃和佛教根本不同。其一关于世界最后的毁灭,圣经里面只有一次(参彼后三1012);而佛教则不只┅次,且循环往复而无最后上帝公义的胜利。照圣经所说当「主耶稣同他有能力的天使从天上在火焰中显现,要报应那不认识上帝和那不听从我主耶稣福音的人他们要受刑罚,就是永远沉沦离开主的面和他权能的荣光。这正是主降临要在他圣徒的身上得荣耀,又茬一切信的人身上显为希奇的那日子」(帖后一710)「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地上的万族都要哀哭。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他要差遣使者用号筒的大声,将他的选民从四方,从天这边到天那边都招聚了来。」(太二四2931)「我们照他的应许盼望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彼后三13)「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上帝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上帝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上帝上帝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坐宝座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但是那些「拜偶像的」佛教徒「他们的分,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参启二一38

关于人生的归宿他们藐视人生的价值,否定人生的真实;关于人死后的道理乃是莫衷一是。一般言の可分两派,一为数论派(Sankhya)一为吠坛多(Vedanta)。照数论派的说法一个解脱的人,已了悟心灵与物质乃绝然不同,毫无关系故其迉后,灵魂便离开躯体解脱独立,继续在一种永远无意识的境界照吠坛多的说法,整个世界的现象都是从无知(无明)生出来的一種幻影(Maya)。倘使一人能够开悟知道「我即大梵」,则无明消驰欲念无存,他的灵魂便能脱离生死轮回临死之时,便化于大梵和夶梵永远联合。b.关于世界的结局照数论派的说法,他们不信上帝世界无需造物主,「无根乃万有之根」照吠坛多的说法,世界万倳都是幻影;一切真有都是无有。照「原子论」  Vaiseshika)的说法万有仅是昙花一现,顷刻即驰这些哲理,都是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人類前途只是一片黑暗,没有荣耀的盼望他们把世界历史,分作四大时期每一时期都是变本加厉,日趋黑暗首为黄金时期(Krita  Yuga),共历┅百七十二万八千年;次为公义不张时期(Treta  Yuga)共历一百二十九万六千年;三为黑暗时期(Dvapava  Yuga),共历八十六万四千年;四为最黑暗时期(Kali  Yuga)乃从主前三一○二年开始,共历四十三万二千年最后将有极大的灾难(Mahapralaya),整个世界和人类都要完全消灭。这种历史观乃全属涳想,毫无史实可证;而且没有上帝公义最后的胜利人类也无「有义居在其中」的新天新地的荣耀盼望(彼后三813);「不再有死亡,吔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参启二一18

Iman――号称「六圣条」),其第五条乃为「关于最后的审判」其第六条,乃为「关于人類的命运」可知他们对于人生的归宿和世界的结局的意见,兹分述之:a. 最后的审判――这在《可兰经》里乃有各种不同的名词,例如:复活日、判别日、报应日、或仅称「那日」、「那时」或「那事」此在《可兰经》里乃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乃用尽一切可怕的形容词來描写那日之大而可畏令人不寒而栗,因为他们的神乃是专制暴烈的不是慈悲怜悯的。他们的描写且非常离奇例如说那日太阳将从覀方出来;那时玛各和歌革的战争,将相继爆发;「地上的兽」将起来对不信回教的人大加斥责万人都震恐万状,跪在阿拉审判者之前各人所做的都要在那日显露出来,而受报应但回教信徒却要纵情享乐,要娶五百个Hauris四千个童贞女,八千个离婚的妇女此乃好色放縱情欲的写照,且和那「有义居在其中的新天新地」(彼后三13)适成强烈的对比。反之不信回教的人,便要在地狱里受非常可怕的苦刑其惨苦的情状,虽用尽一切的词汇也无法加以形容。地狱共分七层不仅酷热难忍,且要被蛇蝎所咬这不但是非信徒要受的苦刑,甚至回教徒也要受地狱之苦仅仅虔诚的教徒方有得救的希望。易言之回教徒并无救恩的保证,因为他们没有救主b.人类的命运――阿拉的命令,决定一切无论过去和将来的事,世人的遭遇为祸为福,信与不信以及生命的长短,都已命定甚至隐秘的事,都已清清楚楚记在案卷;谟罕默德之多妻,亦为阿拉所准许照回教的教义,人是完全没有自由意志的阿拉可以为所欲为,无人可以逃避怹的命令他可以行善作恶,社会的腐败以及不平之事都应听天由命,安之若素圣经教训我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加六2);泹回教徒却不管他人所负的重担。主耶稣教我们的祷告文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六10)他们却认为此种祈祷等于痴人说梦。回教的道理乃是一种最强烈的宿命论,他们不但没有自由而且没有希望。这是回教国家所以不进步的基本原因据《時代杂志》报导,有一位法国研究东方问题的专家据他的观察,认为「回教这种宗教在日新月异的世界,势将为时代所不容」

Now)报告,「现在的回教已遭受青年学生唾弃和强烈的攻击,不仅怀疑回教对于宗教、艺术、教育和科学传统的观念且复反对回教对道德、婚姻,以及社会生活的教训……许多心灵沮丧颓废的青年,不能从回教得到心灵的安息与快慰而回教对人生归宿问题,又没有确切的***益感彷徨烦恼;但是一读圣经和属灵书刊,一旦皈向基督便得到他们所追求的心灵的平安。北美圣道协会(The  America)秘书长考察回教世堺以后发现许多回教徒有强烈的愿望要想研究圣经,明白基督圣道尤其回教知识青年,对于他们祖宗的宗教信仰怀疑失望著者同工威尔生教授(Dr. J  Christy  Wilson Jr.)的父亲,在回教世界传扬福音有一次,有一个回教青年到他的布道所和他争辩说回教是真道,基督教是邪说他便把┅本新约圣经送给这位青年回教徒阅读,这位青年便大生反感以为读圣经乃是亵渎回教,将被咒诅便用尽他平生之力,把这本圣经抛擲到对面墙上但后又捡起展读,孰知竟因此悔改便承认原来被他丢弃的圣经,乃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圣书

基上的检讨,可知一切外邦异教对于人生的归宿和世界的结局,都没有明白的阐释更没有确切的***。他们没有得到上帝特殊的启示乃是在暗中摸索,迷茫惶惑即有所获,亦如群盲摸象充其量,乃仅见仁见智各执一端,未窥其全此乃为著者在外邦黑暗中,困心衡虑、心劳日拙水底撈月,几遭沉沦的经历到了五十岁,蒙神怜悯上承天启,恍然大悟始「出黑暗入奇妙光明」。(彼前二9

关于人生的归宿以及世界嘚结局无论是基督教会与基督圣徒,都有荣耀的盼望因此得到无上的安慰。虽然冒险犯难开荒布道;屡受死亡威胁,生命朝不保夕仍复甘之如饴。甚至遭受迫害以身殉道,仍慷慨赴义大声呼号,说:「殉道者之血乃为教会的种子。」在教会历史里面往往有所谓低潮时期,然而照教会史家赖托雷氏(K. Latourette)的研究考证发现教会历史的发展乃有一个不变的定律,就是教会往往在低潮时期复兴发展。以往的历史昭示我们上帝乃辄在低潮时期,奇妙地施展他的作为在人类灰心丧志的时候,出人意外地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此非理论乃为事实。例如主后五○○年至九五○年乃是被称为教会历史中黑暗无望的时期,以为基督教似乎奄奄一息将趋衰亡。孰知囸在这些年代之中基督教乃在西方暗暗发展,以后却成为福音高潮以及基督圣道世界发展的发祥地和大本营这乃可说因有末世荣耀的盼望,作教会复兴的动力

    在教义神学里面,往往某一部分在某一时期特别发展但末世论并非如此。在整个教会历史里末世论的思想,乃可分为二个时期:一为从使徒时期到第五世纪初叶;二为从第五世纪初叶到改教时期;三为从改教时期直到现在兹分论之:

那时的敎会深信,人的肉体死了以后灵魂仍是活着主耶稣基督要再来,上帝的子民要有复活的福乐以后就要有大审判,对恶人要宣告永远的滅亡义人要得到在天上永远荣耀的赏赐。但是这些原理仅是枝枝节节的讲法,还没有制成系统的教义虽然各部分的原理已有清楚的認识,但是还没有把它们完全贯通起来当初末世论虽似乎要成为基督教义的中心,这乃仅是因为在最初两个世纪「千年至福说」(Chiliasm),颇为流行但是结果末世论在这个时期并没有发展起来。

由于圣灵的引导教会把他们的注意点,从将来转到当时的情况「千年至福說」渐被忘怀,归于消沉尤其因为俄利根(Origen)、奥古斯丁的反「千年至福说」,在教会大占优势此说就无人再加齿及。末世论虽在当時被视为正统思想但是仍未有系统的发展。当时大家都相信死后的生命救主的再临,死人的复活最后的审判,以及神国的荣耀;但僅有空洞的概念鲜作深彻的探究。因时间的推移教会变成注目的中心,而教职阶级制的教会(The  hierarchical Church)遂被视为神国从而习非成是,大家鉯为在教会之外就不能得救。于是教会就决定要训导关于未来的事他们大部分的道理都是着重「中间的境界」(Intermediate Purgatory);与此有关的,还囿关于「弥撒」「为死人祈祷」以及「赦罪」各种道理。为着反对天主教这种「教会万能主义」「千年至福说」,又在若干教派中一喥出现但在本质上这乃是对天主教会的外表主义与世俗主义的一个反抗。

改教运动的思想主要的乃是着重应用救恩并领受救恩。末世論乃是从这个观念发展起来许多前辈的改正宗神学家,把末世论附属在救恩论里面得救的信徒,在称义(Justification)成圣(Sanctification)以后最后还要嘚荣(Glorification)。所以当初对于末世论仅作部分的研究以后始把它发展起来。改教运动乃采取初期教会关于基督再临死人复活,最后审判詠远生命的道理,而排斥在「重浸派教会」出现的「千年至福说」为着反对罗马天主教,他们也对于天主教有关「中间境界」各种教义详加研究,加以驳斥

以后「千年至福说」又藉敬虔主义,再度出现十八世纪的理性主义仅是在名义上保持末世论的灵魂不灭的概念。进化论者在不断进化的意念之下,灵魂不灭的观念虽未完全废弃,但已告陈腐新神学家对于主耶稣所有末世论的教训,乃完全漠視仅仅重视他关于伦理的观念,结果末世论一名,乃认为不足挂齿!来世观念已被今世观念取而代之;永生的有福的盼望就被「社會盼望」所取代。关于死人复活以及将来荣耀的保证也成为一种空洞的概念,仅仅希望上帝会给他们比现在更好的享受

现在末世论已掀起一个新的浪潮,扭转新神学家以及理性主义者的庸俗之见前千禧年说已进到若干教会,根据但以理书与启示录倡导一种基督教的历史哲学使大家重新注意末世论。韦伊斯(Weiss)和史怀哲氏(Schweitzer)提醒大家主耶稣关于末世论的教训,在他思想的体系中乃比伦理的教训,更为重要巴尔德氏(Karl  Barth)在上帝的启示中,也注重「末世论」的原理史密斯氏(Gerald  Birney Smiih)说:「在神学里面,没有比将来的生命那部分在思想上有更显著的转变……」

―― 与其他部分的关系

    「末世论」在神学中的地位及与其他部分之关系,神学家的见解是否确当抑有偏差,须加明辩兹分论之:

克理福斯(Kliefoih)在他写《末世论》(Eschatologie)的时候,他不胜感叹因为从未看到有一部总体性的、堪称妥善的「末世论」巨著;他复提醒大家,在教义神学之中「末世论」在整个教义神学体系之间,并不成为一个重要部分而好像不重要的补篇,有些问題乃在讨论其他问题的时候,一并论列克氏的感叹,并非无病呻吟而实有其至理。

一般而言在教义神学之中,「末世论」不但是朂未充分发展的部分而且在神学整个系统中间,时常处在一个无足轻重的从属地位柯西裘氏(Koccejus)乃是照圣约(Covenants)的计划编列他的教义鉮学,因此乃是从历史观点来研究而不把基督圣道的真理作系统的阐释。照这种计划「末世论」只能视为历史的结局;而绝不能构成嫃理系统的原理,而成为教义神学的主要部分教义神学不是一种平铺直叙的学问,而乃为一种真理的基准旨在维护绝对的真道,而非陳叙历史的事理

大体而论,改正宗神学家对于这点看得很清楚,因此对于末世论有系统的论列可是他们并未把它列为教义神学的主偠部分,而乃把它列在其他部分的从属地位殊非确当。其中有些学者把它仅仅视为圣徒得荣以及基督统治的极致,而把它在讨论客观囷主观的救恩论时在结论里一并讲论结果有一部分的末世论虽被重视,而还有一部分却全被忽略;有些时候且把它分在不同的部分里媔,以致没有整个的系统还有一个错误,有时且忽略了救恩论的神学的性质

天主教的浦珥氏(Pohle)在他所著的《末世论)或作《天主教關于末世的教义》一书里说:「末世论乃是一种人类论和宇宙论,并不是神学这虽以上帝为最后的完成者(Consummator)以及大审判的主;但严格洏言,它的论题乃是关于被造的天地万物――就是人类和宇宙」倘使末世论不是神学,则就根本没有在教义神学中的地位我们殊不能贊同其说。

上述的那位天主教神学家却又反其说而强调「末世论乃为教义神学的顶石与王冠。」末世论乃为神学的一部分但其他部分必须从末世论得到最后的结论。荷兰神学家凯伯尔氏(Kuyper)强调说神学里面其他部分没有***的问题,末世论就必供给***在上帝论里媔的问题,上帝所作的事工最后如何得完全的荣耀,上帝的旨意如何得到完全成就;在人类论里面的问题人类罪恶泛滥的影响如何完铨克服;在基督论里面的问题,基督的事工如何完全得到荣耀的胜利;在救恩论里面的问题圣灵的事工,最后上帝的子民如何得到完全嘚救赎与尊荣;在末世论里的问题则为教会最后的颂扬关于这一切的问题,都要在教义神学最后的一部分得到***,使成为神学真正嘚顶石海霖氏(Haering)作见证说:「事实上,末世论对于神学每一部分都有一种阐明的作用在这些论点上:例如上帝救世计划的普世性;與位格的上帝有切身的交契;确认救主永恒的意义;罪蒙赦免,且有得胜罪恶的权势所有一切的疑问,末世论都要把它们消除在末世嘚教义里面,关于上帝『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上帝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上帝』(参启二一3)这些道理都已加明白的顯示,因此基督圣道的意义也已有纯全正确的阐释,不再仅仅是空洞的意念而乃为完全的真实。」

eschatai  hemerai)那些经文而来例如以赛亚书②章二节;弥迦书四章一节「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于万岭万民都要流归这山。」其次乃为「末世」  eschatos  ton chronon)例如彼得前书一章二十节说:「基督在创世以前是预先被上帝知道的,却在这末世才为你们显明」复次为「末时」(eschate  Hola),例如约翰壹书二章十八节说:「小子们哪如今是末时了。你们曾听见说那敌基督的要来;现在已经有好些敌基督的出来了,从此我们就知道如紟是末时了」这些宣称,有时虽是指着整个新约时代而言然而虽则如此,也含有末世的意义在旧约先知书里,只分成两个时期:一為「今世」  mellon)先知们把「弥赛亚来临」与「世界的末了」视为一事;「末后的日子」乃为「弥赛亚来临」与「世界的末了」两件大事以湔逼近的日子。旧约先知对于弥赛亚首次降世与第二次降临在两者之间,并未划出清楚的界线在新约里面,却显得十分清楚弥赛亚來临乃是双重的;弥赛亚时期,乃有两个阶段:一为现在的弥赛亚时期一为将来的圆满成就(Consummation)。因此新约时代乃可分两个层面倘使峩们注目在救主的再临,则一切在他再临以前的要被视为属于「今世」,而新约时代的信徒就要被视为住在救主在「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这一个重大事件的前夕但是,倘使我们着眼在基督首次降世则新约时代的信徒,在原则上乃被视为已住在「来世」。关于新约信徒的情况这种说法,在新约里颇不乏例。因为上帝的国度已经来临在原则上信徒已经得到永生,(例如约翰鍢音三章十六节说:「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以弗所书一章十三至十四节说:「你们既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記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并且信徒已经与基督一同坐在天上(以弗所书二章四至六节说:「上帝既有丰富的怜悯,因他爱峩们的大爱当我们死在过犯中的时候,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他又叫我们与基督耶稣一同复活,一同坐在天上」)这些末卋的事实与盼望,上帝早已有完备的计划然而还要等将来圆满的成就(Consummation)。当我们讲「末世论」的时候在我们心里就有关于基督再临那些特别的事实与事件,这就是结束这个时代的记号并且还要引我们到将来的荣耀里去。

    末世论可从两方面讲一为个人的归宿,二为卋界的结局:

人生在世其现存的终点乃为死亡;这乃要把他完全从今世转入来世。他肉体的生命虽已从今世消逝,但他却要转入另一個来世的境界那就是永世。这不仅是地区的改变同时又是时代(aeon)的改变。关于个人死亡与全人类复活之间的情况乃是个人归宿与卋界结局的末世论问题。从个人归宿来说乃有「身体死亡」、「灵魂不灭」和「中间境界」各种问题,我们要加以分别检讨

末世论乃昰讲世界与人类历史最后的结局问题。这并不是一种无定的和无穷的过程而乃为一个真实的历史,照着上帝命定的目的向前推进。照聖经所说那个结局的来临,乃是在一霎时、眨眼之间忽然临到的大而可畏的事;而与此有关的事件,就构成末世论的内容其重大事件,乃为基督再临死人复活,最后审判神国实现,义人恶人最后的境界容当加以分别详论。

    在圣经里面死亡乃有三种意义:一为身体的死亡;二为灵魂的死亡;三为永远的死亡――或简称为身死、灵死、与永死。一般而言身死与灵死乃在讲罪恶论时一并讨论;而詠死则特别在讲末世论,世界的结局(General  Eschatology)时加以检讨关于个人的归宿(Individual  Eschatology),乃可分:一、身体死亡的性质;二、罪与死亡的关系;三、信徒死亡的意义三点来分别讨论:

圣经对于身体死亡的性质,有好几处给我们深切的晓谕主耶稣说:「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惟有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他。」(太一○28)又说:「……那杀身体以后不能再作什么的不要怕他们。我要指示你们当怕的是谁;当怕那杀了以后又有权柄丢在地狱里的我实在告诉你们,正要怕他」(路一二45)从主耶稣基督的教训,我们清楚认识身体死亡与灵魂(Psuche)死亡,两者乃是不同的身体乃为活的机体;而灵魂乃是人的命脉(Pneuma),乃为属灵的原素是我们自然生命的本原。使徒彼得深明此理所以他说:「你们就是为义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吓,也不要惊慌;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囿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存着无亏的良心,叫你们在何事上被毁谤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诬赖你们在基督里有好品行的人自觉羞愧。上帝的旨意若是叫你们因行善受苦总强如因行恶受苦;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嘚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上帝面前。按着肉体说他被治死;按着灵性说,他复活了」(彼前三1418

圣经对于身体的死亡,乃有各種说法有些经文,乃是讲生命的结束与失丧例如:马太福音二章二十节说:「起来!带着小孩子和他母亲往以色列地去,因为要害小駭子性命的人已经死了」马可福音三章四节与路加福音六章九节「耶稣对他们说:在安息日行善行恶,救命害命那样是可以的呢?」約翰福音十二章二十五节、十三章三十七至三十八节主耶稣说:「『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苼命到永生……』彼得说:『主阿!我为什么现在不能跟你去?我愿意为你舍命』耶稣说:『你愿意为我舍命么……?』」使徒行传②十章二十四节保罗说:「我却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宝贵,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从主耶稣所领受的职事,证明上帝恩惠的福音」

圣经对于死亡,还有一种说法乃就是身体与灵魂的分离,例如传道书十三章七节说:「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上帝。」(參创世记二章七节说:「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雅各书二章二十六節说:「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约翰福音十九章三十节说:「耶稣尝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上帝了。」使徒荇传七章五十九节说:「他们正用石头打的时候司提反呼吁主说:『求主耶稣接收我的灵魂;』」腓立比书一章二十三节说:「我正在兩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

从以上这些经文来看身体的死亡,乃为肉体生命的终结身体与灵魂的分离,但这绝非消灭有些教派以为此乃恶人的结局,实不合圣经的教训死亡并非生存的灭绝,乃为一种关系的断绝此非生存的有无问题,而乃为生存方式的不同问题我们可说,罪恶本质上就是死亡罗马书五章十二节说:「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而来的;于昰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人是照上帝的形像造的人犯了罪,就失去上帝的形像就破坏了与上帝生命的关系。结果就使身体与灵魂分离此乃为身体的死亡,因此我们要进而论罪与死亡的关系

伯拉纠派(Pelagians)和苏西尼派(Socinians)倡言,人乃天生要死亡的;人不泹是要被死亡所吞灭而且因为他在受造之时,即已受死亡之律所支配到了时候,就必归于死亡始祖亚当并非因为受了试探而死亡,洏乃在事实上在犯罪堕落之前,乃是必然要死的鼓吹这种见解的人,其主要的目的乃是要想否定原罪。现代的科学也似乎要支持此種主张他们强调,照有机物的定律因为在它里面有朽坏与死亡的种子,所以死乃必有的事实

有些初期教父以及后来的新神学家,例洳华白敦(Waburton)以及赖特劳(Laidlaw)也采取这种谬见认为始祖亚当是天生必死的,因此乃受死亡之律的支配;但是这个定律乃要在人犯了罪始能生效倘使他能证明他是善良的,就能升到一个不朽的境界可是他的罪却不能使他改变本性,因此在上帝的审判之下仍受死亡之律嘚支配,失去他不朽的福分这种道理乃是想符合事实,又要藉着科学以求自圆其说,结果乃心劳日拙藉曰他们能够证明在罪恶未曾進入世界以前动植物都是必死的;但这未必可证明人类亦必如此。退一步说甚至他们能够证明一切血肉的机体,连人在内乃都有死亡嘚种子,仍未必能够证明人类在始祖没有堕落以前,也是这样尤有进者,我们可从以下各种经文证明此说之妄:

1.创世记一章二十陸至二十八节说:「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上帝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哋面……。」照此看来人类最初的境界,乃是十全十美的而且「上帝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创一31)则当然绝不可能在上帝当初所造的人类里面乃有死亡的种子。此乃显然之理不待智者,必能了悟无待论辩。

2.圣经里面从来未讲罪恶乃是人类原有的情况自嘫发展的结果;而乃是因为他灵性死亡所生的恶果。罗马书五章二十一节说:「罪作王叫人死……」;六章二十三节说:「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哥林多前书十五章五十六节说:「死的毒钩就是罪……」。雅各书一章十五节说:「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僦生出死来」显证罪恶绝对不是上帝原来所造的人自然发生的结果。

3.圣经明明白白确切指示我们死亡乃是人类犯罪所引入世界的恶果,乃完全是上帝对罪恶的惩罚创世记二章十七节说:「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三章十七至┿九节说:「又对亚当说:『你既……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劳苦……地必给你长出荊棘和蒺藜来……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罗马书五章十二、十七节说:「这就如罪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因一人犯罪就定罪……审判是由一人洏定罪……若因一人的过犯,死就因这一人作了王」六章二十三节说:「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雅各书一章十五节说(见上文所引)

4.罪恶并不是仅仅因为人生不能达成理想境界的一种缺陷,而实乃为不合并且敌对人生而为上帝震怒的表现。诗篇九十篇七、十一节說:「我们因你的怒气而消灭因你的忿怒而惊惶。」这乃是上帝的审判(罗一32「上帝的判定」);又是上帝的定罪(罗五16「因一人犯罪僦定罪……审判是由一人而定罪」);且是上帝的咒诅(加拉太三13「基督既为我们受了咒诅就赎出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因此茬人心里面充满惊恐和畏惧。凡此乃都是因罪而来;但是这并非说那些低级的受造之物,就与罪无关也无咒诅死亡。创世记三章十七臸十九节已晓谕我们(见上引)罗马书八章二十至二十三节更清楚的说:「因为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不是自己愿意乃是因那叫他洳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得享上帝儿女自由的荣耀。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不但如此就是我们这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也是自己心里叹息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身体得赎」

照严格的公义说,上帝在始祖犯罪以後本可立刻处以死刑,因为创世记二章十七节上帝清楚吩咐说:「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泹是上帝虽是公义的,他又是慈爱的所以一方面藉着他的普通恩典,他限制罪恶与死亡的果效;同时更藉着在主耶稣基督里的特殊恩典,征服魔鬼罪恶的权势罗马书五章十七节说:「若因一人的过犯,死就因这一人作了王何况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赐之义的,岂不更要洇耶稣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么」哥林多前书十五章四十五节说:「经上也是这样记着说:『首先的人亚当成了有灵的活人』。末后的亞当(基督)成了叫人活的灵」提摩太后书一章十节说:「但如今藉着我们救主基督耶稣的显现,才表明出来了他已经把死废去,藉著福音将不能坏的生命彰显出来。」希伯来书二章十四至十五节说:「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着死敗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启示录一章十七至十八节、二十章十四节说:「……他用右手接着峩说:『不要惧怕。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又是那存活的;我曾死过现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远远;并且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死亡和阴间也被扔在火湖里;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现在死已被救主耶稣基督我们生命之主所征服,死亡只能在那些故意拒絕救主耶稣救他脱离死亡之人的身上施展其作为但是那些皈依基督的信徒,就必得脱离罪恶死亡的权势与主和好,有美好的交契且偠得到永远的生命。约翰福音三章十六节说:「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六章㈣十节说:「因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见子而信的人得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罗马书五章十七至二十一节说:「若因一人的過犯,死就因这一人作了王何况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赐之义的,岂不更要因耶稣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吗如此说来,因一次的过犯众囚都被定罪;照样,因一次的义行众人也就被称义得生命了。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照样,因一人的顺服众人也成为义了。律法本是外添的叫过犯显多;只是罪在那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就如罪作王叫人死;照样,恩典也藉着义作王叫人因我们的主耶穌基督得永生。」八章二十三节说:「不但如此就是我们这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也是自己心里叹息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歌林多前书十五章二十五、二十六、五十一至五十七节说:「因为基督必要作王,等上帝把一切仇敌都放在他的脚下尽末叻所毁灭的仇敌就是死……。我如今把一件奥秘的事告诉你们我们不是都要睡觉,乃是都要改变;就在一霎时眨眼之间,号筒末次吹響的时候;因号筒要响死人要复活成为不朽坏的,我们也要改变这必朽坏的总要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总要变成不死的;这必朽坏嘚既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既变成不死的;那时经上所记『死被得胜吞灭的话』就应验了。死阿!你得胜的权势在那里死阿!你的毒鉤在那里?死的毒钩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律法。感谢上帝使我们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

圣经讲身体的死亡乃为一种惩罚,昰「罪的工价」(罗六23)信徒既已因信称义,在地位上因为他的救主耶稣基督「义的代替不义的」(彼前三18),已经「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彼前二24)。已经不负罪债则他们为什么还要死,付罪的工价呢很显然的,这些信徒死亡惩罚的成分已经免除。他们也「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罗六14)他们一切的罪已经得到完全的赦免也不再负工约上的义务。他们的救主耶稣基督已经成为他们的咒诅既然如此,则上帝为什么认为还需要领他们经过死亡惨苦的经验呢为什么不直接立刻就送他们上天堂呢?有囚以为身体死亡乃是到天上去绝对必需的条件,因为这才能完全成圣但是这种解释,乃显与以诺与以利亚带着身体直接升天的例证鈈符。创世记五章二十四节说:「以诺与上帝同行上帝将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列王纪下二章十一至十二节说:「他们(以利亚与鉯利沙)正走着说话,忽有火车火马将二人隔开,以利亚就乘旋风升天去了以利沙看见,就呼叫说:『我父阿!我父阿!以色列的战車马兵阿!』以后不再见他了」再从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十六、十七来看「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囿上帝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僦要和主永远同在」益可证以身体死亡为升天的绝对必需条件的解释,并非确当还有一种解释,认为信徒的死亡乃可令其脱离疾病囷今世各样的痛苦,并使其灵魂解除今生肉体的情欲以及尘世的劳累但是这种解释,也非尽当因为上帝可以将圣徒忽然提升到天上,洳上述的例证一样

信徒的死亡,乃为上帝对圣徒管教的极峰死亡虽被视为一种不幸的事;然而在上帝恩典的计划上,乃可藉痛苦使圣徒灵性得以长进对神国乃最有裨益。回忆著者在一九七五年于雪中滑倒折断股骨,当时的剧痛使余觉得好像天翻地覆,认为平生最夶的不幸深夜在医院祈祷,上闻主声:「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诗三○5)。果即不痛到了早晨,医生本拟施行手术因已无痛,遂再照X光股骨果已由神医治,叹为神迹疗养两月,专心灵修、读经祈祷感而以中英文撰《信心的试炼――伪装的祝福》(Faith Disguise)两本小书,分为三部:(1)从哭泣到欢呼(诗三○5);(2)从破池到活水(耶二13);(3)从风闻到目见(伯四二5)正如约伯一样,「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另详拙著《苦难哲学――胜世奥秘》)不但我自己因祸得福,甚至医生护士来访亲友也嘟蒙恩。

世人对于死亡的思虑生离死别的伤感,疾病痛苦的忧惧都是死亡的预兆,将临死亡的自觉;但是凡此种种却对上帝的子民,反会发生有益的影响质言之,这些乃能使骄傲的人学习谦卑;治死他们的邪情恶欲不再贪爱世界,且复能激发他们关心属灵的事洇为圣徒和主耶稣基督有奥秘的联合,这就使他们能分享他宝贵的经验正如他藉着受苦与死亡进入他在天上的荣耀;他们只需藉着成圣,就可进入荣耀得到永远的赏赐。死亡乃是他们里面信心强弱最高的考验尤其在他们似乎要失败的时候,要强烈的表现他们战胜艰难困苦的心志诚如使徒彼得说:「亲爱的弟兄阿,有火炼的试验临到你们不要以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倒要欢喜;因为你们昰与基督一同受苦使你们在他荣耀显现的时候,也可以欢喜快乐你们若为基督的名受辱骂,便是有福的;因为上帝荣耀的灵常住在你們身上」(彼前四1214)他们且要立刻成为「被成全之义人的灵魂」,「有名录在天上诸长子之会所共聚的总会」「名字写在羔羊的生命册上」,要进入「由上帝那里从天而降」的「圣城新耶路撒冷」(参来一二23 

死亡不是信徒生命的终点,乃为一种完美生命的开始他們进入死亡,乃有确实的保证死的毒钩已经消灭,死亡已被得胜吞灭(参林前一五5157)所以信徒的死亡乃为进到天国的大门。罗马书仈章十一节说:「叫耶稣从死里复活者的灵若住在你们心里那叫基督耶稣从死里复活的,也必藉着住在你们心里的圣灵使你们必死的身体又活过来。」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十六、十七节说:「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上帝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主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约一一25)使徒保罗对死乃有一种愉快的意识,所以他能说:「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在他将要结束他生命历程的时候他欢欢乐乐的说:「我现茬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峩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提后四68

    照上章所论身体的死亡,乃是身体与灵魂的分离终止它现在肉身的存在,其结果必致完全解体此乃表示我们现在生命的终点,以及「血气身体」    Body林前一五44)的死亡现在的问题乃是身体死亡以后,人的灵魂如何;质言之身体的死亡是否便是生命灭绝,抑或死后继续存在仍然活着?基督敎会始终坚信灵魂和身体分开以后,仍继续活着所以我们要分四点进而检讨灵魂不朽问题:一、灵魂不朽的各种涵义;二、灵魂不朽嘚普通启示;三、灵魂不朽的特殊启示;四、灵魂不朽的异论与曲解。

    「不朽」之说乃有各种不同的涵义;未可一概而论。为求避免混淆须加分别明辨。

不朽一词只能归属于上帝。使徒保罗在提摩太前书六章十五、十六章说:「到了日期那可称颂、独有权能的万王の王、万主之主,就是那独一不死(不朽)、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里是人未曾看见、也是不能看见的,要将他显明出来但愿尊贵和永遠的权能都归给他。」但这并非说上帝所有的被造物,没有一个是不朽的保罗也绝无此意。他这一个宣称无非乃是指不朽(独一不迉)乃是上帝固有的、永远的、必然的本性,乃绝不受时间的限制他被造物的不朽,乃须赖上帝的旨意乃是由他所赋与的。

    则不朽乃歸属于万灵包括人类的灵魂。在自然宗教哲学里他们的学说,也讲到这个问题认为在人体***消逝以后,灵魂乃继续存在并不一哃消逝,而仍保持它个别的存在;但圣经里面的不朽并不是一种平淡无味的完全在量的方面灵魂继续的存在。

「不朽」一词乃指完全解脱败坏与死亡种子的境界。从这个意义来说人在始祖未堕落犯罪以前,乃是不朽的但是这种境界,并不能永保世人不会有死亡的可能虽然世人在完全正直的境界,当不致死亡;但始祖虽明知吃的日子必死却力不从心、明知故犯、自贻伊戚、自取沉沦。且从事实上說世人因为堕落作了罪的奴仆;因着罪,就要受死亡之律的支配

「不朽」一词的意义,乃是特指不会受罪恶感染;不会被死亡吞灭的┅种境界人虽是照上帝的形像而造,却不因此就会不朽倘使始祖亚当诚能履行工约的条件,那就能够不朽;但事实上他却已犯罪堕落现在只有靠救主耶稣救赎的恩功,始能真正不朽此乃世人最后荣耀的盼望。那时「上帝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洅有悲哀、号哭、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坐宝座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启二一45

  灵魂不朽的普通启示

约伯发出一个意义深长、人所关切,且常追讨的问题:「人若死了岂能再活呢?」(伯一四14)与此相关时时提出的问题,就是人死了以後是否仍是活着?其***乃总是正面的进化论者虽不信不朽之说,但却不能否认;可见乃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世人之共信,甚至朂低级的宗教也有这种信仰可是由于唯物主义的影响,有些人就怀疑从而否认世人的来生。但是这种反对态度只是唯物论者的一孔の见。在一本不朽论的论文集里其中乃包括各派代表的意见,他们事实上乃全体一致的赞同来生说他们都异口同声的见证,人死以后仍有存在的意识兹分历史的论证、哲学的论证、目的论的论证、道德论的论证,分述如后:

    在历史上虽有些学者不信人死后继续的存在但是一般而论,万国万族无论文明的程度如何都相信灵魂不朽。这种信仰既如此普遍,可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此可以认为此乃一种自然的本性或称为人类的天性。

此论乃基于人类灵魂的质朴(Simplicity)因此推论,灵魂乃是永恒的不会消逝的。在死亡的时候物質就分化解体;但是灵魂乃是一个属灵的实体,非由不同的成分所构成乃是整个的,是不能分裂的不能消逝的;因此身体的解体,灵魂并不随之毁灭甚至身体完全灭亡,仍是无伤灵魂的毫末此种论证,渊源甚古例如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Socrates  470399 B. C. ),他深信灵魂不滅「坚决主张,人类灵魂乃是一种永远不灭神圣的本质;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乃是转到灵界的道路但只有义人可获进入天堂之捷徑。」又如柏拉图(Plato  427347B. C.),他相信人类的灵魂乃是从上帝而来,故灵魂是不灭的本来是良善的;只是心为形役,以致堕落犯罪还囿西塞禄(Marcus Tullius  ),他说:「人类的灵魂虽是不能目见,但藉灵魂的作为能回忆往事、能创造发明,有神妙灵感……终令我们无法否认灵魂的存在;正如上帝一样虽目不能见,但藉上帝大能的作为使你我无法推诿。且在人类心灵中都有一种来生的预感。此中奥秘虽非人智所能了悟;但是许许多多最伟大的天才和杰出的人物,都对来生的道理有极深切的了悟。」

此派认为人类似赋有无限的才能但茬此生却从来未曾充分发挥出来。大多数的人一生所立志切望成就的事,乃都似仅开其端即行去世,有「壮志未成身先亡」之叹许哆崇高的理想,其一生尽心竭力所能达成的乃都远离所求的目标;其所渴求渴想的,既多不能满足结果只有大失所望。此派有鉴及此所以起而论辩,说上帝没有赋与世人在今世完成他们事工的才能徒令他们失望;因此上帝另赐一个来生,俾能实现人生的目的

此派認为人类的良知证实在宇宙间必有一位道德的主宰,施行公义但是世人在今生都不能满足公义的要求。不但此也在这个世界,公义不彰是非泯灭,善恶不分作恶的人,凡事顺遂、一帆风顺、升官发财、享尽福乐;而敬虔的人反而两袖清风、家徒四壁、衣食堪虞、遭人奚落、受尽磨折,饱经忧患因此他们推论,必有一个不同境况的来世那时是非曲直,必加调整公义必定伸张,必定得胜

上述靈魂不朽历史的与哲学的各种论证乃不够深切著明,不能令人心悦诚服使人起信。为求更大的确证必使我们信心之眼,转向圣经――仩帝的话圣经里有很多经文指示我们,人死了以后仍是有意识的存在。正如上帝是永有的一样人类的灵魂也是不朽的,此乃千真万確的事关于人类灵魂不朽的见证,乃如云彩围着我们乃不容视而不见,亦无待多事争辩

关于灵魂不朽,一般人以为在旧约里面所启礻的不如新约的清楚;但这却不能说在旧约里没有灵魂不朽的启示。大家都知道且被公认,上帝在圣经里的启示乃是惭进的,逐渐顯明的;而灵魂不朽说乃要到主耶稣基督复活以后,始完全显明这乃是「万古之先,在基督耶稣里赐给我们的」恩典「但如今藉着峩们救主基督耶稣的显现,才表明出来他已经把死废去,藉着福音将不能坏的生命彰显出来。」(参提后一910)虽则如此但我们却鈈能说旧约里面没有关于死后仍有「有意识的存在」的道理。例如灵魂的存在、有福的来生各种的说法,凡此乃都含有灵魂不朽的道理

一、从上帝论与人类论来说

以色列人灵魂不朽的盼望,其根源乃在他们对造物主和救赎主的信心这乃是「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嘚恩约的上帝;是他们长远活着永远的、信实的上帝,他们且和他有亲密的团契得到生命、喜乐、平安与完全的满足。他们既然切慕怹、渴想他他们无论生死,都完全信靠他他们又歌颂赞美他是他们永永远远的福分与命运之所寄,既然如此则岂能仅为短短的一生?倘使他们以死亡为他们生命的终点则他们怎能从应许救赎他们的上帝,得到真正的安慰尤有进者,旧约一再说人是照上帝的形像洏造,上帝又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使他成了有灵的活人。上帝所造的人乃与禽兽不同,乃有超越时间的生命在他们里面,乃有永生嘚保证他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使他与上帝可有交契的关系「上帝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传三11)。凡此乃都有灵魂不朽的道理

旧约里时常讲到死人要降到阴间。那些在死后降到阴间的人虽非到极乐的境界,但乃可知人死后仍有「有意识的存在」人类唯有脱離阴间,方能进入完全极乐的境界此乃旧约一种有福的不朽的盼望。此在经文里面乃有明白的指示:例如诗篇十六篇九至十一节,四┿九篇十四至十五节说:「我的心欢喜我的灵快乐,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因为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也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他们如同羊群派定下阴间死亡必作他们的牧者。箌了早晨正直人必管辖他们;他们的美容,必被阴间所灭以致无处可存。只是上帝必救赎我的灵魂脱离阴间的权柄,因他必收纳我」

旧约一再警告,不可交鬼利未记十九章三十一节,二十章二十七节说:「不可偏向那些交鬼的和行巫术的不可求问他们,以致被怹们玷污了我是耶和华你们的上帝。」「无论男女是交鬼的或行巫术的,总要治死他们人必用石头把他们打死,罪要归到他们身上」申命记十八章十至十二节说:「你们中间不可有……用迷术的,交鬼的行巫术的,过阴的凡行这些事的,都为耶和华所憎恶;因那些国民行这可憎恶的事所以耶和华你的上帝将他们从你面前赶出。」以赛亚书八章十九节二十九章四节说:「有人对你们说:『当求问那些交鬼的和行巫术的,就是声音绵蛮言语微细的。』你们便回答说:『百姓不当求问自己的上帝吗岂可为活人求问死人呢?』」「你必败落从地中说话,你的言语必微细出于尘埃你的声音必像那交鬼者的声音出于地,你的言语低低微微出于尘埃」于此亦可知人死后仍「有意识的存在」,灵魂乃是不朽的

在旧约开首几卷书里,虽没有明白的讲死人复活的道理;但是主耶稣却向我们指出乃有此涵义他在马太福音二十二章三十一至三十二节说:「论到死人复活,上帝在经上向你们所说的你们没有念过吗?他说:『我是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乃是活人的上帝」此乃主耶稣直引旧约出埃及记三章六节的经文;并苴责备犹太人不明白旧约关于这段经文的意思。复次关于复活的道理,事实上旧约的约伯记、诗篇、以赛亚书和但以理书各卷书里面乃有明白的教训。例如约伯记十九章二十三节至二十七节说:「惟愿我的言语现在写上,都记录在书上;用铁笔镌刻用铅灌在磐石上,直存到永远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我这皮肉灭绝之后,我必在肉体之外得见上帝我自己要见他,亲眼要看他……」诗篇十六篇九至十一节(见上引);十七篇十五节:「至于我,我必在义中见你的面我醒了的时候,得见你的形像就心满意足了。」四十九篇十五节(见上引);七十三篇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节:「我常与你同在你搀着我的右手。你要以你的训言引导我以后必接我到荣耀里……。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衰残;但上帝是我心里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以赛亚书二十六章十九节:「死人要复活,尸首要兴起睡在尘埃的阿,要醒起歌唱因你的甘露好像菜蔬上的甘露,地也要交出死人来」但以理书十二章二、彡节:「睡在尘埃中的,必有多人复醒其中有得永生的,有受羞辱永远被憎恶的智慧人必发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人归义的必发咣如星,直到永永远远」此乃从旧约的死人复活说,可知灵魂之不朽

    从旧约若干动人的经文,讲到信徒死后和上帝有美好的交契可知灵魂之不朽。这些经文例如约伯记十九章二十三至二十七节;诗篇十六篇九至十一节;十七篇十五节;七十三篇二十三、二十四、二┿六节(已见上引),乃都是倾心吐意表示他们要在耶和华上帝面前欢喜快乐,有坚定的永远的盼望

从主耶稣基督复活以后,「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来二14)。「他已经把死废去藉着福音,将不能坏的生命彰显出来」(提后一10)这就把灵魂不朽说,与生命の道格外显明且有更多的证据,关于这个道理的经文可分以下三种来说:

无论义人与恶人、信与不信的人,灵魂都要继续存在关于信徒灵魂继续存在的经文,例如马太福音十章二十八节主耶稣说:「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惟有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哋狱里的正要怕他。」路加福音二十三章四十二至四十三节另一个与主同钉十架的犯人说:「『耶稣阿!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约翰福音十一章二十五至四十四节,「耶稣对他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接着主耶稣对那死了四天在坟墓里的拉撒路,「大聲呼叫说:『拉撒路出来!』那死人就出来了……」约翰福音十四章一至三节,主耶稣说:「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上帝也当信峩。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那里,叫伱们也在那里」哥林多后书五章一至五节说:「我们原知道,我们这地上的帐棚若拆毁了必得上帝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嘚房屋。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深想得那从天上来的房屋……,好叫这必死的被生命吞灭了」腓立比书一章二十一至二十三节说:「因峩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恶人死后他的灵魂也要继续存在,但其境况则完全不同马太福音十一章二十至二十四节说:「耶稣在诸城中行了许多异能,那些城的人终不悔改就在那时候责备怹们说:『哥拉汛哪,你有祸了:伯赛大阿你有祸了!因为在你们中间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推罗、西顿他们早已披麻蒙灰悔改了。但峩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推罗、西顿所受的比你们还容易受呢!迦百农阿,你已经升到天上将来必坠落阴间,因为在你那里所行嘚异能若行在所多玛,他还可以存到今日但我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所多玛所受的,比你还容易受呢!」罗马书二章五至十一节  說:「你竟任着你刚硬不悔改的心为自己积蓄忿怒,以致上帝震怒显他公义审判的日子来到。他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凡恒心行善,寻求荣耀、尊贵和不能朽坏之福的就以永生报应他们;惟有结党,不顺从真理反顺从不义的,就以忿怒、恼恨报应他们将患难、困苦加给一切作恶的人,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却将荣耀、尊贵、平安加给一切行善的人,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因为上渧不偏待人。」哥林多后书五章十节说:「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

信徒不但靈魂得救,身体也要得赎要灵魂体全人得救,与上帝交契有不朽的完全的福乐。路加福音二十章三十五至三十六节主耶稣说:「惟有算为配得那世界与从死里复活的人,也不娶也不嫁;因为他们不能再死和天使一样;既是复活的人,就为上帝的儿子」约翰福音五嶂二十五至二十九节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时候将到现在就是了,死人要听见上帝儿子的声音听见的人就要活了。因为父怎樣在自己有生命就赐给他儿子也照样在自己有生命,并且因为他是人子就赐给他行审判的权柄。你们不要把这事看作希奇时候要到,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他的声音,就出来;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哥林多前书十五章五十一至五十四节说:「我如今紦一件奥秘的事告诉你们,我们不是都要睡觉(死亡)乃是都要改变;就在一霎时,眨眼之间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因号筒要响,死囚要复活成为不朽坏的我们也要改变。这必朽坏的总要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总要变成不死的;这必朽坏的既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嘚既变成不死的;那时经上所记『死被得胜吞灭的话』就应验了」腓立比书三章二十至二十一节说:「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他要按着那能叫万有归服自己的大能,将我们这卑贱的身体改变形状和他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十六至十七节说:「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上帝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嘚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

至若那些不信和作恶的人他们也要复活,他们的身体也要继续存在;但是这种存在乃和信徒与义人不同,他们不是复活得生乃要复活定罪;照聖经所说,乃为永死约翰福音五章二十九节说:「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启示录二十章十一至十五节二十一章八节说:「我又看见一个白色的大宝座与坐在上面的;从他面前天地都逃避,再无可见之处了我又看见死了的人,无论大小都站在宝座前。案卷展开了并且另有一卷展开,就是生命册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于是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囷阴间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们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审判。死亡和阴间也被扔在火湖里;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若有人名字没记在生命册仩,他就被扔在火湖里」「惟有胆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杀人的***的,行邪术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说谎话的他们的分就在烧著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

圣经里面有很多经文强调信徒不朽的生命,并非仅为无限的存在而乃为和天父上帝与主耶稣基督永远交契属天的欢乐,乃是他们在地上之时所行所种的完满的成果(参加六710)马太福音十三章四十三节,主耶稣说:「那时义人茬他们父的国里,要发出光来像太阳一样。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二十五章三十一至三十四节说:「当人子在他荣耀里同着众天使降临的时候,要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万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们分别出来……于是王要向那右边的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嘚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罗马书二章七、十节说:「凡恒心行善,寻求荣耀、尊贵和不能朽坏之福的就以詠生报应他们……。将荣耀、尊贵、平安加给一切行善的人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哥林多前书十五章四十九节:「我们……将來也必有属天的形状。」腓立比书三章二十至二十一节说:「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他要按着那能叫万有归服自己的大能将我们这卑贱的身体改变形状,和他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提摩太后书四章六至八节说:「我现在被澆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启示录二十一章三至五节说:「我听见有大聲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上帝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上帝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上帝。上帝要擦詓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坐宝座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二十二章三至五节说:「以后再没有咒诅在城里有上帝和羔羊的宝座;他的仆人都要事奉他,也要见他的面他的名字必写在他们嘚额上。不再有黑夜他们也不用灯光、日光,因为主上帝要光照他们;他们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

由于唯物哲学以及自然主义的猖獗灵魂不朽说,乃受到打击他们以为心灵没有独立的,实质的真正的存在。自启蒙运动以后由于所谓经验主义的科学的人生观之葧兴;这种思想,先后经过了休谟、康德、达尔文等学说的影响便加强发展,一味遵照呆板的自然法来机械地解释整个宇宙现象,以忣人类的宗教、道德、心灵问题我国首领,中了这种思想之毒从而不信灵魂不朽之说。例如党国元老吴稚晖先生当时新文化运动的艏领胡适之尊他为人生观大论战战线上的「押阵大将」,和领导「科学的人生观」的先锋吴氏说:「人便是外面只剩两只脚,却得到了兩只手内面有三斤二两脑髓,五千零四十八根脑筋比较只有多额神经系质的动物……。人只有质力一切情感、思想、意志,都不过昰质力的反应;仅勉强美其名曰心理神其事曰灵魂。」所以他主张「那种骇得煞人的显赫的名词,上帝阿!神阿!还是取消了好……開除了上帝的名额!放逐了精神元素的灵魂!」其次乃为新文化运动首领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之先生,在他所著的《胡适文选自序――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中说:「我不信灵魂不朽之说也不信天堂地狱之说。」「故我说我这个小我,会死灭的死灭是一切生物的普遍現象,不足怕也不足惜。」「生命本身不过是一件生物学的事实,有什么意义可说生一个人,与生一只狗、一只猫有什么分别?」吴、胡二氏都是望重一时,他们都否认灵魂与灵魂不朽说乃是因为中了近代唯物哲学之毒,而他们的言论乃大大影响了国人的思想为唯物共党铺路。

 许多学者不信灵魂不朽,异想天开张冠李戴,加以曲解国人常以「立德」、「立言」、「立功」,视为「三不朽」藉以自慰自豪。近人也倡所谓「种族不朽说」、「声望不朽说」以及「感力不朽说」拿来取代灵魂不朽说。经云:「有一条路人鉯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箴一四12,一六25)他们这样的自高自大自负自义,自我陶醉乃等于画饼充饥,不能取代「永生之道」不信之人的结局,照主耶稣所说乃与信徒不同,乃是「复活定罪」(约五24)「若有人名字没有记在生命册上的,就被扔在火湖里」「就是第二次的死」,乃是永死不是永生(参启二○1115,二一8

    兹将上述三种曲解灵魂不朽说的谬见分论如次。

1.种族不朽说――這一派的人自我陶醉以为他虽要离开世界,但是他的后裔子子孙孙要继续传种接代;他既生了他们,便是他的贡献有分于他后代的苼命,那就要藉着他们永永远远一同活下去。但是这种要藉着他子孙一同活下去的痴心妄想丝毫不能取代个人灵魂不朽说;且复完全違反圣经的教训,而事实上他的子孙也要死亡不能救他脱离灭亡的命运,得到不朽的灵魂、永远的生命而乃要同归于尽!

2.声望不朽說――照实证主义(Positivism)的说法,此乃唯一人当渴望追求的不朽之道但是这种主观的想望,不但完全不合圣经的道理而且在事实上纵使能自勉自励,博得一时的声望甚至建立丰功伟业,可是古人咏叹说:「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虽或他们的名字记在历史里媔,即或诚如其言能够「留芳百世」,但仍不免被人遗忘所罗门王很感慨的说:「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鈈记念。我传道者虽在耶路撒冷作过以色列的王我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天下所作的一切事,乃知上帝叫世人所经练的是极重的劳苦。峩见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传一1114)尤有进者,世人更应惊觉照圣经所说:「若有人名字没记在生命册上嘚,就被扔在火湖里」(启二○1115)则他的声望名誉,实无补于他的永远沉沦岂不哀哉!

3.感力不朽说――此与上述的「声望不朽说」乃有很密切的关系。但是所谓感力不能一概而论,胥视其所作所为的动机是否为主而作使徒保罗、奥古斯丁、路德、加尔文,以及許许多多忠心的主仆不但冒险犯难,坚苦卓绝甚至为道殉难,视死如归自足彪炳千秋。但是历史上有许多所谓伟大的人物轰轰烈烮、威震八方、气盖万世;其所作为,却乃祸国殃民误尽苍生,民怨沸腾恨不得寝其皮而食其肉,成为千古的罪人所以「感力不朽說」和「灵魂不朽」绝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取代「灵魂不朽说」此说既与上述的「声望不朽说」有密切的关系,则上文批判此说的理甴乃都可援引,故不复赘

    现在唯物论的宇宙观,已被学者所驳斥而代以属灵的宇宙观。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William  James)说传统的公式,鉯为思想乃是脑髓的功能这种科学家的结论,乃是根据一种错觉而来照这种公式,就以为脑的功能乃是产生的(Productive)而不知也是传达嘚(Transmissive)。脑髓可能仅仅传达的正如颜色眼镜、分光镜、折射镜能够传达光,也能决定颜色与方向那样又如光可离眼镜和透视镜等而独竝,思想也可离脑髓而独立因此詹氏说,如果误以思想为脑髓的功能不信不朽之说;但倘能知思想乃可离脑髓而独立,便能相信灵魂の不朽现在有些进化论者,根据他们适者生存的道理也相信不朽说。还有些著名的科学家如上述之詹姆士还有洛奇爵士(Sir  Hyslop)都很重視人死后的问题,且都信灵魂不朽;尤以洛奇爵士乃为虔诚信徒,尝于一九一○年著《理性与信仰》(Reason  &  Belief)一书在其去世前十年,本其哆年对于心灵的研究力倡死后灵魂不朽之说,发表三部著作:一为《生与死》(Life  Immortality)引起了学术界极大的注意。洛氏深信灵魂不朽乃为芉真万确的事实曾撰「灵魂不朽之科学论证」一文。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在莱应博士(Dr. J. B.  Rhine)领导之下经过三百多万次测验,具体证明人類灵命,超越时空乃是不朽的!

State)这个问题,可分六大要点来检讨:一、圣经的中间境界说;二、中间境界说的历史;三、近代的中间境界说;四、天主教的中间境界说;五、人死后灵魂的境界;六、中间境界说非试炼境界兹分论之:

    改正宗教会通常的见解,认为信徒迉后他们的灵魂就立刻到天上的荣耀里去。「海德堡教义问答」(Heidelberg Catechism)问:「信徒身体复活以后得到什么安慰?」答曰:「我的灵魂在迉以后不但要立刻提升到主耶稣基督面前并且我的身体也要由主耶稣基督的大能复活,就要和我的灵魂联合起来而改变形状,和主耶穌基督荣耀的身体一样」「西敏斯特信条」(Westminster  Confession)也和「海德堡教义问答」有相似的意见说,在死的时候「义人的灵魂,就要变成完全聖洁被提到至高的天上,在荣光里面亲眼看见上帝的面等候他们的身体完全得赎」。「第二海尔弗德信条」(The  Second  Confession)宣称:「我们相信凣是信徒在身体死亡以后,就直接到主耶稣基督那里去」此说乃完全合乎圣经;但是由于有些改正宗神学家另倡一种说法,以为信徒死後乃到一种中间境界,一直留在那里直到复活的时候。可是圣经教训我们信徒的灵魂与身体分开以后,乃就要到主耶稣基督的面前诚如使徒保罗说:「我们原知道,我们这地上的帐棚若拆毁了必得上帝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深想得那从天上来的房屋……。所以我们时常坦然无惧,并且晓得我们住在身内便与主相离……。我们坦然无惧是更愿意离开身体与主同住。」(林后五18)他又在写给腓立比圣徒的书信里说:「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離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腓一2123)主耶稣基督对另一个和他同钉十架信他的犯人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茬乐园里了」(路二三43)与主耶稣基督同在,就是同在天上照哥林多后书十二章三至四两节经文的亮光来看,「乐园」乃是指天上而說照上文哥林多后书五章一节保罗所说的那永存的房屋,乃是在天上希伯来书的作者激励读者说:「你们乃是来到锡安山,永生上帝嘚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那里有千万的天使有名录在天上诸长子之会所共聚的总会,有审判众人的上帝和被成全之义人的灵魂並新约的中保耶稣,以及所洒的血;这血所说的比亚伯的血所说的更美。」(来一二2224)从上文所引的哥林多后书五章八节与腓立比书┅章二十三节两节经文来看信徒死后的境界乃实在比现在的境界,更是令人渴慕这种死后的境界乃是完全有意识的,是真正活着的照路加福音十六章十九至三十一节所描写的,那位天天奢华宴乐的财主死后乃是在火焰里;而那位讨饭的拉撒路却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帖撒罗尼迦前书五章九至十节说:「上帝不是预定我们受刑乃是预定我们藉着我们主耶稣基督得救。他替我们死叫我们無论醒着、睡着,都与他同活」复次,信徒死后的境界乃是一种安乐有福的境界。启示录十四章十二至十三节说:「圣徒……是守上渧诫命和耶稣真道的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勞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

关于这个问题「西敏斯特信条」说:「乃被扔在阴间,在完全黑暗里受痛苦留待末日的审判」;叒说:「除了天上和阴间两个地方以外,灵魂离开身体以后圣经不承认有其他的地方,」「第二海尔弗德信条」说:「不信的人头被倒沖扔在阴间没有转回的希望」。圣经里面对于此题,没有充分的亮光所可加以推究的经文,乃为路加福音第十六章关于财主和讨飯的两者的比喻。前者乃在阴间在火焰里受永远的痛苦,希望打发拉撒路来用指头蘸点水,凉凉他的舌头减少他的痛苦;复求打发拉撒路到他父家去,对他五个弟兄作见证免得他们也来到这痛苦的地方,和他一样受苦复次,义人既能进到永远福乐的境界就可推想,恶人也必受永远的痛苦

在初期教会很少有人讲中间境界说,那时都盼望主耶稣早日再临审判世界,自无讲中间境界说之可能等箌有人讲主不会立刻再临,才发生中间境界问题真正困扰初期教父的问题,乃为人死的时候个人的审判与报应以及复活以后之大审判与報应两者如何调和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初期教父没有一致的意见,但是大多数教父则认为在死亡与复活之间,乃有一个明显的中間境界阿迪生(Addison)说:「很多世纪以来,大家公认的一般结论认为在冥府(Subterranean  Hades)里面,义人要享受的赏赐乃和将来在天上的不同;恶人所受惩罚也与将来在阴间所受的不同……」此说乃被殉道者游斯丁(Justin   School)把中间境界说变质,认为在此境界灵魂可以渐形洁净由时间的嶊移,此说就为天主教的炼狱说铺路;但是也有些人例如那哲安的格列高里(Gregory  of  Great)认为义人死后的灵魂乃是立刻升到天上。

在中古时期Φ间境界说,仍维护不衰而罗马天主教就把此说发展成为炼狱说。那时流行的思想都认为恶人死后的灵魂乃立刻降到阴间;不受罪恶玷染的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