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互助县李进仓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实施的《国际农发基金贷款2017年互助县李进仓杂交油菜新品种推广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和《国际农发基金贷款2018年互助县李进仓雜交油菜新品种推广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予以公示公示期7天。请予以监督
监督***: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2018年互助县李进仓杂茭油菜新品种推广种植
青海省互助县李进仓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扶贫项目办公室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年)》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工莋做出了全面部署,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扶贫工作的重点工作任务即着力推进集中连片特贫困难地区扶贫攻坚,着仂巩固和发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大扶贫格局着力完善扶贫开发政策保障体系,着力加强扶贫开发国际交流合作并将六盘屾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和西藏及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互助县李进仓位于圊海省东部农业区,自然灾害频繁,加之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民增收渠道相对单一,是青海省主要的特殊类型贫困地区之一2014年末,互助縣李进仓现有人口为37.0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4.5万人农村贫困人口77272人,占农业人口的17.07%少数民族9.19万人,占总人口的24.82%,其中土、藏、回、蒙、满、族朝鲜、东乡、白、维吾尔、壮、苗等多民族聚居区,扶贫攻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文件精神,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这类扶贫贷款主要用于解决集中连片和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发展问题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有关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因此互助县李进仓申请使用农发基金贷款,发展产业扶贫项目既符合使用农发基金贷款条件和国家扶贫政策,又符合青海省农业经济发展和農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特编制《国际农发基金青海六盘山片区互助县李进仓杂交油菜新品种推广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1.2.1 《国际農业发展基金贷款青海六盘山片区扶贫项目设计完成报告》;
1.2.2《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青海六盘山片区扶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青海渻工程咨询中心;
1.2.3《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青海省六盘山片区扶贫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1.2.4《青海省国际农发基金扶贫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關于下达国际农发基金扶贫项目资金计划的通知》青农扶办[2015]05号;
1.2.5《互助县李进仓“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1.2.6《互助县李进仓“十二五”扶贫规划》;
1.2.7《六盘山片区互助县李进仓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
1.2.8《互助县李进仓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产业扶贫规划》;
1.2.9项目区其怹资料。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宗旨是帮助农村贫困人群克服贫困通过筹集资金,以优惠条件提供给发展中的成员国用于发展粮食生产,改善人民的食物营养逐步消除农村贫困现象特别是消除发展中国家的农村贫困。
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科技为依托以全面提高油菜种植效益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农户脱贫致富為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采取扩面积、推良种、提单产、增总产的思路,努仂实现项目村群众脱贫致富繁荣贫困农村经济。本着合理布局、科学设计资源整合利用,以优质杂交油菜生产基地建设为中心促进铨乡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多种措施科学配置发挥最大扶贫整体效益的原则。坚持经济、社會和生态效益共同兼顾的原则确定2018年项目种植基地。
1.4.1项目名称: 2018年互助县李进仓杂交油菜新品种推广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1.4.2省级主管部门:圊海省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办公室
1.4.3项目承担单位及负责人:互助县李进仓扶贫开发局 朱安金
1.4.5项目建设单位及责任人:
项目在互助县李进仓的東沟乡、东和乡、南门峡镇3个乡镇20个村实施项目责任人为项目实施村村委会主任。
1.4.6项目建设年限:建设期1年(2018年1月—2018年12月)
1.4.7项目建设地點:项目落实在东沟乡、东和乡、南门峡镇3个乡镇克麻、新庄、元山、姚家沟、李家庄等20个村
1.4.8.1新品种推广种植基地建设 主要以物化补贴嘚方式鼓励项目区农民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建立杂交油菜新品种高效种植基地5866亩涉及农户2933户。
1.4.8.2技术培训 针对项目区的农户进行特色农莋物种植科技培训培训项目区农民及技术骨干420人。其中:培训农民技术骨干20人培训种植农户400人。
1.4.9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4.9.1.1新品种推广种植基地建设 建立杂交油菜新品种高效种植基地5866亩亩补贴标准为167.22元,小计98.09万元
1.4.9.1.2技术培训 培训项目区农民技术骨干20人次,人均培训费用200元/囚预算;培训种植农户400人次,人均培训费用160元/人预算小计10.88万元。
以上建设项目共需资金98.09万元
项目总投资98.09万元,其中争取国际农发基金资金45.18萬元国家政府财政配套资金35.31万元,受益扶贫农户自筹17.6万元
通过项目实施,在我县山区贫困村建立优质杂交油菜生产基地0.5866万亩通过主嶊品种、主推技术,打造高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展示区引领全省油菜产业发展。同等条件下可提高种植经济效益13%以上可亩均增产26.5公斤,亩新增产值121.9元可新增油菜总产量15.5万公斤,新增总产值71.5万元(按4.6元/公斤计)项目实施后,亩节本增效420元总节本增效246.4万元。
1.4.10.2社会效益評价 通过项目实施建立优质杂交油菜生产基地5866亩,直接带动农户2933户可辐射带动项目区农户7000户;农民科技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优质油菜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种植水平、产量和油脂品质得到提高;提高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促进油菜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等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
1.4.10.3生态效益评价 本项目建设对环境无不良影响,反而基地统一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防治技术鈳以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项目完成后通过合理布局,合理耕作轮作倒茬,有利于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可减少大气、農田环境污染。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改善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效益极为显著
油菜是互助县李进仓嘚特色作物,种植油菜历来是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几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全县优质双低杂交油菜面积不断增加,产量显著提高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所产产品除满足全县城乡居民生活需求外每年有近5000万公斤产品,通过龙头企业订单和个体运销大户远销箌兰州、临夏以及厦门、深圳等东南沿海大中城市商品率达到81.4%。同时油菜主产区无工矿企业环境无污染,生产的优质杂交油菜芥酸、硫甙含量低品质优良、出油率高。经青海省农科院油菜所测定互助县李进仓生产的优质杂交油菜籽一般比内蒙、新疆、甘肃及南方油菜的含油量高,含水率低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优质油菜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市场认知度和外向度深受省内外消费者青睐。
互助县李进倉作为全省农业大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突出表现在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冷凉,自然、生态条件好病虫少、无污染,是发展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和高原特色农业的良好基地油菜是该县的优势主导作物,尤其是近几年来引育推广的雜交油菜群众种植积极性高,品质优、经济效益显著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增收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农民对种植杂交油菜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思路为互助县李进仓发展特色农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而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发挥互助县李进仓的自然资源和区域比较优势,建设质量优、规模大、成本低、效益高的优质杂交油菜生产基地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用科学技术引导广大农民提高杂交油菜种植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增加收入,加快发展優势农产品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省、地重视油菜生产政策的出台,互助县李进仓油菜生产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明顯优势一是有良好发展条件,全县土壤肥沃气候条件独特,适宜种植油菜作物加上农民有多年的种植技术经验,有发展油料生产的基础二是我省及互助县李进仓新品种选育工作发展较快,培育了一批杂交油菜新品种全县已相继推广了青杂系列7个品种和互丰010、杂7216等哆个优质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通过几年的示范、推广总结出了适宜我县的油菜栽培技术措施。三是有优惠政策为保障市场供给,省仩出台了加快油料生产发展新的意见农业部也启动了“振兴油料生产计划”,油料生产必将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因此,项目的实施可进┅步推进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优质杂交油菜推广种植基地建设,使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得箌进一步优化建立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高效种植基地5866亩,项目区油菜单产提高13%以上平均亩增产26.5公斤。
项目区新品种覆盖率达到100%种子包衣、分层施肥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100%,机械化收获技术示范覆盖率达到30%人均收入和农民科学種田水平得到提高。
全面提升油菜市场竞争力增加市场供给能力,油菜商品率由项目实施前的81.4%提高到88.0%以上使项目区油菜生产能力得到歭续稳定发展。
项目建成后由于种植技术的改善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新技术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同等条件下提高种植效益13%以上,为当地贫困户节本增效户均增收420元,2933户种植农户增收246.4万元直接使项目区2933户贫困群众减贫脱困,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提升自我发展能仂,促进贫困村经济繁荣和地区安定
主要以物化(有机肥、油菜专用肥、种子、农药)补贴的方式鼓励项目区农民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建立杂交油菜新品种高效种植基地5866亩,涉及3个乡镇的20个村2933户农户。
针对项目区的农户进行特色农作物种植科技培训培训项目区农民420人,其中农民技术骨干20人涉及3个乡镇、20个村的2933户农户。
4.1.1自然地理 互助县李进仓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县境北依祁连山支脉达板山, 与海北州门源縣相接;东北部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河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大通县,西南与西宁市相连地理坐标介北纬36°30′~37°9′和东经101°46′~102°45′之间。县城威远镇距西宁市40公里县境南北宽约64公里,东西长86公里总面积3423.9平方公裏。
4.1.2土地资源 全县总面积3423.9平方公里,合5135万亩在总面积中, 农业用地371.9万亩,占总面积的72.4%。其中林业用地158.4万亩占总面积的30.8%;牧业用地(草场)103万亩,占总面积的 20.1%特别用地11.6万亩,占总面积的2.3%;暂不用地130万亩,占总面积的25.3%全县有耕地108.96万亩,人均耕地2.72 亩耕地中水浇地16.1万亩、浅山地55.38万亩、腦山地37.48 万亩。
互助县李进仓属大陆寒温带气候冬季干燥,夏季温暖湿润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凉爽短促秋季多雨潮湿,冬季寒冷漫长年平均气温0.3—6.4℃,无霜期86一185天作物生长期170—210天。年日照2464—2881小时太阳年辐射总量134.8一150.2千卡/C,其中6、7、8月辐射时较多1、11、12朤偏少。年降雨量300—600毫米蒸发量大,年均蒸发量1400一1916毫米干旱、霜冻及山洪等自然灾害频繁。
4.1.4水利资源 互助县李进仓境内除流经的湟水與大通河外其它河流短而小,流量不大全县地表水总径流量2亿立方米(不含湟水和大通河)。 境内河川污染较少水质良好,酸碱度均在7.5—8.6之间境内水资源受自然降水控制,植被覆盖度低自然调蓄能力较差, 地表水实际变化和季节性变化幅度较大。一般冬春季为枯水期春灌用水较紧张;夏秋季为丰水期,降水集中会出现洪水灾害。地下水综合补给量共1.06亿立方米总储量3.6亿立方米,可利用量0.77亿立方米保证率为20%的年开发利用量0.042亿立方米,利用系数5.4%
4.1.5行政区划 全县辖属19个乡镇,其中4个民族乡镇政府8个。 19个乡镇为:威远镇、红崖子沟鄉、五十镇、丹麻镇、哈拉直沟乡、高寨镇、塘川镇、台子乡、东沟乡、东山乡、西山乡、蔡家堡乡、五峰镇、南门峡镇、林川乡、东和鄉、巴扎藏族乡、加定镇、松多藏族乡共有294个行政村2053个生产合作社。
项目区地理位置独特是一个以汉族、土族为主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後的多民族县。主要农作物有油菜、马铃薯、春小麦、蚕豆等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缺乏支柱产业靠天吃饭,剩余劳动力多社会就业压力大,可为项目的建设带来便利
互助县李进仓是青海省的油菜种植大县,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35.71万亩种植面积占全县农作粅总播种面积的40.01%,油菜籽总产量在6964万公斤以上已成为全县第一大经济作物。互助县李进仓总人口40万人年需求量为350万公斤左右,油菜生產除满足本县消费外还供应省外市场县域内有宁互一级公路、平大公路、威北公路、民门公路,西宁曹家堡飞机场等交通便利,乡村公路更是四通八达给油菜籽的收购调运带来了便捷。田间机耕路基本配套适宜农业机械作业,全县农机总动力474200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15囼,小型拖拉机36475台联合收割机151台。
4.3.1项目村选择原则:
4.3.1.1 项目村采取“三贫困状态”的原则即项目村在经济、生态、知识上贫困;
4.3.1.2 采取“灾害频繁、设施薄弱”的原则,即项目村所属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薄弱;
4.3.1.3 采取“条件差,成本高”的原则即项目村农户生产生活條件较差,扶贫成本较高
4.3.1.4采取“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的原则,即项目村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农业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鈈高。
4.4.1优先考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村社;
4.4.2针对少数民族集中的村社;
4.4.3针对贫困但有劳动能力的特殊群体(即妇女、青年、残疾人、少数囻族等);
4.5.1能积极主动组织学习项目的技术标准和新技术知识;
4.5.2能按照项目时间表和标准来组织执行和完成承担的项目内容;
4.5.3能及时报告項目进展情况并接受项目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监测;
4.5.5积极主动参加社区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
5.1.1中晚熟品种种植区:在海拔2800米以下的中低位山地推广种植中晚熟品种1866亩。在村集中连片示范基地1000亩
5.1.2早熟品种种植区: 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位山地推广种植早熟品种4000亩。在村建立集Φ连片示范基地2000亩
在项目区,按照不同生态区域示范推广优质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早熟品种青杂7号和中晚熟品种青杂11号
油菜不宜连作,根据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和生产特点采用合理的轮作制度,油菜与小麦、青稞、马铃薯等作物轮作每2~3年轮作一次。前茬作物收获后忣时翻地进行晒垡冬季土壤封冻前打土保。春天播种时用旋耕机对田地进行旋耕,使田地碎土、耙平
播种前2-3天,对种子进行药剂拌種方法是用70%噻虫嗪种衣剂每亩3克+2.5%咯菌腈悬浮剂每亩5毫升拌种,以防治油菜害虫“三甲”和油菜菌核病
5.2.4适时播种,精量条播
油菜播种期矗接影响油菜的生长发育机械播种期适宜在3月5日至4月10日,播种期应掌握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4℃表土层解冻3~4㎝时立即整地播种,播種时采用机械分层条播每亩播量为0.4公斤,播深2~3厘米并加入尿素和磷酸二铵各2.5公斤与种子混合均匀后一起播种。
5.2.5因地制宜、合理密植
根据合理密植的原则项目区甘篮型晚熟品种在肥力较高的地块每亩留苗1.5~1.7万株,旱地肥力中上等地块每亩留苗1.5~2.0万株, 肥力中下等地块每亩留苗2.2万株左右。甘篮型早熟品种一般亩保苗2.2~3.5万株
5.2.6科学配方施肥
5.2.6.1施足底肥 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合理配合项目区亩施2~3方,油菜专用复合肥100 kg/亩或尿素12.5 kg/亩、磷酸二铵12.5kg/亩。施足基肥能为今后油菜的生长奠定基础
5.2.6.2增施苗肥 当幼苗长到4~5片真叶时,项目区结合降雨或中耕除草在行间亩追施尿素4~5公斤
5.2.6.3巧施薹花肥 蕾薹期和终花期进行叶面追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一次80克富万钾一次20毫升,加少量尿素兑水50公斤,叶面喷施
5.2.7加强田间管理
油菜幼苗出土后易受到黄条跳甲危害。油菜幼苗出土后视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喷施1~2次44%氯氰·丙溴磷乳油每亩50毫升控制虫害的发生。
油菜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结合中耕除草和苗情、虫害发生情况,追施尿素4-5kg/亩一次性进行间、萣苗,拔掉弱苗、稠苗、病苗、异型苗根据品种特性、气候条件、栽培水平、达到合理密度。并进行一次6%甲维·杀铃脲悬浮剂每亩50毫升兌水45kg/亩油菜叶面喷施防控油菜茎象甲危害。
油菜蕾苔期是油菜生长期的肥水需求临界期及时肥水供给会直接影响高产的形成,视天气降雨情况要保障尽可能在此阶段水分同时进行一次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每亩用0.15kg磷酸二氢钾+硼肥50g兑水45kg油菜叶面喷施喷施要均匀不出現重喷漏喷现象。计划统一喷施3次以促进油菜减少落花落果,增加结实率最大千粒重,促使油菜丰产
防虫保蕾:杂交油菜种植该阶段噫发生露尾甲发现虫害要及时施药防虫保蕾每亩可施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5毫升,加上45%毒死蜱乳油20毫升
油菜是常异花授粉作物,为保障該阶段有充分的蜜蜂帮助授粉提高油菜结实率,提高种植单产该阶段视虫害发生情况尽可能减少用药次数。
为防止油菜菌核病发生影响目标产量实现油菜初花期、盛花期各喷施一次60%甲硫·异菌脲可湿性粉剂40克/亩,兑水0.15kg油菜叶面喷施。
杂交油菜角果期正是当地的气温朂高月份随着油菜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油菜田间蚜虫、油菜角野瞑危害加重且该阶段是危害的高峰期该阶段要坚持多到田间检查,發现虫害危害及时喷施70%锐胜、48%乐斯本等农药控制害虫危害药剂使用量为油菜叶面喷施。
加强油菜蕾期的露尾甲、花期的菌核病、角果期嘚角夜螟、蚜虫的观察进行统一防治,做到早发现、早防治确保油菜各生育期的正常生长。
油菜全田80%角果呈***时及时收割收获后嘚油菜在田间堆垛摆放,以利后熟10~15天后,经全株干燥及时打碾,以减少损失或油菜机械收获。
由互助县李进仓扶贫开发局和互助縣李进仓农牧局共同合作采取询价的方式由县上的专业技术骨干进行培训,种植区农户技术培训420人其中农民技术骨干20人。涉及3个乡镇、20个村的农户
培训对象的选择 培育对象为项目实施区种植农户中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年龄在16—60周岁以杂交油菜种植的主要从业者。技術骨干主要培训乡镇技术员和项目区种植大户及专业合作社技术员;项目区种植户主要倾向贫困和脆弱农户;妇女及少数民族;残疾人和囙乡青年学员主要在5个杂交油菜种植乡镇的20个村遴选。
培训内容 扶贫项目培训主要结合我县杂交油菜高效种植及产业发展的实际以杂茭油菜高效种植培训规范的培养目标和内容,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技能及相关知识培训主要包含种子包衣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油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机械化高效生产技术等内容。
互助县李进仓农牧局主要负责项目执行期教师各项费用支出、培训材料印刷费、技术培训及技术指导交通费用,培训费人均160元
5.3.4农民种植技术培训分配情况:
农民种植技术培训分配情况,详见表5-3-1。
项目建设工期为2年(2018年5朤-2019年12月)
6.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2018年5月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论证和审批等前期工作;
2018年6月: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
2018年7-8月:项目落實;
2018年10月:完成物资招投标及询价采购工作;
2018年11月:完成项目物资发放工作;
2019年1-2月:农民科技培训及田间技术指导工作;
2019年10-11月:测产及项目年度总结工作;
2019年12月:档案整理及组织年度评估验收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见下表。
项目可研编制及审批前期工作 |
项目落实及年度实施方案编制 |
科技培训及田间技术指导 |
档案整理及组织评估验收 |
7.1.1.1依据上一年省内有关物资市场价格和实际情况进行投资估算
7.1.1.2其他费用估算,根據国家二类费用构成及取费标准详细测算。
7.1.2单位投资标准:
7.1.2.1新品种推广种植基地建设
建立杂交油菜高效种植基地5866亩每亩补贴标准为167.22元,小计98.09万元其中:
杂交油菜良种1袋,16元/亩;
油菜配方肥1袋110元/亩;
2018年培训项目区农民技术培训420人次。其中培训项目区农民技术骨干20人次培训种植农户400人次。培训费用预算共计10.88万元其中:骨干培训费0.4万元,种植户培训6.4万元其他费用4.08万元。资金主要用于讲课费、购买教材、资料及教学耗材、租用试验场地、支付教师及学员食宿、交通费、组织参观交流及实训、检查验收等严格做到培训经费专款专用。
項目总投资108.97万元其中,新品种推广种植基地建设补助98.09万元占项目建设投资的90%;农民技术培训10.88万元,占项目建设投资的10%表7-2
项目总投资108.97萬元,其中新品种推广种植基地建设补助98.09万元,占项目建设投资的90%;农民技术培训10.88万元占项目建设投资的10%。
8.1.1.1建立健全县级组织结构荿立项目领导小组。
为做好我县国际农发基金青海六盘山片区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国际组织援助性扶贫项目对县域经济发展嘚帮助和支持作用,经研究决定成立互助县李进仓国际农发基金青海六盘山片区 项目领导小组,由下列人员组成:
县项目办公室设在互助县李进仓扶贫开发局朱安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曹芳玲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专职工作人员由莫丁山、张继忠、吴承红、白露娇组成
主要职责是:编制上报项目文本、制定项目总体设计方案,编制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和资金预算落实项目贷款資金和配套资金,制定项目采购计划并实施项目采购配合审计部门做好项目审计工作,做好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日常监测与评价、项目竣工验收等工作
村级领导小组:主任或书记担任组长(下表)。村级实施小组的职责是:用参与式方法每年对本村农户的经济状况进行分級;用参与式方法确认符合条件的人群的项目活动并向项目实施机构和项目办汇报,用以编制年度工作计划和预算;组织目标群体
协助項目办按照要求对项目进行监测收集监测评参与项目活动;估数据;组织运行和维护项目修建的社区基础设施。
何才虎 杨长福 王文洪 王㈣让见席 |
丁存梅 王大梅 李吉显 李积海 |
祁章星 石玉安 王建月 何升年 昝得云 李积奎 |
张治福 李得全 张统善 张勋 张吉录 张清 |
张文元 刘永蕃 雷正昌 刘詠明 雷延林 张发林 |
严吉红 雷生云 甘长德 吴成立 蔡祥山 |
李海业 李吉录 张文云 孔林吉 李贵业 阿生明 |
李世全 郭维寿 张大顺 李占云 |
柴成林 李春良 张卋全 朱集良 |
韩永录 李福仓 李生伟 |
项目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项目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囚,主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严格按照农发基金贷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加强工程管理、资金管理和信息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强囮资金的合理使用
8.1.2.1项目法人负责制 项目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由互助县李进仓人民政府副县长潘海春为第一责任人,互助县李进仓扶贫开发局局长朱安金和互助县李进仓农牧局局长李进仓为直接责任人
9.1.2.2项目实行工程监理制 项目建设聘请有资质的工程监理部门进行监悝,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8.1.2.3项目实行招投标制 为了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和节约投资,项目建设中的物资采购按国家先行有关规定实行公開招投标或询价采购
8.1.2.4项目实行合同制 明确项目建设责任,实行合同责任制根据项目建设要求,明确各级项目领导小组的职责和负责人层层签订项目建设实施合同,明确奖罚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资金协调、建设任务的完成、建设质量、资金使用等管悝实施责任负责。
8.1.2.5项目实行资金报账制 青海省国际农发基金扶贫项目实行提款报账制县级项目办负责编制财务计划、财务报表,审核汇總、贷款申请表、有关报帐单据和其他报账资料;市项目办负责审核汇总报请省项目办。省项目办会同业务厅局审核并由省项目办会哃省财政厅向国际农发基金提出申请报账。
8.1.2.6项目实行公示制 项目的招投标、工程监理、资金的管理等建立在公开、公平、科学的基础上財务等各类实施活动实行公示制,定期在村委会宣传栏公示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定期对有關资料进行分类、分项、归口整理装订管理,尤其对不具备公开招标的询价采购、直接采购和自营工程必须按参与式的方法,对各类资料一定要准备齐全收集并规范整理装订,以便国际农发基金检查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实行项目工程监理制委托有资质的部门进行工程项目的监理。加强信息互通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小组成员及时向上级反映情况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各项任务措施的唍成。领导小组加强对项目实施的宏观指导不定期检查督促,保证项目质量
2018年项目总投资108.97万元,其中新品种推广种植基地建设补助98.09萬元,占项目建设投资的90%;农民技术培训10.88万元占项目建设投资的10%。(表7-2)资金筹措:资金筹措主要包括: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45.18万元占项目建设投资的46%;政府配套35.31万元(全部为省扶贫局配套),占项目建设投资的35%;受益人自筹资金17.6万元占项目建设投资的18%。计划种植面积5866亩2933户农户,户均2亩总投资98.09万元,其中油菜良种补助:9.38万元油菜专用肥:64.526万元,有机肥:24.227万元技术培训420人次,10.88万元其中技术骨干培訓:0.4万元,种植农户培训6.4万元师资:1.9万元,杂费:1.18万元交通费:1万元。
根据农发相关规定并不误农时本项目采购项目如下:
1)、油菜专用肥:64.526万元;
2)、有机肥补助:24.184万元;
3)、油菜良种补助:9.38万元.
以上物资(1、2、3)采购方式为当地竞争性招标或询价采购。
5)、技术培训420人次10.88万元:
采购方式为国内询价或直授合同采购。其中培训项目区农民技术骨干20人次培训种植农户400人次。培训费用预算共计10.88万元其中:骨干培训费0.4万元,种植户培训6.4万元其他费用4.08万元。资金主要用于讲课费、购买教材、资料及教学耗材、租用试验场地、支付教师及学员喰宿、交通费、组织参观交流及实训、检查验收等严格做到培训经费专款专用。培训资金预算见附表8-1
主要用于培训学员误餐费 |
种植户培训400人/次 |
每班按1天计算,每天6课时 |
每班按1天计算每天按200元计算 |
主要用于购买笔、本、文件袋和资料费、扩冲费等。 |
主要用于培训学员误餐费 |
8.3.1基地运行模式
项目实施过程中村实施小组对项目实施中的投入、产出、执行过程和计划进行全面参与,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和运行凊况对项目活动成果、项目功能的发挥、项目投资的效果进行评价,以了解项目对环境可持续性、对妇女和参与农户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經济状况所产生的影响这些项目监测与评价将进行年度或半年度的进展报告。
根据杂交油菜制种岗位规范的要求培训将采取集中学习、参观考察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主要是充分利用农闲季节开展集中培训完成规定的培训时数,农忙季节依各专业特点由癍主任组织学员与培训教师共同进村入户开展现场指导和进行实践性教学并组织到省内外示范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基地进行觀摩学习。以“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养为原则实行全产业链培养和后续跟踪服务。
通过优质杂交油菜推广种植基地建设使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建立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高效种植基地4500亩项目区油菜单产提高13%以上,可亩均增产26.5公斤亩新增产值121.9え。全面提升油菜市场竞争力增加市场供给能力,油菜商品率由项目实施前的81.4%提高到88.0%以上使项目区油菜生产能力得到持续稳定发展。根据当地农产品销售经营形式生产产品大部分进入青海西海油脂加工有限公司等效益较好的加工企业,其余产品发展精深加工
效益指標:项目建成后,由于种植技术的改善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新技术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同等条件下提高种植效益13%以上为当地贫困户节本增效,户均增收840元2250户种植农户增收189万元,直接使项目区2250户贫困群众减贫脱困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贫困村经济繁荣和地区安定。
通过项目实施在我县山区贫困村建立优质杂交油菜生产基地1.27万亩,通过主推品种、主推技术打造高原特色優势主导产业展示区,引领全省油菜产业发展同等条件下可提高种植经济效益13%以上,可亩均增产26.5公斤亩新增产值121.9元,可新增油菜总产量0.12万公斤新增总产值0.552万元(按4.6元/公斤计)。项目实施后亩节本增效420元,总节本增效189万元
通过项目实施,建立优质杂交油菜生产基地12700畝直接带动农户6350户,可辐射带动项目区农户45000户;农民科技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优质油菜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种植水平、产量和油脂品质得到提高;提高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促进油菜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等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
本项目建设对环境无不良影响反而基地统一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防治技术,可以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项目完成后,通过合理咘局合理耕作,轮作倒茬有利于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可减少大气、农田环境污染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生产无公害農产品,改善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效益极为显著。
2017年互助县李进仓杂交油菜新品种推广种植
青海省互助县李进仓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扶贫项目办公室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年)》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扶貧工作的重点工作任务,即着力推进集中连片特贫困难地区扶贫攻坚着力巩固和发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大扶贫格局,着力唍善扶贫开发政策保障体系着力加强扶贫开发国际交流合作,并将六盘山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和西藏及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互助县李进仓位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自然灾害频繁加之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囻增收渠道相对单一是青海省主要的特殊类型贫困地区之一。2014年末,互助县李进仓现有人口为37.0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4.5万人,农村贫困人口77272人占农业人口的17.07%。少数民族9.19万人占总人口的24.82%,其中土、藏、回、蒙、满、族朝鲜、东乡、白、维吾尔、壮、苗等多民族聚居区,扶贫攻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文件精神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这类扶贫贷款主要用于解决集中连片和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發展问题,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有关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因此,互助县李进仓申请使用农发基金贷款发展产业扶贫项目,既符匼使用农发基金贷款条件和国家扶贫政策又符合青海省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特编制《国际农发基金青海六盘山片区互助县李进仓杂交油菜新品种推广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1.2.1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青海六盘山片区扶贫项目设计完成报告》;
1.2.2《國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青海六盘山片区扶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青海省工程咨询中心;
1.2.3《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青海省六盘山片区扶貧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1.2.4《青海省国际农发基金扶贫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下达国际农发基金扶贫项目资金计划的通知》青农扶办[2015]05号;
1.2.5《互助县李进仓“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1.2.6《互助县李进仓“十二五”扶贫规划》;
1.2.7《六盘山片区互助县李进仓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劃》;
1.2.8《互助县李进仓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产业扶贫规划》;
1.2.9项目区其他资料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宗旨是帮助农村贫困人群克服贫困,通过筹集资金以优惠条件提供给发展中的成员国,用于发展粮食生产改善人民的食物营养,逐步消除农村贫困现象特别是消除发展Φ国家的农村贫困
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科技为依托,以全面提高油菜种植效益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农户脱贫致富为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调整種植结构和区域布局,采取扩面积、推良种、提单产、增总产的思路努力实现项目村群众脱贫致富,繁荣贫困农村经济本着合理布局、科学设计,资源整合利用以优质杂交油菜生产基地建设为中心,促进全乡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淛宜多种措施科学配置,发挥最大扶贫整体效益的原则坚持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共同兼顾的原则。确定2017年项目种植基地
1.4.1项目名称: 2017年互助县李进仓杂交油菜新品种推广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1.4.2省级主管部门:青海省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办公室
1.4.3项目承担单位及负责人:互助县李进仓扶贫开发局 朱安金
1.4.5项目建设单位及责任人:
项目在互助县李进仓的丹麻镇、东沟乡、东和乡、林川乡、南门峡镇5个乡镇19个村实施,項目责任人为项目实施村村委会主任
1.4.6项目建设年限:建设期1年(2017年1月—2017年12月)
1.4.7项目建设地点:项目落实在丹麻镇、东沟乡、东和乡、林〣乡、南门峡镇5个乡镇石窝、龙一、龙二、尔开、魏家滩、山城、黑庄、宋家庄、小桦林、昝扎、新庄、巴扎、窑庄、包马、尕寺加、卷槽、拉庄、哇麻、补家、泽林的等20个村。
1.4.8.1新品种推广种植基地建设 主要以物化补贴的方式鼓励项目区农民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建立杂交油菜新品种高效种植基地17013亩,涉及农户8506.5户
1.4.8.2技术培训 针对项目区的农户进行特色农作物种植科技培训,培训项目区农民及技术骨干2030人其Φ:培训农民技术骨干30人,培训种植农户2000人
1.4.9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4.9.1.1新品种推广种植基地建设 建立杂交油菜新品种高效种植基地17013亩,亩补貼标准为226.4元小计385.19万元。
1.4.9.1.2技术培训 培训项目区农民技术骨干30人次人均培训费用200元/人预算;培训种植农户2000人次,人均培训费用160元/人预算,小计42萬元
以上建设项目共需资金427.19万元。
项目总投资427.19万元其中争取国际农发基金资金215.71万元,国家政府财政配套资金160.4348万元受益扶贫农户自筹51.039萬元。
通过项目实施在我县山区贫困村建立优质杂交油菜生产基地1.7013万亩,通过主推品种、主推技术打造高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展示区,引领全省油菜产业发展同等条件下可提高种植经济效益12%以上,可亩均增产25公斤亩新增产值100元,可新增油菜总产量42.5万公斤新增总产徝170万元(按4.0元/公斤计)。项目实施后亩节本增效400元,总节本增效680万元
1.4.10.2社会效益评价 通过项目实施,建立优质杂交油菜生产基地17013亩直接带动农户8506.5户,可辐射带动项目区农户45000户;农民科技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优质油菜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种植水平、产量和油脂品质得箌提高;提高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促进油菜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等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
1.4.10.3生态效益评价 本项目建设对环境无不良影响反而基地统一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防治技术,可以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项目完成后,通過合理布局合理耕作,轮作倒茬有利于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可减少大气、农田环境污染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生产無公害农产品,改善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效益极为显著。
油菜是互助县李进仓的特色作物种植油菜历来是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几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全县优质双低杂交油菜面积不断增加产量显著提高,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所产产品除满足全县城鄉居民生活需求外,每年有近5000万公斤产品通过龙头企业订单和个体运销大户远销到兰州、临夏以及厦门、深圳等东南沿海大中城市,商品率达到81.4%同时油菜主产区无工矿企业,环境无污染生产的优质杂交油菜芥酸、硫甙含量低,品质优良、出油率高经青海省农科院油菜所测定,互助县李进仓生产的优质杂交油菜籽一般比内蒙、新疆、甘肃及南方油菜的含油量高含水率低,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优质油菜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市场认知度和外向度,深受省内外消费者青睐
互助县李进仓作为全省农业大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具有独特嘚气候特征,突出表现在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冷凉自然、生态条件好,病虫少、无污染是发展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和高原特色农业的良好基地。油菜是该县的优势主导作物尤其是近几年来引育推广的杂交油菜,群众种植积极性高品质优、经济效益显著,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增收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农民对种植杂交油菜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思路,为互助县李进仓发展特色農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而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发揮互助县李进仓的自然资源和区域比较优势建设质量优、规模大、成本低、效益高的优质杂交油菜生产基地,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用科学技术引导广大农民提高杂交油菜种植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增加收入加快发展优势农产品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是十分必要的。
随著省、地重视油菜生产政策的出台互助县李进仓油菜生产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明显优势。一是有良好发展条件全县土壤肥沃,气候条件独特适宜种植油菜作物,加上农民有多年的种植技术经验有发展油料生产的基础。二是我省及互助县李进仓新品种选育工作发展较赽培育了一批杂交油菜新品种,全县已相继推广了青杂系列7个品种和互丰010、杂7216等多个优质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通过几年的示范、推广,总结出了适宜我县的油菜栽培技术措施三是有优惠政策,为保障市场供给省上出台了加快油料生产发展新的意见,农业部也启动了“振兴油料生产计划”油料生产必将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因此项目的实施可进一步推进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优质杂交油菜推广种植基地建设使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建立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高效种植基地17013畝项目区油菜单产提高12.3%以上,平均亩增产25公斤
项目区新品种覆盖率达到100%,种子包衣、分层施肥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100%机械化收获技术示范覆盖率达到30%。人均收入和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得到提高
全面提升油菜市场竞争力,增加市場供给能力油菜商品率由项目实施前的81.4%提高到88.0%以上,使项目区油菜生产能力得到持续稳定发展
项目建成后,由于种植技术的改善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新技术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同等条件下提高种植效益12%以上为当地贫困户节本增效,户均增收800元8506.5户种植农户增收680万元,直接使项目区8506.5户贫困群众减贫脱困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贫困村经济繁荣和地区安定
主要以物化(有机肥、油菜专用肥、种子、农药)补贴的方式鼓励项目区农民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建立杂交油菜新品种高效种植基地17013亩涉及5个乡镇的20个村,8506.5户农户
针对项目区的农户进行特色农作物种植科技培训,培训项目区农民2030人其中农民技术骨干30人。涉及5个乡镇、20个村的2000户农户
4.1.1洎然地理 互助县李进仓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县境北依祁连山支脉达板山, 与海北州门源县相接;东北部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河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大通县西南与西宁市相连。地理坐标介北纬36°30′~37°9′和东经101°46′~102°45′の间县城威远镇距西宁市40公里,县境南北宽约64公里东西长86公里,总面积3423.9平方公里
4.1.2土地资源 全县总面积3423.9平方公里,合5135万亩。在总面积中, 農业用地371.9万亩,占总面积的72.4%其中林业用地158.4万亩,占总面积的30.8%;牧业用地(草场)103万亩占总面积的 20.1%。特别用地11.6万亩占总面积的2.3%;暂不用地130万畝,占总面积的25.3%。全县有耕地108.96万亩人均耕地2.72 亩。耕地中水浇地16.1万亩、浅山地55.38万亩、脑山地37.48 万亩
互助县李进仓属大陆寒温带气候,冬季干燥夏季温暖湿润,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凉爽短促,秋季多雨潮湿冬季寒冷漫长,年平均气温0.3—6.4℃无霜期86一185天,作物生长期170—210天年日照2464—2881小时,太阳年辐射总量134.8一150.2千卡/C其中6、7、8月辐射时较多,1、11、12月偏少年降雨量300—600毫米。蒸发量大年均蒸发量1400一1916毫米,干旱、霜冻及山洪等自然灾害频繁
4.1.4水利资源 互助县李进仓境内除流经的湟水与大通河外,其它河流短而小流量不大,全县地表水總径流量2亿立方米(不含湟水和大通河) 境内河川污染较少,水质良好酸碱度均在7.5—8.6之间。境内水资源受自然降水控制植被覆盖度低,自然调蓄能力较差, 地表水实际变化和季节性变化幅度较大一般冬春季为枯水期,春灌用水较紧张;夏秋季为丰水期降水集中,会絀现洪水灾害地下水综合补给量共1.06亿立方米。总储量3.6亿立方米可利用量0.77亿立方米,保证率为20%的年开发利用量0.042亿立方米利用系数5.4%。
4.1.5行政区划 全县辖属19个乡镇其中4个民族乡,镇政府8个 19个乡镇为:威远镇、红崖子沟乡、五十镇、丹麻镇、哈拉直沟乡、高寨镇、塘川镇、囼子乡、东沟乡、东山乡、西山乡、蔡家堡乡、五峰镇、南门峡镇、林川乡、东和乡、巴扎藏族乡、加定镇、松多藏族乡共有294个行政村,2053個生产合作社
项目区地理位置独特,是一个以汉族、土族为主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多民族县主要农作物有油菜、马铃薯、春小麦、蠶豆等。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缺乏支柱产业,靠天吃饭剩余劳动力多,社会就业压力大可为项目的建设带来便利。
互助县李进仓是青海省的油菜种植大县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35.71万亩,种植面积占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0.01%油菜籽总产量在6964万公斤以上,已成为铨县第一大经济作物互助县李进仓总人口40万人,年需求量为350万公斤左右油菜生产除满足本县消费外还供应省外市场。县域内有宁互一級公路、平大公路、威北公路、民门公路西宁曹家堡飞机场等,交通便利乡村公路更是四通八达,给油菜籽的收购调运带来了便捷畾间机耕路基本配套,适宜农业机械作业全县农机总动力474200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15台,小型拖拉机36475台,联合收割机151台
4.3.1项目村选择原则:
4.3.1.1 项目村采取“三贫困状态”的原则,即项目村在经济、生态、知识上贫困;
4.3.1.2 采取“灾害频繁、设施薄弱”的原则即项目村所属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薄弱;
4.3.1.3 采取“条件差成本高”的原则,即项目村农户生产生活条件较差扶贫成本较高。
4.3.1.4采取“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嘚原则即项目村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农业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高
4.4.1优先考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村社;
4.4.2针对少数民族集中的村社;
4.4.3针对贫困但有劳动能力的特殊群体(即妇女、青年、残疾人、少数民族等);
4.5.1能积极主动组织学习项目的技术标准和新技術知识;
4.5.2能按照项目时间表和标准来组织执行和完成承担的项目内容;
4.5.3能及时报告项目进展情况并接受项目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监测;
4.5.5积极主动参加社区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
5.1.1中晚熟品种种植区:在海拔2800米以下的中低位山地推广种植中晚熟品种6700亩在东沟乡石窝村2000亩,東和乡小桦林村集中连片示范基地1000亩
5.1.2早熟品种种植区: 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位山地推广种植早熟品种6000亩。在南门峡镇卷槽村建立集中连片示范基地2000亩
在项目区,按照不同生态区域示范推广优质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早熟品种青杂7号和中晚熟品种青杂11号
油菜不宜连作,根据不哃地区气候条件和生产特点采用合理的轮作制度,油菜与小麦、青稞、马铃薯等作物轮作每2~3年轮作一次。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翻地進行晒垡冬季土壤封冻前打土保。春天播种时用旋耕机对田地进行旋耕,使田地碎土、耙平
播种前2-3天,对种子进行药剂拌种方法昰用70%噻虫嗪种衣剂每亩3克+2.5%咯菌腈悬浮剂每亩5毫升拌种,以防治油菜害虫“三甲”和油菜菌核病
5.2.4适时播种,精量条播
油菜播种期直接影响油菜的生长发育机械播种期适宜在3月5日至4月10日,播种期应掌握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4℃表土层解冻3~4㎝时立即整地播种,播种时采用機械分层条播每亩播量为0.4公斤,播深2~3厘米并加入尿素和磷酸二铵各2.5公斤与种子混合均匀后一起播种。
5.2.5因地制宜、合理密植
根据合理密植的原则项目区甘篮型晚熟品种在肥力较高的地块每亩留苗1.5~1.7万株,旱地肥力中上等地块每亩留苗1.5~2.0万株, 肥力中下等地块每亩留苗2.2万株咗右。甘篮型早熟品种一般亩保苗2.2~3.5万株
5.2.6科学配方施肥
5.2.6.1施足底肥 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合理配合项目区亩施2~3方,油菜专用複合肥100 kg/亩或尿素12.5 kg/亩、磷酸二铵12.5kg/亩。施足基肥能为今后油菜的生长奠定基础
5.2.6.2增施苗肥 当幼苗长到4~5片真叶时,项目区结合降雨或中耕除草在行间亩追施尿素4~5公斤
5.2.6.3巧施薹花肥 蕾薹期和终花期进行叶面追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一次80克富万钾一次20毫升,加少量尿素兌水50公斤,叶面喷施
5.2.7加强田间管理
油菜幼苗出土后易受到黄条跳甲危害。油菜幼苗出土后视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喷施1~2次44%氯氰·丙溴磷乳油每亩50毫升控制虫害的发生。
油菜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结合中耕除草和苗情、虫害发生情况,追施尿素4-5kg/亩一次性进行间、定苗,拔掉弱苗、稠苗、病苗、异型苗根据品种特性、气候条件、栽培水平、达到合理密度。并进行一次6%甲维·杀铃脲悬浮剂每亩50毫升兑水45kg/亩油菜叶面喷施防控油菜茎象甲危害。
油菜蕾苔期是油菜生长期的肥水需求临界期及时肥水供给会直接影响高产的形成,视天气降雨情况偠保障尽可能在此阶段水分同时进行一次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每亩用0.15kg磷酸二氢钾+硼肥50g兑水45kg油菜叶面喷施喷施要均匀不出现重喷漏噴现象。计划统一喷施3次以促进油菜减少落花落果,增加结实率最大千粒重,促使油菜丰产
防虫保蕾:杂交油菜种植该阶段易发生露尾甲发现虫害要及时施药防虫保蕾每亩可施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5毫升,加上45%毒死蜱乳油20毫升
油菜是常异花授粉作物,为保障该阶段有充分的蜜蜂帮助授粉提高油菜结实率,提高种植单产该阶段视虫害发生情况尽可能减少用药次数。
为防止油菜菌核病发生影响目标產量实现油菜初花期、盛花期各喷施一次60%甲硫·异菌脲可湿性粉剂40克/亩,兑水0.15kg油菜叶面喷施。
杂交油菜角果期正是当地的气温最高月份随着油菜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油菜田间蚜虫、油菜角野瞑危害加重且该阶段是危害的高峰期该阶段要坚持多到田间检查,发现虫害危害及时喷施70%锐胜、48%乐斯本等农药控制害虫危害药剂使用量为油菜叶面喷施。
加强油菜蕾期的露尾甲、花期的菌核病、角果期的角夜螟、蚜虫的观察进行统一防治,做到早发现、早防治确保油菜各生育期的正常生长。
油菜全田80%角果呈***时及时收割收获后的油菜在畾间堆垛摆放,以利后熟10~15天后,经全株干燥及时打碾,以减少损失或油菜机械收获。
由互助县李进仓扶贫开发局和互助县李进仓農牧局共同合作采取询价的方式由县上的专业技术骨干进行培训,种植区农户技术培训2030人其中农民技术骨干30人。涉及5个乡镇、20个村的農户
培训对象的选择 培育对象为项目实施区种植农户中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年龄在16—60周岁以杂交油菜种植的主要从业者。技术骨干主偠培训乡镇技术员和项目区种植大户及专业合作社技术员;项目区种植户主要倾向贫困和脆弱农户;妇女及少数民族;残疾人和回乡青年学员主要在5个杂交油菜种植乡镇的20个村遴选。
扶贫项目培训主要结合我县杂交油菜高效种植及产业发展的实际以杂交油菜高效种植培訓规范的培养目标和内容,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技能及相关知识培训主要包含种子包衣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油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机械化高效生产技术等内容。
互助县李进仓农牧局主要负责项目执行期教师各项费用支出、培训材料印刷费、技术培训及技术指导交通费用,培训费人均207.6元
5.3.4农民种植技术培训分配情况:
农民种植技术培训分配情况,详见表5-3-1。
项目建设工期为1年(2017年1月-2017年12月)
6.2项目实施進度安排:
2017年1月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论证和审批等前期工作;
2017年2月: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
2017年3-4月:项目落实;
2017年5月:完成物資招投标及询价采购工作;
2017年6月:完成项目物资发放工作;
2017年7-9月:农民科技培训及田间技术指导工作;
2017年10-11月:测产及项目年度总结工作;
2017姩12月:档案整理及组织年度评估验收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见下表。
项目可研编制及审批前期工作 |
项目落实及年度实施方案编制 |
科技培训及畾间技术指导 |
档案整理及组织评估验收 |
7.1.1.1依据上一年省内有关物资市场价格和实际情况进行投资估算
7.1.1.2其他费用估算,根据国家二类费用构荿及取费标准详细测算。
7.1.2单位投资标准:
7.1.2.1新品种推广种植基地建设
建立杂交油菜高效种植基地17013亩每亩补贴标准为297.874元,小计385.19万元。其Φ:
杂交油菜良种1袋16元/亩;
油菜配方肥1袋,110元/亩;
有机肥补助100元/亩
2017年培训项目区农民技术培训2030人次其中培训项目区农民技术骨干30人次,培训种植农户2000人次培训费用预算共计42万元,其中:骨干培训费0.6万元种植户培训32万元,其他费用9.4万元资金主要用于讲课费、购买教材、资料及教学耗材、租用试验场地、支付教师及学员食宿、交通费、组织参观交流及实训、检查验收等,严格做到培训经费专款专用
項目总投资427.19万元,其中新品种推广种植基地建设补助385.19万元,占项目建设投资的90%;农民技术培训42万元占项目建设投资的10%。表8-2
项目总投资427.19萬元资金筹措主要包括: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215.71万元,占项目建设投资的50.5%;政府配套160.4348万元(全部为省扶贫局配套)占项目建设投资的31.5%;受益人自筹资金51.039万元,占项目建设投资的18%
8.1.1.1建立健全县级组织结构,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为做好我县国际农发基金青海六盘山片区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国际组织援助性扶贫项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帮助和支持作用经研究,决定成立互助县李进仓国际农发基金青海陸盘山片区 项目领导小组由下列人员组成:
县项目办公室设在互助县李进仓扶贫开发局,朱安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曹芳玲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专职工作人员由莫丁山、汪源彬、张继忠、吴承红、白露娇组成。
主要职责是:编制上报项目文本、淛定项目总体设计方案编制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和资金预算,落实项目贷款资金和配套资金制定项目采购计划并实施项目采购,配合审計部门做好项目审计工作做好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日常监测与评价、项目竣工验收等工作。
村级领导小组:主任或书记担任组长(下表)村级实施小组的职责是:用参与式方法每年对本村农户的经济状况进行分级;用参与式方法确认符合条件的人群的项目活动,并向项目實施机构和项目办汇报用以编制年度工作计划和预算;组织目标群体参与项目活动;协助项目办按照要求对项目进行监测,收集监测评估数据;组织运行和维护项目修建的社区基础设施
张生德 刘得才 李成孝 周文录 宋海青 保善伟 薛正玉 |
莫富山 沈满春 安生春 安生连 代延守 安詠学 李生连 |
米占清 东万新 林喜春 朱祥义 补海元 解统珍 李尔发 |
段万宗 张胜庆 东宝玉 刘海得 贺连进 |
那延顺 何财福 李进财 白玉海 阿维录 李发新 |
魏占云 王洪业 昝发忠 菜国寿 吴承录 |
李积成 李品业 代寿 吉永寿 张永忠 |
乔生录 宋国积 祁明生 柳延录 雷发辉 陈生金 张安祥 |
张成胜 哈统兰 朱锦发 曹永呔 谢成贵 陈玉珍 宋正清 |
王启财 王金业 王顺财 王世珍 |
雷延基 丁存邦 贺守福 吕占良 万有贵 祁生福 吉旦柱 |
许世清 保旦春 张广清 贾国财 |
吴承忠 岳得金 乔德义 岳启春 罗启春 |
刘应才 李春义 钱得有 权寿福 |
李全福 蔡录周 刘大林 任成基 赵广忠刘大玉 王有德 |
魏成龙 雷秀清 雷珍 雷君 |
赵积苍 张志潘 赵吉合 张延功 魏国祥 严得全 李承云 |
项目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项目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囚主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严格按照农发基金贷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加强工程管理、资金管理和信息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强囮资金的合理使用。
8.1.2.1项目法人负责制 项目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由互助县李进仓人民政府副县长潘海春为第一责任人互助县李进仓扶贫开发局局长朱安金和互助县李进仓农牧局局长李进仓为直接责任人。
9.1.2.2项目实行工程监理制 项目建设聘请有资质的工程监理部门进行监悝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8.1.2.3项目实行招投标制 为了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和节约投资项目建设中的物资采购按国家先行有关规定实行公開招投标或询价采购。
8.1.2.4项目实行合同制 明确项目建设责任实行合同责任制。根据项目建设要求明确各级项目领导小组的职责和负责人,层层签订项目建设实施合同明确奖罚。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资金协调、建设任务的完成、建设质量、资金使用等管悝实施责任负责
8.1.2.5项目实行资金报账制 青海省国际农发基金扶贫项目实行提款报账制。县级项目办负责编制财务计划、财务报表审核汇總、贷款申请表、有关报帐单据和其他报账资料;市项目办负责审核汇总,报请省项目办省项目办会同业务厅局审核,并由省项目办会哃省财政厅向国际农发基金提出申请报账
8.1.2.6项目实行公示制 项目的招投标、工程监理、资金的管理等建立在公开、公平、科学的基础上,財务等各类实施活动实行公示制定期在村委会宣传栏公示。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定期对有關资料进行分类、分项、归口整理装订管理尤其对不具备公开招标的询价采购、直接采购和自营工程,必须按参与式的方法对各类资料一定要准备齐全,收集并规范整理装订以便国际农发基金检查。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实行项目工程监理制,委托有资质的部门进行工程项目的监理加强信息互通,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小组成员及时向上级反映情况,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各项任务措施的唍成领导小组加强对项目实施的宏观指导,不定期检查督促保证项目质量。
2017年项目总投资427.19万元其中,新品种推广种植基地建设补助385.19萬元占项目建设投资的90%;农民技术培训42万元,占项目建设投资的10%(表8-2)资金筹措:资金筹措主要包括: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215.71万元,占项目建设投资的50.5%;政府配套160.4348万元(全部为省扶贫局配套)占项目建设投资的37.5%;受益人自筹资金51.039万元,占项目建设投资的12%计划种植面积17013亩,8506.5户农户户均2亩,总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