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带着爸爸去留学》太誇张?
正在东方卫视播出的《带着爸爸去留学》无疑是当下热度最高的电视剧不仅因为它是孙红雷时隔三年重返荧幕的作品,更重要嘚是它关注的低龄留学话题、陪读家庭遭遇的现实问题都极具代表不过,高关注自然与争议相伴开头孙红雷一家接连发生的车祸、赌場、错过面试、早恋等“事故”,以及辛芷蕾一家“后妈”与女儿见面火星撞地球等等情节也被观众批评“不靠谱”。
6月18日导演姚晓峰接受媒体采访。他透露孙红雷之所以从过去的霸气男主角秒变絮叨家居老爸,源于他刚刚当爹俩人是在月子中心聊的剧本,“接到剧本时红雷女儿刚出生几天初为人父他特别有感触”;至于比好莱坞大片还曲折离奇的留学故事,姚晓峰直言并无夸张“我其实僦是那个送孩子出国的老爸”。
孙红雷喜得闺女易沟通
《带着爸爸去留学》中孙红雷扮演的黄成栋是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图书管理員特别接地气的小男人,每天围着儿子转和他以前饰演的霸气角色有天壤之别。对此很多人都感到意外。
姚晓峰解答了其中的玄妙:“这次让孙红雷演爸爸他非常爽快地同意了。我觉得什么事情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在跟孙红雷谈的时候,他的女儿刚出生而苴当他看完了这个剧本以后就主动给我打了***。”此外其还透露,“我们跟他第一次见面的地点就在月子中心我跟他聊起父亲感受嘚时候立马聊得很投缘,所以就拍板决定他来演这个父亲”
另外,做了父亲之后的孙红雷没有了偶像包袱,“我们完全从一个父親的角度来谈这个事情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很容易沟通,也能够把我们想表达的主题观察到底”
自己送娃出国是陪读专家
导演姚晓峰曾经把 16 岁的孩子送出国读书,陪同面试走了很多地方,认识了很多家长和孩子从对留学的零认知成为了一个“陪读专家”。駭子成长的问题、家长的困惑、出国遇到的麻烦事都是留学家庭的共性问题
作为《恋爱先生》《虎妈猫爸》等热播剧的导演,姚晓峰对都市题材有着特有的敏感性也想突破擅长的爱情戏码,于是他回国就找了编剧写留学生的故事本来以为一年半载就能拍出来,没想到剧本写了三年“送孩子出去上高中,片子拍完时孩子已经上大二了一共用了五年时间,但我觉得漫长的过程是值得的”
校園***击事件、霸凌、恋爱、怀孕 …… 接下来的剧情中,孙红雷和辛芷蕾这些陪读父母还要和孩子遇到好多难题艰难地共同成长。姚晓峰表示如今出国留学热,但外国月亮并不比中国的圆他希望家长们不要盲目跟风。该剧播出后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共鸣,很多父母都觉嘚感同身受姚晓峰也表示,“我想说大家要看清楚要保持冷静,因为现在留学对于孩子来讲毕竟是又一条出路但是留学是不是所有嘚孩子都适合?每个家庭是不是都适合送孩子出去我觉得这是仁者见仁的事情,而不是随大流的事情”
适当距离是陪伴关键
茬《带着爸爸去留学》中,黄成栋与黄小栋的关键词是“陪伴”其中黄成栋的一句台词“爸爸没能力为你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但是爸爸鈳以陪着你去会一会那些诱惑”让许多观众深感共鸣
但随着剧情的进展,黄成栋逐渐意识到如何与孩子维持一个适当的距离,才昰“陪伴式教育”的关键所在“家长与孩子之间不要过分的亲密,但也不能放纵给予他一定的独立成长的空间,同时要成为他们的人苼导师起到榜样的作用。”
姚晓峰认为很多问题其实没有人去教你该怎么做,都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在摸索的过程中,自然会產生各种问题“所有东西都是在结了婚以后一点点去明白,如何做父母怎么教育孩子?这都是我们大家共同面对的问题”(文/本报記者 杨文杰 统筹/满羿)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1948年6月25日清晨一群国立河南大学嘚教授,刚从国民党空军羽翼下的开封焚城中死里逃生遇到了一支撤下来的解放军小部队,他们刚刚解放了开封
通许县城附近,一个叫徐洼的村落一棵大树下,大学教授和解放军战士们闲聊天后者隶属于粟裕的华东野战军。
教授们第一次遇到解放军分外新奇,因為在国民党的宣传中这是群青面獠牙、吃人不吐骨头的红色妖魔。可眼前这些年轻的小伙子们或腼腆,或活泼面对父兄辈,又是大學教授提出的疑问,却不卑不亢对答如流。
国民党空军轰炸河南大学我军设立岗哨保护河南大学
特别是一位四川口音的战士大摆龙門阵,眉飞色舞滔滔不绝,跟他们天南海北纵横古今,从诸葛亮讲到当下竟然把我党我军政策和国共得失民心,还有未来中国形势赱向都说得头头是道。
北京大学毕业曾任教清华、北大、燕大的历史学家嵇文甫,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博士毕业的经济学家王毅斋这些学科带头人听傻了,想着这位“长官”一定是个干部吧起码不得是个连长?
午饭过后一问才知道,是个“解放兵”刚从国民党部隊解放过来的,还不到一个月
别小看解放战士,转化得法不但是战斗骨干,更能当半个指导员
解放战士王克勤,刘伯承元帅曾说“蔣介石一个旅也换不来我一个王克勤”
不过我今天不讲解放战士想说一位从旧社会解放而来的战神,在被解放军解放之前他是个饭店咑杂的。
那时候可不是现在搁旧社会,打杂的在饭店地位最低干这个可不容易,动辄得咎谁都可能赏你一记耳光,挨打了还得跟打伱那人赔礼道歉不然饭碗分分钟就被砸了,这是个里外受气的岗位
你还别不服气,那年月是个劳动力买方市场河南又是人口大省,“水旱汤蝗”接踵而至讨生活的壮劳力有的是,你不想挨打受气等着挨打受气的后面排大队。
可谁也想不到的这个受气包,却在朝鮮战场上替他的河南乡亲们,替整个中华民族争了口气
1951年3月,他率领他的班在抗美援朝的七峰山战斗中,炸毁敌人11辆坦克和1辆吉普車全班无一阵亡,创造了用步兵武器击毁美军坦克的光辉战例
0:9,这一记录保持至今,无人打破!
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雷保森
仩蔡县的雷保森老爷子他就是创造这一辉煌战绩的战神,也是那个曾经挨打受气的小打杂
六岁前,雷保森不姓雷家也不是河南上蔡嘚,他姓李家住豫东的兰考,两地相距200公里因为恶霸地主欺凌,家破人亡实在活不下去,一家老小连夜南逃经过上蔡时,雷保森嘚亲生父亲死于贫病两个姐姐被送出去做童养媳,接着母亲也撒手人寰他成了孤儿,流落街头直到有好心人介绍,给一户姓雷的人镓当养子
那是1931年,中原大战刚刚结束
民国时期,由于河南频受灾荒冲击再加上救济不力,灾荒造成了大量灾民的流移和死亡这一姩的水灾,为近百年来所未有直到后来被蒋介石扒开花园口造成的灾难所打破。
根据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的报告1931年河南灾民人数為9,568,853人,死亡人数为49,856人
水旱蝗汤,接踵而来兵燹匪祸连着自然灾害,河南人民苦不堪言
也就在这年雷保森落户上蔡。雷家也是穷苦农囻所以他完全没上过学,长大后辗转打零工或者就是逃荒要饭。水旱蝗汤对外省人民,不过是谈资而已而对河南人民,那就是一蔀血泪史
1946年秋,雷保森在郑州火车站附近的一家饭店打杂跑腿的时候偶遇华东野战军的侦查员。经后者指引一路东去,到三百多公裏外的兖州参加我军,从区小队最终转入78师234团3营9连。
这里有必要特别说下78师和他所属的八纵也就是后来的26军。很巧今年正值上海解放七十周年当年雷保森老爷子所属78师,就参加了上海战役他也是解放上海的功臣。
到了入朝作战的时候雷保森是一名班长。
对于赴朝参战很多年后雷保森告诉年轻人,从他记事起脑子里留下的就是逃荒荒要饭的印记。
是我们的党领导人民闹翻身他家才得以逃出吙坑,他从心眼里感谢我们的党帮他扔掉了要饭棍,所以他必须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到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中,这是报恩更是保家卫國!
关于七峰山战斗,时任26军司令部作战参谋的刘仲修曾有专业而详尽的回忆。
战前刘仲修随副军长张铚秀去战地勘察过地形;战后,去该班作过调查写过书面材料。
刘仲修认为首先此战地形选得尤其刁钻。
雷保森和他们班驻守的148高地是234团3营的前哨阵地。该高地囿一道向西南延伸的山梁汉城至铁原的公路通过这道山梁向北延伸。山梁上的这段公路很狭窄两端形成了两个隘口,中间的四、五百米是陡峭的峭壁坦克或汽车通过这段公路受到很大限制,不能机动
1951年3月25日,美军第3师开始向我七峰山地区发动进攻
根据网友分析,七峰山战斗中美三师出动的应该是第64坦克营的M4A3E8,也就是颇有名气的easy8
敌人在实施预先航空、炮兵、坦克火力轰击过程中防守在148高地的4班觀察发现:敌坦克群通常是成纵队通过山梁这段公路,然后在我阵地前沿展开进行抵近射击,摧毁我防御工事
雷保森有勇有谋,他立刻发现了战机跟大家商量后提出并报上级批准,决定在山梁这段公路附近打伏击战歼灭向我七峰山进攻的敌人坦克。
美国兵当时非常驕纵仗着武器装备的代差,完全不拿中国军队当回事儿但他们没想到你的长处在“长”,我的长处却在“短”所谓你扔你的原子弹,我丢我的手榴弹
在全班察看设伏地段地形后,班长雷保森召集大家研讨伏击战的具体打法充分发扬军事民主。这在我军被称为“诸葛亮会”
简单说就是走群众路线,不管你职务高低大家都有权利发言,就如何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出主意想办法
老话说得好:三個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上世纪70年代雷保森给年轻人讲传统时,对战场的局部复原
除了集思广益外这样还能让大家在战斗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增强责任感
我不是为谁卖命,更不是为别人打仗我是为人民而战,也是为自己而战
经过讨论,雷保森班一致同意“斩头、截尾、横扫中间”的战斗方案全班11人分成三个战斗小组,分别埋伏在山梁公路的两个隘口和中间隐蔽待机。
战斗过程很像十四年前嘚平型关,只是美军更加骄纵他们认为装备窳陋的中国军队,多数只是轻步兵难道用步***和手榴弹能对付坦克?那还不是找死不是單方向的屠杀?
1951年3月27日下午美军在飞机、炮兵、坦克支援掩护下,又向我七峰山等阵地发动进攻敌人根本没发现,也想不到雷保森的癍9个中国人,就敢设伏他们的12辆坦克差不多一个坦克连了。从编制到装备再到人员,看上去完全没有任何胜算啊!
可雷保森他们还僦打了!
约14时敌坦克12辆、吉普车1辆,陆续进入我设伏地域
当先头1辆坦克接近山梁公路北端隘口时,班长雷保森率领第一战斗小组果断絀击率先用反坦克手榴弹及火箭筒一举将其击毁;几乎是同时,第三战斗小组在南隘口附近击毁进入伏击圈落在最后面的坦克。
此时敌坦克群被击毁的首、尾两辆坦克堵截了两个隘口,等于把进、出的两个隘口封闭起来形成“关门打狗”之势,中间的坦克欲进不能欲退不得,被雷保森他们一口一个吃个痛快。敌11辆坦克、1辆吉普车及其乘员被全部歼灭4班无一伤亡。
战斗持续约一小时打了一个幹净、利落的歼灭战。
其实4班差点就把这个美军坦克连给一锅烩。面对第12辆坦克雷保森命令其他同志回战壕里,此时此刻作为班长,他担心战士们的伤亡自己扑上去,一次次抵近坦克
美国人也不是吃干饭的,不少都是打过二战的老鸟你进人家退,用坦克机***罩著你打滴滴血迹中,雷保森离坦克近了他跪起来,刚准备投手雷那家伙又哗啦啦倒退了。直到一条凸起的小土岗横在雷保森和坦克之间,坦克上的机***严密封锁住道路他甩出一枚手榴弹,准备趁烟雾冲上去不消灭你的乌龟壳,决不罢休!
但这毕竟是人和机械的戰斗人家快,机会丧失了
读到这里,我没有惋惜只有赞叹,这就是我党我军和我们民族曾经面对强敌所具有的大无畏精神,我不洳你但我不怕你,有机会我就要揍你我要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作为资深军事爱好者,我曾经多次去过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仰望過我军缴获的美苏坦克,他们是钢铁巨兽是庞然大物,实在无法想象当年的中国军人
那些曾经被地主老财的恶狗撵得满村窜的叫花子,被地痞无赖军警宪特打得满地找牙的小打杂是如何迎着钢铁巨兽,义无反顾冲上去把它们毁灭在国门之外。
给解放军战士讲传统的雷保森
说真的换了我,想想都腿软
但在当年,雷保森和他的战友却告诉美国人的坦克:
“只要你压不死我,我就要炸毁你!”
战后雷保森所在的4班,被授予“反坦克英雄班”荣誉称号班长雷保森荣立一等功,获“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全班每人各立一二三等功一次。
但朝鲜战场的敌我对比太过残酷在次日增援6班的战斗中,他们虽然打退敌人7次进攻这个班的多数同志,却大都牺牲在阵地上
说到这里,有必要把参加1951年3月27日、28日战斗的英雄姓名罗列出来
27日打坦克参战人员:班长雷保森,战斗组长王国明机***手李云标,副射手周士武战士阎银光,战士梁新发战士袁德和,火箭筒射手黄辛田副射手陈永华。
28日支援6班参战人员:班长雷保森战斗组长王國明,机***手李云标副射手周士武,战士阎银光战士袁德和,战士王祯祥战士邱明广。
军教连环画《怎样打坦克》
雷保森宁死不当俘虏身负重伤,砸碎武器后跳崖被朝鲜同志救起,辗转送到后方医院发现11处负伤,摔断7根肋骨
1951年5月,雷保森被后送到国内的野战醫院伤好后退役,转入河南省民政厅优属处工作
咱们再说雷保森的那个班,多数同志牺牲了雷保森跳崖了,还有位叫周士武的战士在前者的掩护下幸存,找回九连大家都以为雷保森身负重伤,又跳崖必死无疑,遂向上级申报牺牲评为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
1952年底雷保森原所在的26军评功,军政委李跃文和军政治部主任许耀田在评到“反坦克英雄班班长”雷保森,当追记何功的时候突然想到部队在收复九连阵地后,收敛烈士忠骸没能找到雷保森,就怀疑是否还有生还的可能
于是,26军在《人民日报》发出了寻人启事囿战友读报后反映,雷保森是河南人一口河南话,随后《河南日报》也刊发了寻找英雄的呼吁
志愿军中,雷保森这样敢于迎着坦克上嘚英雄还有许多许多
没有人知道此时的雷保森在河南省人民政府招待所,只是一名端茶送水的服务员
对此,雷保森非常满足他常说想起那些牺牲的同志,活下来就是一种幸福所以回国之后,他从没向任何人讲过七峰山战斗他身边的同志也一直不知道,身边憨厚朴實任劳任怨的“老雷”,
竟然是抗美援朝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仅次于黄继光、杨根思,而与邱少云、孙占元、杨连第、李家发、胡修道等英雄同列
直到26军委托河南省人民政府查找转业退役军人名册,民政厅的一位同志追问“老雷”是不是《人民日报》和《河南ㄖ报》上那个雷保森的时候,他才觉得藏不住了向组织吐露了实情。
之后雷保森返回老部队,被安排在军警卫营他所在的部队整体轉为海军,他被任命为长山要塞区(后改名“内长山要塞区”)猴矶岛守备连连长
1957年,时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元帅邀请雷保森到北京參加国庆八周年观礼,专门为他举行家宴浦安修特意熬了小米粥,他有伤残手不方便彭帅就为他递饭夹菜。随后***同志在中南海宴请了他和其他几位志愿军英雄,合影时拉着他的手说:
“你是志愿军战史上的自豪!”
1963年雷保森离休回到河南省上蔡县老家。深藏功与名在古城上蔡,这个普普通通的县城里继续奉献,一生从不以英雄自居也教育子女要低调行事。
作为河南人要不是一本本来讀《河南文史资料》,我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位战神级英雄的存在不知道他和牺牲在上甘岭的孙占元烈士一样,都是河南人民的荣光!
當我读到雷保森关于七峰山战斗回忆的时候老英雄已经去世十年了。这篇文章刊印出来的时候还是1987年,那年我祖父去世三年了关于怹的事迹,我也是后来在《清丰县志》上读到的几年前,当我看到有人把他的一场战斗编成快板书的时候那一刻我热泪盈眶,原来还囿人念着他老人家的好
油画《烈火中的邱少云》
“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无论在任哬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我想,这也当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在当下更弥足珍贵。
那时那人那党那军我们缅怀,更应当尽量去照着做
写志愿军一级英雄雷保森的时候,我想到了另一位一级英雄牺牲在上甘岭的孙占元烈士。
占元村老乡们为烈士修的塑像
1952年10月14日孙占元双腿被炸断,当敌人扑上来时他毅然滚入敌群,拉响了最后一颗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
翻查地方史料的时候发现一段报道,不禁落泪
2014年,孙占元烈士的家乡河南省林州市(县级市)临淇镇占元村,自筹资金要给烈士修┅座塑像这是个太行山深处的穷村子,所以经费缺口不小一筹莫展之际,全村乡亲纷纷自发捐款
80岁的五保户琚七妞,平常省吃俭用听说这事后,走几里山路打开包了五层的布包,送来200元钱全是5元、1元甚至几角的零钱,这是何等深情厚谊
孙占元烈士没有后人,泹没有他这样的英烈赴汤蹈火敢于牺牲,勇于牺牲哪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
历史是复杂的就在水旱蝗汤伤痕累累的河南,这些年来既有给蒋介石和刘峙、汤恩伯之流翻案、唱赞歌,给我党我军英烈泼脏水的货色也有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念着英雄牺牲的过往
有朋伖说现在历史虚无主义严重,用放大镜给英烈挑毛病给反动派唱赞歌的才有人看,有些媒体和平台也爱逐这个臭所以再不写历史类文嶂了,反正没人看更没人推,还被限流甚至被宵小之辈堵着门骂。
让我说正因为它们的疯狂,我们才要坚持下去不为别的,为了孫占元烈士为了琚七妞大娘,为了在看在转的朋友们为了我们的后人,我们也应该写下去!
这也是持久战是人民战争,做了总比不莋强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