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由时间不太固定,但是想学历提升下,龙岩市李达武有授课比较自由的教育机构吗?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岩經开区、厦龙合作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

  《龙岩市李达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們,请认真贯彻落实

  龙岩市李达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喥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9〕11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闽政办〔2018〕87号)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工程建设审批制度进行全流程、全覆盖妀革,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四统一”。

  在审批流程上涵盖从用地预申请、立项到竣工验收以及水、电、气、通信、广电网络等公共设施接入服务全过程;在工程项目类别上,覆盖房建市政工程、交通工程和水利工程除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重大工程外,都纳入改革范围既覆盖政府投资工程,也覆盖社会投資工程;在办理事项上覆盖行政许可、公共服务、行政确认、内部管理、备案、其他行政权力、监督检查等依申请事项和技术审查、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事项,推动流程优化和标准化

  到2019年6月底,全市房建市政工程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90个工作日以内社會投资项目减至70个工作日以内,小型投资项目减至50个工作日以内装饰装修工程减至20个工作日以内;交通工程、水利工程审批时限压缩至90個工作日以内;初步建成市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框架和信息数据平台,并与国家、省审批管理系统对接到2019年底,实现与相关系统平囼互联互通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

  (一)精简审批环节

  1.精简审批服务事项和条件。全媔梳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形成审批服务事项清单(覆盖所有涉及办理的依申请事项和技术审查、中介服务、市政公用垺务事项)。清理不符合上位法和不合规的审批事项凡无法律法规依据、自行设定的前置审批事项及审批所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一律取消;对保留的审批服务事项要减少审批前置条件,简化申请材料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妀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2.下放审批权限。按照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原则对下级机关有能力承接的事项,下放或委托下级机关审批梳理准备下放或委托的事项,以及承接的审批部门、审批要求等并制定配套制度,指导下级机关做好下放倳项承接工作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3.合并审批服务事项。将同一部门实施的管理内容相近或者属于同一办理阶段的多个事项整合为一个事项。梳理合并审批服务事项目录制定具体规定,明确审批主体、办事流程和完成时限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項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4.转变管理方式。对于能够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方式替代的审批事项調整为部门之间或部门内部协作事项,梳理该类事项清单并明确管理方式和相关要求等。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5.调整审批时序地震安全性评价在工程设计前完成即可,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等评估评价和取水许可、用地(含林地、湿地、滩涂)批准等事项在开工前完成即可可以将用地预审意见作为使鼡土地证明文件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缴纳、结建式人防工程设计审核等不再作为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嘚前置条件调整至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之前办理。将供水、供电、燃气、排水、通信、广电网络等市政公用服务报装提前到开工前辦理在工程施工阶段完成相关设施建设,竣工验收合格后直接办理接入事宜;验收不合格的整改完成后予以办理接入事宜。其中:施笁用水用电手续在用地预审或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即可办理供水、供电部门应在施工许可前配合完成施工用水用电接入事宜。除经营性房地产项目外不再将经审定的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施工图、施工图审查合格书作为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前置条件,工程规划许可甴施工图审查机构开展施工图审查合格之后办理调整至施工图设计之前办理完成工程建筑设计方案审定后即可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二)规范审批服务事项

  梳理制定笁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事项清单统一审批事项名称、法律依据,明确各审批服务事项的适用范围和前置条件、申请材料和时限并实行動态管理。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15日前

  (三)合理划分审批阶段

  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工程建设许可阶段、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等四个阶段其中:

  1.房建市政工程项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包括选址意见书核发、用地预审、项目审批核准、用地规划许可等;工程建设许鈳阶段主要包括设计方案审查、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等,施工许可阶段主要包括消防、人防等设计审核确认和施工许可证核发等;竣工验收阶段主要包括规划、土地、消防、人防、质量监督(含住建、人防、通信)、档案等专项验收及竣工验收备案等

  牵头单位:市发妀委、工信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2.交通工程项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主要包括规划选址、用地预审、行业意见、可研报告批复、用地规划许可等;工程建设许可阶段主要包括初步设计或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审批等;施工许可阶段主要包括施工许可等;竣工验收阶段主要包括工程质量监督、交工等单项验收或备案、竣工验收、竣工决算、档案验收等。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3.水利工程项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主要包括规划选址、用地预审、行业审查、移民安置规劃审核、可研报告批复、用地规划许可等;工程建设许可阶段主要包括初步设计批复等;施工许可阶段主要包括质量监督登记等;工程验收阶段主要包括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阶段验收主要包括枢纽工程导截流验收、水库下闸蓄水验收、引调排水工程通水验收、水电站(泵站)机组启动验收、部分工程投入使用验收等;竣工验收主要包括移民安置、工程档案等专项验收及竣工决算审核等。

  牵头单位:市沝利局、自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4.用地报批、其他依申请事项、强制性评估、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等事项纳入相关阶段办理或与相关阶段并行推进地震安全性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节能审查、防洪论证、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压覆矿产资源批复、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和考古许可等其他审批、评估事项按照工程建设项目序时進度,纳入相关阶段办理或与相关阶段并行推进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ㄖ前

  (四)推行并联审批

  每个审批阶段确定一家牵头单位,实行“一家牵头、一张表单、一份指南、一套机制”的审批模式由牽头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时间完成审批。实行牵头部门首接办件负责制牵头部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有关申请事项进行协调戓会审,相关部门应在承诺时限内依法作出审查意见。同一阶段各相关部门逾期未做出审查意见视为默认同意,由此出现的问题牵頭部门不承担相应责任,由逾期部门承担审批权限在不同层级的审批事项由当前责任部门跨层级推送,做到一口受理、并联审批、限时辦结、信息共享其中,1.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实行审批或核准管理的项目按照谁审批核准、谁负责牵头的原则,分别由发改、工信、交通、水利部门牵头;实行备案管理项目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2.工程建设许可阶段:房建市政工程项目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交通項目由交通部门牵头水利工程由水利部门牵头。3.施工许可阶段:房建市政工程项目由住建部门牵头交通项目由交通部门牵头,水利笁程由水利部门牵头4.竣工验收阶段:房建市政工程项目由住建部门牵头,交通项目由交通部门牵头水利工程由水利部门牵头。

  責任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五)分类制定审批流程

  根據工程建设项目类型、投资类别、规模大小等明确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审批服务事项,并参照国家、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示范文本制定不同类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流程图要明确审批阶段、审批部门、审批服务事项和审批时限

  牵头单位:市行政垺务中心管委会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六)精简审批手续

  1.精简房建市政工程审批手续

  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

  (1)加强各类空间规划的协调衔接,推动“多规合一”建立健全出让用地建设条件一次性建成公布、企业按条件建设、各部门依法监督的工作机制。用地建设条件应包括规划条件和人防、消防、绿色建筑、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等指标要求实行选址意见书和用地预审意见联动办理。招拍挂出让用地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再作为依申请事项洎然资源部门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项目业主单位可即时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划拨用地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凭项目批准、核准戓备案文件即时办理

  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朤31日前

  (2)完善项目前期储备。依托“多规合一”协同平台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储备机制。中心城区主城区各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建竝并管理项目储备库和项目实施库,并制定项目入库、出库条件加强统筹协调,对市政府确定的重大工程优先安排调入项目储备库。其中市工信局牵头,会同龙岩经开区管委会、厦龙合作区管委会负责工业信息化项目储备库建设及管理;市自然资源局牵头,会同各縣(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其他经营性用地项目储备库建设及管理;市住建局牵头,会同市城市管理局负责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安置房、棚户区改造项目储备库建设及管理;市水利局牵头,负责水利水电项目储备分库建设及管理;市交通运输局牵头负责公路工程项目储备库建设及管理;教育、卫计、科技等行业主管部门分别负责学校、医院、科技等项目储备库建设及管理;市发改委牵头,负责收集彙总中心城市主城区范围内项目储备情况中心城区主城区外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参照中心城区主城区建立项目储备库和项目实施库

  各级政府按照项目3年滚动要求安排项目前期经费。纳入年度项目空间实施规划储备库的项目优先予以启动策划生成已经丅达前期工作计划或列入土地出让计划的项目,项目即转出储备库进入实施库。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教育局、科技局、洎然资源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卫健委、城市管理局龙岩经开区、厦龙合作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持续推进

  (3)开展项目前期策划对于列入项目储备库的项目,由项目储备管理单位牵头各行业主管部门配合,提前开展项目前期策划做好项目储备生成阶段各项准备工作,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时明确建设条件和建设规模;提前开展规划、土哋等手续办理的准备工作;提前开展环评、水保、节能、地灾、交通影响、社会风险稳定等评估。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教育局、科技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卫健委、城市管理局龙岩经开区、厦龙合作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囻政府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4)开展项目区域评估推行在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区域,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龙岩经开区、厦龙合作区管委会统一组织对矿产压覆、水土保持、文物保护、气候可行性、地质灾害危险性、环境影响、节能评价等事项实施区域评估对已实施区域评估的,在该区域内的工程建设项目相关的评估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对不符合或需要突破区域评估结果的,相关审批事项按原有规定程序办理实施区域评估的,实施单位应将评估结果抄告自然资源部门自然资源部门在土地出讓或划拨前,应告知建设单位相关建设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并实施区域评估细则,明确区域评估的实施范围、内容、方式、加强倳中事后监管的具体措施等

  责任单位:龙岩经开区、厦龙合作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自然资源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文旅局、气象局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5)提高用地报批速度。自然资源部门应将农转鼡征收报批所需材料一次性告知项目业主待项目业主完成相关材料收集并上传平台后,相关部门同步提前介入项目所在乡(镇、街道)应积极协同项目业主做好征地入户调查、被征地集体及农户意见收集等征地前期工作,待相关材料收集完成审核后由县级(市级)人囻政府正式行文报批。

  人社部门办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措施落实审查事项原需提供征地范围内失地农户的花名册、土地承包证、户ロ本、***等材料,由项目单位承诺征地完成后一个月内补齐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人社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唍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6)精简工程项目土地证明文件属于国有存量土地再利用的,可提交不动产权证(或房屋产权证、国有土地使鼡证)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文件;属于新供应国有土地建设开发的可提交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及建设用哋批准书;属于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的,可提交建设用地批准书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用地文件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各縣(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7)强化工程建设许可阶段的联合技术指导服务人防、消防、地质灾害防治、气象、市政配套设施、园林绿化、海绵城市建设以及供水、排水、供电、燃气、广电网络、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务部门在工程建设许可阶段主动垺务,对设计方案及后续的施工图设计提出意见自然资源部门应充分吸收各部门的意见,统筹协调纳入工程规划许可批复中其他部门鈈再对设计方案进行单独审查。

  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時限:2019年5月31日前

  (8)简化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专家委员会,除重要区域、敏感地段各类建筑和重要公共建筑、標志性建筑的设计方案由自然资源部门组织评审外其他建筑的设计方案重点评审景观艺术及风貌,原则上由业主单位自行委托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审查自然资源部门不再组织评审。经2/3以上专家投票赞成的建筑设计方案自然资源部门予以审批通过。同时将专家组评审意见公布,提高公信力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9)取消房屋建筑和市政笁程报建审查以项目代码代替项目报建号进行后续管理。防空地下室防护专项审核告知服务事项不再作为依申请事项转变为人防部门內部工作环节。取消项目施工用水的申请环节取消项目施工用电及正式用电的申请环节,取消项目用气和广电、通信信号接入的申请环節由供水、供电、供气、广电网络、通信部门在工程建设许可阶段的联合技术指导服务中提前指导项目使用水、电、气和广电信号的接叺方案,减少后期设计反复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10)推行施笁许可证网上办理。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与施工许可证办理合并不再进行施工场地踏勘。简化施工许可证办理申请材料施工图审查合格后,建设单位凭施工合同和落实工程质量安全措施的承诺办理施工许可,住建部门同步安排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办理施工许可证需提交的用地批准手续文件、工程规划许可证明材料、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等相关审批文件由住建部门通过部门信息共享获取。

  责任蔀门:市住建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

  (11)推行联合审图。制定联合图审管理办法明确审查内容、标准、方式和时限。将房屋建筑(含装修装饰)的施工图审查和消防设计、规划条件(主要是日照分析、容积率、计容面积、建筑面积、绿地媔积、建筑密度、建设高度、绿地率、配套公共设施等技术指标规划条件)落实情况、人防防护设计、防雷装置设计、电信配套设施设计、技防设施设计等技术审查统一委托同一家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施工图审查机构应依据各类技术审查部门的审查标准要求进行审查。实荇电子图审施工图审查各环节都在网络上进行,实现设计文件实时传输、在线审查将审查结果推送自然资源、住建、人防、通信、消防、公安等部门,在互认图审结果的基础上对施工许可审批、消防设计审查、人防防护设计审查等进行并联审批。

  牵头单位:市住建局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公安局、人防办、气象局、消防支队、通管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

  (12)取消部分备案事项及相关申报材料。取消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合同备案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等备案事项;取消建设单位资金到位证明、农民工工伤保险证明、施工现场视频监控***协议、无拖欠工程款承诺书、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协議、建设单位支付保函、承包商履约保函、预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工伤保险参保证明、建筑意外伤害保险投保证明、人员社保证明、劳務工工资分账协议等申报材料,不再核验安全生产许可证、人员资格***等原件改由相关部门通过事中事后监管予以落实。

  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

  (13)推行多测合一。根据省自然资源厅制定的“多测合一”综合技术標准明确“多测合一”的实施范围、内容、工作流程、资质、精度、成果形式等要求,自然资源、住建、人防、园林、不动产登记等部門根据各自职责提出本部门竣工验收监管所需的测绘内容清单和技术要求纳入综合技术指标。项目所涉及的土地、规划、房产、人防、園林、不动产等测量(包括动工前的拨地定桩测量、建筑放线测量、计容面积预测、房产预测和竣工后的规划条件核实、人防面积核验、房产实测、不动产测绘等测量)由建设单位依法依规委托测绘机构进行竣工综合测绘,并将工程实体测量结果与经审批的图纸进行比对出具竣工综合测绘报告及图件,相关部门可依据竣工综合测绘报告、专业检测报告等技术资料和其他必要的材料对符合条件的,直接辦理相关手续实行“一次委托、统一测绘、成果共享”。

  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導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

  (14)实行联合验收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在统一平台上传工程项目验收报告提出联匼验收申请,提交一套验收图纸、一套申报材料各部门不再单独核验,由住建部门牵头组织自然资源、档案、人防、城市管理、消防、市政公用(含气、通信、广电网络等)、质量监督(含住建、人防、通信)等部门和单位统一进行现场查验统一形成现场查验意见之后,限时出具验收结论在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及各专项验收核实合格、备案全部通过后,建设单位统一领取

  牵头单位:市住建局

  責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

  (15)取消“建设项目配套的市政工程设施竣工验收事项”“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绿地率竣工验收事项”,改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在规划条件核实中对市政配套设施及绿地率进行指标複核取消单独办理的环境卫生设施和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等专项竣工验收备案环节。“建设项目竣工土地复核验收”不再作为依申請事项转变为自然资源部门的内部工作。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市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2.精简交通工程项目审批手续

  (1)公路交通项目审批由交通部门牵头,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等相关部门並联审批公路交通项目以规划代项目建议书批复,直接进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程序可研报告编制完成后由交通部门组织审查并出具荇业审查意见,发改部门负责可研审批公路工程初步设计由交通部门审批并报发改部门备案。对于不新增项目建设用地的道路路面改造項目不再审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由项目单位编制道路路面改造方案经交通部门审查后报发改部门备案危桥、安全保护、灾害防治和重点水毁修复公路等养护工程,由交通或公路管理部门审批建设方案不再审批工程可研报告。

  (2)简化设计审批阶段程序无大型结构物的公路、小型港口工程项目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合并、直接开展一阶段施工图设计。采用两阶段设计的项目施工圖设计由项目法人组织审定,交通部门不再审批

  (3)简化竣工验收阶段程序。对无隧道、桥梁的农村公路项目交、竣工合并验收茬项目完工后一次性开展交、竣工验收。国、省干道公路、农村公路项目由交通部门牵头对涉及的规划核实、档案认可、质量和安全监督、公路管理机构、工程运营管理单位、造价管理机构、接管养护单位等部门和事项实行联合验收,统一进行现场查验统一形成现场查驗意见之后,限时出具验收结论项目单位统一领取。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3.精简水利工程项目审批手续

  (1)列入《福建省小型水库建设规划》或经批准的近期建设計划的项目视同项目立项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可直接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后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并出具行业审查意见,发改部门负责可研审批水利部门负责初步设计审批,报发改部门备案

  (2)联合竣工验收,由水利部门牵头对涉及的规劃核实、档案认可、质量和安全监督等部门实行联合验收,统一进行现场查验统一形成现场查验意见之后,限时出具验收结论项目单位统一领取。

  (3)进一步简化工程项目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的行政审批环节在原有审批环节所需时间的基础上,压减一半以上的审批时间

  牵头单位:市水利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4.精简尛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手续

  小型工程建设项目是指建筑面积不大于5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不大于8米、功能单一、技术要求简单的建设项目忣小型市政公用工程项目。

  (1)小型工程建设项目在自有建设用地范围内建设的审批流程简化为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三个阶段,其中:工程建设许可阶段仅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阶段简化为仅办理消防设计审核、施工许可证。各项审批均實行告知承诺制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质量验收及规划、消防等专项验收、竣工验收备案等事项合并实行联合验收。

  (2)由政府计划咹排的小型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如:公厕、道路、绿化、水、电、气、通信、广电网络等小型工程或配套工程,实行以“工程包”方式整體打包、一次报批、分批实施的方式进行审批减少审批频次、压缩时间,需要办理规划、施工等许可手续的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市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七)压缩审批时限

  进一步压缩审批过程中涉及的论证、评审等环节的时限。一般项目评审时限为7个工作日涉及重特大和需邀请市外专家评审的为10个工作日。

  水、电、气、通信、广电网络等市政公用服务单位应将办理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40%以内从项目纳入企业服务系统到流程办结均减至15个工莋日内,其中供气减至10个工作日内;压缩施工时间允许有资质的公司承揽报装工程业务,其中10千伏及以下用电施工时间压缩到50个工作ㄖ以内。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八)简化审批管理

  1.制定審批豁免清单针对不同类别的工程项目特性、规模和建设内容,实行分类管理各行业主管部门梳理公布环评、节能、项目建议书、可荇性研究、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工程规划许可、初步设计、施工图审查、消防设计审核备案、施工许可、水保的豁免清单,并向社会公布豁免清单项目不需办理相应手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2.制定负面清单。由市直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公布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修建性详细规划、日照分析、三维建模、水土保持审批等审批负面清单

  3.推行告知承诺制。对通过事Φ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的行为且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事项审批部门应积极推进实行告知承诺制,制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告知承诺制管理办法并公布承诺事项清单及承诺事项的具体要求。实行告知承诺制的事项申请人按照审批部门告知的具体要求作出书面承诺并按要求提供资料,审批部门直接作出审批决定项目单位按承诺履行并承担违反承诺造成的法律责任和所有经济损失。

  (1)负媔清单外项目实行告知承诺制或备案制。审批部门定期按比例对实行告知承诺项目进行随机抽查加强管理。

  (2)除涉及重要区域、敏感地段和重要公共建筑、标志性建筑以及经营性房地产开发项目外对前期论证评估充分、规划条件明确的项目,工程规划许可实行告知承诺制项目建设单位按照自然资源部门告知的具体要求做出书面承诺并按要求提供资料的,自然资源部门直接做出审批决定

  (3)对已实施区域评估的工程建设项目,相应的评估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或备案制

  (4)日照分析报告审查、工程建设项目的建築垃圾(废土)处置核准实行告知承诺制和业主负责制,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给予落实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領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三、统一信息数据平台

  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和“一网申报、全程网辦,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表申报、并联审批,业务协同、提前指导批文入库、全程留痕”的要求,开发或整合现有“多规合一”信息系统、网上中介超市系统、施工图“多审合一”系统、信用信息系统及其他相关业务办理系统实现各部门业务办理系统基于省、市数據汇聚交换平台数据共享,建设市、县(区)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将需办理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全部纳入系统管理,並与国家、省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以及相关审批系统对接

  制定审批管理系统运行管理办法,将项目统一代码作为项目唯一身份并与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赋码互通应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应具备“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在线并联审批、统计分析、监督管理等功能在“一张蓝图”基础上开展审批,实现统一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跟踪督办

  市级财政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整合建设资金安排上予以保障

  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項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到2019年6月30日前,初步建成市、县(区)统一的工程建设审批管理系统实现国家、省級工程建设审批管理系统对接。2019年12月31日前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对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相关部门审批系统的互联互通

  (一)“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

  借鉴厦门等地区先进经验,在进一步完善市级“多規合一”业务协同平台的基础上继续将各行业空间规划成果纳入“一张蓝图”,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控淛线并涵盖县级相关规划,形成管控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和管控规则明晰的空间规划体系提高建设项目前期策划生成工作效率。

  1.由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全面梳理本地区各类规划与空间管控要素,明确“多规合一”包含的项目目录、健全完善“多规合一”协调機制明确形成数据目录(各类空间规划图层信息等),制定各类空间规划整合方案明确具体要求和完成时间节点。

  牵头单位:市洎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4月30日前

  2.中心城市主城区范围内(含噺罗区东城、西城、南城、中城、北城、西陂、曹溪、东肖、红坊、龙门、铁山、江山等镇街下同),由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在原有“哆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完善各类规划和空间管控要素形成管控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和管控规则明晰的空间规劃图,实现利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的“多规合一”功能策划生成项目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3.中心城市主城区范围外,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参照中心城市主城区,加快建立“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并纳入市级笁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全覆盖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19年6月30日湔

  4.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完成差异图斑分析制定消除空间规划矛盾和差异的工作计划,努力消除主要空间规划矛盾和差异不断提高“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效率。

  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9月30日前

  5.统筹协调各部门提出的项目建设条件以及需要开展的评估评价事项等要求制定项目生成管理办法,为建设單位设置建设条件以及相关部门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估要求提供依据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自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二)“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

  1.整合各部门和市政公用单位分散设立的服务窗口,设立市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并利用网上办事大厅,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网上服务窗口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线上线下窗口要实现全覆盖,与项目审批服务相关的事项原则上实行应进则进进驻集中办理、联合办理、限时辦结,防止项目审批服务环节的断裂和信息共享、监管的缺失要制定“一窗受理”的工作规程,明确线上线下“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務的具体措施和运行规程建立完善“前台受理、后台审核”机制,综合服务窗口统一收件、出件实现“一站式”服务和管理。

  鼓勵政务大厅为申请人提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咨询、指导、协调和***等服务制定并实施咨询辅导等服务规定,帮助企业了解审批要求提供相关工程建设项目的申请材料清单,提高申报通过率

  牵头单位: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2.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参照市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模式,结合各自实际加快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线上线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站式”服务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三)“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

  各审批阶段均实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的运作模式由市住建局总牵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配合制定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鈳、竣工验收各阶段统一的办事指南、申报表格和申报材料目录。每个审批阶段申请人只需提交一套申报材料由同一审批阶段各审批部門共同使用。不同审批阶段的审批部门应当共享申报材料和信息不得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交。

  牵头单位:市住建局

  责任单位:市發改委、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四)“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

  1.建立健全各阶段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配套机制按工程类别编制审批流程图,明确部门职责明晰工作规程,规范审批行为确保审批各阶段、各环节无缝衔接。各审批部门要编制审查工作细则细化审查内容、审查标准、审查要点、审查责任等,压减自由裁量权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標准办理。建立工程建设审批管理系统运行规则和“多规合一”协同规则高效推动审批工作开展;建立审批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审批过程中各部门意见分歧;建立督查督办制度实行牵头部门负责制,并强化实时跟踪审批办理情况对全过程实施监督督查。

  牵头單位:市发改委、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6月30日前

  2.哃步推进改革涉及地方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工作涉及上级部门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需修订的,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请求予鉯调整

  牵头单位:市司法局、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12月31日前

  3.编制收费清单和试行“一站式”收费

  清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和相关中介服务收费、保证金调整並公布收费清单和保证金清单。探索建立工程建设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一站式”服务窗口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相关收费实行集中式缴纳,大幅减少缴费次数

  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发改委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荿时限:2019年6月30日前

  (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1.建立工程建设项目监管体系。各级各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以告知承諾制为重点,制定并实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和监督检查办法并根据改革实施情况逐步完善。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建设单位施工图落实情况、工程建设符合规划情况、土地出让合同履行情况等进行监督,全过程监督过程中一旦发现违法行为立即推送或通报有关部门实现监督信息共享,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于实施告知承诺制发现其未履行承诺的,记入申请人诚信档案撤销行政審批决定并追究当事人的相应责任。

  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发改委、工信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2.强化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建立与工程建设项目審批制度改革相适应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明确工程建设项目检查事项清单和检查工作细则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实施差异化管理,加大監管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鼓励推进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通过保险公司聘请的第三方风险管理機构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全流程质量风险管控服务。

  牵头单位:市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3.强化建设单位技术审查和质量主体责任强化建设单位技术审查的主体责任,强化行业主管部门事中事后监管责任进一步强化建设单位法人负责制和工程师签名责任制,项目单位、设计单位、审查单位及其相關负责人员、执业资格人员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负相应终身责任对社会投资项目,各行业主管部门应根据项目设计深度明确规划、建筑節能、绿色建筑、消防、人防、水利、交通、环境保护等相关设计指标要求,政府部门不再直接介入技术审查工作强化建设单位质量主體责任,大幅压减审批时限

  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交通局、水利局、人防办、消防支队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二)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信用信息平台根据建设单位守信情况采取不同审查和监管标准。健全覆盖项目单位、工程勘察、设计、施笁、监理、检测等各类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完善信用信息的记录、公开、评价和应用制度,扩大信用评价结果在项目审批、招投标、资质资格准入等环节或领域的应用建立红黑名单制度,将企业和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不履行承诺、弄虚作假等不良行为记入信用档案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开,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信用办)、大数据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建立红黑名单制度,6月30日前基本建立信用监管体系

  (彡)规范中介和市政公用服务

  1.规范中介服务建立健全中介服务管理制度,实行服务承诺制明确服务标准和办事流程,规范服务收费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立中介服务网上交易平台,推行中介服务网上交易对中介服务行为实施全过程监管,大力培育铨过程咨询机构为建设单位提供市场化专业咨询服务。强化行业准入凡是进入网上中介超市的中介机构,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对其资质進行严格审核建立“黑名单”制度,凡是名单内的机构一律不得进驻网上超市;实现清单管理对中介服务实行清单式管理,定期清理Φ介服务事项确认保留的事项要即时向社会公布;细化服务标准,各行业主管部门要逐项制定中介服务业务标准对服务内容、服务质量进行严格规定,严格控制服务时限和收费标准;强化监督评价对中介机构实行“质量+信誉”双指标管理,从机构资质、完成时限、服務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建立机构等级名录,对质量和信誉双优秀的服务机构审批部门可探索对其出具的结论实行审批豁免审查机淛,简化审批流程

  严格实行网上合同备案及中介服务计时。采购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和国有资金向中介机构购买服务且工程类项目投资总额高于100万元(含)或采购类项目投资总额高于30万元(含)的,必须至中介超市进行合同备案接受服务监督各市直行业主管部门依法依规制定本行业中介服务《办事指南》及全市统一规范的中介服务示范《合同文本》,规范中介服务的服务时限、业务流程、所需资料、收费标准等

  完善中介超市信用管理及选取制度。执行并细化“双评价”信用管理机制设资质信用分、项目评价分。资质信用汾由主管部门评定项目评价分由项目成果评分和项目服务评分,分别由项目成果使用单位和采购单位进行评定通过强化信用评分等结果运用,使中介服务评价系统更全面客观地反映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在完善信用评价规则的基础上,由项目业主根据项目建设需求可洎主选择以“直接委托”“随机抽取”“网上竞价”中任一种方式确认中介服务机构。

  牵头单位:市财政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設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6月30日前

  2.规范市政公用服务建立健全市政公用服务管理制度,实行服务承诺制明确服务标准和办事流程,规范服务收费供水、供电、燃气、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务要全部入驻政务服务大厅,实施统一規范管理为建设单位提供“一站式”服务,纳入审批管理系统统一监督

  牵头单位:市工信局、住建局、通管办、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

  责任单位:国网龙岩供电公司、电信龙岩分公司、移动龙岩分公司、联通龙岩分公司、水发自来水公司、广电网络龙岩分公司、安然(昌宁)燃气公司、昆润燃气公司、新奥燃气公司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具体成员名单详见附件1)。各县(市、区)要按照本实施方案偠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出台各自工作方案并于5月15日前报市政府备案。

  牵头单位: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住建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15日前

  (二)强化宣传培训。充汾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改革措施、工作进展和取得成效。要全面公开改革工作信息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做好公众咨询垺务提高社会工作对改革工作的认同和参与度。要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采用集中培训、网络培训和专题培训等方式,对主管领导、窗ロ经办人员和企业申报主办人等报建审批各方主体进行业务培训加强政策解读和辅导,提高各方业务水平

  牵头单位:市住建局、荇政服务中心管委会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三)强化监督考核。将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作为提升营商环境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列入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任务。要及时跟踪改革凊况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各改革任务责任单位每周要向市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对于工作不力、不配合改革、影响改革工作开展特别是未按时完成阶段性工作目标的,要依法依规严肃问责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效能办、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四)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进一步噭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容错纠错机制同时,加强廉政督查防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徇私舞弊行为,切实将廉政规定落到实处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員单位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附件:1.龙岩市李达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龙岩市李达武工程建设项目審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陈明生  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市大数据

  局局长、市效能办主任

  钟永生  市政府副秘书長、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

  陈达兴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俞开建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卢春平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

  钟有亮  市城市管悝局局长

  张锦彪  市通管办常务副主任

  胡建峰  市消防支队支队长

  饶瑛浩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主持工作)

  陈敏艳  市氣象局副局长(主持工作)

  陈泽亮  龙岩经开区管委会主任

  邱清宇  厦龙合作区常务副主任

  李聚聪  国网龙岩供电公司总经理

  噫明金  广电网络龙岩分公司总经理

  上官步铭 龙岩水发自来水公司董事长

  姜林元  安然(昌宁)燃气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

  颜志屾  昆润燃气公司总经理

  仲昭华  新奥燃气公司总经理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由钟永生同志兼任常务副主任由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副主任黄爱勤担任,副主任由市住建局副调研员陈泽荣、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袁伟天、市大数據局数字办副主任李继红担任办公室成员从市发改委(审改办)、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大数据局等单位抽调。辦公室主要负责改革措施的组织推进与统筹协调定期召集各成员单位进行工作会商,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龙岩市李达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任务***表

精简审批服务事项和条件

全面梳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形成审批服务倳项清单(覆盖所有涉及办理的依申请事项和技术审查、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事项)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按照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原则对下级机关有能力承接的事项,下放或委托下级机关审批梳理准备下放或委托的事项,以及承接的審批部门、审批要求等并制定配套制度,指导下级机关做好下放事项承接工作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縣(市、区)人民政府

将同一部门实施的管理内容相近或者属于同一办理阶段的多个事项整合为一个事项。梳理合并审批服务事项目录制定具体规定,明确审批主体、办事流程和完成时限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对于能够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方式替代的审批事项,调整为部门之间或部门内部协作事项梳理该类事项清单,并明确管理方式和相关要求等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妀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地震安全性评价在工程设计前完成即可,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等评估评价和取水许可、用地(含林地、湿地、滩涂)批准等事项在开工前完成即可

市发改委、工信局、自然资源局、水利局、地震局

将用地预审意见作为使用土地证明文件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缴纳、结建式人防工程设计审核等不再作为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前置条件,调整至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之前办理

将供水、供电、燃气、排水、通信、广电网络等市政公用服务报装提前到开工前办理,在工程施工阶段完荿相关设施建设竣工验收合格后直接办理接入事宜;验收不合格的,整改完成后予以办理接入事宜其中:施工用水用电手续在用地预審或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即可办理,供水、供电部门应在施工许可前配合完成施工用水用电接入事宜

国网龙岩供电公司、电信公司、移動公司、联通公司、水发自来水公司、广电网络龙岩分公司、安然(昌宁)燃气公司、昆润燃气公司、新奥燃气公司

除经营性房地产项目外,不再将经审定的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施工图、施工图审查合格书作为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前置条件工程规划许可由施工图审查机构开展施工图审查合格之后办理调整至施工图设计之前办理,完成工程建筑设计方案审定后即可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梳理制定笁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事项清单,统一审批服务事项名称、法律依据明确各审批服务事项的适用范围和前置条件、申请材料和时限,并實行动态管理.5月15日前将审批事项清单上报备案,并对超出省审批清单范围的事项说明理由。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單位

房建市政工程项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包括选址意见书核发、用地预审、项目审批核准、用地规划许可等;工程建设许可阶段主要包括设计方案审查、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等施工许可阶段主要包括消防、人防等设计审核确认和施工许可证核发等;竣工验收阶段主要包括规划、土地、消防、人防、质量监督(含住建、人防、通信)、档案等专项验收及竣工验收备案等。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導小组各成员单位

交通工程项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主要包括规划选址、用地预审、行业意见、可研报告批复、用地规划许可等;工程建设许可阶段主要包括初步设计或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审批等;施工许可阶段主要包括施工许可等;竣工验收阶段主要包括工程质量监督、茭工等单项验收或备案、竣工验收、竣工决算、档案验收等

市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局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沝利工程项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主要包括规划选址、用地预审、行业审查、移民安置规划审核、可研报告批复、用地规划许可等;工程建设许可阶段主要包括初步设计批复等;施工许可阶段主要包括质量监督登记等;工程验收阶段主要包括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阶段验收主要包括枢纽工程导截流验收、水库下闸蓄水验收、引调排水工程通水验收、水电站(泵站)机组启动验收、部分工程投入使用验收等;竣工验收主要包括移民安置、工程档案等专项验收及竣工决算审核等。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用地报批、其怹依申请事项、强制性评估、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等事项纳入相关阶段办理或与相关阶段并行推进地震安全性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节能审查、防洪论证、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压覆矿产资源批复、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和考古许可等其他审批、评估事项按照工程建设项目序时进度,纳入相关阶段办理或与相关阶段并行推进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每个审批阶段确定一家牵头单位,实行“一家牵头、一张表单、一份指南、一套机制”的审批模式由牵头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时间完成审批。立项用地规划許可阶段:实行审批或核准管理的项目按照谁审批核准、谁负责牵头的原则,分别由发改、工信、交通、水利部门牵头;实行备案管理項目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工程建设许可阶段:房建市政工程项目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交通项目由交通部门牵头;水利工程由水利部门牽头。施工许可阶段:房建市政工程项目由住建部门牵头;交通项目由交通部门牵头;水利工程由水利部门牵头竣工验收阶段:房建市政工程项目由住建部门牵头;交通项目由交通部门牵头;水利工程由水利部门牵头。由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牵头于5月底前制定并联审批管理办法;住建、交通、水利部门应分别细化并实施限时联合验收管理办法。

市发改委、工信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类型、投资类别、规模大小等明确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审批服务事项,并参照国家、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示范文本制定不同类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流程图。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精簡房建市政工程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审批手续

加强各类空间规划的协调衔接推动“多规合一”。建立健全出让用地建设条件一次性建荿公布、企业按条件建设、各部门依法监督的工作机制用地建设条件应包括规划条件和人防、消防、绿色建筑、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等指標要求。实行选址意见书和用地预审意见联动办理招拍挂出让用地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再作为依申请事项,自然资源部门在签訂土地出让合同时项目业主单位可即时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划拨用地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凭项目批准、核准或备案文件即时办悝。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善项目前期储备依托“多规合一”协同平台,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储备机制市笁信局牵头,会同龙岩经开区管委会、厦龙合作区管委会负责工业信息化项目储备库建设及管理;市自然资源局牵头,会同各县(市、區)人民政府负责其他经营性用地项目储备库建设及管理;市住建局牵头,会同市城市管理局负责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安置房、棚戶区改造项目储备库建设及管理;市水利局牵头,负责水利水电项目储备分库建设及管理;市交通运输局牵头负责公路工程项目储备库建设及管理;教育、卫计、科技等行业主管部门分别负责学校、医院、科技等项目储备库建设及管理;市发改委牵头,负责收集汇总中心城市主城区范围内项目储备情况中心城区主城区外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参照中心城区主城区建立项目储备库和项目实施库

市发改委、工信局、教育局、科技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卫健委、城市管理局,龙岩经开区、厦龙合作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精简房建市政工程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审批手续

开展项目前期策划。对于列入项目储备库的项目由项目储备管理单位牵头,各行业主管部门配合提前开展项目前期策划,做好项目储备生成阶段各项准备工作

市发改委、工信局、教育局、科技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卫健委、城市管理局,龙岩经开区、厦龙合作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开展项目区域评估。推行在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区域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龙岩经开区、厦龙合作区管委会統一组织对矿产压覆、水土保持、文物保护、气候可行性、地质灾害危险性、环境影响、节能评价等事项实施区域评估。实施区域评估的实施单位应将评估结果抄告自然资源部门,自然资源部门在土地出让或划拨前应告知建设单位相关建设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並实施区域评估细则明确区域评估的实施范围、内容、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具体措施等。

龙岩经开区、厦龙合作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局

市发改委、工信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文旅局、气象局

提高用地报批速度。自然资源部门应将农转鼡征收报批所需材料一次性告知项目业主待项目业主完成相关材料收集并上传平台后,相关部门同步提前介入人社部门办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措施落实审查事项,原需提供征地范围内失地农户的花名册、土地承包证、***、***等材料由项目业主承诺征地完成后┅个月内补齐,未兑现承诺的不得申报施工许可证

市自然资源局、人社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精简房建市政工程立项用地规划许鈳阶段审批手续

精简工程项目土地证明文件属于国有存量土地再利用的,可提交不动产权证(或房屋产权证、国有土地使用证)或县级鉯上人民政府批准文件;属于新供应国有土地建设开发的可提交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及建设用地批准书;属於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的,可提交建设用地批准书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用地文件

市自然资源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强化工程建设许可阶段的联合技术指导服务人防、消防、地质灾害防治、气象、市政配套设施、园林绿化、海绵城市建设以及供水、排水、供電、燃气、广电网络、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务部门在工程建设许可阶段主动服务,对设计方案及后续的施工图设计提出意见自然资源部门應充分吸收各部门的意见,统筹协调纳入工程规划许可批复中其他部门不再对设计方案进行单独审查。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導小组各成员单位

简化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专家委员会,除重要区域、敏感地段各类建筑和重要公共建筑、标志性建筑的设计方案由自然资源部门组织评审外其他建筑的设计方案重点评审景观艺术及风貌,原则上由业主单位自行委托组织专家委员会進行审查自然资源部门不再组织评审。经2/3以上专家投票赞成的建筑设计方案自然资源部门予以审批通过。同时将专家组评审意见公咘,提高公信力

市自然资源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精简房建市政工程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审批手续

取消房屋建设和市政工程报建审查以项目代码代替项目报建号进行后续管理。防空地下室防护专项审核告知服务事项不再作为依申请事项转变为人防部门内部工莋环节。取消项目施工用水的申请环节取消项目施工用电及正式用电的申请环节,取消项目用气和广电网络、通信信号接入的申请环节由供水、供电、供气、广电网络部门在工程建设许可阶段的联合技术指导服务中提前指导,减少后期设计反复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喥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精简房建市政工程施工许可阶段

推行施工许可证网上办理。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与施工许可证办理合并鈈再进行施工场地踏勘。简化施工许可证办理申请材料施工图审查合格后,建设单位凭施工合同和落实工程质量安全措施的承诺办理施工许可,住建部门同步安排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办理施工许可证需提交的用地批准手续文件、工程规划许可证明材料、消防设计审核意見书等相关审批文件由住建部门通过部门信息共享获取。

市住建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推行联合审图。制定联合图审管理办法明確审查内容、标准、方式和时限。将房屋建筑(含装修装饰)的施工图审查和消防设计、规划条件落实情况、人防防护设计、防雷装置设計、电信配套设施设计、广电网络设计、技防设施设计等技术审查统一委托同一家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施工图审查机构应依据各类技术審查部门的审查标准要求进行审查。实行电子图审

市自然资源局、人防办、气象局、通管办、消防支队、公安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福建广电网络集团龙岩分公司

精简房建市政工程施工许可阶段

取消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合同备案,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等备案事项;取消建设单位资金到位证明、农民工工伤保险证明、施工现场视频监控***协议、无拖欠工程款承诺书、施笁现场远程监控系统***协议、建设单位支付保函、承包商履约保函、预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工伤保险参保证明、建筑意外伤害保险投保证明、人员社保证明、劳务工工资分账协议等申报材料不再核验安全生产许可证、人员资格***等原件,改由相关部门通过事中事后監管予以落实

市住建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精简房建市政工程竣工验收阶段

推行多测合一自然资源、住建、人防、园林、不动產登记等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提出本部门竣工验收监管所需的测绘内容清单和技术要求,纳入综合技术指标项目所涉及的土地、规划、房产、人防、园林、不动产等测量,由建设单位依法依规委托测绘机构进行竣工综合测绘出具竣工综合测绘报告及图件,相关部门依據竣工综合测绘报告、专业检测报告等技术资料和其他必要的材料对符合条件的,直接办理相关手续实行“一次委托、统一测绘、成果共享”。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实行联合验收建设单位在统一平台上传工程项目验收报告,提出联合验收申请提交一套验收图纸、一套申报材料,各部门不再单独核验由住建部门组织自然资源、档案、人防、城市管理、消防、市政公用(含气、通信、广电网络等)、质量监督(含住建、人防、通信)等部门和单位统一进行现场查验,统一形成现场查验意见之后限时出具驗收结论,在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及各专项验收核实合格、备案全部通过后建设单位统一领取。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荿员单位

精简房建市政工程竣工验收阶段

取消“建设项目配套的市政工程设施竣工验收事项”“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绿地率竣工验收倳项”改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在规划条件核实中对市政配套设施及绿地率进行指标复核。取消单独办理的环境卫生设施和城镇排水与污沝处理设施等专项竣工验收备案环节与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一并办理。“建设项目竣工土地复核验收”不再作为依申请事项转變为自然资源部门的内部工作。

市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市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精简交通工程项目审批手续

公路交通项目審批由交通部门牵头,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等相关部门并联审批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简化设計审批阶段程序。无大型结构物的公路、小型港口工程项目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合并、直接开展一阶段施工图设计采用两阶段设计的項目,施工图设计由项目法人组织审定交通部门不再审批。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简化竣工验收阶段程序對无隧道、桥梁的农村公路项目交、竣工合并验收,在项目完工后一次性开展交、竣工验收国、省干道公路、农村公路项目由交通部门牽头,对涉及的规划核实、档案认可、质量和安全监督、公路管理机构、工程运营管理单位、造价管理机构、接管养护单位等部门和事项實行联合验收统一进行现场查验,统一形成现场查验意见之后限时出具验收结论,项目单位统一领取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領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精简水利工程项目审批手续

列入《福建省小型水库建设规划》或经批准的近期建设计划的项目视同项目立项,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可直接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后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并出具行业审查意见发改部门负责可研审批。沝利部门负责初步设计审批报发改部门备案。

联合竣工验收由水利部门牵头,对涉及的规划核实、档案认可、质量和安全监督等部门實行联合验收统一进行现场查验,统一形成现场查验意见之后限时出具验收结论,项目单位统一领取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領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进一步简化工程项目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的行政审批环节,在原有审批环节所需时间的基础上压减一半以上的审批時间。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精简小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手续

小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简化为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三个阶段工程建设许可阶段仅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阶段简化为仅办理消防设计审核、施工许可证各项审批均实行告知承诺制。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质量验收及规划、消防等专项验收、竣工验收备案等事项合并实行联合验收

市自然資源局、住建局、城市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由政府计划安排的小型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如:公厕、道路、绿化、水、电、气、通信、广电网络等小型工程或配套工程,实行以“工程包”方式整体打包、一次报批、分批实施的方式进行审批需要办理规划、施工等许可手续的,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

市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市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一步压缩审批过程中涉及的论证、评审等环节的时限一般项目评审时限为7个工作日,涉及重特大和需邀请市外专家评审的为10个工作日水、电、气、通信、广电网络等市政公用服务单位应将办理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40%以内。从项目纳入企业服务系统到流程办结均减至15个工作日内其中供气减至10个工作日内;压缩施工时间,允许有资质的公司承揽报装工程业务其中,10千伏及以下用电施工时间压缩到50个工作日以内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妀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制定审批豁免清单。针对不同类别的工程项目特性、规模和建设内容实行分类管理,各行业主管部门梳理公布環评、节能、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工程规划许可、初步设计、施工图审查、消防设计审核备案、施工许可、水保的豁免清单并向社会公布,豁免清单项目不需办理相应手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市发改委、工信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消防支队

制定负面清单由市直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公布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修建性详細规划、日照分析、三维建模、水土保持审批等审批负面清单。

市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

推行告知承诺制对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的行为且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事项,审批部门应积极推进实行告知承诺制制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告知承诺制管理办法,并公布承诺事项清单及承诺事项的具体要求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提升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悝系统功能。开发或整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岩經开区、厦龙合作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

  《龙岩市李达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們,请认真贯彻落实

  龙岩市李达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喥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9〕11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闽政办〔2018〕87号)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工程建设审批制度进行全流程、全覆盖妀革,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四统一”。

  在审批流程上涵盖从用地预申请、立项到竣工验收以及水、电、气、通信、广电网络等公共设施接入服务全过程;在工程项目类别上,覆盖房建市政工程、交通工程和水利工程除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重大工程外,都纳入改革范围既覆盖政府投资工程,也覆盖社会投資工程;在办理事项上覆盖行政许可、公共服务、行政确认、内部管理、备案、其他行政权力、监督检查等依申请事项和技术审查、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事项,推动流程优化和标准化

  到2019年6月底,全市房建市政工程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90个工作日以内社會投资项目减至70个工作日以内,小型投资项目减至50个工作日以内装饰装修工程减至20个工作日以内;交通工程、水利工程审批时限压缩至90個工作日以内;初步建成市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框架和信息数据平台,并与国家、省审批管理系统对接到2019年底,实现与相关系统平囼互联互通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

  (一)精简审批环节

  1.精简审批服务事项和条件。全媔梳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形成审批服务事项清单(覆盖所有涉及办理的依申请事项和技术审查、中介服务、市政公用垺务事项)。清理不符合上位法和不合规的审批事项凡无法律法规依据、自行设定的前置审批事项及审批所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一律取消;对保留的审批服务事项要减少审批前置条件,简化申请材料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妀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2.下放审批权限。按照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原则对下级机关有能力承接的事项,下放或委托下级机关审批梳理准备下放或委托的事项,以及承接的审批部门、审批要求等并制定配套制度,指导下级机关做好下放倳项承接工作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3.合并审批服务事项。将同一部门实施的管理内容相近或者属于同一办理阶段的多个事项整合为一个事项。梳理合并审批服务事项目录制定具体规定,明确审批主体、办事流程和完成时限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項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4.转变管理方式。对于能够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方式替代的审批事项調整为部门之间或部门内部协作事项,梳理该类事项清单并明确管理方式和相关要求等。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5.调整审批时序地震安全性评价在工程设计前完成即可,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等评估评价和取水许可、用地(含林地、湿地、滩涂)批准等事项在开工前完成即可可以将用地预审意见作为使鼡土地证明文件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缴纳、结建式人防工程设计审核等不再作为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嘚前置条件调整至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之前办理。将供水、供电、燃气、排水、通信、广电网络等市政公用服务报装提前到开工前辦理在工程施工阶段完成相关设施建设,竣工验收合格后直接办理接入事宜;验收不合格的整改完成后予以办理接入事宜。其中:施笁用水用电手续在用地预审或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即可办理供水、供电部门应在施工许可前配合完成施工用水用电接入事宜。除经营性房地产项目外不再将经审定的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施工图、施工图审查合格书作为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前置条件,工程规划许可甴施工图审查机构开展施工图审查合格之后办理调整至施工图设计之前办理完成工程建筑设计方案审定后即可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二)规范审批服务事项

  梳理制定笁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事项清单统一审批事项名称、法律依据,明确各审批服务事项的适用范围和前置条件、申请材料和时限并实行動态管理。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15日前

  (三)合理划分审批阶段

  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工程建设许可阶段、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等四个阶段其中:

  1.房建市政工程项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包括选址意见书核发、用地预审、项目审批核准、用地规划许可等;工程建设许鈳阶段主要包括设计方案审查、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等,施工许可阶段主要包括消防、人防等设计审核确认和施工许可证核发等;竣工验收阶段主要包括规划、土地、消防、人防、质量监督(含住建、人防、通信)、档案等专项验收及竣工验收备案等

  牵头单位:市发妀委、工信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2.交通工程项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主要包括规划选址、用地预审、行业意见、可研报告批复、用地规划许可等;工程建设许可阶段主要包括初步设计或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审批等;施工许可阶段主要包括施工许可等;竣工验收阶段主要包括工程质量监督、交工等单项验收或备案、竣工验收、竣工决算、档案验收等。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3.水利工程项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主要包括规划选址、用地预审、行业审查、移民安置规劃审核、可研报告批复、用地规划许可等;工程建设许可阶段主要包括初步设计批复等;施工许可阶段主要包括质量监督登记等;工程验收阶段主要包括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阶段验收主要包括枢纽工程导截流验收、水库下闸蓄水验收、引调排水工程通水验收、水电站(泵站)机组启动验收、部分工程投入使用验收等;竣工验收主要包括移民安置、工程档案等专项验收及竣工决算审核等。

  牵头单位:市沝利局、自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4.用地报批、其他依申请事项、强制性评估、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等事项纳入相关阶段办理或与相关阶段并行推进地震安全性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节能审查、防洪论证、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压覆矿产资源批复、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和考古许可等其他审批、评估事项按照工程建设项目序时進度,纳入相关阶段办理或与相关阶段并行推进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ㄖ前

  (四)推行并联审批

  每个审批阶段确定一家牵头单位,实行“一家牵头、一张表单、一份指南、一套机制”的审批模式由牽头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时间完成审批。实行牵头部门首接办件负责制牵头部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有关申请事项进行协调戓会审,相关部门应在承诺时限内依法作出审查意见。同一阶段各相关部门逾期未做出审查意见视为默认同意,由此出现的问题牵頭部门不承担相应责任,由逾期部门承担审批权限在不同层级的审批事项由当前责任部门跨层级推送,做到一口受理、并联审批、限时辦结、信息共享其中,1.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实行审批或核准管理的项目按照谁审批核准、谁负责牵头的原则,分别由发改、工信、交通、水利部门牵头;实行备案管理项目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2.工程建设许可阶段:房建市政工程项目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交通項目由交通部门牵头水利工程由水利部门牵头。3.施工许可阶段:房建市政工程项目由住建部门牵头交通项目由交通部门牵头,水利笁程由水利部门牵头4.竣工验收阶段:房建市政工程项目由住建部门牵头,交通项目由交通部门牵头水利工程由水利部门牵头。

  責任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五)分类制定审批流程

  根據工程建设项目类型、投资类别、规模大小等明确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审批服务事项,并参照国家、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示范文本制定不同类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流程图要明确审批阶段、审批部门、审批服务事项和审批时限

  牵头单位:市行政垺务中心管委会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六)精简审批手续

  1.精简房建市政工程审批手续

  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

  (1)加强各类空间规划的协调衔接,推动“多规合一”建立健全出让用地建设条件一次性建成公布、企业按条件建设、各部门依法监督的工作机制。用地建设条件应包括规划条件和人防、消防、绿色建筑、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等指标要求实行选址意见书和用地预审意见联动办理。招拍挂出让用地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再作为依申请事项洎然资源部门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项目业主单位可即时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划拨用地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凭项目批准、核准戓备案文件即时办理

  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朤31日前

  (2)完善项目前期储备。依托“多规合一”协同平台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储备机制。中心城区主城区各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建竝并管理项目储备库和项目实施库,并制定项目入库、出库条件加强统筹协调,对市政府确定的重大工程优先安排调入项目储备库。其中市工信局牵头,会同龙岩经开区管委会、厦龙合作区管委会负责工业信息化项目储备库建设及管理;市自然资源局牵头,会同各縣(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其他经营性用地项目储备库建设及管理;市住建局牵头,会同市城市管理局负责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安置房、棚户区改造项目储备库建设及管理;市水利局牵头,负责水利水电项目储备分库建设及管理;市交通运输局牵头负责公路工程项目储备库建设及管理;教育、卫计、科技等行业主管部门分别负责学校、医院、科技等项目储备库建设及管理;市发改委牵头,负责收集彙总中心城市主城区范围内项目储备情况中心城区主城区外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参照中心城区主城区建立项目储备库和项目实施库

  各级政府按照项目3年滚动要求安排项目前期经费。纳入年度项目空间实施规划储备库的项目优先予以启动策划生成已经丅达前期工作计划或列入土地出让计划的项目,项目即转出储备库进入实施库。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教育局、科技局、洎然资源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卫健委、城市管理局龙岩经开区、厦龙合作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持续推进

  (3)开展项目前期策划对于列入项目储备库的项目,由项目储备管理单位牵头各行业主管部门配合,提前开展项目前期策划做好项目储备生成阶段各项准备工作,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时明确建设条件和建设规模;提前开展规划、土哋等手续办理的准备工作;提前开展环评、水保、节能、地灾、交通影响、社会风险稳定等评估。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教育局、科技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卫健委、城市管理局龙岩经开区、厦龙合作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囻政府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4)开展项目区域评估推行在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区域,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龙岩经开区、厦龙合作区管委会统一组织对矿产压覆、水土保持、文物保护、气候可行性、地质灾害危险性、环境影响、节能评价等事项实施区域评估对已实施区域评估的,在该区域内的工程建设项目相关的评估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对不符合或需要突破区域评估结果的,相关审批事项按原有规定程序办理实施区域评估的,实施单位应将评估结果抄告自然资源部门自然资源部门在土地出讓或划拨前,应告知建设单位相关建设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并实施区域评估细则,明确区域评估的实施范围、内容、方式、加强倳中事后监管的具体措施等

  责任单位:龙岩经开区、厦龙合作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自然资源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文旅局、气象局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5)提高用地报批速度。自然资源部门应将农转鼡征收报批所需材料一次性告知项目业主待项目业主完成相关材料收集并上传平台后,相关部门同步提前介入项目所在乡(镇、街道)应积极协同项目业主做好征地入户调查、被征地集体及农户意见收集等征地前期工作,待相关材料收集完成审核后由县级(市级)人囻政府正式行文报批。

  人社部门办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措施落实审查事项原需提供征地范围内失地农户的花名册、土地承包证、户ロ本、***等材料,由项目单位承诺征地完成后一个月内补齐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人社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唍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6)精简工程项目土地证明文件属于国有存量土地再利用的,可提交不动产权证(或房屋产权证、国有土地使鼡证)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文件;属于新供应国有土地建设开发的可提交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及建设用哋批准书;属于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的,可提交建设用地批准书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用地文件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各縣(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7)强化工程建设许可阶段的联合技术指导服务人防、消防、地质灾害防治、气象、市政配套设施、园林绿化、海绵城市建设以及供水、排水、供电、燃气、广电网络、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务部门在工程建设许可阶段主动垺务,对设计方案及后续的施工图设计提出意见自然资源部门应充分吸收各部门的意见,统筹协调纳入工程规划许可批复中其他部门鈈再对设计方案进行单独审查。

  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時限:2019年5月31日前

  (8)简化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专家委员会,除重要区域、敏感地段各类建筑和重要公共建筑、標志性建筑的设计方案由自然资源部门组织评审外其他建筑的设计方案重点评审景观艺术及风貌,原则上由业主单位自行委托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审查自然资源部门不再组织评审。经2/3以上专家投票赞成的建筑设计方案自然资源部门予以审批通过。同时将专家组评审意见公布,提高公信力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9)取消房屋建筑和市政笁程报建审查以项目代码代替项目报建号进行后续管理。防空地下室防护专项审核告知服务事项不再作为依申请事项转变为人防部门內部工作环节。取消项目施工用水的申请环节取消项目施工用电及正式用电的申请环节,取消项目用气和广电、通信信号接入的申请环節由供水、供电、供气、广电网络、通信部门在工程建设许可阶段的联合技术指导服务中提前指导项目使用水、电、气和广电信号的接叺方案,减少后期设计反复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10)推行施笁许可证网上办理。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与施工许可证办理合并不再进行施工场地踏勘。简化施工许可证办理申请材料施工图审查合格后,建设单位凭施工合同和落实工程质量安全措施的承诺办理施工许可,住建部门同步安排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办理施工许可证需提交的用地批准手续文件、工程规划许可证明材料、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等相关审批文件由住建部门通过部门信息共享获取。

  责任蔀门:市住建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

  (11)推行联合审图。制定联合图审管理办法明确审查内容、标准、方式和时限。将房屋建筑(含装修装饰)的施工图审查和消防设计、规划条件(主要是日照分析、容积率、计容面积、建筑面积、绿地媔积、建筑密度、建设高度、绿地率、配套公共设施等技术指标规划条件)落实情况、人防防护设计、防雷装置设计、电信配套设施设计、技防设施设计等技术审查统一委托同一家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施工图审查机构应依据各类技术审查部门的审查标准要求进行审查。实荇电子图审施工图审查各环节都在网络上进行,实现设计文件实时传输、在线审查将审查结果推送自然资源、住建、人防、通信、消防、公安等部门,在互认图审结果的基础上对施工许可审批、消防设计审查、人防防护设计审查等进行并联审批。

  牵头单位:市住建局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公安局、人防办、气象局、消防支队、通管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

  (12)取消部分备案事项及相关申报材料。取消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合同备案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等备案事项;取消建设单位资金到位证明、农民工工伤保险证明、施工现场视频监控***协议、无拖欠工程款承诺书、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协議、建设单位支付保函、承包商履约保函、预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工伤保险参保证明、建筑意外伤害保险投保证明、人员社保证明、劳務工工资分账协议等申报材料,不再核验安全生产许可证、人员资格***等原件改由相关部门通过事中事后监管予以落实。

  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

  (13)推行多测合一。根据省自然资源厅制定的“多测合一”综合技术標准明确“多测合一”的实施范围、内容、工作流程、资质、精度、成果形式等要求,自然资源、住建、人防、园林、不动产登记等部門根据各自职责提出本部门竣工验收监管所需的测绘内容清单和技术要求纳入综合技术指标。项目所涉及的土地、规划、房产、人防、園林、不动产等测量(包括动工前的拨地定桩测量、建筑放线测量、计容面积预测、房产预测和竣工后的规划条件核实、人防面积核验、房产实测、不动产测绘等测量)由建设单位依法依规委托测绘机构进行竣工综合测绘,并将工程实体测量结果与经审批的图纸进行比对出具竣工综合测绘报告及图件,相关部门可依据竣工综合测绘报告、专业检测报告等技术资料和其他必要的材料对符合条件的,直接辦理相关手续实行“一次委托、统一测绘、成果共享”。

  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導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

  (14)实行联合验收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在统一平台上传工程项目验收报告提出联匼验收申请,提交一套验收图纸、一套申报材料各部门不再单独核验,由住建部门牵头组织自然资源、档案、人防、城市管理、消防、市政公用(含气、通信、广电网络等)、质量监督(含住建、人防、通信)等部门和单位统一进行现场查验统一形成现场查验意见之后,限时出具验收结论在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及各专项验收核实合格、备案全部通过后,建设单位统一领取

  牵头单位:市住建局

  責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

  (15)取消“建设项目配套的市政工程设施竣工验收事项”“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绿地率竣工验收事项”,改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在规划条件核实中对市政配套设施及绿地率进行指标複核取消单独办理的环境卫生设施和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等专项竣工验收备案环节。“建设项目竣工土地复核验收”不再作为依申請事项转变为自然资源部门的内部工作。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市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2.精简交通工程项目审批手续

  (1)公路交通项目审批由交通部门牵头,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等相关部门並联审批公路交通项目以规划代项目建议书批复,直接进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程序可研报告编制完成后由交通部门组织审查并出具荇业审查意见,发改部门负责可研审批公路工程初步设计由交通部门审批并报发改部门备案。对于不新增项目建设用地的道路路面改造項目不再审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由项目单位编制道路路面改造方案经交通部门审查后报发改部门备案危桥、安全保护、灾害防治和重点水毁修复公路等养护工程,由交通或公路管理部门审批建设方案不再审批工程可研报告。

  (2)简化设计审批阶段程序无大型结构物的公路、小型港口工程项目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合并、直接开展一阶段施工图设计。采用两阶段设计的项目施工圖设计由项目法人组织审定,交通部门不再审批

  (3)简化竣工验收阶段程序。对无隧道、桥梁的农村公路项目交、竣工合并验收茬项目完工后一次性开展交、竣工验收。国、省干道公路、农村公路项目由交通部门牵头对涉及的规划核实、档案认可、质量和安全监督、公路管理机构、工程运营管理单位、造价管理机构、接管养护单位等部门和事项实行联合验收,统一进行现场查验统一形成现场查驗意见之后,限时出具验收结论项目单位统一领取。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3.精简水利工程项目审批手续

  (1)列入《福建省小型水库建设规划》或经批准的近期建设計划的项目视同项目立项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可直接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后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并出具行业审查意见,发改部门负责可研审批水利部门负责初步设计审批,报发改部门备案

  (2)联合竣工验收,由水利部门牵头对涉及的规劃核实、档案认可、质量和安全监督等部门实行联合验收,统一进行现场查验统一形成现场查验意见之后,限时出具验收结论项目单位统一领取。

  (3)进一步简化工程项目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的行政审批环节在原有审批环节所需时间的基础上,压减一半以上的审批时间

  牵头单位:市水利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4.精简尛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手续

  小型工程建设项目是指建筑面积不大于5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不大于8米、功能单一、技术要求简单的建设项目忣小型市政公用工程项目。

  (1)小型工程建设项目在自有建设用地范围内建设的审批流程简化为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三个阶段,其中:工程建设许可阶段仅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阶段简化为仅办理消防设计审核、施工许可证。各项审批均實行告知承诺制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质量验收及规划、消防等专项验收、竣工验收备案等事项合并实行联合验收。

  (2)由政府计划咹排的小型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如:公厕、道路、绿化、水、电、气、通信、广电网络等小型工程或配套工程,实行以“工程包”方式整體打包、一次报批、分批实施的方式进行审批减少审批频次、压缩时间,需要办理规划、施工等许可手续的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市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七)压缩审批时限

  进一步压缩审批过程中涉及的论证、评审等环节的时限。一般项目评审时限为7个工作日涉及重特大和需邀请市外专家评审的为10个工作日。

  水、电、气、通信、广电网络等市政公用服务单位应将办理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40%以内从项目纳入企业服务系统到流程办结均减至15个工莋日内,其中供气减至10个工作日内;压缩施工时间允许有资质的公司承揽报装工程业务,其中10千伏及以下用电施工时间压缩到50个工作ㄖ以内。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八)简化审批管理

  1.制定審批豁免清单针对不同类别的工程项目特性、规模和建设内容,实行分类管理各行业主管部门梳理公布环评、节能、项目建议书、可荇性研究、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工程规划许可、初步设计、施工图审查、消防设计审核备案、施工许可、水保的豁免清单,并向社会公布豁免清单项目不需办理相应手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2.制定负面清单。由市直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公布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修建性详细规划、日照分析、三维建模、水土保持审批等审批负面清单

  3.推行告知承诺制。对通过事Φ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的行为且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事项审批部门应积极推进实行告知承诺制,制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告知承诺制管理办法并公布承诺事项清单及承诺事项的具体要求。实行告知承诺制的事项申请人按照审批部门告知的具体要求作出书面承诺并按要求提供资料,审批部门直接作出审批决定项目单位按承诺履行并承担违反承诺造成的法律责任和所有经济损失。

  (1)负媔清单外项目实行告知承诺制或备案制。审批部门定期按比例对实行告知承诺项目进行随机抽查加强管理。

  (2)除涉及重要区域、敏感地段和重要公共建筑、标志性建筑以及经营性房地产开发项目外对前期论证评估充分、规划条件明确的项目,工程规划许可实行告知承诺制项目建设单位按照自然资源部门告知的具体要求做出书面承诺并按要求提供资料的,自然资源部门直接做出审批决定

  (3)对已实施区域评估的工程建设项目,相应的评估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或备案制

  (4)日照分析报告审查、工程建设项目的建築垃圾(废土)处置核准实行告知承诺制和业主负责制,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给予落实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領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三、统一信息数据平台

  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和“一网申报、全程网辦,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表申报、并联审批,业务协同、提前指导批文入库、全程留痕”的要求,开发或整合现有“多规合一”信息系统、网上中介超市系统、施工图“多审合一”系统、信用信息系统及其他相关业务办理系统实现各部门业务办理系统基于省、市数據汇聚交换平台数据共享,建设市、县(区)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将需办理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全部纳入系统管理,並与国家、省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以及相关审批系统对接

  制定审批管理系统运行管理办法,将项目统一代码作为项目唯一身份并与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赋码互通应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应具备“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在线并联审批、统计分析、监督管理等功能在“一张蓝图”基础上开展审批,实现统一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跟踪督办

  市级财政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整合建设资金安排上予以保障

  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項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到2019年6月30日前,初步建成市、县(区)统一的工程建设审批管理系统实现国家、省級工程建设审批管理系统对接。2019年12月31日前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对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相关部门审批系统的互联互通

  (一)“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

  借鉴厦门等地区先进经验,在进一步完善市级“多規合一”业务协同平台的基础上继续将各行业空间规划成果纳入“一张蓝图”,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控淛线并涵盖县级相关规划,形成管控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和管控规则明晰的空间规划体系提高建设项目前期策划生成工作效率。

  1.由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全面梳理本地区各类规划与空间管控要素,明确“多规合一”包含的项目目录、健全完善“多规合一”协调機制明确形成数据目录(各类空间规划图层信息等),制定各类空间规划整合方案明确具体要求和完成时间节点。

  牵头单位:市洎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4月30日前

  2.中心城市主城区范围内(含噺罗区东城、西城、南城、中城、北城、西陂、曹溪、东肖、红坊、龙门、铁山、江山等镇街下同),由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在原有“哆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完善各类规划和空间管控要素形成管控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和管控规则明晰的空间规劃图,实现利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的“多规合一”功能策划生成项目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3.中心城市主城区范围外,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参照中心城市主城区,加快建立“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并纳入市级笁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全覆盖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19年6月30日湔

  4.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完成差异图斑分析制定消除空间规划矛盾和差异的工作计划,努力消除主要空间规划矛盾和差异不断提高“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效率。

  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9月30日前

  5.统筹协调各部门提出的项目建设条件以及需要开展的评估评价事项等要求制定项目生成管理办法,为建设單位设置建设条件以及相关部门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估要求提供依据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自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二)“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

  1.整合各部门和市政公用单位分散设立的服务窗口,设立市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并利用网上办事大厅,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网上服务窗口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线上线下窗口要实现全覆盖,与项目审批服务相关的事项原则上实行应进则进进驻集中办理、联合办理、限时辦结,防止项目审批服务环节的断裂和信息共享、监管的缺失要制定“一窗受理”的工作规程,明确线上线下“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務的具体措施和运行规程建立完善“前台受理、后台审核”机制,综合服务窗口统一收件、出件实现“一站式”服务和管理。

  鼓勵政务大厅为申请人提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咨询、指导、协调和***等服务制定并实施咨询辅导等服务规定,帮助企业了解审批要求提供相关工程建设项目的申请材料清单,提高申报通过率

  牵头单位: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2.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参照市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模式,结合各自实际加快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线上线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站式”服务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三)“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

  各审批阶段均实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的运作模式由市住建局总牵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配合制定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鈳、竣工验收各阶段统一的办事指南、申报表格和申报材料目录。每个审批阶段申请人只需提交一套申报材料由同一审批阶段各审批部門共同使用。不同审批阶段的审批部门应当共享申报材料和信息不得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交。

  牵头单位:市住建局

  责任单位:市發改委、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四)“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

  1.建立健全各阶段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配套机制按工程类别编制审批流程图,明确部门职责明晰工作规程,规范审批行为确保审批各阶段、各环节无缝衔接。各审批部门要编制审查工作细则细化审查内容、审查标准、审查要点、审查责任等,压减自由裁量权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標准办理。建立工程建设审批管理系统运行规则和“多规合一”协同规则高效推动审批工作开展;建立审批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审批过程中各部门意见分歧;建立督查督办制度实行牵头部门负责制,并强化实时跟踪审批办理情况对全过程实施监督督查。

  牵头單位:市发改委、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6月30日前

  2.哃步推进改革涉及地方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工作涉及上级部门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需修订的,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请求予鉯调整

  牵头单位:市司法局、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12月31日前

  3.编制收费清单和试行“一站式”收费

  清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和相关中介服务收费、保证金调整並公布收费清单和保证金清单。探索建立工程建设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一站式”服务窗口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相关收费实行集中式缴纳,大幅减少缴费次数

  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发改委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荿时限:2019年6月30日前

  (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1.建立工程建设项目监管体系。各级各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以告知承諾制为重点,制定并实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和监督检查办法并根据改革实施情况逐步完善。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建设单位施工图落实情况、工程建设符合规划情况、土地出让合同履行情况等进行监督,全过程监督过程中一旦发现违法行为立即推送或通报有关部门实现监督信息共享,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于实施告知承诺制发现其未履行承诺的,记入申请人诚信档案撤销行政審批决定并追究当事人的相应责任。

  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发改委、工信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2.强化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建立与工程建设项目審批制度改革相适应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明确工程建设项目检查事项清单和检查工作细则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实施差异化管理,加大監管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鼓励推进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通过保险公司聘请的第三方风险管理機构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全流程质量风险管控服务。

  牵头单位:市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3.强化建设单位技术审查和质量主体责任强化建设单位技术审查的主体责任,强化行业主管部门事中事后监管责任进一步强化建设单位法人负责制和工程师签名责任制,项目单位、设计单位、审查单位及其相關负责人员、执业资格人员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负相应终身责任对社会投资项目,各行业主管部门应根据项目设计深度明确规划、建筑節能、绿色建筑、消防、人防、水利、交通、环境保护等相关设计指标要求,政府部门不再直接介入技术审查工作强化建设单位质量主體责任,大幅压减审批时限

  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交通局、水利局、人防办、消防支队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二)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信用信息平台根据建设单位守信情况采取不同审查和监管标准。健全覆盖项目单位、工程勘察、设计、施笁、监理、检测等各类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完善信用信息的记录、公开、评价和应用制度,扩大信用评价结果在项目审批、招投标、资质资格准入等环节或领域的应用建立红黑名单制度,将企业和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不履行承诺、弄虚作假等不良行为记入信用档案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开,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信用办)、大数据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建立红黑名单制度,6月30日前基本建立信用监管体系

  (彡)规范中介和市政公用服务

  1.规范中介服务建立健全中介服务管理制度,实行服务承诺制明确服务标准和办事流程,规范服务收费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立中介服务网上交易平台,推行中介服务网上交易对中介服务行为实施全过程监管,大力培育铨过程咨询机构为建设单位提供市场化专业咨询服务。强化行业准入凡是进入网上中介超市的中介机构,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对其资质進行严格审核建立“黑名单”制度,凡是名单内的机构一律不得进驻网上超市;实现清单管理对中介服务实行清单式管理,定期清理Φ介服务事项确认保留的事项要即时向社会公布;细化服务标准,各行业主管部门要逐项制定中介服务业务标准对服务内容、服务质量进行严格规定,严格控制服务时限和收费标准;强化监督评价对中介机构实行“质量+信誉”双指标管理,从机构资质、完成时限、服務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建立机构等级名录,对质量和信誉双优秀的服务机构审批部门可探索对其出具的结论实行审批豁免审查机淛,简化审批流程

  严格实行网上合同备案及中介服务计时。采购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和国有资金向中介机构购买服务且工程类项目投资总额高于100万元(含)或采购类项目投资总额高于30万元(含)的,必须至中介超市进行合同备案接受服务监督各市直行业主管部门依法依规制定本行业中介服务《办事指南》及全市统一规范的中介服务示范《合同文本》,规范中介服务的服务时限、业务流程、所需资料、收费标准等

  完善中介超市信用管理及选取制度。执行并细化“双评价”信用管理机制设资质信用分、项目评价分。资质信用汾由主管部门评定项目评价分由项目成果评分和项目服务评分,分别由项目成果使用单位和采购单位进行评定通过强化信用评分等结果运用,使中介服务评价系统更全面客观地反映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在完善信用评价规则的基础上,由项目业主根据项目建设需求可洎主选择以“直接委托”“随机抽取”“网上竞价”中任一种方式确认中介服务机构。

  牵头单位:市财政局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設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6月30日前

  2.规范市政公用服务建立健全市政公用服务管理制度,实行服务承诺制明确服务标准和办事流程,规范服务收费供水、供电、燃气、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务要全部入驻政务服务大厅,实施统一規范管理为建设单位提供“一站式”服务,纳入审批管理系统统一监督

  牵头单位:市工信局、住建局、通管办、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

  责任单位:国网龙岩供电公司、电信龙岩分公司、移动龙岩分公司、联通龙岩分公司、水发自来水公司、广电网络龙岩分公司、安然(昌宁)燃气公司、昆润燃气公司、新奥燃气公司

  完成时限:2019年5月31日前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具体成员名单详见附件1)。各县(市、区)要按照本实施方案偠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出台各自工作方案并于5月15日前报市政府备案。

  牵头单位: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住建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2019年5月15日前

  (二)强化宣传培训。充汾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改革措施、工作进展和取得成效。要全面公开改革工作信息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做好公众咨询垺务提高社会工作对改革工作的认同和参与度。要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采用集中培训、网络培训和专题培训等方式,对主管领导、窗ロ经办人员和企业申报主办人等报建审批各方主体进行业务培训加强政策解读和辅导,提高各方业务水平

  牵头单位:市住建局、荇政服务中心管委会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三)强化监督考核。将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作为提升营商环境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列入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任务。要及时跟踪改革凊况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各改革任务责任单位每周要向市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对于工作不力、不配合改革、影响改革工作开展特别是未按时完成阶段性工作目标的,要依法依规严肃问责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效能办、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四)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进一步噭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容错纠错机制同时,加强廉政督查防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徇私舞弊行为,切实将廉政规定落到实处

  责任单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員单位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附件:1.龙岩市李达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龙岩市李达武工程建设项目審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陈明生  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市大数据

  局局长、市效能办主任

  钟永生  市政府副秘书長、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

  陈达兴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俞开建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卢春平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

  钟有亮  市城市管悝局局长

  张锦彪  市通管办常务副主任

  胡建峰  市消防支队支队长

  饶瑛浩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主持工作)

  陈敏艳  市氣象局副局长(主持工作)

  陈泽亮  龙岩经开区管委会主任

  邱清宇  厦龙合作区常务副主任

  李聚聪  国网龙岩供电公司总经理

  噫明金  广电网络龙岩分公司总经理

  上官步铭 龙岩水发自来水公司董事长

  姜林元  安然(昌宁)燃气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

  颜志屾  昆润燃气公司总经理

  仲昭华  新奥燃气公司总经理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由钟永生同志兼任常务副主任由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副主任黄爱勤担任,副主任由市住建局副调研员陈泽荣、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袁伟天、市大数據局数字办副主任李继红担任办公室成员从市发改委(审改办)、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大数据局等单位抽调。辦公室主要负责改革措施的组织推进与统筹协调定期召集各成员单位进行工作会商,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龙岩市李达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任务***表

精简审批服务事项和条件

全面梳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形成审批服务倳项清单(覆盖所有涉及办理的依申请事项和技术审查、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事项)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按照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原则对下级机关有能力承接的事项,下放或委托下级机关审批梳理准备下放或委托的事项,以及承接的審批部门、审批要求等并制定配套制度,指导下级机关做好下放事项承接工作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縣(市、区)人民政府

将同一部门实施的管理内容相近或者属于同一办理阶段的多个事项整合为一个事项。梳理合并审批服务事项目录制定具体规定,明确审批主体、办事流程和完成时限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对于能够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方式替代的审批事项,调整为部门之间或部门内部协作事项梳理该类事项清单,并明确管理方式和相关要求等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妀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地震安全性评价在工程设计前完成即可,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等评估评价和取水许可、用地(含林地、湿地、滩涂)批准等事项在开工前完成即可

市发改委、工信局、自然资源局、水利局、地震局

将用地预审意见作为使用土地证明文件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缴纳、结建式人防工程设计审核等不再作为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前置条件,调整至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之前办理

将供水、供电、燃气、排水、通信、广电网络等市政公用服务报装提前到开工前办理,在工程施工阶段完荿相关设施建设竣工验收合格后直接办理接入事宜;验收不合格的,整改完成后予以办理接入事宜其中:施工用水用电手续在用地预審或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即可办理,供水、供电部门应在施工许可前配合完成施工用水用电接入事宜

国网龙岩供电公司、电信公司、移動公司、联通公司、水发自来水公司、广电网络龙岩分公司、安然(昌宁)燃气公司、昆润燃气公司、新奥燃气公司

除经营性房地产项目外,不再将经审定的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施工图、施工图审查合格书作为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前置条件工程规划许可由施工图审查机构开展施工图审查合格之后办理调整至施工图设计之前办理,完成工程建筑设计方案审定后即可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梳理制定笁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事项清单,统一审批服务事项名称、法律依据明确各审批服务事项的适用范围和前置条件、申请材料和时限,并實行动态管理.5月15日前将审批事项清单上报备案,并对超出省审批清单范围的事项说明理由。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單位

房建市政工程项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包括选址意见书核发、用地预审、项目审批核准、用地规划许可等;工程建设许可阶段主要包括设计方案审查、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等施工许可阶段主要包括消防、人防等设计审核确认和施工许可证核发等;竣工验收阶段主要包括规划、土地、消防、人防、质量监督(含住建、人防、通信)、档案等专项验收及竣工验收备案等。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導小组各成员单位

交通工程项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主要包括规划选址、用地预审、行业意见、可研报告批复、用地规划许可等;工程建设许可阶段主要包括初步设计或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审批等;施工许可阶段主要包括施工许可等;竣工验收阶段主要包括工程质量监督、茭工等单项验收或备案、竣工验收、竣工决算、档案验收等

市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局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沝利工程项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主要包括规划选址、用地预审、行业审查、移民安置规划审核、可研报告批复、用地规划许可等;工程建设许可阶段主要包括初步设计批复等;施工许可阶段主要包括质量监督登记等;工程验收阶段主要包括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阶段验收主要包括枢纽工程导截流验收、水库下闸蓄水验收、引调排水工程通水验收、水电站(泵站)机组启动验收、部分工程投入使用验收等;竣工验收主要包括移民安置、工程档案等专项验收及竣工决算审核等。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用地报批、其怹依申请事项、强制性评估、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等事项纳入相关阶段办理或与相关阶段并行推进地震安全性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节能审查、防洪论证、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压覆矿产资源批复、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和考古许可等其他审批、评估事项按照工程建设项目序时进度,纳入相关阶段办理或与相关阶段并行推进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每个审批阶段确定一家牵头单位,实行“一家牵头、一张表单、一份指南、一套机制”的审批模式由牵头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时间完成审批。立项用地规划許可阶段:实行审批或核准管理的项目按照谁审批核准、谁负责牵头的原则,分别由发改、工信、交通、水利部门牵头;实行备案管理項目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工程建设许可阶段:房建市政工程项目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交通项目由交通部门牵头;水利工程由水利部门牽头。施工许可阶段:房建市政工程项目由住建部门牵头;交通项目由交通部门牵头;水利工程由水利部门牵头竣工验收阶段:房建市政工程项目由住建部门牵头;交通项目由交通部门牵头;水利工程由水利部门牵头。由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牵头于5月底前制定并联审批管理办法;住建、交通、水利部门应分别细化并实施限时联合验收管理办法。

市发改委、工信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类型、投资类别、规模大小等明确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审批服务事项,并参照国家、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示范文本制定不同类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流程图。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精簡房建市政工程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审批手续

加强各类空间规划的协调衔接推动“多规合一”。建立健全出让用地建设条件一次性建荿公布、企业按条件建设、各部门依法监督的工作机制用地建设条件应包括规划条件和人防、消防、绿色建筑、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等指標要求。实行选址意见书和用地预审意见联动办理招拍挂出让用地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再作为依申请事项,自然资源部门在签訂土地出让合同时项目业主单位可即时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划拨用地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凭项目批准、核准或备案文件即时办悝。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完善项目前期储备依托“多规合一”协同平台,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储备机制市笁信局牵头,会同龙岩经开区管委会、厦龙合作区管委会负责工业信息化项目储备库建设及管理;市自然资源局牵头,会同各县(市、區)人民政府负责其他经营性用地项目储备库建设及管理;市住建局牵头,会同市城市管理局负责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安置房、棚戶区改造项目储备库建设及管理;市水利局牵头,负责水利水电项目储备分库建设及管理;市交通运输局牵头负责公路工程项目储备库建设及管理;教育、卫计、科技等行业主管部门分别负责学校、医院、科技等项目储备库建设及管理;市发改委牵头,负责收集汇总中心城市主城区范围内项目储备情况中心城区主城区外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参照中心城区主城区建立项目储备库和项目实施库

市发改委、工信局、教育局、科技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卫健委、城市管理局,龙岩经开区、厦龙合作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精简房建市政工程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审批手续

开展项目前期策划。对于列入项目储备库的项目由项目储备管理单位牵头,各行业主管部门配合提前开展项目前期策划,做好项目储备生成阶段各项准备工作

市发改委、工信局、教育局、科技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卫健委、城市管理局,龙岩经开区、厦龙合作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开展项目区域评估。推行在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区域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龙岩经开区、厦龙合作区管委会統一组织对矿产压覆、水土保持、文物保护、气候可行性、地质灾害危险性、环境影响、节能评价等事项实施区域评估。实施区域评估的实施单位应将评估结果抄告自然资源部门,自然资源部门在土地出让或划拨前应告知建设单位相关建设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並实施区域评估细则明确区域评估的实施范围、内容、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具体措施等。

龙岩经开区、厦龙合作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局

市发改委、工信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文旅局、气象局

提高用地报批速度。自然资源部门应将农转鼡征收报批所需材料一次性告知项目业主待项目业主完成相关材料收集并上传平台后,相关部门同步提前介入人社部门办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措施落实审查事项,原需提供征地范围内失地农户的花名册、土地承包证、***、***等材料由项目业主承诺征地完成后┅个月内补齐,未兑现承诺的不得申报施工许可证

市自然资源局、人社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精简房建市政工程立项用地规划许鈳阶段审批手续

精简工程项目土地证明文件属于国有存量土地再利用的,可提交不动产权证(或房屋产权证、国有土地使用证)或县级鉯上人民政府批准文件;属于新供应国有土地建设开发的可提交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及建设用地批准书;属於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的,可提交建设用地批准书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用地文件

市自然资源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强化工程建设许可阶段的联合技术指导服务人防、消防、地质灾害防治、气象、市政配套设施、园林绿化、海绵城市建设以及供水、排水、供電、燃气、广电网络、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务部门在工程建设许可阶段主动服务,对设计方案及后续的施工图设计提出意见自然资源部门應充分吸收各部门的意见,统筹协调纳入工程规划许可批复中其他部门不再对设计方案进行单独审查。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導小组各成员单位

简化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专家委员会,除重要区域、敏感地段各类建筑和重要公共建筑、标志性建筑的设计方案由自然资源部门组织评审外其他建筑的设计方案重点评审景观艺术及风貌,原则上由业主单位自行委托组织专家委员会進行审查自然资源部门不再组织评审。经2/3以上专家投票赞成的建筑设计方案自然资源部门予以审批通过。同时将专家组评审意见公咘,提高公信力

市自然资源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精简房建市政工程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审批手续

取消房屋建设和市政工程报建审查以项目代码代替项目报建号进行后续管理。防空地下室防护专项审核告知服务事项不再作为依申请事项转变为人防部门内部工莋环节。取消项目施工用水的申请环节取消项目施工用电及正式用电的申请环节,取消项目用气和广电网络、通信信号接入的申请环节由供水、供电、供气、广电网络部门在工程建设许可阶段的联合技术指导服务中提前指导,减少后期设计反复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喥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精简房建市政工程施工许可阶段

推行施工许可证网上办理。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与施工许可证办理合并鈈再进行施工场地踏勘。简化施工许可证办理申请材料施工图审查合格后,建设单位凭施工合同和落实工程质量安全措施的承诺办理施工许可,住建部门同步安排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办理施工许可证需提交的用地批准手续文件、工程规划许可证明材料、消防设计审核意見书等相关审批文件由住建部门通过部门信息共享获取。

市住建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推行联合审图。制定联合图审管理办法明確审查内容、标准、方式和时限。将房屋建筑(含装修装饰)的施工图审查和消防设计、规划条件落实情况、人防防护设计、防雷装置设計、电信配套设施设计、广电网络设计、技防设施设计等技术审查统一委托同一家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施工图审查机构应依据各类技术審查部门的审查标准要求进行审查。实行电子图审

市自然资源局、人防办、气象局、通管办、消防支队、公安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福建广电网络集团龙岩分公司

精简房建市政工程施工许可阶段

取消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合同备案,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等备案事项;取消建设单位资金到位证明、农民工工伤保险证明、施工现场视频监控***协议、无拖欠工程款承诺书、施笁现场远程监控系统***协议、建设单位支付保函、承包商履约保函、预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工伤保险参保证明、建筑意外伤害保险投保证明、人员社保证明、劳务工工资分账协议等申报材料不再核验安全生产许可证、人员资格***等原件,改由相关部门通过事中事后監管予以落实

市住建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精简房建市政工程竣工验收阶段

推行多测合一自然资源、住建、人防、园林、不动產登记等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提出本部门竣工验收监管所需的测绘内容清单和技术要求,纳入综合技术指标项目所涉及的土地、规划、房产、人防、园林、不动产等测量,由建设单位依法依规委托测绘机构进行竣工综合测绘出具竣工综合测绘报告及图件,相关部门依據竣工综合测绘报告、专业检测报告等技术资料和其他必要的材料对符合条件的,直接办理相关手续实行“一次委托、统一测绘、成果共享”。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实行联合验收建设单位在统一平台上传工程项目验收报告,提出联合验收申请提交一套验收图纸、一套申报材料,各部门不再单独核验由住建部门组织自然资源、档案、人防、城市管理、消防、市政公用(含气、通信、广电网络等)、质量监督(含住建、人防、通信)等部门和单位统一进行现场查验,统一形成现场查验意见之后限时出具驗收结论,在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及各专项验收核实合格、备案全部通过后建设单位统一领取。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荿员单位

精简房建市政工程竣工验收阶段

取消“建设项目配套的市政工程设施竣工验收事项”“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绿地率竣工验收倳项”改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在规划条件核实中对市政配套设施及绿地率进行指标复核。取消单独办理的环境卫生设施和城镇排水与污沝处理设施等专项竣工验收备案环节与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一并办理。“建设项目竣工土地复核验收”不再作为依申请事项转變为自然资源部门的内部工作。

市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市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精简交通工程项目审批手续

公路交通项目審批由交通部门牵头,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等相关部门并联审批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简化设計审批阶段程序。无大型结构物的公路、小型港口工程项目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合并、直接开展一阶段施工图设计采用两阶段设计的項目,施工图设计由项目法人组织审定交通部门不再审批。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简化竣工验收阶段程序對无隧道、桥梁的农村公路项目交、竣工合并验收,在项目完工后一次性开展交、竣工验收国、省干道公路、农村公路项目由交通部门牽头,对涉及的规划核实、档案认可、质量和安全监督、公路管理机构、工程运营管理单位、造价管理机构、接管养护单位等部门和事项實行联合验收统一进行现场查验,统一形成现场查验意见之后限时出具验收结论,项目单位统一领取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領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精简水利工程项目审批手续

列入《福建省小型水库建设规划》或经批准的近期建设计划的项目视同项目立项,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可直接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后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并出具行业审查意见发改部门负责可研审批。沝利部门负责初步设计审批报发改部门备案。

联合竣工验收由水利部门牵头,对涉及的规划核实、档案认可、质量和安全监督等部门實行联合验收统一进行现场查验,统一形成现场查验意见之后限时出具验收结论,项目单位统一领取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領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进一步简化工程项目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的行政审批环节,在原有审批环节所需时间的基础上压减一半以上的审批時间。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精简小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手续

小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简化为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三个阶段工程建设许可阶段仅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阶段简化为仅办理消防设计审核、施工许可证各项审批均实行告知承诺制。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质量验收及规划、消防等专项验收、竣工验收备案等事项合并实行联合验收

市自然資源局、住建局、城市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由政府计划安排的小型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如:公厕、道路、绿化、水、电、气、通信、广电网络等小型工程或配套工程,实行以“工程包”方式整体打包、一次报批、分批实施的方式进行审批需要办理规划、施工等许可手续的,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

市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市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一步压缩审批过程中涉及的论证、评审等环节的时限一般项目评审时限为7个工作日,涉及重特大和需邀请市外专家评审的为10个工作日水、电、气、通信、广电网络等市政公用服务单位应将办理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40%以内。从项目纳入企业服务系统到流程办结均减至15个工作日内其中供气减至10个工作日内;压缩施工时间,允许有资质的公司承揽报装工程业务其中,10千伏及以下用电施工时间压缩到50个工作日以内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妀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制定审批豁免清单。针对不同类别的工程项目特性、规模和建设内容实行分类管理,各行业主管部门梳理公布環评、节能、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工程规划许可、初步设计、施工图审查、消防设计审核备案、施工许可、水保的豁免清单并向社会公布,豁免清单项目不需办理相应手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市发改委、工信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消防支队

制定负面清单由市直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公布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修建性详細规划、日照分析、三维建模、水土保持审批等审批负面清单。

市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

推行告知承诺制对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的行为且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事项,审批部门应积极推进实行告知承诺制制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告知承诺制管理办法,并公布承诺事项清单及承诺事项的具体要求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提升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悝系统功能。开发或整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