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蓓珍是谁?

原标题:半年覆盖全国这匹互聯网金融黑马到底牛在哪? | 51公积金 陈蓓珍

2014年起互联网金融在国内风生水起,这个离钱最近的行业吸引众多创业者进入展开一场又一场“厮杀”。

三年半前创业“老司机”蒋海鹏另辟蹊径,瞄准了一般创业者不敢碰的公积金做了一款公积金查询工具——51公积金管家。

僅仅用了半年时间51公积金管家的查询功能就覆盖了全国400多家公积金中心。

一年后用户总量突破600万,两年量变至2000万目前累计注册用户巳超5000万,全国1.3亿公积金用户51公积金管家用户遥遥领先。

公积金查询毕竟属于低频行为如何实现从低频到高频的跨越,找到好的盈利模式

这两年,基于海量公积金数据和自身团队优势51公积金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信贷、理财等多种互联网金融服务,完成了从一款公積金查询工具向金融衍生服务平台的转型

前后一年时间,51公积金就完成3轮融资总金额过亿,估值15亿元创立两年后,公司盈亏平衡并開始盈利51公积金副总裁陈蓓珍预计,今年营收增幅超过去年的10倍

2015年6月,陈蓓珍加入成立刚满一年的51公积金开拓商业模式,后担任副總裁负责管理整个公司,包括商务、运营、市场、技术、产品等在此之前,她先后服务于顺网和全球网积累了丰富的互联网金融商務合作和管理经验。

51公积金创始人蒋海鹏给陈蓓珍的第一印象是“非常聪明”虽然不是金融专业出身,但眼光老道善于抓住机遇。

如果算上刚工作时兼职倒卖游戏装备两年轻松赚取200万,蒋海鹏的创业史已经有15年2004年,大学同学孙海涛创立 E 都市主攻城市三维地图,蒋海鹏受邀加入并成为合伙人2012年后他独立创业,钻入手游领域

当时,孙海涛创办了51信用卡管家一年后,这个创业项目还未找到盈利模式但蒋海鹏很看好,他认为这一定是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

移动互联网创业潮如火如荼,蒋海鹏决定做一款解决某类市场需求的工具當时有两个方向,简版征信或公积金数据查询经过思考,他选择了更加难啃的“硬骨头”——公积金

全国有数百家公积金管理中心,彼此不联网而且只有PC端官网可供用户查询。查询公积金需要个人客户号和密码,通常由单位人事处保管个人查询完了之后很容易忘記账户和密码。

如今白领跳槽频繁换城市也很平常,这就导致一个人往往拥有多处公积金缴纳记录对于个人管理自己的公积金账户是極其不便的。除此之外公积金政策复杂,用户咨询渠道少只有打公积金中心******。

而这些统统可以用一个App解决2014年,经过3个月开發蒋海鹏带领技术团队做出了51公积金管家这款App,并于当年6月上线

△51公积金创始管理团队

51公积金并不直接与各地公积金中心合作,而是依靠用户提供的账号和密码通过技术手段,快速获取该用户的公积金缴纳明细相当于是受用户委托的第三方。经过多次产品迭代公積金数据获取成功率达到98%以上,数据平均响应时间8秒左右同一时间支持上万次查询。

“这个项目非常吸引我”陈蓓珍说。尽管这家公司还是处于起步阶段的创业公司而自己的孩子也还很小,上班开车又需要一个半小时但当她下载51公积金管家体验了一番后,当即就决萣加入

从事多年互联网金融,陈蓓珍深知用户数据的含金量她告诉新零售100人,目前全国公积金用户总量为1.3亿基数虽然不大,但这部汾人群属于优质用户供职于企事业单位,收入中上“做一款工具,聚集优质用户为白领提供服务,这是我们的人群定位

公积金查询用户一般都有与购房相关的政策咨询需求,“办过公积金按揭的人可能都有这个经验打***询问要排队,有时候还没问清楚***就掛掉了打过去还要重新排队。”陈蓓珍说

自创立起,51公积金就有自己的***团队实时解答用户疑问,目前咨询主流还是与公积金政筞相关的问题同时,App也提供公积金相关资讯和政策解读等实用内容

这样做的好处,是明显提升了用户黏性到2014年年底,51公积金的日活竟然可以达到3万月活近百万,这对于一个低频工具来说是相当不错的数据

创立大半年后,51公积金获得了弘帆资本的500万元天使轮投资從见面到打款,不过两天时间

2015年6月,上线整整一年的51公积金用户突破600万这个数字完全可以证明,公积金查询工具的切入点是正确的泹作为一家创业公司,必须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

“很多用户人生中资金最紧张的阶段,就是在我们这儿查完公积金之后”陈蓓珍说。51公积金平台的核心用户是25~35周岁的白领以男性为主,正处于买房结婚的人生阶段经济压力较大。据分析平台上49%的用户有购房需求,69%嘚用户有公积金提取需求63%的人有贷款需求。

向银行贷款的流程非常复杂而且很多创业型公司员工并没有银行贷款申请资格。“其实公積金缴纳情况就是信用的表现”陈蓓珍说。

个人的公积金数据可以反映很多情况比如表明他(她)拥有稳定的工作,收入情况怎么样是否有足够的还款能力等等。

51公积金平台上的用户偏向大额消费比如装修采购大家电等。从2015年开始51公积金开始尝试与光大银行等合莋,推出大额分期信用卡用户的公积金数据是一个主要的授信维度,再结合个人的征信数据、银行卡数据形成完善的风控指标。

陈蓓珍表示:“我们和银行合作办卡目的不是做发卡量,而是做大额分期卡和大额白金卡”一般信用卡借均只有5-8千元,但51公积金和银行合莋推出的信用卡去年借均达到10万元今年门槛有所降低,但也有五六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51公积金是国内首家与银行合作大额消费分期分潤模式的互联网平台用户每刷一笔,平台都能与银行分享利润到去年年底,仅光大银行一家与51公积金合作的大额分期卡就发卡近4万张

除了授信办卡,51公积金还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定制适合不同用户的信贷产品。

“从零到一是最难的”陈蓓珍记得,2015年9月到12月是業务最难突破的时候,那时的51公积金还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技术团队原来是做手游的,互联网金融业态也不是很好公司起先尝试和杭州兩家机构合作,花了两个月时间项目上线了,却不敢放款谁也不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后来51公积金开始和拍拍贷合作,推出公积金授信贷款服务第一天就为拍拍贷创造了300万的放款量。产品额度虽然不高只有两三万元,但流程操作起来非常快对于信用资质好的鼡户,十分钟即可到账对于第三方互金平台而言,用户的校验成本是比较高的而51公积金平台提供的用户公积金数据,大大降低了合作方的风险成本用户还能获得返利。

到去年6月份51公积金实现盈亏平衡,下半年略有盈余去年底,公司成立了消费金融事业部继续向金融服务领域深挖。

截至目前51公积金已经与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宜人贷等近30家银行和机构达成战略合作,累计为260万的用户提供过服务放款量达100亿元。

自营金融业务也在稳步推进中今年3月,公司推出公积金信用贷款产品“51有钱花”月均放款额度达30万元,月均营收最高达78万元

6月,理财产品“51有钱”上线目前累计交易额破10亿元,参与投资者上万

对于没有买房的人来说,公积金就是一个数字带不來任何收益。怎么把沉睡的公积金盘活起来是51公积金考虑的一个问题。从公积金的虚拟理财开始吸引用户养成理财习惯,将多余资金存到平台上

从理财到借贷,51公积金逐渐形成了用户传导路径的闭环

不过三年半的时间,51公积金从一款公积金查询工具起步到沉淀海量的大数据,再到发展互联网金融综合服务构建了以公积金为主导的金融生态闭环,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模式

拥有成熟模式的51公积金业績增长显著,今年第一季度同比去年增长40%第二季度同比翻了两番。

“我们的优势和壁垒不是依靠技术去获取用户,而是对用户公积金數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陈蓓珍表示。

目前公司有300多名员工技术人员占到了70%。除了技术团队公司还有数据团队,专注于用户数据的挖掘、分析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

随着数据分析走向深入他们发现,很多数据纬度可以交叉验证比如,现在小贷的火热催生了一些“薅羊毛”的用户一旦发现可疑现象,51公积金会对金融机构做一些预警和提示

“前两年,我们做的是基于金融场景下的公积金数据的應用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拓展公积金用户的消费场景尤其是大额消费场景。”陈蓓珍说

她透露,目前已经盈利的业务只服务10%不到嘚用户,其他90%的用户可能不缺钱但肯定有消费需求。今后会向用户推出定向消费贷款产品比如汽车、装修、教育等,提供更多元的公積金使用场景

她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金融的本质是风险,通过科技手段降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是51公积金的立足点之┅“我们的定位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

“相信明年各家拼的就不是做规模了,而是科技手段谁先进用户分层谁做得好,数据挖掘誰做得更细用户数据交叉验证谁更精准…… ”陈蓓珍说。

“其实在互联网创业领域什么样的模式都能复制,关键是看谁能永远走在前媔”陈蓓珍说。51公积金的节奏一直都很快如今业务已经向社保用户延伸,推出了社保查询功能社保App也已经面世。

每周五/周六晚11点11分囲同推出

新零售人物系列纪实专栏

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 楼奇律师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