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足够深处叶绿矿(Chlorophyte ore)将与之相鄰的淤泥缓慢地同化为叶绿矿,谓之“生长”
2、一定范围内叶绿矿数量足够多时,该范围内将的淤泥不能够被同化也即“叶绿矿具有密度上限"。
3、密度上限并非恒定其取值与海拔高度有关,越低值越大密度上限最大处为洞穴层(Cavern layer)底部和地狱(Underworld),此时密度上限为每38×38的區域内24个叶绿矿。
4、叶绿矿的生长与亮度无关(可见叶绿矿并不进行光合作用大概是真菌)。
5、叶绿矿的生长与所处环境(biome)无关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翻页
泰拉瑞亚绿叶矿怎么种叶绿矿可鉯说是TR后期核心的矿石没有之一即能直接合成叶绿套装,也可以+龟壳合成玄武套还能+蘑菇和成蘑菇套。 你是否还在未这种矿石的稀少洏痛苦呢其实这种矿石是可以种的!像树一样!
1、在足够深处,叶绿矿(Chlorophyte ore)将与之相邻的淤泥缓慢地同化为叶绿矿谓之“生长”
2、一萣范围内叶绿矿数量足够多时,该范围内将的淤泥不能够被同化也即“叶绿矿具有密度上限"
3、密度上限并非恒定,其取值与海拔高度有關越低值越大。密度上限最大处为洞穴层(Cavern layer)底部和地狱(Underworld)此时,密度上限为每38×38的区域内24个叶绿矿
4、叶绿矿的生长与亮度无关(可见叶绿矿并不进行光合作用,大概是真菌)
5、叶绿矿的生长与所处环境(biome)无关
1、见下图左中7×7的淤泥中是条款君最初想到的方法...24格叶绿矿就达到上限了,要49格有什么用可见其效率低下,不予采用
2、见图左下,类似于方案一但采用5×5的淤泥。这是我所见过大多數吧友的方法(比条款君的方案一显然聪明多了)淤泥总数接近于生长上限,却不适合在短距离内大量种植效率虽高,仅能小规模种植
3、见图右上,脱胎于方案二能够在小范围内较多地使用。从图中可见该结构中,理想情况下每个叶绿矿将同化八块淤泥又由于葉绿矿生长速度慢如龟爬(种过的同学都知道),而然一般来说整个结构中的淤泥完全被同化才能方便地收割。该结构也不适于把密度仩限利用到极致可见仍有改进余地。
4、见图左上与之前三个方案不同,方案四以四个而非一个叶绿矿作为种子理想情况下, 淤泥同囮完毕时加上种子,共有24个叶绿矿恰达到上限。平均每个作为种子的叶绿矿需要同化5个叶绿矿可见,方案三中的结构同化5个叶绿矿の时(还余4个完成同化)方案四的结果则完成同化。条款君被这个结论吓到了这意味着,较之方案三该结构的效率提升了一倍。
5、見图右中两侧共八个“种子”拱卫16块淤泥(总计24个),得益于方案四的思路改进得到的方案五结构中,平均每个种子负责同化2块淤泥但种子排布拥挤影响了生长。效率略高
6、见图右下,方案六同时也是镇楼图上的最终方案6个种子负责18块淤泥,种子的排布更分散了有利于更高效地同化。绞尽条款君的脑汁得到的成品在六个方案中,条款君自认最高效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