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 1 Pages: ( 2 total )
2010-08-15 01:10
腾讯QQ如何监视你的
《华夏时报》记者谷龙在关于腾讯公司利用QQ监视用户的报道中指出,腾讯QQ记录用户聊天信息。该报道称,“经腾讯公司的内部技术人员证实,QQ留有后门程序,一般点对点的聊天不会激发后门程序,多用在QQ群聊天上,如果谈话内容带有关键字会被立即记录下来发给我们服务器,再交给***处理”.
备注说明:一度认为QQ仅监控QQ群,狗日的!连用户传输的文件都监控了!TT浏览器也监控网站访问记录,再加上过去屡次的Cookie文件读 取…… 老大哥手下的企鹅真恐怖!
《政府丑闻》警告:保护人身安全,注册 QQ账号不要提供***号码、家庭地址!在QQ群不要讨论敏感话题、与QQ好友不要传送敏感文档!这是一个蛋疼的天朝。
杭州的徐***是腾讯QQ的老用户了,不过,最近发生的一宗QQ号码被封事件,开始让徐***变得警觉、惊恐直至愤怒了。
(一) 事件——QQ号码被查封
6月里的一天,徐***像平时一样打开电脑上网,登陆QQ时,突然弹出一个窗口,提示“禁止使用”, 徐***试了几次,仍然是这样。徐***后来回忆说:“我先是通过电子邮件询问,没人理我,一个星期后,我终于忍不住打长途***到深圳,问腾讯的***,要她给 我一个号码被封的理由。***几分钟就查到了,说我下载了有关政治性的敏感文档,是有记录的,所以号码 才会被查封。”
记者在征得徐***的同意后,即以该QQ号码的使用者身份致电深圳腾讯公司,了解号码被查封的情 况,在报出QQ号码和密码后,该***人员让记者稍等,几分钟后,***人员告诉记者,这个QQ号码在5月30日下载过敏感的信息,所以被查封,而且,“不可 能要回来了”!
按照徐***的回忆,她的确是曾经下载过一个文档,“如果不是腾讯有记录,我都想不起来了。可我连看都没有看全,又没有 散布,这也要封号码?”更奇怪的是,徐***当时并没有使用腾讯的TE浏览器下载该文档。
徐***怀疑,难道只要装了QQ就可以监视用户的电脑使用情况,并且可以把用户电脑中的资料回传到腾讯的服务器上?如果这是这 样,那么,还有什么个人隐私可言?况且作为QQ会员的徐***,她本人的***号码、手机号码都是按照腾讯公司要求记录在案的。
其实还不仅仅是涉及隐私问题这么简单,如果政府部门或者商业机构中有人在电脑中装有QQ,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信息外泄的安全隐患了。QQ捆绑的TE浏览器提供的“谁与我同在”的功能,就可以追踪和了解QQ 用户访问了那些网站。
(二)调查——用户信息被记录
一位在软件安全问题方面颇有研究的业内 人士向记者证实,通过Iris抓包软件,可以看到QQ在向服务器回传不明数据,并且这些数据是经过加密处理过的。
《科学时报》刊登的一篇文章也表明,腾讯附加在QQ程序中的浏览器程序,提供的一项叫做“谁与我同 在”的功能,能让任何用户都可以查到当前浏览的网页上有哪些其他的腾讯QQ用户,同时,也可以监控用户正在察看哪些页面,这些搜集来的用户浏览资料,是可 以被商业化利用的。
就在记者开始着手调查并要求对腾讯进行采访的当晚,徐***的QQ号码竟然自动解封,可以使 用了。
记者致电腾讯公司市场部,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采访提纲要求采访。记者的主要问题是:
1,QQ是否在监视每 个用户的使用情况?包括访问那些网站、下载了什么文档?
2,QQ在多大范围内监视这些信息,监视哪些信息?
3, 作为一家民营的商业性质的公司,用户的个人资讯和使用习惯如何保证不被他用?
4,对于QQ的监视功能,如果被黑客或者其他情报机构利 用,腾讯该负什么责任?
5,对于政府部门或者商业公司的机密,腾讯是否也可以获知?
(三)理由——企图染 上政治色彩
记者的采访提纲发出后,腾讯方面并未给予任何书面的文字答复,也没有做出正式的采访安排,而是通过北京的一家公关 公司与记者联系沟通。
该公关公司的人员按照记者留下的号码拨通了记者的***,试图说服记者不要就此事进行追查和报道,她告诉记 者,腾讯目前正处于强劲的上升趋势,而市面上各种即使通讯软件也是层出不穷,竞争十分激烈,如果因为记者的报道,引起腾讯QQ在商业上的损失,这是腾讯方 面所不希望的。
对于徐***QQ号码被封一事,该公关公司人士透露,是腾 讯方面接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指令,才监视该用户的使用情况并封掉了她的号码,她不肯透露是是哪个部门要求腾讯这么做的,只是告诫记者,如果就此事进行报 道,有可能会“牺牲”。显然是试图把商业问题蒙上一层政治色彩。而在听到这一消息后,徐***表示震惊和愤怒:“我怎么觉得阴森森 的?把我当成国家的敌人了?”徐***还信誓旦旦地对记者保证,她绝没有通过QQ发布过任何不良信息,“如果有,让他们拿出证据来,发给谁了?”
据记者调查了解到,对于网络公司及通讯软件公司,上级主管部门的确是提出过要求,对网络上有害的不 良信息进行技术过滤和屏蔽,不得散布和传播,但却没有哪家公司接到过要求监视用户使用情况的指令,“真是要监视一个人,哪用得着他们呀”,一位曾作过情报 工作的朋友这样告诉记者。
(四) 警惕——通讯软件安全有隐患
一家通讯软 件公司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在即时通讯软件中加进监控程序,在技术上不难实现,只要在用户本地机上加入几个关键词检索和过滤,就可以把关键信息传回服务 器,而不用监视所有的聊天记录。
有关人士介绍说,即时通讯软件都存在着安全隐患,作为消费者是有权知道这些的,而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却 没有权利监视跟踪用户操作记录的,尊重和保护用户的隐私及安全是国际上的通行商业准则。
据赛迪网报道,6月14日,美国纽约州首席检 察官办公室表示,AOL时代华纳旗下的Netscape将支付10万美元和解金,该公司因使用追踪用户下载情况的软件而遭投诉。
另一 方面,由于QQ本身的安全性能缺陷,针对QQ的各种黑客软件也在不断增长,在中国软件史上,QQ应该是受各种攻击最多的在线即时通讯软件。不少商业公司已 经意识到QQ的安全问题,北京的一些单位和商业公司里,是严禁使用QQ软件的。
在记者发稿前,腾讯方面通过电子邮件,给编辑发来了书 面答复意见,而杭州的徐***却表示不会善罢甘休,她要“打***问问看”。但无论如何,腾讯记录了该用户的使用信息,这不能不引起更多的使用者对网络通讯软 件的安全问题引起重视。
附录:腾讯公司的书面答复意见
谷龙你好:
关于就杭州用户号码被封一 事所发来的提纲,腾讯公司的正式答复如下,希望你凭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去报道。
首先需要严正申明的一点是,海量的信息之下,腾讯公司 采取点对点的消息收发方式,决定了腾讯不能去监视用户在电脑上的操作情况。任何进行不实情况的报道的单位或个人,则需负相应责任。
作 为一种即时通信软件,腾讯QQ在技术上采用的原理是一种点对点的方式。也就是说,在大部分情况下,用户之间的沟通是从一个用户到另一个用户,不需要 通过腾讯服务器的中转。只有在网络不稳,网络情况复杂或用户下线等特殊情况下,腾讯服务器才会帮助用户保存并中转留言。按照上级的网络安全信息处 理的规定,通过服务器中转的留言,作为腾讯公司发出的消息,将会经过信息安全的过滤机制,该名用户正是因为通过腾讯服务器中转了含有敏感词汇的留言内容, 因此腾讯做了封号处理。至于后来解封,是因为该用户的留言内容虽含有敏感内容,但还不属于有意传播非***法内容的情况。为了保障用户权益,我们对这个号 码做了解封的处理。
腾讯公司一向注重并保护用户隐私。关于该用户的留言内容,发送时间与对方号码,腾讯目前不能提供。
如有需要,腾讯会在法律手续齐全的情况下提供。
腾讯QQ为海量用户提供服务,每天有超过两千万用户上线沟通、聊天。发送消息 量在10亿条/天左右,腾讯无必要也无能力保存每位用户的每条留言纪录,更谈不上监视一亿六千万用户的电脑使用行为。
在主管 部门的要求下,腾讯会配合主管部门对网络安全工作进行协助,并按主管部门要求做一些处理。一切行为均符合有关规定与要求。
腾讯公司
附:国内一资深程序员谈QQ和1984.
从技术上来讲,象QQ这样***在非常多的电脑里的软件内容: 非常合适拿来做监视软件。说穿了,就是非常合适在里面***后门。
“腾讯QQ 为海量用户提供服务,每天有超过两千万用户上线沟通、聊天。发送消息量在10亿条/天左右,腾讯无必要也无能力保存每位用户的每条留言纪录,更谈不上监视 一亿六千万用户的电脑使用行为。”
这段话看起来似乎有道理。如果要拿一台大型服务器集中管理10亿条消息,那台服务器还真得投资巨 大,运算速度巨大才行。
但如果只在QQ软件本身对用户进行监视,利用每个用户自 己的CPU运算资源,只发现“敏感”词汇的时候才将“敏感”消息传到特定的地方,需要用来监视的服务器就不需要太大型了。
“作为一种即时通信软件,腾讯QQ在技术上采用的原理是一种点对点的方式。也就是说,在大部分情况下,用户之间的沟通是从一个用户到另一个用户,不需要 通过腾讯服务器的中转。”
如果QQ软件本身对使用这进行监视,点对点的消息也一 样可以监视到。
中国Internet的国际出口,每天多大的信息流量啊,在我们伟大的“长城”项目的科研成果 管理下,如此巨大的信息流量,还不照样每条信息都过滤。
没事多读几遍 《1984》,学会夹着尾巴作人,不要乱说乱动,不要使用互联网,为人不做亏心事,就不怕半夜鬼敲门了。
2010-10-11 19:54
近期某公司推出“隐私保护 器”,诬蔑QQ窥视用户隐私。在此我们严正声明:QQ一向重视用户隐私的保护,绝没有窥视隐私的行为。被诬蔑的主要是QQ安全检查模块。
QQ安全检查模块是一个查杀存在于整个电脑中盗号木马的安全软件,在QQ登录后会对易被木马入侵的内存、开机启动项、常用软件启动项、桌面快捷方式等位置 的文件进行安全检查。
检查的具体流程为:首先判断文件是否为可执行文件(例如*.exe/*.sys等程序文件),如果不是可执行文件,QQ安全检查模块 不会对其进行任何操作;如果是可执行文件,QQ安全检查模块将进一步进行木马检查。可执行文件是木马病毒伪装或寄生的地方,检查可执行文件是业界所有杀毒软件的通用技术,绝不涉及用户隐私。
该公司“隐私保护器”对QQ用户的主要误导包括:
一、在该“隐私保护器”刚推出的时候,无论将任何第三方程序更名改为“QQ.exe”后运行,都被该“隐私保护器”标示为QQ在窥视用户隐私,可见该“隐私保护器”的推出,不是为了保护用户,而是为了诬蔑QQ。
二、将QQ执行用户的正常操作曲解为窥视用户隐私。例如:当用户通过QQ接收文件并另存到桌面或用户将QQ截图另存到桌面时,均被该“隐私保护器”曲解为窥视隐私的操作,并进行“窥视隐私”报警提示。
三、 将QQ安全检查模块对可执行文件的检查曲解为窥视用户隐私。例如,该“隐私保护器”把安全检查Word.exe的操作,当作“窥视”用户Word文件的操 作来误导用户。实际上Word.exe是可执行程序,并不包含用户个人资料。又如,该“隐私保护器”将QQ安全检查模块对网银可执行文件的安全检查曲解为 对用户网银资料的窥视。实际上网银可执行文件是金融机构公开提供的标准程序,并不包含用户网银账户、密码等个人信息。这些都是对广大用户的一种明显误导。
经 过12年发展,QQ帐号早已不单单应用于即时通信,还广泛应用于众多网游、在线网银支付、网络购物、社区空间、博客以及邮箱和微博等应用,是整合了通信、 娱乐、资讯和商务的一站式平台的重要通行证,其安全保护需求的级别已远超其它即时通信产品。QQ产品团队一直把保障用户帐号安全看作最重要的工作,并通过 提供QQ安全检查模块等一系列措施持续加强安全体系建设QQ从不窥视用户隐私,并且坚信只有尊重并真正保护用户安全及隐私的企业,才能获得健康、可持续的 发展。
我们必须指出,作为一家自称“专业安全软件厂商”的企业,却曲解这种非常通用 的安全检查原理和方法,除非是蓄意诬蔑,否则其专业能力令人质疑。对于该公司为了达到其恶意打击QQ的目的,以奖品为诱饵蒙蔽大众传播不实信息的手段,我 们感到难以置信和愤怒。这种蒙骗用户的行为严重损害了QQ的声誉,我们会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我们也呼吁同行企业本着用户利益至上的原则做好产品和服务,并欢迎广大媒体、用户公正监督,共同促进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了便于大家理解QQ安全检查的原理、机制和效果,我们提供了更详细的说明,也请广大用户明辨是非,不要被某公司的安全恐吓所欺骗!
QQ产品团队
2010年10月11日
2010-10-13 12:54
10月12日消息,据网友反映,腾讯QQ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用户将个人签名改为“qq查看用户资料承认算了”,QQ将提示用户操作失败,并锁定用户帐号不允许登录。
据网友反映,这种情况只发生在用户将个人签名改为“qq查看用户资料承认算了”以后,用户将个人签名更改为其他内容,不会出现类似情况。
有网友称,这是腾讯对在QQ签名骂腾讯的用户进行的惩罚,主要是防止他们将这些签名同步到QQ空间。(完)
=700) window.open('http://www.admin5.com/upimg/allimg/101012/1929250.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700) window.open('http://www.admin5.com/upimg/allimg/101012/1929251.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700) window.open('http://www.admin5.com/upimg/allimg/101012/1929252.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2010-10-13 12:56
日前360公布了国内首个《隐私保护白皮书》,提出了用户监督软件行为的“两不一必须”规范。4小时后,腾讯公司以QQ产品团队名义用弹窗向全国QQ用户发布该声明。
360公司对此举动,再次发表声明称,QQ涉嫌扫描用户隐私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并强调QQ自己的“安全模块”监督自己不能让全社会信服。
以下为360产品团队声明全文:
1、 QQ涉嫌扫描用户隐私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从2003年开始,一直有大量网友发帖和媒体报道:个人QQ隐私信息遭外泄、QQ号莫名奇妙被封、开着QQ下载文件被冻结、某些文件打不开、默认捆绑QQ自家软件…。相比3000多亿市值的腾讯,普通电脑用户是弱势群体,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而束手无策。360隐私保护器只是协助用户监督软件异常行为的小工具,是否偷窥隐私由用户判断。
2、 6亿用户有权监督事关自己隐私的QQ隐私保护机制。目前,QQ活跃帐户数已达6.125 亿(据腾讯财报)。既然QQ用户量最大、用户也最离不开、私人聊天记录/传输文件也最多,用户当然最有权利监督QQ。根据网友使用360隐私保护器监测,只有QQ发现异常,微软MSN、阿里旺旺则没有。网友使用微软Proce Monitor、Comodo、QQ侦探等其它监测工具都同时发现了QQ类似行为。
3、 QQ自己的“安全模块”监督自己不能让全社会信服。为什么QQ始终无法解释广大用户的这些疑问:QQ是聊天软件还是安全软件?为什么QQ静默扫描用户硬盘长期存在?为什么不经用户点击就自动扫描并且没有进度条?为什么QQ与正常安全软件相比要另类地24小时随时扫描?为什么网友测试QQ扫得了硬盘却扫不出常规木马?为什么扫描是在用户输入QQ密码之后?为什么扫描捆绑这些行为从不明示用户?将一切异常行为都归于“QQ安全模块”,这样的“监督”和“安全”很可疑。
360隐私保护器推出仅两周,下载量就高达8000万,说明广大用户对保护个人隐私的需求是迫切的。用户不但要保护自己的照片、视频等隐私文件,也强烈要求保护自己的上网记录、电脑行为轨迹等“泛隐私”。用户隐私大过天,保卫用户隐私权是所有软件公司的基本社会责任,无论QQ、360,还是其它软件,我们必须让自己在用户电脑里的活动透明化。
在如此伟大的互联网时代,只有透明、开放、负责任才能立足。360隐私保护器的最新版本已经可以监测任何软件,包括360自身,广大网友可以自行下载。作为技术同行,我们呼吁同业者做到“两不一必须”:软件行为不能越界、软件绝不能上传隐私信息、操作必须明示用户。360自身也需要接受监督,我们已把源代码托管给中国信息安全评测中心,并发布了白皮书、公布所有技术原理。
360隐私保护器不是第一个曝光某些软件窥私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任何公司都是用户抬起来的,用户自然也能摔下去。希望QQ和所有同行正视用户的合理要求,自觉接受监督。用户的电脑,让用户做主。
真理是越辩越明的,我们真诚希望,业界来一起正常探讨保护用户隐私问题,而不是无谓地打压、辩解。让我们的行为都放在阳光之下,只有用户的知情、选择和监督才会让我们立足,并推动产业良性发展。
360产品团队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三日
2010-10-14 19:08
关于这个问题,最近网上一直“争论纷纷”。对于360跳出来指责腾讯窥私的做法,我并不认同,但腾讯发表声明,宣称自己扫描用户硬盘的行为是合理且合法的,作为浸淫广告圈十余年的我也实在忍不住想骂三字经!那么,拨开层层迷雾,腾讯到底在窥探什么?
我知道你的网银信息
也许很多网友会有这样的想法,窥私就窥私吧,无所谓,反正全国几亿QQ用户,哪会刚好看到我的信息呢?其实,正是这样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心理,极大地助长了腾讯的气焰!
老子混广告圈这么久,手里收集的策划方案也不在少数。小炫一份名为
《腾讯QQ信用卡全面战略合作》
的文件,该文件是腾讯广告
部策划的一份与某银行的战略合作方案。
在该方案中,腾讯销售部门竟然公然吹嘘自己知道QQ用户的信用卡消费记录!
在该方案中,腾讯尽数了自己的用户优势,以及在用户优势的基础上可以为服务方提供的相应用户信息!极近“倒买倒卖用户个人信息”之能!
图示:能知道你信用卡消费记录的聊天
,你还敢用吗?
这也印证了猫扑网友之前贴出360隐私保护器查出QQ在偷偷扫描自己的
农业银行网银文件一帖。看来腾讯在这方面的窥私由来已久!
我知道你喜欢什么
也有网友说了,没关系,我不用网银的。这个对我影响不大。那么,接下来腾讯QQ那些精准的客户广告营销,或许会让你跳起脚来。
在一份名为
《仁和——腾讯QQ整合行销方案》
的文件中,我们可以赤裸裸地看到如下的画面。
看到了什么?对,腾讯收集你每天玩
的次数,每天玩游戏的时间,然后再针对你进行“体贴入微”的传播推广。
想象以下的画面:玩游戏正在兴头上,一个弹窗突然杀出,告诉你“用仁和滴眼液,就是爽!”你是想骂人呢,还是想骂人呢?还是想骂人呢???
是不是很熟悉的场景?对的,不知不觉中,我们都无情地被腾讯QJ了!
窥私与Q币的搞基关系
文化部6月23日曾发布通知,限制全国
游戏商,不得为不足18岁的未成年人提供虚查看完整版本: [--
2010-09-22 21:48
最全最实用的QQ技术
|h2=9\:] Mdy4H[Odq D4URn6N_5 用QQ来制作个性化动态论坛签名
d@+u&xrd Q6%Pp_$k 经常看到一些网友用某电影中的经典片段做成动态图片来当论坛签名,让人羡慕不已,他们究竟是如何制作的呢?不需要特殊的软件,只要
r _qU3Eaj W-4R;!42 使用我们平常用的QQ就能制作出这样个性的论坛签名。
W$Z8AZ{E 第一步:登录QQ,然后依次点击“开始/个人设置”菜单,打开QQ2005设置窗口,接着点击“系统设置”标签,选择“影片截图设置” 项
Kq}-) GBGna3 ,在这里对截取动态图片的参数进行相关设置。
q$jwH]
. gif动画是由一帧一帧的静态图片组合起来的,在“每次捕获”处可以设置图片的帧数,这也决定了图片的播放长度;“每间隔”处是设置
w)"F=33}5 =wFl(Q6J 捕捉每一帧之间的间隔时间,这个时间越短,动画就越连贯;这里还可以设置动画播放的速度,时间越大播放速度就越慢,用它可以做出一些慢
*xDV8iu_ '2m"ocaf 镜头的特效,非常有趣。
WM GiV 第二步:播放一段视频文件,同时拖动播放条到需要截取的片段的起始位置,然后打开任一QQ聊天窗口,然后点击“捕捉屏幕”按钮右侧
UW-`
k1 o>yo9n%t 的下三角,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动态影片截图”项。
)?k~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