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不高兴反贴看不高兴就删?

注册总人数:189360 当前在线人数:1280
凤凰网为何看不得《中国不高兴》?
作者: 一石二鸟
发布日期:
2009-4-02
查看数:
出自: http://www.fyjs.cn
/*300*280,内容页方块2010-10-20*/ var cpro_id = 'u248209';
相关评论
发布日期:
2009-4-02
《新京报》再次采访作者王小东
《新京报》第2次关于《中国不高兴》采访王小东老师,他们记者给出的理由是,这本书已经不仅仅是一本书了,而成为了一个热点事件——这和他们之前歪曲事实所说的《中国不高兴》卖不出去完全两样。
这次派的记者是评论部的,水平远远强于第1次采访时的记者,第一次是实习记者,而且是***采访。
将采访记录整理出来,呈现采访的原本面目,还有一些没整理,有时间就整理出来。这次谈得还是很深入,挺过瘾的。
王老师的辩论水平真高,希望那些来骂的人好好看看。《新京报》的记者采访完后,露出了对王老师敬意之情。我相信,至少他们三个记者通过这次采访不会再小看了、简单化王老师本人和民族主义。
《新京报》:为什么出版这本书?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出版?有什么背景?
王小东:上午美国《新闻周刊》也问到这个问题。我们真的还没有什么特别深的考虑。我们的好多思考,是长时间的积累。中国的纸媒、电视等传统媒体一直是封锁我们的,我们根本就没机会说话,只不过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就说了,我们没有对时间的考虑,这是一个偶然机会,能说就说,其他时候不能说,现在正好能说,就说了,没有考虑。
《新京报》:平时不能写文章吗?
王小东:写文章,发表出来的不多啊,印书印不了啊,我们很多话是发表不出来的。你们应该了解这个情况,你说你们的报纸发我们的文章吗?你们的报业集团(南方报业集团)也不发我们的文章。
《新京报》:发表不出来是什么原因呢?是你们语言尺度的问题、体裁的问题,还是其他什么问题?
王小东:都不是,我们感到,这些中国的传统媒体应该80%控制在所谓的自由派知识分子手里,20%控制在左派手里,我们既不是左派,也不是自由派,我们在中国传统舆论阵地上,基本上等于0。当然,在网络世界就不一样。
《新京报》:这个数据从哪里来的?
王小东:从我这来的,你就说是从我这儿来的。
由于我们在传统舆论阵地上基本上等于0,所以就特别难,我们确实看不到所谓自
由派媒体所标榜的那种“多元思想”,我们看不到他们有报道的平衡,但是他们也反过来说“一家媒体用不着这样”,说“这不违反自由主义的原则”。对于我们来说,这个对我们形成了一个特别大的壁垒。你说“一家媒体用不着这样”,但数来数去就是南方报业集团,南方报业集团那时候登马立诚的话来骂我,而且他把我根本就没说过的话说成是我说的,比如,他说我在《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那本书里反对国际贸易,其实你仔细去看那本书,我一句反对国际贸易的话都没有。但是如果我们要反驳,要在《南方周末》上进行反驳、说我们没说这话的话,他们给发吗?他们不给发。
这只是一个例子,无数这样的例子。所以呢,我们说话不容易,这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就说了,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新京报》:您的意思是出版这本书是为了自己说话。
王小东:对!就是说出我们想说的话。也正好有这个机会。应该说共和联动张董事长立了很大的功,他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说话的机会,如果他不提供,我们还没地儿说去。
《新京报》:现在在网络说话还是比较开放的,为什么用出版的方式呢?
王小东:出版方式影响更大,这是明摆着的事,要是能上电视影响就更大了。
《新京报》:你们出版不方便,上电视不方便,你们觉得是啥原因呢?是你刚才说的那个“80%舆论阵地被自由派占领”的原因吗?
王小东:就是这个原因。
《新京报》:自由主义,左派这种思潮就那么泛滥吗?
王小东:泛滥这个词的话,好像带有贬义,咱们不用,咱们用说事实的办法。
《新京报》:那是不是一种“标签化”呢?
王小东:你们也提标签,所有的媒体都提标签,比如我也被贴了标签了。一方面我们被贴标签,我们挺讨厌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理解,如果不贴标签,作为媒体也好,就不好说话了。
《新京报》:你也说你们被贴标签了,像书的腰封上写的什么“民族主义领军人物”,这种标签是自己贴的还是出版社给贴的?
王小东:不是。这个标签最早是西方媒体和西方学术界贴的,而且他们是为了骂我才贴的,这实际上是一种贬义,大概在92、93年就开始这么贴了。
《新京报》:那您认同这种标签的说法吗?
王小东:我知道这是骂我的,有些人叫我千万不要接受,后来我说:我知道这是骂我,但是他们嗓子比我大多了,我整天说我不是、我不是,不就是祥林嫂了吗?那叫这名字就叫这名字,但对于我来说,我就这一堆思想,我不想贴什么标签。
《新京报》:那书上用了这些标签,是经过你的认可的吗?
王小东:没有。关于腰封上那些东西跟我没关系,我也不知道。
《新京报》:那也就是不认同?
王小东:我不知道。准确语言就是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包括腰封上摘出来的我的话,本来是“内修人权,外争族权”,这话是我十年以前说的,内容里没改,但腰封上改了俩字,变成了“内修公正、外争族权”,这些我都不知道。
《新京报》:那这是不是对你的权利的伤害呢?
王小东:我没这么说,都是朋友,别挑拨我们朋友关系。
《新京报》:关于这本书的时代背景,你能不能再深入谈一下。
王小东:我们出版这本书真的没有时间考虑。
《新京报》:这本书从运筹开始总共花了多长时间呢?
王小东:这个问题,宋强回答比我回答好,我没记错的话,据宋强说,是去年4月份,张董事长就在酝酿这个事,但当时我并不知道。我是8月份知道的。
《新京报》:你们的这种思想考虑了多长时间了?
王小东:20几年了。
《新京报》:你们为什么取一个“中国不高兴”的书名啊?
王小东:这5个字不是我选的,是出版方选的,但我不是特别同意。
《新京报》:你为什么特别不同意呢?
王小东:不是我特别不同意,是我不是特别同意。因为我觉得这5个字不是特别能够涵盖这本书的内容,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我们确实要注重这本书的传播效果,从出版方面讲,他们认为取这样的名字传播效果会更好,坦率说如此。
《新京报》:那您想取个什么名字呢?
王小东:我也没好好想,但我曾经说过几个,比如《中国民族主义论纲》、《中国未来30年大目标》,但我承认这几个名,字儿可能太多了点,读者不爱看。
《新京报》:那中国不高兴这个名会不会偏离你原来的意思啊?让大家望文生义,有一些其他的想法?
王小东:我不好多批评这个。
《新京报》:就是你们也向出版商妥协了。
王小东:不是,不能说是妥协。我觉得它有优点、有缺点,优点就是传播效果比较好,缺点是可能存在你说的那些问题,但是从实际效果来说,我认为出版方还是比我聪明。如果要起我那几个名的话,可能一半都卖不到
《新京报》:但是能够更准确地表达你的意思。
王小东:对,有可能。
《新京报》:那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更准确表达你的意思,还是?
王小东:你也可以说,我接受了他们的选择。
《新京报》:王老师,有些人就说啊,你说中国不高兴,那我也是中国人,那你凭什么代表我说不高兴了呢?
王小东:这个东西,我觉得特别荒唐,为什么?他们说:“你们代表不了中国人说不高兴”,那凭什么你就能够代表中国人说我们代表不了中国呢?
《新京报》:至少我就不认为你可以代表我。
王小东:
那你就说我们代表不了你就完了,就别说我们代表不了中国人。因为不可能代表13亿中国人。有英国人写了一本书,包括采访我的,也没代表你们,它叫:“what does china think?”,中国在想什么?
所以像你们这种去抠啊,说老实话,这叫装蒜,这种抠法是不成立的。
那么究竟是不是代表了,我看这么几个指标。
从近期看,要看销量,销量多,支持者多,就说明我们代表的人多;稍微再扩大一点看,要看整个民意情况;再大一点,从历史角度看,要看历史结论,说现在代表不代表,也没用,因为不是最后的历史结论,50年后说这本书代表就代表了,50年后说这本书胡说八道、没代表,那就没代表。
《新京报》:从你们收集的反馈意见来看,支持你们的人一般都是什么人?
王小东:
比如新浪这个群体,我也不是特别清楚,我只能引用别人的话说。
我有个朋友是搞社会调查的,比如调查新浪群体是个什么群体、QQ群体是个什么群体之类的,据他说新浪群体一般都是那种受过高等教育或正在受高等教育的、年纪25、6岁到35、6岁,白领,那么个群体。
《新京报》:那和你上次那本《中国可以说不》......
王小东:哎,你可别说是我的书,这本书卖700多万册呢,我还没这本事。
《新京报》:是是是,我知道。就是和上次那本《中国可以说不》的受众群体有重合吗?
王小东:我想有。你要是问有没有什么调查根据,没有,没有什么根据。所以我说我想有,我想应该有。
《新京报》:民族主义,你能不能给我们下一个定义。
王小东:
民族主义的定义,你可能会搜到好几千种出来,但是我觉得呢,中国民族主义和其他国家的民族主义可能不太一样,如果拿西方学术界好几百种定义去抠,没多大意思。
我觉得房宁先生的定义还可以,他在《成长中的中国》,我不记得是叫《成长的中国》还是《成长中的中国》,这本书里,提出中国的民族主义是民间的爱国主义,我觉得这个定义还比较准确。
因为官方的爱国主义有僵化的一面,老这么宣传,大伙都皮实了,烦了,没有太多新意,那么民间有一种新的爱国主义的想法等等,比官方的爱国主义要鲜活,要活跃,最后就叫这个名了,不管是自己这么叫的、还是别人强加的,这说不清楚。
像我的个人情况,我能说清楚,92、93年的时候,我是被西方媒体和学术界扣的帽子,但“民族主义”怎么变成一种网络的语言,大众的语言,我没有调查过,我觉得这个事还挺难的,要做成一个博士论文挺好。
《新京报》:民间的爱国主义,和政府宣传的爱国主义有什么区别呢?
王小东:那您就一条条看吧,我们这本书和那个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公开宣示的外交政策有什么区别,那就是这个区别。
《新京报》:这个,您能不能具体一点。
王小东:比如说,政府没有讲过“持剑经商”对吧,我们这本书里说了,比如我们说中国要领导这个世界,政府没这样说吧。
《新京报》:政府原来还提“和平崛起”,最近也不提了。
王小东:那是他们的事,我就不知道了。
《新京报》:我们现在一直想给外界一种印象——我们不会因为自己的崛起,而破坏现在的国际秩序。那您这种言论出来以后,西方会不会有种担忧。
王小东:
黄纪苏就讲了,我们既不是国防部发言人,也不是外交部发言人,也不是海军司令员,我们发表我们的观点很正常。
中国有句老话叫皇帝不急太监急,西方本身其实没那么担忧,人家知道这是民间声音,美国民间骂我们的声音比这个还厉害,怎么了?美国民众整天嚷嚷着要用原子弹把中国从这个世界上抹掉呢。
《新京报》:那你们这也是个人的一家之言,不代表国家,也代表不了国家。
王老师:
我们当然代表不了国家啊,是一家之言。
但一家之言也代表了一些人的想法,要不然不会有那么多支持者。你要说这是我们少数几个人的想法,那就错了。对,是我们的一家之言,但一家之言肯定代表了民间一些人的想法。
我们不代表这个政府。想知道政府,你就去听外交部发言人、胡总、温总说话,他们代表中国政府。就这么简单。
你说美国人会因为我们这本书这样那样,一句话,我们这是和国际接轨呢,言论自由。
《新京报》:其实这是一件好事情,不管怎样说,声音多元,有这种声音发出来,就是件好事。
王小东:对。以前,中国一有这样的声音,美国人就提抗议去,说中国政府应该进行镇压,也不顾什么言论自由了。现在,我也不知道他们提不提抗议了,至少这本书,我们没有感觉到这样的压力,暂时没有,以后不知道。
《新京报》:我看到一种观点说,《中国可以说不》想领导世界,《中国不高兴》是可以领导世界。
王小东:不不,《中国可以说不》是说不想领导这个世界,只想领导自己,而《中国不高兴》这本书是想领导这个世界。
《新京报》:中国有能力领导世界吗?依据是什么呢?
王小东:现在我们还没领导呢,我们准备领导,我们在书里讲了。一方面,在历史上,我们领导这个世界领导得挺好,你可以说有很多问题,有些人骂中国历史骂得一塌糊涂,但领导得是相对好、比较好的。
《新京报》:您能具体举例说明一下吗?
王小东:
这要讲到什么时候呀,中华帝国,对周边民族是整合得最好的。
不妨你去看看西方人的观点,我给您介绍一本书吧,西方学者叫贾雷德戴蒙德,他写的《***炮、病菌与钢铁》。
他在书里就说了,中华帝国对周边民族的整合是最好的,他说世界上6个,还是8个?人口最多的大国、帝国当中,中国是整合得最好的,其他都在整合当中,包括美国也没有完成整合过程。
多个民族最后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了,在历史长河当中,中华帝国确实是个帝国,很多周边的民族和国家,他们本来是独立的,后来被整合进来,这是历史。
从现在的中国国力来说,越来越强大。从购买力评价这个角度来说的话,美国人认为现在中国的经济总量相当于2个日本,欧盟作为整体占世界第一位,美国第2位,中国第3位,如果欧盟分成国家算,那就远远落后于中国。
中国作为世界第2大经济体,现在缺少的领导世界的唯一的短板,就是军事力量。那么就加强啊。我今天跟美国新闻周刊的记者也这样说了。
《新京报》:加强就是增加国防开支之类的?
王小东:当然了。
《新京报》:但是就这么多钱,增加了国防开支,民生方面的开支就会减少啊。会不会出现矛盾啊。
王小东:
孔子那时候讲过: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新儒家说儒家就完全是和平主义,我觉得这是对孔子的一种歪曲。
孔子这句话就是说两者都得要,北大教授李凌发表在《读书》上的一篇文章,就说,中国革命这么多年,首先解决的是挨打的问题,其次解决挨饿的问题。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先不说什么领导世界不领导世界了,你就吃得再饱也是一肥猪,挨宰的货。
宋朝经济力量强不强,极其富裕,据说当时主要物品的人均产量,和唐代比,相当于唐代的6倍,最后结果如何?大清帝国,被英国人打败的时候,它的经济总量占全世界1/3,超过英国,怎么样?
所以这两者,它当然有矛盾的一面,但也有相承的一面。
再举个例子,颐和园,为了修它,挪用了海军军费750万两白银,有人说是800万,其实是750万,这个有查的。按说,当时如果中国海军有这750万两白银,根据黄海海战的战斗分析来说,一定能打赢。本来打得差距就不多,当时最好的铁甲舰,一艘也就150万两白银这个数,5艘铁甲舰,就能打赢。
为了这750万两白银,中国打输了,赔了多少,4亿,这是直接损失,间接损失就不知道了,我看几百亿两都够了。
这就是你说的那个关系,矛盾吗?不矛盾,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是能致富的。
《新京报》:日本国防力量不是特强大,但它也是世界上比较强大的国家啊?
王小东:
日本,国防力量不太强大。第一,现在是美国在保护它,这30年,中国这帮投靠美国的精英希望美国保护,但是美国不愿意保护我们呀,美国不接受啊。就算接受了,从长远来考虑,也不是个事,日本就见得甘心这样吗?也未必,但是它现在没办法,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想想别的办法呢?
为什么要向日本人学这个?日本在二战中,是战败国,它被美国占领,被美国控制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中国是战胜国,我们付出了鲜血和代价,我们凭什么跟战败国学啊,我们仗白打了?
《新京报》:这个言论发不出来。
王小东:发不出来,你看,最好的言论发不出来了。没事,咱们自个儿说。
《新京报》:最好的言论,是你自己判断的,对吧。
王小东:对,对。
《新京报》:您能不能给精英下一个定义呢?我们现在也茫然。
王小东:各种语言都是约定俗成的。你们自个儿解吧,在这个世界上,好多东西都没有严格定义。我是学数学的,数学当中每条都有定义,但是你会发觉,其实在最根上它也没定义,比如你告诉我“代数”的定义,代数你学过吧。大家都在说代数,我们有代数课,代数定义你告诉
《新京报》:我不知道这个定义。
王小东:不知道吧。我告诉你,因为我是学数学的,我知道,代数就是数学家们认为是代数的东西。
《新京报》:那就是您认为是精英的人就是精英了。
王小东:
不是我认为,代数也不是说有一个数学家张某认为它是代数就是代数,而是数学家这个群体都认为它是代数它就是代数,比如“精神病”,到现在也没有定义,精神病最后的被大家接受的定义就是大多数人认为他是精神病,他就是精神病。
你别老动不动就定义、定义,好像很学术化,其实不是那样,我们批评文艺腔,实际上也涵盖了这个意思。
《新京报》:我们的意思是,你指的那些投靠美国的精英,是不是书中批评的厉以宁、林毅夫啊这样的新自由主义者?
王小东:
我可没说这样的话。
关于林毅夫呢,我在《战略与管理》杂志和他有过小争论,宋晓军在书中简单提到了这个争论,实际上当时的争论比宋晓军写出来的要厉害得多。
但我可没说林毅夫就是投靠美国,我可没说这样的话。
当时的争论,你看你们能不能发吧,能发就发了吧。这也算是一个轶事。
当时林毅夫讲比较优势好,批判中国五、六十年代的赶超战略。
当时我就说:林教授,当你批评赶超战略的时候,你考虑过国际关系这个变量没有?
林教授就讲:经济学家用不着考虑国际关系这个变量。
我就说:林教授你错了。如果你关起门来在家里做抽象的经济学模型,你抽掉任何变量,别人都不会管你,但是当你评价一个准备实施或已经实施过的经济战略的时候,国际变量是一定要考虑的。五六十年代,制定了赶超战略的那些国家领导人,他们是考虑了这个变量的,当你把这个变量抽掉以后,再来批判这个战略的时候,是不公正的。
宋晓军在书中简单提了一下这个争论,像这样的交锋是不是我给他扣了帽子,是不是我特别不礼貌,我觉得不是,这是正常的争论。
《新京报》:我就是不明白您说的那个精英投靠美国。
王小东:
那再给您举几个例子,比如华东师范大学许纪霖教授,在1999年炸馆的时候,不是出现了示威吗?他在网上发帖子说:难怪有人说八国联军如果来的话,我就要为他们带路。
焦国标教授,前几年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参观圆明园,说烧的太好了,就是烧少了。
《新京报》:他现在不是发不出声音了吗?一点平台都没有了,也不可能接受新京报的采访了,出书就更不可能了。
王小东:但是网上我看到了,我们也就是十多年才发这么一回声。
《新京报》:您说这种动不动就不让人说话的体制我们怎么去领导世界啊?我是80后,我真的有这样的质疑。
王小东:很多人会发出你这样的疑问,说中国这么糟糕的一个体制,它怎么去领导世界。
我在书里也讲了,一种解决方案,你得把自己全身上下修好啰,你再去领导这个世界。
但从人类历史上看其实不是这样的,当你这个国家有一个大目标的时候,比如说你打算去领导这个世界,有这种想法、这种精神的时候,你会发觉你有很多很多的毛病必须改不可,因为你不改你就领导不了。
《新京报》:我们明白您的意思,就是有一个大目标反过来会促进内政问题的解决。
王小东:对,就是你这意思。
《新京报》:就是内修人权、外争族权,这两者间是不矛盾的。
王小东:对对,是不矛盾的。
有些人说,什么东西准备好了再那什么,其实不是这样的。
当你朝一个目标前进的时候,你就会痛感到,那些问题之严重,如果你没有这样一个大目标的话,就不会那样强烈的感到,就会觉得这样瞎混混也行,混得过去。
所以,为什么我们要提出这个大目标,还有人说什么“外部力量是内政力量的延伸”什么的,这个不用我批,我那博客上有些年轻人就批了。
因为从历史上看也不是这样,有时候为了应付外部的挑战,有时候是向外部进取,应付挑战和主动进取都有,在这种情况下,你痛感到自身的毛病挺多的,比如腐败,比如自由这个东西太少、使得大伙不团结,比如收入太不平均。
《新京报》:对对对,王老师,我插一句,现在这门口城管正在抓小摊子呢。就是说你们在这些方面也痛恨,和那些新自由主义的观点是重合的。
王小东:对,在这些方面是重合的,所以我这么多年始终非常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要骂我们。
我们认为内修人权和外争族权是不矛盾的,他们为什么因为看到了我们外争族权的一面,就来骂我们,我们也说了内修人权,他们为什么要骂我们,不是我们主动去骂他们,而是他们没完没了骂我们,包括到今天他们还在骂,说我们这本书里没有讲到这些东西,有人竟然可笑到说:“三鹿奶粉你们怎么不说啊”,后来我说,你们都不用看这本书的内容,看看书的封底,我们就在讲三鹿奶粉,怎么没说呢。
《新京报》:对,这个我知道,这本书中讲到了内政的愤懑这部分。
王小东:本来应该是共识。
《新京报》:对。
王小东:但是,为什么要没完没了地来攻击我们呢,我们一说要外争族权,就说:“你们是专制的帮凶、狗腿子”,凭什么这么骂我们,我们也不少讲内修人权啊。
新京报》:王老师,在您看来,韬光养晦这种东西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已经过时了呢?
王小东:关于过时不过时的问题,10年以前就有人提出来了。特别有趣的是乔良的《超限战》,他现在是将军了,《超限战》一点都不韬光养晦,但是他批评《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不韬光养晦,说:我们应该潜伏,你们却全给暴露了。
《新京报》: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代表很多人的观点,就是说他们骨子里也认为中国有一天是要复兴的。
王小东:当时,我就说了一个观点,这个观点是我让另外一个人写的帖子,这个人是《中国可以说不》的作者,但不是《中国不高兴》的作者,不是张小波,也不是宋强,是一个叫乔边的人,我让他写了一个帖子,表达了我的观点。我说呢,战术上可以潜伏,战略上不能潜伏。
《新京报》:这句话现在很流行啊。
王小东:对,比较流行,我看有网民说对我这句话佩服惨了。
《新京报》:呵呵,您说的这句话也太让人佩服惨了。
王小东:因为战略上有许多东西必须做在明面上,包括经济结构的改变,思想文化的建设等等。这些都算明面,而且时间都很长,你怎么可以进行潜伏呢。这样潜伏的结果,只是束缚了自己的手脚,真的是什么都没干。
潜伏是我在干事不让你知道,这是潜伏的意思,这是韬光养晦的意思,西方人翻译成英语,字面上理解是:隐藏自己的实力,待机给对方以致命打击。你说这翻译得对不对,对啊,中国韬光养晦真是这意思啊,你说都让人翻译成这样了,你韬光养晦还有用吗?这是明摆的事嘛。
《新京报》:如果我们直接就这样提出来我们要领导世界,喊这个口号,会让中国威胁论更加......
王小东:我们30年没喊,中国威胁论也没少,这么喊一嗓子,我认为政府确实不应该这么喊,民间可以喊。
政府这么喊成啥事了,政府的外交政策可能有微调,但我认为任何国家政府都不会这么喊,这么喊是不合适的。政府有政府的决策,民间有民间的决策,政府不可以说的事,不等于民间都不可以说。
《新京报》:那您的一些建议,也是希望政府去做。
王小东:有些是希望政府去做的,比如加强国防力量,当然政府也在做。
《新京报》:就是政府不这样说,但实际也在做,他们不说,你们只是替他们说了。
王小东:对,我们替他们说了,我们的用意,一个是希望在民众当中产生共识,如果你不说的话,就产生不了共识,因为民众不知道这事;另一个是希望促进政府做得更多一点。就这么简单,两个目的,说清楚了吧
《新京报》:我觉得你们这个声音啊,有可能为某些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比如说增加国防经费,或者什么的。
王小东:增加国防支出,现在也是必然,但是有没有一个清晰的,我们为什么要增加国防支出,到底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也许那么多高参们已经讨论过了,但从我们民间来看的话,我们没有看到一种清晰的效果
一方面我们理解有些东西要保密,但另一方面,我们总觉得在现代社会当中,不管你怎么......不好意思,我接个***。
《新京报》:王老师,我们接着问吧,您说中国有能力领导世界,我们拿什么去领导世界呢,我们的核心价值是什么,难道就靠军事力量吗?军事力量强大,就去震慑世界,然后就领导世界了吗?
王小东:有人也讲了,说一个国家首先得输出价值观,这个我不同意。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反着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强大了才能输出价值观,价值观先行肯定不行。
《新京报》:但我们也不能总靠军事威慑它,然后就领导世界吧。
王小东:最起码在几点上,我们做得比较好,你可以说中国有无数的毛病,但是中国现在在国际贸易上的这种大规模顺差,你把中国所有的经济情况,有好的有坏的,有正有负,在一起加减加减之后,最起码说明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资源利用效率是高的。
《新京报》:就是效率是最高的。
王小东:我们效率是高的,要不然世界上不会给我们这样的评价。
所有的都考虑,你可以说中国能耗高、技术水平低等等,但是我们人力的消耗还低呢,当然这是因为我们生活水平比较低、比较穷,这个我知道,但是,不管怎样我们比他们人力消耗少,而美国,你再说它制度怎么怎么好,它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就说明它领导这个世界是有很大问题的。
问题在哪儿,简单地打比方,美国人不干活但是住大房子,有人说美国人怎么不干活,我这是打个比方,干活少却想住大房子,就是干活少却消费过度。从这个角度来讲,他对世界资源的这种使用,是低效率的。这是理由之一。
《新京报》:您是不反对对外贸易、市场经济的,是吧?
王小东:不反对,太不反对了!
《新京报》:我觉得您这个结论,实际上是建立在中国经过这么多年对外贸易,经济积累到今天,您认为中国资源利用效率比较高的这样一个基础上,而提出领导世界的大目标。
王小东:对,我几次对外国人说,包括05年在伦敦经济学院演讲时,我就讲了中国领导世界的问题。
我说中国在现在的自由贸易格局当中,过得是比较舒服的,我说我们对西方人要求并不多,只要你们西方人保持现在的贸易秩序,我们都很满意。
但是为什么要加强自己的国防力量等等,因为我们担心一件事,如果你们在自由贸易当中赢不了我们,你们就用政治和军事力量来破坏这种自由贸易,我觉得我们要做好准备。如果你们要是破坏的话,我们就有应对的力量。
《新京报》:我们总不可能再用大炮,像当年鸦片战争那样,打开人家的国门吧?
王小东:这个东西,不是简单地说用大炮,但是坦率地说,武装力量是有用的。
比如今天上午那个《新闻周刊》的记者,提到了中国收购海外的资源这个问题,我就说,中国收购海外资源我是很担心的,为什么,因为收购海外资源是可以赖账的,他们说有合同,我说我们跟萨达姆有合同,现在管用吗?他们说那合同伊拉克新政府还是认的,我说认是认,但他们说了什么时候还我们钱了吗?他们还得起吗?都不知道。
就是说,你这合同我还认啊,我没说这合同作废,但是你还不起、你不还,我说我们这么几十亿、几百亿美元就泡汤了,当我们看到这种现象的时候,我们就会痛感到中国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新京报》:即便有海军又能怎么样呢?
王小东:即便有海军又能怎么样?你不还钱,炮舰开过去,航空母舰开过去,向美国学习,你还不还?不还就打。
《新京报》:呵呵,这样会不会违背现在的国际秩序?
王小东:许美国人这么干,就不许我们这么干?违背不违背,怎么了?
《新京报》:就是我们领导世界,也要这么做?
王小东:凭什么你们认为,很多事情美国人能干,我们不能干。美国人可以把军舰开到我们国家的门口?我们为什么不能开到他们的门口?道义上不存在这种限制,只不过是我们没有力量。
《新京报》:那如果这样,我们领导世界和美国领导世界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王小东:就算一样,又怎么了?我们效率比他们高一点,领导世界比他们强一点就行,会有不一样的地方,但也有些地方会一样。
上午新闻周刊记者问我,民族主义是不是在增强当中,我说中国民族主义是在增强当中,它增强到一定程度肯定会不再增强,她问,那你们要增强到一种什么程度就可以了。我说,到美国那程度就可以了。就这么回答。
《新京报》:呵呵,我理解你的意思,就是能够领导世界的程度就可以了,是吗?
王小东:对,还有一个问题,不是这个美国人提出来的,是一位左派先生提出来的,他们也老说我是左派,我不是什么左派......
《新京报》:您认为您不是左派,也不是自由派,也不属于民族主义,那你属于什么?
王小东:反正我就这些思想,我属于我。
好几年以前,我们讲中国一定要造航空母舰,一位左派先生就问,你们造了航母准备干嘛呀?因为当时印尼出事了,我就说,我造航母打算到印尼去维和去,他说那你这不是和美国一样吗?我说,你说对了,和美国差不多,就这么想的。
自由派那么多人都那么崇拜美国,为什么不许我们学美国啊,我就想学美国,我特想学美国。
有人说我这思想和那小布什差不多,我认为小布什的思想不是特别明确,不过他那伙子人,有些思想我倒真是觉得有道理,比如说拉姆斯菲尔德、沃尔福维茨等等,他们有些思想是有道理的。
坦率说,我和宋晓军说过一个意思,什么意思,就是拉姆斯菲尔德、沃尔福维茨的那些想法,从美国利益的角度来说,它未尝不是美国精英为美利坚这个民族、非常理想主义的、有进取精神的一种考虑,坏事就坏在,美国老百姓其实不太争气,美国的精英过高地估计了老百姓的力量,按宋晓军的话说就是,你人老了,肌肉使不上劲来了,可你的大脑和神经末梢还是年轻时候的状态,你以为你有那么大劲,可你没那么大劲。结果小布什挨骂成这样了,伊拉克被人扔鞋,全美国欢腾、高兴,于是就下去了。
我认为他们想法挺好,但不符合实际情况。8年调整一回。
《新京报》:我们接着往下说,在制度上、文化上、精神上我们有什么可以仰赖去领导世界的?
王小东:制度、文化上的,我认为可以放在后面,办孔子学院啥的,我认为是瞎掰。办孔子学院可以教教外国人中文。
我在这本书里举了个例子,就是关于梅兰芳,《梅兰芳》这个电影上演了,然后我看到一篇博文,讲梅兰芳那玩意儿其实美国人不喜欢,说梅兰芳30年代在美国引起的的所谓轰动也是被夸张了的。于是,一大帮人又开始自怨自艾起来了,说什么中国人就是操蛋什么什么,说了半天。后来又一帖上来,这绝对不是我写的帖子,我引用他的说法,他说你们知道什么是最好的让美国人接受京剧的办法吗?就是在美国建立军事基地。
我在这本书里写得清清楚楚,说我引用这句话,当然不是真的要去美国建立军事基地,但是这个回帖清楚地说明了硬力量和软力量的关系,所以当你们说中国要先向外输出制度、文化的时候,你们把硬力量和软力量的关系搞颠倒了。
包括上我博客上有个帖子说,特别荒唐可笑,说中国如果能像罗马一样只输出文化,就能长治久安、永享太平。
我在这本书中写了,罗马当时只输出文化,最后灭亡了,因为罗马不干活了,这是美国人说的,美国电视片里说的,说你会发觉来罗马的船全是满的,从罗马出去的船全是空的,罗马只输出文化,比如建筑的样式设计,绝对不仅仅限于罗马地区,欧洲、北非全都那模样。
但是,这样,罗马就能够长治久安、永享太平的话,那为什么罗马灭亡了呢?我在这本书里说得很清楚,罗马人最早是干活和打仗都行,后来是不愿意干活、但是打仗,最后仗也不想打了,于是雇外国人去打仗,最后外国人说,你们雇我们去抢别人,我们还不如直接把你给抢了得了。
所以这个就是硬力量和软力量的关系,我记得我在讲“文艺腔”那一章里头说得清清楚楚,我刚才只是重复了那些话。
《新京报》:王老师,你为什么说经济危机对中国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呢?能不能解释一下。
王小东:我没用“千载难逢”这个词吧。
《新京报》:这书的背面上是这样讲的。
王小东:这是别人给提出来的吧,我那原文里没这样讲,我没说千载难逢这个词。
《新京报》:是吗?那是历史机遇对吧?
王小东:千载难逢不至于,太夸张了。
《新京报》:那您觉得经济危机对我们有哪些有利的方面?
王小东:经济问题如果分析得特别细的话,你们这采访就没法写了,简单讲一下,我从经济原理和实际情况分析了,第一,经济危机对中国确实有冲击,但相对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来说,冲击是比较小的。第二,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中国搞基础设施建设,原材料降价了吧,石油降价了吧。
《新京报》:石油现在又涨价了。
王小东:又涨价了?还没涨到150吧?现在多少了?
《新京报》:现在50多了。
王小东:那还早着呢。那时候最高点是150多吧,157吧,还是160,我记不清楚了。还早呢。
第二点,比如说,我们想实现产业技术升级,但是西方一直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在他们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就会有一点松懈。
其实苏联充分地利用了30年代的经济危机,实现了产业技术升级,这是有历史经验的。在那个时代,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敌视程度,恐怕超过今天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程度。
所以我说中国抄底,抄人才的底,不应该去华尔街,而应该去底特律,去西雅图,西方对中国的经济壁垒可能还存在,但相对会比从前容易一些,就算你挖不到工程师,你挖几个老工人过来也行,给我们讲讲美国汽车厂,这个具体事那个具体事,怎么弄的,工具是怎么摆放的。
《新京报》:就是学美国的先进技术。
王小东:对,西方人采访我时,我说,你们能给我们什么东西,欠了我们这么多钱,你们有什么东西给我们?你们就剩下武器了,但你们又不卖,还有点技术,你们就转移点技术给我们吧。这,一个是衡量你们对我们的态度,你们不是说不敌视我们吗?那为什么不肯转移给我们技术呢?你们不转移给我们技术,就是敌视我们。
第二点,你们讲环保,希拉里一谈就是环保,奥巴马说了许多关于环保的空话、大话,一条没实行,关于环保问题,他说要花钱,到现在为止还没花,花钱都花在银行那儿了。我说,我们盼望你们赶紧在环保技术方面花钱,真的花点钱,奥巴马别老说那空话、放空炮,落实到行动上,美国现在还是世界最强,你们赶紧开发环保技术,开发完了之后,以适当的价格,别太讹人,卖给我们。你们赚点钱,我们也提升一下技术,而且对世界的环境保护做点贡献。我说你们怎么不干呢,赶紧干。
《新京报》:它是怕你强大起来了,领导他们啊。
王小东:那不就见晓了吗?哦,就许他领导我们?
《新京报》:是啊,他不会自己放弃领导地位啊。
王小东:是啊,那既然这样的话就谁也别说谁了,为什么中国自由派老说我们,不敢说他的美国主子?为什么老骂我们,不骂美国啊?有人就说我,说:“你想干嘛?”,我就说我在向美国学习。内政外政我都想学习。
中国这帮自由派,老说要学习美国内政,我比他们还愿意学习,内政外政我全学,要学咱们就学透了,别学一部分,因为只学一部分有些事干不成,外交不学,内政光学?
《新京报》:现在的中国新自由主义,学美国的制度,能学到吗?
王小东:我们在书里说了,我们也愿意学,那些骂我们的人怎么看不到我们说的这个呢?
《新京报》:我问的是能学吗?
王小东:能学不能学?我说我们愿意学,愿意学就是我们感觉我们能学呗。比如票决制,好多人反对,但我觉得......
《新京报》:你也赞成票决制?那这一点也是和自由主义重合的地方。
王小东:对,是啊。没矛盾啊。你们怎么老想着我们跟自由主义全都有矛盾呢?
《新京报》:我看你老说“美国主子”、“美国主子”,所以就赶紧问你嘛。
王小东:这是两回事,学习美国和拿美国当主子,是两回事。我们学习美国,是想自己做主子,他们都没这想法,他们觉得学习美国,就得永远匍匐在美国之下,给美国当太监,这个我们就不能接受。我认为学习美国就学透了,美国人不是主人翁精神很强吗?我们也要学习美国人的主人翁精神。
而且,我在书里也说了,我其实挺觉得美国人民可爱的。为什么呢,确实,美国人不仅仅想在世界上当主子,他也对国内的强权保持高度警惕。
我举个例子,就是美国在经济危机发生后,从伊拉克调回一支作战部队,调回美国本土,这是70年代以后美国第一次在美国本土部署作战部队,是有美国出现经济动乱、要进行镇压的这种考虑,这是美国《陆军时报》上明确讲了的,当时它说还有反恐的任务,那是另外一回事。
后来我看了美国网民的反应,特有意思,一片骂声,有人说要上山打游击跟美国军队干了,有人说如果干不过就在山洞里躲起来,说这帮孙子既然抓不住拉登,那他们也抓不住我。
我说,这帮美国人民真是可爱,就把这些内容贴在博客上了,本来我是对美国人民的一种赞赏,你看人家那独立自由的精神,本国强权我也不买账,竟然掉军队回来镇压我?!
70年代以前有过镇压,70年代之后好像没有过,但美国人民却这样保持高度警惕。我是真的佩服美国人民,但是那帮所谓自由派,马上就上来骂我,说什么50步笑100步,说我在说美国人的坏话。
你看,他们总觉自己有一主子,中国这个主子他们可能不太满意,就去投靠美国主子,确实美国人民这点让我很赞赏,人家就摆这个架子,哪个主子我也不认,外国强权我不认,国内强权我也不认。我很佩服,牛啊,牛!我觉得学就应该这样学,但是这帮自由派他们为什么非要来骂我呢?他就看不出我是在赞赏美国人民吗?
《新京报》:您认为要向美国人学习?
王小东:对,要学透,比如学习他们要当主人的精神,不屈从于任何强权,既不屈从国内强权,也不去从国外强权。这帮自由派,表面上不屈从国内强权,难道我们就应该屈从国外强权吗?
《新京报》:您是觉得自由派屈从于国外的强权了,对吧?
王小东:不,准确说是依附、依赖。要保持独立性,这方面美国人民真牛。我当时也想不到,美国人民会对调回一支部队,而且人数不多,有这么强烈的反响。我挺佩服的。
《新京报》:他们也没经历过6 4啊,都这么敏感。
王小东:我要说一点,奢侈浪费不能像美国人学习,这个不适合中国学。就是将来富起来了拥有的世界资源更多了,奢侈浪费是不能学的。
但是有一条,这个观点和环保主义者不一样,环保主义者说,美国可以浪费,我们中国人应该削减、克制自己,如果也和美国人一样消费的话,这世界就爆炸了,4个地球也承担不了。
这话是有问题的,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有权利像美国人一样奢侈浪费,这是我们的权利。
说实话,如果中国来领导这个世界的话,全世界的奢侈浪费都会减下去,纠正这种东西,使得人类在地球上可持续发展。最起码这一点,中国比美国强多了。
《新京报》:你这个观点,还是很具有普世价值的。
王小东:对,我没反对普世价值这个词。
《新京报》:您对中国知识分子评价不高啊。
王小东:太不高了,我说过一些话,这还不是什么大话,我就是这么认为的。
我说,50年、100年以后,当我们的后代看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时候,如果看经济方面,发展得还挺快,我们的打工仔、打工妹,都干得不错,但当看到我们的思想界的时候,一定会感到脸红、沮丧,会丧失信心,为什么,因为太平庸了,平庸到什么都没有,平庸都还是一个比较轻的词,严重一点说是猥琐不堪。
他们会想,哟!我们怎么是这么一群人的后代?!他们会丧失信心。我说,当他们看到我们这本书的时候,就会捡回一点自信。这就是我对现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评价。
《新京报》:王老师,您觉得离您设置的中国领导世界的这个目标,我们中国还有多远啊?
王小东:30年。
《新京报》:您的依据是什么呢?
王小东:这么长远的目标,你要是问我有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依据,1234摆出来做出个公式什么的,没有,那是瞎掰,也就是这么一说,我总觉得不可能是500年、1000年,绝对不是这概念。我认为,我可能看不见,但在座的你们应该能够看见。
《新京报》:按照当初***的设想,大概到2050年才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您说的这个时间也差不多。
王小东:我告诉你,***和我说的这个其实不太矛盾,为什么啊,人均达到非常高的水平还很远,但是从综合国力来说,恐怕不会太遥远。
我给你举个例子,曾经有一个大企业家,他回忆自己80年代到新加坡,当时看到新加坡那高楼大厦,就感慨说50年以后北京和上海都赶不到新加坡的现在,确实没有想到的是,仅仅20年,最起码北京和上海就远远超过了新加坡。
当然你也可以说中国现在好多地方离新加坡远着呢,这样的反驳多的是,但是,我想讲的是,讲边远地区,那是人均,如果讲领导世界的综合国力,不是讲人均的,因为不是一个中国人去领导世界,而是13亿中国人去领导。
我们综合国力的增长,远远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包括我自己的想象,2001时我是没有想到2009年中国的进步会有那么快,坦率说。
《新京报》:但是在民主制度上好像看不到太大的进步。
王小东:中国如果要真正实现领导世界的大目标,您说的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妥善解决,这个是肯定的,但是一方面呢,李零的话也有他的道理,就是中国首先解决挨打的问题,其次解决挨饿的问题,其他东西慢慢来,但是你也不能老慢慢来,有些东西还得快快来。
现在挨打挨饿的问题没全解决,这60年,前一个30年主要解决挨打问题,把挨饿问题放一边了,后一个30年主要解决挨饿的问题,把挨打问题放一边了。还得承认,前一个30年,除了把钱花在挨打上面,还把钱花在了一些冤枉的地方,这得承认。所以造成了,后一个30年,不得不全力解决挨饿的问题。
现在,我认为挨打和挨饿应该并重解决,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有些问题老说慢慢来,其实也不行。关于民主制度,黄纪苏在这本书里谈了不少,虽然删了一些,但大部分还是留下来了。
《新京报》:关于您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失望,能再具体一点说吗?
王小东:比如“管家学术”,扯蛋化等等。这本书里说到了白岩松,其实白岩松只是一个符号代表,第一,白岩松不是这个思想文化界扯蛋化的罪魁祸首,第二,白岩松作为扯蛋化的执行者也不是最坏的。
《新京报》;像白岩松,他能代表中国的知识界吗?
王小东:有代表性,很有代表性。
《新京报》:其实您这种观点,很多人都有同感。
王小东:对,这是共同的。所以当自由派反驳我们,说我们不涉及国内这些问题的时候,豆瓣上有个网民就说,你看看这书,人家都说了,这种由制度所造成的思想文化的奇变和腐败,人家都说了的,批判了的,在书里。
《新京报》:那中国知识界有没有让您感到欣赏的地方呢?像白岩松这种人能有多少呢?
王小东:我觉得他们是主流,要说欣赏呢,不太多。黄纪苏在书里也讲到钱钟书,这也是个符号。
《新京报》:您对王小波,在书中说他最虚伪、最丑陋。
王小东:有几点,第一,王小波在美国其实受尽了欺负,从他死后发表的书信集里看,他其实对美国人非常仇恨,坦率说如此,但他回国之后从来不讲,他骂的是中国人,他说的傻大姐等等一系列词,就跟我说的那个例子似的,挨了美国人揍,丢了脸,最后却不敢向美国人反抗,却回来痛骂中国人,讲中国文化、中国人的劣根性等等,我说这样的人都是王小波。
本来王小波有最好的条件,来告诉我们中国人在这个世界上所处的处境的真相,因为他有扎实的个人生活经历,而且据有些人说他有很好的文笔,本来他有最好的条件,但是他却告诉我们虚假的东西。对这个我瞧不上。
第二点,王小波他老拿自己是理科生这玩意儿到处招摇撞骗,他在人大学经济,到美国学的是中文,还不是学中国语言文学,他的硕士研究生学的是美国人学的中文专业,他却到处说自己是理科生。包括前不久认识一个电视剧导演,他是复旦大学化学系的,后来改的行,他还在和我说呢,说王小波是理科生。我说,你看,错了吧,就告诉他王小波不是理科生。然后他就说,哎哟,那王小波怎么老说自己是理科生呢。
《新京报》:他为什么要撒谎说自己是理科生呢,这东西关系大吗?
王小东:这是欺骗,在他那个时代,文科生老在理科生面前感到自卑,王小波打出自己是理科生这个旗号,用一个自己没有的东西,来骗取别人对他思想的信任,这是有问题的。
《新京报》:王老师还有一个,希望您能回应一下,就是现在有许多批判您的观点,说您的观点比较偏激,属于投机,是炒作。
王小东:所谓的偏激,他们爱怎么看怎么看,我认为不偏激。说投机,采访开始时我就说了,我们出这本书对时机的选择没有考虑,我认为我们没投机,投机的话,最起码也要专门选择一个时机啊。关于炒作,炒作这个词在英语里叫market,营销,对于我来说,我不负责这一块,作为出版商来说他做market很自然,如果出版商不做market,我们一本书都卖不出去,就又该被笑了,包括你们报纸做过的那篇文章,说你看你看,卖不出去吧。你们报纸是一个代表,持这个观点的人不少,这个呀,北京有句老话,叫恨人有笑人无,北京人认为这是最卑鄙的小人。
《新京报》:其实有时候,你自己炒作自己,你并不知道,比如取个标题,耸动人心,比如最什么最什么,激进地表达,这是不是一种哗众取宠?
王小东:有些人说这5位作者有“标题党”的嫌疑,说看内文不像标题那么偏激,这个我承认有营销那东西,作为我们自己来说,我们只是随便地说自己的话,这些话我们深思熟虑20年了,从表达方式来说,我们用自由的方式来表达,谈话、录音、速记,我们比较放开的自由的这种表达,我认为比那种端着、瘘着、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新京报》: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您这种表达更容易传播、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关注。
王小东:不,最根本最根本是,我认为是更好更彻底表达了我们的思想。
《新京报》:明白,就是无论如何这种声音应该表达出来,不然别人看不到。那谢谢您了,我们期待明天下午您和许知远的辩论。我们出来的稿件会事先给您看一下,需要修改的地方就和我们说一声。您还有什么话想说吗?
王小东:差不多了。
发布日期:
2009-4-02
总觉得文人误国这话没错。尤其是所谓的精蝇~~绝对的误国
发布日期:
2009-4-02 看了大半,还在看。
发布日期:
2009-4-02
这本书最大的问题就是概念不准确,没把许多利益关系同西方国家息息相关的精英的态度考虑进去,同样的事情应该是中国有人高兴有人不高兴。没看见外国人还没怎么样,中国人自己就吵开了,弄得好多精英不高兴。
其实一个国家的高兴不高兴就是基于符合不符合国家民族利益的最正常反应,就拿美国人来说,他们张口闭口就是符合美国国家利益从不掩饰,不符合就不高兴,从来没有人惊诧山姆这样说。
发布日期:
2009-4-02
美国人一不高兴世界上就不得安宁,中国人一不高兴凤凰台就大动肝火。
发布日期:
2009-4-02
本来就是内部矛盾的转移,明明是中国人对中国人不高兴,却偏偏拐成中国对美国不高兴,我怀疑这个书有高层背景,完全是来转移矛盾的(在这个敏感时期),另外一个方面,作者顺便超作下,再搞几套房子。
发布日期:
2009-4-02
怪不得马立诚说到了凤凰就像回到了家里。
发布日期:
2009-4-02
引用第6楼ddg113于2009-04-02 09:35发表的 :
本来就是内部矛盾的转移,明明是中国人对中国人不高兴,却偏偏拐成中国对美国不高兴,我怀疑这个书有高层背景,完全是来转移矛盾的(在这个敏感时期),另外一个方面,作者顺便超作下,再搞几套房子。
好像你也不高兴。卖书炒作和买房子与书的内容有何干系?怕的是有些书卖不出去作者想买房子也买不到。当然那些作者有其他途径弄钱买房子。
发布日期:
2009-4-02
怪不得腾讯只保留这么多脑残式的评论.....原来被右派攻陷啦...
发布日期:
2009-4-02
评论数:37 每页显示数:10
我来说两句
请遵守国家法律和互联网法规。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注意:系统启用了静态/缓存功能,您的回复可能不能立即显示。
精彩推荐:
盐城市网管办指导 飞扬网 苏ICP备06033318号 江苏省公安网监备案号 320902002010 号 版权所有 2005 飞扬军事
Copyright copy http://www.fyjs.c All rights reserved.我来发牢骚。高兴就看进去,不高兴就删帖
当前离线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4 最后登录
2011-1-27 UID
5827309 帖子
11 主题
11 威望
0 点 热心
0 点 金币
0 点 阅读权限
10 跳转到
字体大小:
发表于 2010-12-24 11:35
我来发牢骚。高兴就看进去,不高兴就删帖
今天我又杀了2只矿妖。但是我发现杀了她们后我还是弄不到矿。她们复活再挖。
想几年前根本就没有矿挂、挂机挂。
完美被挂给污染了,不再完美。
完美或许知道这个问题,但却听之任之了。
在线GM反馈,外
[和谐你妹]
挂举报。
这些功能我不知道是不是放着好看。
有矿妖,手工玩家几乎抢不到矿(WX除外)。
抢不到矿,那就只有买,2000WMB的矿买2W。
如果你不充
[和谐你妹]
[和谐你妹]
的话……
早上上游戏,又一朋友删号了,只是因为烧不起这个钱。(有钱的不要拍砖)
本来一个很干净的游戏世界,被外
[和谐你妹]
挂、金钱给污染了。
想完美这么大的公司搞不定几个小小外
[和谐你妹]
说着很搞笑。
只是完美不彻底打击,是因为那些挂可以给完美带来利益!
不知道这里会不会有管理层路过。
不过不给玩家在游戏世界里生存的空间,我相信不是玩家放弃游戏,是游戏抛弃玩家。
看着那些“死区”,那些外
[和谐你妹]
挂满天飞的区就蛋疼。
以前的完美去哪儿了?
[和谐你妹]
[和谐你妹]
淹没了?
当前离线
在线时间
5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1 最后登录
2011-7-14 UID
1358988 帖子
1322 主题
45 精华
7048 威望
464 点 热心
336 点 金币
308 点 阅读权限
90 发表于 2010-12-24 11:45
本帖最后由 ***小七 于 2010-12-24 11:56 编辑
游戏要黄了.
当前离线
在线时间
3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5 最后登录
2011-8-4 UID
3836833 帖子
709 主题
31 精华
1055 威望
0 点 热心
6 点 金币
6 点 阅读权限
70 性别
男 来自
网二●天神 发表于 2010-12-24 11:46
66666666666666666666
当前离线
在线时间
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6-8 最后登录
2011-2-16 UID
4337358 帖子
998 主题
38 精华
1653 威望
0 点 热心
435 点 金币
415 点 阅读权限
70 性别
男 来自
天问 发表于 2010-12-24 12:08
没有**物价飞涨~~~
起码黄昏黄金两三百是别想弄一套了
当前离线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4 最后登录
2011-1-27 UID
5827309 帖子
11 主题
11 威望
0 点 热心
0 点 金币
0 点 阅读权限
10 发表于 2010-12-28 07:28
不知道是不是悲剧,二楼的言论被KF改了
当前离线
在线时间
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7 最后登录
2010-12-30 UID
5835615 帖子
12 主题
22 威望
0 点 热心
0 点 金币
0 点 阅读权限
10 发表于 2010-12-28 09:36
完美的游戏就那样 到处都是挂 一切习惯就好 GMT+8, 2011-8-10 01:56.| gt gt gt 业主论坛 gt 关于辰憬好的消息大家可以互相通知一块高兴一下,不好的消息为什么就不能在网上呢,请吧主不要把一些不好的消息随便就删了,大家看看吗?各抒己见吗?有关辰憬家园的帖子为什么要删呢?辰憬家园到现在业主都住进去快一年了才想起盖锅炉房,还上都市110了,它和我们的辰憬天地是同一开发商,将来一定也是同一物业公司
用户登录
正在登录,请稍候。。
关于辰憬好的消息大家可以互相通知一块高兴一下,不好的消息为什么就不能在网上呢,请吧主不要把一些不好的消息随便就删了,大家看看吗?各抒己见吗?有关辰憬家园的帖子为什么要删呢?辰憬家园到现在业主都住进去快一年了才想起盖锅炉房,还上都市110了,它和我们的辰憬天地是同一开发商,将来一定也是同一物业公司
Posted:2008-11-5 22:38:25 |
关于辰憬好的消息大家可以互相通知一块高兴一下,不好的消息为什么就不能在网上呢,请吧主不要把一些不好的消息随便就删了,大家看看吗?各抒己见吗?有关辰憬家园的帖子为什么要删呢?辰憬家园到现在业主都住进去快一年了才想起盖锅炉房,还上都市110了,它和我们的辰憬天地是同一开发商,将来一定也是同一物业公司
- 关于辰憬好的消息大家可以互相通知一块高兴一下,不好的消息为什么就不能在网上呢,请吧主不要把一些不好的消息随便就删了,大家看看吗?各抒己见吗?
有关辰憬家园的帖子为什么要删呢?辰憬家园到现在业主都住进去快一年了才想起盖锅炉房,还上都市110了,它和我们的辰憬天地是同一开发商,将来一定也是同一物业公司,中保有自己的物业公司,将来不会请别的公司来管理辰憬天地的,我们在这里只想让开发商明白,我们只是关心我们的房子,关心进度,关心相关动态,关心将来房子的,水,电,暖气,煤气,物业........................................
请吧主不要删掉我们业主的这份关心和信任!!!
顶或踩的标志
于2008-11-5 22:40:22 编辑过,共被编辑过1次
正在载入用户签名信息
Posted:2008-11-6 15:04:40 |
Re:关于辰憬好的消息大家可以互相通知一块高兴一下,不好的消息为什么就不能在网上呢,请吧主不要把一些不好的消息随便就删了,大家看看吗?各抒己见吗?有关辰憬家园的帖子为什么要删呢?辰憬家园到现在业主都住进去快一年了才想起盖锅炉房,还上都市110了,它和我们的辰憬天地是同一开发商,将来一定也是同一物业公司
顶或踩的标志
正在载入用户签名信息
我的积分
您的论坛积分是
0 确定删除该短消息?
关于辰憬好的消息大家可以互相通知一块高兴一下,不好的消息为什么就不能在网上呢,请吧主不要把一些不好的消息随便就删了,大家看看吗?各抒己见吗?有关辰憬家园的帖子为什么要删呢?辰憬家园到现在业主都住进去快一年了才想起盖锅炉房,还上都市110了,它和我们的辰憬天地是同一开发商,将来一定也是同一物业公司
1/1页 gt gt gt 业主论坛 gt 关于辰憬好的消息大家可以互相通知一块高兴一下,不好的消息为什么就不能在网上呢,请吧主不要把一些不好的消息随便就删了,大家看看吗?各抒己见吗?有关辰憬家园的帖子为什么要删呢?辰憬家园到现在业主都住进去快一年了才想起盖锅炉房,还上都市110了,它和我们的辰憬天地是同一开发商,将来一定也是同一物业公司
您现在发表的是匿名回复,搜房用户可先
(您可在此修改爱称,不超过20个字符或10个汉字)
绝对黑色
深蓝忧郁
草原之蓝
橄榄树绿
灰蓝种族
海洋之蓝
暗夜兴奋
紫的拘谨
发亮蓝紫
卡其制服
伦敦灰雾
卡布其诺
兴份过蓝
正宗喜红
爱的暗示
红的发紫
黄金岁月
红袍飘飘
紫金绣帖
我不知道
添加网络图片
上传本地图片或视频
(图片大小在800K以内)
(视频大小在200M以内)
当前心情
将放在贴子的前面
拉友邻参加
已选(0)
选择友邻
想说的话
N X H Z
copyright 2011 SouFun.com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搜房公司 版权所有
举报***:
010-59306587
举报邮箱:
只有认证会员或版主才能发起活动,请您先登录:)
只有认证会员或版主才能发起活动,请先去认证吧:)
论坛精彩推荐
热帖排行榜
家居精彩推荐
辰憬天地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