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手机游戏制作日语这个专业怎么样样?

本人现在兼职做话费 游戏点卡 Q币 QQ各种会员充值业务 有需要的去我店铺看看591ku.taobao.com 有意者联系我 QQ1844051898 或去看 591ku.taobao.com
( Wed, 23 Feb 2011 20:18:00 +0800 )
Description:
一口价
10.20 元
一口价
99.00 元
一口价
49.50 元
一口价
20.20 元
一口价
99.00 元
一口价
49.50 元
一口价
29.85 元
一口价
99.00 元
一口价
1.30 元
一口价
1.20 元
一口价
29.30 元
一口价
20.00 元
一口价
20.00 元
一口价
10.20 元
一口价
49.50 元
( Tue, 15 Feb 2011 21:15:01 +0800 )
Description:
北京手机充值 移动 联通 电信 游戏点卡 Q币
一口价
49.50 元
一口价
10.20 元
一口价
20.20 元
一口价
99.00 元
一口价
99.00 元
一口价
99.00 元
一口价
29.80 元
一口价
29.80 元
一口价
20.00 元
一口价
29.80 元
一口价
49.50 元
一口价
49.50 元
一口价
20.00 元
一口价
10.20 元
( Tue, 15 Feb 2011 21:12:56 +0800 )
Description:
河北专业充话费 移动手机 联通固话 电信手机
搜索整店
关键字:
价格: 到
共搜索到
个符合条件的商品。
显示:
排序:
店铺VIP商品
一口价
99.00 元
一口价
29.80 元
一口价
49.50 元
一口价
29.80 元
一口价
20.00 元
一口价
49.50 元
一口价
99.00 元
一口价
20.20 元
一口价
99.00 元
一口价
10.20 元
一口价
29.80 元
一口价
20.00 元
一口价
49.50 元
( Mon, 14 Feb 2011 21:40:40 +0800 )
Description: 诚招全国充值代理商
我们深知"诚信"是立店之本,不抛弃,不放弃,"诚信"天下!
可喜可贺!捷易通自动充值软件全面支持淘宝网,拍拍网,自动充值.捷易通自动充值软件成为第一家获得淘宝官方正式授权的自动充值软件!至此,淘宝第一自动充值软件的争论已经没有意义,非捷易通莫属!
捷易通自动充值软件优势:
支付宝特约商家
淘宝2009年度话费充值金牌大卖家
淘宝2009年度平台卡金牌大卖家
淘宝特约话费平台服务商
淘宝网交易量最大的话费充值平台
每周支付宝交易量排名第一,每周交易量超1000万元
淘宝网商家评价最高的自动充值系统
淘宝网首个开放平台自动充值接口授权合作伙伴
高阳捷迅授权合作伙伴
易宝支付授权合作伙伴
欧飞数卡授权合作伙伴
腾讯在线销售渠道授权合作伙伴
腾讯财付通特约商家 软件优势
、支持淘宝.拍拍.有啊全自动充值!
拥有捷易通.可以三店齐开,即赚人气又赚金钱!
2、市面上费用最低.
终身只需要300元,就可实现全国移动,联通,电信话费,QQ业务,热门游戏点卡的自动充值.兼职全职业都可以!
3、支持
离线托管
即使电脑没开.也可以自动发货.不用开电脑软件也能帮你自动挣钱喽!关掉电脑,睡一个舒馨好觉吧!
4、运行最稳.
捷易通是市场上最好的充值软件.多渠道充值.高速稳定!
5、诚招下级返点高:
购买代理版,成为一级代理.
享有两级提成制度.190+40=230元.
例:A代理商售出一套代理版给
代理商,B代理商又出售一套代理版给C代理。那么
A代理商的提成
=230元.
6、可以给任意捷易通代理转帐.
使您信誉来的更快,充分让您体会做网店老板的快乐.
7、多地点操作:
不限制使用地点,家里装1个、单位装1个,方便您的操作.
8、商品最全:
(话费独家1分起冲).QB.Q点.QQ业务.移动.联通.电信.固话.各大游戏点卡等600件宝贝.宝贝数据包轻松上传,致力于打造一个全新的创业品牌.
系统自动充值:
支持7*24小时系统自动进行充值,无需安排人员看店,减少人力资源成本.系统稳定,资金安全:软件自动识别号码充值,确保充值资金准确安全.
10、上手最快:
没有开过店铺的新手都能轻松操作.
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手把手教会您使用系统,并及时为您的系统提供升级服务。
11、还支持人工充值:
帮自己.朋友.同学.甚至开手机充值店都没有问题!
点击下面可以体验一下
( Fri, 2 Oct 2009 19:50:18 +0800 )
Description:
开机后电动机出现尖叫的故障维修
故障现象:某配套SIEMENS 810M的进口立式加工中心,在用户更换了61lA双轴模块后,开机X、Y出现尖叫声,系统与驱动器均无故障。
分析与处理过程:SIEMENS 61lA驱动器开机时出现尖叫声的情况,在机床首次调试时经常会遇到,主要原因是驱动器与实际进给系统的匹配未达到最佳值而引起的。
对于这类故障,通常只要通过驱动器的速度环增益与积分时间的调节即可进行消除,具体方法为:
1)根据驱动模块及电动机规格,对驱动器的调节器板的S2进行正确的电流调节器设定。
2)将速度调节器的积分时间Tn调节电位器(在驱动器正面),逆时针调至极限(Tn≈39ms)。
3)将速度调节器的比例Kp调节电位器(在驱动器正面),调整至中间位置(Kp≈7~10)。
4)在以上调整后,即可以消除伺服电动机的尖叫声,但此时动态特性较差,还须进行下一步调整。
5)顺时针慢慢旋转积分时间Tn调节电位器,减小积分时间,直到电动机出现振荡声。
6)逆时针稍稍旋转积分时间Tn调节电位器,使电动机振荡声恰好消除。
7)保留以上位置,并作好记录。
本机床经以上调整后,尖叫声即消除,机床恢复正常工作。
( Sat, 18 Jul 2009 18:42:57 +0800 )
Description:
变频器逆变脉冲回路的故障检查
从CPU的六个PWM输出端子,到中间缓冲电路,称为逆变脉冲前级电路,驱动电路称为逆变脉冲后级电路,总称逆变脉冲回路。 故障状态:
1、起动操作正常,操作显示面板有正常的输出频率指示,但无三相输出电压;
2、起动操作正常,操作显示面板有正常的输出频率指示,输出三相电压不平衡;
3、一按起动按键,即跳OC故障;
4、运行中跳OC故障
5、轻载运行正常,带载电机跳动或跳OC故障。 故障实质与检修思路(与故障状态的五种状态相对应): 1、有以下几种因素:a、驱动电路光耦合器输入侧的+5V*供电丢失;b、前级脉冲电路的缓冲器损坏;c、CPU的相关控制信号不确定或相关控制引脚损坏;d、故障保护电路误动,使脉冲前级电路被故障信号锁定。
在此处须尤为注意一点,逆变脉冲信号的前级电路,如三态触发器、缓冲器电路等,有可能受电压、电流检测与保护电路的直接控制,当保护电路误动时,钳制和封锁了六路脉冲信号的传输。要有故障保护电路独自参与脉冲传输控制的观念。虽然a、b方面造成的故障率较好,但c、d方面造成的原因,往往构成了疑难故障,检修思路到不了这里,维修起来可就要走弯路了啊。 2、有以下三种因素:a、驱动电路的光电耦合器损坏,不能正常传输逆变脉冲信号;b、逆变模块导通内阻变大,三只上臂IGBT模块有导通不良现象,因此三路驱动电路可能未设有IGBT管压降检测电路,故并不能报出OC故障;c、脉冲前级电路或CPU逆变脉冲输出引脚不良,致使逆变脉冲缺失一路或两路。 不要将着眼点光是放在后级驱动电路上,也可能为前级的逆变脉冲未加输入驱动电路上。尤其是脑子里要有是否为模块不良,逆变模块导通内阻变大这个观念。考虑不到c的因素,便又构成了疑难故障啊。 3、有以下因素:a、后级驱动电路本身不良;b、驱动电路的供电电源,带负载能力不足,如滤波电容失容,整流二极管低效(正向电阻变大、反向电阻变小)等;c、逆变模块不良。 对驱动电路的动、静态检测(电压检测)也许都是正常的,要测试驱动电路的电流输出能力。要关注b、c的因素。 4、有以下几种因素:a、驱动电路的带负载能力、逆变模块的导通内阻检测;b、三相输出电流检测电路;c、故障检测电路中的基准电压电路。d、用户负载方面的原因。 要注意b、c、d方面的因素影响。三相检测电路本身不良,工作点转移,可能会误报OC故障;故障检测电路中的基准电压偏移,造成电流检测不准,误报OC故障;检查都无问题,得到生产现场找找原因了,并不排除负载方面的问题。b、c因素,可能又进入疑难故障的范围。 5、有三种因素:a、驱动电路的电流(功率)输出能力不足;b、逆变模块不良,导通内阻偏大;c、负载电路有问题,电机坏掉了呀,不是我变频器的问题呀。 变频器表现为运转不正常,不一定统统都是我变频器的问题,建议用户换一台电机试试。应考虑到b、c的因素,有时候要考虑到变频器以外的因素啊。 ( Mon, 13 Jul 2009 19:52:41 +0800 )
Description: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及IGBT功率期间的迅速发展,作为交流电机主要调速方式的变频调速技术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矢量控制变频器,以其优异的控制性能在调速领域独树一帜,在港口机械、冶金、造纸、电梯等多个领域得到迅速推广。日本,欧美等变频技术发达国家,均承认以进入AC(交流)时代。我国港口机械设备中的场桥(RTG)、门座式起重机、装卸桥(C/C)也广泛使用了变频调速器,从37kW到440kW均有应用实例。随着使用数量的不断增加,也遇到了故障维修问题。我公司对4台门机的变幅及旋转机构进行了变频调速改造,经过一年多的实际运行,下面就变频器的常见故障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及探讨。 一、变频器的主要故障原因及预防措施 由于使用方法不正确或设置环境不合理,将容易造成变频器误动作及发生故障,或者无法满足预期的运行效果,为防患于未然,事先对故障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图1所示为变频器硬件回路框图。
图1 变频器硬件回路框图 1. 外部的电磁感应干扰 如果变频器周围存在干扰源,它们将通过辐射或电源线侵入变频器的内部,引起控制回路误动作,造成工作不正常或停机,严重时甚至损坏变频器。提高变频器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固然重要,但由于受装置成本限制,在外部采取噪声抑制措施,消除干扰源显得更合理,更必要。以下几项措施是对噪声干扰实行“三不”原则的具体方法。
变频器周围所有继电器、接触器的控制线圈上需加装防止冲击电压的吸收装置,如RC吸收器。
尽量缩短控制回路的配线距离,并使其与主线路分离。
指定采用屏蔽线的回路,必须按规定进行,若线路较长,应采用合理的中继方式。
变频器接地端子应按规定进行,不能同电焊,动力接地混用。
变频器输入端***噪声滤波器,避免由电源进线引入干扰。 以上即为不输出干扰、不传送干扰、不接受干扰的“三不”原则。 2. ***环境 变频器属于电子器件装置,在其规格书中有详细***使用环境的要求。在特殊情况下,若确实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必须尽量采用相应抑制措施。
振动是对电子器件造成机械损伤的主要原因。对于振动冲击较大的场合,应采用橡胶等避振措施。
潮湿、腐蚀性气体及尘埃等将造成电子器件生锈、接触不良、绝缘降低而形成短路。作为防范措施,应对控制板进行防腐防尘处理,并进量采用封闭式结构。
温度是影响电子器件寿命及可靠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半导体器件,若结温超过规定值将立刻造成器件损坏,因此应根据装置要求的环境条件***空调或避免日光直射。 除上述3点外,定期检查变频器的空气滤请器及冷却风扇也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特殊的高寒场合,为防止微处理器因温度过低而不能正常工作,应采取设置空间加热器等必要措施。 3. 电源异常 电源异常表现为各种形式,但大致分以下三种,即:缺相、低电压、停电。有时也出现它们的混合形式。这些异常现象的主要原因多半是输电线路因风、雪、雷击造成的,有时也因为同一供电系统内出现对地短路及相间短路。而雷击因地域和季节有很大差异。除电压波动外,有些电网或自行发电单位,也会出现频率波动,并且这些现象有时在短时间内重复出现,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对变频器供电电源也提出相应要求。
如果附近有直接起动电动机和电磁炉等设备,为防止这些设备投入时造成的电压降低,硬是变频器供电系统分离,减小相互影响。
对于要求瞬时停电后仍能继续运行的场合,除选择合适规格的变频器外,还因预先考虑负载电机的降速比例。变频器和外部控制回路采用瞬停补偿方式,当电压回复后,通过速度追踪和测速电机的检测来防止在加速中的过电流。
对于要求必须量需运行的设备,要对变频器加装自动切换的不停电电源装置。 二极管输入及使用单相控制电源的变频器,虽然在缺相状态也能继续工作,但整流器中个别器件电流过大及电容器的脉冲电流过大,若长期运行将对变频器的寿命及可靠性造成不良影响,应及早检查处理。 4. 雷击、感应雷电 雷击或感应雷击形成的冲击电压有时也能造成变频器的损坏。此外,当电源系统一次侧带有真空断路器时,短路器开,闭也能产生较高的冲击电压。如图2 所示。
图2 电源电压冲击示意图 变压器一次侧真空断路器断开时,通过耦合在二次侧形成很高的电压冲击尖峰。
为防止因冲击电压造成过电压损坏,通常需要在变频器的输入端加压敏电阻等吸收器件,保证输入电压不高于变频器主回路期间所允许的最大电压。如图3所示。
当使用真空断路器时,应景量采用冲击形成追加RC浪涌吸收器。
若变压器一次侧有真空断路器,因在控制时序上保证真空断路器动作前先将变频器断开。
图3 变频器主回路 二、变频器本身的故障自诊断及预防功能 过去的晶体管变频器主要有以下缺点:容易跳闸,不容易再起动,过负载能力低。由于IGBT及CPU的迅速发展,变频器内部增加了完善的自诊断及故障防范功能,大幅度提高了变频器的可靠性。
图4 变频器故障解析图 有图4变频器故障解析示意图可知,如果使用矢量控制变频器中的“全领域自动转矩补偿功能”,其中“起动转矩不足”,“环境条件变化造成出力下降”等故障原因,将得到很好的克服。该功能是利用变频器内部的微型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计算出当前时刻所需要的转矩,迅速对输出电压进行修正和补偿,以抵消因外部条件变化而造成的变频器输出转矩变化。 此外,由于变频器的软件开发更加完善,可以预先在变频器的内部设置各种故障防止措施,并使故障化解后仍能保持继续运行,例如:
对自由停车过程中的电机进行再起动;
对内部故障自动复位并保持连续运行;
负载转矩过大时能自动调整运行曲线,避免Trip;
能够对机械系统的异常转矩进行检测。 三、变频器对周边设备的影响及故障防范 变频器的***使用也将对其他设备产生影响,有时甚至导致其他设备故障。因此,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研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时非常必要的。 1. 电源高次谐波 由于目前的变频器几乎都采用PWM控制方式,这样的脉冲调制形式使得变频器运行时在电源侧产生高次谐波电流,并造成电压波形畸变,对电源系统产生严重影响,通常采用以下处理措施。
采用专用变压器对变频器供电,与其他供电系统分离。
在变频器输入侧加装滤波电抗器或多种整流桥回路,降低高次谐波分量,如图5所示。
图5 输入侧接线图 对于有进相电容器的场合因高次谐波电流将电容电流增加造成发热严重,必须在电容前串接电抗器,以减小谐波分量。如图6 所示,对电抗器的电感应合理分析计算,避免形成LC振荡。
图6 串接电抗器示意图 2. 电动机温度过高及运行范围 对于现有电机进行变频调速改造时,由于自冷电机在低速运行时冷却能力下降造成电机过热。此外,因为变频器输出波形中所含有的高次谐波势必增加电机的铁损和铜损,因此在确认电机的负载状态和运行范围之后,采取以下的相应措施。
对电机进行强冷通风或提高电机规格等级。
更换变频专用电机。
限定运行范围,避开低速区。 3. 振动、噪声 振动通常是由于电机的脉动转矩及机械系统的共振引起的,特别是当脉动转矩与机械共振电恰好一致时更为严重。噪声通常分为变频装置噪声和电动机噪声,对于不同的***场所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变频器在调试过程中,在保证控制精度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脉冲转矩成分。
调试确认机械共振点,利用变频器的频率屏蔽功能,使这些共振点排除在运行范围之外。
由于变频器噪声主要有冷却风扇机电抗器产生,因选用低噪声器件。
在电动机与变频器之间合理设置交流电抗器,减小因PWM调制方式造成的高次谐波。 4. 高频开关形成的尖峰电压对电机绝缘不利 在变频器的输出电压中,含有高贫贱风浪用电压。这些高次谐波冲击电压将时电动机绕组的绝缘强度降低,尤其以PWM控制型变频器更为明显,应采取以下措施。
尽量缩短变频器到电机的配线距离。
采用阻断二极管的浪涌电压吸收装置,对变频器输出电压进行处理。 对PWM型变频器应尽量在电机输入侧加装图7所使得滤波器。
图7 滤波器 图7b中无滤波器是输出电压上升沿有明显冲击电压,容易造成电机绝缘损伤。 以上时本人在变频器使用中的经验总结,希望能给其他用户提供参考,使变频器能在我国更好地推广使用。
( Wed, 24 Jun 2009 21:28:40 +0800 )
Description:
1.数控铣加工程序的结构
一个完整的数控铣程序由程序开始部分、程序内容、程序结束3部分组成。
(1)数控铣程序的开始部分
程序号为程序的开始部分,也是程序的开始标记,供在数控装置存储器中的程序目录中查找、调用。程序号一般由地址码和四位编号数字组成。常见的程序定义地址码为O、P或%。
(2)程序内容
程序内容是整个程序的主要部分,由多个程序段组成。每个程序段又由若干个字组成,每个字由地址码和若干个数字组成。指令字代表某一信息单元,代表机床的一个位置或一个动作。
(3)程序结束部分
程序结束一般由辅助功能代码M02(程序结束指令)或M30(程序结束指令和返回程序开始指令)组成。
2.程序段中的字的含义
(1)程序段格式
程序段格式是指一个程序段中的字、字符和数据的书写规则。目前常用的是字地址可编程序段格式,它由语句号字、数据字和程序段结束符号组成。每个字的字首是一个英文字母,称为字地址码,字地址码可编程序段格式如下表所示。
表 程序段的常见格式
N156 G G X Y Z A B C F M
字地址码可编程序段格式的特点是:程序段中各自的先后排列顺序并不严格,不需要的字以及与上一程序段相同的继续使用的字可以省略;每一个程序段中可以有多个G指令或G代码;数据的字可多可少,程序简短,直观,不易出错,因而得到广泛使用。
(2)程序段序号简称顺序号
通常用数字表示,在数字前还冠有标识符号N,现代数控系统中很多都不要求程序段号,程序段号可以省略。
(3)准备功能
准备功能简称G功能,由表示准备功能地址符G和数字组成,如直线插补指令G01,G指令代码的符号已标准化。
G代码表示准备功能,目的是将控制系统预先设置为某种预期的状态,或者某种加工模式和状态,例如G00将机床预先设置为快速运动状态。准备功能表明了它本身的含义,G代码将使得控制器以一种特殊方式接受G代码后的编程指令。
(4)坐标字
坐标字由坐标地址符及数字组成,并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各组数字必须具有作为地址码的地址符X、Y、Z开头,各坐标轴的地址符按下列顺序排列,X、Y、Z、U、V、W、P、Q、R、A、B、C,其中,X、Y、Z为刀具运动的终点坐标值。
程序段将说明坐标值是绝对模式还是增量模式,是英制单位还是公制单位,到达目标位置的运动方式是快速运动或直线运动。
(5)进给功能F
进给功能由进给地址符F及数字组成,数字表示所选定的进给速度。
(6)主轴转速功能S
主轴转速功能由主轴地址符S及数字组成,数字表示主轴转速,单位为rpm。
(7)刀具功能T
刀具功能由地址符T和数字组成,用以指定刀具的号码。
(8)辅助功能
辅助功能简称M功能,由辅助操作地址符M和数字组成。
(9)程序段结束符号
程序段结束符号放在程序段的最后一个有用的字符之后,表示程序段的结束,因为控制不同,结束符应根据编程手册规定而定。
需要说明的是,数控机床的指令在国际上有很多格式标准。随着数控机床的发展,其系统功能更加强大,使用更方便,在不同数控系统之间,程序格式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具体掌握某一数控机床时要仔细了解其数控系统的编程格式。
( Fri, 12 Jun 2009 16:27:11 +0800 )
Description: PLC有很强的自诊断能力,当PLC自身故障或外围设备故障,都可用PLC上具有的诊断指示功能的发光二极管的亮灭来诊断。 一、PLC故障查找流程图 1、总体检查 根据总体检查流程图找出故障点的大方向,逐渐细化,以找出具体故障,如图1所示。
图1 2、电源故障检查 电源灯不亮需对供电系统进行检查,检查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3、运行故障检查 电源正常,运行指示灯不亮,说明系统已因某种异常而终止了正常运行,检查流程图如图3所示。
图3 4、输入输出故障检查 输入输出是PLC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流的通道,其是否正常工作,除了和输入输出单元有关外,还与联接配线、接线端子、保险管等元件状态有关。检查流程图如图4、图5所示。
图5 5、外部环境的检查 影响PLC工作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噪音与粉尘,以及腐蚀性酸碱等。
二、可编程序控制器输入、输出单元故障处理
表1 可编程序控制器输入单元故障处理
表2 可编程序控制器输出单元故障处理
( Fri, 12 Jun 2009 16:18:03 +0800 )
Description:
1 引言
数控机床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PLC工程现场界面涉及光、机、电、气、液等复杂的输入输出信令,加之PLC对于信号的逻辑处理具有的抽象运算特征,使得工业现场故障处理工作通常是相当的复杂困难,PLC机电系统现场故障往往使得缺少工程经验的设备管理者们束手无策,较长时间的故障处理处理可以大幅度降低产能,严重影响生产。本文以就事论事的方式平铺直叙具体的机电工程现场故障处理案例,保留住故障处理经验中最珍贵的分析判断过程。
2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案例
2.1 甄别PLC内外部故障实例
配备820数控系统的某加工中心,产生7035号报警,查阅报警信息为工作台分度盘不回落。在SINUMERIK 810/820S数控系统中,7字头报警为PLC操作信息或机床厂设定的报警,指示CNC系统外的机床侧状态不正常。处理方法是,针对故障的信息,调出PLC输入/输出状态与拷贝清单对照。
工作台分度盘的回落是由工作台下面的接近开关SQ25、SQ28来检测的,其中SQ28检测工作台分度盘旋转到位,对应PLC输入接口110.6,SQ25检测工作台分度盘回落到位,对应PLC输入接口110.0。工作台分度盘的回落是由输出接口Q4.7通过继电器KA32驱动电磁阀YV06动作来完成。
从PLC STATUS中观察,110.6为“1”,表明工作台分度盘旋转到位,I10.0为“0”,表明工作台分度盘未回落,再观察Q4.7为“0”,KA32继电器不得电,YV06电磁阀不动作,因而工作台分度盘不回落产生报警。
处理方法:手动YV06电磁阀,观察工作台分度盘是否回落,以区别故障在输出回路还是在PLC内部。
2.2 诊断接近开关故障实例
某立式加工中心自动换刀故障。
故障现象:换刀臂平移到位时,无拔刀动作。
ATC动作的起始状态是:(1)主轴保持要交换的旧刀具。(2)换刀臂在B位置。(3)换刀臂在上部位置。(4)刀库已将要交换的新刀具定位。
自动换刀的顺序为:换刀臂左移(B→A)→换刀臂下降(从刀库拔刀)→换刀臂右移(A→B)→换刀臂上升→换刀臂右移(B→C,抓住主轴中刀具)→主轴液压缸下降(松刀)→换刀臂下降(从主轴拔刀)→换刀臂旋转180°(两刀具交换位置)→换刀臂上升(装刀)→主轴液压缸上升(抓刀)→换刀臂左移(C→B)→刀库转动(找出旧刀具位置)→换刀臂左移(B→A,返回旧刀具给刀库)→换刀臂右移(A→B)→刀库转动(找下把刀具)。换刀臂平移至C位置时,无拔刀动作,分析原因,有几种可能:
(1)SQ2无信号,使松刀电磁阀YV2未激磁,主轴仍处抓刀状态,换刀臂不能下移。
(2)松刀接近开关SQ4无信号,则换刀臂升降电磁阀YV1状态不变,换刀臂不下降。
(3)电磁阀有故障,给予信号也不能动作。
逐步检查,发现SQ4未发信号,进一步对SQ4检查,发现感应间隙过大,导致接近开关无信号输出,产生动作障碍。
2.3 诊断压力开关故障实例
配备FANUC 0T系统的某数控车床。
故障现象:当脚踏尾座开关使套筒顶尖顶紧工件时,系统产生报紧。
在系统诊断状态下,调出PLC输入信号,发现脚踏向前开关输入X04.2为“1”,尾座套筒转换开关输入X17.3为“l”,润滑油供给正常使液位开关输入X17.6为“1?1;。调出PLC输出信号,当脚踏向前开关时,输出Y49.0为“1”,同时,电磁阀YV4.1也得电,这说明系统PLC输入/输出状态均正常,分析尾座套筒液压系统。
当电磁阀YV4.1通电后,液压油经溢流阀、流量控制阀和单向阀进入尾座套筒液压缸,使其向前顶紧工件。松开脚踏开关后,电磁换向阀处于中间位置,油路停止供油,由于单向阀的作用,尾座套筒向前时的油压得到保持,该油压使压力继电器常开触点接通,在系统PLC输入信号中X00.2为“l”。但检查系统PLC输入信号X00.2则为“0”,说明压力继电器有问题,其触点开关损坏。
故障原因:因压力继电器SP4.1触点开关损坏,油压信号无法接通,从而造成PLC输入信号为“0”,故系统认为尾座套筒未顶紧而产生报警。
解决方法:更换新的压力继电器,调整触点压力,使其在向前脚踏开关动作后接通并保持到压力取消,故障排除。
2.4 诊断中间继电器故障实例
某数控机床出现防护门关不上,自动加工不能进行的故障,而且无故障显示。该防护门是由气缸来完成开关的,关闭防护门是由PLC输出Q2.0控制电磁阀YV2.0来实现。检查Q2.0的状态,其状态为“1”,但电磁阀YV2.0却没有得电,由于PLC输出Q2.0是通过中间继电器KA2.0来控制电磁阀YV2.0的,检查发现,中间继电器损坏引起故障,更换继电器,故障被排除。
另外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将数控机床的输入/输出状态列表,通过比较通常状态和故障状态,就能迅速诊断出故障的部位。
2.5 根据梯形图逻辑诊断DI点故障实例
配备SINUMERIK 810数控系统的加工中心,出现分度工作台不分度的故障且无故障报警。根据工作原理,分度时首先将分度的齿条与齿轮啮合,这个动作是靠液压装置来完成的,由PLC输出Q1.4控制电磁阀YVl4来执行,PLC梯形图如下图所示。
通过数控系统的DIAGNOSIS能中的“STATUS PLC”软键,实时查看Q1.4的状态,发现其状态为“0”,由PLC梯形图查看F123.0也为“0”,按梯形图逐个检查,发现F105.2为“0”导致F123.0也为“0”,根据梯形图,查看STATUS PLC中的输入信号,发现I10.2为“0”,从而导致F105.2为“0”。I9.3、I9.4、I10.2和I10.3为四个接近开关的检测信号,以检测齿条和齿轮
是否啮合。分度时,这四个接近开关都应有信号,即I9.3、I9.4、I10.2和I10.3应闭合,现I10.2未闭合,处理方法:(1)检查机械传动部分。(2)检查接近开关是否损坏。
2.6 根据梯形图逻辑诊断DO点故障实例
配备SINUMERIK 810数控系统的双工位、双主轴数控机床
故障现象:机床在AUTOMATIC方式下运行,工件在一工位加工完,一工位主轴还没有退到位且旋转工作台正要旋转时,二工位主轴停转,自动循环中断,并出现报警且报警内容表示二工位主轴速度不正常。
两个主轴分别由B1、B2两个传感器来检测转速,通过对主轴传动系统的检查,没发现问题。用机外编程器观察梯形图的状态。
F112.0为二工位主轴起动标志位,F111.7为二工位主轴起动条件,Q32.0为二工位主轴起动输出,I21.1为二工位主轴刀具卡紧检测输入,F115.1为二工位刀具卡紧标志位。
在编程器上观察梯形图的状态,出现故障时,F112.0和Q32.0状态都为“0”,因此主轴停转,而F112.0为“0”是由于Bl、B2检测主轴速度不正常所致。动态观察Q32.0的变化,发现故障没有出现时,F112.0和F111.7都闭合,而当出现故障时,F111.7瞬间断开,之后又马上闭合,Q32.0随F111.7瞬间断开其状态变为“0”,在Flll.7闭合的同时,F112.0的状态也变成了“0”,这样Q32.0的状态保持为“0”,主轴停转。Bl、B2由于Q32.0随F111.7瞬间断开测得速度不正常而使F112.0状态变为“0”。主轴起动的条件F111.7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从梯形图上观察,发现F111.6的瞬间变“0”引起Flll.7的变化,向下检查梯形图PB8.3,发现刀具卡紧标志F115.1瞬间变“0”,促使Flll.6发生变化,继续跟踪梯形图PB13.7,观察发现,在出故障时,I21.1瞬间断开,使F115.1瞬间变“0”,最后使主轴停转。I21.1是刀具液压卡紧压力检测开关信号,它的断开指示刀具卡紧力不够。由此诊断故障的根本原因是刀具液压卡紧力波动,调整液压使之正常,故障排除。
3 结束语
通过典型实例与故障现象对数控系统、立式
加工中心自动换刀故障、配备FANUC 0T系统的某数控车床、配备SINUMERIK 810数控系统的双工位、双主轴数控机床等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故障排除方法。
( Fri, 12 Jun 2009 16:09:08 +0800 )
Description:
罗兰R704电气故障维修若干例
++++罗兰R700四色彩印机电气系统较为复杂,其设计理念和电路结构与国产彩印机差异较大,但只要弄清楚它的控制方式、信号流程,以及机械结构,排除其故障也不难。下面,列举若干个故障实例来说明。
++++故障一,彩印机开电,中央控制台的电脑完成了自检后,显示“SPS通讯故障”,不能开机。 罗兰R704的SPS回路相当于国产机的I/O回路,但SPS回路状态要通过光纤通讯环路传递给中央控制台的主机。主机会在机器运行中实时监测,如果光纤通讯信号异常或中断,主机将会显示“SPS通讯故障”报警,整机不能运行。于是按照SPS光纤传递回路检查。一般情况下,通讯电路板不容易出现故障,往往是光纤连接线松动造成。当检查到第一色组时,发现一根光纤连接线松动。插紧后,故障提示消除,机器可以运转。
++++故障二,飞达分离头的纸张规格左右挡纸块调整电机在中央控制台上不能自动调节。罗兰R704上类似这种起调节作用的微型电机不少,他们一方面可以通过中央控制台发出指令来自动运行到规定尺寸,还可以通过手持调节终端进行控制。当微型电机在某种情况下指令发生错误,零位数据丢失,中央控制台就无法对电机进行控制,电子故障就会提示。这时候只能依靠手持调节终端进行控制。将手持调节终端的插头插入飞达组的维修插孔,并且打开主电控柜,按下相应控制板上的红色中断小按钮,操作手持调节终端上的纸张规格左右挡纸块调整电机选项,执行归零操作。电机重新归零后,关电重开,电机恢复正常。
++++故障三,第三组出墨辊在墨斗辊上的吃墨宽度在正常运转时有时候会变窄,导致有的印刷品墨色变浅。墨斗辊上的吃墨宽度一方面受墨斗辊的转速影响。速度快,吃墨就宽,慢就会变窄。另一方面,在墨斗辊转速不变的情况下,有一个单独的一个微型电机可以调节吃墨宽度。打开第三组传动面的操作面板,盒子里有两个调节微型电机,上面一个是调节吃墨宽度的。该电机通过齿轮、链条传动相关机械结构改变吃墨宽度,同时通过一根小同步皮带带动一个多圈电位器作为位置反馈,该电路结构相当于一个微型的伺服传动系统。通过观察,发现该电机齿轮偶尔会自己来回转动,正常情况电机应该静止不动的。测量发现电机的电位器接触不良,导致反馈回电路板的信号不稳定,电路就反复进行误差校正,使得电机偶尔会转动,导致吃墨宽度变化。更换新的电位器后,故障不再出现。
++++故障四,收纸板不能上升。发现上升回路保护接触器没有吸合,检查上升方向的极限保护开关动作。一般国产机的限位开关***在收纸板导轨的不同位置,罗兰R704的则不同,它是将所有的限位开关集中***在操作面墙板外侧的一个盒子里。收纸传动轴通过齿轮减速,带动6个不同形状的同轴凸轮,随着收纸板的升降,凸轮转过不同的角度,控制相应的微动开关,就产生相应的保护功能。经检查,发现上升方向极限保护开关对应的凸轮位置松动了,使得产生错误的保护动作,将其位置复位,固定好,收纸板可以上升了。
++++通过以上的故障分析,不难发现,对于进口多色印刷机的维修,除了在电路原理上要理解以外,还要熟悉它的内部结构,机械动作原理。只有将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维修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既快又准。
( Fri, 12 Jun 2009 16:05:52 +0800 )
Description:
目前,国内多家报社都拥有罗兰公司制造的轮转印刷机如Geoman、Colorman、Uniset70等,它们大多采用BUSSYSTEM95作为控制系统。BUSSYSTEM95是一个网络集成体,各组成部分之间通过通信电缆联系。依据功能和网络类型,BUSSYSTEM95分为3层:以太网(Ethernet)层、Arcnet层和执行层(Interbus层)。作为与操作者和机械装置最接近的网络,Interbus出现故障的几率比较大。如果在使用和维护中能掌握一些故障诊断的方法并灵活运用,则能做到事半功倍。
  Interbus是德国Phoenix公司研制开发的一种现场总线系统,是一种开放的串行总线系统,与传统的并行系统有较大的差异,这给习惯了并行系统的维护人员的维护工作带来了一些不便。笔者在实践中总/了一些Interbus总线故障诊断的方法,供同行们参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罗兰印刷机总线故障诊断的方法
  罗兰轮转印刷机中一般有两种Interbus总线:一种是以G4控制板作为总线控制器的整机总线,连接着整台机器的驱动部分输入/输出(I/O)、各印刷部(或折报机)的操作面板及各个纸架等。另一种是用MS-1000的VMEMCI板作为总线控制器的局域总线,连接着印刷部(或折报机)的各种气阀、马达控制器和传感器等器件。无论轮印机哪一部分的总线出现问题,其总线控制器将产生一个"总线故障"的错误信息,经ARCNET网传到控制台的工业计算机,工业计算机处理之后由以太网传到操作显示屏显示出来。当操作显示屏上显示"Interbus总线故障"时,可以根据其详细的信息分别在主控制柜或印刷单元去查找故障位置。
  1.利用故障显示发光二极管
   Interbus网络由总线控制器、节点设备(Interbus模块)和电缆构成,其可能的故障是:总线控制器损坏、Interbus模块损坏、电缆断或者连接不好等。由于总线控制器和各种Interbus模块都带有状态指示的发光二极管,所以在遇到Interbus总线故障时可以打开控制柜的门,按照Interbus结构图(如图1所示)逐个检查总线控制器和Interbus模块的故障指示发光二极管。在Interbus的总线控制器VMEMCI板和节点设备(Interbus模块)上有多个不同颜色(主要是红色和绿色)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不同状态对应着不同的Interbus总线状况。根据发光二极管给出的信息可以分析判断出Interbus总线故障位置,更换有故障的Interbus模块,从而修复轮转印刷机。这种方法比较适合规模较小的Interbus网络,如果用此方法来诊断规模较大的网络或是Interbus模块分散的网络,则费时费力。当然,前些年在不具备诊断条件时也只好采用这种方法。值得一提的是有的故障指示发光二极管能以多种不同的频率闪烁,用以表示不同的故障状态,一定要认真观察,仔细辨别。
  2.利用故障显示屏
  此方法类似于利用故障显示发光二极管的方法,但由于罗兰轮印机上只有部分Interbus网络的总线控制器能采用此方法,且故障显示屏的功能远比故障指示发光二极管强大,所以把它单独列出来加以说明。
  主控制柜里的西门子S5-155中总线控制器G4控制板具有故障诊断和显示功能,它能诊断和显示所接Interbus网络的故障。正常情况下其显示为"RUN"和一个循环的矩形,背景光为绿色(一旦发生故障,其背景光变为红色,并显示出故障类型、故障位置和故障代码。故障类型为"LBUS",表示本地总线故障;29.1为Interbus的地址信息;故障代码"0D21"表示特定的Interbus模块的输入有问题。另外,在维修中可能遇到的故障类型有:"CTRL"--总线控制器故障;"RBUS"--远程总线故障;"LBUS"--本地总线故障;"OUT1"、"OUT2"--输出故障;"BUS"--某一总线回路故障,但不能精确定位;"DEV"--Interbus模块故障;"PF"--总线外围设备故障等。故障代码可以告诉进一步的故障信息,在工作中还可能会遇到其他各种不同的故障代码,这里不再一一赘述,详细情况可查阅Interbus故障诊断指导手册。而根据Interbus的地址信息可在Interbus结构图上查到具体的模块名称、位置、地址和图纸号等详细的信息,从而快速地排除故障。
  G4控制板还具有历史故障记忆的功能,可以根据这个记录去追查已被操作工复位的故障或者一些软性故障。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这些历史故障记录中的Interbus地址使用的是4位16进制数。这个4位16进制数分为两部分,高位数表示是哪个总线回路,低位数表示总线回路中的位置。应将它转换成十进制数后再在Interbus结构图上找。例如前文谈到的故障地址29.1在历史故障记录里被记作1D01。
  3.XTALK程序诊断法
  XTALK是早期的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讯软件。罗兰轮印机的单元计算机(UnitController)MS-1000没有显示器和键盘之类的外设,因此MS-1000中的诊断程序需要得到外部指令才能够执行,这些外部指令由与之通讯的笔记本电脑发出。
  印刷部、纸架和折报机的Interbus网络由单元计算机MS-1000上VMEMCI板上的总线控制器控制,这个总线控制器没有显示屏,当Interbus发生故障时,是看不到故障代码的。这时可以运行XTALK通过单元计算机对网络进行诊断。具体的方法是:用专用电缆把笔记本电脑的COM1口和MS-1000的RS232通讯口连接起来,在DOS下运行XTALK之后,敲入"TIBS"(注意全为大写字母)命令后按回车键,再敲入"C"(configuration),可以得到类似图4、图5的诊断结果。当所有节点设备都正常时,ERR-CODE的位置都是O.K。而Interbus不正常时,ERR-CODE的位置显示"0000",并在对话窗的最下端给出故障信息:"Error[0d21]atlocation11.1(DIO-1)[Date=2002/10/16Time=16:36:32]",意思是在总线地址11.1处发现故障,故障代码为"Od21"。对照Interbus结构图,可以查到总线地址11.1的模块为一数字输入/输出模块。可以在有故障信息的输入/输出模块及其附近查找故障原因。这种方法与利用故障指示发光二极管的方法相比较可以节省不少故障查找时间,特别适合在Interbus模块分散的印刷部和折报机使用。但这种方法给出的故障位置有时不是很精确,这就需要在诊断确定的位置前后找故障。
  单元计算机与笔记本电脑通讯也可以使用Windows里的"超级终端"或其他通讯软件如NCTERMINAL95等,具体使用方法与XTALK相似,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详述。
  4.利用IBSCMDG4诊断
  IBSCMDG4软件是公司开发的视窗下的Interbus应用软件,可以用来对Interbus进行诊断:用通讯电缆连接笔记本电脑的COM1口和总线控制器的串口,双击IBSCMDG4图标运行IBSCMDG4软件,在File菜单下选取Open,在"OpenProject"对话框中选择要诊断的Interbus网络文件名,之后按确认,可以看到的与Interbus结构图类似的窗口,实际上Interbus结构图就是用IBSCMDG4软件打印出来的。按功能键F3,然后在"OperatingState"对话框选中诊断(Diagnose)便可以对所接的Interbus网络进行诊断。当Interbus正常时,所有的节点设备及其连线都是绿色;而遇故障时,有故障的节点设备(Interbus模块)变成红色此软件也可以自动记录历史故障信息,方法是让诊断程序一直运行并与总线控制器连线。历史故障信息对于Interbus总线软故障的定位查找很有帮助。
  IBSCMDG4软件诊断可用于罗兰轮印机几乎所有的Interbus网络,并能比较精确地定位故障。在***该软件后要记住拷贝罗兰公司的Interbus图形文件,以免有部分模块显示不出来。
  一般来说,用上述4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找到Interbus的故障,只需要熟练地掌握其中一种,就足以应付各种Interbus总线故障。但用单一的故障诊断方法可能只能将故障确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并不能十分精确地将故障锁定在某一模块。在时间和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尝试使用多种诊断方法,并比较其结果,以达到精确定位故障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增加诊断的经验。
  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诊断Interbus总线故障,都需要对Interbus网络的结构非常熟悉。因为一旦确诊了故障,就要能马上找到相应的故障模块。如果不能熟读Interbus结构图,即便能很快诊断出故障,也无法在如此大型的轮转胶印机上快速地找到出故障的模块,而耽误宝贵的维修、印刷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Interbus的每个回路需要经过每一个节点,当其中有一个节点设备(Interbus模块)发生故障时,整个网络都不能运行。采用传统的短接或是跳过此节点的方法并不能奏效。短接或是跳过此节点设备后需要在总线控制器的设置中改过才可能让Interbus总线重新运行起来。
( Fri, 12 Jun 2009 15:36:21 +0800 )
Description: 大森DASEN 3I 故障维修实例
机型:沈阳一机CAK6150B,系统:DASEN 3I,使用绝对值编码器。
故障现象:
1、Z70 0003 XZ;
2、S03 2225 X;
3、EMG。
原因分析:
据使用者介绍,该机购买于2004年,实际使用时间约一个月,一直停用至今,现开机出现电池低报警(放大器内),在更换电池后出现以上报警(据说电池是原装的,大森报价380元,沈机报价是330元)。
由此判断是由于更换电池方法及操作错误,使参数丢失造成以上报警。
排除方法:
重新按照机床出厂的随机系统参数表输入后,以上报警依然存在。
查《大森3I报警参数说明书》,2225为电机、编码器类型设定参数,原随机参数表是X-22B0对应的放大器是SVJ2-06,Z-22B1对应的放大器是SVJ2-10,再看机床实际的放大器X轴是SVJ2-07,Z轴是SVJ2-20,逐修改X-22B0为22B1,Z-22B1为22B2,下电后再上电,S03 2225 X不再出现;
又重新设置参考点,完成后下电再上电,Z70 0003 XZ消除;
但是又有S03 55外部紧急停止错误,此报警是由于放大器CN3的20脚外部紧急停止信号引起【注:除从NC 总线(CN1A,CN1B)输入主紧急停止外,还可以直接向伺服驱动器输入独立的外部紧急停止,在紧急停止发生时实施2重保护。在因为某种原因未能输入主紧急停止时,在输入外部紧急停止输入后30 秒以内也可以将接触器断开。】,观察放大器接线和原理图,该脚没有使用,但随机参数表2236设置为1040,这个参数是设置该功能的有效/无效,修改为1000为无效,下电,再上电,所有故障报警排除。
( Fri, 12 Jun 2009 15:18:35 +0800 )
Description: 1、气动完全没有:检查电路一切正常,气压正常,并没有漏气现象,找了一天也没找到,最后无意中发现原来是新换的过虑清器是国产的跟日本的不一样,进气与排气***反了,一定要注意上面的箭头方向。 2、一组于四组 水辊控制相反:把下面电箱打开将其两棵接错的线头重新正确***,解决问题。 3、第二组靠外手打版滚筒前后没有显示:首先将外手侧帮打开,检查变阻器是否正常,可用万用表查出,或手动感觉,后发现变阻器以损坏,将其更换电阻为200欧,新的变阻器可能比原装的少一棵打铁线即那棵中间的黑线可以省略不接,正确连接方法是将变阻器按照原来的位置摆放,其三可线头按对应位置连接,解决问题。 4、油墨控制完全失灵:现象,打开任何一组都是没有规律的乱转,不转或转个不停,反复检查配电箱接线,全部对号入坐,控制台由于字迹不清稍有怀疑但也不至于这麽乱,我开始怀疑是电脑记忆程序紊乱,唯一的迹象是5组4组的第1-----12总是转个不停,我们开始怀疑可能是联电了,结过把配电箱的所有线头拔掉,将线路板全部清洗后,正常***,依旧如此,当时真的有点泄气,可就在最后关头,安师傅发现同一组的两块线路板的显示灯并不同时亮,这说明肯定一棵或几棵线头接错,随即我们把线头重新按照指示灯的标记连接,再把控制台的线头按照上一组,下一组的规律连接,结果一切正常了,用了两天时间终于把这个难题解决了。 5、飞输纸没有:首先检查双张检测没有问题,然后关闭了所有电眼,输纸仍然没有,检查电路,也没发现什么异常,最后,打开所有电眼,发现其中,一个电眼的灯不亮了,而另一个电眼的插头插错了,将其更换,解决问题。 6、油墨控制,其中有两个小电机没有电,经检查,原来是控制台下面的一块电路板出现
,拆下后拿回韩国修理。 7、水辊总的控制开关有时有,有时无,起初还以为是气压不够,后来,安师傅发现,其中一组水辊的电磁阀跟舔墨的电磁阀调换了,更换后,一切正常。 8、水辊电机不爱转,不一会就停,关了再开还是如此,首先排除了水辊轴承损坏原因,然后将水辊电机拆下,发现电机转子磨损比较严重,听安师傅说可以到车床刮一刀,起初还有点怀疑,可后来,真的成功了,厉害。 9、后收纸吸风其中两个没风,经仔细检查,发现是风眼被粉子堵了,六个的内六角松开,将其打道一侧马云:做人的道理我不敢讲得太多/但我自己这么看/我觉得今天很残酷的/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在明天晚上死掉的/见不到后天的太阳/所以我们这些人如果你希望成功的话/你每天要非常的努力/活好今天/你才能度到明天/过了明天你才能见到后天的太阳/ 露出气眼清除将风眼对正***。 到广东后,行驶了近3600公里,机器有好多螺丝开始松动,
也出现了很多,现一一解析: 大概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把机器***完了,首先发现的是机油不上,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1机油泵不工作2进油油路不通,或油位低3机油太稠不爱上。4机油过滤网堵死。结果就环绕这几个原因整整找了近两天,后终于发现原来是以下几种原因:1机油太脏,堵死了过滤网。2机油太稠。 飞达摆动臂声音异常,安师傅判断是靠外手边轴瓦磨损,首先把两根水辊,水盘,拆下;然后在飞达下面拆下链条轮盘发现原来是轮盘的键磨损了更换后解决问题。 第二组打版滚筒处,声音异常,安师傅判断是齿轮有有问题,可能太匡了应更换。 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有杠子:首先第一组全部都是杠子,后把水辊正常调节,减轻了许多,但在离叼口15公分处还是有一道深深的墨杠印记,把墨辊调轻了许多,仍然没有好转,就这样整整调了一天,仍然没有效果,但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墨辊靠在PS版上的印记总是两边很宽,中间却很细,正常说老的墨辊应是两边小中间大,后来终于发现原来是粘在版滚筒上面的片基下面,靠两边生了很多锈,高高的突出来了,于是我们就把粘在滚筒上的片基撕了下来,并把生锈的地方用砂纸打磨平整,换上了20丝的铜板纸替代,发现原来的杠真的不见了,但我们并没有靠水辊,只是在大实地子,最后靠上水滚后又发现前口3公分处有一道深色和一道浅色杠子,这次真的麻烦了,首先把水墨辊调的很轻,没有起色;后更换水墨辊轴承,没有起色;减轻版衬,没有起色;重新晒版,封叼口,把版绷的很紧,没有起色;最后就认为是水墨辊磨损严重,可就在最后关头,安师傅说把辊子全部正常调节,因为,为了减轻杠子,把水墨辊调的很轻。结果按正常调节,墨辊靠窜是5MM靠版1是5MM------2是4MM------3是4MM-----4是3MM-----水辊靠版6MM---靠窜5MM-----竟然意外发现杠子减轻了很多,真是不可思议,以前师傅交的是减轻压力,或缩小墨量可减轻杠子,可现在真的不是这样,哎胶印太复杂了。 这两天,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印刷
就是[前重后轻],首先把所有的墨辊正常调节,结果没有变化,后来又把滚筒压力重新调整仍没有变化,就这么找了几天,也没有进展,后来,张经理说要不然把窜墨时间调一下吧,可我根本就不只到调哪,找了半天才在靠外手的侧帮处找到两个内六角的锁丝,将其松开,然后手动摇车前后改变时间,主要看的是最后一跟窜墨辊靠左窜到终点,开始向右移动的同时正对版滚筒的前口,后有明显改变,但不是绝对。 套印不准:两边能够套上,中间或局部套不上;仔细核对发现连续的几张是完全一样的,才松了一口气,因为这可排除滚筒牙叼的问题,除了滚筒问题就一定是版夹的问题了,所以,当张经理问我是怎么回事,我毫不忧郁的回答是版夹问题,刚开始他还有点不信,到后来把所有版夹调整完毕,随之也就将问题解决了。
( Fri, 12 Jun 2009 13:58:02 +0800 )
Description:
  上面对一些故障的排除方法做了简单的介绍。但是对于机器故障来说,更重要的是采用什么办法去识别它。机器故障的种类繁多,而且往往是一因多果、一果多因或多因多果。因此如何能够准确地掌握机器故障产生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就是要进行机器故障识别的主要目的。
1.因果关系图。
因果关系图就是把原因和结果之间的所有可能的相互关系以图形的方式联接起来,这样查找故障简单明了。 (图 7.1 鱼刺图)
  (1)鱼刺图将上述的每一故障与导致其产生的原因以鱼刺的形状联系起来,中间主干为故障(即结果),两侧的鱼刺为原因。以套印不准为例,其鱼刺图如图7.1所示,其它故障的鱼刺图也可参此画出。
  (2)矩形表将上面的故障及其原因以矩形表的形式画出来,矩形的一边为故障(即结果),另一边为原因。相互之间有联系的地方用圆黑点或其它符号表示;没有联系的地方就空着或用×号表示。下面以套印不准和重影为例,画出它们与其原因之间相互关系的矩形表。
结果原因
套印不准
  其它故障的短形表也可参此画出,短形表的优点是可以看出原因和结果之间的交叉关系。
2.基准测试法。
机器上所有的部件都是以基准的形式联系在一起,因而如果我们能找到绝对基准和相对基准,那么根据基准关系图就可测试它们之间的对应状态,如与标准状态不符,则应予调整。一机器上的基准一般分为两大类:位置基准和时间基准。抓住这个本质关系,很多故障都会很容易排除。
3.替换法(排除法)。
由于原因和结果之间的错综复杂性,这给故障识别带来了极大困难。因此为了准确地识别故障源,应需把非故障源首先排除掉,进行故障排除的一种行之有效方法就是替换法。替换前后不变就意味着其不是故障源,如有变化则表明其很可能就是故障源(当然不排除还有其它故障源)。
  (1)纸张替换法印迹的最终结果表现在纸张上,因而通过更换纸张就可查出很多故障源。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这种方法的应用。
  ①厚纸换薄纸:如果两种状态下,规矩都不准,那么很可能是规矩调节不合适,而与纸张无关;如果两种状态不一样,一个套的准,一个套的不准,那表明故障与纸张有关.按标准状态调卡使规矩与纸张之间处于最佳配合。
  ②铜版纸替换胶版纸:如果替换前后仍然墨色不匀,那么很可能是墨路调节不当,而与纸路无关;如果替换前后有变化,一个墨色匀,一个墨色不匀,那么纸张很可能就是故障原。
  (2)油墨替换法降低油墨粉度,如果替换后纸张仍然粘在橡皮布上,那就表明纸张粘在橡皮市上与油墨的粘度无关;如果替换后,纸张不再粘在橡皮布上,那么油墨粘度很可能就是故障原。
  (3)润版液替换法增大润版液的酸度,如果印版仍然上胜,那就表明印版上胜与润版液的酸度无关;如果印版不再上脏,那就表明润版液的酸很可能就是故障原。
  (4)印版替换法更换印版,如果仍然墨色不匀,那就表明故障与印版无关;如果换后墨色均匀,则印版就是故障绕。
  (5)包村替换法更换包村后,如果纸张仍然粘在橡皮衣上,那就表明纸张粘在橡皮布上与包村无关;如果更换后,纸张不再粘在橡皮布上,那就表明橡皮市是故障源。一般来说旧橡皮市的粘性要比新橡皮市的粘性大。
  上面所述的替换法都是一级替换,如果要进一步排除非故障源,还需进行二级或二级以上的替换。如纸张粘在橡皮衣上,首先更换纸张,如果仍然粘在橡皮布上,那就表明纸张不是故障源;这时再换油墨,如果仍然粘在橡皮布上,那就表明油墨也不是故障源;再更换橡皮布,如果仍然依旧,那就表明橡皮布也不是故障源;在这种情况下可减小印刷压力,如果减小了仍无效果,那就表明滚筒的牙排是故障源。到底是牙排的什么部位出现了故障,也可用类似办法检测。
  总之对一个故障可以进行多级替换,替换不变则剔除,替换有变则保留,调试后再替换。这就是用替换法进行故障排除的基本指导思想。
4.对称原则。
对称原则是进行机器***调试及故障排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对称原则的内容前已叙述过,下面以几个故障的实例说明对称原则的使用方法。
  (1)印张横向一边起格检查咬口的大小是否处于对称状态。如果为对称状态,那表明起韬与叼纸量的大小无关。
  (2)印张左右墨色不匀检查各接触面的印刷压力,如果都呈对称状态,那表明故障与印刷压力大小无关。
  (3)印张一边快,一边慢检查输纸布带的松紧度及其上面的压纸轮的压力,如果皆为对称状态,那表明输纸布带的松紧及压纸轮的压力与故障无关。
  上面简述了对称原则的使用方法.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如何把握对称原则的内容呢,这就需要建立对称函数:
F(x1,x2,…,Xn)=F(y1,y2,…,yn)
  如果两处是完全对称的话,则x1=y1,x2=y2,…,Xn=yn.x1,X2,…,Xn和y1,y2,…,yn表示对称的内容。以牙排为例,则可用x1表示牙垫的左右位置,X2表示牙垫的高低,X3表示牙垫的摩擦系数,X4表示牙垫的硬度,X5表示开闭牙的时间等等。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对称函数,因而在使用对称原则时必须首先建立对称函数。
5.目视法。
通过目视可观测着墨辊表面上的水量大小,如果着墨辊反光,那表明水大了。有很多故障都可通过目视排除其非故障源。
 6.耳听法。
通过耳朵来分析机器内部是否有异常声音,如果有异常声音,则需停机检查,这种方法可用来发现不明显故障。
7.触摸法。
通过触摸可检查部件的灵活性或气垫吸力的大小,这个方法特别适用于检查力封闭机构内的隐藏故障。
8.信号分析法。
通过传感器抬取机器上的振动信号,然后用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查找故障源。采用此方法时最好采集新、旧两种信号,这样便于比较分析。
  上面简述了排除故障常用的一般方法,当然还有其它方法,排除故障时应把这些方法综合应用,从而选出一条排除故障的最佳路径。
7.9.2 重影
  重影就是在印品上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样印迹,而且其位置权近。因此进行重影故障排除就是要找到造成印迹错位的因素。
  1.印版松动。由于印版松动,印版在印刷过程中的位置不能保持固定不变,从而两次转移到印品上的新旧印迹位置不一样,因而在印张上就会出现重影。重新卡紧印版,周向、转向两面的螺丝都要处于工作状态,这样可使印版的版卡子与印版滚筒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调节版卡子上卡版间隙,确保印刷过程中印版与版卡子的相对位置不变;合压***印版,这样可使印版紧密地包围在印版滚筒上。
  2.橡皮布松动。由于橡皮布松动在与印版(或压印滚筒)接触过程中两次的位置不一样,从而在橡皮布上留下了新旧两种印迹,在向印张上转移时必然会出现重影。橡皮布的卡子卡装橡皮位置不正确,重新装卡,确保橡皮布与卡子上的靠塞紧密接触,而且紧螺丝时应先紧中间,后紧两边,这样可防止橡皮布中间游积;橡皮布的张紧力太小,用报手转动蜗轮蜗杆机构使橡皮布张紧;橡皮布下愈的衬垫不平整,造成有的地方橡皮布松,有的地方橡皮布紧,更换衬垫。
  3.纸张在压印滚筒上滑动。多色印刷时印张完成第一色印刷后进入第二色印刷时,由于印张上的印迹未完全干燥,在与第二色橡皮市接触时,又把第一色的印边转印到第二色橡皮布上。如果纸张的位置设有变化,而其它部位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则后续印张上的第一色印迹应与第二色橡皮布上的第一色印迹完全重合,因无重影;否则就会产生重影。压印滚筒上牙片的压力太小,加大牙片的压力;压印滚筒上的牙垫磨损严重,更换牙垫;压印滚筒的唆纸量太少,调节规矩,加大咬纸量;印刷压力太大,减小印刷压力;油墨的粘度太大,加调墨油或撤粘剂降低油墨的粘度;满版厚实地,换成软衬垫。
  4.纸张变形。纸张表面不平整,纸张受潮等都会造成新旧印迹不重合。可以先用机器合压(上水,但不上墨)走纸,这样纸经过一决压印后,基本上达到平整状态。而且由于本身已吸收了一定量的水,再吸水膨胀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5.滚筒的串动。版滚筒、橡皮滚筒等其它传纸滚筒的串动都会造成新旧印迹不重合,从而产生重影。仔细检查这些滚筒轴向眼位装置,不合适的重新调整,一般其串动量就控制在0.03mm以内。
  6.版面的布置不合理。实地换和网目块应正确布置,一般应使其轴向分布尽可能均匀,这样油墨的粘滞力沿轴向也呈均匀分布, 从而减少纸张滑动的可能性。
  7.9.3 水、墨杠
  水、墨杠就是印品在轴线方向(或者说横向)上出现的水线或墨线。水线就是由于水多造成墨没有印上或印得太少;墨线是由于墨大而造成墨印得太多。水、墨杠产生的原因比较多,而且也非常复杂。下面从不同的角度简单分析一下它们产生的原因和排除方法。
  1.水棍的压力太大。由于水辊的压力太大,在与印版接触时产生的冲击也大,致使水辊冲击位置两侧的水量要比其周围其它部位的水量大。水辊回转一圈后,水大的部位与印版接触,致使该处上墨的能力减弱,从而形成水杠。此时应减小水辊压力。
  2.水辊不圆。由于水辊不圆,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高的地方在与印版接触时会产生滑动,从而造成水量游积,形成水杠。应更换水辊。
  3.墨辊的压力太大。其原因分析同1,只不过是冲击两侧的墨量增大,从而形成墨杠。
  4.墨辊不圆。其分析同2。
  5.印刷压力太大。由于印刷压力太大,滚筒在缺口和非缺口处转换时的冲击太大,致使滚筒产生振动,于是水、墨辊与印版滚筒表面也产生冲击,从而产生水、墨杠。解决的办法是减小印刷压力。
  6.滚齿轮磨损或加工精度太低。齿轮的精度被破坏后,滚筒在回转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均匀性,从而使水、墨辊和印版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形成水、墨社。此时应更换货轮或改变齿轮的啮合位置。
  水、墨杠一旦出现,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而需及时查明原因,并予排除。
  7.9.4 纸张起褶
  纸张起褶就是纸张表面处于不水平状态,因而在印刷时凸出的地方被压平,形成褶子。有褶子的印品一般都是不能接受的。
  1.纸张在规矩处没有处于平整状态。由于纸张在规矩处处于不平整状态,因而在进行印刷时,其不平整部位就被压平形成格子。
  (1)改变输纸板上压纸轮的位置和方向,使其有利于纸张平整。
  (2)增加前规的数目使纸张在规矩处不向前弯曲。
  (3)对于上摆式的递纸牙,应使其牙整与规矩权之间的距离等于或略低于前规帽与规矩板之间的距离。
  2.叼纸牙出现半牙现象。当叼纸牙出现半牙时,这时纸张极易在叼牙内滑动,因而使纸张表面变成不平整,印刷时形成褶子。应尽量想办法使叼牙在宽度方向上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部位咬上纸。
  3.递纸牙叼纸更不均匀,一边多,一边少。少的一边在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滑动,致使纸张表面不平整。调节规矩使叼纸牙的叼纸量能够满足纸张不滑动的要求。
  4.印刷压力太大。由于印刷压力太大,致使个别叼牙处的纸张出现相对滑动,从而造成纸张表面不平。减小印刷压力或增大压印滚筒叼纸牙部位的摩擦力。
  5.油墨太粘。由于油墨粘,致使纸张向前传递的阻力增加,从而使个别部位的纸张向后滑动,纸张表面变得不平。加调墨油或撤粘剂降低油墨的粘度,另外应注意环境温度的影响。
  6.纸张本身不平。纸张由于受潮等其它原因变成凸凹不平,纸张开包的时间越短越好,开包时所处的环境(温湿度)应和印刷环境相一致。半成品应妥善保管,最好能用塑料市罩上。
7.9.5 墨色不匀
  墨色不匀就是印张上的油墨分布不均匀。导致墨色不匀的原因:一是油墨走线上的相对接触面接触不良;二是墨斗调节不合适。
  1.压印滚筒的径向跳动太大。由于压印滚筒跳动,致使其与橡皮滚筒的接触状况不能保持一致,因而导致墨色不匀。用百分表检测,如果其跳动超过0.03mm,应仔细查找原因。压印滚筒跳动过大的原因:一是其本身的加工误差大;二是受到过强力挤压,造成滚筒挠曲变形;三是两边墙板内的衬套磨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维修手段使其精度复原。
  2.压印滚筒表面有脏。印刷过程中,纸粉、油泥、油墨等杂质会粘附在压印滚筒上,导致印刷压力不均匀分布,从而造成油墨转移不均匀。尤其是印高质量的活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3.橡皮滚筒的径向跳动太大。其造成故障的原因和检查方法同压印滚筒。但是由于橡皮滚筒频繁地进行离合历,因而其两边的衬套磨损相对更严重一些;另外两边的离合压机构变形或不同步都会使橡皮滚筒的离合压位置有所变化。
  4.橡皮布下面的衬垫不平。由于它们的厚度不一致,从而使它们的印刷压力不一致,油墨的传递也就不均匀。用千分表检测橡皮布下面衬垫的厚度,***好后印平网或打满版实地进一步检查包村的不平度。如有不平,则及时势补或更换。
  5.印版滚筒径向跳动。其造成故障的原因及检查方法同压印滚筒。不过在检查印版滚筒的跳动之前应首先校滚筒的平行度。以压印滚筒为基准,校橡皮滚筒的平行度,然后再校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的平行度。在有些设备上,印版滚筒也参与了离合压过程,因此此结构所产生的故障及排除方法同橡皮滚筒。
  6.印版和其下面的衬垫不平。由于它们的厚度不一致,从而使印版和橡皮布之间接触不均匀。用干分尺检查印版和其下面衬垫的厚度,不合格应予更换。
  7.印版上的图文显影不均匀。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浅。
  8.墨路部分和印版之间的平行度不好。它们之间平行度好坏决定了它们之间油墨传递性能的好坏,应伤着“5.”检查墨路的平行度。
  9.着墨辊不圆。着墨辊不圆,其传墨的效果肯定不均匀。应用卡尺检查其不平行度,不合格者应予更换。其它墨辊也是如此。
  10.墨斗下墨不良。墨斗的下墨量应等于印张上的需墨量,这时所调节的墨量为最佳墨量。如果墨量调节得不合适,靠串墨辊和匀墨辊把它打匀是很困难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得到最佳墨量。
  11.水、墨杠也是造成墨色不匀的因素之一。其产生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参见7.9.3。
  7.9.6 纸张撕口
  纸张撕口就是纸张表面某部位被撕破。纸张扬口的本质原因是相互运动部件之间出现了相互干涉。
  1.侧规抬起太晚。递纸牙叼纸离开输纸板时,例规还未抬起,造成例规处的纸张被撕破。调整例规下面的凸轮,使例规提前抬起。
  2.前规落下太晚。递纸牙叼纸离开输纸板时,前规还未落下。如果是前规时间不对,则调节前规凸轮使其提前落下。如果是互销机构不工作,则仔细检查互销机构的工作回路。
  3.上摆式递统牙牙望比前规帽同输纸板之间的距离大。在这种情况下交接,纸张的前日会呈波浪形,波浪形进一步加大就会造成纸张破口。
  4.递纸牙和前传纸筒之间的交接不合适。其原因与上类似。
  5.递纸牙的叼纸量太大。致使纸张在交接过程中,叼口处的纸张不能在平面内完成交接,从而撕破纸张。所以在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叼纸最。
  6.交接时牙整的不平度太大。交接过程中牙垫出现不平,从而纸张个别部位出现波浪形。
  7.压脚和分纸吸嘴之间配合不合适。使纸张后口撕破。
  8.递纸吸嘴和接级辊之间交接不合适。它们之间的交接应在共同速度下进行,但由于长时间机械磨损,其相互配合会有所变化,从而出现抢纸现象。
  9.输纸板上的其它部件与纸张表现形成相互干涉,从而使纸张表现撕破。排除相互干涉部件。
  10.开闭牙机构时间不准确。由于开闭牙时间不对,从而使纸张没能在理想状态下交接。重新调整开闭牙机构。
  11.纸张在滚筒上运动时。由于其离心力的作用,纸张的尾部要向外甩,尤其是在收纸滚筒上表现最严互。因此要对这些可能形成干涉的部件仔细调节。
  12.收纸链条过极容易造成纸张撕口。重新张紧链条。
  13.纸张在收统部位与其它部件形成相互干涉。从而使纸张表面划伤。
  14.个别叼牙开阔牙不灵活,也会造成纸张撕口。重新调节该叼牙。
7.9.7 印版磨损
  印版磨损在印刷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采取规范性操作,则会使印版的磨损速度大大降低。造成印版磨损的本质原因是在印版与其它部件相互接触部位的相对接触面出现相对滑移,即摩擦力。因此减少印版磨损就是减少摩擦力。
  1.着水辊与印版之间出现相对滑移。
  (1)着水辊与印版同着水辊与串水辊之间的压力不等,重新调节使其压力相等。
  (2)着水辊本身不圆用卡尺检测。超过规定要求应予更换。
  (3)着水辊上面的水胶绒太松,结果使个别部位出规褶子,从而造成印版磨损。
  (4)着水辊表面有硬点如油墨固着在上面等,清洗着水辊。
  (5)着水辊表面水胶绒已大部分脱落,更换水胶绒。
  2.着墨辊与印版之间出现相对沿移。其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参考“1”。
  3.印版表面不平。凸出的地方压力大,最容易被磨损,更换印版,选择平整度较好的印版(表面不平度±0.02mm)。
  4.印版下面的衬垫不平或有便结点都会使印版上面相应位置磨损加快。更换衬垫。
  5.印版滚筒上面有脏或本身跳动超过要求也会造成印版磨损。保持印版清洁,如有脱应及时擦掉;检查印版滚筒的跳动是否符合要求,如超出允许值应及时查找原因,并予以排除。
  6.装上印版后的印版滚商与理想的印版滚筒直径不符,从而使接触面的切线速度不相等,导致印版磨损。重新选择滚筒的包衬,使它们的表面线速度尽可能一致。
  7.橡皮滚筒本身的跳动造成印版磨损。检查其两边的轴套磨损状况,如超出许可值应及时校正。
  8.橡皮布的不平度使印版磨损加快。更换橡皮布。
  9.橡皮滚商包村后的直径与理想直径不符,也会造成印版磨损。解决方法同“5”。
  10.印刷压力大于标准压力会使印版磨损加快。减小印刷压力。
  11.油墨的粘度大也会造成印版磨损。降低油墨的粘度。
  12.橡皮布的粘性大也会造成印版磨损。更换橡皮布。
  13.机器的振动造成印版磨损。选择合适的机器速度,使用小印刷压力等措施减小机器的振动。
  7.9.8 网点滑移(或印迹变形)
  网点滑移指的是印品上的网点变形超过正常要求。实际上任何一张印品,如果用尺子去量,都会发现其与版上的印迹长度不一致。造成网点滑移的原因与印版磨损的原因相似,其排除方法也基本上一致。不过网点从印版转移到橡皮布后,还要进行从橡皮布到纸张上的转移。这最后一步的转移也存在着网点滑移的问题。此滑移与压印滚筒和橡皮布的接触状况有关,其故障排除方法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
  7.9.9 蹭脏
  蹭脏就是印张在运动过程中其表面与机器上的某些部件发生相互干涉。
  1.接纸辊与压纸轮之间的压力太大。由于它们之间的压力太大,结果压纸轮的外形轮廊压到印张的正面上,接纸辊上的网纹线或横折则压到印张的背面上。由于它们是靠摩擦传动的,所以它们与印张之间存在着相对滑动,从而使印张的正面或反面蹭脏。减小压纸轮的压力。
  2.输纸板上的格纸布带和压纸轮之间的压力太大。因而压纸轮、纸张、输纸布带和输纸板之间都有可能产生微小的相对滑移,从而使印品的正面或反面蹭胜。张紧输纸布带,减小压纸轮的压力。另外输纸板上的毛刷等其它部件也要调节合适,以免使印张正面蹭脏。
  3.例规压板抬起的太晚。由于拍起的太晚,则印张向前运动时,印张表面和规矩板及测规压板之间存在着摩擦力,从而使印品表面蹭胜.调整侧规的拉纸时间使其抬起的早一些。
  4.前想回程时与纸张表面相赠。前规时序不正确,重新调节。前规帽太高,降低前规帽的高度。
  5.递纸牙回程时与纸张表面相蹭。压纸轮没有装上,使纸张上翘太大;递纸牙上面的托纸机构运转不灵活;纸张太厚不易弯曲,更换纸张。
  6.前传纸滚筒和后传纸该商表面回脏。
  (1)防蹭脏布已经起不到防蹭的作用防蹭脏布主要是利用其表面的弹性实现防蹭胜的,一旦失去弹性就起不到防蹭脏的作用,这时应更换防蹭脏布。
  (2)防蹭脏布装的太紧或太松也起不到防蹭脏的作用重新***。
  (3)防蹭脏布表面游积的油墨及杂质太多使其和印品表面形成微小的相对滑移,从而造成印品表面蹭脏。
  7.印张在滚筒的牙排内沿移也会追成其亲面路胜。检查牙排内的咬力,降低油墨的粘度和减小印刷压力。
  8.印张在收纸滚筒表面上蹭赃。印张到收纸滚筒上时,其油墨的厚度是最大的,因而也最容易蹭脏。因此应尽可能使最后一组的印刷压力小一些,从而减小印张在收张滚筒上相对滑动的可能性。
  9.防蹭机构起不到防赠脏的作用。收纸部位的防蹭脏机构一般使用的是防路胜布带或防蹭胜气路。防蹭胜布带的作用和防蹭脏布相似,其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也相似。从理论上说,最好使纸张在收纸部位一直悬浮在空中,因而现在多用气路来实现防蹭脏。往印张下面吹气,利用压差将纸张浮起,如果气路工作不畅,则会引起背面蹭脏。
  10.平纸器引起的蹭脏。平纸器本身是乎整纸张尾部用的,但是当平纸器吸气量太大时,使印张背面与平纸器紧密接触,从而引起背面蹭脏,因此一般翻面印刷时,不用平纸器。
  11.制动辊引起的表面蹭赃。其蹭脏的原理和平纸器相似,故障排除的方法也相似。
  12.齐纸机构引起印张表面蹭脏。齐纸机构整齐印张时,印张在收纸堆上有一定量的滑动,从而使印品背面蹭脏。正确调节齐纸机构的位置,使其对印张的影响最小。
  13.印张在收纸堆上滑动也会引起表面蹭脏。因而刚印完的印品应使其在收纸堆保持静止状态,不要用手去翻。
  14.其它带件造成蹭脏的可能性。印张在印刷过程中所经过路线上的各部件都应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但有些部件松动或***不当,偏离正常位置,这时就有可能引起表面蹭脏。因此遇到蹭脏故障时,应仔细查找原因。
  7.9.10 粘脏
  就是上下两张印张粘在一起,粘脏的本质原因就是油墨未完全干燥,因而如何使印张快速干燥是解决粘脏的根本措施。
  1.使用快干油墨。尤其是多色印刷时,油墨的快干性能显得格外重要。如发现油墨干燥太慢,可加少量的干燥剂。
  2.使用pH值接近于7的润版治。pH值越小,油墨的干燥时间就越长,应降低润版液的浓度。
  3.增加喷粉量。喷粉量越大,印张之间隔开的面积就越大,从而可使油墨有足够长的干燥时间。
  4.保证合适的温度。温度高一点,油墨氧化结膜的速度就快一些。
  5.改善通风性能。通风越好,油墨的干燥速度越快。但应注意对半成品不能这样做。另外由于油墨氧化结膜时产生热量,因而通风有利于散热。
  6.制动辊的吸气量不宜太大。应使印张之间有一定量的空气存在,防止印张的局部出现真空状态。
  7.印张不应堆积过高。过高由于纸张的重量太大,有可能会造成下层的纸张粘在一起。
( Fri, 12 Jun 2009 13:52:08 +0800 )
Description: 海德堡GTO系列胶印机故障及排除(下)
故障七.机器不能进纸印刷,空车运转正常,但一进纸就停车。
  原因:
  1.进纸电路或进纸传动机构有毛病;
  2.限位开关(输纸)触点位置失调;
  3.输纸叼牙片前端粘胶层磨损严重;
  4.叼牙片夹紧力不够;
  5.叼牙排左右扭簧失效;
  故障排除方法:
  1.检查进纸电路和传动机构;
  2.调整限位开关触点至正常位置;
  3.更换牙片或测绘加工,牙片上可粘接橡胶或聚氨酯胶。
  应急方法:清除牙片上残留胶层,用毛笔涂丙酮溶液去油处理后,用502胶将剪好的小块0.5mm厚硅胶布(或同厚橡皮布、皮革、帆布)粘上即可使用一段时间,请您不妨一试;
  4.卸下牙片,朝内侧弯曲少许,增加予弹力,再将固定螺钉用力旋紧即可;
  5.更换输纸扭簧,测绘加工.结构尺寸为钢丝φ1.2mm, 簧外径φ16mm,工作长度25mm圈数17,工作扭转角φ140。
  分析:原因3引起的停机故障,虽然非常明显,但若初次遇到而要准确无误地快速判断,也并非易事。有时甚至浪费不少时间,也毫无进展。因为该机输纸装置较为特殊,国产设备无此结构,国外机型也很少采用,所以常被视而不见地忽略掉,况且判断牙片磨损失效也要有个界限.请您做个小试验,马上可得出结论:剪5X5mm医用胶布2块,中央剪成小圆孔,粘于两个叼牙片上,开机进纸正常,则毛病是叼牙片磨损失效若粘2~3层胶布后,开机进纸才正常,说明叼牙片夹力不够。
  故障八.串墨辊塑层脱落、致串墨不匀
原因:铲墨刀刮伤扩展。
  修理方法同HDl02V机。
故障九.压印滚筒叼牙片和传递滚筒叼牙片断裂
原因:
  1.牙片调平时用力不均匀;
  2.外力碰撞。
  故障排除方法:
  1.更换新件;
  2.测绘加工。要注意热处理质量,使其耐磨而韧性好。
 故障十.印品咬口撕烂,打破,咬口小等
原因:
  1.同一排咬纸牙不平齐(如摆动递纸器、压印滚筒、传纸滚筒、收纸牙排叼牙),使得在两两交接时和同排咬纸时均皱纸、撕纸。
  2.摆动递纸牙和压印滚筒叼牙交接时间不当,由递纸牙轴摆动控制凸轮磨损所致.致使交接超前或滞后,不能实现"零速"交接,而将纸张打烂或打皱;
  3.摆动递纸器放纸开牙凸轮板工作面严重磨损,导致放纸时开牙量变化,交接时间也变短,容易撕烂纸、皱纸、咬口小;
  4.台阶小轴(69.013.045shouldered screw)一端螺纹旋人墙板,另一端为凸块提供支承,使用一段时间后,产生疲劳磨损.当磨损严重时,或其上的滚针轴承失效时,使凸轮板工作面位置变化、交接纸时间变短;
  5.正常情况,通过微调偏心轴(图号69.013.047Ellentric shaft).改变连杆长度可对原因造成的凸轮工作面位移起到补偿,纠正作用,但因偏心量仅有2mm,故补偿量很小.假如偏心轴磨损严重,或其上的滚针轴失效时,同样会使凸轮工作面位移,导致烂纸;
  6.当锁紧螺栓(图号52.022.133 latch)松动或所固定凸轮开牙块磨损严重时,均会使摆动递纸器叼纸牙与输纸板的相对位置变化,导致开牙接取纸张时咬烂纸口,或接不住纸张;
  7.一色印刷后的传递筒Ⅲ开牙滚子轴承损坏,或开牙凸轮磨损,或固定螺栓松动,或封闭压簧失效等,均会造成与二色压印滚筒叼牙交接纸张时烂纸皱纸;
  8.纸张较薄;静电严重,环境温湿度不当等。
  故障排除方法
  1.分别检查调整平齐各排叼纸牙及张紧力;
  2.打开传动侧机器外罩,松开锁紧螺母,用扳手先顺时针方向慢慢转动微调偏心(图号42.013.014 Ellentricstud)少许,摇动机器,边调边观察摆动递纸牙与压印滚筒的纸张交接情况(应该相对零速交接,并有一小段共同夹住纸张同速前进时间),调至不再撕纸。若调整过程中又产生纸张打皱,或是咬口大小不合适,可以再将偏心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个小角度,反复几次,调至故障消除或部分消除,达到该偏心所能调整的"最佳效果"。 然后再根据情况,按下述方法⑧和⑤进行调整维修,直至故障全部消除.实际上这是个多因素优化问题,我们所用的是直接判断探索优化法,目
前我国印刷行业大多采用此法进行维修。因为在印刷过程中,相关可变因素较多,且不稳定,目标函数不易确定,较难建立完整的数学模型,难于通过分析计算用数值优化法来选择最佳调整量,所以,只好根据积累的经验技巧和直觉判断,通过试验作出逻辑判断。此法行之有效,但对维修人员技术素质要求较高;
  3.采用电刷镀或焊补法修复磨损的凸轮工作面,图号69.013.044 Lerercam;
  4.更换小轴和损坏的滚针轴承(图号69.013.045shoulderedscrew), 或测绘加工,选材40cr钢,热处理硬度为HRC45~50;轴承可加工铜套代用;
  5.更换偏心轴(69.013.047Ellentricshaft)和滚针轴承,或测绘加工铜套(尼龙)代替轴承,用40Cr钢加工偏心轴,热处理HRC45-50;
  6.电刷镀或焊补修复凸轮及锁紧螺栓52.022.133latch;
  7.更换轴承,选国产轴承1007#或27#代替。注意,当用27型应急时,有时也可两个轴承并列使用,以增加强度,只须做一根加长小轴即可;或更换压缩弹簧,其余同6 法;
  8.更换或重新晾制纸张。
 故障十一.套印不准
  原因:
  1.侧规矩失调,可致左右套印失准.
  2.前规矩不平或定位不稳,可致前后套印失准;
  3.上例原因6的随机振动,可使套印失准,且无规律;
  4.上例原因4、5导致的振动,使递纸牙放纸不稳,不齐、套印失准且无规则;
  5.上例原因⑦造成的随机振动,可致二色套印失准。
  故障排除方法:
  1.仔细调整侧规,使拉纸到位、齐准;
  2.
  A.前规微调平齐;
  B.通过拉杆(42.022.130Rod)长度调整来控制前规上摆和下落的幅度;
  C.通过限位块微调螺丝(42.022.111)来使前规定位准确;
  注:上述故障排除方法对海德堡M系列胶印机同样具有参考意义。因M系列机是集GTO系列和Specdmaster系列胶印机的优点改型设计的,所以与前两个系列胶印机具有较多的相似或相同结构,零部件也具较多通用性,这给维修工作带来了方便。
( Tue, 9 Jun 2009 10:12:12 +0800 )
Description:
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硬盘全盘数据复制地一种方法 购买装有840D系统地数控机床时,通常机床制造厂会随机床带来几张软盘,软盘内容一般为Use Data用户数据,即NC、MMC、PLC数据.机床用户也可以自行操作备份上述数据至硬盘、软盘或通过RS232串口传至计算机.但是硬盘***储蓄地不仅是这些数据,还有操作系统,如Windows3.11或Windows95;西门子应用软件,如MMC System;机床厂家开发软件,如刀具库管理等.硬盘登录 一 #27493 #25630 #23450;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当前离线
注册时间
2007-1-31
最后登录
2010-10-24
在线时间
85 小时
阅读权限
入门会员, 积分 1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 积分
注册时间
2007-1-31
发表于 2007-3-6 15:48:18
注意:泡泡龙和战机这两款,需要先***好浏览器和附件服务,可能还要把Vendor.xml改名后才可以装上
游戏都是在
Download gt gt;Free Games里下的,所以都是免费的,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其中小鸡过马路、泡泡龙、战机三款跟那个系统自带的打砖块是一个公司plazmic出品的,其余的是magmic公司出品的,因为都是专业游戏制作公司为BB7290量身定做的,所以游戏都非常精美,且运行流畅,magmic出的还都是自动存盘的,游戏退出后下次打开时可以接着这次的玩,很方便。
***上后,每次打开桌面管理器,会提示需要更新,也不知道为什么。暂时的解决方案是***完成后,把电脑上的alx文件改一下名,或是挪一下地方
界面上图标
小鸡过马路
点评:推荐,可以自己设置上下左右键
点评:还不错,就是费滚轮
点评:可玩性一般,游戏是移飞机,左出右入、上出下入式的,不是移场景的那种,要控制前后及战机偏向所以操作很不便
点评:研究中,空格甩杆,p加速收杆,q保持,鱼会脱钩,好像跟收杆速度有关,但还不清楚什么关系
泡泡方块
点评:推荐,四个及以上相同颜色的泡泡接上后会消掉,并炸掉挨着的相同颜色的砖块,不错的消遣
点评:经典游戏不用解释了吧,不过只能翻三张,所以难度不小
国际象棋
点评:推荐,可以学一下国际象棋
5 国际象棋规则 - 国际象棋棋子的走法
(1) 除易位时外,王可走到未被对方棋子攻击的任何相邻格子。
(2) 易位是由王已方任何一个车一起进行仍被视作王的一着的走法,其进行方式如下:王从原始位置向任何一围的方向横移两格,然后那人横越过王而置于王刚经过的格子。
(3) 如果一方先触摸车一起然后再触摸王,那么他不能用那个车进行易位,这种情况须按第7.2和7.3条处理
(4) 如果一方在准备易位时触摸了王,或者同时触摸了王和车,然后发现易位不合规则,他可以选择走王或者向另一翼易位,前提是向那一翼易位是合乎规则的,如果王没有合乎规则的走法,该方有权造反走任何规则的着法。
(5) 不符合规则的易位:
(一) 王已经移动过,或者
(二) 用来易位的车已经移动过。
(6) 下列情况暂不能易位:
(一)王的原始格子或者将要越过的格子或者将要占据的格子正受到对方棋子的攻击,或者
(二)王和用来易位的车之间尚有别的棋子
后可走到它所在的直线,横线或斜线上的任何格子(除受第4.2条限制外)。
车可走到它所在的直线和横线上任何格子(除受第4.2条限制外)。
象可走到它所在斜线上的任何格子(除受第4.2限制外)
马的走法由两个不同 步骤组成,先沿横线或直线走一格,然后沿斜线离原格方向一格,在走第一格时即使该格已有棋子占据也仍可行走
(1)兵只能朝前走
(2)除吃子以外,兵可从原始位置起沿所在直线和向前走一格或两格(所占据格子必须是空格)。以后每次只能沿直线向前走一格。吃子时,只能吃它斜前方一格的棋子。
(3)当兵处于攻击对方兵从原始格子一次走两格所经过的格子时,可以把后者走两格当作走一格而吃掉它,这种吃法只能在对方以该方式走兵后立即进行,称为吃过路兵。
(4)兵一旦到达底线,必须立即变换为与它相同颜色的后、车、马、或象,这种变换仍被视作同一着,变换何种棋子由棋手选择,不必考虑棋盘上是否还有同类的其他棋子,这种由兵变换为别的棋子的走法称为升变,升变的棋子立即生效。
(5)在比赛中,因升变所需补充的新棋子如不能立即获得,棋手可按停棋向裁判求助,该棋手务必严格按照5.6条(4)规定的方式完成该着
更详细规则请看45楼
复制代码
愤怒的河流
点评:动作类游戏,还未研究
蜘蛛纸牌
点评:跟电脑上的一样,可选三个难度
数独游戏
点评:强力推荐,智力游戏
1)在9x9的大正方形中,每一行和每一列都必须填入1至9 的数字,不能重复也不能少;
2)在每个由粗线隔开的小九宫格中,也必须填入1至9的数字,同样不能重复也不能少。
复制代码
德州扑克
点评:类似梭哈,看你自己喜好了,玩这个时间过得比较快
德州扑克规则
最后玩家摊开自己的窝牌决定谁是赢家。德州扑克是用玩家的两张窝牌加桌面上的五张公用牌共 7张牌,从这7张牌中选出5张组成一副最好牌,谁的五张最好牌最大,谁赢走所有的赌注!五张牌的大小比较见后。
德州扑克游戏过程中,不断有玩家弃牌,因此经常公用牌还没发完或者根本还没发公用牌,已经决出输赢。因此玩德州扑克赢钱,有两种方法,要么迫使你的对手弃牌,要么你最后的五张牌比对手的大。
玩德州扑克,开始买筹码数量有一定限制,玩牌过程中,有一种情况叫全进,比如说,对手将赌注提高到$50,而你桌面上只有$30筹码,你又想跟这手牌,这时候你不能再买筹码,只能将自己桌面上的筹码全押上,称为全进。
在线德州扑克五张牌由大到小排列次序:
皇家同花顺 (Royal Flush)
最大的一手牌 A, K, Q, J,10,五张牌同一花色
同花顺 (Straight Flush)
五张牌既是顺子又是同花(比如 8,9,10, J,Q
五张牌全是黑桃,或者 2,3, 4, 5,6
五张牌全是方块).
四张(Four of a Kind)
四张同样的牌(比如: 四张8或四张Q).
葫芦(Boat or Full House)
三张同号牌加一对同号牌(比如.: 3张10加一对6,三张K加一对5等)
同花(Flush)
五张牌同一花色但并不连牌(比如: 4, 5, 7, 10, K五张牌全是黑桃).
顺子(Staight)
五张牌相连但不同花(比如: 7 , 8 , 9 , 10 , J
五张牌但不是同一花色).
三张(Three of a Kind)
五张牌里有三张同号牌另外两张为散牌(比如三张3加一张5一张Q,
或三张J加一张8一张K).
两对(Two Pairs)
两对不同的牌加一张散牌(比如.一对Q,一对5加一张10
或者一对8一对9加一张A).
一对(Pair)
一对牌加三张散牌(比如: 一对7加一张4,一张10,一张Q
或者一对J加一张3,一张K,一张8).
最大牌 (High Hand)
不是以上9种情况的,则比较手上最大的牌,若相同,则比较第二大的牌,其次类推。
牌的面值由大到小排列如下:A,K,Q,J,10,9,8,7,6,5,4,3,2
A可以与2,3,4,5结合形成顺子A,2,3,4,5
。这五张牌属于最小的顺子
复制代码
俄罗斯方块
本帖最后由 ihqtg 于 2007-3-16 09:12 编辑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


当前离线
注册时间
2007-2-16
最后登录
2010-9-17
在线时间
122 小时
阅读权限
开始奔迈吧
入门会员, 积分 1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 积分
注册时间
2007-2-16
发表于 2007-3-6 16:03:20
焰火和我都是越看越灿烂!
当前离线
注册时间
2007-2-12
最后登录
2010-9-7
在线时间
78 小时
阅读权限
入门会员, 积分 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4 积分
注册时间
2007-2-12
发表于 2007-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