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dnf可以取消竞拍吗吗

深圳特区将在5年内取消区级政府
2008年11月20日 10:40 来源:南方日报 黄超 叶明华 吕冰冰 曲广宁
] 深圳特区成立28年来,以“拓荒牛精神”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深圳将继续发扬“拓荒牛精神”,争当“排头兵”。 特区建立28年来,深圳从毗邻香港的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下一步,深圳将在哪些领域先行先试,继续充当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深圳将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继续先行先试,争取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在昨日的经济特区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透露了深圳特区下一轮“攻关”的重心。 现状 政府缺位、错位和不到位的问题仍然突出 深圳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领域其实已经先走了一步。28年来,深圳前后共进行了七次机构改革和四轮政府审批制度改革,率先在全国实施***制度改革,率先探索“大部门制”改革和行政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体制改革……与内地不少城市相比,深圳的行政机构相对比较精简,***数量相对较少,效率相对较高。 “但深圳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总体上还是沿袭了内地的传统模式,在政府职能、机构设置、运作机制和工作方式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刘玉浦认为,深圳目前在行政管理体制上的弊病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职能定位不够清晰。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角色定位认识不清,结果管了不该管的事情,该管的事情又没有管好,政府缺位、错位和不到位的问题仍然突出;二是机构设置不够科学。由于对角色定位认识不清,机构重叠,职能交叉的情况仍然存在;三是机构设置不够畅顺。没有建立起决策、执行、监督适当分离又相互制约的运作机制,许多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四是事权划分不够合理。市区街道事权划分模糊,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条针,权利与责任相脱节,部门有权无责,基层有责无权,基层干部陷入繁杂的事务当中,疲于应付,不堪重负。 刘玉浦说,深圳在过去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已经先走了一步,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借助毗邻港澳的优势,深圳更有条件在这一领域先行先试,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 目标 2013年建成全新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涉及面广,刘玉浦认为,深圳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务必慎重,注重方法步骤策略,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整个改革要坚持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循序推进的原则和策略。 刘玉浦说,回顾以往的改革,总体上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当时是合理的,但缺乏整体设计,科学论证不够,往往导致改革扭曲变形,经常出现回潮。因此,深圳下一步的行政机构管理体制改革首先要在整体设计、科学论证上下工夫,坚持先谋后动,先设计后施工。 刘玉浦认为,提高效率是此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着眼点和核心价值所在。以往的改革带有明显的“外延式”发展轨迹,偏重精简机构,减少人员这些量的变化,政府职能转变、体制和机制创新相对薄弱。因此,此次改革要敢于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坚持“内涵式”的路径模式,紧紧围绕转变政府职能这个关键,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打破部门行政的旧框架,归并、调整、整合现有的职能和机构,探索构建新体制和新机制。 “深圳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完成此项改革,到2013年建成全新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比全国提前7年完成。”刘玉浦说,具体实施步骤准备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重新界定设置政府职能,整合调整政府机构;第二阶段,创新政府运行机制和模式,完善决策执行监督的运行机制,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第三阶段,彻底理顺市、区、街道事权,逐步将区和街道全部变成政府派出机构,实行一级政府三级管理。 破题 按照服务型政府要求,重新界定政府职能 如何保证三段目标的顺利实现,成功构建服务型政府呢?刘玉浦说,深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提高政府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为出发点,以规范行政权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为落脚点,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首先,应该按照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和要求,重新界定政府职能。刘玉浦认为,政府的职能要集中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这四个方面。只有以此为标准来重新界定设置政府的职能,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和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才能够真正把政府从微观管理的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 其次,应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确保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的要求,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精干、高效的公共管理组织体系。一是要合理划分市区事权,实行一级政府三级管理,减少行政层级,大力推进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功能区管理体制改革。“条件成熟时,借鉴香港、新加坡的经验,取消区级政府,改区、办事处为政府派出机构,实现扁平化管理。”刘玉浦说。二是实行决策与执行职能分开,推行大部门制度。 刘玉浦说,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将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影响,其意义不可估量。深圳此次先行先试,对了我们继续往前走,为他人积累经验;错了我们再改过来,也可以避免他人走弯路。 如何继续发挥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示范作用 五市当家人“亮剑” 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面临怎样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开创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工作新局面,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示范作用,带动全省各地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为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昨天开幕的全省经济特区工作会议上,三个特区与两个沿海城市的市委书记都“亮”出了各自的答卷。在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的部署下,出席会议的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政协主席、省委常委、副省长,深圳、珠海、汕头和广州、湛江的市委书记、市长,其他各地级市的市委书记,省委有关部委、省直有关单位、省有关人民团体、中直驻粤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等与会代表们,围绕这些话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碰撞。 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构建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 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28年来,深圳闯了不合时宜的政策法规的禁区,闯了前人未曾涉足的盲区,闯了矛盾错综复杂令人望而却步。改革创新就是深圳经验的核心和灵魂,也是特区精神的本质特征。当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到由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攻坚的阶段,改革需要勇气,也需要更高的智慧。 随着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其他改革的牵制作用日益明显,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就必须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到突出重要的位置,实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深圳将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提高政府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为出发点,以规范行政权利、建设服务型政府为落脚点,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争取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先行先试,争取用五年的时间完成此项改革,到2013年建成全新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宜居城市 广州正努力成为全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建设宜居城市的“首善之区”。汪洋同志在广州考察调研时强调,建设宜居城市“不仅要为居民提供良好物质生活条件,还要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条件,更要提供公平正义的社会政治生活条件”。这为广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全省“首善之区”指明了方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广州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根本保障。 完善重大决策规范化、程序化是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保证。(广州将)继续实行和完善多年坚持的“三不决策”制度(即对市委常委会的重大决策,坚持没有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的不决策;没有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方案的不决策;没有经过可行性研究和咨询论证的不决策),切实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即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点建设项目、大额资金安排都由市委全委会或常委会集体决定)。 凡涉及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规划、经济和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本级财政预算的重大情况、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行政区划变更、政府机构调整和重大建设项目立项等重大事项,均应列入市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的事项范围。 珠海市委书记甘霖先行先试,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珠海经济特区28年的发展实践证明,改革创新是经济特区的生命线和灵魂,没有改革创新就没有珠海经济特区的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特区正面临着政策从特殊性到普遍性,改革从灵活性到规范性的历史性转变,省委省政府在新时期给珠海下了特殊任务,要求珠海借鉴香港先进经验,有选择地做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先行先试工作,这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承担的新的历史使命。 珠海将按照总体涉及、有序推进的要求,围绕政府自身的变革,社会和谐和民生改善来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先试。通过学习香港经验,按照“大部门”制职能归类和部门优化组合的要求,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管理职能转变,创新政府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工作体制和机制,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畅顺、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力争在社会体制改革中先行先试,率先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管理的体制机制。 汕头市委书记黄志光打好“侨牌”,增进汕台往来 汕头因港而立,因港而兴,港口资源是汕头扩大开放的核心战略资源,汕头以加快大港口建设为主线,在增创海港、空港优势上扩大开放。汕头特区因侨而设,汕头旅居海外的侨胞和港澳台同胞达340多万人,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丰富的侨资侨力是汕头扩大开放的重要力量。汕头将全力打好“侨牌”,进一步以侨引资,以侨引智,以侨引外,以侨促贸;积极开展联谊活动,以血缘亲缘、乡情乡谊为纽带,鼓励华侨和国内潮商回家乡投资兴业,关心家乡的社会事业,为家乡的发展出谋献策。汕头还将根据华侨主要集中在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特点,加强汕头与港澳和东盟区域的合作。 汕头还是台胞的祖居地之一,是我省最靠近台湾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是台湾与大陆经贸文化联系的重要通道。汕头将抓住当前两岸关系发展进入新里程的历史机遇,把开通汕台海上直航、增进汕台人民往来、扩大汕台经贸合作,积极参与海峡西岸地区经济协作,作为汕头新一轮扩大开放的突破口,以扩大开放推动汕头科学发展。 湛江市委书记陈耀光发展深水大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深水大港是湛江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资源。大型钢铁项目落户建设是湛江后发崛起的重大机遇。湛江市委、市政府将充分发挥深水大港作用,加大投资力度,全力加快推进以钢铁为龙头的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石化产业和资源型工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湛江港是著名的天然深水良港,全国沿海十二个主枢纽港之一,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大洋洲、中东、非洲、欧洲航程最短的港口,是西南出海大通道。钢铁产业上下游配套项目多,产业链条长,容易形成产业集群,拉动经济发展。 2007和2008年湛江引进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和宝钢集团两大战略投资者以推动港口体制改革、拓展港口发展空间、发展港口物流业。湛江将依托深水航道和深水岸线等极其宝贵的资源,发挥湛江深水深用的独特优势,构建以钢铁业为龙头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湛江港改革发展。 湛江将以此为机遇将港口功能从运输枢纽提升、转变为资源配置枢纽,由单纯发展港口运输提升、转变为发展港口经济,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精彩发言 政府和企业要共同抵御当前的金融危机,企业纳税困难政府要考虑能不能推迟一下,企业是政府的奶娘,企业提供税收,没有税收就没有财政,没有财政政府无法执政。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广源 广东发展到这个阶段,行政体制改革必须提上议事日程了。以前机构改革总是玩数字游戏,单纯减少机构数量或人员数量,职能该下放的不下放,政府还是存在越位或者错位。 ———省政协主席陈绍基 我们要正确认识新时期特区的定位,就是要彻底破除对政策优势的依赖,打破“把特区之特建立在特殊政策优势”的残余幻想,鲜明地认识到,特区之特,就是要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 ———珠海市委书记甘霖 中山不是经济特区,也不是沿海开放城市,但我们的发展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我们要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抓好经济结构调整,化危为机,中山市中小企业多,我们既要扶优也要帮小,既要利用外资也要吸引国有大中型企业。 ———中山市委书记陈根楷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应该是放权,如果审批环节不精减,只要还有那么多的事项需要审批,那么,部门不管是合还是分,政府职能都难以真正转变。到最后,成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难有实效。 ———阳江市委书记林少春 深圳的成功有三点:第一是区位优势,深港交流便利;第二是深圳敢于引进港澳的、内地没有的东西;第三是它符合市场经济运作规律。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马经 以前讲加强广州、深圳区域中心建设,现在看广东两个中心发展形不成合力。这次提出广州、深圳错位发展,但怎样错位还很模糊。我觉得广州应该发展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深圳应该发展为金融中心。 ———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尹矣
延伸阅读
· 2008年11月17日
· 2008年11月17日
· 2008年11月11日
· 2008年11月05日
· 2008年10月23日
· 2008年10月22日
热点图片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编辑推荐
焦点新闻
社会·人物
视频精选
新闻排行
博文精粹
加盟项目
当前位置 gt gt gt gt 正文
中经搜索
· 友情链接标 题 导 航 第A01 : 要闻 第A02 : 要闻 第A03 : 要闻 第A04 : 要闻 第A05 : 要闻 第A06 : 要闻 第A07 : 要闻 第A08 : 深圳新闻 第A09 : 深圳新闻 第A10 : 深圳新闻 第A11 : 市民论坛 第A12 : 特别策划 第A13 : 中国新闻 第A14 : 中国新闻 第A15 : 中国新闻 第A16 : 世界新闻 第A17 : 世界新闻 第A18 : 体育新闻 第A19 : 体育新闻 第A20 : 气象资讯 第B01 : 鹏城今版 第B02 : 今版城事 第B03 : 今版城事 第B04 : 今版民生 第B05 : 金融生活 第B06 : 会展经济/学海无涯 第B07 : 留学移民 第B08 : 留学移民 第C01 : 今日财经 第C02 : 产业动向 第C03 : 深圳锐苑/IT时代 第C04 : 证券投资 第D01 : 文化星空 第D02 : 罗湖桥 第D03 : 文娱专题 第D04 : 娱乐头条 深圳报业集团系列报刊
------------
深圳特区报
深圳商报
深圳晚报
晶 报
香港商报
Shenzhen Daily
深圳青少年报
宝安日报
游遍天下
特区教育
2010年04月14日 星期三 取消“八小件”应推广到非星级酒店
论坛嘉宾和网友认为酒店要引导和鼓励顾客选择绿色消费
欧阳炜
  市民论坛嘉宾认为取消免费的一次性日用品政策应推广到非星级酒店。
深圳特区报记者 丁庆林 摄 论坛传真 从4月1日开始,广东省的星级酒店按规定逐步取消免费的一次性日用品。旅游管理部门人士及相关研究者认为,广东省旅游局出台的这项政策旨在倡导环保意识和理念,改变一次性的消费模式。酒店管理者强调,星级酒店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做到既支持环保行动,又不影响顾客的方便程度,比如“八小件”中凡是能够以再循环或多次使用的方式免费提供的日用品都会保留下来。嘉宾们还提出,各大酒店可以赠送早餐或优惠价格等多种促销方式来引导和鼓励顾客主动选择绿色消费,以期实现多赢。 主持人: 刘丽华
深圳特区报记者 本期嘉宾: 董观志: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旅游开发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陈
标:市文体旅游局旅游协调管理处处长 邱志英:南海酒店市场总监。 熊
杨:市民,绿色江河志愿者 本期话题 从本月开始,广东全省的星级酒店按规定逐步取消免费的“八小件”一次性日用品。深圳的星级酒店仅148家,而未评级或达不到星级的高达3600家左右。那么,未覆盖的非星级酒店和宾馆是否不受约束?绿色环保政策该不该有选择地实施?已覆盖的酒店如何引导绿色消费?消费者又该如何身体力行?这些问题都是本期市民论坛关注的重点。 1 政策解读: 重要的是倡导环保意识和理念 刘丽华:从4月1日开始,广东省的星级酒店按规定逐步取消免费的“一次性”日用品。网友“梦幻咖啡”说,这项政策不要像“禁白令”一样流于形式。那么,目前酒店业使用“一次性”日用品的量有多大?为什么政策要求只是针对星级酒店? 陈标:我这里有一组数据,全国旅客每天平均消耗的“一次性”牙刷大概有104万支,一年大概是3.6亿支。制造牙刷的聚苯乙烯一天要耗掉5吨,一年就是1800吨。使用“一次性”用品给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 这项政策出台的时机很好。“世界气候大会”去年召开,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开始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去年年底,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全国的旅游行业要提倡“低碳旅游”。深圳市委市政府也于去年出台了有关加快旅游业发展,建设国际滨海城市的意见,也提出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等“低碳旅游”的观点和要求。深圳是中国的一个旅游强市,目前星级酒店有148家,工商部门记录在案的非星级旅馆、招待所大概有3600家。对于这项政策,需要说明的有两点,一是逐步取消,4月1日至9月30日是过渡期,10月1日起正式取消免费的“八小件”“一次性”日用品。它不是为取消而取消,重要的是倡导环保意识和理念。作为主管部门,我们会加大宣传力度,在酒店宣传,对旅客宣传。比如,旅行社组团出去,或者外面组团到深圳,都会提前告知。 另外,取消“一次性”日用品的政策之所以针对星级酒店,主要是因为星级酒店是按照国际性的规范标准来运营的,更易于接受环保观念,所以政策率先从星级酒店开始实施。就我个人理解,这项政策可以说是强制加倡导,即在星级酒店强制实行;在非星级酒店倡导推广执行,因为非星级酒店也希望评星,还可以参评“绿色酒店”,而无论是星级酒店还是“绿色酒店”国家都有环保标准和要求。比如广东省正在大力推行“绿色酒店”,深圳目前已经有126家,其中就涵盖了部分非星级酒店。 熊杨:在中国很多消费场所,比如商场、超市、酒楼等,“一次性”用品近年来越来越多。“禁白令”出台后,虽然各大商场塑料购物袋的用量有所减少,但是用塑料材料包装的商品却有增无减,比如一些大商场的所谓“有机”、“无公害”、“绿色”食品都以塑料袋分装以提高售价。“一次性”用品已经泛滥成灾,应该得到遏制。 刘丽华:是啊,深圳市一天的生活垃圾量高达2380吨,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一次性”用品。 熊杨:所以我很赞成广东省旅游局出台的新政策,任何事情都有开始,取消免费“八小件”“一次性”用品的举措开了一个好头。这项政策既要覆盖到星级酒店,还应该推广到非星级旅店。“一次性”用品不仅浪费资源,更加重了环境负担。推行这项政策对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城市垃圾将起到不小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宣传和引导推广正确的资源消费模式。其实,不少酒店配备的“一次性”用品也不利于健康。刚开始,大家可能觉得不太方便,但是如果对我们自身的健康有利,同时也为环境保护作出了贡献,稍微麻烦一点儿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当然,在推行这项政策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收集民意,不断完善,以便做到在支持环保的同时又能够方便旅客。 董观志:我在内地住过很多酒店,很少用酒店的东西,因为有的牙膏、牙刷质量不好。 2 酒店目标: 既支持环保又方便客人 刘丽华:网友“满堂花醉”说,酒店不提供免费的一次性用品,费用是不是能降下来?南海酒店是深圳第一家五星级酒店,今年已经开业24年了。邱女士,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对新政策感到乐观吗? 邱志英:我相信,各大酒店都是非常支持环保的。以南海酒店为例,我们不仅在能源的环保利用上,还在其他方面做出了努力,比如将塑料袋改成能够多次使用的布袋,甚至取消了圣诞卡。对于广东省旅游局出台取消免费的“八小件”一次性用品的政策,可能会有客人提出反对,觉得自己入住酒店的方便程度受到了影响。广东省旅游局为酒店预留了半年的适应期,其实也给了我们协调沟通、提高服务的机会。酒店是服务行业,一定会考虑到客户的方便,要取消的是一次性用品,并不是不再提供相应的用品,比如洗发水,取消一次性的小瓶装后,可以改为固定添加式的,小包装的肥皂会改成洗手液。牙刷不可能多次用,客人可以慢慢习惯自己带。如果需要购买,酒店也会提供既方便携带,又能多次使用的小包装用品,而不再提供一次性用品。 酒店的价格与客流量有关,免费的一次性用品与定价没有关系,再说我们仍然会以利于环保的方式继续提供一些免费的日用品。 刘丽华:取消免费的,但是花钱却可以买到? 熊杨:自己花钱买的东西,可能不会随便丢弃,会重复使用,对环保有利。 陈标:我想强调的是,这项政策出台的目的不是为了取消而取消,而在于推动酒店在经营、管理、服务,甚至在前期规划建设中引入节能环保的措施。比如洗发水和拖鞋都可以改成多次使用的。事实上,很多酒店不但取消了免费的一次性用品,还采取了一些节能环保措施,比如同一位客人入住期间床单和冲凉的浴巾经同意可以不用更换,这是“绿色酒店”考核中的一项硬指标。 3 管理部门: 定期检查与星级评定挂钩 刘丽华:管理部门将来有没有考评机制?否则有的酒店取消了免费的“八小件”一次性用品,有的没有取消,会不会影响政策实施的效果?在举办此次的论坛之前,我们曾采访过一些四星级、五星级的酒店,包括行业协会,商家很谨慎,担心取消后客流量减少。 陈标:广东省旅游局出台的这项政策利国利民,是一件大好事。10月1日之后,我们会结合星级评定、“绿色酒店”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督促,每周都会访问一些酒店,如果发现还没有执行的,会督促整改,同时也会提出一些建设性、可行性的意见,使酒店提升服务,最终的目的就是既取消了一次性用品,又没有使客人感到不方便,各方的利益都能够兼顾。当然,一种消费方式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我们会加大宣传力度,我相信大家都是支持环保的。 邱志英:刚接到通知时,我们也有点担心,如果我们先撤掉免费的“八小件”一次性用品,客人去住别的酒店怎么办?好在广东省旅游局对星级酒店有统一的要求,这样对所有星级酒店都很公平,大家应该都会支持这项政策。 董观志:广东省率先在国内取消一次性用品,这是对低碳经济、环境保护的倡导。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更应该积极响应和执行这种标准,在生活细节中倡导绿色消费。酒店业本身也要正确理解这项环保政策,它旨在鼓励多次使用和循环使用,取消的实际上是一次性的消费模式。其实,很多酒店都已经开始这么做了,他们还会在床头、洗脸台上放一张温馨提示的小卡片,效果非常好。管理部门、旅行社和媒体等各有关方面应该共同努力,加大宣传力度,让旅客更好地理解和支持这项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 熊杨:除星级酒店以外,商场、餐馆和家庭到处都充斥着一次性用品,全市各个行业和广大市民都应该采取积极行动,“从我做起”,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环保效果。 重点关注
酒店可以引导和鼓励环保消费 刘丽华:网民朋友“932”、“664”提到,取消免费的“八小件”一次性用品,酒店获利最大。假设每个房间一天节约10元到20元,一年下来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成本降低,房价也应该降,否则消费者多掏了钱,环保的目的还没有达到。 邱志英:酒店的定价不在于房间里配了多少东西,而在于客流量的大小。比如在深圳,今年举办文博会以及明年举办大学生运动会期间,每个酒店肯定都会涨价,本月举办国际医疗展期间,会展中心旁边的酒店应该也会涨价。如果到了旅游淡季的时候,酒店肯定会降价。 董观志:免费的一次性用品取消,对酒店肯定有影响,至于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还很难说,因为有的旅客可能因此转到别的地方住去了。酒店需要提高服务,要有替代服务,比如酒店商务中心应该为住客提供相应的用品,只要打***就要马上提供,但是要付费。 酒店的价格主要取决于供求关系,免费的“八小件”只是“附属品”,不直接影响酒店产品的价格。酒店也是一个产品,改革开放之初星级酒店资源很珍贵,大家都想评星。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1999年实行“黄金周”后,中国酒店业获得了快速发展,酒店供应超越了需求,各大酒店必须降低成本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 但是,不能因为出台了这样一项行业规定,消费者就得无条件照办。酒店也应该出台一些措施来引导和鼓励消费者主动选择绿色消费,比如顾客入住酒店时,酒店可以提前告知,如果你选择没有一次性用品的房间,就有早餐赠送。这种激励方式,客人肯定乐于接受。商家可以将社会责任通过一些物质手段或人性化的服务形式传达出来,在人们的心中植入环保意识。 熊杨:虽然一次性用品在酒店定价中显得微不足道,但是不管怎样还是应该在房价中体现。酒店可以通过促销方式来鼓励绿色消费,让大家感到物有所值。比如,酒店也可以像禁烟区一样,先做绿色楼层,一层、两层,逐渐推行下去,对于入住绿色楼层(即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的楼层)的顾客给予适当的价格优惠。 他山之石 国外酒店都不提供免费“八小件” 刘丽华:董老师去过很多国家。你所看到的国外酒店是怎么做的?他们提供免费的“八小件”一次性用品吗? 董观志:我去过亚洲、非洲和美洲的许多国家,国外的酒店基本上都是没有免费的一次性用品的。以深圳人去得最多的国家泰国为例,那里的酒店肯定都不提供一次性用品,这是国际通行的惯例。再以国外的品牌酒店在中国内地的实践来看,比如青年旅馆里也没有“八小件”一次性用品。我们国家引进的也是国外酒店管理的标准,比如国家标准技术监督局2002年颁布的酒店星级标准,从一星级到五星级酒店的标准中有关客房一项涉及到“八小件”用品的提法是“易耗品的补充”,并没有要求酒店免费提供“八小件”一次性用品。中国内地酒店之所以出现这类东西,是因为改革开放之初酒店业开始发展时,为了提高“家外之家”的方便和温馨程度而提供的。几十年下来,消费者自然而然地将这一“非国际惯例”当成了中国酒店的“惯例”。 邱志英:南海酒店的几位香港籍经理也曾提到,以前香港的各大酒店也不提供免费的“八小件”之类的一次性用品,可是因为内地酒店都有,他们后来也跟着开始提供。“八小件”的出现与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历史有关,中国的酒店最初是从政府外事接待服务慢慢转变到商业领域来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作为政府接待的酒店需要考虑得非常全面,免费的“八小件”之类的一次性用品应运而生。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6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日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