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Fate。Ha Yoo sun cluster日志发表了新日志 1小时前 (评…

今年想爬个雪山。 爱好爬山健身耍嘴皮子,不喜欢打牌,喜欢玩单机游戏
( Sun, 7 Aug 2011 13:11:49 +0800 )
Description: 十三陵水库那实在是太好了,不仅空气非常清新,而且温度比市区低4-5度。上周六也就是七夕节,买了烧烤用具和气垫,我忍不住又去了.....
刚到是水库就看到那里停了一辆公交车,而且有好多背着小包神色异常的人,大约有100人左右,过去一问才知道这些人是来放生的,那天阴历似乎是什么大节日。 这是装鱼的车,满满两车,似乎有几千斤。 一车全部是大鲫鱼,另一车是黄鳝和泥鳅 我家的狗也下河看热闹去了
、 这些人以中老年人为主,也有不少壮年男子和青年女生,甚至还有小学生 这些人一边放生,一边大喊阿弥陀佛,很是震撼 他们排成队列挨个递鱼 不过有不少鲫鱼都已经憋死了,河面上漂了不少 这些人非常虔诚 放生的鱼都是中等的鲫鱼 老年人居多 也有年轻的 鲫鱼做汤不错,我小时爱钓,鲫鱼送漂 场面非常壮观 不过搞笑的是放生团边上就是钓鱼的人.... 这帮老太太就对着这些钓鱼的人喊:抓鱼得癌症!抓鱼得癌症!数十人齐喊的声音还是很大的~钓鱼人耐不住,坚持了半小时就换地了... 这些是泥鳅 一条黄鳝跑岸边来了,这些鱼都晕了,只能待在岸边,不是那些说的鱼不肯走来感谢报恩。 她们喊阿弥陀佛的声调很奇怪 我老婆也在岸边抓了条送到了深水区 一条跑岸边的泥鳅,我送回深水区了 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女的在那偏执的念 这大哥也很虔诚 她们念的书 水库管理员来了,他们很欢迎放生的,会驱赶抓鱼的 待了会我去游泳了 游泳的人很多,水库的人也让游泳,因为这边水草特别多,只要不用洗涤剂就没事 洗完澡做烧烤
那帮放生的人在念大悲咒 这是一个领头的 他们的经文 开吃,烧烤味道特别好 有对新人来水库边上拍婚纱照 很不错 一个吃大虫子的蚂蚁 茄子没做好 和谐啊 岸边有个被踩伤的螃蟹 等所有人走了,抓鱼的来了 一个小孩抓的鲫鱼 有人下深水抓 一抓一个准 水库上面有好多滑翔的人
收拾回家
( Fri, 5 Aug 2011 15:41:33 +0800 )
Description: ( Tue, 2 Aug 2011 16:00:28 +0800 )
Description:
久保田博二, 1938年生于东京,24岁大学毕业后移居美国立志成为摄影家,在随后的6年中赴美国纽约及芝加哥学习。1983年被马格南图片社吸收为正式成员,是该组织中唯一的日本摄影师。1968年,他进入跨越国界的主题创作阶段。1975年他赴菲律宾、越南,并由此开始了对亚洲的拍摄计划。从1978年起,之后的20多年中,他先后50多次访问中国,并先后出版了《桂林梦幻》和《黄山仙境》等中国摄影专集。1970年以来他多次获得世界摄影大奖,是日本当代摄影大师。
  久保田博二的中国影像,以一个外国人和东方日本人的视角,和玛格南式的摄影风格对变革中的中国进行了比较全方位的观看。他虽然不可能全面细致的审视中国发生的一切,但他的眼光由于距离的设定,还是非常敏锐和独特的。他能够比较准确地抓取中国社会的变化,和变化之中的中国人,而且其态度和立场非常友好,没有一般西方记者居高临下的歧视,这点是非常可贵的。久保田博二的技术纯熟,所用胶片长期坚持是柯达克罗姆,曝光色彩控制极佳。1980年秋和1981年春,他两次航拍桂林,并在之后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型的桂林航拍摄影展览,展览照片尺幅巨大,一时轰动京华。但当时因中国摄影师的物质条件还很低下,所以展览开始不久就传出久保田博二是一个娶了日本富婆的纨绔子弟的传闻,因为据陪同的中国人士说,久保田博二航拍桂林时使用胶卷无数,拍照时安上马达像机关***一样狂扫。此说引起诸多中国影人的反感。后来才知此是讹传,他并非纨绔,只是一位职业摄影师,而拍摄方式和习惯,也是专业摄影师的工作方式使然。看来,国人因条件落后,少见多怪了。
  今日观看久保田博二的中国影像,可谓弥足珍贵。因为其时的中国影人们,多数并不这样观看拍摄自己的生活。所以,久保田博二的工作,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自己历史的真实瞬间,现在看来亲切无比。 ( Sun, 31 Jul 2011 21:08:21 +0800 )
Description:
北京终于不下雨了!
来北京这八年来,头一次见到北京这么狂下雨~不管怎么样吧,下雨就是好事,北京周边的水库库存量这几年减少的厉害,借这次机会正好补补。下了这么多雨,周末就特地去了十三陵水库游泳~
十三陵真是个好地方,临山靠水,气候适宜,公路两边全是各种各样的果树,最爱采摘的我哪能看得下去啊,所以一路上就没闲着。
如果采摘的话,尽量往里边走,不要看到第一个果园就下车摘。这价格能差十几倍甚至几亿倍....(因为在游人很少的地方,那些农家院的果树都是免费采摘的...人家说管不过来,又不值钱...) 早熟的葡萄,十五一斤,买贵了... 吃葡萄长大的鸡,我们到哪采摘它就跟到哪 未熟的葡萄 人面葡萄相映红 看我摘的~ 葡萄全收集阿姨挑的 葡萄架边上的苹果 这土鸡下的蛋绝对好吃 所有的果树都不用农药和化肥,全是农家肥。 内讧啦 这个叫沙果,结的特别多 苹果都不大 苹果基本都套袋了 离成熟尚早 路边随手摘的俩李子 在书库抓的一条野生大鲤鱼,很难控制住,为此我俩裤子都弄破了... 这枣肯定好吃 这些李子一斤一块钱 很好看 桃子也是一元一斤 这水磨其实挺容易推的 不是咱的,还是放回去吧 水库前留影 母女俩 一家老小六口多安逸啊 一条下水库的狗 水边不少人都在游泳,这水非常干净 嘿嘿 我也下水了~这一年多开始长肚子了,正每天坚持做仰卧起坐减肥
水里有别人下的网 一哥们在水边逮了个巴西龟,应该是别人放生的 撞大运啊 我逮的一个小虾 做做样子,我可不敢吃 放生啦
一个开快艇的人冲过来装帅
结果摔了个狗吃屎....
隔了半天才看见人,我都准备过去救人了,肯定摔的不轻 自己慢慢上车了 休整好又加足马力冲.... 一条热衷洗澡的黑背 一个小孩在水边抓的 露点啦
好舒服的老爷子 一群做祈祷的老外 仪式非常隆重 听不懂 宗教的魅力真的很难以理解 这口号... 水库边上有个流浪犬乐园,有超多的狗 这是三胞胎? 它趴在了窝的上面 狗园里种的枣树 一个脾气非常大的盲眼狗 水边没人要的李子.. 雨水多,好多都烂了呢 还没熟完全 这个颜色不错 还有流浪兔乐园... 随手摘了点李子喂,还真吃 吃的真香 每窝兔子都是一对 一点都不怕人 门口有头瘦驴子 还有流浪鹅... 我们走的时候,这个驴子大叫了半天,估计好久没人喂它了
( Sun, 24 Jul 2011 20:13:14 +0800 )
Description: 秘制鹅肉 40左右 风味烤羊排,很嫩,100左右 京味虾仁 100左右 酸菜牛肉 60左右 鲍鱼红烧肉 200左右 很好吃 开吃 那个蛋皮什么酥的菜超好吃 这个菜似乎40多 风卷残云 榴莲酥和蟹黄包都是30左右 这个大宅门风味炒饭40左右,非常一般 鲍鱼比较小 好吃 ( Fri, 15 Jul 2011 13:12:37 +0800 )
Description:
这个视频得开着声音看才他妈有意思呢
(别被题目和视频截图唬住。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天都在无数次播放本类内容,适合全家观看)
( Thu, 14 Jul 2011 15:29:09 +0800 )
Description:
“要来啊,要来啊,要来啊……吃点饭再走吧,我有钱,我有钱……吃点饭再走吧,我——有——钱……”
我让康庆国把摩托车开慢点,再慢点,再慢点……
尽管康庆国把三轮摩托开得已经很慢很慢了,对于一位
岁的老人跟着走也已是小跑了。坐在摩托车上的我们一行四人,其中一位大姐是牛桥村的老人侄女,我们都不停地劝老人松开手,回去休息,不要跟着摩托车“再送了”。可老人依然紧紧抓着我们的手不放,随着摩托车“小跑着”前行了足足有
米远。
老人的眼泪打在了小吴的手背上,一滴,两滴,三滴……连成线,从小吴的手背滑落到了老人另一只紧抓着的我的手上。老人的眼泪还是那么的温热,这温热像一把老虎钳钳住然后猛揪着我的心,老人的侄女和小吴还有新华社记者都很难过,老人的侄女哭着说,“姑姑,姑姑,你就松开吧,
们还回来……”小吴的眼圈也湿润了……
摩托车慢慢开动着,村内一条不是很平坦的约有三四百米长的街,老人已经跟随“跑出”一多半了,但还是不愿松开紧紧抓着的手。嘴里不停地重复说着,“我有钱,我有钱……你们在小铺(村里的小餐馆)里吃点饭吧,吃点饭吧……”
之前看文学作品,或听人们讲说,还有关心我的朋友偶也问过我,我始终体会不出寂寞是何种滋味,一个孤独的老人寂寞对他或者她是何等的折磨?没深刻体会。眼前的这位隆尧县莲子镇任村的张小花老奶奶,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了孤独生活的老人是何等孤寂了。
其实老人并没有钱,老人意图是为了挽留我们多陪她一会,她就给我们从床脚被褥底下翻出来一个被长期压得平平展展的曾经装雨披的包包,再从包包里取出一个有着拉链的塑料包包,塑料包包里是老人“农村五保供养证”,就在这个供养证里夹着前天刚刚取回的五百多元钱,这是五保户老人一个季度的生活费。老人双手近似捧着她自己不舍得吃、舍不得用的几百元钱,对着我们说,“你们看,我有钱。你们在小铺吃点饭吧?吃了歇会再走吧?”
这是我们走进老人的家之后,老人说得最多的几句话。起初我没有很在意,我询问老人用什么作燃料烧饭?老人指着一间屋子对我们说,“我给别人帮忙摘花生(去年),人家就把花生秧给我作柴烧。我还去地里捡些人家棉花杆回来烧。”
老人这几天身体不是很好,有些头晕和咳嗽,但她舍不得花钱,就吃些村上好心人送来的一点降压药。我们一行四人外加摩托车上的康庆国和他的儿子,让老人好似一下子减轻了许多的身体不适,话也多起来了,问我们是不是领导派来的同志?问我们工作很累吧?老人对我们说:“国家真好,国家领导人真好,我一个孤老婆子,还派你们来看我。”
老人说她什么都不缺,可当我问老人吃的粮食(大米面粉)在哪里?老人一脸茫然,站在那里茫然四顾。后来老人很是难为情地打开一口陶瓷缸,我弯腰低头也没有看清缸有什么,最后老人的侄女趴在缸沿上伸进手去从里面提起一个面粉口袋,里面约有二三十斤面粉,看样子都有好长时间了,上面依稀看到几缕蜘蛛丝。这就是老人唯一的口粮。老人的早饭还没有吃,在另一屋子的桌子上一个塑料袋里放着一根油条。老人说头晕吃不下。
就在我们前前后后了解老人的一些生活状况时,老人总是愿意牵着挨着她身边人的手,当时我以为老人是头晕走路怕晕倒,可我们坐下时,老人依然喜欢抓着身边人的手。眼睛总是凝望着我们大家,老人眼里总是闪烁着一种渴望与期待。这种期待的神情让人很是揪心,但我还是一直有些不解。因为老人并没有表现出穷苦和疾病折磨的痛苦,而是一种我无法理解的渴望的神情。
因下午还要去帮康庆国的孩子继续办理户口,时间紧张的缘故,在我们了解完老人目前的生活处境后,就在与老人告别时,老人上前就抓住我们的手,千般万般的挽留……
张小花老人,原本育有两个子女,一儿一女,可是这两个子女都相继早年离世,老人的丈夫也早在十多年前去世。我在四月份去徐麻营村了解康庆国情况时,在路边问路时认识了老人的侄女,老人的侄女正在种花生。当她得知我是做帮扶工作后,她向我讲述起老人一人生活的艰难状况,我答应有时间一定去看望老人,并想办法帮助老人。 老人的侄女家和老人不在同一个乡,距离也很远,她除了种地也还要帮助儿子照看孙子,无法照料老人。她认识我之后很想让我帮助老人找到一家养老院。
直到五月重回隆尧县帮助康庆国的儿子办理户口时,才抽出时间到了老人所在村。
老人有两间比较好的屋子,可以住得很好,但是由于老人十多年的孤独生活,十分怕走进那间屋子。老人说,“关上门就一点声音都听不到了……”由此,老人用半张门板在大门走廊里支起一张窄小的床,白天开着大门,晚上紧挨着大门睡,尽管非常简陋,但看得出老人还是非常愿意睡在这里。
当我们刚到老人家里时,我就问老人怎么睡在大门洞里,老人告诉我说,“听得见声音。”那时我还在想老人这是为了防贼,可以听见小偷撬门声吧。
我错了,老人不是怕小偷,就算是有个小偷光顾,老人可能也非常开心,因为那毕竟算是家里来了个人。我错在误解老人为什么放着一张大床不睡,尽管那不是什么豪华的,但也比门洞里那半张门板舒适一些。门缝很大,门底下还有很大的空隙,靠院子的一边就是敞开着的。老人毕竟年纪大了,这半露天的睡在大门洞里对身体也不是很好,但老人就是愿意睡在那里。
临告别时,我对老人说睡到屋子里比较好,老人脸上好似抽搐了一下尽快说,“不,不,不,就睡这里好。睡这里我能听见路上人说话声。”
我这才一下子反应过来,原来老人只有这样才能听到一些声音,才觉得有个人和他“说话”。这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人老了是多么怕孤独啊!孤独与寂寞让老人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风雨,忘记了她贫寒的生活……只要能听见路人的几句说话声,她宁愿睡在半露天的大门洞里。
没有人陪老人说说话,老人只有听听路人清楚不清楚的几声话,路人的几句与老人毫无关联的话,对老人都已经已经是莫大安慰了。
好不容易让老人松开手,摩托车徐徐启动离开了老人,双眼已经被泪水迷蒙的老人,还站在远处半举着手嘴里说着——“还来啊……”
张小花老人孤独凄苦的生活,让我深深感受到那些为了生存、为了增加收入、为了儿女有钱读书、为了能过上和别人一样令人羡慕的日子、为了实现几代人摆脱贫困梦想的农民工兄弟姐妹们,成年后远离家乡,远离父母,让农村父母老人变成“留守老人”,变成守望孤独的老人们,他们是何等的寂寞与凄苦,只有那些老人们心情最清楚。
农村的养老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养老院更是凤毛麟角,农村的老人养老问题不能仅仅只是不缺吃穿,老人们晚年生活的身心健康与快乐尤为重要。诚然,更不能让农村的老人们在孤独凄凉中度过晚年。
( Wed, 13 Jul 2011 17:20:50 +0800 )
Description: ( Wed, 13 Jul 2011 17:10:48 +0800 )
Description: ( Sun, 10 Jul 2011 19:13:38 +0800 )
Description:
每年的7月份圆明园都会举办荷花节。
虽然我的大学就离圆明园不到1000米,但是我还从没去看过荷花节,周日那天看起来还不太热,那就去呗~反正门票也就每人10元。
亲自去了才知道,圆明园永远比你想想中大 ,在北京的朋友这个月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去一趟! ( Tue, 5 Jul 2011 16:51:04 +0800 )
Description:
“这组照片无疑是沉重的,每每看起,心情沉重,我中华民族的今日来之不易,是用无数先烈的鲜血和奋斗换取的,所以我们要缅怀先烈,向伟大的国军战士,共军战士,游击队,军烈属表示缅怀悼念。”
在七七事变之前转发此组图,只为铭记。 日军真野部队在华北地区俘虏的中国侦察员,报信员,武器为红缨***,战俘中最小的年龄为13岁 河北张家口一带俘虏的国军战士,后遭杀害。 淞沪会战中,上海地区俘虏的五名抗日战士,烈日下被日军用马拖行 被日军俘虏的女卫生员,后作为日军随军慰安妇。 湖北地区被抓捕的国军战士,战士们连双鞋子都没有,难过。 图一为日军砍掉的抗日战士头颅,中间坐着的是抗日战士中的长官,图二为日军关东军炮击中国军队阵地,图三,图四为杀害中国军人照片,基本用来做靶子。 关东军用中国被俘军人做靶子 马占山将军手下的第一旅参谋长胡云全,胡参谋未投降日军,向胡参谋敬礼 被抓捕的东北抗日义勇军战士,被杀害,照片中两人均被日军殴打 被日军俘虏的东北抗日义勇军战士,战士千古。 长沙会战中被日军俘虏的中国国军军队,唉,能有几人生还啊。 南京沦陷后被抓捕的王参谋长,表情无奈,抽着闷烟,王参谋应用抗击日军,但等待王参谋的是屠杀。 山西一带被抓捕的抗日侦查员,后被日军送到日本做劳工。 江苏南通被抓捕的抗日国军战士,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呢? 看看我们抗日先烈的鞋子,这是三名国军被俘战士的脚和鞋子,一双布鞋,两双草鞋,就靠在这个他们打败了穿皮鞋的小鬼子。 饿鬼一样的被俘士兵,长沙会战中,被抓捕的中国守军,10天没有吃正经的食物,疲惫不堪,日军笑话中国战俘形同饿鬼 山西一带抓捕的中国抗日力量,被带入刑场途中 南京沦陷后,俘虏的国军战士,此时已经脱去军装,扮成百姓,但还是免不了被日军当做***靶子屠杀。()最右边那个长的像我那善良的二弟小时候的照片,每次看我都不忍心) 遭受酷刑的中国抗日侦察兵 山西一带俘虏的中国***侦查员,途中人为姐妹 俘虏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左起杨淑珍(女 18岁),杨成德(男),周紫珊(女),两位英姿的女战士的命运,唉。 被日军俘虏的刘桂芳,日军记录,刘桂芳为中国守军后勤人员,被抓获后作为随机洗衣工,日军记录刘桂芳很知书达礼,属于有知识的家庭。到哪女性战俘的后果可想而知。 被日军俘虏的中国国军官兵与他们的家属,图中的孩子让人心碎。 南京沦陷后被俘虏的一万七千多军民,士兵们大部分已经打扮成百姓服饰,但还是逃脱不了日军的屠杀。 吹口琴的中国士兵,被俘后,他们的心情也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也许是最后的一支曲子。 上海被抓获的中国抗战人员 被俘虏的国军少尉罗瑛君,少尉面色冷静,面对日军镜头毫不胆怯 中国侦察员被日军逼入水中,等待的是***杀。 齐齐哈尔日军屠杀抗日战士 南京保卫战中被俘虏的国军81师刘其雄将军,刘将军为中国被俘将领职务较高的将领,日军拍下照片,在日本保证宣扬日军战功。刘将军大义凛然,不惧日寇,带领随部官兵苦战10日,后弹尽粮绝被俘虏,真男人,真汉子。 成本华烈士最后的照片,死前遭受日军酷刑和轮奸。
( Thu, 30 Jun 2011 11:38:38 +0800 )
Description:
自从离家以来,我在主流媒体上就看到过两次我老家的新闻:一是04年河南濮阳县三中高考集体***。二就这次的搂一搂事件。
04年也是我高考的那一年,我也***了,我给两个同学传了高考英语***,收获5毛钱冰棍一个。当年开除的老师全部都是教我的高三老师,悲剧。都是好老师。 其实当时互动挺多的,没见过啥大牌歌手,太激动了。 穷乡僻壤,大家肯定都很激动 主角来了 哎呦,看见天鹅了 我也飞一个 终于跟XXX一个待遇了 合影个
结局请看这个新闻:
河南濮阳乡镇干部“强搂”歌手被行政拘留(图)
( Mon, 27 Jun 2011 23:40:08 +0800 )
Description:
上周周末去了趟丰宁坝上,人生第一次骑马,而且第一次就骑了4个小时,我屁股上甚至起了俩血泡....同时,我还第一次骑了山地摩托,之前从未开过电动车的我没想到开的还挺溜。
此行一共30多人,两天两夜,吃喝玩乐都比较爽,唯一不爽的是那里农家院太黑了。一份很难吃的摊鸡蛋居然开价20....领队之前说每人费用不会超过300,结果我和佳佳两人一共花费1100还多...
值得一说的是当地气候非常独特,周六凌晨到达的时候,当地气温估计10度以下(北京估计30多度)。当天农家里没有一家装空调的,甚至连风扇的没有,是个避暑的绝佳去处。
到达第二天的早饭。 门口的出租山底摩托的当地居民,60一小时 她这头马,岁数比较大,偷懒耍滑 而且总是跑着就停下来吃草...赶也赶不动 最牛的是别人马跑,它也跑,绝对不停下 骑着小毛驴,出发 人生第一次骑马,高兴啊 这是大部队 环境还是很好的 我骑马技术还不错 就是坐姿不正确,屁股磨掉屁了 草原还是挺大的 一马平川,就是老马不跑 山地摩托看的我心痒痒 骑马回家,跟载我一路的功臣合影
2只羊,100斤,一共2000大元。 血腥...那个小女孩特地跑过去看。羊血和羊蹄子都扔了,据说这季节不适合吃。 点燃木炭 放炮驱魂 某大款自己掏钱买的 挺多的 厨师炒制的酱料,特香 弄干净的肉 炭火正旺 上架 看的我蛋疼 两个可爱的小美女 开烤 挺慢的 烤羊师傅每人100 摸酱了 还没熟 再来 手揪着吃,最正宗 抢啊 确实好吃 为了给不吃羊肉的人准备的晚饭 现在看,有点血腥。当时不少人特意吃生肉 没吃完 都给穿红衣服的老板贪污了 ( Thu, 23 Jun 2011 17:53:51 +0800 )
Description:
正在开会,突然间电闪雷鸣,一阵噼里啪啦大雨开下,据朋友说有下冰雹,还被砸了。
一个多小时北京交通就变大拥堵,部分地段成河流... 刚开始还是小雨,这大哥好有心情。
下面是一个小时候的景象 地铁里漏雨了.. 某小区门口成湖了 人车难进 只能等了 西三环莲花桥 你还能看到那辆车吗?
地铁被围 一 石景山某地成了瀑布.. 这陶然亭地铁成下水道了...雨果说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 ( Tue, 21 Jun 2011 14:50:52 +0800 )
Description:
有一些是我以贵宾身份出席世界各国重要活动的照片,还有一些是我游历各国拍摄的风景观光之类的。
穷逼们你们就羡慕去吧。
————转的! 欧冠决赛拜仁对AC的赛场直击,我坐在贵宾席上拍的 环法自行车赛开幕前三天,法国城市色当进行紧锣密鼓的赛道整修 2005年拍摄于伊拉克巴格达,美军士兵正在向本地人询问 01年在洛杉矶拍的世界卡丁车锦标赛,照片前方开车的两个人是后来夺得冠军的阿拉莫斯·休杰克和萨克森·莫里 我被邀请参加了10年诺贝尔奖颁发仪式 韩国釜山,几名朝鲜军官正在考察 我在哈佛大学讲学的时候拍的 03年在日本冲绳拍的,美军正在改造基地 热情好客的哈萨克斯坦王子穆罕默得·里斯·查布加·莱·赵老六,他正在向我示范皇家烤肉宴的准备过程 我的朋友,意大利超现代主义画家乔治尼·塞尚在著名的布拉克皇家庄园写生 伊拉克战争前夕,美国大规模征兵,我的好友约翰·K·小李也参军了。我参加了霍克村给他举办的欢送仪式,上面就是他和他的女友玛丽·李梅 2005年8月15日 中国台湾海军为纪念 **战争胜利60周年,进行为期3天的军事演习。
这是台湾海军陆战队员夹道欢迎高级武官的现场。 美国海豹特种部队整装待发的现场 这是2011年3月11日本大地震爆发后我亲自赴日本拍摄的灾难现场。当时我和近百名世界富豪冒着被核辐射沾染的危险,亲自到灾难发生的福岛市,看到的当地正在进行的重建工作。图为日本三菱重工捐赠的挖掘机在灾难现场施工。到处都是被海水冲刷后的凌乱景象。 我国派出的联合国人道主义救援队和在联合国维和部队服役的中国士兵在海地积极援助当地难民,扶老携幼,获得了国际上的一致赞扬。
( Mon, 20 Jun 2011 17:35:36 +0800 )
Description:
原帖:
“四张照片都是手机拍摄,那天是星期五,没有领导视察。大家要有疑问的话,我可以透漏是西安的某看守所。
其实当时还有很多不敢相信的工作人员专门跑去看,为了不暴露个人情况,这些照片不方便上传。
你要是一定不信那也没办法,反正平时我们去偶尔也遇见放饭,基本上就这水平。
这三桶是给10个号子的人分的,有些号子没注满,总共大约60到70人吃饭。” 西安某监狱午饭图 看样子不错 全是肥肉
————————————以上全是原博主图
结果马上有无数住过监狱和干过狱警的人出来反驳 网友为了反驳贴上的某监狱食堂菜单
回复摘抄: 1、瞎扯吧,楼主一看就是公安局高宣传的吧。我当武警的时候就是负责看守所外围警戒的。犯人哪有那么好的伙食啊!!搞基本是什么才便宜吃什么,常见的就是水煮冬瓜,放点盐。要吃好的,有啊,交钱买。而且里面不让带现金,家属送来的钱,要换成餐券。一只烧鸡120.吃不吃?那年看守所养的猪过年时杀了做菜。TMD卖了2万多,擦,金猪啊!!就那所长还说卖亏了。 2、本来不想说的,挺丢人的。因为打麻将正碰上北京的一次什么春雷行动,不幸落网。
在里面呆了三天。告诉你们吃什么,一天三顿都一样。馒头一人两个,是现在市面上见不到的那种,十几年前那种碱面特多,整个发黄的馒头。然后就有一桶煮了茄子块的汤。清水煮茄子,味精什么的根本别想,就是放盐。那玩意有兴趣的兄弟们可以做一锅尝尝。
我三天都没觉得肚子饿,真难入口。想改善生活有办法,进去之前会让你把现金存看守所,然后可以点方便面什么的,不过价格至少翻倍。哥特倒霉,因为是打麻将进去,所以所有的钱都被当成赌资没收,结果一点改善生活的办法都没有。那些嫖娼进去的还能保住钱包里的现金。
跟哥几个说一句,千万别进去,进去生活苦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关键是一点做人的尊严都没有。跟我一起的有个公司老总,发馒头的时候让他数,他数少了几个,让那些发馒头的(也是被羁押人员,只不过时间长的,表现好的可以出来干点活)那一通数落,骂得跟狗似得,也只能听着。
3、没去过,不要瞎说吗。老子在看守所呆了1年,吃的比猪差,起的比鸡早,做的比牛苦。睡的比狗晚。还要被干部打。那个黑啊,兄弟好好地,不要犯法。那不是你去的地方。我还有5个兄弟在里面啊。
4、看守所菜单:星期一:中午大白菜或者包菜里面加些豆腐,下午红烧萝卜里面有几块鸭或者肥肉,星期二:一天都白菜或者包菜加豆腐,星期三:中午白菜或者包菜,下午红烧萝卜里面有几块肥肉或者鸭,星期四:一天都白菜或者青菜包菜,里面有些豆腐.星期五:中午白菜加豆腐,下午红烧土豆里面有几块分不清什么骨头.星期六:中午黄豆芽,晚上白菜包菜或者青菜里面加些豆腐.星期天:中午白菜,下午蚂蚁上树,穆斯林和回民有俩鸡蛋,只是俩煮熟的鸡蛋没有其他.其他有荤菜的时间只要不是猪肉他们就和其他人一样,如果是猪肉则有牛羊鸡这些给他们准备.早上统一为米饭加萝卜干.有钱人自己可以泡方便面吃.有钱人每天中午和晚上都可以单独点菜,可点的菜很丰富,基本和外面饭馆差不多,一份荤菜25元.也可以开一堆零食放房间慢慢吃,东西很多,除了香烟和酒基本都有.有钱人进去在吃的方面和在外面没什么两样.里面夏天抽烟不需要用棉花搓火,有蚊香,24小时点着.冬天则需要用棉花包洗衣粉搓火.一般要求写信回家叫送被子的基本就是没烟了,送被子的人会把两床棉被叠一起中间放满香烟,得把盒子拿掉.这样检查的时候摸不出来.用线缝一下送进去.以上是江南一带看守所的大致情况.
5、反正比我那时候好多了。
05年12月的事,天钥桥路麦当劳跟一个台湾人口角演化为动手,5分钟***就到了,可惜下手重了,台湾人挂了花,不肯调解,一定要拘留。***也没办法,安慰我,那里还不错,比其他的都强,伙食也好,到里面踏实点。。。
呆了4天,每天早上是一腰子饭盒的大米饭,两个萝卜干,想吃得好,得自己花钱买。当时看到老大在用方便面调料泡水,给我半杯,觉得味道真是好啊。
被子都堆在悬空的柜子里。牛逼点的,有两床被子垫底,两床铺盖,没本事的,都得两人盖一床。每天晚上可以看新闻联播和中央一套节目,十点半睡觉,留一个人值守担心自杀,灯长明。每天早上大概六点半起来,叠被洗脸刷牙,牙刷都是半截的。白天就是改造盘腿静坐,或者就是由老犯拿一些手工活来发下去完成。
一个号的都是什么吸毒的 打架的 盗窃的 醉酒驾车的 还有嫖娼的,每天最快乐的是就是让嫖娼的描述整个流程,4天来了5个嫖娼的,很黄很暴力,但却是我们唯一的乐趣。
另外,我他妈还交了200块钱,据说是伙食费。
以后就安分守己,再也不惹事打架了。
6、我说的是北京看守所,一般不会挨打,尤其是短期拘留(兄弟因赌博,拘留5天),因为犯不上得罪你。而且这种短期拘留的人基本都集中在一起,基本上都是小错小罪,所以还算老实人。有个工程师因为别人三次在他车位前乱停,被物业叫出来之后还牛哄哄,结果火气上冲,一个耳光,就一个耳光把对方耳膜打穿孔,判15天拘留。(所以,劝各位,火气真的别这么大,网上骂骂算了,要是带到生活中,真的可能给你惹麻烦)
进去的那天见过一个折腾的,手铐脚镣齐全,据说刚从禁闭室放出来,人靠着墙直往下出溜,站都站不住。
伙食之差我已经在前面的帖子里说了,最痛苦的是一点尊严都没有。脱光衣服检查,撅起屁股让***看你菊花里藏没藏东西。我们一批的还有女的,失足妇女们还不太在乎,跟我们一起赌博的一个哥们老婆可惨了,平时也算得上是贵太太,照样脱光了检查,出来排队的时候不让穿衣服,一人裹着一床被子,别提多憋屈了。不是没有关系,但这种短期行动根本来不及动用关系。那次北京的春雷行动,每个派出所都有指标(这是最草蛋的一件事),进门就把手机全收了,等送到看守所才让打一次***,找人什么的都来不及,最多减少两天。
进去过是不堪回首的,但也不是特别坏的事。至少兄弟我现在处事很是心平气和。个人觉得药家鑫就是以前没有进去过,否则他也许就不会那么冲动了,把一件不大的交通事故搞到送了两条人命(绝无同情这厮的意思)。
尊重法律,小心处事,这是哥送各位兄弟的真心话。有句俗话说的好:人情似铁非似铁,王法如炉果入炉。不管各位兄弟生活工作如何,失意还是得意,但至少都有自由。
自由很可贵,望兄弟们珍惜。
7、楼主啊,告诉你一声,我是GA但不是看守所的管教,记得一次到看守所送人,正好看到看守所牢饭开饭,我好奇的过去看了一眼,白菜汤绿绿的上面没有一点油星儿,大发糕黄的都有点黑。那味啊跟猪食有一拼,从那以后我就再不吃发糕和白菜汤了。
8、楼主搞错了吧,这是给普通在押人员吃的?!我们这里看守所(包括县里)普通在押人员是什么便宜吃什么,吃的连看守所喂得狗都不如!一般是馒头、玉米面水(不能叫粥)、咸菜,举个例子:这几天如果在号里干的是糊药盒的活,肯定天天喝兑稀了的浆糊,每礼拜吃一回“肉包”,一口下去馅还有十万八千里,好不容易见到馅了,可肉呢?见过看守所食堂的伙夫,从锅里捞出煮的肉骨头,啃啃又扔进锅里了(这是给交钱的犯人准备的,很贵,翻倍!)。
这应该是收费餐。
我2010年的时候因为帮一个朋友卖辆二手车,由于车的手续问题,涉嫌销赃被拘留在佛山南海罗村拘留所。
早餐一般都是白粥加馒头,中晚餐基本上都是加小小盐和酱油煮出来的冬瓜、芽菜之类的下饭。 周二周五中餐有几片切的很薄的肥猪肉,星期天中午或是稍微好一点,基本上可以达到大学饭堂的水平。
在里边,方便面是5块,火腿肠5块,盐焗鸡腿10块,外边11块一包的双喜硬经典在里边是25一包。而且香烟和方便面还是仓里的硬通货,给仓管上了两包烟,在仓里8天没吃什么亏,最起码没被人揍。
进去第五天晚上,市局刑警队一个朋友牵头,带着几个老友一起来探我,带了烧鸭、排骨什么的猛吃一顿,在我印象里,可能就是那顿肉吃的最有味道了。 熬过8天,那辆车得手续问题搞清楚了,我也被提前放监,出了拘留所大门几个朋友来接我,叮嘱我: 上车之前千万不可以回头看,寓意不可走回头路。而且还不能直接回家,到了一间宾馆,开了房洗完澡,全身上下的衣服全部换上全新的,这段就算过去啦。哈哈
不过还是奉劝全体血友:那种地方是人去一次一辈子忘不了也再也不想去的地方。就算里边的饭餐真的如楼猪所描述的那样,还是远离那里吧。这些伙食还是给DANG的干部享用吧。我等草民无福消受。
10、楼猪,我告诉你真正的看守所伙食是啥样的吧,每天两顿,每顿一个苞米面(带皮一磨到底的)窝头,一钵能看见底的菜汤,菜是最便宜的冬天是冻白菜,冻土豆,想改善伙食哪钱票(家属把钱存到看守所,看守所换成钱票给个人)买,一碗红烧肉35元,3块肉11块土豆.哥们不要触犯法律不然日子难过啊.
11、假过头了,本人在强制戒毒所上过一年多班。很黑的,里面卖的东西都很贵。,不交戒毒费就会单独关,并且没有放风,一餐只有两个比大拇指大不了多少的馒头,里面民警天天都会跟你谈心让你交钱。戒毒所最早的时候还有[过招]的传统,即对新人的杀威棒。
12、这么好的饭菜不是关领导干部的就是关外国友人的,但是我最怀疑的还是有领导来检查,做给领导看的,哥们也在里面呆过一个月,里面是什么伙食之后在里面的是最清楚,什么牛肉猪肉,想吃没钱根本没门,还说不交钱,谁说不交钱啊,一天最少是十块钱的伙食费,想吃好的自己掏钱买,那时候我爹给我送被子 的时候里面塞了几百块钱,天天就是买着吃,吃他们那的饭根本就吃不饱,早上一个馒头一碗稀粥,中午烂菜叶子面条,晚上还是一个馒头一碗稀粥
( Mon, 20 Jun 2011 16:51:00 +0800 )
Description:
1、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无声的中国》一九二七年
2、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长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随感录二十五》一九一八年
3、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两地书》一九二五年4、我先前总以为人是有罪,所以***毙或坐监的。现在才知道其中的许多,是先因为被人认为『可恶』,这才终于犯了罪。——《可恶罪》一九二七年
5、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例,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看镜有感》一九二五年
6、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即一天一天的堕落,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论睁了眼看》一九二五年
7、中国人的虽然想了各种苟活的理想乡,可惜终于没有实现。但我却替他们发现了,你们大概知道的罢,就是北京的第一监狱。这监狱在宣武门外的空地里,不怕邻家的火灾;每日两餐,不虑冻馁;起居有定,不会伤生;构造坚固,不会倒塌;禁卒管着,不会再犯;强盗是决不会来抢的。住在里面,何等安全,真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了。但缺少的就有一件事:自由。——《北京通讯》一九二五年
8、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能打这墙的,能碰而不感到痛苦的,是胜利者。——《碰壁之后》一九二五年
9、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彷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们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海上的儿童》一九三三年
10、说话到真人厌恶,比毫无动静来,还是一种幸福。——《「坟」题记》一九二六年
11、战士死了的时候,苍蝇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死了,不再来挥去牠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牠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战士和苍蝇》一九二五年
12、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13、中国人不疑自己的多疑。——《我要骗人》一九三六年
14、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即恐惧颤抖),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常有几个人张嘴巴看剥羊,仿佛颇为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也就忘了。——《娜拉走后怎样》一九二六15、我先前的攻击社会,其实也是无聊的。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倘一知道,我早已死无葬身之所了……我之得以偷生者,因为他们大多数不识字,不知道,并且我的话也无效力,如一箭之入大海。否则,几条杂感,就可以送命的。民众的惩罚之心,并不下于学者和军阀。——《答有恒先生》一九二七年
16、我总觉得洋鬼子比中国人文明,货只管排,而那品性却很有可学的地方,这种敢于指摘自己国度的错误的,中国人就很少。——《两地书之廿九》一九二五年
17、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经验》一九三三年
18、中国人自己诚然不善于战争,却并没有诅咒战争;自己诚然不愿出战,却并未同情于不愿出战的他人;虽然想到自己,却没有想到他人的自己。——《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二》一九一九年
19、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未有天才之前》一九二六年
20、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中国语文的新生》一九三四年
21 「可惜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这样下去,一定要完结的。」「我想,要中国得救,也不必添甚么东西进去,只要青年们将这两种性质的古传用法,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忽然想到.七》一九二五年
22、凡中国所有的,外国也都有。外国人说中国多臭虫,但西洋也有臭虫……假使世界上只有一家有臭虫,而遭别人指摘的时候,实在也不太舒服的……最好还是希望别家也有臭虫,而竟发现了就更好。」——《外国也有》一九三三年
23、「自有历史以来,中国人是一向被同族屠戮、奴隶、敲掠、刑辱、压迫下来的,非人类所能忍受的楚痛,也都身受过,每一考查,真教人觉得不像活在人间。」——《病后杂谈之余》一九三四年
24、「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甚么都是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使他觉得甚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我们中国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一九二七年25、「许多历史的教训,都是用极大的牺牲换来的。譬如吃东西吧,某种是毒物不能吃,我们好象全惯了,很平常了。不过,还一定是以前有多少人吃死了,才知的。所以我想,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今天的两种感想》一九三二年
( Tue, 14 Jun 2011 10:31:08 +0800 )
Description:
在当时的北平,吃烤鸭并不是什么太奢侈的事。对于一般市民来说很平常。 吃烤鸭第一步选鸭坯子,烤鸭选用的北京白填鸭,在宰杀去内脏后,在腔内支上高粱杆,并吹鼓,风干挂成一排任顾客挑选。
与如今不同,当年的食客可以自己选择鸭坯。先进啊 食客选定自己满意的鸭坯后,烤鸭师傅立即跟过来取走鸭坯,进一步加工。 烤鸭师傅会在鸭子肛门处堵上高粱杆。并从鸭翅下的切口里灌进开水 烤鸭师傅将鸭子挂进烤鸭炉,烤炉上贴的对联“金炉不灭千年火 银钩常挂百味鲜 ”,
就是全聚德这生生不息的百年炉火,锻造出了享誉中外的中华美食。
鸭子在烤炉中烤30分钟后就可以出炉了。 鸭子烤好后,先要去掉鸭子下部堵塞的高粱杆,放掉水,此时的鸭子色泽酱红十分漂亮。
要在第一时间展示给顾客欣赏、因为不久,鸭皮就会因为内部冷空气进入而塌陷。
照片里一位年轻的小伙计端鸭子上来给欣赏,由于有摄影师(赫达.莫里循)的出现,
门口还有两名好奇的伙计在围观。 名不知名的顾客,看来对鸭子十分满意,面带笑容摆拍了2张。此时可以看到鸭子已经塌陷。 伙计开始片烤鸭,这时烤鸭切片摆盘并不讲究。两位食客开始卷荷叶饼,大快朵颐。 蘸点儿甜面酱 荷叶饼涂好酱,放上葱白儿,卷食。 吃完烤鸭,顾客一边擦手一边瞧着鸭架子,看来他很满意,似乎在考虑鸭架子带走回家怎么吃?
现在的全聚德...吃不起啊 我是上大学的时候才第一次吃烤鸭,当时是老乡聚会。我当时就觉得这烤鸭也太难吃了,啥味道都没有全是油...太肥了(那会没抹甜面酱)...总之过了1年多,有次聚会吃饭,我才第一次觉得还能吃,后来越吃越觉得好吃,甜香可口。一只也就30多。我吃过不少店的烤鸭,就没吃过全聚德,据说都是好几百一只...
( Sun, 12 Jun 2011 22:13:20 +0800 )
Description:
上周日,大晴天,憋了一星期没出去,于是就考虑去采摘,算了下正是采摘樱桃的季节,就上网百度了下采摘樱桃的地方,最终挑选了十三陵附近的,不用买门票每斤也就20-30,,还随便吃。
进了十三陵景区后才发现这里全都是各种采摘园,马路两边到处都是红、黄、紫的樱桃。我们最终挑了一个卖25一斤的园子,似乎叫“小东采摘园”,樱桃长的特好而且便宜,老板也特别和善。
据老板说,今年由于风调雨顺,樱桃产量是去年的3倍还多。去年最便宜的还60一斤,而且不让人多吃。几年就允许人随便吃了,因为确实太多了..... 越是看不到樱桃的树樱桃长的就越大越甜,我上树就摘树顶上的,阳光充足,个大还甜。 小跟班 这樱桃红倒是红,但是不甜,甚至还酸。 个头都挺大的 天热,树都蔫了 这黑紫黑紫的樱桃是最甜的。 又大又甜
这小的不好吃 摘的这一筐一会就吃完了 吃完正式开工 我只摘树尖上的 真甜啊 这是旁边的杏,我乍一看还以为是桃 非常之大 五块钱一斤随便吃摘 又大又紫的樱桃 好看吧? 最终成果 长的太多,枝头都压弯了 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姑娘 这个小姑娘非常另类,不说话,我怎么问都不说话,但是一看我给她拍照就主动摆姿势。 他家摘的挺多的 我是大力士 十三陵水库钓鱼人钓的鱼 主人在收拾 天太热,我下水游游 老了,当年大北体考救生员证我还高分过关,现在游一会就不行了 下水摸鱼 阳光
河边有群小鱼在啄食残渣,到处都是鱼....
( Mon, 30 May 2011 08:21:23 +0800 )
Description:
小海坨,海拔2198.388米,与其相临的大海坨为京北最高峰,海拔2234米,也是北京第二高峰。每年lO月至次年6月可以看到“海坨戴雪”,晴日可看到“海地层曦”的景色,因此海坨山被誉为中国的富士山。小海坨是松山主峰,松山以松林茂密而著称。1914年,延庆县绅商与县知事(县长)李金刚勾结,成立了松山火柴公司,妄图砍伐松山树木谋取暴利。后遭下营村民袁湛恩、马庄村民王珍等人阻止,袁、王二人遂被押入监狱。延庆城西48个村的村民得知消息后,聚集数千村民涌进县城,包围了县衙,要求释放袁、王二人和保证不再砍伐松山林木。迫于民众压力,李金刚只好贴出告示,声明不再砍伐松林。由此松山原始森林得以保存。 海坨地区当年是平北抗日根据地。1938年3月初,晋察冀军区第一支队政委邓华率三大队进入斋堂川,创建北平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平西抗日根据地, 6月,八路军第四纵队即从平西挺进平北。1939年,创建了“平北”抗日根据地,以海坨山为中心区开展游击战争。1940年秋,平北军分区司令部转战至海坨山东麓延庆县的南碾沟村,由于“平北”抗日根据地的工委、地委、行署和军区司令部均设在延庆县大海坨山南碾沟,因此海坨山一带成为抗日中心地区。 六点半,从德胜门乘919到延庆,然后包车去闫家坪。不料,正值012县道修路,在西大庄科即有路警拦路,好在司机是本地人,通融之后放行。 然而,到闫家坪垭口之前的盘山路段,修路工人把路基全部翻掘开来,我们包的小面很难通过,大家下车步行一段,小面空车通过了这个路段,大家再继续乘车。但前行不远,路面施工又阻住了去路。领队招呼大家步行下撤一小段,撇开县道,从一个小山口直接翻上闫家坪垭口。 第二次受阻后大家下车,回返上山的小路路口 上山处 俯视来时的路 下面就是阎家坪 这路上上下下,很累脚丫 松林小憩 官网大海陀山 隐约可见大海坨村 山顶合影,能看到我在哪吗? 最中间的个红领巾五道杠就是我 下山了,我们前面有十几公里的下山路,非常崎岖,能让你走到吐 到达啤酒溪,大家洗漱..我在石头上摆弄一个捡到的墨镜 太热了.0..啤酒溪的水很甜 山下的水库 终点位置图
今天一共走了30多公里..路况太差,导致我300多买的登山鞋鞋底英勇牺牲....
( Tue, 24 May 2011 18:11:59 +0800 )
Description: ( Tue, 24 May 2011 17:40:19 +0800 )
Description: Going to sea on the Antarctic Peni ula, Gentoo pengui line up and quickly dive in together. (? National Geographic/Paul Nicklen) 2、A wildebeest herd stampedes acro the dusty plai of Maasai Mara National Reserve in Kenya. Every year, wildebeests travel some 1,800 miles acro equatorial East Africa in a race toward rain and the green it engenders. (? National Geographic/Anup &am Manuj Shah) # 3、To the walrus, ice is life. An oxygen-breathing marine mammal, it relies on the ice as a place to rest, to give birth, to nurse and to migrate. And with global warming, the ice is disa earing. Their a ual migration is becoming a race agai t time and distance, depth and disaster. (? National Geographic/Paul Nicklen) # 4、A zebra calf stays close to its mother for months, recognizing her by voice, smell and pattern of stripes. (? National Geographic/Marc Moritsch) # 5、Golden jellyfish of Palau receive their namesake color from algae-like, single-celled organisms named zooxanthellae, which live within jellyfish and provide it with the energy required for life. They follow the sun in a daily migration that feeds their pa engers and e ures their own survival. (? National Geographic/National Geographic Television) # 6、A male wandering albatro di lays its 11-foot wing an to a female on South Georgia Island. The courtship ritual renews their pair bond after months of roaming the Southern Ocean. (? National Geographic/Fra Lanting) # 7、Bellowing elephant seal bulls - weighing up to four to and as much as 15 feet long - are doing more than boasting. Their battles are often vicious, and o onents may be severely injured. The top wi er becomes the colony's "beachmaster." (? National Geographic/Paul Nicklen) # 8、Spawning salmon dominate traffic in the Ozernaya River on the Kamchatka Peni ula, Ru ia. (? National Geographic/Randy Olson) # 9、Imme e flocks of white pelica fu el through the Mi i i i Flyway every day during the birds' twice-yearly travels between wintering and breeding grounds. (? National Geographic/A ie Griffiths) # 10、A erm whale pod with a large calf migrates offshore of the Azores Islands in the eastern Atlantic. (? National Geographic/Hiroya Minakuchi/Minden Pictures) # 11、Bald eagles migrate along the Mi i i i corridor in the ring, toward breeding grounds in the northern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finding plentiful food resources, and sometimes joined in feasting by common rave . (? National Geographic/Jim Brande urg/Minden Pictures) # 12、White-eared kob race acro the plai of Southern Sudan. (? National Geographic/George Steinmetz) # 13、Elephant seals migrate to the Falklands, sub-Antarctic islands circled by relentle ocean winds and currents, to breed. The youngsters receive careful attention from their mothers. (? National Geographic/Paul Nicklen) # 14、Army ants move to an almost unfathomable i tinct, their seething colonies of 500,000 to two million individuals so finely tuned that they operate as if they are the cells of a single organism. (? National Geographic/Mark Moffett/Minden Pictures) # 15、A closer view of the head and mandibles of an Army ant. The workers' duties include carrying the colony's pre-adult pupae while migrating. (? National Geographic/Christian Ziegler/Minden Pictures) # 16、After wintering as far from the Falklands as South Africa, black-browed albatro es form a colony of their own, and birds of a breeding pair groom each other's neck feathers. A pair's single chick may not survive. (? National Geographic/Fra Lanting) # 17、It takes zebras anywhere from 10 to 20 days to cro the roughly 150-mile mosaic of sava a gra land and woodland that lies between the Okavanga River in the Kalahari desert and the brutal salt pa of the Makgadikgadi. (? National Geographic/Anup &am Manoj Shah) # 18、Off the coast of western Australia, small fish cluster around a whale shark, using it as shelter from predators. (? National Geographic/Brian Skerry) # 19、Monarch butterflies clump by the millio on oyamel trees in Mexican forests. But before migrating northward in the ring, the butterflies drop from the trees and begin a giant mating ree. (? National Geographic/Stephanie Atlas) # 20、A polar bear stands on sea ice. The ice is critical to its habitat, and is decreasing in the warming Arctic. (? National Geographic/Paul Nicklen) # 21、Mali elephants must travel in a perpetual migration acro the arid Sahel region in search of food and water. Their yearly 300-mile trek is the longest known elephant migration. As the climate becomes more fickle and human demands on land and water increase, these desert nomads face an ever more uncertain fate. (? National Geographic/Anup &am Manoj Shah) # 22、A female Bornean orangutan carries her one-year-old off ring to safety. Oranguta are always after food. Their lives revolve around the search for it. Remarkably, they seem to memorize an internal guide that leads them back to trees just at the time they are in fruit. (? National Geographic/Tim Laman) # 23、During their weeklong migration, the red cra of Christmas Island must climb down precipitous cliffs, where many fall and die before reaching their destination on the shore. (? National Geographic/David Hamlin) # 24、Plai zebras typically accompany the wildebeest - danger lurks if the big equines become separated from the herd. (? National Geographic/Mitsuaki Iwago/ Minden Pictures) # 25、An advancing white shark typically mea doom for any large sea mammal it a roaches, even for huge elephant seals off Guadalupe Island off Mexico's Pacific coast. (? National Geographic/Mauricio Handler) # 26、Rangeland fences are an omnipresent barrier to the pronghorn, which is not designed for leaping high. When it tries to squeeze under, it can be e ared in a barbed wire death trap. (? National Geographic/Joe Riis) # 27、Dusk silhouettes a pronghorn at the Heart Mountain National Antelope Refuge in Oregon. (? National Geographic/Michael Durham/Minden Pictures) # 28、A proboscis monkey, her infant holding tightly, makes a flying leap in the Bornean forest. (? National Geographic/Tim Laman) # 29、With a whoosh of wings and a lash, Canada geese pause, feed, rest, and then take off to resume their migration toward northern breeding grounds. (? National Geographic/Thomas Kitchin &am Victoria Hurst/Getty Images) #
( Mon, 23 May 2011 09:36:05 +0800 )
Description: 想到他的下场,有点搞笑
( Tue, 17 May 2011 21:14:50 +0800 )
Description: ( Mon, 16 May 2011 11:50:48 +0800 )
Description:
尽管午饭很简单,但是大家都很快乐(摄影:彭洪霞)
成都军区某通信团三营官兵负责都江堰至马尔康灾后重建光缆工程。这条国家光缆干线全长355公里,途经都江堰、映秀、理县、马尔康等地震重灾区,由成都军区某通信团联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四家单位合建。
据通信团总工程师钟何武介绍,目前通信团2010年完成了都江堰到汶川所有线路的施工,今年进驻汶川到马尔康阶段。官兵们日以继夜战斗在工地一线,目前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 战士们正在紧张施工 小战士孟昭然下连队第一天就被分来“挖沟”却无怨无悔 战士们早上六点半起床,晚上七八点手工,忙碌一天常常是一身汗水一身油污。 战士们一年能磨破200多双手套 早上灌上一军壶,战士们在外面一呆就是一天 位于悬崖峭壁下的施工现场 中午吃饭时间是战士们一天当中最开心的时候 饭钱洗手洗碗筷 简陋的餐具 一人一勺 似乎没肉,但战士们对连队伙食都很满意 由于流动施工,战士们每顿饭都是蹲在地上吃的 结束了在一个点儿的布防光缆,战士们又奔向下一个点儿
( Fri, 13 May 2011 11:30:15 +0800 )
Description:
大爱松鼠,精灵一样,可惜遇到的都是百米外就躲得远远的松鼠。
这组图是我去年发掘的照片,至今记忆犹新
给我一分信任,我就会回报10分信任 ( Thu, 12 May 2011 14:40:42 +0800 )
Description:
图片提供者:3jjj
原创,摄于今年4、5月,户外与室内,相机佳能Sx30、奥林巴斯u5010 原文:“日本震了,拉登死了,卡扎菲还活着,但愿今后世界能平静些,别再扰民啦,咱们小民日子还要过滴,今难得有点心情技痒想弄海鲜吃,搞了只8斤多重的皇帝蟹,大的有20多斤重,这种蟹公认肉质纤细嫩滑,非常鲜美,价格也较昂贵,以前在深圳没少吃它,但亲自操刀宰杀当属头一回,这是一种生活在阿拉斯加的深水螃蟹,也是蟹类中的巨无霸,张牙舞爪挺吓人的,首先被它全身披甲满都是扎手凸刺的蜘蛛外型吸引,样子恐怖象科幻世界中的外太空生物,关节柔软似机械人,拧起来有五六半步***那么长(这枝五六半可是国产改装的弹匣型,别误认是六三式全自动步***),特意与五六半放在一起,作比例对照,另把大野猪牙、三棱剌、猎***弹及五六半子弹与它比也不算啥,拍下一组照,就知它有多大,不知它俩谁更威武些?这只还是中等个头的,为了下肚而宰它才是恶梦开始。它身上都是刺,感觉无从下手,霸气十足,生怕被它大爪钳着,此情此景突然令人悟出什么是恐怖与霸道,呵、呵。我只好先用毛巾裹着抓紧,避开尖刺,再用尖刀把它的长爪子一根根砍下来,让其无法再横行,过程是残忍些,以巧制霸,为了品尝却属无奈之举,爪子是蟹的主角,精华尽在其中,砍下后还不继流出粘液,收集这汁后,倒入鸡蛋中搅均,再用蟹壳盛上蒸成水蛋,搁点葱花、生抽、麻油,美味无穷,爪子用广式做法:把它劈开用铺上蒜蓉,粉丝垫底吸汁,然后清蒸8分钟即可,蟹身则用姜葱豆鼓辣椒炒,一蟹三食。 ” 下个作战目标
( Mon, 9 May 2011 01:35:38 +0800 )
Description: 这篇博文纯属私人~嘿嘿
这周末俺订婚了,带着老婆去见识河南农村是啥样,一个连麦子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北京人。 这是俺家种的麦子,正是长麦子最关键的时候,满地里都是麦子花香。 晚上刚下过雷雨,风有3-4级,挺冷的 郁郁葱葱的麦田 超远镜头拍的 整齐的麦田 第一次见麦子,老婆去留影 人面麦子相映红 地里很泥泞,管不着啦 这颜色真舒服 嘿嘿嘿嘿 不许拍我笑~ 拍完出不来了...
俺也献身下 林荫大道,可惜这些树每隔5-6年就会被砍,说是怕影响麦子生长。我小时候,都是很粗的数,两个人才能抱的过来,路上根本看不到阳光。
这色调真是越看越舒服 这是俺家的麦子 再次露点,俺跳的高吧 灌溉小麦用的引水渠 在我家地边一定合影,我家有八亩地 搂着树来一个 嘿嘿,从来不化妆 那个***的里面装的是天然气 看把你乐的 这是我们那特有的气井,我老家是中原油田腹地,第一口油井就在我家5公里处 非常幽径,我们河南人其实真的很老实,我门村真的是夜不闭户,家家户户关系都非常好,甚至我家吃饭的时候,桌子下面都会有两条邻居家的狗抢食吃,也没人赶 又乐啦 临走前拍照 这个叫抽油机,我们叫“磕头机”,是抽石油的 我家的狗,叫多多,9岁了,性子很野,一有生人进门就会追着咬。这九年,我也就在大学时会在家待一月,毕业后每年也就去一两天,但是它依旧记得我,看到我和佳佳一声都没叫,乖乖的给我俩带路。它眼得病了,过两天就会给它看 我家种的梨树 我的宅基地成了菜园 佳佳在洗手,后边的一个养猪一个养兔,不过3-4年不养了,荒废了 我们回来时候坐的客车,每人190 我那辛劳60多年的爹和娘,中间的是我二弟的儿子
我爹带着我侄子去给我装玉米面 这是俺五一拍的
脚踏坦克哈哈
( Wed, 4 May 2011 08:36:11 +0800 )
Description:
大学刚毕业时同学聚餐,自己做饭。某同学突发其想,想自己动手摊两张鸡蛋饼。
他印象中摊鸡蛋饼是很简单的事,无非是鸡蛋、面粉、水。
挑剔完美的他自然不想如此简单,遂又切了两根火腿,加了点酱油,搁了几勺盐。
先是和面,和的时候发现水少了,又加了点水,然后发现面少了,又加了点面,和着和着,水又少了。。。
如此反复,已是满满一锅。 开始摊了,他觉得摊的时候应该是这样的: 或者起码应该是这样的 但,他的却是这样的: 强忍着极大的心理落差,很有耐心地继续摊,心想兴许摊出来效果不错呢,大概会是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
然后,他摊出来的却是这样的: 这样的
我们一帮人看着眼前这盘***蛋饼的屎,泪流满面,半天提不起筷子。最后,连多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干脆找个垃圾桶一倒,这个世界就干净了。。。
和摊鸡蛋饼摊鸡蛋饼,摊你妹的鸡蛋饼!
( Tue, 3 May 2011 14:34:52 +0800 )
Description: 2011年3月17号,利比亚。一帮子躲避轰炸的西方记者。 2008年5月20日,南非。记者狠拍警方镇暴。 2006年11月,金沙萨战火。 2007年9月27日,日本摄影师长井健司殒命缅甸。 混乱索马里。 2002年1月30日,华尔街日报记者丹尼尔珀尔遗照。他被巴基斯坦恐怖分子斩首。 2010年,日本摄影师葬礼。村本先生死于曼谷红衫军骚乱。 2010年4月10日,村本先生遗作;他胸部中弹。 2010年5月19日,曼谷;意大利记者中弹身亡。 2008格俄战争,荷兰记者在格鲁吉亚死于俄军炮火。 2011年2月3日,埃及士兵殴打记者。 2005年6月,持***荷弹的菲律宾记者,袖标云:不要杀害记者。 2009,厄瓜多尔选举。记者被欢呼的人群践踏。 巴以边境,巴勒斯坦记者被以色列催泪弹爆菊。
巴以边境,眩晕弹爆炸。 2007年5月7日,俄罗斯记者跟随美军采访,不幸死于路边炸弹袭击 2007年7月12号,维基解密披露的美军直升机杀戮记者画面。 2007年3月7日,记者拍摄海地骚乱;他本人不幸被乱***打死。 2005,2名伊拉克裔记者死于美军***击,图为带弹孔的记者证。 2006年8月27日,被巴勒斯坦恐怖分子绑架的摄影师被迫宣布自己皈依XX叫 1997年5月12日,从容面对以军***口的巴勒斯坦摄影师。 2007,塞内加尔,法国记者被石块击中头部。
( Tue, 3 May 2011 11:19:57 +0800 )
Description: 这得有上千人吧? 高空拍更有气势 真整齐 不知道是用在什么大型节目上
( Fri, 29 Apr 2011 14:41:58 +0800 )
Description: 美国第十八任总统尤利塞斯?辛普森?格兰特与李鸿章大人 1879 宫娥 北京 在北海公园里讨生活的乞丐一家 北京 1917-1919 卖玩具的小贩 20世纪初 极罕见的大清门近景照 北京 1901 台湾原住民之布农族 台湾 20世纪初 闽江上一幢建在小岛上的庙 民国军队 辽州(今左权) 清末在长城上的三个游人 全家福 1875 被美国第六骑兵队(6th US Cavalry)俘虏的义和团拳匪 天津 1901 北京至巴黎汽车拉力赛 汽车行驶在中国泥泞的土路上 1907 流浪孩子组成的杂耍班在表演龙头的造型 北京 1902 明陵神道 北京 20世纪初 真正的北京城 1894-1896 穆斯林匪帮(原注如此) 新疆 1915 采煤工人 1909 内的运河(原注如此) 广州 清末身高过两米的中国人 1870 街道俯瞰 广州 20世纪初 背茶叶的苦力 四川 1908
轴心国房产屋顶上的纳粹标志以避免日军轰炸 城市不详 婚俗 福州 西藏 1904 最美的玉带桥 颐和园 北京 1924 船屋 嘉定府 1908 六壮士 1909
( Wed, 27 Apr 2011 11:22:26 +0800 )
Description:
在4/27日上午10点多的时候,天河附近突发大火,现在天气干燥,防火意识,一定要提高啊! 镇定的员工临危不乱,面对大火依旧想着拍照.....V5啊 紧急撤退的新浪员工 灭火车正紧急前往 交通情况还好 浓烟滚滚 敢来的消防员 人员紧急撤退 ( Mon, 25 Apr 2011 18:12:21 +0800 )
Description:
切·格瓦拉,出生于阿根廷的罗萨里奥,马克思主义革命者和古巴游击队领导人。他参与了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在古巴新政府担任了一些要职之后,格瓦拉于1965年离开古巴,在其它国家继续发动共产革命。在玻利维亚,他在一次由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的军事行动中被捕,并于1967年10月9日被玻利维亚军队杀害。死后,他成为了第三世界共产革命运动中的英雄和西方左翼运动的象征。有大量文艺作品以他的名字命名。 尸检 检验指纹 被砍下的双手 检验报告
一个十八岁90后眼中的格瓦拉
他说过的一句话或许我一辈子都不会忘,他说,“有人说,像我们这样的人是理想主义者,总是在想着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但是我就是要第一万次的说,是的,我们就是这样的人!”是啊,如果我真的能像他一样就好了,他或许真的如评论所说“是二十世纪最完美的人”。因为他的一生都活在了他的理想中,直到他在敌人的崇敬中壮烈的倒下。
年轻时,狂放不羁的他因为在骑摩托环游南美的时候看到了太多受苦的人们,于是出身阿根廷富裕人家的他,毅然决然的走上了一条加里波第似的路,成为了“浪漫冒险家”,“红色罗宾汉”。终于,他经历了九死一生终于与他的战友建立了一个他自认为是他理想的国度。然而,现实却是,当他在用他那种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治国时与他的战友格格不入,当他的战友沉迷于美女秘书的怀中无法继续他的革命时,他可以为了心中的理想放弃眼前已经得到的一切享受,又毅然决然的投入到他自己理想的革命战场上去。他只是轻轻的说,“让我冒着让人嘲笑的危险说出来吧,引导真正的革命者前进的,是伟大的爱!”鲁迅说: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当他面对眼前黑暗的现实时,他可以淡淡的说一句“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奈何,奈何。或许英雄的宿命永远都是这么的悲壮,他最终倒在了崇敬他的敌人的***口下。面对拿着***对着他的敌人,他只是说“开***吧,你只是杀一个人,但你杀不死我的信仰。”
他能如此的淡然,因为他是切.格瓦拉。
今天的我,无时不刻不在诵读着他的话,面对平淡的磨灭激情的现实。我无法像他一样,可以这样轻而易举的冲破现实的枷锁,去奔向那理想的世界,我只能无奈的向现实低下头,默念着他的话……或许,我真的不能成为他那样的人,但是我宁愿自己能够成为一个“能忠于理想的人”。呵呵,我真的好想要那种理想的生活,那种哆啦似的生活,没有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只有自己想不到的事情。但是,这却是废话! 烟斗、贝雷帽,格瓦拉的特色装束
切·格瓦拉如果能活到今天,该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但他永远年轻,不只是因为他死得早,更因为他死在浪漫的理想之中。这个现代闻名于世的叛逆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崇拜者俱乐部。即使在他去世38年后的今天,还为每次反对运动尽力尽责,没有哪个反战工集会上没有印有格瓦拉头像的T恤,没有哪能一次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上没有切·格瓦拉的旗帜。切·格瓦拉身上浓重的宗教色彩正在使其成为各种理想主义的代表。
几十年来,他这幅20世纪最有名的肖像,以一对遥望远方的眼神,凝视过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成长、老去。那些昔日被切·格瓦拉的眼神鼓舞过的中年人,如今对着他的肖像,只能羞愧唏嘘,或者出于妒忌转而嘲笑一切年轻人的激情,因为我们都已发鬓斑白,而切·格瓦拉,还是那么骄傲昂首。 历史不会忘却他 他的举手投足,都是年青人崇拜的地方
( Mon, 25 Apr 2011 08:07:56 +0800 )
Description:
盗墓贼盗空洛阳城
文/图 凤凰周刊 商华鸽 盗墓在中国大陆是一种绵延千年的文明自毁。2000年后,这一古老行业更加疯狂地侵蚀文明的根基。 中国盗墓看河南,河南盗墓,其核心地带毫无疑问在古都洛阳。 中国自古有“生在苏杭、死葬北邙”的谚语。洛阳的邙山又名北芒,横卧于洛阳北侧,因风水上好而成古代帝王理想中的埋骨处所。邙山陵墓群是目前中国面积较大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上古代陵墓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朝十几个帝王的陵墓及皇族、大臣的陪葬墓,总数在千座以上。 但如今,被皇冢王陵挤得“几无卧牛之地”的邙山已被盗墓贼的洛阳铲挖得“十墓九空”。 不仅邙山,洛阳境内的三万多座王冢,也已遍体鳞伤。而近年来因盗墓分赃不均、盗墓失误导致的死伤事件也从未断绝。背后则是高额的地下文物交易利润在刺激着盗墓贼日日夜夜挖掘不止。 名闻天下的洛阳铲,何时才能灭迹?***斗不过盗墓贼的说法,在洛阳街知巷闻。而***则会隐晦告诉记者,“不是不能管,是不敢管。”详情敬请垂注397期凤凰周刊封面专题报道。 洛阳铲挖出的泥块遍布墓地四周,堆成长条形的一个个小土堆。 摄影 商华鸽 “盗墓”痕迹。“盗墓”二字由盗墓贼挖出泥块、人腿骨和留下的空酒瓶组成。 2011年2月17日,洛阳某墓地,被挖开的棺材板和白骨。 盗墓贼遗弃在洛阳某墓地里的一块汉砖,上面有汉代工匠留下的手印。 刚被盗挖的一个王冢,冢身上有洛阳铲探挖留下的孔洞。 洛阳铲挖出的泥块。 2011年2月17日,在洛阳马坡铁道旁下铲的盗墓贼。盗墓贼下铲,也会以放羊做掩护。 2011年2月17日,光天化日下正在盗挖的盗墓贼。 2011年2月17日,洛阳马坡小李村,盗墓贼在白天大肆下铲开挖。田地里到处是他们挖出的泥块。 2011年2月17日,洛阳马坡小李村附近农田,两个盗墓贼在光天化日之下正在下铲开挖。 老葛在洛阳马坡小李村卖洛阳铲及扎杆、铲刃等配件,价格从数十元到一两百元不等,且可根据挖掘需要预定各种形制。 制造洛阳铲的工具车间。 2009年4月12日,看护洛阳金山寺的王留义被人捆绑蒙头,随后寺中的一尊无头北魏石佛被盗。 做唐三彩高仿品的工人将唐侍女像称为“胖妞”。图为烧制唐三彩的窑洞。 唐三彩是洛阳文物挖掘走私的一种。图为洛阳某唐三彩仿制厂。 唐三彩是洛阳文物挖掘走私的一种。图为洛阳某唐三彩仿制厂里的唐三彩马。 3、盗墓贼吊文物时,吊索在山坡的树干上留下痕迹。 1、2月17日,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内的盗挖现场,现在已被保护。2010年11月2日夜,盗墓贼潜入龙门石窟景区内,盗挖出国家一级文物——唐代“辅兽衔环”。盗墓贼以钢索吊着文物,准备运到山岭上的小车上盗走。组图树干上按次序留下钢索勒出的痕迹。 2、2月17日,龙门石窟的盗挖现场现在在进行保护性挖掘。
( Fri, 22 Apr 2011 11:57:00 +0800 )
Description:
最近看电视新闻,说北京严打酒后驾驶,
每晚BTV9播出的红绿灯节目就经常曝光一些醉酒驾车的司机,
有的司机喝的稀里糊涂连人都不认识了居然还敢开车上路!
这种人太可恨了,你自己不怕死,难道不考虑别人吗?那些被酒驾司机肇事后撞死撞伤的人还少吗?
北京警方大力严打酒后驾驶,其实是特别大快人心的!
在有些车友论坛,我也看到不少车友说自己的朋友或亲戚酒驾被逮到,然后拘留的事。 结果前几天居然看到有人说,朋友酒驾被拘留,“某大队长”和“拘留所长”说给5W块钱就能替他们“捞人”。 原帖内容如下:
昨儿晚上我一哥们儿被擒了.........还是捞了,明天去大队办手续.................. 大晚上凌晨2点给我打***说被擒了,吹了130多。估计得在昌平拘留所过51小假了。新政说是51开始施行,他这情况不会正好赶上吧,
5年不能考驾照.....................太背了
不会是新政颁布后第一个中招儿的吧。
操,刚接到***,某大队长居然说能捞,5万,
还是让他在里面感受一下呢,如何选择呢.....
谈话细节:这5万可不是我一人拿,拘留所长得一半儿,签字的人5千,我这儿的人挨个儿分,我落不了多少。(我估计丫和内所长肯定一人一半儿)
最新进展:
经过昨天晚上的思考,决定还是捞了,出来后给钱(还挺够意思),这两天先住我这儿,不跟他媳妇说了。办完手续估计最晚后天接人。哎!!! 之前也听说过不少托关系“捞人”的事,
但现在看到如此令人可恨的酒驾者也能这样堂而皇之的被捞出来,
真是让人无语!
这样的祸害给捞出来,某大队长和拘留所长收钱收得爽,
却不想想以后此君会不会再酒驾甚至会搞出人命!
这5W块钱以后会造成多少隐患?可能祸害多少条人命? 还有,不是警方严打吗,前脚逮到了人,后脚当队长和拘留所长的就这样随便收钱放人?
这到底是严打啊,还是警方创收啊?
这种事就没有人管吗?
( Tue, 19 Apr 2011 18:15:14 +0800 )
Description:
楚瓦什,苏拉河。很惊讶于小龙虾冰天雪地季节开始产卵。俄国大汉的耐寒水平也令人佩服,冰雪时节赤膊上阵。 ( Mon, 18 Apr 2011 14:06:58 +0800 )
Description:
27岁这一天我长智齿了,还一下子长了俩。
假如就这么点问题,也没啥,顶多疼疼。
可是赶巧我有慢性咽炎....(爬山的时候老狼吼,经常喊哑嗓子,还吃辣喝酒....)
假如就这么点问题,也没啥,顶多疼疼。
可是赶巧我又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交叉发炎了......
假如就这么点问题,也没啥,顶多疼疼。
可是赶巧我那晚又穿着单长袖薄T恤遛狗,那晚风很大,我又感冒了....
假如就这么点问题,也没啥,顶多疼疼。
可是赶巧又引发了扁桃体发炎....
55555,病够多了,我快撑不住了,假如就此打住,我也就认了。
可是我又是赶上上火...嘴唇瞬间长了5-6个泡,舌头上3-4个,口腔里俩泡.....
我只能喝粥了吃青菜狂喝水了,而且每吃一口东西就疼的要命......
我只能去医院了...
但是我很高兴啊
你知道为啥不?
因为生病期间我女朋友佳佳对我特别贴心的照顾!!!
我这病没白得!!
但是我不会再得了!
智齿神马的,就不先考虑拔了
( Wed, 13 Apr 2011 11:29:54 +0800 )
Description:
此组照片属于网友wl860522独家整理: ( Mon, 11 Apr 2011 09:22:56 +0800 )
Description:
这是上周周一去的~人非常多邦邦~~~ FLY TO THE SKY
( Thu, 24 Mar 2011 23:20:59 +0800 )
Description:
如果你看了过后,你会明白的,十年都是十年。
( Mon, 23 Aug 2010 14:12:14 +0800 )
Description:
工作已经2年了,从毕业到第一份工作,再到现在第二份工作1年,不得不反思一下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误区,从毕业来,一直在围绕这工作,围绕着事业,面对感情一直都放在事业之后,一直想创造了事业才能为以后的她带来幸福,有了事业才说能有感情,其实不得不承认是错误的,从古至今一直都是成家立业,是有道理的,这两年来一直没有实实在在的去面对自己的感情生活,遇到了也错过了很多,都是盲目的,一直以来自己都是个空壳,面对事业的时候强加振作,回家独自面对生活的时候空虚失落,对于爱情也一直没有鼓起勇气去追逐过,失去过,也失去自己的自信和坚持,面对一些事最终选择了妥协,我需要找回奋斗的自己,对于感情我要改变直面面对。
看到朋友们都已经面对着成家的事情 ,以前一直想的是无论整样没有事业就不能拥有好的家庭,现在是我的困惑,我想也是大多数人的困惑。
现在的我们应该成熟的去面对人生和家庭,两个人在一起的目的不是去索取什么,而是要在一起去创造生活,在一起的以后为共同拥有的家而生活,一起去努力为家打工,为彼此的微笑买单。
其实我们都是俗人,只是不能面对自己所谓的高尚,人本来都是生活在俗世,做俗事,圣神的事不是人随时都在做的。
( Tue, 6 Oct 2009 00:14:40 +0800 )
Description:
蔡淳佳 - 要幸福啊
作词:陈乐融 作曲:蔡淳佳
谁的青春时光 没有一点沙
看着你的脸庞 熟悉那种伤疤
缝补所有过往 忘记别人的喧哗
越是平淡的晚上 思念越猛烈地发芽
需要多少勇气 才敢表达
我的心好想和你 说说话
你是我最初的信仰 要幸福啊
坚持到最後的一秒 并不复杂
小时候天不怕地不怕 现在怎麽啦
长大了 人不该变得虚假
你是我最大的牵挂 要幸福啊
我站在风里等你送来一句话
我不再挣扎 去欣赏生命的变化
要幸福啊
谁的青春时光 没有一点沙
看着你的脸庞 熟悉那种伤疤
缝补所有过往 忘记别人的喧哗
越是平淡的晚上 思念越猛烈地发芽
需要多少勇气 才敢表达
我的心好想和你 说说话
你是我最初的信仰 要幸福啊
坚持到最後的一秒 并不复杂
小时候天不怕地不怕 现在怎麽啦
长大了 人不该变得虚假
你是我最大的牵挂 要幸福啊
我站在风里等你送来一句话
我不再挣扎 去欣赏生命的变化
要幸福啊
你是我最初的信仰 要幸福啊
坚持到最後的一秒 并不复杂
小时候天不怕地不怕 现在怎麽啦
回到最初发现自己多麽无瑕
你是我最大的牵挂 要幸福啊
我站在风里等你送来一句话
我不再挣扎 去欣赏生命的变化
要幸福啊
( Mon, 14 Sep 2009 18:14:10 +0800 )
Description: 不要把我当成风筝,如果断了线,是不会回来的。 放的的时间越长,断线的可能性越大 ( Sun, 23 Aug 2009 16:07:04 +0800 )
Description: 好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改变过去的状态,坚持,勇敢,感恩,奋斗
( Wed, 19 Aug 2009 21:47:33 +0800 )
Description: 太久太久的时间我没有给自己一个空间,辞职了身心轻松了,因为你,我回来了,我仿佛从困惑中走了出来,一直想倾述出自己的心声最后还是在你的出现时发现自己原来时活在了过去,所以哦挣扎了出来,回首只是一段生命的旅程,而不是我的目的地。所以我去追寻前方的路,追寻我要的生活,现在的我更愿意去体会生活的点滴,更愿意接受家人的关心,放开自己的束缚,前面就是天空。现在和你每天的交谈也是我的快乐 虽然这边工作时间长,强度不的以前大了,但是我还是很享受每天学习的过程,一点吸取了新鲜的知识真的时一种幸福,我又恢复了以前的活力,看来我还是适合只有白天的工作,和不断变化的工作场合 习惯性的回来看看空间,看看你的境况,聊聊今天的事情,很好。 ( Thu, 1 Jan 2009 16:19:48 +0800 )
Description: 08一个匆忙精彩的岁月
08的初始我们正式对世界说
我们要毕业了
我们要去工作了,我们也遇到严寒了
我们开始实习了,1套2的房子住下了我们4个人
有时还会是6个人,就这样我们在家人的帮助了、度过了3个月的实习生活
3个月面对了太多的辛苦太多的欢笑
我也对自己的爱SAY GOODBYE了
在实习的最后一天我遇到了地震
那种惶恐,那种窒息的气氛,那种悲伤的情节
想到的是家人的安慰,朋友的安全,才发现原来到处都是LOVE、
我们一群人躲在家里,轮流值班,看到电视上的一幕幕我们落泪了、
一种无声的气氛压抑着我们,压抑着所有的中国人,所以我们冲动的去要救援
原来每个人出一份力是那么的感天动地
地震的日子后我们毕业了
看到了久违了的兄弟朋友我们经历了同样的一切后,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珍惜
什么是爱,什么是友情,什么是亲情
这毕业的2个月,我们每天的生活是快乐的充实的,我们去旅行,我们去回味
我们在一起谈论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高唱,一起醉倒
O(∩_∩)O哈哈~有你们真好。
我们说过走到哪里都是朋友,要一起走下去,我们经历着同样的经历,有着同样的感慨
我们去回忆银厂沟,青城山,广元广汉新繁乐江,那里我们所经历的快乐
最后我们还是毕业了,面对痛苦的离别,I CRY AT ONE DAY MORNING、
是的我们离开了送别了你们所有人我才真正的离开了,我最爱的地方和珍惜的你们
离开了学校我们各奔东西,四处游走,各自开始了新的生活,选择了不同的职业
选择了不一样的生活,但是我们一直都保持着联系,保持着关心,保持着同一个心
毕业了我开始工作了,JJH一个实习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有人说它很苦,它很老
它只是不断的再磨练着我的意志,它只是在让我知道我在寻找的是什么,它只是在告诉我
你选择了生活,就要被生活所牵绊,它只是在告诉我什么才是正真的生活,也是在考验我到底想要整样的生活?
奥运我们期待的奥运,一份激动,一份听是进,却仿佛是那么遥远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我们不断的看到的奥运的一切,那只是在告诉世界,这就是中国,这就是我们中国人。
也许是地震和政局的缘由,我们都少了许多的激情,我们的生活还是那样没有因为奥运
而改变多少,还是那样工作和生活,只是我们的话题变了,不再是地震而是奥运了
看着来到了岁末,金融危机又来了,手头的子弹变得是那么的那么的可怜了
外面的机遇也变得那么的茫然了、
我们只能感叹一句幸好我们已经毕业了,已经开始工作了
常常我会想起你们,想起以前的生活,想起我的兄弟朋友
想起我的家人,原来自己想过的是从前的生活,只是我们永远也回不去了
因为我们要去奋斗,我们要去工作,我们要去生活,我们要去面对这个世界
有不快乐的请深呼吸,有悲伤的请开心,有想念的请留言,不是我们不愿意联系
而是没有时间,有时间时也担心朋友在工作有事情,所以请不要担心我还是那个我
虽然我们回不去了,但是我们可以一起走下去
祝福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工作顺利,学业有成,健健康康,白白胖胖,
天天都有好心情,天天都有好日子,天天都有钱钱用,天天都抱美人归
全家幸福身体健康,新年新希望,天天都旺旺啦!!!
bang davy
( Sun, 14 Sep 2008 18:32:03 +0800 )
Description:
“金钥匙就应无所不能,在合法的基础上,客人的任何要求都能满足。” 从中国饭店业发展趋势来看,金钥匙将会越来越受重视,其中的理念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中国饭店金钥匙服务项目 行李及通讯服务:运送行李、电报、传真、电子邮件及跑腿 问询服务:指路等 快递服务:国际托运、国际邮政托运、空运、紧急包裹、国内包裹托运等 接送服务:汽车服务、租车服务、接机服务 旅游:个性化旅游服务线路介绍 订房服务:房价、房类、折扣、取消预订 订餐服务:推荐餐馆 订车服务:汽车及轿车等租赁代理 订票服务:飞机票、火车票、戏票 订花服务:鲜花预订、异地送花 其它:美容、***、跑腿、看孩子、邮票等
( Sun, 14 Sep 2008 18:29:14 +0800 )
Description:
金钥匙服务 Concierge - 名词,词义为:门房、守门人、钥匙看管人 Le C1ef d’Or [ 音: lay clay door] 名词,来自法语,系指由为服务行业献身的酒店委托***金钥匙成员们组成的国际专业组织。
  在世界经济发展速度飞快的今天,精明的您一定想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安逸舒适, Concierge 金钥匙是您最好的朋友。
  欧洲人早在 70 年前已经认识到 Concierge 的重要性。美洲人在 40 年前就开始 学习和运用金钥匙服务并体会到这个信誉组织的价值所在。在美国,一家很受人喜爱的饭店,通常将是大家对 " 金钥匙服务 " 这一概念十分熟悉的饭店。从 20 年前开始,亚洲的新加坡人和香港人迅速地在亚洲的酒店中推广这种个性化的品牌服务。
通常,一位酒店客人知道向戴金钥匙标记的 Concierge 咨询以获得到哪间餐厅就餐的建议或完成一些预订,但那仅仅是一个开始…… 一旦对话开始, " 金钥匙 " 会改变您的生活,他能为您、您的公司、甚至是您的家人提供帮助、不只在本地区,在世界上其它城市您亦可享受到 " 金钥匙 " 为您提供的无微不至的服务。
金钥匙的 Concierge 的服务内容涉及面很广:向客人提供市内最新的流行信息、时事信息和举办各种活动的信息,并为客人代购歌剧院和足球赛的入场券,或为域外举行的团体会议作计划。满足客人的各种个性化需求,包括计划安排在国外城市举办的正式晚宴;为一些大公司作旅程安排;照顾好那些外出旅行客人和在国外受训的客人的子女;甚至可以为客人把金鱼送到地球另一边的朋友手中 现在国际饭店金钥匙组织已拥有超过 4500 名来自 34 个国家的金钥匙成员。对比欧洲和美洲,亚洲男性选择从事这一职业占有一定比例人数,中国的会员数量已将近 500 名 ( 少数为女性 ) 。而在中国旅行的客人正在继续加深对饭店金钥匙的认识,以便知道如何获得饭店金钥匙的帮助。在中国一些大城市里,金钥匙委托***服务被设置在酒店大堂,他们除了照常
和协调好行李员和门僮的工作外、还负责许多其他的礼宾职责。 中国是国际金钥匙组织的第 31 个成员国。 中国饭店金钥匙的发展 现在,在中国的酒店里,出现了这样一群年青人:他们身着一身考究的西装或燕尾服,衣领上别着一对交*的 " 金钥匙 " 徽号,永远地彬彬有礼,永远地笑容满面,永远地机敏慎密。
  他们是国际金钥匙组织 (U.I.C.H) 的成员 -- 中国饭店金钥匙。 饭店金钥匙的服务哲学,是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使客人获得满意加惊喜的服务。 特别是目前中国的
服务必需要考虑到客人的 吃、住、行、娱、游、购六个大内容 。 酒店金钥匙的***服务正是围绕着宾客的需要而开展的。例如从接客人订房、安排车到机场、车站、码头接客人;根据客人的要求介绍各特色餐厅,并为其预订座位;联系旅行社为客人安排好导游;当客人需要购买礼品时帮客人在地图上标明各购物点等等。最后当客人要离开时,在酒店里帮助客人买好车、船、机票,并帮客人托运行李物品;如果客人需要的话,还可以订好下一站的酒店并与下一城市酒店的金钥匙落实好客人所需的相应服务。
  让客人从接触到酒店开始,一直到离开酒店,自始至终,都感受到一种无微不至的关怀。从这,人们不难想象酒店金钥匙对城市
服务体系、饭店本身和
者带来的影响。
  饭店金钥匙对中外商务
者而言,他们是酒店内外综合服务的总代理,一个在旅途中可以信赖的人,一个充满友谊的忠实朋友,一个解决麻烦问题的人,一个个性化服务的专家。
  饭店金钥匙服务对高星级酒店而言,是
水平和服务水平一种成熟的标志。他是在酒店具有高水平的设施、设备以及完善的操作流程基础上,更高层次酒店经营
艺术的体现。
饭店金钥匙服务对城市或地区
业而言,将对其服务体系的形象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中国饭店金钥匙是由一群富有服务经验,对中国
业发展和饭店发展负有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组成的,他们共同的任务是使中国
业、饭店业能够和国际接执,同时能够在国际上树起一块牌子, " 中国的
饭店服务是不错的 " 。这样,中国会吸引更多客人的光顾,企业就有效益,行业就有发展。他不仅给各城市的
饭店业创新服务注进了新的活力,而且对各城市
服务业的健康良性互动发展来说也是一种动力.
饭店金钥匙在中国的逐渐兴起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