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一个原版的原版超级玛丽下载的下载地址阿?

信息提示
您的同一ip请求过于频繁,如果希望继续访问,请输入验证码:
Copyright 1998 – 2010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信息提示
您的同一ip请求过于频繁,如果希望继续访问,请输入验证码:
Copyright 1998 – 2010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uniharmony&apo Homonoia
( Fri, 21 Jan 2011 23:45:45 +0800 )
Description:
  给创业者提个醒,不要痴迷于从阅读成功人士的传记中需找经验,这些书大部分
经过了精致的包装,很多重要的事实都不会告诉你。
  例如,盖茨的书不会告诉你他母亲是IBM董事,是她给儿子促成了第一单大生
意,巴菲特的书只会告诉你他8岁就知道去参观纽交所,但不会告诉你他国会议员的
父亲带他去的,是高盛的董事接待的。
( Wed, 1 Sep 2010 20:11:13 +0800 )
Description:
2010年8月30日22点50分,顺产,女孩,6斤8两,母女平安~
( Fri, 27 Aug 2010 11:48:58 +0800 )
Description:
最近在读《卡尔威特的教育》,说他从小教儿子标准的德语发音,然后中途又用了这样那样的方法,最后小卡尔6岁时就会德、法、意、拉丁、英、希腊6门语言了。当时我就想吐槽,你丫来学个中文试试。。。昨天一边洗澡一边又琢磨这事儿,突然顿悟,他的这种方法教汉语的话,会面临一道相当大的鸿沟。
先说另一件事儿。国内教育和西方教育相比,更加重视“死记硬背”的能力,这是众所周知毋庸置疑的,也是近年来我们的教育时常被对比、批判和反思的话题。我不禁常常去想,这是何以使然呢?难道说我们天生就爱死记硬背?如果说这是一种文化上的惯性,那么又是如何造成的呢?这里面有没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呢?
上面两件事情加在一起,就是我想说的重点:造成中西方教育模式区别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们的文字是表音文字,而我们的文字是语素文字(这个术语我之前也不知道,是刚刚从维基百科上查到的,总之就是非表音文字就对了)。
乍一听有点唬人,仔细想想却不无道理。表音文字的一个特点就是从听说到读写之间,可以很容易的过渡。学过德语的都知道,只要花上一两个月的功夫了解发音规则,那么随便拿一本康德或者黑格尔的哲学论著,你都可以毫无障碍的朗读出来,尽管对其意思一无所知。同样的,一个单词你只要会念,就能把它拼写出个八九不离十。当然凡事没有绝对,拼写的特例也是有的,比方说英语中经常出现的不发音的h、不发音的m(参见friends的某桥段,哈哈)什么的。不过这些特例记忆一下也并非难事,记多了说不定还会发现潜在的规律。尽管对于像拉丁语这样复杂的语言来说,变格、变位的规则相当复杂,熟记这些规则要花不少功夫。但是这些规则属于语法规则,是可以通过听和说来强化的。不管语法规则有多复杂,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能够正确的听说,就很容易正确的读写。在卡尔威特的语言教育中,就非常非常注重听说的锻炼。他为了给儿子营造一个标准纯正的德语环境,把服务多年但是有浓重方言口音的老佣人解雇。在小卡儿正式学习拉丁语之前,他就能用拉丁语背诵诗歌了,而这些诗歌,则是他父亲从他6个月大开始就经常给念给他听的。
然而对于汉语来说,就没那么简单了。即便你一口标准的不能再标准的普通话,也并不代表给你一本《尚书》或者《诗经》什么的,你就能毫无障碍的朗读出来。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汉字不是表音文字。对于汉语来说,会听说和会读写之间,相差了十万八千里。而识字认字的过程,恰恰是一个死记硬背的过程。还记得刚学“德”字的时候,语文老师教我们的口诀:“两个人,十四岁,一心为公”,还有针对“育”字忘了那一点把上面写成“亡”的错别字的口诀:“教育少不了一点”。这可不就是死记硬背么。汉字的记忆,并不是通过标准的发音加上一定的拼写规则就能完成的事情。当然,大量的形声字让这件事情的难度降低了不少。不过形声字毕竟不是拼音,究竟这个字该怎么写,还是不能通过读音直接给出的。如果只会听说而不能读写,那是什么?文盲!于是说,我们自打认字的时候开始,就必须培养和锻炼死记硬背的能力。而对于西方人,则没有这个“必须”。
其他的事情就很好解释了。识字可以说是最早进行的教育之一,既然学生拥有了死记硬背的一技之长,或者说养成了死记硬背的教育习惯,那么在其他的科目中使用死记硬背的手段也就是顺理成章了。于是说,学习理科我们往往死记硬背公式而不重视实践和应用的能力,学习外语我们往往死记硬背单词语法而不重视听力和口语的能力。对于老外就正好相反。像是考奖学金这种事情,他们绝对干不过中国人。从小就没有死记硬背的习惯,成年之后更是不知如何去死记硬背。想想6岁就熟练掌握6国语言的小卡尔成年之后,再学个葡萄牙语什么的,估计两三个月就搞定,但是要想学汉语,恐怕两三年才算入门了吧。
这个顿悟给我的意义在于,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死记硬背并不是一个完全不好的事情。在中国,没有死记硬背的能力就意味着很大程度上面临变成文盲的危险。而在除了汉语学习之外的其他科目中,死记硬背可以作为一项既有优势能力来辅助,但不应成为主导。之前的教育,从所有科目都是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到对死记硬背进行批判却发现实践中难以逃出其魔掌的伪素质教育,都没有认清我们为什么总是会有死记硬背倾向的原因。
( Sun, 14 Feb 2010 01:17:15 +0800 )
Description:
说实话,以前那么多年春晚,反正我们也就是抱着看着玩玩的心态,也不去计较节目好坏,反正就是过年图个热闹。
但是,你个春晚搞这么多软广告做什么?真是倒胃口啊。。。
( Sat, 13 Feb 2010 11:48:39 +0800 )
Description:
日子过的真快。。。
新年新希望,许个心愿吧!
( Sat, 16 Jan 2010 05:42:17 +0800 )
Description:
仁义道德都是幌子。不管怎样,谷歌在中国保守了说25%的份额总还是有的,中国这个市场前景很好也是大家的共识,现在不赚钱又如何反正谷歌也不差钱。关键字过滤又怎么了,为啥人家百度能过滤谷歌就不能了?网络攻击又怎么了,百度还被人黑了呢。为了市场为了利益,作为一个商业公司虽然觉得不爽还是会妥协的。谷歌之前也一直是在妥协。前一阵子某电视台搞的那个儿子妈妈事件,做的这么蹩脚谷歌都能忍,这次为啥忍不了?具体原因尚无定论,但一定是个触动了谷歌底线的事件,是一个百度可以做但是谷歌打死了也没法做到的事情。
( Fri, 15 Jan 2010 18:34:48 +0800 )
Description:
陈述客观、分析深刻,难得的好文章,居然在开心网上转载被和谐。那么这里留一份吧。
作者: 发表于 2010-01-14 22:01 最后更新于 2010-01-15 00:01
:可以任意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
很久不在这个blog上写和技术无关的东西了,尤其不想写跟业界有关的东西,觉得太空,太忽悠,对别人没价值。但这次,我想写写这5,6年对google和百度的一些观察心得。这里面,这里面存在大量的个人推论,我并不能担保完全正确,请只当作是一次思想的碰撞。
这篇blog主要由我完成,
提出了大量修改意见,亦有重要贡献。
1 google,不作恶,信息流动
众所周知,google的目标是"整合全球信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来,这可以看作加快信息流动。信息流动变快是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的。加速,始终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主线,快即是价值。从蒸汽时代到现在,每一次让移动速度加快的方式都造成了人类巨大的变化,只不过,在蒸汽和机械的时代,加快的是人和货物的移动,信息时代加快的是信息的流动。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很多事情不再需要实体物质的流动。比如,我们不再需要人去送一封信,而只需传递一封电子邮件。我们也不那么需要去订阅一份报纸送上家门,而只需要浏览门户网站。这是信息时代带来的改变。而Google所做的,是继续加快这种信息流动的速度,让人们需要的东西更快的呈现在眼前。
Google始终坚持Pagerank排名,除了惩罚***者,并未干预过任何排名。这是因为,信息的正常流动才会加速,加速信息是Google的价值,也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Google绝对不允许把广告插入到搜索结果中。否则搜索结果质量会下降-用户不满意-搜索量降低-广告点击降低,最终仍然造成收入下降。(后面我们会讲到百度完全不同的做法)
投放过Adwords的同学会发现,并非价格越高越好,就算单价非常高,如果匹配度很低,广告点击率就会很低。这样Google仍然会降低这种匹配的出现频率。这样就避免了在A在B的搜索结果中投放"我是B"的广告来误导用户。
在这个体系下,有用的东西就是有用的,信息流动会变快,Google会推动这种信息变的更快,没用的东西就是垃圾,会阻碍信息流动,Google就让他变的更慢,直到被放弃。
Don't be evil 这句口号,可以理解为东欧出生的布林对人生的追求,也可以理解为Google商业利益的准则。因为,越是不作恶,越是让信息有序,正常的流动,给Google带来的实际利益也就越大。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一句作秀的口号,事实上这是商业和个人追求的双重准则。
2 baidu,竞价排名,Google
百度显然看到了搜索的巨大价值,于是挤进了这个市场。我们且不论搜索质量,先看百度的利润来源。
百度同样有右侧广告(类似Adse e)和左侧排名。左侧排名就是所谓的竞价排名,这是百度的"创新"。竞价排名是百度收入的主要来源(
前面说过,竞价排名会干扰用户搜索体验,这大家都深有体验,某些热门关键词,百度前几页的结果都是竞价结果。那么为什么Google不敢这样做,而百度这样做就赚翻了呢?
昨天我在twitter上说过一句话:"
很多人有体验,如果你的搜索结果比较靠前,百度会有销售来找你做竞价排名,如果不做的话,很快你的搜索结果就骤减。这种"巧合"正好说明了阻碍信息流动也是可以盈利的。换言之,帮助别人照看孩子可以赚钱,威胁别人家孩子来收保护费也可以赚钱。
那么,按照前面的说法,阻碍信息流动的应该会被用户抛弃,在百度这边为什么情况相反呢?
搜索引擎的结果好坏实际很难评价,通常来说,"好10%"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这在这个市场上反复被证实,仅仅让搜索结果比对方好10%,或差10%,不会对用户体验影响太大。第二梯队中的搜狗,有道,搜索结果未必真的比百度差多少,但无论如何也无法翻身。同样的竞争也发生在了Google,Bing,Yahoo之间。换言之,搜索引擎产品是一种先入为主的产品。
在百度起家的年代,Google遭遇了最严重的屏蔽。大家应该都有体验,在大公司内基本无法正常访问Google。我们且不去讨论这种屏蔽的始作俑者是否是百度(无论百度是否加快了这种行为,最终的结果也必然发生)。那几年,又正好是中国互联网用户增长最快的年代(
)。大量的新互联网用户直接成为了百度的用户。
搜索引擎市场上,"获得第一批用户"是至关重要的。
比较百度和Google的产品和收购策略,百度通常收购能带来巨大流量的产品,包括hao123,天空软件站等等。而Google收购的通常是具有独特的技术,可产生独特数据的产品,比如Analytics,blogger。
百度的主要企业运营行为是围绕"获得第一批用户"的。这些方法包括:工具条,hao123,和软件下载站合作等等。Google被屏蔽看作这种行为的反向手法,无论是否百度造就的,至少这个结果导致了百度获得了更多的第一批用户。
在一个基本没有竞争对手的市场上,百度可以"挟流量以令诸侯",这时候,他破坏一部分信息正常流动也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后果。因为用户毫无比较。
Google的铁杆用户分为两类。一类是早期用户,这部分用户用过Google,也用过百度。有明确的比较和鉴别能力。他们最终选择了Google。另外一类是专业用户,他们真的发现百度找不到他们需要的东西。这时候Google对比百度的优势大大增加,到达了用户满意程度的临界点,于是这部分用户也选择了Google。
在中国互联网上,大部分用户偏重娱乐。这些用户很难分辨Google和百度的区别。甚至他们会觉得百度更好一些,因为百度提供了方便无比的MP3搜索。他们一旦先尝试了百度,那么就会留下,继续成为百度的用户。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3 谷歌做了什么
2006年,Google决定开设中国办公室,并命名为谷歌。这是Google创始以来,最大胆,也是最小心的尝试。他们从来没有过试图进入一个需要过滤某些内容的国家(如前所述,这是阻碍信息流动,同时也背叛了Google的价值观)。
我们可以从一些细节看到Google的小心翼翼。比如,Google.cn是没有Google Account的。用户不能注册,也就没有密码,因此也就没有泄密之忧。后来有人嘲笑谷歌音乐可以用各种帐号登录,但就是不能用Google Account登录。所有需要登录的Google服务都没有进入中国。包括Gmail,Gtalk,Blogger等等等。
Google从进入中国那一天,就给自己设置好了底限。这种底限,就是李开复所说的"总部压力"。
李开复的谷歌,是谷歌,绝不是Google。是一个像百度的外企。
3个字可以来概括谷歌几年的工作:"倒流量"。倒流量的工作由一系列的合作(迅雷,sina,天涯,265)完成。这和Google的传统做法完全不同,Google几乎不去主动谋求流量,产品质量会解决所有问题。但谷歌必须谋求流量,一个急进,喜欢去大学讲座和写书的职业经理人,不会有创始人那样的耐心慢慢的守着一个市场。这让谷歌越来越像百度。
众所周知,用和对手一样的手段不可能打倒对手。
谷歌推出的最重量级产品,是谷歌音乐。这显然是看到了百度在MP3搜索上获得的好处,意图获得以娱乐为主的用户。当然,鉴于Google全球的品牌,这些音乐需要有版权。我不评价这个产品的好坏,但这显然和Google总部习惯格格不入。难道Google不知道去做一个音乐下载产品吗?难道Google不能去做一个下载站吗?总部不去做,只不过是因为这和价值观不符。
同样的价值观不符,还包括和天涯合作的来吧。之前说过,除了独特的数据,Google不会主动创造内容。以Google的胸怀,可以去索引百度贴吧和知道,并放在结果的显著位置,但没必要自己去模仿一个贴吧出来。这种竞争的水平太低了。
甚至,谷歌把中国访问Google.com的流量"劫持"到了Google.cn,以便提高自己的"占有率"。这件事让很多Google老用户恼火,Zola曾经在某个李开复参与的活动中举手提问,如何才能在中国正常的访问Google.com。
"倒流量"之后,谷歌的市场占有率有所上升。这是应该的。不过,新上升的占有率中,有多少是真正的搜索流量就不得而知了。正如百度搜索和贴吧等产品的比值是个秘密一样。
百度跟在Google后面,而谷歌跟在百度后面。
除了倒流量,谷歌也在"抓收入"。
投放过Adse e的朋友,大概会记得,Adse e的匹配质量越来越差,医疗方面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之前经常有人因为***被封掉帐号,后来再也没人说过自己的帐号被封。
我07年的两篇blog提到了这件事:
这两个特点都不是Google Adse e应有的特性。Google Adse e应该是匹配准,不干扰用户,且提供有用信息。时常读英文内容的人会时常看到Adse e广告的匹配相当精确,时而有点击的必要。
离开了这两个特点,可以把谷歌的广告看作一个大的广告联盟。这和拿了很多小网站的Ba er的流量去找广告主谈价本质是一样的。在这种广告销售策略下,不需要匹配,不需要杜绝点击欺诈。最舍得花钱投这种广告的,无非是医疗,美容几类。
这几类是最赚钱的部分。不仅对于谷歌,对于百度,甚至对电视台都是一样的。
关于Adse e的故事,可以看看Tiny这篇文章 :
在这5年中,最常被记者们提起的"谷歌困境"就是"总部压力"。在我列出的这些部分,都已经触及到了Google价值观,所以Google必然不满。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对比一下2005~2010这5年,Google做了什么,谷歌做了什么。你会看到截然不同的项目。虽然结果看起来似乎都是:"市场份额增加,收入增加",Google在这几年,砸实了搜索的基础,扩大了搜索的内容来源和范围,把索引伸向了非数字内容,完成了地图/卫星图/Earth/街景等一系列重要产品,完成了在移动和3G方面的布局。谷歌做了什么呢?音乐,热榜,还有一个抄袭的输入法。
从谷歌存在的那天,我就写过一篇文章,核心意思是:要么把中国当作研发基地,投资,研发,但不运营,要么就干脆去印度开分公司。不幸言中。
4 孙云丰的观点
从商业价值和经济利益方面考量,都可以看出Google的不作恶,并不是作秀的口号。对于一个靠信息有序化赚钱的公司,必须要不作恶才行。百度正好相反,必须要作恶才行。
Google是幸福的,可以把商业价值建立在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之上。这确实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很不幸,百度不行。
是无法自圆其说的。一方面,他认为Google不是人权斗士,只是个为了利润的市侩分子。另一方面,他又高举社会公平的大旗,宣称百度的道德感。这两者之间有明确的冲突。如果Google只为了利润,那么百度同样不应该有道德可言。
一方面,他宣称自己观点毫无错误,另一方面,他又删掉了自己的文章。有人说删贴未必是他自己的意愿。那么,作为宣称"有道德感"的百度员工,他不应该屈从别人的意见删掉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作为百度高管,不应该允许百度公关去打***要求别人删贴。
今天有一些百度员工为孙云丰辩护,这些说法同样无法自圆其说。试图证明百度是一家很好的公司,并不能证明孙云丰说的正确。正如纳粹德国有一支很有战斗力的军队,并不能证明希特勒是正义的。他们甚至自相矛盾,认为孙云丰对竞争对手恶言相对是正确的,其他人骂孙云丰是错。如果孙云丰代表自己骂了一家公司,该公司的用户有权回击。如果孙云丰代表百度,那他严重的缺乏职业道德。从任何角度,我也得不出百度员工和前员工的那些结论。
当然,我从来也没认为过百度是一家很糟糕的公司,甚至很多次认为百度正在逐渐变成一家有责任感的公司。遗憾的是,从高管到员工,似乎都没和这家公司一样完成这种转变。
不要以为这次事件打击了Google在中国的份额就幸灾乐祸,事实上,中国的互联网市场消失了。这和市场份额无关,和宏观形势有关。这个国家温情脉脉的互联网时代就此结束,就好比IT精英们看不起的那些传统生意人一样,慢慢被兼并,重组,消亡,剩下的那一点,会被扫倒利润微薄的边边角角。就好比,你家楼下菜市场那个可怜的菜农,守着那一点点收入,还要担心城管。这是这个行业中每个人的悲剧。
Tinyfool说:百度的矛盾在于,Google的成功是他在全世界资本市场受宠的原因,但他们可能无时无刻不想google死掉会更好。在全世界范围内,这是不可能出现的,现在在中国出现了,他们真的会高兴吗?
Google给我们的最大价值,除了信息流动加速,就是信息永存。当我写完这篇blog,发布在我的blog上,按下"发布"之后的几分钟,各种蜘蛛就会蜂拥而至,把这篇文章复制若干次,存在这世界的各个角落。这文章即永存。无法被某个组织控制或删除,也无法阻止其流动。公关公司不行,某个国家政府也不行。孙云丰的言论,和百度其他员工的言论,也将和这篇文章一样,被永存,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热爱Google的原因。
现在,我要按下发布按钮了。
( Wed, 15 Oct 2008 01:39:27 +0800 )
Description:
找工作ing。。。 ( Tue, 19 Aug 2008 23:52:11 +0800 )
Description:
输球又输人的。
虽然只是奥运会的比赛,但是在小罗和二妹的领衔下,南美洲各路高潜小牛悉数登场。好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还是第一回见着真人。巴西俩门柱属于rp不济,然而在整体上阿根廷还是更胜一筹,最后3:0的比分还是比较合理的。比赛的另一亮点就是,巴西的那俩红牌,颇有些我天朝作风啊,哈哈。
提前上演的决赛果然没有让人失望。奥运会上看到这样的比赛,真是难得啊。真羡慕那些买到票去现场看球的。
( Sun, 3 Aug 2008 10:03:45 +0800 )
Description:
让gvim在启动的时候自动最大化,在win32下面不是个问题,只要在配置文件中加一行
au GUIEnter * simalt ~x 就可以了。在linux下面如果是kde的话也有很方便的解决办法:
我用的桌面环境是gnome,找了一大圈也没找着合适的方法。不过
这个帖子中eexpre 的回答给了我启发。稍作折腾之后,成功让gvim在启动的时候自动最大化窗口了。
具体过程如下:
1,***wmctrl:
sudo apt-get i tall wmctrl
2,在 ~/.vimrc 中加上:
" 最大化窗口
function Maximize_Window() silent !wmctrl -r :ACTIVE: -b add,maximized_vert,maximized_horz
endfunction
3,在 ~/.bashrc 中加上:
alias gvim='gvim -c "call Maximize_Window()"'
4,把开始菜单或者gnome面板中gvim的快捷方式的命令都改成:
gvim -c "call Maximize_Window()"
这样gvim启动之后就会自动最大化窗口啦~
[ 本文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 ]
( Thu, 24 Jul 2008 22:33:45 +0800 )
Description:
装linux真是折腾。在笔记本上装linux更是折腾。不过人活着就是为了折腾。把我这几天折腾的经验分享一下,后面有谁也要折腾的可以参考一下~ :)
先说一下我机器的配置:
  CPU P-M 1.5GHz (Dothan)
  内存 1.5GB (1GB+512MB)
  硬盘 Toshiba 160GB
  显卡 ATI 7500
***时用的是ubuntu官网上下载的cd镜像刻的光盘:ubuntu-8.04.1-desktop-i386.iso。
从cd复制文件的***过程实在是非常的傻瓜。我的分区情况是30G给/,128.5G给/home,1.5G给swap。其他似乎也没什么好说的了。然而光盘装好了之后,才是折腾的刚刚开始。
1)光盘装好之后重启电脑,进入界面之后第一件事儿就是设置网络了。没有网络的linux世界可是寸步难行的。我是通过一个tp-link的路由器 oe到电信的adsl上网的。网线插上之后,页面却打不开。仔细检查了一下,自动设置的d 和路由器配置页面上显示的d 不一致。把d 设置成路由器配置页面上的之后就能上网了。
但是这样有个问题!也可以说是ubuntu的一个不大不小的bug。这样的d 配置,重启之后就丢失了,会重新变成自动设置的样子,于是又不能上网了。每次启动电脑都去改d 配置可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大致google了一下,先试了一下用 chattr +i 的方法,结果重启之后dhcp整个不灵,ip地址都没有。可能那种方法是适用于静态ip地址的。对于我这种路由器dhcp的情况,应该这样做:
$ sudo nano /etc/dhcp3/dhclient.conf
加上两行:
prepend domain-name-servers 202.101.172.46 # 路由器配置页面上显示的d prepend domain-name-servers 208.67.220.220 # open d 总之,加上你自己需要设定的d 就可以了。
2)网络好了,赶紧设置软件源吧。就我的使用经验来看,目前电信的源比网通的快太多了。前几天用网通的时候,所有的源试遍了,最快也就30KB/s,还得是夜里3点的时候。白天的时候能有个10KB/s就不错了。。。后来换到电信,随便用了几个,都是轻松100多KB/s。至于 /etc/apt/sources.list 应该怎么写,就不在这里罗嗦了。推荐下面几个源地址:
http://ubuntu.cn99.com/ubuntu/
http://tw.archive.ubuntu.com/ubuntu/
http://free.nchc.org.tw/ubuntu
之后记得 $ sudo apt-get update 哦~
3)中文输入法:System - Administration - Language Su ort - 勾上Chinese
如果列表里面没有Chinese,那么可以先 $ sudo apt-get i tall scim-chinese
4)鼠标中键的scrolling。这么多年一直都是用的小红点。所以我是不用触摸板的,直接在bios里面禁掉了,于是只关心trackpoint的设置。应该说,现在的linux内核对thinkpad的硬件支持做得还是比较不错的。如果是2.6.11之后的内核,直接改一下xorg的配置文件就行了:
$ sudo nano /etc/X11/xorg.conf
找到关于鼠标的段落,改成:
Section "I utDevice" Identifier "Configured Mouse" Driver "mouse" Optio "CorePointer" Optio "Device" "/dev/i ut/mice" Optio "Protocol" "ExplorerPS/2" Optio "Emulate3Butto " "on" Optio "Emulate3TimeOut" "50" Optio "EmulateWheel" "on" Optio "EmulateWheelTimeOut" "200" Optio "EmulateWheelButton" "2" Optio "YAxisMa ing" "4 5" Optio "XAxisMa ing" "6 7" Optio "ZAxisMa ing" "4 5"
EndSection
如果只想上下滚动,不想左右滚动的话,可以把 XAxisMa ing 的那一行去掉。
另外说一下,firefox里面,总是会自动跳到新开的页面,是个很麻烦的事情。Edit - Preferences - Ta 下面的选项形同虚设。不过相比于折腾firefox的配置,有一个很方便的解决方法:用中键点开链接。这样会在当前firefox中打开一个新的页面tab,但是并不切换成当前页面。
5)硬盘保护在2.6.24内核中是有bug的,所以如果不想放弃这项功能的话,我们得回到2.6.22内核。给内核打patch然后再编译是件很麻烦的事情。幸好有人已经做好这件事情并且直接分享了deb包(万分感谢!)。具体的***过程说的非常详细了:《ubuntu8.04下为thinkpad *** APS[硬盘防震]及电池阀门的全部过程[详细]》http://hi.baidu.com/esta_pe oa/blog/item/97c7e3f9be72905c242df243.html
顺便说一下,如果你的源上找不到 linux-headers-2.6.22-14 的话,可以直接去这里下载deb包:http://www.by.kernel.org/pub/ubuntu/pool/main/l/linux-source-2.6.22/
6)***t 。系统自己带的那个显示音量和亮度的软件不太好用,所以改成装t 。源里面直接有:
$ sudo apt-get i tall t 不过如果想让每次启动时t 也自动运行的话,还得做两件事。先在/etc/modules中增加一行nvram,然后把所有用户加入到nvram组中。
7)关于ubuntu默认的电源管理会伤硬盘的问题,解决办法如下:
编辑 /etc/laptop-mode/laptop-mode.conf 文件,大约在216行的位置,改成:
CO***OL_HD_POWERMGMT=1
然后下面几行的位置改成:
BATT_HD_POWERMGMT=192
编辑 /etc/default/acpi-su ort 文件,最后的两个参数,改成:
ENABLE_LAPTOP_MODE=true
SPINDOWN_TIME=60
修改过之后,基本上n个小时 Load Cycle Count 才增加1次,完全可以接受了。而且硬盘长期稳定在35度左右,也没有出现温度升高的现象(当然屋子里面是有空调的)。
8)一个好的习惯就是让你的系统编码全部都是unicode的,包括terminal。但是如果telnet或者 h到一些 上,则需要支持GBK/GB18030/GB2312编码的终端。相比于修改那一堆令人头大的locale配置文件,用luit是一个非常便捷的方法。当然,首先是让终端支持这些编码。编辑 /var/lib/locales/su orted.d/local 这个文件,加上这几行:
zh_CN.GB18030 GB18030
zh_CN.GBK GBK
zh_CN.GB2312 GB2312
然后执行 $ sudo locale-gen
在GB18030的时候需要等待稍长的时间,其他都很快。然后在使用luit之前,还需要做几件事情:
$ sudo mkdir /usr/lib/X11/locale
$ sudo ln -s /usr/share/X11/locale/locale.alias /usr/lib/X11/locale/
$ sudo mkdir -p /usr/lib/X11/fonts/encoding/
$ sudo ln -s /usr/share/X11/fonts/encodings/encoding.dir /usr/lib/X11/fonts/encoding/
这是因为luit默认的存放locale信息的系统位置在ubuntu里面变了,相比于去修改luit的配置,不如直接做一个软链接来的方便。然后就可以在终端下面用luit上 了:
$ luit -encoding gbk
这时候终端的编码就是gbk了,再进行telnet或者 h上 就不会出现乱码啦。
感谢乐于分享的网友们。感谢google和baidu。不然这个系统也装不出来。当然,现在仅仅是把最基本的系统装好了,好多应用软件还没折腾。那些软件的***配置如果有什么心得的话,以后再发上来。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 Mon, 30 Jun 2008 04:56:24 +0800 )
Description:
虽然比分只是1比0,但是场面上近乎于完败。德国队整体发挥失常,传中不会了也就算了,个任意球也能踢成那样,3个换人一个比一个烂,输得一点都不冤枉。西班牙比利亚受伤也是因祸得福了,4141的阵型那是相当的管用啊,托雷斯也不负众望了。
总之,ha y的日子结束了,欧洲杯就是比世界杯短了点儿,不过瘾啊不过瘾。。。
( Thu, 26 Jun 2008 05:39:34 +0800 )
Description:
土耳其队当之无愧是本届欧洲杯的逆转王,然而这回他们碰上了逆转的祖师爷德国队。赛前我预测两队2:2打加时的,所以看到土耳其领先之后被追平,德国反超之后又被追平的时候,觉得这次猜的还蛮准的。没想到师父不答应,拉姆在第90分钟的进球告诉土耳其,说逆转,说最后时刻进球,咱德国是你们的师父。
没看成加时有些遗憾,我本来还特意去超市准备了好多吃的这下都没吃完就结束了。平心而论,土耳其踢得很不错,要不是那么多主力没法上场,最后谁进决赛还真不好说。今天这场比赛最差劲的应该就是卫星转播信号了,中断了如此之久,而且还错过了2个进球,让人非常不爽。这还是难得一次mm陪我看球,碰上这么个破信号,那心情,郁死了。
明天俄罗斯对西班牙,又是一场值得期待的师徒之战。无论如何,看好德国夺冠。
再不夺冠,巴拉克可真的是千年老二了。。。
( Thu, 19 Jun 2008 05:54:58 +0800 )
Description:
小组赛结束,八强全部产生,本来想码一堆字的,结果全被那只虫子给噎回去了。
总之,这届欧洲杯很好看,相比于04欧洲杯、06世界杯,是一届功强于守的大赛。让龟缩和猥琐通通去死吧!我们要看华丽的足球~
期待淘汰赛的精彩好戏!
( Thu, 19 Jun 2008 05:46:18 +0800 )
Description:
好吧我承认,我很怕各种爬虫类,尤其是蜘蛛。
宿舍就在老和山脚下,这些天进入梅雨,整体雨下个不停,光临宿舍的虫子也多了起来。墙上还留着去年moy来的时候打死的那只大蜘蛛的尸体残骸,刚才又来了个更生猛的。话说欧洲杯小组赛最后一场球刚看完,正寻思着要写点儿啥,突然听见床脚的塑料袋有西西索索的声音。放眼望去,一只大爬虫!比激活的瓶盖还大一圈,不是可乐瓶!乍一看像是蜘蛛,可是会跳!仔细看来,虽然像是蜘蛛那样长着n条腿,但是最后一对后腿是像螳螂那样的形状,所以能跳很远。而且虫子的躯干也很奇特,像是一团丝线,头上还有触角。反正没见过!增加了弹跳技能之后,这家伙比蜘蛛难对付多了!折腾了半天碰都没碰到它一下,就跳到床下阴影里面不见了!傻站在床边半天也不见它出来,床下黑咕隆咚的还有好些箱子鞋子,根本看不到踪影。这下麻烦了,血招没有啊!无奈之下只好点一盘蚊香。。。也不知道对这只怪虫有没有效。。。也不敢开门,还不知道是它出去还是啥别的虫子进来。。。今天肯定睡不踏实了,谁知道它还再不再往我床上跳啊!索性要是只蜘蛛早也就怕死他丫的了。现在打字的时候心还一直提着。
想想室友的云南女朋友从小拿蜘蛛当玩物,说是经常摁住蜘蛛然后从它屁股后面抽丝玩。真是佩服佩服啊!
我更加痛恨梅雨天了。
( Thu, 22 May 2008 06:42:45 +0800 )
Description:
120分钟1:1战平的比分,应该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双方各有两个绝佳的必进之球止步于rp不济,蓝军的魔兽的立柱和兰帕的横梁,红魔上半场卡里克的补射和加时赛吉格斯被特里顶出的那脚。上半场比赛扣人心弦,下半场有相当的时间令人昏昏欲睡。终于在加时赛的下半场昏睡成功,以至于木有看到德罗巴咋地就下去了。。。睡起来正好赶上点球大战,点的真是跌宕起伏啊~ 曼联延续了欧冠决赛最后5分钟rp大爆发的优良传统,切尔西则输的可惜。幸好我不是这两队的球迷,不然点球大战估计看的心脏都不跳了要。老爵爷在特里射失点球之后做了一个向后瘫倒在椅子上的动作,心里一定在想,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哈哈~ 于是,开始期待欧洲杯的到来~ ( Fri, 16 May 2008 03:09:53 +0800 )
Description:
[ 文章来源: ]
[ 转载注:文章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尤其是后面的图片非常有说服力。原帖发在台湾网站上。大陆网站多有转贴但未配图片。特意在这里放一个完整的。希望大家都能看到。Ble ~ ] 記取921地震,(要看喔)~有圖示範哦~!!
附上我們中華民國搜救總隊在921搜救時的照片作圖解說明 正好可以相呼應,更具震撼力及說服力 血淋淋的歷史的教訓印證了文章的內容 請將文章再轉寄出去~
地震來時,你躲在哪裡?
老師教的是錯的!! 也許你已讀過,再提醒你一次:地震來時,你躲在哪裡?
如果你依照小時候老 師 教 我 們的方法乖乖躲在桌子底下,床舖底下,那麼,我必須告訴你,你的傷亡率,高 達 百 分之九十八!!那該怎麼辦?
美國國際搜救隊長教你正確的躲避位置。
正確的 地 震 保 命法--轉載道格卡普是美國國際搜救隊長,自一九八五年至今,他及他 的隊員 己 參與 全世界七十九次重大災難的救災工作,他曾經爬進近七百棟因為地震、 爆炸而嚴重倒 塌的建築物內搜查受困的生還者以及罹難者的遺體。除了參與兩年前日本神戶 大 地 震 及美國奧克拉荷馬市聯邦大樓爆炸案救授工作,十二年來國際新聞中的 重大災 難 救 災,他都沒缺席。 本月十九日他離華前,除了中華民國搜救總隊邀他演講,美國在台協 會、加拿 大 駐 華 經貿辦事處也邀請他,為美、加外交官員傳授在建築物倒塌時如何求 生。
國人 從 小 到 大,在防震演***中,老師總是叫學生躲在課桌下,道格得知這點後,很 焦急地 一 再 呼 籲:不要躲在桌子、床舖下,而是要以比桌、床高度為低的姿勢,躲在 桌子床 舖 的 旁 邊。
他以先前和土耳其政府、大學合作拍製的地震逃生錄影帶,說明不要躲 在桌下 避 震 的 道理。透過土耳其政府協助,製作單位爆破一棟廢棄大樓,模擬地震時 建築物 倒 塌 的 情形,工作人員先依據「常識」,在桌子床舖等家具旁,同樣放置十具 模特 兒, 炸 藥 引爆後大樓變成斷坦殘壁,他和搜救隊員依予找到二十具模特兒,在桌 床下的 十 具 模 特兒,有八具被壓成全毀,其中一具甚至頭、身、腳斷成三截;他放置 的十具 模 特 兒,則全部安好無事,他解釋,建築物天花板因強震倒塌時,會將桌床 等家具 壓 毀, 人如果躲在其中,後果不堪設想,如果人以低姿勢躲在家具旁,家具可 以受倒 塌 物 品 的力道,讓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間。道格說,即使開車時遇到地震,也 要趕快 離 開 車 子,很多地震時在停車場喪命的人,都 是在車內被活活壓死,在兩車 之間的 人, 卻 毫髮未傷(此段話引圖片說明):強烈地震發生時,如果你正在停車場, 千萬不 要 留 在 車內,以免垮下來的天花板壓扁汽車,造成傷害;應該以臥姿躲在車 旁,掉落 的 天 花 壓在車上,不致直接撞擊人身,可能形成一塊『生存空間』,增加存活 機 會…。
他 很 慎 重地對在場的一百多位我國搜救隊員說,搜救隊員必要在地震中先能自 己求得 生 存, 只有活下來,才能拯救他人性命。他說,希望大家告訴大家,只要傳播 這麼一 點 求 生 訊息,地震發生時,建築物內的傷亡率,可以由百分之九十,遽降為百 分之 二。
請 大 家傳閱,增加大家在災難發生時的生存機率,減少傷害你關心你的朋友 嗎? 如 果 答 案 是肯定的。 ( Tue, 6 May 2008 03:39:30 +0800 )
Description: 路线:
  星海广场——(滨海西路)——付家庄——(滨海中路)——老虎滩——(虎滩街)——海洋广场——(滨海东路)——棒棰岛——(滨海北路)——海之韵广场
总体强度:★★
  日均行程:★    (20km)
  最大坡度:★★★★ (堪比天荒坪啊)
  爬坡里程:★★   (保守估计有8km)
  连续上坡:★    (也就1km吧)
  逆风情况:★★   (海边风大,顺逆要看rp)
总体难度:★
  骑行时间:★    (约3小时)
  补给难度:★    (市区附近/两个补给点不超过1小时)
  日晒程度:★★   (北方的太阳还是比较温和的)
  道路崎岖:★    (几乎全程都是很好的柏油路)
  危险程度:★★   (道路不宽并且没有自行车道)
风景诱人度:★★★★★ (主观评价,仅供参考)
在大海边的道路上骑车,一直是我心中的梦想。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年前的海南东线骑行并没有让我非常满意。号称的环岛沿海路线只有极小一段是真正在海边、一边骑车一边就能看到大海的。在那之后我就以为中国大陆很难找到值得骑行的沿海公路了。直到来到大连。蓝天、白云、大海、沙滩,平整安静的柏油马路,时而掠过头顶的海鸥……你真的不能比这还要求更多了。唯一的遗憾就是全程只有区区20km。
到达星海广场的时候,是下午3点多,正是阳光非常好的时候。从星海广场出来就进入滨海路了。首先就是一个上陡坡。SP8的最小齿比还是蛮大的,比一般26寸山地车1:1的齿比要大许多。很快退到最小齿比,发现勉强将好够用。后来一些更陡的坡,如果换到倒数第二档,膝盖就明显会有不舒服的反应了。
星海广场到付家庄大概只有4km,比预想的要短的多。我反正也不急,天黑了随时可以回去的,于是边骑边拍。付家庄到老虎滩是12km,其中不少陡坡上下。整个一路右边都是大海,可以感受到海风凉凉的吹过来,闻到海水咸咸的味道。在阳光充足的下午时分,沿着海岸线从西向东骑行,只要随意对着前方按下快门都是好照片。今天最可惜的就是远处的海上有层薄雾笼罩着,模糊了海穷天际的那道分界线的存在,不然真的可以算是完美了。
本来是打算骑到老虎滩就回去的,在mm的强烈怂恿下继续向前,目标海之韵广场。从老虎滩出来,很快就到海洋广场,然后进入滨海东路。这里的风景相比于付家庄到老虎滩一带而言没有那么极致,也离大海更远了。不过偶尔几处靠海很近的地方风景依然还是那么的诱人。
过了棒棰岛景区,就是海之韵公园的南门了。因为几乎所有的游客——不论本地还是外地——都会从北门进入海之韵公园,所以我到达公园南门的时候门口的售票厅空空如也,只有远处有几个貌似工作人员的在唠嗑。本来还在想忘了带学生证不能打折了,现在连票都免掉了,嘿嘿。
进入海之韵公园,风景又好了起来,而此时太阳已经西斜了。为了更贴近大海的骑行,途中我又去海边的小路绕了一圈。回到大路之后又是一个很陡的上坡,然后到了著名的大榕树。上次到大榕树是搭车路过的,这回骑车自然要进去看看。榕树下有一老波子人在做拍摄状,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婚纱摄影,走近了才发现是拍电视剧的。导演正在等待太阳落山的完美光线,演员先试着走了一遍戏。总之榕树下是被占了,连恶俗照也没拍成。
大榕树出来,很快来到十八盘,这段几百米的水泥路是整个行程中唯一的水泥路段。路的质量比其他路段要差好多,属于那种裂缝比较多,有些颠簸的水泥路,好在很短就又回到柏油路上了。下十八盘的路上,看到一个巨 的mm,脸蛋、身材、身高都是极品,可是她身旁还有一男一女,我也没好意思拍。。。
十八盘的下坡是整个路段中坡度最陡的地方,那段路我用SP8这个最小齿比肯定骑不上来。幸好今天全程是由西向东,避免了推车的尴尬。一路捏闸连续过发卡弯出了十八盘,就到了海之韵广场的地界,正好赶上太阳就要落山了。晚霞下的港湾,显示出一种安静祥和的美,也触动着我归家的心弦。  
( Mon, 21 Apr 2008 03:30:23 +0800 )
Description:
本次骑行其实算是一次计划外的活动。在xiaomei的召集下,我看看时间能安排的过来,一拍脑袋就决定去了。周五一大早出发,到了杭州东站却得知大雾高速封闭,又等了四十分钟才上大巴。8:20开车,11:30到达临海。装好车开始骑,12:40到达括苍镇,一路无话。括苍镇消费也不算很便宜了,三人吃了60块。后来又去菜市场买了只30块钱的烤鸭让胡子背着。13:35离开括苍镇。很快就骑到了括苍山门。开始了早有耳闻的连续28km山路。
骑平路的时候还不觉得,一开始爬坡就觉得没有自锁真是吃亏啊。当然前段时间我在宿舍宅的太久导致体力下降也是无法逃避的现实。总之当时的情况是,大约坚持了1km之后,我就看不到他俩的背影了。。。不过也好,反正我一个人慢慢骑还可以拍拍照。一个下午的时间怎么着也到山顶了。
大约骑了8km之后,鸟瞰括苍镇(那条河就是椒江):
大约骑了16km之后,鸟瞰括苍镇:
山泉很多,路边随手咔一张:
当我辛辛苦苦骑到17.5km的时候,接到xiaomei***,说他在19.5km处,然则胡子已经还有两百米就到顶了。。。只能感叹,人和人的差别咋就这么大捏。xiaomei在原地等我,我又用了将近20分钟才骑到他那儿。这才发现护膝一直没有带,赶紧找出护膝戴上,和xiaomei继续前进。有护膝之后,发力好了许多,后半程基本上都是发卡弯盘山路,我骑的比前面反而要轻松。在大约23km处要过一个小山口到山的另一侧继续爬。另一侧的风景要好很多,天很蓝,天际线很清晰。然则当时光顾着爬坡了,也没下来拍。当28km里程终于达到的时候,发现到了山顶的风电站,然而盘山公路却没有停止。***后才得知,真正的山顶还要再往上爬3km。。。
有点儿泄气,反正天色还早,不如下来拍拍风车:
等我慢慢的晃悠到山顶的时候,胡子和xiaomei已经等候多时了。果然是建风电站的地方,那风呼呼的吹,可不是一般的大。山顶有一个曙光碑,大约是二十一世纪第一缕阳光之类的云云。这个碑的顶视图形状是一个“Y”形,于是说不论风多么大,总有一面可以完全避风。于是我们就躲在那面墙后面一遍休息一遍看着太阳落山:
太阳完全落下之后,便去山顶的客店吃饭住宿。老板非常厚道,菜价跟山底下括苍镇差不多。然则住宿条件比较勉强,被子湿气很大,下回去一定自己带睡袋了。饭毕出来,天空很干净。算起来是农历的十三号,于是说月亮很圆很亮。人肉三脚架1秒曝光拍了一张,效果还不错:
天空很干净,也几乎没有地面的光污染,很适合看星星。然则没有人带星图过来,加上月亮太亮了星星也并不多,所以三个人只是简单的认了认猎户啊天狼啊北斗啊就作罢。北面山脚下能看到S35省道,蜿蜒到西侧的群山中。
大家爬坡都挺累了,外面晚上风也着实太大,没晃悠多久就回屋睡了。第二天早上5点闹铃想,挣扎着起来去看日出。在xiaomei的善意提醒下,我直接把被子披着出门了——外面想必是寒风凛冽的。出门一看,东边有云,日出并不那么完美,不过也还算是抓到了几张:
拍日出的过程中,披着的那床被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不然我的手还能不能拿的住相机都是个问题。看完日出,六点还没到,继续回屋睡觉。8点起床早饭,收拾行装出发。碰到好几拨赶早坐车上来玩的。山顶出发前拍三人定妆照:
一路下坡,很快回到括苍镇,稍作补给之后继续前进,沿S35转G104,一口气骑到天台。途中有上下坡起伏,还有相当的一段路有巨大的逆风,然则那两个人彪的很high的样子。途径某处,路边的房子上还留着这样的口号:
在天台吃了麦虾,其实就是类似于刀削面啥的,大约因为把面做的跟虾子的形状很像吧。那家点的卤鸭头味道很赞,我要了两个。胡子去隔壁小店买了瓶当地的石梁啤酒大家分了,比千岛湖要重一些,但还是属于比较清淡的口味。
三人合计了一下,决定晚上就回杭。于是去汽车站买了17:20的车票,剩下的时间去了趟国清寺。国清寺给人的感觉很不错,真的有古刹的味道。寺院的门票很便宜,只要5元,可是我们的自行车都没有锁没办法放,于是没能进去,甚是可惜,只好在院墙外面拍几张到此一游照:
还有一座隋塔,是在院墙外面的,可以免费参观。这座隋塔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了,塔高20丈:
在隋塔下面恍惚了很久,险些睡着。眼看着太阳西斜了,便离开国清寺向汽车站骑去。此行就算是结束了。回到杭州大约是晚上7点,广播里面正放着新闻联播。两天的花费一共是290元/人,其中来回汽车票共165元,自行车的行李票是35元。 ( Wed, 2 Apr 2008 09:35:24 +0800 )
Description:
BG = Board Game
BG吧是浙大玉泉北门新开的一个小店,地址是西溪路498号(庆丰公寓西楼303室)。其实就是一个公寓楼里面的单元房。店主有各式各样的Board Game提供。
话说自从在阿灯家里玩过The Settlers of Catan之后,就深深的喜欢上了Board Game,然而淘宝上一盒动辄三四百的售价却令人望而止步。想经常凑到那么多人一起玩儿可不是那么容易,而且一个游戏或许玩一阵子就腻味了。于是这个BG吧的开张可真是开到了俺的心里。那里可玩的游戏种类品种繁多,可谓玲琅满目。既然是个Bar,也不愁找不到人一起玩。
上次去玩,店主带我们玩了一盘Puerto Rico,这个游戏比卡坦还好玩,策略性极强。那边还有好多游戏都没玩过,由于新开张,还有个吧游戏还没拆封,而且他们也还在不断的进货中。和店主聊天,得知那个公寓的租金不菲,出来之后跟七二合计了一番,觉得按照现在的这个租金和他们的收费,还是蛮艰难的(那里的房租实在是太高了)。鉴于由衷的不希望此店倒掉——这应该也是开了杭州地区Board Game Bar的先河——于是免费在博客上给他们做一次广告吧。
这个是口碑网上他们的地址:
什么是Board Game?这里有一个简介:
( Sat, 8 Mar 2008 04:03:01 +0800 )
Description:
什么是阿卡贝拉?引用一段:
「阿卡貝拉」A Ca ella 是甚麼?很多音樂老師會說:「那是中世紀教堂中所發展出來無伴奏人聲合唱音樂,是古典音樂的一種」。這樣解釋只有部分正確,A Ca ella這個義大利文的意義是「以教堂的方式(歌唱)」"in the style of the chapel"?從十三、四世紀以來教會就以清唱方式(最多加上管風琴)主導著合唱音樂,而很多人只注意到人聲的美麗,且無樂器伴奏,便非常簡單的以「無伴奏」"unaccompanied" 一詞來解釋A Ca ella,其實 "unaccompanied" 的正確的翻譯是「無伴奏」,而人聲可以做很豐富的伴奏,因此用「無伴奏」來說明或解釋A Ca ella極不恰當;不論如何,對於世界各地人們而言,阿卡貝拉的意義可定義為:「僅運用人聲所創造出來的音樂」 “music created with nothing more than the human voice” 至於廣義的「人聲」則可定義為「人類身體所能創造出來的聲音」。阿卡貝拉 "A Ca ella"是一種不依賴樂器的人聲音樂。而以此種阿卡貝拉型態演出之團體,我們稱之為阿卡貝拉團 "A Ca ella Group",而演唱流行、爵士、搖滾等比較現代歌曲的團體,我們稱之為「阿卡貝拉人聲樂團」 A Ca ella Vocal Band (***B), 也可簡稱為「人聲樂團」Vocal Band (VB)。至於我們所謂的「重唱」一詞似與「重奏」有類似的意義,比較趨向古典、宗教、民謠或傳統之音樂型態,其定義之基礎在於「重」字 ~~ 即以表演人數/聲部來做說明,兩個(含)不同聲部以上的合唱就叫重唱,與阿卡貝拉以人聲為主的定義基礎不同,因此吾人不宜以「無伴」、「無伴奏」或「重唱」等名詞來解釋「阿卡貝拉」。
  阿卡貝拉不是一種特別的音樂型式~~它只是一種音樂表達對器樂的選擇~~阿卡貝拉可以在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傳統音樂中發現。從90年代中期開始,樂團就在技巧運用發展上產生了「人聲敲擊樂」"Vocal Percu ion" 這種團體就是有本事光靠人聲就能創造出與一般流行樂團運用爵士鼓所創造的相同的音樂效果,不可思議吧!人聲敲擊樂及電子低音人聲ba 的結合,築成緊密且前衛的音樂平台,在這個平台上交織著其他各種人聲樂器旋律 ~ 摹擬吉他、喇叭、大小提琴、合成音響、還有很多自然界動物及無法稱呼的聲音…等之交互(人聲)演奏,接著再加上領唱 lead 主旋律,就這樣,一場細緻而完整的人聲流行樂團所端出的音樂饗宴,就足以讓你high上一整晚!而整個樂團及歌者只需在口袋裡塞個麥克風,便可走唱世界各地,完全不靠樂器。 或许不是所有人都有耐心看完上面的介绍,那么我简单概括一下,阿卡贝拉,即“A Ca ella”,就是无乐器伴奏的纯人声合唱。
记忆中早在高中时代就已经很fan人声的和声了。记得那时候英语课上,老师放了一曲《Scarborough Fair》,Simon &am Garfunkel的原版,当即我就被那优美的和声吸引了。后来又听过很多人声和声的音乐,包括同样经典的《Sound Of Silence》,还有一些教堂的颂歌,都非常喜欢。相比之下,同样是人声和声,我更喜欢民谣或者颂歌这样的和声,对于大合唱那样的和声倒是感觉一般了。
之前听的人声和声都是有乐器伴奏的,就算有些教堂颂歌没有乐器伴奏,也是类似于清唱的形式,人声都是在各个声部的旋律上。最早接触到用人声代替乐器的音乐,还是mice给我推荐的一曲
。当时我就震惊了。虽然之前也听过洛桑学艺这样的口技类节目,不过从来没有想过如此几个人凑在一起,便能组成一个不用乐器的乐团,全部用人声来展现一支华丽的曲子。昨天晚上闲着没事儿在网上搜歌,感谢谷歌,使我很轻松的就找到了好些阿卡贝拉音乐。推荐一个页面:http://wiki.koook.com/theme/34727.html,这里面有不少好曲子。其中陶喆的
,圣堂教父的
,姬声雅士的
,神秘失控(强烈推荐!)的
都是很推荐的曲目。看到最后,才终于看到了在这个领域里面堪称鼻祖的Swingle Singers乐团。人家在上世纪60年代就用纯人声演绎了巴赫的赋格!那该是多么美妙的和声啊~于是又是一顿搜,在电驴上找到了一个他们1963-1973年的共11张专辑的ogg无损压缩的合集,正在下载中,巴赫的赋格还没有载下来,期待啊。。。
另外,关于那首著名的《Canon In D Major》,没错,就是在《我的野蛮女友》中出现的那支卡农,传说中曾是巴赫的老师的Pachelbel传世之作的卡农,作为人类文明成就之一被NASA送入太空的卡农,有百多种演绎版本的号称变种最多曲目的卡农,推荐两个阿卡贝拉的版本。一支是前面提到的鼻祖团体Swingle Singers的演绎,就是网上流传的所谓
(Swingle Singers的成员有八人)。这是一个致力于用人声代替乐器演绎和声的版本。可惜网上流传的这个版本压得不是非常好。另一支极力推荐的版本是Michael Card的
,这个是我最喜欢的卡农版本了,和声非常的优美,主唱的旋律其实也是本身卡农的一个声部,完全没有突兀的感觉,使全曲增色不少。网上流传的是一个256k 的mp3,质量已经很不错了。 PS,前面引文中提到了所谓的“人声敲击乐”,在网上发现了一个卡农的版本,是演奏钢琴加上B-BOX伴奏的。虽然钢琴是演奏的所以不算阿卡贝拉,然则此人的B-BOX配的那是相当华丽,故而也顺便推荐一下:
( Fri, 22 Feb 2008 16:59:53 +0800 )
Description:
昨天下午去踢球
拼了1分钟
跑了3分钟
走了10分钟
剩下的几十分钟都是在飘
所谓“跑位飘忽”恐怕就是我了。。。
体力已经弱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今天从屁股一直酸痛到脚掌心
宅在床上翻个身都是一个艰难的动作。。。
算起来有个大半年没怎么运动了
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 Tue, 12 Feb 2008 22:38:37 +0800 )
Description:
地图上的距离是300公里
对我来说却是8年
老同学相聚总是格外开心
却又怎能不让人嗟叹岁月蹉跎
----------------------------------------------------------------
走过路过的各位老同学请加我的m :
记得说明一下你是谁哦~ :)
( Sat, 3 Nov 2007 00:13:03 +0800 )
Description:
下午还在跟麦斯抱怨thinkpad t42的喇叭实在是让人不能忍了,晚上他回来就跟我放px200的毒~
本着“消费类数码产品的购买一定要冲动”的精神,俺也冲动了一把,当即立断晚上9点多跑出去取钱败了个px200回来,嘿嘿,在一个熟人那儿买的,比京东上还便宜。
在老板那边还有幸试听了hd650,我是头一次听到价格是4位数的耳机的声音,靠,惊艳啊,整个人都要飘了。。。
我的px200虽然跟hd650没法比(废话,价格只是人家的个零头),但是比那t42自带的喇叭强的不知哪里去了,嘿嘿 :)
回来当即试了各种音乐:听古典还是稍微弱了点儿,低音有些吃力,定位感也不狠明显;但是人声和乐器都狠赞,蔡琴和长笛的效果都很好。陈绮贞的感觉没有蔡琴的那么好,也可能是我这边只有mp3的缘故。另外手上木有女高音的ape,不然表现应该也狠不错的。 ( Wed, 31 Oct 2007 12:39:16 +0800 )
Description:
谷歌大楼正门口
很喜欢的一个doodle
我们屋墙上的标志,狗头哥做的,挂着的那条裤子是SeSe的
我的工作台 :)
( Tue, 9 Oct 2007 15:34:02 +0800 )
Description:
首先说买肉,很简单,就是记住了一定要买带皮前腿肉,不论是超市还是菜场都很容易买到的。前腿肉比较嫩,而且肥瘦相间;红烧肉里面的肉皮很好吃的。就是这种肉在猪肉中算是单价比较高的一种。
回来把肉洗洗干净,碎骨头渣滓冲掉,然后就是切肉。基本上切肉没什么太大讲究,主要就是把肥肉和瘦肉尽量连在一起,吃纯肥肉会让人比较郁闷的。一般切成约二指宽的长条形。
起油锅。油不用放太多,能覆盖锅底即可。油的主要作用是让肉下去煸的时候不粘锅,到后面肉自己会出油的。根据肉量放些花椒,一般我是每一斤肉放七八粒的样子。等爆出花椒香了,就把肉全倒进去。大火反复翻炒,直到基本上所有肉块表面都由血红色变成熟肉那样的白色。
[如果不介意吃的时候有花椒可以跳过这一步]关火,把肉上粘的花椒挑掉。比较快的方法是用水冲,相当于再洗一遍肉。
不论洗不洗肉,锅都是要洗的。把煸出来的垃圾倒掉,锅洗洗干净,再把肉放进去。
下面开始放料。红烧肉基本的料有五种:水/料酒/酱油/醋/白糖。而根据最后是否把汤汁收干,调料的比例要有所增减的。下面的量是按照一斤肉来说的。
先加料酒,一般根据肉量一至二勺,这个量有些出入也问题不大。多放一些会更香。
然后是醋,一般二至三勺。如果最后要留汤汁,则不可放多,不然就成酸汤了。如果是要收干汤汁的,则稍微多放一些问题也不太大,因为最后醋酸有足够的时间挥发掉。醋能使肉更嫩,以陈醋为最佳,其次是香醋,再次是白醋。
白糖的量跟个人口味关系很大。如果最后汤汁收干的话,口味适中的放个一小勺即可。如果是保留汤汁的,可以适量多放些。因为白糖是蒸发不掉的,甜味只会随着汤汁收的越干而越浓。
酱油以老抽为佳,没有的话生抽也行。这年头即便同为老抽或是生抽,不同的酱油咸味相差也很大,所以很难给个定量。因为红烧肉是不放食盐的,咸味全靠酱油调节,根据最后是否收汤,酱油的量也会不同。和白糖一样的道理,越收汤越咸。给个通常的参考,一般一斤肉收汤的话,放个4到5勺的样子差不多了。
最后就是白水。加到将好没过肉那么多就可以了。
开大火,讲锅烧开。打开锅盖,可以闻到料酒的香味。然后可以放一些其他的辅料。辅料的种类很多,不必每次都放全。而且量不用太多,每样一小块就好了。常见的辅料有:八角/茴香/香叶/黄芪/桂皮等等。还可以取一颗干辣椒,撕开了扔进锅里。此时记得切一些生姜块也一并放进去。
这时候有经验的话闻一闻飘出的味道就能大致知道醋和酱油的比例是否合适了。没问题的话就可以休息一下了。[如果发现有问题,料少了好办,直接加点,要是料多了,实在不行可以倒掉些的汁水,兑上白水冲淡之后再重新调。。。]
用锅铲把肉上下翻匀,让所有的肉块都染上酱色之后,就可以关小火,盖上锅盖,去一旁看看电视了。记得过个五分钟过来上下翻一翻。
过个20分钟到半小时,肉就该熟了。这时候开大火,打开锅盖,把汤汁收到你想要的程度即可。注意如果要把汤汁收的比较干的话,要记得不停的上下翻铲。
终于大功告成啦,一盘香喷喷热腾腾的红烧肉做好啦~
( Mon, 1 Oct 2007 21:17:32 +0800 )
Description:
德国足协主席茨旺齐格在本届世界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卫冕冠军德国队在这次大赛中没有任何硬性任务,他只希望德国队的胜利能鼓励更多的德国女孩去踢球。
——转载自新浪体育
( Thu, 20 Sep 2007 18:56:46 +0800 )
Description:
转载自HelloCQ,原帖地址为:http://www.hellocq.com/cgi-bin/topic.cgi?forum=33&am topic=172&am how=0
( Wed, 12 Sep 2007 21:53:15 +0800 )
Description:
网易相册的照片不能在 ace的日志中引用 居然有防盗链的设定
md我自己引用自己的照片 算个p的盗链啊
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 网易相册只是服务提供商 又不是内容提供商
别的地方引用照片 又没有侵犯他的权益 真是多管闲事
然而 网上一大堆相册 找来找去
最终似乎还是网易相册方便 于是屈服了 把blog搬到网易来
哎 这年头 在网上安个家真不容易
( Thu, 2 Aug 2007 01:54:27 +0800 )
Description:
喜欢晚上下暴雨的~
已经连续三天被暴雨困在公司回不去了,虽然住的地方离宾馆走路只要10分钟。。。 ,据说前两天北京六月飞雪来着,可惜在东三环,离偶比较远,没有亲见啊~~~
( Wed, 25 Jul 2007 16:30:39 +0800 )
Description:
几周之前,fcp和moy归国成婚。许多本科同
学得以相聚。再度离别之后,感慨良深。填
词一首相赠。 浪淘沙 赠昔日同窗 老友会杭州,西子重游。 清波门外放氢球。 道是今生将比翼,予取予求。 常恨水东流,聚散何休? 一周欢宴数年愁。 但若有情终不忘,来去自由。
( Thu, 19 Jul 2007 18:40:51 +0800 )
Description:
食堂果然很爽~
今天上午填了intern project的志愿,还不知会分到哪个组去
ym到了狗头/xuchuan/ob等一帮牛人,FT的座位比我们intern宽松多了
有意思的是,我的座位就是原来狗头坐过的位置,我现在头顶上还有帖着他大名的标签
( Tue, 15 May 2007 21:04:00 +0800 )
Description:
先跟你扯一个理论,QED,就是量子电动力学
这个学说是目前描述光的行为的最精确的理论(那是相当的精确,是迄今为止所有物理
理论——不仅限于描述光的——中最精确的之一)
他的核心思想是这样的:
我们平时所谓“光走直线”(或者说是最短时径)的概念,其实光并不是真正的走直线的
而是怎样呢,光会走所有可能的路线——空间中的无数种
然则光的波粒二象性使得它在行进过程中的相位要随时间旋转
于是对于那空间中所有可能的无数路线求和的结果——你会发现,其他所有的路径的相位
矢量会相互抵消,最终的结果就是沿着直线的那条
在更加复杂的情况下,衍射、干涉、折射、引力弯曲。。。等等,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解
释——光在空间中所有可能的路径上都会传播,只是绝大部分地方相位矢量最终抵消了
——决定这个相位矢量随时间变化的外部条件就是诸如介质、引力之类的条件
好吧现在扯回来,我想说的意思是,我也曾经思考过,如果再让我念一遍大学——甚至
可以退回到高中时代,会是什么结果呢?当然会有无数种可能性——用阿猪的话说,就是
会有无数个平行宇宙的出现——这就好比说光会走的空间中的所有可能路径——然则,如
果不考虑中间的这些具体路径,仅仅是看一个起始点(比方说7年前)和一个终点(比方
说现在),也就是对于这所有的可能性求和,你会惊奇的发现光处于那最短时径的位置上,
我也会惊奇的发现,我差不多还是会直博,还是会爱上旅行——决定这个结果的是你的性
格(好比如光的波动性)和外部的环境(好比介质、引力)。
我并不是个宿命论者。上面这些仅仅是一个比方,或者更贴切的,是一个隐喻。我只是希
望你明白,抱怨过去的选择的可能性是没有意义的——不仅仅是因为你已经没有机会再去
选择一次,而且更深刻的,即便你当时能够做出其他选择,在足够长的时间之后(在极短
的时间内,光确实是弥散的!),你的人生轨迹还是会回归到你的性格和外部环境所决定
的路线上来。
所以我一点都没有后悔当初选择直博,对于现在的单身也可以平静的面对。我大约的知道
我这样的性格在现在的环境下会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虽然功力有限,太长远的还是看
不清——并且很开心的这样活着。
希望你也是。 :)
( Mon, 7 May 2007 14:40:11 +0800 )
Description:
实际行程: 5月1号: 凯里----西江 2号: 西江----桃江----榕江 3号: 榕江----从江 4号: 从江----小黄 5号: 小黄----从江----三江----龙胜 6号: 龙胜----桂林----草坪----兴坪----阳朔 7号: 在阳朔闲逛~ 小黄是一个非常赞的恫寨,全村人从学说话的时候开始就学唱歌,大合唱非常好听,简直就是快乐的大脚里面那个唱歌企鹅部落的真实版本.而且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所以受商业化侵扰的程度较轻,当地还保留了相当多的原生态风韵.强烈推荐一去.并且要去的最好尽快了,最好07年就去.这种地方,一旦开发起来,变质的也挺快的. 昨天沿着漓江在草坪到兴坪的徒步路线上xc,太漂亮太刺激了,爽翻天啊,哈哈.然后兴坪到阳朔赶了25km的夜路,是骑过的最舒服的夜路,呵呵. 最最痛心之处是在三江搭车的时候把车架磨出一个凹陷,好难过呀.据说那边的国道修路,修了三年还没修好.那路一不用开山二不用架桥,也能修三年,是为烂尾路.唯一的解释就是有***! ( Sat, 28 Apr 2007 13:36:19 +0800 )
Description:
黔东南骑行计划 V1.0
活动时间 4月29日--5月8日 路程安排:
D1-D2 上海/杭州--凯里 K111/K79 30号下午15:53/18:44到凯里
D2 住凯里
D3 凯里--雷山--桃江 行程89Km 经过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D4 桃江--塔石--平永--平江 行程92km
D5 平江--榕江--从江 行程76km+ 从江周围有著名的芭莎苗寨
D6 从江--肇兴 行程约80km 肇兴是著名的鼓楼之乡
D7 肇兴--三江 行程约90km 进入广西境内
D8 三江--龙胜--桂林
D9-D10桂林--上海/杭州 K182/K538
在桂林可以延长时间去阳朔游玩 ( Fri, 26 Jan 2007 00:09:35 +0800 )
Description:
居然禁止照片的外部链接了,导致我m blog上的图片全部失效,我靠!
既然这样,我直接公布照片地址了: ************************************************ 最近忙论文忙的头大,这两天终于有所起色,又碰上杭州难得的大晴天,不禁开始
yy起2007年的骑行路线了。终究还是个屁股坐不住的孩子,呵呵。 1,从婺源到皖南的古徽州线路
2,从桂林到阳朔的沿漓江线路
3,从武夷山到福州的闽江线路 ( Thu, 14 Dec 2006 05:39:44 +0800 )
Description:
这天早上,一行人搭长途中巴出了西宁城,向祁连县城驶去。沿路经过青海湖边的金银滩,觉得
窗外的颜色没有三年前那么令人印象深刻了。中巴离开青海湖边开进北边的一条岔路,然后中途
找个地方让大家下车方便。我这一下车,完全呆住了:天,还是那么湛蓝;草,还是那么碧绿。
和三年前在青海湖边所见的景色一样令人震撼。前面之所以有那样的感觉完全是被灰蒙蒙的车窗
欺骗了眼睛!于是后悔不迭,没有早点把窗户打开。 中巴一路前行,四周景色大致与青海湖边无异。中间过了一个好像是叫大冬树山的隘口,有4000
多米,而且在这个隘口前后百来公里都没有见到住房,所以虽然此段柏油路和四周风景的诱惑极
大,但以后想骑这条路还是要多加考虑了。 进到祁连县城,取车装车,已是下午3点。在县城里找了个餐馆吃了点儿,还外带了一锅红烧羊
蹄准备之后几天留在路上fb。 由于带着帐篷睡袋,所以也不想在县城里住了,上车,出发。 出了县城,没走到1公里柏油路就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松散的土路。我们穿行在一片河谷边上的
树林中,阳光透过树叶,慵懒的扫在身上,右侧不远能透过稀疏的树干看见河谷,再远处是座座
高山。心情无比舒畅! 又骑了不远,来到一个河谷的拐弯处,阳光照在高高的河堤上,层次真是太好了,大家相继停下
来拍照。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大家开始寻找合适的宿营地。经过一番寻找,在公路对岸河边的田里找到一
片空地。其实这片空地是山上的大水冲到河里留下来的,不过附近实在也找不到能扎营的地方了
,天色渐渐晚下去,我们明知这里扎营是大忌,也还是决定扎营了。考虑到这片水道痕迹还是很
宽的,有十多米宽,再加上晚上也不至于下那么大的雨。 扎好营不久,天就黑了。孔雀开始拿出他的油炉煮东西。可是他那个炉子是个便宜货——而且一
点儿也无愧于便宜货的名声——超级难用的。孔雀和金领折腾了半天,搞得营地到处都是汽油味
儿,终于让那个油炉正常工作了。于是拿出了下午吃饭时候外带的一锅牛肉炖粉条。然后众人哭
笑不得的发现没有一个人带着筷子或者勺子或者任何可以用来进食的器具。这时候劳动人民的无
穷智慧终于得以体现:我们挑了根修车工具中的内六角,洗干净,煮烫消毒,然后就拿它当筷子
使了。虽然和真正的筷子相比那是太不方便了,不过毕竟人在野外,有这样的美食,还奢求什么
呢? 虽然是8月底,可是那边的气候并不炎热,而且到了晚上,是相当的冷。吃完东西大家在帐篷外
面都呆不住了,可是八、九点钟的睡觉也着实太早,于是挤进我的帐篷来拱p,如果谁暴了就要
给一个由其他三人指定的mm发一条短信,第一次是“我是p”,后面就根据该mm的回信再指定了
。那还是相当的紧张刺激的——当然,也有的mm配合有的不配合的。其中某人给某mm发了“我是
p”的短信后,居然得到回信曰“亲亲”。。。 玩了有阵子,大家也累了,考虑到后面的漫漫路程,决定还是早点睡。当夜龟龟感冒挺重,而且
好像有些低烧,吃了一把药,希望第二天会好些了。 ( Tue, 7 Nov 2006 04:14:53 +0800 )
Description:
许久没有更新了,向大家说一声抱歉。 因为回来之后又发生了一件灾难:又有一张CF卡不幸坏掉,又丢了好多照片。此行我一共带了4张CF卡,最后坏了2张,还是整个行程中间的两张,也是最精华的两张,真是郁闷至死了。所以一度没有心情写游记了。 前几天又有人来批评我。想想祁连山的前半部分照片还在,而且为了对得起观众,blog总还是要更新的。只是后面将会有很大一部分只有文字记录了~ 好吧,言归正传,先看看人物列表吧:
孔雀 忠厚
阿周——也就是我啦
8月26号早上,在孔雀家楼下准备出发。打包收拾完毕之后,给心爱的车车留影纪念: 进上海站还是很顺利的。我们跟在另外一队骑车的人后面,车轮没下就进入候车室了。然后除了上下楼梯,基本上是一路推到车厢前,省事很多。可能是我们4个人连车带行李实在是不少,又赶上周末火车人特多,列车员说什么也不同意我们把车拆了放在车厢过道处,最终只好买了货票放到行李车厢。不过比较好的是,这样一来就是我们亲自把车放到行李车厢了,自然会请拿轻放,找个好位置。
   
一路拱猪到西宁,在到站的前半小时提前直接去行李车厢把自行车拿下来装好,直接从行李车下去。一切顺利。出了西宁站,已经快到傍晚了。没有找到马上去祁连县的大巴,于是先找了家旅馆住下——这家的名字居然叫做祁连山宾馆,hoho。晚上fb了手抓羊肉、贾三灌汤包,然后又逛了一圈东关清真大寺。三年之后故地重游,倍感亲切呐。 ( Mon, 16 Oct 2006 23:47:03 +0800 )
Description:
故事的缘起是今年7月的某一天,mm终于居然请到了年假。20天的年假加上双休日加上国庆,共有整整一个月。mm问,我有一个月的假啦,咱们去哪儿玩呀?我说,那就西藏吧。 后来联系到孔雀和红猪,居然假期时间差不多,于是说同去吧。再后来孔雀的项目实在太空,闲着无聊,鼓动我说,咱们先走一步吧,去祁连山绕一圈再跟他们汇合。我说,成啊。几乎是临出发的前一天,又拖来了忠厚和龟龟同行。 8月25日晚,终于打包完毕,骑着买来之后还从未走过长途的爱车来到杭州城站火车站。忠厚和龟龟已经先到了,于是拆车进站。我是把驮包放在后货架上的,前后轮都拆掉之后这么硬扛还颇为吃力,不过总算是一切顺利,终于折腾到火车上。这时又发现我固定驮包的木板太宽,没法把车往车厢后面推,就只好放在一进门的过道处。那天赶上周五,人特多,好在杭州到上海不远,忍个一个多钟头就到了。火车到上海南,已经晚上9点多了,装车出站,心情无限畅快又有一点小小的激动。 一行人骑到徐家汇广场,本来说要和我们碰头的孔雀还在车店调车,我们三人戴着头盔推着车,傻乎乎的站在徐家汇广场等他,倒是吸引了路人眼球无数。其间忠厚同学为了秀他的钢丝锯,还用我那块木板做示范,呼呼几下就锯下一节来。终于等到孔雀出现,领到他家,放下车和行李,出来吃夜宵,顺便喊了Bz和司令过来。感谢Bz和司令报告的丰盛的炒面和海鲜夜宵啊。 回到孔雀家里,简单收拾了下行李,冲凉睡觉。当夜无话。
( Sun, 8 Oct 2006 23:32:12 +0800 )
Description:
掐指一算,整整出去45天了。 家里的被子真舒服~ :)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