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封王座指令随机分组输入什么指令

╄→ 貌似。現在兜流行網絡“潶澀嬒”! 孩孑,咱嫩卜奘匕嘛? 儍瓜吔-樣會受傷?! 因爲﹨,兜囿理想在身丄 ”
( Mon, 23 Nov 2009 18:02:35 +0800 )
Description:
无数次的表白
每次给你打***我从来没有准备说什么,我知道每次都跟你说些你并不喜欢的无聊话提~~我不知道要对你说些什么 只是有种很想听你说话的冲动~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每天我都打给了你~ 我也不喜欢说些那些无聊透顶的话提~好象我在故意讨好你 其实我做这么多,只是为了让你知道我对你是真心的,我想说我现在说的都是发自内心的,我知道 你早就看出来了 我喜欢你~‘ 没错,我是喜欢你但是我不知道喜欢你什么,却总是想着你.我也知道这并不能够叫你而爱上我, 我只是想说出来让自己好受一些,我不想在你有我在的时候依旧的忙碌. 我只是想.. 只是想听到你的声音,记下你说过的每句话;想见到你熟悉的脸,记下你的温暖笑容,想知道你对我的感觉 还有…想问问看「我可以喜欢你吗?」 如果我的表白不能打动你 我还会继续 会把你的拒绝变成习惯 去享受对你表白的快乐. 然后在慢慢纠结.
( Thu, 4 Dec 2008 11:12:56 +0800 )
Description:
到处都是事情,烦透了!怎么办,问谁去,脑袋大,们扥米!
我到底该怎么办,去留 沉没 爆发。。。我不知道。。
( Fri, 28 Nov 2008 11:53:42 +0800 )
Description:
关闭m ,在开始-运行中分别输入
regsvr32 softpub.dll
regsvr32 m ip32.dll
regsvr32 initpki.dll
regsvr32 MSXML3.dll
再重新启动m 即可
( Fri, 28 Nov 2008 10:05:06 +0800 )
Description:
A卡和N卡的区别其实主要在色彩和纹理表现力。我用过的显卡很多,A卡和N卡都有,从古老的8500LE到较新的8800GT都有,个人觉得A卡的色彩还原要接近于真实一些(所以平面设计还是用A卡好些),另外A卡的对比度要好一些。纹理方面A卡要比N卡要细腻一些。具体的说其实《魔兽争霸3》的启动界面(就是刚进入游戏时那个冰封王座的3D界面)就比较明显,我用A卡的时候,除了X800GTO不是很明显以外,我用过的8500LE,9700PRO,AIW 9700PRO,AIW X1900就明显比我用过的N卡的7600GT和8800GT更加真实,寒气细节很丰富,过渡也比较自然,整个画面虽然雾气重重,但是画面的层次感很强,可以很容易分辨什么地方雾气很重,什么地方雾气很薄。但是7600GT和8800GT就不行了,整个画面感觉好像蒙了一层磨砂纸,感觉对比度不够的样子,白色过渡不是很自然。《鬼武者3》里面也的刀身的弧光也还是有一定区别,A卡的细节更丰富,N卡也是感觉过渡不是很自然。不过也有例外,《失落的星球》里面,我的AIW X1900的动态模糊就太过了,近距离爆炸的时候很晃眼睛,驱动不合适的时候甚至出现过紫边。这个游戏里面反而是8800GT和7600GT更加真实自然一些。
不过因为我的显示器是平面设计用的珑管203M带宽的CRT,所以可能看得比较明显,实际在液晶显示器表现下可能区别没有那么大。综合的看,我还是更喜欢A卡的色彩和画面,但是N卡的驱动稳定性和性能确实没的说。
( Fri, 28 Nov 2008 10:04:07 +0800 )
Description: 1.主频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很多人认为主频就决定着CPU的运行速度,这不仅是个片面的,而且对于服务器来讲,这个认识也出现了偏差。至今,没有一条确定的公式能够实现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两者之间的数值关系,即使是两大处理器厂家Intel和AMD,在这点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我们从Intel的产品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Intel很注重加强自身主频的发展。像其他的处理器厂家,有人曾经拿过一快1G的全美达来做比较,它的运行效率相当于2G的Intel处理器。
所以,CPU的主频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在Intel的处理器产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1 GHz Itanium芯片能够表现得差不多跟2.66 GHz Xeon/Opteron一样快,或是1.5 GHz Itanium 2大约跟4 GHz Xeon/Opteron一样快。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
当然,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是有关的,只能说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2.外频
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CPU的外频决定着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说白了,在台式机中,我们所说的超频,都是超CPU的外频(当然一般情况下,CPU的倍频都是被锁住的)相信这点是很好理解的。但对于服务器CPU来讲,超频是绝对不允许的。前面说到CPU决定着主板的运行速度,两者是同步运行的,如果把服务器CPU超频了,改变了外频,会产生异步运行,(台式机很多主板都支持异步运行)这样会造成整个服务器系统的不稳定。
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很容易被混为一谈,下面的前端总线介绍我们谈谈两者的区别。
3.前端总线(FSB)频率
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有一条公式可以计算,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带宽)/8,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比方,现在的支持64位的至强Nocona,前端总线是800MHz,按照公式,它的数据传输最大带宽是6.4GB/秒。
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千万次;而100MHz前端总线指的是每秒钟CPU可接受的数据传输量是100MHz×64bit÷8Byte/bit=800MB/s。
其实现在“HyperTra ort”构架的出现,让这种实际意义上的前端总线(FSB)频率发生了变化。之前我们知道IA-32架构必须有三大重要的构件:内存控制器Hub (MCH) ,I/O控制器Hub和PCI Hub,像Intel很典型的芯片组 Intel 7501、Intel7505芯片组,为双至强处理器量身定做的,它们所包含的MCH为CPU提供了频率为533MHz的前端总线,配合DDR内存,前端总线带宽可达到4.3GB/秒。但随着处理器性能不断提高同时给系统架构带来了很多问题。而“HyperTra ort”构架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更有效地提高了总线带宽,比方AMD Opteron处理器,灵活的HyperTra ort I/O总线体系结构让它整合了内存控制器,使处理器不通过系统总线传给芯片组而直接和内存交换数据。这样的话,前端总线(FSB)频率在AMD Opteron处理器就不知道从何谈起了。 ( Fri, 28 Nov 2008 09:22:49 +0800 )
Description:
亮度 单位cd/m2(是平方的那个m2我打不出上标也懒得粘)
建议250~300,数值越高越好。
对比度 X00:1 200以上足够了 偶建议300:1 (不知道有没有250的?)
响应时间: 指的是液晶显示器对输入信号的反应速度。
分为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两个部分,响应时间为两者之和。
响应时间越短。用户在看移动画面时就不会出现惨影或者拖沓。
当然是数值越小越好:)建议40以下。
( Fri, 28 Nov 2008 09:21:11 +0800 )
Description: 1.主频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很多人认为主频就决定着CPU的运行速度,这不仅是个片面的,而且对于服务器来讲,这个认识也出现了偏差。至今,没有一条确定的公式能够实现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两者之间的数值关系,即使是两大处理器厂家Intel和AMD,在这点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我们从Intel的产品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Intel很注重加强自身主频的发展。像其他的处理器厂家,有人曾经拿过一快1G的全美达来做比较,它的运行效率相当于2G的Intel处理器。
所以,CPU的主频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在Intel的处理器产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1 GHz Itanium芯片能够表现得差不多跟2.66 GHz Xeon/Opteron一样快,或是1.5 GHz Itanium 2大约跟4 GHz Xeon/Opteron一样快。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
当然,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是有关的,只能说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2.外频
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CPU的外频决定着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说白了,在台式机中,我们所说的超频,都是超CPU的外频(当然一般情况下,CPU的倍频都是被锁住的)相信这点是很好理解的。但对于服务器CPU来讲,超频是绝对不允许的。前面说到CPU决定着主板的运行速度,两者是同步运行的,如果把服务器CPU超频了,改变了外频,会产生异步运行,(台式机很多主板都支持异步运行)这样会造成整个服务器系统的不稳定。
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很容易被混为一谈,下面的前端总线介绍我们谈谈两者的区别。
3.前端总线(FSB)频率
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有一条公式可以计算,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带宽)/8,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比方,现在的支持64位的至强Nocona,前端总线是800MHz,按照公式,它的数据传输最大带宽是6.4GB/秒。
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千万次;而100MHz前端总线指的是每秒钟CPU可接受的数据传输量是100MHz×64bit÷8Byte/bit=800MB/s。
其实现在“HyperTra ort”构架的出现,让这种实际意义上的前端总线(FSB)频率发生了变化。之前我们知道IA-32架构必须有三大重要的构件:内存控制器Hub (MCH) ,I/O控制器Hub和PCI Hub,像Intel很典型的芯片组 Intel 7501、Intel7505芯片组,为双至强处理器量身定做的,它们所包含的MCH为CPU提供了频率为533MHz的前端总线,配合DDR内存,前端总线带宽可达到4.3GB/秒。但随着处理器性能不断提高同时给系统架构带来了很多问题。而“HyperTra ort”构架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更有效地提高了总线带宽,比方AMD Opteron处理器,灵活的HyperTra ort I/O总线体系结构让它整合了内存控制器,使处理器不通过系统总线传给芯片组而直接和内存交换数据。这样的话,前端总线(FSB)频率在AMD Opteron处理器就不知道从何谈起了。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很多人认为主频就决定着CPU的运行速度,这不仅是个片面的,而且对于服务器来讲,这个认识也出现了偏差。至今,没有一条确定的公式能够实现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两者之间的数值关系,即使是两大处理器厂家Intel和AMD,在这点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我们从Intel的产品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Intel很注重加强自身主频的发展。像其他的处理器厂家,有人曾经拿过一快1G的全美达来做比较,它的运行效率相当于2G的Intel处理器。
所以,CPU的主频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在Intel的处理器产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1 GHz Itanium芯片能够表现得差不多跟2.66 GHz Xeon/Opteron一样快,或是1.5 GHz Itanium 2大约跟4 GHz Xeon/Opteron一样快。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
当然,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是有关的,只能说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2.外频
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CPU的外频决定着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说白了,在台式机中,我们所说的超频,都是超CPU的外频(当然一般情况下,CPU的倍频都是被锁住的)相信这点是很好理解的。但对于服务器CPU来讲,超频是绝对不允许的。前面说到CPU决定着主板的运行速度,两者是同步运行的,如果把服务器CPU超频了,改变了外频,会产生异步运行,(台式机很多主板都支持异步运行)这样会造成整个服务器系统的不稳定。
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很容易被混为一谈,下面的前端总线介绍我们谈谈两者的区别。
3.前端总线(FSB)频率
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有一条公式可以计算,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带宽)/8,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比方,现在的支持64位的至强Nocona,前端总线是800MHz,按照公式,它的数据传输最大带宽是6.4GB/秒。
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千万次;而100MHz前端总线指的是每秒钟CPU可接受的数据传输量是100MHz×64bit÷8Byte/bit=800MB/s。
其实现在“HyperTra ort”构架的出现,让这种实际意义上的前端总线(FSB)频率发生了变化。之前我们知道IA-32架构必须有三大重要的构件:内存控制器Hub (MCH) ,I/O控制器Hub和PCI Hub,像Intel很典型的芯片组 Intel 7501、Intel7505芯片组,为双至强处理器量身定做的,它们所包含的MCH为CPU提供了频率为533MHz的前端总线,配合DDR内存,前端总线带宽可达到4.3GB/秒。但随着处理器性能不断提高同时给系统架构带来了很多问题。而“HyperTra ort”构架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更有效地提高了总线带宽,比方AMD Opteron处理器,灵活的HyperTra ort I/O总线体系结构让它整合了内存控制器,使处理器不通过系统总线传给芯片组而直接和内存交换数据。这样的话,前端总线(FSB)频率在AMD Opteron处理器就不知道从何谈起了。
4、CPU的位和字长
位:在数字电路和电脑技术中采用二进制,代码只有“0”和“1”,其中无论是 “0”或是“1”在CPU中都是 一“位”。
字长:电脑技术中对CPU在单位时间内(同一时间)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叫字长。所以能处理字长为8位数据的CPU通常就叫8位的CPU。同理32位的CPU就能在单位时间内处理字长为32位的二进制数据。字节和字长的区别:由于常用的英文字符用8位二进制就可以表示,所以通常就将8位称为一个字节。字长的长度是不固定的,对于不同的CPU、字长的长度也不一样。8位的CPU一次只能处理一个字节,而32位的CPU一次就能处理4个字节,同理字长为64位的CPU一次可以处理8个字节。
5.倍频系数
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在相同的外频下,倍频越高CPU的频率也越高。但实际上,在相同外频的前提下,高倍频的CPU本身意义并不大。这是因为CPU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倍频而得到高主频的CPU就会出现明显的“瓶颈”效应—CPU从系统中得到数据的极限速度不能够满足CPU运算的速度。一般除了工程样版的Intel的CPU都是锁了倍频的,而AMD之前都没有锁。
6.缓存
缓存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缓存的结构和大小对CPU速度的影响非常大,CPU内缓存的运行频率极高,一般是和处理器同频运作,工作效率远远大于系统内存和硬盘。实际工作时,CPU往往需要重复读取同样的数据块,而缓存容量的增大,可以大幅度提升CPU内部读取数据的命中率,而不用再到内存或者硬盘上寻找,以此提高系统性能。但是由于CPU芯片面积和成本的因素来考虑,缓存都很小。
L1 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分为数据缓存和指令缓存。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服务器CPU的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L2 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内部的芯片二级缓存运行速度与主频相同,而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现在家庭用CPU容量最大的是512KB,而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缓存更高达256-1MB,有的高达2MB或者3MB。
L3 Cache(三级缓存),分为两种,早期的是外置,现在的都是内置的。而它的实际作用即是,L3缓存的应用可以进一步降低内存延迟,同时提升大数据量计算时处理器的性能。降低内存延迟和提升大数据量计算能力对游戏都很有帮助。而在服务器领域增加L3缓存在性能方面仍然有显著的提升。比方具有较大L3缓存的配置利用物理内存会更有效,故它比较慢的磁盘I/O子系统可以处理更多的数据请求。具有较大L3缓存的处理器提供更有效的文件系统缓存行为及较短消息和处理器队列长度。
其实最早的L3缓存被应用在AMD发布的K6-III处理器上,当时的L3缓存受限于制造工艺,并没有被集成进芯片内部,而是集成在主板上。在只能够和系统总线频率同步的L3缓存同主内存其实差不了多少。后来使用L3缓存的是英特尔为服务器市场所推出的Itanium处理器。接着就是P4EE和至强MP。Intel还打算推出一款9MB L3缓存的Itanium2处理器,和以后24MB L3缓存的双核心Itanium2处理器。
但基本上L3缓存对处理器的性能提高显得不是很重要,比方配备1MB L3缓存的Xeon MP处理器却仍然不是Opteron的对手,由此可见前端总线的增加,要比缓存增加带来更有效的性能提升。
7.CPU扩展指令集
CPU依靠指令来计算和控制系统,每款CPU在设计时就规定了一系列与其硬件电路相配合的指令系统。指令的强弱也是CPU的重要指标,指令集是提高微处理器效率的最有效工具之一。从现阶段的主流体系结构讲,指令集可分为复杂指令集和精简指令集两部分,而从具体运用看,如Intel的MMX(Multi Media Extended)、SSE、 SSE2(Streaming-Single i truction multiple data-Exte io 2)、SEE3和AMD的3DNow!等都是CPU的扩展指令集,分别增强了CPU的多媒体、图形图象和Internet等的处理能力。我们通常会把CPU的扩展指令集称为"CPU的指令集"。SSE3指令集也是目前规模最小的指令集,此前MMX包含有57条命令,SSE包含有50条命令,SSE2包含有144条命令,SSE3包含有13条命令。目前SSE3也是最先进的指令集,英特尔Prescott处理器已经支持SSE3指令集,AMD会在未来双核心处理器当中加入对SSE3指令集的支持,全美达的处理器也将支持这一指令集。
8.CPU内核和I/O工作电压
从586CPU开始,CPU的工作电压分为内核电压和I/O电压两种,通常CPU的核心电压小于等于I/O电压。其中内核电压的大小是根据CPU的生产工艺而定,一般制作工艺越小,内核工作电压越低;I/O电压一般都在1.6~5V。低电压能解决耗电过大和发热过高的问题。
9.制造工艺
制造工艺的微米是指IC内电路与电路之间的距离。制造工艺的趋势是向密集度愈高的方向发展。密度愈高的IC电路设计,意味着在同样大小面积的IC中,可以拥有密度更高、功能更复杂的电路设计。现在主要的180nm、130nm、90nm。最近官方已经表示有65nm的制造工艺了。
10.指令集
(1)CISC指令集
CISC指令集,也称为复杂指令集,英文名是CISC,(Complex I truction Set Computer的缩写)。在CISC微处理器中,程序的各条指令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每条指令中的各个操作也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顺序执行的优点是控制简单,但计算机各部分的利用率不高,执行速度慢。其实它是英特尔生产的x86系列(也就是IA-32架构)CPU及其兼容CPU,如AMD、VIA的。即使是现在新起的X86-64(也被成AMD64)都是属于CISC的范畴。
要知道什么是指令集还要从当今的X86架构的CPU说起。X86指令集是Intel为其第一块16位CPU(i8086)专门开发的,IBM1981年推出的世界第一台PC机中的CPU—i8088(i8086简化版)使用的也是X86指令,同时电脑中为提高浮点数据处理能力而增加了X87芯片,以后就将X86指令集和X87指令集统称为X86指令集。
虽然随着CPU技术的不断发展,Intel陆续研制出更新型的i80386、i80486直到过去的PII至强、PIII至强、Pentium 3,最后到今天的Pentium 4系列、至强(不包括至强Nocona),但为了保证电脑能继续运行以往开发的各类应用程序以保护和继承丰富的软件资源,所以Intel公司所生产的所有CPU仍然继续使用X86指令集,所以它的CPU仍属于X86系列。由于Intel X86系列及其兼容CPU(如AMD Athlon MP、)都使用X86指令集,所以就形成了今天庞大的X86系列及兼容CPU阵容。x86CPU目前主要有intel的服务器CPU和AMD的服务器CPU两类。
(2)RISC指令集
RISC是英文“Reduced I truction Set Computing ” 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精简指令集”。它是在CISC指令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人对CISC机进行测试表明,各种指令的使用频度相当悬殊,最常使用的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指令,它们仅占指令总数的20%,但在程序中出现的频度却占80%。复杂的指令系统必然增加微处理器的复杂性,使处理器的研制时间长,成本高。并且复杂指令需要复杂的操作,必然会降低计算机的速度。基于上述原因,20世纪80年代RISC型CPU诞生了,相对于CISC型CPU ,RISC型CPU不仅精简了指令系统,还采用了一种叫做“超标量和超流水线结构”,大大增加了并行处理能力。RISC指令集是高性能CPU的发展方向。它与传统的CISC(复杂指令集)相对。相比而言,RISC的指令格式统一,种类比较少,寻址方式也比复杂指令集少。当然处理速度就提高很多了。目前在中高档服务器中普遍采用这一指令系统的CPU,特别是高档服务器全都采用RISC指令系统的CPU。RISC指令系统更加适合高档服务器的操作系统UNIX,现在Linux也属于类似UNIX的操作系统。RISC型CPU与Intel和AMD的CPU在软件和硬件上都不兼容。
目前,在中高档服务器中采用RISC指令的CPU主要有以下几类:PowerPC处理器、SPARC处理器、PA-RISC处理器、MIPS处理器、Alpha处理器。
(3)IA-64
EPIC(Explicitly Parallel I truction Computers,精确并行指令计算机)是否是RISC和CISC体系的继承者的争论已经有很多,单以EPIC体系来说,它更像Intel的处理器迈向RISC体系的重要步骤。从理论上说,EPIC体系设计的CPU,在相同的主机配置下,处理Windows的应用软件比基于Unix下的应用软件要好得多。
Intel采用EPIC技术的服务器CPU是安腾Itanium(开发代号即Merced)。它是64位处理器,也是IA-64系列中的第一款。微软也已开发了代号为Win64的操作系统,在软件上加以支持。在Intel采用了X86指令集之后,它又转而寻求更先进的64-bit微处理器,Intel这样做的原因是,它们想摆脱容量巨大的x86架构,从而引入精力充沛而又功能强大的指令集,于是采用EPIC指令集的IA-64架构便诞生了。IA-64 在很多方面来说,都比x86有了长足的进步。突破了传统IA32架构的许多限制,在数据的处理能力,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可用性、可观理性等方面获得了突破性的提高
IA-64微处理器最大的缺陷是它们缺乏与x86的兼容,而Intel为了IA-64处理器能够更好地运行两个朝代的软件,它在IA-64处理器上(Itanium、Itanium2 ……)引入了x86-to-IA-64的解码器,这样就能够把x86指令翻译为IA-64指令。这个解码器并不是最有效率的解码器,也不是运行x86代码的最好途径(最好的途径是直接在x86处理器上运行x86代码),因此Itanium 和Itanium2在运行x86应用程序时候的性能非常糟糕。这也成为X86-64产生的根本原因。
(4)X86-64 (AMD64 / EM64T)
AMD公司设计,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处理64位的整数运算,并兼容于X86-32架构。其中支持64位逻辑定址,同时提供转换为32位定址选项;但数据操作指令默认为32位和8位,提供转换成64位和16位的选项;支持常规用途寄存器,如果是32位运算操作,就要将结果扩展成完整的64位。这样,指令中有“直接执行”和“转换执行”的区别,其指令字段是8位或32位,可以避免字段过长。
x86-64(也叫AMD64)的产生也并非空穴来风,x86处理器的32bit寻址空间限制在4GB内存,而IA-64的处理器又不能兼容x86。AMD充分考虑顾客的需求,加强x86指令集的功能,使这套指令集可同时支持64位的运算模式,因此AMD把它们的结构称之为x86-64。在技术上AMD在x86-64架构中为了进行64位运算,AMD为其引入了新增了R8-R15通用寄存器作为原有X86处理器寄存器的扩充,但在而在32位环境下并不完全使用到这些寄存器。原来的寄存器诸如EAX、EBX也由32位扩张至64位。在SSE单元中新加入了8个新寄存器以提供对SSE2的支持。寄存器数量的增加将带来性能的提升。与此同时,为了同时支持32和64位代码及寄存器,x86-64架构允许处理器工作在以下两种模式:Long Mode(长模式)和Legacy Mode(遗传模式),Long模式又分为两种子模式(64bit模式和Compatibility mode兼容模式)。该标准已经被引进在AMD服务器处理器中的Opteron处理器。
而今年也推出了支持64位的EM64T技术,再还没被正式命为EM64T之前是IA32E,这是英特尔64位扩展技术的名字,用来区别X86指令集。Intel的EM64T支持64位sub-mode,和AMD的X86-64技术类似,采用64位的线性平面寻址,加入8个新的通用寄存器(GPRs),还增加8个寄存器支持SSE指令。与AMD相类似,Intel的64位技术将兼容IA32和IA32E,只有在运行64位操作系统下的时候,才将会采用IA32E。IA32E将由2个sub-mode组成:64位sub-mode和32位sub-mode,同AMD64一样是向下兼容的。Intel的EM64T将完全兼容AMD的X86-64技术。现在Nocona处理器已经加入了一些64位技术,Intel的Pentium 4E处理器也支持64位技术。
应该说,这两者都是兼容x86指令集的64位微处理器架构,但EM64T与AMD64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AMD64处理器中的NX位在Intel的处理器中将没有提供。
11.超流水线与超标量
在解释超流水线与超标量前,先了解流水线(pipeline)。流水线是Intel首次在486芯片中开始使用的。流水线的工作方式就象工业生产上的装配流水线。在CPU中由5—6个不同功能的电路单元组成一条指令处理流水线,然后将一条X86指令分成5—6步后再由这些电路单元分别执行,这样就能实现在一个CPU时钟周期完成一条指令,因此提高CPU的运算速度。经典奔腾每条整数流水线都分为四级流水,即指令预取、译码、执行、写回结果,浮点流水又分为八级流水。
超标量是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器,其实质是以空间换取时间。而超流水线是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一个甚至多个操作,其实质是以时间换取空间。例如Pentium 4的流水线就长达20级。将流水线设计的步(级)越长,其完成一条指令的速度越快,因此才能适应工作主频更高的CPU。但是流水线过长也带来了一定副作用,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Intel的奔腾4就出现了这种情况,虽然它的主频可以高达1.4G以上,但其运算性能却远远比不上AMD 1.2G的速龙甚至奔腾III。
12.封装形式
CPU封装是采用特定的材料将CPU芯片或CPU模块固化在其中以防损坏的保护措施,一般必须在封装后CPU才能交付用户使用。CPU的封装方式取决于CPU***形式和器件集成设计,从大的分类来看通常采用Socket插座进行***的CPU使用PGA(栅格阵列)方式封装,而采用Slot x槽***的CPU则全部采用SEC(单边接插盒)的形式封装。现在还有PLGA(Plastic Land Grid Array)、OLGA(Organic Land Grid Array)等封装技术。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目前CPU封装技术的发展方向以节约成本为主。
13、多线程
同时多线程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简称SMT。SMT可通过复制处理器上的结构状态,让同一个处理器上的多个线程同步执行并共享处理器的执行资源,可最大限度地实现宽发射、乱序的超标量处理,提高处理器运算部件的利用率,缓和由于数据相关或Cache未命中带来的访问内存延时。当没有多个线程可用时,SMT处理器几乎和传统的宽发射超标量处理器一样。SMT最具吸引力的是只需小规模改变处理器核心的设计,几乎不用增加额外的成本就可以显著地提升效能。多线程技术则可以为高速的运算核心准备更多的待处理数据,减少运算核心的闲置时间。这对于桌面低端系统来说无疑十分具有吸引力。Intel从3.06GHz Pentium 4开始,所有处理器都将支持SMT技术。
14、多核心
多核心,也指单芯片多处理器(Chip multiproce ors,简称CMP)。CMP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的,其思想是将大规模并行处理器中的SMP(对称多处理器)集成到同一芯片内,各个处理器并行执行不同的进程。与CMP比较, SMT处理器结构的灵活性比较突出。但是,当半导体工艺进入0.18微米以后,线延时已经超过了门延迟,要求微处理器的设计通过划分许多规模更小、局部性更好的基本单元结构来进行。相比之下,由于CMP结构已经被划分成多个处理器核来设计,每个核都比较简单,有利于优化设计,因此更有发展前途。目前,IBM 的Power 4芯片和Sun的 MAJC5200芯片都采用了CMP结构。多核处理器可以在处理器内部共享缓存,提高缓存利用率,同时简化多处理器系统设计的复杂度。
2005年下半年,Intel和AMD的新型处理器也将融入CMP结构。新安腾处理器开发代码为Montecito,采用双核心设计,拥有最少18MB片内缓存,采取90nm工艺制造,它的设计绝对称得上是对当今芯片业的挑战。它的每个单独的核心都拥有独立的L1,L2和L3 cache,包含大约10亿支晶体管。
15、SMP
SMP(Symmetric Multi-Proce ing),对称多处理结构的简称,是指在一个计算机上汇集了一组处理器(多CPU),各CPU之间共享内存子系统以及总线结构。在这种技术的支持下,一个服务器系统可以同时运行多个处理器,并共享内存和其他的主机资源。像双至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二路,这是在对称处理器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至强MP可以支持到四路,AMD Opteron可以支持1-8路)。也有少数是16路的。但是一般来讲,SMP结构的机器可扩展性较差,很难做到100个以上多处理器,常规的一般是8个到16个,不过这对于多数的用户来说已经够用了。在高性能服务器和工作站级主板架构中最为常见,像UNIX服务器可支持最多256个CPU的系统。
构建一套SMP系统的必要条件是:支持SMP的硬件包括主板和CPU;支持SMP的系统平台,再就是支持SMP的应用软件。
为了能够使得SMP系统发挥高效的性能,操作系统必须支持SMP系统,如WINNT、LINUX、以及UNIX等等32位操作系统。即能够进行多任务和多线程处理。多任务是指操作系统能够在同一时间让不同的CPU完成不同的任务;多线程是指操作系统能够使得不同的CPU并行的完成同一个任务。
要组建SMP系统,对所选的CPU有很高的要求,首先、CPU内部必须内置APIC(Advanced Programmable Interrupt Controllers)单元。Intel 多处理规范的核心就是高级可编程中断控制器(Advanced Programmable Interrupt Controllers--APICs)的使用;再次,相同的产品型号,同样类型的CPU核心,完全相同的运行频率;最后,尽可能保持相同的产品序列编号,因为两个生产批次的CPU作为双处理器运行的时候,有可能会发生一颗CPU负担过高,而另一颗负担很少的情况,无法发挥最大性能,更糟糕的是可能导致死机。
16、NUMA技术
NUMA即非一致访问分布共享存储技术,它是由若干通过高速专用网络连接起来的独立节点构成的系统,各个节点可以是单个的CPU或是SMP系统。在NUMA中,Cache 的一致性有多种解决方案,需要操作系统和特殊软件的支持。图2中是Sequent公司NUMA系统的例子。这里有3个SMP模块用高速专用网络联起来,组成一个节点,每个节点可以有12个CPU。像Sequent的系统最多可以达到64个CPU甚至256个CPU。显然,这是在SMP的基础上,再用NUMA的技术加以扩展,是这两种技术的结合。
17、乱序执行技术
乱序执行(out-of-orderexecution),是指CPU允许将多条指令不按程序规定的顺序分开发送给各相应电路单元处理的技术。这样将根据个电路单元的状态和各指令能否提前执行的具体情况分析后,将能提前执行的指令立即发送给相应电路单元执行,在这期间不按规定顺序执行指令,然后由重新排列单元将各执行单元结果按指令顺序重新排列。采用乱序执行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使CPU内部电路满负荷运转并相应提高了CPU的运行程序的速度。分枝技术:(branch)指令进行运算时需要等待结果,一般无条件分枝只需要按指令顺序执行,而条件分枝必须根据处理后的结果,再决定是否按原先顺序进行。
18、CPU内部的内存控制器
许多应用程序拥有更为复杂的读取模式(几乎是随机地,特别是当cache hit不可预测的时候),并且没有有效地利用带宽。典型的这类应用程序就是业务处理软件,即使拥有如乱序执行(out of order execution)这样的CPU特性,也会受内存延迟的限制。这样CPU必须得等到运算所需数据被除数装载完成才能执行指令(无论这些数据来自CPU cache还是主内存系统)。当前低段系统的内存延迟大约是120-150 ,而CPU速度则达到了3GHz以上,一次单独的内存请求可能会浪费200-300次CPU循环。即使在缓存命中率(cache hit rate)达到99%的情况下,CPU也可能会花50%的时间来等待内存请求的结束- 比如因为内存延迟的缘故。 ( Fri, 28 Nov 2008 08:55:29 +0800 )
Description:
A卡4870,4850,3870,3850,3690,3650比较主流是3850,降价后性价比很高!不同同品牌500到700之间
N卡9800,8800,9600.8600,主流是9600,价格在500到700之间,
都是大概的,没有具体的型号,里面还有很多分类,自己找好自己定位后再挑选具体型号
( Thu, 27 Nov 2008 12:00:18 +0800 )
Description:
Intel 现在主流的集成显卡的Intel主板芯片是 G31 集成 X 3100显示核心。 还有较老的945GC 集成的是 GMA 950显示核心. 如果你不急于买的话,可以等待即将上市的G45芯片, 它将是Intel史上最强的 集成显示芯片。 口碑较好的我推荐华硕,技嘉 。型号你自己选择吧。
显卡好坏取决与哪些因素: GPU的型号; 显存的大小,型号 ,速度,带宽; 做工。
( Thu, 27 Nov 2008 11:52:19 +0800 )
Description:
奔腾D是接替奔腾4的型号.也是INTEL的第一代双核处理器.技术还比较粗糙.发热量控制的也不够好.
至于酷睿系列.这可是INTEL的最新力作.性能上有绝对的优势.技术上也对老对手AMD保持了领先.而且功耗控制的也非常的出色.
以后INTEL的CPU就都是以酷睿为代号了.新的时***始了.
虽然酷睿和奔腾D都是双核,但由于酷睿的架构异常先进,并且采用了共享二级缓存的技术,使得性能较上一代处理器有质的飞跃。
酷睿对于处理器的发展来说,是具有革命意义的,性能之强大超过任何以往处理器更新换代的程度。
奔腾4是部分支持64位计算的,并非全部支持64位运算。64位是同样的内容,但酷睿的性能更好,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Intel的第一款双核心处理器是Pentium D系列,这种产品是将两颗Pentium 4处理器进行改造后封装在一起后的结果,由于前端总线的限制所以性能并不如人意。而对手AMD的Athlon64 x2处理器则是原生双核心设计,内建两颗强劲的Athlon64核心,由于拥有独立的缓存和总线单元,再加上AMD一贯的低频高能特性,Athlon64 x2处理器的性能应该说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正所谓市场决定一切,拥有高性能处理器的AMD将Athlon64 x2的定价定的十分离谱,而Intel的Pentium D系列虽然性能明显落后对手一截,但是合理的价格很快就吸引了大批用户,并且在随后的酷睿系列产品中,Intel成功翻盘一举击倒AMD,为新时代双核心处理器大战揭开了序幕。
应该说Core 2 Duo(酷睿2)是Intel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双核心处理器,因为它率先采用了65纳米制造工艺,同时全新的架构和内部调整使得酷睿2处理器拥有前所未有的强大性能。并且在市场上,酷睿2 E6系列家族中最低端的E6300处理器在著名的Super pi测试中104万位的计算仅花了30秒左右,而AMD平台唯一能达到这个成绩的仅有最高端的Athlon64 FX57,但这款产品价格却高达8000余元,试想用1500元的价格就能买到AMD 8000元产品的性能,谁会不心动呢?除此以外新一代酷睿2处理器还具备很好的超频能力,有不少玩家都将自己的低频E6300处理器超到了3G以上的水准,性能提升极为明显,而这一点是目前AMD所无法做到的,而分页标题中货真速龙指的就是第一代真正双核心处理器Athlon64 x2,而价实酷睿则就是价格实在的酷睿2处理器,因为它们一个率先提出了真双核处理器的概念,而另一个则以技术突破了传统,全面提升桌面双核心处理器的效能与性价比。
( Thu, 27 Nov 2008 11:50:36 +0800 )
Description: intel 35,p43,p45等,集成:g33,g35, AMD NFORCR570等系列,集成:n73,780g,790g Intel 现在主流的集成显卡的Intel主板芯片是 G31 集成 X 3100显示核心。 还有较老的945GC 集成的是 GMA 950显示核心. 如果你不急于买的话,可以等待即将上市的G45芯片, 它将是Intel史上最强的 集成显示芯片。 口碑较好的我推荐华硕,技嘉 。型号你自己选择吧。
AMD C51 C61 690 770 780G 790X 支持AMD的主板有很多种型号,比较主流的如下:
k7系列:
kt400,kt600
k8系列:
kt800,kt880,kt880pro,kt890
NF2系列
NF3系列:NFORCE3 250
NF4系列:NFORCE4(ULTRA、SLI、4X、标准版)
C51整合主板
Intel:945 965 975 P35 nVIDIA的650i 680i 590SLI VIA的PT890 PT880 P4M900 ATI的RadeonExpre 200P
AMD:NVIDIA的NF5520 550 570 590 NF4以及AMD的690G 690V芯片组
ATI RS系列芯片组:RS200,RS400,RS480等 ( Wed, 26 Nov 2008 14:58:21 +0800 )
Description:
就一句话
我是该爆发呢还是继续沉默
( Mon, 24 Nov 2008 17:16:13 +0800 )
Description:
今天又学了了几招,呵呵!自己动手完成了一件事情!o(∩_∩)o...成就感!
很好 fighting!
继续努力!
( Fri, 21 Nov 2008 17:22:25 +0800 )
Description:
真是什么行业都不好干啊,今天公司的李哥(李经理)又给我上了一课,我懂得了好多。人这一辈子永远也学不到头啊。仔细想想我自己,从前以为自己在电脑方面还算不赖的!但是现在我觉得我就是一只菜菜鸟。真的。。真的!
我要努力努力,我一定会成功!
为人处世 人际关系真的是一门学问!谈吐,说话,穿着,举止。。。。等等!开始觉得今天我没有错,但是现在又觉得我做的很差!
错与对,真的那么重要么!最重要的是把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了谁对谁错就没有意义了!感觉自己还像一个半大的孩子,是长大了!但心理还是不成熟啊。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想,也许问题会更好的解决。谁都不可能把所有的事做到完美,但只要你尽力,问心无愧!你就是成功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古人的谚语是很有道理的,苦与乐是并存的!
李哥!今天的话我都记住了!(虽然开始我还是有点不爽吧,哈哈o(∩_∩)o...哈哈)
认真对待每一天,让别人看得起!不!要让别人刮目相看!
结束语用什么呢。。。。sky fighting infi fighting( 因为今天有他们的比赛, 电视直播啊, 周末了下班走人gogo) ( Tue, 18 Nov 2008 14:07:26 +0800 )
Description:
是安逸的生活还是颓废的日子?我也不清楚!
今天我又从新上班了,感觉有点怪怪的。说不清楚!好久没看见她了,我真的忘不了她!
怎么办!老天爷告诉我...但是我看到她过得好,就够了!
( Tue, 4 Nov 2008 21:41:20 +0800 )
Description:
辞职了............
我不后悔 我是对的 !!!!!
( Fri, 25 Apr 2008 13:16:28 +0800 )
Description: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忽然有一天,佛主光临了圆音寺,看见这里香火甚旺,十分高兴。离开寺庙的时候,不轻易间地抬头,看见了横梁上的蛛蛛。佛主停下来,问这只蜘蛛:“你我相见总算是有缘,我来问你个问题,看你修炼了这一千多年来,有什么真知拙见。怎么样?”蜘蛛遇见佛主很是高兴,连忙答应了。佛主问到:“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了想,回答到:“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点了点头,离开了。   就这样又过了一千年的光景,蜘蛛依旧在圆音寺的横梁上修炼,它的佛性大增。一日,佛主又来到寺前,对蜘蛛说道:“你可还好,一千年前的那个问题,你可有什么更深的认识吗?”蜘蛛说:“我觉得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说:“你再好好想想,我会再来找你的。”   又过了一千年,有一天,刮起了大风,风将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网上。蜘蛛望着甘露,见它晶莹透亮,很漂亮,顿生喜爱之意。蜘蛛每天看着甘露很开心,它觉得这是三千年来最开心的几天。突然, 又刮起了一阵大风,将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觉得失去了什么,感到很寂寞和难过。这时佛主又来了,问蜘蛛:“蜘蛛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对佛主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说:“好,既然你有这样的认识,我让你到人间走一朝吧。”   就这样,蜘蛛投胎到了一个官宦家庭,成了一个富家***,父母为她取了个名字叫蛛儿。一晃,蛛儿到了十六岁了,已经成了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长的十分漂亮,楚楚动人。
  这一日,新科状元郎甘鹿中士,皇帝决定在后花园为他举行庆功宴席。来了许多妙龄少女,包括蛛儿,还有皇帝的小公主长风公主。状元郎在席间表演诗词歌赋,大献才艺,在场的少女无一不被他折倒。但蛛儿一点也不紧张和吃醋,因为她知道,这是佛主赐予她的姻缘。   过了些日子,说来很巧,蛛儿陪同母亲上香拜佛的时候,正好甘鹿也陪同母亲而来。上完香拜过佛,二位长者在一边说上了话。蛛儿和甘鹿便来到走廊上聊天,蛛儿很开心,终于可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并没有表现出对她的喜爱。蛛儿对甘鹿说:“你难道不曾记得十六年前,圆音寺的蜘蛛网上的事情了吗?”甘鹿很诧异,说:“蛛儿姑娘,你漂亮,也很讨人喜欢,但你想象力未免丰富了一点吧。”说罢,和母亲离开了。   蛛儿回到家,心想,佛主既然安排了这场姻缘,为何不让他记得那件事,甘鹿为何对我没有一点的感觉?
  几天后,皇帝下召,命新科状元甘鹿和长风公主完婚;蛛儿和太子芝草完婚。这一消息对蛛儿如同晴空霹雳,她怎么也想不同,佛主竟然这样对她。几日来,她不吃不喝,穷究急思,灵魂就将出壳,生命危在旦夕。太子芝草知道了,急忙赶来,扑倒在床边,对奄奄一息的蛛儿说道:“那日,在后花园众姑娘中,我对你一见钟情,我苦求父皇,他才答应。如果你死了,那么我也就不活了。”说着就拿起了宝剑准备自刎。   就在这时,佛主来了,他对快要出壳的蛛儿灵魂说:“蜘蛛,你可曾想过,甘露(甘鹿)是由谁带到你这里来的呢?是风(长风公主)带来的,最后也是风将它带走的。甘鹿是属于长风公主的,他对你不过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当年圆音寺门前的一棵小草,他看了你三千年,爱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却从没有低下头看过它。蜘蛛,我再来问你,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听了这些真相之后,好象一下子大彻大悟了,她对佛主说:“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刚说完,佛主就离开了,蛛儿的灵魂也回位了,睁开眼睛,看到正要自刎的太子芝草,她马上打落宝剑,和太子深深的抱着……   故事结束了,你能领会蛛儿最后一刻的所说的话吗?“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 Mon, 21 Apr 2008 16:54:29 +0800 )
Description:
心情很激动!
不知道在写什么。
晚上睡个好觉!
明天要努力了~
( Fri, 18 Apr 2008 10:28:20 +0800 )
Description:
对所有事一点心情都没有。。。。。。
强忍着。。。。自己骗自己
( Thu, 17 Apr 2008 17:37:24 +0800 )
Description:
2xxx年。一个不学无术的男孩。在高中XX班遇到了一个女孩!
从此男孩不再翘课 很少抽烟,不会出去混社会惹是生非!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的出现。
男孩和女孩的感情很好,好到临旁的同窗都认为他们是天生的一对。
就这样1年半过去了。
马上临近高考!男孩因为在照相时不慎从桌子上摔了下来!
高考的关键时刻男孩没有在学校度过!
两个人还几个月没有见到,直到高考结束。(大学生活就要来到了)
男孩和女孩都各自考上了自己报考的大学!
美好的大学时光一晃大家都要毕业了!
大家都踏上了工作岗位。有一天男孩遇到了女孩只是相视一笑!勾起了男孩当年美好的回忆,他想再一次让女孩回到他身边。
两个人约了个地方聊了聊,男孩知道了女孩已经有男朋友了!而且就是他高中同班同学。
晴天霹雳!
。。。。。。。。。。。。。。。。。。。。。。。。。。。。。。。。。。。。。。。。。。。。。。。。。。。。。。。。。。。。。。。。。。。。。。。。
(男孩因为怕影响女孩的学业,才让高中的那段感情没有发生。受伤的事是男孩故意的。两个人之间只有一步之遥,但是就是没有迈出这一步!在上大学期间女孩等了男孩两年。但是男孩没有去找她(原因有很多)。
哀大莫過於心死.!感情的事没有谁对不起谁。
待续..... ( Wed, 16 Apr 2008 18:40:09 +0800 )
Description:
心真的很累!也很伤心!为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
(我想哭)。。。
( Sat, 26 Jan 2008 14:39:26 +0800 )
Description:
1.UPS(不间断电源)的使用问题
  某商店正在压榨它的网络系统的最后生命。尽管那台很老的服务器几乎难以满足商店运营的需要,但经营者甚至连更换UPS中的电池都不愿意,事实上电池每两年就应该更换一次。终于有一天突然停电了,而这个UPS实在是太老了,它已经不能控制服务器安全关机了。电池能量大部分早已耗尽,所以它也很快没电了。结果,防控异常情况的控制器没能起到正常关闭服务器的作用。 商店每日的正常运转和交易事宜全靠这个服务器。修复服务器花了三天时间,而弥补由此带来的损失需要花费更长时间。事实上,一个价值仅75美元的电池就能有效避免上述事情的发生。
  2. 没有整理好所需要的东西
  一个***打进公司总部说某个分公司的服务器出了问题,网络管理员飞奔出办公室,驱车一小时到达出事地点。结果,他发现操作系统文件被毁坏了一部分,这样,他所有能做的只有重新***操作系统。该分公司的网络管理员一时找不到***盘,没关系,这位总部的管理员有,不过在他的办公室里——离这里单程一小时、往返两小时。收拾好一个背包,随身带着。所有你可能需要的东西,包括你的用户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备份,都应该在背包里放着。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不需要花费些什么,但在更新操作系统之类的问题上能起到关键性作用。
  3. 没有***补丁
  一个玩具制造商的服务器连接出了问题,使得全体职员与自己的文件都失去了联系,生产被迫停止两天。损失严重!一位新近被雇的网络管理员负责解决这个危机。他很快发现以前的网络管理员在三年前***系统的时候没有***补丁。
  补丁是免费提供的,也许它们不是开放式的,但它们通常是很容易配置,任何一个系统管理员都能够做到。之前的那位管理员说,因为系统运行得很好,所以不需要打补丁。这种说法显然是很不负责任的。
  4. 备份工作不当
  某医院办公室存储了很多医药文件和病历的服务器出了故障。因为服务器上没有信息可以被存取,办公室的各项运转基本停止。网络管理员立即拿出一个备份文档的带子,试图修复。当她发现这个带子是空的时,心沉了下去。她检查了另外的备份带子,居然全是空的!她检查了办公室的日志,发现同僚们两年来每天都更换备份带,只是带子被放进从来没有***备份软件的服务器里,没有人知道备份带有问题,因为从来没有人检查过,而只是两年内坚持每天更换空白备份带。这件事使医院损失惨重。其实只要任何一个数据库管理员做一个简单的备份检查就可以避免这种重大问题的发生了。事实上,他们正在这样做,每天都是。
  5. 劣质的电缆线路工程
  一个银行的网络经常出问题,为此他们专门对配线箱做了检查,检查中发现,许多RJ-11和RJ-12的插头插进了RJ-45插座之内。而且在每一个插座里都插入了一根牙签,这样布的电缆线路难怪会出问题。许多网络问题都归咎于不合适的电缆线路连接,所以,精明的管理者最好让有经营许可证的、有担保的并且信得过的电缆线路承包商来架接电缆线路。
6. 设备转手次数太多,内部构成出问题
  一项专业的运动团体买了一个名牌服务器,但是它刚开始工作时就出问题。该网络管理员向操作系统厂商和硬件厂商提出帮助请求。后来发现,提供这个“名牌”服务器的转售商人给这个服务器配置的是非名牌的内存、非名牌的磁盘控制器,以及非名牌的外置磁盘驱动器,只因为这些组件要便宜一些。该硬件厂商和操作系统厂商拒绝提供支持,因为服务器被一些非名牌的构件所混淆,其结构不易被鉴定。
  7. 没有签订授权合同
  某办公室去年花费大量现金采购了服务器。该系统有RAID 5的冗余保护, 双电源和24×7支持,而一年之后,驱动器坏掉了。保证24×7支持的工作人员来了,他打***给硬件厂商,厂商问他合约号码是什么,而该办公室之前并没有签订授权合同。“没关系,”厂商说,“ 他们离授权到期还有两年时间,我将在五六天内给你更换驱动器。”
  但是,厂商的宽容是远远不够的,最好保证你有***24×7支持,去一个办公用品商店买标签,在每个标签上写上授权合同号码和技术支持的***号码,然后把它们贴在每一台机器上。
  8. 没有建立测试环境
  几年以前,一家软件发展公司***了一个新的工作站,它用的是最快的随机存取储存器,最快的硬盘驱动器和最快速的处理器,它将作为董事长的新工作站。在***完成后不久,这位董事长接受了来自他最大的合伙人公司的一个请求,用它来测试新的人造宇宙站的通信平台,其结果是蓝屏。当他惊讶之余重新起动计算机时,内部保存的信息什么都没有了。在重建系统之后,他又花了四天时间才从那一堆操作指南中摆脱出来。
  另外一家公司的董事长比较聪明,建造了一个测试网络。在系统升级之前,他们会在测试网络上做做试验,一次又一次地找出错误, 反复设定网络不断试验,直到它完全正确。只有在试验结果完全正确地情况下,他们才会真正展开系统升级。
  第一个公司的董事长再也不把自己的服务器当测试仪用了。
  9.存储容量计划不周
  某艺术公司五年前买服务器的时候,该服务器可以支持六个8G-byte RAID Array 5 驱动器。为了要节省钱,公司坚持只买四个4G-byte驱动器。网络管理员说, 不久他们会需要较多的空间,公司最终妥协了,多买了两个驱动器,如此了结了此事。在三年之后他们出现了严重的空间不足问题,他们甚至不得不删除只有50K byte的小文件。他们急需扩大容量,而当时8G-byte的驱动器已经买不到了,更大的服务器又支持不了。而能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新的额外子系统将需要比原服务器更多的钱。这样,他们只得比计划的提前两年更换服务器。因此,做好存储容量计划,会使你节约开支,甚至可能大大延长你的系统寿命。
  10.错误操作是最大的隐患
  下午办公室的电源突然断掉了,紧张的办公室经理认为这会损害他们的两个服务器,因此他采取了快速行动——他走过去把服务器都关掉了。回家时,他还为他的快速行动而自豪。可第二天早晨,当他回到办公室打开两个服务器时,发现里面内容什么都没有了。事实上,昨天当他按下服务器开关时,服务器正在进行关键文件的复杂更新工作,他中止一台服务器的工作时影响了另一台服务器关键性数据库的存盘。结果修复网络工作花了两天时间。
  在所有保护网络工作的问题中,这种情况是最不可预知的。因此,必须提高网络使用者的技术素质。
( Sat, 26 Jan 2008 14:18:36 +0800 )
Description:
成为高级网络管理员必学知识
第一部分:计算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各种零配件的性能参数及主流品牌、计算机硬件的组装,CMOS设置,硬盘的分区,格式化、Windows98/2000/XP的***、硬件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的***、Windows注册表的结构,备份及应用、Windows的内核:CPU、内存、硬盘等分配、软硬件系统的优化设置,整机性能评测、计算机病毒的原理及防治、常见软硬件故障的原因,现象及解决、正确分辨市场假货、水货,软硬件产品 的销售技巧。
第二部分:网络的基本构成,发展和拓扑设计,10BASE-T局域网的构建与实现,以及各种服务器的结构与特征,以太网对等网等各种方式。TCP/IP的四层模型与OSI七层模型的异同,TCP/IP协议剖析,如何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区分子网和网段及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RJ45网线制作和种网吧的组建及维护,NT、WIN2000server、Linux服务器的搭建,98对等网的组建与调试和代理服务器的设置
第三部分:Win2000配置,用户及权限、文件及文件夹的管理,新特性活动目录的管理,组策略。网络资源的监控、系统环境的设置、磁盘系统的管理。Web、Ftp、DNS、DHCP、WINS等服务器的***配置及管理。利用Exchange邮件服务器软件实现企业内部个人邮件信箱服务器、公告栏服务器、网站收发电子邮件服务器、聊天服务器的建立和管理。SQLServer中数据库的创建、表的创建及发布、数据库的备份及恢复、表的导入及导出等一系列维护和管理方法。代理服务器基本原理。利用MicrosoftProxy为例实现代理服务器的设置及管理。
第四部分:代理服务器基本原理。利用MicrosoftProxy为例实现代理服务器的设置及管理。流行网管软件CiscoWork2000的配置、使用和管理技巧,在一台监控计算机上管理网络中所有的路由器和交换机,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及时发现网络问题。路由与交换技术:路由原理的讲解,并通过对路由器配置实例的学习掌握Cisco路由器的常用配置命令及配置。交换原理的讲解,通过对交换机配置实例的学习掌握交换机的常用配置命令及配置。
第五部分:系统进行手工定制、系统性能检测管理、内核设置与编译。ftp服务与Samba服务,其它服务,如,DHCP、NFS等。Web网络服务。包括:Apache服务的配置使用及安全设置。其它web服务软件的介绍。DNS技术及应用。一些简单的路由技术一些简单的负载均衡技术。Mail网络服务。包括:sendmail的配置与使用,Qmail的配置与使用。一些mail客户端程序的使用
第六部分:网络安全的基本概述,网络协议的介绍,常规加密的基本知识,公钥密钥加密的基本知识及数字签名,身份难验证,用PGP及数字***进行邮件加密实验,全面讲述在环境下实施网络安全对策,Windows98下各种漏洞、攻击类型和防御方法及安全配置方案(系统安全、IE安全、Outlook的安全等)。结合黑客攻击过程全面讲述在
WindowsNT环境下实施网络安全对策。WindowsNT下各种漏洞、攻击类型和防御方法及安全配置方案,全面讲述在Windows2000环境下实施网络安全对策,Windows系统的日志安全、WEB安全,软件防火墙的实施。Windows2000下各种漏洞、攻击类型和防御方法及安全配置方 案。
第七部分:Linux管理员部分
一、 基本应用
1、 GNU/linux介绍、RedhatLinux的***。
2、系统知识(shell、文件系统、管道与重定向、进程概念)、常用系统命令介绍(ls、cp、mkdir、rm、vi、man、chmod等)
3、基本系统管理(包括:系统启动过程介绍、磁盘管理、用户管理、日志查看、tar/gz包的使用、rpm软件包管理等。
二、基本系统服务(包括:图形终端、基本网络服务)(9个课时)
1、图形终端(即,x-window)的配置与使用。围绕KDE和(或)GNOME,展示UNIX系统的友好界面。
2、简单的shell教本编写方法,环境变量
3、Linux下IP网络的基本配置(IP地址、网关、名字)
4、Linux下的网络服务的配置与使用(包括ftp、DNS、Apache、Sendmail、samba的基本配置)。基于RedHat的setup和linuxconf进行介绍。Webmin管理工具的介绍。
三、 Prerequisite(背景课程)
1、 前言
2、高级系统管理。包括:系统进行手工定制(inetd,service,ntsysv)、系统性能检测管理( ,top,tail,dmesg,/proc)。
3、 内核设置与编译。
四、 高级网络应用
1、ftp服务与Samba服务,其它服务,如,DHCP、NFS等。
2、Web网络服务。包括:Apache服务的配置使用及安全设置。其它web服务软件的介绍。DNS技术及应用。
3、 一些简单的路由技术
4、 一些简单的负载均衡技术。
5、Mail网络服务。包括:sendmail的配置与使用,Qmail的配置与使用。一些mail客户端程序的使用。
五、 系统网络安全
1、包过滤防火墙的理论与应用(NAT技术、内核构架、Ipchai /Iptable的使用),其它非核心态防火墙的介绍。
2、系统安全。SSH的配置与使用。入侵检测系统及Checkpoint技术与应用
3、***(虚拟网关)的理论与应用。包括:I ec、PPTP、认证、密钥交换协议等技术。
六、 总结
混合构建一个安全的网络服务系统
( Sat, 26 Jan 2008 14:14:43 +0800 )
Description:
电脑变慢了,怎么让电脑变快,教你从软硬件两个方面搞定它谁都希望计算机一开机就可以立即进入Windows 系统而不用等待,或者是系统在使用的时候不会越来越慢,但由于种种原因常常使这些愿望不能实现,甚至一开机就死机或者用着用着就越来越慢的情况也经常发生。其实有些时候Windows 启动速度缓慢并不是它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些设备或软件造成的。本文就是软件、硬件和病毒三大方面来分析系统速度变慢的原因,并且提供了针对系统的加速技巧。
  一、软件篇
  1、设定虚拟内存
  硬盘中有一个很宠大的数据交换文件,它是系统预留给虚拟内存作暂存的地方,很多应用程序都经常会使用到,所以系统需要经常对主存储器作大量的数据存取,因此存取这个档案的速度便构成影响计算机快慢的非常重要因素!一般Windows预设的是由系统自行管理虚拟内存,它会因应不同程序所需而自动调校交换档的大小,但这样的变大缩小会给系统带来额外的负担,令系统运作变慢!有见及此,用户最好自定虚拟内存的最小值和最大值,避免经常变换大小。要设定虚拟内存,在“我的电脑”上按右键选择“属性”,在“高级”选项里的“效能”的对话框中,对“虚拟内存”进行设置。
  2、彻底删除程序
  大家都知道,如果想删除某些程序,可到“添加/删除程序”中进行操作,但大家又知不知道,它只会帮你删除程序,而不会帮你删除该程序的注册码和一些登录项目呢?要彻底删除程序,要找回些“专业”软件来删除!symantec公司出品的nortonuni tall,因为有某部份破坏了某些删除软件的版权,故此全世界已停止出售,正因如此,symantec才出了clea weep,不过论功能上,还是nortonuni tall更胜一寿!言归正传,其实除了这两个软件外,还有很多同类软件都能有效地删除程序。
  3、检查应用软件或者驱动程序
  有些程序在电脑系统启动会时使系统变慢。如果要是否是这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安全模式”启动。因为这是原始启动,“安全模式”运行的要比正常运行时要慢。但是,如果你用“安全模式”启动发现电脑启动速度比正常启动时速度要快,那可能某个程序是导致系统启动速度变慢的原因。
  4、桌面图标太多会惹祸
  桌面上有太多图标也会降低系统启动速度。Windows每次启动并显示桌面时,都需要逐个查找桌面快捷方式的图标并加载它们,图标越多,所花费的时间当然就越多。同时有些杀毒软件提供了系统启动扫描功能,这将会耗费非常多的时间,其实如果你已经打开了杀毒软件的实时监视功能,那么启动时扫描系统就显得有些多余,还是将这项功能禁止吧! 建议大家将不常用的桌面图标放到一个专门的文件夹中或者干脆删除!
  5、ADSL导致的系统启动变慢
  默认情况下Windows XP在启动时会对网卡等网络设备进行自检,如果发现网卡的IP地址等未配置好就会对其进行设置,这可能是导致系统启动变慢的真正原因。这时我们可以打开“本地连接”属性菜单,双击“常规”项中的“Internet协议”打开“TCP/IP属性”菜单。将网卡的IP地址配置为一个在公网(默认的网关是192.168.1.1)中尚未使用的数值如192.168.1.X,X取介于2~255之间的值,子网掩码设置为255.255.255.0,默认网关和DNS可取默认设置。
  6、字体对速度的影响
  虽然微软声称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1000~1500种字体,但实际上当你***的字体超过500 种时,就会出现问题,比如:字体从应用程序的字体列表中消失以及Windows的启动速度大幅下降。在此建议最好将用不到或者不常用的字体删除,为避免删除后发生意外,可先进行必要的备份。  
7、删除随机启动程序
  何谓随机启动程序呢?随机启动程序就是在开机时加载的程序。随机启动程序不但拖慢开机时的速度,而且更快地消耗计算机资源以及内存,一般来说,如果想删除随机启动程序,可去“启动”清单中删除,但如果想详细些,例如是QQ、popkiller 之类的软件,是不能在“启动”清单中删除的,要去“附属应用程序”,然后去“系统工具”,再去“系统信息”,进去后,按上方工具列的“工具”,再按“系统组态编辑程序”,进去后,在“启动”的对话框中,就会详细列出在启动电脑时加载的随机启动程序了!XP系统你也可以在“运行”是输入Msconfig调用“系统配置实用程序”才终止系统随机启动程序,2000系统需要从XP中复制msconfig程序。
  8、取消背景和关闭activedesktop
  不知大家有否留意到,我们平时一直摆放在桌面上漂亮的背景,其实是很浪费计算机资源的!不但如此,而且还拖慢计算机在执行应用程序时的速度!本想美化桌面,但又拖慢计算机的速度,这样我们就需要不在使用背景了,方法是:在桌面上按鼠标右键,再按内容,然后在“背景”的对话框中,选“无”,在“外观”的对话框中,在桌面预设的青绿色,改为黑色......至于关闭activedesktop,即是叫你关闭从桌面上的web画面,例如在桌面上按鼠标右键,再按内容,然后在“背景”的对话框中,有一幅背景,名为Windows XX,那副就是web画面了!所以如何系统配置不高就不要开启。
  9、金山毒霸升级也可造成系统变慢
  如果你升级了金山毒霸后发现系统速度变慢,PU占用率一直很高,那么这个问题可能就是毒霸升级文件惹的祸,如果有朋友也在升级之后发生该状况,请进行以下处理:首先进入毒霸的***目录,找到KAExtend.DAT这个文件,然后把它删除,接着点击毒霸“工具/在线升级”,在线更新KAExtend.DAT这个文件,最后重启电脑即可解决此问题。  10、把Windows变得更苗条
  与DOS系统相比,Windows过于庞大,而且随着你每天的操作,***新软件、加载运行库、添加新游戏等等使得它变得更加庞大,而更为重要的是变大的不仅仅是它的目录,还有它的注册表和运行库。因为即使删除了某个程序,可是它使用的DLL文件仍然会存在,因而随着使用日久,Windows的启动和退出时需要加载的DLL动态链接库文件越来越大,自然系统运行速度也就越来越慢了。这时我们就需要使用一些彻底删除DLL的程序,它们可以使Windows恢复苗条的身材。建议极品玩家们最好每隔两个月就重新***一遍Windows,这很有效。 
 11、更改系统开机时间
  虽然你已知道了如何新增和删除一些随机启动程序,但你又知不知道,在开机至到进入Windows的那段时间,计算机在做着什么呢?又或者是,执行着什么程序呢?那些程序,必定要全部载完才开始进入Windows,你有否想过,如果可删除一些不必要的开机时的程序,开机时的速度会否加快呢?***是会的!想要修改,可按"开始",选"执行",然后键入win.ini,开启后,可以把以下各段落的内容删除,是删内容,千万不要连标题也删除!它们包括:[compatibility]、[compatibility32]、[imecompatibility]、[compatibility95]、[modulecompatibility]和[embedding]。
二、硬件篇
  1、Windows系统自行关闭硬盘DMA模式
  硬盘的DMA模式大家应该都知道吧,硬盘的PATA模式有DMA33、DMA66、DMA100和DMA133,最新的SATA-150都出来了!一般来说现在大多数人用的还是PATA模式的硬盘,硬盘使用DMA模式相比以前的PIO模式传输的速度要快2~8倍。DMA模式的起用对系统的性能起到了实质的作用。但是你知道吗?Windows 2000、XP、2003系统有时会自行关闭硬盘的DMA模式,自动改用PIO模式运行!这就造成在使用以上系统中硬盘性能突然下降,其中最明显的现象有:系统起动速度明显变慢,一般来说正常Windows XP系统启动时那个由左向右运动的滑条最多走2~4次系统就能启动,但这一问题发生时可能会走5~8次或更多!而且在运行系统时进行硬盘操作时明显感觉变慢,在运行一些大的软件时CPU占用率时常达到100%而产生停顿,玩一些大型3D游戏时画面时有明显停顿,出现以上问题时大家最好看看自己硬盘的DMA模式是不是被Windows 系统自行关闭了。查看自己的系统是否打开DMA模式:
  a. 双击“管理工具”,然后双击“计算机管理”;
  b. 单击“系统工具”,然后单击“设备管理器”;  c. 展开“IDE ATA/ATAPI 控制器”节点;
  d. 双击您的“主要IDE控制器”;  e. 点击“高级设置”。
  看到“设备0”,下面的传输模式应设为“DMA(若可用)”,再下面“当前传输模式”,如果是“Ultra DMA Mode *(*为数字,DMA33为2,DMA66为4,DMA100为5、DMA133为6)”,那么你的系统正常,但如果以前你自己设的是“Ultra DMA Mode 6”又没有改动,而现在是“Ultra DMA Mode 4”或“Ultra DMA Mode 2”更或者是“PIO 模式”而且改不过来!可能就是系统自行关闭了DMA模式了。  
 2、CPU 和风扇是否正常运转并足够制冷
  当CPU风扇转速变慢时,CPU本身的温度就会升高,为了保护CPU的安全,CPU就会自动降低运行频率,从而导致计算机运行速度变慢。有两个方法检测CPU的温度。你可以用“手指测法”用手指试一下处理器的温度是否烫手,但是要注意的是采用这种方法必须先拔掉电源插头,然后接一根接地线来防止身上带的静电击穿CPU以至损坏。另一个比较科学的方法是用带感温器的万用表来检测处理器的温度。
  因为处理器的种类和型号不同,合理温度也各不相同。但是总的来说,温度应该低于 110 度。如果你发现处理器的测试高于这处温度,检查一下机箱内的风扇是否正常运转。
  3、USB和扫描仪造成的影响
  由于Windows 启动时会对各个驱动器(包括光驱)进行检测,因此如果光驱中放置了光盘,也会延长电脑的启动时间。所以如果电脑***了扫描仪等设备,或在启动时已经连接了USB硬盘,那么不妨试试先将它们断开,看看启动速度是不是有变化。一般来说,由于USB接口速度较慢,因此相应设备会对电脑启动速度有较明显的影响,应该尽量在启动后再连接USB设备。如果没有USB设备,那么建议直接在BIOS设置中将USB功能关闭。
  4、是否使用了磁盘压缩
  因为“磁盘压缩”可能会使电脑性能急剧下降,造成系统速度的变慢。所以这时你应该检测一下是否使用了“磁盘压缩”,具体操作是在“我的电脑”上点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菜单选择“属性”选项,来检查驱动器的属性。
  5、网卡造成的影响
  只要设置不当,网卡也会明显影响系统启动速度,你的电脑如果连接在局域网内,***好网卡驱动程序后,默认情况下系统会自动通过DHCP来获得IP地址,但大多数公司的局域网并没有DHCP服务器,因此如果用户设置成“自动获得IP地址”,系统在启动时就会不断在网络中搜索DHCP 服务器,直到获得IP 地址或超时,自然就影响了启动时间,因此局域网用户最好为自己的电脑指定固定IP地址。 
 6、文件夹和打印机共享  ***了Windows XP专业版的电脑也会出现启动非常慢的时候,有些时候系统似乎给人死机的感觉,登录系统后,桌面也不出现,电脑就像停止反应,1分钟后才能正常使用。这是由于使用了Bootvis.exe 程序后,其中的Mrxsmb.dll文件为电脑启动添加了67秒的时间!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停止共享文件夹和打印机即可:选择“开始→设置→网络和拨号连接”,右击“本地连接”,选择“属性”,在打开的窗口中取消“此连接使用下列选定的组件”下的“Microsoft网络的文件和打印机共享”前的复选框,重启电脑即可。   7、系统配件配置不当
  一些用户在组装机器时往往忽略一些小东西,从而造成计算机整体配件搭配不当,存在着速度上的瓶颈。比如有些朋友选的CPU档次很高,可声卡等却买了普通的便宜货,其实这样做往往是得不偿失。因为这样一来计算机在运行游戏、播放影碟时由于声卡占用CPU资源较高且其数据传输速度较慢,或者其根本无硬件解码而需要采用软件解码方式,常常会引起声音的停顿,甚至导致程序的运行断断续续。又如有些朋友的机器是升了级的,过去老机器上的一些部件如内存条舍不得抛弃,装在新机器上照用,可是由于老内存的速度限制,往往使新机器必须降低速度来迁就它,从而降低了整机的性能,极大地影响了整体的运行速度。
  8、硬件驱动
  许多玩家是新手,他们对于硬件的驱动不甚了解,装Windows时不知道***驱动程序,如此一来就像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不出,没能发挥硬件的性能,极大地浪费了资源。我们大家知道,相同的硬件搭配不同版本的驱动程序或者是不同厂家的驱动程序常常都会造成性能上的差异极大,更何况是没有***驱动程序呢。以播放影碟为例,即使你是最先进的TNT显卡,如果未***驱动程序,那么在播放影碟时它不会采用任何显示卡的加速功能,而改用软件来模拟加速,其效果自然是惨不忍睹了。
 9、断开不用的网络驱动器
  为了消除或减少 Windows 必须重新建立的网络连接数目,建议将一些不需要使用的网络驱动器断开,也就是进入“我的电脑”,右击已经建立映射的网络驱动器,选择“断开”即可。
  10、缺少足够的内存   Windows操作系统所带来的优点之一就是多线性、多任务,系统可以利用CPU来进行分时操作,以便你同时做许多事情。但事情有利自然有弊,多任务操作也会对你的机器提出更高的要求。朋友们都知道即使是一个最常用的WORD软件也要求最好有16MB左右的内存,而运行如3D MAX等大型软件时,64MB的内存也不够用。所以此时系统就会自动采用硬盘空间来虚拟主内存,用于运行程序和储存交换文件以及各种临时文件。由于硬盘是机械结构,而内存是电子结构,它们两者之间的速度相差好几个数量级,因而使用硬盘来虚拟主内存将导致程序运行的速度大幅度降低。
  11、硬盘空间不足  使用Windows系统平台的缺点之一就是对文件的管理不清楚,你有时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文件对系统是否有用,因而Windows目录下的文件数目越来越多,容量也越来越庞大,加之现在的软件都喜欢越做越大,再加上一些系统产生的临时文件、交换文件,所有这些都会使得硬盘可用空间变小。当硬盘的可用空间小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造成系统的交换文件、临时文件缺乏可用空间,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效率。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我们平时频繁在硬盘上储存、删除各种软件,使得硬盘的可用空间变得支离破碎,因此系统在存储文件时常常没有按连续的顺序存放,这将导致系统存储和读取文件时频繁移动磁头,极大地降低了系统的运行速度。   12、硬盘分区太多也有错
  如果你的Windows 2000没有升级到SP3或SP4,并且定义了太多的分区,那么也会使启动变得很漫长,甚至挂起。所以建议升级最新的SP4,同时最好不要为硬盘分太多的区。因为Windows 在启动时必须装载每个分区,随着分区数量的增多,完成此操作的时间总量也会不断增长。
( Wed, 23 Jan 2008 16:39:45 +0800 )
Description:
现在很多操作系统盘在***后,都会有诸如:一键还原的功能。用起来也很方便。只需在Ghost 盘或矮人dos下找到备份系统文件就可以还原初装的样子。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重装回系统会发现很多在C盘下***的软件没有了,还要重新***一遍,很是麻烦。某天,笔者电脑上的组策略命令打不开了,但是又不想重装系统。偶然在网上发现原来在msconfig命令下,可以作系统还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操作方法如下: ctrl+R打开运行,在运行里输入msconfig.然后点击→开始系统还原,会有提示还原到一个较早的时间或创建还原点。此时,如果创建过还原点,即可还原到那一时刻的系统,包括删掉的一些文件。如果没有手动设还原点,系统也会有相应每一天的还原点可供选择。当然,以后也可以在“创建一个还原点”提示下,创建一个自己较理想的还原点,以便下次恢复系统时应用。 此方法省去了不少重装后再***操作软件的麻烦,也可以找回不久前丢失的文件。希望大家试试。
( Wed, 23 Jan 2008 16:29:02 +0800 )
Description:
告诉大家一个无敌删除命令
复制下面一段
DEL /F /A /Q \\?\%1
RD /S /Q \\?\%1
另寸为.bat
将要删除的文件拖到该批处理文件上
就可以删除了
( Wed, 23 Jan 2008 16:25:17 +0800 )
Description:
有许多朋友还在为忘记XP登陆密码不能进入系统而烦恼,笔者现在将给用户介绍一个小方法,解决忘记密码给你带来的烦恼。  
  一、所需工具  
  1.U盘一个  
  2.USBoot(U盘启动制作软件)  
  3.winRAR(压缩软件)  
  首先声明,此方法是在文件格式为FAT32的状态下进行的!  
  二、思路  
  方法很简单,当你的机器出现登陆框,要求输入密码时,你按下windows键+U,是否出现了辅助工具管理工具,既然可以运行辅助工具,那就意味着可以运行放大镜。我们把放大镜程序换成其他的程序是不是也可以运行呢?想一下如果我们加入用户添加项目会怎样?思路就是这样的了!现在我们开始制作。
  三、步骤  
  ①制作U盘启动盘。先运行U oot,然后插入U盘,选中U盘然后点开始。格式化U盘,然后它会提示你再插入,插入U盘1分后就可以了!我的U盘是1G的,用的HDD格式。  
  ②制作替换文件。要制作一个XX.EXE的文件来替换原文件,但是这个XX.EXE执行后又要达到添加用户的要求。我首先想到的是写一个批处理文件:
  @net user hack 123456 /add  
  @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hack /add   
  @exit   
  然后保存为XX.bat就可以了!  
  又有人要问,我们要的是XX.EXE为什么却弄个XX.bat?  
  其实我们让它运行XX.EXE就等同运行了XX.bat就可以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用到winrar,用winrar制作一个自解压文件,不就把XX.bat变成XX.EXE了吗?运行XX.EXE就等同运行了XX.bat.(把XX.EXE拷到 U 盘上去)
  ③替换文件.到COMS里去把第一启动换到USB-HDD,保存----插入U盘,进入系统的c:\windows\system32下去. copy magnify.exe 007magnify.exe (对magnify.exe进行备份,magnify.exe为放大镜执行程序).在把U盘上的XX.EXE拷到system32下,并该为 magnify.exe就可以了!  
  然后从硬盘启动就可以了!再到XP登陆密码时,你只要运行放大镜就可以了!按下Ctrl+Alt+Del(按2次)用你新建的hack用户就可以进去了!进去把管理员密码改过来吧!  
  这样就成功的绕过了XP的登陆密码,只要了一个U盘,是否很方便?
( Wed, 23 Jan 2008 16:24:21 +0800 )
Description:
在自己正在学习的时候遇到困难,问题了.而且没有人可以帮你解决怎么办呢!
大家可以运用网络上的搜索网站来查询!例如百度 谷歌等!
在这里我给大家几个大家常需要的网站,希望能省去大家查找的时间.
IP地址查询:
在线代理:
天空软件:
驱动下载:
搜索的:
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 Sun, 6 Jan 2008 19:50:29 +0800 )
Description:
开始--运行---msconfig--启动选项卡
解决方法:
1.开始--运行--输入msconfig
把除了ctfmon项和杀毒软件项,其他都禁用
2.控制面板--(切换到经典视图)管理工具--服务
禁用以下服务:
Computer Browser
Distributed Link Tracking Client
Error Reporting Service
Fast User Switching Compatibility
Help and Su ort
Logical Disk Manager
Print Spooler(此项你如果你有打印机,就不要禁用)
Remote Registry
Security Center
Shell Hardware Detection
SSDP Discovery Service
System Event Notification
Task Scheduler
WebClient
Wirele Zero Configuration
3.进入:控制面版--添加删除程序
卸载雅虎助手,中文官方软件,3721,等一切流氓软件!
4.重新启动
如果你按照我说的去做,保证你机器简直是革命性的飞跃.
这些服务都是无论家庭还是局域网还是任何公司,都可以不造成任何上网影响!
优化过,如果不装杀毒软件,开机进程在18个以下,装了瑞星,在22个以下!
最后祝你好运!骨灰级系统优化请参考下参考资料,能学到很多东西哦!
( Sun, 6 Jan 2008 19:46:52 +0800 )
Description:
10G的电脑资料
电驴的,刚刚找到
感觉好丰富~~和大家分享
在光盘1上
MIS系统开发指南
数据仓库
知识工程与知识处理系统
软件工程导论
人工智能导论
计算机原理
计算机图形学
计算机常用算法
高级计算机体系结构
数据结构习题集
深入 DOS BIOS 编程与应用
C++语言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Turbo C++教程
C语言教学
C语言编程宝典
Bacis基础教程
程序员编程帮助大全
Pascal Tutorial
PASCAL语言
Fortran语言
计算机算法导论
Visual Basic6.0程序员指南
Visual Basic6.0中文版语言指南
Visual Basic 6中文版循序渐进教程
Visual Basic 6.0 Component Tools Guide 组件工具指南
Visual Basic 6.0 控件参考手册
Visual Basic脚本编写指南
VBScript 教程及参考
Visual Basic 5 WEB开发人员指南
Visual Basic 5.0 核心技术
VB API列表
Visual Basic API指南
Win32 API 讲座1-5 6 7
VBPJ技术提示支持4 5 6 7 8
《VB编程小技巧》
VBForums文章
华山论件VB相关档案
VB范例 BIG5
Learn Visual Basic 6.0
Visual Basic 5从入门到精通
VBA 高级开发指南
Visual Basic For A lication 5开发使用手册
Visual Basic API 程序设计
Visual Basic 5开发使用手册
Visual C++ 6.0 21天自学教程
VC6从入门到精通-目录
VC6从入门到精通-基础篇
VC6从入门到精通-VC与数据库管理
VC6从入门到精通-VC与INTERNET
VC6从入门到精通-开发者眼中的VC
VC6从入门到精通-附录
VC60中文版程序员开发指南
VC6 模板库参考手册
VC60中文版类库参考手册
VC60中文版语言参考手册
VC60中文版运行库参考手册
Visual C++ 5开发人员参考手册
Visual C++ 5.0与MFC简明参考手册
Visual C++ 5.0易学活用
Visual C++高级编程技巧与实例
VISUAL C++ MFC 简明教程
MFC教程
VC知识库一呀
VC知识库二
VC知识库三
VC知识库四
深入内幕编程 - Visual C++
Visual C++中文教程
Visual C++入门 1-6 全
MFC邮递表1 2 3
走进 Visual C++
Java script 使用入门
Java script 使用指南
Jave script 电子手册
Java Script从入门到精通
JavaScript 开发指南
J***A 语言与其程序设计范例
Visual J++ 入门与应用
Java 程序设计技巧1001例
J***A 语言程序设计
JavaScript 从入门到精通
JavaScript 程序开发手册
跟我学 JavaScript 编程
Java 大全
Java 语言教程Visual J++ 6.0 WFC 类库参考手册(一)
Visual J++ 6.0 WFC 类库参考手册(二)
JavaScript 中文教程
Delphi 4 核心编程技术
Delphi从入门到精通
DELPHI 4.0参考手册
21天自学Delphi 4.0
DELPHI 4.0的新特征
Delphi 3编程指南
hubdog未经证实的葵花宝典
DELPHI 和 Internet
DELPHI 2.0 高级程序设计指南
Delphi学习笔记再版修订之内容
Delphi 元件撰写常问问题
Delphi 3自学通
在光盘2上
Visual Foxpro 6.0教程
Visual FoxPro 6.0中文版程序员指南
Visual Foxpro 6.0中文版语言参考手册
Visual FoxPro 6.0初级教程
中文Visual Foxpro5.0类、对象、属性与方法手册
Visual FoxPro 5.0 中文版命令与函数大全
Visual Foxpro 5.0中文版类库对象大全
Visual FoxPro 5.0 中文版使用指南 PowerBuilder 6.0 开发人员指南
PowerBuilder 6.0用户参考手册
PowerBuilder应用开发系列讲座
Teach yourself SQL in 21 Days
SQL SERVER 6.5开发使用手册
Using Oracle8
ORACLE 8 HOWTO
Oracle数据库Web开发指南
Oracle 8 初学者指南
Microsoft ODBC 3.0 程序员参考及SDK指南
Powerbuilder Foundation Cla 文档
循序渐进学习Power Builder 6.0
电脑爱好者97年合订本及 阅读程序
《大众软件1996年上半年合订本》
《大众软件1996年下半年合订本》
新潮电子99年增刊
创世纪的 C++ Builder 教程
C++ Builder实用教程
C++ Builder核心编程技术
C++Builder Unleashed
跨越 C++ BUILDER 3.0
BORLAND C++ BUILDER 实用培训教程
旗文软件工作室收集的Ti 我收集的一部分Ti VC中文FAQ宝库
疯狂VC技巧集
C++ Builder技巧集
PowerBuilder精彩技巧集
WINDOWS程序员使用指南(一)----DLL和内存管理
WINDOWS程序员使用指南(二)----MICROSOFT基本类库
WINDOWS程序员使用指南(三)----OLE/DDE
WINDOWS程序员使用指南(四)----资源
WINDOWS程序员使用指南(五)----OBJECT WINDOWS库
WINDOWS SOCKETS规范及应用-WINDOWS网络编程接口
VXD 的FAQ
Win32动态连接库基址重置技术
Windows的消息处理与多线程编程
WIN32内存管理笔记
Windows Registry Guide
现在的ActiveX
Understanding DCOM
ADO 程序员参考
WinSock笔记
TAPI笔记
SMTP协议
POP协议IRC协议
MIME协议
Need for Bridge 介绍DCOM与CORBA模式
Microsoft INTERNET WIN32 Function
INTEL 体系结构 MMX 技术程序员参考手册
INTEL 体系结构 MMX 技术开发者手册
Direct3D 6.1 立即模式
DirectX 从入门到精通目录 1 2 3 4 5 6
DirectX5.0最新游戏编程指南
DirectX 中文手册
MICROSOFT 基本类库编程指南
WINDOWS 95 技术内幕
Direct3D 6.1 立即模式
Microsoft WIN32高级编程教程MS WIN32程序员参考大全(一)----窗口管理和图形设备接口
MS WIN32程序员参考大全(二)----系统服务、多媒体、系统扩展、应用
MS WIN32程序员参考大全(三)----函数[A-G]
MS WIN32程序员参考大全(四)----函数[H-Z]
MS WIN32程序员参考大全(五)----消息、结构和宏
轻轻松松的***Linux 系统
Linux FAQ
UNIX系统操作入门
Unix 技术——系统管理篇
XWINDOWS 系统使用指南
Linux 从入门到精通
Unix操作手册英文版
Unix操作入门
Xwin使用教程
Red Hat Linux 5.1***指南
linux指南压缩版
RedHat Linux***及使用指南
RedHat Linux管理
PHP4中文手册
PHP/MySQL教程
PHP中文参考手册
PHP简明教程
PHP英文教程
PHP中文参考手册
PHP英文参考手册PDF版
PHP3 Manual
THE PERL PROGRAMMING LANGUAGE
PERL用户手册
PERL问答集
Perl新手上路
Perl初级教程
Perl中文教程
CGI教程
CGI Developer's Guide
Visual InterDev 6.0 程序员指南
A 制作从入门到精通
ASP基础教程
ASP与Dhml资料集锦
HOMEPAGE制作初步
黑客指南
HTML 4.0说明书
Visual InterDev 6.0 技术参考手册
ASP教程
Linux 参考大全
Work with Active Server pages
图形图像文件格式大全
图象文件格式(上)
图象文件格式(下)
AutoCAD 14 从入门到精通
一步一步学 AUTO CAD
3D STUDIO MAX 实例与技巧
3D Studio MAX 基础教程
3DS MAX 基础与使用
Photoshop 4.x 基础入门
Photoshop 从入门到精通
Photoshop 5.0 超级手册
Photoshop特效字锦集
Photoshop特效锦集
Photoshop完全教程
Ulead Cool 3D 教程
PageMaker 6.5 大全
Ulead PhotoImpact 4.0 教程
SoftICE for WIN95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