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三国 群解史记 单说论语 心悟红楼 百家讲坛论语 妙妙…

| | “名家说禅 4 作者:吴平” 的更多相关文章
禅宗在这一条道路上使它中国化,明确提出"明心见性"的新范畴,正式建立了心性之学,已经发表的各种版本的《坛经》以及《南宗定是非论》、《坛语》等禅宗文献以及其他已有的大量禅宗资料,有不少关于"心性"、"本心"、"识心见性"以及"顿悟"和自修自悟的生动论述。禅宗教义乃是中国玄学与佛教禅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南北朝时期玄学与佛学两大潮流碰撞交汇时代中国士大夫高涨的理论思维兴趣的产物。禅宗虽系佛教一支,然而自始异于佛教。
2007-03-23
禅学三书。
2010-05-18
百度百科_开放分类_禅宗禅宗分类下的词条: (共137个)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佛陀拈花微笑,迦叶会意,被认为是禅宗的开始。佛教禅宗祖师,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
2010-09-10
所以,在禅师们的诗中,也有隐居诗、田园诗、山林诗、哲理诗这一类的诗,但对禅师们而言,这不过是其佛性禅心随缘而起的,谈不上什么。七佛偈。品析: 保福清豁禅师是睡龙溥禅师的弟子,大章契如庵主是玄沙师备禅师的弟子,均为雪峰义存禅师的再传。品析: 龙牙居遁禅师(835—923)是洞山良价禅师的弟子,唐末五代时曹洞宗著名禅师,住长沙龙牙山。品析: 疏山匡仁禅师是洞山良价禅师弟子,住江西抚州匡山,为唐末五代著名禅师。
2010-12-22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己)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禅宗认佛在心内,不在心外,心外的佛全是假佛。最上乘离一切法相,即心是佛,心外无佛,也就是说我即是佛,一切法相(包括佛在内)都该抛弃。佛教要人明白这个道理,并不是要人迷信,人果能觉悟,人人便是佛,故佛说:人人皆可成佛。木佛本是偶像,哪会有佛舍利,烧木佛无非烧木制之佛教而已,否定了自己心中的偶像,正是对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的体证。禅宗。
2010-09-10
慈明禅师说:无佛处成佛。清?三宜明盂品析: 三宜明盂禅师是清初曹洞宗禅师,是明末湛然圆澄禅师的弟子。见道的禅师这种精神的确令人又敬又畏,你去诚心向他讨教时,也必须提防着他那冷不丁星、忽如其来的一棒啊!如今年老却成魔,禅宗内常说冤亲平等,佛魔不二,清珙禅师老来到底是成佛,还是成魔了呢?还是留给明眼人去评说吧!清珙禅师这十六首山居诗,一一介绍也未必啰嗦,下面再引几首供读者自己去欣赏吧。
2010-09-03
高山仰止 行云流水摘 要:禅是宗教,诗是文学,禅诗的结合是中国古代宗教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文化现象,禅诗既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宗教史上一块瑰宝。本文以中国古代高僧的禅诗为切入点,得出中国禅宗发展为入世佛教、人间佛教是禅诗得以兴盛的重要因素,并从几种典型的禅诗进一步探讨禅诗所显露出来的艺术美学禅宗境界。金代杰出诗人元好问在《俊书记学诗》里写下了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
2009-11-13
华严的圆融境对禅思禅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禅宗充分汲取华严精华,对华严宗旨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使禅思诗情得到摩荡升华,形成了禅宗的时空圆融境、理事圆融境、事事圆融境、现量直觉境,表达了禅宗诗歌独特的审美感悟,使得作为禅悟载体的禅诗呈显出帝网交光、珠珠迭映、圆美谐和、重重无尽的美感特质,蕴含着丰厚灵动的佛心、禅韵、诗情,在中国禅林诗苑绽放出净域奇葩,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枝枝互依倚,花光交相映。
2011-03-17
简单地说,当你因无明而生烦恼时(无明是烦恼的根源),千万不要生一个要把烦恼去掉的念头,因为烦恼本已是妄,再生一个要把烦恼去掉的念头,那是妄上加妄,心灵又加一层束缚而更不得解脱。那么,此时该怎么办呢?该如何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呢?智颉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先把烦恼止住,不让它流转,然后再去观这个被止住的烦恼,观着观着,烦恼便被观灭了;
2010-12-20
此前,宗杲禅师曾经参究过雪窦重显禅师的拈古、颂古及古德悟道之因缘,因此,经绍珵禅师之指点,宗杲禅师很快便洞达了先德之微旨。文准禅师对宗杲禅师颇为放心不下,临终前,遂指示宗杲禅师道:有个勤巴子(克勤禅师是四川人,故称勤巴子),我不识渠,汝可见之,当能办子事。在每天陪同士大夫入室谈话的过程中,克勤禅师仍不失时机地钳锤宗杲禅师,如经常举有句无句,如藤倚树这一话头来勘问宗杲禅师。法常禅师道:作么生?
2010-12-22
印度佛教传人中国后,到隋唐时期形成了若干宗派,有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禅宗、净土宗等等,但其中以禅宗影响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最大,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它是最中国化的佛教宗派之故。禅宗正是从佛教方面接着这一思想传统而有重要发展。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宣扬教义的经典、一套固定的仪式、需要遵守的戒律和礼拜的对象等等,但自慧能(禅宗六祖)以后的中国禅宗把上述一切都抛弃了,所谓一念觉,即佛;禅宗。
2010-05-29
要善于替别人着想唐代著名的智舜禅师一向在外云游参禅。忽然一只受伤的野鸡逃到禅师座前,禅师便以衣袖掩护着这只死里逃生的小生命。不一会儿,一个猎人气喘吁吁地跑来向禅师索讨野鸡:请将我射中的野鸡还给我!无论智舜禅师怎样劝解,猎人始终不依不饶地和智舜禅师纠缠。禅师没有办法,拿起行脚时防身的戒刀,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送给贪婪的猎人,并且说:这两只耳朵,够不够抵你的野鸡,你可以拿去做一盘菜了。
2010-12-19
三阶教创始人名叫信行,在周武帝灭佛后,采取佛经中最野蛮最欺诈的部分,摘录成一本书名叫《三阶集录》,书凡二十六卷,又采录《三阶佛法》四卷。
2010-12-21
蒲益大师在编辑梵琦的《西斋净土诗》时,明确指出梵琦的净土诗的目的是稽首楚石大导师,即是阿弥陀正觉。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是禅宗为了应对净土宗的挑战而提出的一种净土观念,认为一切净土无非是人心的显现,人心之外不存在净土。梵琦禅师开悟的那一年,正好是大元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当时梵琦禅师才二十九岁。梵琦禅师在襁褓中时,曾有异僧来家中化斋,摸着梵琦禅师的头顶说:此佛日也,他日必当振扬佛法。
2010-09-10
千七百则公案之说历时已久,但从未规范确定,也没有人真的去收集整理,法应禅师为之辛苦30余年,选取公案325则,诗颂2100首,禅师122人,编印成集,取名为《颂古联珠集》,而普会的续集则又随见随笔,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了公案493则,禅师426人,诗颂3050首,取名为《颂古联珠通集》。这个公案很美,历来为禅师们引用。提示: 南泉普愿禅师与赵州从谂禅师是唐代禅宗内的一对怪杰,特别是赵州禅师,禅风既高古,又清越;
2009-11-18
一、从死亡的一刻说到死亡的状况&am #13 am #10;  二、从死后的审判说到死亡的去向&am #13 am #10;  三、从死后的处理说到死亡的观念&am #13 am #10;  四、从奇怪的死亡说到美好的死亡
2011-01-28
如何体认缘起性空?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缘起法虽然深奥难懂,不过从因果法则的六条定律,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缘起性空。所以,初期大乘的学者们就对缘起法作了深入的探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缘起是指万事万物均由因缘(条件)和合而生起的。说有内识是从依因缘生才说它是有而非无的,识也是缘起的,缘起的唯识就不是凡情妄执实有我法等等的有,而是必依因缘生的有。3、业果缘起: 诸法因缘生,还从因缘灭。
2010-09-10
心若不生,法无差互。因牛头宗在后来的发展中法脉断绝,加之又是四祖道信大师的旁出法系,非曹溪六祖大师的正脉,禅宗极讲传承、法统,所以在后代禅宗的传法过程中,极少加以宣传。牛头法融禅师的这篇心铭,可以说是禅门心法的不传之诀,无上之诀。法中王。而石头希迁禅师,又是曹洞、云门、法眼这三大宗派的源头,特别是曹洞宗,其宗风法纲,可以说是直接承袭了石头禅师,明确地说,就是直接承袭了石头禅师的这个《参同契》。
2010-12-19
禅学是佛教根本教义的一个中心论点,它是佛说一切教法之中的一大总相法门。这正是《华严经》所说的,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在开悟的人看起来,所谓头头是道,法法皆真。真是见色闻声,无非这个,扬眉瞬目,尽是玄机。可是对于迷昧的人看起来,所谓山就是山,水就是水,真是迷头认影,当面错过,翳眼空华,无中生有。
2011-01-02
慧可大师当下就一肩担荷,承受达摩大师的法灯心印,为中国禅宗第二代祖师。后来慧可大师才把正法眼藏与衣钵,传给僧璨大师为禅宗第三祖,并开示说:是心是佛,是心是法,佛之与法,本来无二,平等一如的真理。在六祖惠能禅师把正法眼藏的如来慧命,传付给怀让和青原以后,禅宗的法派就从这二支发展起来,一是从南岳怀让禅师再传与马祖道一禅师(公元709——788年)二是从青原行思禅师再传与石头希迁禅师(公元700——790年)。
2011-01-22
慧可大师当下就一肩担荷,承受达摩大师的法灯心印,为中国禅宗第二代祖师。后来慧可大师才把正法眼藏与衣钵,传给僧璨大师为禅宗第三祖,并开示说:是心是佛,是心是法,佛之与法,本来无二,平等一如的真理。在六祖惠能禅师把正法眼藏的如来慧命,传付给怀让和青原以后,禅宗的法派就从这二支发展起来,一是从南岳怀让禅师再传与马祖道一禅师(公元709——788年)二是从青原行思禅师再传与石头希迁禅师(公元700——790年)。
2009-06-16
慧可大师当下就一肩担荷,承受达摩大师的法灯心印,为中国禅宗第二代祖师。后来慧可大师才把正法眼藏与衣钵,传给僧璨大师为禅宗第三祖,并开示说:是心是佛,是心是法,佛之与法,本来无二,平等一如的真理。在六祖惠能禅师把正法眼藏的如来慧命,传付给怀让和青原以后,禅宗的法派就从这二支发展起来,一是从南岳怀让禅师再传与马祖道一禅师(公元709——788年)二是从青原行思禅师再传与石头希迁禅师(公元700——790年)。
2011-05-10
而禅宗不然,它没有固定的寺庙,禅宗的大师们都是 衣钵寄生涯,随缘度岁华 。禅宗最核心的基本思想是六祖慧能大师提出的即心即佛,顿悟成佛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思想。明心风性,禅宗也称为心地法门。禅宗的教育方式,从早期的达摩开始,到宋代的参话头、参公案,已经出现了很大转变,它已由早期的默然不主语进一步到直指本心,再到后来的机锋、棒喝、参话头、参公案等等、参公案就是把古人悟道的因缘、作略拿来参。
2010-12-19
南宗破坏天竺僧徒所传的佛教相当彻底,从千百万字的经论到一字轮王咒,从净土到地狱,从佛到饿鬼,从生前修行到死后舍利,全部骗局都被“一切诸法皆由心造,但学无心,诸缘顿息”这几句话一吹而散。
2010-07-31
利生法师:苏东坡「庐山」诗偈与「禅」的探索 文学五明研究佛教导航。关键词:苏东坡、苏轼、黄州、庐山、禅、诗。在往游庐山之前,有关庐山的一些优景色说曾深深地激动过他,苏轼 数次登庐山。他第一次游方,庐山,是他因谪居黄州,当了四年的团 练副使之后,在调往汝州(今河南临汝县)的赴任途中,苏轼几次上 山,庐山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游踪,从山南到山北,从山上到山 下,跋山涉水,游览了庐山诸峰。《观潮》诗解。
2011-03-16
寒山诗中的禅意寒山诗中的禅意。而不同类别的诗又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如佛道隐逸诗的飘逸淡泊,山水诗的疏野自然,讽喻诗的悲慨直白,寓言诗的委曲理趣,劝世诗的质朴平易。寒山诗中的佛禅诗约有一百多首,约占全部寒山诗的一半。此高越夫先生在《谈钝老和寒山诗后评》中有较详细的论述:寒山子的诗,在诗界中系另辟一法门,说是捷径,却别有妙趣,不是天资高超,悟解禅理的人,很难了解他诗中的禅,禅中的诗。
2011-04-10
待客之道,禅宗公案,佛教禅宗,禅宗思想,禅宗经典,禅宗故事-中国佛教禅宗网。赵州城的赵王特地去拜访赵州从谂禅师,这时赵州从谂禅师正在床上休息,他躺着对来访者说道:  大王!第二天赵王派遣一位将军送礼品给他,赵州一听却马上下床到门外相迎。事后弟子们不解,就问赵州禅师道:若赵州禅师的待客之道,从禅心中示观不同于世俗的知见,就是高人一等了。
2011-01-13
苏轼散文中的禅。但苏轼则不同。这种观点是与行云流水,随物赋形说同出一辙,更何况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的思维方法及表述方式正是苏轼从禅宗那里学来的拿手好戏,内证是苏轼在《跋王巩所收藏真书》中亦云:僧藏......为人傥荡,本不求工,所以能工此,如没人之操舟,无意于济否,是以覆却万变,而举止自若,其近于道者耶?其次,苏轼散文受禅宗影响还表现在对禅宗某些思维方法及表述手示巧妙而自如的借用上。
2011-05-19
禅宗特别强调心法。二、禅的传承
禅宗的历史在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但按照禅宗自己的说法,禅宗是从印度传来的,最初都是从佛陀释迦牟尼佛传来的。禅宗一些基本的旨趣可以从很多方面讲,我概括了一些要点,虽然不是穷尽了禅宗所有的精神,但是也可以说是八九不离十,大家可以从禅宗的精神中反思我们的人生。禅宗初期在中国其实受的阻力非常大,我研究初期禅宗史,从达摩到慧能,学术界把这段时间叫做初期禅宗。
2010-05-16
吴言生博士的禅学三书,在禅诗研究上有所突破,他以禅宗诗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理性与悟性并重的思路,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从而弥补了较少从禅宗思想渊源上研究禅诗、较少从禅宗哲学象征角度研究禅诗、较少从禅宗诗歌本身研究禅诗的不足。在充分体证、理解了禅宗的终极关怀和禅宗审美生发机制后,本书尝试对禅宗诗歌进行具体分析,指出禅宗诗歌表征了对禅宗本心论、迷失论、开悟论、境界论的体证。
2008-08-05
禅宗——适合中国士大夫口味的佛教  第二节 禅宗——适合中国士大夫口味的佛教 佛教是设计极巧的一套大骗术,东汉以前,中国从来不曾出现过这样狡诈的大骗子,中国思想界无论在理论上经验上都缺乏有效的反对势力。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禅宗南宗不持天竺传来的某些戒律,抛弃了天竺僧徒的怪僻面目,但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不可能真正脱离佛教,例如爱慕妇女又严禁接近妇女的怪僻戒律,至少在形式上,禅宗还是坚守的。
2009-09-15
查阅有关文献,禅与禅宗的关系最为密切,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宗派,以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注重禅法、禅理,通过顿悟,而达到一种超越人世的有无、是非、得失的自由境界,即禅宗所说的佛的境界,号为顿门。禅宗是由西天(即印度)禅宗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传人东土(即中国)的,达摩即为中国禅宗的初祖。中国禅宗尊迦叶为天竺初祖,传到二十八代达摩东来,成为中国禅的祖师,难道佛祖拈的金波罗花不是实体之物吗?
2010-10-03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在中国诗史上,诗与禅的关系是一个显著的文学现象,不管是以禅入诗,以诗入禅,还是以禅论诗,以禅喻诗,都潜蕴着诗禅相通、互为转换的内在机制。诗 向。洛夫是台湾现代禅诗的倡导者和代表诗人,他看来禅是诗中的一个美学问题,甚至是诗中的哲学,而诗与禅的结合绝对是一种革命性的东方智慧,诗和禅都是一种神秘经验,但却可以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体验到。诗本批评的核心是以诗说诗,反对虚玄批评。
2010-09-10
二 满园春色关不住——禅师语录诗偈选析。品析: 大阳警玄禅师圆寂时,浮山法远禅师才三十六岁,为了不负曹洞长者的重托,他可是花了毕生的心血,终于在三十七年之后,他已七十三岁高龄之时,为大阳禅师寻得了一株灵苗,这就是投子义青禅师。品析: 云岩昙成禅师在百丈禅师那里参学二十年没有结果,就改参药山禅师,药山问他:百丈平时是怎样教你们的?云岩说:百丈经常说,""我有一句子,百味俱足。下面看丹霞子淳禅师的诗。
2010-04-17
嗣以其徒太虚法师继起,改弦更张,为适应时势,即以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之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同时得遇献身战地而收养敌我两方孤儿之弘伞法师,及修黄教密宗之能海法师之师弟能是法师,与蒙古之安喇嘛等人。弘伞法师者,乃弘一法师之师弟,安徽人,闻系北洋时代之将官而出家。同时,再由巨赞法师得识住在黄龙洞之印顺法师。一日,巨赞法师邀我丈室与言曰:阁下乃不世之士,禅门健者,况相交知心,今有事不得不直言相告。
2011-05-20
目前,在国内和国际上,禅学很热,很多人都在学禅,都成了禅的狂热的粉丝。禅是一种觉悟的境界。释迦牟尼把禅传给迦叶的同时,也把金缕袈裟和钵作为信物传给了他,所以后来禅宗习惯上把禅法的传承叫做衣钵相传,传到达摩大师时,成为西天禅宗第二十八祖。慧能之后,中国禅宗分化出五宗,五叶就是指禅宗的这五家。他的禅学三书——《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对禅学、诗学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1-05-24
他的禅学三书——《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对禅学、诗学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明心见本性。释迦牟尼把禅传给迦叶的同时,也把金缕袈裟和钵作为信物传给了他,所以后来禅宗习惯上把禅法的传承叫做衣钵相传,传到达摩大师时,成为西天禅宗第二十八祖。达摩大师被称为禅宗东土初祖。见性成佛,而当特纳们见到了自我的本心本性,也就获得了觉悟,生命就是觉悟的生命,我们也就成了觉悟的佛陀了。
2011-02-15
原始佛教主张念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认为一佛即一切佛,主张念十方世一切佛。如《华业经》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又《梵网经》卷上谓:卢舍那佛坐千叶大莲花中,化出千尊释迦佛,各居千叶世界中,其中每一叶世界的释迦释迦佛,又化出百亿释迦佛,坐菩担树。""(李明权) 
【求佛求一尊】  大乘认为,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原始佛教一般专念释迦牟尼佛,后起的大乘佛教则主张念十方世界诸佛。
2010-12-24
在他看来,人贵法妙,法比人更为重要,如果为师之人不如法,没有法的话,那就可以传法之源流,非独以人为源流......师承在宗旨,不在名字。汉月把五家宗旨的源头对准佛教中最古老的威音王佛和其所作之圆相,目的无非是针对不明宗旨、不肖宗旨乃至抺杀宗旨之徒,为五家宗旨的合理存在寻找权威依据,为呼吁僧人尊崇宗旨造就声势。看话禅是三峰宗人参禅悟道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禅法形式,汉月及其历代门人,都很重视看话头。
2011-05-06
禅学思想就是人间佛教思想真禅法师:禅学思想就是人间佛教思想。什么是禅学思想?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居士也说:佛陀出生在人间,说法度生在人间,佛法是源出人间并要利益人间的。所以我说禅学思想就是人间佛教思想。可见应慈老法师也非常重视禅学思想中的人间佛教思想,把净化自己和利益人群作为他弘法活动的主要内容。以上种种事例,都说明禅学思想就是人间佛教思想,弘扬禅法就是弘扬人间佛教。 | | | |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11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0】0370-00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118号欢迎光临当当网,请
网上购物享当当
促销专题
促销专题
促销专题
促销专题
促销专题
促销专题
促销专题
促销专题
促销专题
促销专题
促销专题
促销专题
促销专题
促销专题
您现在的位置:
浏览下级分类
排序方式
请选择排序方式
--------------
按销量 降序
--------------
按价格 升序
按价格 降序
--------------
按折扣 升序
按折扣 降序
--------------
按上架时间 降序
按上架时间 升序
每页显示数量
本书是一本系统研究道家人格的著作,也是一部具有中国理论特色的人格研究论著。全书内容包括道家人格的世界观,道家人格的人的本质观,道家人格的人性观与价值观,道家人格的基本特征,先天人格与后天...
¥30.00
¥22.50
 折扣:75折 节省:¥7.50
有时候,《圣经》被人简单阅读着。兴之所至,随手翻阅,与一般书籍无异。有时候,《圣经》被有志于再创造的文化人仔细审视。尔后,被引用,被改编,被延伸,被用另一种文学形式再叙述、再表现。如此一...
¥36.00
¥28.80
 折扣:80折 节省:¥7.20
  禅语人生从禅悟、禅理、禅语等理念阐述人生与智慧集合,文化与现实结合,用文化智慧的思辩方式阐述人生大智大慧。  禅是探究人生命意义的最高智慧,跟许许多多的其他哲学文化一样,其宗旨都是落...
¥34.50
¥17.20
 折扣:50折 节省:¥17.30
中国的会道门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产生的带有宗教和封建迷信色彩的民间秘密结社。数百年来,会道门时而潜行默运,时而崭露头角,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曾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在中国下层社会中曾拥有过数以...
¥30.00
¥24.50
 折扣:82折 节省:¥5.50
1934年中国有两本道教史出版,一本是许地山之《道教史》,另一本是傅勤家之《道教史概论》。至1917年傅氏《中国道教史》出版,方被视为“我国第一部道教史”。
东晋史学家常璩之《华阳国志》,记载...
¥28.00
¥19.60
 折扣:70折 节省:¥8.40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的一户书香门第之家,现年85岁。他幼蒙庭训,少习诸子百家之学。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时值青年的南怀瑾投笔从戎,跃马于西南边陲...
¥412.00
¥254.80
 折扣:62折 节省:¥157.20
人,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当你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你怎样才能有安全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才能稳居高位而无忧?在《应变:生存之道》一书中,星云大师通过《掌舵》、《危机意识》、《两面人》、《应...
¥19.00
¥12.30
 折扣:65折 节省:¥6.70
本书是人类学经典著作之一,堪与列维-斯特劳斯和伊里亚德的伟大作品同列。
在本书中,特纳通过在非洲恩丹布部落中的田野考察,将仪式在这个群体中的地位进行了诠释。特纳拓展了“阈限”与“交融”...
¥39.80
¥30.60
 折扣:77折 节省:¥9.20
¥26.00
¥19.50
 折扣:75折 节省:¥6.50
本书力图通过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佛教的产:尘及在中尉的弘扬。著者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种角度来探索佛救,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人精深...
¥23.80
¥15.30
 折扣:64折 节省:¥8.50
公元前500多年,悉达多在古印度伽耶村菩提树下开悟得道,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佛教的历史自此展开。2000多年后的今天,佛教已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亚洲乃至世界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本书以问答的...
¥58.00
¥36.30
 折扣:63折 节省:¥21.70
  本书通过史料的爬梳与实事求是的思想研究,揭示出阳明学在产生发展过程中与道家道教的思想联系,通过研究二者的关系,深入探讨和揭示阳明学作为思想史上的“这一个”所具有的独特性质和意蕴,并重...
¥35.00
¥26.30
 折扣:75折 节省:¥8.70
人生一如成语,像雾像雨又像风。禅宗有“幡动、风动、心动”的公案,它告诉我们的是“相由心生”。一旦明心见性,便能豁然贯通。
“心迷法门转,心悟转法门。”深入汉字和成语所洞见的真实世界,正...
¥24.00
¥16.80
 折扣:70折 节省:¥7.20
本书着重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佛教的内容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先是从佛教的历史、典籍、教义、仪轨制度和寺院殿堂多个侧面,阐明佛教构成诸要素,以揭示佛教作为文化实体的基本内涵。然后着重从政...
¥39.00
¥29.30
 折扣:75折 节省:¥9.70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佛陀传记,它是由禅宗高僧写成。它的特别在于不仅生动再现了释迦摩尼成佛的人生经历,而且通过一个个故事,清晰明了地讲述了佛法。在这本书中,读者绝不会读到高深莫测的名词、理论...
¥38.00
¥17.10
 折扣:45折 节省:¥20.90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为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千百年来以其独有的刘宇宙天地、社会人生的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本书通过生动的案例,向广大读者展示道家博大精...
¥25.00
¥18.80
 折扣:75折 节省:¥6.20
¥13.00
¥10.40
 折扣:80折 节省:¥2.60
¥32.00
¥20.80
 折扣:65折 节省:¥11.20
本书重点探讨了元代道教史籍的产生背景及其编纂、刊刻、损毁、传播等诸多问题,整体考察了元代道教史籍的编纂与流传之概貌。提示了元代道教史籍中所蕴含的道教立足于自身,吸收儒家、佛教思想精华而形...
¥35.00
¥26.20
 折扣:75折 节省:¥8.80
“文化中国丛书”包括:《周汝昌谈红楼梦》、《侯仁之谈北京》、《罗哲文谈长城》、《李学勤谈历史文明》、《何兹全谈中国历史》、《苏士澍谈中国金石文化》、《吴小如谈中国戏曲》、《骆承列谈孔子》...
¥11.00
 折扣:65折 节省:¥3.90
¥56.00
¥38.00
 折扣:68折 节省:¥18.00
本辑《宗教人类学》的作品尽管难免有差强人意或应景性的地方,却是编者努力贯彻“走近宗教现场”之立场的一种实践。如果说“田野现场”的文字是指向中国宗教传统的“地方”(南方的浙江)和“当下”的现...
¥50.00
¥33.30
 折扣:67折 节省:¥16.70
雅各布斯是美国著名专栏作家,2005年因创作《智高无上》而名动美国,此后又以《我的圣经狂想曲》、《小白鼠日记》等大卖天下,从而跻身超级畅销书作家行列,成为《纽约时报》排行榜、亚马逊网站排行榜...
¥32.00
¥17.60
 折扣:55折 节省:¥14.40
此本不能说是著作,只将前人及时人研究底结果总撮起来,做为大学参考底书。本分上下,上编述道家及预备道教底种种法术,下编述道教发展中教相与教理。
¥17.00
¥11.10
 折扣:65折 节省:¥5.90
人生在世如何立身,面对社会上形形***的人和事,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摆脱心理隐患,星云大师在《般若:心灵处方》中,以历史上成功和失败的众多例证,令人心诚悦服地解说了如何正确对待金钱、物质、...
¥21.00
¥15.80
 折扣:75折 节省:¥5.20
故宫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经典文化。从故宫的地位、作用及其内涵看,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宫、皇权为核心的帝王文化、皇家文化,或者说是宫廷文化。皇帝是历史的产物。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帝...
¥290.00
¥202.90
 折扣:70折 节省:¥87.10
译者根据仓央嘉措诗歌内容的暗示性与象征性,经过慎重考虑,心安理 得地将其诗的总体数量框定为70首,分为地、水、火、风四辑。每辑中的每一首诗都有据可查。所谓四大皆空,业已被仓央嘉措的诗歌一句...
¥28.00
¥17.40
 折扣:62折 节省:¥10.60
“觉悟——解脱”,是一个次第分明的渐修过程,还是自性的直接证入,一了顿了?佛性为本有,还是始有?成佛被视为本性的回归,还是历经万劫后的功德圆满?是悟后修,还是修后悟?等等。这些传统中国佛...
¥50.00
¥32.50
 折扣:65折 节省:¥17.50
本书稿为星云大师的论文集,该论文集屏弃了一般论文艰深枯燥的写法,其开篇就是大师在香港体育馆关于戒定慧的演讲,书中对佛学的戒定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演绎。整本书稿读起来十分的通俗好懂,本书收集...
¥98.00
¥63.70
 折扣:65折 节省:¥34.30
¥36.00
¥27.00
 折扣:75折 节省:¥9.00
本书按主题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人性、语言和历史”,摘录收取了赫尔德《又一种历史哲学》、《历史哲学思想》、《论语言的起源》等著作的精华章节,也是为本书奠定基调的一些文字。而赫尔德关于神...
¥23.00
¥17.20
 折扣:75折 节省:¥5.80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错不了。  行善积福,作恶招祸,错不了。  若说错了,是你用心错了。  宫观禅堂思春,花街柳巷观心,哪个出尘,哪个染尘?  深山古洞做梦,拳击场上炼神,谁是道人?...
¥26.00
¥14.30
 折扣:55折 节省:¥11.70
  如今有些禅和子看公案、论公案,都在弄玄虚,琢磨着什么话用什么话来对,有的当成打哑谜,有的当成文人对诗句,有的当成时下流行的脑筋急转弯,还有的干脆当成威虎山的黑话了,以为是些全无道理的...
¥26.00
¥14.40
 折扣:55折 节省:¥11.60
  入得厅堂出得家,才算真潇洒。,得志时没多啥,破产时没少啥。明天还没到,昨天早过啦,生命只在当下,何牵何挂?拿得起,放得下,莫负这杯茶。  最美妙的是你为你的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去处,看着...
¥26.00
¥14.30
 折扣:55折 节省:¥11.70
这里收录的长短不一的五篇论文,是从近十来年作者发表的论文中选出来的,它们分别涉及了道教与唐代文学、宋代政治与思想、东亚文化交涉、近代中国佛教和现代中国思想与学术等五个领域,由于涉及的内容...
¥20.00
¥13.60
 折扣:68折 节省:¥6.40
  在《舍得》中,星云大师继续释发学识精义,对大众人生拓展、学业、事业、生活及修养心性诸方面进行分析和指导,启发人在成长成功的过程中把握住自己,沿着精进的方向完善自我,以和谐社会。
¥28.00
¥17.40
 折扣:62折 节省:¥10.60
¥30.00
¥19.50
 折扣:65折 节省:¥10.50
圣严法师从佛经中辑出100则偈语,用通俗的语言,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做了简明扼要的阐释,用以指导现代人的生活,帮他们树立正确的目标,正确地对待生活,破除烦恼,获得内心的宁静。
¥28.00
¥15.10
 折扣:54折 节省:¥12.90
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三世纪是一个轴心时代,在中国,出现了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和列子等诸子百家;在古印度,出现了《奥义书》,并且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五世纪;在古希腊,出现了德谟...
¥60.00
¥37.20
 折扣:62折 节省:¥22.80
星象就是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各种现象。中国古人根据星象的变化来推断人事的吉凶祸福,因而形成了星象学。星象学是一种迷信的方术,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其中也包含有一定的科学成分。
¥23.80
¥14.30
 折扣:60折 节省:¥9.50
新手入门
配送方式
支付方式
售后服务
特色服务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当当网 2004-2011, All Rights Reserved查看完整版本: [--
- 1 Pages: ( 2 total )
2006-07-01 02:37
文史哲特价书店(徐州市祈年书店)贴图特价书目
《***阅点资治通鉴》精装全10册一箱,***阅点的原书是1956年古籍出版社出版的32开本20册平装本,这次是据原书影印,档案出版社1998年1版1印,印7000套,定价1980元现500元包运费。
w\N\J^5,Q fi~@J` --------------------------
./0wt+ ***对《资治通鉴》一书十分重视,1953年,***亲自委托范文澜、吴晗组织校点《资治通鉴》。1954年,***又对吴晗说:“《资治通鉴》这本书写得好
h&d"| ,尽管立场观点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但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俱。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部书,借以熟悉历史事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校点本出版后,***在日理万机之余,反复阅读,不但作了批注,还作了许多标记和圈点。
opN4@a7l c>3? T^= 本书按***阅读的原书影印,聘请国内著名美术家装帧设计,不仅可以使广大读者了解***如何学习、研究、借鉴历史,同时,传世名著,伟人评点,今古合璧,相得益彰,是各界人士收藏的珍品
2006-07-01 02:39
2006-07-01 02:40
2006-07-01 02:41
2006-07-01 02:42
《***评点二十四史》,影印本16开本精装全27册3大箱,档案出版社1998年1版1印,仅印了1500套,定价10000元,售价3500元包运费。
H`URJ8k$Q ------------------------
:~srl)|) 二十四史是一部卷帙浩繁的中国历史典籍。它是从西汉司马迁开始,经由2000多年来历朝著名的历史学家精心编撰的纪传体史书合集,全书共3259卷,约4000万字,它记叙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明崇祯十七年长达4000多年里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是我国最详细、最权威的一部历史巨著。
YPY,g R o.Y6(
o   ***一生酷爱读史,尤其青睐于二十四史。
-m>3@"q ,`YBTU   1952年,***添置了一部清乾隆武英殿版的二十四史,从此,无论在京还是外出,无论健康还是生病,这部史书始终伴随着他。直到逝世之前,重病缠身的他还用颤抖的手在几册《晋书》的封面上分别记下了\\\1975.8\\\再阅、\\\1975.9再阅\\\、\\\一九七五、八\\\等字样。风雨春秋二十四载,***在日理万机之余,用顽强的毅力通读了这部历史长卷,有些史册和篇章还两遍、三遍、四遍地研读过。他在研读二十四史时,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下了大量图、画和批语。这些是***情感和思想的率直流露,它是情怀不能自抑的感慨,是思绪如飞的激越,\\\五帝三皇神圣事\\\\\\一篇读罢头飞雪\\\这或许就是***心境的最好写照。一部二十四史所包含的\\\几千寒热\\\令***\\\东方白\\\时,却\\\歌未竟\\\。
>g~IP> n|DMj[uT   ***读史时的心境、感叹、自非今天的我们所能描摹、刻画、我们只能从他写的批语和作的词中领略他的心境之一二了。
{.KD#W
$5 one1
2006-07-01 02:42
2006-07-01 02:43
2006-07-01 02:44
2006-07-01 02:47
插图本百年中国文学史(精装本全3册),上册1872--1916年,中册1917--1949年,下册1949--1986年,600+680+720页, 于润琦主编,装帧印制精美,主要特色是图文并茂,搜罗了大量作家留影、手迹、作品书影等,为读者提供了许多历史知识和感性材料。该书还有附录两种:一是《百年期刊要目》,收录百年来重要期刊四五百种;二是《百年大事记》。
IEP|j;~*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1版1印,仅印了3700套,定价195元现80元包邮资
2006-07-01 02:48
2006-07-01 02:49
装帧印制精美
2006-07-01 02:51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这套书不用我多介绍了,大家应当很熟悉,这次到货75种,下面我列出书目和定价,其它详细信息就不列了。都是出版社库存新书,复本多少不一,因为同时在多个渠道销售,随时可能缺书,所以您订购什么书,以我的确认为准。售价一律按定价的5折,邮资每本1元,每次挂号3元,
Q 3^h 冯维辛 格里鲍耶托夫 果戈理 苏霍沃-柯贝林戏剧选22.6元,
CnZEBAU 恶之花 巴黎的忧郁29元,
-OU{99$aS 莱蒙托夫诗选 当代英雄31元,
y06*
*f) 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集34.5元,
M eep 卡夫卡小说选20.25元,
=+ 绿衣亨利(上下册)58.9元,
$\/^O94-l 金钱27.5元,
)1Y?S; 打鹿将39.1元,
r:d+5" 艾青诗选19.8元,
i|AWaG) 罗摩衍那选19.05元,
w/T-5 傲慢与偏见26.8元,
sP2Uj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册)51.5元,
2\z|/
Q 双城记27.8元,
4Otq3s34FT 列王记选22.35元,
gt(p%~ 鲁达海亚基姆等作品选30.5元,
|%ZJN{!R 母亲 短篇作品选34.5元,
dhnX\/ 关汉卿选集24.5元,
z~~pH9=c2 柳宗元选集25元,
|?Ed
k7` 马亚一家40.85元,
$%"hhju 汤姆叔叔的小屋33.5元,
uYg Q?*Z 吉姆爷 黑暗深处 水仙花号上的黑水手36元,
Bt,'g* Cs 戈拉32.7元,
;]m;p,$ 涅海河畔34.4元,
M/9[P*
VE 一生 漂亮朋友35.75元,
T8|?mVv s 陆游选集19.6元,
Z8Y& #cB 弥尔顿诗选31.5元,
K\;4;6 g 好兵帅克历险记44.4元,
h4 9q(085V 草叶集(上下册)56.8元,
oA~0"}eS 驴皮记 绝对之探求36.8元,
u pUJF`3 幻灭39.3元,
U YJ>L 名利场(上下册)58.9元,
=P9rOK= 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26元,
Q%?%zuU 萌芽19.65元,
-=8f*K[W 屈原选集23元,
cl]W]^q-Cx 西班牙流浪汉诗选17.5元,
9e>2kd 弃儿汤姆琼斯史(上下册)44元,
j?]
+~ 堂吉诃德(上下册)65.25元,
5WRqeSGh 爱伦坡短篇小说集29.4元,
OAW_c.)5D 巨人传24元,
\#w8~+`Gq 儿子与情人25.5元,
^OIo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下册)74元,
I{U|'a 奥勃洛莫夫36元,
;R2A>f~ 无名的裘德33.7元,
M.MQ?`_"b 泰戈尔诗选28.8元,
SC2LY 浮士德24.8元,
< _K*]Z 维加戏剧选33元,
-]u>kjiIT 里尔克诗选43元,
b`S9#` 海涅诗选31元,
lV 4TFt , 还乡29.8元,
#`%S[)RT 古希腊戏剧选30元,
G"u4]!$/ 杜甫诗选26.5元,
mr#.uhd.z 艾凡赫32.85元,
OiZ-y7;k^ 戈洛夫廖夫老爷们童话集36.5元,
S\t!7Xs%*U 包法利夫人 三故事30元,
%_p]6doF 塔杜施先生29.2元,
"10\y{
`v^ 前夜 父与子31.15元,
jR\ !2! 外祖母25.4元,
yW7>5r 勃洛克 叶赛宁 诗选32元,
&{a#8 f#c 德伯家的苔丝25.5元,
4Jc~I 贝姨16.65元,
`VGw5o 马雅可夫斯基诗选39元,
BSd.7W;cS= 苦难历程(上下册)54.6元,
3%o}3.P,:@ 珍妮姑娘26.3元,
a+k3wzJ 简爱35.65元, JeLL1J 十日谈36元,
"ixea- 2 汤姆.索亚历险记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32元,
-}oH],C 济慈诗选24.5元,
MuzQ z.C 罪与罚22.35元,
=c&.I}^1L 秘鲁传说29元,
Q\xDAOEL 亚.奥斯特洛夫斯基 契诃夫 戏剧选 25.6元,
OR+py.vK 易卜生戏剧选29.2元,
})(robBkA 卢贡大人22元,
OuWRLcJ! 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选29.4元,
c`lL&*] 巴黎圣母院25.8元,
F,pKt.x 尼贝尤根之歌18.45元。
2006-07-01 02:52
2006-07-01 02:53
书名: 人间喜剧(精装全24册)
`
0q=Z], 作者: 巴尔扎克(法)
G6x'Myg I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_;S~ 出版时间: 1994-06-17
{:n1|_r4Z 印刷时间: 1997-06-17
akCC X_d 开本: 32
$cm 9xW& 品相: 十成品相
l4iklg3 原书价格: 695 元
/
?TR_> 现售价格: 380 元
W* v3B. oY; C[X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以毕生经历完成的光辉创作群,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在这里,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触,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它再现了1816-1848年,也就是王政复辟到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图景。
I};*O6D` 《人间喜剧》这个包括91部小说的庞大创作群,采取了分类整理和人物再现的方法,将它组合成有机的整体。
@*=5a (# 所谓分类整理,就是将作品按其类别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大类,其中风俗研究最为重要,数量最多,因此又将其分为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军事生活、乡村生活等6大场景。
em- V5fb 所谓人物再现法,就是将同一个人物,让他在不同作品中连续出现。每出现一次,就展示其性格的一个侧面,最后,将这些作品情节贯穿起来,就形成了人物的思想发展轨迹,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再现其性格的全部。比如拉斯蒂涅,在《高老头》中只是写野心家的雏形,在《纽沁根银行》中,发展为野心家的典型,在《贝姨》与《阿尔西的议员》中,是个挤进贵族行列的豺狼般的金融寡头了。
4)'U!jSb 《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被称为三大主题。
|}Gz+E> Wfc~"GQq4 第一主题:贵族衰亡
O[Y 9v 8^uPA 《人间喜剧》写出了资产阶级以充满铜臭味的金钱为炮弹,在三个战场上,发起对封建阶级的猛攻,使贵族连遭惨败。
C 'Y2kb 第一战场:老一代被金钱打倒。代表作是:《古物陈列室》、《农民》。
{5d 5Y%& 第二战场:新一代被金钱腐蚀。代表作为《高老头》。
ZuA"l Y 第三战场:妇女被金钱轰走。表现为太太们情场失意,***们婚姻不幸这两个方面。代表作《弃妇》、《苏城舞会》。
fd>&RbUp 巴尔扎克的阶级同情,是在注定要灭亡的贵族一边的,然而他同情的泪水挡不住他现实主义的目光,他不得不违背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爱,如泣如诉地描绘了他心爱的贵族阶级的必然没落而不配有更好的命运。正如恩格斯所说:他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
rQU6*f cKoW5e|u 第二主题:资产者发迹。
MQ0r ln? L2~'Z'q 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成功地塑造出一系列取代贵族而入主社会的资产者形象,大致由三类人构成:
r=54@`O! 1.具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特点的老一代资产者形象。代表人物《高利贷者》中高布赛克。剥削方式单一,经营手段落后;生活方式陈旧,极端吝啬,这是资本主义早期剥削者的特点。
yq^Ma 2.具有过渡时期,即自由竞争时期特点的资产者形象。代表人物《欧耶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剥削方式具有多样性,经营手段带有投机性;生活方式仍带有早期资产者极度吝啬的特点。
;G3?Sa7+ 3.具有垄断时期金融寡头特征的新一代资产者形象。代表人物《纽沁根银行》中的纽沁根。剥削方式带有更大的冒险性和欺骗性,经营手段超越经营范围,向政权渗透;生活方式现代化,纸醉金迷,穷奢极欲。他展示了经济命脉的掌管者同国家政权的掌管者开始勾结的垄断资本已初露端倪。
5wl;fL~e 《人间喜剧》通过老一代的高布赛克、过渡时期的葛朗台和青春期的纽沁根这三代人追逐金钱的经营史,再现了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演进史,这也是资本主义由崛起到成熟,到统治全世界的发迹史。
3hUP>F8 y%kZ## 第三主题:金钱罪恶
IvI..#EzG g0B
%3v 1.毁灭人性、败坏良心。
y=EVpd 金钱调动起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卑劣情欲,人人都毫无例外地追逐金钱,它把一切统统淹没在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导致良心萎缩、野心滋长、道德堕落、人欲横流。代表作《高老头》、《贝姨》。
urCTP.F 2.毁灭爱情、败坏家庭。
N>]J$[j 金钱成为夫妻结缘的唯一纽带。爱情、婚姻、家庭都是以金钱为轴心而展开的,金钱导演出一幕幕悲剧、喜剧、丑剧和闹剧。代表作《欧耶妮· 葛朗台》、《夏倍上校》。
Fqgs
S 3.毁灭社会、败坏国家。
Qh
-:P`CN 金钱犹如无孔不入的***魔鬼渗入到全社会的各个角落,收买了当权者的人心,使大人物堕落为衣冠禽兽。金钱毒染了整个上层建筑包括文学、艺术的神圣殿堂。金钱成为国家政治权利的杠杆,无所不能的真正的主宰。代表作《幻灭》、《交际花盛衰记》。
;YW@ 3F-h oVPr`] 三.艺术成就
MxKTKBxQ 第一.强烈的现实性。
"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以高瞻远瞩的历史目光,从研究客观世界的宏观出发,洞悉整个法兰西政治、经济、思想、道德以及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达到一般作家所达不到的深度和广度。它具体表现在:
PiCGZybCA 1. 立意高:
VfP\)Rl 《人间喜剧》的目的是研究整个社会,做社会这个历史家的书记,写出一部法国社会的风俗史,这使他能站在现实主义的高度,展示历史的发展。
}^ lt;Y5{b 2.视野阔:
=adHP|
S 这是一部睥睨千古、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它把1816-1848年王政复辟、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生活尽收笔底,无论是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还是金钱罪恶,都无所不包地囊括其中。
+8itP> 3.挖掘深:
DZ\K
7- 巴尔扎克以阶级斗争的观点深入探讨各阶级的动向,指出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怎样在暴发户的进攻下最后被扫除,深刻反映出时代的本质。它以经济决定一切的观点,研究金钱征服整个社会的历史进程,揭露本质,打中要害,非凡夫俗子,犬儒文丐所能比拟。
57gt"f 第二.高度的典型性。
CS(2bj^6 D 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c{ckm 1. 环境决定性格:
5I^;v;F 巴尔扎克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环境可以决定和改变人,他总是着重描写环境对人物性格形成的作用。作品开头往往是在大段精细而富有典型特征的环境描写之后,再列出人物与情节。他的环境描写包括时代背景、社会风貌、人物关系和日常生活的物质条件。不同的环境成为不同人物性格形成与发展的依据。
6ST(=X_C 2. 性格再现环境:
:k'm^k 巴尔扎克的人物,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是时代本质的艺术再现。那些充满贪婪、野心、拜金、兽性的人物,都是从时代的五脏六腑中孕育出来的,都是现实的嫡生子女,通过这些典型,再现出产生他们的环境即社会的本质。
fF r9] 3. 惊人的情欲描写:
UXJblo# 巴尔扎克在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时,尤其善于突出这一个,他让他的主人公被某种情欲甚至怪癖控制着,达到病态的、疯狂的、不可遏制的、叫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他们宁可不分昼夜地将自己焚烧在这种情欲的孽火中,死而无悔。比如高老头的爱女,葛朗台的爱钱,贝姨的妒忌,邦斯的古董癖,于勒的好色,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产生震撼人心的感情力量,反而达到比真人还真实的艺术效果。
y1Z>{SDiq 第三.细节真实。
JTm'fo[ 作为艺术巨匠的巴尔扎克,在他描写人物的多方面成就中,通过一系列具体而典型的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性格特点,这点则更可称道。这种对细节描写的逼真同样使人物更具真实感,更富感染力。
jnT Tj l 比如:葛朗台的肉瘤,总是在心理激烈活动的时刻闪动。他的口吃,又总是在他欲擒先纵,投石问水的节骨眼上出现。由此表现出自由竞争时代资产者的狡猾奸诈与老练。
WIRG 再如拉斯蒂涅写信索取母亲和妹妹积蓄时暗自流下几滴眼泪,表达出野心膨胀但天良未泯的青年此时此刻的内心矛盾,表现出他走向深渊的趋向。
dr:x0> one1
2006-07-01 02:54
2006-07-01 02:55
书名: 歌德文集(精装本全十四卷)
U$& '>%#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LSJ.pBl\X 出版时间: 1999-09-01
:W1?t*z:[ 印刷时间: 1999-09-01
*URT-+' 开本: 32
?{^_z_, 品相: 十成品相
>$L7J=Em 原书价格: 596 元
T>rmm7F 现售价格: 300 元
$Vq5U9- ~nfOV* 德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歌德是继莎士比亚之后世界最伟大的文化巨人之一。他的长篇诗剧《浮士德》、自传体小说《夏绿蒂》及大量抒情诗,都深受中国读者喜爱。这本文集较全面地收入了他的抒情诗、叙事诗、戏剧、小说、散文、文论等方面的代表作及一批珍贵书信,重新译出《浮士德》,收入首次译出的《意大利游记》,恢复了《歌德谈话录》选择本中略去的几近一半的文字。由新一代歌德研究学者杨武能出任主编,北京、上海、南京、成都、武汉、广州等地的歌德专家鼎力合作,以全新的面目,使歌德的作品再放异彩
2006-07-01 02:57
2006-07-01 02:58
书名: 臧克家全集(精装全十二册)
zHX\h [0f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Hs]
D: 出版时间: 2002-12-01
/u4RZ|&as 印刷时间: 2002-12-01
=N\; ?eF( 印张:250.125
4i)5=H 开本: 32
Y 品相: 10成品相
i`r`Fj}-S- 原书价格: 580 元
a- rR` 现售价格:200 元 包邮资
[-_{3qqe one1
2006-07-01 02:58
2006-07-01 02:59
上海科技出版社2004年横排标点本“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丛书”全21册,详细目录参看下面的图片。库存新书,有部分复本,套定价631元,现180元包邮资。
U`qC.s(L one1
2006-07-01 03:01
各册内容介绍:
}{FXk[ j*?8w(!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壹)
:$b` n 《伤寒经解》一书,线装共八册,为清代姚球著。是书现藏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亦有藏本。姚氏籍贯生卒年代已不可考,正史无传。本书刊行于1724年,故知姚氏可能为康熙后期及雍正年代之人。
{S{%KkAV 成书于清代的《伤寒经解》是一本阐发张仲景《伤寒论》经义的专著,也是一本总结清以前《伤寒论》研究的专著,作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对《伤寒论》进行一次全面的修订。作者以成无己本为底本,对《伤寒论》全文重新进行了整理编排。全书分为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差后复症、序例、辨脉法、平脉法、伤寒论等十一部分,将仲景原文重新分门别类,然后效仿成无己,逐一阐发医理,或综述前贤之妙论,或独出一己之高见,或驳斥叔和之陋识。作者对六经病证,用功尤勤。全书方药及煎服法与仲景原文有所差异,当为作者临证之所验。
7! >0 ,^?g\&f( 《脉理集要》一书,线装一册抄本,为汪宦所著,现藏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Unb2D4&' 6~%>C 《脉理集要》集脉理之精详,参先哲之至言。全书分为候脉图说、脉诀总歌、脉理详辨、经络部位、妊娠脉、小儿脉纹脉候、脉会、脉位、气形、来去、尺寸、上下、前后、至数、歇至(止)、阴阳、诊例、七情、无脉、反脉、异脉、怪脉、政脉、胜负扶抑、各部不胜、不胜期诀、虚数期诀、真脏俱搏、上古三诊等章节,对诊脉部位、脉象机理、病脉提纲、脉象主病都有详细的阐述,语言简练、易诵易记,结合临床,切合实用,实为“启后学之捷径”。
qhGz2}_j I2$DlEke 《脉学类编》一卷,成书于清代咸丰八年(1859年)。为清代玄庵山人辑著。作者生平无从考证。本书系作者根据《四言举要》重加编次并注释而成,即汇集《崔紫虚脉学》和《李濒湖脉学》之精粹。书中先述脉学理论之概要,继而详论各种脉象(共27种)之特性,最后脉证相合、从脉论治。是一部研究和学习脉学理论,指导从脉诊断论治的重要文献著作。
gD 6S%O UF!qp 《温病辨证》为清代光绪年间的马宗元(字清儒,江苏丹徒人)所著。现藏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手抄孤本。
GB|>eZLv 'r]6 GC8Z$ 本书为治温病之书。对于温病一门颇有见地,法于古人而不泥于古人。详细分析温病与伤寒、温疫之不同,阐明温病发生之病因病机,温病的传变与预后,以及温病的治疗,针对不同的病症施以不同治法,后注有温病要知欲死及欲愈之候,并于书后附有所用之方。方简而药约,有古人方,亦有自拟方,实为治温病之良方。
>SDQ@63E? toPbFU' -----------------
QGuqV8 y0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贰)
Fa>f'VXx 《一见能医》一书共分十卷。卷一之“运气司天”取之《医林金镜》,“经论总抄”取之《明医指掌》,“望闻问切”取之《治法汇辨》,“八门看病诀”及卷二之“医门八法”均取之《医学心悟》。其中《医林金镜》及《治法汇辨》两书均已亡佚,本书保存了其部分佚文。卷三、卷四为“辨证”。卷五、卷六、卷七为“病因赋”,内有刘一仁之注文。卷入“用药须知”、“四言脉诀”。卷九、卷十为“类方”。其中“辨证”及“用药须知”为朱氏家秘,颇具特色,为本书要点。
; R+>}6 《济世珍宝》一书,由明代王泳汇集、沈震校录,现珍藏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系明代抄本。其中主要内容均涉及生育之道。
?A|JKOst] 6AJk6 W^Z -------------------
^5E9p@d"J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叁)
gvR]"h 《医通祖方》采集了大量的经方、时方,并按祖方分类方剂。每一类方剂,先列祖方,后述由祖方化裁而成的经方、时方,权称为“子方”,子方一般含有祖方中的主要药物及某一功用,通过药物或剂量增减,扩大适用范围。《医通祖方》通过以方类证,以方析证,示人以辨证论治之法,嘉惠后学,值得研读。
(BLxK)0" 《药论》是清代沈文彬将高鼓峰随笔《药论》与澹园吴公处所得《药能》二书熔冶一炉,并稍作校勘而成。其主要特点有:语简用备,利初学者诵记。本书语言简明扼要,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比较类药,明药物之长。书中对不少同类药的性味功用等作了必要的比较,便于临证选择;推究病机,知用药之忌宜。作者强调分析病机及辨证用药的重要性,于书中可见一斑。
@bA5uY! ?-)!dl%N 《丁甘仁先生家传珍方》共载方262首,分为丸方、散方、膏方、丹方、杂方五部。所治病症广泛涉及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皮肤科、五官科,尤以治外科疑难杂证见长,辨证着眼整体联系,处方用药往往内外参合、表里并重,善于运用和胃健脾之剂、益气托毒之法,以扶正祛邪而收效。观其遣方用药,善用以毒攻毒法治疗疮疡、疔毒、痈疽发背、湿痰流注、风火丹毒、阴疽痰核等病症。胆大中不乏审慎,高超医技,尽显其中。治病方药,症状病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全书所载丸、散、膏、丹诸方,不论内服还是外敷,皆详细介绍制作方法,颇具临床实用价值。
VBL4cU8D -------------------------
`CVkjLiy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伍)
$,~Ily7w 《考证病源》重点对七十四种病源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阐述,是一本较好的中医病因病机学专书。此外对药物的主治功效、药物引经、切脉主病、临床用药、方剂等方面也予以阐述,可谓是一本较全面的中医入门书。本书特点:歌赋形式,易读易记;病因分析,综汇诸家;考证病源,一统法方。
(-WRZLOQ 《儒医心镜》一书,原抄本中未见撰者与抄写者,书中每篇后,有“田氏考之曰”之语,田氏当为整理补充与抄写之人,然其事迹无法考。从此书引用书目看,下至明代,又不避“常”、“玄”等明末及清代之讳,因此,成书年代疑为明朝中期以前。
Z|E9
}Il] q|B9Jk 此书开篇以歌诀形式记述了二陈汤、四物汤及小柴胡汤的加减法,基本涵盖了此三张方剂在临床上常见的兼症及用药变化,言简意赅,便于记诵,有很强的实用性。其后记载了二十六种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机、用药治法,其编写体例与宋代以来的内科重要方书大致相同。每篇先综合医经及前代诸医之论,叙述本病的分类、代表症状、辨证规律、治疗大法及预后,下列代表方剂及具体煎服法,然后再由田氏对此疾病的辨证治疗进行补充。
OlCqv-B2& 0fewMS* 《王乐亭指要》为黄乐亭临证病案,录于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春。黄氏生平已不可考,正史无传,地方志不载,疑为清代中后叶江苏苏南一带人氏。书中以病为纲,分为时邪、咳血、吐血、淋浊等53门,计录病案972则。每病下先列所治病案,其末大多附医论。内容以内科杂病为主,间有妇人科与外科治案。每案先列病情,后载方药。书中病案,颇多连续治疗,有利于读者领会病情及治疗的变迁。
1@p,  one1
2006-07-01 03:01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陆)
eY :"\c3 《陈莘田外科方案》为清代医家陈莘田临证病案,刊行年代不详。陈莘田为清道咸间吴县(今属江苏)人氏,世居长洲枫桥,通内外科,以疡科名医,名重一时。书中以病为纲,分为肺痈、胃脘痈、痰瘿、手腕流注、眉心疔等230门,计录病案658则,并载外科备用汤方36首(其中有3首重复,实为33首)。内容涉及疮疡痈疽、瘿瘤、流注流痰、乳房、皮肤、前阴等疡科疾病。每案先列病情,后载方药。
?\8aT"o 《疡科指南医案》共分头、鼻、耳、目等二十九部。载有脑漏、鼻脓、耳下结核、目珠疼痛等医案二百多则。作者按人体***顺序,从头至足,分别论述每个部位发病的症候、病因、病机、治疗和方药。对于初学者系统掌握外科常见病的治疗,有较大帮助。
-kk7y -0CBMoe 朱费元,清代医家。所著《临证一得方》(即《朱杏村外科医案》),由后人巢念怀抄写并珍藏,乃海内孤本。该书共四卷,卷一为首部,卷二为咽喉颈项部,卷三为上下身内痈部,卷四为手足发无定处部。另有附录《疡医探源论》、《论疔疮对口发背治法》、《外科应用经验要方》。共记载外伤科方面的病证二百余种。
\eKXsO"d L-w3A:jk 《爱月庐医案》记载喉风、喉蛾、颈痈、骨槽风等临床病症医案26则,载方45首。每则医案除了辨证施治外,着重于病因病机,论述详细,条理清晰。书中诸多病例以脉测症,掌握疾病转机,治疗得心应手。对每个病症描写既全面又详尽,栩栩如生。治则治法灵活多变。
eP]y\S*P ---------------------
veq3t$sj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柒)
^J8 《薛氏济阴万金书》作者薛古愚,字将仕,宋代医家,生卒不详,擅长女科。著有《女科万金方》(简称《万金方》)、《女科胎产问答要旨》(三卷)、《产后歌诀治验》、《玉峰郑氏女科秘传》等,均有抄本传世。《薛氏济阴万金书》三卷,是在薛氏《万金方》基础上,由郑敷政编撰。郑字和阳,明代昆山人,郑氏女科传人,得家传薛氏《济阴万金书》更为铨次,而成《薛氏济阴万金书》。全书涉及经、孕、胎、产及妇科杂病,每证后均有治方,且加减详微,“叙证颇详,立方显豁”,文体流畅简练,论理明彻易懂。理法方药贯为一体,对临床有切实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
7_ix&oVI 《孕育玄机》有上、中、下三卷。上卷论调经,分为十一篇;中卷述保胎,析为四十八篇;下卷辨生产与产后诸病,列为六十八篇。全书凡一百二十三篇,七万余字,综合妇产科之常见病、多发病证诊治,论述简明畅达,使为医者能得胎产之良诀。
,ho",y
!tTv$L> 《妇女百辨》一书分为杂证、调经、胎前、临产、产后,论中引用各方、妇人要方等内容。采用提问形式对近百个病症进行阐述,说明其症的病因、病机、治疗以及用方。杂证中论及妇人中风、咳嗽、周身痛、痢疾、呕吐等症;调经中论及经先期、经后期及闭经诸经、胎前论胎孕不足产、欲产诸症;临产论胎死腹中、临产晕厥、胎衣不下、产门不闭诸症;产后论产后阴挺、产后血晕、产后狂言、产后哮喘、产后四肢痛身痛、产后小便不通诸症。论中引用各方附40多方,多为历代医家名方;妇女要方中收集作者时代诸多医家经验之方及作者本人临证验方。其中妇人各症的理论阐述有牵强之处,而妇女要方中诸方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临床经验及治疗特色。
&Gh,ROo4 --------------------------
nKGQU,C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捌)
dnLjcHFj& 《资生集》成书于清代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作者佚名。全书共六卷,卷一、卷二总论经带各病证治,分述内服外治方法,卷三、卷四、卷五概述胎前、临产、产后诸证的病因与证治,卷六论述妇科杂病。各论前引用前人论述,后立各家效验处方。从卷二“带下”起附慎斋按语,全书有双行夹注与眉批,为无名氏批注。该书记载了调经、经闭、血崩、带下诸积、恶阻、子悬、子满、子气、腹痛、腰痛等数十种妇科常见病证,理法方药齐备,施治体现特色,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f D
XKv) --------------------------
n0l|7:Mk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玖)——竹亭医案(上下册)
3q/Us0jr 《竹亭医案》共九卷,其中内科杂病(包括少量外科病例)六卷、女科三卷。因作者将历年积累的病案似珍珠般地串连一起,故又名《缀珠编》。本书涉及的病种颇为广泛,凡感冒咽痛、湿毒暑热、瘰疬痧痘、霍乱吐泻等等,无不详录在案,且多为复诊医案,使读者对病案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案中的议论与按语也时有神来之笔,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处方用药体现江南医家平正的特色,基本上不用峻烈之品,即使必须使用攻逐之剂,嗣后仍图补脾和胃,深得中医调理之三味。此外,“治病必求其本”也是孙氏的一大特色。
i[KXkjr ----------------------
2L(])t6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拾)
l!:bNMd 《剑慧草堂医案》所载医案以内、妇科为主,兼收五官、外科病证,共计67种。上卷载咳呛、音嘶、哮鸣、痰饮、泄泻、痢、疸及风温、风燥、暑湿、疟疾、霍乱、湿热等外感病。中卷列虚损、鼻衄、失血、淋浊、肝胃气痛、胁痛、肿胀、肺痿、痹症、怔忡、痞聚、鼻渊、串疬、肠痈等内、五官、外科病证。下卷专收女科病证,先载咳呛、痰饮、便泻、肿胀、风温、癃闭、肝火、眩旋、心悸、肾积等女科杂病,后列调经、崩、带、子悬、恶阻、产后瘀阻妇科病证。
 G06;x  《孤鹤医案》本书是临床各科的医案集,以病症名为主分为41类,每类有数则至二十余则案例,合计664例病案,其中有不少是复诊病案。以内科疾病为多,另有妇科、外科、五官科疾病及时症。作者不仅临床经验丰富,各种治法娴熟,而且医学理论的根基也非常扎实,理论与临症治验相互交融,故案中每每妙语迭出,精彩纷呈。
2006-07-01 03:02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拾壹)
9R$$(zB 1; 作者彭用光,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明代医家。精医术,善太素脉。
4|_xz; i 《原幼心法》共3卷。上卷主要论述孕产及小儿养护所应注意的问题,中卷及下卷以证为纲,将小儿病自幼及长分成27门,每一门又分别论述病因病机、四诊用药、治则治法,并据证定方。书中还采用诗歌、赋形式,并附有图谱,使全文形象易懂,便于记诵。全书方论证治完备,广征博引,间述新见,于治则治法论述颇多。该书具有下述特色:推原本始,重视胎教;以证类方,论述颇多;治法多样,重视外治;广征博引,图文并茂。
@\F7nhSfa P-ZvWM 《小儿诸证补遗》作者张昶(1563—?年),字甲弘,号海澄,大梁(今河南开封)人,明代医家,家世业医。《小儿诸证补遗》1卷,以“问对”形式,详阐小儿胎寒胎热等常见病证之主症、病源、治法、方药,凡15种。书中辑入小儿春令肝胆证等脏腑病证5类,以阐明小儿脏腑经络辨证之纲要;书首列有观气色、验指纹、定脉法之图、歌,以强调小儿诊病之要领;书末附有“小儿引经诸药歌”、“小儿外治诸效方”,以突出小儿治疗用药之特色。全书探究病源深刻,理、法、方、药精详,尤其是治法用药方面颇有独到之处,可供后人临证借鉴。
oA5Qk3b: ---------------------
~y1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拾贰)
RCTqV.L 《幼科医验》一名《幼科医案》,分上、下卷,由其孙秦沆(字载明)汇辑,是一部收集了30多种病证的中医儿科医案,内容丰富,理法完备,颇有特色。
dsw^$R}  秦氏认为,新生儿杂病多因胎热、胎毒所致,诊治此类病证多用清热、解毒、凉血之品,善用川连、连翘、银花、丹皮、赤芍、玄参等药物,颇有应验。在治疗小儿疳积之患常投川黄连、银柴胡、地骨皮、胡黄连等清热之品,以消食积化热之虑。
}y g"n>v
c7 《大医马氏小儿脉珍科》为清末医家马氏所撰,作者名字、生平不详。全书概述小儿生理、病理的特点,阐明小儿诊病的要领,详论小儿常见病证辨证用药的常法,由此可见小儿珍科脉症的全貌。该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内容较详,阐述小儿初生寿夭、初生调摄、惊风痰食、五脏主病之总论,以概述小儿生理、病理的特点;绘编小儿望色、察脉、观指纹之图、歌,以提示小儿诊法的要领;略述小儿初生调理、回气、刺泡、通便诸治法,以显示小儿熏洗涂抹外治诸法的特效;分述小儿胎寒胎热、脐风撮口等60症之论治,以阐明小儿辨证择药的法则。下卷续述小儿诸热、诸汗、伤寒、疟疾等27症之论治。
5P "I[" ------------------------
iWeUsS%zpV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拾叁)
(+v':KH3_ 综观《顾氏医案》,顾氏用方加减非常灵活,杂病重视扶正,对外感、内伤疾病的治疗均有心得。顾氏治病重视调养正气,但又不废攻邪。治疗邪气胶结之证时,反对滥用滋补。在诸虚互见的场合,他又以健脾胃、舒中土为首务。用药轻灵流通、甘润柔养为其特点。
U $#^ e 《费绳甫先生医案》不知何人何时所抄。共分25类,173则病案,除去前后重复的医案,实有医案110则。从这些医案中,我们可以看出抄本的一些基本情况。
9>L^GgXA Ijiw`\
; 每则医案都只有一诊,没有复诊。尽管费氏医案涉及面广,内外妇儿各科齐全,但从分类角度来看,每一则医案都不相同。可以想见,这些医案都是从费氏大量的临证记录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有效病例,经过编辑加工,去芜存菁,再分类编排,使之条分缕析。读者通过阅读这些医案,可体会到费氏临证时辨证论治思路。
4}D&=0IZ $xW9)) 综观《王九峰医案》,其病机分析,深入浅出,遵经发微,脉络清晰;针对病情,一语中的;其证治方药,善用脏腑五行生克制化之机、阴阳交感相错互根互用之理,注重扶正补肾、培运中土之法,把握养生保精、怡情悦性之则,堪称诊治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之高手。
z}J~X%}e ----------------------
D A=LR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拾肆)
0UpRSh)# 《沈俞医案合抄》系沈、俞两医家医案的合编,共载医案191则,其中俞案106则,沈案85则,内容涉及中风、时证、阴虚阳虚、疟、厥、痫、郁、神昏、眩晕、不寐、肝病、脾胃病等十余种病证。沈、俞两人为同时代的嘉善名医,颇有交情,两位医家的医学风格相近,所撰医案皆“立案明晰,制方轻灵”,甚至有“一鼻孔出气”之说。故后世王文镕将两家医案合编而成本书。
)Mq4p'*A[ 《陈莲舫医案》医理分析,详略得当;辨证论治,不拘成法;药不伤正,调理为先。全书所收医案以内科外感、杂病为主,兼收外、妇科病证126种。上卷载中风、类中、肝风、历节风、春温、风痧、食复、霍乱、囊风、惊风、肺痈、哮喘、咳嗽、呕血、胸痹等42种病证。中卷列痢疾、肠风、泄泻、痰饮、脾胃、疟疾、脚气、臌胀、噎膈、淋浊、遗溺、癃闭、梅毒及耳、目、鼻、舌等病证44种。下卷为咽喉、失音、痫、痫厥、癫、头痛、河白、黄疸、汗、损病、疬、消渴、怔忡、鹅雪疳,以及外科各类痈症、妇人调经、胎前产后等病证40种。各症医案少则一例,多二十则,惟药物大多无剂量,为其不足。
ksU& q%1 I|*[/)]y 《退庵医案》记载医案三十则,理法齐备,施治得体,或恪守咸法而取效,或别出心裁以奏功。其中六则咯血医案最值玩味,从中可见其诊治特色之大略。凌氏诊治用药具有辨证细致、治法丰富;先标后本、去邪存正;画龙点睛,善用药引等特点。
c%G~HOE=B --------------------------
3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拾伍)
G :+D1J] 《旌孝堂医案》记载医案近二百。常先论病机,次述脉证,立法处方有当。所载医案包含内、外、妇、伤、五官等多种疾病,从目录上看,涉及四十余种病证。反映出二位医家学识广博,勤于实践,具有多方面的医疗经验。
9r\p4_V 《江泽之医案》原分上下二卷,共272则,涉及病证有54类之多,以内科为主,兼及妇科、外科及五官科。病案中既有外感时病,又有内伤重证,用药繁简不一,剂型丰富多样,基本上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江泽之丰富的临证经验及独到的学术见解。
|(x%J[n0+ $n8&5 《王应震要诀》全书首载王应震先生四十四字要诀、示子孙慎医歌、辨寒热虚实损脉法、汤论,以及伤寒和营透表解肌汤、清解风热保肺汤、透发痧疹邪毒汤、润养脾阴汤、补火生土汤的应用经验;次列诊视脉案方法,收录培养精气、呕恶作泻畏寒、久嗽喘伤肺肾、肾亏耳聋头眩、风寒食滞口渴、肾亏、脾土亏弱、元亏将脱、久嗽伤肺失血、百合病、胎动时坠、衍经虚热。色淡腰痛等23种内、妇科病证的治则方药。
T^8`ji one1
2006-07-01 03:02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拾陆)
%[*_-% 《邵氏方案》作者邵杏泉,清末医家。据抄本题记,其为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1865年)名医,太平天国时期曾在上海行医。著有《邵氏方案》六卷等,从抄本看,系由其不同弟子抄写整理而成。《邵氏方案》共涉及七十种疾病,包括内、外、妇等科,录医案千余条。其所治疾病以江南一带的多发病为主,患者体质多阴虚、多痰湿,故辨证用药受温病学派的影响颇深。
w'i+WEU>l 《临症经应录》作者刘金方,晚清医家。自幼攻读各家医书,融会诸家学说思想与临床经验。《临症经应录》成书于咸丰己未(1859年),载医案一百二十余则,是刘金方临床诊病的部分医案。刘氏特点有:注重辨证,用药不拘一格;善用膏方;重视妇幼病证。病证涉及外感六淫、内伤杂病、幼儿痘疹、妇人诸病,反映了刘氏的临床经验。末附集方,载录案中所用方剂,便于查阅。
I7XM2xM -----------------------------
3 P\4

K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拾柒)
(8S+-k? 《王仲奇医案》共一百则,根据内容,当为王氏在沪行医时所治案例。其中外感病症较少,以内伤杂病为主,而危重症、顽症不少。纵观本集所录,王氏医案特色大致如下:
1(aib^!B 案语朴实,描摹病状详尽细致,比喻形象贴切。
!+
hw8@A ]*DIn1C^ 王氏中医理论修养深厚,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思路清晰。辨证上重视脏腑、经络理论。治疗时经方、时方并举,惟求一效,无门户之见。
q="CA4 9Z2a
FW9 临证重视“脑”的生理病理,治疗多从调补肝肾、督脉入手。擅长治疗瘀血病证,用药多取辛香行气、辛润通络之法。
o9D#d\G L{f0r!d| 《李冠仙医案》记载医案二十余则,大多见于《仿寓意草》。全书理法方药俱备,既有治病验案,又有心得体会,或理论阐发,或经验总结,或病案讨论,或方药分析,反映了李氏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mp^t2 BW`Tw^j 李氏临诊详于辨证,对于错综复杂的病证,常能抓住关键去伪存真而取效;李氏推崇古方,常取其法而灵活应用;李氏用药法有规矩,方有加减,只要方药符合于病证就可大胆应用。
wXeJjE%j:3 0Z AtBq.s 《沈菊人医案》为沈菊人先生临症医案之一部分,分上下两卷。上卷列病症三十五门,下卷列病症二十二门,共收医案四百八十一例。所治病种非常广泛,包括内、外、妇、产、儿、老年、五官、口腔、男性、心理,并辅以针灸、导引等,可见沈菊人先生的医疗技术非常全面。
yW(A0 ---------------------------
S` Uq1o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拾捌)
d$D3iv^hyx 《贯唯集》一名《通意子医案》,作者号璇玑洞主通意子,不载姓名,生于公元1825年,卒年不详。行医五十年以上,师承有自。《贯唯集》共载医案247则(复诊除外),包括内、妇、儿、眼等科共32个病种,均为“业经见效者”(自序),由其门人辈笔录汇集而成。综观医案主要特点有:辨证精确、治疗有序、处方灵活、防患未然、注重摄生。
,-1taS 《叶天士曹仁伯何元长医案》汇集三人医案于一册。《叶天士医案》体现了叶氏一贯的学术思想。此书录案三百七十八个,其中外感温病医案近一半,种类包括春温、夏暑、冬温和疟疾,其余为消化、呼吸系疾病、外科疮疡痔漏和儿科痘疹。
7&dPrnQX= sc
EE$: 《曹仁伯医案》重视临床病理辨析,深入追寻起病原因,对病机复杂的情况必精心研求,故处方遣药颇为细密,往往一方多效,一举几得。
=-uk7uZM {M0pq3SL*t 《何元长医案》共收录了四十类疾病,二百九十个医案,其中以内伤杂病为主。其医案记录言简意赅,用药中规中矩。诊疗特色有:辨证明确,治法清晰;分清标标本,缓急论治;注重相互间的联系,法多兼顾;用药甘润,罕用峻剂。
H?pWyc, --------------------------------
"OKsl2e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拾玖)
\xtmd[7l lt; 《临诊医案》中所记医案,收集的是上海及临近地区在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著名医家的医案,实属宝贵。
=)I 内容广泛,记录真实。医案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内、外、儿、妇各科。本书医案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具有原始记录的特征,无加工修饰的痕迹。有的医案仅有一次诊治,有的具有多次诊治,均如实记载治疗过程。如钱老荣一案,受惊奔走,哮喘,以三拗汤合旋覆代赭苏子降气法。次诊开出方药,方后记录“此方未服,适痰壅气升而亡”。这说明医案是记录者留作自己总结经验所用,并非加工后供人阅读,因而具有明显的真实性,极具价值所在。
FU(s jB 0>?78QL9 医案完整,再现全貌。书中有多个疗程很长的医案,完整地记录了治疗的过程。如蒋客光一案,前后共30诊次,对病情从卫、气、营、血、差后等阶段的症状、脉舌、病机分析、治则治法、处方用药,均作了详细记录,真实再现了百余年前单纯用中药治疗风温一症的过程与疗效。许多温病的典型症状如斑疹、谵语等及其治疗对策,均在医案中保存,是研究学习温病的极好材料。
KA {Y*m^7 ]?2&d[ 《汪艺香先生医案》是民国十三年(1924年)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间,由黄卓人、黄绍宗、黄蕴华等人搜罗所得手抄而成,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馆藏孤本。本书共四卷,记录了艺香先生所诊医案,不分病种,多无标题,论病以时症温病、疟痢之疾为主,兼及妇、儿。医案透彻详明,论病切中肯綮,用药灵通活变,每定一方载明经典著述,且常于汤方中合用丸散为引导,独具匠心,自成一家。
Xn8r3Nb$A L}U fd >* 《徐养恬方案》为清代徐养恬所著。系徐氏临诊处方实录。所列案例,多系一诊一方,标明复诊者较少。方前记述病名症状、病因病机、辨证治法,详略不同。详者诸项周备,略者仅数字而已。各案文辞质朴,叙述简约,不着粉饰;却喜论病挈要。辨证准切,处方循法,遣药精当,内蕴医理深邃,荷载经验丰厚。
@y\M8C8 --------------------------------
sJ/?R: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贰拾)
!Zf)N_k 本书前十卷为钱艺所著,后四卷则为钱艺后人续编。书中收录了钱氏及其后人自光绪元年(1880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三十余年间记录的医案、医话共529则。全书不分门类,随诊随录,基本按年代时间排列。从书中收录的医案看,大多数医案属内科病案,其中又以时疫外感病为主,也有不少妇科、儿科、外科案例。许多医案记录十分详细,记叙了整个疾病的发病演变和治疗过程,并且对误治、变症都有所分析,这对指导后学有积极意义。从第十一卷起,同时记录多则医话,是作者对所诊治医案的见解阐述,以及对当时医学界某些时弊的看法。由于历史的原因,书中也有一些迷信的地方,如用桃符、历书作为药物治疗精神疾病等。
>/F,Z%! &q one1
2006-07-01 03:04
《世界文学名著珍藏本》,精装全18册一大箱,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前后印刷。包括:红与黑、呼啸山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巨人传、福尔赛世家、弃儿汤姆·琼斯史、浮士德、神曲、泰戈尔诗选、普希金作品集、坎特伯雷故事集、马丁·伊登、前夜·父与子、罪与罚、唐璜、海涅诗集、白鲸、伊利亚特,原价636元现180包运费。
2006-07-01 03:04
2006-07-01 03:09
《历代中医珍本集成》,布面精装全40册一大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原定价1180元,现370元包运费。
vSy#[9} JB= L\E} 全新的出版社库存书,每套一大箱,已经到家,复本不多,欢迎大家订购!!已经预订的请尽快结算。
hpJi,4r.d /A;!g5Y --------------------------------
NrdbXPHceN 在中华文化遗产中,中医药学以其独特的理论、深遂的思想、卓绝的疗效和浩瀚的文献,继续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受到海内外有识之士日益广泛的瞩目和重视。中医药学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医疗、养生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并随着历代医家的著说而成为留传后世的典籍。因此,整理与研究这些医学文献,不仅具有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这种整理与研究工作,成为当前继承发扬中医学术的基本途径之一。为了促进中医学术的普及与提高,特约请上海中医文献研究所主编《历代中医珍本集成》,以满足广大中医工作者的需求。
9n"D/NZB Yl#r9TM 中医古籍仅现存者已逾万种,本书辑选具有相当学术价值和临床价值的历代古医药,包括自北齐以来历代中医典籍之精粹百余种,分为医经、伤寒、本草、医方、诊断、通论、养生、内科、外科、儿科、妇科、针灸、眼科、医案医话等十四类,对其著者生平、著述内容、学术特色等方面予以校正考定,分装为四十册。所有典籍经专业人员勘正错讹,采用影印方式出版,既保存和反映了中医古籍的原貌,又能便利读者正确阅读和理解古代医籍的旨趣;各医籍前载有“内容提要”,以梗概地介绍撰著者生平、著述情况及内容要点,并客观评价其学术特色,对从事中医工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6-07-01 03:10
2006-07-01 03:11
2006-07-01 03:13
书名: 钦定八旗通志(精装大32开全12册)
EI*B( 作者: 李洵 赵德贵 周毓方 薛虹主校点
dk9'C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8i3I5* 出版时间: 2002-06-17
/MB3w m 印刷时间: 2002-06-17
B#_
? 品相: 十成品相
{reSj& 原书价格: 1980 元
Mi0?$. 现售价格: 650 元
l* =\0 1>1&NQ#} 八旗制度是清朝根本的社会制度,前代未有,后世也无。清朝重视八旗制度,先后编修了两部《八旗通志》,为区别,称前书为《八旗通志初集》,后书为《钦定八旗通志》,是研究清代旗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民俗、氏族、典制、教育、宗教等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者必备的经典著作。前书1985年已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校点出版;而后书一直是清代刻本,印数少、卷数多、未加标点、没有索引,广大读者查阅不便、甚感头痛。因此,吉林文史出版社新近推出校点本《钦定八旗通志》,自然受到学界关注。
%(IkUD db%o3>>e   《钦定八旗通志》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敕撰,纪昀等修,嘉庆年间成书,共356卷。该书是在《八旗通志初集》的基础上纂修,但两书的内容结构、资料取舍、范围规模有所不同,特别是《钦定》补续了乾隆朝六十年之八旗史事。其中涉及档案文书大多散佚,只赖《钦定八旗通志》得以保存,其史料价值,更弥足珍贵。由此可见,《钦定八旗通志》既是清人纂修的一部八旗史,又是一部关于八旗的史料集。这对于研究清史、满学,尤其是研究八旗制度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i%{5d mX9amS&B$   八旗研究成果之所以不丰,同研究者查阅《八旗通志》困难有关。最近国家开始纂修《清史》,所以200年以来第一次出版标点本《钦定八旗通志》,正逢其时,恰当所需。此次点校《钦定八旗通志》的主要工作是:分段、标点、校注、索引。其分段、标点,似易实难。古籍的标点,难在疏解。此书标点,更多一层满洲、蒙古人名、地名、官爵、衙署、赐号等满、蒙、汉文翻译之难。该书充分反映了校点者与编辑者的严谨态度。
J2M[aibV Qx-/t9`!Z   该书精校精印,惟慎惟微。其校注,尤见功力。该书以嘉庆内府武英殿刻本为底本,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校本,参证《清实录》、《清会典》、《八旗通志初集》,以及文献、档案等,并汲取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校勘、注释。正如前贤所言:“观天下书未遍,不可妄加雌黄。”由是,该书校点者规定“三勤——勤思、勤查、勤问”和“慎改——校出之讹、误、衍脱,必查实根据,亦必出校勘记。”此基校点工作,“其底本之缺行、漏段,词序颠倒及讹、误、衍、脱之字,均据校本予以补足、理顺、勘误,并出校于所校补之段、行、字词下,加校改顺序号,按号作注,置于卷末。”据笔者统计,《八旗通志初集》仅出校勘记164则。《钦定八旗通志》的校勘,做得更多、更细、更广、更精。经笔者统计,全书共收录校注401则,其中第285卷25则、第283卷24则、第284卷22则。
G'oMZb ({= XrY\ot`,D   《钦定八旗通志》中的人物志记,凡149卷,入传满洲、蒙古、汉军旗人3409人,列女15997人,共计19406人。《八旗通志》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八旗人物传记。但志中或传中人物,分散各卷,头绪纷杂,查阅检索,非常繁难。而《三十三种清代传记综合引得》,也没有收录《八旗通志》中的人物志传。此书将《八旗通志初集》和《钦定八旗通志》两书的正传和附传人物7386人(列女除外),加以排比,做出索引。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八旗通志初集·人物传索引》,下篇为《钦定八旗通志·人物志索引》。每篇分列出汉字姓氏笔画检索和汉语拼音检索。每传主之下列出名字、姓氏、旗分,并注明校点本的册数、页码和原底本的卷数、页码。有歧义者,加注说明。使用起来,十分方便。仅此一项,功莫大焉。
[%M=nJ{8 "NY[&S   校点本《钦定八旗通志》以嘉庆年间武英殿刻本为底本,以《四库全书》本为校本,遴选版本,更为精当。如果说《八旗通志初集》是一部八旗制度的资料长编,那么《钦定八旗通志》则是一部八旗制度的专史专志,同时也是一部更为可信的八旗资料集,具有很高的文献与学术价值。
Tji G!W8 one1
2006-07-01 03:13
2006-07-01 03:14
2006-07-01 03:15
书名:红楼梦(16开精装967页,全1册盒装,刘旦宅彩色插图24幅)
!2-f%x]tO 作者: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
m5c?A+@fZ 出版社: 人民文学
v]UT1d=_T 出版时间: 1990-08-01
TYv'#{ 印刷时间: 2000-05-01
J:mq5[ 品相: 10成品相
]A?'& 原书价格: 135元
|$*1!pL-QP 现售价格: 70元 包邮资
" one1
2006-07-01 03:16
图中亮点系反光所致,实际图片很精美。
2006-07-01 03:17
2006-07-01 03:29
煌煌巨著:《杨守敬集》16开精装13卷,竖排版,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第1卷1988年出版,第13卷1995年才出完,该书工程量之大,版本印制之精,实属罕见!!定价1860元,让价目前调整为560元包运费。数量不多,欲购从速!!
]Sj1tx7f ?4k/V6n@y 杨守敬生于1839年,卒于1915年,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金石学家、版本目录学家,还是驰名中外的书法家和近代的大藏书家,被后世尊为学坛巨星,岿然为东南大师,历来受到学者们的钦佩和景仰,也受到伟人的重视。清代将他的历史地理学与李善兰的算学、段玉裁王念生的小学并誉为当朝“三绝学”,是“开舆地学之新纪元”。鲁迅先生曾研读杨守敬的著作,并且重订了杨守敬的《寰宇贞石图》一书。该书出版时,郭沫若撰写了序言。新中国成立之后,***主席听吴晗介绍杨守敬的《历代舆地沿革图》一书后,即指示要出版该书。此书为中国最全的历史地图集,从禹贡至清朝,一朝一图,甚为详尽,且用朱墨二色套印。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乃周恩来总理定夺,按杨守敬编绘的中国地图修订出版。董必武、郭沫若、李四光等都亲笔致函有关部门出版杨守敬的不朽著作《水经注疏》。***同志非常重视我国的古籍整理工作,曾指示国务院请李一氓同志抓一下国家的古籍整理工作。国务院1982年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就列有杨守敬在历史、金石考古、说文段注和水道水利等方面的多部著作,还成立了《杨守敬集》整理小组,由湖北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规模定为27集。
=I.uf    杨守敬受学者推崇和伟人重视,不仅在“学富”,还在于他“品高”。一是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爱国主义精神。杨守敬拥有40多万册藏书,其中孤本就有1万余册。他在逝世前立下“遗命”,将视如珍宝的巨额藏书“捐给政府”,后来这些古籍便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二是他为中华民族争光的民族精神。他在驻日本使馆工作期间,发现我国流失到日本去的古籍,便不惜代价买到手,一船一船运回国内。他在日本刮起兴碑贴的旋风,日本书家拜倒在他的门下,求教者络绎不绝。回国后,还有许多日本书家慕名前来求教拜师。至今日本书道界尊称他为“日本现代书道化的祖”。三是杨守敬刻苦钻研自学成才的精神。杨守敬4岁丧父,靠祖父抚养,5至7岁在家由母教识字背诵诗文,8至10岁在陆城私人学馆读书,四书成诵。11岁因迫于生计,在家站柜台,白天习商,晚上苦读书,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常常读到深夜,睡觉前还要把当天学习的课文背诵一遍才得入睡。为了念好书法,一张纸写8道,先淡红、后深红,继而淡墨、浓墨,正面写4遍,再在反面依次写4遍,不几天,千张纸便写完了。他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终成大家。
2006-07-01 03:32
《楊守敬集》分冊目錄
2S >b7Yk)[% 第一冊:
8l>7=~Egp 《鄰蘇老人年譜》
X :#}E7]j 《禹貢本義》
)H1\4LeP 《四書識小錄》
n-he|u 《論語事實錄》
Cl8S_Bz 《三亳考》
H2S/!Q;K 《漢書地理志補校》
{1"kZL 《三國郡縣表補正》
oI K{ Dn l|B\ 第二冊:
:IX_|8e ^ 《支那地志摘譯》
**CGkL 《隋書地理志考證》
g8R@ol0 (j(hr'f 第三冊、第四冊:
hRQw] 《水經注疏》
(kVxa8 0 6{w'q&LYcE 第五冊:
yR% l[/ X 《水經注圖》
{(IHHA> 《水經注趙戴合校勘本》
7/HX!y{WP 《湖北江漢水利議》
m f\tMik 《湖北金石志》
* EPJebl*** 《荆州府志》
+V9(4la 《晦明軒稿》
Jz]OWb * ~J0r%P 第六冊:
Jsa G=3& 《歷代經籍存佚考》
,*sKr)9) 《漢書二十三家注鈔》
mLV0J ' 《古詩存目錄》
u"F{cA!B QBCEDv&j 第七冊:
y\n#`*5k 《增訂叢書舉要》
mYqLqezAA 《續群書拾補》
jFl!ooCo hT%
>)71 第八冊
,=s 《日本訪書志》
or"9I1o 《日本訪書志補》
[[O4_)?el 《日本訪書志續補》
tlYB'8bJY 《藏書絕句》
jw)c|%r> 《學書邇言》
^[6#Kw&E 《激素飛清閣評碑記》
/2cn`dR, 《激素飛清閣評帖記》
zj$Ve 《三續寰宇訪碑錄》
Y}h&dAr 《壬癸金石跋》
'8LHX6FXK 《鄰蘇老人題跋》
%r@:7/ 8\+XtS 第九冊:
YpvFv- 《寰宇貞石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