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龙之谷魔导师强力盾盾能学灭歌的?

音乐、艺术爱好者。特别喜欢钢琴音乐、新世纪音乐、交响音乐、古典音乐等。对文艺复新时期的艺术有浓厚兴趣。 品味音乐艺术
( Sun, 12 Aug 2007 23:10:17 +0800 )
Description: 很晚了
却睡不下
打开CD机听了一会儿音乐
让我想起很多往事
漆黑的外面雨下的很大
心理想
明天一早的空气会很好
喜欢雨后的早上
散散步
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 ( Sun, 20 May 2007 22:09:08 +0800 )
Description:
20年精选双CD特辑
◎历年最畅销深情再现 大师经典最完整收藏
◎世界第一名琴「史坦威钢琴」代言人
◎销售量超过4,000,000张新世纪浪漫派钢琴诗人
◎三张进驻Billboard新世纪专辑排行榜TOP10 ◎连续两年Billboard杂志年度10大新世纪艺人
◎全美唱片协会两度提名最畅销新世纪艺人
轻触你的心弦 丹尼瑞特
1992年起,世界第一名琴「史坦威钢琴」已连续十年指定他为全球的代言人。拥有古典的瑰致,也不失时尚的轻盈,丹尼瑞特拥有让指尖下每个音符都能说故事的魔力,他的演奏与创作融合了爵士、古典、新古典等音乐元素,风貌如同初晨的甘霖,听起来没有任何的负担。除了发表自己的创作外,瑞特也擅长改编著名百老汇及电影配乐大师的作品,赋予其自己清新的新诠释。惯于自细腻的生活经验中撷取灵感而表现在音乐创作上,丹尼的音乐使他还拥有「心灵治疗师」的美誉。这样的感动一定要与你一同来细细品味。
《心灵深处》--您不可不珍藏的2CD特辑
这套精心推出的2CD纪念特辑中,电影经典为您呈现的是最脍炙人口的电影主题曲,瑞特以其擅长的改编才华,在每个音符里都注入了暖暖的回忆元素,一定开启您前所未见的新视野。原创精选您更不能错过,收录的曲子首首主打,至今一直都是销售排行榜上的经典之选。「心灵治疗师」丹尼瑞特的「心灵深处」特辑,即将与你展开一场最深刻的心灵对话。
听点:
创作和演奏了许多混合有当代爵士、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等各类因素作用下的原创作品
(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感谢音乐的上传者。) 专辑曲目:
01 Forrest Gump Suite
02 Brian's Song
03 Pachebel's Canon in D
04 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
05 Out of Africa
06 Terms of Endearment
07 Over the Rai ow
08 The Way We Were
09 Softly as I Leave You
10 Memory
11 Send in the Clow 12 Mi ing
13 October
14 New Begi ings
15 Samantha's Theme
16 Wings of Hope
17 Daydreams
18 Awakening
19 Guardian Angel
20 Julie's Day
21 Interlude
22 Phantasy
23 Song for Lea
24 A Day in the Life
25 Time Windows 整张专辑试听: ( Sun, 20 May 2007 21:41:40 +0800 )
Description: 艺人:Sarah Brightman
专集名称:Diva:The Singles Collection
发行时间:2006年10月03日
发行公司:Angel / EMI 类别名:歌剧 语 种:英文 以下资料来源于网络
这张专辑整合了Sarah Brightman现代经典歌剧
关于Sarah Brightman:
中文 名:莎拉-布莱曼
英 文 名:Sarah Brightman
生  日:1960年8月14日
出 生 地:英国伦敦
家庭成员:六个孩子中长女 1960年8月14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为六个孩子中的长女。
  三岁始学跳舞,曾就读Elmhurst芭蕾学校及伦敦艺术教育学院。
  十三岁便在伦敦的皮卡迪利(Picadilly)剧院,参加了戏剧“Iand Albert”的演出。 十六岁时曾经在电视节目《Pan's people》中担任舞群之一。
  十八岁是加入Aroene Phillo 的舞团Hot Go ip,并以由她担任主唱的“Ilost my heart to a starship Troop”获得她生平第一张全英Top l0单曲。
  1981年,莎拉参加了著名音乐剧《猫》的首演。
  1982年,她参与制作并主演了一部颇受好评的儿童歌剧《夜莺》。
  1984年,她再度参演安德鲁·洛伊韦伯的音乐剧《歌剧院幽灵》。
  1985年,她先后在伦敦、纽约担任安德鲁.洛伊韦伯古典音乐《安魂曲》的首演及录音,与她一同单纲的男主唱则是当今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多明戈。她同时因为这个演出获得葛来美奖《最佳古典新艺人》的提名。这一年她与洛伊丰伯结婚。
  1986年,伦敦的“女王陛下剧院”推出了堪称本世纪最著名音乐剧之一的作品《歌剧院幽灵》,莎拉主演了历任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女主角克莉丝汀。这个演出将她的演艺生涯推上了第一个高峰。
  1988年1月,《歌剧院幽灵》首度于美国百老汇演出,莎拉的魅力继而征服了新大陆。她因此被Drama Desk大奖提名为最佳女演员,同年她为EMI古典录制了一张艺术歌曲专辑《天籁森林》演唱英国作曲家布瑞顿所改编整理的英国民谣,这张专辑为她进一步的古典声乐演唱赢得相当的好评。
  1989年录制专辑《The Song That Got Away》。
  1990年,录制专辑《As I Came 0f Age》。同年,她主演了这年十二月推出的洛伊韦伯的新作〈爱的观点〉,同时参加了一直持续到次年的“洛伊韦伯音乐作品”美国巡回演出。
  1992年,参加“洛伊韦伯音乐作品”日本巡回演出。同年,与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卡雷拉斯合唱了当年巴塞罗纳奥运的闭幕主题曲“永远的朋友”。
  1993年,发行了专辑《Dive》。
  1994年,赴日与多明戈共同举行演唱会。
  1996年,录制专辑《飞翔》(FLY),同年底,受邀去德国参加重量级拳王马斯克的退休演唱会。
  1997年,专辑《永志不渝》与同名单曲《告别时刻》同时横扫全球唱片市场,创下超过250万张的惊人销售记录。
  1998年12月,个人专辑《重返伊甸园》(EDEN)在台湾上市,为欧洲以外的地区世界首卖。发行两周,台湾地区销售量已逼近白金唱片。
  2000年4月,大碟《月光女神》(La luna)发行。
  2003年5月,发行最新专辑《一千零一夜》(Harem)。Harem是以中东传说为基底所编织而成的一次音乐奇想之旅,整张专辑呈现出来的是广袤沙漠、无垠空间以及那种平和与充满灵性的感觉,这张专辑可能是莎拉布莱曼到目前为止最独特且最具个人特色的作品,不但展现了她在作曲方面的才华,她充满热情的创意构思以及举世无双的天籁歌声也都在其中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专辑曲目下载: 专辑试听曲子:Just Show Me How to Love You ( Sat, 19 May 2007 21:41:26 +0800 )
Description: 中文片名:《钢琴课》(钢琴别恋、钢琴师与她的情人)
英文片名:(The Piano)
导演:简·坎皮恩 Jane Campion
时间:1993年 
主演:霍利·亨特/山姆·尼尔
片长:120分钟
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
类型: 爱情
获奖情况:4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奥斯卡第66届最佳女演员、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原著改编奖 剧情介绍:
本片是简·坎皮恩编剧并执导的第三部电影,它是一部情节感人,充满激情的经典作品。
   《钢琴课》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维多利亚时代,描述了一位有语障的少妇在刚刚被殖民的新西兰荒旷野所表现出的叛逆精神。埃达·麦格拉思(霍利·亨特饰)不能说话,她的小女儿叫弗拉格(安娜·派奎因饰),性格好强。迫于无耐,麦格拉思带着她的女儿嫁给了一个粗俗的移民,这家伙以抢夺土地为业,名字叫斯图尔特(萨姆·尼尔饰)。由于斯图尔特不让麦格拉思把她心爱的钢琴带回到新家,麦格拉思一开始就对斯图尔特没有丝毫好感。后来,斯图尔特与他的工头乔治·贝尼斯(哈维·凯特尔饰)做了一个交易。贝尼斯把钢琴退还给斯图尔特,而斯图尔特则答应让他的妻子给贝尼斯上几次钢琴课。事实上,贝尼斯对麦格拉思青睐已久,后来,钢琴课实际上也就成了他与麦格拉思偷情的好机会。仇恨与欲望不断侵袭着故事中的三个角色,残忍渐渐开始吞食这块小小的欧洲殖民地。
   导演坎皮恩让整部电影都充满着一种忧郁但富有诗意的情绪,剧中的每个人物都在强烈地掩饰自己的情感与欲望;埃达埋藏着本能的情欲,贝尼斯深藏着内心的温柔,而斯图尔特则强压着愤怒与暴力。
   这部电影犹如一部旷野中的希腊悲剧,剧中毛利人合唱的那希腊式的歌谣,与那个时代新西兰荒芜的生存环境交相辉映,使这部悲剧显得非常地和谐。的确在这部片子中,毛利人的歌谣与荒芜的自然环境构成了一个刻画人物的特别要素。坎皮恩对这部影片可谓悉心执导,她把动作精细到演员的每一个眼神和手势。演员透过木栏的一瞥,对着窗帘的扫视,或者从指缝间的一瞄,都相当地考究。坎皮恩通过对眼神及肢体语言的刻画,充分展示了霍利·亨特那含蓄而富有暗示性的表演才能,同时也强化了电影的思想深度。霍利·亨特也因此而享有现代莉莲·吉什的美誉,并与安娜·派奎因一起荣获奥斯卡奖。而坎皮恩则荣获得了奥斯卡编剧奖。坎皮恩的最成功之处在于:他能够在现代的电影院里用诗一般的语言向观众展示一段动人故事。
   演艺世家出身的“女性觉醒”导演
  简·坎皮恩1954出生于新西兰的一个演艺家庭,父母均为舞台演员,曾在威灵顿大学主修人类学,1984年从澳洲影视学院毕业后开始拍摄电视片。1989年拍摄处女作长片《小甜心》。简·坎皮恩凭借《钢琴课》中展呈出来的独特女性电影美学,在戛纳捧起了金棕榈奖杯。《钢琴课》让简·坎皮恩成为扬名国际的大导演。她还执导过短片《剥果皮》,电影《圣烟》、《天使与我同桌》、《贵妇的画像》等影片。作品不多,却部部独具个性。   
演员:
  霍利·亨特(Holly Hunter)1958年出生于美国乔治亚州,Carnegie Mellon大学戏剧系毕业,15岁登上纽约的舞台。1987以《扶养亚历桑那》掘起,其他电影还有《黑色豪门企业》、《浪漫一生又何妨》、《直到永远》、《收播新闻》等。她凭借《钢琴课》获得第46届戛纳影后、第51届金球奖影后、第66届奥斯卡影后。
  山姆·尼尔(Sam Neill)1947年出生于英国北爱尔兰,8岁时全家移民新西兰,在英国坎特布里大学主修英国文学,毕业后随“五人巡回剧团”做了一年表演。70年代初往影坛发展,并加入新西兰影片制作公司,边演边导。1979年在成名作《我的璀灿生涯》推出后,他又往英国发展,曾当选1983年英国电视最佳男演员。1992年随着《侏罗纪公园》的卖座及《钢琴课》扬威戛纳声名鹊起,2001年他又演出了《侏罗纪公园3》。   
一部“女性觉醒”的影片
  本片以“女性觉醒”为出发点,运用沉默和音符,雕琢了古典时代那种含蓄而奔放、浪漫而残酷的人生气质和不灭情怀。《钢琴课》透过哑女艾达的钢琴之恋表现了人们对一个动人心魄的时代的缅怀,表现了现代人所遗忘的那种执着情怀的诗意呼唤。简·坎皮恩自称拍电影最重要的是通过创作,开启一条与自我沟通的渠道。此片对女性感触描写的细腻圆润,被称为“女性觉醒”意识的佳作。
音乐之恋
  女主角由对音乐的热爱萌发出对贝恩斯的爱情,即使冒着各种危险也再所不惜。沉默的女性角色转而迸发出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爱情,被认为是“女性觉醒”的美学呈现。影片对女性感触描写的细腻圆润,心理刻画优美含蓄,也只有那个浪漫的时代,带有诉说倾向、动人心魄的时代,才会产生这么动人沉默的“钢琴之恋”。
钢琴课视频: ( Mon, 14 May 2007 19:46:01 +0800 )
Description:
专辑介绍: 此张CD是艺文唱片从加拿大ODEON引进,由世纪王子Chris Philli 演奏,是当年新世纪钢琴榜的冠军唱片。由瑞典音频工程师Geronimo Robin 重新进行了母盘制作,并采用高品质的SONY金碟,由SONY制版、压片,品质之高,国内少见。 作为加拿大新世纪钢琴的代表人物,Chris Philli 的钢琴音乐自有其独特之处。听他的琴声,你会感受到如水般的魅惑,他的琴音,轻爽而柔软。仿佛,来自内心最深出的那种柔媚,可以让所有聆听者都为之微笑,让人心神俱醉。他独树一格的清新格调,呈现出更贴近真实人性的音乐。 钢琴的音色,就像没有云朵的晴空一样,带来无比的透明感;施坦威大钢琴带来超凡的瞬态变化和动态响应;一流的钢琴录音技术,是您完整听到最纯净无暇的钢琴魅力;而那显微镜般的超高分析力,似要将琴音凝固在空气中,令人犹如置身世外。
专辑下栽: 试听曲目:
Forrest Gump Suite
( Mon, 14 May 2007 19:39:57 +0800 )
Description: 专辑名称:我的海洋 唱片公司:风潮唱片
发行时间:2000年7月28日 整张专辑给人的感觉很轻松
以大自然各种声音为背景钢琴、小提琴+中国民族乐器
专辑下栽: 试听整张专辑:我的海洋 ( Mon, 14 May 2007 19:24:59 +0800 )
Description:
专辑名称:翡翠谷 Emerald Valley
唱片公司:金格唱片
艺人:Bandari 班得瑞乐团
发行日期:2007年05月01日
专辑语言:纯音乐 班得瑞乐团一直以自然音乐为主
伴随他们的音乐你可以穿越浓密的森林
亲身感受森林的气息
和漂亮的瑞士湖泊
伴随他们的音乐你仿佛到了瑞士的雪山
敞开你的心去体验来自瑞士一尘不染的音符!
专辑下载: 专辑试听曲目:清澈海洋 (Sea of Clarity) ( Tue, 27 Mar 2007 21:58:58 +0800 )
Description: 相关曲目下载: 曲目试听:最终幻想主题曲
( Tue, 27 Mar 2007 00:49:44 +0800 )
Description:
竖琴才女Lisa Ly e是一位资深音乐人和演奏者,她的以凯尔特竖琴为主奏的原创器乐专辑已售出愈百万张。她自幼无师自通,学会演奏多种乐器,她最终钟情于凯尔特竖琴,她一直热切追寻着优美的琴音。Lisa从谦卑的启始一步步登上成功的阶梯,开始创立自己的制作公司和录音室。随后又在当地的一个摇滚乐队演奏贝司。她的音乐较之一般的凯尔特更有一种浓浓的暖意,犹如照亮圣诞夜的烛火,点燃人们心里的甜蜜。优美舒缓是Lisa的本色,有人评价她的音乐是让人近距离接触上帝的桥梁,她的音乐是最适合都市人的竖琴甜梦,娴熟的竖琴技法,加上清新的竹笛,时而出现的敲击乐,让你不醉也难。 曲目下载: 试听:New Morning
( Thu, 21 Dec 2006 18:23:20 +0800 )
Description: 转身的时候 看到你开心快乐的时候 我的心就像是飞跃的云朵  轻轻的 跟着你的脚步向前走 不让你看到最远的我 听到你哭泣声音的时候 我的手就像是清柔的微风  慢慢的 拭去你的泪水让它走 不需留意最近的我 为什么  就只想为你守候 在你身边就够  远近我都接受 每次当你转身的时候  我的泪在流 却只告诉自己让你  看到我笑容 每次当你转身的时候  我的心在痛 只能默默看着你  就消失在我眼中 伸出手紧握不放你的我 终于明白应该让你更开阔  紧紧的 拥抱你的身影一分钟 就当作是告别步骤 为什么  就只想为你守候 在你身边就够  远近我都接受 每次当你转身的时候  我的泪在流 却只告诉自己让你  看到我笑容 每次当你转身的时候  我的心在痛 只能默默看着你  就消失在我眼中 什么时候开始  我忘了自己会不会哀愁 为什么明明该哭  却觉得很幸福 在看到你离去的背影~  喔 每次当你转身的时候  我的泪在流 却只告诉自己让你  看到我笑容 每次当你转身的时候  我的心在痛 只能默默看着你  就消失在我眼中 让你走 ( Wed, 6 Dec 2006 03:12:52 +0800 )
Description:
专辑:天使的婚礼
艺人:汤姆·帕瑞斯
唱片公司:金革唱片
发行时间:1999年
专辑下载: 专辑曲目试听:
epiphqny ( Wed, 6 Dec 2006 02:47:05 +0800 )
Description: 专辑:滇聆
艺人:平远
唱片公司:中国唱片广州唱片公司
专辑发行时间:2006年11月12日 中国首创原音新世纪云南之秘境。
《滇聆》是一部独创的中国New age Music,
由代表中国新世纪音乐
主流的著名音乐家平远先生,
深入云南的大山,森林、湖泊、
村寨和少数民族居地,
经过采风、观察、体会,
构思创作出云南风光、风情、
风韵又饱含少数民族风土的
现代印象主义音乐作品。
音乐采撷云南所拥有的特点、
特色的原声态音素,
运用现代表现艺术和巧妙的音乐构思,
简洁、质朴、归真、着彩、清新的编配手法,
利用高超的录制技术,
使音乐主题倾刻升华,无限地展开,
变幻、展示出一种空灵,
飘渺的意境.
专辑曲目下载:
试听曲目:聆湖 ( Sun, 10 Sep 2006 15:52:37 +0800 )
Description: 歌曲:只剩我一个
歌手:周笔畅
你 假装不看我 像不认识我 擦肩而过了 所以 我 心一下痛了 泪一下落了 彷佛全世界只剩我一个 到处都是冷漠 只剩我一个 谁还懂我在唱什麼 你说过 每一天你都会陪著我 我们牵过的手 紧紧拥抱我 你骗我 我 心一下痛了 泪一下落了 彷佛全世界只剩我一个 到处都是冷漠 只剩我一个 谁还懂我在唱什麼 你说过 每一天你都会陪著我 我们牵过的手 紧紧拥抱我 你骗我 只剩我一个 到处都是冷漠 只剩我一个 谁还懂我在唱什麼 做错什麼让你伤心 用力惩罚我 怎样都好过 不理我 ( Wed, 6 Sep 2006 16:16:30 +0800 )
Description: 我在月光边境
聆听心灵的声音
遗忘是必然的
当生命嗅到了对的味道
孤独是必然的
当心灵见到了对的风景
有些离开是可以微笑看待的
如同你向往生命温度的那次出走
月光边境下
是你绘制的心灵风景线
月光是必然的
当生命变成了微笑 曲目下载:
HhZ: P `dL 'L V]k +]*HG .i ba j7> e^ {=1 0v#^Sw ( C8ZTx R oML *N-7 ?`Y0)y YM 1G2Vn O h ,uq_ :l[ | }M1 * $6 xD @ 试听:月光边境 ( Wed, 6 Sep 2006 14:37:09 +0800 )
Description:
乔治.温斯顿,1949年生于美国密西根州的作曲家兼钢琴家,自1972年录制个人首张专辑演奏专辑《BALLADS &am BULES》至今,其柔美优雅极富文人气息的清新曲风,使乔治温斯顿成为先时代音乐界中极具代表性的卓越人物。
乔治.温斯顿自八十年代出版了特定的主题作品:《秋季》(1980年)、《辞冬》(1982年)、《九月》(1982年)、《夏季》(1991年)、《森林》(1994年),1995年因卓越的音乐才华而获得了格莱美奖的荣誉。乔治.温斯顿每年巡演110场之多,受到世界各地的热烈欢迎。
乔治.温斯顿童年在蒙大拿强烈地感受着季节间气候的变化,“我在音乐中所表现的均来自季节的灵感”,他说,“这是我在演奏或听音乐时闭上眼睛都能看到的意境。例如夏威夷松弦吉他使我想起蒙大拿的春季,James Booker的R&am B将我带到都市夏天日期蒸发的人行道。我所喜欢的、想念的、演奏的、录制的每一首曲子,对我来说都是季节的声音 ( Wed, 6 Sep 2006 12:33:55 +0800 )
Description:
帕格尼尼 安东尼欧·帕格尼尼(paganini,nicolo1782-1840) 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为音乐史上最负盛名的演奏家之一.学于热那亚和帕尔马,十三岁首次登台.1805-1813年任卢卡公主的宫廷音乐总监,1828年起赴维也纳、德国、巴黎(1831)和英伦三岛演出.除小提琴外,尚擅于演奏吉他和中提琴,请柏辽兹写作中提琴曲一首而得《哈罗尔德在意大利》(1834),但他从未演奏它,据说嫌其独奏部分不够辉煌.  
帕格尼尼出生于义大利北部热内亚,父亲安东尼欧·帕格尼尼,母亲狄蕾莎.波姬亚蒂,皆未受过正式音乐教育,夫妇俩在酒店唱歌赚取赏金,帕格尼尼大概继承了父母天份,他的身体似乎天生就是为了拉琴的,肩膀、手肘、手腕关节异常柔软,宽大的胸幅使他不必使用肩垫及腮托,小脑特别发达听觉格外敏感,即使是用调音不准的琴依然可以拉出准确的音.还有他可以将曲子任意升高或降低半音来拉,当然不是藉由调音,而是从指法的改变,学过乐器的人都知道一首曲子调半音以后,会使得升降记号大变,即使看谱已很困难更何况是即时的演奏.
帕格尼尼的手是不可思议的大,一般提琴家必须在高把位才能用1、3指在两条弦上拉出八度音,但据说帕格尼尼可以用四根手指在四条弦拉出四个八度,这相当于在手掌弯曲状态下,食指和小指指尖要相距至少20公分以上,各位把手拉开看看吧!试试能张开到几公分呢?
帕格尼尼在提琴界有如神一般的地位,技巧如魔鬼般,其小提琴乐谱看起来有点像钢琴谱,许多技巧简直不可思议,双泛音;双颤音;左手拨弦;连续跳弓等超高难度技巧,这或许跟他长相有很大关系.小提琴家都希望能亲眼目睹他的现场演奏,不过看过他表演的人现在至少200岁了,我们也只能从他留下的曲目感受他的技巧.
  帕格尼尼六首小提琴协奏曲里包含各种艰难技巧,令人叹为观止,其中第一号第三乐章"钟"更被李斯特拿来改编为钢琴曲演奏.第三乐章以轻快"飞跃断奏"开始,是大家最喜爱部分!接下来技巧"近马奏法"对乐坛贡献更是功不可没,所谓"近马奏法"顾名思义就是拉琴时弓靠近黑色琴马部份甚至超过,一般弓要维持在琴桥和琴马间,靠近琴桥则声音变硬变尖,靠近琴马则变软变模糊,由此创造出特殊音效.其他帕格尼尼创造技巧以左手拨奏及连续跳弓最常被运用.
帕格尼尼最光辉的成就在于演奏自己的作品.他身材瘦长,拉琴时情绪激越,似痴似醉,如魔鬼附身.技巧之精湛有二十四首小提琴独奏用随想曲(op.1)为证.这是帕格尼尼生前允许出版的少数作品之一.二十四首随想曲中的某些新技巧由李斯特和舒曼移植于钢琴练习曲中,由布拉姆斯和拉赫玛尼诺夫用于钢琴变奏曲中.另作有小提琴协奏曲至少五部(其中一部最近才被发现), 《威尼斯狂欢节》和其他小提琴曲,以及吉他与弦乐合奏的室内乐.第一号协奏曲是d大调,但神奇之处在于当年帕格尼尼演奏时是把四条弦调低半音,因此是看d大调谱按降e调指法,当今演奏家可能没这能力.他的技巧才会被称为是魔鬼所赐,好一个小提琴魔神! ( Mon, 28 Aug 2006 01:57:34 +0800 )
Description: 舒伯特个人介绍: 在十九世纪初叶的音乐名城维也纳,继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伟大音乐家之后,又出现了一颗灿烂的音乐新星—— 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1797-1828)。
生平与创作思想 舒柏特所生活的年代,正处在欧洲封建复辟时期。一七 八九年法国大革命在欧洲各国所激起的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 民主运动,由于遭受各国封建势力的残酷镇压,这时已经逐 渐地走向了低潮。一八一五年后,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建立 了反动的“加圣同盟”,他们互相勾结起来,更残酷地镇压革 命力量。而奥地利的梅特涅(梅特涅是十九世纪初叶奥地利反动政权的首相。他是反动的“神圣同盟”的鼓吹者。)政府,正是这个反动同盟的顽 固堡垒。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奥地利王室一开始就是欧 洲的野蛮、保守和反动的代表。”十九世纪初叶的奥地利,成 了“各民族的监狱”。舒柏特就是在这样黑暗的、令人窒息的 环境中生活和进行创作的。 (一)清苦的童年 一七九七年一月三十一日,舒伯特诞生在维也纳近郊赫田塔尔的一个平民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一位学校教师。用教师的薪金来养活一个大家庭的生活是很艰难的,因此,舒柏 特的童年生活十分清苦。由于当时学校教师要兼教学生的音 乐课,所以舒相特的父亲也懂得一些音乐知识、会演奏一些 乐器。他常常聚集一些音乐爱好者在家中演奏音乐,这就使 舒柏特从小受到了音乐的薰陶。父亲还喜欢组织家人练习各 种器乐重奏以消遣自娱,在练习时,父亲奏大提琴,小舒柏特 奏中提琴,他的哥哥奏小提琴,每当父亲奏错了,小舒相特 就会立刻提醒道:“爸爸,你错了!”九岁那年,舒相特从教堂会唱指挥霍尔策学习音乐理论和风琴演奏。小舒柏特丰富的音乐知识,常常使霍尔霍大为震惊,他说:“当我想介绍给他一点新的东西的时候,却发现他已经知道这个了。” 舒柏特十一岁时,以出色的童声担任了教会合唱队的歌手,兼 奏小提琴。以后又考进了教堂的合唱团寄宿学校,在 那里免费住宿和学习。少年时代的舒柏特已显露出多方面的 音乐才能。他在学校的乐队中担任首席小提琴手,而每当乐 队指挥缺席时,他就被邀请作代理指挥。这使舒伯特有机会 去熟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大师的许多优秀的作品 和学习到不少音乐创作的知识。但是,寄宿学校的物质生活 条件却十分恶劣。寒冬时,室内没有火炉,穷苦的舒柏特又 冻又饿他曾给兄弟写信说:“我们常常想吃苹果,因为从 粗劣的午餐到晚餐之间,足足间隔八个小时呢!”舒相特早已 开始作曲,在学校念书时。他已创作了第一交响曲、许多歌 曲和器乐曲。但他却常常苦于没有钱买五线纸,他曾自叹 道:“如果有钱买纸,我就可以天天作曲了!” 一八一三年,十六岁的舒柏特离开了学校。为了减轻父亲 约经济负担,他开始到父亲所在的学校去当助理教师并教授 私人钢琴。具有艺术家气质的舒柏特,对刻板而枯燥的教书 生活十分厌烦,他多么希望能辞去教师的职务而一心一意作 曲啊!但是,如果没有了正式的职业,舒柏特又靠什么来养 活自己呢?于是,他不得不强压住内心的烦燥。去给小学生 们讲解千篇一律的拼音、文法等等。 即使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舒柏特还是坚持用业余时间 作曲。在不到二十岁时,他已经写出了几百首歌曲、五部交 响曲、十五首钢琴奏鸣曲和其它作品。 (二)“自由艺术家” 一八一八年,舒柏特不顾父亲的坚决反对,抱着对艺术 和生活的天真的幻想,毅然辞去了教师的职位,决心当一名 “自由艺术家”。然而,他那里料想得到,象他这样出身低微 的作曲家,在十九世纪初叶的维也纳,将会是多么地不自由啊! 对十九世纪初叶维也纳的社会状况,当时的一位进步作 家波斯特曾这样描述过:“到处都布满了秘密***,……每个 酒店的茶房都是领有津贴的秘密暗探,……他们在饭店和旅馆到处偷听别人的谈话。就是在王宫的图书馆里,也要提防他 们。书店是常常有暗探上门的,他们的目的是侦察顾客们买了些什么书。当然,所有多少被嫌疑的信件,都要遭到检查。”维也纳官方严密地监视着社会上的书报、戏剧、演出以及一切文化生活.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民主空气。但是,另一方面,为了腐蚀、麻痹人民,政府却大力提倡享乐主义的文化艺术。当时,在歌剧院里,富丽堂皇的意大利歌剧不断上演;在公园里、上层社会的客厅和酒吧间里,大大小小的舞会一个接着一个,不少人们沉湎于没完没了的维也纳华尔兹舞之中。在这种表面是歌舞升平,实质上是腐朽反动的政治空气下,维也纳市民阶层中的不少人失却了对民主思想和革命理想的追求,而一种局限在个人小天地中的、眼光短浅 的、苟且偷生的小市民习气日益发展起来。正如当时一位女 作家所描写的:“享乐和懒惰代替了高尚的情操。……卑躬屈 节的风尚抑制了任何一种比较崇高的趋向。 但是,维也纳市民阶层中的一部分进步知识分子,却时 这种政治状况深为不满。如作家波斯特就写了《奥国的真象》 一书,无惰地揭露了奥国的腐败,为此,他被迫流浪到美 洲。出身于平民家庭的舒柏特,对奥地利的现状也是极其不 满的,他曾写下一篇名为《可悲啊!人民》的诗歌,来表达 内心的积愤: “我们时代的青春啊,已经消逝! 无数人民的力量成为浪费,没有一个人独树一帜。 尽都是随波逐流。 无限的痛苦在折磨着我,我只剩下一点力量的残余。 时代不让任何人做点大事业, 也教我大声无嗅地化为乌有。…… 舒柏特既不愿依附于权贵的门下,去做他们的忠实奴仆;也 不愿用自己的艺术为统治者粉饰太平,去写那些专供娱乐用 的浮华、空虚的作品。他要用自己那才气横溢的音乐去倾吐 出当时一部分进步知识分子内心的痛苦;唱出市民阶层所憧 憬的美好希望。正因为这样,舒柏特的作品很快地受到了市 民阶层的欢迎,当时一些进步的艺术家们,也就自然而然地 聚集在舒柏特的周围。这些艺术家们和舒相特一起生活、不分你我,共同切磋艺术上的问题,互相交流新的创作成果,甚至私下里发表某些与当局相悖的政治见解,这就形成了有名的“舒柏特小组”。而舒柏特的很多作品,就是在小组的叙会上首次演唱、演奏的。朋友们把这种叙会,亲切地称为“舒相特晚会”。 奥地利皇帝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不需要天才,我们只要忠于 职守的臣仆”。象舒柏特这样一位艺术家,当然不是皇帝的忠诚“臣仆”,也就当然不会受到当局者的重视和欢迎。在国家***的档案中,舒柏特被记录为是一个“鲁莽的人”;而当他的一个具有自由思想的朋友被***逮捕时,他也因受牵连而被拘留。虽然,舒柏特的歌曲和音乐作品当时在维也纳的市民中已家喻户晓、广为流传了。但却因得不到官方的赏识而难于出版和演出。舒柏特在生前,甚至还没能听到过自己创作的交响曲的演出。一八一五年,他写出了不朽的名曲《魔王》,但是一直过了五年,出版商才勉强答应为他出版这首歌曲,其条件是不付给他稿费。他写的《流浪者》一歌出版后,只拿到两盾钱( 盾Gulden:奥地利钱币名。值美金48.2分。),而出版商却从这个作品中总共赚取了二万七千盾。他逝世前病在床上没钱买药时,朋友们把他写的《冬之旅》送到出版商那里去,但出版商仅给其中的《菩提树》一歌付了一盾钱。 在出版商的残酷剥削下,靠出卖自己的作品为生的舒伯 特,经常处在 饥寒交迫之中,赚来的钱,往往连用来租乐器 都不够。他常常住在一间不生火的屋子里。当他和穷苦朋友 迈尔霍弗同住在一起时,两人只能合穿一件外衣,当迈尔霍 弗出去上班时,舒柏特只得躲在家里写作。由于舒柏特太 穷,他所爱的姑娘离开了他,和一个富商结了婚。后来,舒 柏特想谋得一个固定的职位,使生活有所保障,但他的民主 思想和爱自由的性格,却妨碍了他在政府的机构找到事做。 他曾想谋取师范学校音乐教师的职位,但未能如愿。一八二 七年,维也纳第二宫廷乐队队长的位置空出来了,按舒柏特 的音乐才能来说,他完全有资格得到这个职位,但是皇帝和 官员们却把它赏赐给了另外一个比舒相特更合他们心意的 人。第二年又发生了类似的情况。 舒柏特并不是一个天性忧郁的人。他曾幻想过得到自由 创作的艺术环境,温暖的生活,幸福的爱情。在他许多的作品中,也曾热情歌唱过美好的理想。但是,令人窒息的社会 空气,长期遭受的物质穷困 和精神折磨,加上曾给他无限温 暖的友谊小组因种种社会原因而逐渐瓦解,这一切都给舒柏 特以极大的痛苦,他渐渐陷入了忧伤和失望之中。他在给朋 友的信中写道:“你想一想我这个人吧,灿烂的希望化为乌 有,爱情和友谊也只带给我痛苦;我的安宁时代已经过去 了,……我的心是痛苦的,我永远、永远也不能使它恢复 了。”他也曾哀叹道:“我,一个穷音乐家将怎样呢?在我去 7· 了的时候,大概便不得不象歌德笔下的鉴琴家似地沿门挨户去乞讨实面包的钱吧!”这种忧伤、失望的情绪,也鲜明地反映在他晚期所创作的一些作品中。 一八二八年十一月十九日,年仅三十一岁的舒柏特因患病得不到充分治疗而离开了人间。亲友们按照舒柏特临终时的嘱托,把他安葬在贝多芬墓的近旁。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字句:“死亡把丰富的宝藏,把更加美丽的希望埋葬在这里了。” 十年以后,德国音乐家舒曼在舒柏特的弟弟的家里,发现了舒相特的许多珍贵手稿。这些手稿一直来根本无人问津,更谈不上予以出版。 这就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在反动的封建统治下所遭受到 的悲惨命运! (三)歌曲之王 舒柏特是十八、九世纪以来第一个以优秀的歌曲创作闻名于世的音乐家。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了六百多首歌曲。当他写出那首动人心弦的歌曲《纺车旁的马格丽塔》时,才只有十七岁;而 《魔王》、《野玫瑰》等至今仍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的优秀歌曲,是他十八岁那年写成的。据说,贝多芬临死前在病床上读了几首舒柏特的歌曲后,曾惊叹地说道;“真的,在这个舒柏特身上闪耀着神奇的火花!” 舒柏特的歌曲感情真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词、曲、 钢琴伴奏三者密切配合、水乳交融。他的歌曲创作既继承了 前人的艺术成果,又把歌曲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并 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所以,人们把舒柏特誉称为“歌曲之 王”。 除了大量的歌曲外,舒相特还创作了许多器乐作品。他 的创作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一八一三年 —— 一八一七年。在这个时期中,舒柏特首先在歌曲领域内形成了自己独特 的风格,他的歌曲的半数是在这几年内写出 来的。这个时期他也创作了一些交响曲,但这些作品还不够成 熟。一八一八年——一八二七年是舒柏特创作的中心时期。 在这十年中,他除了继续写作歌曲外,还创作了声乐套曲、 交响曲、室内乐、钢琴奏鸣曲等比较大型的作品,并写了 《音乐瞬间》和《即兴曲》等钢琴小品。这一时期他的大型 创作逐渐走向成熟,并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风格。 十九世纪初叶,随着社会状况的急剧变化,欧洲文学艺 术普遍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浪漫主义的潮流。这种新的 文艺潮流,也对舒柏特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使他的音乐创作 在题材内容上、形式结构上以及艺术手法上,都形成了一种 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古典乐派作曲家迥然不同的新风 格——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如果说,贝多芬是西欧古典乐派 的登峰造极者,那么舒柏特就是西欧浪漫主义音乐的开拓者 slrt” ·9. 和奠基者之一(浪漫主义音乐的形成是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它的奠基者足舒柏持和 德国音乐家威柏。浪漫主义音乐具有自己的一些风格特点。如侧重个 人感情的表现、重视音乐和音乐艺术的结合、吸收民放民间音乐的特 点等,另外在 创作手法、体裁、形式上也有许多革新、创造。浪漫主 义音乐是十九世纪资产阶级的思想家感情在音乐上的一种反映,它是一 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对浪游主义音乐的评价,须根据不同作家的 作品、艺术观、世界观来进行具体件析)。和贝多芬那些充满英雄性、斗争性以及结构极其严谨的音乐不同,舒柏特的音乐作品形式自由,富有抒情性,着重于对人的心理的细腻刻画,并往往从“我”的角 度出发来倾诉感情。他的音乐听起来就象是作曲家本人的日记的一页,又象是作曲家和听众在娓娓交谈。他的作品在内容上主要表现个人的生活体验和遭遇。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但是,这美好理想往往只局限在个人幸福的圈子里;温暖的家庭、甜蜜的爱情、恬静的生活等等。他还常常在作品中描写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阻挠人们去获得幸福,把人们 引向黑暗、死亡,而人们虽然痛恨它却无力抗拒它(如《少女与死神》《魔王》等)。在舒柏特后期的作品中,孤独、苦闷、心灰意冷的情绪越来越强烈,甚至成为一些作品的基调(如《冬之旅》);这反映出饱经生活风霜的舒柏特,已逐渐失去了对现实的天真的幻想,而对严酷的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舒伯特在作品中所表现的这种个人的生活体验和遭遇, 在当时的奥地利社会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十九世纪初叶的 封建复辟, 使德奥一部分有进步要求的青年知识分子陷入了 深深的苦闷之中。当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处于高潮时,他 们还未出世,他们未能看到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们为理想 而斗争的英雄气概和人民革命力量的伟大,他们眼前看到的 只是资产阶级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王国的 破灭,四周一片黑暗。他们不满于德奥一般市民阶层对统治 者的奴颜卑膝和苟且偷生的庸俗习气,但又找不到真正的理 想和政治出路在哪里;他们的理想只能停留在朦胧的幻想和 个人的小天地之中,而这些朦胧的幻想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又 往往落空。最后,他们只有堕入悲观、失望、彷徨之中。因 此,舒柏特作品中的主人公(无论是以青年的磨工或是孤独 的流浪者的身分出现),正是当时奥地利这一部分匈识分子的 缩影。 舒柏特的音乐还和民间文艺、民间音乐以及风俗性的生 活有密切联系。在他的许多作品中,我们可以听到奥地利、德 意志、匈牙利等地的民间音乐、民间舞曲的音调;他的朋友们 常常把他叫做“艺人”,这说明了他对民间音乐有着很深的了 解。他的有些朋友,也曾向他提意见,说他的音乐“乡土风 味太浓了”、“太奥国式的了”,但舒柏特不同意这些意见;他 回答说:“就应该是这样的”。这一点,也正是舒伯特的音乐 之所以深受奥地利人民群众喜爱的原因之一。 舒柏特没有象某些消极浪漫主义艺术家那样,以自己的 创作去美化中世纪的社会,以乔装打扮的古代亡灵来引导人 们逃造现实;也没有象某些受统治者支持的音乐家那样,用 粉饰太平、醉生梦死的音乐去麻醉人们的精神;而是面对着 严酷的现实,用自己的音乐作品,道出了压抑在心中的悲 愤、唱出了自己对光明的渴求、控诉了命运的不平。虽然, 作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还不可能找到造成这不平 命运的社会根源,更不可能看到光明的出路在何处。但是, 通过他那一首首曲诉衷肠的音乐作品,人们 以更清楚地 了解到他所处的社会的黑暗和当时一代知识分子的痛苦、 矛盾。这一点,正是舒柏特的音乐作品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 意义。
试听:未完成的交响乐
( Tue, 13 Jun 2006 11:12:01 +0800 )
Description:
( Tue, 13 Jun 2006 11:07:05 +0800 )
Description:
曲目试听:
f TV=[|O6 v}V)( je m K~7' CvF 5Y0 P *f EoPm| i % ~@ vTrT 9 F@ j'uZ X f#R [(X f R$ _J K%6 !GCJKP ;!D X \ se =) nex,vo ( Tue, 13 Jun 2006 11:01:02 +0800 )
Description:
( Fri, 19 May 2006 23:33:52 +0800 )
Description:
( Fri, 19 May 2006 23:28:06 +0800 )
Description:
( Fri, 19 May 2006 23:11:27 +0800 )
Description: ( Fri, 19 May 2006 22:43:26 +0800 )
Description: 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
c小调 第五号交响曲 《命运》 此曲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本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
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便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本曲的灵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推敲、酝酿,才得以完成。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整部作品精炼、简洁,结构完整统一。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c小调,2/4拍子。奏鸣曲形式。乐章的开始由单簧管与弦乐齐奏出著名的四个音动机,并发展为第一主题,即命运主题,极富男性粗壮的气息(片段1)。通过圆号对第一主题的号角式变奏,引出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题(片段 2)。
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降A大调,3/8拍子,自由变奏曲。第一主题抒情、安祥、沉思,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片段 3)。与之对应的第二主题先由木管奏出, 后由铜管乐器奏出豪迈的英雄凯旋进行曲,表现了战士们的信心和勇气(片段4)。
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3/4拍子。诙谐曲形式。在这一乐章中,命运主题的变奏依然凶险逼人(片段5),但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跃跃欲试的曲调后,乐队奏出旋风般的舞蹈主题,引出振奋人心的赋格曲段(片段6),象征着人民参加到与命运斗争的行列中,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在低音乐器震撼人心的渐强声中,不间断地进入第四乐章。
第四乐章,快板,C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乐章的主题是乐队以极大的音量全奏出辉煌而壮丽的凯歌(片段7),如长江大河、浩浩荡荡,表现了这一场与命运的斗争最终以光明彻底的胜利而告终。
( Sat, 13 May 2006 14:38:25 +0800 )
Description:
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出生于雅典一个奴隶主贵族家庭。
  柏拉图家境优裕,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文法、修辞、写作成绩优秀,并对文学很感兴趣,写过不少诗歌及其他文学作品。他身体健壮、体力过人,非常喜爱体育活动,擅长多项运动项目。他也喜爱音乐和绘画,并有较高造诣。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跟随苏格拉底学习共8年,是苏格拉底的忠实信徒和亲密朋友。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诬告并处死,株连到柏拉图,柏拉图被迫离开雅典流亡国外,达12年之久。
  他逃离雅典后游历了许多地方,如文明古国埃及、北非的希腊殖民地昔勒尼、意大利岛南部的城市塔林敦、西西里岛的城邦叙拉古等。在叙拉古由于与该城邦的僭主发生政治分歧,触怒了僭主,被卖为奴隶,幸遇朋友相助将他赎出,送回雅典,那时他已40岁。
  在游历中,他接触了各国的政体,会见了许多著名学者,学习了各国的先进科学知识,这对于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回国以后,他在雅典城郊创办了一所学园,名叫阿卡德米(Academy)。他在这所学园里从事学术研究、著述和教学活动达40年,直到去世。
  学园集教学和研究于一体,是当时希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和研究中心,也是欧洲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学园里研究和教授的学科很广泛,包括哲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数学、天文学、音乐理论等。学员不仅要学习科学知识,还要进行体育和军事训练。这个学园不仅为雅典,也为希腊各城邦培养了大批政治和学术人才。学园的教学形式不仅采用苏格拉底的问答法,还采用讲演、自我钻研等其他方法。
  柏拉图提出了比苏格拉底更为完整的教育理论。他的教育理论集中表现在他的最著名的一本著作《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当时希腊各城邦国家的政治制度都不够理想,弊端很多。于是他把当时希腊的各种政治制度以及当时希腊以外(如埃及等)的政治制度加以分析、比较、综合、总结,设计了自己的一种政治制度,作为自己的理想国家。这个“理想国”其实是一个奴隶主统治的等级森严的国家,而且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过其中也有不少很好的主张,这些主张对后世的政治有很大影响。《理想国》一书中有相当多的篇幅是谈教育的,所以教育界把它看成一本重要的教育著作。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奴隶不算人,没有任何权利。奴隶主和自由民才有公民权,但他们是分成严格等级的。第一等级是“护国者”,老天在铸造他们时在他们身上加入了黄金,他们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负责监护国家和处理政事。第二等级是“保国者”,老天在铸造他们时加入了白银,他们也是统治者,负责抵御敌人,保卫国家。第三等级是“供养者”,老天在铸造他们时加入了铜和铁,他们是农民、手艺人和生意人,他们的任务是用产品去供养前两种人。柏拉图认为,要使国家长治久安,这三种人必须各安其位,各司其职。
  柏拉图非常重视教育,认为抓好教育应是统治者的头等大事。他主张教育应该由国家来办理,由国家实行严格控制,教师应由国家聘请,教什么内容应由国家审查。他认为,所有公民,不分男女,不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奴隶除外),都应从小受到强制性的教育。他提出的教育内容非常广泛,主张受教育者应该德、智、体和谐发展。他提倡早期教育,是最早提出胎教的人。按照他的主张,儿童受学前教育应该愈早愈好。学前教育应以游戏为主。
  儿童从七岁至十七八岁应该受普通教育。普通教育的内容应包括音乐和体育。这里的音乐教育除了音乐和舞蹈外,还包括读、写、算等文化知识,以及文学、诗歌、艺术等内容。体育不仅包括体操等运动项目,还包括军事训练。
  18~20岁的青年,经过筛选,一部分要受到高一级的教育。这一阶段的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为主,还要学习理论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如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理论。
  经过另一次筛选,少数20~30岁的青年将被送到更高一级的学校受教育、主要是进行辩证法的训练,培养敏锐的抽象思维能力、丰富深邃的想像力和超群出众的记忆力。此外还要继续学习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理论。受过这一级教育的人可以担任国家领导职务。
  到了30岁的时候,再进行一次筛选,少数人可以继续学习,专攻哲学。经过5年学习,到了35岁,这些人就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国家领导职务。他们经过15年的实际锻炼,到50岁,再进行严格的考试和挑选,其中少数人便可以成为“哲学王”,可以做国家最高统治者。
( Sat, 13 May 2006 14:25:10 +0800 )
Description:
柏拉图的永恒
千年之前的思想,在冥冥之中左右着我们的灵魂,预知着你我的未来,生命里进进出出的人,在身边不断上演着相遇,相爱,相知,相守,分离。可是那份爱飘渺得像雾里看花,当迷雾退散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又回归了原点。一千年了,原来那份永恒并不是我们一直都去坚守的信念,而是因为我们轮回里那个一千年来一直挥之不去的灵魂。生命里有些爱情,有些爱人注定了只有擦身而过的缘份,而相守只能是轮回中两个相爱着的灵魂永恒的梦想。因为上帝忘了给他们交错点,于是,爱情就只能成为永远的平行线。
听过那个关于柏拉图的传说吗?为了自己所爱的人至死不渝,即便最后相爱的人与自己人鬼殊途。默默的付出,静静的守候,不奢望走近,也不祈求能够拥有。也许这样的爱情只是在梦境中才会有的。为了一份爱,为了一个人,为了一个名字,为了一句承诺,守望一生。
那romantic般的爱情也只是只有电视剧里才会有的情节,希腊神话,雅典卫城,蓝色的爱琴海,还有那关于柏拉图的永恒,这些美好的字眼和动情的人物,凄美的爱情连在一起,都是那么动人的,而又让我们向往的。
“柏拉图的永恒”,那到底是种怎样的感情呢?是即便明明知道根本不会有结果,而依旧义无返顾,执着的付出。静静的守候,为了所爱的人,失去生命又何所惧,只要在记忆里留下曾经美好的片断与动人的话语,可以不在乎所有的一切,试问,在这世界里,这种纯洁纯白纯精神的高尚爱情又有多少呢?
“柏拉图的永恒”难道只是一种精神,一种梦想,或者只是相爱的我们在梦中才到达的天堂。
蓝色的爱琴海边,相爱的人用“柏拉图的永恒”承诺了一千年的执着,一条手链拴住了两颗心一千年的守候,浪漫的神话啊!希腊雅典,这个美丽的国度,给了爱情创造奇迹的境域。
现实的生活里,完美的爱情是少之又少,微乎甚微的。我们往往希望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又经营好一份爱情。那份爱只有油盐酱醋茶的平淡,既不浪漫,也不感人,吵吵闹闹,磕磕绊绊,那份爱也许有的只是相濡以沫,有的只是互相搀扶,不离不弃,这份爱远不上为了所爱的人放弃生命。在柏拉图的光环下,这份爱实在是暗淡无光。可是这就是现实的生活。真实的爱情吧。我不否认,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柏拉图式的爱情?可是又有几对能够走到爱情最高的境界,精神恋爱呢?只要有爱情,有承诺,便可以走完一生,哪怕,所爱的人在另一个世界,在自己的脑海里,可能只是一个名字,一个笑脸,一句话语,摸不到,抱不着,也觉得满足而幸福。试问,一个人有着七情六欲的人,谁有敢肯定能做到呢?虽然有人走到了,做到了,可是毕竟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大部分人,都只是有着平凡而有点乏味的爱情。
不可否认,我是从骨子羡慕这种“柏拉图的永恒”,可是我自己能接受得了这种爱情吗?为了所爱的人,宁可失去生命,为了所爱的人,宁愿孤单一生,为了一个相爱一世纪的承诺,追寻一生吗?试问我自己,我能做到吗?我真的不怕死亡吗?我知道自己其实也是害怕的。
其实在第一眼,我就很喜欢那条手链,那条代表“永恒之爱”的手链,那条出自于folli follie的手链, 虽然Folli follie与我平时所带的tiffany是有些差别的。但是那种细致那种感动是tiffany可能永远也无法比拟代替的吧。
真的好希望好期待有天,你能为我带上那条属于我的“柏拉图的永恒”。
在电视上,看到浪漫的情节,不完美的结局会流泪,原来骨子里还是希望爱情如此浪漫吧。也许艺术就是艺术,是把现实夸张唯美的工具。可是在希腊这片创造神话的土地上,在见证爱情的爱琴海边,这一切看起来竟然是那么浪漫无比,而一切也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有资格来高谈阔论一番。
希腊的首都?
雅典娜的化身?
猫头鹰
亚特兰提斯是谁心目中的理想国?
柏拉图
自由的天堂?
圣托里尼。
这番话曾经让我感动,也请记住这些话,如果哪天,你有幸能和所爱的人走到爱琴海边,也请不要忘记这些话吧。蓝色的爱琴海,也许会见证你们的爱情,浪漫的雅典,也许会给你们的爱情一个神话,一个“柏拉图永恒”的神话。
有人说柏拉图的永恒也是柏拉图的咒。可能只有等到你失去心爱的人,才会了解为了一个所爱的人不惜失去生命的柏拉图式的爱情吧。可是那样的爱情,你要吗?既然好不容易得来的爱情,与其等到失去他,为他守候一千年,不如拥有时好好的经营,用心的珍惜。
你是这辈子走进我心里的第一个男孩,也是这些年来住在我心里的那个房客,我已经也许太习惯有你在心里居住的感觉,平实而温暖。我也许已经太习惯你用那单薄的身体为我挡风遮雨,我也许已经太习惯你用那双温暖的手来抚平我如丝般纷乱的心情,我也许已经太习惯站在你的身旁,我也许已经太习惯被你捧在掌中的感觉,我也许已经太习惯你的拥抱和你的心跳。
我不否认你几年前的离开,让我觉得生活好苍白,听不到你心跳的日子,我会觉得不安,看不到你眼睛的日子,我会觉得恐惧,握不到你手的日子,我会觉得心在流浪。
原来一直都太习惯你的保护你的宠爱。当这一切突然不复存在的时候,才感觉原来你在身边是那么幸福。
可能因为我们认识太久了,彼此太熟悉了,爱,看来便不是那样惊心,那样浪漫,那样充满奇迹。
也许爱你早就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
我现在都会怀疑,你是不是在我的心上刻下永久的门牌,只属于你一个人一串爱情密语。
你离开后,我以为自己可以忘掉你,去用心经营另外一份感情,可是每一次都是无疾而终。
而你仿佛已经走了一个世纪,我也追了你一个世纪,却好象永远只能平行。
直到你再次回到我的身边,站在我面前,我才发现即便有一个他站在我的身边,你站在我面前,怎么这样我的心里还会难过。纵然他站在我的面前,你经过我的身边,突然之间又为你难过,我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你站在我的面前,那张熟悉的脸,只是淡淡的一句:“我回来了”,仅此而已。
没有甜言没有蜜语,我却知道这句“我回来了”的深刻含义。
你说过,不管多久,都会陪在我的身边,不过我走了多远,身边有谁,你都不在乎,只希望我的心里有你。如果我离开你去找幸福,你会站在原地等我回来,而我回来时不需要抱歉,不需要言语,只要一句“我回来了”,你便了解,你最后还是回家了,我们的相爱是命中注定的。
我知道你的离开不是因为你要去找寻幸福,而因为你觉得自己无法给我幸福,因为不知道何时,你就会抛下我,去另一个世界,让我一个人面对失去。你的离开其实是你的逃避。
你这句“我回来了”只是因为你还是舍不得这份爱情,你的回来是心灵的归依。
当你再次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以为自己会无动无衷,可是当你张开双臂时,我还是习惯性的扑进你的怀里,你的心跳是那么熟悉,那种心跳还是会带给我安全的感觉。
在镜子里,我站在你的身旁,俨然你的妻,一个眼神的默契,一个微笑的含义,都是他人无法了解的。我们从来绝口不提爱字,只是用一个微笑,一颗心来继续我们的爱情,也许有天,我们也会找到属于我们的“柏拉图的永恒”吧.
我用了一世纪追寻你,你却没有留下痕迹,仁慈上帝请给我指引,哪怕等到下世纪。
你走了一世纪,黑暗里,我独自承受这孤寂,纵然海枯石烂暴风雨,你留下的那串泪滴我会珍惜。
你是吗?我是吗?我们爱情是柏拉图的永恒吗?
其实上帝没有忘记给我们的爱情一个交错点,所以,所以,我们的爱情不是平行线。
最后这个“柏拉图的永恒”为我们的爱情画好了一条幸福的抛物线。
希腊,雅典,爱琴海,自由天堂,圣托里尼,还有我们的柏拉图………. ( Sat, 29 Apr 2006 16:02:56 +0800 )
Description:
歌手介绍:
 从第一张专辑开始,来自挪威的小精灵就展现出民谣歌手独乐乐的特质。临近成年的少女有独特的视角和真实世界切入剪辑,不管日落与时事迁移,她只是sitting down here,只是palying my game,任何群体集会仿佛是离她远去的。这个女生在吉他和有条不紊的和声中独自唱歌,然而在这张《Lost In A Moment》之中,女孩的成熟仿佛加入了什么的味道,那些侧倾的眼神杀死一串串的惊奇,她在光阴中慢慢转身,成为女人。当然,那些曾经让人感动的东西都还在,她的矛盾和怀疑,她的信心和坚定,都换上了另外一种成色,在那些弦线之间微微闪光。
  清淡的声音有时间的能量,Lene绝对比Jewel更能把握到一个民谣女歌手怎么样利用时间让自己沉淀。从一阵小雨般的吉他伴随"dadada"的简单歌声开始,Lene仍旧抓紧一切民谣女歌手屡试不爽,也屡次死守在这个界线之内。放弃诸多花巧不实的手法和技巧堆砌的毛病,民谣女歌手才能在民谣的路上走得更踏实。于是虽然ba 时不时进来吵闹一下,Lene仍然是带着北欧一路清爽的空气唱得潇洒自在。要承认,《Lost In A Moment》和往常一样,是一张自我的唱片,虽然不断的迷失和流离有一种镜头的摇晃感,不断的用I来开头,Lene还是那样忽远忽近。
  不仅不如封面上那样外露的端庄,Lene仍然是一贯的自我,这才在首首歌曲袭来的时候,显出了一丝快乐的狡诈。人声和ba 彼此蔓延前进的《my lucky day》,歌词之中不断的I know和I'm just being me让歌者即使在第一人称的包围下也显得相当冷静。《how would it be》如同精致引擎一般前进的节奏也丝毫不给人压力。《what if》在副歌部分一连串的if出口,这种不确定的情绪,仍然在少女的心事范围之内,干净的《when you where around》之中对爱情的不断陈述和无奈,又流露出一个女人对感情的诸多感触。《hope you are ha y》看似慢慢悠悠,声音又好像夹着提亲迫不及待得要揭开下一句,被吉他和弦勾勒出一点蠢蠢欲动的表情。在《never to know》之中提琴又忍不住上了阵,《eyes closed》中乖巧的铃鼓音色,《wish I could》之中的new age片断都给这张专辑贴上了不少生动的色彩,即使并不浓重,却也使得整个唱片生动起来。
  同样是一如既往的,在许多情绪的交错十字中央,Lene还是继续波澜不惊的调子。不管是关于离开或想念,关于对所爱的祝福或牵挂,在Lene的淡淡声音之下,它们听起来都有一样的外衣,只是随着编配的不同从各种角度击中听者的内心。当歌手每次分配给自己一段时间成长,每一个听者都在台下期待着新一次蜕变会有什么惊奇出现。Lene像许多优秀的民谣女歌手一样,需要走的路还很长,这种成功是否能延续,也绝对只与自己的心境和成长有关。不如,我们都在沿途慢慢期待。
( Sat, 29 Apr 2006 15:39:02 +0800 )
Description:
  《Ki The Rain》,中文翻译成雨的印记,出自韩国最擅长描绘爱情的音乐家Yiruma之手,写这首歌的时候,是在一个星星满天的夜晚,忽然间一场雨,让Yiruma有感而发写下Ki The Rain这首曲子。
  24岁的钢琴家与作曲家---Yiruma,在韩国出生英国长大。曾就学于英国伦敦“The Purcell School”特别音乐学校, 后来毕业于“King‘s College of London University”,主修作曲 。在他的音乐作品里,展现了兼融东方的抒情与西方的典雅细致的音乐风格。因主修古典钢琴与作曲,Yiruma展现他傲人的古典才情与欧洲人善感的特质;同时,纯净与清新的东方特色也呈现在他的音色里。藉由细致的音乐性探触,他精致的演奏技巧,予人一种非凡艺术家的深刻印象。
( Sat, 29 Apr 2006 15:33:05 +0800 )
Description:
  主唱-Darren Hayes 26岁
  影响他最深的艺人团体- XTC、Peter Gabriel、Tears For Fears
  乐器演奏-Daniel Jones 25岁
  影响他最深的艺人团体- Marvin Gaye、Prince、Diana Ro 、U2、Duran Duran、The Smiths
  一提起澳洲,这个远处地球隅角的一块陆地,大家可能马上联想到的是无尾熊和「鳄鱼先生」。但现在这样子的刻版印象即将有所转变,因为Savage Garden的音乐马上就要彻底重造你对该地的迷思。
  这支二人组绽现出前所未闻的新鲜声音。Savage Garden 正由喧嚷吉他所营造出之完全反叛另类音乐风潮中出走,带著摇滚的精神寻得与主流音乐平衡之立足点。但与同侪其他乐团不同的地方在于,Savage Garden藉著极具创意的音乐创作,散发出无法抗拒的流行魅力。在电子旋律与放克吉他所搭筑出的乐曲之间,Savage Garden敏锐的讽刺藉著运用自如的文字传递出人性的真实面,并以多种不同曲风并置来展现出他们的多才多艺。
  这对拍档于1994年相识于布里斯班的一间酒吧里,故事是这么发生的:原来属于澳洲乐团Es***一员的Daniel登了篇广告要寻找一位主唱一起共组乐团,而Darren看到广告后就前往应徵,两人一拍即合。这两个人决定要结合他们各人的音乐理念来一起创作,接著两人就进入了筹备期,一起写歌,然后录了许多卷试听带寄给各大唱片公司。「我们从一见面就非常契合,」Darren回忆道,「我们都很坚定地要朝音乐这条路勇往直前,我们都很有野心,我们一见面就觉得我们是一家人。」
  收到试听带的唱片公司马上表示了对他们两人的高度兴趣。很快地,两人就进入了录音室,展开他们为期八个月的录音工作。「这是我最棒的学习经验。」Daniel说明,「虽然我们才刚开始这趟旅程,但是我们仍非常渴望能将自己的音乐理念传达给大众。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梦想实现出来。」
  Daniel所说的对音乐的热忱,可以在他们于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旗下所发行之首张专辑里,既多元又充满感情的音乐中看到明显的证据。精锐的文字组合、甜美的情歌、还有一些在音乐上的前卫实验,全都著床于柔软舒适的丰富电子音乐与多情旋律上,这是一次新鲜且精明的传统与科技的结合,而在音乐上的融合成果也展现出了Daniel与 Darren之间的完美的化学作用。
  「I Want You」是一首满溢著八○年代欧式流行音乐气息的歌曲,这首自他们处女 专辑中选出的第一支单曲,一推出即造成澳洲流行音乐市场一片轰动,成为1996年全澳最畅销的一张单曲唱片。而由于一位美国DJ在一次造访澳洲之后,对这首歌的流畅旋律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回到美国之后,全力播放推 这支单曲,并获得听众们热烈的回响;再加上十分抢眼的音乐录影带在电视上强力曝光,如此强势条件推波助澜之下 ,「I Want You」以令人咋舌的迅雷之姿一举登上全美单曲第4名,让澳洲新进乐团彻底在美国扬眉吐气一番!
  紧接著推出的第二首单曲「To The Moon&Back」,描写的是一个在父母离异家庭中 长大的孩子的真实故事,这首单曲也在榜上迅速窜升,轻松进占全澳单曲排行王座,销售数字也超越了前一张单曲所创下的成绩。
  「Truly Madly Deeply」这首自专辑里所抽出的第三支单曲则传递出截然不同的心情 ,歌曲中吐露出源于真心的真实情感。这首优美的抒情歌曲不但为Savage Garden再下一 城全澳单曲冠军,并在英国创下发行首周即获Top 4的成绩,更石破天惊地为Savage Garden 攫获他们的首次全美单曲排行两周冠军纪录!此曲音乐录影带远赴巴黎拍摄,美丽的景致配合优雅的旋律,难怪深受全球各地乐迷的狂热喜爱。
  这对二重唱所展现出的伶俐才华及热情,直陈于他们所做出的音乐中。只要一听到 他们的专辑,就能嗅得他们即将成功的浓郁气息。专辑满盈著丰沛的爱意,其中许多首歌曲都深入探索了爱情所导致的复杂关系。「To The Moon&Back」一曲在音乐方面的表 现则显得较成熟且聪慧,透过Darren忧郁的歌声以及Daniel所营造出的多感旋律,听者可以细细品味到迷惘、受伤和殷殷盼望的感觉。「Break Me Shake Me」一曲里藉贝斯的  咬与吉他的低吟并排筑成对比的精致感。而略带忧伤的「A Thousand Words」一曲则散 发出被背叛的感受。
  展现在歌曲部份的多元性也同样地反应在他们的录音过程里。Daniel就说:「像 『Universe』本来是设计为一首演奏曲。这首歌曲是为吉他而写的,听起来像是Eric Clapton 与Steve Vai的综合体。后来Darren为它做了一些改编,让它听起来像是Motown的黑人灵 音乐。」的确,这首歌曲的性感节奏与甜美的吟唱让它听起来很有Smokey Robi on的 味道。
  1997年年终,Savage Garden果然一如大家所预见的,一举勇夺澳洲音乐奖10项荣誉大奖,其中包括了众所觊觎的「最佳乐团」、「年度最佳单曲(Truly Madly Deeply)」、「年度最佳歌曲(To The Moon And Back)」、「最佳流行歌曲(To The Moon And Back)」、「年度最佳专辑」等超级大奖。而在美国,佳绩连连的结果使得母专辑也打入全美专辑榜Top 4。不但如此,亚洲地区著名的音乐电视Cha el V的年度音乐大奖亦颁予这对二重唱「年度最佳国№单曲」(I Want You)的殊荣。
  截至目前为止,Savage Garden的首张同名专辑已创下许多历史性的辉煌纪录:在澳洲,本专辑首周入榜即获冠军,并在冠军宝座上连续停留长达16周之久;同时,更以同时获得单曲榜冠军的「Truly Madly Deeply」创下澳洲音乐史上首度专辑与单曲同时荣获排行冠军的乐团纪录!这张专辑在澳洲已有9白金销售(60万)成绩(至1998年3月底止),亦创下澳洲音乐史上单张专辑销售成绩最好的乐团纪录。在其他国家,Savage Garden 表现一样勇猛:在纽西兰,本张专辑理所当然地拿下榜首,并拥有4白金的销售纪录。在加拿大,创下三白金成绩的这张专辑在首周进榜之时即直奔冠军!在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流行音乐市场中的表现同样抢眼,以外来新团之姿创下白金专辑销售纪录。在本地,这张专辑的销售亦已达到多白金成绩!
  Savage Garden似乎对本地的歌迷特别锺爱,不但于1997年两度访华,更决定在今年4 月27日于台北举行演唱会。为了回 热情支持他们的歌迷,Savage Garden特别在演唱会前限量发行双CD豪华版专辑,除了原来的同名专辑之外,内附8首歌珍藏CD一张,特别收录3首全球冠军金曲独创混音版、1首排行Top 10劲曲特殊混音版,以及4首专辑从未收录的精彩作品;这套双专辑为Savage Garden旋风做了完美的热身。
  Daniel表示:「好像才在昨天,我还在祈求这一切的发生。好像从天而降一样。不过如果我只是坐在这里空想这些的话,那我可能就会疯掉了。我们现在只是坚持往我们自己所要走的路继续走下去,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走过的这段旅程真是太令人惊讶了。
( Sat, 29 Apr 2006 15:02:02 +0800 )
Description:
中文名称:美国国家公园系列-震撼西南部
英文名称:The Great Southwest
专辑歌手:Nicholas Gu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简介:
专辑简介:
Nicholas Gu 的长笛略带涩音,笛管里所发出的优美旋律令人向往。作为一代Newage音乐大师的他由圣火一炮而红,大峡谷让他家喻户晓,十字街头更是让人流连忘返,这辑震撼西南部亦是经典之作,值得细细品味.大师之作不可错过.
专辑曲目:
01.Entering Twin Falls
02.Grand Circle
03.Earth Story
04.Forever
05.Tides Turned
06.Cro roads
07.Traveler
08.Tale of Two Lovers
09.New World
10.Horseshoe Mesa
11.Idigo Skies
12.Riverside Walk
13.Flight of the Condor
14.Place in My Heart
( Sat, 29 Apr 2006 15:00:47 +0800 )
Description:
中文名称:重返大峡谷
英文名称:Return to Grand Canyon
别名:美国国家公园系列
资源类型:APE
专辑歌手:Nicholas Gu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简介:
专辑简介:
1999年,Gu 再次来到了大峡谷并写下“重返大峡谷”。同“大峡谷”不同的是:“大峡谷”只是对大峡谷做了一个总体的浏览,而第二次来到这个地方,Gu 似乎有了更多的时间来仔细看一看各个景点。从两张专辑的题目就可以看出来:从“幻影牧场”到“白杨营地”,从“失落的部族”到“纳瓦霍族的传说”。相应的,在他不变的风格中还是可以听出不同。“重返大峡谷”多了一些细致的描写,少了一点大气。对钢琴和其它乐器的应用也增加了。旋律也多了一些变化。 
如果听过《大峡谷》,就没有理由不听听这一张专辑。也许,将两张专辑混在一起听会更有意思些?(转)
专辑曲目:
01.Return To Grand Canyon 重返大峡谷 
02.Flight Of The Condor 秃鹫天翔 
03.Kaibab Forest 凯巴森林 
04.Havasu Falls 哈瓦苏之秋 
05.Daybreak at Timp Point 拱顶日出 
06.Horseshoe Mesa 马蹄高坪 
07.The Greatest Wonder 奇观 
08.The Cro ing 横渡 
09.Navajo Story 纳瓦霍族的传说 
10.Cottonwood Camp 白杨营地 
11.Angel's Window 天使之窗
( Sat, 29 Apr 2006 14:59:11 +0800 )
Description:
中文名称:大沼泽地国家公园
英文名称:Music from Everglades National Park
别名:美国国家公园系列
资源类型:APE(分轨)
专辑歌手:Checkfield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简介:
专辑简介:
做为商业音乐的创作者,Checkfield的音乐的确有他们自己独特的风格。他们的音乐听起来更像流行乐。所以,音乐界至今还在争论,Checkfield到底是属于New Age派还是流行派。不管争论的结果如何,因为他们的这张专辑,本站还是将他们归入New Age的行列。 
这张专辑风格多变,每首曲目有很有节奏。既有“绿草之河”的低声吟唱和“大地与海”动听的旋律,也有“长桅帆船”的动感,还有清新的“旧南方”。其它的曲目也很耐听。(转)
专辑曲目:
01.Introduction 简介 
02.River of Gra 绿草之河 
03.Swamp Angel 沼泽天使 
04.Land and Sea 大地与海 
05.Flamingo Cove 火鹳湾 
06.Long Key Schooner 长桅帆船 
07.Mabogany Hammock 吊床 
08.Big Cypre 巨柏 
09.Hidden Lake (Still Waters) 隐藏之湖(静水) 
10.Amigos 朋友  
11.The Old South 旧南方 
11.Tribute to the Everglades 给大沼泽地的礼物
( Sat, 29 Apr 2006 14:54:21 +0800 )
Description:
中文名称:大烟山国家公园
英文名称:The Music of the Great Smoky Mountai 别名:美国国家公园系列
专辑歌手:Gary Remal Malkin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简介:
专辑简介:
这张专辑的多数曲目都有一种交响乐的风格。因此,这些曲目的结构有点像古典乐,使我很难决定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剪辑。就像“梦的勇气”和“山的尊严”中气势磅礴的旋律。也许是Malkin学习过民族音乐的缘故,这张专辑有着Celtic乐风,比如“旅程”中快节奏的风笛。而更为明显的是“拿破仑的撤退”和“小径怨魂”中苏格兰风笛熟悉的声音。最值得推荐的是“圣洁大地”,非常动听的钢琴!(转)
专辑曲目:
01.The Journey 旅程  
02.Mountain Majesty 山的尊严  
03.Flight Of The Hawk 鹰飞  
04.A alachian Sunrise 日升  
05.A Time Ago 往昔  
06.Ghosts On Old Setter's Trail 小径怨魂 
07.Trail Of Tears 泪痕  
08.The I ocent Land 圣洁大 
09.Through the Veil of Time 穿越时间的面纱 
10.Settler's Waltz 殖民者的华尔滋 
11.The Courage To Dream 梦的勇气 
11.Napoleon's Retreat 拿破仑的撤退
( Sat, 29 Apr 2006 14:45:24 +0800 )
Description:
中文名称:奥林匹克国家公园
英文名称:The Music Of Olympic National Park
别名:美国国家公园系列
专辑歌手:Mars Lasar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简介:
专辑简介:
这张专辑完全可以做为一部历史大片的背景音乐。无论是宏大的战斗场面或是温柔的儿女情长,都可以在这张专辑中找到适当的配乐。专辑运用了大量的自然声,水流、马嘶,还有从天空滚过的惊雷和鸟的哀鸣。加上所用的乐器:号角、印第安的战鼓、萧,和着雄厚的人声吟唱,使得所有曲目都带有一种史诗般的悲壮。就像“奥林匹斯众神”那种大气的开场和印第安祭祀风格的“鹰飞”。(转)
专辑曲目:
01.Gods of Olympus 奥林匹斯山众神 
02.Merymere Falls Trail 秋迹  
03.Eagle Flight 鹰飞  
04.Royal Lake 帝王之湖  
05.Kuyu Ancestors 祖先  
06.Eluha River 埃鲁阿河  
07.Vision Quest 寻梦  
08.Shi Beach Romance 静滩罗曼史  
09.Deep Canopy 天篷  
10.Toleak Point 顶点  
11.Sacred Land 神圣大地
( Sat, 29 Apr 2006 14:42:10 +0800 )
Description:
中文名称:奥林匹克国家公园
英文名称:The Music Of Olympic National Park
别名:美国国家公园系列
资源类型:APE
专辑歌手:Mars Lasar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简介:
专辑简介:
这张专辑完全可以做为一部历史大片的背景音乐。无论是宏大的战斗场面或是温柔的儿女情长,都可以在这张专辑中找到适当的配乐。专辑运用了大量的自然声,水流、马嘶,还有从天空滚过的惊雷和鸟的哀鸣。加上所用的乐器:号角、印第安的战鼓、萧,和着雄厚的人声吟唱,使得所有曲目都带有一种史诗般的悲壮。就像“奥林匹斯众神”那种大气的开场和印第安祭祀风格的“鹰飞”。(转)
专辑曲目:
01.Gods of Olympus 奥林匹斯山众神 
02.Merymere Falls Trail 秋迹  
03.Eagle Flight 鹰飞  
04.Royal Lake 帝王之湖  
05.Kuyu Ancestors 祖先  
06.Eluha River 埃鲁阿河  
07.Vision Quest 寻梦  
08.Shi Beach Romance 静滩罗曼史  
09.Deep Canopy 天篷  
10.Toleak Point 顶点  
11.Sacred Land 神圣大地
( Sat, 29 Apr 2006 14:37:52 +0800 )
Description:
中文名称:约塞米特国家公园
英文名称:The Music of Yosemite
别名:美国国家公园系列
专辑歌手:Rick Erlien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简介:
专辑简介:
这张专辑是国家公园系列中唯一的一张Solo专辑,钢琴是Rick Erlien唯一的的乐器。另一点与众不同的是,他并没有将每个曲目都取上一个好听的名字,整张专辑分为“高原”、“草地”、“峡谷”三个部分,做成一种“乐章”的形式。这也许与这张专辑的乐风有关。每一首听起来都很类似,只有多听几次才能分出其中的分别。大部分曲目都是轻柔的旋律加上微妙的变化,适合于静听。多数曲目中的过渡部分都会有一些听起来杂乱无章,仿佛是用双手猛击键盘的音节,也许Erlien想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出被大山所震撼的心情吧!(转)
专辑曲目:
01.Introduction 简介 
02.High Country Part I 高原之一 
03.High Country Part II 高原之二 
04.Tuolumne Meadows Part I 泰伦恩草地之一 
05.Tuolumne Meadows Part II 泰伦恩草地之二 
06.Yosemite Valley Part I 约塞米特峡谷之一 
07.Yosemite Valley Part II 约塞米特峡谷之二 
08.Yosemite Valley Part III 约塞米特峡谷之三 
09.Yosemite Overall 约塞米特总览
( Sat, 29 Apr 2006 14:27:46 +0800 )
Description:
中文名称:大峡谷
英文名称:The Music of The Grand Canyon
别名:美国国家公园系列
专辑歌手:Nicholas Gu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简介:
专辑简介:
尼古拉斯·冈恩的音乐总是有他招牌式的风格:鼓和长笛。在“Afternoon in Sedona”中如此,在“The Sacred Fire”中如此,在这张“The Grand Canyon”中仍是如此。 
打击乐器和长笛的完美结合表现出大峡谷的空旷。从头到尾几乎没有间断的鼓声并不会让人感到嘈杂,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敬表露在长笛和钢琴的衬托下。这张专辑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土著们在举行盛大的庆典。实际上,这张专辑中有许多曲目被用做广告或一些节日的背景音乐,就是为了那种磅礴的效果。(转)
专辑曲目:
01.Moon Light On Havasu Creek 哈瓦苏港之月 
02.Entering Twin Falls 双子瀑布 
03.Flight Over North Rim 飞越北缘 
04.New World 新世界 
05.Twilight 黎明 
06.Phantom Ranch 幻影牧场
07.South Rim 南缘 
08.Four Worlds 四天地 
09.Lost Tribe 失落的部族 
10.Grand Canyon 大峡谷 
11.Ganyon Nights 大峡谷之夜
( Tue, 18 Apr 2006 17:26:05 +0800 )
Description:
Sinead O'Co or的传奇音乐生涯
   
  Sinead O'Co or ,90年代最具个性并最富争议的流行音乐巨星之一,在整个十年里涌现的无数女歌手中,她无疑是最具有影响力 的。孤傲直率的言辞、倔强的光头、愤怒的面容以及不修边幅的行头---矛头直指长久以来大众心目中女性柔弱性感的形象。Sinead彻头彻尾地改变了摇滚女乐手的形象,坚称自己决不是性感偶像而是严肃的艺术家。她所掀起的这场反叛为后来的The cra erries 、 Liz Phair 、Courtney Love和Alanis Mori ete的涌现奏响了序曲。
  O'Co or于1966年12月8日出生于爱尔兰共和国首都都柏林。她的童年生活充斥着动荡与创伤:8岁父母离异,19岁母亲葬身车祸, 在此期间遭受母亲的长期虐待---也许正是因为渴望母爱,才会有Universal Mother这张充满母性光辉的专辑诞生。她曾被天主教学堂 开除,后因在超市中行窃被捕,并被送进少年管教所。
  15岁那年,在为一个婚礼演唱Barbra Streisand的老歌"Evergreen"时,她的演唱天赋被Paul Byrne,一个名叫In Tua Nua的爱尔 兰乐队鼓手发现。在合作完成了In Tua Nua 的第一首单曲"Take My Hand"之后,Sinead离开了寄宿学校,因为她找到了自己真正想做 的事-音乐。她开始在咖啡馆里演唱。随后进入都柏林音乐学院进修声乐和钢琴。
  1985年她和E ign唱片公司签订了合约,并定居伦敦。接下来的一年,她完成了音乐创作的首次尝试---和U2的吉他手the Edge一 起为电影The Captive配乐。但这次尝试远未达到她所设想的效果---歌曲中凯尔特民歌的味道太浓厚了---用她的话说是"太凯尔特了"。 她决定自己坐上制作人的位置,并开始重新录制这张唱片。凭着从91圣歌中得到灵感,并巧妙地借鉴,她为电影the Lion and the Cobra制作音乐,由此诞生了1987年最受称赞的专辑,其中的两首单曲"Mandinka"和"Troy"交替打榜。
  几乎从她音乐生涯的开始,Sinead就是一个富有争议的媒体形象。在唱片的发行见面会上,她表示支持爱尔兰共和军的行动并为 之辩护,从此来自世界各地的广泛批评纷至沓来;由于批评长期以来的支持者U2的| [WLK]5人英雄本详细攻略+成就全解
[ 楼主 ]
论坛威望:
发贴总数:
发文章数:
网站积分:
公会贡献度:
[WLK]5人英雄本详细攻略+成就全解
由于Atlas Online已经放出简体中文版副本及BOSS译名,本文将全部采用国服相应名字。
技能名字如有出入请等待WotLK在国服正式上线继续修订。
慢速更新,力求准确。
每一个字都是我自己敲进去的,没有一个字是粘贴来的啊,更新的慢了些望大家见谅。555555555 _~~
[::艾泽拉斯国家地理 BBS.NGACN.CC::] 掉落查询
注:本文中提到的所有副本资料,包括BOSS技能、成就等等皆为
英雄模式限定
,故下文不再赘述。普通模式大部分技能相通只是怪物等级/血量/伤害等降低,本文亦可作为参考。
完成所有英雄成就,可以获得一只红色元龙坐骑,参考图如下:
此贴已被醉飘逸!于2008-12-18编辑过
5555555555555
66666666666
77777777
2008-12-18 12:12 [WLK]5人英雄本详细攻略+成就全解
[ 沙发 ]
论坛威望:
发贴总数:
发文章数:
网站积分:
公会贡献度:
乌特加德城堡 - Utgarde Keep
(CB0)(UK0)
座落在环境优美的嚎风峡湾,乌特加德城堡是很多70级玩家刚刚踏上诺森德的土地就接触到的副本之一。
控场职业参考:副本主要由大量人形怪组成。少量的亡灵和野兽。
1.凯雷塞斯王子
(CB1)(UK1)
图示中的B点是副本的入口。在通往1号BOSS的路上,有很多近战的人形怪,一般来说T装备稍好都是可以顶着A的。如果需要控场的话也不难。过了中间圆形的通道之后是维库人的驯龙棚,有1-2个远程投掷人形怪与一只原始龙的组合,这些原始龙会喷火和击退,拉怪的时候尽量不要背朝其他怪以免发生aggro。驯龙棚后面一直到2号bo 之前的小怪都会有一种符文师,这种怪会给自己或者其他怪施放各种各样的符文,其中爆炸符文最是头疼,经常发生被爆炸符文炸死的惨剧,当然,优先击杀这种符文师就好。在一个圆形的大厅里,我们可以看到,血精灵中受巫妖王控制的Sa apo layn组织的成员之一:1号BOSS凯雷塞斯正在里面踱来踱去,和4个维库人好像在开会。解决掉他的议员们,他们与BOSS并不连接仇恨。
BOSS血量:41.7万,本身会施放伤害4000左右的暗影箭和普通攻击。特殊技能:
1.召唤骷髅:开打20秒之后,BOSS会召唤4-5只骷髅,从门口进来,被全部杀死之后,短时间内会再次复活。这些骷髅血很少,直接由坦克拉住,AOE即可。
2.冰之坟墓: BOSS会将随机一个玩家封在冰之坟墓中,造成总共8000
(此处待我上线核实,wowhead上面的数据是英雄也是8000,但是我自己也觉得不靠谱)
的DOT伤害,持续20秒。冰之坟墓可被选中并打掉。可被闪现、冰箱、无敌、徽章、斗篷等解除。
推荐战术:治疗站在T的身后,当小骷髅刷新的时候T使用群拉技能拉住小骷髅AOE掉。冰之坟墓出现后DPS将冰之坟墓打掉,继续DPS BOSS直到死亡。
成就:在队伍中无人打掉冰之坟墓的情况下击败凯雷塞斯王子。
推荐战术:小骷髅不要AOE,由坦克稍稍拉住即可,这样既可以减少小骷髅乱打的危险,又可以防止AOE技能误伤冰之坟墓。冰之坟墓的伤害很低,20秒8000伤害很容易加上。如果中冰墓的是治疗,坦克要准备开保命技能/喝大红等,以免死亡。另外,闪现、冰箱、无敌、徽章、斗篷等等解除冰墓的办法,并不算作打掉了冰墓,所以可以用于此成就。
2.控制者达尔隆 &am 建筑师斯卡瓦尔德
(CB2)(UK2)
1号BOSS的圆形大厅过后,是阴暗的楼梯,里面有食尸鬼在刮墙(误),可以拉来AOE。2号之前的人形小怪还是符文师+近战+远程投掷怪的组合。沿楼梯一直爬上去就可以看到2号BOSS了。
2号BOSS是两个维库人的组合,达尔隆是法系,斯卡瓦尔德是双持近战。
两个BOSS均有20.8万HP。法系BOSS会随机目标施放暗影箭,近战BOSS会狂暴(可被宁神射击/宁神毒药解除)和冲锋(5-30码范围)。当任意一个死掉之后,他会以鬼魂形式复活,技能相同但无法稳定拉住。
推荐战术:由于近战BOSS死后很有可能因为治疗OT去找治疗,所以通常使用先杀掉法系BOSS的战术。这个战术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与KLZ里面罗密欧和朱丽叶相似需要同时死掉是个误区。所谓的复活并不是真正复活,当两个BOSS都杀死一次,你就赢了。
成就:无成就。
3.劫掠者因格瓦尔
(CB3)(UK3)
2号BOSS身后继续上楼梯,一波怪之后就到了乌特加德城堡的露台上,这里有2波2投掷人形怪+2只狼的组合,还有一只大个的骑原始龙的骑兵。之后在露台的尽头我们可以看到最终BOSS因格瓦尔在指挥龙骑兵们投入战斗,但是放心,他很厚道,不会放龙骑兵来打我们。
BOSS血量24.7万,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人形态,特殊技能有顺劈、强力顺劈和震耳怒吼。由于各种顺劈的存在,坦克请将BOSS背对人群,近战输出请勿到BOSS面前吃顺劈。强力顺劈有3秒施法时间,会对坦克造成巨量伤害(12000-15000),虽然还是能挨一下,但是强烈建议躲开。躲的时候平移一点就好,他的顺劈角度并不大,不需要跑太远。震耳怒吼2秒施法,会造成AOE伤害并打断施法+沉默6秒,注意如果你没被打断就不会沉默,法系尤其是治疗要注意他施放震耳怒吼时取消读条。如果你装有新版的DBM,DBM会提示你他的技能。此外,他还会随时间不断增加自己的攻击力。
人形态打死之后,会出现一个瓦格雷大天使,将BOSS复活并变成亡灵,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亡灵形态,特殊技能有悲哀打击(造成200%近战攻击的暗影伤害,并使目标受到的每次治疗对治疗者造成一定伤害),暗影版强力顺劈附带全队2000伤害+击倒,暗影版震耳怒吼,还会随机将一把暗影斧头丢出去放旋风斩。打法跟第一阶段无异,坦克躲强力顺劈,治疗注意不要被吼。如果斧子飞近了稍微躲下就好,它走的很慢。
推荐战术:上面基本都说了,坦好奶好,Loot是也。
成就:无成就。
杀掉最终Bo 后,可往回走一段到图示C处,从洞里面跳下去,可以直接到达入口处走出副本。
2008-12-18 11:59 [WLK]5人英雄本详细攻略+成就全解
[ 板凳 ]
论坛威望:
发贴总数:
发文章数:
网站积分:
公会贡献度:
乌特加德之巅 - Utgarde Pi acle
(WD0)(UP0)
亡灵维库人的国王伊米隆的要塞,位于乌特加德城堡的上半部分,是巫妖王之怒中四个80级副本之一。
控场职业参考:副本中绝大部分怪是亡灵和人型生物,有少量的野兽怪。
1.席瓦拉索格蕾
(WD1)(UP1)
副本入口在图示中A处。如果你第一次来这里,刚进副本时你可以接到门口那个矮人给你的两个任务,收集副本中散落的各种物品和杀掉最后BOSS伊米隆国王。可以看到这个地方储存了很多很多的宝藏,门口处那堆积成山的金币估计都够买几十个大鸟了&helli helli 通往1号BOSS的路上有普通的近战怪和放闪电箭会加血的法系怪。还有大个的憎恶。走到第一个通道的尽头之后,你会看到1号BOSS的大厅,和她跟巫妖王之间的一段对话。她本来是一名女性维库人,但是被巫妖王用邪恶的力量变成了瓦格雷。
BOSS血量:43.1万,平时会召唤火球随机扔向玩家,每当她的血量降低25%,就会飞到半空中,并将一名随机队员用3个女妖捆绑到她的正下方,并开始施展剑之仪式,一柄长剑将会从空中缓缓落下,20秒后到达被捆绑的玩家所在位置并引爆,造成10000+暗影伤害。女妖的捆绑无法自行解除,只能让其他队友将3只女妖全部杀死,被捆绑的玩家才会解困。这个仪式在战斗中一共会进行3次(75%,50%,25%)。
推荐战术:直接把BOSS拉在台阶附近就好,她的火球和普通攻击都很废。当有人被捆到台子上时,其他人把女妖打死就行了,女妖血很少。
成就:强迫席瓦拉使用剑之仪式杀掉一只天灾憎恶。
推荐战术:进入她房间之后,在她跟巫妖王还在对话的时候,把她房间右面或者背后门附近的憎恶拉过来,DPS到10000血左右,T拉住(此憎恶免疫任何形式的控制),随后开始BOSS战,注意不要误伤这只憎恶把它打死。BOSS施放剑之仪式时,T将憎恶拉到台子上,确保此时憎恶的血少于9000,并让剑落下来炸在憎恶身上,让BOSS的剑引爆把憎恶炸死。随后按正常打法击杀BOSS即可。
2.戈托克苍蹄
(WD2)(UP2)
从1号BOSS的房间右面的出口,就进入一个阴暗的楼梯通道,这里面有亡灵维库猎人和他们的狼宠物。解决掉这些杂兵之后,就来到了2号BOSS戈托克苍蹄的房间。这个房间里面除了BOSS之外,还有4种诺森德动物的石像,在你点击房间入口处的祭坛之后,会出现一个红色的光球,光球会按随机顺序激活这些石像,4个石像都杀掉之后,再激活BOSS的石像。每一只怪出来前,有少许的时间脱离战斗,可以喝点水。
四只动物石像分别是:巨虫(会喷毒),犀牛(会冲锋和践踏,比较疼),狼人(会激怒)和熊怪(我也忘了它会啥了,反正比较废),都很好打。把他们解决掉之后,红色光球就激活BOSS的石像。
BOSS血量:43.1万,会顺劈,能被缴械,特殊技能:
穿刺,对随机队员造成4000初始伤害并附加9秒内共9000的DOT伤害。
枯萎咆哮,全队4000点AOE伤害,并降低所有人的生命值上限1000点,可叠加。
推荐战术:这就是个大木桩,但是治疗压力很大,穿刺是很疼的,加上枯萎咆哮不断的减少生命值,DPS需要在活下来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DPS BOSS。
成就:无
3.残忍的斯卡迪
(WD3)(UP3)
击败2号BOSS之后右面的通道里,斯卡迪和他的蓝色元龙坐骑就在入口附近等着你了,注意进门的时候要贴右面,不然会引到BOSS,触发天堂路事件。当你激活了天堂路事件之后,会从通道的尽头涌出很多的亡灵维库杂兵,而BOSS则骑上他的坐骑在空中盘旋。杂兵中有一种怪是拿鱼叉的,打死这种怪之后,他的鱼叉会掉在地上,可以点选并捡起来。在通道的尽头,有三台鱼叉发射器,当BOSS飞近的时候,会有一行黄字提醒你,这时候你可以用捡到的鱼叉,在发射器上向BOSS投掷,大约需要6下就能把BOSS扎下来。BOSS在飞近发射器之后大约10秒,会飞向通道的另外一端,同时进行深呼吸,并在地下留下冰雾,视觉特效请参考菲米斯的农药,把狭长的通道分成左右两半,你可以站在没有被冰雾覆盖的那一半。站在冰雾中的人会持续受到伤害并降低移动速度。这一阶段直到BOSS被扎下来为止。
BOSS本身血量43.1万,可被缴械,特殊技能有:
重击,造成2倍伤害并击倒两秒
旋风斩,大约20-30秒发动一次,就是战士的51点天赋剑刃风暴,bo 本身只有50%移动速度,对附近的人造成很大的旋风伤害(打板甲4000左右)
毒矛,向随机目标投掷毒矛,造成中毒DOT效果,可解
推荐战术:激活BOSS之后,坦克立即向前冲,拉住尽可能多的小怪,然后DPS AOE掉。路上注意捡鱼叉,BOSS深呼吸来的时候要站在没有冰雾的那一半。走到尽头之后看准时机把BOSS扎下来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