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 3 Pages: ( 4 total )
小猴子乖乖
2010-11-16 20:55
八桂义工电子合辑。有图有真相
第97期http://ngzb.gxnews.com.cn/html/2009-08/24/content_278605.htm
! {Q^} 义工走进农村敬老院,九台电扇吹去阵阵凉风
#}nDX4jI 义工敬老院里收获感动
K55]W2I9 南国早报 2009-08-24 ■ 本报记者 宋甲子 文/图
.OvH%g!. screen.width-461) window.open('http://img1.ngzb.com.cn/attachment/photo/Mon_1011/1321_78041289912120ec47daf8d4b979b.jpg');" >
bBXUD;$ t;)`+K#1: “卢伯一个人照顾9位老人好辛苦。我们下个月再去好不好?”“是啊。过段时间再去坛洛那边,到时候事先准备好水,我们可以帮老人洗蚊帐。”8月22日下午,23名八桂义工在返回南宁的车上,已经开始想念金陵镇、坛洛镇农村养老院的老人们,并计划着下一次帮扶行动。
JcI~8;Z@Z~ 老人其实很爱干净
4*_. m9{ 8月22日上午8时许,八桂义工一行23人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前往金陵镇、坛洛镇敬老院,开展大扫除、医疗保健、陪唠嗑等活动。这两个敬老院都是政府出资筹办的,居住的老人都是膝下无儿无女,依靠政府的帮助享受良好的养老环境。
jR mo9Bb2 当日上午9时许,12名义工刚进入金陵镇敬老院的庭院里,就看见9名老人坐在阴凉处纳凉。义工们和老人们热情地打招呼后,便动作麻利地拿出自带的抹布等工具,开始打扫卫生。当进入89岁的邓爷爷房间时,一名义工探头出去询问:“这间房是不是已经扫过地了?”“没有。”这可奇怪了,他用手指去触摸地板,也没有碰到什么灰尘。打听后才知道,邓爷爷是院里出了名的“爱干净”,他每天早上起床后,都会拖地。
G297)MFF 和邓爷爷一样勤快的,是69岁的罗爷爷。21日为了防止老人被蚊虫叮咬,工作人员给每间房子都装上了木门框的纱窗,直到晚上11时许才结束。地面上也因此留下了不少木屑。平时很早入睡的罗伯却破例不愿意进屋睡觉——拿起扫帚清扫上下两层楼的木屑。
{{e+t8J??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义工们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夸奖老人们,并更卖力地劳动。
t,R4q* “全家福”中两人走了
|C.[eHe&D 22日上午11时,义工们身上的衣服已被汗水湿透了,敬老院里焕然一新。劳动结束后,有的义工给老人量血压,有的陪老人唠嗑。聊天中,义工们得知金陵敬老院里唯一的工作人员就是卢院长,已经62岁的他要照顾9位老人——从打扫卫生到洗床单做饭,全由他一人包办。他的尽职尽责,让老人们感动着。
`>skcvkm 今年元月份,原本居住着11位老人的敬老院里,两位老人相继离去。元旦后的一天,七旬邓老太身体突然出现不适,120赶到后宣布抢救无效。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应该由她的亲人为她穿上寿衣,可是她无儿无女,亲戚也少得可怜,只有一位远房外甥。由于她的外甥要次日才能赶到金陵镇,卢院长便到街市上给邓老太买了寿衣等,并为她擦拭了身体换上了寿衣。一名老人这样说到:“这种事情一般是子女做的。卢伯是外人,却要帮邓老太穿寿衣,真是好人啊。”
|j~{gfpSE 聊天中,卢院长指着敬老院的全家福照片说:“这是覃伯,也是元月份走了(指去世)。他对我很好,我平时炒菜做饭时,他见我热得出汗就用扇子给我扇风。”说着说着,他的眼睛就湿润了。82岁的陆爷爷告诉义工们“内幕消息”:“卢伯总讲我们对他好。其实他对我们更好。”覃爷爷生病住院的时候,卢院长每天都给他送饭菜。一天,卢院长在去医院的路上不慎从自行车上摔倒在地,他不顾自己手上的伤口,坚持着喂完覃爷爷饭菜后才去急诊看病。那一跤,摔断了他左肩胛骨,如今他仍然无法高举左手更别提拿重物。
GF^?#Jh 听到这,感动和难过像热气流和冷气流,两股气流在义工的心里冲撞着,一名女义工转过身悄悄地擦去眼角的泪水。
JAP4Vwj%j 更换床铺揉揉背
y=%p 22日上午11时许,记者和5名义工告别金陵镇敬老院后,到坛洛镇农村敬老院向另外一组义工进行支援。到达后,当前来支援的义工们准备大展拳脚时,却得知敬老院里已经停水,只剩下三桶洗抹布的浑浊污水。无奈之下,义工老恬只好用洗抹布的水来清洗厕所,而给老人们洗蚊帐的想法只能搁置。
|s*tRag 另一方面,义工小华中医、黎女士组成***小分队,给院里风湿骨痛、骨质增生的老人们敷中草药。当大家惊讶黎女士何时***手法如此老到时,她笑着说:“之前几次去敬老院时,医生给老人***时,我偷学的呀。”
+w 就在这时,细心的义工“无语”发现躺在床上的梁老太看起来有点不对劲。原来木床中间的横梁断了,临时用一张木板凳在底下支撑着。“无语”便去问敬老院的管理员有没有新的床铺能换。经过管理员的同意,大家开始忙碌——老恬取下蚊帐,“无语”抱走被子,两名男义工搬走旧床……刷席子、擦床铺等工作完成后,大家又齐心协力地把新床铺换上,再将老人的物品一一排放整齐。
tk,Vp3p 忙碌了半个小时后,当老恬把蚊帐掀起来时,三名义工搀扶着梁老太回到床上休息。梁老太坐下后,用手按了按旧床中央,发现床铺没有凹陷后,用含糊不清地话语说着:“谢谢。”
X1~ WQ?ww 当日中午1时许,义工们打扫干净敬老院后,和老人们依依惜别。这时,募集来的9台电扇在敬老院的院子里转动着,为老人们吹来阵阵凉风。
m| * 八桂义工(87)
Uqyc 主办:共青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D`h[ai 广西青年志愿者协会
! )PV-[2 南国早报
B0eKj=y; D0a3%LBS/2 g|PRk9 小猴子乖乖
2010-11-16 20:58
yaD_c; 广西青年志愿者赴川抗震救灾服务队加入八桂义工活动,为南宁龙翔苑廉租房小区居民服务
Gec? 特困户向八桂义工竖起大拇指
f1_b``M 南国早报 2009-08-31 ■ 本报记者 陶海华 实习生 陈维 何远媛 文/图
--}5%6 八桂义工(88)
wcI?. screen.width-461) window.open('http://img1.ngzb.com.cn/attachment/photo/Mon_1011/1321_783a1289912325e6433fae5d0770f.jpg');" >
` ,O#r0m (WISf}[l; 主办:共青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Z@G[\" 广西青年志愿者协会
$gv3Up"U 南国早报
qZS]eQW. 8月29日,南宁市一如往常炎热。在江南龙翔苑廉租房小区里,八桂义工热情不减,他们携手汶川地震时广西首批赴川抗震救灾服务队的志愿者来到该小区,开展慰问特困户、义诊、理发、家电维修等服务活动。
,L.*95, 医生下小区摆台坐诊
P d"=&Az| 8月29日上午9时,在江南龙翔苑廉租房小区的东南角,一字排开的服务队伍很快吸引了居民们的眼光。此时,小区的通道上已摆好了义诊、家电维修及理发的桌椅。
!d)Vr5x 参与此次义工活动的,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就是去年汶川地震时广西首批赴川抗震救灾服务队的志愿者。自治区卫生厅团委书记卢贵基是抗震救灾服务队的队长,为了此次活动,他提前一个月就开始联系分布在各单位的志愿者。大家听说要进社区参加八桂义工服务活动,都十分踊跃。广西妇幼保健院的口腔医生颜俊来了,广西民族医院的护士李香芙、王锦英来了,自治区疾控中心的专家冯向阳也赶来了,心理医生倪亮、韦海花也在义诊区摆上了桌子。自治区人民医院则组织了8名骨干医生,前来参加义诊活动。
'=Z]mi/aw “平时去医院看病,要排好久的队才能等到这些专家,没想到今天他们到我们小区来给居民看病了。”居民们啧啧称叹。
fK %${ 从邕宁区赶过来的魏海林医生和刚工作不久的蒙庆超给小区居民推拿***及针灸。得知小区有好几位居民患病在床不方便走动,卢贵基带领自治区人民医院的主治医生钟书及王锦英护士***。
mjh, 内科医生余俊英一直忙个不停,当天上午他接诊的患者就有20多名。他说,这个季节天气较为炎热,小区患皮肤病、肠胃炎等症状的居民较多,他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个人饮食卫生,老人们要注意保健,多运动、多喝水。 !*tV[0i2 高温下为居民送“清凉”
OABMIgX 在理发区,义工“猫的名”和义工莫阿姨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可都是一副专业的架势。只见在他们的工具箱里,梳子、理发剪刀、推子、爽身粉、毛巾等一应俱全。他们娴熟细致的动作,让前来理发的小区居民们乐开了花,陆陆续续有好多位老人前来理发。
5vmc'Om 小区里的王奶奶把自己1岁半的小孙子带过来理发。王奶奶说:“天气太热了,小孩头发长了,给他理个光头凉快些。”小家伙很听话,乖乖地坐在椅子上,等着理发。
{PTB]D' 上午10时左右,前来理发的人络绎不绝,旁边的家电维修区也变得热闹起来。南宁市桂友家电维修服务公司的施经理带着4个维修师傅忙个不停。居民们纷纷将自家的电扇、录音机、电饭锅、等搬过来维修。此时,气温渐高,义工们却忙得不亦乐乎。
,Hzz:ce 小区居民梁女士搬来3台电风扇维修,她说:“这些电风扇都不转了,天气太热,没风扇太难受了。”义工陈师傅将电扇拆开,取下叶片,仔细检查故障原因。摆弄10多分钟后,陈师傅发现原来是电扇的小发动机里没油了,他往电扇里滴油后,电扇又开始呼啦啦地转动起来。见此情景,梁女士喜上眉梢。
wi gs1 特困户竖起大拇指
x%!Ea{s 龙翔苑小区属于廉租房小区,靠低保生活的特困户比较多。八桂义工考虑到这一点,特意给这里的特困户买来了面条,而南宁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的义工们则给特困户带来了大米和食用油。
nc2=S^Fqu 当天,义工们首先去看望了特困户覃义两夫妻,他们没有儿女,虽然年龄均不到50岁,但病痛的折磨让他们只能依靠低保生活。覃义的妻子黄女士正在切菜做饭,身体瘦弱的她鼻孔上还插着输氧管。5年前黄女士被查出患有心脏病,直到今天,她每天必须利用制氧机输氧不少于10小时。妻子插着输氧管做饭,覃义也只能在一边干着急,他自己中风偏瘫已经有15年。据黄女士说,他们两个1990年结婚,结婚4年后丈夫就病倒了,脑出血,“有一个阶段还像植物人一样”,说着,黄女士的眼睛就湿润了。黄女士由于心脏病几乎不能走出家门,腿脚不灵便的覃义只能拄着拐杖出去买菜。正常人十几分钟就能把菜买回来,覃义去买菜来回得近1个小时。
p|gzU$FWbk 义工来到覃义家以后没有闲着。义工小冰让黄女士歇着,自己在厨房一显身手。两名男义工则干起了“洗涮涮”的活,拆下窗帘洗干净后,义工何宁还将覃义家的晾衣杆降低高度,方便黄女士晾晒衣服。覃义由于中风有语言障碍,可他看着义工们在忙碌,一直指着椅子招呼义工坐下休息。义工快要离开了,覃义看到义工服上“八桂义工”几个字,竖起了大拇指。
^vHh*Ub 开动机器“除四害”
0ap_tCY “怎么有这么多蟑螂从下水道里爬出来?”当天上午,一些小区居民看到这一幕有些奇怪,“平常也没见这么多啊?”原来,当天自治区疾控中心的专家冯向阳带来了“除四害”队伍,专门为小区进行消毒。居民们所看到的是“除四害”成果。冯向阳说:“由于使用了药物,那些爬出来的虫子和蟑螂很快就会死掉。”
a7fFp9l! 当天,“除四害”小组可谓是最为“轰动”的义工。之所以“轰动”,是因为他们带来了“除四害”专用机器热烟雾机。使用时只要将烟雾喷进下水道,不管是什么虫子都会很快死掉。虽然机器在工作时发出轰鸣声“轰动”了整个社区,但是像一位居民说的:“再吵也是这一下子,可这是为小区做好事啊。” “除四害”小组还带来了机动喷雾器,工作人员顶着烈日,将小区内所有的垃圾箱都喷洒药物杀虫。
Sk6B>O : 就在“除四害”小组忙碌不停时,一些义工开始清理小区卫生。从这个角落到那个角落,义工“摩托”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当活动快要结束时,他最后一个将义工给居民理发留下的头发扫干净了。运垃圾当然是男子汉的活,义工星星、汉子、小军三人不知从哪弄来一辆小翻车,义工们清扫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垃圾满一车,他们就拉去倒,完全没有怕脏怕累的样子。
HVHd@#pDZ 特别鸣谢:
zzH^xxg 自治区卫生厅
w!eY) lt; 自治区人民医院
T2ZB(B D 自治区疾控中心
E{2 !Z 南宁康净卫生消毒杀虫公司
MtD0e@ 南宁市桂友家电维修服务公司
KbSE=3 {6tj$&\) 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义工
=o5|W'>` 南国早报 2009-08-31 ■ 老恬
&~aS24c 在八桂义工里,有这么一个人,她55岁上下,身材瘦小,见人总是一脸笑容。
2j;9USZ
p ZYS]Et[Q 每次义工活动的脏活累活都有她的身影。烈日下,别人早早躲到树阴下,可她仍然头顶太阳,挥洒着汗水埋头拔草。她笑呵呵地说:“我是农民,这样的活很平常。”她个子小,但扛桌子搬凳子时,却跟18岁小伙子一样稳健有力。
NXCvS0/h 这名义工来自桂北农村,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去年,她20多岁的儿子患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她陪儿子来到南宁治病。儿子的病让家里债台高筑,目前已欠下3万多元的债务,儿子每个月仍需3000元的医疗费。母子俩在淡村租了间阴暗窄小的房子,她丈夫在老家务农,奉养着80多岁的母亲。她每天只吃一顿饭,只为省钱给孩子看病。很多次,她背着儿子偷偷抹眼泪,因为家里实在拿不出治病的钱了。
i!
} 即便如此,她仍然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参加八桂义工活动。8月29日上午,为节约两元钱的公交车费,她早早就起床,花一个多小时从淡村徒步走到四五公里外的白沙壮锦大道路口,到龙翔苑小区和大部队集合。 i*((@: 她在南宁没有工作,平日她在街头拼命捡垃圾卖钱贴补家用,可即便如此困难,她仍然经常弄些吃的来“慰劳”义工们。她最拿手的就是弄红薯干,会做好几种,有油炸的、有干晒的。每次她拿来红薯干时,大家都一拥而上,一会功夫便把她辛苦做好的红薯干瓜分干净。大家在津津有味地品尝她的红薯干时,谁也没有意识到,她的这些红薯干其实是从牙缝里抠钱来买的……
,rS?^"h9 问她为何如此热衷义工活动时,她说:去年在她家最困难的时候,南国早报刊登了她家的事,社会上很多爱心人士纷纷解囊相助,帮她渡过了一个难关,为此她要回报社会。
82M`sk3. 为了不让儿子知道她靠捡垃圾维持生活,每次她都走得远远的,生怕被儿子发现。如今,南宁街头捡垃圾的人也越发多了,捡垃圾的“生意”很难维持。她心里唯一的愿望就是想找一份简单的工作,挣钱来支撑这个家。她也曾多次试图找工作,但人家嫌她个子小又太老,多次碰壁,她有些不知所措。
^D76_'{ 这个铁杆义工,就是我们八桂义工的谢女士。
!(HP
x@_ ox*>HkV aka)#0l . `W:z#uNG] :8`~dj. 小猴子乖乖
2010-11-16 21:03
第99期http://ngzb.gxnews.com.cn/html/2009-09/11/content_286594.htm
eyuyaSE 病友3月未理发 无助之时找义工
|
RXQ
_| 八桂义工到病房满足了病友愿望,病友称赞义工“解决了钱都不能解决的问题”
? 3OfiGX? 南国早报 2009-09-11 ■ 本报记者 卢大清 文/图
96:S screen.width-461) window.open('http://img1.ngzb.com.cn/attachment/photo/Mon_1011/1321_b669128991260075bc92fd59c1d47.jpg');" >
]'"Sa
-> 9月10日上午8时,八桂义工“猫的名”(网名)来到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部,为3个月没理发的病友刘先生剪完头发后,刘先生感激义工为他“解决了钱都不能解决的问题”。
YrJUs]A 病友3月未理发
pr,,E[ 刘先生今年55岁,他因高血压在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至今已有一年多时间。刘先生是单身一人,住院后无亲人陪伴。因为病症不允许他离开医院太远,所以理发就成了他的难题。此前,刘先生一个病友的朋友是理发师,这名理发师来看望朋友并帮理发时,顺便也帮刘先生将头发打理了。
EG`6T 但是,这名病友离开医院后,刘先生的头发就再也没剪过,至今已3个月。眼下正值炎热天气,头发已经很长的刘先生饱受其扰——长头发不卫生,难清洗,让他闷热难耐。刘先生曾经寻找离医院不远的一些理发店,提出付费让理发师进病房为他理发,但没有人愿意前往。
#-\5O 无奈之时找义工
ZMb+sUK 眼看头发越来越长,四处求助无果的刘先生突然想起了八桂义工。原来,刘先生住院期间就靠看报纸打发时间。半年前,他从南国早报上得知南宁有一支经常到处义务劳动服务他人的八桂义工队伍,还知道有义工***师理发师进社区为老人们义务服务。“他们愿意帮帮我吗?”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刘先生拨通了八桂义工的联系***。
.}/8] 义工协调组接到刘先生的***后,当即决定委托义工中从事理发工作的“猫的名”前往,请他亲自到病房为刘先生理发。其实,八桂义工已经多次接到市民类似的请求,并且都尽量满足大家的愿望。比如今年8月,广西医科大一附院的几名白血病患儿家属向八桂义工提出申请,希望义工们到医院为孩子们搞一次活动,为这些久病住院的孩子带去欢乐。8月23日晚,20名八桂义工就带着礼物,来到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儿科三病区,与那里的38名患儿一起互动游戏,陪孩子们度过一段欢乐时光。
vX\9#Hj 一头清爽谢好人
GTM0Qvf? “猫的名”是一名小伙子,此前一直在广东从事理发工作,3个月前才来到南宁,并加入了八桂义工。两周前,他刚代表义工前往植物女孩陈文艳家中为女孩理发。10日上午8时,欣然接受任务的“猫的名”携带工具,坐公交车来到刘先生的病房——他要赶早完成任务,因为当日上午11时他还得回单位上班。
5h dzfG 看到义工真的到来,刘先生非常感动。理发师搬来凳子让刘先生坐下,为他围上围脖就开始动手剪起来。这是一次特殊环境下的特别理发,没有洗头设施,没有***的理发工具,一把电剪,几张餐巾纸就是理发行头。理发过程很短,但刘先生等这一天耗时很长。“猫的名”完成任务后,陪同前来的女友帮清扫地面。临别,“猫的名”为刘先生留下***,称今后还需要理发就拨他***。一头清爽的刘先生感慨地说,义工为他“解决了钱都不能解决的问题”,真不知如何感谢才好。
aTTkj\4 小猴子乖乖
2010-11-16 21:07
第100期
X[o+Y@bc 9月13日上午,八桂义工再次走上南宁街头清理非法小广告
d/7R}n^ 他们把做义工当成“第二职业”
} V"5M 南国早报 2009-09-14 ■ 本报实习生 陈维 黄启凤 文/图
[=>=5'- screen.width-461) window.open('http://img1.ngzb.com.cn/attachment/photo/Mon_1011/1321_f1301289912818f3858b176fd0aae.jpg');" >
4u:SE “我们要通过‘以善小而为之’的行动感化身边的人,让大家懂得保护环境,还首府一个‘山清水秀地干净’的面容,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上一份别样的小礼物。”9月13日上午,40多名头戴小红帽的八桂义工再次现身南宁街头,以“抗击”非法小广告和地面残留口香糖等“顽疾”的行动,来呼吁市民共同保护绿城的环境卫生。
IE`3I#v 不惧炎热除掉“顽疾”
3J#LxYK 当日上午8时,离预定开始时间还有半小时,但很多义工早早就来到新和平商场门前,开始了从新和平商场至朝阳花园路段的“牛皮癣扫荡工作”。清理所用的工具,除了有义工“洲舟”带来的小刮刀,还有义工自备的钢锯片或木工刀之类改良的磨刀。由于清理掉的“顽疾”不好放,大家还自备了塑料袋、矿泉水及饮料瓶等制成的小垃圾箱。
ddfGR/1X 当天,清理的路段较长,从新和平商场到百货大楼,再到朝阳花园。炽烈的阳光,挡不住义工们干活的热情。无论老少,都汗流浃背,有些义工头发都湿了,但是他们全然不顾,继续细致地为墙面地面“美容”,将小广告、口香糖“一网打尽”,不时还回头检查是否清理干净了。义工“洲舟”说:“干这样的活,不仅要细致,将‘顽疾’清除到最干净,还要有毅力,把事情干到最后。”
@wR3L:@ “最佳搭档”现身街头
Q/S ^-&~ 当日干活的义工中有一对“老少”特别惹眼,老的手把手教孩子用小铲子铲除贴在报刊亭上的小广告,并到小吃摊要来两个废弃的一次性纸杯,当作“垃圾桶”。对于难以铲除的纸片,两人显得颇费力气,这时有位在旁边干活的义工将手中的矿泉水递过去,说:“只要沾了水,它们就容易清除了。”听了建议,两个人很快掌握了技巧。
~bZ$ d{o^ 见老少两人搭配默契,笔者忍不住上前问参加活动的感悟,才知他们只是师生关系。今年9岁的“黑狮王”小朋友在50多岁的梁老师的带领下,第一次加入这支做好事的队伍。他打算回去写篇活动日志,并告诉他的同学要多多参加类似的活动。
1p}H,\o 义工队伍行进至百货大楼对面时,另一对配合默契的搭档吸引了笔者的注意,稍矮的人有模有样地指挥较高的人清除略高地方上的“牛皮癣”。“这样的高矮配确实很省力。”“洲舟”说,这对搭档“颇有来头”。
.
^wpfS 搭档中稍矮的王先生是云南人,他最近才到南宁工作,一直想做好事却“苦苦寻觅而不得”的他,幸运地遇到了义工“洲舟”,当天才有机会参加这次活动。配合王先生的高个子搭档“小欣”是辽宁人,他一年前就加入了“八桂义工”的QQ群。前几天,“小欣”刚从辽宁到南宁读大学,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他就加入了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队伍,做着很早以前就想做的好事。
Z~J]I|R: 做义工是“第二职业”
#d@wjQ0DW 义工队伍中大多数人都有工作,如今他们放弃周末休息,走上街头巷尾,清除“城市牛皮癣”,虽然辛苦,却都很开心。有义工戏称:“义工”就是我的“第二职业”。
3ay},3MCV% 集合队伍刚出发,一名气喘吁吁的女士焦急地询问正在洗墙的义工:“这是不是八桂义工的队伍?”义工梁女士耐心地给她讲解了这次活动的“行程”。这位网名为“春天”的女士,很早就想加入八桂义工的队伍,但身为教师的她一直抽不开身,这还是第一次。当日上午7时未到,她就从西乡塘站转了两趟车赶过来,“没想到还是迟了”。她接过刮刀,麻利地干了起来。当笔者再次问她的工作单位时,她说:“现在我跟大家在一起,我们都是义工。”
J~2SGXH)^? 说到“兼职”,有个小插曲。“小欣”在这次“扫荡”中担当了一回“解说员”。义工王先生走到天桥上,蹲下用小刀刮小广告时,有位老人问:“你们在干什么?你们干这个能拿多少钱?”王先生说这是义务劳动,没有报酬。可是老人怎么都不信。王先生没办法,只能找来搭档“小欣”解释,“小欣”耐心地向老人说起了本报“八桂义工”的服务宗旨,并告诉他“我们这个队伍已经做过很多这样的义务劳动了”。老人听后向义工竖起了大拇指。
Z mJh& u_k[&$ 尽绵薄之力 为绿城“美容”
4C*ywP 8:h%%$? Ixa0 xj 南国早报 2009-09-14 ■ 大开心 O1R*CaP ;xwcK-A 义工日记
~XOmxz0 gQeQy 昨日,在南宁市中心有义工活动,内容是清理非法小广告和地面沾粘的口香糖。
E=8'! 之前6月份,我们已经到这里清理过一次“牛皮癣”了。时隔3个月,原本干净的地面、宣传栏柱、公车线路牌上又贴满了非法小广告。这些小广告连同地上被碾压的口香糖看似狗皮膏药一样,不断地充斥着我的眼球。这与我们南宁获得的“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奖项是多么的不匹配!什么时候全民做到讲究卫生、改变陋习,以自觉维护城市卫生建设为己任呢?
i;O_B5
d 活动中,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汗水。我偶尔站起来擦汗,看到过往市民在注视我们,有的人带着疑惑的神情,有的人则不屑一顾,但更多的是赞许的目光。
P{o)Ir8Tt 10时多,我们圆满地完成计划清理的路段。新加入八桂义工的一位“老南宁”说:“假如在我做这件事情的时候碰到熟人,我不会感觉丢脸,反而感到自豪!因为我给我们热爱的城市‘美容’了,我维护了南宁这座‘绿城’的美誉!”(大开心)
jYp!?%! 八桂义工(90)
g{'f%bkG 主办:共青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DB|1Sqj 广西青年志愿者协会
%YR&>j
k 南国早报
Rl ]x: ,6>3aD1w~q b? );
D O*~,L6# } 小猴子乖乖
2010-11-16 21:11
第101期
LaJ
vPOQ 30名八桂义工带着众多热心人的关爱来到南宁市邕宁区百济乡
A"7YkOfwH 1400册图书赠予桥学小学
)|=1;L 南国早报 2009-09-20 ■ 本报记者 卢大清 文/图
hF-QbO screen.width-461) window.open('http://img1.ngzb.com.cn/attachment/photo/Mon_1011/1321_6e481289913093011ef5b117b0e56.jpg');" >
h{)m}" lt;R 9月18日上午,30名八桂义工来到南宁市邕宁区百济乡桥学小学,为同学们带来了1400册图书和一批体育用品。其中,有12名理发师还为孩子们义务理发。活动现场,义工和孩子们进行互动游戏,让孩子们“乐得像过节一样”。
q?LOtN? o 送来图书和体育用品
x@Gg fHl 18日上午11时,还在教室内上课的桥学小学五年级学生黄明宣和罗接承透过窗户看到,校园内突然来了很多人,他们手里都抱着一沓书。当小学生们看到还有人抱着一些崭新的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用品时,他们高兴地喊起来,“有玩的了”。因为他们刚听老师说,有一群从南宁来的好心人们要来看望他们。
--]blP7 桥学小学是一所偏远的小学,位于南宁、钦州和灵山三地交界处。近年来,学校在各界的努力下硬件条件有所改善,但图书室却没有多少藏书,同学们的课外读物非常缺乏。本报对此进行调查和报道后,众多爱心市民踊跃捐书。另外,义工从“变废为爱”活动中筹得的基金里拨出300元,为孩子们购买了体育用品。
.f$2-5q 当天上午,南宁丽竹美容美发彩妆学校组织了12名理发师加入义工队伍,并提供了一辆客车作为活动用车开赴目的地。义工们辗转两个多小时,将社会各界的关怀和爱心传递到了这个山村小学。
9Bu +K?/h 12名理发师义务理发
p.:|Z-W$ 三年级学生黄昉永和弟弟黄昉印已经3个月没理发了,因为爸爸妈妈都在外打工,家中只有爷爷奶奶照顾他们。平时,头发长了都是由爷爷带他们去附近的街上理发,但爷爷最近一直没空带他们去。当理发师们在学校操场摆好凳子后,兄弟俩第一批坐了上去。
#f(a,,Uu' 理发完毕,黄昉永立即跑到旁边的水龙头下冲洗起来。随后,弟弟也跑来和哥哥一起洗头。哥哥说,去街上理发一次是2元,今天兄弟俩为爷爷节约了4元。在开展活动的两个多小时内,12名理发师为50多名孩子理发,其中不少女孩也在老师的动员下理发。
)L&y@dy) 励志游戏让人感动落泪
4Y?fb lt; 在和同学们的互动游戏中,义工“菲飞”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即让同学们现场为家长或老师带红领巾、拥抱和大声说出“我爱你”。家住学校附近的64岁的黄奶奶参加了这个游戏,因为她的孙女黄金香在这个学校上二年级。
ll5;09 在全校同学的注目下,稚气未脱的女孩黄金香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她扭扭捏捏地给奶奶系好了红领巾。当女孩在主持人的提示下拥抱奶奶并喊出“奶奶我爱你”时,奶奶立即转身擦泪。
_7N?R0j^9N 随后,义工又和孩子们一起跳绳,天性好动的孩子们立即丢掉了之前的怯生感,和义工们排队参与。操场出现了温馨一幕:一边是高个的成年义工,一边是娇小的小学生,大家随着绳子的起落而跳着同样的节拍,操场上成了欢乐的海洋。
/cClV"S*G 希望城里的人常来
#eYYu2ND 该校的老师黄忱英很感谢义工们的到来,她认为义工不但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的一天,还增加孩子们的见识,这些新奇的游戏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她相信孩子们在写《快乐的一天》或《难忘的一件事》等作文时,会有了新的材料。据了解,为了配合义工们的活动,校方只安排了高年级的同学们中午留下,但很多低年级的孩子也乐得不回家。
ubB1a_7 理发师赵丽丽当天为5个孩子理了头发,她说这里的孩子们很有独立性,她看到孩子们理完发后自己洗头洗衣,让她感叹不已。义工紫霞听老师说很多孩子都交不起“每天5角钱的早餐钱”时,心酸不已,她希望有更多的好心人能关注乡村小学的孩子们。
ds*gL ~k^ 该校校长罗固承说,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他感谢南宁市民为孩子们带来的教学用品,以及义工和同学们开展的励志互动游戏。
GipiO5)1C 义工们离开学校时,顽皮的孩子们都停止了打闹,纷纷送别到校门外,频频和义工们挥手告别。一个女生拉着一名义工的手依依不舍地说,“姐姐你们还要来哦”。
9(fh+ 八桂义工(91)
4(,.# 鸣谢单位:南宁丽竹美容美发彩妆学校
0VvY(j:hp 主办:共青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qe5J 广西青年志愿者协会
O4`.ohAZ 南国早报
3T(ft^~ XSx!11 我们一起努力
R[ F
`b 南国早报 2009-09-20 ■ 焦糖 7/&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