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志福钻头为什么不倒

文革十大尚不清楚真实内幕的高层人事谜案
2008年05月07日 13:31:15
 来源:
故事派对网
】 【Email推荐:
】 文革中高层的很多情况,这二十多年来,已披露公开了很多资料,使人们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多的客观全面认识。但,之中,因种种原因,也仍然有一些高层内幕的详情细节尚不为人们清楚,使人们对那些东西只能猜测。不过,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料出现,以让人们真实全面的了解文革历史。 这里,是对文革中十个高层人事问题的一些看法与疑惑,仅供有兴趣者参阅。 (一)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总参谋长罗瑞卿首当其冲被撤职审查? 文革之前,***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彭真与***中央书记处书记、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已被国内外都认为是***选定的中央政治与军队首脑接班人的第二梯队主要成员。在六十年代前期,***外出视察,都要带上罗瑞卿,甚至回韶山为其父母坟地扫墓,也叫上罗瑞卿同去。 然而,1965年底,罗瑞卿却就做了文革第一个遭遇整肃的***高官,随后还被划入了“彭、罗、陆、杨反党集团”中。 现在能看到的各种资料,都说是因林彪想拉拢罗瑞卿未成,转而让***同意整掉罗的;而***因为要借助林彪来搞文革整刘少奇等,不得不违心地满足了林彪打击罗瑞卿的要求。 罗瑞卿平反后所说的一些讲话中,也只讲了林彪想拉拢他(在罗瑞卿看来),所导致的林对他不满的一些事。 但是,当时,不要说林彪凭其地位影响,有没有必要拉拢一个从红军时起就历来比他地位影响要低的部属,以壮其力量之事确否,或林彪敢以打倒罗瑞卿为条件去同***谈交易之事有没有可能,只从***当时的权威及其统帅性格,能否出现真要这样去讨好“借助”林彪的情况,都是大有可疑的。 况且,从权力角逐游戏规则的平衡术看,照讲,林与罗虽级别地位不同,但都是毛的部属,而部属之间有矛盾,作为统帅一般是不会很偏袒哪一方的,除非某一部属有重大损害统帅本人的问题。 那么,***是出于何种原因,决定要整或同意整罗瑞卿的呢?具体详情细节是些什么呢? (二)贺龙到底是因什么原因在文革中挨整的? 贺龙是十大元帅中,在文革中唯一突遭整肃并惨死于囚禁中者。 另一名元帅彭德怀虽也是在文革中被囚致死的,但彭是因1959年庐山会议老问题再次挨整所致,与文革高层斗争已无关系。 然而,贺龙在文革初,却还是很风光的,他还陪***一道检阅过百万红卫兵。 1967年初,贺龙突然失宠,并真正被打倒了,还失去了自由与正常生活条件,给囚禁了起来。 其他那些元帅们,除林彪在台上,彭德怀被红卫兵批斗,罗荣桓早已去世外,朱德、刘伯承、聂荣臻、叶剑英、徐向前、陈毅等人虽也受到一些大字报冲击,但尚无大难。就是所谓“二月逆流”即几位老帅们大闹怀仁堂事件,也没使***真正以此整他们。 但这贺龙为何却栽了呢?而且还栽得那么惨(他实际是活活让囚禁生活给整死的)? 现在能看到的说法是:林彪要整贺龙,而当时又传出贺龙要搞“二月兵变”的流言。 然而,林彪要整贺龙究竟是为了什么? 标准***是“篡党夺权”! 只是这***太标准了,没有具体细节,没有具体证椐,实际等于没说。 而且,也有些可疑: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林彪便倒了台,可是为何贺龙却并未因此受益,相反,直到1975年才首次为贺龙部份平反? 贺龙在***历史上,除了作为一位军事诸侯参加了南昌起义,创建并领导了红二军团及后来的红二方面军那支力量最小(不足万人)的红军方面军部队外,他在解放军系统中并没有多少部属和势力。解放后,他虽也评了元帅,也是军委副主席之一,但他的工作重心很大程度,却是在他喜欢玩的部门即国家体委。 他的这些情况,表明了他既不会成为林彪篡权的重要障碍(如果林彪真在篡权的话),也更不可能因什么子虚乌有的他领导的“二月兵变”阴谋之事出现,而遭到***的疑忌,被***整肃。 所谓“二月兵变”的流言最开始是出自于红卫兵的小报,而起源又因要批***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这李井泉不仅曾是贺龙的部下,更是西南所谓“三线”战备系统工程的总指挥。当时,那个神神秘秘的“三线”则被不明真相的红卫兵当成搞政变搞阴谋的事了。既是搞政变的军事阴谋,当然少不了有贺龙的份了。 可是,对这些流言,***还不知道其真伪吗?事实上所谓“二月兵变”一事,也从来没有作为官方的什么证椐过。 但,贺龙究竟是由于什么具体原因而惨遭挨整的呢? 在贺龙的平反追悼会上,周恩来沉痛地对贺龙夫人薛明说:我对不起贺龙同志,对不起你们!我没有保护好贺龙同志。 究竟是什么事,使周恩来也无法保住贺龙? (三)***为何突然要将王力、关锋、戚本禹整下去? 王力、关锋、戚本禹这三位秀才,在文革中是有过红极一时的经历的。作为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的他们,在文革初期,用他们那很受***赞尝的笔杆子,确为***的文革战略部署立下过不小的汗马功劳。仅戚本禹写的那篇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文章,就让刘少奇读了气得吐了血。王、关、戚三位也凭其笔杆子才干,在文革中晋升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行列。 然而,没有多久,王、关、戚却很快从高位跌落了。还是文革高峰中的1967年8月,***就让杨成武带人将王力、关锋给抓了起来,关进了秦城监狱,对其“以观后效”的戚本禹,没过多久也被囚禁审查。 最令人不解的是,1967年7月30日,***中央、国务院、中央文革还联合在***广场召开了盛大的“百万军民”大会,热烈欢迎从武汉“七·二○”事件中安全脱险的王力、谢富治回京,以示声讨有叛逆行为的武汉军区的陈再道上将。 可是,十天之后,被中央文革视为十恶难赦的陈再道,却被***特批“同志”称呼,并没被打倒,仅送去学习而已。可是,文革“功臣”的王力、关锋却在同样是十一天之后的8月10日,在莫名其妙中倒被关了起来。 根椐现能看到的资料中说,是由于王力于当年8月7日对外事口造反派作了一个著名的“八·七讲话”,之中,观点极左得很。另外,则是王力、关锋在当年当期的《红旗》杂志上,组织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揪军内一小撮走资派”与“有带***的刘邓路线”口号,因而,激起了***对王、关、戚的不满,指责他们是“毁我钢铁长城”。 当时的解放军代总参谋长杨成武在其回忆中,也说了周恩来让他将包扩括上述内容的材料,送给正在外地的***批阅的情况。当时,***在看了材料后,让杨成武在***住地等一天,然后,第二天,***才作出抓王力、关锋的决定。开始,***的命令中,还包括了抓戚本禹,但在向杨成武下达他的决定令后,中途,又犹豫了一下,结果,还是让杨成武在命令中去掉了戚本禹的名字,说:对戚先再看看,以观后效。 决定王、关、戚下台的情况细节,应该还是比较清楚了。 问题是:究竟是什么具体原因,促使***决定让王、关、戚下台呢? 如果说是因对上述王力的“八·七讲话”与《红旗》杂志上的“揪军内一小撮”的观点言论不满,按常情,***完全可以对他们进行指责纠正就是,也可以撤去他们的一些负责职务,也完全属执行正常工作纪律。但,一下子却将他们三人抓起来关进监狱,上述理由似不够充份。毕竟,王、关、戚都是协助他***、为文革进行而推波助浪的干将,是属于***的“无产阶级司令部”里面的人,何况,十天前,中央还将王力作为一个文革大功臣而举行过盛大的欢迎大会呀! 周恩来托杨成武送给***的材料中,究竟还有些什么内容?是否还有些杨成武现在也不能说的东西呢? 为什么***在看了杨成武送来的那些材料后,不能马上作答,而需要他思考权衡一整天? 当时***能宽容有反中央性质的武汉“七·二○”事件的首要陈再道,为什么他却会下如此大的决心,对王、关、戚采取一杆子整到底的断然措施? 为什么***对处理戚本禹还是有些犹豫不决? (四)1968年3月30日对杨、余、傅的突然打击 1968年3月30日,在军队的一次大会上,林彪直接出面,宣布了军委的三个决定:(1)撤消杨成武的代总长、并予以审查;(2)审查北京警备区司令傅崇碧;(3)逮捕法办空军政委余立金。 指控杨、余、傅三人的共同罪名是“反对伟大领袖***及其革命路线”与“搞右倾翻案风的小爬虫”。 现在已知道,傅崇碧是因为一些包括鲁迅文稿等档案材料的存放问题,无意中得罪了江青所致;而余立金则是因与空军司令吴法宪有些矛盾,而加上又有人检举证明他在“皖南事变”中有叛徒行为,而林彪是支持吴法宪的,故顺势将余立金撸了下来。 相对来讲,整这二个人还是顺便的“小事”,真正的大事是将杨代总长给撤职、审查。 在文革开始端掉总参谋长罗瑞卿后,就由杨成武担任了代理总长。文革的头两年中,***看来是很相信杨成武的,到哪儿去视察,都带上杨,他有什么指示,也经常由杨负责代为传达,并且,杨经常以中央领导人之一的身份处理地方与军队内的文革问题。然而,为何却突然一下子又给打倒了,还被囚禁起来(长达六年!)? 对此,杨成武在说到这事时,也只说是林彪想拉他,他却并不想做林彪集团的人,而只愿服从***指挥,因而,得罪了林彪,才招来此祸。如同罗瑞卿总结的那样。 但是,这些说话,却不能解释一个重要事实:即在1976年***逝世前,任何重大的人事任免,均须由***才能决定,而不是由林彪所能说了算的。没有***的同意首肯,谁敢撤杨代总长的职?! ***为何要撤免杨成武,还将杨打为阶下囚呢?不知道。 现在没有什么资料披露这方面的情况,连杨成武在回忆中自已都没说清楚,或是不愿意说。 当年,给杨成武安的另一个大罪名,是所谓“借大树特树***的绝对权威之名,大树(杨)自已的权威”。这个罪名,当然是属于“莫须有”之列,当时就是连老百姓也都不相信。因为,人们起码的常识都知道,凭他杨成武那始终头上还顶个“代”字的总参谋长之份量,哪里够得上“大树”自已的份儿!杨的上面离***的地位还差多少级台阶呀?!杨成武有这胆吗?! 这罪名的理由,显然是站不住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具体原因,让杨成武垮台了呢? (五)***为何突然要整倒陈伯达? 1969年4月,***“九大”在文革中期召开。陈伯达在这次大会上,以中央文革组长的“功臣身份”,进入了中央政治局,并成为***最高领导机构的五人常委之一。当时,由***、林彪、周恩来、陈伯达、康生组成的中央常委,被称为最革命最强大的无产阶级司令部,而这个“司令部”将要领导中国人民若干年,以早日使中国进入共产主义。 然而,仅仅一年多时间,1970年8月,陈伯达就从这个最革命最强大的“司令部”中被开除出来,而且还被冠以一个反共托派分子的罪名,一落万丈堕入到那可怕的秦城监狱。 导致陈伯达倒台的公开原因,是陈伯达于1970年8月在庐山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搞了一份“马恩列斯毛论天才”的小册子,在会内到处宣传***是最伟大的天才,由此,鼓动到会的中央委员们拥护***出来做国家主席。结果,***不但不称赞陈伯达,反而怀疑陈想与林彪集团结盟,搞什么阴谋,因而,“龙颜大怒”,亲自动手又写了一张内容极夸张、语气则愤怒之极的大字报(也是文革中***写的第二张大字报),指责陈伯达有“炸平庐山之势”,欺骗“二百多个中央委员们”,不懂马列,是“政治骗子”。 结局是,庐山会议一结束,陈伯达便被关了起来,没有任何过渡形式。 ***的疑心,固然是陈伯达倒台的重要原因。但,***作为一个在中国政治舞台的大师级人物,难道会就凭陈伯达那些充斥了书呆子气的活动,而对其施以如此沉重的打击?甚至连给其稍稍过渡一下(如撤职、降职等)的喘气机会都没有,便直接将他从“最高的司令部”而打进监狱? 从延安时起,陈伯达就做过***的秘书,对于陈的书呆子气,***与其他***领导人都早已熟知,为何对这次庐山会议上陈伯达的举动,***就这么大的火?而且至***在六年后的1976年去世,***都始终没有作过对陈伯达可以网开一面的批示。而在1974年后,***对罗瑞卿、杨成武都给予了宽恕,放出来,安排工作。 陈伯达到底还有些什么事,惹得***至死也不愿原谅他呢? 陈伯达在自已的回忆中,对此,他也莫名其妙得很。 (六)康生称病内情有没有其他玄机? 康生注定是一个要被钉在耻辱柱上的人,谁让他从进入***领导层后,就长期从事领导特科、情报、锄奸、安全、审干方面的工作! 康生在文革中的表现,已众所周知,勿庸多言。 但,自陈伯达在1970年8月倒台后,康生便不太在公开场合露面了。1973年的***“十一大”上,他虽坐着轮椅出了一下面,并被选为中央副主席之一,但之后的批林批孔运动,已基本没有他指手划脚的痕迹了,直至1975年12月去世。 文革十年,康生在中途却似乎歇了下来。 现在资料都说,那是因他病重所致,无法再在政治舞台上演“党阀”主角了。 但,在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中,江西省委书记之一的刘俊秀有一个多少多少“想不到”的讲话,被揭露出来,并遭批判。其诸多“想不到”之中就有一条:“想不到九届二中全会后,康(生)老会从此甩手不干!” 九届二中全会,也就是令陈伯达倒台的1970年8月的庐山会议。 刘俊秀的这条“想不到”,似乎揭示了另一个历史真相:康生在文革后期主动隐退,并非全是疾病所致,而有可能与陈伯达的倒台有关。当然,不是他康生本人受陈伯达问题牵连,因为,在***“十一大”上他仍任要职。 也许,是他对***将他为数不多的“文革战友”陈伯达整下台这一做法很不满,“兔死狐悲”,因而称病告退,“甩手不干”了的。 但,这个观点目前尚无其他资料可佐证,而仅仅有刘俊秀的这条“想不到”。 不过,刘俊秀时任江西省委书记,他说的东西应该不会全是空穴来风。 另外,***与康生的关系,显然比与陈伯达的关系要深一些。 自在延安时,康生在***与王明的较量中,就敏锐地不再支持王,而坚决转到毛的这一边起,康生就成了***的一员能干与甚至可以推心置腹谈私下话的特别助手(当年,江青就是由康生出力撮合给毛的,并且在其他政治局同志不赞成此桩婚事时,康生则极力支持了毛),而康生的工作性质,更使他受到***的器重。康生比***还小五岁,但***在文革时的公开场合下,有时都称之为“康老”。可见二人关系的特殊。 陈伯达那个书呆子做做事可以,但他一直就不可能与***建立象康生有的那种亲密关系,所以,***在批陈的庐山会议的大字报中气愤地说:“我与他(指陈伯达)共事几十年,从来就没有很好地配合过!” 因而,陈伯达触犯了***,毛当然就会极为不满,但康生若在毛面前耍一点小脾气,***则可能会以大度之态处置对待。康生在***面前似乎有这个本钱。 (七)林彪事件 林彪问题是文革中最令人震惊、至今也最令人难以理解的最大事件。 这些令老百姓们疑惑不解的问题,大致有: (1)象林彪那样一个已身患重病怪病而大部份时间只能坐在黑房间里的人,一个连文件都不想看,而只能勉强让秘书先读给他听听而已的人,一个甚至要在颠簸不停的汽车里才能睡着觉的人,一个在***城楼“五·一”晚会上连稍坐久点时间都不舒服而要离开的人,一个因病而几乎对生活都没有多少兴致了的人,会不会还能对高层权力有着疯子一样的欲望? (2)林彪篡党夺权、搞反革命政变的罪行证椐,如果,排开那些只有工作职责联系上的关系、矛盾,而不是用现在的观点来推断的事,还有些什么可以更有力可以说服人的证椐呢? 在有关林彪罪证的材料中,除了那些描摹古人话语如“克已复礼”之类的条幅外,还有两样东西被列为重要证椐: 一张林彪亲笔写的手令,内容是“盼照宇驰、立果同志意见办。” 还有一张则是从黄永胜处缴获的纸条,内容是“林副主席一号命令”几个字。 “宇驰”即周宇驰,时任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立果”则是林彪的儿子,时年27岁,任空军作战部副部长。 至于这孤零一张“盼照宇驰、立果同志意见办。”的字条,究竟要办的是什么事?是不是就肯定就如罪证材料中所说的“搞政变”的命令? 而那“林副主席一号命令”的纸条,可以理解为黄永胜准备执行林彪的“一号命令”。但是,我们现在已知道,那所谓“一号命令”,也就是准备与苏联打仗,而要将中央一些老同志(包括正在“审查”的一些老同志),如陈云、朱德、李富春等人,与有“问题”的刘少奇、***、张闻天等人,安排离开北京到外地去的那回事情,并不是林彪搞政变的命令。 (3)林彪的儿子林立果,与他那帮少壮军人、所谓的“联合舰队”们,搞的那份《571工程纪要》,确是对***本人与文革等很多中国现实问题,进行了抨击,确也具有1924年间日本青年军人推翻文官政府而搞军国主义政变的那股味道,他们也确将日本海军的“江田岛”精神奉为楷模。 但,他们在《571工程纪要》中所表明的很多观点,实际与下层当时很多思想激进的青年人想法一个样,只是在改变社会的具体做法设想上有区别。 但,林立果等人的行为,与他父亲林彪及其集团有没有直接联系呢? 现在,似乎还没有看到这方面的全貌材料。 至于《571工程纪要》这一文件,其实并不是一个什么行动纲领与指令,而基本都只是一些政治抨击与观点的集合。林彪垮台后所下发的其罪证材料中,说《571工程纪要》中的“571”即“武装起义”的谐音,这恐怕有点牵强。 (4)“九·一三”那天,林彪究竟是如何登上三*戟飞机的?他究竟是不是想叛逃?这飞机究竟原先是打算飞哪儿? 只有事情的动机才能说明事情的性质。 椐林彪的女儿林立衡(豆豆)说,是他哥哥,在其母亲叶群的协助下,将林彪强行弄上飞机的。 而林彪飞走后,其手下的几员大将黄永胜、李作鹏、吴法宪、邱会作却毫无所知,还协助周恩来采取空中管制措施等。这,象是一个在搞政变的样子吗? 不知要到何时,才能有些什么资料,可以帮人们清晰地解开这些谜团。 (八)***是如何选定王洪文当中央副主席的? 在1973年的***“十一大”上,时年39岁的上海造反派头头王洪文竟然当上了***中央的副主席,成为了***第三号领导人,并即刻主持中央全面工作。对此,相信包括当时全国造反派的成员在内的所有人,以及国内外所有的中国政治问题的专家们,都一定个个瞠目结舌,大出意外。惊奇万分。 王洪文究竟是以什么条件,成为了***再一次选定的***领导的接班人? 或者说,***是以一些什么标准,选了王洪文来做他百年之后的继承者的? 是想选一个造反派头头,以便保证以后能将文革开辟的这个新政治格局延续下去? 但,为什么全国除上海以外,却又没让其他省(区)的造反派头头们也照此体制格局,也一一安排做省(区)委书记、副书记?相反,当时,很多造反派头头不仅没有进入掌权者行列,而且还被关在监狱里,或戴着“反革命”“516分子”等罪名,尚在另册。既只选了一个王洪文做接班人,而并未让全国的造反派头头都一一在各省各地接班,以形成一个造反派掌权的体制,这就说明,“造反派头头”并不是***的选拔标准。 是想选取一个有魄力能担大梁的人,以保证***百年之后,***领导能顺利交接班,而不会处于一个“血雨腥风”的环境中,且能将***开创的事业继续进行下去? 王洪文在上海造反时,为保持已由造反派一统的安定局面,他率领“工总司”在总体文质彬彬氛围的上海,就敢以武力断然镇压反对派“上柴联司”。那一幕,当时***不仅通过电视直播全部目睹了,而且,对王洪文在此事中的果敢决然性格,给予了很高评价。 但,这只是王洪文能入选的一个必要条件,而还不是充份条件。因为,象有王洪文这种能力的造反派头头,全国能找出不少。 关于***如何选定王洪文的详情,至今未能看到全面资料,而只有一些支离破碎的只言片语散落在各种书报上。 王洪文主持中央工作后,其短处显现很多,因此,1975年,***便让他退了一下,而让***出面主持中央工作。但,对王洪文仍寄厚望,找他深谈,要他多读书,不要与江青等到人混得太密,要注意与中央其他领导人处理好关系,告诉他已是中央的领导人了,而不仅仅是上海的书记,不要搞“上海帮”“四人帮”等等。 实践表明,***的这一次选择,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都又是一次看错了人。 历史也已提供机会让王洪文自已证明,他显然不具有做统帅当领袖的才干。 如果王洪文真有几刷子有几手的话,中国的历史则将是另外的一些画面了。 蒋经国、金正日都能顺利接班,而王洪文却反成了阶下囚,这之间,不谈政治性质,应该还是有个能力问题。 (九)***的临终遗嘱中,究竟要定谁接任中央主席? ***有没有一个临终遗嘱?按当时那种情况看,列宁、斯大林、胡志明去世都有遗嘱,毛远新又天天守在他身边,***无疑也会有一个包括指定接班人在内的临终遗嘱的。只是,至今,中国的老百姓们一直没能看到那份东西。西方港台的媒体上虽然经常抖出一些***“临终遗嘱”之类的文章,但,其可信性其文风都令人不敢相信。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华国锋上台当主席后,官方公布了一个“你办事,我放心”的纸条,说是***指定华国锋接班的“临终嘱托”,给人一种似乎是***临终遗嘱的意思。但,稍有文化的人,都知道“你办事,我放心”那纸条,从逻辑上讲,不会是***的临终遗嘱。 但,不知为何,官方至今也没有公布一份正式的***的临终遗嘱,以正视听。 ***在其临终遗嘱中,有可能会指定谁做他的接班人呢?应该是王洪文。 这个判断也没有直接证椐,而只一点间接的信息。 在“四人帮”垮台后,中央发下来的批判材料中,有***早就批评“四人帮”的一些话语。其中,有一段批江青的话:“江青有野心”“她想要王洪文去做(人大)委员长,而自已当党的主席。” ***的这段话,可不可以理解为:王洪文本是安排当党的主席,江青却想自已坐上去,而要王洪文去改做人大的委员长。 当然,这只是从逻辑上的推断,至于***究竟指定谁当他的接班人,还待真正的***临终遗嘱公布之日,才可下结论。 (十)倪志福为何能成为当代中国政坛上的不倒翁? 倪志福在中国政坛这三十多年的历史中,虽不说有什么惊天动地之举,但他却默默地创造了一项纪录:自在文革中崛起三十多年来,历经***、华国锋、***(胡耀邦、赵紫阳)时代,直至***为核心的中央,倪志福竟然就一直稳居政坛高位,安然无恙,始终是一个政治上的不倒翁。 这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行列中,是绝无仅有的。 从文革中召开的***“九大”起,又经历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共七届中央,他一直担任了中央委员;其中,十届时是政治局侯补委员,十一届、十二届则是政治局委员。文革也罢,“两个凡是”时也罢,改革开放也罢,老倪他却始终没有入过另册,而总是每个时代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 倪志福原是北京永定机械厂的一个工人,发明了当时著名的“倪志福钻头”,因而成了“全国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文革前在本厂技校大专毕业,晋升为工人工程师。文革开始时,倪志福仅33岁,不可避免会卷入到造反的工人运动中。 尚不清楚老倪在首都当时是搞的什么群众组织。只是我们知道,另一个著名全国劳动模范、掏粪工人时传祥,曾是做了保守组织(首都革命工人捍卫团)的头儿,加之时传祥曾与刘少奇握手的照片太惹人注目,结果竟被整死了。 倪志福却在北京市革委会成立后,以工人代表的身份登上了政坛,也从此告别了他的工人生涯。 在1969年的***“九大”上,他进入了中央委员会;而1973年召开的***“十大”上,他更与王洪文、陈永贵一道,进入了政治局,当上了政治局侯补委员,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 1976年4月发生的第一次***广场事件时,倪志福是***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北京市总工会主任。当时镇压***广场悼念周恩来的群众的“四·五”事件中,首都工人民兵充当了打手。四人帮垮台后,工人民兵总指挥马小六等被整肃,北京市公安局长被审查。但,这些却竟然与倪志福无关。 四人帮的垮台,不仅没有给倪志福带来厄运,相反,他还在华国锋执政的***“十一大”上,晋升为政治局委员。 1980年华国锋下台后,汪东兴、吴德、陈锡联、纪登奎那四位同样也是在文革中崛起的政治局委员或副主席,也一道以主动辞职的方式下了台。但,倪志福却又留下了。并且,在胡耀帮主政的十二届中央里,仍保有了政治局委员这一要职。 ***担任总书记后,倪志福虽不再在政治局有职务,但却以老同志身份做了两届、十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副委员长。现在,仍在发挥党和国家领导的老同志的余热,不时出席一些中央级大会。 ***复出后,对那些在文革中做过造反派,或是“坐直升飞机”提拔上来的领导干部,历来极为反感,甚至深恶痛绝。所以,文革中提拔担任了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侯补委员、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永贵、吴桂贤、李素文、姚连蔚、孙健等人,便被先后一一撤职处份,打回原地。 但,奇怪的是,***却没有抹去倪志福,还留用他继续当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在十三届政治局里虽没有了老倪的位置,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却留给了他一席,并且任了两届。 如果说***要起用倪志福,是因文革原因;而华国锋也重用了倪志福,是“凡是”派的需要;那么,坚决否定文革的***,又是什么原因对在文革中崛起的倪志福也能另眼相看呢? 倪志福真是一个谜。
(责任编辑:
  新华网重庆频道诚邀广大网友投稿,您可以用相机或手机记录下身边的感人故事,精彩瞬间。请将作者、拍摄时间、地点和简要说明连同照片发给我们,我们将精选其中的好图、美图在页面上展示,让所有新华网友共赏。
 精选图片:                                          
 滚动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网重庆频道”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网重庆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新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新华网重庆频道编辑部 ***:023--89187062
 新华网检索
 重庆新闻快递         
 编辑导航
 重庆彩票信息         
 图片新闻           
 重庆图片秀          
 网民观点           
Copyright 2000 - 2006
CQ.XINHUANET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重庆分社信息中心
文革十大尚不清楚真实内幕的高层人事谜案
2008-05-07 13:31:15| sjcc09 的牛舍 24天前更新>>
sjcc09 牛友
贡献度:186 积分:128
文章:
博客:
评论:
话题:
照片:
知道:
总共2位朋友
你可能认识的人
分类:
全部博文(7)
标签:
全部博文(7)
营房(1)
蛇足(1)
该剧(1)
黎佳(1)
敬佩(1)
炼油厂(1)
杨成武(1)
疑义(1)
***(1)
林彪(1)
陈伯达(1)
贺龙(1)
欺人太甚(1)
市电(1)
用电量(1)
大规模(1)
退休者(1)
归咎于(1)
延期(1)
卡内(1)
驻地(1)
谦让(1)
晒晒(1)
检定(1)
欺客(1)
***(1)
公仆(1)
柴油(1)
(发表时间:2010-12-26 19:38:25)
标签: 分类:无
大家都知道,在目前的中国军队里有着这样的一条纪律规定:部队和武警战士是不可以和驻地的百姓搞对象的,就是提干后也是不提倡的。然而在东方电影频道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零号过境线》里犯了这样一个常识性的低级大错误
让新战士在剧中违纪大谈恋爱。
在该连续剧里,一刚入伍的战士岳峰,仗着自己是大学生(未毕业),老爸是所长的战友,随心所欲,在营房区的大庭广众之下,一点不顾影响,与所长的女儿宁朵朵打得火热,卿卿我我。更有甚至的是随意出入营房,与驻地的卖药材的小贩黎佳谈情说爱,一起到河边钓鱼、在大街上搂搂抱抱。在夫妻树前的草坪上烧烤,用手机照像。情景浪漫而俗套。这些情节,与当前的国情相悖,这多加的味精反成了蛇足,这虚假的情景,不仅没能给该剧来多少收视率,还使与部队有情结的观众产生了遗憾和反感。
该剧制作还十分粗糙,多处出现错别字,如第三集,两次把拿你是问的是打成了试验的试,第十集,条件艰苦的艰却成了坚持的坚字。第十一集,战友的战字变成站立的站字。第十八集中筹钱的筹变成了报酬的酬字
阅读(30)
(发表时间:2011-02-18 20:31:58)
标签: 分类:无
据市质监局透露依法授权的市电能表强检站已受理疑义电能表申请
只,已检定数
只,合格数
只,合格率为
希望没换过新表的用户出来晒晒一月份的电费,是否异常,就足以说明是气候因素对用电量的影响。还是电度表有猫腻
阅读(25)
(发表时间:2010-12-21 09:18:18)
标签: 分类:无 手中的
卡过了有效期,到
网站上作延期操作,竟然要收卡内金额
的延期手续费,最多收
元。收了钱,也只能延期
天。简直是店大欺客。我这是一张本来已充了钱的卡好几年未动用,你已经长期占用我资金作流转,非但不付利息,还要收延期解冻手续费,有何法律依据,欺人太甚!在这问题上,交通卡就做得很好。提醒大家注意
卡的有效期。以免被
商家有机可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阅读(210)
(发表时间:2010-11-17 12:43:00)
标签: 分类:无
文革十大尚不清楚真实内幕的高层人事谜案
本文摘自《新华网》
,作者:新华网重庆频道
文革中高层的很多情况,这二十多年来,已披露公开了很多资料,使人们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多的客观全面认识。但这之中,因种种原因,也仍然有一些高层内幕的详情细节尚不为人们清楚,使人们对那些东西只能猜测。不过,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料出现,以让人们真实全面的了解文革历史。
这里,是对文革中十个高层人事问题的一些看法与疑惑,仅供有兴趣者参阅。
(一)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总参谋长罗瑞卿首当其冲被撤职审查?
文革之前,***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彭真与***中央书记处书记、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已被国内外都认为是***选定的中央政治与军队首脑接班人的第二梯队主要成员。在六十年代前期,***外出视察,都要带上罗瑞卿,甚至回韶山为其父母坟地扫墓,也叫上罗瑞卿同去。
然而,1965年底,罗瑞卿却就做了文革第一个遭遇整肃的***高官,随后还被划入了彭、罗、陆、杨反党集团中。
现在能看到的各种资料,都说是因林彪想拉拢罗瑞卿未成,转而让***同意整掉罗的;而***因为要借助林彪来搞文革整刘少奇等,不得不违心地满足了林彪打击罗瑞卿的要求。
罗瑞卿平反后所说的一些讲话中,也只讲了林彪想拉拢他(在罗瑞卿看来),所导致的林对他不满的一些事。
但是,当时,不要说林彪凭其地位影响,有没有必要拉拢一个从红军时起就历来比他地位影响要低的部属,以壮其力量之事确否,或林彪敢以打倒罗瑞卿为条件去同***谈交易之事有没有可能,只从***当时的权威及其统帅性格,能否出现真要这样去讨好借助林彪的情况,都是大有可疑的。
况且,从权力角逐游戏规则的平衡术看,照讲,林与罗虽级别地位不同,但都是毛的部属,而部属之间有矛盾,作为统帅一般是不会很偏袒哪一方的,除非某一部属有重大损害统帅本人的问题。
那么,***是出于何种原因,决定要整或同意整罗瑞卿的呢?具体详情细节是些什么呢?
(二)贺龙到底是因什么原因在文革中挨整的?
贺龙是十大元帅中,在文革中唯一突遭整肃并惨死于囚禁中者。
另一名元帅彭德怀虽也是在文革中被囚致死的,但彭是因1959年庐山会议老问题再次挨整所致,与文革高层斗争已无关系。
然而,贺龙在文革初,却还是很风光的,他还陪***一道检阅过百万红卫兵。
1967年初,贺龙突然失宠,并真正被打倒了,还失去了自由与正常生活条件,给囚禁了起来。
其他那些元帅们,除林彪在台上,彭德怀被红卫兵批斗,罗荣桓早已去世外,朱德、刘伯承、聂荣臻、叶剑英、徐向前、陈毅等人虽也受到一些大字报冲击,但尚无大难。就是所谓二月逆流即几位老帅们大闹怀仁堂事件,也没使***真正以此整他们。
但这贺龙为何却栽了呢?而且还栽得那么惨(他实际是活活让囚禁生活给整死的)?
现在能看到的说法是:林彪要整贺龙,而当时又传出贺龙要搞二月兵变的流言。
然而,林彪要整贺龙究竟是为了什么?
标准***是篡党夺权!
只是这***太标准了,没有具体细节,没有具体证椐,实际等于没说。
而且,也有些可疑: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林彪便倒了台,可是为何贺龙却并未因此受益,相反,直到1975年才首次为贺龙部份平反?
贺龙在***历史上,除了作为一位军事诸侯参加了南昌起义,创建并领导了红二军团及后来的红二方面军那支力量最小(不足万人)的红军方面军部队外,他在解放军系统中并没有多少部属和势力。解放后,他虽也评了元帅,也是军委副主席之一,但他的工作重心很大程度,却是在他喜欢玩的部门即国家体委。
他的这些情况,表明了他既不会成为林彪篡权的重要障碍(如果林彪真在篡权的话),也更不可能因什么子虚乌有的他领导的二月兵变阴谋之事出现,而遭到***的疑忌,被***整肃。
所谓二月兵变的流言最开始是出自于红卫兵的小报,而起源又因要批***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这李井泉不仅曾是贺龙的部下,更是西南所谓三线战备系统工程的总指挥。当时,那个神神秘秘的三线则被不明真相的红卫兵当成搞政变搞阴谋的事了。既是搞政变的军事阴谋,当然少不了有贺龙的份了。
可是,对这些流言,***还不知道其真伪吗?事实上所谓二月兵变一事,也从来没有作为官方的什么证椐过。
但,贺龙究竟是由于什么具体原因而惨遭挨整的呢?
在贺龙的平反追悼会上,周恩来沉痛地对贺龙夫人薛明说:我对不起贺龙同志,对不起你们!我没有保护好贺龙同志。
究竟是什么事,使周恩来也无法保住贺龙?
(三)***为何突然要将王力、关锋、戚本禹整下去?
王力、关锋、戚本禹这三位秀才,在文革中是有过红极一时的经历的。作为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的他们,在文革初期,用他们那很受***赞尝的笔杆子,确为***的文革战略部署立下过不小的汗马功劳。仅戚本禹写的那篇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文章,就让刘少奇读了气得吐了血。王、关、戚三位也凭其笔杆子才干,在文革中晋升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行列。
然而,没有多久,王、关、戚却很快从高位跌落了。还是文革高峰中的1967年8月,***就让杨成武带人将王力、关锋给抓了起来,关进了秦城监狱,对其以观后效的戚本禹,没过多久也被囚禁审查。
最令人不解的是,1967年7月30日,***中央、国务院、中央文革还联合在***广场召开了盛大的百万军民大会,热烈欢迎从武汉七二○事件中安全脱险的王力、谢富治回京,以示声讨有叛逆行为的武汉军区的陈再道上将。
可是,十天之后,被中央文革视为十恶难赦的陈再道,却被***特批同志称呼,并没被打倒,仅送去学习而已。可是,文革功臣的王力、关锋却在同样是十一天之后的8月10日,在莫名其妙中倒被关了起来。
根椐现能看到的资料中说,是由于王力于当年8月7日对外事口造反派作了一个著名的八七讲话,之中,观点极左得很。另外,则是王力、关锋在当年当期的《红旗》杂志上,组织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揪军内一小撮走资派与有带***的刘邓路线口号,因而,激起了***对王、关、戚的不满,指责他们是毁我钢铁长城。
当时的解放军代总参谋长杨成武在其回忆中,也说了周恩来让他将包扩括上述内容的材料,送给正在外地的***批阅的情况。当时,***在看了材料后,让杨成武在***住地等一天,然后,第二天,***才作出抓王力、关锋的决定。开始,***的命令中,还包括了抓戚本禹,但在向杨成武下达他的决定令后,中途,又犹豫了一下,结果,还是让杨成武在命令中去掉了戚本禹的名字,说:对戚先再看看,以观后效。
决定王、关、戚下台的情况细节,应该还是比较清楚了。
问题是:究竟是什么具体原因,促使***决定让王、关、戚下台呢?
如果说是因对上述王力的八七讲话与《红旗》杂志上的揪军内一小撮的观点言论不满,按常情,***完全可以对他们进行指责纠正就是,也可以撤去他们的一些负责职务,也完全属执行正常工作纪律。但,一下子却将他们三人抓起来关进监狱,上述理由似不够充份。毕竟,王、关、戚都是协助他***、为文革进行而推波助浪的干将,是属于***的无产阶级司令部里面的人,何况,十天前,中央还将王力作为一个文革大功臣而举行过盛大的欢迎大会呀!
周恩来托杨成武送给***的材料中,究竟还有些什么内容?是否还有些杨成武现在也不能说的东西呢?
为什么***在看了杨成武送来的那些材料后,不能马上作答,而需要他思考权衡一整天?
当时***能宽容有反中央性质的武汉七二○事件的首要陈再道,为什么他却会下如此大的决心,对王、关、戚采取一杆子整到底的断然措施?
为什么***对处理戚本禹还是有些犹豫不决?
(四)1968年3月30日对杨、余、傅的突然打击
1968年3月30日,在军队的一次大会上,林彪直接出面,宣布了军委的三个决定:(1)撤消杨成武的代总长、并予以审查;(2)审查北京警备区司令傅崇碧;(3)逮捕法办空军政委余立金。
指控杨、余、傅三人的共同罪名是反对伟大领袖***及其革命路线与搞右倾翻案风的小爬虫。
现在已知道,傅崇碧是因为一些包括鲁迅文稿等档案材料的存放问题,无意中得罪了江青所致;而余立金则是因与空军司令吴法宪有些矛盾,而加上又有人检举证明他在皖南事变中有叛徒行为,而林彪是支持吴法宪的,故顺势将余立金撸了下来。
相对来讲,整这二个人还是顺便的小事,真正的大事是将杨代总长给撤职、审查。
在文革开始端掉总参谋长罗瑞卿后,就由杨成武担任了代理总长。文革的头两年中,***看来是很相信杨成武的,到哪儿去视察,都带上杨,他有什么指示,也经常由杨负责代为传达,并且,杨经常以中央领导人之一的身份处理地方与军队内的文革问题。然而,为何却突然一下子又给打倒了,还被囚禁起来(长达六年!)?
对此,杨成武在说到这事时,也只说是林彪想拉他,他却并不想做林彪集团的人,而只愿服从***指挥,因而,得罪了林彪,才招来此祸。如同罗瑞卿总结的那样。
但是,这些说话,却不能解释一个重要事实:即在1976年***逝世前,任何重大的人事任免,均须由***才能决定,而不是由林彪所能说了算的。没有***的同意首肯,谁敢撤杨代总长的职?!
***为何要撤免杨成武,还将杨打为阶下囚呢?不知道。
现在没有什么资料披露这方面的情况,连杨成武在回忆中自已都没说清楚,或是不愿意说。
当年,给杨成武安的另一个大罪名,是所谓借大树特树***的绝对权威之名,大树(杨)自已的权威。这个罪名,当然是属于莫须有之列,当时就是连老百姓也都不相信。因为,人们起码的常识都知道,凭他杨成武那始终头上还顶个代字的总参谋长之份量,哪里够得上大树自已的份儿!杨的上面离***的地位还差多少级台阶呀?!杨成武有这胆吗?!
这罪名的理由,显然是站不住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具体原因,让杨成武垮台了呢?
(五)***为何突然要整倒陈伯达?
1969年4月,***九大在文革中期召开。陈伯达在这次大会上,以中央文革组长的功臣身份,进入了中央政治局,并成为***最高领导机构的五人常委之一。当时,由***、林彪、周恩来、陈伯达、康生组成的中央常委,被称为最革命最强大的无产阶级司令部,而这个司令部将要领导中国人民若干年,以早日使中国进入共产主义。
然而,仅仅一年多时间,1970年8月,陈伯达就从这个最革命最强大的司令部中被开除出来,而且还被冠以一个@#$@*&托派分子的罪名,一落万丈堕入到那可怕的秦城监狱。
导致陈伯达倒台的公开原因,是陈伯达于1970年8月在庐山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搞了一份马恩列斯毛论天才的小册子,在会内到处宣传***是最伟大的天才,由此,鼓动到会的中央委员们拥护***出来做国家主席。结果,***不但不称赞陈伯达,反而怀疑陈想与林彪集团结盟,搞什么阴谋,因而,龙颜大怒,亲自动手又写了一张内容极夸张、语气则愤怒之极的大字报(也是文革中***写的第二张大字报),指责陈伯达有炸平庐山之势,欺骗二百多个中央委员们,不懂马列,是政治骗子。
结局是,庐山会议一结束,陈伯达便被关了起来,没有任何过渡形式。
***的疑心,固然是陈伯达倒台的重要原因。但,***作为一个在中国政治舞台的大师级人物,难道会就凭陈伯达那些充斥了书呆子气的活动,而对其施以如此沉重的打击?甚至连给其稍稍过渡一下(如撤职、降职等)的喘气机会都没有,便直接将他从最高的司令部而打进监狱?
从延安时起,陈伯达就做过***的秘书,对于陈的书呆子气,***与其他***领导人都早已熟知,为何对这次庐山会议上陈伯达的举动,***就这么大的火?而且至***在六年后的1976年去世,***都始终没有作过对陈伯达可以网开一面的批示。而在1974年后,***对罗瑞卿、杨成武都给予了宽恕,放出来,安排工作。
陈伯达到底还有些什么事,惹得***至死也不愿原谅他呢?
陈伯达在自已的回忆中,对此,他也莫名其妙得很。
(六)康生称病内情有没有其他玄机?
康生注定是一个要被钉在耻辱柱上的人,谁让他从进入***领导层后,就长期从事领导特科、情报、锄奸、安全、审干方面的工作!
康生在文革中的表现,已众所周知,勿庸多言。
但,自陈伯达在1970年8月倒台后,康生便不太在公开场合露面了。1973年的***十一大上,他虽坐着轮椅出了一下面,并被选为中央副主席之一,但之后的批林批孔运动,已基本没有他指手划脚的痕迹了,直至1975年12月去世。
文革十年,康生在中途却似乎歇了下来。
现在资料都说,那是因他病重所致,无法再在政治舞台上演党阀主角了。
但,在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中,江西省委书记之一的刘俊秀有一个多少多少想不到的讲话,被揭露出来,并遭批判。其诸多想不到之中就有一条:想不到九届二中全会后,康(生)老会从此甩手不干!
九届二中全会,也就是令陈伯达倒台的1970年8月的庐山会议。
刘俊秀的这条想不到,似乎揭示了另一个历史真相:康生在文革后期主动隐退,并非全是疾病所致,而有可能与陈伯达的倒台有关。当然,不是他康生本人受陈伯达问题牵连,因为,在***十一大上他仍任要职。
也许,是他对***将他为数不多的文革战友陈伯达整下台这一做法很不满,兔死狐悲,因而称病告退,甩手不干了的。
但,这个观点目前尚无其他资料可佐证,而仅仅有刘俊秀的这条想不到。
不过,刘俊秀时任江西省委书记,他说的东西应该不会全是空穴来风。
另外,***与康生的关系,显然比与陈伯达的关系要深一些。
自在延安时,康生在***与王明的较量中,就敏锐地不再支持王,而坚决转到毛的这一边起,康生就成了***的一员能干与甚至可以推心置腹谈私下话的特别助手(当年,江青就是由康生出力撮合给毛的,并且在其他政治局同志不赞成此桩婚事时,康生则极力支持了毛),而康生的工作性质,更使他受到***的器重。康生比***还小五岁,但***在文革时的公开场合下,有时都称之为康老。可见二人关系的特殊。
陈伯达那个书呆子做做事可以,但他一直就不可能与***建立象康生有的那种亲密关系,所以,***在批陈的庐山会议的大字报中气愤地说:我与他(指陈伯达)共事几十年,从来就没有很好地配合过!
因而,陈伯达触犯了***,毛当然就会极为不满,但康生若在毛面前耍一点小脾气,***则可能会以大度之态处置对待。康生在***面前似乎有这个本钱。
(七)林彪事件
林彪问题是文革中最令人震惊、至今也最令人难以理解的最大事件。
这些令老百姓们疑惑不解的问题,大致有:
(1)象林彪那样一个已身患重病怪病而大部份时间只能坐在黑房间里的人,一个连文件都不想看,而只能勉强让秘书先读给他听听而已的人,一个甚至要在颠簸不停的
(2)林彪篡党夺权、搞反革命政变的罪行证椐,如果,排开那些只有工作职责联系上的关系、矛盾,而不是用现在的观点来推断的事,还有些什么可以更有力可以说服人的证椐呢?
在有关林彪罪证的材料中,除了那些描摹古人话语如克已复礼之类的条幅外,还有两样东西被列为重要证椐:
一张林彪亲笔写的手令,内容是盼照宇驰、立果同志意见办。
还有一张则是从黄永胜处缴获的纸条,内容是林副主席一号命令几个字。
宇驰即周宇驰,时任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立果则是林彪的儿子,时年27岁,任空军作战部副部长。
至于这孤零一张盼照宇驰、立果同志意见办。的字条,究竟要办的是什么事?是不是就肯定就如罪证材料中所说的搞政变的命令?
而那林副主席一号命令的纸条,可以理解为黄永胜准备执行林彪的一号命令。但是,我们现在已知道,那所谓一号命令,也就是准备与苏联打仗,而要将中央一些老同志(包括正在审查的一些老同志),如陈云、朱德、李富春等人,与有问题的刘少奇、***、张闻天等人,安排离开北京到外地去的那回事情,并不是林彪搞政变的命令。
(3)林彪的儿子林立果,与他那帮少壮军人、所谓的联合舰队们,搞的那份《571工程纪要》,确是对***本人与文革等很多中国现实问题,进行了抨击,确也具有1924年间日本青年军人推翻文官政府而搞军国主义政变的那股味道,他们也确将日本海军的江田岛精神奉为楷模。
但,他们在《571工程纪要》中所表明的很多观点,实际与下层当时很多思想激进的青年人想法一个样,只是在改变社会的具体做法设想上有区别。
但,林立果等人的行为,与他父亲林彪及其集团有没有直接联系呢?
现在,似乎还没有看到这方面的全貌材料。
至于《571工程纪要》这一文件,其实并不是一个什么行动纲领与指令,而基本都只是一些政治抨击与观点的集合。林彪垮台后所下发的其罪证材料中,说《571工程纪要》中的571即武装起义的谐音,这恐怕有点牵强。
(4)九一三那天,林彪究竟是如何登上三*戟飞机的?他究竟是不是想叛逃?这飞机究竟原先是打算飞哪儿?
只有事情的动机才能说明事情的性质。
椐林彪的女儿林立衡(豆豆)说,是他哥哥,在其母亲叶群的协助下,将林彪强行弄上飞机的。
而林彪飞走后,其手下的几员大将黄永胜、李作鹏、吴法宪、邱会作却毫无所知,还协助周恩来采取空中管制措施等。这,象是一个在搞政变的样子吗?
不知要到何时,才能有些什么资料,可以帮人们清晰地解开这些谜团。
(八)***是如何选定王洪文当中央副主席的?
在1973年的***十一大上,时年39岁的上海造反派头头王洪文竟然当上了***中央的副主席,成为了***第三号领导人,并即刻主持中央全面工作。对此,相信包括当时全国造反派的成员在内的所有人,以及国内外所有的中国政治问题的专家们,都一定个个瞠目结舌,大出意外。惊奇万分。
王洪文究竟是以什么条件,成为了***再一次选定的***领导的接班人?
或者说,***是以一些什么标准,选了王洪文来做他百年之后的继承者的?
是想选一个造反派头头,以便保证以后能将文革开辟的这个新政治格局延续下去?
但,为什么全国除上海以外,却又没让其他省(区)的造反派头头们也照此体制格局,也一一安排做省(区)委书记、副书记?相反,当时,很多造反派头头不仅没有进入掌权者行列,而且还被关在监狱里,或戴着反革命516分子等罪名,尚在另册。既只选了一个王洪文做接班人,而并未让全国的造反派头头都一一在各省各地接班,以形成一个造反派掌权的体制,这就说明,造反派头头并不是***的选拔标准。
是想选取一个有魄力能担大梁的人,以保证***百年之后,***领导能顺利交接班,而不会处于一个血雨腥风的环境中,且能将***开创的事业继续进行下去?
王洪文在上海造反时,为保持已由造反派一统的安定局面,他率领工总司在总体文质彬彬氛围的上海,就敢以武力断然镇压反对派上柴联司。那一幕,当时***不仅通过电视直播全部目睹了,而且,对王洪文在此事中的果敢决然性格,给予了很高评价。
但,这只是王洪文能入选的一个必要条件,而还不是充份条件。因为,象有王洪文这种能力的造反派头头,全国能找出不少。
关于***如何选定王洪文的详情,至今未能看到全面资料,而只有一些支离破碎的只言片语散落在各种书报上。
王洪文主持中央工作后,其短处显现很多,因此,1975年,***便让他退了一下,而让***出面主持中央工作。但,对王洪文仍寄厚望,找他深谈,要他多读书,不要与江青等到人混得太密,要注意与中央其他领导人处理好关系,告诉他已是中央的领导人了,而不仅仅是上海的书记,不要搞上海帮四人帮等等。
实践表明,***的这一次选择,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都又是一次看错了人。
历史也已提供机会让王洪文自已证明,他显然不具有做统帅当领袖的才干。
如果王洪文真有几刷子有几手的话,中国的历史则将是另外的一些画面了。
蒋经国、金正日都能顺利接班,而王洪文却反成了阶下囚,这之间,不谈政治性质,应该还是有个能力问题。
(九)***的临终遗嘱中,究竟要定谁接任中央主席?
***有没有一个临终遗嘱?按当时那种情况看,列宁、斯大林、胡志明去世都有遗嘱,毛远新又天天守在他身边,***无疑也会有一个包括指定接班人在内的临终遗嘱的。只是,至今,中国的老百姓们一直没能看到那份东西。西方港台的媒体上虽然经常抖出一些***临终遗嘱之类的文章,但,其可信性其文风都令人不敢相信。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华国锋上台当主席后,官方公布了一个你办事,我放心的纸条,说是***指定华国锋接班的临终嘱托,给人一种似乎是***临终遗嘱的意思。但,稍有文化的人,都知道你办事,我放心那纸条,从逻辑上讲,不会是***的临终遗嘱。
但,不知为何,官方至今也没有公布一份正式的***的临终遗嘱,以正视听。
***在其临终遗嘱中,有可能会指定谁做他的接班人呢?应该是王洪文。
这个判断也没有直接证椐,而只一点间接的信息。
在四人帮垮台后,中央发下来的批判材料中,有***早就批评四人帮的一些话语。其中,有一段批江青的话:江青有野心她想要王洪文去做(人大)委员长,而自已当党的主席。
***的这段话,可不可以理解为:王洪文本是安排当党的主席,江青却想自已坐上去,而要王洪文去改做人大的委员长。
当然,这只是从逻辑上的推断,至于***究竟指定谁当他的接班人,还待真正的***临终遗嘱公布之日,才可下结论。
(十)倪志福为何能成为当代中国政坛上的不倒翁?
倪志福在中国政坛这三十多年的历史中,虽不说有什么惊天动地之举,但他却默默地创造了一项纪录:自在文革中崛起三十多年来,历经***、华国锋、***(胡耀邦、赵紫阳)时代,直至***为核心的中央,倪志福竟然就一直稳居政坛高位,安然无恙,始终是一个政治上的不倒翁。
这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行列中,是绝无仅有的。
从文革中召开的***九大起,又经历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共七届中央,他一直担任了中央委员;其中,十届时是政治局侯补委员,十一届、十二届则是政治局委员。文革也罢,两个凡是时也罢,改革开放也罢,老倪他却始终没有入过另册,而总是每个时代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
倪志福原是北京永定机械厂的一个工人,发明了当时著名的倪志福钻头,因而成了全国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文革前在本厂技校大专毕业,晋升为工人工程师。文革开始时,倪志福仅33岁,不可避免会卷入到造反的工人运动中。
尚不清楚老倪在首都当时是搞的什么群众组织。只是我们知道,另一个著名全国劳动模范、掏粪工人时传祥,曾是做了保守组织(首都革命工人捍卫团)的头儿,加之时传祥曾与刘少奇握手的照片太惹人注目,结果竟被整死了。
倪志福却在北京市革委会成立后,以工人代表的身份登上了政坛,也从此告别了他的工人生涯。
在1969年的***九大上,他进入了中央委员会;而1973年召开的***十大上,他更与王洪文、陈永贵一道,进入了政治局,当上了政治局侯补委员,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
1976年4月发生的第一次***广场事件时,倪志福是***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北京市总工会主任。当时镇压***广场悼念周恩来的群众的四五事件中,首都工人民兵充当了打手。四人帮垮台后,工人民兵总指挥马小六等被整肃,北京市公安局长被审查。但,这些却竟然与倪志福无关。
四人帮的垮台,不仅没有给倪志福带来厄运,相反,他还在华国锋执政的***十一大上,晋升为政治局委员。
1980年华国锋下台后,汪东兴、吴德、陈锡联、纪登奎那四位同样也是在文革中崛起的政治局委员或副主席,也一道以主动辞职的方式下了台。但,倪志福却又留下了。并且,在胡耀帮主政的十二届中央里,仍保有了政治局委员这一要职。
担任总书记后,倪志福虽不再在政治局有职务,但却以老同志身份做了两届、十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副委员长。现在,仍在发挥党和国家领导的老同志的余热,不时出席一些中央级大会。
***复出后,对那些在文革中做过造反派,或是坐直升飞机提拔上来的领导干部,历来极为反感,甚至深恶痛绝。所以,文革中提拔担任了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侯补委员、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永贵、吴桂贤、李素文、姚连蔚、孙健等人,便被先后一一撤职处份,打回原地。
但,奇怪的是,***却没有抹去倪志福,还留用他继续当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在十三届政治局里虽没有了老倪的位置,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却留给了他一席,并且任了两届。
如果说***要起用倪志福,是因文革原因;而华国锋也重用了倪志福,是凡是派的需要;那么,坚决否定文革的***,又是什么原因对在文革中崛起的倪志福也能另眼相看呢?
倪志福真是一个谜。
阅读(130)
(发表时间:2010-11-17 12:34:33)
标签: 分类:无
晏扬:将柴油荒归咎于拉闸限电是在转移视线
2010年11月09日 燕赵都市报 等待加油的车辆排成长龙,加油站要么无柴油可售,要么限量加油目前我国多个城市正在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柴油荒。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南部已有2000多家民营加油站因缺油而停业。
柴油荒导致一些城市的公交停运,导致一些地方不能及时收割晚稻,导致货物运输不畅、供应紧张进而助推物价上涨&helli helli 可以说,柴油荒与我们每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关于此次大面积柴油荒的成因,除了国际油价高企、炼油企业减产等常规原因外,还有一个特殊原因被重点提及一些地方为了完成节能减排目标而拉闸限电,逼得一些企业用柴油发电机自行发电,按照中石化相关人士的说法,拉闸限电是导致柴油用量猛增的首要原因。 拉闸限电真是柴油荒的主要原因吗?我对此表示怀疑。强调拉闸限电导致柴油荒的都是中石油、中石化人士,屁股决定脑袋,他们向来习惯于将油荒归咎于外部原因而不习惯于反求诸己。更重要的是,突击节能减排的事情今年才有,而油荒却几乎年年都有,柴油荒更是稀松平常,这又作何解释?将柴油荒归咎于拉闸限电,有利用人们对拉闸限电的不满转移舆论视线之嫌。
石油巨头垄断着国内汽柴油供应,油荒频现,首先应该受到质问并进行反思的是中石油、中石化。具体到这场柴油荒,炼油厂产量明显下降才是导致市场供不应求进而出现柴油荒的最主要原因,而炼油厂产量下降,既缘于每年八九月份炼油厂大规模检修,也缘于国际油价高企,炼油厂利润减少,生产积极性下降。
如此,我们对石油巨头就有以下几问:其一,每年第四季度都是生产旺季(企业加紧生产以完成年度任务),汽柴油需求量大增,这已经形成规律,与此相对应,几乎每年第四季度都会出现油荒,那么,炼油厂为何偏偏要在每年八九月份进行大规模检修?能不能换个季节检修或者轮换检修?其二,石油巨头的经营链条从原油开采、进口到成品油提炼一直延伸至成品油批发、零售,虽然炼油环节时而利润减少甚至亏损,但其他环节一直维持着丰厚利润,石油巨头的业绩年年飘红,那么,为何不能将其他环节赚取的高额利润拿出一些来补贴炼油环节的亏损,从而保持炼油厂的生产积极性?其三,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规定,成品油最高批发价按最高零售价每吨倒扣300元确定,但柴油荒之下,很多地方的柴油价格出现批零倒挂现象,导致许多民营加油站不愿意购销柴油,明显违反了国家发改委的规定请问石油巨头,谁给了你们擅自提高柴油批发价的权力? 据说,由于石油事关国家经济命脉和经济安全,所以要实行垄断。我们姑且认可这一说法。但是,我们承受垄断之弊,目的之一不就是为了保证成品油供应吗?经常出现油荒何谈经济安全?垄断不仅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石油巨头既然享受了垄断的种种好处,就要承担垄断者应负的责任,这个责任首先体现在确保成品油供应上,无论是用油量增加还是台风影响,抑或国际油价高企,都不能成为出现油荒的理由,相反,这些都是垄断者应该预判到并且想办法解决的问题。 油荒频现是石油巨头没有履行垄断者责任的明证,而不应成为他们要挟涨价的筹码。如果消费者一边要承受垄断高价,另一方面还要经常忍受油荒之苦,那么请问,我们还实行石油垄断做什么?还要垄断油企做什么?
阅读(20)
(发表时间:2010-11-17 12:28:50)
标签: 分类:无 昨天有普查员上门来核对采集的人口普查的数据,走前发我一张承诺书,看后,承诺书中的一段话,让人哑然失笑,如果出现泄露事件,本人将依照法律规定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人口普查是一个系统工程,一道道的工序牵扯人员众多,泄密的途径也千千万万,如有泄露,能光让一个普查员承担?还有天理吗?,可怜的普查员,当你交出这一张承诺书时,想到后果了吗?其实你是承担不起的,而将如此重大的责任视同儿戏,那只能理解为这是一项戏弄被查者的愚民举措。
阅读(15)
(发表时间:2010-07-18 08:44:10)
标签: 分类:无
作者请看看7月15日新闻晚报,《沪上超市自查暂无问题“五常香米”》 俞佳记者在采访中,用自查的字样及经营企业来解释,目前沪上暂无问题大米,比您用上海工商部门对此表示,高明多了。
阅读(108)
解放牛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沪ICP证01009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沪字第33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908329你要想找一帅哥就别来了,你要想找一钱包就别见了。
( Fri, 21 Jan 2011 13:56:37 +0800 )
Description:
和大家分享这篇日志,我的看法是: 原文地址: 原文作者: 322论坛:
`编者按: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糖尿病日的主题是:关注青少年儿童糖尿病。围绕这一主题,我们专访了著名糖尿病专家、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理事长、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向红丁教授。作为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向红丁教授多年来,除了在临床治疗中投入了大量精力外,在糖尿病患者教育方面也花费了很多心血。不仅最先在全国提出了糖尿病防治的“五驾马车”原则,还在此基础上补充了糖尿病预防的“五大要点”和糖尿病监测的“五项达标”,使糖尿病防治措施得到了更科学、完善的补充,给广大糖尿病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之光。
向红丁:糖尿病患者,照样活百岁! 文/王子雷 儿童患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肥胖发生率的加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专家研究发现肥胖的孩子最容易患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使孩子过早地遭受2型糖尿病的危害。这是很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专家建议,关键是防止孩子肥胖。
记者:向教授,您好!在世界糖尿病日即将来临之际,我们想请您就今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谈谈糖尿病的防治和重点需要注意的事项,可以吗?
向教授:很荣幸能够通过《药物与人》杂志,在第18个世界糖尿病日(也是第一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来临之际,向全国的糖尿病患者问好。同时借此机会,宣传今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即:关注青少年儿童糖尿病。下面我就今年的主题谈谈青少年儿童糖尿病的防治和注意事项。
青少年儿童糖尿病,最早只是指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不用严格控制饮食,只要好好的打胰岛素就可以基本保证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上世纪后十年至现在,儿童中开始出现2型糖尿病,而且发病率也出现了越来越高的趋势,特别是随着整个人群的肥胖,儿童肥胖发生率也在增高,而且大多数儿童肥胖伴有父母肥胖和家族史,再加上环境因素,也就是他本身饮食不当,造成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走进儿童群体的重要因素。儿童2型糖尿病起初不用打胰岛素,多数伴有肥胖和黑皮肌病(肥胖的孩子,在脖子、腋下和关节拐弯处皮肤变黑),这类孩子很容易得糖尿病,而且容易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年纪很小就得了“三高”,过早地遭受2型糖尿病的危害。这些问题是很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
目前,在我国儿童中还没有糖尿病流行病学的确切数据,对于这样的研究我们正准备展开。在日本,儿童2型糖尿病在儿童糖尿病中的比率已超过50%,有的统计甚至达到70%~80%。2型糖尿病在儿童糖尿病中的比率比较高。同时,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增高,比如在我国1996年公布了儿童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是 0.59/10万,最高的国家是芬兰,为32/10万,是我国的近60倍。到2000年,我国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已增至1.04/10万。儿童1型糖尿病在我国比例虽很低,但人数不少,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2型糖尿病正好与之相反,第一是百分比比较高,可达到百分之几,100个人中就能调查出几个来。第二是隐蔽性高,通常很少有人知道自己已经患有糖尿病,这就要求我们要主动调查,所以用患病率。目前,1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在我国差不多占到一半,所以我们关注儿童糖尿病,不止关注1型糖尿病,主要关注2型糖尿病,因为2型糖尿病的眼科和肾脏并发症以及神经并发症的比率稍微小一些,它比较容易患大的疾病,比如冠心病、心脏病、脑卒中等。如果成年人,五六十岁得了这种病倒也没什么,无非就是吃点药,打点针,多注意点饮食和运动,再活二三十年也不成问题。但如果是孩子,十几岁,甚至七八岁就得了这种病,以后的生活怎么办,他们的人生路才刚刚起步,后面还有几十年的路要走,老得控制饮食、吃药打针,并发症几乎是必然的。所以孩子得了糖尿病一是病程太长,容易出现并发症;第二就是孩子的控制能力、理解能力差,包括控制饮食和运动方面等,所以病情不容易控制;第三是经济方面,得了糖尿病是一个长期的用药过程,药费也不是小数目,多少会给父母造成经济上的负担,有的家庭因为经济紧张,放弃了对孩子的治疗,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再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果以后接班人都是些糖尿病患者,这就是个大问题了。所以一定要关注青少年儿童糖尿病。要为他们做些实事,不仅要对他们给予一些帮助,甚至有些孩子要由国家给掏钱治病,都很有必要。况且,现在社会上对糖尿病人存在着歧视,比如有些单位宁可收留残废人,也不愿意收留糖尿病人,嫌糖尿病人麻烦,这是很不对的。糖尿病人应该享受正常人的权利,包括生活、学习的权利。特别对于青少年儿童,得了糖尿病,千万不能放弃,更不能失去生活的信心,应该正确对待,积极治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以后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享受正常的生活乐趣。
目前,糖尿病是无法根治的,不管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最好的办法就是好好控制。据专家介绍,国内已有很多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控制,活到了八九十岁。据统计,国外最大的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药物,饮食控制,有的老人已经超过了百岁,而且病史都超过了50年。
记者:如今社会上流行能够“根治”糖尿病的说法,也有人说这完全是一种“骗局”,您作为这方面的专家,对此种说法是如何看待的呢?
向教授:对于现在社会上声称可以“根治”糖尿病的说法,那完全是一种误导。实际上没有一种病,是完全不可能根治的,那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但是现在内科病没有一种可以根治的了,包括精神病、胃病等,糖尿病也一样,现在谁说糖尿病能够根治,那就是对糖尿病治疗的极大误导。如果说可以根治,1型糖尿病倒是有可能。原因是1型糖尿病主要是缺胰岛素,胰岛素不分泌,但是其它方面问题不大,胰岛素抵抗也不是特别重,只要能解决胰岛素就行了,现在就可以利用干细胞或者胰岛素的基因造成的干细胞合成胰岛素干细胞,如果合成的干细胞能够长时间存在,正常分泌胰岛素,并且能够感知血糖,就算是根治了。而2型糖尿病除了胰岛素不分泌外,全身胰岛素抵抗,移植了胰岛素干细胞,也无法解决胰岛素抵抗的问题,而且2型糖尿病相关密切的基因有300多个,根本无法同时移植几百种基因,至少我是看不到这个创举了。现在看来,即便是1型糖尿病,根治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因为种下的干细胞基因,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消失了或者退化了,有的虽然没有消失却不分泌胰岛素了或者不感知血糖了,这就没法达到根治。所以糖尿病最好的防治办法还是好好控制,国内已经有不少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生活控制,可以活到八九十岁。据统计,国外最大的Ⅰ型和Ⅱ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药物、饮食控制有的已经超过了百岁,而且病史都超过50年。这表明糖尿病虽然不能根治,但是如果在打针吃药的基础之上,好好控制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照样可以活到百岁,甚至超过百岁。
记者:向教授,几年前您曾经提出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最近听说您又在此基础上,对糖尿病防治措施进行了补充,除此之外,您能谈谈在防治糖尿病方面还有其它进展吗?
向教授:进展当然是有的,关键是如何看待,比如在糖尿病药物的研制上有所进展,但是进展并不是很大。现在的一些研究,包括一些机制都没有一些突破性进展,但是从一些小的方面看,各方面又都有一些进展。比如药物多了几种,机制也多了几种,包括像氧化机制、常化机制等都不能构成大的进展,都不能根治糖尿病。我觉得现在人们最需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正确的做法比了解一些机制、进展都强的多。而对于一些像基因、移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那是由少数人去做的,大多数人还是要做最基础的东西,即做好预防工作。从患者利益的角度讲,就要把最基本的生活方式调整好,认可这件事情,从心理上接受它。
如果说到进展,从理论上讲,我在防治糖尿病的“五套马车”的基础上,前面加上了预防糖尿病的“五个要点”,后面加上了监测糖尿病的“五项达标”。别人老说要控制好,怎么叫控制好?什么指标需要我控制好?这里我专门为病人制作了“糖尿病人控制目标图表”(见图一)。这就是五项达标中的其中三种,即“血糖”、“血压”、“血脂”,另外还有“血液粘稠度”和体重。体重达标,要求男士不管身高,腰围不能超过二尺七,女士不管身高,腰围不能超过二尺四,超过这两个数值,就是体重超标。体重指数,中国人在24以下,18以上为正常。这些要求大家都能做到,有些人没做到这些,那你老想听进展有什么用?包括一些新药,连药还没有进入中国呢,你就去了解它有什么用?而且新药也没什么大的作用,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这里。应该是少数人做研究,多数人做好预防,即怎么三级预防,怎么治疗,怎么样达标等等。只要能做到达标了,基本上就能保证你不至于很快患上并发症。不致并发症,糖尿病还有什么可怕呢?就可以保证基本的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了。这才是最主要的。
相关链结: 第一个“联合国糖尿病日”的由来
2006年12月20日,联合国第83次全体会议决定,从2007年开始将现有的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定为第一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是关注青少年儿童糖尿病。这是各国政府首次认同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疾等传染病对健康的威胁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决议要求所有会员国、联合国内各相关组织、其他国际组织和民间社会(包括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以适当方式开展联合国糖尿病日活动,通过媒体、专家、政府部门等多种途径向大众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如何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认识;同时鼓励各会员国结合本国医疗卫生的可持续发展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制定糖尿病预防控制的国家政策。
防治糖尿病的“三个五”
  预防糖尿病,要做到“五个要点”;治疗糖尿病,驾好“五套马车”;控制好糖尿病,预防并发症,实现“五项达标”,让糖尿病人和健康人一样长寿。
  预防糖尿病的“五个要点”主要是改变引起糖尿病的环境因素,改变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方式。想要预防糖尿病,应该做到“多懂点儿,少吃点儿,勤动点儿,放松点儿,药用点儿”,这就是所谓“五个要点”。多懂点儿就是要多看看有关糖尿病的报道,多听听有关糖尿病的讲座和广播,增加知病防病知识;少吃点儿就是减少每天热量摄入,避免大吃大喝,肥甘厚味,吸烟喝酒等;勤动点儿就是增加体力活动时间和运动量,避免肥胖;放松点儿就是做到开朗、豁达、乐观、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劳累。如有肥胖的趋势,或血糖、血压、血脂、血粘不正常,可请医生适当用点药物,借助药物使之恢复正常。
  “五套马车”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五条:
  1.糖尿病的教育与心理治疗,目的是让病人真正懂得糖尿病,知道如何对待和处理疾病;
  2.饮食治疗使病人做到合理用餐,给其它治疗手段奠定基础;
  3.运动治疗,让病人长期坚持适量锻炼,保持血糖正常和身体的健美;
  4.药物治疗,在单纯饮食及运动治疗不能使血糖维持基本正常水平时,适当选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并根据临床需要,服用降压、调脂、降粘及其他药物,使病人维持正常状态;
  5.病情监测,定期检查血、尿各项指标,心电图及眼底,以便了解病情,指导治疗。
  五项达标是做好五件事:控制好病人的体重、血糖、血压、血脂和血粘,即“五项达标”也是防治糖尿病的短期目标;中期目的是不得慢性并发症;最终目的是让糖尿病病人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寿命。
专家简介:
向红丁,男,土家族,19944年4月14日生,湖南省古丈县人。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理事长、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及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
门诊时间: 协和东院(老协和医院) 周三、周四上午 专家门诊
周三下午 特需门诊 协和西院(老邮电医院) 周二上午 专家门诊。
( Mon, 10 Jan 2011 12:34:10 +0800 )
Description:
和大家分享这篇日志,我的看法是: 原文地址: 原文作者: ( Mon, 10 Jan 2011 11:44:12 +0800 )
Description:
和大家分享这篇日志,我的看法是: 原文地址: 原文作者: 引用
的 ( Sun, 2 Jan 2011 17:07:06 +0800 )
Description:
( Sun, 2 Jan 2011 17:07:06 +0800 )
Description:
( Sun, 2 Jan 2011 17:06:17 +0800 )
Description:
( Fri, 31 Dec 2010 20:21:20 +0800 )
Description:
( Wed, 29 Dec 2010 10:59:35 +0800 )
Description:
和大家分享这篇日志,我的看法是: 原文地址: 原文作者: 文革中高层的很多情况,这二十多年来,已披露公开了很多资料,使人们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多的客观全面认识。这里,是对文革中十个高层人事问题的一些看法与疑惑,仅供有兴趣者参阅。
(一)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总参谋长罗瑞卿首当其冲被撤职审查?
文革之前,***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彭真与***中央书记处书记、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已被国内外都认为是***选定的中央政治与军队首脑接班人的第二梯队主要成员。在六十年代前期,***外出视察,都要带上罗瑞卿,甚至回韶山为其父母坟地扫墓,也叫上罗瑞卿同去。
然而,1965年底,罗瑞卿却就做了文革第一个遭遇整肃的***高官,随后还被划入了“彭、罗、陆、杨反党集团”中。现在能看到的各种资料,都说是因林彪想拉拢罗瑞卿未成,转而让***同意整掉罗的;而***因为要借助林彪来搞文革整刘少奇等,不得不违心地满足了林彪打击罗瑞卿的要求。
罗瑞卿平反后所说的一些讲话中,也只讲了林彪想拉拢他(在罗瑞卿看来),所导致的林对他不满的一些事。但是,当时,不要说林彪凭其地位影响,有没有必要拉拢一个从红军时起就历来比他地位影响要低的部属,以壮其力量之事确否,或林彪敢以打倒罗瑞卿为条件去同***谈交易之事有没有可能,只从***当时的权威及其统帅性格,能否出现真要这样去讨好“借助”林彪的情况,都是大有可疑的。
况且,从权力角逐游戏规则的平衡术看,照讲,林与罗虽级别地位不同,但都是毛的部属,而部属之间有矛盾,作为统帅一般是不会很偏袒哪一方的,除非某一部属有重大损害统帅本人的问题。那么,***是出于何种原因,决定要整或同意整罗瑞卿的呢?具体详情细节是些什么呢?
(二)贺龙到底是因什么原因在文革中挨整的?
贺龙是十大元帅中,在文革中唯一突遭整肃并惨死于囚禁中者。另一名元帅彭德怀虽也是在文革中被囚致死的,但彭是因1959年庐山会议老问题再次挨整所致,与文革高层斗争已无关系。
然而,贺龙在文革初,却还是很风光的,他还陪***一道检阅过百万红卫兵。1967年初,贺龙突然失宠,并真正被打倒了,还失去了自由与正常生活条件,给囚禁了起来。
其他那些元帅们,除林彪在台上,彭德怀被红卫兵批斗,罗荣桓早已去世外,朱德、刘伯承、聂荣臻、叶剑英、徐向前、陈毅等人虽也受到一些大字报冲击,但尚无大难。就是所谓“二月逆流”即几位老帅们大闹怀仁堂事件,也没使***真正以此整他们。
但这贺龙为何却栽了呢?而且还栽得那么惨(他实际是活活让囚禁生活给整死的)?现在能看到的说法是:林彪要整贺龙,而当时又传出贺龙要搞“二月兵变”的流言。然而,林彪要整贺龙究竟是为了什么?标准***是“篡党夺权”!只是这***太标准了,没有具体细节,没有具体证椐,实际等于没说。
而且,也有些可疑: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林彪便倒了台,可是为何贺龙却并未因此受益,相反,直到1975年才首次为贺龙部份平反?
贺龙在***历史上,除了作为一位军事诸侯参加了南昌起义,创建并领导了红二军团及后来的红二方面军那支力量最小(不足万人)的红军方面军部队外,他在解放军系统中并没有多少部属和势力。解放后,他虽也评了元帅,也是军委副主席之一,但他的工作重心很大程度,却是在他喜欢玩的部门即国家体委。
他的这些情况,表明了他既不会成为林彪篡权的重要障碍(如果林彪真在篡权的话),也更不可能因什么子虚乌有的他领导的“二月兵变”阴谋之事出现,而遭到***的疑忌,被***整肃。
所谓“二月兵变”的流言最开始是出自于红卫兵的小报,而起源又因要批***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这李井泉不仅曾是贺龙的部下,更是西南所谓“三线”战备系统工程的总指挥。当时,那个神神秘秘的“三线”则被不明真相的红卫兵当成搞政变搞阴谋的事了。既是搞政变的军事阴谋,当然少不了有贺龙的份了。
可是,对这些流言,***还不知道其真伪吗?事实上所谓“二月兵变”一事,也从来没有作为官方的什么证椐过。但,贺龙究竟是由于什么具体原因而惨遭挨整的呢?在贺龙的平反追悼会上,周恩来沉痛地对贺龙夫人薛明说:我对不起贺龙同志,对不起你们!我没有保护好贺龙同志。究竟是什么事,使周恩来也无法保住贺龙?
(三)***为何突然要将王力、关锋、戚本禹整下去?
王力、关锋、戚本禹这三位秀才,在文革中是有过红极一时的经历的。作为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的他们,在文革初期,用他们那很受***赞尝的笔杆子,确为***的文革战略部署立下过不小的汗马功劳。仅戚本禹写的那篇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文章,就让刘少奇读了气得吐了血。王、关、戚三位也凭其笔杆子才干,在文革中晋升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行列。然而,没有多久,王、关、戚却很快从高位跌落了。还是文革高峰中的1967年8月,***就让杨成武带人将王力、关锋给抓了起来,关进了秦城监狱,对其“以观后效”的戚本禹,没过多久也被囚禁审查。
最令人不解的是,1967年7月30日,***中央、国务院、中央文革还联合在***广场召开了盛大的“百万军民”大会,热烈欢迎从武汉“七·二○”事件中安全脱险的王力、谢富治回京,以示声讨有叛逆行为的武汉军区的陈再道上将。可是,十天之后,被中央文革视为十恶难赦的陈再道,却被***特批“同志”称呼,并没被打倒,仅送去学习而已。可是,文革“功臣”的王力、关锋却在同样是十一天之后的8月10日,在莫名其妙中倒被关了起来。
根椐现能看到的资料中说,是由于王力于当年8月7日对外事口造反派作了一个著名的“八·七讲话”,之中,观点极左得很。另外,则是王力、关锋在当年当期的《红旗》杂志上,组织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揪军内一小撮走资派”与“有带***的刘邓路线”口号,因而,激起了***对王、关、戚的不满,指责他们是“毁我钢铁长城”。
当时的解放军代总参谋长杨成武在其回忆中,也说了周恩来让他将包扩括上述内容的材料,送给正在外地的***批阅的情况。当时,***在看了材料后,让杨成武在***住地等一天,然后,第二天,***才作出抓王力、关锋的决定。开始,***的命令中,还包括了抓戚本禹,但在向杨成武下达他的决定令后,中途,又犹豫了一下,结果,还是让杨成武在命令中去掉了戚本禹的名字,说:对戚先再看看,以观后效。
决定王、关、戚下台的情况细节,应该还是比较清楚了。问题是:究竟是什么具体原因,促使***决定让王、关、戚下台呢?
如果说是因对上述王力的“八·七讲话”与《红旗》杂志上的“揪军内一小撮”的观点言论不满,按常情,***完全可以对他们进行指责纠正就是,也可以撤去他们的一些负责职务,也完全属执行正常工作纪律。但,一下子却将他们三人抓起来关进监狱,上述理由似不够充份。毕竟,王、关、戚都是协助他***、为文革进行而推波助浪的干将,是属于***的“无产阶级司令部”里面的人,何况,十天前,中央还将王力作为一个文革大功臣而举行过盛大的欢迎大会呀!
周恩来托杨成武送给***的材料中,究竟还有些什么内容?是否还有些杨成武现在也不能说的东西呢?为什么***在看了杨成武送来的那些材料后,不能马上作答,而需要他思考权衡一整天?
当时***能宽容有反中央性质的武汉“七·二○”事件的首要陈再道,为什么他却会下如此大的决心,对王、关、戚采取一杆子整到底的断然措施?
为什么***对处理戚本禹还是有些犹豫不决?
(四)1968年3月30日对杨、余、傅的突然打击。
1968年3月30日,在军队的一次大会上,林彪直接出面,宣布了军委的三个决定:(1)撤消杨成武的代总长、并予以审查;(2)审查北京警备区司令傅崇碧;(3)逮捕法办空军政委余立金。指控杨、余、傅三人的共同罪名是“反对伟大领袖***及其革命路线”与“搞右倾翻案风的小爬虫”。
现在已知道,傅崇碧是因为一些包括鲁迅文稿等档案材料的存放问题,无意中得罪了江青所致;而余立金则是因与空军司令吴法宪有些矛盾,而加上又有人检举证明他在“皖南事变”中有叛徒行为,而林彪是支持吴法宪的,故顺势将余立金撸了下来。相对来讲,整这二个人还是顺便的“小事”,真正的大事是将杨代总长给撤职、审查。
在文革开始端掉总参谋长罗瑞卿后,就由杨成武担任了代理总长。文革的头两年中,***看来是很相信杨成武的,到哪儿去视察,都带上杨,他有什么指示,也经常由杨负责代为传达,并且,杨经常以中央领导人之一的身份处理地方与军队内的文革问题。然而,为何却突然一下子又给打倒了,还被囚禁起来(长达六年!)?对此,杨成武在说到这事时,也只说是林彪想拉他,他却并不想做林彪集团的人,而只愿服从***指挥,因而,得罪了林彪,才招来此祸。如同罗瑞卿总结的那样。
但是,这些说话,却不能解释一个重要事实:即在1976年***逝世前,任何重大的人事任免,均须由***才能决定,而不是由林彪所能说了算的。没有***的同意首肯,谁敢撤杨代总长的职?!
***为何要撤免杨成武,还将杨打为阶下囚呢?不知道。现在没有什么资料披露这方面的情况,连杨成武在回忆中自已都没说清楚,或是不愿意说。
当年,给杨成武安的另一个大罪名,是所谓“借大树特树***的绝对权威之名,大树(杨)自已的权威”。这个罪名,当然是属于“莫须有”之列,当时就是连老百姓也都不相信。因为,人们起码的常识都知道,凭他杨成武那始终头上还顶个“代”字的总参谋长之份量,哪里够得上“大树”自已的份儿!杨的上面离***的地位还差多少级台阶呀?!杨成武有这胆吗?!这罪名的理由,显然是站不住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具体原因,让杨成武垮台了呢?
(五)***为何突然要整倒陈伯达?
1969年4月,***“九大”在文革中期召开。陈伯达在这次大会上,以中央文革组长的“功臣身份”,进入了中央政治局,并成为***最高领导机构的五人常委之一。当时,由***、林彪、周恩来、陈伯达、康生组成的中央常委,被称为最革命最强大的无产阶级司令部,而这个“司令部”将要领导中国人民若干年,以早日使中国进入共产主义。
然而,仅仅一年多时间,1970年8月,陈伯达就从这个最革命最强大的“司令部”中被开除出来,而且还被冠以一个反共托派分子的罪名,一落万丈堕入到那可怕的秦城监狱。
导致陈伯达倒台的公开原因,是陈伯达于1970年8月在庐山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搞了一份“马恩列斯毛论天才”的小册子,在会内到处宣传***是最伟大的天才,由此,鼓动到会的中央委员们拥护***出来做国家主席。结果,***不但不称赞陈伯达,反而怀疑陈想与林彪集团结盟,搞什么阴谋,因而,“龙颜大怒”,亲自动手又写了一张内容极夸张、语气则愤怒之极的大字报(也是文革中***写的第二张大字报),指责陈伯达有“炸平庐山之势”,欺骗“二百多个中央委员们”,不懂马列,是“政治骗子”。结局是,庐山会议一结束,陈伯达便被关了起来,没有任何过渡形式。
***的疑心,固然是陈伯达倒台的重要原因。但,***作为一个在中国政治舞台的大师级人物,难道会就凭陈伯达那些充斥了书呆子气的活动,而对其施以如此沉重的打击?甚至连给其稍稍过渡一下(如撤职、降职等)的喘气机会都没有,便直接将他从“最高的司令部”而打进监狱?
从延安时起,陈伯达就做过***的秘书,对于陈的书呆子气,***与其他***领导人都早已熟知,为何对这次庐山会议上陈伯达的举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