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宝飞龙钓具进宝

太平铢宝背飞龙花钱(直径47mm),较少见,美品 >>拍品介绍 类
别: 艺术品
艺术品其他 估
价: 2500-3000
成交价格: RMB
2,800.00
公司全称:
拍卖会名:
专场名称:
拍卖日期: 2007-05-22 本数据来自于拍卖公司或第三方平台,仅供参考
Copyright Reserved 2005-2009拍卖平台 版权所有
本网站常年法律顾问:
联通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ICP证:浙B2-20050065第三期---施诚一的铜圆生涯
当前离线
16 帖子
44 主题
705 威望
0 1 金钱
17 1 信誉指数
0 阅读权限
100 帖子
44 积分
705 威望
0 1 金钱
17 1 信誉指数
0 阅读权限
100 跳转到
字体大小:
发表于 2007-3-7 20:16
第三期---施诚一的铜圆生涯
levys先生现居住台湾,是中国著名的铜圆收藏家,在铜圆方面有着深厚鉴定能力和文化底蕴!同时又在钱币,印章方面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两篇文章 《也談金淳化》《當千奇品 拐丁泉》相信都已在读者心中有着深深的印象!
《也談金淳化》 地址:
《當千奇品 拐丁泉》 地址:
施诚一 先生 照片
与台湾泉友聚会于台北。图左 依序为 何安 迷中迷 詹蔡滨(站立者) 施诚一(诚轩 Levys) Frank 呼噜呼噜 周伯通。
记者:E和弦 访问对象:台湾 施诚一 先生 笔名:诚轩 Levys
E和弦 问:
您在网站所做的点评,无论古钱、花钱、印章,尤其是铜元,都很受到大家的喜欢,今天很荣幸,邀请您接受访问,可以先请您介绍一下您自己,以及收藏钱币的简史吗。
施诚一答:
谢谢E和弦,谢谢开元网站与及广大的泉友给我的爱护。
我是1956年生于台湾彰化县,1978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际贸易系,此后一直从事贸易,并定居于台中市。1971年, 先父 施乃仁先生与郑添旺先生(移居日本,笔名 平岛春水。)自印尼进口十公吨方孔铜钱, 先父分到两公吨,我帮着整理了两个暑假,从此喜爱钱币。
1986年我有了较为良好的收入,遂开始自行购买收藏,1991年我改为收集铜元,铜元成为我的最大爱好。
E和弦 问:
请问在您古泉生涯中有没有什幺事情特别值得留念和印象深刻或者说特别值得回忆的?
施诚一 答:
记得在我17还是18岁的时候,无意中收到了一枚平靖通宝背中,我带到台湾钱币协会去鉴定,还留了拓片在那里,到了我念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家里来了一位日本的不速之客,央求能够看一下这一枚平靖通宝, 先父拿出来给他看,这位日本先生摩娑甚久,并希望开个价钱,但 先父以儿子的东西,不能做主,拒绝了。就这样,两人磨了一夜。最后 先父送客,不意到了门口,这位日本先生突然对着 先父扑通跪了下来,说为了找这枚平靖通宝钱,花了几年时间,都一直没有找到,只希望 先父给个价,不过 先父最后还是坚持不让。
这件事情一直到我暑假返乡,才听 先父述及。当时我听了非常感动,男儿膝下有黄金,为了一枚钱,千里迢迢到台湾,只求一偿宿愿。这位日本先生相信是用自己的第 2 生命来热爱钱币,我佩服这个人,如果当时我在场,我会同意让售给他,甚至因这一跪,再打个对折,哈哈!
E和弦 问:
那么这枚钱现在在何处呢?
施诚一 答:
还在我家里,一直保留至今。而且30几年来,此枚平靖通宝背中,我只知道新加坡的CC(陈光扬)有一枚,尚未见过第3枚。希罕的程度,确实值得一跪,哈哈!
E和弦 问:
请问您觉得这幺多年的古泉收藏时间里,能否用一句话或者几个字来形容您的历程?
施诚一 答:
只用几句话形容是很困难,在古玩的各项门类里,瓷器、字画、金银器等,钱币应该算是比较冷门的文物了,如果要我只说一句话,那幺只能是:钱币的乐趣无穷。
E和弦 问:
您个人觉得如今还在玩古泉的那些收藏家中,有谁是您比较敬佩的?
施诚一 答:
泉币界我有不少朋友,他们涉及到很多领域,而且他们的研究都非常之好,如果只选出一或二位,我想台湾的铜圆收藏家,郑仁杰应该是第一位,郑仁杰小我12岁,玩钱币的时间大约15年。郑仁杰做事非常实事求是,而且非常谦逊,就我个人看来,他的铜圆收藏与研究的深度,过去的十年,或者还包括未来的十年,很难有人可以比他更好了。但是每次大家一起聚会的时候,他都是默默的在听,很谦虚的态度,不愧是大收藏家的典范。
当然除他之外还有很多很多啦,比如说上海的施新彪先生,他在古钱与铜元也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施新彪先生曾教了我很多考证的方法,如何通过档案引证与辨证,他也是我的老师。另外上海 孙仲汇先生、台湾钱币学会现任理事长陈文涛,还有台湾前辈收藏家-刘改造先生,他们的素养,都让我仰慕不已。
尤其刘改造先生,对我提拔甚多,我可能是台湾唯一参观过他完整收藏的人,他的收藏规模,与台湾著名的鸿禧美术馆可以相披敌,但是他为人的谦和与乐观,让人如沐春风,是一位非常可敬的前辈收藏家。
E和弦 问:
请问您在收藏生涯中有感到什幺是比较遗憾的吗?
施诚一 答:
其实对于我来说收藏是一种快乐的享受,能够玩钱币是人生非常幸福的事情,要说到遗憾那就是我总没办法教会老婆如何看懂钱币,因此老婆问起我钱币的购买价,我不得不少报一个零,两千块的东西只能说两百块~~哈哈 。
E和弦 问:
施 先生收藏钱币三十几年,也经常到大陆,与各地泉币学者、收藏家和钱币商都有接触,可否比较两岸收藏家的不同?
施诚一 答:
普遍的说,台湾收藏家比较以「终身保有」的方式收藏,因此稀罕的珍贵钱币,一旦进入收藏家的手中,可能十年二十年,都不再拋头露面。大陆近几年的新进收藏家,流行「以币养币」,收藏的时间短,流通的速度快,好处是「货畅其流」,行情迭迭升高。
当然这各有优缺点,长期持有,可以对自己的收藏品,有充足的时间进一步分析考证,但是也冻结了长期资金。「以币养币」是可以让自己的收藏,不断提升,可是赚到的价差,比较有限,毕竟钱币的卖出,很像在卖土地,您只能赚他一次的差价。
另外,台湾收藏家比较用「消遣」的心态来收藏,因此收藏家的聚会,大多能愉快交换心得,共同切磋,玩钱币同时在交朋友。而且台湾在信息的收集能力比较强,加上许多海外拍卖的讯息,对于「市场趋势」,比较不盲从附会,毕竟,收藏是一种乐趣,在台湾钱币界并不流行「投资」这句话。
E和弦问:
是否也请 施先生对两岸的钱币学术研究作一比较?
施诚一 答:
这是个好问题,就学术考证的能力,大陆文物杂志、泉币学刊、出土报告,和博物馆收藏都非常丰富,而且各城市的钱币学会,有国家补助经费,都能聘任专职人员,台湾的钱币学会只是社团机构,经费是靠热心的社员凑合,捉矜见肘,因此台湾钱币学刊的专业论文相对较少。
我们在海外能获得二手信息已经不易,因此考证能力,台湾也是略逊一筹。有时候,迟来的出土报告,还害惨了台湾的收藏界,例如二十年前「金淳化」在五台山的出土报告和去年南京发现一批南宋金银铤的出土报告,没想到「假钱同步发行」,台湾不少收藏家就踩上地雷。
E和弦 问:
很多收藏家与钱币商对立,台湾也这样吗?
施诚一 答:
哈哈!实际上热爱钱币的钱币商比热爱钱币的收藏家还多。马定祥和戴葆廷就是例子。
钱币商的责任是「提供真品,不卖假货。」
收藏家的责任是「划定范围,不乱收集。」
最知道市场小道消息的是钱币商,哪儿造假?透过谁在卖?钱币商整天在市场,而且钱币圈圈很小,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打假」,是钱币商的义务。
收藏家在收集的过程中,不懂的,不要乱买,沉着应战,自然就能够深入自己所收藏的范围,相对降低买到假货的机会。新入门的朋友,要交朋友并经常与同好相聚,这点比买钱币还重要。因为先有同好前辈的指导,吸收他们的血泪经验,就是减少自己鼻青眼肿的机会。
其实现在网络如此发达,行情传递快速,钱币商的生存空间,相对压缩,真的赚钱不易,如果没有热爱钱币,这一行实在不好混。因此我从不跟钱币商吵架,甚至都维持很好的友谊,我尊重他们,也感谢他们帮我搜罗这幺多的货源。
E和弦 问:
难道您就没买过假钱吗?买到假钱之后您怎幺处理?
施诚一 答:
当然我也买过很多假钱,不过都是在1991年以前,我还茫无目标,乱收乱买,上午买银币,下午买咸丰,花钱历代钱,自乱阵脚,才会踩了一整个饼干盒的假钱。
后来我集中精神,专攻铜元,就几乎没再上当了。而且经由收藏铜元的经验,触类旁通,对古钱的鉴定,我也比较有心得,渐渐能分出以前我买过的假钱。
所以我看的很开,买假钱是自己太盲目,太冲动,没有收藏方向,功力不足,就想学「六脉神剑」,学得时灵时不灵,自然会像 段誉 一样,总是鼻青眼肿,因此我并不怪罪钱币商。
E和弦 问:
您的意思就是要「专业」啰?还有「划定范围」是什幺意思?
施诚一 答:
「划定范围」就是给自己订清楚,收集的方向。
银币、铜元、纸币、花钱、古钱,当然花钱与古钱,在时间的长河中,总不能一时之间,不分远近,刀布五铢干隆光绪,大小通吃会撑坏肚子。
还是可以再细分如:专攻南北宋、大中洪武或咸丰大钱,花钱之中,吉语钱、星官钱、镂空钱等等分类,先选择其中一项,在深入的过程中,心无旁骛,不乱买范围以外的钱币,这样,不只不会被钱币商所左右,而且很明确的让钱币商知道您的范围,只要有适当钱币,他还会特别留给您,收藏的机会,就会相对增加。
当前离线
16 帖子
44 主题
705 威望
0 1 金钱
17 1 信誉指数
0 阅读权限
100 帖子
44 积分
705 威望
0 1 金钱
17 1 信誉指数
0 阅读权限
100 发表于 2007-3-7 20:19
E和弦 问:
就您长期的收藏经历,可以提供泉友一个建设性或前瞻性的建议吗?
施诚一 答:
我想建议是不敢当,但是愿与大家探讨何谓:「捡漏」?对「捡漏」的正确观。
E和弦 问:
「捡漏」?那无非就是买家比卖家眼光更好,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吗?
施诚一 答:
当然也对,所以很多人到乡下买铜堆,就是希望「捡漏」。但是用档案或数据来考证或考古,证明一枚钱币的不平凡, 这才是真正的捡漏。甚至这枚钱币当初就已经付出不低的价钱, 但经过我们的考证,给它再创造更多倍数的价值, 这才是捡漏的真谛,「捡漏」不是只有从铜堆捡出来的意思。
E和弦 问:可以举个例子说明吗?
施诚一 答:
捡漏是需要包含着知识与学识的,马定详老师为什幺能受人尊敬,虽然他本来是一位泉币商,但就是因为他一生致力于对疑难泉币的考证,把很多无考品和待考品,变成「有考」,赋予钱币的历史价值,所以才一直备受尊崇。
举个例子说:钱谱上有一枚五代南汉「飞龙进宝」,此泉现存数量约为个位数,在旧上海时期,普遍都认为这仅仅只是一枚花钱或玩钱,而马定祥老师从历史考证是五代十国,南汉高祖 刘岩 于白龙元年(公元925年)所铸,相传刘岩夜梦白龙入殿,于是改元「白龙」,并铸飞龙进宝,以为纪念!所以「飞龙进宝」有可能还是历史上,第一枚有史可考的「纪念章」,马定祥赋予了「飞龙进宝」的历史生命,把「无考变有考」,这就是捡漏的真谛。
在听完这个故事后,我对捡漏有了点朦胧的体会了,忍不住追问:
施先生也有像这样,把「无考变有考」的捡漏经验吗?能否告诉我们?
施诚一 答:
类似的经验我倒有一些,先举一个例子。
1994年6月马来西亚收藏家 黄元文的旧藏,在香港泰星拍卖公司拍卖。其中有一枚同治通宝宝浙机铸币,泰星公司误以为是一枚臆造币,仅估价美金150元,结果被我以 220美金标购(约1800人民币)。
法国巴黎国家造币厂于 1870年,受闽浙总督 左宗棠委托试铸的 同治通宝 宝浙局样币,为存世孤品。此钱已于2003年在北京华辰拍卖公司拍出。
事实上,这一枚钱币赫赫有名,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枚用机器开模铸造的机铸币,由法国巴黎国家造币厂试铸于1870年(同治九年)。这个模具现还在巴黎赛纳河畔的国家造币厂公开展示着。
这枚同治通宝最早是由已故美国收藏家邱文明于1970年代发表在美国钱币学刊,后来邱文明送给他的学生,美国华裔收藏家陈丹尼Danie Chin,陈丹尼病故后,遗物于1991年,在美国加州长提拍卖被马来西亚的华裔收藏家黄元文收藏,隔了三年黄元文也病故,遗物于1994年拍卖,此后由我收藏了十年,我一直把此钱看的比铜元大珍「四川当三十」还重。
90年代巴黎国家造币厂厂长访问上海博物馆,公布了这一枚同治通宝在该厂的原模图片,这枚钱币显赫的历史才被上海学术界所知道。
钱屿 钱律一所著书 《钱币》有此钱币介绍
《钱币》书中插页介绍此钱由来
《钱币》书中插页介绍此钱模具,现法国巴黎国家造币厂公开展示
此钱的模具上,有当年的雕刻师M.Barrel 签字与纪年1870,铸造原因是由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委托法国国家造币厂试铸,不幸的是,同年1870年普法战争,拿破仑三世被俘,巴黎遭到围城一年,次年,1871年,德皇威廉一世以战胜者的姿态,在巴黎加冕德意志帝国皇帝,法国进入第三共和时期,因此这枚同治通宝的样币,并未送到中国,让中国的机器铸币,往后推迟将近二十年,直到光绪十五年,才与英国合作设立了广东造币厂。
这枚同治通宝经我收藏十年,于2003年冬天,委托北京华辰拍卖公司出品,我之所以会交付拍卖的原因是这样的:
日本有一位研究同治钱的收藏家,宇野浩一,编写了同治通宝一书,闻知此钱的下落后,委托日本铜元大收藏家 秋友晃先生向我询价,同时新加坡的陈光扬(chinese_cash)也曾在1999年打***给我,希望能购到此钱。
因此我发生了两难,宇野浩一编写「同治通宝」一书,陈光扬也积极的要编写「中国古钱汇编」,两位大师都积极的要贡献给钱币学的学术发展,我这无名小卒,理当成全,因此交付华辰公司拍卖,结果由于邮递公司的延误,宇野浩一先生收到目录时已过了拍卖日期,由陈光扬以底价7万2千RMB得标,这个落槌价,并不能充分反应中国第一枚机铸样币的历史地位,但已经是我当年购价的40倍。
听完这个故事后,我明白了,捡漏不是单纯的以低价格买到物超所值的物品,或从铜堆中挑到一枚好泉,而是需要用知识去考证和验证此钱的背后历史。
于是我接着问:那幺那些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和共识的古泉,又如何捡漏呢?
施诚一答:
捡漏,是收藏的过程中,以知识和考证,偶尔遇到,是收藏家千载难逢的机会,毕竟收藏终归是收藏,捡漏绝对不是投机。
很感谢您,用了这一周的时间,给我这幺多的指导,相信这篇访谈录,会引起很多泉友的回响,接下来,真的迫不及待的,要欣赏您的收藏品了。
施诚一 答:
我更要感谢您的用心。
我的收藏并不好,要让大家见笑了。古钱、铜元、花钱,我都选择了一些作为附图,有几枚铜元和纪念章,还是第一次在网站公开,而我最得意的收藏却是「台湾纪念章」,也是第一次在网站公开,希望大家享受一下台湾菜,以下所附的钱币图片,如果网友想要进一步讨论,铜元机铸币的部分,请发到
钱币天堂 铜元总坛:
中国机铸币论坛 铜元总坛:
下一期的采访为铁扇子老师
当前离线
16 帖子
44 主题
705 威望
0 1 金钱
17 1 信誉指数
0 阅读权限
100 帖子
44 积分
705 威望
0 1 金钱
17 1 信誉指数
0 阅读权限
100 发表于 2007-3-7 20:31
施诚一先生的部分收藏
元代 至元宝钞 贰贯 。存世不多。皆十几年前在宁夏的古塔所发现,目前大部分都被博物馆所收。
金淳化 背面
嘉庆 雕母
光绪 雕母
宣和元宝 杨玉环与赵飞燕 (肥字与瘦字)
宣和 白铜
元佑 背陜小平
阜昌重宝 一对
本帖最后由 真轻 于 2007-3-7 20:32 编辑
当前离线
16 帖子
44 主题
705 威望
0 1 金钱
17 1 信誉指数
0 阅读权限
100 帖子
44 积分
705 威望
0 1 金钱
17 1 信誉指数
0 阅读权限
100 发表于 2007-3-7 20:35
天佑通宝 三缺一 缺贰
龙凤通宝 缺小平钱
洪武三福 小字版
咸丰重宝 宝福局 一百,此钱有将近二十个戮记。
宝福局 当百 八品
宝福局 当百 八品 背面
宝福局 当百 九品
宝福局 当百 九品 背面
当前离线
16 帖子
44 主题
705 威望
0 1 金钱
17 1 信誉指数
0 阅读权限
100 帖子
44 积分
705 威望
0 1 金钱
17 1 信誉指数
0 阅读权限
100 发表于 2007-3-7 20:45
铜元第一名珍,四川当三十,存世仅知十枚左右,其中有六枚分别被北京历史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收藏。台湾收藏家 郑仁杰收藏黄铜质 飞龙与水龙 一对,系旧上海收藏家 蒋伯勋 旧藏。
本品 系 诚轩 得于1991年,但2004年转让给 台湾收藏家 刘蕴宏。
安徽飞龙十文,正面有破版现象,系马定祥旧藏,此枚品相为十几年所见,最完美无瑕的一枚。
安徽方孔十文,无破版。仅知六枚,其中两枚分别收藏于北京历史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另有两枚不知下落,为旧上海收藏家张叔驯携至美国,以及日本昭和泉谱编者 平尾赞平 旧物,上海马定祥旧物已于2003年在北京嘉德拍卖。
此枚为旧上海收藏家 张璜 旧物,目前在浙江省博物馆仍存有当年马定祥为此枚「黑脸方孔」所拍的照片。
此枚「黑脸方孔」由张璜于1970年代,携至台湾,卖给刘蕴宏,再转售美国华裔收藏家 亚伯特谭,旋又被马来西亚华裔收藏家 黄元文所收,至1994年,黄氏遗物在香港拍卖,为 诚轩所获,收藏迄今。
另安徽方孔十文,有破版现象者,系于50年代在苏州发现二十枚,其中亦有数品分别归入上海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浙江财政博物馆。
安徽 满文「皖」字,英文「HUI」五文铜币,罕见。存世数量十枚左右。
广西十文铜币,德国试铸样币,存世仅知十枚左右,其中两枚分别收藏于北京历史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此枚UNC 全铜光并产生蓝色彩虹,品相殊为难得。
英文广西,正面湖南,德国试铸币,此枚系德国造币厂在试铸 广西十文 之前,误以为中国钱币的正面都是一样,遂取出原先承制的「湖南省造 光绪十文」,依样模刻。事后始知必须更正为「广西省造」。
此枚存世仅知四枚,背面都逆背90度,而且这一版的「湖南正面」,在流通币并无此版。本品为 日本 秋友晃 旧藏,是第一次在网站披露。
福建白铜十文,系旧上海收藏家 房良 旧藏。据1944年11月,上海泉币学会例会报告,房良于上海永利大楼前冷摊,购得四枚福建白铜十文,房氏疑为镀镍,剪开其一,确为白铜,一枚遂为吴诗锦所购,剩余二枚,房良于解放后,携至香港,此枚辗转售给台湾陈吉茂,1994年让售给诚轩,2004年,加拿大华裔收藏家李共青,以编撰「福建货币」一书为由,央我转让这一枚 福建名珍,遂予成全。
奉天铜币 邬德华图谱 H 版,红铜试铸样币。
奉天铜币 邬德华图谱 H 版,黄铜试铸样币,孤品。奉天光绪元宝,红铜质非常稀少,但红铜不必然是样币。此枚黄铜样币,更属稀少。
奉天铜币 邬德华谱外版,红铜试铸样币,孤品。此版正面「文」的首点特长,满文具备AB版和「中花版」的特征。背图为邬德华图谱 5号版,但是没有破版,这个特征仅见于 2003年北京嘉德拍卖的一枚马定旧藏的「奉天中花」,也是5号无破版龙,该枚成交价264,000.元人民币。
当前离线
16 帖子
44 主题
705 威望
0 1 金钱
17 1 信誉指数
0 阅读权限
100 帖子
44 积分
705 威望
0 1 金钱
17 1 信誉指数
0 阅读权限
100 发表于 2007-3-7 20:47
大清铜币 一厘,龙角重影版。按龙角重影,在宣三二十文币也有发现,是否为试铸版,尚待证实。
戊申 总字一文 红铜大面龙样币,目前仅发现四枚。
人像纪念章 倪嗣冲 安武军纪念,天津造币厂制
桂林市成立纪念,红铜白铜一对,白铜罕见。正反面皆有雕刻师 黄伟存 签字。
号称民国以来最美丽的钱币,广东五羊币。
花钱 永安五男 背四灵
深雕 康有为 书体 长命富贵
当前离线
16 帖子
44 主题
705 威望
0 1 金钱
17 1 信誉指数
0 阅读权限
100 帖子
44 积分
705 威望
0 1 金钱
17 1 信誉指数
0 阅读权限
100 发表于 2007-3-7 20:58
安徽 奖字币,大日提与小日提两版。
宣三套币***,包含五文币宽缘与细缘,并增加「一文红铜满穿样币」和「双花二文红铜满穿样币」。这套铜币一直很热门。铜元收藏家视此***作为收藏级的里程碑。
大清己酉五文,户部、奉字、汴字,三枚一组。户部与汴字,存世都在20枚以下。
大清川字二文,黄铜与红铜鎏银一套。川字宁字二文,皆很希罕,红铜尤为仅见,这一对是旧上海收藏家 张璜旧物。
江南乙巳 合面与合背试铸样币一套。合面较为稀少。(图片系上下配为一枚。)
人像纪念章 为节省篇幅,并为一图。左图 段芝贵,天津造币厂制。右为 死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纪念章,右下角衿领处有雕刻师「少学」签字。
人像纪念章 孙中山与阎锡山,按民国元年九月孙中山卸下总统职,以一介平民赴山西访问阎锡山,所以称为「君」,此对章工艺相似,或系阎锡山为欢迎孙中山,特别制作。
人像纪念章 张学良与广东督军莫荣新
人像纪念币 徐世昌,二十文大。
蒋介石人像章 两版,据部份档案推敲,可能试铸于美国费城造币厂。
当前离线
16 帖子
44 主题
705 威望
0 1 金钱
17 1 信誉指数
0 阅读权限
100 帖子
44 积分
705 威望
0 1 金钱
17 1 信誉指数
0 阅读权限
100 发表于 2007-3-7 21:11
万历 背手雕八卦,这类明朝手雕钱罕见。
旧上海租借地发行的 宠物协会 纪念章。
祝大家「福禄财寿 日有万倍」
桂林造币厂二周年纪念,请上下配图。右边一枚正面蒋介石,背面孔祥熙,为世间罕见的双面人像章。最下图可看到雕刻师用铁线篆「黄伟存刻」的签字。
三枚孔祥熙,皆桂林造币厂黄伟存雕版。左下一枚「庸之杯小足球锦标赛」,为黄伟存本人携来台湾的孤品,而且是一枚仅见的双色官铸纪念章。
黎元洪 开国十文一对,这对铜币在邬德华图谱有记载。
民国七年广东二仙,此品为马来西亚黄元文旧物,1994年归日本秋友晃收藏,2003年交北京华辰拍卖,为诚轩所获。流传有绪。
民国18年,东三省一分,黄铜罕见,左边红铜一品,经洗银水洗过,方便比较胎底。
民国19年四川梅花党徽壹分与贰分。贰分币黄铜极为希罕,壹分币则为四川名珍之中,仅次于「当三十」的名品。
民国13年中华铜币十文,直径27.7mm,为大片型,一般为27.0mm。
民国25年壹分,俗称「宋哲元」铜币。
「桂」字半圆镍币与大小「桂」一分铜币,三枚一组。「小桂」罕见,「桂」字半圆,台湾仅知二枚,耿爱德评级两颗星,意思是个位数量存世,桂林的前辈收藏家孟国华告诉我,「桂」字半圆,整个桂林的收藏,也仅知一枚。
诚轩最傲人的收藏是 1945年以前发行的台湾纪念章。这些纪念章皆由 乡土地方所制发。今仅披露部分。
台湾纪念章。每一枚都精工雕琢,诚轩经十余年追索,仅得十几枚,收藏难度非常高,曾专文介绍于香港钱币研究会刊,这是在网站上,首次揭露。
当前离线
807 帖子
50 威望
0 1 金钱
0 1 信誉指数
0 阅读权限
20 性别
男 帖子
50 威望
0 1 金钱
0 1 信誉指数
0 阅读权限
20 发表于 2007-3-29 14:37
其实现在网络如此发达,行情传递快速,钱币商的生存空间,相对压缩,真的赚钱不易,如果没有热爱钱币,这一行实在不好混。因此我从不跟钱币商吵架,甚至都维持很好的友谊,我尊重他们,也感谢他们帮我搜罗这幺多的货源。
(灿烂心烛)
当前离线
848 帖子
320 主题
4010 威望
0 1 金钱
267 1 信誉指数
0 阅读权限
男 帖子
320 积分
4010 威望
0 1 金钱
267 1 信誉指数
0 阅读权限
1 发表于 2007-4-15 12:54
:6 :6 :6 太精彩了
1 合作网站:
GMT+8, 2011-8-5 12:23.
合作网站:
Powered by
2001-2009
输入您的搜索字词
提交搜索表单 Web
www.kyqs.cn商城明细
Copyright 2003-2010 版权所有SHUOBAO.COM 沪ICP备09072586号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